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时间:2019-05-14 10:2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第一篇:2013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附件2 2013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据预测,2013年全省水稻病虫害将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其中,稻瘟病、二化螟、稻飞虱等流行性、常发性、迁飞性病虫害如遇适宜气象、菌源等条件有可能在局部暴发为害,预计发生面积3000万亩次以上。为做好2013年全省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及时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危害,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重大病虫防治处臵率达到90%以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35%以上,专业化防治面积达到1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二、防控策略

针对稻瘟病、二化螟等重大病虫害,以保障水稻生产安全为核心,强化致灾关键期防控,力行绿色防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杜绝使用高毒农药和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的农药,确保稻米产量、质量安全和稻田生态安全。

三、防控重点

根据全省各地水稻种植区域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做好常发性病虫害防控的同时,加强迁飞性、暴发性以及次生病虫的监测防控工作。

(一)稻瘟病

选种抗病品种,进行品种多样化种植。在水稻播种、移栽前采取预防措施,常发区最好能够做到带药移栽,合理灌溉施肥,忌偏施、迟施氮肥。在水稻分蘖期至破口抽穗期注意预防叶瘟和穗瘟,分蘖期田间出现急性病斑或发病中心时施药控制叶瘟,破口抽穗初期施药预防穗瘟。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农药,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可以选用稻瘟灵、咪鲜胺、春雷霉素、申嗪霉素等农药进行防治。

(二)二化螟

在水稻分蘖期注意防治一代二化螟造成枯心,在水稻破口抽穗期注意防治二代二化螟为害造成枯孕穗和白穗。春季插秧前实施翻耕、灌水灭蛹,降低越冬虫源基数。二化螟越冬代和主害代始蛾期至终蛾期,田间集中连片使用杀虫灯、性诱剂等理化诱控措施进行诱杀,每30-50亩稻田安装一盏太阳能杀虫灯或每亩挂放一个配臵二化螟专用诱芯的诱捕器,诱杀二化螟雄性成虫,可降低田间有效卵量和虫量。幼虫期可使用苏云金杆菌(Bt)进行生物防治;化学药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双、三唑磷、阿维·唑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

(三)稻水象甲

水稻移栽前2-3天,对秧苗进行药剂处理,达到带药移栽的目的,即可防治稻水象甲为害,又可减少本田期药剂的使用量。水稻移栽后,注意防治越冬代稻水象甲为害。利用稻水象甲的趋光性,可在田边设臵杀虫灯诱杀;利用它的趋绿和取嫩的习性,可在稻田边缘附近种植玉米,使其为害玉米,可集中防治。重发田可设臵高2米,规格为40目的防虫网,阻挡成虫迁入。可选用苦参碱、绿僵菌等进行生物药剂防治;化学药剂可选用辛〃唑、阿维〃唑进行防治。

(四)纹枯病

结合春耕灌水打捞田间菌核,加强肥水管理,避免过量使用氮肥和灌水过深、过多,分蘖末期注意晒田。在水稻分蘖末期至孕穗期防治。可选用井冈霉素、申嗪霉素、井冈·蜡芽菌、丙环·咪鲜胺、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农药进行防治。

(五)稻曲病

进行轮作倒茬,避免偏施或迟施氮肥。可在水稻破口前7-10天施药预防。抽穗前后如遇多雨适温的适宜天气条件,间隔7天后需再次施药。可选用井冈霉素、井冈·蜡芽菌、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等农药进行防治。

(六)条纹叶枯病

条纹叶枯病防治时抓住秧苗期和分蘖期两个关键期,重点防治传毒介体-灰飞虱。育秧时使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覆盖,插秧时做到带药移栽。灰飞虱迁入秧田盛期,当带毒虫量达15-20头/m2时或本田分蘖期带毒灰飞虱成虫和若虫量达到12-15头/百穴,使用杀虫剂防虫和抗病毒剂防病。

(七)稻飞虱

在水稻秧田期、移栽分蘖期、抽穗孕穗期均要注意防治稻飞虱。针对灰飞虱越冬代成虫或若虫,要在出蛰扩散到秧田前,对田埂、沟渠进行全面防治。移栽前2-3天喷药,达到带药移栽的目的。必要时在分蘖初期及早防治,预防稻飞虱传播病毒病。穗期百穴虫量1000头以上,优先选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等对天敌相对安全的药剂品种,于低龄若虫高峰期对茎基部喷雾施药,可选用噻嗪酮、吡蚜酮、醚菊酯等农药进行防治。

四、工作措施

(一)做好监测预警工作

根据水稻种植区域,合理设臵监测站点,完善监测设施,安排精干技术力量,在水稻种植期开展水稻重大病虫害系统监测和大田普查,及时准确发布预报,紧急情况发布警报。

(二)加强宣传培训工作

将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纳入水稻高产创建、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以及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防治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三)抓好技术示范展示工作

在水稻主产区、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建立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以点带面推动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好水稻重大病虫危害损失监测和防治效果评估,展示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效果。

(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大力扶持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发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专业化防治领域,鼓励农药生产经营企业、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农技人员、农户等创办专业化防治组织,鼓励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跨区作业服务,连锁经营和应用绿色防控技术。

第二篇:2017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2017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2017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将呈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3.9亿亩次,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重发区域广,二化螟集中为害突出,稻瘟病、稻曲病流行风险高,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潜在风险大,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基腐病局部偏重发生,稻秆潜蝇、稻蓟马、稻叶蝉、稻瘿蚊、穗腐病等次要病虫有为害上升趋势。为了做好2017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占比达到3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到37%以上,水稻化学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二、防控策略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分区治理、突出重点”为总体策略。以稻田生态系统为中心,应用生态工程技术提高稻田生态系统控制能力。优先采用抗(耐)病虫品种、健身栽培、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技术,协调应用高效、环保药剂防治技术。强调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相融合,促进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治理,保障水稻产量、质量和稻田生态安全。

三、防控重点 按照水稻栽培类型和病虫主攻对象,分为华南稻区、长江中下游稻区、西南稻区、黄淮稻区、北方稻区。

(一)华南稻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传统双季稻种植区,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为重点,密切关注锯齿叶矮缩病、白叶枯病、三化螟、稻瘿蚊、稻蓟马。

(二)长江中下游稻区。包括湖南、江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单双季稻混栽区和单季稻种植区,以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为重点,密切关注稻蓟马、大螟、稻秆潜蝇、黑条矮缩病、恶苗病、细菌性基腐病、穗腐病。

(三)西南稻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陕西单季稻种植区,以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为重点,密切关注粘虫、白叶枯病、穗腐病。

(四)北方稻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内蒙古、宁夏单季粳稻种植区,以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恶苗病为重点,密切关注稻曲病、稻潜叶蝇、穗腐病、赤枯病、稻飞虱。

(五)黄淮稻区。包括江苏、安徽、河南、山东单季粳稻种植区,以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黑条矮缩病、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为重点,密切关注条纹叶枯病、穗腐病。

四、主推技术措施

各稻区病虫害防治优先采用农业、生物、物理、生态等非化防技术措施,减少病虫害发生基数,突出种子处理、带药移栽、破口抽穗期保护等预防性措施,辅以合理用药控制危害。

(一)非药剂预防技术

1.选用抗(耐)性品种。选用抗(耐)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褐飞虱、白背飞虱的水稻品种,避免种植高(易)感品种。

2.农艺措施。(1)翻耕灌水灭蛹。利用螟虫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点,在越冬代螟虫化蛹期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没稻桩7~10天,降低虫源基数。(2)健身栽培。加强水肥管理,适时晒田,避免重施、偏施、迟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抗逆性。(3)清洁田园。稻飞虱终年繁殖区晚稻收割后立即翻耕,减少再生稻、落谷稻等冬季病毒寄主植物。

3.生态控制。(1)生态工程控害。田埂保留禾本科杂草,为天敌提供过渡寄主;田埂种植芝麻、大豆等显花植物,保护和提高蜘蛛、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等天敌的控害能力。田边种植香根草等诱集植物,减少二化螟和大螟的种群基数。(2)合理品种布局。利用不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种进行合理布局预防稻瘟病。4.性信息素诱杀。在各代次二化螟,尤其是越冬代二化螟始蛾期集中连片使用性诱剂,通过群集诱杀或干扰交配来控制害虫基数。选用持效期2个月以上的诱芯和干式飞蛾诱捕器,平均每亩放置1个,放置高度以水稻分蘖期距地面50cm、穗期高于植株顶端10cm为宜。

5.稻螟赤眼蜂控害。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蛾始盛期释放稻螟赤眼蜂,每代放蜂2~3次,间隔3~5天,每次放蜂10000头/亩。每亩均匀放置5~8个点,放蜂高度以分蘖期蜂卡高于植株顶端5~20cm、穗期低于植株顶端5~10cm为适宜。

6.稻鸭共育。水稻分蘖初期,将15~20天的雏鸭放入稻田,每亩放鸭10~30只,水稻齐穗时收鸭。通过鸭子的取食活动,减轻纹枯病、稻飞虱、福寿螺和杂草等病虫草的发生为害。

7.物理阻隔育秧。在水稻秧苗期,采用20~40目防虫网或无纺布全程覆盖,阻隔稻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

(二)药剂防治技术

基于非药剂预防技术的基础上,在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开展药剂防治,药剂防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是普及种子处理和带药移栽技术。采用咪鲜胺、氰烯菌酯种子处理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吡虫啉等种子处理剂拌种或浸种预防秧苗期稻飞虱、稻蓟马及飞虱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锯齿叶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赤•吲乙•芸苔、芸苔素内酯、毒氟磷种子处理或苗期喷雾,培育壮秧。秧苗带药移栽,预防螟虫、稻瘟病、稻蓟马、稻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二是根据试验示范结果和抗药性水平,选择适合本地的高效、生态友好型药剂,提倡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与混配,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药剂。三是注重施药技术,提高防治效果。应避开高温和强光照时段施药。用足水量,常量喷雾亩喷水量不少于15公斤,水稻生长后期应加大用水量。四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操作规程,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稻米质量安全。各病虫害药剂防治技术关键点:

1.稻飞虱。华南、西南、长江中下游稻区重点防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黄淮稻区重点防治白背飞虱、灰飞虱。药剂防治重点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孕穗抽穗期百丛虫量1000头、穗期百丛虫量1500头时对准稻丛基部喷雾。

2.稻纵卷叶螟。生物农药防治适期为卵孵化始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化学药剂防治指标为分蘖期百丛水稻束叶尖150个,穗期百丛水稻束叶尖60个。

3.螟虫。防治二化螟,分蘖期于枯鞘丛率达到8~10%或枯鞘株率3%时施药,穗期于卵孵化高峰期重点防治上代残虫量大、当代螟卵盛孵期与水稻破口抽穗期相吻合的稻田;防治三化螟,在水稻破口抽穗初期施药,重点防治每亩卵块数达到40块的稻田。

4.稻瘟病。分蘖期田间初见病斑时施药控制叶瘟,破口前3~5天施药预防穗瘟,气候适宜病害流行时7天后第2次施药。

5.纹枯病。关键时期为水稻分蘖末期封行后和穗期病丛率达到20%时。

6.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7~10天(水稻叶枕平时)施药预防,如遇多雨天气,7天后第2次施药。

7.病毒病。含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锯齿叶矮缩病、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主要在秧田和本田初期带毒稻飞虱迁入时及时防治。注意防治前作麦田、田边杂草。

8.细菌性基腐病、白叶枯病。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时立即用药防治。重发区在台风、暴雨过后及时施药防治。

(三)建议用药品种与注意事项

1.建议用药品种。防治二化螟、大螟,虫量较低时优先采用苏云金杆菌(Bt.)、短稳杆菌,化学药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杀虫单。防治稻飞虱,种子处理和带药移栽应用吡虫啉、噻虫嗪(不选用吡蚜酮,延缓其抗性发展);喷雾选用醚菊酯、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防治稻纵卷叶螟,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NPV、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等生物农药,化学药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氰氟虫腙、丙溴磷等。防治稻瘟病,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或春雷霉素等生物农药及三环唑、丙硫唑、咪铜•氟环唑等化学药剂。防治纹枯病、稻曲病,采用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A(24%A高含量制剂)、申嗪霉素等生物药剂和苯甲•丙环唑、氟环唑、咪铜•氟环唑、烯肟·戊唑醇等化学药剂。预防细菌性基腐病、白叶枯病选用噻霉酮、噻唑锌。预防病毒病,选用毒氟磷、宁南霉素。

2.注意事项

(1)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2)稻虾、稻鱼、稻蟹等农业生态种养区域和临近蚕桑养殖区域,需慎重选用药剂;水稻扬花期慎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减少对授粉昆虫的影响。

(3)禁止使用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的农药,慎重使用有机磷类农药。

文章来源:全国农技中心 病虫害防治处

丰收邦上传

第三篇:2012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写写帮整理)

附件2:

2012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我中心组织专家会商分析预测,2012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程度重于2011年,预计发生面积15亿亩次。为做好2012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及时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危害,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达到35%以上,专业化防治面积达到2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稻田农药使用量减少10%以上。

二、防控策略

以作物为中心,以控害减损保产为目标,突出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和关键时期,强化重大病虫分区治理和致灾关键期防控,大力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化学农药用量,注重合理安全用药,最大限度控制病虫危害损失,杜绝使用高毒农药和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的农药品种,保护稻米质量安全和稻田生态环境。

三、防控措施

(一)分区防控重点

华南稻区:包括广东、福建、广西、海南双季稻种植区,重点防控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锯齿叶矮缩病、稻瘟病、纹枯病,注意防控稻曲病、二化螟、三化螟。

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区:包括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河南中南部单双季稻混栽区和单季稻种植区,重点防控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江淮和黄淮稻区主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稻瘟病和纹枯病,重视防控稻曲病,兼治局部三化螟。

西南稻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北部单季稻种植区,重

点防控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重视防控二化螟、稻曲病。

北方稻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部单季稻种植区,重点防控稻瘟病、二化螟和纹枯病,注意防控稻曲病、条纹叶枯病。

(二)重大病虫防控技术措施

稻飞虱:华南、江南、西南、长江中下游稻区重点防治白背飞虱和褐飞虱,重点在水稻生长中后期防治,水稻孕穗前注重发挥天敌自然控害和植株补偿作用,减少用药。孕穗抽穗期百丛虫量1000头以上、杂交稻穗期百丛虫量1500头以上的稻田,优先选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等对天敌相对安全的药剂品种,于低龄若虫高峰期对茎基部粗水喷雾施药,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江淮、环渤海湾稻区还需注重防治秧田期、移栽分蘖期的灰飞虱,控制灰飞虱传播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锯齿叶矮缩病发生区,应当抓好中晚稻药剂浸种或拌种和秧苗期稻飞虱防治,带药移栽,必要时在分蘖初期及早防治,预防稻飞虱传播病毒病。可选用醚菊酯、噻嗪酮、吡蚜酮、吡虫啉(不用于褐飞虱)、异丙威等农药品种进行防治。

稻纵卷叶螟:重点在水稻生长中后期防治主害代,卵期人工释放稻螟赤眼蜂压低种群数量,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防治,细水喷雾施药,防治指标为百丛水稻有束叶尖50个。可选用丙溴磷、氯虫苯甲酰胺等农药品种进行防治。

螟虫:重点在水稻分蘖期和破口抽穗期防治,防止螟虫为害水稻造成枯心和白穗。春季越冬代螟虫化蛹期及双季稻区早稻收割后翻耕灌水沤田,降低虫源基数。各代蛾期应用昆虫性信息素诱杀成虫,卵期释放稻螟赤眼蜂,幼虫期应用苏云金杆菌防治。防治二化螟,分蘖期枯鞘株率达到3%、孕穗后期至抽穗期每亩卵块数达到50块的稻田,于卵孵化高峰期施药。防

治三化螟,每亩卵块数达到40块的稻田,在水稻破口抽穗初期施药。

稻瘟病:重点在水稻播种前落实预防措施,在水稻分蘖期至破口抽穗期施药预防叶瘟和穗瘟。种植抗病品种,实行品种多样化种植,避免过量和过迟施用氮肥。常发区秧苗带药移栽,分蘖期田间出现急性病斑或发病中心时施药控制叶瘟,破口抽穗初期施药预防穗瘟。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农药,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可选用三环唑、咪鲜胺、氟环唑、氯啶菌酯等农药品种进行防治。

纹枯病:重点在水稻分蘖末期至孕穗抽穗期防治。耕沤稻田时打捞浪渣,加强肥水管理,搞好健身栽培,分蘖末期晒田,当田间病丛率达到20%~30%时药剂防治。可选用申嗪霉素、氟环唑、肟菌酯+戊唑醇等农药品种进行防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采取“抓秧田保大田,抓前期保后期”的“治虫防病”策略,在单季稻和晚稻秧田期和本田初期,重点落实“集中覆盖育秧、药剂拌种、早防飞虱、拔除病株”等措施。秧田应远离发病早稻田和玉米田,采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覆盖保护或集中保护育秧,弃用感病秧苗。选用吡虫啉、吡蚜酮等药剂拌种或浸种,秧苗移栽前3天施用内吸性药剂带药移栽。华南和长江中游单季稻区,可因地制宜适当调整栽插期,使水稻感病敏感期避开白背飞虱迁入期。秧田和本田初期带毒白背飞虱迁入时,施用速效和持效杀虫剂并配合抗病毒剂防治稻飞虱。常发区增加移栽密度,预留备用秧苗。及时拔除和处理田间发病植株,减少本地毒源。华南、西南稻飞虱越冬区,晚稻收割后及时翻耕,减少冬季和早春毒源。可选用宁南霉素等抗病毒剂与杀虫剂协调使用。

稻曲病:重点在水稻孕穗末期即水稻破口抽穗前7~10天施药预防,如遇适宜发病天气,7天后需要第2次施药。选用抗性品种,避免过量和迟施氮肥,提高水稻抗病性。可选用氟环唑、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丙环

唑、戊唑醇等农药品种防治稻曲病。

条纹叶枯病:重点在秧苗期和分蘖期防治灰飞虱,种植抗病品种,适当推迟播栽期,药剂拌种或浸种,防虫网或无纺布覆盖集中育秧,秧苗带药移栽。灰飞虱迁入秧田盛期,当带毒虫量达15~20头/m2时和本田分蘖期带毒灰飞虱成虫和若虫量12~15头/百丛,施用杀虫剂和抗病毒剂。

四、专业化统防统治主推技术

(一)选用抗病品种防病技术

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稻瘟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的水稻品种,淘汰抗性差、易感病品种,及时更换种植年限长的品种,是预防水稻病害最有效、最经济、最简便的措施。

(二)深耕灌水灭蛹控螟技术

利用螟虫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点,在春季越冬代螟虫化蛹期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没稻桩7~10天,双季稻连作田早稻收割后及时翻耕灌水淹没稻桩,灭蛹效果可达70%以上,可有效降低虫源基数。

(三)种子消毒和带药移栽预防病虫技术

早稻用咪鲜胺浸种,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单季稻和晚稻用吡虫啉或吡蚜酮拌种或浸种,预防秧苗期稻飞虱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锯齿叶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等病毒病和稻蓟马。秧苗移栽前3~5天施一次药,带药移栽,早稻预防螟虫和稻瘟病,单季稻和晚稻预防稻蓟马、螟虫、稻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

(四)昆虫性信息素诱杀二化螟技术

二化螟越冬代和主害代始蛾期至终蛾期,集中连片使用性信息素,可诱杀二化螟雄成虫,降低田间有效卵量和虫量。每亩稻田挂放一个诱捕器,内置二化螟性信息素诱芯1个,每代更换一次诱芯,诱捕器高出水稻植株顶端30厘米。

(五)生物农药防治病虫技术

1.苏云金杆菌(Bt.)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技术。于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卵孵化盛期施用Bt.,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在水稻生长前期使用Bt.,可有效保护稻田天敌,维持稻田生态平衡。Bt.对家蚕高毒,临近桑园的稻田慎用。

2.井·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嘧肽霉素等防治稻瘟病技术。在叶(苗)瘟出现急性病斑或发病中心和破口抽穗初期,均匀喷施井·蜡质芽孢杆菌或枯草芽孢杆菌或嘧肽霉素,齐穗时再喷1次,对稻瘟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3.井·蜡质芽孢杆菌防治稻曲病技术。在水稻孕穗末期或破口抽穗前7~10天,施用井·蜡质芽孢杆菌,可有效预防稻曲病,兼治纹枯病。

(六)保护利用天敌治虫技术

释放稻螟赤眼蜂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田埂种植芝麻、大豆等显花植物,保护利用蜘蛛、寄生蜂、黑肩绿盲蝽、青蛙等天敌治虫。

(七)灯光诱杀害虫技术

每30~50亩稻田安装一盏太阳能杀虫灯,于害虫成虫发生期夜间开灯,可诱杀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多种害虫的成虫。

(八)稻鸭共育治虫控草技术

水稻移栽后7~10天,禾苗开始返青分蘖时,将15天左右的雏鸭放入稻田饲养,每亩稻田放鸭10~20只,破口抽穗前收鸭。通过鸭子的取食活动,可减轻纹枯病、稻飞虱和杂草等病虫草的发生为害。

五、关键工作措施

(一)搞好监测预报。合理设置监测站点,完善监测设施,安排精干技术力量,规范开展水稻重大病虫害系统监测和大田普查,准确发布预报,紧急情况发布警报。

(二)加强宣传培训。将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纳入水稻高产创建、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以及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阳光工程等项目培训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防治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三)抓好技术示范展示。在水稻主产区、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建立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以点带面推动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好水稻重大病虫危害损失监测和防治效益评估,展示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效果。

(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大力扶持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发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专业化防治领域,鼓励农药生产经营企业、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农技人员、农户等创办专业化防治组织,鼓励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跨区作业服务,连锁经营和应用绿色防控技术。

第四篇:2012年广东省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

2012年广东省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据省植保总站组织专家会商分析预测,2012年全省水稻病虫偏重发生,个别病虫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2011年,预计发生面积1.3亿亩次。为切实做好2012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确保水稻生产安全,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及早谋划部署,落实防控措施,有效控制水稻重大病虫为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二、防控目标

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处置率达95%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85%以上,水稻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农药使用量减少10%以上,稻谷质量达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三、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切实加强病虫监测,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适时发布预警,按照长效治理与应急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科学防控策略,抓住关键时期和重点环节,协调应用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全面做好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

四、防控技术措施

强化区域治理和分类指导,注重控制基数,减轻后期防治压力,加大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的防控力度,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提高防控效果,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稻田生态平衡,有效控制水稻重大病虫为害。

(一)综合运用农业控害措施。推广抗病品种,及时翻耕犁耙,减轻病虫源基数,合理密植,适时播种;采用防虫网、无纺布覆盖保护或集中保护育秧,培育无病虫壮秧;科学管理肥水,避免重施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逆性,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稻田生态环境。水稻螟虫重发区,大力推广适期栽插,避开螟虫大田产卵高峰期或采取灌水灭蛹等措施;稻瘟病、纹枯病等重发区,推广应用露晒田和平衡施肥等措施。

(二)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创造良好的天敌繁殖生境,保护天敌种群,充分发挥其自然控害作用,减轻害虫的发生。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对天敌安全的药剂,减轻农药对天敌的杀伤力。使用灯光诱控技术和性诱剂诱控技术防治害虫,或采用稻鸭共育治虫控草技术,减少使用化学农药,维护稻田生态平衡。

(三)抓住关键时期进行防治。在关键时期和重点环节,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进行防治。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

缩病,采取“抓秧田保大田,抓前期保后期”的“治虫防病”策略;防治稻飞虱采取“压前控后”措施,即“狠治主害前代压基数,防治主害代控为害”,按达标即用药防治,重点抓好破口抽穗期的防治;防治稻纵卷叶螟采取挑治2、4、5、7代,狠抓3、6代主害代措施,抓准在幼虫低龄期施药防治;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应预防为主,重点抓好破口抽穗期的防治。

(四)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一是合理使用农药。使用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农药,避免使用对“两迁”害虫特别是对稻飞虱存在刺激增殖作用的农药,杜绝在稻田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二是科学制订用药方案。交替轮换使用农药,避免单一药剂连续在同一区域使用,延缓害虫产生抗性。三是提高施药技术。使用高效优质施药机械,实施精准施药和靶标施药,保证施药质量,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五、防控工作措施

(一)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各级农业部门要根据水稻“两迁”害虫迁飞路径和流行性病害的发生规律,科学设置监测点、观察圃,严格按照调查规范和预报标准,全面掌握水稻病虫发生消长动态,及时会商分析,准确发布病虫预警和防治信息。明确专人负责病虫信息汇总工作,严格执行周报制度,建立区域间信息及时沟通联系制度,确

保信息沟通渠道畅通。

(二)广泛开展宣传培训。采用多种形式,加强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一是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印发防治通知和发送宣传资料,做到村村张贴,期期张贴,保证病虫防治通知张贴及时到位。二是加强病虫电视预报,发挥电视预报及时、快捷传递信息优势,发送病虫防控信息。三是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基层,加强田头指导,确保防治技术落到实处。四是通过组织防控现场,全面提升农民的病虫防治水平。

(三)及早筹备防控物资。各级农业部门要根据今年病虫害防治的实际需要,提前做好农药市场调查,及时指导调配农药品种,及早做好农药、药械和防护设备等防控物资储备。同时,及时组织做好杀虫灯、施药机械维修保养工作,确保防治工作顺利进行,为开展应急防治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四)大力推进专业化防治。继续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千万行动”,在全省粮食主产区、经济作物优势区和重大病虫源头区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争取扶持资金,加大对具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和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组织扶持力度,组织、指导、示范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主要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

六、防控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今年我省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形

势较为严峻,各级农业部门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将病虫防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领导负责制,落实工作责任制,强化防控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和防控技术落到实处。

(二)加大资金投入。各级农业部门要主动反映病虫发生防治情况,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支持,多渠道争取防控资金和工作经费,确保重大病虫害的监测、示范、培训和防治处置等活动有效开展。

(三)稳定防控队伍。健全稳定的植保队伍是做好病虫监测、防控决策、技术指导,有效控制病虫为害的前提和基础。各级农业部门要想方设法改善基层植保人员工作条件,加强培训,提高植保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为病虫监测、组织防控和技术指导提供有力保障。

第五篇: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水稻稻飞虱“适时—到位”防控

技术

技术概述:稻飞虱(包括褐稻虱、白背飞虱、灰飞虱)近年频繁爆发成灾,近年年平均发生面积46091万亩次,如果不防治,将造成年均产量损失1794万吨。尤以2005年、2006年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重。品种(组合)间抗性有较大差异,暴发成灾与气候条件,特别是中、晚稻生长后期(孕穗—黄熟)(炎夏不热、晚秋不凉)有密切关系。

褐飞虱、白背飞虱属迁飞性害虫,需密切注意迁入期和迁入量。白背飞虱和灰飞虱还是传毒媒介害虫,白背飞虱传播南方黑条矮缩病,灰飞虱传播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防控好这两种飞虱对于防控好三种水稻病毒病具有积极意义。

增产增效情况:可减少用药1~2次,用药成本(包括人工费用)降低30%~60%。增产稻谷45~55千克/亩,每亩增收150~200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稻米品质。

技术要点:

(1)选用抗(耐)虫品种(组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与稻鸭共育等生态控制技术结合控制稻飞虱危害。

(2)选好时间:加强田间虫情调查、监测,确定防治对象田及防治适期(低龄若虫高峰期)。适当放宽防治指标,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分蘖至拔节期防治指标800~1000头/百丛,穗期1500~2000头/百丛。

(3)选好药,即选用针对性药剂种类:根据“治前控后”的防治策略,防控主害代的前一代,选用阿克泰、烯啶虫胺、吡蚜酮、25%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等持效期长的药剂;防治主害代高龄若虫和成虫时,采用速效性和持效期长的药剂混用或复配的方式,如吡蚜酮或噻嗪酮+异丙威,或仲丁威或毒死蜱等组合。水稻前期病虫害防治中避免使用菊酯类及其他对天敌影响大的农药,保护田间自然天敌。

(4)喷到位是提高防效的关键:在3龄若虫前施药;用足水量,常规粳稻需施药液50~60千克/亩,对于杂交稻、超级杂交稻和籼粳杂交稻等穗期高大、冠层密闭的品种(组合),应加大用水量,并适当增加用药量,每亩施用80~100千克。无水田块可采用敌敌畏拌干细黄土制成毒土撒施,熏蒸作为应急措施。

注意事项:最好用机动喷雾器,一定要用粗雾喷雾于稻株中下部。施药时保持田间浅水层3~5厘米,药后保持3~5天。

下载2013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勃利县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

    勃利县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 水稻是勃利县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些年,病虫害的问题严重制约水稻产业的发展。在近几年的水稻病虫害防治中,苗期和中后期水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呈中等......

    2008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方案大全

    附件4: 2008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方案我国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在15亿亩次以上,每年可造成稻谷损失约60万吨,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受气候、种植制度、栽培方式、生态环境等因素的......

    农业部2008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方案

    农业部2008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方案 我国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在15亿亩次以上,每年可造成稻谷损失约60万吨,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受气候、种植制度、栽培方式、生态环境等因素......

    2014年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2014年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分析预测,2014年全国玉米病虫害呈重发态势,明显重于常年,预计发生面积11.7亿亩次。为做好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工......

    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该项技术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保护天敌、合理使用农药,降低防治成本,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危害,提高稻谷产量和品质,是一套较完善的水稻病虫综合防治......

    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以广西省的水稻为例 一、基本背景 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发展优质稻谷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年播种面积约3300-3500万......

    推行规模化种植 促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

    推行规模化种植 促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 绿色防控的重要理念就在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而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种植方面的推广应用,不仅能够保存生物多样性,有效降低......

    江油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全文5篇]

    江油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 实施方案我市水稻病虫发生种类较多,为害程度重,尤其是水稻螟虫、稻苞虫、稻瘟病和纹枯病经常都是偏重发生,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在水稻主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