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当前火灾隐患的特点和预防
论当前火灾隐患的特点和预防
作者:安全管理网更新日期:2012年10月12日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大量增加,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装饰材料的不断开发应用,特别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各类建筑物的大量竣工和投入使用,加之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新旧体制并存交替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应运而生,大大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
一、火灾隐患的概念及其含义
火灾隐患是指潜在的有可能引起火灾事故的或能直接影响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的一切不安全因素。这一概念从内涵上揭示了火灾隐患的本质和特征,其含义包括以下三点:
1、增加了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如违反规定用火、用电、用气、明火作业等;
2、一旦发生火灾,会增加对人身、财产的危害。如建筑物内部装修、装饰违反规定使用易燃材料,建筑物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堵塞等;
3、一旦导致火灾会严重影响灭火救援行动。如缺少消防水源,消防车道堵塞,消火栓、水泵结合器、消防电梯等不能使用或者不能正常运行等。火灾隐患绝大部分是因为违反消防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造成的。所以,确定一个不安全因素是否是火灾隐患,不仅要在消防法律法规上有依据,而且还应在消防技术上有标准,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全面细致地检查,实事求是地分析研判,并注意区分一般问题和火灾隐患的界限。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的范围很广,一般是指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措施上和包括火灾隐患在内的所有影响消防工作的问题,火灾隐患只是直接造成火灾和火灾危害的那部分问题。
二、火灾隐患存在的原因
1、领导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对重大火灾隐患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工作。对消防监督部门发出的隐患整改通知书,能拖则拖,敷衍了事,导致养患成灾。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形成。一些企业实行承包,租赁经营,产权与使用权分离,在消防安全工作方面职责不清、责任不明、互相推诿,导致措施不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出现空白。近年来,我县个体、私营、家庭经营式企业以及个人租赁经营的歌舞厅、宾馆、茶楼、网吧等大量涌现,其中不少是因陋就简,不具备基本的消防安全条件。有些冒险非法生产经营,增加了火灾危险性,加大了火灾荷载。
3、大型集贸市场、商场、购物广场在消防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消防基础设施差,缺少消防水源,随意乱搭乱建,占用消防通道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市场都是由一个小小的零售市场逐步扩容成为大市场,但是由于原来没有考虑市场再发展,在消防投入上、硬件设施上没有进行必要的规划,留下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屡经治理还是达不到防火要求,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4、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不报经消防部门审核同意。擅自动工、盲目装修、随意改变建筑结构,大量使用可燃材料,随意安装电器设备和敷设电气线路,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还有一些单位为了赶工期,边设计、边施工、边审批。投入使用前,未经公安消防机构消防安全检查或消防安全检查不合格,擅自使用,留下了隐患。个别消防监督机构对消防安全检查不合格的工程,明知其使
用也不闻不问,不督促其限期整改,使隐患持续存在。有些擅自变更设计或随意取消消防设施,一旦发生火灾,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5、单位职工消防意识不强,缺乏必备的消防安全知识。有些单位对职工不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不组织必要的消防安全培训。日常监督执法中发现,大部分商场营业员既不懂逃生自救知识、又不会使用灭火器材。其次,对火源、电源、气源管理不严,私拉乱接电线,超负荷用电现象普遍存在。
6、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差,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无法从资金上得到有效的保障,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使许多隐患久拖不改。有些属历史遗留的先天性重大火灾隐患,存在问题较多,与现行规范差距较大,整改非常困难,有些已无法整改。
7、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少,工作繁重。近几年,消防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监督检查的要求越来越高,可是执法人员的数量却增长缓慢,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消防安全保障需求不相适应。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职责工作有日常监督检查、建筑工程的审核、验收、开业前检查、大型活动举办前检查、社会培训、行政处罚、产品检测、火灾调查、信访处理、宣传教育等等,除此以外还要开展社会化宣传、派出所指导、城市社区和农村消防工作等,可以说每名监督干部都要身兼数职。有限的消防监督人员面对着日益增加的管理单位,经常疲于应付日常监督检查、隐患督促整改和火灾调查,工作压力、工作责任、工作量超出极限,不可避免的造成工作质量下降和失控漏管。
三、火灾隐患整改的措施及对策
1、切实加强领导,提高各级领导对整改火灾隐患重要性的认识。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整改火灾隐患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意义,是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践行“执法为民”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为重点,以整改火灾隐患为目标,研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措施和方案,明确分工,落实时限,责任到人,确保把隐患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2、切实实行火灾隐患和整改工作由法人代表负责的责任制度。整改重大火灾隐患要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遵循单位内部“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指导思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重大火灾隐患,由其单位法人代表负责整改。其中危害特别大、涉及范围大、单位确实无力整改的,应专题报告当地人民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整改。对于没有按期整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对拒不接受处罚的应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必要时还可充分利用人大、政府和行政监察部门等在消除火灾隐患中的作用,积极推进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行火灾隐患整改职责,落实整改责任。
3、严格建筑消防设计审验程序,消除“先天性隐患”。建筑设计部门、施工单位,审核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规范、法规进行设计、施工、审核,对于不符合规定、规范要求的,坚决不予审批,坚决杜绝 “人情”工程。其次,对于审核过的建筑工程项目,要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和工程验收工作,定期对在建的大、中型工程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凡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不得通过验收,不得投入使用或营业,对于强行投入使用的需要采取强硬的措施要求限期整改,并按规定程序和要求予以处罚,从源头上堵截火灾隐患。
4、加大消防监督力度,加强对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工作的舆论监督。公安消
防机构对检查发现的重大火灾隐患要实行立销案制度。要坚决抵制隐患整改工作中“说情风、关系网”的影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坚决依法处罚;该停产、停业的,坚决依法责令其停产、停业整改,并建立健全监督整改工作档案,为彻底整改火灾隐患作好基础工作。坚决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久拖不改的单位实施公示,由新闻宣传媒体公开披露曝光,加强对隐患形成和久拖不改的原因深度分析报道,对整改工作情况进行全程追踪报道;营造强大的舆论攻势,以此促进重大火灾隐患的整改工作。对有关单位和政府多方筹措资金、采取多种措施消除重大隐患的先进工作经验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报道,使各级政府领导和隐患单位深刻认识消除隐患的法定职责和工作紧迫性。
5、应提高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的大型综合检查的实效性,坚决摒弃形式主义的检查,让基层和监督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帮助督促单位对重大隐患进行整改。消防监督机构要对重大火灾隐患逐一进行排查,适时组织一些专家技术型人员,对重大火灾隐患逐个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帮助指导火灾隐患的整改。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火灾隐患越来越突出,我们必须不断转变思想观念,探索新的有效的预防方法,加大对整改火灾隐患的执法力度,尽最大努力防止火灾的发生。
第二篇:当前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
当前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
作者: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 张玉华 戴延伟 王志斌发布时间:2011-05-20 10:33:30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渎职滥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及社会正常秩序的法律规范,应当处以刑罚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权力私有化、商品化、非法化,其犯罪造成的危害较之其他刑事犯罪更严重,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反腐败斗争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命运,甚至是生死存亡的严峻斗争。如何加强对职务犯罪的惩处,有力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维护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成为当前和今后亟须解决的课题之一。现根据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近年来审理职务犯罪案件的情况及有关案例,对当前职务犯罪的的特点、成因及预防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不当之处,敬请评判指正。
一、职务犯罪案件的类型及特点
2009年至2011年3月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审判职务犯罪案件的情况:共审结各类职务犯罪案件53件60人,其中2009年审结19件22人(贪污案件5件5人,受贿案件6件6人,玩忽职守案件4件4人,挪用公款案件4件7人);2010年审结24件26人(贪污案件7件7人,受贿案件3件3人,玩忽职守案件1件1人,挪用公款案件7件7人,徇私枉法案件2件3人,徇私舞弊案件1件2人,徇私舞弊少征税款案件3件3人);2011年1至3月审结10件12人(贪污案件2件3人,受贿案件1件1人,徇私舞弊案件2件2人,徇私枉法案件1件2人,玩忽职守案件2件2人,挪用公款案件2件2人)。通过对以上案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现阶段职务犯罪类型多样,呈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发案点多面广,涉及各个领域。前几年,该院辖区职务犯罪主要集中在建筑和金融领域。上列案件中,涉及政府部门11件,金融系统8件,财税系统3件,粮食系统6件,土地部门7件,教育系统4件,公安部门2件,工商部门3件,其他部门和系统9件。涉案范围在扩大、行业在增多,职务犯罪已涉及社会管理及相关行业各个领域,而其中腐败犯罪案件占90%以上。
(二)发案数呈上升趋势,大案要案增多。从上列案件数量看,2010年比2009年上升26.32%,2011年1至3月比2010年同期上升37.5%。从职务犯罪的绝对人数看,2010年比2009年上升18.18%,2011年1至3月比2010年同期上升近50%,呈逐年上升趋势。从犯罪对象来看,不仅涉及单位负责人,而且涉及面扩大到一般工作人员。2009年至今年3月该院共判决科级及以上干部和有关单位负责人职务犯罪案25件,占审结案件总数的47.17%。从案值来看,前几年案值多在1万元以上3万元以内;而近几年来该院审判的案值5万元以上、达100万元的大案达17起,占审结案件总数的32.08%。
(三)窝案、串案犯罪形态显著。职务犯罪往往发生于关联岗位、行业系统、上下级关联人员之间,他们往往利用公共资源结成错综复杂的利益体,互惠互利,互相包庇。一旦案发,往往是一挖一窝,带动一串。如发生在许昌市土地管理系统贪污受贿窝案(4案4人)、税务系统的徇私舞弊及玩忽职守串案(2案3人)就是典型例子。有的企业高管内外勾结,借改革、改制之机侵吞国有资产,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
(四)涉案人员中,具有领导职务的人员多起重要作用。一类是在工作中利用职务和权
利进行职务犯罪。如原许昌德润粮油贸易有限公司主管会计牛成志因利用职权挪用卖粮款
20万元用于抄股,被检察机关以涉嫌挪用公款罪向法院提起公诉。另一类是在单位内部或
上下级之间,具有领导职权的人员利用权力攫取钱财,索贿受贿,又以此操纵权力,形成买
官卖官之风。许昌市国税局原局长姜国仕,以职务晋升、职级调整、工作调动等为由,收受
其34名下属人员的贿赂。另外,其还接受了5个建筑公司为承揽工程而进行的贿赂。对于
巨额财产姜国仕不能说明合法来源。法院数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12年,并处没收个人
财产10万元。
(五)职务犯罪的影响及危害严重。对公职人员行为的底线要求要高于普通群众,这是
由公务人员的职责及权力性质所决定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人民群众对贪污腐败、不认真履行职责的行为深恶痛绝。相对于其他犯罪来说,由于职务犯
罪具有隐蔽性、成本低、易成功、获利大的特点,使职务犯罪屡禁不止,在一些重点部门甚
至出现“前仆后继”现象,成为国家的一大疾患。职务犯罪行为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损害的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直接的影响就是败坏了社会风气,降低了
社会和公众的道德底线,使社会价值观畸形,荣辱观被颠覆。比如把干实事讲诚信的人看作
迂腐不随流,把圆滑投机看作是有能力,把敢于胡搞看作是有魄力。深层次地影响:将是党
群干群关系割裂,使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最终影响执政基础,使和
谐社会名不副实。
二、职务犯罪的成因及分析
职务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职务犯罪的原
因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工作薄弱,认识不清。我们党历来重视对队伍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发扬光荣的优良传统。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决定了公务员不可能是高工资高收入的阶层。而
不同的行业、地区、社会成员间的经济收入和待遇差距较大,甚至有些人不正当暴富,势必
会刺激其他社会成员,也使一些公务人员出现心理失衡,一旦有条件和时机,便会产生利用
职务进行犯罪的念头。一般地说,一个单位的政治思想工作做得较好,职务犯罪案件发生的机会就少。从职务犯罪的情况看,90%以上的涉案单位认为教育学习是软指标,导致重业务
和经济,轻教育和学习。特别是有的单位领导发现本单位发生职务犯罪时,不能及时采取积
极措施,还为当事人说情,甚至纵容包庇犯罪。作为职务犯罪者个人,平时不讲学习,放松
思想改造,导致自己走向犯罪道路。
(二)特权思想和贪腐文化影响深远,余毒犹存。职务犯罪的主流是贪腐犯罪。解放六
十多年来,我们进行了大力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思想教育,但官本位特权思想仍没有得到根除,还有一定市场。同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对国人的思想观念起着潜移默化的腐蚀作
用,一些公职人员经受不住考验,走向了职务犯罪的深渊。
(三)制度棚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这是职务犯罪发生的重要原因。各单位都有
其规章制度,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已逐步健全。但有的单位规章制度的执行不尽人意,流于形
式。在这样的单位里,对领导的权力失控、约束不力,其个人意志常常会因没有压力和牵制
而随意发挥和运用,权力进而演变为图谋私利的工具;正因为制约监管不力,才使一些人为
所欲为。究其原因,有其个人原因,也与现行对公务人员特别是官员的监管制度不足、不力
有直接关系。目前的监管还主要是组织上的监管,缺乏全面性;而群众监督方面又缺乏制度
性保障,没有建立起规范的权力参与机制。原中央储备粮许昌直属库综合科科长吕文志兼任
许昌德润粮油有限公司经理期间,由于缺乏监管,于2009年6月将未入账的27万余元公款
据为己有,被法院以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而其所在单位在同时期由于缺乏有效的监
管,发生多起贪污挪用、私分国家财产案件。
(四)惩处不能罪当其罚,打击力度不够。职务犯罪人员基于自身优势,往往有其不同
程度的关系网、人情网,对查处职务犯罪造成不利影响。在打击职务犯罪方面,由于制度性
原因,一般情况下先由纪检监查部门查处,或作内部处理。在一些情况下,查处力度不够。
即使进入了司法程序,仍可能因权利或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刑罚力度不够,判决适
用缓刑、免刑等非监禁刑的太多,目前全国职务犯罪案件适用缓刑等非监禁刑的比例在50%
左右。职务犯罪案件量刑不平衡和非监禁刑的较多适用,引起社会关注,造成负面影响。这
种状况使法律的权威和正义得不到有效伸张,群众的不满情绪得不到缓解,使刑罚的惩戒功
能不能充分彰显,反而使职务犯罪成本大大降低,使犯罪者有恃无恐,甚至出现一些问题公
职人员“带病”升迁的怪现象,屡遭公众抨击。如曾轰动一时的原卢氏县县委书记杜保乾,在任卢氏县县委书前就被举报和查处,但由于种种原因,仍“带病”一路高升,结果是其更
加肆无忌惮,变公权为私权,贪污受贿、打击报复,走上犯罪道路,被判处徒刑16年。真
实害民又害己。
三、对职务犯罪的惩戒和预防。
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是历史性课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打击是惩治职务犯罪的治标
措施,预防才是治本之策。在反职务犯罪方面,应当建立健全反职务犯罪的法律体系、监管
体系、教育体系和考核机制;可以借鉴国外反职务犯罪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反职务犯罪工
作的机制。我们认为预防职务犯罪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反职务犯罪法律体系,预防前移,防范职务犯罪发生。
一是在现有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应建立反职务犯罪法,将对职务犯罪的立案、侦查、审判、执行进行专门规范,实行专业化管理,提高质效。避免在反职务犯罪方面标准不
一、职责不清、管理混乱。
二是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加强贯彻执行力度,将预防重心前移,做到提
前防范,消除职务犯罪的条件和机会。如对公务员法、会计法、税法、公路法等部门法律法
规进行充实和完善,切实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使这些法律法规确实成为有权部门、相
关行业及公务人员操守的行为规范、自律自警的意识、思考问题的红线,做到职务犯罪预防
前移和全面预防。
三是执法检查应当常态化,不应当形式化。常态化的执法检查可以是有计划的、随机的,还可以根据投诉、申诉线索而进行。执法检查常态化能够起到预防职务犯罪的积极作用,既
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又能够威慑职务犯罪的发生,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的有
力推手。
四是认真落实对公务人员的制度性保障,确保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如在人事、奖惩方
面做到严格依法依规,正确落实公务人员的政治待遇,避免任人唯亲、暗箱操作等不公平现
象。在工资福利待遇方面,应保证公务人员的工资福利不低于各行业的平均水平,应建立廉
政奖励基金,并能够得到落实。从而降低公务人员的经济落差和心理落差,从事实上让公务
人员不愿违法,更不愿犯罪。
(二)强化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构筑强大思想防线。我们应主要立足于政治思想
和职业道德教育,着眼于防范。只要思想教育常抓不懈,世界观改造时刻从严,做到防微杜
渐。鉴此,必须从思想上强化预防职务犯罪的建设,在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思想上筑起预防
职务犯罪的坚固堤坝。如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荣辱观教育,抓好正面典
型教育和反面教材教育,培养健康向上的思想情趣,营造良好社会风气。从而提高公务人员的法制意识和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增强抵御职务犯罪的能力。
(三)强化管理,构筑制度防线。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经济转型的变革时期,一些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容易给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解决这些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应加
强党性修养和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但根本还应当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上下功夫,实现各项工
作的规范化管理,把预防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特别要注意从关键环节入手,深入研究体制
转换过程中的行政审批、财务管理、干部任用等权力运行容易失控薄弱环节上所存在的危险
点,制定预防职务犯罪对策,用规章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有效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比如
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和司法民主化,加大群众意见的参与度,改革权力过分集中而缺乏制
约机制的弊端,建立系统严密的监督制约机制,使权力无法私用,从根本上清除职务犯罪滋
生的土壤。
(四)强化制约,构筑监督防线。通过思想教育和制度约束,大多数国家工作人员能做
到自律守法。但也有少数人,单靠“自律”是不够的,还须辅之以“他律”,即通过各种有
效形式的监督和检查,规范其从政行为,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保证
权力沿着规范化轨道运行,预防职务犯罪。如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职能,推行财务管理公
开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建设项目管理监督机制,建立和落实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同时,充分
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以不同的形式参与社会
管理,提高人民群众维护国家利用、社会公共利益的主动性,对职务犯罪进行有力的抵制。
(五)惩防结合,构筑威慑防线。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增强发现犯罪的机制和能力将
会抑制犯罪心理。正是由于存在执法不严,打击不力情况,才助长了职务犯罪分子的冒险心
理。因此,要树立有罪必罚、以打促防、防打结合的思想,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使职务犯罪
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在结果上使其得不偿失,后悔终生,同时震慑心存侥幸的人不愿
犯罪、不敢犯罪。
在预防职务犯罪中,首先要加强内部的管理和监督、组织的管理监督。其次是加强外
部监督和法律约束。如果这些方面做得好,至少不会出现大的职务犯罪情况。魏都区法院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方面主要有以下措施,效果显著:一是全面提高干警素质。加大学习培训
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端正执法态度,为预防和查处职务犯罪提供基础保障。二是突出
打击职能。充分履行审判职责,严格公正执法,狠抓办案环节,对于职务犯罪,不管涉及到
什么人,都坚决依法追究,通过查处和办理案件达到教育、挽救、震慑的目的。三是强化特
殊预防,加强预防调研。利用所掌握的职务犯罪案件素材,选择典型案例进行扩大预防,走访机关、进入企业、深入乡镇,通过解剖个案,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防范对策,促进相关单位提高职务犯罪的预防能力。四是加强与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与纪检监察、审计、公安、检察等部门密切配合,探索实现最佳预防效果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在党委领导下,建立既各司其职又相互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办案质量,切实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权威性。
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努力构建预防职务犯罪的长效机制。我们相信,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反职务犯罪工作一定能够不断取得新的成果,营造优良和谐的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
第三篇:元宝山区建筑工地火灾隐患及预防对策
元宝山区建筑工地火灾隐患及预防对策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元宝山区建筑工地遍地开花。建筑工地是一个多工种密集型立体交叉混合作业的施工场地,在工程施工的高峰期,为了赶进度,作业人员增多,多工种交错重叠施工,明火作业频繁,加上现场管理和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等因素,造成当前建筑工地火灾发生较多,虽未成灾,但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何遏止建筑工地火灾发生,是我们消防监管部门应该着重研究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加强建筑工地消防安全谈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建筑工地消防安全隐患的特点及表现
(一)人员组成的特点,增加了消防安全管理落实的难度。
一是管理人员方面。部分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消防意识淡薄,表现为不知道自身的消防安全职责,不懂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思想麻木,对工人的一些违章现象视而不见,更有甚者存在“盲目施工”、“瞎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等现象。
二是建筑工人方面。建筑工人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文化程度偏低,流动性大,消防安全意识差,对消防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发生火灾,不会利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不会报警,不会组织人员疏散,自防自救能力差。
(二)建筑施工的特点,增加了建筑工地火灾负荷。建筑工地场所固定,有限的场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工人、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进行作业,且施工工期紧。许多单位只重视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不重视消防安全。其特点表现为:
一是用电量大,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由于工程任务重,时间紧,往往需要交叉作业,因而机械化操作和用电量大幅度增加;加之工地违章安装电气设备,私拉、乱接线路现象较为普遍,随时都会出现超负荷运行的情况;现场线路移动多,防水不良,致使电气线路极易发生短路、漏电产生火花,引燃可燃物发生火灾等。
二是动用明火频繁,不规范现象突出。许多大型工地各种设备多、施工技术复杂,现场通常布满大量的金属骨架、框架、支架、吊架以及各种管道、线管,而它们之间的连接一般都靠电焊、气割施工。进行电焊、气割的工作人员有的无证上岗,甚至在火灾危险场地没有事先办理动用明火审批手续,操作时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电焊火花飞溅、散落,很容易引燃现场的各种可燃材料造成火灾。
三是人员集中住宿且住宿条件艰苦。职工宿舍大多是简易可燃临时用房,室内人员密集,衣物、被子等可燃物较多,乱拉乱接电线现象突出,冬季时室内使用电暖器、电热被等取暖,用电炉子做饭等现象较多,火灾隐患严重。
四是易然可燃材料多且不规范存放。施工现场存放和使用大量油毡、油漆、塑料制品及装饰、装修材料等易燃、可燃物品,由于受到场地的制约,房屋、棚屋之间,建筑材料堆与垛之间缺乏必要的防火间距,甚至有些材料直接堆放在消防车通道上。
五是施工单位多层转包或转包给多个施工队伍。因为存在多层转包,消防主体确立不明确,造成工地消防安全管理脱节,消防安全埋有隐患。
(三)消防设施配备上的特点,增加了火灾扑救的难度。
一是消防器材配备不足。因为主观上存有临时观念,单位舍不得投入资金,必备的消防器材购臵、配备不足,甚至形成“空档”;有些施工现场虽配臵了灭火器,但是型号不对;有些施工单位为防止灭火器丢失、损坏,不是锁起来就是固定在某个位臵,致使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使用灭火器材。
二是消防水源设臵不足。一般工地大多只有临时消防水源,且也有统一规划的市政给水管网,但因为尚未开通使用等原因往往不能保持正常的消防供水,不适应扑救火灾的需要。
三是消防通道堵塞。施工现场多设有围棚、挖有基坑沟道,随意堆放建筑材料,已建成的相邻建筑物外侧采用脚手架和安全防护物,占用了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致使消防通道堵塞,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难于接近,妨碍消防灭火的进行。
二、落实“五个到位”措施,预防火灾发生
(一)宣传到位。
根据建筑工地防火实际情况,编辑印刷防火宣传画册,利用黑板报、墙报、宣传栏,介绍一些消防知识、火灾案例,有条件的施工单位,还可组织职工进行灭火演习,对施工及管理人员进行消防法律法规、防火常识及灭火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真正让消防知识延伸到工地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有效地增强建筑人员的防火意识,掌握基本的防灭火方法、逃生基本知识,能自查常见的火灾隐患,扑救初期火灾。
(二)制度到位。
施工单位要强化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能力,制订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灭火应急预案,要开展定期防火检查和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动用明火必须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需要进行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动火施工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应有具体防火防爆措施;电焊、气焊、电工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严重的部位确定为重点防火部位,实行严格管理。
(三)责任到位。
一是要成立建筑工地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层层落实到位的消防工作网络。从上到下,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坚持落实全员消防安全职责。
二要按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3号令),确定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工作,再按照分级管理原则,把防火责任切实落实到各个施工单位的具体责任人,责任到人,平时加强检查,尽可能做到隐患早发现,措施早制定,设施早到位,确保每个环节不失控漏管,保证已有的各种防火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要把防火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与年终考核结合,实行奖惩制度,全面提高对消防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四)设施到位。
一是施工现场要设臵消防通道并确保畅通。防火监督人员要加强巡查力度,指导和督促施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占用消防通道。
二是施工现场要按有关规定设臵消防水源。应当在建筑工程平地阶段按照总平面设计设臵室外消火栓系统,并保持充足的管网压力和流量。根据在建工程施工进度,同步安装室内消火栓系统或设臵临时消火栓,配备水枪水带,消防干管设臵水泵接合器,满足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消防供水要求。临时用水不能满足消防要求的,应在附近应设臵消防水池。
三是施工现场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施工现场的重点防火部位和在建高层建筑的各个楼层,应在明显和方便取用的地方配臵适当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沙袋等消防器材,各种消防器材一定要放在明显和方便提取的位臵,并作“消防用品,不得挪用”的明显标志。
四是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应当分开设臵,并保持安全距离;施工单位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臵员工集体宿舍。
五是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宿舍管理。宿舍内严禁乱拉乱接电线,使用电暖器要注意周围近距离内不要放臵可燃物,无人时要关闭电源,电热被要购买合格产品,无人时不要开通电源,防止温度过高引燃床垫、被子等可燃物。严禁采用电炉等大功率电器,不乱扔烟头。
(五)监督到位。
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监督,防火监督人员要主动上门服务,定期对在建工地消防安全进行检查和抽查,督促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和要求。主要以未经消防部门设计审核、验收或审核验收不合格擅自开工、投入使用的工程;是否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情况;是否确定各部门、岗位的消防责任人;是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臵消防设施和器材、设臵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等相关要求进行详细检查。在检查中,消防监督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对施工现场布臵的合理性,功能的划分,相关的防火措施,防火间距等情况进行了全方位检查,指导施工现场负责人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严格落实防火巡查制度,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同时,对工人住宿、用火用电、器材配备等方面存在的隐患问题,责令其整改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加大对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发生火灾的工地及责任人员的处罚力度,确保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
第四篇:浅析居民家庭火灾的特点及预防对策
浅析居民家庭火灾的特点及预防对策
中国消防在线 | 时间: 2013-03-26
随着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近几年来,居民火灾发生几率整体上升趋势较为明显,且在火灾总数中都占有较大的比例,而居民家庭分布散、数量大,平常又不在我们日常的消防监督管理范围之内,因此做好居民家庭火灾的预防就需要通过全社会公民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素质的整体提高来完成。笔者结合工作实际,现分析一下居民家庭火灾多发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一、居民家庭火灾的特点
(一)火灾荷载大。现代家庭中各种用品具逐渐多样化,而这些物品绝大部分属可燃物或毒性物质,这些物品的添置或豪华装修增加了家庭的火灾荷载量,为火灾的扩大蔓延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这些物品的燃烧,容易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不仅危害居民自身生命,也给消防官兵扑救带来难度。
(二)用电不慎引起火灾频繁。现代家庭常用电器品种多,这些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因本身的质量问题的电器通电、断电、接地保护措施不完善而发生漏电、短路等现象,使电器内部电压突然升高、电流突然增大而导致燃烧或爆炸。另外线路老化、裸露、接头松动、私拉乱接等家庭中常见的违章用电,都容易导致线路和电器因短路、接触电阻过大或过负荷引起火灾。用电不慎引起家庭火灾的形式多样。使用产生高热的电器用具,如电熨斗、电炒锅等,容易因为热量调节部件失灵、可燃物距电器用具太近及电器的隔热保护装置被拆卸或受损导致可燃物着火燃烧;不产生高热的电器用具,如电视机、音响、洗衣机等,内部的电子电路中电容器容易发生故障而使变压器过负荷运行,发热起火;常用的发热型照明灯具被安装在可燃物附近或不利于热量散发的部位,也会引起火灾。
(三)生活用火不慎易引起火灾。家庭生活的许多环节都离不开火的使用,用火不慎引起的火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活用火不慎。厨房一般面积小,物品密集,用火次数频繁,易发生火灾事故。如用油炸食物时,油过多溢出或锅不稳使油溢出,遇明火燃烧;炒菜时,人离开导致食物被烤焦并被引燃;当液化气罐离灶磁近且与灶无隔离物时还有可能引燃液化气罐罐口。二是吸烟不慎。烟头表面温度为300―450摄氏度,中心温度为700―800摄氏度,烟头的烟灰被弹落时,有一部分不规则颗粒带有火星,若落在比较干燥、疏松的可燃物上,经1至3小时阴燃右引起火灾。躺在床上、沙发上吸烟时,人在烟未灭之前睡着,则容易使烟头落在床上或沙发上,最终导致火灾及人员伤亡。三是取暖不慎。火盆长期固定在木架上,导致木架周边及底部被烤焦、炭化而起火,引燃邻近可燃物而造成火灾;另外,在冬天有些老年人喜欢将烘笼放进被褥取暖,由于长时间烘烤或烘笼被打翻,被褥被引燃发生火灾,并且往往造成人员伤亡。此外,如熏蚊、照明等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火灾案件也较多。
(四)危险品引发火灾。引起火灾。在居民火灾中,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火灾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喜庆节日里在住宅密集区燃放烟花爆竹极易窜入居民住宅阳台引起火灾。同时在有些居民家里,存放着汽油、柴油等化学危险物品,放置在阳台上或较为封闭的储物柜中,长期挥发,在太阳的暴晒及一丝的火星下极易导致火灾发生。还有居民随意倾倒液化石油气残液。除了以上所述火灾原因外,由于家庭纠纷,邻里纠纷而引起的放火也时有发生。
二、家庭火灾的防范对策
(一)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在居民住宅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中,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在辖区的公共部分建立与实际相适应的防火灭火设施。在城市中居民住宅区的消防水源、消防通道和水系统都要落实到位;一些城市的老城区,电气线路老化,已经不适应现在用电量大的实际,政府应当及时地为居民更换老式电气线路;对于部分耐火等级比较低的农村居民住宅,要坚决地采取措施,推行农房改造;对于干旱缺水的地方,要修建合适的消防水池,以备不时之需;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为居民家庭配备小型家用灭火器。
(二)加强消防教育和消防宣传。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可以增强人们的防火意识,加强对典型火灾案例及逃生自救方法的宣传,可以使群众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火灾事故的了解,逐渐认清火灾的突然性、易发性和灾害性本质,逐渐养成预防火灾的习惯,最终增强防火意识。消防宣传还要侧重对青少年的消防教育,要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努力,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果。考虑到影响和效果,还要针对弱势群体的消防安全教育应当重点从妇女和中小学生入手。妇女是家庭的主角,妇女消防安全素质对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其消防安全意识技能,及其在消防安全宣传中的作用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和功放效果,居委会和村委会可以联合妇联将妇女消防素质教育纳人“文明家庭”、“优秀素质母亲”等活动中。
(三)鼓励居民室内装饰装修尽量采用不燃、难燃材料。鼓励居民在进行室内装修时,尽可能的不用可燃和易燃材料,避免增加居室的火灾荷载,降低居室的耐火等级。要妥善处理装修效果与安全之间的矛盾,积极使用不燃、难燃材料,避免使用燃烧后产生大量毒气的建材,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四)保证电器线路质量,预防电器火灾及用电不慎引起火灾。预防电器火灾,首先要根据防湿、防潮、防热、防腐等具体要求,合理选用线路种类;其次要确保各类电器、线路的质量安全,保证线路能在电器添置的情况下,不出现过负荷情况;另外线路敷设时应尽量走近路、直路,避免迂回曲折,减少交叉跨越。线路间的相互连接及线路与电路的连接处,接触电阻较大,产生的热量易引燃绝缘层。因此其接头要牢,防止接触面松动氧化。线路穿墙的部分要设置导管,防止线路磨损而造成漏电、短路;线路未穿墙的部分要设置阻燃导管,避免因线路起火而引燃室内其它可燃物。此外,在安装灯具、使用电视、洗衣机、电冰箱、电热毯、电熨斗及其它用电设备时,均应按正确的方法进行,避免因人为的因素导致火灾发生。
(五)杜绝室内阳台乱堆乱放。有的家庭喜欢将纸盒、棉被等废旧物品,甚至有的家庭将储存过量的鞭炮、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放置在阳台,一旦有烟花或孔明灯窜入,极易引发火灾,故应杜绝室内阳台外乱堆乱放。同时也应将物品尤其是可燃物不堆放在影响疏散的部位,如走道、楼梯间休息平台及楼梯下部等位置,也不能将可燃物堆放在用火频繁及易产生高温的地方,如灶台、取暖器附近,防止可燃物表面温度达到着火点而起火。
第五篇:个体经营场所火灾隐患特点及消防安全防范措施
个体经营场所火灾隐患特点及消防安全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所占市场比重越来越大,个体经济除了集中在批发商城和综合市场外,更多的个体经营场所分散在街头巷尾,点多、面广、分布混乱。与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许多商城和市场及企业比较,个体经营场所往往会由于其小而散的特点使他们的消防安全工作往往处于盲点,一旦发生火灾,无法及时控制,一些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往往发生在其中。
如何对个体经营场所实施有效的消防管理,现在就在基层的工作经验,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应充分重视对个体经营场所的消防监督
近两年全市个体经营场所发生了多起火灾,伤亡、损失、影响重大。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都已充分认识到商场市场火灾的危害性和严峻性,全市结合实际也集中开展过商场市场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经过治理,商场市场的火灾隐患得到了一定的整改和消除。但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新出现遍布在生活各个角落的分散个体工商店铺却又成了消防安全检查的新的盲点和漏洞。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零散的个体商店、饮食店、修理铺、娱乐场所等分散个体经营场所的主要管理机关,各有关管理部门应按照其职能对这些分散的个体经营场所进行业务指导、管理。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个体店铺遍布街头巷尾,点多、面广、分散,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在防火安全管理问题上未能建立起一个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主,有公安、城建、街道等部门参加的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来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做好个体商户的消防安全工作。
缺少必要的消防监督和管理,再加上个体从业人员普遍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其店面经营在消防管理上存有很大的漏洞,以致存在许多火灾隐患危及个体经济的发展的安全和稳定,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结合商场市场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的实际工作,政府各部门应充分重视对个体经营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
二、个体经营场所的火灾隐患特点分析
个体经营场所店铺火灾危险性与集中成片经营的商城和市场相比,有单独成点,不易形成大规模火灾等特点,但也有其自身的火灾危险性。
1、建筑结构防火安全环境差,消防器材缺乏。个体店铺的大多数建筑利用原有居民住宅改造,有的店铺与楼上居民仅一楼板之隔,更有的夹在居民之中,且大多数店铺仅有一个出口,门窗大都采用防盗门、防盗窗,而且店铺内一般不配备灭火器材,一旦发生火灾,疏散困难,不能及时处理,容易酿成严重后果。
2、从业人员和经营者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个体经营场所业主所招聘的从业人员,来源复杂,有农村富余人员,有社会闲散、待业人员,也有离、退休老人等等。这些人中大多数文化底子薄,素质低,唯效益为重,消防意识淡薄,没有参加过消防安全培训,缺乏必要防灭火和火灾中逃生的知识,消防技能差,极易因麻痹大意引发火灾事故,并因处置措施不当,导致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
3、个体店铺物品堆放较多,易燃、可燃物多。很多个体店铺都是利用自家住房改建或租用他人的有限场地,经营场所相对狭窄,商品大多数集中散装陈列或堆放在货架、柜台上,有些商品如服装鞋帽,各类纺织品、工艺美术品、箱包、饰物等还悬挂起来,增大了可燃物的表面积。而且其中大部分物品是可燃物,如油漆、指甲油、气雾杀虫剂等有机溶剂以及打火机、化纤制品、危化物品等均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一旦发生火灾,就会迅速猛烈的燃烧。
4、店铺“三合一”现象严重,用电量大,私拉乱接现象突出。个体店铺为招揽顾客,安装大量的照明、装饰灯具,夏季使用电风扇、空调降温,冬季使用电暖气,甚至电炉取暖。有的店铺除经营还用于日常生活居住和货物的存储,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饭煲、电火锅、电烧烤、电熨斗、电炉等设施,增加了用电量。而相当一部分店铺未对原有线路进行检查、整修,擅自私拉乱接电线,甚至违章用电的现象。闸刀开关安装在可燃材料上,无盖板,或以铜、铝、铁丝代替保险丝。如果电气线路长期超载负荷运行或用火、用电稍有不慎,就极易引起火灾。
三、加强个体经营场所消防监督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1、相关管理部门协调配合,提高建筑的耐火等级。政府部门为个体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经营环境,在新建、改建、扩建用于个体店铺房屋租用时,应积极征求城建、规划和公安消防部门的意见,充分考虑防火间距、消防通道、耐火等级、消防设施等消防安全问题。城建部门应加大力度对违章建筑进行改造、拆除,工商、税务部门在登记、换照、收费时,应由公安部门积极配合,检查消防安全状况,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做好消防安全培训。
2、公安派出所、街道、社区居委会切实发挥好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作用。公安派出所应加强辖区常住、暂住人口管理,摸清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对其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为居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应确立一名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员,负责辖区内的防火工作或设立业余消防监督员,利用社区的宣传优势,加强经教育,及时检查、并向消防机构反馈个体店铺存有的火灾隐患、不安全因素,协助消防部门做好消防管理。
3、加大消防宣传力度,为从业人员树立消防安全意识。消防监督部门,应结合“119”消防宣传活动,以用当前开展的消防“四进”活动充分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依托社区宣传优势深入街头巷尾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个体商户的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确立个体商户的业主为防火负责人,负责本店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在个体网点密集区成立从业人员参加的义务消防队,进行消防业务培训,以及时扑救初期火灾。
4、严格消防执法,坚决查处消防违法。个体经营场所从业人员消防安全观念不强,也许认为反正是自己的东西,与别人无关,麻痹大意,粗心经营,店铺内存有大量可燃物,人为地制造火灾隐患。消防部门严格消防执法,抓住典型坚决予以查处,对因违规、违章造成火灾事故的,要做到火灾原因清楚,处理得当,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事故,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适时召开现场会,大张旗鼓地进行消防宣传教育,以生活中的惨痛教训和鲜活的案例来教育警醒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