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建设与基层群众自治调研报告
为了解我国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及中原地区居民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社区建设与基层群众自治”调研服务队,采用实地绘图与入户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对我省郑州、焦作、濮阳、周口、商丘等地进行地图法抽样调查。
实践团队每到一处,需要围绕社区进行五次行走调研,过明确边界、确定建筑及区域特征、绘制总图、绘图自查、制作住户清单、补充地图完整信息等几个过程,完成绘制抽样调查图的工作。以郑州市二七区陇海社区为例,队员们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利用两天时间对社区进行行走绘图工作,先后统计社区大门安置数量和朝向、1100余户居民的居住概况、绘制调查总图及分图4张、初期核查空房空户2家、记录实际住宅总数及门牌号等,尽量完善居民信息。绘图工作完成后,队员们依据地图建设村居抽样框,依次分组入户面访、念读问卷并回收统计。
通过绘图,队员们深入了解调查住户的住宅分布信息,了解了社区建设情况,统计了部分社区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损耗情况,并向居委会主任反馈。采用地图法进行科学的抽样调查,同样为村(居)委会留下样稿底图,得到了基层居委会的支持与认可。调研过程中,来自社科院的顾督导详细向队员们介绍了访问过程中不能干扰被调查者、不能过分解释问题等注意事项,使得调研的过程和法更加规范。调研活动将队员们了解到的基层信息以报告形式呈现,为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通过调研活动,队员们对当前社区建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锻炼了大家的实践能力,展现出大学生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及建设美丽中原的决心。
第二篇:社区建设与基层群众自治调研报告
社区建设与基层群众自治调研报告
为了解我国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及中原地区居民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社区建设与基层群众自治”调研服务队,采用实地绘图与入户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对我省郑州、焦作、濮阳、周口、商丘等地进行地图法抽样调查。
实践团队每到一处,需要围绕社区进行五次行走调研,过明确边界、确定建筑及区域特征、绘制总图、绘图自查、制作住户清单、补充地图完整信息等几个过程,完成绘制抽样调查图的工作。以郑州市二七区陇海社区为例,队
员们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利用两天时间对社区进行行走绘图工作,先后统计社区大门安置数量和朝向、1100余户居民的居住概况、绘制调查总图及分图4张、初期核查空房空户2家、记录实际住宅总数及门牌号等,尽量完善居民信息。绘图工作完成后,队员们依据地图建设村居抽样框,依次分组入户面访、念读问卷并回收统计。
通过绘图,队员们深入了解调查住户的住宅分布信息,了解了社区建设情况,统计了部分社区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损耗情况,并向居委会主任反馈。采用地图法进行科学的抽样调查,同样为村(居)委会留下样稿底图,得到了基层居委会的支持与认可。调研过程中,来自社科院的顾督导详细向队员们介绍了访问过程中不能干扰被调查者、不能过分解释问题等注意事项,使得调研的过程和法更加规范。调研活动将队员们了解到的基层信息以报告形式呈现,为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通过调研活动,队员们对当前社区建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锻炼了大家的实践能力,展现出大学生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及建设美丽中原的决心。
第三篇:关于xx镇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XX镇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建设的调研
报告
一、存在问题
1、农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职责不清
在基层群众自治的具体过程中,农村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很难界定。在法律中规定,基层党组织在基层建设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许多没有兼任村委会主任的党支部书记就会认为,支部书记在村中是一把手,村委会主任是他的下属,村民委员会是党组织的属下机构,这样他就有权去干预村委会的工作,导致村委会的权利不能很好地发挥,挫伤了村民自治的权利,与推进民主初衷背道而驰。当然,党支部书记的能力十分卓越,能很好的管理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工作,如果到了下一届换人的话,支部书记的能力不足以掌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那党组织和村委会的矛盾就会升级。如果党组织和村委会的职责权限不分清,就不能保证村民自治权利的实现。
2、个别农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争权日渐严重 党组织认为支部书记是领导核心,村民委员认为村委会主任是所有村民“海选”出来,代表所有村民的意愿,理应全面管理村中一切事务。个别农村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党组织方面拉拢党员,村民委员会方面也拉拢支持他们的村 民,双方争权矛盾激烈,工作中各干各的事,遇到事情双方也不商量讨论,出事了就互相踢皮球、甩责任。农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的争权矛盾,造成的结果是:一没能顺利地完成村务管理;二也会伤害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和气。在这样的基层管理过程中,常常是有些事没人管,有些事争着管,有人管错事,有人不管事,群众也不满意。
3、基层群众民主意识淡薄,未能真正实行村民自治 村民自治的主体是村民,村民自治的权利也应是全体村民。结合当前农村的实际状况,大部分村民文化程度低、民主意识不强,很少实现村民自治的权利,对村务缺少了解,认为事不关己,自己只需干好农务,不违法犯罪就可以了,这样就导致在一些村中,村民自治实际上是村委会的自治,甚至是村委会主任的自治。
二、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1、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推行民主自治,要加强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顺利实现。坚持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从本质上讲,就是发挥党在党员群众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上来,不是单一的在某一环节中起领导作用,而是把党的领导贯穿在全过程中,在民主决策和 民主选举中起组织领导作用、在民主监督中起坚持骨干作用、在民主管理上起组织协调作用。再具体讲,就是党支部在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把握大方向;帮助村委会管理村中事务,出主意、共协调;遇到事关村民利益的大事,组织“两委”开联席大会等。
2、进一步明确“两委”职责权限
在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这一原则下,从制度上合理划分村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职权范围,尤其要明确村党组织对村民自治所承担的“支持和保障”的责任及履行责任的方式,在制度化和操作性上保证二者关系的规范运作。在当前,尤其需要规范村党组织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方式。就职责范围而言,村党组织要使自己真正成为村级组织的核心,应尽力避免行政化倾向,摆脱具体事务。党组织应将主要精力用于对村的发展方向的把握,对其他村级组织建设的指导,对各类组织之间关系的协调以及自身建设等方面。由村民自己能够处理好的事情,应尽可能让村民群众根据法律制度自主处理,以支持和帮助村民自治组织独立负责地开展活动。总之,村级组织包括村党组织都要在法律制度范围内活动。村党支部书记可以兼任村委会主任,但必须经过依法直接选举才能当选;村党组织可以在村委会选举前对选举加以组织影响,但对合法选举结果必须予以承认;党组织拥有量大决策权,但应以党内民主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不侵犯村 民自治权为前提;对村党组织及其成员的失当行为,村民和村民自治组织有权向上级党组织反映,促其改正。
3、进一步规范基层组织民主决策程序
村民议事制度是实现民主决策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式。根据《村组法》的规定,村民议事的组织形式就是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的基本功能就是民主讨论、民主商议和共同决定。在新一届村委会选举完成后,村民自治的路还很长,必须尽快建立健全村内的决策制度,把决策由群众自己当家作主。必须明确:村务大事,尤其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既不是由党支部说了算,也不是由村委会说了算,更不是少数几个村干部说了算,而是由村民群众说了算,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以村民代表大会为决策机构,以村民委员会执行机构。
4、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组织监督机制
以村务公开为重点和以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为辅助,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组织监督机制。村民最关心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村务公开必须以此为基点,公开村民最关心、最热点的问题。村务公开的内容要真实、仔细,不能一句概括,大而化之,不能用过多村民看不明白的专业术语;村务公开的形式要规范化、多样化,不能形式单一,要多利用板报、广播等载体,间隔时间不能太长,要把定期内容和变化内容结合起来。村委监督委员会是村两委的智囊 团、监督者,直接监督村委会的工作,决定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充分保证村民自治权利的实现。重大村务交给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自主决策。通过村务公开、村民代表会议以及村务监督委员会,提高村民的合作意识,增强村两委的团结凝聚力。
5、进一步提升村民及村干部的民主意识
要教育、引导农民提高民主法制意识,学会行使民主权利。一要帮助农民学习和了解民主权利的内容。二要教育农民学会正确使用民主权利的方法,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坚决防止和杜绝违法违规现象发生。要提高县乡村干部素质,使他们能认真指导村委会实施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指导村民在参与中提高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让村民直接参与各项村民自治制度,既可以启蒙大家的民主意识,也可以使大家体会到这些民主制度给他们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为他们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以后的村民自治活动奠定基础。
第四篇:第八章 我国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
第八章 我国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建设法规与
政策
本章要点:
(一)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法规与政策
(二)农村村民自治法规与政策
(三)城市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
(四)社区服务法规与政策
第一节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法规与政策 我国《宪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89年)都对居民委员会做出了相关规定: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城市居民自治的基本组织形式,居民委员会是我国法定的居民自治组织。
一、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任务
(一)基本原理:居民委员会的性质
居民委员会的基本性质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特性包括三个方面: 1.基层性
居民委员会是在街道(镇)以下设立的,是一个社区的居民在居住区的范围内按照便于自治的原则设立,是处于最低端的完整的组织单元,其他各组织机构都是建构于居委会以上层面的。2.群众性
居民委员会的主体是社区居民,凡居住在社区中的居民经过选举都有权参与居民自治。3.自治性
在本社区范围内,居民委员会实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共同治理本社区事务。
(二)基本命题:居民委员会的任务
1、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
(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2)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3)调解民间纠纷
2、依法协助城市基层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
(1)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2)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
(3)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应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3、依法依规开展有关监督活动
作为国家的主人、社区的主人,居民有权对国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社区范围内的组织和个人实施监督,但这种监督应当是有组织和有序的,这个组织者就是居民委员会。
二、居民自治的内容
居民自治的内容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一)民主选举
1.居民委员会成员的产生
居民委员会的所有成员,包括主任、副主任和委员,都由民主选举产生。
2.居民委员会的任期和选举周期
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为3年,选举的基本周期为三年一次;可连选连任。
(二)民主决策
民主决策,就是由居民会议讨论决定社区的公共事务。这是社区居民的民主权利之一,每个居民都有权参与决策社区公共事务的过程。例如社区协商议事会、社区听证会等。在实践中,社区讨论决策事项时,一般都是召集利益相关者参加,无关的人可以不参加。
(三)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主要是由社区组织居民就社区内的一些事务(如社区治安、环境卫生、房屋出租等)订立公约,实现社区的事情大家管。
(四)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主要是把居民关心的热点难题和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如低保户的评定及其办理程序、社区物业管理等)及时向居民公开,召开居民评议会、社区听证会等,听取居民意见,接受居民监督。
三、居民委员会与基层政权和所在地单位的关系
(一)居民委员会与基层政权的关系
《居委会组织法》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对居委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
(二)居民委员会与所在地单位的关系
《居委会组织法》规定,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组织,不能参加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但是应当支持所在地的居委会的工作。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讨论与这些单位有关的问题,需要他们参加会议时,他们应当派代表参加,并且遵守居委会的有关决定和居民公约。
第二节 农村村民自治法规与政策
一、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任务
(一)基本原理:村民委员会的性质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指出,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特性包括三个方面: 1.基层性
村民委员会是在乡、民族乡、镇以下设立的,是一个村的居民在居住区的范围内按照便于自治的原则设立。2.群众性
村民委员会的主体是本村村民,凡居住在本村的村民经过选举都有权参加村民委员会。3.自治性
在本村范围内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共同管理本村事务。
(二)基本命题:村民委员会的任务
1、基本任务
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要求、意见和提出建议。
2、其他任务
(1)促进本村经济发展和相关服务保障。(2)资源财产管理和保护。(3)自我教育。(4)社区矫正。
二、村民委员会的选举规定
1.村民委员会负责人均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2.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行普遍性原则(除被剥夺政
治权利者外,凡年满18周岁的村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还应特别保证妇女和少数民族的权利)4.选举的办法要求按照规范的直接选举方法选举,包括实行差额选举
5.规定了对妨害或破坏选举的处理办法
6、规定了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条件和程序
三、村民会议的有关规定
(一)村民会议的性质
村民委员会向村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村民会议每年审定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并评议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工作。村民会议是村民委员会的领导机构,在村民自治中处于最高决策机构的地位。
(二)村民会议的职能
1.审议村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和评议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工作
2.讨论决定涉及村民重大利益的事项 3.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 4.表决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要求
(三)村民会议制度 1.村民会议的组成由本村年满18周岁的村民组成。2.村民会议的召开
有本村年满18周岁的村民过半数参加,或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可召开村民会议。3.村民会议的决策
村民会议所作决定需经到会人数的过半数通过。4.村民会议的召集
村民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有十分之一的村民提议就应召集村民会议。
第三节 城市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
相关知识: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社区服务,世纪之交发展为社区建设。
2000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即“23号文件”),是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指导文件。
一、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
(一)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实现社区建设目标的条件
1、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和健康发展(必然要求,前提条件)
2、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关键)
3、依靠社区的力量,利用社区的资源(方法和手段)
4、党和政府的领导(重要保证)
二、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 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三、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1.拓展社区服务
包括面向特殊人群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
2.发展社区卫生(把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社区,积极发展社区卫生事业)
3.繁荣社区文化(积极开展社区文化事业,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完善公益性群众文化设施)4.美化社区环境(大力整治社区环境、净化、绿化、美化社区)
5.加强社区治安(在社区建立社会综合治安治理网络,有条件的社区按照“一区一警”的要求开展社区治安防范与治理工作)
第四节 社区服务法规与政策
社区服务是指政府、社区居委会以及其它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成员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其他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这是我国关于新时期社区服务工作最新和最权威的政策性文件。
一、发展社区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1、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依据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社区服务作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一部分,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一道,都要始终坚持这一方针。
2、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方向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
3、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路径
要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级居民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
4、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基本任务
形成相对完备的社区服务新体系——整合社区资源,健全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
(二)发展社区服务的基本要求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2、坚持社会化的原则
3、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区分社区服务的不同类别和不同地区,给予不同的扶持政策和扶持方针)
(三)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服务的主要任务 逐步建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的社区服务新局面。
二、社区服务的主体
1、政府
2、社区居委会
3、社区民间组织
4、驻社区单位
5、企业
三、社区服务内容
(一)社区公共服务
所谓公共服务,主要指基层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面向社区,为居民提供的满足其基本需求的就业、社会保障、救助、卫生和计划生育、社区安全、文化、教育和体育等服务。包括:社区就业服务、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社区救助服务、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社区安全服务等七类。
(二)社区互助和自助服务
是社区成员的自我服务,其主体是社区成员,包括
驻社区单位、社区组织、家庭和个人。
(三)社区志愿服务
(四)社区商业服务
由企业为社区居民提供的服务。
四、社区服务的方式
(一)政府公共服务的方式
1、“一站式”服务
是指政府将所有面向居民的公共服务全部集中于一处的服务方式。
2、委托服务
政府与社区组织之间的委托关系。
3、购买服务
是指政府将由自身承担的为社会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而由政府全额或部分买单,具体实施是通过竞争的方式,向所有符合资质的服务提供者购买服务。
4、项目管理
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运用于各项活动中,以达到项目的要求。
5、服务热线
居民有服务需求时,可通过服务热线来提出。服务热线根据居民的需求事项和要求,联系有关组织或个人为居民提供服务。
(二)社区居委会提供服务的方式
1、了解居民服务需求
2、提供便民服务
3、向政府反映居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4、组织互助服务
5、为发展社区服务提供便利条件
第五篇: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推荐材料
示范村推荐材料
建立经常性工作机制提升村民自治水平
——基层群众自治先进事迹材料
***村位于*****,辖***个村民组,总人口****人,已
婚育龄妇女****人。几年来,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工作,逐步形成了“两委负总责、协会当骨干、依法建制度、群众做主人”的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机制。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常抓不懈
几年来,我们把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纳入村委会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人口发展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一手抓计生,一手抓经济,形成了党支部书记亲自抓,负总责的局面。开展“三生”(生产、生活、生育)活动,成立了育龄妇女自治小组,落实他们的待遇及报酬,使育龄妇女小组长的作用得到了长期发挥。
二、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努力转变婚育观念
我村始终以宣传教育为先导,经常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一法三规两条例”及“关爱女孩”等计生知识,举办各类人员的培训班。同时,以宣传人口国情和形势为重点,提高村民的人口意识和人均观念。去年,我村共发放宣传品*****份,做到所有育龄夫妇都有三份不同内容的宣传品。每月出宣传栏一期,每周更新墙报一次。通过深入开展宣传教育,使广大村民的婚育观念得到了转变。
三、“三位一体”规范化管理、健全各项制度
计生经常性工作一直是我村委会狠抓的工作,年初就制订了人口规范方案,做到人口统计数据真实准确,档案管理规范科学,对育龄夫妇实行动态管理,计生专干每月都向村支书、村主任汇报计生工作,如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确保档案资料与实际情况相一致,每月月初2号作为我村计生例会日,目前我村委会“三位一体”计生工作已达到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各项制度得到了健全。
四、打造诚信计生、提升基层自治组织形象
我们在打造诚信计生工作中,制作精美的诚信计生标语悬挂于村中醒目位置,营造了良好的诚信舆论氛围,并强化群众参与。让群众充分了解开展诚信计生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在开展诚信计生打造活动中充分发挥计生协会及其广大会员的骨干作用,全面促进诚信计生服务,使诚信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