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中后期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时间:2019-05-14 00:0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水稻中后期主要虫害防治技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水稻中后期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第一篇:水稻中后期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田园水稻中后期主要虫害防治技术随着种植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我国部分地区单季稻面积大量上升。由于单季稻生长季节长,条件适合多种病虫为害,因此,单季稻的病虫比双季稻要严重。目前对水稻生产构成威胁的中后期主要病虫,仍以水稻螟虫(以二化螟为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稻曲病,以及杂交稻后期综合症等。根据近年各地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经验,要有效地控制病虫为害,保证水稻丰收和生产出安全稻米,对水稻中后期主要害虫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水稻螟虫(主要是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

近年来在部分省份发生较重。由于多年来连续使用单一药剂防治,使二化螟对杀虫双、杀虫单产生高度抗药性,部分地区二化螟对三唑磷也产生高度抗药性。因此,在这些地区已不宜使用杀虫单或杀虫双防治二化螟,或单独使用三唑磷防治二化螟。对于二化螟的防治应根据当地病虫测报站发布的病虫情报,对稻田进行虫情调查,当分蘖期孵化高峰后5-7天,每亩有枯鞘团100个或枯鞘率1%-15%;或当破口期,株害率达0.1%时,应进行药剂防治防治。

稻纵卷叶螟近年来在部分地区发生较重,因田间发蛾峰多、发生量大、地区间和田块间差异大,以及低龄幼虫为害不易被人们发现等原因,经常出现大面积稻叶被纵卷叶螟刮白现象。由于目前使用的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农药对于防治适期要求较严,若错过最佳防治适期,则会影响防治效果,增加防治成本。因此广大农户应在6月下旬至9月底,稻纵卷叶螟的主要为害期,密切注意当地测报站的病虫情报,根据预报在纵卷叶螟的卵孵高峰期、在卵孵高峰后1-2天(即1龄幼虫高峰期)和稻田中水稻第一叶叶尖大量出现卷叶施药。当虫量发生较大,或世代重叠严重,一次尚不能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为害时,过5-7天再用药一次。稻飞虱 在部分地区造成大面积为害的水稻害虫主要是褐稻虱和白背稻虱,如失治可造成大面积毁杆倒伏。化学防治是目前控制稻飞虱的主要方法。可根据当地病虫情报预报的适期,结合田间调查,当每百丛有稻飞虱1000-1500只,且以低龄若虫为主时进行施药。在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地区,宜采用吡虫啉防治稻飞虱。一般年份早、连作晚稻只需用上述药剂防治1-2次,单季稻防治2-3次。在大发生年份可根据当地农业部门提供的病虫情报进行防治。

第二篇:水稻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水稻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作者:张晶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21期

一、稻飞虱

稻飞虱是远距离迁飞、具有暴发性和突发性的害虫。

1.为害状

这两种飞虱均以成虫和若虫群集稻株基部刺吸汁液,造成叶片枯黄,严重时全株枯死,出现“落窝”现象,导致减产。

2.发生特点

稻飞虱一年发生8代,世代重叠。成虫具有趋光性强,卵多产于叶鞘里;短翅型成虫产卵量大,如数量多为大发生预兆。早稻一般5月上旬始见,以第三、四代为主害代,发生为害高峰期分别为5月底至6月上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白背飞虱以分蘖期、大胎期最为适宜取食,褐飞虱穗期最为适宜取食,因此,第三、六代以白背飞虱为主,第四、七代以褐飞虱为主。温暖高湿的气候有利于稻飞虱繁殖为害。一般初夏多雨、盛夏干旱的年份,易导致白背飞虱大发生;夏秋多雨,盛夏不热、晚秋暖和,有利于褐飞虱发生。水稻后期贪青徒长、田间荫蔽、高湿,对褐飞虱的发生与繁殖非常有利。

3.主要防治方法

3.1农业防治

做到科学用水,浅水勤灌,适时露晒田,合理施肥,避免禾苗徒长贪青,抑制稻飞虱的生长繁殖。

3.2保护利用天敌

如减少甲胺磷等剧毒并对天敌有杀伤作用的农药,采用选择性药剂,调整用药时间,减少用药次数,以避免大量杀伤天敌,发挥天敌控制作用。

3.3药剂防治

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集速效、长效、残效三段效应于一体,防治稻飞虱效果达95%,药效可维持30天以上。在防治上发挥大功臣长效的特点,早稻主治第三代即可基本控制整个

季节稻飞虱的为害。使用方法:每亩用大功臣10克,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30克,加水60公斤喷雾。

二、稻瘿蚊

稻瘿蚊,俗称标葱虫,是晚稻大害虫。

1.为害状

稻瘿蚊主要为害水稻生长点以及附近的腋芽。幼虫侵害水稻生长点,被害叶鞘愈合,形成淡绿色而中空的葱管状,俗称“标葱”。葱管分为甲、乙、丙型三种标葱。禾苗受害后,只长葱,不长苗,不结实。稻瘿蚊以第二代为害早稻无效分蘖为主。

2.发生特点

一年发生8代,世代重叠。成虫春末羽化,有趋光性,卵多散产在叶片上,初孵幼虫借露水在叶上爬行,由叶鞘间隙侵入生长点为害,老熟后在葱管内化蛹。羽化时,成虫从管顶穿孔而出。7—9月份多雨高湿年份有利于发生;凡“倒春寒”年份都有大发生的趋势。秧苗起针至现青期,本田分蘖期是最易侵害的危险期,如发生条件吻合,禾苗就会受害严重。

3.主要防治方法

3.1加强农业防治和健身控制栽培

稻田收割后,及时犁田耙沤并铲除田基、沟边杂草,消灭杂草及稻根腋芽、再生稻上的虫源。施足基施,施分蘖肥,促进禾苗早生快发,及早分蘖够苗,减少为害。

3.2科学用药

重抓秧田防治关,可减少本田受害和防治难度。秧田防治采用毒土畦面撤施方法,效果好。每亩秧田用3%呋喃丹5~7公斤,拌细沙15公斤均匀撤施。施药时秧田要保持水层,并让其自然落干。旱育秧田使用喷雾法。每亩用三唑磷250克,或杀虫双200克加乐果150克加水50公斤,隔5天喷一次,连喷3次。水育秧也可用此法。

三、三化螟(钻心虫)

1.为害状

为害苗期、分蘖期,造成枯心苗,为害孕穗期,造成枯孕穗,为害破口抽穗期,造成白穗。

2.发生特点

以幼虫在稻桩中越冬,春季化蛹羽化,成虫具趋光性,喜在多肥、嫩绿的水稻上产卵,一块卵有卵粒几十至一—百多粒。水稻分蘖期、孕穗后期至抽穗期,蚁螟侵入率高。一个卵块孵化的蚊螟在附近稻株侵入为害,造成“枯心窝”或“白穗团”。冬春干旱暖和,有利幼虫越冬和化蛹,当年发生将较重。

3.主要防治方法

3.1消灭越冬虫源

晚稻收割后进行冬耕冬种,不留板田过冬,并在开春化蛹盛期即一般在3月中旬前,适当提早灌水耙田沤田,浸死幼虫和蛹。

3.2药剂防治

发生较重年份,要重抓秧田防治,包括摘除卵块。注意预防白穗,在破口期或卵块孵化高峰前1~2天施药。

第三篇:2013年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3年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根据当前病虫发生趋势及特点,按照“综合分析、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一喷多防”的原则,需要开展两次总体防治,还应在穗期主动出击防治穗颈瘟、稻曲病,确保水稻不受病虫危害。

第一次防治

(一)防治对象:主治稻纵卷叶螟、纹枯病

(二)防治时间:8月6-8日

(三)药剂配方

1、每亩60%甲维﹒杀虫单120克+亲苗(20%咪酰〃己唑醇)5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2、每亩10.7%虫克星(甲维盐)24克或25%展净(甲维﹒茚虫威)10克+12%井冈〃苯醚甲环唑可湿粉60克兑水喷雾

3、每亩36%新巴瑞(氰虫〃毒死蜱)120克+20%井冈﹒咪鲜胺80克兑水喷雾

第二次防治

(一)防治策略主治二代二化螟、纹枯病,兼治五(3)代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螟蛉、大螟等。

(二)防治时间8月13—15日

(三)药剂配方

1、每亩20%康宽(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30%蹈解放(苯醚甲环唑〃丙环唑)80毫升+35%绿丰(吡虫〃异丙威)45克或25%吡蚜酮可湿粉24克兑水均匀喷雾。

2、每亩10.7%虫克星(甲维盐)可湿粉24克+12%井冈〃苯醚甲环唑可湿粉80克+35%绿丰(吡虫〃异丙威)45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穗颈稻瘟、稻曲病防治

对穗颈瘟的防治应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用三环唑或咪酰〃三环唑或三环〃异稻等分别防治一次,由于生育期不齐,应坚持破口一块防治一块。

稻曲病应于水稻破口前5-7天选用井〃腊芽或井冈霉素等进行防治,同时可兼治纹枯病。

三、注意事项

1、禁止使用高毒、剧毒、假冒伪劣农药,同时要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施药,以免中毒事故发生。

2、水稻抽穗扬花期不能使用己唑醇,水产养殖稻田禁止使用虫克星、新巴瑞、甲维﹒杀虫单等。

第四篇:水稻中期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中期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江苏省泗阳县农业执法大队:万侠斌223700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我国部分地区单季稻面积大量上升。由于单季稻生长季节长,条件适合多种病虫为害,因此,单季稻的病虫比双季稻要严重。目前对水稻生产构成威胁的中后期主要病虫,仍以水稻螟虫(以二化螟为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稻曲病,以及杂交稻后期综合症等。根据近年各地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经验,要有效地控制病虫为害,保证水稻丰收和生产出安全稻米,对水稻中后期主要害虫采取以下以粮食增产为目标,以强化监测为基础,以宣传培训为手段,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防治措施。水稻螟虫(主要是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在部分省份发生较重。由于多年来连续使用单一药剂防治,使二化螟对杀虫双、杀虫单产生高度抗药性,部分地区二化螟对三唑磷也产生高度抗药性。因此,在这些地区已不宜使用杀虫单或杀虫双防治二化螟,或单独使用三唑磷防治二化螟。对于二化螟的防治应根据当地病虫测报站发布的病虫情报,对稻田进行虫情调查,当分蘖期孵化高峰后5-7天,每亩有枯鞘团100个或枯鞘率1%-15%;或当破口期,株害率达0.1%时,应进行药剂防治防治。可选用下列任何一种药剂进行防治,使用技术如下:

(1)5%锐劲特SC是目前防治二化螟效果最佳的农药,每亩用量

30-40毫升,在二化螟2-3龄高峰期使用,除特大发生外,用一次药即可;

(2)40%稻康(三唑磷)乳油,每亩50毫升,在二化螟1-2龄高峰期使用,发生严重时5-7天后再用药一次;

(3)30%扑虫特乳油,每亩35-40毫升,在二化螟1-2龄高峰期使用,发生严重时5-7天后再用药一次。

(4)20%三?阿乳油,亩用50-60毫升,在二化螟1-2龄高峰期用药,发生严重时5-7天后再用药一次。该药应下午3-4时以后施药。

(5)50%稻螟清(唑?敌)乳油,亩用80-100毫升,在二化螟1-2龄高峰期用药,发生严重时5-7天后再用药一次。

(6)18%虫杀手(杀虫胺)水剂,亩用350-400毫升,在二化螟卵孵化盛期用药,发生严重时过5-7天再用药一次。

(7)78%精虫杀手(杀虫胺)可溶性粉剂,亩用50-60克,在二化螟卵孵化盛期用药,发生严重时过5-7天再用药一次。

上述药剂加水40-50公斤喷雾,同时必须保持田间有3-5厘米水层

以保证防治效果的发挥。使用三唑磷系列农药防治螟虫,需注意对稻田稻飞虱的监测,因该药有刺激稻飞虱产卵作用。

稻纵卷叶螟近年来在部分地区发生较重,因田间发蛾峰多、发生量大、地区间和田块间差异大,以及低龄幼虫为害不易被人们发现等原因,经常出现大面积稻叶被纵卷叶螟刮白现象。由于目前使用的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农药对于防治适期要求较严,若错过最佳防治适期,则会影响防治效果,增加防治成本。因此广大农户应在6月下旬至9月底,稻纵卷叶螟的主要为害期,密切注意当地测报站的病虫情报,根据预报在纵卷叶螟的卵孵高峰期每亩使用80%杀虫单或

78%虫杀手可溶性粉剂50-60克,或18%杀虫双或18%虫杀手水剂300-400毫升(上述药剂防治成本较低);也可在卵孵高峰后1-2天(即1龄幼虫高峰期,稻田中水稻第一叶叶尖大量出现卷叶时)每亩用48%乐斯本乳油60毫升,或40%新农宝乳油60毫升,或40%毒死蜱乳油60毫升,或35%纵卷清(乙酰甲?毒)可湿性粉剂80克,或17%世纪乐(阿维?毒)乳油80-100毫升,30%乙酰甲胺磷乳油175-200毫升,5%税劲特SC45-50毫升,加水30-45公斤细喷雾。当虫量发生较大,或世代重叠严重,一次尚不能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为害时,过5-7天再用药一次。

稻飞虱在部分地区造成大面积为害的水稻害虫主要是褐稻虱和白

背稻虱,如失治可造成大面积毁杆倒伏。化学防治是目前控制稻飞虱的主要方法。可根据当地病虫情报预报的适期,结合田间调查,当每百丛有稻飞虱1000-1500只,且以低龄若虫为主时,每亩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该药对高龄若虫效果不好,但防治成本氏)30-40克;若以高龄若虫或成虫为主时,可选用吡虫啉系列,如每亩用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0%施可净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5%利虫净乳油20-40毫升加水45-50公斤喷雾防治。在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地区,宜采用吡虫啉防治稻飞虱。一般年份早、连作晚稻只需用上述药剂防治1-2次,单季稻防治2-3次。在大发生年份可根据当地农业部门提供的病虫情报进行防治。

第五篇: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意见 2

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意见

据区植保站预测预报,今年水稻中后期病虫害将中等偏重发生,其中稻瘟病、稻纹枯病、稻飞虱中等偏重发生;稻秆潜蝇中等发生,稻纵卷叶螟、二代二化螟中等偏轻发生,其它病虫害轻发生。为有效控制病虫发生,特提出以下防治意见:

一、防治重点:重点围绕稻瘟病和稻飞虱开展防治工作,将病虫损失控制在经济许可的范围之内。

二、防治指标:二代螟虫、二代稻纵卷叶螟有虫株率1%,稻飞虱田间百丛虫量1500头。

三、防治适期:稻纵卷叶螟7月16~19日,稻飞虱7月8~13日,稻螟虫7月14~20日,穗颈瘟在破口至齐穗期。

四、防治药剂1、2.8%阿维菌素EC100ml/亩,防稻纵卷叶螟兼治二代螟虫、稻秆潜蝇。

2、亩用25%扑虱灵wp50g加10%吡虫啉wp10g加井岗霉素50g混用防治稻飞虱兼治稻纹枯病和其它害虫。

3、亩用20%三环唑wp100g加杀虫剂混用防治稻穗颈瘟,兼治田间其它害虫。

农业服务中心

二〇一一年七月五日

下载水稻中后期主要虫害防治技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水稻中后期主要虫害防治技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蔬菜虫害生态防治技术

    蔬菜虫害生态防治技术 蔬菜虫害生态防治技术是利用物理的方式对蔬菜害虫进行诱杀,阻隔或利用天敌进行灭杀、杜绝病虫害传播发生的综合技术。生态防治技术是大幅度减少化学农......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新化乡农技站 一、稻瘟病 稻瘟病是由灰梨孢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水稻各生育期、各个部位均可发生,根据发生时期和部位 分为苗瘟、叶瘟、叶枕......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全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近年来,虽然科研工作人员不断培育出水稻抗病虫新品种,农民也加强了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许多高效农药在防治水稻病虫害中也投入了使用,但受气候、种植制......

    《农业简报》水稻玉米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

    抓住关键时期,抢晴天, 切实搞好水稻穗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根据近期田间调查并结合水稻的生育进度和气象预报分析,今年我乡水稻后期二、三化螟、两迁害虫、稻瘟病、稻曲病等主要......

    大棚蔬菜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大棚蔬菜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棚蔬菜栽培发展很快,大棚害虫的种类、数量也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变化,危害逐渐加重,迫使菜农用药次数增加,药量加大,造成蔬......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穗颈瘟大发生,二代二化螟、纹枯病、稻曲病中等偏重发生。防治工作要坚持“压前控后、治早治小是早防综控”策略。重点抓好......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是我县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常年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60万亩次左右,约占全市农作物病虫害总发生面积的50%,搞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对我县农业生产的意......

    庄河市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庄河市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庄河市是大连地区水稻主要产区,2017年水稻播种面积13900hm2,平均单产6375kg/hm2,水稻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现将庄河地区水稻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