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教师事迹材料
陈老师是xxx中心小学一名优秀的老教师,现担任xxx小学校长。参加工作31年以来,陈老师坚持在农村边远山区任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邓小平教育理论,认真实践“xxxx”,积极贯彻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言行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平时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工作几乎不请假。在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在教学、教研工作上,严格执行学校的有关规定,积极带领全校教师认真学习和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质量,主动协助各部门工作,大力开展的新课程改革,促使学校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作为教师,她始终认为:学习、研究、奉献是教书育人的基础。
一、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
作为一名老教师,陈老师能够虚心地向富有经验的年轻教师学习,同时自己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因而在业务上不断进步。
她注意研究和把握课程改革动向,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语文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他不断总结收集语文教学经验。即适当放慢教学速度,讲授新知识时力求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知识体系。同时语文训练保证质量,力求少而精,突出能力培养。跟传统的教学法相比较,这一教学方法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终于从茫茫听说读写中解脱出来。
xxx小学是农村边远学校,但陈老师对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在这一方面,陈老师也一直走在学校前列。陈老师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努力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一方面认真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思想,逐渐探索出富有特色的农村计算机教学模式。XX年6月,省报业集团捐资助学xxx小学10台电脑,陈老师利用这个契机,亲力亲为创办了电脑室,认真实施“农远工程”,让全校师生在互联网中受益,在广阔的教学资源中学习,并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让山村孩子初步接受了计算机教育。
二、关心学生成长,善于引导指南
作为一名校长,陈老师深入教学第一线,重视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教学,花力气、肯投入,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环境,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营造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陈老师对学生的 关心还表现在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引导上。陈老师透过分数看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十倍的爱心百倍的耐心去打开学困生的心灵之结,去搀扶学困生走出人生的误区,引导学困生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高尚、先进理念为指导,用发展的眼光、仁慈博大的母爱情怀,去呵护关爱所施教的学困生。陈老师经常利用午休时间走家串户,共同挖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构建家校共同监督的平台。
三、爱岗敬业、孝敬父母
作为一名完小校长,陈老师始终坚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一次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每一件日常生活,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兢兢业业,毫无怨言。XX年上半年她的父亲重病在苍南老家,为了不影响学校工作,她让爱人放下工地工作照顾老人,周末她和她爱人轮流护理、照料。陈老师苍南、福鼎来回奔波,从未落下一节课,从未耽误学校一项工作,默默地承担着困难和压力。由于休息不好,几个月下来,人整个瘦了一圈,陈老师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讲台,没有离开自己的学生。陈老师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的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又是一个品质高尚,爱岗敬业的“乡村好教师”。
第二篇:福建省优秀农村教师事迹介绍
执著的追求,无私的奉献
——XXX老师优秀事迹介绍
XXX老师,男,中共党员,1968年11月出生,1987年7月毕业于南安师范,同年分配到国专第二中心小学任教,1999年5月福建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自考毕业,2003年12月中央党校函授学院行政管理(本科)函授毕业,现为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南安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泉州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XXX老师先后担任我中心校所属基层小学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二十二年来,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团结同事,关爱学生,教书育人,赢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尊敬;二十二年来,他钟情教育,乐于奉献,痴心科研,勤于耕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显著的成绩,先后荣获“南安县优秀教师”、“南安市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钟情教育,乐于奉献
二十二年来,XXX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加班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了,即使在周末、节假日也总能在学校见到他的身影,家人没少因为他早出晚归怪过他、吵过架,难怪许多人都称他为“工作狂”。
XXX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刚参加工作之时,他接了一个班,班里学生习惯不好,知识基础差,大错一三五,小错天天有。面对这个令人头疼的班级,他不言放弃。上课时,他天天泡在教室里,与同学生同学习共活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认识自己的不足,确定自己努力的目标,唤醒学生心中的信心和希望。课后,他利用时间到学生家里家访,了解学生的情况,与家长沟通联系,探讨教育方法,重新树起家长对孩子的信心。特别是有的学生经过一段的努力后,效果仍不明显,家长、学生开始怀疑自己时,他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到学生家里做工作鼓劲,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补缺补漏。一个学期后,学生进步了,班风好转了,而他却从一百二十多斤消瘦到一百斤不到,家里人心疼他,他却说,这样的付出值得!他长期担任小学毕业班教学工作,他把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作为上好课教好书的前提,针对学生实际,研究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他在班级里组织“学习互助组”,经常利用他人休息的时间给学生辅导功课。长期以来,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坚守工作岗位,即使在孩子出生之时,他也无暇到医院照顾妻儿。几年来,他所任教的班级在历年质量验收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1992年-1996年,他所任教的毕业班数学科连续四次获得南安黄仲咸奖教金。
XXX参加工作以来连续八年担任班主任,他始终把“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作为师爱的内涵贯穿在工作之中。他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情感,给学生理解、信任和关爱。他喜欢与学生以平等的心态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尤其是对那些“学困生”倾注了更多的关心,1 用心去聆听,用爱去帮助,鼓励他们找回自信。当时他班上有一个学生因为父母闹离婚,自暴自弃,经常旷课、迟到,学习表现一落千丈。XXX老师知道这种情况后,一方面做学生父母的工作,让他们把握好场合和时间,降低对孩子的影响。同时,他利用课后课外时间与那位学生进行了谈心,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多给予关心帮助,引导他正确看待父母离婚问题,重新回到学习上。多年来,他一直不计回报给予学生无私的、宽泛的爱。在他的关爱下,所任班级团结友爱,积极向上,有多人被评为南安市及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其本人也于1996年3月荣获南安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
1997年8年,他走上学校领导岗位。为学校的事业发展,他干脆把家搬到学校住了下来,一年到晚难得回家一趟。在工作中,他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办学理念,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加强班子建设,学校各项工作迅速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他始终把学校的发展作为生活中的重中之重,当亲朋好友们许诺给他一大笔钱,让他离开学校一起做生意时,他不为心动,仍旧坚守这块圣地。许多年过后,当亲朋好友中很多人成为大款时,埋怨他当时不该放不下时,他依然无悔地说,教书是我的生命,我离不开学校。作为学校负责人,他经常奔走村里的各个角落,联络侨亲乡贤,争取社会各方的支持,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十多年来,他先后争取乡贤侨亲筹资三百多万元,建成两座礼堂,一座科学楼,一个塑胶运动场,两间多媒体电教室和两间电脑室,为我镇教育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他所任学校曾获福建省“农村示范学校”、泉州市“文明学校”“示范学校”等称号,其本人也两度被授予南安市“优秀校长”称号。
痴心教研,勤于耕耘
XXX老师长期以来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研究,探索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育质量。
从教以来,他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陈规,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他积极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勇于实践指导教学工作。他实行民主教学,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的陋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师生平等讨论,在教学中实践了“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教学追求。回想过去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改革形势,究竟该如何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他深感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自己规划出一条“研究型教师”成长之路。1995年至2003年,他先后参加小教专业自学考试、中央党校本科函授学习。他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被评为“优秀学员”。
2002年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开展,给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积淀,XXX老师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实验工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必修课程后,XXX老师作为我中心校泉州市“十五”课题《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2005年10月结 2 题)主要负责人之一,他始终积极参加课题的研究活动,参与并指导多项活动的设计与实施。2005年4月,他负责的综合实践活动录像课《欢迎你,远方来客》参加南安市优质课评选获二等奖。2003年8月,XXX老师调任兰园中心小学,作为教育部课程研究所重点课题“发展性教学研究”(批准号:KC2003-031)实验基地校负责人,他组织有关老师开展子课题《构建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课堂教学机制研究》专题研究,制定研究方案,组织理论学习,开展现场研讨。三年多来,他不知熬多少个夜,有时为了解决研究中的一个疑惑,他就到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有时为了一节研讨课,他经常一连几天在学校加班加点,工作到深夜,为此妻子差点与他离婚。在他的带领下,学校老师的教科研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有多篇相关论文发表于省市刊物上,或在各级论文评选中获得优异成绩。该课题于2007年6月通过省总课题组验收结题,学校因为研究成绩突出被授予课题研究“先进单位”称号,其本人被评为课题研究“先进工作者”。XXX老师并不安于现状,他现担任省“十一五“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学科教学中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批准号:闽教研[2006]083号)课题组主要负责人之一。该课题于2006年9月起开始了实质研究工作,他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活动,多次组织指导该课题现场观摩研讨活动,受到听课老师的肯定与好评。
在课题研究中,XXX老师率先垂范,深入教研第一线,积极承担研讨课任务,撰写经验论文。1994年11月,他参加南安市数学优质课评比获二等奖,1999年4月、2002年7月、2005年4月他分别指导三节优质课评选分别荣获二、三等奖,2001年6月撰写的数学论文获福建省论文评选一等奖,2003年9月获南安市“校长论坛”证文比赛二等奖,2005年3月撰写的数学论文发表于《小学校长》,2006年9月获泉州市第四届基础教育论文评选三等奖。他于2003年7月被评为南安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5年6月被确定为泉州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第三篇:农村教师典型事迹
xxx,男,1981年8月出生,中学历史教师。2001年毕业于太行师范学校,2002年10月走上工作岗位,任教于昔阳县孔氏乡王寨中学,这里是昔阳县最偏远的深山区,距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学校里,没有热闹城市的喧嚣,只有偏远山区的宁静。他从教7年来,一直在教育 工作的第一线,担任初中九年级班主任及九年级历史和思想品德的教学 工作,2008年以来兼任学校教务工作。xxx同志忠诚党的教育 事业,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 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以学校为家,为深山区的教育 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 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一、思想政治方面
热爱中国共产党,忠诚党的教育 事业,有强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有强烈的进取意识,为人师表,积极参加各类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能认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师 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做到语言文明,举止端庄,礼貌待人,以身作则,并能用自己的品德言行来教育 影响学生。在工作中,讲敬业,比奉献,团结同志,绝对听从领导和学校的安排,对工作尽职尽责,敢挑重担。
二、教学 教研方面
(一)学者之路多坎坷,孜孜不倦收获多,政史教研组组长,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教学 方法在学校中享有很高的声望。2002年10月,王老师从师范毕业,分配到乡中工作,从此踏上了教育 征程。年轻的他工作积极负责,为人谦虚进取,赢得了学生的爱戴,领导同事的赞扬,并很快成为学科教学 骨干。2002年他开始代表学校多次参加县各项教学 大赛,多次受上级表彰。然而,潜存于思想深处的那份紧迫感、危机意识却不时撞击着他的思绪,这份焦灼、不安来自于对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的强烈感受,更来自于对教育 教学 的深刻反思。多年的教育 教学 实践,他思考的问题越来越深。随着时间的推移,课讲得越来越好,教材也越来越熟,然而面对学生和其他教师 的期待的目光,他却常常深感知识的日显陈旧、僵化,历史究竟该怎样教?究竟应如何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要做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这是优秀教师 永葆活力的妙方。”他借阅了一摞又一摞书籍,做了一本又一本读书笔记,一桌一椅、一盏小小的台灯,伴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宁静的夜晚、忙碌的周末。总感到时间脚步的匆匆,惟恐时光飞逝,机会不再拥有,总想多读快读。几年的学习生活,专业的、教育 教学 的甚至其他社会科学的各类知识,积聚着沉淀于心底,眼前的路越来越亮了。研究型教师,并不是要求一线教师 像教育 理论工作者那样去追求理论、学术,而是要求教师 拥有教学 研究的态度与能力,提升教师 特有的“教学 实践性知识”。王老师深深清楚这一点,为此他始终坚持在一线工作,以他的实际行动探索出了一条新一代学者型教师 的成长之路。
(二)投身教育 天地宽,矢志教改谱新篇 2002年以来,王老师开始尝试教学 改革,他把“课堂教学 与创造能力培养”的理论运用于教学 中。“从事历史教学 的教师,应高度重视发展学生用辨证的观点去看问题的方法。”教学 中,他一改过去历史教学 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的做法,把学生解放出来。在教学 中,他不一味给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用阅读、对比、理解、讨论等办法得出历史结论,从发展学生的自信和勇气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减轻学生负担是王老师的另一个重要课题。王老师认为:“学生课业负担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困扰了教育 多少年,苦无良策。可以说产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在教师。教师 的教育 思想、教学 方法决定了对学生的学法。”爱因斯坦的名言也是他的口头禅:“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要把这句话渗透到学生的灵魂中去,让班主任、家长和学生从思想上松绑,为自己教学 方法上改进提供条件。把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是他永远的追求。作为中学一名站在教改前沿的历史教师,他常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培养健康而杰出的高素质人才,还是只追求教学 重压下的高分效应?”他说,不是不要分数,而是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轻松自如地获得高分,到达成功的彼岸。他认为,不能正确地对待解题,将学生的手脚束缚在题海之中,这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 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历史教学 中,他人率先试行以学生为主的“合作讨论式”历史教学 模式,打破教师 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 陈规。他的历史课一般只讲20分钟,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问题学生提,疑难师生共同讨论,课余时间学生自己安排,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 中,他一贯实行民主教学,充分相信学生。他常向学生渗透“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师生平等讨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 实践使他进一步改变教育 观念、改变教学 行为和教学 模式,和学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边指导边学习,教学 相长,共同提高,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朋友。他把研究性学习定位在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研究意识、体验研究方法上。通过学科研究性内容的渗透和延伸,培养学生检索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接受式学习的理性批判,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描述,也是对终身主动学习的一种构建。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求是、合作的精神和责任心,这些恰恰都是过去教学 模式所欠缺的,正是现在学生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能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 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三、教学 管理方面
以学校整体利益为重,领会学校领导的办学思路,积极参与教育 教学 管理工作。担任教导处主任以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能积极做好每一项工作。
四、德育工作方面
“爱”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有慈母般的心,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在多年的教育 教学 工作中,他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 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其次,能够和家长共同探讨教育 孩子的方法,使家长的教育 更具理性,并协助其他班主任从学生实际出发,对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热爱学生,讲究工作方法,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总结。重视班干部的作用,能针对不同时期学生思想的变化采取相应对策。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经常与学校、科任老师、家长沟通,使对学生的教育 趋于同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治能力。多管齐下,分层推进,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付出了艰苦努力。同他们促膝谈心,解决他们生活上、思想上各种实际困难,体现出教师 同学生同甘共苦,肝胆相照,使他们跟上全班的进步步伐。
五、业绩方面
从教7年来,多次获得县乡优秀教师奖,所带学科多次获得擂台第一。2008年9月获得“2008昔阳县模范教师 ”。在历年中招考试中他所教科目成绩显著。
第四篇:农村教师
二、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出路与对策的思考
基础教育的重心在农村地区,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
(一)优化教育环境,增进教师心理健康
农村教师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环境差,容易助长心理问题。因此,要注重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及时进行沟通。创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教育环境,在不断减轻教师心理压力的同时,积极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指导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正确认识和防治疾病。校长和学校行政人员应设法改善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强度。科学评价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劳动,注意奖惩公正,发扬民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净化教师的精神生活环境。
(二)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经济地位
农村教师不但需要精神上赞誉,更需要经济地位的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是弱势群体,因此,只有让他们衣食无忧,才能安教乐教。国家要加大对贫困农村地区的财政性投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合理分担的投资体制。要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抓紧清理补发拖欠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针对农村的特殊情况,建立特殊的津贴制度,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等于或高于城市教师的平均水平,要强化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责任,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以此稳定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激励和吸引人才到农村任教。
(三)加强师训工作,提高整体素质
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教师和校长的教育培训工作,构建农村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要实施农村教师带薪进修制度。这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培训计划,对培训进行周密安排,从制度上、组织上保证师资培训的连续性和实效性,建立培训的资源共享体系。
(四)严格教师考核制度,实行城乡教师交流
按照《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严把教师入口关,确保师资的学历层次和素质水平,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充满活力。通过分流,及时补充优秀教师,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结构得以优化。有关行政部门应积极依法落实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管理权,强化聘任制,加强聘后管理和履职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应有计划地组织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抽调农村骨干教师到城市学校挂职培训,促进薄弱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加快建立教师转任交流制度,最终提高整个农村的教育质量。
三、结束语
虽然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充分重视,坚持不懈,共同努力,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就能有效解决,教师队伍建设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更好的推动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志筑.农村教师流失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6,(6).杨润勇.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地区教师教育政策调整的思考与建议[J].教师教育研究
第五篇:农村教师生活
农村教师生活
作为基础教育的主力,农村教师占的比重非常大。但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少。农村学校缺少相应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继续教育的条件和机会。农村学校公用仅给严重不足,因此学校根本无暇顾及教师进修和知识更新,使得教师培训基本上处于无计划状态,也无能力的发展处于自发状态。而教师自身工资很低,影响了他们主动承担继续教育费用的积极性。农村教师原本就身处知识贫瘠、信息闭塞的山区,身边学习资源严重缺乏,又没有城市教师那么多的进修学习机会,教室只能保持知识的贫困,专业发展成了空谈。
这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少的情况,不仅影响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与专业理论知识的完善,而且影响了对现代教育信息的了解和对新课程的把握,教室的教学和时代社会的发展日渐脱节,学生学得的知识跟不上实际需要,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普及在农村也受到很大影响。很多地方谈均衡,主要考虑的是农村学校的校舍要和城里一样,教师水平要和城里一样,但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前提是要解决好教师的生活问题。现在实行绩效工资后,在收入上城乡教师没有差别了,住房就成为主要问题。
很多农村教师教书育人,是靠良心在坚持这个神圣的职业。但是仅靠爱心,靠奉献不足以支撑中国农村广泛的教育事业,只有在体制上得到根本保障,才能让更多的教师安心在讲坛上耕耘。领导的呼吁是好的,更要把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落到实处,比如将“教师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能否改为“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纳入公务员序列,与公务员工资实行统一保障”,或者采取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师津补贴制度,将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保障直接列入财政预算等措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打开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
农村教师存在一些认识偏差,影响了自己的发展。历史上,特殊时期上岗的农村教师,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得到应有的发展,他们所获得的报酬以及展业发展的机会都是不公平的。由于这种社会分配不均,受利益驱动、物质诱惑或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农村一些骨干教师和能力较强的教师外流到沿海地区或大、中城市从教,有的干脆弃教从商,还有一些县级政府单位在补充人员时多从教师中选用,一些高素质的中青年教师被政府机关录用。这些现象给在岗教师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造成了他们身在农村,心在城市,不能安心工作,部分教师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和对工作消极应付以及对新生事物的抗拒心理。这种认识偏差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把教学看成一种谋生的手段,应付了事,缺乏进取精神,危机感和紧迫感,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调查问卷显示:认为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对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口头讲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实质上是采取各种各样手段,拼命追求升学率。事实上,当前农村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状况。加班加点,争抢时间,而且都是教师学生在学校应该休息的时间。学生一进入毕业班就有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爸爸、妈妈、五大舅、六大姨开始向他们敲起了一个又一个的警钟:孩子,你要好好学习,什么“饱读诗书终有益”,什么“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什么“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什么“少年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们还很年轻,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你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凡是好听,凡是劝学的都用上了。听得你们耳朵都磨出茧子了,还得一幅认认真真,诚诚恳恳的态度听着。学生很少有节假日,甚至对节假日和周末等不很敏感,反正每一天几乎都是前一天的重复,天蒙蒙亮就起来读书,一直到晚上十点十一点才就寝,就是中午一点点时间也被老师们充分利用起来,你们每天自由支配的时间被挤压到以分钟计算,这些都已经是宝贵经验,并命名为“精细化管理”,被许多学校作为经典管理方法。平时如此,周六周日如此,节假日也是如此。偶尔有
一、两天的假日你们更忙,离开教室前语文老师、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历史、生物等所有学科的老师都会给你留下一份礼物——试题,或许还不够,再加上某某书某某页至某某页某某某某题。然而这些也要老师付出一定的汗水。考试排队,家常便饭。从上到下,周考、月考、大考,统一出题、互调监考、密封流水阅卷、统一排名次论高低,实行末位淘汰,好像考试排名就是济世金箴。面对这狰狞可怕的分数排名,哪个教师敢掉以轻心﹖于是乎,研究之风日少,保守嫉妒之风日增。“题海战术”有增无减。各科都在争学生的有限时间,你不占用,别人还会客气吗﹖于是乎,各科的练习、讲义大量印制,限期完成,学生则互相“帮助”,抄袭成风,造成老师之间互相埋怨;师生关系趋于紧张。非应试学科靠边站。非升学考试科目有名无实,师生室外活动很少,诸如音、体、美、劳技、健康、课外活动,课程表上都有,但常常是为主科让路。很多乡村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大部分乡村老教师教学方式单调,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乡村专业教师奇缺,导致应该开设的课程不能开设,学生应该学的东西根本学不到。有的学校没有几个专门的生物、地理、历史等小科的老师,当里孩子周末赶场子上各种兴趣提高班的时候,农村学生连起码应该被教授的知识都不曾接触。农村学生的知识面已变得越来越窄,这种教育现状已严重影响农村孩子的全面成长。”农村学校教师工作量大,教师整天忙于教学、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这些工作占据了教师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农村教师外出考察、学习以及培训和搞学术研究的机会极其稀少。长此以往,造成教师视野狭小、思想保守僵化,跟不上时代步伐。加之农村教师缺少可供阅读的书报,文化生活匮乏,信息闭塞,对当前教育科研的动态知之甚少,久而久之,教育研究离他们的生活也就越来越远。“农村教师进不了城,城市教师下不了乡村”的现象近年在农村很普遍。与县城的同事相比,他的经济压力更大。县城的学校老师福利好,创收的机会也多,而他仅有的工资还不够还房贷,不得已做起了兼职。“为了将来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我也只能这么做。”他有点无奈地说。
农村教师因心理压力较大,由此产生了一些躯体化症状,如情绪低落、焦虑烦燥、抑郁偏执等。面对压力不能进行自我调节的也有。这些不良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到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也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农村教师的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目前城市学校基本上做到了每年对教师进行一次体检;而被调查的农村教师中,多年没有体检的有,从来没有体检的也有。农村教师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来自工作。即工作负荷重,内容繁杂,工作时间长,问题学生难教等;二是来自环境。教育质量竞争激烈,工作业绩难以得到公正评价;三是来自生活。收入低,家庭负担重,业余文化生活枯燥,交友空间狭窄,子女求学受阻,婚恋不尽人意等;四是来自社会。社会、家长期望值高,家庭教育不能与学校教育同步配合,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等。
农村教师虽然没有了历史原因出现的拖欠工资,至今不仅依然不能与县城教师同工同酬,更无法与其他单位职工的工资相比,导致他们生活无法进一步改善。农村教师身处我国经济困难的农村地区,由于地方经济问题以及国家不完善的管理体制,农村教师的工作待遇非常糟糕。二十年前一个中专毕业有十年教龄的农村初中老师在社会上地位不仅仅得到人们的尊重,工资绝对比一个初中毕业有十年工作年龄的工匠的要高,现在一个大学毕业有十年教龄的农村初中老师一个月的工资反而比一个初中毕业有十年工作年龄的工匠的要低几百元。(我知道农村的工匠是很吃苦的,并不是说教师的工资一定要比工匠的要高,我只是想说说,农村教师真的很难,他们的收入与社会上相比真的真的差很大一节)。我身边就有一位有十二年教龄的中学老师,每月工资只有八百多元,加上绩效工资,班主任津贴总共也只有一千四百元,只有他父亲(打工)的三分之一还不足。教师基本工资尚不能兑现的情况下,福利一直是为零的,很多贫困的地区,农村教师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障、退休金和养老金,以及其他福利都无法提供。因而,农村教师几乎是没有任何福利的。因为一些农村教师收入过低,反而成为了当地新兴的弱势群体,这也是对“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被写入《教师法》最大的反讽。教育厅长呼吁要逐步实现教师收入与当地公务员收入相当,实际上也反证了教育法律有令不行的悲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未兑现承诺的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已不仅仅是失信的问题,而是失职和违法行为,这也说明《教师法》执行缺乏强制性,在这样的法律保障下,教师根本没有话语权只能随波逐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善数百万乡村教师的生存和生活状况,是确保我国广大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关系到千百万农村孩子的前途命运所在。专家指出,要改变乡村教师精神上富足,物质上匮乏的局面,就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的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的标准,改善教学条件。还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和倾斜政策吸引具有教师资格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从而大力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素质。只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农村教师,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我国农村教育必将实现新的跨越。
最后,值得说明的是,我写本文并不是我不热爱教育,我不认真教学。恰恰相反,我是一个不断认真学习的人。虽然即将退休,仍然坚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以适应新的形势下的教学要求。终身从事教育,一生兢兢业业,认认真真教学的人。虽然是一个偏僻的社山区中学,也有不少学生进入我国的名牌大学学习,出国学习的都有好多个。我一生的座右铭是:老老实实作人,勤勤恳恳干事。我所说的给现在的教师涨工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当教师,让教育后寄有更多、更优秀的热爱教育工作的教育者来从事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