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品课货币银行学培训的心得
精品课《货币银行学》培训的心得
呼伦贝尔学院吴蔚
2007年12月8日至10日,我参加了教育部网络培训中心黑龙江分中心组织的2007年精品课《货币银行学》的学习。时间虽短,但与国家级专家交流的机会实在难得,对于我们年轻人非常珍惜此次培训机会,我承担《货币银行学》的教学也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经过此次培训在教学教法及知识的内在联系等各方面都受益匪浅,各方面的收获很多限于篇幅仅就几个主要面总结如下,作为我此次培训作业。
一、进一步提高教学教法
几位教授的讲课都各有特色,每一节都很精彩,我虽然不能完全去模仿,但对我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体现他们的教学理念。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了更深一步的把握,拓宽了解决总题的思路。在教法上也有了很深的认识。例如可以采用一些影音资料调动学生对一些问题的兴趣,也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感观上的认识,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提问的方式来完成某一章节的教学,问题越多学到得也就越多,改学完全由教师讲授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学到的知识将会记忆深刻。
二、对货币银行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刚刚开始讲该门课时,觉得无从下手。感觉有很多内容都在其他课里会详细讲解而且很多内容感觉学生应该很容易掌握。通过此次培训了改变了我原来对该门课的认识,就是不同的教师可以重复请一些内容,但其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尽相同,这样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其次特别注重与现实的联系,因为该门课紧随时代潮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接连发生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和阿根廷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在金融国际化、金融证券化过程中,必须重视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效应的研究,所以在讲与其相关内容时注重与现实的联系。
三、其他方面的认识
教材的选择。我所在的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目前还没有开设金融专业,但《货币银行学》做为基础理论课在我们学院所有的专业都开设,只有国际贸易专业是考试课,并且专科学生与本科学生都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材。
课时的安排。对选修课的同学总感觉课时不够,如果在某一处发挥一点,后面就不能讲得太详细,有时一些同学对某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就只能靠自学。因此,就此形势也建议学院适当加大其课时,因为与此相关的金融专业其他课程非常少。
在此也特别感谢承担此次培训的哈尔滨师范大学高师培训部的各位领导及老师为我们提供的优质服务。正是有了你们周到、热情的指导才使我们每位学员顺利并且优异地完成了此次培训。希望教育部今后能多组织这样的培训,在我们得到名师点拨的同时也建立了与其他同仁交流的平台。
第二篇: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培训心得
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培训心得
黑龙江东方学院经易学部周静
我是一名新青年教师,经过此次为期三天的培训,我在知识、思想、理念上都有了飞跃的增长。下面从几方面谈谈我的感悟:
一、教学方面的提高。
经过三天的培训,我意识到有许多问题是以前在教学中从没思考过的。首先,《货币银行学》的课程设置问题。该课程是我的主讲课程,讲授对象分两部分:一是经济类学生(本、专科),他们是必修课,51学时。另一个是非经济类学生,本科选修,32学时。有时经常感觉51学时太多,32学时太少。不知这样安排课时量是否合理?该课程我们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借助课堂讲解和讨论,强化学生理论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银行软件现场模拟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培训中李教授也强调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教师与学生的经常性的交流既能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讲课技能,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师生之间的思想与情感的沟通,提高教学效果。比如,我在讲解国际性金融机构中的欧洲中央银行时,不能简简单单地告诉学生欧洲中央银行成立于哪一年、建立于何处。而是引导学生思考欧元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历程及为什么不是所有的欧盟成员国都加入欧元区?那么,在教学中,穿插这些内容的讲解,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量,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教学助长。
其次,《货币银行学》的知识点等问题。蔡教授的讲解也非常精彩。经济学中基本每个问题都有它的假设前提,离开假设,结论根本就不成立。在教学中虽然也会一再地强调假设条件的重要性,但没有深入地思考过假设背后的相关问题。比如:蔡教授提到的货币形态演进背后的动力机制。我在讲解中仅仅会说随着经济增长,当一种货币材料不适合时,必然被另一种材料所代替,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还有,货币制度与高利贷问题,从没有深入思考过从金属货币制度到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对高利贷的影响。通过此次培训,以后在教学中一定会深入地研究这些问题,真正体现出“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自己有一缸水”的思想。
再次,《货币银行学》的相关性问题。贾教授就相关性问题的处理很值得我学习。教学中经常碰到前面已经讲过的内容,此时我可能会提问学生,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时,我的做法是一味的批评。现在看来方法是错误的,既没有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回顾,甚至还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多媒体的使用问题。关于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我是一所民办高校专职教师,学校经费来源非常有限,主要靠收取学生的学费,所以在运用上就有很大的局限性。经过此次培训,我意识到多媒体作为现代的教学手段,是不可缺少的。就考虑到经费问题,我认为应该把它给最有资格和课程设置上最需要的老师。对有利的一面,我们应积极采纳,对不利的一面我们应尽量避免。总之,多媒体的运用要以提高教学效果为最终目的。
二、思想理念的提高。通过教学和培训,我深深认识到:当一名教师不容易,当一名优秀大学教师更不容易。要想做一名优秀教师,就要热爱教育,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除了教学外,我还担任班主任工作,也学到了许多学习中学不到的东西。学会了如何和他们交流,在生活上,激励他们如何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克服困难。在学习上,鼓励他们如何把高中的“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教导他们首先要学会做人,然后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的教育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职业操守与传授理论知识、业务技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这也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过程。
总之,此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谢谢!
第三篇:货币银行学培训收获和心得
《货币银行学》培训收获和心得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培训和学习,深感荣幸,同时也感觉受益非浅,颇有收获,在此我结合这三天的学习,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总结一下学习心得。
2004年7月,我毕业于山东财政学院金融学专业,从此走上讲台开始教师生涯,也开始了《货币银行学》课程的讲授,期间也担任了《金融概论》、《金融理论与实务》等相关课程的讲授。我也和李教授当年填报专业的经历相似,那时候根本不知道金融学到底要学什么,也仅仅感觉是和金钱相关的专业,那么我想,现在我的学生也会存在类似的心态,对自己所要学习的货币银行学(金融学)存在很多的未知数。于是,在我给我的学生上货币银行学的第一堂课上,我会给他们讲述教材的知识体系,然后讲述金融领域的产生、发展以及前沿的一些概况。
在具体的授课上,我所面对的学生是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一方面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他们更注重实践与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对于他们来讲,觉着学习内容过于宽泛,一些专业词汇理解起来也有难度,就是比较抽象。这对我授课来讲,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上来讲,有一些压力。从培训课程的学习中,我也得到了很多经验和方法,下面就我在学习中的心得和收获总结一下:
首先,从培训内容的第一部分,即李教授所讲的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有关内容方面,我学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和理念”,以及我们自己曾经在其他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扰,就是“学生学习质量考核体系的构建、教师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和教学中需要处理却又处理不好的若干问题”,我代表学校过来学习,首先是要得到这些方面的指教,我感觉收获颇丰。再者,通过李教授的讲解,我自身对《货币银行学》的授课思路和授课技巧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我非常欣赏李教授所提出的“导游图”的观点,从“景区”到“导游图”到“具体景点”精辟比喻,形象生动。还有,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及“教学定位”上也得到很多启发。面对我所授课的对象,高职高专的证券投资与管理的学生,我会从他们后续的课程相衔接的内容和未来从事证券相关工作的需求方面考虑进行选择授课,我会设定本专业的“基础模块”和“选择模块”,并在二者之间进行灵活调整。同时,又要保证学生学习的体系化,做到让学生从点到面的掌握,从而能够对知识顺藤摸瓜。
其次,从培训的第二部分,即“教学内容”中,通过蔡老师的讲授,得到一些具体的知识层次的提高,同时也对“如何提炼难点和重点,如何把握难点和重点”的方法上有所明确。在马老师的讲授中,从“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这方面的教学思路方面,我很赞同“搭建框架”的观点,以及“教学内容的具体次序上”的“纵向思路”,从“教学方法”方面,我以前在授课小结方面的处理是自己总结“知识树”,听完马老师的讲授后,才意识到,让学生去做本节课的知识小结的话,效果会更好,以后我会尝试这种方法。从贾老师所讲授的“宏观篇”中我学会了关于如何处理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就是在本次课结束之前给学生布置下节课所涉及到的前面已经学过的知识,指导学生课下复习,做好下节课的听课准备,这样的课堂效果会更好。关于货币政策章节,我根据本学期的授课计划,即将给学生讲授,在这之前经过贾老师的分析讲解,在个别知识的讲授上,比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一把货币政策工具”方面,会给我更清晰的授课的知识脉络图,以便我的授课更形象精彩。
最后,从这些授课老师的讲授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李教授从容的教态和舒缓的语速,授课的逻辑性,声音的抑扬顿挫,以及其他几位老师的授课技巧、方法、思路,内容的协调组织等方面,都值得我学习。
总体来说,我的收获在于:面对我的授课对象(高职高专的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如何提高他们的兴趣,如何合理引导他们去分析、主动学习;还有在内容的选择上,如何针对专业进行模块选择;最大的收获在于知识框架以及知识前后内在联系的直观图的表现,让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得以运用。
第四篇:货币银行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I分,共10分
1.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却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是商业银行的(C),且其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A.资产业务B.负债业务
c.表外业务 D.借赁业务
2.下列属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是(A)A基础货币B.经济增长
c.稳定物价 D.充分就业
3.成本椎动说解释通货膨胀时的前提是(B)
A.总供给给定B.总需求给定
C.货币供给给定D.货币需求给定
4.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凡是引起资产增加的项目应记入(A)。
A.借方B.贷方
C.借贷双方D.附录
5.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C)。
A.恒久收入的作用 B.人力资本的影响
C.利率的作用D.汇率的作用
6.中央银行若提高再贴现率,将(B)。
A.迫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B.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C.使企业得到成本更低的贷款D.对商业银行和企业都基本没有影响
7.在多种利率并存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科率是(A)。
A.基准利率B.实际利率C.公定利率D.差别利率
8.有价证券的二级市场是指(D)。
A.证券发行市场B.货币市场C.证券初级市场D.证券转让市场
9.下列属于应在资本市场筹资的资金需求是(D)。
A.有一笔暂时闲置资金B.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不足
C.流动性资金不足D.补充固定资本
10.下列关于人民币发行管理方面的正确规定是(C)。
A.发行库由商业银行经营B.业务库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
c.发行库保存发行基金 D.业务库保存回笼基金
二、多项选择题
11.下列关于利息的理解中正确的是(BCE)。
A.利息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
B.利息属于信用范畴C.利息的本质是对价值时差的一种补偿
D.利息是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部分
E.利息构成了信用的基础
12.现代商业银行的形成途径主要包括(AC)。
A.由原有高利贷银行转变而成B.政府出资设立 c.按股份制形式设立D.政府与私人部门合办E.私人部门自由设立
13.下列属于金融市场参与者的有(ABCDE)。
A.居民个人B.商业性金融机构
c.政府D.企业 E.中央银行.14.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银行吸收资金的业务,即形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包括(ABD)。A银行自有资本B.存款负债 C现金D.其他负债 E.存放同业存款
15.从交易对象的角度看,下列属于货币市场的子市场是(BCDE)。
A.国债市场B.同业拆借市场c.商业票据市场D.国库券市场 E.回购协议市场
16.资本市场发挥的功能有(ABDE)。
A.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
B.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C.调剂临时性资金余缺
D.有利于企业重组
E.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17.下到属于我国居民的有(BCDE)
A.美国驻华使馆外交人员B.在法国驻华使馆工作的中国雇员
c.某一在华日本独资企业的中国雇员D.国家希望工程基金会 E.在北京大学留学三年的英国留学生
18.下列各项中属于国际信贷的是(ACDE)。
A政府信贷B.政府证券C国际金融机构贷款D.国际银行贷款E.出口信贷
19.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工具是指(BCD)。
A.信贷配额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D.存款准备金政策 E.窗口指导
20.下列不属于高利贷信用特点的是(BD)。
A.具有较高的利率B.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c.具有资本的剥削方式 D.具有资本的生产方式 E.与社会生产没有直接的密切联系
三、判断正确与错误
21.金币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金铸币。(X)
22.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双本控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
23.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
24.牙买加体系规定黄金和美元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X)
25.信用关系是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26.回购是指资金供应者从资金需求者手中购入证券,并承诺在约定的期限以约定的价格返还证券的经济行为"(X)
27.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性与赢利性之间是负相关关系。(X)28.法定准备金率与存款派生倍数之间呈现正比关系。(X)29.对于居民与非居民的界定是判断交易是否应纳入国际收支统计的关键。(√)30.中央银行的货市发行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列在资产一方。(X)
四、名调解释 31.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或所有权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32.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的对称,即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方法。33.证券行市:是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时的实际交易价格。(3分)对有价证券的发行人和投资者来说,证券行市不仅影响证券新的发行价格,而且是影响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2分〉
五、简答题 34.金融市场监管有哪些原则?答:(1)金融市场监管的含义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指国家或政府对金融市场上各类金融机构和交易活动所进行的监管;二是指金融市场上各类机构及行业组织进行的自律性管理。(2)金戴市场监管的原则是: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制止背信的原则;禁止欺诈、操纵市场的原则。35.与直接融资相比,间接融资的优点和局限性有哪些? 答:优点:(1)灵活便利;(2)安全性高.(3)规模经济。局限性:(1)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2)减少了投资者的收益。36.要充分发挥利率的作用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答:(1)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2)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3)适当的利率水平。(4)合理的利率结构。
六、论述题(15分)37.联系我国实际说明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答:要点: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可从两个方面考察:(1)货币需求的宏观因素①收入。收入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关系。②价格。从本质上看,货币需求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下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③利率。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反方向的。但也有特殊情况,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④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的关系,并且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变化存在相对固定的比例关系。⑤金融资产的收益率。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主要是指债券的利息或股票的收益率与货币需求反向变动。⑥企业与居民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当企业对利润预期很高时,往往有较高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当居民对价格预期较高时,往往会增加现期消费,减少储蓄,居民的货币需求增加。⑦其他因素,包括:信用的发展状况、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程度和服务质量的优劣、国家的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民族性格、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等。(2)决定我国货币需求的微观基础: ①居民的货币需求。居民交易性货币需求与交易费用和货币收入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居民货币收入逐年增加,内生地推动了居民货币需求的增长。②企业的货币需求。企业的交易性货币需求产生于较低交易成本的需要。企业交易成本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利率、商品交易费用和商品交易规模。③政府部门的货币需求。政府部门的货币需求主要为满足履行公共职能的需要,包括:职能型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
第五篇:货币银行学(范文)
《货币银行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根据流动性不同,货币层次分为M1与M2,M2不同于M1的经济意义在于(B)。
A、具有现实购买力
B、具有潜在购买力
C、对当前物价有直接影响
D、以上都对
2、下列经济变量中,直接受制于商业银行行为的是(B)。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C、漏现率
D、基础货币
3、一国利率体系的核心利率是(A)。
A、基准利率
B、市场利率
C、实际利率
D、公定利率
4、由于上游产品成本和工资的过度上涨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属于(B)。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C、结构型通货膨胀
D、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5、菲利普斯曲线表现的是(D)之间的此消彼长关系。
A、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
B、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C、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
D、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基准利率: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利率,也叫中心利率。在美国该利率为联邦基金利率,在其他国家则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贴现率,即中央银行向其借款银行收取的利息率。
2、存款保险制度: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3、特里芬难题: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在1960年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承担的两个责任,即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和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之间是相互矛盾的。要满足世界经济增长之需要,国际储备必须有相应的增长,而这必须有储备货币供应国——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才能完成。但各国手中持有的美元数量越多,则对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兑换关系越缺乏信心,并且越要将美元兑换成黄金,这个被称为“特里芬难题”的矛盾最终促使布雷顿森林体系无法维持。
4、货币政策时滞:时滞是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时滞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这段时间。它可再分为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两个阶段。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政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
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
止这段过程。主要由客观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不论货币供应量抑或利率,它们的变动都不会立即影响到政策目标。
5、资产证券化:将已经存在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并重新分割为证券进而转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从而使此项资产在原持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上消失。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及金融风险存在怎样的关系?
答:(1)金融创新与金融管制。金融创新与金融管制是一对矛盾。金融管制是金融创新的障碍,也是金融创新的诱发原因。①金融管制对金融创新的诱发作用。②金融创新对完善金融监管的作用。
(2)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①金融创新具有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的功能,如NOW账户、浮息票据、金融期货、可转让货款合同及证券化资产等,使金融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大大提高的同时,规避了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及信用风险等。②金融创新也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增大,金融产品的风险伴随着金融创新过程仍在加大,金融创新增加了表外风险,推动了金融同质化、自由化和国际化。
2、简要说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答:所谓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争论,实际上是讨论中央银行能否“独立”控制货币供应量。
“内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是在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由多种因素和主体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只是其中一部分,因此,并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应量;从货币供应模型中可以看出,微观经济主体对现金的需求程度、经济周期状况、商业银行、财政和国际收支等因素均影响货币供应。
“外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由中央银行在经济体系之外,独立控制。其基本理由是,从本质上看,现代货币制度是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中央银行的资产运用决定负债规模,从而决定基础货币数量,只要中央银行在体制上具有足够的独立性,不受政治因素等的干扰,就能从源头上控制货币供应量。
3、简述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
答:(1)含义: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并引起物价上涨称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2)成因:总需求膨胀从国内来说包括投资需求膨胀与消费需求膨胀。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只有通过财政、金融部门的活动才能转化为货币过量投放和现实的通货膨胀。
(3)治理对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供给增长速度,压缩基建规模,调整投资结构,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增加有效供给。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答:(1)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沿着货币持有动机和货币需求决定因素这一脉络,经历了传统货币数量学说、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学派理论的主流沿革。
(2)西方早期的货币需求理论为传统货币数量说,主要研究货币数量对物价水平和货币价值的影响。代表性理论为: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和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论。两个理论的结论和方程式的形式基本相同,都认为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但是,两者分析的出发点不同,费:货币需求仅包括交易媒介的货币,剑:货币需求是以人们手中保存的现金余额来表示,不仅包括交易媒介的货币,还包括贮藏货币;因此,前者注重的是货币的交易功能,关心的是社会公众使用货币的数量和速度。后者强调的是货币的资产功能,把货币需求当成保存资产或财富的一种手段,因此,货币需求量决定于货币资产的边际收益和其他资产边际收益的比较;费:重视影响交易的货币流通速度的金融和经济制度等技术因素;剑:重视资产的选择,即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满足程度之间的比较,强调人的主观意志及心理因素的作用,这一观点和方法对后来的各学派经济学家都影响很大。传统货币数量说的缺陷是没有分析货币数量对产出量的影响,对影响货币持有量的效用和成本的因素没有详细分析。
(3)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理论,沿着现金余额分析的思路,同样从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角度开始分析,指出货币需求就是人们特定时期能够而且
愿意持有的货币量,这种货币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流动性偏好心理。而人们对流动性偏好来源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这三种动机可归结为L1(交易动机)L2(投机动机),L1取决于收入,与收入成正比,L2取决于市场利率,与市场利率成反比。由于短期内人们投机动机需求及不稳定,导致市场利率波动,进而影响投资,影响产出量和经济增长量。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虽然弥补了传统货币数量说认为货币量不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和产出量的理论局限,但由于过度强调需求管理而忽视了货币供给量变动对物价的影响。此外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是短期分析,其中影响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变量都是短期变量,进而得出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结论。
(4)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第一:鲍莫尔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修正,深入分析了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第二:托宾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修正。托宾讨论了在利率预期不确定前提下,作为风险回避者的投资者最优金融资产的组合,和人们的调整资产组合行为对货币投机需求的影响。第三,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理论的发展。将凯恩斯的三大货币需求动机扩展为七个动机,将凯恩斯的三大货币需求动机具体化,并提出了公共权利动机,即政府实施扩张性需求政策所产生的扩张性货币需求动机。
(5)货币主义学派的现代货币数量论。以弗里得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一方面采纳凯恩斯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思想,采纳了相同的需求动机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并利用它把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改写为货币需求函数,(公式);另一方面又基本肯定货币数量论的结论,即货币量的变动影响物价水平。但由于其把凯恩斯的短期分析变为长期分析,提出了有别于凯恩斯短期收入变量的恒久收入变量,并认为恒久收入是一个稳定的变量,同时用实证分析指出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弹性,从而其重要结论是,因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各因素是稳定的变量,所以,货币需求是一个稳定的函数。既然货币需求是稳定的,中央银行就能够客观准确地制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实施稳定的货币政策。他反对凯恩斯需求管理的政策主张,将管理的重点放在货币供给上,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使供给与需求相一致,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控制通货膨胀。
2、试述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及其改革的重点。
答:目前对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汇率制度的脆弱性。牙买加体系确立以后,事实上,真正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只是少数发达国家,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和依赖性,往往让本国货币钉住美元等国际货币。在主要货币汇率水平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直接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调整和经济失衡。首先,钉住汇率制度降低了发展中国家调节经济的能力;其次,相对稳定的汇率水平,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累积了大量风险;最后,从理论上讲,钉住汇率制度加大了发展中国家遭受投机攻击的可能性。
2、多元化货币储备体系的不稳定性。首先,各国货币当局对储备结构的调整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其次,储备体系的多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美国实际上把持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重大问题的决定权,要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世界各国纳入美国金融市场的战略轨道,以实现全球经济美元化的战略目标。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独立性的缺失,导致其无法捍卫全球的金融安全。首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法通过政策监督来发现危机隐患;其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法通过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实施来降低危机的破坏性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元为主导的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各种弊端逐渐显露,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努力也由此展开。这种改革主要集中在国际和地区两个层次上。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1)扩大资金实力;(2)加强信息交流和发布功能,督促成员国信息披露;(3)改革资金援助的限制条件。
2、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补充,目的是为了维护区域各国的经济和金融安全,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区域合作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在危机管理方面大有作为:(1)汇率制度合作;(2)区域监督机制;(3)威慑机制;(4)危机防范和互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