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

时间:2019-05-13 23:5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

第一篇: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

(一)省内外小学生课外阅读研究现状

课外阅读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母语。正因此,我国的各个省市都很重视儿童阅读的教育与研究。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老师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本先生等对“小学生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教授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

究……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参考与借鉴。以上论述,对于我们搞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但总的来说,因为应试教育的观念和制度未完全消除和改变,相关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所以目前还没有在小学阶段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长期以来,尽管许多专家、学者呼吁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是啊,因此我们必须力争“使

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应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孩子能爱上阅读。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工具性,课外阅读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阅读是精神生活的源泉,课外阅读本应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们又发现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课外阅读的开展和阅读的有效性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缺乏阅读兴趣,阅读时间少,不注重阅读的方式方法,教师和家长只重视学生课业不重视课外阅读是阻碍学生扩大阅读范围、提高阅读效率的主要表现。

因此,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是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学生成长的需要。

首先,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终身学习的基石。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让学生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要求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书好,读好书,已经是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工作重点。

其次,从学校教育来看,学生对阅读有一定兴趣,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更进一步去研究,从理论的层次进行思考,以课题的形式进行研究则是深化实践的好方法。再者从学生健康成长来看,积极地阅读课外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心理健全。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希望,孩子们健康的成长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健康地发展。

最后,阅读对一个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拓宽他们的视野,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所以,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有效地进行自主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指导阅读和课外自主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是我选择本课题研究的初衷。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兴趣,让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开展有意义的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增加知识积累,促进思想品质和智力的健康发展。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减负”使得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更加充分。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与扩展,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前,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并不多,而且缺乏必要的指导,他们的课外阅读状况确实令人担忧。因此,教师在提高课内教学质量的同时,应该同样重视课外阅读引导,教给学生课外阅读常识,培养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掌握学法,会用学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

1、初步学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读物,感受阅读的乐趣,使阅读成为自己一种主动的、快乐的行为。

2、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课外阅读模式,促进我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打造书香班级,营造书香校园。

3、在阅读活动中,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对文章有一定的鉴赏、分析能力,养成摘抄习惯,制作读书卡,能按兴趣或者某种要求做剪报或手抄报。

4、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扩展视野,丰富积累,发展思维,提高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及写作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为辅,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

1、行动研究法,搞清楚农村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并制定提高阅读效率的计划,在实践中探索研究并做好记录。

2、调查法,深入班级,摸清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现状,及其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心理特征等,并研究相应的阅读心理指导对策,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理想、阅读目的,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3、个案研究法:对阅读能力较强的和阅读能力尤其低下的这一部分学生,对阅读先进班级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搜集更多的个案资料,从多角度研究学生阅读的有效性。

4、经验总结法: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表现、个体差异、阅读的共同规律、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等进行经验总结,坚持记录,及时进行归纳与分析。制定出符合我校实际的课外阅读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8月---2011年9月)

(1)开展广泛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口头调查等方式,掌握学生中存在的课外阅读的现状及老师、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看法,由此归纳出可操作的阅读基本策略。

(2)搜集相关理论知识,如读书心理,读书理论方法,学习心理方面的资料,并阅读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探索与研究的文献、资料,开展研究探讨,做好理论积累。

(3)整理课题申报相关材料,完成课题申报。

(4)制定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3年5月)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实践研究。

(2)整理、总结出适合高年级段学生读书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方法,重点探讨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基本模式和课型。

(3)向家长宣传读书的重要性,提倡亲子阅读,尽量能得到家长的配合,能支持孩子读课外书,陪孩子一起感悟读书的真谛和快乐,让阅读逐步成为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

(4)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

(5)坚持写阅读日志,不断总结,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及论文。

(6)根据实施执行计划进行研究,进行课外阅读的第一轮实验,进行中期汇报并调整前期方案,使课题研究按预期目标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研讨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6月—9月)总结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方法,分析整理各种材料、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进一步推广读书活动。

第二篇:小学生写字教学有效性研究

《小学生写字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铁炉坝小学张长林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写字确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写字,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可是在我们这所边远山区的农村小学写字教学还存在很大不足:如不会正确使用书写工具,错误的执笔、坐姿等习惯严重影响学生视力和身体发育;写字课成了课表上的装饰,没有被充分地利用起来;教师对写字教学和语文教学意义的认识不足,认为写字教学只是识字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写字教学在课程安排中只占了一节课,从来没有单独的检测,给教师造成误解,教学中出现了写字与育人,写字与识字、阅读、写作以及习惯培养相脱离的现象;教师对学生写字质量的要求只局限于是否正确、整齐,忽视了汉字形体美和基本的书写规律。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教学的要求及目前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校开展本课题项目研究,旨在提高写字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发挥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

二、课题研究的核心:

本课题所指“写字教学”不同于以往单纯的、机械的写字训练,是建立在新课标中提出的“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基础上,从渗透写字方法、培养写字兴趣和习惯入手,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坚强品格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

三、课题研究目的:

本课题结合目前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研究,并对研究结论进行大胆实践,提高研究的有效性与实践性。从而达到切实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进而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孜孜不倦的学习毅力,知难而进的学习意志,细致缜密的观察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乃至其终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尊重科学,充分运用抽样调查,专家指导法等科学方法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开展分析归纳,在此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根据实践

完善研究成果,不断迭代,达到研究预期目的。

2.主体性原则:课题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采用适合他们喜闻乐见的多样化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开展写字教学研究。

3.实践性原则: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始终紧密结合教学实际,课题组成员时刻注意与学生和老师的沟通,深入实验研究,并亲自参与到研究成果的实践中,积累经验,丰富研究内容。

4.全面性原则:课题通过学生的全员参加,全面介入,全程参与,教师的全程指导,师生的全程互动,实现全面性原则。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内容及设计、主要思路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

低中高年段的学生和语文教师。

(二)研究内容及设计

1、研究的内容:本课题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精神,研究当前学生写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写字问题成因进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元化评价等方式、提出字理牵引、口诀引领、比赛激励、小书法家评选等新兴写字教学方法、形成成果,并开展先期实践。

2、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①小学生目前写字习惯及其养成原因;②汉字的笔画特征、间架结构的表述与学生的理解掌握;③如何通过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规范,达到感受汉字形态美,进而在书写中流露出书法味的目的;④创造新型的适合学生特点,形式多样,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规范汉字书写的新方法、步骤和措施。

难点:①学生的年龄与写字能力的辨析②课题研究受学生个性差异影响大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1)课题组召开会议,明确分工及责任人

(2)运用问卷调查、专家指导、与学生考试座谈等方式方法收集整理研究资料。

(3)课题组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形成原因分析。

(4)针对原因,依据新课标,结合写字教学现代理念及科学方法,逐个制定有效措施。

(5)课题组成员分工进行先期实践,并注意收集实践效果,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本课题在以往写字教学观念和模式基础上,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新时代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写字教学模式,使通过教学生写字进而育人这一中国写字教学核心理念得以体现,彰显写字教学的真谛。

本课题将学生的写字教学与中国传统的书法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借助书法技能训练中的基本知识,了解汉字特点,热爱写字。这一点,可以为写字研究中方式方法的研究拓宽了思路,开拓了渠道。

七、主要措施

1、校成立“小学生写字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组(组长张长林,成员分别是各实验学校子课题研究主要负责人),由课题组全面负责本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2、课题组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把理论学习、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3、课题组按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办法对实验教师进行跟踪研究、指导、服务。

4、把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联片教研结合起来。把课题中的子课题纳入校本教研专题,做到有计划地开展研究。

八、课题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2012.4)

完成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组成员进行内审。

第二阶段(2012.5--2012.11)

1.调查分析学生的书法基础、书法兴趣、书法习惯、书法能力等,写出调查报告。

2.组织成员学习先进写字教学理念,结合新课标与书法教学理论,开展讨论,明确思路。

3.按照研究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开展研究与实践,逐步形成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2012.12—2013.1)

1.通过先期实践,总结完善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项目结题。

各实验教师整理研究成果、总结实验经验、根据本校实情申请结题鉴定。

九、课题研究的管理:

1.本课题将在全校范围内展开研究与实验,经教师自愿申报后纳入本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

2.本课题研究纳入学校教科研计划管理,由小语教研组长负责全程指导。为确保本项课题研究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以语文骨干教师为主体的课题研究实施。

3.各实验教师除积极有效地依据方案有序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外,原则上至少每学期应参加2次教学研讨活动(活动有记载)和2次“写字有效课堂教学”交流或研讨活动。

第三篇:《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2011年6月20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总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总量为5万字,小学中年级的阅读总量为40万字,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总量为100万字。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不但能够达到阅读数量,而且保障其阅读质量。

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浓,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支持力度不大,多数家长只要求孩子学好课本知识,至于课外书有时间就读,没时间就不读,即使让孩子读课外书,也读一些与作文有关的书,比如:日记起步,优秀作文等;另外对课外阅读课指导薄弱,很多教师都专注在书本上,花大力气研究考试,受到考试的束缚,把课外阅读作为附属品。鉴于此,我认为加强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探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教学策略,致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快乐阅读、健康成长。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外是学生学习的“后勤部”,只有充分补充后勤资源,我们才能在主阵地上操控自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才能从心底里热爱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二是通过课外阅读指导教学策略的研究,为重新建构新的教学策略,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通过课题研究,抓住 “阅读指导策略”、“教师阅读与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活动与阅读兴趣”这些重大命题,将实践活动、交往、主体性作为理论基石,为重新建构现代教学的教学策略理论框架,提供一个新的解释系统,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思辨的提升,理性的思考。三是通过有效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揭示课堂教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和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通过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探寻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下面是“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的目标:

1、树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思想,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理念。

2、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让学生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

4、有效地进行自主课外阅读的指导,将指导阅读和课外自主阅读进行衔接和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扩展视野,丰富积累,发展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5、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班级,并向全校推广试验,营造书香校园。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一阶段: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乐于阅读。第二阶段:积极探索课外阅读的方法,让科学的方法促进学生读书能力的提高。

第三阶段: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将指导阅读和自主阅读进行衔接和整合。

第四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让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改变学生、班级的面貌,让学生在书香班级中快乐成长。

五、研究方法:

1、文献阅读法。主要搜集国内外有关课外阅读的资料,同类似课题最新的研究信息,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作借鉴、参考。

2、行动研究法。由教师在课余时间,课堂教学中,边创新、边实践、边更新、边积累,逐步创造出有效、可行的有效阅读方法。

3、调查法。主要通过观察、谈话、问卷、测验、座谈等多种形式,了解课题研究的多种信息,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4、经验总结法。要求课题组成员将自己在课题研究中取得的心得体会、成功做法及独到见解等,进行总结和提高。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第一阶段:调查准备阶段(2011年4月至2011年5月)

(1)开展广泛调查。通过资料整理,问卷调查等方式,掌握学生中存在的课外阅读的现状及老师、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看法,由此归纳出可操作的阅读基本策略。

(2)搜集相关理论知识,如读书心理,读书理论方法,学习心理方面的资料,并阅读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探索与研究的文献、资料,开展研究探讨,做好理论积累。

(3)整理课题申报相关材料,完成课题申报。

(4)制定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6月——2012年1月)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实践研究。

(2)整理、总结出适合中年级段学生读书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方法,重点探讨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基本模式和课型。

(3)向家长宣传读书的重要性,提倡亲子阅读,让阅读逐步成为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

(3)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

(4)坚持写阅读日志,不断总结,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及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2月——2012年5月)

(1)对班级中每名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评比,进行统计,并做好原始记录。(2)总结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方法,分析整理各种材料,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进一步推广读书活动。

七、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一)预期成果

通过一年的努力,使学生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能做到“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吸收和储备大量的优美语汇,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从而具备较好的语文素养,增强语言文化积淀,提高阅读能力。

(二)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方案、经验总结、论文、随笔、课件等;

2、编写各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3、编制学生读书笔记集;

4、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

第四篇: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2

《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阶段性总结

乌江镇小学敬依小学语文组徐淑敏

为了进一步培养我校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从读书中汲取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精华,积累知识,丰富精神生活,提高阅读写作以及运用祖国语言能力,增强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依据教育局的《关于开展甘州区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小课题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并且在学校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个人确定了语文学科的课题研究,我研究的课题题目是《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课题从确立至今已将近一年了,在这多半年里,我针对自己的课题进行了一些研究、思考。下面我就这多半年的研究对课题的作一下小结:

我作此课题的研究所运用的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通过对学生现有的课外阅读状况的分析与研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的具体计划,开展实践与研究,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修正、完善,以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定义之一)。也就是将课题研究贯穿于教学之中,边学习理论,边指导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进行研究。具体作了以下的研究:

一、首先我进行了理论方面的学习。通过对国内一些关于阅读教学理论书籍的阅读,我确立了自己课题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为此课题的研究找到了依据。素质教育给了学生-1-

更大的学习空间。其中,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必修课。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学校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阅读。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这其实不是一个新话题。新大纲对课外阅读提出了量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小学阶段应完成140多万字的阅读量,这不单纯是一个量化概念,它充分显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地位,课外阅读不容忽视。

二、依据课题方案中所提出的目标和内容,有计划地实施。目标由简到难,内容由容易到复杂。

(1)现代阅读理念所倡导的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学生还没有体会到,没有尝试到;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那么读什么的问题也要解决,这是源头活水。很多孩子,家长甚至包括我们老师也不太清楚到底让孩子读些什么;我们在自主学习的实验中确定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样也需要探索一些指导策略,因此有效地进行自主课外阅读的指导很有必要,将指导阅读和课外自主阅读进行衔接和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扩展视野,丰富积累,发展思维,提高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及写作能力。

(2)为了能让学生们更好的阅读,真正达到阅读的效果,我校挤出资金购买部分图书,扩充图书存量。建立健全图书

借阅制度,使学生有书可借,借了爱读,读有所得。并且取得家长的支持。面对面或电话联系家长,通过沟通使家长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为孩子购买或借阅读物提供经济支持。还在班级里建立了班级图书角,资源共享。通过相互的资源共享,使学生能接触到更多有趣、爱读的儿童读物。同时规定班级图书角中的每本读物每月定期更换一次,以保证书源的充足与新鲜,吸引更多渴求知识的小眼睛。

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我坚持阅读教育论著、教学杂志,寻找阅读教学好方法、好经验、并努力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上网学习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为自己打开思路,完善方法。

四、一边实践,一边改进,不断提高效率。

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我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1、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指导

为了使学生汲取全面的营养,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遵循兴趣阅读与指定阅读并行的原则,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又要加强对课外读物选择的指导。因此,我参考专家推荐,结合我校图书及学生自身实际,对我校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做出如下推荐:给中年高年级的学生推荐的17本书:《西游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外神话传说》《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冰心儿童文学获奖作品集》《格林童话全集》《安徒生童话全集》《三国演义》《小兵张嘎》《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爱的教育》《昆虫记》《童年》《鲁宾孙漂流记》《老人与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

2、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保障

(1)晨读二十分钟。“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早晨

到校8:00——8:40为晨读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放声朗读。

(2)午读二十分钟。每天午饭后时间学生自由支配,至少花二十分钟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3)晚读三十分钟。要求学生每天晚上至少安排30分钟阅读时间。并且做好读书笔记,第二天我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指导。

(4)每周安排一节“同读一本书”交流课。

(5)每隔一周开展一次“不同书目”的阅读交流活动,把自己的阅读体会与同学分享交流,增加读书兴趣。

3、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1)学会跳读,美读,研究读等方法的选择;

(2)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四种常用的阅读方法;

(3)养成读时知道摘录,读后记得写体会的习惯,主要向学生介绍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四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4)指导学生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联想、想象能力等;

当然,这些方法的指导也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和指导。在平时的上课里我会向学生们渗透一些阅读的方法以及阅读的技巧。

4、学生课外阅读量的统计与检查。

每月我要与学生和家长进行一次书面上或者电话沟通,对学生课外阅读量进行统计与检查,学生和家长要如实反馈阅读书目、阅读时间,进展情况以及上交阅读笔记并且

我将进行批阅等。

5、学生课外阅读感受与体会的的交流。

(1)班级同读一本书。

我根据自己班学生的情况选择一本或几本书,在班里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使学生充分的交流读书感受。

(2)读一本(篇)写一篇读后感。

(3)每天至少与人交流一次读书内容或感受。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我国许多教育名家也在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素质教育更是强调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的语文学习不在只是关注课内,还要走出课外,形成课内外相结合的有效模式,为学生探究科学的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技能。

五、引导孩子树立课外阅读的主人翁意识,也就是确立孩子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在这一过程中本着这样的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所以应“放权”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图书,自己确定在多长时间内读完一本书,自己选择读书的时间,自己选择阅读后成果的展示形式(目前我们的展示形式有阅读笔记积累、美文背诵比赛、讲故事、预备铃前十分钟的时间向同学们读自己喜欢的文章等形式),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体现出来了,教师必须督促和调动学生,让学生学会做计划,学会确定目标。虽然仅仅半年时间,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三,关于课外阅读的评价,我拟想从阅读习惯、阅读态度、阅读

能力、阅读效率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六、对学生阅读进行相应的指导。

第一,教给学生“读”的方法。

一是浏览性的泛读。对许多浅显易懂的书或报纸可采用浏览法,了解其主要内容,捕捉其中的知识要点或有价值的信息。

二是探求性的速读。这是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快速翻阅阅读材料,选取自己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指向性非常明确,或是为解决一个问题,或是为了解某方面的知识。

三是有品位性的精读。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引导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品位文章中的好词佳句,体会文章的深远内涵,揣摩文章的谋篇布局。

七、教给学生“记”的方法。

“作笔记能使人知识精确。”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中,要教给学生记的不同方法,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是随感式笔记。这些笔记在学生阅读时随时进行。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划,在书的空白处写上批注,还可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上一个小问号,或写下自己的疑问,然后请教父母、老师,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读有所得。二是摘录式笔记。这类笔记是重在把阅读时发现的好词佳句以及精彩的段落摘录下来,并对此进行归类,使之成为独具自我特色的“工具书”。

第五篇:小学生习作评改有效性研究调查报告

一、调查意义

评改学生习作,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件繁重而复杂的工作,耗费了老师们大量的精力。但是很遗憾,大部分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评”充耳不闻,对习作中的“批语” 不屑一顾。何以如此?只要审视一下习作教学过程便可明白。传统习作教学的一般过程为“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评改”。很明显,“教师评改”是习作教学的终结环节,是对学生习作的“终审判决”。学生们普遍认为,既然自己的习作优劣已定,再听“讲评”再看“批语”还有何用?更何况马上又开始下一次习作训练了,根本无暇弥补这次习作的不足。于是,教师的评改意见无人顾及,学生在这次习作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在以后的习作中仍会再现。看到学生们对自己“尽心尽力”、“呕心沥血”的评改视若无睹,有的教师在评改作文时便不再用心,批语套用模式,没有针对性,书写潦草难辨,课堂上的讲评轻描淡写,习作评改纯粹应付领导的检查。学生则认为作文写成后不必再去下功夫,评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情与己无关,无形之中缺乏自主评改的意识,这很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而教师“体无完肤”的评改并没有起到实效性,学生当作“耳边风”,作文本发下来只看看分数,没有二次修改和二次习作的习惯,老师的劳动大多付诸东流水,事倍工连半都达不到,许多习作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为了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发现问题,了解师生习作评改的方法,探索适合师生评改习作有效性的捷径,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率,减轻老师的劳动负担。我对振兴聚宝小学中年级段的习作评改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目的1、了解小学生高年级段习作自评互改的现状。

2、寻找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水平的对策,寻求一条适合师生评改习作有效性的捷径,促进我校学生作文水平的的全面提高。

三、调查形式、内容

对聚宝小学五年级一班38名同学进行调查,采用谈话、访问、目测等方法进行调查。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的作文水平差距很大

这种差距表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一个班中,成绩高与低的差距较明显。25—27分的一等作文仅仅6人,而24分以下的作文居多,有32人,占全班人数的84%,其间最高与最低相差约20分左右;班级之间,五二班一等的作文多,而五一班三等的作文占一大半;学生优秀的作文可以写五、六百字,书写干净整齐,选材新颖,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而成绩差的学生作文则是二、三百字左右,书写凌乱,龙飞凤舞,难以辨认,根本没有中国汉字方正的特点,错别字、病句也多。

2、学生作文内容贫乏、空洞

从抽样的作文来看,学生作文最大的问题还是没内容好写。作文材料贫乏,不够典型,内容空洞,泛泛而谈,认真阅读学生的作文分析原因便一目了然。究其根底,关键是不具备独立选材的能力,眼皮底下的材料视而不见,不会发现、捕捉有价值的写作材料,更不要说对事物的敏感和认识的分析了。

3、学生没有修改习作的习惯

在学校存在一种现象,每次教师批改后的作文本发下去,有的学生只是修改了习作中的错别字;有的学生只顾分数,感觉自己能得七八十分就可以了;有的学生连看都不看,直接完成下一次的习作。据课后访问调查,90%以上的学生写完作文后从来没有修改的习惯。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水平永远没有进步,学生也厌倦了习作。

4、学生写作后不会修改

“三分文章七分改”。由此可见,修改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我们要让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修改的形式多样,可自改、互改,也可集体改。而学生写完后就认为是老师的责任了,草草了事,态度不端正,有的是错别字特多,而自己却熟视无睹。

5、学生不会运用教师所教的习作评改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习作中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教师教给了学生习作评改的方法,可是学生在评改习作时,只是注重错别字、词、标点符号的修改,忽略了习作构思、选材、详略、语句通顺与否等的修改,更有甚者根本不会修改作文。

6、老师评改习作的评语不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老师以成人的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去评改学生习作,常常改得满纸通红,耗时耗力,收效甚微,而教师“体无完肤”的评改又往往很容易挫伤学生写作积极性。学生根本不接受教师的评改意见,把评改意见当作“耳边风”,教师的评语常常是:语句通顺,故事完整,中心明确,详略得当等老一套评改语言,根本不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积极性。

7、评改习作的方式多样,但多流于形式

虽然习作评改方式多样,有教师自行评改、面批面改、学生分组评、集体评、互评、自评、家长评等方式。可是在大部分学校,由于时间紧,教学任务重,学生学习任务多,教师经常使用的还是课后自行批改习作,采用其他评改习作的方式只是偶尔进行,很多情况下只是部分学生参与。而家长由于知识层面不同,加上工作、大量家务活,很难做到认真细致地评改孩子的作文。

五、改进作文评改的思考与建议

1、加强多方位引导,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作文的内驱力。《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习作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上。因此,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加强读写结合以阅读促写作,以写作促阅读,使阅读与写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品,都是作者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亲身感悟写出来的。教学时,我们除了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外,还要认真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即看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又是怎样写具体的?如果文章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就不失时机地练一练,可仿写、续写、补写等。

(2)积极开展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地引导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并要求学生在读书时遇到好词、佳句多读读、多记记、多品品,并逐步把书面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必要时,老师跟学生一起赛跑,看谁读得多、记得多。这样习作时就能做到“先积而后发,厚积而薄发”。另外,教师还要成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可经常给学生找些精彩片段让学生赏析,提高鉴赏能力。还可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加强实践活动,丰富写作题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创作理论强调:创作的源泉来自生活。这都是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丰富而又充满童真、童趣的活动,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如春天野外踏青;夏天聆听鸟叫虫鸣;秋天漫步田园;冬天雪中即景。那种感觉别提有多惬意!也可根据需要有的放矢组织一些有益的实践活动,如做家务、种花、养小动物、办小报、贴叶子画、粘种子画等。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留心观察、体验,同时把感受写下来。这样不仅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能力,还做到了说真话——“我口说我想”,表达真情实感—— “我笔写我心”,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天天坚持写日记,并每天在班上交流,及时点评,多鼓励,激发习作兴趣。

2、注重修改,使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

“三分文章七分改”。由此可见,修改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我们要让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修改的形式多样,可自改、互改,也可分组改、集体改、家长改、老师改。好的文章是修改出来的。

(1)学生自改、互改

学生自改和互改的过程,实际上是习作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的第三阶段目标中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自改和互改呢?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 学生自评自改习作很关键。对于学生自评自改,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自评自改的意义,教给他们评改习作的方法,使学生乐于、善于评改自己的习作。可以让学生通过诵读法、推敲法等方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并做出评价,写上评语!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要求“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在学生自评自改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互评互改。让学生认真阅读、思考、研究别人的习作,找出优缺点。推己及人,汲取别人的精华,去其糟粕。这种平等地位的评改,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们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评改中角色不断转换,相互启发,互相合作,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

(2)家长评改习作要讲究方法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们,可以说对于孩子的一切都了如指掌。父母和孩子在情感上更容易沟通交流,如果方法得当,相信孩子很愿意把自己刚刚完成的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这时,父母可以不失时机地对孩子的习作进行点评,真正成为孩子习作起步的“领路人”。凡是有家长指导的学生,习作水平进步很大,家长不在家或指导不了的,就可以读给哥哥、姐姐听,让他们帮助修改。

(3)教师评改方式要灵活多变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面批面改。面批面改是一种直观、互动、有个性、针对性强的作文指导方式,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作文能力、修改能力都会有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可在每次作文中或作文后,找几个学生进行面批面改,争取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至少一次面批面改的机会。对个别学生的作文还可以进行重点辅导,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反复修改的优秀习作,还可以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发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其次,教师可以在快速浏览全班学生习作的过程中,随机简单批阅部分作文,再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习作在全班讲评。再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挑选一些他们认为有代表性的习作在全班讲评。最后,教师的评价语要克服俗套,多用鼓励表扬语言,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总之,教师评价方式的灵活多变,利于客观地、多角度地评价学生的习作,能使习作评改更扎实有效。

要注重习作评价方式的改革,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通过适当的评价诱发学生的习作动力,激起学生奋发向上的习作热情。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切忌用一把尺子去量水平各异的学生。对每个层面的习作都应该作纵向比较,发现进步及时鼓励。此外要多渠道、多层次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孩子们品尝到了习作的乐趣,激发了强大的创作动力。

下载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习作指导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生习作指导的有效性研究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

    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阶段总结[模版]

    《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阶段总结 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 吴桂冬 为了总结经验,摒弃不足,更好的完成新阶段的实验任务,现将这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调查阅......

    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阶段总结(定稿)

    《小学生阅读有效性研究》阶段总结 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 吴桂冬 为了总结经验,摒弃不足,更好的完成新阶段的实验任务,现将这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调查阅读现......

    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阶段总结汇总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 第一阶段总结 羊场镇中心学校 唐玉碧 为了总结经验,摒弃不足,更好的完成新阶段的实验任务,现将这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调......

    小学生课外补习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生课外补习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研究特工队 一、绪论 纵观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行政、教学与补习已构成了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框架,它们三足鼎立、相辅相成。而课外补习则......

    小学生课外歇后语大全(汇编)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

    小学生课外游戏

    小学生课外游戏 我准备了很多互动节目,有:击鼓传花,抢板凳,猜字谜,绕口令,心有灵犀。这些大概都符合你的要求吧,那么下面我就详细介绍一下吧! 击鼓传花不用说了吧。 猜字谜也还行,把......

    小学生课外读什么

    小学生课外读什么?朱永新推荐“新阅读书目”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王迪)昨天上午,由成都市教育局举办的今年首场“文翁大讲堂”讲座在成都石室中学北湖校区举行,特邀主讲嘉宾全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