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我影响影响最深的一本书080801,修改稿(最终版)
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
接到写作邀请,很快就在脑海里跳出一个书名——《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再一次翻阅这部在十二年前就让我激情燃烧的传记作品,那一条条批语历历在目,今天读来依旧怦然心动,更何况还有那一页页久已封存的读书日记,竟将年近不惑的自己再一次深陷入于当初那风雨如晦的日子和情境中。
一、缘起
最初得知此书并强烈感受到某种力量的,源自于一位恩师,源自于粤西山村与他的两次彻夜长谈。
一九九六年六月九日,我见到了大专毕业后多年未见的班主任,其时我正彷徨于家庭变故和考研痛苦之中。老师在倾听完我的述说后,将话题转到一本新出的书上,就是这本《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陆键东著,三联书店),然后就在烟灰的忽明忽灭中,缓缓地回忆起他的父亲和他的曾祖父的一些历史事迹。寂寞山野的乡村旅馆里,我却听到了一段和陈氏父子三代一样惊心动魄的百年文化家史。在后来的日记中我写到:“我本不明确中国儒士之精神传统的,而今就在身边的人身上发现了这种精神,这无疑是一种振奋的感召力。正是这一点,提升和坚定了我的人生追求,正因为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摆脱我在情事中的迷误和呆滞状态。”
二、预读
其实在真正阅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之前,我就已经有过一次“预读陈寅恪”的激情体验了。
同年同月二十九日,我购得一书——《陈寅恪评传》(汪荣祖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书中所评述陈寅恪治史路数和成就,尤其对文学乃至文化的贡献和妙用,令我叹为观止。至此,一部中国近代史并一部家族文化兴衰史才逐渐清晰起来:祖父陈宝箴,1895年任湖南巡抚(省长),以一隅为天下先,积极推行新政,大开勃兴局面,其稳健思路不同于躁急、心术不够纯正的康梁,终因受政变牵连而功亏一篑。父亲陈三立可谓是陈氏家史由政治而学术的过渡中人,早年“晚清四公子”之一,侍宝箴共同维新,晚岁自号“神州袖手人”,以诗文著称,卢沟桥事变后“忧愤不食而死”。陈寅恪,十二岁东渡日本,以后又游历欧美十数年,被傅斯年称为“我国最有希望的读书种子”,回国后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同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据说五十年代毛泽东访苏时,闲谈中斯大林专门打听陈寅恪,并说知道陈寅恪的历史著作,毛泽东回国后查知后并嘱广东当局要好好优待。
身处粤中闹市,我用两天时间一口气通读完这本书,写有这样一段批语:“寅恪一生在学术,力避政治,正是从其祖父教训中所得。然避政治者,非可定为不爱国者,当然其之所谓“国”,更是一个文化意上的“国”。在近代文化学术史上,‘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的陈寅恪,其稳健而开明、折衷而调和的学风正与五四激进思潮大相异趣,令人不得不深思二者剧烈冲突衍变出建国后的政治文化悲剧”。
三、悲剧阅读
通过阅读这本评传,我获得了一个基本的背景知识,从此开拓文化视野,在一个穷乡僻壤的狭小环境中开始关注起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但毕竟这还只是一本学术评传,其客观冷静的科学笔调,自然难以产生出一种文学魅力和艺术激情。而真正吸引读者(我)沉浸其中,达至一种悲剧阅读的审美快感的,是《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这是一本黑颜色封面的书,一位干瘦清矍的老者抿嘴柱杖独坐,眼神和背景一样深邃而神秘,黑与白分明。打开书的扉页,上有一行字:“九六年九月九日强台风迅过后得,友代购于羊城,甚喜”。
浏览目录,就很有些惊心动魄了,仿佛生与死的冲突不断的袭击:陆沉—温情—
关门—磨难终于启幕—欢乐走到了尽头—吾侪皆苟活—哭泣的1958年—草间偷生—学人悲歌—昙花一现—挽歌—长夜—绝响……
开读不久,就可以听见惊世骇俗的声音——陈寅恪担任中古史研究所所长的两个条件:
一、允许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
二、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
我是在一九九六年九月十四日,这个周六的早上,有雨的早上,就开始接着从第七章“欢乐走到了尽头”阅读起。读到下午约五时雨大起来时候,已是第十五章“一段昙花一现的日子”,当时我写有这样一段批注:“翻读此书的今日,整天雨不断。岂非天意?历史于心胸,志向于心胸,命运是否有所兆示?”晚读“向达南下,陈向会晤”文字时候,有一批语:“毕竟是农民起义,对士大夫,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打击是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这种打击,思想的根源有否清末反传统之极端倾向在?”读完第十七章“今生所剩无几日”,时已“晚7:55,雨又大起,窗檐淅沥如泣”。读完第二十一章“身后是非谁管得”,时已“夜10:05,雨止,仍有滴嗒敲心”。总之,这一天,风雨如晦的从清晨到深夜的十多个小时里,在一个穷乡僻壤的狭小环境中,我一口气地读完了一位文化大师的最后二十年的命运。
第二天上午,我用了三个小时完成了一篇读后感,总结了这部命运悲剧:“该书是将传主作为一场文化力量与政治力量(其实也是中国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的进化、文明部分与落后、愚昧、专制封建部分之间)悲剧冲突的主人公来写的。在文中作者欲追寻建国以来的知识分子问题真相,再现知识分子在人间炼狱中的各种生存形态,同时也寄寓对当下处境的同样深情的关切和慨叹。作者欲倡扬、提拔的正是传主的那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一种自觉守护文化并与之共命运的人文精神,也就是一种悲剧精神。”
在这份读后感中,我还思考了一个问题:“何以有这样一个不重视知识及知识者价值的国情?……其实这也是八十年前就已经被问到了的问题。想到这里,我已不得不佩服陈氏的超越性眼光:大意谓国体之为君主或者民主是次要的,重要的还是道德品质(见本书第424页,参陈寅恪〈〈读吴其昌撰梁启超传书后〉〉)。这个‘道德’无疑是其具有进步意义和民主色彩的学术标准——‘独立的意志,自由的精神’。假设这样一种品格能够由少至多地积累培养出来,则中华民族‘终必自振’。我想陈氏提出的无疑是不少优秀‘士人’所想到并实践着的解决中国问题(也即文化问题)的一个根本办法!”
风雨又过十二年,往梦依稀!从书柜中一一搜寻多年来旅游全国访得的陈氏书籍,重读这些渐行渐远的文字,看见自我生命成长的痕迹,忽然想起前段时间与恩师的一次交谈。电话中我才知道老师的父亲刚刚去世不久,话题又回到了当年提及的那段家史:曾祖父是辛亥烈士,被清军捕杀于粤西山区(广东第一个革命政权),有一遗腹子;父亲曾任省政府秘书,建国后不惯官场,主动要求到地方任教。老师撰有悼联:“经风经雨始终胸怀坦荡,知荣知耻不辱书生气节”,称唯有用“书生”二字概括父亲一生才十分恰当。当老师引用到龚自珍的文句“天下事舍书生无可属”时,老师已泣不成声……
二00八年八月一日凌晨五点完成初稿,上午十时修改,于岭海文舍
第二篇:一个对我影响最深的人
一个对我影响最深的人
人生的旅途是充满艰险、蜿蜒曲折的。面对他,与他挑战需要我们内心深处的勇气。而勇气的赋予者--对个人成长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而我的那个支柱,是我已故的奶奶。
在我一岁多的时候,父母因为工作忙,让我的爷爷奶奶看着我。在我的印象里,奶奶总是那么慈祥,那么爱我,从没有严厉的说过我。我上学后,她每天都早早的叫我起床,起床的时候早点都准备好了,不凉不烫的牛奶,夹好荷包蛋的面包,还有一碟奶奶腌的小咸菜,吃完,洗漱完后,奶奶帮我穿好衣服,爷爷带着我出门去学校,每当我走下第一阶楼梯,总能听到奶奶说:“好好上学!”
在我六年级时奶奶得了重病,下不了床了,但她一直关心我爱护我。直到我上初一的时候奶奶永远的离我而去了。
那是初一的一个周日,我下午的时候在奶奶的注视下拿好行李去上学校的同步班,我上完后到了宿舍,然后被佘老师叫走,让我拿好东西回家,我疑惑地收拾好东西,走出了学校。上了爸爸的车,汽车高速的在公路上飞驰,车里凝重的却像能滴出水来一样,坐在我旁边的表弟把手臂搭在我的肩上。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沉寂“如果一段时间你见不到你的奶奶,你会怎样?”说话的是我的妈妈,我也忘了当时的回答了,而且也只是以为奶奶又住院了,可能医院离家比较远。
到了家,我从爸爸口中得到了我奶奶去世的消息,我的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扑到了爸爸的怀里。我当时哭了好长时间,好像要把身体里的水全都哭完似的,我不能接受这个现实。
第二天我做着我伯伯的大巴车和许多亲戚一起,去了一个地方,跪在地上听阿訇念完经后我们去看了奶奶的遗体,奶奶还是那么的慈祥、平静,好像真的是安详的睡去了。我的眼泪不停地在眼里打转,到了外面,眼泪又一次流了下来。
到了回民公墓,我抱着香炉走在前面,到了之后,我把香炉放在墓碑前。看着奶奶的棺材被放进地下。土越埋越高,渐渐地平了。泪水打湿了脚下的土地,脑海里想着过去与奶奶的种种,想到以后再也见不到奶奶了,见不到那慈祥的面容,也听不到那熟悉的“好好上学”了。
突然我的心里响起了一个熟悉无比的声音,只不过说的是我从没听过的一句话“你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在我怀里的小孩子了!”
第三篇: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个人
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个人
茫茫人群,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在我脑海中一一闪过,谁对我的影响最深呢?那就是我的外公。
外公是军人出身,是一个很严格的人,他做事严谨,从不溺爱我。我小时侯体质差,总爱生病,家里的人对我十分呵护,唯独外公对我要求十分严格。为了让我增强体质,外公无视家里人的反对,为我制定了一系列的锻炼计划。刚开始我觉得辛苦,哭着闹着不愿意锻炼。外公说:“男子汉流血不流泪,要想成为男子汉,就应该不怕辛苦、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才能胜利。”为了让我能够坚持下来,无论刮风下雨,在外公的督促下我的锻炼计划从未间断过,外公每次都和我一起锻炼。就这样坚持了几年,我的体质越来越好,很少生病。
他为人正直,还是个热心肠的人。一个炎热的夏天,天气很热,外公领我游泳回来,路过离菜市场不远的一家水果店看见有许多买西瓜,我们都觉得又累又渴,于是我们决定买个大西瓜回去吃。到水果店时,在我们前面有一位阿姨也在买西瓜。她可能因为太着急了,走的时候忘记拿钱包了。那个卖瓜的老板伸手拿到钱包,兴高采烈说:“哎呀,这下可捞住了”。外公一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那个卖瓜的老板手中夺过了钱包。那个老板楞住了,等他反应过来,钱包已经在外公手里了。这时,外公说:“小伙子,做人要讲诚信,不义之财不可取。”听了外公的话,那个老板惭愧的低下了头。我问外公:“现在该怎么办?”外公说:“那个丢钱包的阿 姨一定会来找的,咱们就在这等她。”我又热又渴,觉得时间过的真慢,都有点不耐烦了。就在这时,一个急匆匆的身影映入我们的眼帘。刚进门,就急急的问道:“大爷,你们有没有见到一个钱包?”外公说“你可回来了,怎么这样不小心啊!还好被我们捡到了。”说完把钱包递给了他,这时那个阿姨连忙打开钱包,看见里面的东西完好无损,终于松了一口气,连声向我们道谢。
外公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我,他教会我坚强、勇敢、正直、守信。使我明白外表的美不是真正的美,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外公是我生命中的一个挥不去的烙印,一个有益处的烙印!他是对我影响最深的人。
第四篇: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个人
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个人
不知从何时起,我就一直很排斥母亲的管教,讨厌她不理解我。相反,我爱我的父亲,父亲总能让我感觉到理解的温暖。而母亲,总是用她独特的方式来限制我的行动,以她的一厢情愿策划我的生活。生性不羁的我厌恶被人操纵着。于是矛盾在日益碰撞中愈发激烈。发狂的时候,我有时甚至忘记对母亲所应持有的“尊重”。
矛盾归矛盾,生活还是在一如既往地继续着。
因为自己的英语成绩不甚理想,母亲帮我找了一个家教,课外辅导我。虽然自己很不情愿,为了成绩能有所提升,我还是勉强地接受了。
那天晚上,我去英语老师家补习,直到9点多才离开。
下楼时,寒风透过楼道的护栏猛烈地刮着,我不由得紧缩脖子,顶着凛冽的寒风“噔噔噔”地下楼。刚出防盗门,猛地一抬头,一个背影闯进眼帘,是母亲!借着昏暗的路灯,我分明认得出那是我母亲,她靠在车旁,弓着身,背对着我,双手放在嘴边直呵气,或许是想获得更多的暖和,她还不时地抬头看看灯光,可寒风毫无人性,依然有恃无恐。那时,我忘记了身上的寒冷,忘记了夜的黑暗,忘记了一切的一切,我的大脑储藏空间,只有母亲!只有在寒风中颤抖等待的母亲!
突然,母亲转过身,看到了站在原地发愣的我,推着车走过来。她的身影越来越近,最后她的影子笼罩在我的身上。我不知所措,言不由衷地问:“你来干什么?”母亲从车篮里拿出一件风衣,笑道:“我怕你冷,拿了件衣服过来。接你回家。”接过衣服,触到她冰冷僵硬的手指,问:“为什么不到老师家里去找我?”“因为我怕影响你学习啊!”她说得那么自然,让我顿时哑然。
只是因为怕影响我,母亲在凛冽的寒风中苦等大半天!长期和母亲冷战,已不懂得如何和母亲沟通交流的我,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表达心里突然涌起的各种滋味,只是木然地披上衣服,和她一起慢慢往家的方向走。橘黄色的路灯投射光芒,竟是如此温馨。想起一次次的争吵,她那受伤的眼神,我深感愧疚,她是我的母亲!忙着“捍卫”自己“自主权利”的我,以前竟忽略了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
风依旧在身边呼啸着,但我的已经感觉不到丝毫寒意。是母亲的爱,为我驱散夜的黑暗,风的寒冷。我知道,无论在什么时候,她都会在我身边!就像那件风衣,带给我温暖和希望!
很多时候,父母给孩子的爱超过对自己的爱,尤其是母爱,妈妈把她大半生的心血都放在了我的身上,而很多时候,我却浑然不觉。还记得小时候,父母都在兵工厂工作,我们一直生活在大山里,那里的物资相对缺乏,妈妈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我,却说自己不喜欢吃。那时的我竟然就相信了,还问妈妈:“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想吃的东西你都不想吃?”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真是很傻,妈妈为了留给我,怎么舍得吃呢? 妈妈是一位教师,她就像辛勤的园丁一样,对每一个学生对关爱有加,记得那时候,妈妈经常领很多哥哥姐姐到我们家里玩,他们有学习成绩好的,也有学习成绩差的,其中有一个哥哥,本来家庭人口多,父母不怎么关心他,学习也差,在学校里一直很自卑,妈妈就经常提问他,当他回答对了问题,就适当地表扬他,终于那个哥哥的成绩得到了提高,也渐渐变得自信起来。妈妈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人人都是平等的,也应该接受均等的教育,这不只是说都到学校学一样的课程,而是老师要不偏不倚地爱每一个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他们每一个人最大的积极性,力争让他们都成才。
妈妈对我的教育很严格,但在相处上我们却像朋友一样,我们彼此分享工作和学习中的乐趣,彼此分担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记得刚上大学时,妈妈到学校看我,大家看到我们亲密的样子,都感觉更像好朋友,而且那时候妈妈虽然42岁了,仍然看上去非常漂亮,大家都说她比我这个18的小丫头要漂亮,我听了后感觉很开心,是的,妈妈在我的眼中永远是最美丽的,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妈妈在学习上非常刻苦,在工作上非常兢兢业业,这些都是我的好榜样,虽然现在我不在妈妈身边,但我每周都会给妈妈打一个电话,因为我知道,她是多么地牵挂我,虽然我很多时候并没有同样地牵挂她。祝愿妈妈健康长寿,和爸爸一起走好百年人生!
第五篇: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对于这个看似很简单的一个问题,我一时却很难回答。自忖自己枉活四十余岁,难道连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也找不出来吗?
于是,我开始把读过的中外名著在脑海中一一排查。这一排查不要紧,我突然发现,自己在不同的阶段喜欢的书是截然不同的,下面就一一列举。
幼儿园时喜欢的是……唉,俺出生早了,没赶上上幼儿园的好时候。想想,六七岁时自己在干啥?噢,大概在河里摸鱼,在教室外边听老师讲课吧。
七岁入学。小学时最喜欢的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哥哥从学校图书馆借回的。一个人躲在黑暗的里屋里读书的情形犹在眼前,又害怕,又想看,有时一读就是半天,也没人提醒一下,可怜眼睛就是在那个时候近视了。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有这么多的作业,记得上一年级时我每天就只带着一支铅笔两张32开的白纸上学,一张纸学语文,一张纸学数学。我把这事告诉了儿子,儿子听后,嘴张成大大的O形,惊讶与羡慕齐飞,嫉妒与恨一色。
初中时最喜欢的书是《红楼梦》,宝黛的爱情故事让人黯然心伤,然而其词藻之华丽却让人不忍释卷。可能受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那个时候的自己对《红楼梦》前八十回喜欢得要命,但对后四十回却感觉味同嚼蜡,感觉与前八十回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这种感觉也只有那个时候有,现在我重读《红楼梦》,却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强烈的感觉了,怪异吧?
高中时最喜欢的书是《天龙八部》,最喜欢书中的乔峰,希望自己将来也做一个像乔峰那样顶天立地有情有义纵横江湖的英雄好汉,但后来不是很喜欢了,觉得这样的人可以敬佩,但不可以效仿。一直不太喜欢那个段誉,倒不是不喜欢他对爱情的执著,只是他的表现实在太娘娘腔。以不才的想法,喜欢一个人,找个机会直接告诉她就是,唧唧歪歪磨磨蹭蹭,是男人做的事儿吗?
大学时,最喜欢的书是《安娜·卡列尼娜》,可怜的安娜,可怜的渥伦斯基,还有被安娜抛弃的卡列宁和孩子们。我从未像许多评论那样对安娜的丈夫卡列宁怀有恶意,相反,我很同情他,他有他的生活方式,这种了无生气的刻板的生活方式对追求浪漫的安娜来说是错的且不可忍受的,但对身为官员的卡列宁来说却是对的。也许,他们谁都没有错,错的是造物主,让人生观爱情观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生活在了一起,导致了令人心酸的结局。
毕业后至今,喜欢的书也是一直不定。一度喜欢读《平凡的世界》,同许多人喜欢书的孙少平不同,我更喜欢孙少平的哥哥孙少安,觉得他更质朴,更亲切,就像身边的某个人,他的起起伏伏的命运令人扼腕叹惜,但他的失意和奋斗却给我更多的人生启迪。他让我明白,人活着要有希望,生命之树常青,或者说,勇敢地活着就好。
再后来,又把四大名著重读了N遍,最喜欢的还是《红楼梦》,以下依次是《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最不喜欢《水浒传》,整个一为黑社会歌功颂德的书,“替天行道”,一群只知道杀人放火的家伙知道什么是“道”?《水浒传》对女性的歧视尤其不能让人
接受,看来作者受程朱理学的毒实在太深了。但转念一想,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受时代条件的限制,作者思想存在着某种局限性也是必然的,我们不能用今天的伦理道德标准来衡量古人的。这样一想,心里也就释然了。
最近读《古文观止》和《西游记》比较多。《古文观止》篇篇都是精华,百读不厌。至于《西游记》,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儿童读物,我也很奇怪自己空闲时节为什么会不自觉地拿它来阅读消遣,但没办法,就是喜欢读,尤其喜欢读孙悟空给朱紫国王治病那一节,悬丝诊脉的手法运用得更上出神入化。看来孙悟空不仅棍子舞得出色,他的医术也同样出类拔萃,扮猪吃老虎的感觉一定很爽。老婆说我没长大,是个老顽童,我觉得她说的有道理。
对于名人传记以及励志类的书籍,大概是因为生性懒惰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原因吧,一直不太喜欢读。敬佩的人物不少,但一直没有崇拜的人物,因为一直觉得,我崇拜的对象只可能是万能的神,可只听说过神,却从没见过神,神是否存在一直是个疑问,因为也就一直没有崇拜的情感了。事实上,我从心里觉得,崇拜意味着把自己的精神和肉体完全交给了某个神或权威,意味着自我意志和主体意识的消失,惟他人(神)是从。中国经历过这样的时期,教训太深刻,所以一想到这个词就心惊。
说到最敬佩的人物,排名第一的是司马迁,以下依次是苏轼、爱因斯坦、汉武帝、唐太宗,再往下数,就数不大出来了。之所以只有这寥寥几个人物,本人读书少知理浅可能是主要的原因。但我相信,我并不孤单,同道中人想必也不少。
这样数下来,我终于发现了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居然是司马迁的《史记》!尽管我没有完整地读过《史记》,但我记得,在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家里曾在一本书,内容尽是《史记》节选。冯讙(huan)的薛地焚券、狡兔三窟,让我知道了智谋的重要性;淳于髡讽谏齐威王“一鸣惊人”、厚币赴赵国搬救兵的故事,则让我知道了生活中的智慧;“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之语,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自己艰难生活中的支撑力量,而司马迁本人的际遇则对“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做了生动的注释;“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松柏的品格,足为我等楷模;“大丈夫不可苟富贵,亦不可徒贫贱”,感觉就像是长者在耳边的轻声教导,于我心有戚戚焉。
看来,还是年小时读过的书,才能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不知道别人怎么样,但至少我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