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总结计划
《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课题阶段计划
3、总结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2月)
主要工作:
(1)调查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并分析(后测)
(2)撰写研究报告
(3)为完成课题实验,完成各项成果资料工作,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鉴定工作。
阶段成果:研究报告,相关论文
第二篇:教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实施阶段计划[范文模版]
《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课题阶段计划
2、实施阶段(2009年4月——2010年8月)
主要工作:
(1)课题组教师按实施计划进行实验。
(2)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
(3)召开课题研讨会,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比赛。
阶段成果:课题小结,中期报告。
第三篇: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准备阶段计划
《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课题阶段计划
1.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9年3月)
主要工作:
(1)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班,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举行开题论证会。
(2)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调查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并分析(前测)。阶段成果:课题方案,调查报告。
第四篇:加强课堂有效提问
泰州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叁等奖
加强课堂有效提问,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好的课堂提问具有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等教育功能。但目前我们农村学校的许多教师对有效提问的认识不足,理解不深,存在着提问肤浅,形式单调,联系不紧密,要求不明确等等弊端,造成师生一问一答,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厌学严重,抑制了学生思维发展,这与开发学生智能的素质教育远远不能适应。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剖析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提高提问的技巧策略,以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提问策略技巧
一、当前课堂提问的误区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沟通师生的情感交流,调节课堂气氛。课堂提问还是教师诊断学生学习状况,有效改进教学的基本手段。“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策略,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误区:
1、课堂提问目的不明确,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
2、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提问偏题遥远,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启而不发。
3、提问表达不明,零碎不系统,缺乏层次。
4、提问无目的性,随心所欲,淡化了正常教学。
5、提问后没有停顿或先点名后提问,学生无时间思考。
6、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冷场”。
二、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技巧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合理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沟通师生相互了解的主要桥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与策略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1、把握好 “两度”
1)频度。一讲到底被认为是“填鸭式”教学,是不可取的。而频繁的提问却往往借着“讨论式”的幌子而被人们容忍。事实上,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的重点不能突出,难点得不到解决,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2)坡度。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要求教师在筹划课堂提问时必须抓住教材的整体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提出的问题按知识点的难易级差递升,体现一定的坡度和有序性。例如对如下问题:提问“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求最大值,最小值?”这样的问题可以从直观例子入手,分层次问。如可先问:“如何快速作出函数y=2x,y=2(x-1)及y=2(x-1)-1的图象?”再问:“这些函数的最小值分别是多少?”及“若各小题中二次项系数分别是-2时,结果又如何呢?”等。这样的提问,学生思维指向层层推进,就便于问题的解决。为了使问题呈现一定的坡度,要求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诊断,了解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以使问题能和学生独特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而在把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各小问题的坡度,要让学生感受到这样分解的理由,并能自然地把各个阶段的解决策略串联起来而得到原问题的解决,否则就是教师把知识“嚼碎”“喂”给学生,对提高学生的认知是没有帮助的。
2、提高提问技巧。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选择恰当时机,采用适当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课堂发问的艺术性,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具体而言,有以下四个方面:
1)提问要及时。问题设计得好,还要注意提问的的时机,若时机掌握得不好,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教师设置的提问需问在学生有疑处,有疑问才会有争论,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也才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真理的兴趣,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会有一种“洞然若开”,“豁然开朗”之感。不仅使学生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之疑一般有两种层次:一是自学已有疑,疑而不解。二是自知无疑却有疑。对学生自知有疑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把疑问讲出来,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把对此问题的多种疑问一一列出,逐步解决。
2)提问要适当。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要适中,既不能设置太容易,学生不用过多思考动脑就能回答出来,也不能设置太难,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这就是说:要让学生经过思考、努力、交流合作基本上可以把问题解决。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问题解决,更激发了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一些比较差的学生,更应该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再逐步培养他们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不仅能够解决疑难问题,而且会变成一个优秀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答不出,这是常有的事。原因往往是难度过大,这时,教师应想方设法“化难为易”,以避免陷入“启而不发”的境地。
3)、提问要精炼。要减少重述,一些教师在等候学生回答时,多次重述问题,其本意要么怕学生没有听清楚问题,要么想通过重述引起学生注意,但实际效果适得其反。过多的重述容易使学生不认真听讲,产生期待教师再说一遍的不良习惯,还可能干扰学生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因此,候答时,教师一般不宜重述问题,确有必要的,重述的次数应尽量减少,22
2同时在重述之前要通过各种方法予以明确提醒。提问等待时间是指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教师提问后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是教师课堂提问的重要策略之一。调查研究发现,许多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所留的思考时间往往不足一秒,一秒之后若该生回答不了,教师就自己回答,或让其他学生回答,或将问题重新组织后再次提问。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卡壳,回答的难度也会加大,他们往往因组织不好回答而放弃机会,甚至简单的问题也会发生“舌尖反应”——形成的想法到了嘴边又忘得无影无踪。老师把问题说出之后,如把等待时间延长至3—5秒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全班学生思考一番,然后再指名回答,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和参与人数都会相应提高。
4)、提问态度要自然。
教师向学生发问时,态度要安详而自然,要有耐心,要表示相信学生能够回答,这样学生就愿意回答。教师发问的态度若含有考问,或严肃的表情,学生就不能安静的思考,因而不能畅所欲言。
3、提问要做到面向全班,因人而异,正确评价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面向全体,因人而异: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比较专业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对学生的正确回答或接近正确的回答,要予以肯定并进行表扬,对于不完整或错误的回答,也要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出积极因素,要树立学生的信心,作出正确的评价。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回答的学生来说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而每一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提问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对偶尔回答不好的学生,除充分肯定其可取之处外,要注意在较短时间内再给他一次答问成功的机会。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提问中的评价,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要描述一下完整的答案,不能用学生回答代替教师应做的工作,其次要评“好不好”,通常教师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最后应以赞赏和鼓励为主。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就让“坐下”并立即转入另一项活动;有的甚至不“请”其坐,使学生处于尴尬境地,坐立不安,学生回答得到底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课程进行及时的消化,认真复习。提问的效果则又优化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正确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得到了肯定和强化,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抓住时机,步步紧逼,穷追不舍教师采取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使学生触类旁通,将问题推向深入。回答错误的,就要及时调整改变有欠缺的认知结构。
三、反思
1、有效提问必须充分备教材和备学生。有效提问要求教师课堂提问的指向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效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更要注意提问的问题具有启发性,严密的逻辑性,还要新颖,适应学生的初中阶段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适应学生认识水平。这样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前,要做好充分淮备,从形式到内容,从时间到人选,都要心中有数。切不可有口无心,随意而问,只把提问流于形式,把课堂当作过场。严格地说,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项技能。什么时候发问?(问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够”的火候时);怎样发问?(设问、自问、反问交错进行);问谁?(优、中、差面面俱到);学生答错或回答离题太远如何往回引导等等,都需要精心策划,认真考虑。
2、有效提问必须关注细节。很少人会想到: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3、有效提问有利于教师成长。在新课程如火如荼开展的大环境下,在教学方面,由于以前缺少经验,一些教学活动往往只是流于形式。特别是刚接触新教材时,一遇到“合作学习”就组织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其实,不少问题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或者要求同桌之间讨论即可。我通过有效提问的实践,逐渐能够有意识地根据教学目的找相匹配的形式,真正优化课堂教学;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也开始注意授课教师的提问结构,关注他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的提问技巧,并扬长避短,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累经验。
作为数学教师,光靠埋头做题,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不能把自己定位成“教书匠”,要以学者的姿态面对教学,密切关注新课程的动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做到厚积薄发,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必须积极地致力于教科研,以一种进取的心态来参与课题研究,并深化对教学理论知识,尤其是与课题研究联系比较密切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思考和研究,形成研究成果,指导工作实践。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阶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陈京山《数学教学中提问的误区与对策》
3、沈松乾《课堂提问的到位》
4、郑国才.对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一些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7)
第五篇:有效课堂提问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遵义十二中
郭明琴
为迎接9月23日全区生物教师观摩在我校进行的课题组青年教师张显俞老师与巷口中学房莎莎老师的“全区同课异构活动”,我们全体生物教研组成员在活动之前,针对张老师的课堂进行课前的“磨课”,作为实验课题 “课堂观察”的课题组老师,我和涂云彦运用课堂观察的“专业观课”的四个维度量表带领生物组全体成员进行观课议课过程中,我们在观察点“教师教学维度”中教师“提问”,从课堂观察专业的角度观察到张老师:课堂提问方法这一环节上,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重复多次出现很多“口头禅”,以及许多无效提问。例如:“懂没懂、听没听、看没看”、、、、、、等等(这也是部分老师课堂中比较容易出现的共同问题)——课堂中没有价值的提问。于是,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查找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相应的调查研究,发现情况如下: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从提问的效率上来看:可以分为高效提问、有效提问和无效提问三个层次,根据观察教师的“无效提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口头禅”: “懂没懂、听没听”、、、、、、、(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不易理解。
(3)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未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年轻老师或赶课时)。
(4)提问没有新意,每节课、每章都是雷同的提问:上节课“学习那些内容”“介绍了什么问题”等引入。
(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
于是我们课题实验组就以“如何有效提问”这个点,针对如何“改进提问技巧,设置有效问题,减少无效提问”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运用每一堂观察课,细致的在教师课堂教学中观察教师是否在教学设计中进行了的“有效性提问”、“有效性提问” 是否由“问题”驱动,后面的教学内容、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等是否关联,学生针对问题的不同反应是什么等等,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课后议课每位老师小结列举出自己所观察到的:任课教师课中提出的高效提问、有效提问、及无效提问,并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的提问方式和内容。
在这一学期中我们每一堂课都认真观察分析,进行了一学期专门观察和训练后,在本学期期末结束时实验教师进行了认真总结反思,提出如下改进意见: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应遵循如下原理:
(1)课堂教学中提问设计具有目的性,抓住本节课重点、难点,开展提问,注意提问的有的放矢。
(2)课堂提问注意启发性原则,应该对教材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利用提问来引导启迪学生的思维。
(3)课堂提问注意全体性原则,我们要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活动中设计提问问题时,应让全体学生参与思考,把回答问题的机会让给每一个同学。
(4)科学性原则,课堂上提问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1、精简提问、精心准备;
2、对问题提出后,教师尽量做到心中有数;
3、注意新旧知识衔接过渡处提问;
4、尽量激发学生“自主提问”。
我相信我们每一位老师经过有效的关注和训练后,课堂的提问会变得精练而高效!
2015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