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做好季节防火工作
如何做好季节防火工作
第一、春季防火
针对春季气候特点开展防火工作,简称春防。春季风大,气温回升,物质水分蒸发快。其火灾特点是:物质干燥,极易燃烧;风大,小火易形成大火;电气线路因大风易造成相间或对地短路,引燃其绝缘体或附近或燃物;火灾发生,蔓延速度快,扑救困难。春季防火要做好的工作:一要加强春季防火宣传,提高广大业主的防火警惕性;二要严格防火制度,全面落实防火措施;三要加强用火用电管理;四是搞好春季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五要做好灭火准备工作。第二、夏季防火
针对夏季气候和火灾特点开展防火工作,简称夏防。夏季气候炎热,雷雨多,湿度大。火灾特点是:天气闷热,气温高,风力小,一些物质如赛璐珞及其制品等物品易自燃起火;雷雨天,化学易燃易爆物品、电气设备和高大建筑物易被雷击起火、爆炸;雨水多,空气湿度大,遇水燃烧物质容易起火;气压低,气体对流缓慢,一些简易房屋区域容易发生火灾。防火的主要措施:一要开展夏季消防宣传教育;二要组织防火检查,对化学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储存、运输等情况以及木材、煤堆、草垛等大型堆垛、堆场及防协设施进行专门检查,确保安全;三要对化学易燃易爆物品,尤其是易燃液体和气体贮罐,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四要保养好消防器材、设施,使之处于完好状态。
第三、秋季防火
针对秋季气候和火灾特点开展防火工作,简称秋防。秋季气候逐渐变冷,偏北风增多、增大。其火灾特点是:空气干燥,可燃物可燃性高。秋季防火工作的要点:一要按照消防管理的各项要求,进行安全隐患排除;二要机电设备必须完好,不带故障运行,使用的汽油机、柴油机的发电设备排气管必须戴防火帽;三要建立相应场所的防火制度,严格管理火源、电源;四要增强业主的防火意识,确保辖区安全;五要配置必要的灭火器材,做好自防自救的准备。
第四、冬季防火
针对冬季气候特点开展防火工作,简称冬防。就全国来说,一年四季中,冬季火灾较多,约占35%。冬季日照时间短,气温低,气候干燥。其火灾特点是:生产、生活用火增多,临时性火源增多,加之夜长昼短,照明用火用电时间长,火灾发生频率高;由于冰天雪地,人们室外活动减少,难以及时发现火灾,灭火设施和消防器材的灭火效应受气候影响较大,加之扑救行动不便,常常小火酿成大火。冬季火灾多,损失大,消防工作应以冬季为重点防火季节,加强防范。主要措施有:一是开展冬季防火宣传教育;二是严格控制用火用电,建立对火源特别是用火取暖设备的定点、定人、定措施的管理制度;三是对灭火设施和消防器材做好防寒防冻保护工作,四是开展冬季防火检查,及时整改火灾隐患;五是加强消防队伍的冬季适应性训练,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及时扑救。
第二篇:园林处扎实做好秋冬季节安全防火工作
园林处扎实做好秋冬季节安全防火工作
为切实加强秋冬季节园林防火工作,洮南市园林处以“预防为主,措施到位,确保万无一失”为任务目标,立足早安排、早部署,多方入手,精心策划,进一步加大防范力度,确保城区绿化安全度过秋冬两季火灾高发期。
一是园林防火,树立意识。我处充分认识到强化秋冬两季园林防火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防火工作意识,绷紧消防安全弦,坚持早抓、严抓、认真抓的方针,认真研究秋冬季节防火工作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明确工作任务,强化责任目标,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坚决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是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我处成立了以园林处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各科队长为成员的秋冬季节防火工作领导小组,四个绿化队设立为火灾处理抢险队,将市区内9条主要街路、17条次干道、4个城市出口和18个广场及街头绿地划分责任区,按照“守段有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防火责任,将防火任务和责任具体落实到每名火灾处理抢险队员,实行“一岗双责”,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强化工作责任心,做到上下联动,政令畅通,确保把安全防火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专项整治,消灭隐患。我处组织了以防火为主的综合安全大检查,对各公园、广场、道路绿化带的用电及线路安全、落叶垃圾清理是否及时等问题进行检查。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整改,早消除”。
四是加大宣传,强化教育。我处充分利用发挥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手段的作用,大力开展园林防火、灭火等宣传教育,通过悬挂条幅、发放防火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强秋冬季节园林防火安全知识宣传,增强全民防火意识,营造群防群治的良好气氛。
五是强化应急,做好准备。我处制定并下发了园林冬季防火工作方案和防火工作应急预案。加强绿化日常管护,及时清除广场及街路绿化带内杂草枯病干死枝,清理易燃垃圾和落叶等,加大园林监察执法力度,在市区内坚持道路巡查制度,增加巡查次数,确保一旦有火情,能够早发现、早出动、早扑灭。
第三篇:如何做好防火工作
如何做好防火工作
防火工作至关重要。首先应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防火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其次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消防行为;第三要注重消防投入,按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器材;第四要健全消防组织,制订灭火预案,组织开展灭火演练;第五要开展防火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火险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改善消防安全环境。
据资料分析,高校发生火灾的原因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使用明火不慎,引起火灾。如违章点蜡烛、点蚊香、吸烟、使用液化气和焚烧垃圾等。
2、电气火灾。如违章用电、使用电器不当。
3、违反实验室操作规程。
防止火灾发生的关键,是做好火灾的预防工作。广大师生要认真贯彻消防法规,自觉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预防火灾的发生。
1、教室、实验室、教研室的防火。在实验室、教研室实习或工作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使用仪器设备前,应认真检查电源、管线、火源、辅助仪器设备等情况,使用完毕应认真进行清理,关闭电源、火源、气源、水源等,还应清除杂物和垃圾。尤其是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时,更要注意防火安全规定。
2、体育馆、报告厅、舞厅、食堂的防火。要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做到不携带易燃易爆品,如汽油、酒精等;不吸烟或随地丢弃烟头、火种,保持安全通道的畅通,等等。
3、山林草坪防火。严禁到山林、草坪吸烟、玩火,一旦发现火苗要及时扑
救并向学校消防科报告
每当我们看到一些火灾、爆炸画面时,现场的裂火、滚滚浓烟和或听到失去亲人时哪撕心裂肺般的痛哭时。你是否会为平时工作中的疏忽、大意而落下的隐患而自责呢?当你看到哪一幕幕惨烈的场景,人们的惊慌失措、小孩的哭喊,到处是一片狼籍。你会为你身处环境的安全而庆幸呢?让我们大家都关注消防工作,珍爱生命。
消防——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记得曾经问个别人一个问题,什么是消防? 得到的回答是“消防就是灭火”,其实不然。江泽民同志曾为消防工作题词“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深刻指出了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原料,大多数具有易燃、易爆特性。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消防工作中更加认真仔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想:
1、加强消防安全意识培训,提升员工消防安全意识。
工作中发现我们现有的消防安全培训过于简单,培训过程中只能简单的讲讲消防知识和一些灭火器的使用原理,让员工去现场操作灭火器材,遇上下雨天,连现场操作都不能实现。过后,员工可能都忘记了。在现有培训的基础上加强消防安全宣传,不断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通过定期举行消防演练、举办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栏、张贴消防安全标语和火灾事故案例,来营造良好消防安全氛围,提升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技能。
2、加强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整好用。
检查中发现,有时候消防检查牌上面的日期指明已经检查过了,当打开消防箱却发现灭火器已经过期、没有压力、连接管老化、保险销被拔掉;消防通道被堵、消防箱内水带、枪头丢失、监火过后灭火器材随意丢在现场,等等……每当看到这一幕,我都很害怕,如果发生意外,我们该怎么办?如果我们多一点责任心,多抽出一点时间用来检查,我相信这些都不会出现。忙?疏忽了?这些都不应该成为理由。
3、完善应急机制,强化消防基础。
公司于去年成立了应急救援队,由于人员流失等原因,应急救援队没能有效发挥其职能。只有让队员加强日常消防检查,努力消除火灾隐患;参加体、技能训练;熟悉了解公司内的消防水源、通道及灭火器材、消防设施的配备及操作情况;熟练掌握各种消防装备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才能提高公司抵御突发事故灾害能力,预防和减少火灾等事故危害。
4、全员参与消除火灾隐患,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一个隐患不可怕,可怕的是成百上千的隐患;一个人再怎么用心去查找消除隐患也没有大家都来查找消除隐患有效。如果我们发现隐患都不去向领导汇报、不去消除隐患,哪么小隐患可能酿成大灾,反之我们发现隐患及时向领导汇报,去消除隐患,我们的工作环境中危险性也会随之降低。
1.认真学习有关消防知识,掌握各种器材操作技术及使用方法。
2.积极认真做好防火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责任区内全员防火意识。
3.做好消防器材、设备检查工作,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况,一旦发生火警即可投入使用。
4.检查电器、电线、电掣、煤气管道有无霉坏、锈坏、氧化、堵塞情况,防止因短路或爆炸引起火灾。
5.制止任何违反消防安全的行为。
6.一旦发生火警,不论是上班还是下班,必须全力投入抢救工作,不得临阵逃避。
7.发生火警事故时,不要惊慌,应采取下列应急措施:
1).迅速报告有关部门、消防大队,火警电话:119;
2).组织人员抢救险情,力争把火扑灭,并注意查找起火原因;
3).组织有关人员撤离危险地区,并做好妥善安排;
4).做好现场安全保卫工作,严防坏人趁火打动和搞破坏活动;
5).协助有关部门查原因、查损失并做好善后工作。
8.完成安保主管临时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四篇:季节防火预案
景洪市旅游行业冬春季节防火工作方案
为全面加强全市冬春季节防火工作,大力整治各类火灾隐患,有效预防火灾事故,保障旅游公共安全,根据•西双版纳州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州旅游行业冬春季节防火工作的通知‣(西旅发„2010‟104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西双版纳州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行业消防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和开展森林火险隐患大排查活动的通知‣(西旅发„2010‟98号)和•西双版纳州旅游局转发†云南省旅游局转发云南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冬季防火“云岭平安”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的通知‣(西旅发„2010‟99号)要求,牢固树立“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的理念,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切实做好全市旅游冬春季节消防安全工作。
二、工作目标
切实加强全市旅游行业冬春季节防火工作的领导,全面排查人员密集场所、地下空间场所的火灾隐患,进一步落实各旅游企业排查整治火灾隐患的工作责任和整改方案,切实改善消防安全环境,确保有效消除火灾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冬季防火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消防措施落实到位,市旅游局成立冬春季节防火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桑 林 景洪市旅游局局长
副组长:罗 焱 景洪市旅游局副局长
成 员:刘河丽 景洪市旅游局行管股股长
周术辉 景洪市旅游局执法大队大队长 康 庄 景洪市旅游局规划股股长 刘卉芳 景洪市旅游局质监所副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行业管理股,负责落实具体工作。
四、时间安排
2010年12月20日至2011年2月18日
五、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12月20日至12月31日)各旅游企业要高度重视冬春季节防火工作,并成立冬春季节防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冬春季节防火工作实施方案,对冬春季节防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人员分工,落实工作责任。
(二)自检自查阶段(2011年1月1日至2月15日)各旅游企业要对本单位消防安全状况开展全面的自检自查。一是消防设施设备是否正常运行;二是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三是消防安全组织制度是否健全,员工是否受过消防安全培训;四是是否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和演练。在自检自查工作中,发现火灾隐患或严重消防安全问题的,要落实具体整改时间,并确定专人进行整改。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1年2月16日至2月18日)市旅游局冬春季节防火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旅游企业冬春季节防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六、具体要求
(一)各旅游企业要切实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做好冬春季节消防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各旅游企业要结合冬春季节防火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掀起消防安全宣传高潮。并在本单位和公共场所广泛开展贴进生活、贴进实际的消防知识宣传,使更多人真正掌握简单实用的灭火方法和逃生技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各旅游企业要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开展灭火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处置扑救初起火灾和组织人员疏散的能力,要根据冬春季节火灾的特点、规律和灭火救援的技术、战术要求,科学调整一线执勤力量,加强执勤值班,储备充足的灭火救援物资,做好异常天气情况下的灭火救援准备工作,做到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能够按照“五个第一时间”的行动要求,努力把火灾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三)各旅游企业要将本单位的冬春季节防火工作方案在2010年12月31日前书面报市旅游局行业管理股。•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表‣(见附表),在自检自查结束时报市旅游局行业管理股。
联 系 人:刘河丽 联系电话:2161630 传 真:2162495
第五篇:做好高温季节防暑降温工作
做好高温季节防暑降温工作
目前,全国各地相继进入高温酷暑季节,据气象部门和有关专家预测,2016年暑期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异常高温天气。各单位要立即行动起来,将防暑降温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对本单位防暑降温工作作出周密细致的安排部署。为做好高温季节防暑降温工作,现就有关事项建议如下:
各单位部门要对存在高温作业的容易导致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进行全面排查,有针对性地指导各类单位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用人单位要落实防暑降温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温作业劳动保护工作。
(一)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关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各项规定,明确本单位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制定防暑降温相关制度,将防暑降温责任落实到不同岗位的劳动者。
(二)广泛开展防暑降温宣传教育,让每一位劳动者了解高温危害、后果及防护方法。对高温作业岗位劳动者,要进行一次专题培训,开展防暑降温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加大防暑降温经费投入,改善作业条件,特别是要在相对固定的高温作业场所配备必要的通风或降温设备,为高温作业劳动者提供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和防暑降温所需的清凉饮料及药品。
(四)合理安排和调整作业时间。要按照《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结合作业特点和具体条件,合理安排调整劳动者高温天气工作时间。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的,应停止室外露天作业(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40℃以下的,应按规定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适当增加高温作业劳动者的休息时间,严禁延长高温作业时间和违规加班加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
(五)组织高温作业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及时调整作业岗位。
(六)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根据从事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数量及作业条件等情况,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足量的急救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