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掌控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影响
切实掌控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
【摘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教育则要让它成为一把安全的利剑。作为教师要始终注意掌控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善于化害为利。面对势不可挡的网络时代,我们应当根据网络发展和青少年成长的规律来建设网络环境、发展网络文化,深刻把握网络影响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为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铸造一条整体化、系统化、健康化和科学化的“绿色生态通道”,提高孩子们驾驭网络的素质和明辨是非的判断力,培养他们自尊、自律的道德意识。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教育掌控趋利避害
任何事物总有两面性,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趋利避害。青少年正值人生中最宝贵的时期,青少年所接受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如今,网络时代已不可阻挡的来到青少年的身边。作为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和掌控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一、发挥长处
毋庸置疑,网络为青少年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具有优越性的文化环境。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第一,网络文化改变了青少年的求知、学习方式,开发了智力和感官能力,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潜能,网络所展现的互动式学习模式将强迫的、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快乐的学习。网络学习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更多的自信和快乐。
第二,网络文化改变了青少年的娱乐、游戏方式。对孩子们来说,玩乐,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通过游戏,玩耍,孩子们可以学习到交往的礼仪和规范,学习到规则意识并增强想象力。
第三,网络文化改变了青少年的交往方式。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热衷于进入网络世界,与和自己有着相同志趣,爱好的人结成一个亲密的社区,甚至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好友交谈,就像隔壁邻居一样亲近。在网络这个自由、平等、开放的交往空间,许多孩子变得自信、开朗、幽默。网络文化为他们探索自律、独立的自我起到了安慰和牵引的作用。
第四,网络文化也改变了青少年的消费方式。网络购物既是一种方便的消费方式,也是一种时尚潮流。可以预见,网络消费将培养出一个庞大的青少年消费者队伍,而起,他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不仅会对经济发展,同时也会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掌握了网络,掌握了青少年,就掌握了未来。
二、正视负面
肯定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意义,并不等于回避网络文化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用虚拟手段为人类开启了一方全新的文化空间,网络文化以其无可抵挡的魅力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生活和工作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然而虚拟的网络世界并不是一方净土,现实文明的阴影同样在网上折射。网络文化混杂这种种不良因素,值得全社会关注和重视。
一是网上“文化侵略”;对青少年人身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侵袭。
由于信息是文化的一种形式的代言人,因此,信息的侵略便直接导致“文化侵略”。那些附着西方价值观形态的信息大量地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流向中国,加之中国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及其精粹知之甚少,民族文化远未在其思想上扎根,因而在外来网络信息流的淹没中难以产生免疫力和识别力。
二是网上黄色流毒,对青少年身心的璀璨。
在因特网汹涌奔腾的信息浪潮下面,潜伏着一股黄色流毒。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互联网上大约有几百万个黄色电脑文件,其中大部分是短篇小说,录像剪辑和图片,淫秽色情制品通过网络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将他们引入歧途,我国今年青少年因有意无意访问色情网点,遭受“黄毒”侵害,甚至走上堕落和犯罪道路的案例时有披露。
三是网上黑色信息,对青少年精神的毒害。
黑色信息指制造社会政治、经济、组织混乱的信息。由于计算机网络传递信息受传统控制影响很小,使社会对个人思想行为的制约发生变化,不再能够有选择地控制人们接触信息的范围,种类,不再能够有效地施行社会打击和控制的非凡组织或个人以可乘之机。
四是网上暴力文化对青少年行为的误导。
暴力文化,是指坚持有助于暴力行为发生的行为规范的亚文化。暴力文化伴随着计算机网尼格罗迅速扩散,特别是电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各种负载境内外暴力文化特质的影碟,游戏软件,通过电脑和
网络有声有色地传输给青少年。由于青少年人生经历太浅,是非观念不清,加之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因而极容易通过网络传媒接受西方暴力文化和我国传统暴力文化的误导,作出各种暴力行为,导致暴力犯罪。
五、网上黑客,对青少年智能犯罪的示范。
计算机黑客是指对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相当精通的人(其中青少年占多数),未经授权进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系统进行攻击,对系统中的信息窃取、篡改、删除,甚至利用计算机病毒破坏部分系统或全部网络。然而黑客们的这种行为有时会成为青少年崇拜偶像。
显然,网络中存在的对青少年不利的因素是不容轻视的。处理不好,势必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道德意识弱化。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学术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信息往往同时并存,同时,网络的互动性与平等性,又使得人们可以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青少年在难辨是非真伪或受不良信息诱导的情况下就会好不防备地受到身心侵害。街头随处可见的网吧和在家庭中越来越普及的电脑为我们带来高科技享受的同时,也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置于一个防不胜防的虚拟世界。此外,互联网上信息接收和传播的隐蔽性,使得青少年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大大减弱,网上不良行为逐渐增多。
二是政治观念淡化。在网络社会,一切都呈开放状态,单一的教育权威受到挑战。国内外一些不法分子或是对社会主义中国不怀好意的人或群体,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便利途径,大量散播反社会主义、反人民、反政府的宣传言论,甚至故意歪曲事实,青少年因其明辨是非能力较差,加上青少年特有的反叛心理或追求新奇思想的影响,极容易被各类反面思想所误导,从而丧失应有的思想政治观点和立场,政治挂念淡化。
三是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多。一份调查表明,在问及“网络的开放性与青少年的某些犯罪是否有关”时,大多数被访青年的回答是肯定的。占六成以上的青少年作肯定的回答。据国内外已经发现的信息犯罪案件统计,犯罪年龄在18到40岁之间的占8成左右,平均年龄只有23岁。这种显现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忧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有的放矢。
面对势不可挡的网络时代,我们应当深刻把握网络影响青少年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驱弊就利。
笔者认为当前的网络建设应该在净化中美化,应该营造一个健康的、充满活力的网络环境。网络建设的根本目标应当是这样一个目的,即应当对网络文化和青少年的成长有进一步的认识,根据网络发展和青少年成长的规律来建设网络环境、发展网络文化。我们应当深刻把握网络影响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为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铸造一条整体化、系统化、健康化和科学化的“绿色生态通道”,提高孩子们驾驭网络的素质和明辨是非的判断力,培养他们自尊、自律的道德意识,这才是值得全社会关注的大事,也是值得各级各类政府,学校和家庭加大教育力度的实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措施一:建立网络化管理体系,整合各方面资源;
措施二:优化监督机制与技术,创设青少年健康“绿色生态网络”。措施三:学校应加强关注学生心灵和生命的教育。
措施四: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措施五:社会应还青少年心灵抚慰的健康空间和场所。
措施六:让青少年学会信息选择,信息判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
总之,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教育则要让它成为一把安全的利剑。作为教师要始终注意掌控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善于化害为利。
第二篇: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
一、调查背景
互联网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我的孩子认为离开网络比离开我更糟糕。”05年9月10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出现在杭州举办的“西湖论剑”上,与中国IT精英纵论互联网经济,他说,自己在女儿心里的重要性远比不上互联网。据调查,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60.6%,18岁以下的占20.4%。“你e了没有”成为青少年的口头禅,上网“冲浪”是他们的“新宠”,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调查方法及内容
本次调查坚持立足大局、着眼实际、点面结合的原则,以网吧为切入点,本着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宗旨,通过系统的问卷调查、以及通过借鉴资料上的个案访谈和文献研究等方法,深入全市各相关单位,获得了当前我市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经营管理发展状况的一些基本情况。调查中综合考虑全市网吧的地域分布、中小学生学校的区域分布状况,以琼海市加积镇为主体,选定该镇三所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调查,这些学校分别为嘉积中学、嘉积二中、嘉积三中。
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问卷638份,回收率98.15%;其中有效问卷630份,有效率达97.91%。问卷调查的对象以全市在读的初中生、高中生为主。(初中生200人,高中生450人)调查旨在了解以下内容:
1、琼海市青少年上网的基本状况,包括全市青少年上网的主要途径、上网原因和上网时间等基本情况(主要针对初中、高中)。
2、琼海市网吧现状,包括目前网吧服务经营状况、服务质量,政府对网吧的监管力度,青少年对网吧的看法等。
3、网吧、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包括、网络对社会影响及危害程度、上网对青少年学习成长状况等。
4、动态变化。通过调查获得的数据网吧、网络对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各个方面的影响,并预测青少年在违法犯罪方面呈现出来的变化趋势。
5、典型个案。对典型的青少年因上网导致犯罪个案的原因进行深入解析。
课题组以“规范管理,趋利避害,促进发展”为指导思想,从广大中学生及其家长的层面出发,意在通过调查分析当前网吧、网络对青少年学习成长的影响、制约着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健康发展的因素,研究如何从严治理目前网吧违法经营、管理混乱的问题,从中找到一套适合加强我市网吧的监管力度、建设网吧信息管理体系的方法,以促进我市网络文化市场和信息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从而使本课题研究具有切实有效的应用价值。
三、研究结果
课题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活动主题 对琼海市青少年的状况展开的调查
时间 2007.8~2008.2 地点 琼海市 次数 15
组长: 组员:
活动内容
1、实地走访琼海市的几间网吧
2、问卷调查、实地采访学生来了解网络对学生的影响
3、整理资料 自我评价 在研究课题中,我们欢笑过,也烦恼过,能走到今天,我们都在努力。小组的分
工和时间过程中让我们重新了解了彼此,体现了强大的合作精神。
第三篇:网络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双重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双重影响
内容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化和快速发展,网络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双重影响,立足现实、眼未来提出要充分发挥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作用的基本思路和克服网络对青少年消极影响的对策建议。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影响;对策
当今世界,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网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新事物十分敏感的青少年以巨大的热情置身于网络之中,成为网络的主力军,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中交友、娱乐和学习,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成长,不论是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还是它所提供的丰富内容和参与平台,都对青少年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方面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成为事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重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概括地说是双重的。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达到一个完好的状态。我国在教育方针中也明确提出要将青少年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四有”新人。因此,探讨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重影响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
1、网络的创造性催生了青少年的现代观念。
网络是体现时代的标志、了解时代的窗口、改造时代的工具,网络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开放程度高,是现代科技的结晶,也是信息社会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网络的这些特征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现代观念,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平等观念、全球观念等等。
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学习已经不可能再是一劳永逸的事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接触新事物、接受新观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这一点在网络世界体现的更为明显。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硬件、软件的更新时代都很快,青少年为了与其保持同步发展,只有不停地学习、接受新的技术。
互联网是世界性的电子空间,在这个空间中青少年与世界的联系变得十分便捷、迅速。现在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常常访问国外的网站,与素不相识的外国人交友、聊天或是探讨问题,这对青少年一代形成全球意识起着积极作用。
2、网络的丰富性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
互联网世界是个信息及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互联网上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全面的特点,给青少年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为青少年现代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网络世界,不仅要求青少年自己动手操作,而且相互沟通交流,为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效率提供了良好的手段。从某种程度上说,互联网不只是为青少年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而且是为他们创造了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
3、网络的超时空性为青少年扩大了交往面。
网络世界展现给青少年一个全新的社会交往空间:跨越大洋彼岸,超越性别、年龄、职业病、身份和地位。这为青少年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缓冲的空间和一个平等对话的通道,并能借助网络释放自己的各种心理压力。许多网站专门提供各种类型的交友服务,青少年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工作的需要、学习的需要交到自己想交的朋友。网上交友相对安全、轻松,许多乐此不疲。
(二)、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影响。
1、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网络,易使青少年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有研究显示,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水升高。这种类似肾上腺素的化学物质,被认为与“病态赌博狂”有关。它令人呈现短时间的亢奋,但其后的颓废感却更为严重,时间一长,会给人带来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患者初期只是表现为对网络的精神依赖,渴望上网冲浪、玩游戏,之后就很容易发展为身体上的依赖,出现食欲不振、焦躁不安,甚至会引发心脏疾病等疾患。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空间存在很大反差,人们网上交往主要依靠于抽象的数字、符号,使青少年习惯于用数字化、符号化的思维方式对待真实的社会,人与人的交往变得冷漠无情。过分沉湎于网络,会出现“网络成瘾综合症”,他们变得与周围的人没话,把自己封闭起来性格孤僻,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有的青少年整天泡在网上,荒废了学业。
2、网上交流的无约束性、隐蔽性,易使青少年道德行为感弱化。
网络交流的隐藏性使传统社会行为规范失去约束力,不少青少年在网上聊天时语言粗俗,谩骂、侮辱他人等不道德行为时有发生。网络的隐蔽性也使网上犯罪如网上诈骗、网上诽谤、盗用信用卡、色情诱骗层出不穷,黑客入侵、制造病毒等案件逐年增加,而网络犯罪的行为主体却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网上交流的无约束性影响了青少年良好行为规范的形成。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最新调查显示,有12.3%的青少年网民公开承认自己浏览过色情网站,有2.4%的人承认经常去看,虽然大多数人表示“看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一发而不可收,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二、充分发挥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作用的基本思路
网络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因此,我们必须紧跟世界进步潮流,充分发挥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
(一)、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网络普及力度。
1、搞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和企业 “三驾马车”的作用,全面规划,统一建设标准,采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整合现有资源,实现网络由单点应用向“相互共享、共同应用、互联互动”多点应用的根本转变。
2、加强大中小学校园网建设。青少年在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摄取知识、学习做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因此,我们要为他们在校园里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建设高质量的校园网。为此,要保证大中小学校计算机的配置数量;解决好校园网络硬件设施建设问题;正确处理好硬件、软件和潜件的关系,立足于功能与效益的发挥,在“用”字上下功夫;认真实施“校校通”工程。
(二)、尽快建立一批适合青少年浏览的网站,广泛开展各种有意义的、富有吸引力的网上活动。
互联网上的网站浩如烟海,各式各样的网站都在努力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形形色色的网站都有他们忠实的“网虫”。有人曾经把互联网的竞争称为“争夺眼球的战争”。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牢牢掌握网上育人的主动权。
1、建设一批适合青少年浏览的网站,全面推进“青少年绿色上网工程”。为此,要坚持以网站提高青少年素质、让青少年参与建设网站的整体思路,把网络特征和青少年特点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架构青少年网站,并不断创新,及时更新,建造丰富多彩的网络阵地。
2、在网上广泛开展各种有意义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是支撑青少年网站的重要支柱。如果一个网站缺少青少年参与的网上活动,就像人没有眼睛一样,没有“神”。我们要根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和本地区青少年工作的实际,坚持虚拟与现实的统一、个性张扬与社会约束统一的原则,组织网上活动。比如,我们可以开展网上作文大擂台,让广大青少年参与作文比擂;开展网上论坛,对近期跟青少年有关的话题进行讨论;开展网上活动建设方案征集活动,让青少年参与建设网站;等等。
(三)、加强对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育。
信息素养是处在信息时代的青少年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由于在青少年信息素养培育方面可借鉴的经验较少和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禁锢,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的进展缓慢。能否切实加强对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育,关系到青少年教育质量的高低,也关系到青少年教育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
1、加强对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育。应注重培养五种能力:一是快捷、高效地获取信息的能力;二是科学认识、评价信息的能力;三是吸收、积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四是驾驭信息和创新的能力;五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能力。
2、加强对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育,必须应让青少年有机会接触电脑和网络,还要做好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并要注重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提高。
(四)、建设一支适应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队伍。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这给青少年工作者带来巨大的挑战。怎样建设一支适应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工作者队伍,引导青少年在网络的“摇篮”中健康成长,成为网络时代我们必须认真回答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1、青少年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身适应网络时代的意识和能力。为此,一要树立加强自身信息素养培育的意识,积极学习网络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网络技能;二要多从网上搜索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站和信息资料,并定期推荐给他们;三要对网络思想渗透保持高度警惕,提高防范意识,找到对策,提前给青少年“免疫”;四要培养自己敏捷的观察力和缜密的思维力。
2、政府、社会、学校要为建设一支适应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工作者队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大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二是采用脱产进修、在职培训、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作讲座等形式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三是各级师范类学校要把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三、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消极影响的对策建议
面对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坐等事态的自然发展,而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尽可能地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毋庸质疑,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协作。为此,要坚持宏观导向和微观监管并举、宣传教育和技术监控并举、德治和法治并举、网上交流与网下社会实践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一)、加强对青少年利用网络的引导和监督。
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是防止青少年在网络中“迷途”的根本保证。
1、要针对青少年在上网中遇到的问题,重点实行“3W”(即为什么上网(why)、如何利用网络(how)、什么时候上网(when))引导,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上网、正确对待网上信息,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2、要积极发挥家长、学校、社会、政府各层面的综合引导作用,形成贯穿各个层级、覆盖各个领域的强大合力。家长和教师应当与青少年一起制定上网规则(比如不得透露个人信息等),分析上网的利弊,并以身作则,坚决不做有违文明和道德规范的网上活动,同时,也要做好青少年上网活动的疏导工作,如提出完成课业、功课及格才能上网等要求,限定他们的上网时间,向他们推荐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网站,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如设置密码)使他们只能上指定的网站等,还要经常监督他们的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当他们参与不健康、不文明的网上活动时及时指出其危害性,并坚决制止。大众传播媒体应在普及网络知识的针对性、系统性上下功夫,在传授网络知识的同时,告诉青少年如何理解、选择、利用和处理网上信息和娱乐资源。政府应巧妙运用行政、经济、市场、法律等手段和自身调用资源的优势,强化对青少年利用网络的管理和调控。
3、要注意引导的方式方法,尊重青少年的自主意识,“疏”和“堵”有机结合,正面激励与批评教育相结合,灌输教育与暗示诱导相结合,寓理于事、寓教于乐、寓教于无形。
(二)、重视学校和家庭教育,为青少年提供网络文化教育的良好环境。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政治理想教育,使青少年在思想上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在普及网络知识上下功夫,加大信息技术硬件投入,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力度,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教育课程。三是开设有关网络德育课。我国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如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设相应的网络信息欣赏选修课,一方面可以促使青少年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更好地利用网络,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准。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最大,网络文化给家庭教育也带来新的问题,所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已迫在眉捷,这些都需要家长从自身做起。因此,家长作为孩子的直接监管者,面对飞速发展的与青少年学习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网络,要有所意识,及早行动,通过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好地教育、引导孩子。家长不但在知识方面要随时与孩子沟通,在情感方面也要不断地与孩子交流。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现代传播学认为,电子媒介本身就具有一种麻醉功能,用它的工具理性改变着受众。对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网络外的生活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注意网上育人与网下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此,一要大力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二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总之,网络与其他一切科学技术一样,是把双刃剑,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关键取决于人们如何应用它。我国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只要我们坚决贯彻这个方针,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积极预防和克服网络的消极影响,就一定能够应对信息时代给青少年教育带来的挑战,抓住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优秀人才。
第四篇: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课题研究报告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课题研
究
报
告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课题研究报告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实验课题研究总结 网络缩短了时空、拉近了距离,是人类21世纪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一扇快捷窗口。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的青少年一族,对网络更是情有独钟,一网情深。其实,这个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内容却良莠混杂,精彩而无奈,一半是鲜花,一半是陷阱。对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上网的热情需要保护,但更需要正确的指导和积极的引导,唯有如此才能使孩子永远在一片安全的网上世界冲浪。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网络日益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国际互联网研究中,网络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影响巨大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互联网自我国从1995年开始向公众开放以来,呈现出惊人的发展速度。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14次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到12月底,我国上网人数已从95年的7000多人,发展到9400万人。在上网人群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即目前我国有1600万未成年人在使用互联网。互联网的影响正逐渐渗透到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互联网构成的强大虚拟环境,尤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强,甚至超过了真实社会对对他们的影响。因此,加强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文化环境,是当务之急。
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价值 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为青少年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网上聊天有效地帮助青少年解除烦恼和疑惑;网络为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自测、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医院、心理医生、心理健康研究动态及求医预约等带来了极大便利;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网络使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个性特质都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尊重与满足,有助于青少年良好个性的发展。
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网恋和网络聊天会引发青少年系列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会诱发青少年的双重人格障碍;网络操纵时间失控,还会导致网络成瘾症,使青少年变得孤独、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是事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影响,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我们很有必要进行探索性的调查、分析、研究,以期能够引导青少年在网络社会中趋利避害,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成长,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协调发展。
本课题富有挑战性、现实性和前瞻性,本课题基于信息化大发展背景下,对于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采取新方法、新策略;研究角度的创新,从不同角度,采用个案分析与深入调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研究;研究理念的创新,突出以生为本。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研究理念为指导,结合新课程,汲取当今国内外青少年心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以生为本、关爱生命、注重成长,结合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将理论的分析与中国目前青少年心理实际案例紧密结合。
二、课题指导思想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结合《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其影响的研究》,以及上级团组织的相关文件精神。
1、网络是一种工具,是信息化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网络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是把双刃剑,它究竟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好坏与否,关键取决于如何正确应用。
2、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坐等事态的自然发展,要坚持宏观导向和微观监管并举、宣传教育和技术监控并举、德治和法治并举、网上交流与网下社会实践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3、学校应当掌握网络教育主动权,加强对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教育,尤其是应加强关爱生命、珍惜青春的教育。
4、全社会应积极营造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让青少年学会信息选择、信息判断,要坚持疏堵结合,引导为主,树立青少年正确的网络观,增强其自我约束、自我防护、科学应用意识。
三、实验目标
心理素质包括非智力因素、智力与能力因素、心理现状因素和社会适应因素。通过“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的课题研究,力求了解青少年上网的内心需求及上网的高峰期,并进行分析探讨,为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成长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素质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树立其正确的网络观,从而确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我校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趋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正规化。
1、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积极影响的探讨。
2、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素质不利影响的探讨及对策。
3、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成长有关问题的解决策略。
4、如何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素质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
四、研究对象 小学高年级、初中学生,实行抽样研究的方法。
五、研究内容
1、青少年对网络的心理需求和认知态度的研究;
2、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双重影响的复杂成因的研究;
3、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策略研究;
4、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利因素的研究。
六、研究方法
1上网查询.2.问卷调查.3.书写报告.4.统计数据.5.总结报告
七、研究思路
首先阐述何为环境,环境是指人们生活的所有外部条件的综合。心理素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存在是以一定的环境为前提的,并且受这些环境的影响。环境可以育人,从环境与意识的关系来看,环境决定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客观环境的一切因素都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成为引起人们心理活动的动因。因此,环境对心理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次,引出网络环境这一概念,网络环境的出现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必然结果,它的出现越来越成为影响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指出研究本课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青少年是祖国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在我国,18岁以下青少年有亿。总书记同志指出: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开创国家和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的战略工程,也是实现亿万家庭的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再次,列举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的个案,通过事例对本课题进行辨证的研究。可以采用问卷、实地考察、个案跟踪的调查研究方式,分别对青少年、青少年人的父母、青少年人的老师、网吧老板以及社会其他群体分别进行调查,收取第一手资料。
最后从中找出科学、合理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回归到实践,循环往复,接受检验、修改总结。切实控制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积极发挥其有利的一面,使青少年拥有更健康的心理素质。
八、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1、借助于校园这样一个平台,找出一些网络成瘾的青少年,让他们通过自测的方法总结出在网络环境下自身心理素质的变化以及反思对自己的不利影响。
2、通过校园广播、校报、网站媒介,向在校学生宣传网络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来关注网络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让他们在问卷调查表上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信息技术课,让在校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拒绝不良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提升信息素养;通过家长会的形式来几次大讨论,让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这一问题,家校共通、齐抓共管;学校专门开设心理咨询室,对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剖析和解答,让其慎重对待网络;开展法制讲座,邀请专家、司法人员做报告,以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学生;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理论回归实践,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3、收集各方面、各阶段信息,进行认真综合分析,边实践边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九、研究结果
青少年上网的用户中,男生略多,年级越高,用户比例越高。高中生占高中生的56%,初中生占初中生的36%,小学生占小学生的25.8%。在用户总体中,初中生所占比例最高,为42%,其次是小学生和高中生。调查还显示,父母学历越高,其子女用户比例越高。调查报告还显示,上网比例最高的是家里,其次是在网吧和父母或他人的办公室。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青少年经常使用的门户网站为新浪、搜狐、163.com。青少年用户上网,60.3%的时间用于大陆中文网站,25.2%的时间用于海外中文网站,14.5%的时间用于外文网站。完全不限制子女上网的父母占8.4%,大多数父母控制子女上网时间。从调查情况看,青少年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寻求。超过50%的使用率的功能有网络游戏和聊天室,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约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青少年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oic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
十、研究结果的分析与思考
1、结果分析 1).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青少年访问这些网站,参加网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增强爱国、爱党意识,有助于强1 2 下一页
第五篇: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与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
骆驼城初级中学
王欢
当今世界,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网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新事物十分敏感的青少年以巨大的热情置身于网络之中,成为网络的主力军,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中交友、娱乐和学习,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成长,不论是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还是它所提供的丰富内容和参与平台,都对青少年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方面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成为事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概括地说是双重的。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达到一个完好的状态。我国在教育方针中也明确提出要将青少年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四有”新人。因此,探讨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重影响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
(一)网络的创造性催生了青少年的现代观念。
网络是体现时代的标志、了解时代的窗口、改造时代的工具,网络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开放程度高,是现代科技的结晶,也是信息社会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网络的这些特征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现代观念,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平等观念、全球观念等等。
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学习已经不可能再是一劳永逸的事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接触新事物、接受新观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这一点在网络世界体现的更为明显。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硬件、软件的更新时代都很快,青少年为了与其保持同步发展,只有不停地学习、接受新的技术。
互联网是世界性的电子空间,在这个空间中青少年与世界的联系变得十分便捷、迅速。现在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常常访问国外的网站,与素不相识的外国人交友、聊天或是探讨问题,这对青少年一代形成全球意识起着积极作用。
(二)网络的丰富性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
互联网世界是个信息及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互联网上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全面的特点,给青少年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为青少年现代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网络世界,不仅要求青少年自己动手操作,而且相互沟通交流,为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效率提供了良好的手段。从某种程度上说,互联网不只是为青少年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而且是为他们创造了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
(三)网络的超时空性为青少年扩大了交往面。
网络世界展现给青少年一个全新的社会交往空间:跨越大洋彼岸,超越性别、年龄、职业病、身份和地位。这为青少年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缓冲的空间和一个平等对话的通道,并能借助网络释放自己的各种心理压力。许多网站专门提供各种类型的交友服务,青少年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工作的需要、学习的需要交到自己想交的朋友。网上交友相对安全、轻松,许多乐此不疲。
二、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影响。
(一)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网络,易使青少年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有研究显示,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水升高。这种类似肾上腺素的化学物质,被认为与“病态赌博狂”有关。它令人呈现短时间的亢奋,但其后的颓废感却更为严重,时间一长,会给人带来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患者初期只是表现为对网络的精神依赖,渴望上网冲浪、玩游戏,之后就很容易发展为身体上的依赖,出现食欲不振、焦躁不安,甚至会引发心脏疾病等疾患。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空间存在很大反差,人们网上交往主要依靠于抽象的数字、符号,使青少年习惯于用数字化、符号化的思维方式对待真实的社会,人与人的交往变得冷漠无情。过分沉湎于网络,会出现“网络成瘾综合症”,他们变得与周围的人没话,把自己封闭起来性格孤僻,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有的青少年整天泡在网上,荒废了学业。
(二)网上交流的无约束性、隐蔽性,易使青少年道德行为感弱化。
网络交流的隐藏性使传统社会行为规范失去约束力,不少青少年在网上聊天时语言粗俗,谩骂、侮辱他人等不道德行为时有发生。网络的隐蔽性也使网上犯罪如网上诈骗、网上诽谤、盗用信用卡、色情诱骗层出不穷,黑客入侵、制造病毒等案件逐年增加,而网络犯罪的行为主体却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网上交流的无约束性影响了青少年良好行为规范的形成。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最新调查显示,有12.3%的青少年网民公开承认自己浏览过色情网站,有2.4%的人承认经常去看,虽然大多数人表示“看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一发而不可收,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