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小城镇建设工作计划
XX乡2011年小城镇建设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巩固集镇环境整治成果,提升集镇建设品位,根据全县城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赫章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意见》、《赫章县2011年城镇建设工作要点》,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2011年XX乡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紧扣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城镇化的要求,围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总体目标,按照“建设与改造并进、整治与管理并举”的原则,进一步加大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集镇建设进程,努力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备、彰显特色、和谐文明”的新型特色小城镇。
二、工作内容(年内拟开工实施项目)
1全面启动特色小城镇建设。一是完成老街道的油化及人行道铺砖、路沿石安装;二是按照黔西北民居彝族风格对现有街两旁的房屋进行立面改造;三是修建青江路至则结路桥梁一座;四是修建水冲式公厕2座,;五是主街道至南片区人行道梯
子50米;六是南片区征地拆迁,修通主街道800米,建成房屋30栋;七是建成青江路小商品市场、松林路农贸市场;八是启动休闲健身广场建设;九是启动客运站建设;十是完成毛姑街道及各村建设总体规划。
2、完善集镇功能,提升集镇品位。进一步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道路牌、公益牌、指示牌,及时修复损坏的道路和其它设施。大力整治集镇环境,解决乱拉乱接问题,完善集镇管理队内部管理机制,明确责任、明确报酬,建立保洁、道路、河道、绿化等“四位一体”的长效管理机制,着力改善集镇人民环境和投资环境。同时,加强文化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引导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三、工作措施
1、组建机构、加强领导。一是进一步强化对城镇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及村负责人为成员。二是组建工
作机构,针对乡村管所人少的现状,明确干部具体此项工作,同时,拟招聘2-4人组成集镇建设工作组,确保有人办事。
2、保障资金投入。一是积极向上组争取各种项目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克服困难,加大自身对集镇建设及管理的投入,确保年度建设内容实施到位;三是实施市场化运作经营好集镇,3、实行专项考核。对相关人员及村进行专项考核,对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好的单位和个人,政府给予奖励。
四、当前小城镇建设工作的情况:调整领导小组,落实机构和人员,相关项目申报、制定方案、宣传发动、征地拆迁等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
五、已开工项目进展情况:一是老街面油路已结束,人行道铺砖及路沿石安装正在进行中;二是青江路至则结路桥梁已经测量,即将动工;三是南片区勘界、放线打桩已结束,正进行征地拆迁。
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资金缺口过大,我乡属一类
贫困乡,群众投入跟不上;二是建设成本高,乡内建材全部需外运,提升了建设成本,增加了工作难度。
第二篇:小城镇建设工作计划
XX乡2011年小城镇建设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巩固集镇环境整治成果,提升集镇建设品位,根据全县城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赫章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意见》、《赫章县2011年城镇建设工作要点》,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2011年XX乡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紧扣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城镇化的要求,围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总体目标,按照“建设与改造并进、整治与管理并举”的原则,进一步加大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集镇建设进程,努力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备、彰显特色、和谐文明”的新型特色小城镇。
二、工作内容(年内拟开工实施项目)
1全面启动特色小城镇建设。一是完成老街道的油化及人行道铺砖、路沿石安装;二是按照黔西北民居彝族风格对现有街两旁的房屋进行立面改造;三是修建青江路至则结路桥梁一座;四是修建水冲式公厕2座,;五是主街道至南片区人行道梯子50米;六是南片区征地拆迁,修通主街道800米,建成房屋30栋;七是建成青江路小商品市场、松林路农贸市场;八是启动休闲健身广场建设;九是启动客运站建设;十是完成毛姑街道及各村建设总体规划。
2、完善集镇功能,提升集镇品位。进一步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道路牌、公益牌、指示牌,及时修复损坏的道路和其它设施。大力整治集镇环境,解决乱拉乱接问题,完善集镇管理队内部管理机制,明确责任、明确报酬,建立保洁、道路、河道、绿化等“四位一体”的长效管理机制,着力改善集镇人民环境和投资环境。同时,加强文化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引导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三、工作措施
1、组建机构、加强领导。一是进一步强化对城镇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及村负责人为成员。二是组建工作机构,针对乡村管所人少的现状,明确干部具体此项工作,同时,拟招聘2-4人组成集镇建设工作组,确保有人办事。
2、保障资金投入。一是积极向上组争取各种项目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克服困难,加大自身对集镇建设及管理的投入,确保建设内容实施到位;三是实施市场化运作经营好集镇,3、实行专项考核。对相关人员及村进行专项考核,对完成工作任务好的单位和个人,政府给予奖励。
四、当前小城镇建设工作的情况:调整领导小组,落实机构和人员,相关项目申报、制定方案、宣传发动、征地拆迁等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
五、已开工项目进展情况:一是老街面油路已结束,人行道铺砖及路沿石安装正在进行中;二是青江路至则结路桥梁已经测量,即将动工;三是南片区勘界、放线打桩已结束,正进行征地拆迁。
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资金缺口过大,我乡属一类贫困乡,群众投入跟不上;二是建设成本高,乡内建材全部需外运,提升了建设成本,增加了工作难度。
第三篇:小城镇建设工作计划
夏特乡二0一一年小城镇建设
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县党委、政府关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一个“目标”,强化一个“理念”,抓住三个“重点”,坚持三个“结合”,实现两个“提高”,即围绕创建“园林城、环保城、卫生城”这一目标,强化经营小城镇建设的理念,抓住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志性工程建设三个重点,坚持旧区改造与新区建设相结合,乡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小城镇建设与加强管理相结合,初步形成乡村与小城镇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各具特色、联动发展的小城镇建设新格局,实现乡重点村综合服务功能的提高,承载、幅射、带动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领导,为推动城镇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我乡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的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乡的小城镇建设工作的统一指导、协调,监督检查政策落实和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协调解决城镇建设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保证我乡小城镇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三、小城镇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高质量地完成乡村总体规划的工作。把好规划的评审关,确保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合理性,维护
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指导性。要编制全乡的小城镇建设体系规划,这个规划要考虑中心村的合理布局问题,看是否有利于基础设施共享,是否有利于生产要素集聚,还要考虑和周边旗乡小城镇的衔接问题。加
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先地下、后地上、一步到位”的原则,组织建设一批水、电等与道路配套的基础设施工程,全面提升我乡的基
础设施水平。构筑乡村整体绿化框架,为创建园林乡村打下坚实的基础。打造标志性建筑精品。组织实施三个重点工程项目:拆除违规建筑;加
强道路建设;整村推进新建房屋工作。在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中,要坚持
两个原则,实现三个结合,即: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
持建管并重、重在建设的原则,努力实现城镇建设与繁荣经济相结合,突出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眼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相结合,景观效果与体
现功能相结合,使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
四、为确保完成上述工作任务,2011年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提高认识,增强加快城镇建设的紧迫感
一是强化小城镇意识。小城镇建设是衡量经济发展档次和社会发
展水平的重要依据。要努力提高对城镇建设的思想认识,坚决摒弃落后、保守的思想意识,积极推进乡村进程。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居民的小城
镇意识,培养其文明习惯,使乡村文明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居民的内在品
质,从而成为自觉维护乡村形象的文明居民。
二是强化规划意识。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和依据,对我乡
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调控作用。在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制定和实施上,必须符合乡总体规划要求,不能随意降低规划标准,背离规划基本意图。在规划中,要舍得投入,要慎之又慎,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要坚持规
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避免规划的随意性,充分凸现规划的各种功能。
三是强化管理意识。保持乡村各项公共设施完善并具有良好的运营效果,保证乡村的良好秩序,都离不开管理。一个乡的发展过程,规划、建设、管理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管理是贯穿始终的。四是强化环保意识。要大胆探索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新路子,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
(二)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宏观调控机制。小城镇建设用地要加强
宏观调控,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要加大违章建筑的查处力度,对乡和村规划范围内的闲置土地进行清理
整顿。严格限制分散宅基地的审批。
(三)深化城镇管理机制改革
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
和公共服务职能。一方面要有一股“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为企业和
投资者搞好服务;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发
现问题及时处理,决不姑息迁就。要充分发挥以建设局为主体,国土、工商、环保、卫生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执法队伍的作用,进一步
理顺关系、协调配合。要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建设公用事业改革。供水、公卫等公用事业要按照“投资多元化、运营市场化、管理科学化、发展产
业化”的基本思路,逐步变为公司化管理,把经营行为推向市场,实现自负盈亏,滚动发展。要切实加强市容景观和环境卫生日常管理工作。坚决清理整顿店外店,乱堆乱放等“六乱”现象和占道经营的违法违章行为;加大道路以治理整顿工作。结合我们的实际,制定出台一些关于土地、投资和管理等方面的奖励和优惠政策,为引人才、引项目、引资金创造良好的软环境。有条件、有能力的话,还要不遗余力地向上争取更加优惠的政策。
要坚持各部门齐抓共管。小城镇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要从自身工作的角度,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长远发展意识,高度重视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要有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的勇气,敢为人先、不甘落后的精神,确立我乡小城镇建设与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合力,为推动我乡小城镇建设和经济快速的发展,创造秀美的喀拉苏乡挥应有的作用。
夏特乡人民政府
2011年3月28日
第四篇: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考核说明
《小城镇建设》是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课,课内学时90,学分5。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注册学习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小城镇建设》课程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三)考核依据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小城镇建设》(朱启臻、叶齐茂主编,2005年6月第一版)。形成性考核及终结性考试命题均依据本考核说明。本考核说明的制定依据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
(四)课程总成绩的记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包括作业成绩(占20%)、实习、调查(占20%)成绩,参加学习小组活动、集中辅导答疑(占10%)情况等。形成性考核成绩未达到60分的,不得参加终结性考试。终结性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每次成绩满分为100分,形成性考核成绩的平均数乘以50%再加上终结性考试成绩的50%,为课程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试成绩均达到60分及以上的,方可获得本课程的学分。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
(五)形成性考核的形式
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记分作业和4次实习、调查及参加学习小组活动、集中辅导答疑情况等。
(六)考试的要求及形式
1.考试要求
本课程为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有关小城镇建设的理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划、管理方法,并具有应用这些基础知识、理论,说明、分析、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据此,本课程的考核着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两个方面的考察,大致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含义如下:
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包括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等。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并能以自己的语言阐述,能够说明与相关问题的区别及联系。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指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涉及小城镇建设的一般问题。应用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2.试题类型
形成性考核:问答题、读书报告、调查报告、访谈记录等。
终结性考试:采用课程论文方式。
3.终结性考试形式
终结性考试的形式为开卷考试。
5.考试时间
终结性考试时间为第17、18周,19周前完成。
6.课程论文要求
(1)目的:终结性考试(课程论文)是对本课程所学理论、方法的理解及综合应用的评价。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听有关专家报告、实地参观、调查访谈,深入了解有关小城镇建设工作的现状(经验、问题)、发展趋势,使他们:进一步明确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做法,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理论与实际结合,将所学习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实际;提高分析能力,应用、验证、巩固、充实所学理论,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求:参观、访谈、调查等工作可以是集体进行,上网查资料、撰写课程论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要联系当地小城镇建设实际(实地调查1~2个点,数据要真实可靠);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3~5篇(近3年发表的),介绍所选题目的背景情况,说明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对策等;篇幅应不少于3000字;定稿的调查报告一律用统一的稿纸誉写,用统一的封面装订。
(3)时间安排:第17周前,结合形成性考核要求完成文献调研(资料收集)、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取得数据,17、18周完成课程论文。
(4)评定:教师从课程论文的工作量(学时数、字数等)、质量(文字、内容、结构、形式等)情况及其实用价值、是否独立完成等、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课程论文的表现(科学的态度、刻苦的精神等)等几方面来评价调查报告。
7.课程论文题目举例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小城镇建设的实践
××小城镇建设的调查
××小城镇建设评述
××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考核内容:
第一节小城镇的含义、分类
第二节小城镇建设的意义与功能
考核要求:
识记:小城镇广义和狭义的含义;城镇化的含义;
理解:小城镇建设作为城镇化战略重点的意义;小城镇建设的分类与功能。
第二章城镇发展理论
考核内容:
第二节 中心城市发展理论
第三节 “广义小城镇学”理论
考核要求:
理解:“小城镇,大问题”战略;
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的“城乡磁铁”论;
刘易斯·芒福德的地区城市理论设想;
瓦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
F·佩鲁(Fransois 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
第三章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实践
考核内容:
第一节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中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趋势
第三节 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模式
考核要求:
理解: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典型模式,包括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趋势、小城镇建设模式;
应用:小城镇建设模式。
第四章中国小城镇成长机制
考核内容:
第二节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发展模型分析
第三节 中国小城镇成长的动力与阻力
考核要求:
理解:小城镇发展动力因素;小城镇发展的阻力因素。
应用:小城镇成长机制选择。
第五章小城镇建设规划与管理
考核内容:
第一节小城镇建设规划
第二节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
第三节小城镇建设规划的管理
考核要求:
识记: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的含义、原则;
理解: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的内容;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新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第六章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考核内容:
第一节二十一世纪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第三节战后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几点讨论
考核要求:
应用:在小城镇建设中,如何避免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所走过的弯路,实现以人为本、城乡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
第七章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与政策选择
考核内容:
第一节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制度性缺陷
第三节推进小城镇发展的政策选择
考核要求:
理解:规划管理、城镇规模、产业布局及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布局不合理,缺乏科学论证;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产业优势不明显等)。
应用: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
第八章小城镇建设与中国城市化
考核内容:
第二节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选择
第三节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考核要求:
理解: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小城镇发展的策略。
第三部分课程论文评分标准(参考)
成绩评定按百分制。
分85~100分(优)、75~84(良)、60~74(中或及格)、59分以下(不及格)四等,具体要求如下:
85~100分(优):
独立、较好地完成资料搜集、专家访谈和调查等前期工作,课程论文在规定篇幅以上; 选题有所在单位、地区的特色,问题有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有一定的见解; 原始资料齐全,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
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对小城镇建设有一定的意义;
中心突出,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结构严谨。
75~84分(良):
能够较好地按基本要求完成各项前期工作及课程论文;
原始资料基本齐全,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
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对小城镇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中心突出,论据较充分,数据基本可靠,层次比较分明,文句通顺。
60~74分(中或及格):
能够按基本要求完成前期工作及课程论文;
有一定的原始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
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一定的论据,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文字尚通顺。
59分以下(不及格):
不能按基本要求完成前期工作及课程论文;
选题无实用价值,或陈旧,或无可行性,或偏离本门课程内容; 原始资料残缺不全,加工整理差;
方法不正确,或问题分析有错误,层次混淆不清;
基本内容属抄袭他人作品。
第五篇: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摘要: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条件下,小城镇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在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伴随而来了很多的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针对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本文在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上着重从制度层面分析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因,为加速小城镇发展、推动农村经济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农村经济制度对策
一、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小城镇的蓬勃兴起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小城镇人口已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40%以上。近10年来,小城镇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6000多万人,小城镇发展已成为推进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迅速发展起来的小城镇,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已经成为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服务的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非农化与城市化的不同步
城镇规划面积的扩张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有城无市的地方为数不少,没有把推进城镇化的工作重点放到如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上来。
(二)小城镇总体建设水平不高
一些地方通过修编城镇规划、设置开发区,以及“县改区”、“乡改镇”等,把规划区做大,把开发面积做大,以获取土地开发的短期收益;一些地方把推进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加强城镇建设,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不惜举债建设大广场、大马路和标志性建筑。
(三)发展的动力不足
一些地区把城镇化与工业化相适应的原则绝对化。简单地将城镇化等同于工业化,片面
强调要在本市或本镇建多少工厂和制造业基地。反映在工作上,就是不惜代价招商引资,盲目上工业项目,但却忽视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带动、互为前提的作用。此外目前全国2000多万个乡镇企业绝大部分分散在广大农村,真正在小城镇的乡镇所在地的不多。资料显示,乡镇企业80%分布在自然村落,7%分布在自治村,12%分布在乡镇所在地,1%分布在县城以上的城市。这种“遍地开花”的分布状况,既制约了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合理布局,也使小城镇发展规模受到影响,无法形成集约发展的优势。
二、存在问题得原因分析
(一)户籍制度的缺陷
在城镇化建设上,城乡分割的传统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正常流动。传统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在计划制度下是与国家对城镇居民的一系列福利待遇联系在一起的。居民拥有城镇户籍,就可以参加国营企业招工、参加所在单位的福利分房,并享受政府的各种补贴等,而农民则只能从事农业生产,不允许到城镇就业。尽管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市场力量的冲击,以及各地出台的一系列户籍改革制度,使传统的户籍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但目前户籍制度仍然是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自由流动的一大障碍。
(二)、土地规划管理制度的缺陷
小城镇是以乡村集镇为基础发展的,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相关的管理机构和措施明显滞后,存在大量不规范的操作行为,造成小城镇土地利用混乱无序的状况十分严重,规划滞后,管理不健全。小城镇源于农村,过去的建设规模小,而且长期以来缺乏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的意识。但在小城镇发展的过程中,无意识规划指导的弊端日益明显。由于地方规划编制和管理力量的缺乏,人们对规划重要性的认识程度难以很快提高,规划滞后的问题难以在短期内明显改观。总之,规划对于城镇建设指导的权威性和法律地位难以落实,规划难以起到对土地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引导和干预的作用,难以引导政府决策回归到维护大多数人的公益目标上去。
(三)财政体制的缺陷
现行的财政体制造成小城镇建设资金缺乏。在许多地方,上级政府为了保障各自的财政收入、满足其指出的需要,往往采取层层下压的策略,尽可能地从下级财政抽取资金。这种上级政府相对集中财力的做法,势必造成作为最基层一级财政的乡镇一级收入范围进一步缩小,可支配收入愈加减少。小城镇作为农村城市化的基地和镇域经济政治中心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具有既管城镇又抓农村的双重职能,财政支出也大大增加。在小城镇财政预算内收
入尚难以支付人头费的情况下,要对小城镇建设给予有力支持显然无能为力。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进入城镇。因此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降低“门槛”,放宽标准。将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作为在小城镇落户的基本条件,不再规定居住期限,允许进镇的农民根据本人意愿,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并允许依法有偿转让等等。
(二)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市场与小城镇相结合乡镇工业布局的分散现象,既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小城镇的发展,应采取政策使其适当集中,形成规模优势和集聚优势,优化资源空间配置。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市场与小城镇是互为依托的关系。专家指出,要引导其向城镇和工业园区集中,政策应灵活,如采取多种形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同时在资金、信贷、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
(三)深化小城镇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小城镇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发展资金不足,为此,一要对小城镇财政体制进一步改革。小城镇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分税制财政体制,小城镇财政建设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稳定的独立一级财政实体。目前应按照事权与财政相统一的原则,完善其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向分税制靠拢。二要以政府和财政投资为导向,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商业银行、企业、团体、个人、外商参与建设,形成多元投资机制。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城镇设施的经营与市场运作机制,使城镇经营纳入市场化轨道。
除以上对策外,小城镇的发展应注意土地的集约使用、水资源条件、环境保护、发展特色城镇等。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对小城镇发展问题的思考.前进,2001(4):27-29
[2]王满四,蹇斯勇.关于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的探讨.村镇建设,1999(8):14-16
[3]王亚平.中国小城镇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经济研究参考,1999(38):2-9
[4]王志宏.城市化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关系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3):36-38
[5]吴元波.我国土地产权制度、户籍制度与小城镇发展探讨.农村经济,2004(4):70-72
[6]邓卫.关于小城镇发展问题的思考.城市规划汇刊,2000(1):67-70
[7]刘勇著.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8]傅崇兰主编.新城论.新华出版社,2005
[9]马继国等著.中国城市化道路探索——以海宁市为例.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0]冯海发著.中国城镇化发展探索.新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