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防震减灾汇报
太村镇中心小学抗震设防情况汇报
自开展防震减灾工作以来,在市、县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校防震减灾工作结合学校实际,紧紧围绕打造平安校园,从提高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增强师生应急避灾能手着手,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现将我们所做工作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科普基地的创建工作
1、成立抗震救灾应急工作组织机构
组长:席海锋
副组长:何永涛马高鹏王长春文胜利
成员:安俊朋罗小林张立芳王宏斌文建忠
宣传员:孟洁王娟娟邵亚丽赵小英李玉燕李亚宁郑建芳各班主任
2、建立和完善制度预案。
学校校委会、教导处、后勤处、教研组密切配合,围绕学校安全工作计划,对应对地震灾害等自然灾害成立了事件调查组(何永涛任组长)、抢救组(马高鹏任组长)、后勤保障组(文胜利任组长)等临时性机构,对灾害事故的处理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及应对措施,完善了《太村镇中心小学安全工作制度》、《太村镇中心小学安全事件处理应急预案》,制定了《太村镇中心小学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3、强化师资队伍素质建设
加强师资建设是实现创建平安校园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在教
师中提倡教师要爱岗敬业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组织教师定期观看“防震减灾知识讲座”影碟片及其他有关录像和VCD,提高教师防震减灾知识和震后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加强对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和教育
1、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把它列入了学校工作计划和考核范围,要求全体教师能积极参与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同时要求教师做好学生之间的宣传教育,在学校,我们把一切能利用到的资源充分利用于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
2、我们将五月定为防震减灾安全月,教导处安排师生“国旗下的讲话”进行全校安全教育,班主任利用周会进行安全教育,利用晨训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并于2013年4月12日、2013年5月3日分别进行了两次全校性的防震减灾安全演练,通过两次防震安全演练,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师生的防震安全意识,提高了师生应急疏散和自救、互救能力。
3、让学生通过手抄报、广播等形式进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充分利用“3.1《防震减灾法》实施日”“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等为主题开展手抄报、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征文活动等,通过校园广播进行“防震知识”广播,增强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
通过以上工作的实施,大大增强了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激发了师生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兴趣,同时也推动了全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虽然我校在防震减灾教育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并取
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我们一定不断开托创新,为创建平安校园而加大努力。
太村镇中心小学
第二篇:防震减灾汇报
太村镇中心小学抗震设防情况汇报
自开展防震减灾工作以来,在市、县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校防震减灾工作结合学校实际,紧紧围绕打造平安校园,从提高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增强师生应急避灾能手着手,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现将我们所做工作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科普基地的创建工作
1、成立抗震救灾应急工作组织机构 组
长:席海锋
副组长:何永涛
马高鹏
王长春
文胜利 成员:安俊朋
罗小林
张立芳
王宏斌
文建忠
宣传员:孟
洁
王娟娟
邵亚丽
赵小英
李玉燕
李亚宁
郑建芳
各班主任
2、建立和完善制度预案。
学校校委会、教导处、后勤处、教研组密切配合,围绕学校安全工作计划,对应对地震灾害等自然灾害成立了事件调查组(何永涛任组长)、抢救组(马高鹏任组长)、后勤保障组(文胜利任组长)等临时性机构,对灾害事故的处理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及应对措施,完善了《太村镇中心小学安全工作制度》、《太村镇中心小学安全事件处理应急预案》,制定了《太村镇中心小学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3、强化师资队伍素质建设
加强师资建设是实现创建平安校园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在教师中提倡教师要爱岗敬业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组织教师定期观看“防震减灾知识讲座”影碟片及其他有关录像和VCD,提高教师防震减灾知识和震后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加强对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和教育
1、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把它列入了学校工作计划和考核范围,要求全体教师能积极参与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同时要求教师做好学生之间的宣传教育,在学校,我们把一切能利用到的资源充分利用于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
2、我们将五月定为防震减灾安全月,教导处安排师生“国旗下的讲话”进行全校安全教育,班主任利用周会进行安全教育,利用晨训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并于2013年4月12日、2013年5月3日分别进行了两次全校性的防震减灾安全演练,通过两次防震安全演练,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师生的防震安全意识,提高了师生应急疏散和自救、互救能力。
3、让学生通过手抄报、广播等形式进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充分利用“3.1《防震减灾法》实施日”“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等为主题开展手抄报、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征文活动等,通过校园广播进行“防震知识”广播,增强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
通过以上工作的实施,大大增强了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激发了师生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兴趣,同时也推动了全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虽然我校在防震减灾教育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我们一定不断开托创新,为创建平安校园而加大努力。
太村镇中心小学
第三篇:防震减灾汇报
凉州区中小学校舍建筑抗震设防情况汇报
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学校校舍的抗震性能事关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为提高中小学校舍的抗震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建筑工程分为特殊设防类(甲类)、重点设防类(乙类)、标准设防类(丙类)和适度设防类(丁类)等4个抗震设防类别,其中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 9 度时应按比 9 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同时规定“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重点设防类建筑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1度的要求加强抗震措施。
我区张义镇抗震设计烈度为9度,四坝、长城、下双、九墩、双城、吴家井6个乡镇为7度,其余乡镇均为8度。教育项目设计中,我区严格执行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甘肃省《建筑设计规程》(DB62/T25-3055-2011)的有关规定,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符合本地区设防要求,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根据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减震隔震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中小学属人员密集公共建筑,新建建筑3层以上,要求必须采用基础隔震设计,以提高抗大震能力,减少人员损失和提高抗震应急水平。抗震技术是在建筑物基础、底部或上下部结构之间设置由隔震器组成的隔震层,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达到预防地震效果。常用隔震器多为隔震橡胶支座,由多层橡胶和多层钢板或其他材料交替叠置结合而成。
我区中小学校舍隔震设计上,按照设计规范要求,3层以上建筑全部采取隔震设防措施。
1.在隔震支座设置部位,建筑上留有检查和替换隔震部件的空间。
2.隔震层以上结构采取不阻碍隔震层在罕见地震下发生大变形的措施。
3.穿越隔震层的设备配管与配线采用柔性连接适应隔震层的罕遇地震水平位移。
4.隔震制作根据空间的耐火等级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第四篇:防震减灾汇报
近年来,我校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以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为契机,通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探索中学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防震减灾教育的组织领导
我校成立了以李敏校长为组长、李永刚副校长、瞿绪磊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为成员,以及各科教师为志愿者的专门负责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的领导机构。确定科学学科部分教师担任兼职防震减灾科普辅导员,指定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王青老师为首席辅导员,负责教学的指导工作,由防震减灾科普辅导员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及其有关的活动。
积极参加县地震局、县教育局、县科协等上级部门组织的科普宣传活动。在防震减灾征文竞赛中,我校有1300多名学生参加了征文活动,学校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学校还举行防震减灾夏令营以及黑板报、小论文评比活动等等。
二、普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理念
我校防震减灾教育重视活动体验原则,开展了以防震减灾为主题,以灾害防御科普知识教育为主线的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防灾抗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完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设施建设
对于校舍部署设置了地震疏散通道。将东西楼梯按班级、按年级进行划分;还将操场划分成片以防在灾害发生时,学生出现慌乱、拥挤、踩踏等意外情况。除此之外,我校每月举行一次全校师生参加的“防震减灾演习”。
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
新学期开学以来,我校举行了为期一周的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自然灾害防御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利用橱窗、黑板报向师生介绍了地震知识、防震方法,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的相关知识知晓率;组织学生观看《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地震揭秘》、《直面地震》等防震减灾录像;举办防震减灾专题讲座。以丰富的图片资料向学生讲解了地震形成、海啸的形成、防震抗灾的方法等知识。
我们计划在进一步丰富充实防震减灾科普展馆,在全校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在校园中每学期开辟一块宣传专栏、观看一场科普录像或电影、举办一次科普讲座、开办一次防震示范课、举行一次知识竞赛、组织一次防震模拟避险演练。通过活动,让防震减灾知识走入课堂,深入到每一位师生的心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防震减灾教育。我们还将组织师生走出校门,进入社区,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让防震减灾知识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发挥示范学校带动社会的先导性和辐射作用。
虽然我们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过程中做了一些工作,使师生识别地震、防震避震、自救互救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我们深知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将不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五篇:防震减灾示范校汇报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济源市沁园中学
中国地震局发布的《国家防震减灾规划》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占全球陆地面积的7%,但20世纪全球大陆35%的七级以上地震发生在中国,20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120万人,中国占59万人,居各国之首。紧邻北川的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在“
5、12”大地震中全校2200多名师生成功疏散,无一伤亡,这得益于平时的多次演习;中国救援医学创始人李宗浩哀叹于汶川地震中人们对一些必备救助常识的缺乏,很多病人因为救助方法不当而造成终生辗转于床榻上的截瘫。这充分说明掌握防震逃生与救助技能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是多么重要。
济源市沁园中学自2007年起就在学生中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及研究,搭起了创建少年儿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学校的舞台,并逐步彰显办学特色。
一、学校基本情况
济源市沁园中学创办于1982年,现占地120余亩,建筑面积49500 余平方米,地处济源市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布局合理,环境幽雅,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按24规制72个教学班设计,可容纳学生3600人,按国家一类学校标准建有综合实验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楼、教师公寓楼、后勤楼。教学设备齐全,有普通教室和计算机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实验室、心理咨询室等各类专业室100余个。计算机宽频网进入教室,每个教室配有多媒体。学校将建成国际标准全塑400米的田径场,篮球场(10个)、排球场、乒乓球台、音乐馆、美术馆、多功能报告厅、琴房、综合实践室,一流的设施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也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
学校目前有5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00人,教职工近200人,专职教师近190 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2人,中学一级教师50人,省、市及学校各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共37人,学历达标率100%,一流的师资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学校内抓管理,外树形象,谱就了“争创高品位、有特色、现代化一流学校”的崭新篇章,教育教学质量连年稳居全市前列,体艺教育卓有成效,先后为国家队、河南省体工队、省体校和高一级学校培养输送240名体育优秀人才,为国家培养5名一级运动员和51名二级运动员,并夺得国家级季军8个,省级冠军28个,数十次组团参加省内外体艺大赛,荣获多项奖励;全力实施课题带动战略,五项国家级课题研究成效显著,具有鲜明个性的体艺特色办学体制,备受社会各界好评。学校受到了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教育时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关注报道,被原国家教育司司长李一本同志誉为“人才腾飞的基地”。
近年来,学校获得了“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贯彻国家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全国中学生篮球协会会员学校”、“河南省青少年体育项目训练基地”、“河南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河南省教育科研基地学校”、济源市首批命名的“示范学校”、“地市级文明单位”、“地市级花园式单位”、“教学质量先进单位”、“济源市教育科研基地学校”、“济源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市绿化先进单位”、“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济源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校”等上百项荣誉称号。
二、强化领导,确保科普示范学校工作落到实处
为搞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我校成立了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亲自抓,副校长具体抓,制定工作计划,研究完善工作方案及预案,从组织机构、经费投入、管理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解决防震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防震减灾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健全各项制度,明确职责,确保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常态化进行。
三、加大投入,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提供保障
为了搞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我校投入资金,配备必要的防震减灾教学设施及图书资料等,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提供必要的条件。
1、学校在三个苑区所有的学科备课室投资建成了具备上网条件的先进电子备课室,为教师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提供了先进的备课手段、便利的资料查询、快捷的课件制作条件。
2、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建成了1座多媒体报告厅,56个教室全部安装了多媒体网络设备,为学生接受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提供了培训场所和网上自由获取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知识,查阅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知识资料的现代媒体手段。3、2010年春,我校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建成了融校园监控和校园广播为一体的校园闭路电视系统,不仅可以对校园个关键部位实现全天24小时监控录像,还可以作为校园广播对全校56教学班实施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广播。
4、学校还充分利用学校网站:www.xiexiebang.com。运用网络丰富的资源,开放的环境,快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四、采取措施,确保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扎实推进
为了确保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争创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
(一)、通过活动,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近年来,我校极为重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1、举办专题讲座。为了增强师生及家长的防震减灾意识,我校邀请市地震局、市科技局的领导、专家到我校作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专题讲座,同时学校领导也亲自为师生作防震减灾报告。近年来,我校举办了多期由全体师生参加的防震减灾知识科普讲座,近万人次受到了教育。
2、利用板报、专栏等形式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我校利用校园网、防震减灾活动室、校园宣传栏等宣传阵地不定期举办防震减灾知识宣传专栏,同时不定期要求各班办好防震减灾知识宣传黑板报。不仅如此,我校还通过校园广播、手抄报等形式宣传防震减灾知识。
3、利用教室多媒体等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我们利用校园多媒体系统播放地震科普光盘、录像等。
4、通过征文、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等形式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这种形式简便易行,喜闻乐见,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很受师生们喜爱。经抽查,我校60%以上的学生掌握了地震应急措施和自救互救技能等,并能够撰写学习心得和科普文章等。
5、利用主题班会、上科普课等形式宣讲普及防震减灾知识等。我们每一学期都要求每班至少召开一次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班会,同时上两课时以上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课。
6、利用“小手拉大手”活动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我们要求学生将自己学到的防震减灾知识传授给家庭,保证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掌握防震、避震、逃生等知识。使防震减灾工作由点到面,由学校到社区起到了很好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7、通过参观等活动增强师生对地震知识的认识。如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市科技馆,参观我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从而了解地震的成因等。目前,师生基本知道了:a、在上课时遇到了地震应该怎么办?b、在家里遇到了地震怎么办等知识。
(二)、强化演练,确保师生真正掌握逃生和救护能力。近年来,我校极为重视防震减灾演练工作,学校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大型防震演习活动。演习前我们制定预案,根据各班学生的基本情况,编制应急疏散体系流程图,将演习疏散的顺序、通道及注意事项等规定的清清楚楚,做到疏散路线互不交叉,不混走,避免拥挤、踩踏。特别是2009年,我们与地震局、消防支队等单位联合举行了大型防震减灾紧急疏散演习。消防车、120急救车到达现场,通过观看录像、紧急疏散、现场包扎、灭火演练,全校师生参加,全市各中心校和市直学校领导、部分学生及家长临场观摩,市电视台、日报社对此进行了报道,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发挥示范,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我校被认定为“济源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为了发挥“示范校”的作用,每年市教育局都组织全市各校相关领导和教师到我校参观学习。截至目前,已有230余人次到我校参观学习,发放防震减灾宣传材料5000多份。他们通过观摩学习、参观展室、观看录像、聆听讲座等,受到了极大的教育。
总之,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我校防震减灾工作扎实开展,成效显著,获得了济源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的光荣称号,受到了各方的高度评价和关注,我们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今后,我们将继续高举科研兴校的旗帜,在上级教育部门及防震部门的领导帮助下,加大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的研究、探索力度,为全面实施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终身可持续发展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