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方案大全

时间:2019-05-14 00:0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8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方案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8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方案大全》。

第一篇:2008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方案大全

附件4:

2008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方案

我国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在15亿亩次以上,每年可造成稻谷损失约60万吨,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受气候、种植制度、栽培方式、生态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水稻病虫暴发频繁,危害程度加重,防控压力增大,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

一、发生趋势

2008年全国水稻病虫以迁飞性、钻蛀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为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主要病虫仍呈严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预计14—15亿亩次,其中稻瘟病在西南、江南中西部和北方部分稻区中等发生,发生8700万亩次。纹枯病在华南、江南、长江流域及江淮稻区偏重发生,发生2.58亿亩;条纹叶枯病在长江下游、华北和东北稻区发生3000万亩;稻飞虱在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大部稻区仍呈大发生态势,发生4.44亿亩次;稻纵卷叶螟在长江中下游、江南大部、华南北部、西南中东部稻区大发生,发生面积约3.48亿亩次;二化螟在江淮、长江下游大部、华南北部、江南东部、西南中北部以及东北部稻区发生2.45亿亩次;三化螟在华南大部、长江中游发生5300万亩次。

二、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

重大病虫害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其中综合防治比例力争达到50%以上,农药使用次数比上年减少1-2次,防治总体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总体损失控制在5%以内,单个重大病虫害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内。

(二)防治任务

重点对19个省区市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等重大病虫的重点发生区实施防治处置10亿亩次,其中,稻飞虱防治3亿亩次,稻纵卷叶螟防治3亿亩次,稻螟虫防治2亿亩次,稻瘟病防治5000万亩次,其它重大病虫害防治1.5亿亩次以上,华南稻区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瘟病和纹枯病为重点;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区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瘟病、纹枯病和条纹叶枯病为重点;西南稻区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为重点;北方稻区以稻瘟病、二化螟为重点。

三、技术措施

(一)防治策略

以作物为中心,以重大病虫为主攻对象,强化源头控制和暴发流行区的分区治理,因地制宜协调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大力推广应用生物、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依赖,努力实现节本增效和可持续控制。

(二)防治适期和指标

稻飞虱:华南早稻和晚稻中后期、西南单季稻分蘖期和穗期、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和单双季稻混栽区中后期、环渤海湾单季稻区中后期,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幼虫高峰期密度达到1000头/百丛时实施药剂防治(重点虫源区控制在500头/百丛以下)。

稻纵卷叶螟:华南早稻和晚稻中后期、西南单季稻分蘖期和穗期、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和单双季稻混灾区中后期,稻纵卷叶螟卵孵化高峰期至2龄幼虫高峰期防治指标为60-100头/百丛,分蘖期可适当放宽防治指标,涵养天敌,保护稻田生态环境。

螟虫:华南稻区早稻、西南单季稻分蘖期、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和单双季稻混栽区前期和中期、北方稻区中期,二化螟防治指标为分蘖期枯鞘株率达到3%、孕穗后期至抽穗期卵块数达每亩50块。防治三化螟,掌握在水稻破口期卵块数达每亩40块时防治枯心。

稻瘟病:西南单季稻区、长江中下游早稻和中晚稻、北方单季稻、华南稻区早稻和晚稻防治叶瘟和穗颈瘟,当分蘖期田间出现急性病斑、发病中心或病叶率达到10%时实施药剂防治,重点做好抽穗破口期的药剂预防。

纹枯病: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和中晚稻中后期、华南稻区早稻和晚稻中后期,当田间病丛率达到20%-30%时进行药剂防治。

条纹叶枯病:重点做好传毒介质灰飞虱的防治,降低虫源基数,治虫防病,降低病毒传播几率。江南、江淮和北方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发生区严格控制带毒灰飞虱虫口密度(秧田期在20头/平方米,移栽至分蘖期30—50头/百丛)。重病田同时配合施用抗病毒药剂。

(三)主推技术

1.深耕灌水灭蛹控螟技术。利用螟虫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点,在春季越冬代螟虫将近化蛹时,及时深耕灌水浸田,浸没稻桩7-10天,降低虫源基数。螟

虫卵孵化始盛期,将田水排至3厘米以下,降低蚁螟为害叶鞘的部位,盛孵高峰后和盛孵末期,各灌深水1次,保水2-3天,可杀死大量幼虫。双季稻连作田早稻收割后及时翻耕灌水,水深淹没稻桩。

2.苏云金杆菌制剂防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技术。田间螟虫和稻纵卷叶螟卵孵化盛期采用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防治,对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尤其是水稻生长前期,使用Bt可有效保护稻田天敌,维持稻田生态平衡。苏云金杆菌(Bt)对蚕高毒,应注意临近桑园的稻田慎用。

3.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防治稻瘟病技术。在叶(苗)瘟出现急性病斑或发病中心、抽穗破口期遇阴雨天气时,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均匀喷雾,齐穗后再喷1次,对稻瘟病有良好的预防和防治效果,不污染环境,对作物安全。

4.宁南霉素防治水稻病毒病技术。水稻病毒病感病初期,采用宁南霉素与防治传毒介质昆虫杀虫剂配合使用,根据田间害虫虫口密度和带毒率情况连续用药3-4次,对减轻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感病和显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5.稻鸭共育技术。利用鸭子在稻田中穿梭觅食,可起到捕虫、吃(踩)草、耕耘和刺激水稻健壮生长的作用,减轻水生杂草、稻飞虱、稻水象甲、叶蝉、螟虫、纹枯病等病虫草害的为害。于水稻移栽10天后开始投放幼鸭,抽穗前收鸭,一般每亩放鸭10-20只为宜,放鸭期间不施用化学农药。

6.害虫诱杀技术。利用害虫成虫的趋光性,成虫发生期害虫在稻田设置频振式杀虫灯,可减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叶蝉、稻黑蝽、稻瘿蚊等害虫的种群数量。集中连片稻田,积极示范应用昆虫化学信息素诱杀二化螟技术。

7.高效、低毒、环保型化学农药应用技术。重点推广噻嗪酮(扑虱灵)、吡蚜酮等药剂防治稻飞虱技术,吡虫啉防治白背飞虱、灰飞虱以及在低抗性区褐飞虱;丙溴磷、氟铃脲等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技术(低抗区、非桑蚕区可结合应用杀虫双等沙蚕毒素类药剂),咪鲜胺、春雷霉素、三环唑等药剂防治稻瘟病技术,感病品种、常发区当天气有利发病时第1次用药后7-10天再补治1次。为保护稻田生态生物多样性,应控制氟虫腈使用次数,禁止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宣传和培训

重点防治区要针对基层技术人员开展防治新技术培训,并结合综防示范,举

办20间农民田间学校,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广泛宣传重大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提高技术普及率和到位率。

(二)开展防治示范展示

农业部将继续在水稻主产区安排一批水稻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区,以点带面推动大面积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的全面落实。各省也要根据本地实际,建立省、市县级示范区,扩大示范范围,加速新技术的推广。积极开展病虫灾损失评估方法和防治效益的研究,不断提高植保减灾的科学性。

(三)推动专业化应急防治

水稻重大病虫大面积严重发生时,采取专业化防治、联防联治和群防群控相结合的应急防治措施,提高重大病虫的应急防治处置能力,提高防治效果和效率。

第二篇:农业部2008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方案

农业部2008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方案

我国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在15亿亩次以上,每年可造成稻谷损失约60万吨,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受气候、种植制度、栽培方式、生态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水稻病虫暴发频繁,危害程度加重,防控压力增大,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

1、发生趋势

2008年全国水稻病虫以迁飞性、钻蛀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为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主要病虫仍呈严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预计14亿~15亿亩次,其中稻瘟病在西南、江南中西部和北方部分稻区中等发生,发生8 700万亩次。纹枯病在华南、江南、长江流域及江淮稻区偏重发生,发生2.58亿亩;条纹叶枯病在长江下游、华北和东北稻区发生3 000万亩;稻飞虱在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大部稻区仍呈大发生态势,发生4.44亿亩次;稻纵卷叶螟在长江中下游、江南大部、华南北部、西南中东部稻区大发生,发生面积约3.48亿亩次;二化螟在江淮、长江下游大部、华南北部、江南东部、西南中北部以及东北部稻区发生2.45亿亩次;三化螟在华南大部、长江中游发生5 300万亩次。

2、目标与任务

(1)目标

重大病虫害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其中综合防治比例力争达到50%以上,农药使用次数比上年减少1~2次,防治总体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总体损失控制在5%以内,单个重大病虫害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内。

(2)防治任务

重点对19个省区市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等重大病虫的重点发生区实施防治处置10亿亩次。其中,稻飞虱防治3亿亩次,稻纵卷叶螟防治3亿亩次,稻螟虫防治2亿亩次,稻瘟病防治5 000万亩次,其它重大病虫害防治1.5亿亩次以上,华南稻区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瘟病和纹枯病为重点;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区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瘟病、纹枯病和条纹叶枯病为重点;西南稻区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为重点;北方稻区以稻瘟病、二化螟为重点。

3、技术措施

(1)防治策略

以作物为中心,以重大病虫为主攻对象,强化源头控制和暴发流行区的分区治理,因地制宜协调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大力推广应用生物、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依赖,努力实现节本增效和可持续控制。

(2)防治适期和指标

稻飞虱:华南早稻和晚稻中后期、西南单季稻分蘖期和穗期、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和单双季稻混栽区中后期、环渤海湾单季稻区中后期,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幼虫高峰期密度达到1 000头/百丛时实施药剂防治(重点虫源区控制在500头/百丛以下)。

稻纵卷叶螟:华南早稻和晚稻中后期、西南单季稻分蘖期和穗期、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和单双季稻混灾区中后期,稻纵卷叶螟卵孵化高峰期至2龄幼虫高峰期防治指标为60~100头/百丛,分蘖期可适当放宽防治指标,涵养天敌,保护稻田生态环境。

螟虫:华南稻区早稻、西南单季稻分蘖期、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和单双季稻混栽区前期和中期、北方稻区中期,二化螟防治指标为分蘖期枯鞘株率达到3%、孕穗后期至抽穗期卵块数达每亩50块。防治三化螟,掌握在水稻破口期卵块数达每亩40块时防治枯心。

稻瘟病:西南单季稻区、长江中下游早稻和中晚稻、北方单季稻、华南稻区早稻和晚稻防治叶瘟和穗颈瘟,当分蘖期田间出现急性病斑、发病中心或病叶率达到10%时实施药剂防治,重点做好抽穗破口期的药剂预防。

纹枯病: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和中晚稻中后期、华南稻区早稻和晚稻中后期,当田间病丛率达到20%~30%时进行药剂防治。

条纹叶枯病:重点做好传毒介质灰飞虱的防治,降低虫源基数,治虫防病,降低病毒传播几率。江南、江淮和北方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发生区严格控制带毒灰飞虱虫口密度(秧田期在20头/平方米,移栽至分蘖期30~50头/百丛)。重病田同时配合施用抗病毒药剂。

(3)主推技术

①深耕灌水灭蛹控螟技术。利用螟虫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点,在春季越冬代螟虫将近化蛹时,及时深耕灌水浸田,浸没稻桩7~10天,降低虫源基数。螟虫卵孵化始盛期,将田水排至3厘米以下,降低蚁螟为害叶鞘的部位,盛孵高峰后和盛孵末期,各灌深水1次,保水2~3天,可杀死大量幼虫。双季稻连作田早稻收割后及时翻耕灌水,水深淹没稻桩。

②苏云金杆菌制剂防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技术。田间螟虫和稻纵卷叶螟卵孵化盛期采用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防治,对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尤其是水稻生长前期,使用Bt可有效保护稻田天敌,维持稻田生态平衡。苏云金杆菌(Bt)对蚕高毒,应注意临近桑园的稻田慎用。

③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防治稻瘟病技术。在叶(苗)瘟出现急性病斑或发病中心、抽穗破口期遇阴雨天气时,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均匀喷雾,齐穗后再喷1次,对稻瘟病有良好的预防和防治效果,不污染环境,对作物安全。

④宁南霉素防治水稻病毒病技术。水稻病毒病感病初期,采用宁南霉素与防治传毒介质昆虫杀虫剂配合使用,根据田间害虫虫口密度和带毒率情况连续用药3~4次,对减轻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感病和显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⑤稻鸭共育技术。利用鸭子在稻田中穿梭觅食,可起到捕虫、吃(踩)草、耕耘和刺激水稻健壮生长的作用,减轻水生杂草、稻飞虱、稻水象甲、叶蝉、螟虫、纹枯病等病虫草害的为害。于水稻移栽10天后开始投放幼鸭,抽穗前收鸭,一般每亩放鸭10~20只为宜,放鸭期间不施用化学农药。

⑥害虫诱杀技术。利用害虫成虫的趋光性,成虫发生期害虫在稻田设置频振式杀虫灯,可减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叶蝉、稻黑蝽、稻瘿蚊等害虫的种群数量。集中连片稻田,积极示范应用昆虫化学信息素诱杀二化螟技术。

⑦高效、低毒、环保型化学农药应用技术。重点推广噻嗪酮(扑虱灵)、吡蚜酮等药剂防治稻飞虱技术,吡虫啉防治白背飞虱、灰飞虱以及在低抗性区褐飞虱;丙溴磷、氟铃脲等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技术(低抗区、非桑蚕区可结合应用杀虫双等沙蚕毒素类药剂),咪鲜胺、春雷霉素、三环唑等药剂防治稻瘟病技术,感病品种、常发区当天气有利发病时第1次用药后7~10天再补治1次。为保护稻田生态生物多样性,应控制氟虫腈(锐劲特)使用次数,禁止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4、工作措施

(1)加强宣传和培训

重点防治区要针对基层技术人员开展防治新技术培训,并结合综防示范,举办20间农民田间学校,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广泛宣传重大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提高技术普及率和到位率。

(2)开展防治示范展示

农业部将继续在水稻主产区安排一批水稻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区,以点带面推动大面积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的全面落实。各省也要根据本地实际,建立省、市县级示范区,扩大示范范围,加速新技术的推广。积极开展病虫灾损失评估方法和防治效益的研究,不断提高植保减灾的科学性。

(3)推动专业化应急防治

水稻重大病虫大面积严重发生时,采取专业化防治、联防联治和群防群控相结合的应急防治措施,提高重大病虫的应急防治处置能力,提高防治效果和效率。

第三篇: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该项技术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保护天敌、合理使用农药,降低防治成本,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危害,提高稻谷产量和品质,是一套较完善的水稻病虫综合防治体系。

一、适宜区域:适宜在我省水稻种植主产区推广应用。

二、技术要点:

1、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搞好品种搭配,要避免单一品种大面积连片和多年同地种植,特别要重视优质米品种的合理搭配,保持品种抗病性。

2、适时早播,培育壮秧,增强水稻自身的抗逆能力。

3、科学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减轻发病率。可采取秋季深翻、干湿交替灌溉、科学施肥等方法。

4、病害防治,稻瘟病,总体防治策略是早抓叶瘟,狠治穗瘟,在控制叶瘟大流行的基础上,于始穗期施一次药,易感病品种在齐穗期再施一次药。用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用60~80ppm药液喷雾,每亩喷药液量50~75公斤,喷施两次;纹枯病,从发病率达20%左右开始施药,视气候与病情变化而定,一般间隔10天左右喷一次药,通常喷药两次。用5%井冈霉素可溶性粉100~150克或5%水剂100~150毫升兑水75~100公斤重点喷于水稻秧苗的中下部,也可兑水400公斤进行泼浇。立枯病,可用3%科生霉素可湿性粉剂,600~900倍液,喷施两次,每隔7天喷施一次。

5、虫害防治:二化螟,采用佳多频振灯诱杀二化螟的成虫,每盏灯控制面积30亩,安装时间从6月末开始,至7月末结束。采用性诱剂诱杀二化螟成虫,每公顷设20个诱杀盆。6月末至7月初,在二化螟孵化高峰2~3天,开始药剂防治。采用Bt杀虫剂防治,施药时间应比化学杀虫剂要提前2~3天,以卵孵化盛期至1龄幼虫期施用效果最好。稻水象甲,生态防治,在泡田灌水时,使土内越冬成虫和幼虫浮于水面,捞出销毁。或者用甜物诱杀。在成虫发生期,用糖醋酒液草把诱捕成虫3~4天,早晚将捕到的成虫收集销毁,并于插秧后7~10天排水建立浅水层,减少成虫产卵率。药剂防治:每亩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4克,兑水50公斤对稻苗喷雾即可。此药在防治稻水象甲的同时,还可防治潜叶蝇、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负泥虫、稻蝗等水田常见害虫。

6、稻鸭共育技术:采用大棚旱育苗,每亩可放养12只鸭,3只公鸭,9只母鸭。鸭子既可除草、防虫,还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

三、注意事项:

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避免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做到及时进行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第四篇: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以广西省的水稻为例

一、基本背景

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发展优质稻谷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年播种面积约3300-3500万亩,总产量1360万吨,分别占我区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60%和80%,是我区播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农民从业人数最多的粮食作物。近年水稻病虫灾害发生呈逐年加重态势,年发生面积达9000万亩次,总体发生程度达4(5)级,重大灾害性病虫即钻蛀性螟虫(三化螟、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瘿蚊、纹枯病、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等常年偏重局部大发生为害,经防治后年挽回稻谷损失约200万吨,但仍损失近30万吨,尤其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粘虫、蝗虫等迁飞性害虫,三化螟、二化螟、稻瘿蚊等钻蛀性害虫和稻瘟病、稻纹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流行性病害的为害损失极为严重。病虫害防治是广西水稻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二、基本做法及效果

水稻病虫害综合治理总策略是:以稻田生态系统为基础,用生态平衡的理论来指导防治。从生态学、经济学和环境保护学的观点出发,对防治措施进行抉择和配套。其配套技术主要包括3方面,即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有节制地合理使用农药,积极保护 1

利用自然天敌。水稻重大病虫防治技术措施及其效益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春秋两季稻田统一灭鼠。推行“春季农田为主,统一毒饵诱杀;秋季农田农舍并重,分区分类控制”的技术策略。春季推行毒饵诱杀的“统一行动、全面围歼;选好药剂、正确制饵;因地制宜、有效覆盖;饱和投毒、药饵到位;查遗补漏、扫除残鼠;常年监测,巩固灭效”全套灭鼠技术,大力推广应用抗凝血杀鼠剂敌鼠钠盐、杀鼠醚及毒铒站控鼠技术。2012年全区春秋两季稻田统一灭鼠1750万亩次,新增纯效益31500万元。

(二)农业防治压基数

1、压低害虫基数和减少病害的侵染来源。及时春耕灌水、犁耙沤田,压低越冬螟虫源基数;打捞浪渣,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纹枯病菌核;收割后,及时销毁带病稻草,或堆放在远离稻草的地方,或沤制完全腐熟的堆肥;搞好种子消毒工作,用使百克等消毒,预防稻瘟病、稻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的发生。全区全年实行种子消毒约410亩次,新增纯效益6500万元。

2、搞好健身控害栽培。①培育无病虫壮秧。提倡旱育秧、抛秧或直播等新型栽培技术。②合理调整耕作制度和水稻品种布局,尽量避免早、中、晚稻混栽,减少“桥梁田”,使水稻受害危险期避过螟虫发生危害期。③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的配合,多施有机肥,忌偏施、迟施氮肥,以免禾苗过于贪青,有利病虫侵染为害。④科学用水。浅水插秧,寸水回青,溥水分蘖,够苗

晒田,抽穗杨花时回浅水灌溉,后期干干湿湿管理。实施稻田农业防治配套技术约1400万亩次,新增纯效益22400万元;

3.物理防治。在螟虫、稻飞虱等害虫成虫盛发期,推广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减少发生基数,控制危害。秧田期可采用人工摘除螟卵减少本田期三化螟、二化螟虫源。

4.化学应急防治。掌握防治适期实行达标施药防治,减少农药用量,提高防治效果,禁用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及不允许在稻田使用的农药。

(三)科学用药控制为害。(1)坚持达标防治。(2)合理选用农药品种,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口农药,推广应用生物农药。(3)巧用防治策略。采用“兼治”、“挑治”方法,尽量减少用药面积和用药次数;巧用“治小田,保大田”,做好秧田稻瘟病、稻瘿蚊、三化螟的防治工作,减轻大田为害;通过“压前代、控后代”压低上一代的数量控制下一代的发生为害。实施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纹枯病、稻瘟病为主的早稻重大病虫区域治理综防配套技术约4000万亩次,新增纯效益80000万元;实施以三化螟、稻瘿蚊、稻飞虱、细菌性条斑病为主的晚稻重大病虫区域治理综防配套技术约3600万亩,新增纯效益72000万元;实施稻田化学除草技术约1900万亩次,新增纯效益30700万元。此外,在螟虫盛发期,推广应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诱杀螟蛾类成虫,减少发生基数,全年推广面积约8万亩,新增纯效益160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主要采取农业、物理、生物措施,协调使用化学农药的综合防治,控制重大病虫的危害,确保水稻优质、稳产、高产。虽然对重大灾害的处理,减少了损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质谷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杂交稻种植比例稳步上升,但缺乏抗性考虑;育秧方式的变革,“旱育稀植”、“免耕抛秧”、“抛秧”等栽培技术的推广,使得水稻播插期不统一,田间苗情复杂;效益农业迅猛发展,栽培方式呈现多样化;加上气候变异,如去年秋冬以来的持续干旱少雨天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结构也不断变化,全区迁飞性、钻蛀性害虫发生严重,局部流行性部还发生偏早、为害严重,一些次要病虫害上升,病虫灾变风险不断增大,但相应的测报与防治技术跟不上,运作高效、反应快捷、多元投入、广泛参与的病虫防治机制也尚未形成,应急防治工作尤显被动。

2、群众施药防治病虫害观念根深蒂固对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尤其是禁用高毒农药农作物病虫防治工作有较大负面影响。

3、全区各级财政普遍困难,业务经费严重不足,部分县市工作开展难以正常保障,防治手段陈旧落后,新技术推广难度大,工作开展不平衡。

4、农药市场比较混乱,地方经营政策不一,农药监督管理缺乏力度,假冒伪劣或陈旧失效农药时有充斥市场,坑农害农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防治成效和新农药、新技术推广。

第五篇:水稻全程病虫害防治方案

水稻全程病虫草害防治方案

一、秧田期

1、种子处理:用碧护5000倍液浸种,提高萌发率。

2、苗床土消毒:用普力克或敌克松喷施苗床,预防苗期立枯、猝倒。

3、播种后盖土,喷施40%丁·噁乳油防治杂草出土。

4、水稻二叶一心期用碧护+稻腾+5g艾美乐喷施苗床,预防稻秆蝇、二化螟,同时预防稻飞虱,在秧田期防治好稻飞虱是防治条纹叶枯病的最关键技术,同时促根、壮苗、抗旱。这个时期用碧护一方面可降低株高和地上部分的干物重,增加地下部分干物重,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延长可促进水稻分蘖。

·坐蔸、立枯病与烂秧:80%的丙森锌600倍液+好力克3000倍液+艾美乐3000倍液。

二、大田期

1、移栽返青后(约5-7天)用20%苄·乙·甲+特芜农(10%苄嘧磺隆)拌肥或细土撒施防除杂草。插秧后7-10天用艾美乐+稻腾+农地乐防治稻秆蝇、卷叶虫、二化螟、稻飞虱等等。

2、水稻分孽盛期用碧护+富士一号+好力克防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这个时期用碧护可增加有效穗数来提高产量。

3、水稻孕穗期(剑叶全展时)用碧护+稻腾+艾美乐防治卷叶虫、稻飞虱,此时是稻飞虱、卷叶虫防治的重点阶段,这个时期用碧护可显著提高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水稻破口期前5-7天是防治稻曲病的最关键时期。

4、水稻齐穗期用碧护+好力克+富士一号喷施,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穗颈瘟。碧护可促进粒大粒饱,增加千粒重,防早衰,增产。

稻腾由德国拜耳公司开发研制,以胃毒作用为主,具有活性高、杀虫谱广、见效快、耐雨水冲刷、对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天敌安全等特点。对多种作物上的鳞翅目害虫、抗性害虫有很高的防效,对水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有特效。

有效成分:氟虫双酰胺(全球第一个上市的邻苯二甲酰胺类产品)+阿维菌素

全新的作用机理:鱼尼丁受体是细胞内钙离子通道,氟虫双酰胺作用于鱼尼丁受体,使钙离子通道打开,钙离子不可逆地释放,钙离子的释放引起肌肉组织迅速收缩,害虫立刻停止取食,然后麻痹,直至最后死亡。

杀虫效果快:施用氟虫双酰胺后害虫肌肉失控,立刻停止取食。用药1-2小时后,害虫的典型症状是缩小为未用药害虫的一半大小。

用药时间:卵孵化高峰期至一龄幼虫高峰期

稻腾对二化螟高效,对稻纵卷叶螟特效,大小虫通杀。

1、对二化螟一次管一代,高效、稳定。

2、对稻纵卷叶螟见效快,持效期长,保叶效果好。

农地乐:(52.25%EC)美国陶氏益农

有效成份:毒死蜱 Chlorpyrifos + 氯氰菊酯 Cypermethrin

广谱性:一般对鳞翅目幼虫,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等具有优异杀虫效果。如对棉铃虫,豆荚螟,夜蛾类幼虫,荔枝蒂蛀虫等防效甚佳。对地下害虫如小地老虎,黄曲条跳甲等亦有优异的防效、击倒力强、杀虫效果快,高温下更具有强力杀虫效果、残效期长、药效稳定,施药一次一般可维持10-14天,省工省本、延缓抗性、具有两种杀虫机理不同的有效成分,有利于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艾美乐5g70%吡虫啉(德国拜耳)一桶水,不但可以防治稻飞虱,还可以抗旱、抗逆境、壮苗,有逆境屏蔽作用。因为艾美乐的主要代谢产物是6-氯烟酸,研究表明6-氯烟酸与文献报道的作物内源抗逆诱导剂结构很相似,能促进植物生理活动的改变,提高其免疫力。1g的艾美乐转化的6-氯烟酸的量不够,因此要用5g的量才能达到逆境屏蔽的作用。且防治稻飞虱的持效期较长,可达45~50天。

碧护:0.136赤、吲、苔(德国阿格福莱)

碧护在水稻上使用效果如下:

抽穗整齐,开花集中,成熟早。壮根护叶,抗逆防衰,转色好。

增粒增重,提高产量,效益高。使用碧护能解除稻田各种药害、肥害、白根多、控制旺长、强壮水稻植株,抗高温、耐干旱,低温寡照、耐涝、抗病虫能力强,抗倒伏,增加稻谷产量、改善稻米品质。

富士一号40%稻瘟灵乳油(日本农药株式会社)

*在稻瘟病菌生长的任何阶段具有高效。

*特别是能够强力阻止稻瘟病菌侵入稻体。

*具有长期的持效性。

*具有独特的内吸传导作用,防效稳定。

单位: 贵通农药地址:贵阳市三桥中坝路10-92号服务电话:0851-4855091

(防治方案,仅供参考)

下载2008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方案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8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方案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稻重大病虫害和防治技术预案5篇范文

    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预案 一、水稻病虫害 1、防治策略 加强重大病虫监测预报;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促进稻田生态平衡;坚持“预防秧苗期,放宽分蘖期,保护成穗期”的稻田病虫管......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新化乡农技站 一、稻瘟病 稻瘟病是由灰梨孢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水稻各生育期、各个部位均可发生,根据发生时期和部位 分为苗瘟、叶瘟、叶枕......

    水稻病虫害防治手册

    一、水稻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及措施 水稻主要害虫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水稻螟虫。不同时期要针对不同的主要害虫进行防治。 (一)稻飞虱:稻飞虱是近年来连续严重爆发的水稻害虫,......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讲稿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 水稻病虫害种类较多,目前,在成都地区水稻整个生长期常见主要病虫害有立枯病、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二化螟、稻苞虫、稻飞虱等。现对水稻常见病虫害......

    水稻病虫害防治教案

    水稻病虫害防治教案 种子期 1、恶苗病:氰烯菌酯(防效100%)、二硫氰基甲烷、恶霉灵、门神、咪鲜胺、多菌灵、丙环唑、硅唑咪鲜胺。 2、稻瘟病:门神、三环唑、稻瘟灵。 3、白叶......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全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近年来,虽然科研工作人员不断培育出水稻抗病虫新品种,农民也加强了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许多高效农药在防治水稻病虫害中也投入了使用,但受气候、种植制......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知识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知识为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稻病虫灾害损失,结合近年来我县水稻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特提出以下防治技术方案。 一、指导思想 水稻病虫害防......

    2013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附件2 2013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据预测,2013年全省水稻病虫害将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其中,稻瘟病、二化螟、稻飞虱等流行性、常发性、迁飞性病虫害如遇适宜气象、菌源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