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在校大学生就业观的调查方案
社会经济调查方案设计
课题名称: 关于在校大学生就业观的调查
组长姓名、学号、班级:、、组员姓名、学号、班级:、、组员姓名、学号、班级:、、组员姓名、学号、班级:、、授课教师:
年月日
一、调查目的和内容
1.调查目的: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是不是有了初步的意向或者还是迷茫的。了解大学生对于现在的就业形势还有存在的一些就业方面的问题是否有自己的看法。了解大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是否已经清晰还是模糊。帮助大学生尽快的认识自我,对自己未来的有所规划,不再那么茫然。
2.调查内容:以浙江农林大学的在校学生为例,来调查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主要从就业方向、就业形势、就业困难、大学生自身的态度等方面来设计问卷,进行调查。
二、调查总体、样本和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对于我们的调查课题,我们是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所以此次调查的总体是浙江农林大学在校所有的大学生。
调查的样本规模为:200位随机抽取的浙江农林大学学生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估计样本回收180左右,有效样本170左右(因为问卷不复杂,样本有效性比较高)。
调查方式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资料分析主要用SPSS软件进行问卷数据的输入和问卷的分析,包括单变量统计描述、单变量交叉式分析、复选题整体性分析等进行分析。
三、问卷主要涉及内容
1.关于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及满意度和对别专业的看法(认为哪个专业就业更加容易中看出学生对自己专业比较看好还是别专业)。
2大学生对现在就业现状的看法,包括:对现在就业形势的看法、就业困难存在的主要原因、就业单位主要看中就业者哪方面的素质等。
3.因为大学生本身存在的各方面原因导致的不能就业,包括:大学生对自己的薪水要求、升职要求、对就业单位的选择等。
四、抽样程序
样本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
我们分别在图书馆、自习室、教学楼和寝室楼等比较集中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场所进行问卷的发放。
五、抽样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在图书馆自习室等地方发问卷是也要分散着发。因为大家很多喜欢成群结队的去自习,要是发的太集中,样本就不具有代表性了。
若是去寝室发问卷的组员就要主要,不要一个寝室发很多份问卷,发问卷的寝室也最好不要相邻,尽量避免同专业发很多份问卷。(因为在其他场所发的时候一定会有同专业的学生,所以不必担心一个专业只有一个学生,而且我们专业在SPSS中输入时,只是按照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来分的。)
目的在于不至于让发放的问卷过分集中在与一个年级或者几个固定的专业,使得样本具有多样性,全面性,具有总体的代表性。
另外,在问卷发放的结果
六、调查实施设计
本小组共四名组员,于是分派于四处不同的地方:图书馆、自习室、教学楼、寝室。一共200份问卷,每人分发50份问卷在规定的地点。最后集中到组长手中,组长对所有问卷进行编号,编号后再分给每个组员50份,进行问卷的输入(SPSS软件中输入)。
输好后也一并拷给组长进行问卷的各种分析。
具体个步骤的如下:
1.调查方案构造
负责人:
主要参与人:
2.问卷设计
负责人:
主要参与人:
3.问卷调查
参与人:
4.资料整理与统计
负责人:
主要参与人:
5.调研报告
负责人:
主要参与人:
七、调查进度
1.准备阶段:6月9日
具体工作是设计调查问卷,组内成员都表达自己对于这个主题的意见以及看法,提出自己认为可行的问题,最后组长进行分析筛选归类,最后编成一张完整的问卷;给组员分配任务,划分各个的地点和时间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
2.调查阶段:6月12日
组员按照自己所分的区域,进行随机的发放问卷,尽量大范围的发放,因为问卷数量有限,所以各个样本之间可以比较分散的进行发放,以使样本尽量的大范围。
3.资料整理阶段:6月15号
组员把自己回收的所有问卷都集中交给组长,组长对问卷进行整理。对于开放题很多同学会选择不回答,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会填写。组长先将所有问卷都按顺序进行连续编号,再将有回答开放题同学的问卷挑出,为将来分析做准备。
组长将进行过粗略分组的问卷分给组员们,在SPSS软件中进行数据的录入,一方面减轻自己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提高了效率。各组员录入好数据后,再一并发给组长,由组长进行最后的整理分析。
4.分析资料和撰写研究报告阶段:6月18日—6月21日
把所有的数据都录入SPSS后,对各个题目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一要分析各个题目自身存在的一些关系,就是单变量的总体分析;二是要对各个变量间有一定关系的变量进行交叉分析;三是要对复选题进行分析,分析其自身内部存在的一些关系;四是分析不管单选题还是多选题之间的交叉关系进行分析。
最后,依据这些题目之间的分析结果,撰写最后的调查报告,尽量让报告能够全面、完整的体现出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篇:在校大学生就业观调查问卷
至诚至坚,博学笃行
在校大学生就业观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
我是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的访问员,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在校大学生就业观的社会调查,旨在为政府部门提供有效信息,使之为大学生群体创造更好的就业服务和指导,因此您的观点十分重要!且您的回答无所谓对错,只要真实地反映出您的观点和情况即可,我们会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调查需要占用您十几分钟的时间,请您谅解!谢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说明:1-17题只需在符合您观点的选项前的□内打“√”即可。如选“其他,”请于“”中注明内容。无特殊提示,即为单项选择。
1、性别
□男□女
2、您所在年级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3、您是否考虑过自身的择业问题?
□认真考虑过 □偶尔想想□很少考虑□到时再说
4、您毕业后的选择方向
□继续深造□考公务员□自己创业□到企业工作
□其他
(如果您选择的是“继续深造”请继续回答4-1,其他选项跳至5)4-
1、您选择继续深造的原因是
□决意从事学术研究
□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
□因为竞争太激烈,对求职有恐惧心理
□专业就业前景不好,要跨专业考研
5、您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及政策有多少了解?
□很了解,平时比较关注
□不是很了解,基本上是听别人说的□不了解,感觉还很遥远
□不在意,感觉与自己无关
6、您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何种态度?
□乐观□一般□不乐观□说不清
7、择业时对您决策影响最大的人是
□父母□老师□朋友□自己
8、您对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月薪的期望是(元)
□1000—2000□2000—3000
□3000—5000□5000及以上
9、您理想的就业机构是
□外企□国企□私企□政府机关
□其他
10、您找工作的主要途径是
□寻求父母或熟人的帮助
□通过学校提供的信息和帮助
□到人才市场应聘
□其他
11、您希望在什么样的地区工作?
□竞争激烈但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竞争较为激烈的中小型省会城市
□竞争压力小但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城镇
□无所谓,只要能找到比较合适的工作
(如果您选择的是前两个选项,请继续回答11-1,其他选项跳至12)11-
1、如果求职过程不顺利,您能接受去小城镇或乡镇企业就业吗?
□乐意接受□勉强接受
□坚决不接受□说不清
12、您对毕业后所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相关性的要求□专业对口,但不强求
□专业并不重要,有工作即可
□关键是要发挥自己的才能
□非本专业相关职位不从事
13、如将来工作与期望不一致,您会
□接受,并努力适应工作
□接受,但准备跳槽或继续深造
□不接受,一定要找到符合心意的工作
□其他
14、您就业的主要目的是(最多可选两项)
□维持生计,减轻家庭负担
□享受高水平物质生活
□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实现自身价值,得到社会认可
□其他
15、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求职者的哪些条件?(最多可选三项)□学校名气□所学专业
□学习成绩及各类证书□道德修养
□社会经验□发展潜力
□沟通能力□其他
16、预计您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最多可选三项)□信息掌握不充分□性别歧视及学历歧视
□户籍问题□缺乏社会关系
□专业不对口□缺乏社会经验
□其他
17、您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问题最关键的因素是
□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
□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
□学校与社会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18、您所在的学校是否开设了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指导课?如果开设了,您觉得对您的就业观有哪些影响与帮助?如果未开设,您觉得是否有开设的必要呢?
对于您所提供的协助,我们表示诚挚的感谢!为了保证资料的完整与详实,请您再花一分钟时间翻阅一下自己填过的问卷,看看是否有错填或漏填的地方。谢谢您的配合!
问卷编号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 查 员
第三篇:2013在校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
为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我们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关于他们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及他们就业观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大学生所想与社会需求有何差别。
对于调查问卷的问题,我们从大学生对于学习(考试)成绩入手,询问了他们对于多数人渴求的奖学金的看法,进而了解了与专业相关的一些情况,辅之以对中国大
学必设的一些思想理论课的态度,进一步涉及到实现目标所必需的两点:规划与执行,最后是大学生们自己眼中的应有的就业素质。
交叉使用主客观题,尽最大可能透过数目不多的题目了解社会所反映的大学生所学的与社会所需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考察当代大学生对于大学学习与就业的思考,希望能通过与采访所得结论的对比得到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益的信息,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规划大学生活。
本次问卷调查的调查对象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学校,这使得有限的100个样本能够较有效反映实际问题。
具体结论及数据如下:
对于成绩单上的成绩,47%的人认为成绩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在大学的表现情况,43%则表示大学的学习成绩代表不了个人能力,大学关键还是靠能力,其中一部分认为成绩只要不挂科就行,其余10%没有作出正面回答。这首先就证实了一个多数人对于大学成绩的定位:至少大学成绩单远不如高中成绩单重要。虽然从统计数据上看,表示看重的稍多于无所谓者,但即便是前者也表示不会像中学那样对分数锱铢必较,对名次耿耿于怀。而对于与成绩单上的成绩密切相关,但要求更高的奖学金,调查者并不像刚入校的学生那样对奖学金获得者顶礼膜拜,而是有了自己的思考:绝大部分人认为拿奖学金的学生不一定就是优秀人才,那仅代表他们在大学里的学习能力,与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的差距还很大;但也有一小部分人认为,拿奖学金的学生,是有一定的能力的,这种能力与日后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关联性,一个在大学生活中认真对待学习的人,日后也一定会认真对待工作,像公务员等一些事业性的岗位就是需要这种严谨、踏实、肯干、认真的年轻人。
前两个问题是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在校成绩和与成绩有关的荣誉提出的。由此可见,唯成绩论已越来越站不住脚,大学生对于成绩以外的某些东西的重视正在提高。这与由采访得出的社会对大学生成绩外的一些素质的要求相符,但具体大学生对什么重视,还不能简单由这两个问题得到。
3-5题都是涉及专业的问题,均采用选择题形式,统计结果如下表
A B C D3、你觉得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 28% 52% 16% 4%
4、你课余时见会不会学习些跟自己专业毫不相关的知识 50% 34% 10% 6%a(对理工类学生)你觉得现代企业管理和人文知识重要吗,有必要学吗 36% 44% 14% 6%
b(对经济管理、文史哲类学生)你觉得理科知识(物理、化学、实验操作等)有必要学吗 35% 37% 21% 7%
(3-5问题如下:
3、你觉得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
A、很好,学与不学就是不一样 B、有所领悟 C、为应付考试而学,没什么兴趣 D、学了跟没学一样
4、你课余时见会不会学习些跟自己专业毫不相关的知识
A、会,很有必要 B、看心情,某天有兴致了会小学一下 C、懒的学,反正不考试 D、没必要,我又不准备干这方面的事a(对理工类学生)你觉得现代企业管理和人文知识重要吗,有必要学吗
A、与自己的专业一样重要,很有必要学 B、是专业之外的必要补充 C、没时间学,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就行 D、没必要学,我又不干那行
b(对经济管理、文史哲类学生)你觉得理科知识(物理、化学、实验操作等)有必要学吗
A、与自己的专业一样重要,很有必要学 B、是专业之外的必要补充 C、没时间学,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就行 D、没必要学,我又不干那行)
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问题,28%的被调查者觉得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好,认为学与未学存在很大差别。52%的大学生觉得通过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领悟。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领悟还是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与现实中的应用和实践存在着一定的脱节,这与剩余20%的被调查的大学生所持有的不同程度的学而无用的消极思想有一定的关联性。
对于课余时间新专业的学习,约50%的被调查者抱有积极的态度,表现了很大的兴趣和强烈的意愿。这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已有了危机意识和准备意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现在社会越来越青睐专业过硬的综合性人才。34%的被调查者则给出了比较随性的回答,没有明确而坚定的目标和方向。其他被调查者则对全新专业的学习抱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心理,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领域,认为术业有专攻。
对于文理专业问题,通过分别对理工类和经管、文史哲类大学生的调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绝大部分被调查的大学生都认为应该主辅互补,即理工见长的大学生应该学习一些现代企业管理和人文方面的知识,来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管理、领导能力;而主修经管文史专业的大学生也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理科知识,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一言
以蔽之:当代大学生应该综合全面发展。然而,剩余调查者则认为文理跨越学习没必要,只要踏踏实实学好本专业就可以了。究其原因,一是时间可能比较紧;二是长期培养的单一思维方式和养成的学习习惯使得再去接触全新的知识领域,要面临着很多的阻力;三是个人兴趣问题。
对于开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一类的政治思想课的有用性和必要性问题,除11%的支持者外,其余被调查的大学生都不同程度的表示用处和必要性甚微,甚至应该取消。这一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这些深刻的思想精华,由于与目前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的联系度过低,正在遭到冷落。但我们应该清楚的意识到:正是由于这些政治思想的指引和一代代先辈们前赴后继的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进一步,如果我们想走公务员之路,这也是必备的职业素养。同时学校、老师也应注意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能够对这些政治思想理论培养起兴趣。
对于专业的就业前景问题,持乐观与悲观态度的人几乎各半。由此看来每个人所占角度不同,思考的结论迥异,无法得出定论。
对于考研现象和“一流学生就业,二流学生留学,三流学生考研”观点的认识问题,绝大部分被调查的大学生基本都持有这样一种看法:考研现象的燎原之势是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的催化品,因为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找不到工作或找到的工作不理想,所以想通过考研这种继续深造的方法,来延迟就业时间,增大自己的社会竞争力;而对这种学生流派划分问题,被调查者基本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毕业后的选择因人而异,不能妄加论断,每个人的喜好不同,能力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众多的影响因素在发挥着作用,各种道路,弊益均有。
对于人生规划问题,90%左右被调查的大学生都表示规划过自己的大学生涯,但问题是普遍反映自己实际并没有按照自己规划的那样去认真贯彻执行,仅仅是疲于应付,执行的不够彻底,而且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想的那么遥远,只是简单的规划了自己的大学四年生涯,没有考虑到大学毕业以后的前途问题;其他被调查者则表示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或是曾经有过想法,但是还没有切实规划过。
对于计划的执行情况,11%的被调查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执行了;而更多的则是完成时间有所延迟,约占50%;另外,25%的则表示只能勉强交差,应付一下,质量没保证;14%的大学生则表示面对自己的计划往往知难而退,中途放弃。从以上数据,我们能了解到:大学生们几乎都有自己的计划,或短期,或长期;但差别在于对计划的执行程度不同,即意志的坚定程度不同,这也是在就业和工作时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会在就业时得到赏识,才会在工作中走得长久。
调查问卷的最后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大学生,想走向自己理想的事业,应该具备那些条件?虽然被调查的大学生回答的结果不尽相同,但几乎都谈到了一下几点:
①要有理想,有目标,即要有明确的前进方向,同时,要以坚定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拼搏做后盾和动力;
②要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与此同时,注重综合全面发展,把自己打造成复合型人才;
③要积极主动抓住可以实践锻炼的机会,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④机遇很重要,拥有好的机遇,可以节省很多人力、物力、财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这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偶然因素。
⑤有一定的家庭背景或人脉关系,有有能力的人从中引导。
结束语:通过这次关于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社素质的社会实践,我们发现有些观点是所有调查对象所共同持有的,即大学生应有明确的职业乃至人生规划,综合全面的知识并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
这次调查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活动能力,而且使我们明确了自己所应有的就业素质,为今后的就业提供了有益指导,希望也能对更多大学生有所帮助。
第四篇:在校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
在校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05级工程管理专业郑诗书07050343
32007-4-6
调查背景
根据查找的资料显示,部分公司在招聘的时候,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在校学习成绩,还有专业技术笔试,这是公司为招聘而专门出的考试。在个人的品质方面,要求和考虑的也是很多的。他们会通过交流及自己的简历来看应聘者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服务的责任心,社交的活动能力和一定的人文知识。当然若要作为公司的职员,也要关心国家大事,善于组织活动。然而,他们认为当前很多学生在学校里都有一个误区就是只要学习好就行,时间都花在了死读书上,而没有充实其他的方面。在他们看来,在学校的成绩不是最关键的,在学校里关键在于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即学习的方法与技巧的灵活运用和思想概念的应用。学生要想在毕业后快速融入工作,就要在学校里开始积累工作经验。可以多参加一下社会活动,作一些兼职工作,这也可减轻经济压力,如果要条件的话参加一些文艺表演。做一些销售工作也是很必要的,它可以给学生们很多实际的经验,毕业后参加工作时就会觉得很熟悉。
近年来,用人单位所招职工几乎都为大学毕业生。在这个大学生多如牛毛的社会,大学生已经不能领时代潮流,将大学生视为天之骄子的年代早已过去。许多大学生正为找工作而烦恼。这就是说,大学生难找到工作,而大学以下学历的便难上加难。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大学生要有忧患意识。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日益困难的形势,在校的大学生又是抱有什么样的就业期望呢:是否对就业情况有个充分的认识;是否具有忧患意识;是否能够懂得未雨绸缪?
基于上述情况,我特进行此次调查,以期望能够最真实地反馈出现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观。
调查目的关注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收集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信息,为在校大学生以后的就业服务。
调查时间
2007年2月——2007年3月
调查对象与形式
该调查主要是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因此采用了无记名的问卷调查的方式在20几名不同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中进行。然后从中选男生文科、女生文科、男生理工科、女生理工科的学生各五名进行数据统计,结合网上等各方资料进行有力的分析报告。(具体的调查数据及统计,请详见后面的附件。)
调查分析报告
本次调查问卷设计通过就业与大学生的背景、认知、薪酬、素质等方面来调查分析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就业观/背景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有55%的被调查对象表示当过学生干部,45%没有;有60%的学生表示做过兼职工作;又有65%的学生考过相关的职业证书。从此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忧患意识属于中等水平。由于现代企业招聘的第一要求基本上是学历,再者就是工作经验。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基本上都没有真正的工作经验,因此是否做过兼职、当过学生干部就会成为招聘单位的一个重要看点。据资料反馈的情况来看,已有过半数的大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这属于一个比较好的现象,也必将为在校大学生以后的就业机会增色不少。
就业观/认知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有35%的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就业率等基本情况不了解,而有25%的学生表示所学专业的就业率在40%以下。从此数据的反馈情况来看,在校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看好,另有较大部分(35%)的学生并没有对此关注。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再者,针对在校大学生以后期望的求职途径,53.85%的学生表示想通过现场招聘会,而关于目前较热门的网上求职却只有7.69%的学生表示期望采用。由此看出,现场招聘会依然是备受关注的求职途径。不过这又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当前大学生对求职方法技巧的欠缺。
在校大学生对于在选择工作中首先考虑的因素中依序为行业前景(36.36%)、个人喜好(31.82%)、薪水(18.18%)、地理位置(9.09%)、办公环境(4.55%)。由调查数据的反馈情况来看,对招聘单位来说,行业前景成为吸纳当代大学生的首要因素,薪水次之。而对大学生来说,大学生最希望的是能够进入前景较好的企业,而把个人喜好放在第二位。这也是当前就业压力给我们大学生增加的一种无奈!
就业观/薪酬
关于在校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有70%的学生表示期望每月在1000到2000元之间。数据说明了:在薪酬的问题上,基于就业的压力,已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比较看得开了,甚至表示“无所谓”薪酬的多少。由此看来,薪酬
问题对大学生就业的困扰也会逐渐淡化。因为,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薪酬的期望和企业所能给予大学生的薪酬已逐渐趋于水平。
就业观/素质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在对就业者所需具备的素质中,在校大学生是这么认为的,有27.08%的学生选择“专业水平”,27.08%的学生选择“心理素质”,27.08%的学生选择“公关能力”,16.67%的学生选择“道德素质”,另有2.08的学生选择选择“其它”。
而对应的在校大学生已具备的素质中,有10.71%的学生选择“专业水平”,有32.14%的学生选择“心理素质”,有14.29%的学生选择“公关能力”,有3
2.14%的学生“道德素质”,有10.71%的学生选择“其它”。
从这些数据来看,现代在校大学生认为,企业招聘的属综合型人才,而不是只具有专业知识的“机器人”,而对比下,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公关能力依然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这些都是困扰现代大学生求职的因素。因此在校大学生要做的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公关能力,以适应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但是,从调查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只有16.67%的学生认为“道德素质”是一个就业者需具备的素质,这又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难道现代企业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真的是如此不堪吗?又或,这是我们大学生的偏见呢?
就业观/企业
调查数据统计显示,外资企业成为现代大学生的首选就业单位,占36.36%。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也有所提高,为22.73%。对其他企业的选择又依次表示为民营企业18.18%、国营企业13.64%、政府部门9.09%。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对就业单位的选择上,“扎堆”现象已经有所缓解。而政府部门不再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这能说明今后的“公务员热”也会逐渐得到缓解。只是大学生对外资企业的青睐程度在客观上依然偏高,因为外资企业不是容纳大学生的主要力量却成了他们的首选企业,供需无法平衡!
从在校大学生对预期的就业区域的选择来看,大学生期望选择的就业地点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95%),这些也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而选择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非常的少(5%),并且现在大学生对出国没表现出兴趣的迹象。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大学生对就业区域的预期选择势必会造成区域性人才浪费(东部)及区域性人才紧缺(中西部)并存的现象。
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外企”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选,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又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
就业观/就业优先
在对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态度的调查中,有85%的学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另外15%的学生选择“考研”,没人选择“先择业后就业”。数据统计分析,“先就业后择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绝对主流观念。这对于企业来说,学生“选就业后择业”导致企业单位对毕业大学生的吸纳成了是在“为别人做嫁衣”,这将导致企业不得不对招聘采取更加保守的措施。而对大学生来说,企业的措施又加大了就业的压力。
在对学生为何选择先就业的调查中,在校大学生们的选择是这样的:0%的学生选择“家庭贫困”,25%的学生选择“对考研没把握”,33.33%的学生选择“对学习失去兴趣”,41.67%的学生选择“其它”。数据统计分析,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这应成为我国当前教育需要深思的一个重要问题。学习是一条不可置疑的良好出路,可学生却选择放弃她,这是学生自己的问题又或是教育的问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的高新技术知识的配合,可要是缺少了拥有高新技术知识的的人才,生产力又谈何发展呢?
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显示与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出结论:
(一)在校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大学生就业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而在期望薪酬上还算比较合理。
(二)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大学生对招聘单位的选人标准、用人单位招聘岗位的岗位知识等方面与企业本身有巨大差异。
(三)在校大学生更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却将“道德”抛于脑后,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德才兼备”始终是其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些方面,大学生并没有情形地意识到。
(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不是简单的由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造成,从调查中至少可以看出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及大学生本身等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一个影响。
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既然不能改变既定就业困难的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除此,大学生自认为自身的道德素质还好,可却不将其视为企业的招聘要求,其实是一种曲解。并且,对于高校来说,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观极为重要。
“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在校大学生面对就业困难问题该如何抉择,一定要慎之又慎,调整好就业的心态,将来才不至于浪费国家栋梁之才
第五篇:关于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观调查问卷
关于在校大学生就业观的调查
封面信:
同学,您好!
我们是XXX调查小组,我们在做一项关于大学生就业观的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我校学生对于就业的看法。本调查不用填写姓名,各种答案没有正确、错误之分,您只需按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答案,或者在_____中填上适当的内容。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填写这份调查表。谢谢!
问卷主体: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您的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您的专业:
4.您对所学专业了解多少?
A.非常了解 B.还算了解 C.一般 D.了解不多 E.一点也不了解
5.您认为自己的专业前景如何?
A.非常看好 B.比较看好 C.一般 D.不太看好 E.一点也不看好
6.您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如何?
A很好好 B.挺好 C.一般 D.不太好 E.很差
7.您认为当前哪类专业就业更加容易?(多选)
A.文史类 B.工科类 C.管理类 D.外语类 E.医学类F.教育类
G.经济类 H.艺术类 I.法学类 J.其他
8.毕业后,您打算:
A.考研 B.考公 C.创业 D.出国 E.直接就业 F.其他
9.您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
A.形势严峻,就业难 B.形势正常 C.形势较好D.不了解
10.您觉得自身各方面能力如何?
A.实践强,理论强B.实践强,理论弱
C.实践弱,理论强D.实践弱,理论弱
11.您认为大学生目前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可多选)(反面)
A.缺乏工作经验 B.缺乏专业知识C.大学生思想不够端正,期望值过高
D.人才市场供求不平衡E.专业不对口 F.毕业学校的原因 G.就业信息不足
H.“走后门”现象严重 I.其他
12.您以后择业时主要要是考虑是什么?(可多选)
A.兴趣爱好 B.专业对口 C.薪水相对较高 D.晋升空间大的 E.行业潜力大的 F.单位内部关系较为和谐的 G.其他
13.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求职者哪方面的能力?(可多选)
A.所学的专业能力 B.毕业院校 C.社会经验 D.品德 E.特长 F.人际交往能力
G.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H.其他
14.您对将来就业的地区的选择是:
A.出生本地 B.学校当地 C.东部发达地区 D.西部发展区
E.其他
15.您对上述地区选择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条件好 B.消费水平低 C.对于人才需求量大 D.国家政策优越
E.发展潜力大 F.其他16.刚开始寻找工作,薪水多少您才会考虑它,或者递简历?
A.1000以下 B.1001-2000 C.2001-3000 D.3001-4000 E.4000以上
17.您怎么看待基层工作?
A.坚决不做,又苦又累,又有损大学生形象
B.实在找不到工作时,勉强可以接受
C.暂时立足,找到好工作了再换
D.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
18.刚毕业,您最想进入的单位是什么?
A.政府机关 B.国营企业C.私营企业 D.民营企业 E.事业单位
F.其他19.您最低期望值自己在多少时间内可以升职?
A.一年以内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E.五年
20.希望学校多提供哪些方面的就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