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时间:2019-05-14 00:0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第一篇: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一、防护原则

医务人员个人的防护采取分级防护原则。一般分为三级防护,一级防护针对门(急)诊医护人员;二级防护针对进入隔离留观室的工作人员;三级防护针对与病人密切接触、对病人实施特殊治疗的医护人员。下面以SARS为例,介绍医护人员的三级防护。

(一)一级防护

1.适用于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

2.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12层以上的棉纱口罩(或

N95口罩)。

3.每次接触病人后应立即洗手和消毒。手的消毒用0.3%∽0.5%

碘伏消毒液或其他快速消毒剂(洗必泰、新洁尔灭、75%酒

精等)搓揉1∽3分钟。

(二)二级防护

1.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他分泌物、排泄物、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

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等。

2.进入隔离病房不须戴12层以上的棉纱口罩(或N95口罩)。

每4小时更换1次或潮湿时更换;戴手套、帽子、鞋套、穿

隔离衣。

3.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洗手和消毒。手的消毒用0.3%∽

0.5%碘伏消毒液或其他快速消毒剂(洗必泰、新洁尔灭、75%

酒精等)搓揉1∽3分钟。

4.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要戴防护眼镜。

(三)三级防护

1.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2.除应采取二级防护外,还应当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二、个人防护措施

(一)洗手

洗手是预防感染的最简单有效的措施。

(二)戴手套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污染物的操作必须戴手套,以减少皮肤直接接触的机会。

(三)口罩、、护目镜及面罩的应用

为了避免吸入气溶胶和防止患者的体液、血液等传染性物质溅入医务人员眼镜、口腔及鼻腔内,医务人员科戴口罩、面罩及护目镜。口罩应遮住口鼻部,且只能用一次,潮湿后隔离效果差,应及时更换;护目镜每次用后应及时进行清洗消毒。

(四)穿隔离衣

在可能接触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渗出物时必须穿隔离衣;进入隔离室的所有人员也必须穿隔离衣。

穿清洁隔离衣的步骤:洗手—穿隔离衣并系好颈后带子及腰带—戴口罩—戴手套。

脱清洁隔离衣的步骤:解开腰带—脱手套—洗手—脱口罩—解开颈后带子,并将污染面向里脱下,放入污衣袋内—洗手。

(五)处理过程中物品、标本及废物处理

1.锐物处理对所有锐利器械和物品的处理应特别小心,用过后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应及时放入专门的容器中。操作后要自己亲自处理这些锐利器械和物品,以免他人在清理器械时被刺伤。不要徒手去处理破碎的玻璃,以免被刺伤。

2.血渍清理地面、墙壁、家具上有血渍是不能直接用抹布或拖把擦拖,应先用1:10的漂白水浸润在血渍上15∽30min,然后戴手套用抹布擦拭,擦后立即彻底洗手。

3.血标本的处理 化验标本应放在带盖的试管内,再放到密封的容器内送到化验室,以防止标本在送检过程中溢出,手持化验标本时应戴手套。

4.医疗废物的处理所有废弃的医疗用品,包括一次性的锐利器械、各种废弃的标本、污染敷料及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等,应放在有生物危害标记的专门容器内,送往规定地点进行焚烧处理。

5.乙肝疫苗接种接种乙肝疫苗时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效率为96%∽99%,疫苗同时对乙肝有防护作用。

第二篇: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措施

(一)一级防护

1、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2、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

3、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分钟。

(二)二级防护

1、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2、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3、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分钟。

4、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

5、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

(三)三级防护

1、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2、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第三篇: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防护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手卫生。

手卫生——是指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液、含酒精的手消剂启用后有效期为一个月,分别放置在治疗室、换药车、查房车。

外科洗手手消毒

1、先洗手,后消毒,洗手前摘除饰物,剪指甲。

2、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3、流动水冲洗时手掌的位置要高于肘部,不能让 水倒流。

4、使用无菌手巾依次擦干双手,严禁来回擦手。

5、涂抹消毒剂时认真揉搓至消毒剂干燥,消毒后双手朝上举在胸前,禁止双手下垂。

6、不同患者手术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洗手和外科手消毒。

医院规模再小,医院感染管理要求不能低,医院感染是可以避免的。

第四篇:医务人员防护工作制度

医务人员防护工作制度

一、标准预防

(一)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凡接触上述物质者均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其基本特点为:

(二)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三)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

人员传至病人,因此,既保护了医务人员,又保护了病人。

(四)根据各种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飞沫隔离)。

二、标准预防的措施

(一)洗手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的物品时,不论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遇有下属情况必须立即洗手:

(1)摘出手套后;(2)接触病人前后,(3)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他人时。

(二)戴手套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人黏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同一病人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

(三)上述物质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务人员皮肤、黏膜和衣服的污染。

(四)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用于下一病人前应进行消毒或适当消毒。

(五)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黏膜,以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传播。

(六)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刺伤。

(七)医护人员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

三、医护人员的防护要求

(一)基本要求:

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所有医护人员。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二)加强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护人员;传染病流行期间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转运疑似或临床诊断为传染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

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

防护镜:有体液或其他污染物喷溅的操作时;

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

手套:操作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或破损皮肤黏膜的操作时;

面罩:有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时;

鞋套:进入传染病区时。

(三)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呼吸道传染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

操作或做传染病尸解的医务人员。

着装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使用面罩。

第五篇: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接触(暴露)报告及

处理制度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工作过程中意外HIV、HCV、HBV感染者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HIV、HCV、HBV和不明肺炎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这些病毒感染的情况。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而被感染的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务人员做好医院感染防护;

1、工作人员上岗着装符合要求(工作帽、工作服,必要时戴口罩、手套、隔离衣、专用防护鞋、防护镜、防护面罩)。

2、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严格禁止针头回套操作,以防刺伤。工作人员发生医院感染事件以及锐器伤,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3、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

4、凡新来医院的医、护、技人员,必须检测肝功及乙肝五项,化验结果全部阴性者接种乙肝疫苗。

5、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储存、处置等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须的防护用品,垃圾回收人员必须戴口罩帽子和胶皮手套,穿工作服,回收物品后和下班前要注意清洁双手、沐浴。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防止其健康受到损害。

6、各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和公共环境的保护,完成操作或离开工作区域时及时摘手套。严禁工作

人员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和医院外环境。

7、医务人员对病人的排泄物、血液、体液无论是否被污染或接

触非完整皮肤和粘膜都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传播的隔离、空气传播的隔离和飞沫传播的隔离。

(二)、医院感染应按照标准防护实行分级防护的原则

1、基本防护(一级防护)适用对象:在医院传染病区、发热

门(急)诊以外的从事诊疗工作的医护技人员。防护配备:白大衣、工作裤、工作鞋、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防护要求: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

2、加强防护(二级防护)防护对象:进行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可视污染物的操作时的医、护、技人员;进入传染病区的医护技工作人员;传染病流行期间的发热门诊等。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根据诊疗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防护镜(进入传染病区时,进行可能被体液喷溅操作时)、医用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手套(医技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血液可能污染时)、面罩(有可能被体液、血液分泌物喷溅时)、鞋套(进入传染病房或病区)。

3、严密防护(三级防护)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呼吸

道传染病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时。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可使用面罩。

(三)、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职业接触(暴露)后的报告制度,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临床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请科室负责人签字后上交医院感染管理科。

(四)、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同时指导发生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进行暴露部位的处理;并对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评估。锐器伤后应在4小时内完成评估和处置。

(五)、医务人员职业接触(暴露)部位的处理原则: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 酒精或者 0.5% 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酌情预防性用药;

(六)、处理完毕,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应做好调查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暴露者的姓名、姓名、年龄、发生时间、地点、暴露部位、暴露方式、经过,联系电话,暴露类别,严重程度和处理情况等,并形成文字材料,同时向院领导及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详实记载,存档保存。

(七)、追踪 :根据接触疾病的性质安排追踪时间,如艾滋病即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用药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下载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工作制度及措施一、标准预防:认定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薪......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一、医务人员防护的原则 医务人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防护采取标准预防的原则,并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接触隔离......

    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的制度及措施

    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的制度及措施 一、医务人员防护的原则 医院应当根据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接触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临床确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和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一、标准预防 (一)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凡接触上述物质者均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阜阳骨科医院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一、标准预防 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血源性病原......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艾......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1 (一)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