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防汛防旱工作总结
建湖县防汛防旱指挥部
2010年防汛防旱工作总结
今年我县在8月下旬和9月中上旬连续遭受6号、7号、8号台风影响,全县水位长期超警戒运行,但在省、市防指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我县安全度汛。现将今年我县的防汛防汗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特点
1、雨情
今年五月雨量59毫米,六月雨量14.5毫米,七月雨量130.5 毫米,八月雨量169毫米,九月雨量201.5毫米。汛期总雨量为574.5毫米。
2、水情
今年五月平均水位0.82米,最高水位0.91米(发生在5月23日),最低水位0.75米(发生在5月20日);六月平均水位0.73米,最高水位0.88米(发生在6月2日),最低水位0.42米(发生在6月27日);七月平均水位0.95米,最高水位1.16米(发生在7月26日),最低水位0.59米(发生在7月1日);八月平均水位1.01米,最高水位1.3米(发生在8月29日),最低水位0.84米(发生在8月15日);九月平均水位1.38米,最高水位1.83米(发生在9月11日),最低水位0.86米(发生在9月30日)。
3、灾情
今年夏插期间,水源充足,水稻栽插及时;进入汛期后,特别是汛期后期,我县在台风的影响下有连续几次强降雨,但在县领导、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无灾情。
二、主要做法及体会
1、汛前各项准备比较充分
(1)认真开展汛前检查。今年全县投入防汛的圩区共53 1
个,圩堤总长1096公里,圩口闸1570座,排涝站781座(812台套),平均排涝模数0.65立方米/秒/平方公里。
去年汛后,县防指及时组织调研,认真总结防汛抗灾工作,梳理存在问题,年后就及早部署落实汛前检查工作,按照“过细、过细、再过细”的要求,将历次特大洪涝灾害暴露出来的问题作为检查重点,对今年投入防汛的圩口闸和排涝站逐闸逐泵试开试关,查找隐患。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县防指又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各镇区、各部门按照要求,对存在的问题落实相关措施,在汛前全部落实整改到位。
(2)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今年城市防洪工程新建、拆建圩口闸7座、排涝站5座,疏浚城区内徐河、胜利河等4条河道,新建部分驳岸、防洪墙;为了高新产业园及周边区域的度汛安全,适时对园区水系进行科学的调整,新开西干河、唐桥河,改造盂兰河,疏浚新农河、严桥河,总土方16万方。
(3)大搞联圩工程建设。按照大联圩规划,去年9月就着手联圩工程建设规划。去冬今春,大力实施县乡村三级河道疏浚河道疏浚任务3月底已全部完成,全县共疏浚县级河道3条,乡级河道35条,50个村整村推进疏浚村庄河道201条,三级河道疏浚总土方450万方。全县新建拆建圩口闸116座,排涝站126座。
(4)落实防汛责任。4月份县防指连续下发有关文件,要求相关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深入一线,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隐患,落实各项责任。各镇区防汛防旱组成人员和圩区责任人名单都在《建湖日报》上予以公布。各镇区也相应成立了防汛指挥机构,健全了防汛组织体系;各圩区相应成立了以镇、村负责人为责任人的防汛工作班子,按照要求,从汛前检查、工程维修、汛期防守,直到汛期结束,一包到底。
(5)修订各项预案。针对近几年防汛抗灾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根据今年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县防指按照实战要求,认真组织调研,多部门征求意见,对全县防洪、抗旱、防台、县城防洪、城市供水应急、饮用水源地污染应急调度等6个预案进一步修订完善。该预案已经县政府批准。各镇区和重点部门也根据自身情况,修订了防汛预案。
(6)储备防汛物资。按照省、市防指要求,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汛前必备防汛抢险物资全部足额到位。草包6.3万只,编织袋25.3万只,木材80立方,铁丝460公斤,土工布6180平方米。
(7)认真做好河道清障工作。按照“抓早、抓实、抓彻底”的要求,3月31日,县防指下发建防指[2010]3号文《关于做好河道清障工作的通知》,将清障任务层层分解,实行各镇区包干、分级负责,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清障任务。4月17日,县防指又召开专门会议,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责任,确保做到应清尽清。5月17日,在市防指组织召开的“四港”清障现场会上,市水利局刘加模局长对我县今年的防汛清障工作成绩十分肯定,我县黄沙港“提前高质量的完成了清障任务,成为免检河段”。
2、决策超前,防汛抗灾指挥科学
(1)认真做好监测预警工作。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随时掌握天气和水位变化情况。特别是通过雷达和卫星云图信息,及时做好天气实时监测、预报。遇有突发情况,随时发送信息,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警觉。
(2)各级领导果断决策。8月底9月初,6号狮子山、7号圆规、8号南川台风连续影响我县,全县连日大范围降雨。8月31日,副县长王国佐同志亲临县防办,针对当前的防台防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各部门迅速全面启动预案、落实责任、加强值班、严密防范。9月3日,我县上游地区水位均超警戒,县防指连夜通知关闸排涝。9月4日一早,水利局曹局长带领局办、防办等科室负责人深入上游重点地区,查看水情,分管局长朱先林同志带领城防所负责人查看县城防汛重点区域和排涝情况,发现险情立即现场处理,落实相关措施。
全县虽然连续遭受台风暴雨影响,但是由于准备充分,各级领导决策果断,关闸、开泵排涝及时,没有造成损失。
(3)防指成员充分发挥作用。在县四套班子领导全部深入挂钩联系镇靠前指挥的同时,县防指成员单位包干到镇,加强督查,帮助基层协调解决问题;县水利局派出11个工作组,深入16个镇区,实地了解各地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向县防指反馈信息,并搞好技术指导。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闸站老化失修严重。全县现有的圩口闸和排涝站中,有近三分之一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设计标准低,使用时间长,破损严重,已不能适应现有的水情,不能抗御较大的洪涝灾害,亟需拆建改造。
二是排涝模数仍然较低。近年来,虽然加大了排涝站的建设力度,但由于原来的排涝模数较低,目前仍然不能满足规划要求,且现有的排涝动力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排涝动力明显不足。
我们将认真总结教训,积极做好冬春水利建设规划,为明年的防汛防旱工作夯实基础。
第二篇:2010年防汛防旱工作总结
防汛防旱工作总结
2010年,在省防指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级防指加强调度管理,立足于防,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安全度汛,保证了全市生产生活正常进行,保障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现将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雨情:
2010年我市雨情总体平稳。1-5月全市平均降雨量278毫米,较常年同期略多。淮河以南地区6月17日入梅,7月18日出梅,梅期32天,特点为入梅正常(我省平均入梅日为6月18~20日),出梅正常偏迟(平均出梅日为7月10日前后),梅期较长(平均为23~24天)。入梅后,我市主要有两次降雨过程,为6月30日~7月2日和7月10日~7月13日,全市面平均降雨量分别为45.2毫米和43毫米。其中,7月2日金湖县24小时降雨111毫米,7月10日24小时涟水县降雨83毫米、市区(含淮阴区)降雨64毫米,分别达大暴雨和暴雨。梅雨期全市共降雨109.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
进入8月之后,受冷暖空气影响,我市降雨增多。8月全市面平均降雨量为164.2毫米,比常年同期多1成。9月全市面平均降雨量为194毫米,比常年同期多一倍。9月1日
至15日,我市发生连续降雨,特别是9月7日24小时全市平均降雨达56.2毫米,其中洪泽县降雨115毫米,市区(含淮阴区)81毫米,局部地区出现雨涝。主汛期(6-9月),全市共降雨551.2毫米,比多年平均625.8毫米少11.9%。
2、水情:
今年包括春汛淮河共有3次来水过程。2-4月,受淮河上中游连续强降雨影响,淮河发生春汛。4月6日洪泽湖蒋坝水位达13.84米,超出警戒水位0.34米,是今年的最高水位。进入汛期之后,淮河共有2次来水过程,分别为7月7日至8月10日和8月17日至9月底,淮干吴家渡最大流量出现在7月27日为5410立方米每秒。由于6、7月份上游来水及本地降雨量少,大用水期间,洪泽湖水位下降很快,7月8日蒋坝水位11.58米,为今年最低。
为控制洪泽湖水位,春汛期间充分利用灌溉总渠、废黄河、盐河等分洪通道泄洪,三河闸以不超过400立方米每秒流量行洪66天。进入主汛期后,淮河两次来水,三河闸分别自7月19日至8月6日、8月30日至9月28日共开闸49天,9月10日三河闸泄洪6310立方米每秒,是今年最大流量。主汛期(6-9月),入出洪泽湖洪水水量分别为215.7亿方和213.3亿方,三河闸共泄洪129.8亿方,出入湖水量基本平衡。
3、灾情:
今年我市无较大灾情。9月7日晚,我市遭遇集中暴雨,导致城乡不同程度积水,部分乡镇受涝较为严重。据统计,全市农田受淹面积达48万亩,农田受灾面积1.21万亩,房
屋倒塌15间,鱼塘漫水1080亩。其中涟水县农田受淹面积18万亩,房屋倒塌15间,洪泽县农田受淹面积7.4万亩,楚州区农田受淹18.75万亩,城区受淹500户,淮阴区农田受淹3.35万亩,受灾1.21万亩。
二、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为确保今年安全度汛,根据省防指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各级防指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扎实做好安全度汛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超前部署,组织汛前水利工程检查。
2月8日,市防指下发通知部署全市汛前检查和防汛准备工作。各县(区)迅速贯彻落实,自下而上对各类水利工程、防汛物资、器材和水文通讯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3月8日至17日,市防指组织成立汛前检查工作组,对全市流域性河湖堤防、水库、涵闸、泵站、城市防洪工程及区域性防洪工程等重点险工地段进行实地检查,逐一排查问题,要求河道管理范围内的违章设施限期清除。3月23日,全市防办主任会议上,市防办对各县(区)、市属工程管理单位汛前检查情况和防汛准备措施落实情况,逐一过堂点评,各县区防办明确整改措施。
(二)明确职责,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
汛前,按照国家防总印发的《各级地方政府行政首长防汛抗旱职责》的要求,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六个分指挥部成员和各县(区)防指成员全部调整到位,市、县两级防汛防旱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位,各类重点防汛防旱工程的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明确到位。在5月8日召
开的全市防汛防旱工作会议上,市政府与各县(区)人民政府签订了防汛防旱工作责任状,并在《淮安日报》上公布全市流域性河道堤防、涵闸、泵站、水库、蓄滞洪区、城市防洪等重点工程的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接受社会公开监督。
(三)未雨绸缪,修订完善各类防汛防旱预案。市、县(区)两级防指针对近年来水情、工情变化,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和汛前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修订完善《淮安市防汛防旱应急预案》等10个各类防汛防旱工作预案。今年1月,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含鲍集圩)被列入了国家蓄滞洪区名录,市防指及时组织相关县(区)做好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运用预案的修订工作。加大各类在建项目的安全监管力度,所有跨汛期施工的项目主管单位和项目法人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制、安全度汛方案、施工导流方案和施工计划并报防汛部门备案。
(四)统筹安排,强化落实各项非工程措施。
汛前,我部专文向市政府报告,请求安排专项资金65万元用于补充和增储防汛物资设备器材。汛前,市县两级共落实防汛物资:编织袋357.808万只,土工布11.1509万平方米,木材767.137方,树棍26.3498万枝,铁丝31.645吨,元钉420公斤,块石88559吨,柴油2.5吨。全市共落实防汛抢险队伍1237个,共7.32万人。其中,民兵抢险队伍660个,4.54万人;河湖管理单位抢险队伍123个,0.39万人;水库抢险队伍167个,1.2468万人;其它专业抢险队287个,1.1326
万人。汛前,淮安防汛机动抢险队组织全体队员参加集体培训10天,并参加省防指组织的培训和军队联合演练。为确保防汛物资在抢险时能及时调得出,市防汛物资中心开展了防汛物资及设备抢险调运演练,并总结了演练的经验和不足,细化完善抢运预案,不足地方落实专人整改,确保抢险时能够高效完成调运指令。
(五)科技创新,切实加强防办自身能力建设。汛前,市防办对已建成的省市县三级视频会商系统进行网络优化,实现省市数字级联,确保汛期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功效。在此基础上,为整合提高指挥系统可用性,与河海大学合作开发3G技术在防汛工作应用的可能。8月9日,我市《3G技术在防汛指挥系统可视化会商中的应用》项目通过省水利厅主持的中期评估审查,利用3G等现代通信技术进一步提升了防汛决策指挥系统的现代化水平。同时,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为提升城区防汛能力,在现有的水雨情遥测系统基础上,开发研究《淮安市城市防汛指挥视频监控系统》,预定于明年完成全部建设任务。今年6月前建设完成的25座排涝泵站监控点,为今年城市防汛指挥人员迅速分析判断汛情、综合调度和决策指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全力以赴做好各阶段防汛防旱工作(一)科学调度,加强用水管理工作。
今年以来,针对我市先涝后旱、旱涝交替的局面,市领导多次亲临防汛防旱一线,视察指导工作。市防指精确分析,科学利用近年来建成的水利工程,科学调度水源,用好洪水
资源,有效保证了全市城乡的生产生活和工业农业用水。
今年春季淮河发生春汛,淮河干流入洪泽湖流量高达每秒2890立方米,仅入江水道滩地处就有5万亩小麦存在被洪水淹没的危险。面对汛情,市防指高度重视,请求省防办运用灌溉总渠、淮沭河、废黄河、盐河等分洪通道的行洪能力,并提高洪泽湖的调蓄水位至13.84米,达到了入江水道行洪不漫滩的目的,不仅化解了汛情,还使5万亩小麦免遭损失。同时,组织专门人员,加强灌溉总渠、淮沭河、古黄河等流域性河道行洪期间堤防巡查,落实防汛责任制,采取各项防汛应急措施,确保各条流域性河道堤防安全。
由于5-7月我市降雨量偏少,同时受淮河干流6月下旬断流9天的影响,洪泽湖蒋坝水位一度降至11.58米。时值水稻栽插大用水时期,市防指高度重视用水管理工作,认真分析用水形势,密切注视水情旱情,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作用,综合利用水资源,切实加强水源调度,及时请求省水利厅对用水困难地区补充水源,保证在水稻栽插、活棵等生长关键期用水。同时要求各县区加强水源调度,严格执行用水计划,厉行节约,确保生产生活用水。期间,市、县(区)水利部门派出用水工作组,深入重点涵闸、泵站检查水稻栽插进度和灌溉用水管理情况,根据进度调整灌区供水计划;及时将供水计划通知到乡村组,深入一线协调解决用水矛盾,做到全市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兼顾;严格执行用水计划,加强对用水口门的督查管理,随时监控我市境内主要河段水位,保证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及航运用水需要。
7月中下旬,淮河流域上中游降雨增加,淮河干流发生洪水。为充分利用洪水资源,提高我市水环境质量,市水利局在确保安全度汛的同时,充分利用、调度洪水资源,对全市范围内主要河流实施换水活水工作,明显提高了全市乡村河塘和城区主要水体水质。
(二)密切关注,做好预防突发雨涝工作。
汛期,市、县(区)防指密切关注水、雨、工情变化,及时和气象部门取得联系,提高预测预报准确度,为做好防汛工作提供决策支撑,同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市防指先后通过传真电报发布预警信息,提出防范要求,通知各县区防指及相关工程管理单位高度重视防御工作,提前落实预防雨涝、台风各种防范措施,加强各类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9月7日至8日,我市遭遇集中暴雨,面对突发性暴雨袭击,市防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对措施,科学调度,最大限度减少雨涝造成的损失。一是提前开启机泵排涝。市区26座固定排涝泵站于9月7日晚8时先后开机预降沟河水位,昼夜不停排水,有效缓解了城区灾情。楚州、淮阴、清浦、洪泽、涟水等地也都及时开启各类排涝泵站,全力投入抗灾。据初步统计,全市共有200余座排涝泵站投入运行,总装机功率超一万千瓦。二是突击进行河道清障工作。暴雨发生后,各县区防指组织人力对内部水系、管网进行全面检查,及时疏通沟河管网;组织受淹地区群众清沟理墒,加快排涝速度,对排水不畅的骨干沟河,组织人力突击疏浚,清除埂坝、水草等阻水障碍,确保排水通畅。三是科学调度工程。降雨发生前,市防办及时通知各县区关闭灌溉渠首,防
止因灌致涝。降雨发生后,市防指积极协调,报请省防指开启淮安站、石港站抽排白马湖、宝应湖地区涝水;紧急联系南水北调截污导流工程建设处,突击组织力量拆除施工围堰,加快清安河地区涝水下泄;全开六塘河地涵,尽快排除淮西洼地涝水。
(三)上下联动,确保入江水道行洪安全。
自7月19日三河闸开闸泄洪,为确保入江水道行洪安全,市县防指严格按照防洪预案安排民力上堤防守,并多次派出工作组深入一线,检查沿线防汛值班、险工险段、防汛人力投入以及防汛物资储备等各类情况。市防指还分别于6月1日至10日、7月20-30日两次派出由市水利局领导带队的8个防汛抗洪工作督察组分赴各县区督促检查防汛工作,并对各县区防汛责任制落实情况及存在主要问题进行了全市通报,进一步落实了各项工作制度,坚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9月8日,淮河入江水道行洪流量增加到6000立方米每秒。市水利局黄克清局长、市防办、市入江水道管理处等人员赴入江水道一线现场检查防汛工作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对防汛组织、防汛物资、险工险段度汛方案、涉河建设项目在建工程防汛措施进行再检查、再落实,确保入江水道安全度汛。
(四)围绕重点,突出城市防汛和水库防洪工作。我们督促加快城区在建水利工程进度,检查落实在建工程度汛方案;针对持续强降雨的灾害威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城市河道和排涝设施的检查,市城市防汛分指挥部对淮安市区低洼易涝地段落实专人负责,加强降雨时段积水情况巡
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督促相关部门抓紧排水管网建设和维修,备足社区排涝专用设备和抢险物资,建立城市防洪排涝抢险专业队伍,制定应急抢险专门预案。市城市防汛分指挥部共组织了两次应急排水实战演练,提高了防汛抢险能力。8日凌晨3时左右,市城市防汛分指挥部防汛值班巡查人员发现,市开发区某小区开挖的深基坑,因基坑排水不及时,导致基坑严重积水,最深处达到4.5米左右,致使支护倒塌,楼盘沿路及临近小区存塌方险情。市城市防汛分指挥部立即通知市住建、市政、供电、公安等部门,要求立即派员到达现场处理险情。市水利局黄克清局长等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提出会商处理意见。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全力排除险情;开发区建设局做好指挥协调工作,开发区公安局做好现场安全工作,供电部门及时协调电力供应及修复相关电路,开发商尽快拿出抢险方案并组织实施。市城市防汛分指挥部现场跟踪处理情况,及时做好上传下达工作。由于措施得当、应对及时,险情很快排除,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没有影响。
为确保水库度汛安全,我们全面落实各级各类水库防汛责任制,细化度汛方案,加强管护力量,强化预警预报和实时监测,严格按汛限水位运行,病险水库一律降低水位或空库运行。
(五)领导重视,抓好制度督查及新闻宣传工作。
一是加大防汛制度执行督查力度。市防指两次派出市水利局领导班子为组长的工作督查组分赴各县区检查防汛工作情况,并采取电话、视频会议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检查各县区防指防汛值班及带班领导在岗在位情况,检验防汛防旱信息畅通能力,对于个别县区存在问题及时通报并限时整改,有效改变工作作风,提高防汛应急反应能力。市入江水道管理处组织盱眙、洪泽、金湖三县开展防汛互查,针对防汛值班、险工险段、防汛道路、防汛物资准备、防汛人力投入等情况进行互评,有利于相关县防指学习交流,切实提高防汛防旱工作能力。二是加强信息报送及新闻宣传力度。我们通过电视播送每日水雨情使群众及时了解讯息,通过报纸、网站大量介绍我市防汛防旱工作成就及进展使群众关注监督我们工作。今年以来,我部共发表在《中国水利网》、《淮河水利网》、《江苏水利网》、《淮安日报》、等网站、报纸、重要内参上发布信息近30篇,其中信息《淮安市将建防汛防旱指挥移动险情灾情视频监视系统》发布在3月17日的《中国水利网》,《我市积极防御淮河春汛》发布在市《要情快报》第79期“市内要情”头条,《“智能”水利为我市防汛防旱助力》、《我市今夏生产生活用水无虞》、《“视频”指挥城市防汛——主城区将建45个远程监控点》等多条信息发表在《淮安日报》A1版面。同时,市防办积极向省防办报送《淮安市防汛防旱信息》33期。这些举措有力地宣传了防汛防旱工作,提高了全民防汛意识。
四、主要存在问题
虽然这几年全市水利工程建设投资逐年增长,水利工程 的整体防灾减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我市境内流域性防洪工程线路长,历史遗留的问题多,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特别是洪水出路不足的问题在短时间内仍难以彻底解决,安全度汛仍存在着许多困难。
(一)洪泽湖洪水出路严重不足。
随着淮河上、中游地区持续不断地治理,行洪能力大幅度提高,最大入湖流量已由1954年的15800秒立米增加到25000秒立米。淮河入海水道虽已建成,但近期工程泄洪能力只有2270秒立米,目前洪泽湖以下排洪设计能力只有15000秒立米,在淮沂不遭遇情况下,设计流量也只有18000秒立米,进出湖流量失衡问题依然存在,我市防洪保安压力仍然很重。
(二)流域性防洪工程问题多。
虽然这几年全市水利工程建设投资逐年增长,水利工程的整体防灾减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我市境内流域性防洪工程线路长,历史遗留的问题多,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
一是入江水道行洪能力下降,进一步降低了淮河下游的防洪标准。淮河入江水道是淮河干流洪水入江的主要通道,由于九十年代以来治淮工程的重点主要放在堤防除险加固上,河道没有得到相应治理,河道沿程高滩阻水严重,上、中段水位抬高,部分堤防渗水。沿线还有35.7公里堤防无块石护坡,金湖县境内沿线有31座穿堤涵闸大多已运行30多年,安全隐患较多,影响安全度汛,淮北闸、新生洞、夹沟 11
闸及东西偏泓漫水闸等14座病险涵闸急需加固或拆建。
二是分淮入沂还不具备行洪3000流量条件。分淮入沂工程是淮河下游防洪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洪泽湖洪水出路之一,2003年汛期行洪过程中,堤防和建筑物多处出现险情。目前淮沭河西堤还有5.7公里堤防背水坡渗水严重堤段没有处理;钱集闸老化损坏等问题仍未根本解决;二河东堤23+200~36+500K有44处护坡损坏,面积约1300平方米。
三是洪泽湖大堤防洪仍存在薄弱环节。淮阴区码头镇封闭段还有长900米堤身高度、宽度都低于设计标准2米以上,不能抗御设计洪水位,桩号(1+913~2+713)段800米堤防迎水面堤坡冲刷严重、局部形成陡坎,危及堤身安全。洪泽县二河林场段(29.17-29.72K、30.22-31.4K)迎总渠面坡脚冲刷严重,坡脚掏进5-6米、高达2-3米。
四是苏北灌溉总渠堤防冲刷严重。楚州范集等段620米冲刷严重,局部形成陡坎;右堤1.3K处300米堤身单薄,右堤7—12K块石护坡毁坏严重;清浦区总渠北堤16公里迎水面无护坡,近几年长时间、高水位、大流量行洪,大部分冲刷十分严重,形成2米多高的陡坎。
五是防汛道路不能满足防洪抢险要求。目前全市流域性河道堤防无防汛路面的有92.9公里。其中入江水道右堤16.5公里(11.0-20.5K,60-67K);苏北灌溉总渠右堤从洪泽县城到运东闸(4.0-35.7K)共31.7公里;二河西堤9.5公
里(22.0-31.5K);中运河左右堤共34.1公里。大运河右堤宁连路桥至运南洞段3.8公里。防汛道路损坏严重有36.9公里,其中洪泽湖大堤16+500~19+900K段长3.376公里,入江水道左堤0—12K长12公里,楚州区境内入海水道9公里,清浦区境内二河东堤1.5公里,大运河右堤宁连路桥至杨庙8公里,淮沭河东堤3.02公里。一旦发生险情,将严重影响抢险物资运输和防洪抢险的正常进行。
(三)行蓄洪区建设滞后。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共涉及洪泽、淮阴、盱眙三县(区)19个乡镇、105个行政村、23.69万人口,总面积482.13平方公里,耕地33.99万亩。根据淮河洪水调度方案,当洪泽湖水位达到14.5米时,滨湖圩区破圩滞洪。鲍集圩行洪区涉及盱眙县5个乡镇、43个行政村、7.16万人,总面积201.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8万亩。目前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安全设施建设刚刚起步,规划的撤退道路、安全台、避洪楼还没实施,现有乡村道路,标准低、质量差,撤退转移安臵难度大,滞洪损失巨大。鲍集圩行洪区尚有20.5公里土路,路面宽仅为3—5米,一旦滞洪,撤退任务重、损失大,将严重影响行滞洪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与要求不适应。城市防洪抗灾能力明显不足。目前淮安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要求极不适应。一是城区河道堤防险工患段多。
除二河、苏北灌溉总渠堤防存在问题外,穿过市区的大运河、里运河堤防标准不足,沿线穿堤建筑物老化,有44处旱桥、通道等无挡洪设施,降低了堤防标准。二是城市外排能力不足。当灌溉总渠和入海水道行洪时,城区失去自排能力。按照设计规范城区外排能力应达到380秒立米,而现状只有189.3秒立米,且机泵老化损坏严重,市区排涝压力大。三是内部排水系统不完善。区域排水管网系统配套不全、管网老化、设计标准偏低,城市建设中原有的排水沟渠被堵塞或改为小管道,汛期雨水出路不足,造成内涝。四是由于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新区和各类开发区建设越来越快,导致许多城市内部河道萎缩、阻隔,水系不畅,排涝动力不足,地下管网破损严重。
(五)因洪致涝问题突出。由于流域洪水流经我市的主要通道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淮沭河等大都是通过平地筑堤,束水行洪,切断了这些地区原有的排水出路,加之区域排涝配套工程建设不到位,一旦流域发生大洪水时,入海水道以北、淮沭河以西、高邮湖、白马湖、宝应湖周边等一些重点低洼圩区、行蓄洪河湖两岸和周边地区排涝受阻,往往内涝损失比较严重。2003年和2007年淮河流域大水,我市因洪致涝受灾面积分别占全市受灾面积的60%和65%,因淮河入海水道行洪切断市区排水出路,导致淮安市区特别是清安河沿线积水受涝严重。
针对面临的问题,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市水利工程现状,继续强化工程建设工作,提高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一是请求省防指进一步加大对我市境内防洪工程除险加固建设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对所有存在问题的穿堤建筑物尽快落实加固措施;二是请求加大行蓄洪区建设力度。近年来,淮河频繁出现全流域大洪水突出了蓄滞洪区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在完善各类应急防灾预案的同时,恳请省防指加大对此投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是要加大面上排涝工程建设力度,重点要实施骨干排涝河道的清淤疏浚工作,恢复和提高排涝标准;四是要加快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防汛抗洪抢险应急反应能力;五是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机电泵站维修改造,缓解城区防洪排涝矛盾。
第三篇:防汛防旱工作汇报
防汛防旱工作汇报
当前我省防汛工作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这次,在我省长江、太湖流域看了一些地方,检查了一些防洪工程设施。总的看来,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抓的比较紧,准备比较充分,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汛前检查认真。春节一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就组织开展了汛前检查和岁修工作,对于检查出来的重点工程隐患还组织专家会诊,提出消险
措施和安全度汛方案。李源潮书记、梁保华省长十分重视防汛工作,先后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省政府召开了全省防汛防旱工作会议,对做好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进行了认真部署。四个流域的联防指挥部还针对流域的不同特点,对汛前准备工作进行了深入检查和重点部署,工作抓得比较实。二是责任制落实。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了防汛责任状,各级防汛防旱指挥部成员都已调整到位,对影响安全度汛的重要部位、重点工程、重要险工都分别落实了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省防指还把各级行政责任人通过《新华日报》向外发布,接受社会监督,加大了各级党政领导防汛防旱工作的责任意识。三是预案准备充分。省防指修订完善了各类防汛抢险方案,落实了防汛抢险物资和抢险专业队伍,组织了抢险知识培训和专业抢险演练,科学防洪和专业抗洪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四是工程调度科学。省防指在抓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的同时,根据淮河流域少雨干旱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抗旱水源调度工作,及时启动江水北调系统,保证苏北特别是淮北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活用水需要。总的说来,全省防汛防旱工作组织到位、责任明确,准备充分,措施扎实,为了今年全省安全度汛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前一阶段一些省份已经出现洪涝灾害并造成较严重的伤亡情况。当前我省已进入主汛期,防汛防汛工作到了实战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对今年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高度戒备,充分准备,严格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要求,努力夺取今年防汛防旱工作的全面胜利,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一,要充分认识今年防汛防旱工作的严峻形势,做好防大汛、抗大灾的充分准备。根据气象部门预测预报,今年我省局部涝旱灾害的程度要大于去年,年景要差于去年。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重,不可信其轻。”各地、各有关单位都要从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和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做好防汛防旱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安全度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防止和克服盲目乐观和麻痹侥幸的思想,真正做到高度戒备、警钟长鸣。要进一步强化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中心的各项防汛防旱工作责任制,以落实责任制为抓手,确保各级各有关单位的防汛抗灾工作思想真正到位、组织真正到位、措施真正到位,为夺取今年防汛防旱工作全面胜利提供组织保证。
第二,要密切注视天气形势变化,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科学运行调度。历史的经验表明,进入汛期,天气容易变化异常,大面积持续降雨和突发性强暴雨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气象部门要提高气象预报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水文部门要做好水情汛情预测预报工作,省防指要根据气象、水文部门的预测预报,加强水利工程体系的运行调度,努力做到让洪水安全下泄,对涝水及时排放,突发性的局部洪涝和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有积极应对的工程措施,切实提高科学防洪水平。
第三,要高度重视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城市是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群集中,财富集中。做好城市防洪排涝工作极为重要。一些大城市都有突发暴雨,形成大面积雨涝灾害的严重教训,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警示。由于多方面原因,我省城市防洪的标准普遍偏低,一些城市防洪设施不配套,排涝系统也很薄弱,一旦遭遇持续强降雨很容易造成灾害,因此,我们要把城市防洪排涝工作作为重点环节来抓。城市防洪工作涉及水利、城建、城管等部门,必须在当地防汛指挥部门的统一管理下,既要各负其职,又要加强沟通配合,统筹组织好城市防洪排涝工作,确保城市安全度汛。
第四,要突出抓好水库的安全度汛。因水库垮坝而导致严重伤亡的教训很多。我省有水库908座,特别是小水库的病险问题较多。加强水库的安全管理,特别是小水库的安全度汛很重要。要严格水库的蓄水位管理,严禁超标准蓄水,对病险水库要降低水位运行,病险严重的要空库运行。要逐库落实抢险方案,储足防汛抢险物料,建立抢险专业队伍,确保不垮坝,不死人。
第五,要进一步细化各种抢险预案。自然灾害往往都具有突发性。我们对可能发生的险情和灾情,必须从思想上和工作上做好预案准备。从全省来讲,要重点做好防台风、重点堤防决口、江岸坍塌、水库垮坝、江心洲人员撤退、行滞洪区启用、城市突击抢排等重点险情、灾情的应急处置预案,备足抢险物资,落实抢险专业队伍,准备好抢险的技术方案,有备无患,确保安全。
第六,要坚持做到防汛防旱两手抓。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有涝必有旱。我们在认真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防旱工作仍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
。特别是淮北地区,历史上就是少雨多旱,省防指要根据天气形势,认真分析水情变化趋势,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体系的作用,超前做好水资源调度,强化水源管理,保证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第七,要坚持团结治水、团结抗灾。防汛防旱工作既涉及到上下游、左右岸,又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严密组织,严明纪和律。省防指各成员单位要根据省防指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地要服从上级防汛部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保证各项防汛调度指令有效执行,真正做到团结治水,团结抗灾。
做好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高度戒备,充分准备,严密防守,努力压取今年防汛防旱工作的全面胜利,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防汛防旱简报
防汛防旱简报
第二期
宁波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
2009年6月9日
省委书记赵洪祝检查我市防汛工作
5月15日,赵书记在巴音书记、毛市长等领导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象山西周的下沈标准海塘,听取了情况汇报,并作重要讲话。赵书记指出: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意义重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优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有效应对重特大洪涝台旱灾害,必须全面加强防汛防台抗旱能力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强化防汛防台抗旱责任意识。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御,全力以赴做好今年防汛防台抗旱的各项工作。要加快推进“强塘固房”工程,有效提高防灾减灾综合能力。特别要抓紧修复水毁工程,确保安全度汛。要加快推进基层防汛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水库安全度汛、山洪与地质灾害防御、江堤海塘安全管理和避灾场所安全管理等防汛防台的重点。要着力提升应急反应能力,重点加强对预案、预报、预警、洪水调度、人员应急转移避险和抗旱应急调水等措施的落实。
市长毛光烈检查防汛工作
5月31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光烈在市防指指挥、副市长陈炳水、市长助理陈利幸、市政府秘书长宋越舜等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检查了北仑区学苑社区避灾中心、灵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现场,听取了水利、气象和北仑区的防汛防旱工作情况汇报。毛市长充分肯定我市前阶段的防汛防旱准备工作,同时对下阶段的防汛防旱工作提出了六点意见:一是进一步强化思想准备,要充分认识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做好防汛防旱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二是进一步完善防汛防台和防旱预案。三是继续抓好工程建设和安全度汛工作。四是继续强化基层防御能力。五是继续加大督查整改力度。六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分析,周密部署,绝不能因为个别环节的工作失误造成全局被动。
我市遭受短时雷雨、大风、冰雹天气
受强对流天气影响,6月5日晚18时至22时,我市由北至南出现短时雷雨、大风,部分地区出现了冰雹。
降雨情况:余姚、鄞州、奉化、北仑和市区等地出现短时雷暴雨,降雨主要集中在19-20时,1小时雨量超过30毫米的站点有:余姚华盖山32.5毫米、黄土岭30.5毫米、梁辉水库50毫米;鄞州周公宅坝下37毫米、字丰35毫米、皎口水库35毫米。
冰雹情况:余姚梁辉、北仑柴桥、奉化东岙等地先后出现了黄豆般大小冰雹,时间持续5-10分钟。
大风情况:普遍出现8-10级大风,余姚梁弄和上王岗站出现11级大风。
防御情况:气象部门发出灾害性天气预警后,防指办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及时到岗到位,组织开展防御工作。市防指指挥、副市长陈炳水致电市防指办了解情况并部署防御工作;市防指副指挥、水利局局长张拓原,水利局副局长叶立光、气象局副局长刘爱民等领导第一时间赶到市防汛值班室,组织分析会商、指挥部署;各级防指办、有关部门和乡镇责任人纷纷到岗到位,组织防御工作。
强对流天气造成余姚局部地区经济作物受损。
目前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情况
截止2009年6月9日8时,全市28座大中型水库共蓄水5.83亿方,占可蓄水量的66.5%。涉及宁波城市供水的8座水库蓄水3.51亿方,占可蓄水量的64.0%,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近3000方。
报送:省防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抄送:市防指有关成员单位,各县(市)区防指。
第五篇:防汛防旱简报
防汛防旱简报
第二期
宁波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2009年6月9日
省委书记赵洪祝检查我市防汛工作
5月15日,赵书记在巴音书记、毛市长等领导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象山西周的下沈标准海塘,听取了情况汇报,并作重要讲话。赵书记指出: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意义重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优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有效应对重特大洪涝台旱灾害,必须全面加强防汛防台抗旱能力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强化防汛防台抗旱责任意识。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御,全力以赴做好今年防汛防台抗旱的各项工作。要加快推进“强塘固房”工程,有效提高防灾减灾综合能力。特别要抓紧修复水毁工程,确保安全度汛。要加快推进基层防汛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水库安全度汛、山洪与地质灾害防御、江堤海塘安全管理和避灾场所安全管理等防汛防台的重点。要着力提升应急反应能力,重点加强对预案、预报、预警、洪水调度、人员应急转移避险和抗旱应急调水等措施的落实。
市长毛光烈检查防汛工作 5月31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光烈在市防指指挥、副
市长陈炳水、市长助理陈利幸、市政府秘书长宋越舜等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检查了北仑区学苑社区避灾中心、灵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现场,听取了水利、气象和北仑区的防汛防旱工作情况汇报。毛市长充分肯定我市前阶段的防汛防旱准备工作,同时对下阶段的防汛防旱工作提出了六点意见:一是进一步强化思想准备,要充分认识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做好防汛防旱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二是进一步完善防汛防台和防旱预案。三是继续抓好工程建设和安全度汛工作。四是继续强化基层防御能力。五是继续加大督查整改力度。六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分析,周密部署,绝不能因为个别环节的工作失误造成全局被动。
我市遭受短时雷雨、大风、冰雹天气
受强对流天气影响,6月5日晚18时至22时,我市由北至南出现短时雷雨、大风,部分地区出现了冰雹。
降雨情况:余姚、鄞州、奉化、北仑和市区等地出现短时雷暴雨,降雨主要集中在19-20时,1小时雨量超过30毫米的站点有:余姚华盖山32.5毫米、黄土岭30.5毫米、梁辉水库50毫米;鄞州周公宅坝下37毫米、字丰35毫米、皎口水库35毫米。
冰雹情况:余姚梁辉、北仑柴桥、奉化东岙等地先后出现了黄豆般大小冰雹,时间持续5-10分钟。
大风情况:普遍出现8-10级大风,余姚梁弄和上王岗站出
现11级大风。
防御情况:气象部门发出灾害性天气预警后,防指办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及时到岗到位,组织开展防御工作。市防指指挥、副市长陈炳水致电市防指办了解情况并部署防御工作;市防指副指挥、水利局局长张拓原,水利局副局长叶立光、气象局副局长刘爱民等领导第一时间赶到市防汛值班室,组织分析会商、指挥部署;各级防指办、有关部门和乡镇责任人纷纷到岗到位,组织防御工作。
强对流天气造成余姚局部地区经济作物受损。
目前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情况
截止2009年6月9日8时,全市28座大中型水库共蓄水5.83亿方,占可蓄水量的66.5%。涉及宁波城市供水的8座水库蓄水
3.51亿方,占可蓄水量的64.0%,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近3000方。
报送:省防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
抄送:市防指有关成员单位,各县(市)区防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