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0:1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调研报告》。

第一篇: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畜牧业发展成败在防疫,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将对畜牧业生产带来灾难性损失,加强动物疫病防控责任重大。当前,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动物流通日趋频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增大,如何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确保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急待探索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数年来的基层工作经历,在走访调查县内及毗邻县市乡镇的基础上,就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谈点浅见。

一、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现状堪忧

(一)防疫队伍薄弱。一是专业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乡村兽医”是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主力军,随着畜禽养殖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养殖方式不断转变,养殖户对“乡村兽医”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相当部分“乡村兽医”是自学成才或子承父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兽医专业学习和培训,其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在动物疫病诊断和防治上远远跟不上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二是年龄老化“断层”现象十分突出。由于受财政供给及人员编制等限制,加之基层工作条件差、待遇低,很多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到基层,绝大部分乡镇畜牧兽医站已连续多年没有输入“新鲜血液”。同时,基层站人员职称评定很难上高级,优秀专业人才发展空间受到约束,人才难留。据调查,目前基层一线兽医从业人员,年龄多数在40岁以上,不少年轻人宁愿选择外出打工也不愿从事收入不高且又脏又累的动物防疫工作,防疫人员老龄化和“断层”现象日趋严重。三是工作待遇偏低。山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加之强制免疫病种增加,为保证疫苗效价,常常需要2—3轮免疫注射。防疫人员必须翻山越岭,户户必到,每天防疫注射不过几十头,有时完成一户需要往返几十里,工作十分辛苦,而防疫人员的待遇又普遍很低,容易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工作难度巨大。一是养殖方式落后。当前,农户散养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总体规模仍然较大。由于养殖方式落后,动物防疫条件又差,加之住户分散,防疫工作既费时又费力。很难保证动物免疫效果。二是防疫意识淡薄。散养农户,甚至一些干部对动物防疫意识淡薄,防疫工作的普及和推进难度大。三是过敏反应负面影响较大。防疫注射应急反应和死亡补偿经费低,一旦发生防疫过敏反应或死亡,由于补偿经费与动物实际价值悬殊较大,导致养殖户对防疫工作产生抵触情绪,个别防疫员因害怕过敏反应而打假针或偷工减料,导致免疫密度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三)防疫装备落后。一是办公条件普遍较差。基层畜牧兽医站经历多次改革,管理体制“几上几下”,造成乡镇站资产流失严重,部分站办公房屋年久失修,少数乡镇站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靠租房办公,工作条件极为简陋。二是设施设备落后。近年来,通过国家和省级项目补助,县级防疫机构的设施设备有了明显改善,但乡、村两级防疫机构的装备仍然落后,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

二、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严格落实动物防疫工作目标责任。动物防疫工作事关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动物防疫工作作为“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头等大事,乡镇政府与村委、畜牧站与防疫员要分线签订动物防疫工作目标责任书,真正做到工作责任、任务分解、目标考核“三到位”,切实把“政府保密度,部门包质量”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跟踪督查力度,制定绩效考评办法,严格执行重大动物疫病“一票否决”制度,不断建立完善动物防疫工作长效机制。

(二)切实加强基层防疫队伍技能培训。每年集中轮训乡村兽医、执业兽医、规模养殖场业主1—2次。一方面请进来,邀请知名专家、教授集中授课、专题培训和现场操作示范,培训畜牧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防检疫操作、养殖风险规避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走出去,选派技术干部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畜牧业发达地区进修学习和观摩取经。全面提高基层防疫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打造高素质的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不断提高动物防疫水平,确保防疫工作规范开展。

(三)建立完善动物防疫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一要加大基层防疫基础设施和防疫装备经费投入。将乡镇站工作阵地、村级兽医室、无害化处理场所等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事业纳入财政全额预算,建立防疫装备和物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确保防疫注射、检疫检验和疫情扑灭所必须的装备物资落到实处;逐步推进乡镇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夯实动物防疫工作基础。二要保障免疫副反应和无害化处理经费投入。各级财政要足额预算免疫副反应和无害化处理补助经费,严格实行“专款专用”,确保防疫注射副反应和死亡补助经费,切实维护养殖户利益。三要增加村级防疫员经费投入。目前,村级防疫员均为季节性临时用工,劳动报酬低,人均年劳务费收入不足3000元,尚不够缴纳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等费用。应制定出台村级防疫员管理办法,推行村级防疫员“乡聘村用”管理模式,将村级防疫员纳入村级干部管理,提高其劳务费用标准,妥善解决其养老、医疗、工伤保险等实际问题,保障基层防疫队伍稳定和后继有人。

(四)全面提升畜牧养殖科技水平。以转变生产方式为主线,以“巴山新居”建设和扶贫开发为对

接点,以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大力培育畜牧业生产专合组织,推行“公司+农户”、“龙头+基地+专合+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引导生产要素向养殖能手聚集、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载体,推广应用优良畜禽品种、科学养殖及疫病防治技术,推进现代畜牧产业发展,促进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第二篇: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我县动物防疫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蒋波

畜牧业作为我县农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直以来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一直威胁着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县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动物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由于我县地理位臵特殊,北接陕西,东连巴中,加之高速公路、铁路横贯东西,为外疫病的传入带来了可乘之机,也为我县动物疫病防控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动物疫病防控仍然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的重要课题,在此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动物防疫工作经历,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

1、当前我县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工作开展难度大。虽然自09年初,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已经进行完毕,乡镇动物防疫队伍得到稳定,但我们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还未完全建立,大面积的春、秋集中免疫工作仍然靠乡镇(街道)的畜牧兽医职工去完成。繁杂的工作量让乡镇兽医难以承受,常年动物防疫工作效果难以得到保证。近年来,国内外动物疫病呈高发态势,动物免疫的病种相应增多,春秋畜禽强制免疫已从原来的猪、牛、羊扩展到鸡、鸭、鹅、犬等多种动物。从生

猪免疫来看,每头猪至少要注射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三种疫苗。难度最大的应该是家禽免疫,我县每年出栏家禽300余万只,要在春、秋2个月内集中完成大面积的畜禽免疫工作,工作负荷之重可想而知。

1.2 群众动物防疫意识不强,主动配合不够好。由于我县地处山区,往往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部分农户不很积极配合动物防疫工作,部分养殖大户存在不按程序进行科学免疫的现象。特别是在家禽免疫方面,一些养殖农户不积极主动配合,家禽敞放出去,水禽放进池塘,就很难进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注射,从而导致家禽免疫密度难以达到规定要求。

1.3 乡镇防疫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虽然近几年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但还是存在近半数乡镇站办公用房紧缺,不利于防疫工作开展。我县下辖35个乡镇,这些乡镇畜牧站的防疫、检疫、诊断等设施还相对简陋,缺乏必要的快速诊断器械,检测手段普遍落后,制约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1.4 动物防疫监管难以到位,综合防治效果较低,疫情监测难以做到及时、准确。由于村级防疫队伍还未健全,一来缺乏各监测点的疫情监测人员,使得疫情监测难以做到随时掌握;二来对分散的饲养户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平时补针工作难度大,使免疫接种密度在非集中免疫期间难以达到规

定指标,从而使综合防治效果降低,个别边远地区甚至出现免疫死角,成为动物疫病发生的潜在隐患。

1.4 人员业务素质高低不齐,个别工作开展不到位。虽然通过两次公开招聘我局引进了部分高学历专业性人才,但还是难以改变长久以来因体制原因导致的技术人员的缺失。现有的绝大多数乡镇站工作人员都是曾经未受过正规教育或培训因长期生活在一线的人员,且年龄层次普遍偏高,对现代畜牧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术不熟,后续学习能力较弱,不能适应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发展模式对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对我县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进一步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建议

2.1 加强行政管理。动物防疫工作不仅关系到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各级政府和畜牧主管部门应继续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奖惩兑现。动物防疫工作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稳定基层防疫队伍,进一步做好事业人员的的绩效工资及福利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2 建立完善机制。我们应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完善动物防疫监测预警体系、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动物防疫物资保障体系,强化对乡镇和村级动

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能。要加强现有动物防疫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加快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筑牢基层动物防疫网络屏障,切实解决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继续努力改善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环境,积极提升乡镇动物防疫人员的业务能力。

2.3 广泛宣传发动。动物防疫必须依靠广大群众,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行“群防群控”、“联防联控”。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动物疫情、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人民群众的动物防疫意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组成完善的动物防疫网络体系和疫情监测网络体系,提高疫情快速反应和处臵的能力。

2.4 搞好防疫监管。要继续采取“五强制,两强化”(强制免疫、扑杀、封锁、检疫、消毒,强化疫情报告、防疫监督)综合防制措施,切实加强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制工作。要健全完善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加强以口蹄疫、禽流感为主的动物疫情调查和监测工作,进一步改善工作手段,做到及时、准确地报告疫情。县、乡(镇)两级政府要建立一支反应迅速的动物疫情应急队伍,一旦发生重大疫情、立即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快速处臵,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5 坚持依法防疫。对动物防疫工作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做好动物疫病的免疫、预防、消毒、控制和扑灭工作。春秋两防工作结束后,应加强督促检查、查漏补缺,对免疫指标达不到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力争使畜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耳标配戴率达到100%,对新补栏畜禽、怀孕畜、仔畜、漏免畜及因病缓免畜禽要及时补针,做到动物防疫密度常年保持100%,以全面提高畜禽抵抗疫病风险的能力。

2.6 加强检疫监督。为了防止和控制外源性动物疫病发生,到外地购买畜禽继续严格实行申报检疫管理和隔离观察制度, 严禁私自乱引。继续把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监督检查紧密结合起来,对运载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过往车辆严格查证、验标、点物、登记,对运输的猪、牛、羊、禽等必须加强检疫,对运输工具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对来路不明的“三证”不全的畜禽进行补检重检,坚决杜绝外疫传入及疫情扩散。各地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用畜禽,最好做到自繁自养,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疫病传播。

2.7搞好人才的引进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防疫队伍素质。根据工作中不断变化的对各类专业性人才的需要,制定适宜的招聘计划与措施,切实加快人员新老更替速度,把部分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已离退休年龄不远且确实业

务水平较差,后续学习能力较弱的实行离岗待退制,及时补进新技术人才,减少技术差口。定期和不定期的加强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在循序的新老更替中夯实队伍业务水平,稳健的提供队伍业务素质。

2012年9月17日

第三篇: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一直威胁着各地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市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动物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由于我市地理位置特殊,方便的交通为

畜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外疫传入带来了可乘之机,为我市动物疫病防控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动物疫病防控仍然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的重要课题,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动物防疫工作经历,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

1、当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工作开展难度大。今年来,由于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已经进行完毕,乡镇动物防疫队伍得到稳定,但我们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还未建立,大面积的春、秋集中免疫工作仍然靠乡镇(街道)的几名兽医去完成,繁杂的工作量让乡镇兽医难以承受,常年动物防疫工作效果难以得到保证。近年来,动物疫病呈高发态势,动物免疫的病种相应增多,春秋畜禽强制免疫已从原来的猪、牛、羊扩展到鸡、鸭、鹅、犬等多种动物。从生猪免疫来看,每头猪至少要注射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三种疫苗。难度最大的应该是家禽免疫,**市每年出栏家禽200余万只,要在春、秋2个月内集中完成大面积的畜禽免疫工作,工作负荷之重可想而知。再就是开通蔬菜畜禽绿色通道后,高速路成为畜禽进出市境的主要通道,而**境内三个高速路口无动物检查站,给我市动物防疫工作留下严重隐患。

1.2 群众动物防疫意识不强,主动配合不够好。由于我市地处山区,往往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部分农户不很积极配合动物防疫工作,部分养殖大户存在不按程序进行科学免疫的现象。特别是在家禽免疫方面,一些养殖农户不积极主动配合,家禽敞放出去,水禽放进池塘,就很难进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注射,从而导致家禽免疫密度难以达到规定要求。

1.3 乡镇防疫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利于防疫工作开展。**市辖13个乡镇(街道),有4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无办公用房,3个畜牧站的办公室为危房,这些乡镇畜牧站的防疫、检疫、诊断等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快速诊断器械,检测手段普遍落后,制约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1.4 动物防疫监管难以到位,综合防治效果较低。由于村级防疫队伍还未健全,对分散的饲养户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平时补针工作难度大,使免疫接种密度在非集中免疫期间难以达到规定指标,从而使综合防治效果降低,个别边远地区甚至出现免疫死角,成为动物疫病发生的潜在隐患。

2、进一步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对策

2.1 加强行政管理。动物防疫工作不仅关系到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各级政府和畜牧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行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动物防疫工作不仅纳入单项目标管理,而且纳入综合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兑现。动物防疫工作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稳定基层防疫队伍,落实好事业人员的的绩效工资及福利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2 建立完善机制。我们应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完善动物防疫监测预警体系、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动物防疫物资保障体系,强化对乡镇和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能。要加强现有动物防疫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市、乡(镇)、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加快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筑牢基层动物防疫网络屏障,切实解决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改善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环境,积极提升乡镇动物防疫人员的业务能力。

2.3 广泛宣传发动。动物防疫必须依靠广大群众,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行“群防群控”、“联防联控”。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动物疫情、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人民群众的动物防疫意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组成完善的动物防疫网络体系和疫情监测网络体系,提高疫情快速反应和处置的能力。

2.4 搞好防疫监管。要继续采取“五强制,两强化”(强制免疫、扑杀、封锁、检疫、消毒,强化疫情报告、防疫监督)综合防制措施,切实加强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制工作。要健全完善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加强以口蹄疫、禽流感为主的动物疫情调查和监测工作,进一步改善工作手段,做到及时、准确地报告疫情。市、乡(镇)两级政府要建立一支反应迅速的动物疫情应急队伍,一旦发生重大疫情、立即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快速处置,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5 坚持依法防疫。动物防疫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做好动物疫病的免疫、预防、消毒、控制和扑灭工作。春秋两防工作结束后,应加强督促检查、查漏补缺,对免疫指标达不到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力争使畜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耳标配戴率达到100%,对新补栏畜禽、怀孕畜、仔畜、漏免畜及因病缓免畜禽要及时补针,做到动物防疫密度常年保持100%,以全面提高畜禽抵抗疫病风险的能力。

2.6 加强检疫监督。我市近年发生的多起动物疫病都是由外引畜禽引起的,为了防止和控制动物疫病发生,到外地购买畜禽必须严格实行申报检疫管理制度, 严禁私自乱引。我们要把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监督检查紧密结合起来,对运载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过往车辆严格查证、验标、点物、登记,对运输的猪、牛、羊、禽等必须加强检疫,对运输工具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对来路不明的“三证”不全的畜禽进行补检重检,坚决杜绝外疫传入及疫情扩散。各地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用畜禽,最好做到自繁自养,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疫病传播。

第四篇:吴忠市动物防疫工作调研报告

吴忠市动物防疫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市农牧局统一安排,2010年4月至5月,吴忠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利通、红寺堡、青铜峡、盐池、同心等5个县(市、区)对我市动物防疫工作进行调研。调研人员分别听取了县(市、区)相关部门对动物防疫工作情况的汇报;走访了10个乡镇、11个村、4个肉牛场、5个奶牛园区、6个羊场、2个猪场、100户散养户及盐池省际间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查看了动物免疫档案,并与经营户、农村饲养户进行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动物防疫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动物防疫工作按照农业部、自治区、市有关精神和要求,以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等防疫监测为重点,全面做好防控工作。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责任目标明确,工作重点突出,措施得当有力,未发生一起重大动物疫情。但是,今年来我市疫病防控形势严峻,旧的疫病还没有消灭,新的疫病又有出现。如青铜峡发生的猪五号病疫情,现已扑灭。

(一)各级政府和农牧部门领导重视动物防疫工作

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指挥长的重大动物疫情指挥部,协调指挥各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各县(市、区)政府也相应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的重大动物疫情指挥机构。按照农业部、自治区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市农牧局和县(市、区)农牧局先后召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动物防疫工作。市农牧局领导还多次到基层入户检查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二)目标责任明确,防疫制度基本健全

一是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多次制定并下发了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文件,对动物防疫工作提出目标要求和明确责任。做到: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或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猪、禽和大牲畜病死率控制在5%、13%和1%以内。并与县(市、区)签订了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状,各县(市、区)政府也分别与乡镇签订了动物防疫工作责任状,明确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应对机制,做到一级抓一级。二是加强动物防疫相关制度建设。我市调整了指挥部成员,出台了《吴忠市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预案和措施,从制度上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规范、及时、高效、有序地处理与防控。

(三)动物防疫网络基本形成

一是配备了村级动物防疫员。全市选聘了400多名村级动物防疫员,村级防疫队伍建设得到加强,防疫工作有了较大的起色。截至目前,全市已确保每村至少有一个动物防疫员。基本形成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动物防疫网络,进一步推动了基层防疫工作。同时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对城乡市场、超市的畜禽及其产品进行检疫监督,把好准入关。二是加强省际间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建设。目前已建有盐池牛记滩、惠安堡2个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建设;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市2个检查站加大了对入境或过境车辆的检查,检出病死畜禽134头(只、羽),并全部做了无害化处理。

(四)动物防疫经费基本到位,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今年上半年,市财政共拨付动物防疫经费20万元。各县(市、区)财政也加大了防疫经费的投入。盐池县2007年县财政已拨付动物防疫工作经费20万元,其中疫苗配套款5万元。同心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安排资金解决好村级动物防疫员工资,没人每月300月,稳定了防疫员队伍,使防疫质量和密度得到了保障。

(五)工作重点突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大

一是切实做好免疫工作。按照自治区提出的要求,于今年5月全面完成畜禽春防工作,再加上紧急免疫工作,共免疫畜禽412.14万头(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占应免数的100%,口蹄疫免疫占应免数的100%,并建立了免疫档案。二是加大疫情的监控力度。2010年上半年全市共完成畜禽监测1.39万头(羽),免疫抗体合格率在70%以上。三是做好应对突发疫情的应急准备工作。正在重新修订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的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宣传和认识不到位

一是对《动物防疫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大,贯彻落实还不到位,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重要性未能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二是有些领导干部和群众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法制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重发展数量,轻防疫措施,重部署安排、轻督促检查,使动物防疫目标落实不到位;特别是防疫注射难、队伍稳定难、防疫员工资解决难的 “三难”问题已成为影响畜牧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二)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

我市除同心县外,其它各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还不具备法人资格。红寺堡区无乡镇畜牧兽医站,使畜牧站人员身兼乡政府中心工作和业务工作双重任务,忙于政府行政工作,而对动物防疫工作责任性和服务意识不强,严重制约了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饲养管理方式落后

我市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饲养方式一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导致动物防疫条件不符合动物防疫的要求,影响农村卫生,极易造成疫情的发生和传播,疫情隐患较大。特别是利通区、青铜峡市养殖比较密集,极易造成疫病从低级动物到高级动物直至到人的传播。

(四)动物(免疫)标识制度推行不力

牲畜(免疫)标识、免疫档案等管理不到位,国家制定了动物防疫标识管理办法,基层防疫人员对动物防疫也非常重视,但对防疫标识的认可没有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一方面基层防疫人员待遇低、人员少,开展工作携带的器械、工具、登记册多而繁琐,不乐意干;另一方面因为查验、回收防疫标识把关不严,降低了防疫员的工作责任意识,个别地方有补标识的做法存在,给防疫工作动态管理的各个环节带来了诸多不变。

(五)产地检疫工作薄弱

今年3月1日,新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开始施行。办法规定,畜禽在离开饲养场之前,畜主应提前3天报检。协检员应及时到场、到户进行检疫,在临床检查健康的基础上,结合免疫档案,查阅免疫证明和标识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凭有效期内的检疫证明准宰和销售,这些基础工作是以检促防的具体体现。

(六)动物防疫经费投入不足

一是开展动物防疫日常工作及重大动物疫病普查、监测、疫情处置、专业技术培训等方面的经费不能得以保证。村级动物防疫员工资偏低,平均每月每人只有200元补贴,特别是红寺堡区村防疫员每月才150元。许多防疫员不愿意做免疫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疫工作的开展。二是由于资金紧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兽医实验室仪器设备仍停留在最基本的常规水平,且数量不足,远未达到农业部兽医局及省所规定的要求。特别是乡(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更为薄弱,缺乏应有办公条件与基本的仪器设备。此外,全市冷链系统建设也十分薄弱,市本级只有一个20平方米的小型冷库,不能满足疫苗储备和周转,各县(市、区)冷库不到10平方米,难以应对突发疫情的发生。

(七)轻视疫病监测

对畜禽进行疫病抗体监测,为有效进行防疫提供科学依据。多数养殖者不能理解,错误认为抗体监测加重了畜禽应激,影响了畜禽的正常生长发育,对技术推广机构的举措不配合,甚至抵触监测,造成防疫时机的错失。

(八)动物防疫人员缺乏

红寺堡区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疾控中心人员编制10人,实际只有3人,却要承担4个乡镇的20万头牲畜、30万羽家禽的面上防疫工作,以及1个屠宰场检疫管理工作。个别县(市、区)乡畜牧兽医站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利通区去年一次退休6个老同志,个别乡站只有1人,除了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要抽去抓乡镇中心工作。年青同志进不来,动物防疫人员少与目前防疫工作量大、情况复杂、任务重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九)缺乏动物防疫应激反应补偿机制

比如对强制免疫动物造成应激反应甚至死亡的没有建立长效补助政策,畜主、兽医都难以承受动物防疫风险,加大了动物免疫工作的难度。尤其是对动物强制免疫以及对有疫病的动物进行捕杀、无害化处理不配合的养殖业主,没有强制性措施,处罚难度大。

三、几点建议及对策

(一)进一步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宣传力度

各级政府和农牧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动物疫病科普知识。特别是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常识,增强广大干部和群众防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养殖户、经营人员的依法防疫和自我保护意识,促使他们积极配合畜牧部门做好防疫工作。

(二)切实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建设

要进一步深化兽医体制改革,从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方面规范动物防疫管理。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动物卫生监督所全部落实法人资格,按照有关规定配足配齐监督执法技术人员,提高人员素质。要加大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业务水平,提高其工作待遇,使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得到稳定。配备市区居委会动物防疫协管员,加大对市区特别是城区结合部动物防疫工作力度。

(三)建立完善动物防疫经费保障机制

要把动物防疫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投入机制,及时拨付动物疫病的监测、预防、控制、扑灭以及监督管理等所需经费,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储备金制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动物防疫、卫生监督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特别是兽医化验室、冷链系统建设要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四)加大动物日常免疫与疫情监测管理力度

首先,要加大对动物免疫管理力度。各地要切实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工作要求,实行常年免疫制度。特别要加大对散养户畜禽、城区结合部居民饲养的畜禽的免疫注射工作,切实保证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达到100%,同时要认真做好免疫原始记录,防止闭门造车。要加强对疫苗市场监管,做好疫苗的供应,确保疫苗质量。其次,要做好疫情监测防堵工作。要加大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口蹄疫检疫监测力度,及时掌握动物疫情动态。要加大对市外疫情的监测防堵工作,认真执行准调证制度,严禁到疫区调运畜禽,对未经调入地动物卫生监督所批准擅自到省外调运的畜禽及其产品的畜禽经营户要严肃处理。同时,要密切关注畜禽市场动态,加强对城乡市场、超市内的畜禽及其产品的日常检测管理工作。

(五)改革现行管理体制

一是乡镇站人、财、物都纳入县级管理,由农牧部门垂直领导,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秩序化管理的模式。二是改革人事制度,实行公开招聘制,竞争上岗,高职低聘制度,真正把政治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强,有爱岗敬业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吸引到动物防疫工作中来。三是改革分配制度,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将村级防疫员的报酬纳入县财政预算,平均每人每月报酬由目前的200元增加到300元左右。

(六)继续推行《动物免疫证》制度

首先狠抓基础性的强制免疫工作,全面实施动物标识制度,确保耳标佩戴率达到100%;其次免疫要做到五统一,即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免疫程序、统一免疫标准、统一考核验收。其次以村为单位详细登记填写《动物免疫证》;同时实施动物产地检疫时必须查验《动物免疫证》,以有利于落实强制免疫计划,提高免疫密度,防止免疫空白点和死角的出现。

(七)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积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养殖。因此必须加快改革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小区,走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之路,既能提高畜牧养殖效益,又符合新的《动物防疫审查办法》要求,达到相应的动物防疫条件,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

(八)创新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运行机制

根据目前动物防疫主体不清、责任不明、工作不落实的状况,要按照重组队伍、转换机制、细化责任、加强监督的要求,全面实施动物防疫改革。按照责权利对等原则,乡镇政府或村民委员会同动物防疫员签订免疫接种承包合同,实行三定(定工作任务、定工作目标、定经济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

(九)树立以人为本的动物防疫新观念

主要是树立三个观念,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动物防疫观念,实现由以保护动物健康和畜牧业发展为核心,向以保护人类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为核心的转变。以往动物防疫工作是以保护动物健康和畜牧业发展为核心定位动物防疫工作,而不是以保护人类健康为核心定位动物防疫工作,使动物防疫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动物防疫工作的最终目标不单是保护动物健康和畜牧业发展,更重要的是保护人类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并以此为准则来重新确定动物防疫工作的地位、目标、指导思想、重点和措施。二要树立全程控制的动物防疫观念,实现由以结果控制为重点向全程控制转变。安全的动物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疫出来的,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对生产过程,包括畜牧生产、流通、加工、销售等全过程的控制上。三要树立以法制为中心的动物防疫观念,实现由以政府行为为中心向以法律为中心的转变。建立以法制为中心,经济、法律、行政、科技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防控,实现预防为主、依法治疫。

第五篇: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这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基层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滞后,口蹄疫、猪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一直威胁着畜牧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如何完善与加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动物防疫工作经验,谈一下自己肤浅的看法,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1、当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动物疫病防疫体系不健全,工作开展难度大。近年来,还有部份地方村级动物防疫网络还未建立健全,成为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薄弱环节,村级防疫工作条件差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难于保证常年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1.2 群众动物防疫意识淡薄,主动配合性差.由于我市地处西部山区、群众的文化水平低,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不很积极配合动物防疫工作,不按免疫程序进行科学免疫。

1.3 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利于防疫工作开展。华蓥市辖13个乡镇(街道),有4个乡镇畜牧站无办公用房,3个畜牧站的办公室为危房,其他乡镇畜牧站的办公条件也很差,乡镇畜牧站的防疫、检疫、诊断等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器械、工作手段普遍落后,制约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1.4 动物防疫监管难以到位,综合防治效果较低。由于村级防疫队伍还未健全,对分散的饲养户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平时补针工作难度大,使免疫接种密度在非集中免疫期间难以达到规定指标,从而使综合防治效果降低,个别边远地区甚至出现免疫死角,成为动物疫病发生的潜在隐患。

2、进一步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对策

2.1 加强行政管理。动物防疫工作的最终目标不仅是保护动物健康和畜牧业发展,而且是保护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动物防疫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观念,并以此为准则确立动物防疫工作的地位和目标。各级政府和畜牧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行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2.2 建立完善机制。各地应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完善动物防疫监测预警体系、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动物防疫物资保障体系,强化对乡镇和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能。要加强现有动物防疫机构建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工作理念,逐步健全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切实解决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改善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环境,积极提升乡镇动物防疫站业务能力。

2.3 广泛宣传发动。动物防疫必须依靠广大群众,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行“群防群控”、“联防联控”。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人民群众的动物防疫法律意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组成完善的疫情监测网络体系,提高疫情快速反应和处置的能力。

2.4 搞好防疫监管。要继续采取“五强制”(强制免疫、强制隔离、强制封锁、强制消毒、强制检疫)措施,切实加强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要健全完善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加强以口蹄疫、禽流感为主的动物疫情调查和监测工作,进一步改善工作手段,做到及时、准确地报告疫情。各级政府要建立一支反应迅速的动物疫情应急队伍,一旦发生重大疫情、立即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快速处置,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5 坚持依法防疫。动物防疫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做好动物疫病的免疫、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要确保三个100%。做好畜禽免疫和耳标标识的佩戴工作。春秋两防工作结束后,应加强督促检查、查漏补缺,对免疫指标达不到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力争使畜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耳标配戴率达到100%,对新补栏畜禽、怀孕畜、仔畜、漏免畜及因病缓免畜要及时补针,做到动物防疫密度常年保持100%,以全面提高畜禽抗疫病风险的能力。

2.6 加强检疫监督。我市近年发生的多起动物疫病都与外引畜禽有很大关系,为了防止和控制动物疫病发生,到外地购买畜禽必须实行申报检疫管理制度, 严禁私自乱引。要把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监督检查紧密结合起来,对运载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过往车辆严格查证,验标、点物、登记;对运输的猪、牛、羊、禽等必须加强检疫;对运输工具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对来路不明的“三证”不全的畜禽进行补检重检,坚决杜绝外疫传入及疫情扩散。

下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搞好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动物检疫工作是科学防制动物疫病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一项科学性、管理性都很强的系统工作。自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颁布实施以来,特别......

    如何搞好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一、保障经费,改善装备。要按《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将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纳入地方财政全额预算管理范畴,由公共财政足额保障其人员工资和日常运转费用,其依法收取的检疫等行政......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验材料[最终定稿]

    开拓创新 扎实工作努力把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提高到新水平(二○○四年三月五日)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从发展畜牧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高度,把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来抓,......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验材料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验材料是一篇关于经验交流的范文,由中国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免费提供,希望能够帮助您。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把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提高到新水平(二○○四年三月......

    动物防疫工作浅析

    动物防疫工作浅析自从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与畜牧行业相关的工作,但真正接触到防疫工作也是从今年开始,今年春天,局里安排我协助孙局长抓防疫工作,通过下基层的区域督导和防......

    动物防疫工作

    嘉峪关市动物防疫工作的思考 牛永安 (甘肃省嘉峪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嘉峪关市2007年兽医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健全法制体系严格追究责任制......

    最美基层动物防疫员

    最美基层动物防疫员——记江口镇动物防疫站站长贺格生同志在衡南县畜牧系统中,有一位个子不高,长相一般,戴眼镜,穿着朴素的人,他就是贺格生同志。他出生于1968年12月,89年毕业于衡......

    浅谈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浅谈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杨培昌1 (云南省楚雄州畜牧兽医站,楚雄675000)动物防疫体系是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乡镇畜牧兽医站是动物防疫体系中最基层的机构,村动物防疫员是动物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