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期学习体会
暑期学习体会
7月15至116日,我参加了潍坊教科所组织的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2天,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教师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通过本次培训,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开阔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激发了我教好语文的热情和信心,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一路前行。现将我这次培训的收获与体会总结如下:
一、应该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有奋斗感、有专业感的教师。期间,我听了专家的讲座,名师团队的经验介绍。名师、专家的一次次精彩的演绎,曾经让我是多么心潮澎湃,心潮涌动,精妙绝伦之处简直让我忘记呼吸,因此,我也曾有了三分的躁动。因为他们让我体会到什么是敬业、乐教,如何做一个是有上进感,有奋斗感,有专业感的教师。期间,我听了潍坊市其它各地有关骨干教师的评课,交流发言,他们让我感受到我的压力,因为他们说得都很棒,很有水平。我一一听他们的发言,就他们非等闲之辈,我想:他们平时一定经过了不断的学习与锻炼。
培训期间,我的第一感觉是:城里老师的挺辛苦,但他们辛苦并快乐着!我应该向他们学习。
二、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一些收获与启迪。
(一)阅读教学。
听了寒亭小学张老师的团队做的报告,讲到阅读教学。这也说明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呢?如何更好地做好阅读教学呢?
阅读教学中现状:识字教学被严重忽略;教学重点严重缺失;语文训练不落实;朗读教学流于形式等总是被忽略的后果、原因和解决的策略。
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孩子阅读起步晚;
2、孩子阅读量太少;
3、阅读能力不强。阅读能力包括:提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作解释、判断、评价的能力。产生阅读教学问题的原因:
1、识字拖了阅读的后腿。我**语教学与拼音国家相比,输在了起跑线上。
2、提供给孩子阅读的材料太少,孩子吃不饱。
3、没有建立科学有序的阅读训练系列。
4、没有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和阅读习惯.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
阅读教学的方法: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力进行阅读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千方百计落实儿童的阅读。
1、明确落实各学段教学目标任务;
2、改进教学方法突出重点落实自觉顺学而导言意兼得
阅读教学改革方向: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
(二)作文教学
成功的作文教学理论借鉴:
1、想方设法让孩子多写、多改;
2、小学阶段以观察作文为主。(学术界想像作文的争论尚未有定论)
3、让孩子接触优秀文学作品;
4、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就是作家;看重孩子的每一篇作文,做好推荐。
6、从小开始就训练学生说完整句、写完整句。
7、读写结合。把读写结合进行到底。作文教学如果离开与讲读课文的教学结合,那写作指导就会变行非常困难,教师要在善于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作文指导的资源,利用好。
相州小学
任爱霞
第二篇:暑期学习体会
2011年暑期集训学习体会
在今年暑期教师集训中,我们在学区的统一组织下集中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局长在全区学区主任、中小学校长会议上的讲话》的法律法规和文件,通过这次学习,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清晰思想更加坚定了。
1依法执教,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相信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但不采用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手段对待学生,不接受学生的任何财物,不向学生乱收费。
2无私奉献,提高教师人生价值。
乡村教师是清贫人生的典型。只有发扬无私奉献精神,认清教师的历史使命的重要性,才能在自己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中找到乐趣,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3坚定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教师的工作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并向我们的下一代渗透这一信念,科学解释一些常见的社会想象,我们的目标才能最终成为现实
4加强学习,跟上时代前进步伐。
社会进步知识更新,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证教育质量。
第三篇:暑期师德学习体会
暑期师德学习体会
松林店中心苍牛屯学校
谢玉静
从事教学这么多年来,一直以为“在其位,谋其职”就是把书教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育学生作一个品行端正的人。8月27日,我校组织了师德培训活动,在这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作为一个从事教学工作的我,认识又加深了一层,对教育教学又有了一个新体会。
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要在教学中正确地认识师爱和培养师爱的职业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要素。儿童还不成熟,因此渴望能在一个充满爱的、愉快的环境中成长。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爱会激起他们良好情绪,使学生的智慧得到逐渐的开发、行为得到逐渐地改善、信心可以得到逐渐地恢复„„有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学生才会感到生活的愉快和价值,才会好好学习,才会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才能形成健康、向上的品德,并能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敬爱”和引发学生间的“友爱”。如果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学生就会亲近你,并且热爱你所教的学科,就会学好你所教的课;反之,就会厌恶你,厌恶你所教的课,当然也就不可能学好了。
赞科夫曾强调指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教师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去了解学生,细致入微地发现学生的可爱之处。发现学生的可爱之处,会有助于爱生之情的萌发,而爱生之情又会促进教师进一步去了解学生、发现优点,两者会形成相互促进的过程。许多优秀教师,也正是以其丰富的教育和教学实践和特有的慧眼,洞察了师爱对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必要性,才会把师爱视为自己教学生涯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懂得去尊重学生,要注意平等施教,满足学生理解需要,在教学管理中,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一份对学生的理解。特别是当学生违纪时,教师应当怀着一片爱心,细析具体情况以及具体情境下学生的实际心理活动,以便更好地理解学生,作出妥善处理,这样,学生不仅没有委屈,而且也从教师善解人意的举动中感受到教师的一片爱心,既有利于增进师生情感,又有利于接受教育。
教师应着重注意两方面的道德风貌:首先,对自己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大的示范性。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便点明了 “身教 ”重于 “言传 ”的道理。当学生不只是从教师的言语中,更是从教师身上表现出的高尚操守和优秀品行中看到真善美的东西,才会产生对教师的积极情感,为师生情感交融创设最有利的情感基础。其次,对学生要公正合理、无私无偏。公正无偏本来就是师爱的基本特性。教师在师生交往方面所表现的道德品质中最突出的、最引起学生关注的便是 “公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与学生交往时,必须坚持公正原则。无论在打分、评价、奖惩时,还是在处理学生间或师生间的一些矛盾、冲突时,教师都不能有所偏袒,以求取信于每一位学生,得心于所有教育对象。
第四篇:暑期师德学习体会
暑期师德学习体会
小越镇小陆晓辉
多年以前,我就喜欢这样一首小诗:“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播撒着希望……”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对呀,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
教师这个职业不仅仅是光荣也是一种责任。人们常说,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乏味的,没有创造的生活是平庸的,没有燃烧的事业是无奈的。不的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我们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么,是什么构成了无数教师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内在动力呢?是什么使教师甘为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呢?我想那一定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的热爱,是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让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中下功夫,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人生价值实现的满足。“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在实际工作中就为孩子们树立榜样,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我愿我的爱奉献在我这片挚爱的土地上,我愿我的爱能感化每一个我教过的孩子。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将作为教师的美德继续下去,让自己在不断自我剖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绿叶,静静地吐露自己的幽香——不张扬;绿叶,默默地映衬着红花——无怨言.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叶的事业,教师的一生,与花相伴。
第五篇:2017暑期师德学习体会(推荐)
暑期师德学习体会
8月28日上午,我聆听了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王崧舟的《转向内在,教育的勇气与爱》专题讲座。
讲座中,王崧舟教授从‚我眼中的邱少云‛为切入点,分享了他从教三十年来亲身经历的几个小故事,通过具体案例向大家传达他对‚教师‛的理解。整场讲座立意深远、深入浅出,一个个无比生动的故事揭开了关于‚师德‛的内涵。
我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四年整了,语文教教,数学教教,副科就不说了。我现在教数学了,就以《我的战友邱少云》为例,浅谈一点语文与数学的异同点。语文与数学最大的不同:数学主要是通过计算、作图等方法解决问题;语文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呢?做人——做好人。我以为《我的战友邱少云》应该教给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因此,当教师讲完‚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潜伏的地方被敌人炮火打着,他被燃烧了起来,但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一动不动,在烈火中牺牲了。邱少云烈士顾全大局,遵守纪律,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时,应该问问:‚我们现在应该学习他的什么好品质?‛学生肯定会回答:‚遵守纪律。‛接着追问:‚‘遵守纪律’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最后问:‚邱少云为什么可以做到在烈火中一动不动?‛ 可见‚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多么重要啊,所以说——好习惯成就好未来。
我明白了贾老师为什么要珍藏一本小学生作业本40年。我要向贾老师学习,把自己以为的得意门生的作业进行收藏,将来那个孩子收到它会激动的。
8月28日下午,我聆听、学习陈莹丽老师先进事迹报告会。90后女教师陈莹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言传身教‛四个字。短暂的教学生涯,她给大家留下了人生最美的一课,也让人们在‚90后‛身上看到爱岗敬业、阳光开朗、乐观坚强的力量。
我被陈莹丽的精神打动,也被陈莹丽的事迹感动。全社会在对陈莹丽的大爱传递和精神共鸣中,将这颗‚最美‛种子接力传播,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开出善意的花朵。
陈莹丽虽然离开了,但她的故事,还将在这片土地上,感动更多的人。剩下几天,我学习了珊溪镇小刘化罗副书记用微信上传的《黄大年学习材料》、《教育部教师‚十条禁令‛》,还有温州市教育局文件等。
我每年的暑期师德学习内容大同小异,但学习的体会却天差地别。作为一位老教师,更应该‚言传身教‛,实实在在地教书。‚教师的生命应该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在课堂上才能绽放自己的生命。‛——79岁的贾老师一席话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文成县珊溪镇小南林校区:夏景恩
2017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