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院内感染管理小组职责(大全)

时间:2019-05-14 00:30: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检验科院内感染管理小组职责(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检验科院内感染管理小组职责(大全)》。

第一篇:检验科院内感染管理小组职责(大全)

修订日期生效日期

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一、检验科院内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和部分医务人员组成。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科室院内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并且根据本科室院内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发现院内感染病例时,对送检的样本及时进行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院内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三、熟练掌握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参与院内感染病例会诊,提出建议性意见。

四、向本科室人员宣传院内感染学和监控知识、有关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院内感染知识的学习;积极配合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工作,反馈和上报有关信息。

五、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六、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伤。

七、严格执行医院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减少污染及损伤。附:院内感染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科主任

副组长:

成员:

第二篇:急诊科院内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急诊科院感染管理小组

一、院内感染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杨汝义 科主任 副组长:杨仕秀 护士长

成员: 黄晓霞 严廷煚 吴端云 郝兴琼 尚欧 沈妮 张娟 戴兴雪 何丽萍 彭肖 向纯.一、科内院感管理小组职责

(一)、急诊科院内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科室院内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并且根据本科室院内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发现院内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院内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三)、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熟练掌握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参加本科院内感染病例会诊,建议经管医师对患者做有关微生物学检查。

(四)、向本科室人员宣传院内感染学和监控知识、有关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院内感染知识的学习;积极配合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工作,反馈和上报有关信息。

(五)、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六)、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伤。

七、严格执行医院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减少污染及损伤。

第三篇:检验科感染管理小组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制度及职责

为进一步加强院内感染的监测和管理,使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得以落实,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成本科室感染管理小组:

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

组员:

二、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督促本科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灭菌制度,做好个人防护。

3、定期对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自查自纠,进行总结、分析、整改并记录。

4、每季度科主任组织本科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学习。

5、监督本科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工作并做好记录。

6、监督本科医院感染常规微生物监测、报告。

7、定期向临床科室通报细菌耐药情况。

8、监督传染病的检测、报告工作。

三、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科室院内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并且根据本科室院内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发现院内感染病例时,对送检的样本及时进行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院内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3、熟练掌握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参与院内感染病例会诊,提出建议性意见。

4、向本科室人员宣传院内感染学和监控知识、有关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院内感染知识的学习;积极配合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工作,反馈和上报有关信息。

5、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和手卫生管理制度。

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伤。

7、严格执行医院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减少污染及损伤。

第四篇: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管理小组与职责

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阿力甫 科主任

副组长:马兰护士长

监控医师:张军建

监控护士:苏夏、茹克娅

一、临床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兼职监控医生、护士组成。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科室院内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并且根据本科室院内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发现院内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院内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三、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熟练掌握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参加本科院内感染病例会诊,建议经管医师对患者做有关微生物学检查。

四、向本科室人员宣传院内感染学和监控知识、有关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院内感染知识的学习;积极配合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工作,反馈和上报有关信息。

五、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六、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伤。

七、严格执行医院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减少污染及损伤。

第五篇:检验科院内感染工作手册

检验科院内感染质量控制手册 采血

1.1 患者皮肤消毒

使用碘伏原液(4.5-5.5g/L)涂擦1次,作用时间大于1分钟。

1.1.1碘过敏者慎用。

1.1.2 碘伏要有卫生许可证号、厂名、厂址、批号或生产日期、有效期,并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1.1.3 消毒棉签要有卫生许可证号、厂名、厂址、批号或生产日期、有效期,并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1.2 采血针

包括一次性末梢采血针和静脉采血针。

1.1.2有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注册证号和合格证。

1.2.2 有批号或生产日期、有效期,并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1.3采血过程

1.3.1 采血枕垫纸一人一换。

1.3.2 止血带一人一换。1.3.3 工作人员戴口罩、帽子。

1.4 工作人员手卫生

1.4.1 采血后直接进行检验操作的,待检验结束(30分钟)洗手或者手消毒1次。

1.4.2 连续采血的,每采1名患者进行1次手消毒,或者更换一次性手套。消毒(灭菌)

2.1 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

2.1.1 碘伏、酒精开启后,500ml以上倾倒使用的,有效期1个月,100ml以下用于醮棉签使用的,有效期为1周。

2.1.2 含醇类的手消毒剂开启后有效期1个月。

2.1.3 含氯消毒剂当天使用当天配制,有效期24小时。

2.2 物表消毒

2.2.1 使用消毒泡腾片(含三氯异氰尿酸0.75g,有效氯250mg)每升水加2片,配制成500mg/L浓度,每天下班时擦试1次,并记录入登记本。

2.2.2 配制后要用试纸测试其浓度,达到500mg/L以上方可使用。

2.2.3 配制和使用时要做好个人防护,穿白色工作衣、戴乳胶手套、戴口罩。

2.3 空气消毒

2.3.1 采用紫外线消毒。每天下班后打开定时开关,定时消毒30分钟,并记录消毒时间和灯管累计使用时长。

2.3.2 紫外线灯管每周用酒精擦试1次(周二)。

2.3.3 每季度的最后一个月测定1次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强度。低于70µw/c㎡或者使用时长累计超过1000小时要及时更换灯管。

2.4 地面消毒 2.4.1 使用消毒泡腾片(含三氯异氰尿酸0.75g,有效氯250mg)每升水加2片,配制成500mg/L浓度,每周消毒1次(周二下午下班),并记录入登记本。2.4.2 其它要求同2.2.2、2.2.3。

2.5 止血带消毒

2.5.1 使用消毒泡腾片(含三氯异氰尿酸0.75g,有效氯250mg)每升水加2片,配制成500mg/L浓度,浸泡30分钟,凉干备用。并记录入登记本。2.5.2 消毒时保证止血带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2.5.3 其它要求同2.2.2、2.2.3。

2.6 血液标本灭菌

2.6.1 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方法,在温度达到105℃时开始记时,灭菌30分钟。

2.6.2 高压消毒锅的排气阀和安全阀每6个月鉴定1次安全性能。2.6.3 灭菌后的标本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理。

2.7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每季度最后一个月,委托金域公司监测1次,监测手卫生、物表、空气的消毒效果。医疗废物处理

3.1 分类收集

3.1.1 一次性采血针放入利器盒。

3.1.2 棉签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桶。

3.1.3 检测试条、试卡、凝血测试杯灭菌后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桶。

3.1.4 血液标本灭菌后,塑料试管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桶,玻璃试管放入利器盒。

3.1.5 检验后排出的废液盛放于塑料壶中,按化学性医疗废物收集。

3.1.6 少量的药物性废物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中收集。

3.2 收集方法

3.2.1 医疗废物达到容器的四分之三时要及时收集,感染性医疗废物袋采用扼颈式结扎封口、利器盒要旋紧盖子、化学性废物的塑料壶旋紧盖子,粘贴标签,标明日期、种类、收集人、部门。3.2.2 送达暂存间称重,并在记录本上登记。3.2.3 收集后对医疗废物桶采用有效氯500mg/L浓度的消毒液消毒。

3.2.4 收集后消毒双手。

3.3 个人防护

收集时戴手套和口罩。传染病报告

4.1 化验结果阳性者进行登记,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留存。

4.2 阳性标本灭菌后记录灭菌情况。

下载检验科院内感染管理小组职责(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检验科院内感染管理小组职责(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检验科感染管理小组5篇

    检验科感染管理小组 一、 小组成员: 组长:汪津洋 成员:王新红、李素芝、赵树清、穆怀嵩、程宝秋 二、 工作职责 1.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全面负责科室内部的院内感染控制和管理工作,......

    检验科感染管理小组(精选5篇)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制度及职责 为进一步加强院内感染的监测和管理,使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得以落实,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成本科室感染管理小组: 一、科......

    检验科预防院内感染制度

    检验科预防院内感染制度 1. 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须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 2. 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检验科防止院内感染制度

    检验科防止院内感染制度 1.实验室内必须用吸耳球吸吸液管,严格禁止用口吸液管;2.在工作区内禁止饮食、吸烟和存放食物及使用化妆品;不得佩戴戒指、首饰,不可用手指接触传染性标本,不......

    浅析检验科院内预防感染的措施

    浅析检验科院内预防感染的措施 【摘 要】 检验科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有效的预防检验科院内感染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将进行细致的阐述具体的措施,为临......

    科室院内感染质控小组工作制度与职责

    科室院内感染质控小组工作制度与职责一、在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的领导下开展各科窒的院内感染质控工作。 二、按照本年度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制定的各科室医......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一、在主任领导下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三、对医院感染......

    院内感染管理(大全5篇)

    院内感染管理 细菌耐药监测 卷宗目录 1. 医院感染管理指标 2.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3. 感染性疾病相关制度 4. 成都金沙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工作自查报告 5. 医院感染漏报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