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被挡在幸福门外
我被挡在幸福门外
黯然无色的天空。我站在下面,似乎周围的一切都向我宣泄寂寞与凄冷。我环抱身体,恐惧的心理逐渐扩张,微微颤抖的身体是冷还是怕,这有我自己明白。孤独的风掠过我的脸,企图想风干仍在脸上的泪。一滴、一滴的滑落,然后便随风逐行,可痛心的泪却依然络绎不绝。
抚摸脸庞,我只感觉到冰凉。是冷风吹的,还是荒乱吓的,也只有我自己知道。望着前方的河水,没有月亮的镶衬,没有星星的点缀,平静没有波澜。我靠近,一刹那间便倒映出我的伤痛,那么锥心,那么明显,我才明白,我被挡在幸福的门外,感觉不到世界的温暖。
伸手想要摸你的脸,顿时才发觉我与你的距离有多远,现实的节奏拍调成我的“生声”,那一刻我多想跃入河水中。至少那会引起片刻的涟漪打破瞬间的冷清,或许你会在这时注意到我,闯破那一层关卡,可是你却没有。
望着你远离的背影,我却依然被黑暗包围。呼叫的声音哽咽在喉口,或许是黑暗充斥了我的咽喉,幸福的门卡将我关在“黑暗部落”。你看到了吗?我的泪在滴落,却没有一丝声响。你是否又觉察掉了呢?我想你没有,不然,我又怎么会被挡在幸福门外。
第二篇:被挡在保障体系之外的工伤农民工
工伤农民工群体:平均年龄只有25岁2003年8月至12月,某外来工服务机构在XXX XX XX 农民工工伤者进行了探访,共完成673份工伤探访表。笔者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通过对这些探访表进行整理和统计,我们可以对他们的基本信息、权益状况、受伤情况和治疗过程有一个比较客观清楚的认识。从性别来看,工伤者以男性居多,占84%,女性只有16%。他们的平均年龄为25岁,其中一半的被访者在23岁以下。如果从文化程度角度加以比较,工伤者的文化程度明显低于外来工总体。统计显示,工伤者月平均收入为777元,明显低于一般外来工。不仅这样,有25%的被访者的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工资拖欠现象非常严重。与普通外来工群体相比,工伤者的工作时间更长。他们日平均工作时间将近11个小时,每周平均工作6.8天,过高的劳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更容易受伤。工伤者的权益在出工伤之后难以保障。65%的工伤者未签劳动合同,企业也很少为他们缴纳工伤保险。统计数据还显示,少数(3.4%)工伤者所在的企业没有营业执照。这就造成了工伤者的基本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即使进入到劳动仲裁和司法程序中,也增大了工伤者维权的成本。对于受伤的工人来说,许多非常现实的问题是他们自身无法控制的。在外来工人看来,维持在当地的基本生存和多赚点钱回家永远是第一位的考虑。在毫无社会保障的前提下,失业就意味着失去生存的机会,因此“找不着工作、赚不到钱、无法生存”是他们面对的现实威胁,这种威胁在工人的概念里远远超过了工伤的潜在威胁。这也是为什么73%工伤者明知所在企业以前曾发生过工伤,而自己仍然坚持在危险的岗位工作的原因。调查还发现,受伤后工资降低,工资拖欠更加严重是工伤者不得不面对的又一个问题。工人受伤住院后,只有41%的人能够按时领到工资,有11%的工厂只给工伤者发部分工资,有17%的工厂干脆不发工资。不仅如此,还有相当数量的工伤者无人护理。统计显示,有21%的被访问者表示住院期间无人护理,探访过程中我们经常能见到工伤者自己拿着吊瓶上厕所,自己靠在床头勉强吃饭的情形。另外,急救后续治疗不足也成为影响工伤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由于多数工伤者医疗经济承受能力低,并且无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他们只能要求提前出院。这就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同时也影响机体功能的恢复。工伤农民工维权面临四大障碍在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是绝对的弱势群体,当他们受了工伤享受不到应有的治疗或赔偿,不得不维权时,维权的道路也格外的艰辛。根据我们的调查,他们在维权过程中面临四大障碍。障碍一:被迫使用假身份证进厂,被迫用假名住院,被迫进入未经工商注册的“黑厂”等原因,造成农民工在受伤后维权困难为了获得一份工作,农民工经常被迫以假身份证进厂或者进入未经工商注册的“黑厂”,这种“被迫”的进入得到了地方劳动管理部门的默认。当农民工受伤需要住院时,迫使工人用假名住院成为工厂的惯用手段,而医院和某些社会保险监管机构对此也予以默认,某种程度上,医院基于自身利益考虑,甚至还成为工厂对付工伤者的帮手。当工人申请工伤认定时,地方劳动管理部门会以身份不符为由不予认定。一位22岁的啤机工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遭遇:“我受伤后,在住院登记时,老板让我用另一个名字登记住院,说他交了保险,这样我的医疗费就有保证了。我当时急着住院,也没想太多,就按照老板拿来的别人身份证登记住院了。后来发现不对劲,我就找到医院去修改,医生说要厂里出证明才行,我就找到厂里,厂里不答应,没办法,没改成。没想到后来出院以后,厂里就翻脸了,说住院的是张某,不是我,我现在都不知道能不能申请工伤认定。”障碍二:工伤者即使启动了维权程序,付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与最后所得到的补偿相比,往往也是得不偿失按照现行规定,从工伤认定到诉讼结束,整个程序持续的时间至少在360天到510天之间。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厂方和一些地方劳动管理部门、地方司法体系,采用种种手段,将时间期限运用到最高限度,迫使工人走完所有的政策规定过程和司法程序,从而使所有的劳动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程序发生连接,最终使工人在维权过程中付出极大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往往得不偿失。35岁的秦某是某公司的电焊工,他2000年4月4日被录用,与公司签有劳动合同。2002年6月26日,他发生工伤事故,右眼受损,8颗牙齿脱落。2002年7月19日,秦某向当地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9月3日被确认为工伤,9月5日被评为8级伤残。2002年10月28日,秦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依法支付工伤赔偿金等费用。2003年1月10日,仲裁委员会裁决部分支持申诉人请求。秦某不服,2003年3月7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一审诉讼,4月28日,当地人民法院做出了一审判决。5月12日,厂方上诉至某市中级人民法院,2003年8月19日,该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事故发生后,秦某历经工伤认定、伤残评级、劳动仲裁、一审、二审诉讼等法律程序,历时将近420天,至今仍未拿到工伤赔偿金,为了这场官司,秦某已疲备不堪,一贫如洗。障碍三:工伤者付出了极大的成本后也将面对非常恶劣的结局部分拒绝和老板“私了”的工伤者在工伤认定、劳动仲裁及诉讼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成本,他们期待的是一个合理的赔偿。但是,资本和地方权力体系通过选择对自身有利的制度、选择非必经程序等策略迫使工伤者即使付出了极大成本,其结局也非常悲惨。2002年春天,四川籍农民工黎相树因给工人送饭时不慎滑倒造成脑外伤后右侧偏瘫,属伤残二级。为了给这起摔伤事故讨个说法,2002年7月,他委托律师向所在地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请求,结果劳动局下发了工伤认定书,但黎相树所在公司不服,于是向劳动局的上级主管部门(成都市劳动局)提出行政复议,复议结果认为,黎相树与公司之间事实劳动关系证据不足、主要事实不清,责令当地劳动局重新做出认定。结果,劳动局在随后出具的几份工伤认定书上认定黎相树不是工伤,而且自相矛盾。于是,黎相树又只好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
决认为劳动局关于黎相树不是工伤的认定存在矛盾,事实不清,责成他们重新做出认定。就这样,同一起摔伤事故,同一个劳动部门,反反复复地工伤认定,使得他直到目前仍没有领到补偿金。自从2002年6月12日摔伤,黎相树躺在床上已经一年多,生活十分艰苦。障碍四:厂方利用种种手段压制工友对工伤者的帮助支持在维权过程中获得来自工友的支持和帮助对工伤者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例如,如果工人使用假身份证而遭遇工伤认定障碍,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是由工友提供证明;如果劳动局认为工人申请劳动仲裁时已经超过时效,一旦有工友证明工伤者确实与厂方发生了争议,就会增加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可能性;如果工厂拒绝提供工资表,工友的证明也将起到很大作用。但是,这种来自工友的可能的支持却受到厂方种种手段的压制,在劳动力市场绝对供大于求的前提下,工友们很难将支持进行到底。“左手受伤后,我申请工伤认定,但由于我进厂用的是假身份证,厂里就说没有这个人。有人建议我找几个同工厂工作的老乡,或者工友什么的,写个证明,证明我是这个厂的工人。我找过他们,但是他们都不敢答应。”一位24岁的锣机工这样讲述自己的经历。当我们为他的遭遇愤愤不平时,他却说:“唉,其实我也理解他们,他们要是给我作证的话,工厂就会把他们开了,这还是好的,说不定还找人报复他们,我们那里又不是没发生过这种事情,我就听说有些人给其他人作证被老板开了,有的还是老板的老乡什么的。”遭遇保险~在外务工的农民工经常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保险~,而这些~往往是在他们受了工伤,需要保险时才会意识到。即使是工伤者已经上了保险,他们如愿获取保险赔偿也将面临重重阻碍。由于商业保险的缴费率低,且没有强制性,因此许多企业都购买商业保险,故意告诉工人这就是工伤保险,并从他们的工资中扣除保险费。而工人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很难将两者区分。同时,很多企业购买的是“雇主责任险”,其受益人为雇主,而不是工人。一旦事故发生,企业就将商业保险中对意外事故的赔偿部分用作对工人的工伤赔偿,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这样一来,就出现工人出钱买保险老板受益的情况。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用工成本,一些工厂甚至采取了部分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办法,例如,只给本厂10%的员工上工伤保险。在工伤发生后,就按照已投保的员工名单,让工伤者以假名住院骗取保险赔偿,并明确告诉工伤者,只有这样,厂方才会支付医疗费,逼迫工人“配合”。工伤者面对急需治疗的状况,一般都会接受厂方的要求。但问题在于,一旦以假名住院,在今后的工伤认定、伤残评级及工伤索赔过程中,由于诊断书上的名字不符,给工伤者索赔造成很大的麻烦。
第三篇:核心技术短板将中国滑雪器材企业挡在市场门外
核心技术短板将中国滑雪器材企业挡在市场门外
2011年08月19日 16:22:37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新华网哈尔滨8月19日体育专电(记者邹大鹏)中国自由式滑雪国家队赞助商、德国沃克滑雪器材中国区总代理亓勇1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滑雪体育用品市场存在巨大潜力,但中国滑雪器材企业大多因“核心技术短板”被挡在了市场门外。
“中国的滑雪人口不断增加,无论是滑雪场还是个人,对雪板、雪鞋等滑雪装备的需求量很大,如同拥有私家车一样,拥有系列滑雪器材对许多中国普通家庭来说已不是遥不可及,”亓勇告诉记者,在中国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地,滑雪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链条,许多滑雪爱好者已不满足于简单的一次性尝试,而是成为忠实的“发烧友”,他们在拥有自己的滑雪配套器材的同时,也为商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份额,但雪鞋、雪板等产品市场主要被欧洲厂商占领。
中国首枚冬奥会雪上项目金牌得主、都灵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冠军韩晓鹏对此也深有感触:“小的时候好像用过一个大连产的滑雪板,但之后就很少见到国内厂商生产这些产品,甚至对比国内、国外产品时,国内很少有能拿得出、叫得响的品牌,而国外品牌高端滑雪板每副价格上万元仍属平常。”
“关键是国内企业缺少核心技术,仅此一条就被隔到了巨大的市场门外,”亓勇举例说,以国外某知名户外布料生产商来说,只有拥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他们才会提供这种防水、透气、防寒的布料用于品牌滑雪服生产,看似只是一块布料,但这种布料所包含的高科技就是核心技术。同样,以滑雪板为例,国外知名品牌一般都有专业研发队伍,看似不起眼的固定器、强度调节开关等核心细节设计,却可以让同一副滑雪板适应不同的人、不同的雪场硬度等,从而达到“一板多用”。但是,这些细节的专利和行业标准,都由外资企业掌控。
高端的“个人定制滑雪板”更是如此,不仅要依据个人身高、体重专门量身打造,滑雪板的两侧边缘弧度也会依据材质不同而每两年左右就由专业团队进行一次设计。“在滑雪板领域,碳纤维等高科技材料不断更新,大家都可以用,这些降低质量的‘材料革命’并不是真正的核心技术,而那些看似细节的弧度设计等却是关键因素,一个合适的弧度和角度可以让滑雪者及专业人士在做回转、腾越等各种动作时都保持足够的舒适度,这才是核心竞争力,”亓勇解释说。
亓勇建议,面对巨大的市场,产品的细分会让中国企业有介入的空间,但如果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占有高回报率的高端市场,就必须拥有自己的“独门秘笈”,而这种依靠科技力量产生的“内功”,也是中国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中国制造”转型“中国创造”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前提要件。
第四篇:被挡在保障体系之外的工伤农民工
工伤农民工群体:平均年龄只有25岁2003年8月至12月,某外来工服务机构在XXX XX XX 农民工工伤者进行了探访,共完成673份工伤探访表。笔者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通过对这些探访表进行整理和统计,我们可以对他们的基本信息、权益状况、受伤情况和治疗过程有一个比较客观清楚的认识。从性别来看,工伤者以男性居多,占84%,女性只有16%。他们的平均年龄为25岁,其中一半的被访者在23岁以下。如果从文化程度角度加以比较,工伤者的文化程度明显低于外来工总体。统计显示,工伤者月平均收入为777元,明显低于一般外来工。不仅这样,有25%的被访者的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工资拖欠现象非常严重。与普通外来工群体相比,工伤者的工作时间更长。他们日平均工作时间将近11个小时,每周平均工作6.8天,过高的劳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更容易受伤。工伤者的权益在出工伤之后难以保障。65%的工伤者未签劳动合同,企业也很少为他们缴纳工伤保险。统计数据还显示,少数(3.4%)工伤者所在的企业没有营业执照。这就造成了工伤者的基本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即使进入到劳动仲裁和司法程序中,也增大了工伤者维权的成本。对于受伤的工人来说,许多非常现实的问题是他们自身无法控制的。在外来工人看来,维持在当地的基本生存和多赚点钱回家永远是第一位的考虑。在毫无社会保障的前提下,失业就意味着失去生存的机会,因此“找不着工作、赚不到钱、无法生存”是他们面对的现实威胁,这种威胁在工人的概念里远远超过了工伤的潜在威胁。这也是为什么73%工伤者明知所在企业以前曾发生过工伤,而自己仍然坚持在危险的岗位工作的原因。调查还发现,受伤后工资降低,工资拖欠更加严重是工伤者不得不面对的又一个问题。工人受伤住院后,只有41%的人能够按时领到工资,有11%的工厂只给工伤者发部分工资,有17%的工厂干脆不发工资。不仅如此,还有相当数量的工伤者无人护理。统计显示,有21%的被访问者表示住院期间无人护理,探访过程中我们经常能见到工伤者自己拿着吊瓶上厕所,自己靠在床头勉强吃饭的情形。另外,急救后续治疗不足也成为影响工伤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由于多数工伤者医疗经济承受能力低,并且无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他们只能要求提前出院。这就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同时也影响机体功能的恢复。工伤农民工维权面临四大障碍在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是绝对的弱势群体,当他们受了工伤享受不到应有的治疗或赔偿,不得不维权时,维权的道路也格外的艰辛。根据我们的调查,他们在维权过程中面临四大障碍。障碍一:被迫使用假身份证进厂,被迫用假名住院,被迫进入未经工商注册的“黑厂”等原因,造成农民工在受伤后维权困难为了获得一份工作,农民工经常被迫以假身份证进厂或者进入未经工商注册的“黑厂”,这种“被迫”的进入得到了地方劳动管理部门的默认。当农民工受伤需要住院时,迫使工人用假名住院成为工厂的惯用手段,而医院和某些社会保险监管机构对此也予以默认,某种程度上,医院基于自身利益考虑,甚至还成为工厂对付工伤者的帮手。当工人申请工伤认定时,地方劳动管理部门会以身份不符为由不予认定。一位22岁的啤机工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遭遇:“我受伤后,在住院登记时,老板让我用另一个名字登记住院,说他交了保险,这样我的医疗费就有保证了。我当时急着住院,也没想太多,就按照老板拿来的别人身份证登记住院了。后来发现不对劲,我就找到医院去修改,医生说要厂里出证明才行,我就找到厂里,厂里不答应,没办法,没改成。没想到后来出院以后,厂里就翻脸了,说住院的是张某,不是我,我现在都不知道能不能申请工伤认定。”障碍二:工伤者即使启动了维权程序,付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与最后所得到的补偿相比,往往也是得不偿失按照现行规定,从工伤认定到诉讼结束,整个程序持续的时间至少在360天到510天之间。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厂方和一些地方劳动管理部门、地方司法体系,采用种种手段,将时间期限运用到最高限度,迫使工人走完所有的政策规定过程和司法程序,从而使所有的劳动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程序发生连接,最终使工人在维权过程中付出极大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往往得不偿失。35岁的秦某是某公司的电焊工,他2000年4月4日被录用,与公司签有劳动合同。2002年6月26日,他发生工伤事故,右眼受损,8颗牙齿脱落。2002年7月19日,秦某向当地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9月3日被确认为工伤,9月5日被评为8级伤残。2002年10月28日,秦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依法支付工伤赔偿金等费用。2003年1月10日,仲裁委员会裁决部分支持申诉人请求。秦某不服,2003年3月7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一审诉讼,4月28日,当地人民法院做出了一审判决。5月12日,厂方上诉至某市中级人民法院,2003年8月19日,该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事故发生后,秦某历经工伤认定、伤残评级、劳动仲裁、一审、二审诉讼等法律程序,历时将近420天,至今仍未拿到工伤赔偿金,为了这场官司,秦某已疲备不堪,一贫如洗。障碍三:工伤者付出了极大的成本后也将面对非常恶劣的结局部分拒绝和老板“私了”的工伤者在工伤认定、劳动仲裁及诉讼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成本,他们期待的是一个合理的赔偿。但是,资本和地方权力体系通过选择对自身有利的制度、选择非必经程序等策略迫使工伤者即使付出了极大成本,其结局也非常悲惨。2002年春天,四川籍农民工黎相树因给工人送饭时不慎滑倒造成脑外伤后右侧偏瘫,属伤残二级。为了给这起摔伤事故讨个说法,2002年7月,他委托律师向所在地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请求,结果劳动局下发了工伤认
第五篇:幸福在我心
我的幸福
10级学四班周赛琴 10210438
幸福就像空气,当她总是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把她看得理所当然,把她视为最廉价。可当我们没了她甚至将失去生命时,我们才会觉得她是那么珍贵···
我不曾觉得自己不幸,尽管我的家庭并不是达官显贵,我的成绩也不是高高在上,但我有给予我爱的家人,有一路陪着走来的朋友,还有上帝赐予的完整健康的身体,换言之,我是幸福的。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又在悄悄来袭,本是西方人过的节日,可为了表达对母亲的爱,很快被我们也认可了,因为这是天底下所有母亲的节日。
其实幸福也是种成长。
当然,这里不得不提及下我母亲,是她教会我怎样去感受幸福。
我也有过调皮叛逆的时期,也不曾一次伤害到妈妈,但母亲却从没放弃过我。我的不懂事甚至在很多时候让母亲有了想轻生的念头,后来她对我说“我要是就这么走了,你岂不会变得更加糟糕?我不能做一个不负责任的妈妈”
眼看距离高考就那么短短的一个月时间,老天爷在无意间给我家开了个玩笑。父亲的手不小心被带到了正在工作的绞肉机内,失去了左手的四个指头···事故刚开始时,家里人都担心会影响到我高考,一直对我保持一个善意的谎言。骨肉相连,我总是会察觉什么。当我得知父亲正在手术台上饱受十指连心的剧痛时,我心都碎了。为什么老天就不能让这个平凡的小家庭过得幸福一点?
“亲爱的,我和你一样的伤心,但是你现在在家应该好好的学习,尽量不要想太多可以吗?你爸爸也是想要你能考上个好大学的,你不应该让他为你担心,妈妈爱你!虽然这是老天开的玩笑,可我们不能被糊弄过去,我们需要坚强,要微笑面对着一切,你要更好的学习,要争气要懂事,爸爸妈妈会因你而自豪的!”妈妈的一席话无一不打入我内心最深处,我开始学着去接受那一切,开始很努力去做一切自以为无法完成的事情,当我挑战自己成功后,内心是满足的,是幸福,这是种成长···
幸福,亦是种满足。
或许你以前总会以为幸福太虚,离自己太远,其实幸福一直都在,只是被一味的拒绝了。前些时候有和班上同学一起去特殊学校看望那些可爱的小天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心是最纯洁的,也是最开朗的。他们本该快快乐乐的座在教室里认真的听着老师授予的知识,但是他们很多只能光靠看,光靠听,甚至是感觉,来接受所谓的知识。当我在讲台上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幸福吗?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时,孩子们顿时喧哗起来。“幸福就是虽然我听不到,但是我还是能看到美美的妈妈,我很幸福”“每天爸爸骑自行车带我来学校,然后让爸爸背着来到教室上课···我感觉那就是幸福”“就是每天早上起来都能晒上暖暖的阳光啊,咯咯~~~”···孩子们各自说着自己心中的幸福,他们是那么的容易满足,在我们正常人看来根本和幸福钩不上边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就是生命中最大的幸福···
能看到,能听到,能蹦能跳,这些在你们最不在意的时候,却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而当你拥有这些却还不觉得自己富有,不觉得自己幸福时,不妨想一下这些孩子们简单的幸福,你会不会和我一样顿时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一份子?
幸福其实很简单,一个要想幸福其实也很简单,要是你现在觉得自己不够幸福,那只能说内心的欲念太多让你失去了分辨什么是幸福的理念。只要你懂得满足,幸福也就无时不环绕在身边。
朋友,当你彷徨得找不到幸福的时候,请让心停下来歇息,其实幸福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