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高位求进勇争一流 加快建设两化互动新样板

时间:2019-05-14 00:5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高位求进勇争一流 加快建设两化互动新样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高位求进勇争一流 加快建设两化互动新样板》。

第一篇:2高位求进勇争一流 加快建设两化互动新样板

高位求进争一流两化互动创样板

——阆中市推进两化互动促进跨越发展

2012年既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重要的一年,也是阆中市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履职的第一年,阆中市委、政府着眼于阆中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出了“一核一极三区三基地”发展路径,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城镇化为支撑,以三化同步为突破,强力推进“景城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进程,努力创建南充及至全省“两化”互动的新样板。力争2012年,实现GDP12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1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5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24亿元,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到位项目资金30亿元,为“十二五”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奠好基、蓄好势。

景城一体,以景兴城,以城市景区化推动城市人性化。阆中市是依靠旅游崛起的城市,坐拥千年古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最大的优势和最突出的特征。阆中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树立“城市景区化、旅游休闲化”的理念,坚持“以旅游为先导”,围绕旅游抓城建,着力促进景城一体。一是畅通旅游通道,破解交通瓶颈。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对外建好兰渝铁路、广南高速、阆中机场和嘉陵江渠化航道“水陆空”交通立体网络,实现成渝3小时,周边地市1小时交通圈。对内规划建设旅游生态快车道,建成柏垭至天宫快速通道和嘉陵江三桥等高等级旅游路网,串联天宫院、淳风寺、构溪

1河湿地,形成流畅的旅游交通格局。二是实施景城一体,拓展旅游空间。按照整体功能分区布局原则,以古城为核心,以创建古城国家5A级景区为契机,启动道台衙门、文庙复建和古城状元牌坊入口改造,高标准新建1个产游客中心和5个二级游客服务中心,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完善景区服务功能。以城区嘉陵江为纽带,建成白塔---大佛寺景区禅宗文化、盘龙山龙脉文化、滕王阁---玉台观道家养生文化等特色主题公园,实施嘉陵江沿江两岸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开发水上旅游项目,建成10平方公里山、水、城相融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天宫院---淳风寺为基地,打造国际风水文化体验区。三是完善旅游要素,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推进嘉陵江国际大酒店、盘龙山温泉度假酒店、张飞大酒店建设,实施七里新区城市综合体和宜华集团旅游综合体建设,引进名品名店,开发地方特色商品。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加快引进文旅休闲项目,大力开发康复养生、演艺、创意、文化、度假、运动、会展等高端旅游产品,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实施“三名”战略,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聘请日本专家对南津关至马哮溪一带进行规划,形成四季分明、色彩鲜明的景观带;对城市重要节点坚持起点高、手笔大、形象美、功能优的原则,做到规划一片,建设一片,建成精品,打造成靓点。通过城市旅游要素的完善,不断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品质,大力满足市民和游客休闲度假的需要,产城一体,以产强市,以工业园区化促进城市现代化。

坚持将“高新轻净”作为工业经济发展方向和切入点,加快打造与旅游城市相匹配的低碳工业体系。优化布局抓规划。以古城为核心,以七江新区为重点,完成100平方公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通过嘉陵江三桥、四桥、新区防洪堤的建设,中心城市骨架拉大到50平方公里,科学规划以古城为核心的10平方公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集行政商务办公与居住休闲娱乐的10平方公里新中心城区,集食品加工、生物制药、新型材料、的15平方公里城南工业区,以天然气为原料的10平方公里江东化工园区和物流配送为主5平方公里火车站物流园区,在区位上分片布局,在功能上相互融合,形成产城一体的发展格局。扶优助强抓效益。大力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不断完善园区路网和供排水、电力、天然气、通信等管网建设,高标准打造绿化工程,优化园区环境。以项目为抓手,加大重点项目扶持力度,突出抓好炭材料、康美药业、张飞牛肉、保宁醋、宜华木业、LNG等重点工业项目,扶持张飞牛肉、保宁醋进入上市辅导期,确保在二至三年内实施上市,力争实现重点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90%以上。产城互动促发展。按商住房的标准规划建设拆迁安置还房小区,高标准完善小区配套功能,高品质建设小区环境,提升居民居住条件和环境,提高城市承载力。加大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就近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实现大批失地农民顺利向产业工人的转变,村民和市民的平稳过渡,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城乡一体,以城带乡,以城镇特色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突

出特色建集镇。坚持“不求大,只求有特色”的理念,打造与区域产业相匹配的特色城镇。千佛、河溪、洪山、柏垭等重点集镇,突出“宜居宜业”,通过高品质商住开发,集聚人气,完善功能,打造宜居集镇。天宫、老观、垭口等特色集镇,充分挖掘旅游文化资源,重点抓好集镇基础完善、环境保护和旅游配套服务,实现集镇经济与旅游开发同步发展。对一般集镇,体现山水田园风光,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努力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精品集镇。因地制宜兴产业。深入推进农业三个“第一市”建设,大力整合涉农项目和资金,集中财力分线分片打造特色农业,重点提升五马东兴中药材示范园和沙溪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省道302线和双龙至天宫沿线生姜中药材产业带、国道212线和阆仪路肉牛产业带、阆剑路速生林产业带,大力发展城郊商品蔬菜基地和花卉产业。城乡联动富民生。依托康美药业、滕王阁制药、保宁制药、张飞牛肉省级龙头企业,实行“企业+基地+农户”联动机制,延升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肉牛、中药材、蔬菜等集镇专业市场建设,以集镇的大发展带动产业的大提升,以产业的大提升促进集镇经济的大繁荣,以特色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第二篇:坚持“两化”互动发展 努力建设幸福资阳

坚持“两化”互动发展 努力建设幸福资阳

--李佳在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发言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确定的“一主三化三加强”基本思路,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全市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在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丘陵地区追赶跨越的发展战略,就是坚持“工业主导、三化联动”基本思路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去年7月,市委二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资阳市委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决定》,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两化”互动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两化”互动,奋力推动加快发展。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优化布局“抓规划”。规划是“牛鼻子”。2009年5月起,先后邀请了中规院、同济大学、省城市规划设计院等知名规划单位和高水平专家开展我市重大规划编制。工作中,坚持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交通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四规衔接”,特别注重工业布局和城镇发展统一规划。在广泛听取意见基础上,先后编制完成了综合交通建设、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和城市总体规划、主导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等重大规划,形成了“一区两带四基地”产业布局、“2+3”城市发展规划布局、“打通四通道、构建大循环”市域综合交通布局。目前,我市建设“成渝经济区新兴工业城市”定位和打造国家机车和汽车制造及出口、绿色食品加工配送、节能产品生产、国际会展及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四基地”定位,被纳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为高起点推动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二,产城融合“抓互动”。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载体。我们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推进,促进产城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一是着力做强工业支撑。我们始终把工业强市作为我市跨越发展的主导战略,坚持盘活存量与引进增量并举,做大做强工业。大力发展造车和医药、食品、纺织、建材及节能“1+4+1”主导产业,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83.2亿元。引进落地了世界500强韩国现代与南骏集团合作打造四川现代70万辆世界级商用车生产基地;中国南车与广西玉柴合作打造中国西部发动机研发制造基地;竣工投产了世界500强百威英博120万吨(一期30万吨)啤酒西南生产基地。同时,竣工投产了凯力威210万套全钢子午胎、熊猫专用汽车、四海10万吨熟食品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世界500强美国皇冠集团制罐项目、资阳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西班牙菲伯萨食品产业园、安岳重庆山洞工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浙粤节能产业园28户节能企业正在加快建设。去年全市完成工业投入121.4亿元;今年实施市级重点工业项目102个,确保完成投入150亿元。二是加快做大城镇载体。城镇要为工业布局和发展提供依托,发挥快速集聚产业和人口的作用。我们以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为突破,着力构建完善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的资阳中心城市,2009年6月启动了穿越老城区的“母亲河”--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这也是我市最大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以此带动30平方公里的旧城改造;同年9月启动了以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发展为重点的50平方公里城南新区建设;10月启动了以宜居宜业为目标起步区30平方公里的城东新区建设,形成了资阳中心城市“一城三区”统筹推进、互动发展的格局,拉开了大城市建设的框架。两年来,仅“一城三区”建设共拆迁7800多户群众和130多户企业,拆迁量超过前10年的总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50亿元。同时,大力推动县(市、区)新区建设,去年4月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在4个县(市、区)分别规划1个发展新区,批准设立了管委会,配齐了班子,集中力量推进新区规划、基础建设、项目引进等工作,培育县域经济新增长极。三是打造园区互动平台。产业园区不仅仅是单纯的工业集聚地,而是重要的城市功能区。我们把园区作为“两化”互动的联结纽带,既建产业园区又建城市新区。地处资阳市区的城南工业集中发展区,起步区25平方公里控规已编制完成,骨干路网、输变电站、供排水等基础建设项目快速推进,已签约入驻韩国现代、飞利浦LED生产基地等工业项目41个,正在建设25个;地处简阳市养马镇的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起步区16平方公里基础框架已经形成,已引进青岛华涛、丹阳汽配等工业项目52个,建成投产15个,目前正在编制“龙简新城”规划,为园区提供城镇支撑。同时,创新完善4个县(市、区)工业园区办园机制,引导关联企业向园区集中,走集约发展道路。去年全市工业集中度达73.7%,产业园区正在成为我市产业集聚、城市发展的新组团。

第三,强化统筹“抓配套”。针对我市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强、互动发展基础条件较弱的现状,下大力气抓好基础建设工作,配套支撑工业发展、城镇建设。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8月以来开工建设了成安渝、遂资眉等4条高速公路和成渝铁路客运专线,我市在建高速公路里程336公里,占全省十分之一,去年交通建设投入71.2亿元。毗河供水工程全面上马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化较之于传统工业化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包含了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我们坚持“用抓工业的力度抓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旅游、现代物流、商贸和金融等服务业。近两年引进了沃尔玛、成都银行等一批知名企业、金融机构入驻;正在规划建设三岔湖长岛国际会议度假区、香港世茂海峡生态城等高端旅游项目;结合城中村、棚户区大面积改造,打造城市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强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三是狠抓人才培养锻炼。我市是人口大市,但产业高中端人才相对缺乏。去年引进四川汽车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资阳第一所职业大学,今年与西南交通大学实施“校市合作”。从2009年8月开始对全市党政干部有计划实施干部培训、双挂双派、家庭团聚“三大工程”,两年来培训干部26854人次,上挂下派干部1100多名,家庭团聚干部114名,激发了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

第四,创新机制“抓保障”。对地方发展来讲,“两化”互动是全局战略,必须整合资源统筹推进。一是实施充分开放。充分开放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首要路径。我市是全省唯一同时连接成都、重庆“双核”的城市,我们大力实施简阳融入成都、安岳融入重庆“双桥头堡”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2009年10月成立了5个招商分局,选派干部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驻点招商。先后组团赴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浙江、广东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交流合作,成功引进了一批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其中世界500强投资项目6个、国内500强投资项目15个。2009年、2010年全市共引进到位资金672亿元,占“十一五”引进到位资金的63%。今年上半年引进到位资金220.1亿元,增长36.6%。二是强化要素保障。针对发展中日益突出的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问题,强力整合资源推进大项目建设。在用地保障上,实行“三坚持”原则,坚持土地跟着项目走,坚持优先保证重大项目落地,坚持节约集约高效用地。在资金保障上,2009年新组建了市交通投资、市开发区投资、市水务投资三家投融资公司,同时整合资源做大市城市投资、市工业投资、市农业投资公司,健全完善“借、管、用、还”管理机制。今年上半年,全市金融贷款余额比年初净增65亿元,增长20.3%,列全省第2位。在能源保障上,省电力公司三年投资20亿元再造一个资阳电网、中石油5万立方、中石化20万立方油库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三是优化服务环境。牢固树立“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安全阀、环境是战略资源”的理念,坚持“政策更优、门槛更低、审批更少”的原则,去年出台了加快工业发展12条政策措施和现代服务业发展8条扶持政策;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切实做到“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我们办”,进一步营造了良好服务环境。

资阳的每一步发展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省直各部门、兄弟市(州)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市(州)先进经验,立足资阳实际,踏踏实实“做牢基础、做强产业、做大城市、做优科教、做实民生”,继续发扬“卧薪尝胆、艰苦奋斗”精神,不等待、不观望、不争论、不折腾,把加快发展高高举过头,把群众利益高高举过头,努力建设幸福资阳,为全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加快两化互动 推进筠连转型跨越发展

加快“两化”互动 推进筠连转型跨越发展

筠连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朝平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筠连作为一个资源大县,如何把“两化互动”与建设南部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区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川南滇东北结合部经济强县建设,实现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在忧患中认清现状,树立互动发展理念

(一)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2010年,筠连工业化率达64.97%,而城镇化率仅为28.83%,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相互之间发展不匹配、不协调的矛盾突出。目前,仅是鲁班山南北矿、巡司水泥厂等工矿企业落户就让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城市配套显得捉襟见肘。随着煤、电、煤化工等项目建设和下游产业的发展,给筠连提升城镇吸纳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

(二)工业规划与城镇规划衔接有偏差。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城建与工业在编制规划上存在一些脱节。从中心城区规划来看,过去提出“筠连—巡司”“哑铃状”的中心城区总体布局。目前筠连主城区空间拓展受限,向北已没有开发空间,向南仅有不足7平方公里的可开发空间,加上白鹤片区,最多能容纳10万人口。而巡司城区作为工业重点区域,居住的环境承载力弱,建设为住宅区不现实。筠连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可利用空间有限,特别是维新、镇舟、巡司、乐义等工业重镇,除去工业区布局外,规划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有很大的难度。

(三)产业发展支撑力度不够。从规模上看,工业大企业不多,且集中在煤炭采掘业,煤炭的产业链没有真正形成;农业产业缺乏具有较强幅射力的“拳头”产业。从带动力上看,由于没有形成真正的服务配套,工业产业实际上对城镇和农村非农化及第三产业发展的带动力不大,对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支撑和动力支持不强。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缺乏大的龙头企业带动。四是要素瓶颈制约大。对外交通不畅仍是制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一大批工业、城建、交通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土地、资金等供给缺口大;劳动力素质整体不高,特别是缺乏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个别干部思想解放不够,机制体制创新不足等。问题不容忽视,一定要牢固树立“两化”互动发展的理念,把“两化”互动作为筠连转型跨越的核心战略,在互动的规划上三产融合,在互动的时间上同步演进,在互动的空间上产城一体,在互动的布局上功能互补,走出一条符合筠连实际的“两化”互动道路。

二、在规划中寻求破题,优化互动发展布局

如何破题,首先从规划着手。要按照“功能分区、产业配套、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结合“十二五”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完善工业和城镇发展规划,用规划引领“两化互动”,促进工业、城镇优化布局、互动协调发展。做好城镇规划,要突出以人为中心的理念,配套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生活服务功能;重点做好中心城区的规划,统筹城市产业、交通、土地、环保等专项规划,尽量做到多规融合,叠加运行;要立足产业支撑,促进人口向城镇流动,为工业化注入活力。做好工业规划,要突出功能这一关键,围绕工业集聚化、服务便利化、设施网络化,结合城镇体系配套,促进工业进程进一步加快;突出示范带动,高标准做好巡司“两化互动”示范区规划,着力打造成工业配送基地、机械制造基地、建材产业生产基地;扎实抓好园区规划,修编完成《镇舟镇煤化气基地总体规划》,启动《维乐工业集中区总体

规划》编制工作,按照集中、集约、集群、集成的发展要求,着力完善综合服务功能。

三、在产业中突出重点,夯实互动发展支撑

(一)壮大支柱产业。加快筠连煤田综合开发,带动相关产业成链发展、配套发展和联动发展。加强与华电、川煤等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合作,实现资源整合和要素重组。推进国有大矿建设,加快建设船景、新维、武乐、青山等煤矿;通过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技改扩能推进地方煤矿发展;加大技术升级改造力度,建设高效安全煤矿。进一步推进陶瓷、矸石砖、玄武岩与石灰石利用等产业,推动建材产业的发展。

(二)培育主导产业。延长煤炭产业链,积极推进巡司、乐义煤矸石电厂建设,大力推进瓦斯发电站建设,积极争取镇舟大型煤化气基地项目开工建设。

(三)加强优势产业。以全域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百村工程”和“5•20”产业工程为抓手,突出发展肉牛、茶叶、烤烟三大农业骨干产业,突出打造“筠连红”、“筠连乌蒙肉牛”等品牌。积极扶持壮大好牛旺、醒世、双星等龙头企业,不断引入农业龙头企业,鼓励专合组织发展,不断探索创新“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六方合作+保险”等产业经营模式和发展机制。

(四)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煤炭洁净深加工、页岩气开发、酒类、矿泉水、茶饮料等具有一定潜力的接续产业或替代产业项目,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对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服务与支持,培育发展信息服务业。

四、在融合中提升载体,拓展互动发展空间

(一)打造中心城区。从筠连、巡司向白鹤、古楼双向梯度拓展城市空间,加快旧城区改造,倾力打造古楼新城区,建成巡司“两化互动”示范区,完善

城市交通网络和公共服务设施,尽快形成能承载18万人口的“筠连—古楼—巡司”一体化中心城区框架。按照“筠连—古楼”打造为生活区、商业区和巡司打造为工业区的功能定位,高标准规划,加快桥梁、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推进学校、医院等便民服务网建设。努力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以滨河商业带为重点,着力建设商业中心和服务业核心区,发展城市第三产业。推进大雪山、蒿坝、塘坝、龙镇、高坎、高坪等省界商业城镇建设,建设巡司物资集散中心和筠连镇生活型物流中心,合理布局乡镇物流中心和配送节点,带动镇乡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向,依托现有城镇群,构建以筠连和巡司为核心,以维新、沐爱、镇舟、腾达、武德、大雪山、蒿坝、双腾、塘坝等集镇为依托,其它乡镇为基础的产业分工合理、各具特色、功能互补、人口合理分布的城镇体系。

(三)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和城管部门权责明晰的长效机制。细化和规范管理制度,强化监督与落实,建立城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市政设施和环卫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继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力推进“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全域达标工作,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五、在要素中破除瓶颈,增强互动发展保障

(一)把建设对外经济大通道作为突破瓶颈的重中之重。力争开工建设宜昭高速公路(经筠连)和四川绵阳—贵州天宝(经筠连)国道升级改造工程,争取省道筠连-腾达段二级公路纳入省国道规划,建成高坪-柳溪、解放-长安、龙镇-庙坝、联合—洛旺跨省通道。

(二)加快园区、水利等基础建设。以巡司“两化”互动示范区建设为龙头,联动推进海瀛、维乐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快基础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加快王家沟水库工程建设,推进后沟水库工程建设。

(三)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建立符合筠连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为“两化”互动发展的育财、聚财、理财机制,健全县乡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健全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储备工作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符合筠连实际的专业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工作力量。同时,积极整治影响“两化”互动发展的环境,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发展的水平。

第四篇:建设“三型三化551”财务体系加快财务转型创建一流财务指导意见

附件

关于建设“三型三化551”财务体系 加快财务转型创建一流财务指导意见

《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的若干意见》(中国华电办〔2018〕1号)提出分三个阶段在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公司系统财务要自觉置身集团公司改革发展大局,积极对接新战略,主动服务新战略,勇担新使命,在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新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财务转型升级,以一流的财务体系、一流的财务管理水平、一流的财务绩效为重心,全面推进与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一流财务建设,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思路

(一)总体思路和要求内涵

总体思路:以建设与世界一流能源企业相适应的一流财务为总体目标,遵循管理会计体系,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炼集团优秀财务成果,深化财务改革创新,转变财务思维观念,优化财务功能要素,加快财务转型升级,积极转向“战略型、集约型、价值型”财务,加快推进“共享化、标准化、精益化”建设,深化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现金流量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财务信息化功能作用,全面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持续增强决策支撑、价值创造、服务保障、统筹协调、依法治企五项能力(简称“三

— 3 — 型三化551”财务体系),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创建世界一流财务,加快推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建设。

内涵要义:“三型三化551”是一套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体系完整的科学、先进、操作性强的财务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集团财务工作纲领和行动指南。“三型三化551”财务体系是导向目标、体制架构、路径方法、职能要素、动力驱动共同构成的一个完整有机体。战略型就是树立以战略为导向的财务管理新理念,坚持战略引领,积极对接战略,主动支持决策,服务发展大局。集约型就是构建以科学高效的“大财务”集约为特征的管控新架构,纵向集约管控,横向集成管理,对资源要素进行集团化运作,最终实现资源配置和经营管理精益高效。价值型就是优化以价值创造为目标的财务管理新模式,面向业务,沿着价值流,管理价值、创造价值、保护价值,是财务工作的目标。“三化”是实现“三型”的路径方法,共享化就是借助数字革命实行财务资源共享、成果共享,标准化就是实行“六统一”(政策制度、会计科目、成本标准、数据信息、业务流程、组织机构),是集约共享的基础,精益化就是持续改善、精益高效。“551”中五项内容(全面预算、现金流量、全面风险、制度体系、信息化)和财会队伍,是实现“三型三化”的关键职能和关键要素;五项能力是对财务工作的功能定位和作用要求,是实现“三型三化”的驱动力,其中:价值创造能力为中心,其他四个能力保障价值创造的实现,反之,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又促进其他四个能力提升。五项能力具体为:一是决策支撑能力,充分发挥财务综合优势和专业作用,坚持问题导向,揭示问题短板,提供精准信息,发表专业意见,成为参 — 4 — 谋助手,支撑管理决策,并贯彻执行;二是价值创造能力,参与价值流业务支持并推动价值创造,开展财务(资产资本资金金融税务)运作直接创造价值,管理并保护价值;三是服务保障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成为业务伙伴,面向业务,贴近一线,适应业务发展步伐,及时满足业务发展需要;四是统筹协调能力,统筹兼顾长短利益等各种关系,强化对系统财务的集约管控,加强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联动,增强与股东、客商、政府部门等相关方的沟通协调;五是依法治企能力,建设全面内控和风险管控体系,增强规则遵从意识和制度流程执行力,提高风险预警和在线监控水平,及时防范、化解风险,为集团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五棱柱模型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一流财务为目标。以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为目标,培养一流财会人才,构建一流管理体系,— 5 — 产出一流财务成果,加快迈向一流财务。

2.坚持以改革转型为动力。深化财务改革创新,加快“三型三化551”财务体系建设,全面构建科学先进、精益高效的财务体制机制,形成一套系统化可复制、可推广的财务管理模式。

3.坚持以关键措施为抓手。坚持从实际出发,先易后难,分类推进。抓住建设财务共享中心这个关键举措,加快云大移物智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创新财务组织管理模式,打造数字财务,加大财会队伍建设力度,推动财务转型升级。

二、总体目标

遵照《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的若干意见》,集团公司“三型三化551”财务体系建设步骤为:

——从现在到2020年,财务指标实现“2218”发展目标,全面完成总分模式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努力推动财务管理转型,财务管理达到国内领先的一流水平。

——从2020年到2035年,财务转型基本完成,基本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财务,基本实现一流财务绩效成果、一流的财务管理水平、一流的财务管控体系。

——从2035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财务。

三、建设任务

(一)深化财务改革创新

一是创建世界一流财务。一流财务,包括一流的绩效成果、— 6 — 一流的财务管理水平、一流财务体系。一流财务绩效成果,就是财务绩效结果在世界能源企业排名前列。一流财务管理水平,就是有洞察力的财务战略规划、科学高效的财务组织架构、面向业务的财务管理模式、全球化的资源配置、坚实规范的财会基础管理、有效的财务监督激励机制、卓越的财务管理能力。一流财务体系,就是形成一套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体系完整的科学、先进、操作性强的集团化财务体系,包括预算集约管理体系、资金集中管理体系、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财务信息化体系、制度体系、一流的财会队伍。

二是构建全球资源配置机制。建立财务、金融、资产资本一体化服务体系,强化产融结合,深化资产资本资金运作,加强“总对总、分对分”企银合作,建设境外财资中心,逐步构建本外币统归、境内外互联、全球化配置的资金集约管控模式。

三是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按照总分模式、试点先行思路,稳健推进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对预算控制、资金结算、会计核算等事务财务进行信息化、流程化、智能化处理,实现“三算合一”,推动财务工作高质高效运行、管控能力大幅增强、财务转型逐步加快。

四是创新财务管控体制。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调整各级财务职责权限及组织结构,构建三级财务两级中心集约共享财务组织架构,构建权责清晰、科学高效的集约财务管控体制。

五是推进财务转型。完善财务功能,建设数字财务,加强队

— 7 — 伍建设,提升财务能力,推动基于职能的传统财务转向面向业务的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财务的现代财务管理模式,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价值财务服务,推动财务人员成为财务行家“理”手、参谋助手、业务伙伴,最终实现财务职能向战略型、集约型、价值型转变。

(二)建设财务标准化

建立健全“六统一”财务标准体系,以标准化保障共享化、促进集约化,夯实管控运行基础。

一是统一政策制度。建立健全财会政策制度标准和制定机制,实现财会政策制度的统一管控。

二是统一会计科目。细化会计科目核算内容和辅助核算维度,完善会计科目与预算项目对应关系。

三是统一数据信息。细化完善财务数据信息标准,健全完善财务与业务集成数据信息标准。

四是统一成本标准。深化建设工程、生产标准成本体系。五是统一业务流程。研究制定财务标准流程,积极推动前端业务部门建立标准流程,推进业财一体化运作。

六是统一组织体系。深入推进财务组织体系优化、统一。

(三)建设财务精益化

一是研究财务投资能力与回报管理机制。以完成国资委考核目标和财务承受力为约束条件,实行稳健财务战略,将投资与量本利、资产负债率挂钩。研究有效资产管控策略,科学优化投资 — 8 — 测算模型,加大投入产出分析,积极争取增量有效资产,妥善优化存量有效资产,提高投资有效性和资产成本效益。

二是建设预算精益管理机制。研究建立刚性目标预控和动态目标预测模型,实时追踪内外部环境与因素变化,提升与外部环境动态平衡的能力;研究建设有洞察力的预算分析机制;研究建设经营问题解决机制。

三是开展成本精益管理。抓好工程、燃料、物资、资金“大成本”集约化管理,建立基建、技改、大修、科技等项目储备库,提升成本费用定额标准先进性,从严从紧控制各类开支,打造低成本优势。

四是应用管理会计体系。将管理会计理论、工具、方法应用融合到“三型三化551”财务体系中。

(四)深化全面预算管理

一是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健全战略目标与预算相结合、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相贯通,事前综合平衡、事中跟踪控制、事后考核评估的全面预算闭环管理体系。进一步推进预算管理与专项经营工作相融合,持续开展提质增效增收节支,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是建立健全“四体系一机制”。建立预算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执行保障体系和工具综合运用体系四个体系,加强以严格规范的内部审批流程为基础、以弹性滚动预测为手段的预算调整机制建设,推动预算管理实现全员参与、标准统一、执行严格、管

— 9 — 控科学、导向清晰。

三是落实国资委绩效考核竞争力评估机制。落实绩效考核关键驱动要素工作方案,推进五个方面十四条具体举措。

四是优化内部经营目标核定机制。优化分类经营目标核定模型,加强预算、监管周期、中长期规划有序衔接,科学合理核定积极的经营目标,健全预算编制、目标分解机制和模型。

五是强化预算过程管控。优化日经济系统,加强预算与业务信息集成,强化信息系统预算执行功能。健全预算月度报告制度,构建精准预算分析模型,挖掘价值效益关键点。

六是强化预算绩效考核。创新预算考核方式方法,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探索开展预算执行结果的非合理性偏差问责,充分发挥激励约束作用,确保经营目标有效落实。

(五)深化资金全过程管理

一是提升现金流量管理水平。强化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的资金全过程集约管控。全面统筹资金预算,动态协同其他财务预算和业务计划,深化资金和投资项目一体化管控,做到年预算、月计划、周平衡、日监督,确保资金可控、受控、在控。

二是深化融资统一管控。统筹配置公司系统存贷款资源,拓宽商业银行授信空间,合理控制债务规模、优化债务结构,突出“保量控价”要求。集约调配融资资源,创新金融工具、扩宽融资渠道,实现内部资金与外部资金相补充、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匹配、境内融资与境外融资相结合的多元化融资结构,提升资金保障能力。

— 10 — 三是深化资金集中管理。按照三个100%的目标深化银行账户、现金存量和现金流量的集中管理。优化账户管控标准,实施账户总量管理,完善账户在线监测功能。拓宽资金归集范围,增加财务公司直联行,压缩网络外资金余额,健全完善公司系统高度集中、统一管控的资金管理体系。优化结算流程,拓宽统一平台,强化集中结算。探索境外资金管理归集模式,形成内外统筹、股债联动、经营优化的资金管理网络。

四是创新资金运作模式。强化总部资金管理决策中心、配置中心、协调中心定位,健全财务、金融、资本一体化服务方式,提高集团化资金运作效率和效益。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提升资本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深化产融结合,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化程度。

五是加强资金安全管理。研究建设资金调度监控系统,加强对资金调度、资金收支的监督检查。严格控制新增担保和委贷,避免资金风险逐级上移。组织开展资金安全检查,重点关注资金链风险,健全资金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六是加强税务筹划管理。税金成为继燃料成本之后的第二大经营现金支出,做好税收筹划,争取政策支持,加强业务融合,夯实财税基础,加强业务指导,增强风控能力,持续提升财税管理水平。

(六)深化全面风险管理

一是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风险管理组织

— 11 — 架构和职责,优化风险管理工作程序;稳步推进三级单位推广建设,实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集团公司全范围覆盖;推动风险管理各项机制有效运转并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企业风险识别、预判、防控能力。

二是强化重大风险管控。研究建立对重大经济事项(如投资、并购、燃料、海外业务等)、特别业务事项(如处僵治困,关停、注销、撤销企业)和重点风险隐患(债务风险)的专项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健全重大风险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机制,实现重大风险的动态管理和有效管控。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进一步融合,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服务于重大事项决策的能力。

三是健全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持续完善内部控制规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评价机制,严格评价、考核与改进,实现内部控制体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优化良性循环。

四是狠抓财务风险防控。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三道防线机制、重大财务事项报告机制,以及财经纪律执行通报和问责机制。深入开展财务监督评价,巩固内外部检查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和指标体系,将财务风险管控指标与经营预算控制指标有机衔接,实现由被动应对风险向主动管理风险转变。

五是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抓住违反财经纪律典型事件,编制典型问题案例库,建立案例分析和通报机制,进行警示教育和风险提示。借助审计署、监事会等外部监督检查和内部巡视、审 — 12 — 计等,加大对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整改和问责力度。

六是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风险和合规意识,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企业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培育华电特色的风险管理文化,形成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七)深化财务信息化建设

一是加快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建设核算一本账、报表一键式、预算一条龙、资金一张网、业财一体化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和关联交易对账系统,完善日经济分析,部署应用财务分析与辅助决策功能。

二是深化业财一体化建设应用。完善财务业务协同处理规范,深化财务与业务系统集成应用,重点规范燃料、营销、基建等前端业务,实现业务财务数据源唯一,提升业财一体化水平和决策支撑能力。

(八)深化制度体系建设

一是按照财务标准化建设要求,搭建涵盖通用类为主、补充类为辅,基本制度、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操作守则)三层次的统一的制度框架、清单和格式模板。

二是推进制度建设全生命周期管控,规范公司系统制度立项、起草、审批流程,强化制度执行、监督与考核,建立动态评估和优化机制,不断夯实财务管理基础。

三是推进操作守则全覆盖,以业务流程图为载体,分业务板

— 13 — 块制定操作模板,缩小公司系统管理差异、打通制度管理层级、固化管理流程,实现操作流程化、规范化。

(九)深化财会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工作的顶层设计。完善财会队伍建设制度,明确财会队伍建设目标和激励培养责任体系,推动高级财会人才使用,推动财会后备干部的选拔,完善华电特色的财会培训体系,提升财会人员能力,最终打造一支一流财会队伍。

二是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把握大局、统筹协调、科学决策能力的总会计师队伍。2018年底完成二级单位和70%重点三级单位总会计师配备,到2020年配齐重点三级单位总会计师。推进总会计师履职尽责,拓宽总会计任职渠道和晋升空间,探索试点总会计师委派制。

三是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理财”、“聚财”、“生财”能力的领军型、复合型、专家型、国际型财会人才队伍。用五年时间,实现新增会计领军人物不少于5人,重点区域都有领军人物,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不低于10%,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不低于50%,具有执业注册资格人员比例不低于5%,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不低于80%。

四是建立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专业技能过硬、工作作风优良的财会从业队伍。五年内,新增财会人员500-700人左右,公司系统财会人员总数达到3900-4100人,所有财会人员均有初级以上会计职称。

— 14 — 五是严把用人“入口关”,设置财会岗位任职门槛要求。新入职员工来自“双一流”学校、重点财经院校的比例,不低于20%。推行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和考试制度。建立能进能出的市场化用人机制。

六是加大财会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优秀财会人才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按照年轻化、专业化用人标准,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推荐在重要岗位历练。加大财会高级人才使用力度,定期补充更新各类财会专家队伍。研究制定正高级会计师职称评选办法,适时启动正高级会计师职称评选工作。加强财会骨干见习培养和互动交流,选派财会干部交叉任职。推行轮岗制,基层企业五年轮岗率不得低于50%。开展职业规划管理,激励财务人员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七是改进教育培训方式,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建立完善分对象、分层级、分内容的多维度培训体系。举办财务大讲堂,讲解重点财务工作内容,提升综合业务素养。抽调财会专家和骨干组建课题研究团队,开展财会重大课题专项研究。抽调财会干部,参加国内外一流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考察与培训,拓宽工作思路和视野。

八是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将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队伍建设中。不断强化财会人员“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财会职业道德奖惩机制,研究职称评审与职业道德考核相结合。严肃财经纪律执行,整肃违反财经纪律行

— 15 — 为,加大追责问责力度,通报处罚情况、编制典型案例。

四、组织实施

(一)增强思想认识

建设“三型三化551”财务体系,是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的必然要求,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财务系统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集团公司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念,积极创新,主动转型,加快建设“三型三化551”财务体系,早日建成世界一流财务。

(二)加强组织领导

全面落实集团管控改革要求,集团公司发挥引领作用,全面提炼总结,在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理念、方法,重点完善先进性、前瞻性,优化顶层设计,形成指导意见和模板,组织推广;二级单位要承上启下,落实做实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抓关键问题、抓实质内容、抓管用举措,指导基层企业开展“三型三化551”财务体系建设;基层单位要落实应用,夯实基础,为“三型三化551”财务体系建设筑牢根基,将“三型三化551”财务体系融入日常业务中,提高应用水平。

(三)有序推进实施

集团公司开展财务标准化建设,制定财务体系建设评价标准和细则,组织开展立足岗位践行“三型三化551”财务体系活动。各二级单位和基层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研究本企业的薄弱环节、优势特色、发展潜力等,编制建设方案,提出具体建设目 — 16 — 标、路径、任务,明确建设举措、资源配置、时间表等安排,并全力以赴开展立足岗位践行“三型三化551”财务体系活动。

第五篇:推进“两新”工程建设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推进“两新”工程建设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犹如一阵春风吹进了农民的心田。新春伊始,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把农房改造集聚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快推进“两新”工程建设步伐,努力走出一条城乡统筹、城乡协调、城乡互动的一体化发展新路子。

走进崇福镇东安村新村集聚点,一幢幢整齐划一的农民新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集聚点四周,各项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去年,东安村作为全市12个试点村,开展集聚建房试点工作,到目前已完成建房40多户。村民沈新民看着自己的新房,高兴地说,现在住在这里就和住在城里一样。

[同期声] 崇福镇东安村村民 沈新民:

村庄集聚之后,老百姓出市什么的比较方便了,特别是老年人,/医疗卫生设施、健身设施比较齐全,活动比较方便。(止)

今年,该村在现有的基础又将新增100多户农户进入集聚点,目前土地选址工作等已经完成,即将动工建设。

推进“两新”工程建设是推进村庄集聚的一条新路子,也是改善民生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又选择了33个重点村作为村庄集聚点,开展了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已有3000多户农户开始了新村集聚建房工作。

[同期声] 市农办副主任 汪明富:

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工作),一个项目推动,在项目配套建设当中进行项目的推动;第二个重点扶持,对33个村进行重点在政策上的扶持,包括原来下的一些补助政策/(通过集聚)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综合效果。(止)

下载2高位求进勇争一流 加快建设两化互动新样板word格式文档
下载2高位求进勇争一流 加快建设两化互动新样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