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超女商业模式和青川差异的市场分析
从“超女”中引发商机
一:简介 超级女声是中国湖南卫视从2004年起主办的大众歌手选秀赛。此项赛事接受任何喜欢唱歌的女性个人或组合的报名。其颠覆传统的一些规则,使之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是现今中国大陆颇受欢迎的娱乐节目之一。关注度高
根据美国在华传媒调研机构“盛华商通”(PRCDIRECT)所做的市场调查表明,2004年观众对超级女声最大关注度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人可以参与的形式新颖/创意好 25.0% ;参赛人员参差不齐的水平觉得有新鲜感 7.7%
年龄无限制、没有报名费,就成都一个赛区,仅一个星期就涌入8000多个女孩报名
平民化
“超级女声”节目定位就是一个大众歌会,目标是让平民大众选出心目中支持的歌手,是一个大众娱乐活动。
二:超级女声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机遇
主办方湖南卫视连续破点的高收视率和利润率,为其台做到了免费的宣传和吸引足够的广告商资源。收视率大幅提高,直接提升了湖南卫视全额时段的广告价格,增加了整个频道的广告收入
签约公司天娱传媒觅得了未来巨星。无人力搜索,无大力宣传,凭借支持者的呼声就能轻松觅得未来的天皇巨星,大大减少成本,经过包装后,无论是唱片,写真,电影,电视剧„„都能最大限度的带来财富值。
赞助商蒙牛做足了广告。从海选开始的一轮轮选拔,主办方刻意拉长周期,不仅有利于赞助企业蒙牛深入拓展市场,同时也回过头来帮助„超级女声‟宣传了品牌形象。如今,一提到超级女声,就会想到蒙牛酸酸乳这个牌子,而作为一家巨头企业,蒙牛也正以它的营销能力铺天盖地的为超级女声做市场宣传和推广。蒙牛将“超级女声”的活动影响力转为产品销售力,将自身价值大大加强,为中国企业界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整合营销案例。
电信运营商赚足了短信分成。湖南卫视官方网站关于短信投票的规则声明中称:“„超级女声‟所实行的是„单条定制‟的短信投票方式,即短信收入来源主要是通过给观众主动下发有关超级女声以及卫视节目信息来收取,而并不是通过短信投票的数额来决定短信收入的。以移动用户为例,首先花费1元定制短信,成为湖南卫视的会员,收到回复后方可以投票,然后所投的15票都是免费的,但享受其他资讯服务是收费的。而且如果定制之后并不马上退订,短信服务商会在我台的调控下,一个月内给客户发送不超过10条„超级女声‟动态消息及花絮,每条1元。同时,可以随时自由退定,参与与退定方式都通过电视、网络和下发信息中都有明示。还要说一点的是,除去电信运营商的分成,此次“超级女声”的短信收入已占该节目收入的40%到50%左右。短信收入已几乎可以与其广告费一争上下, 这在以前的电视节目中是无法想象的。
周边产品的发行,带动一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超级女声品牌产业链的延伸,短信、广告、冠名、代言、演出、销售、活动、影视、唱片、图书、服装、食品、玩具等产业将形成一个巨大的、长长的娱乐产业价值链
商业机遇:从超级女声到选秀节目
自2004年起,“海选”活动使国内亿万观众认识了“选秀节目”,其中由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声”席卷全国,带来了文化冲击、收视狂潮。由其所引发的舆论震荡远远超乎了人们的预料,超女被称为是“中国电视的奇迹”,国外媒体评价超女“红透中国”,至此,超女成为社会最热门的话题。
据不完全统计,“超级女声于 2004年设立长沙、武汉、成都、南京全国共4个赛区,总报名人数8万人次;2005年设立长沙、广州、郑州、杭州、成都全国共5个赛区,总报名人数15万人次,2006年则超过8万人次。
在北京、上海、长沙等12个城市“收视率”调查中,超女平均收视率为8.54%,平均收视份额达到26.22%,尤其是三强对决的尖峰时刻,个别时段的市场份额最高达49%。如果按照央视索福瑞在全国范围内平均一个点的市场份额一般有580万观众来计算的话,那么当晚收看“超女决战”的观众则一度超过2.8亿人,也就是说,每5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看“超女”。
因此来说,选秀类节目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广告赞助,冠名播出等相关产业。据悉,湖南卫视2005年的广告收益为6个亿,而选秀类节目就占1.5个亿,而冠名商家的冠名费也从2005年的1500万元变为2006年的6000万元。无疑,这看似一种双赢局面。但是,这种现象也只是一时之热,大量的选秀节目都标榜着不同的赞助商的同时,无疑等于没有标榜,当广告越来越多时,产生的负效应就是消费者不再相信广告,那么所产生的恶性循环就是商家不再热衷于选秀节目的冠名了
市场分析:市场相似性和市场差异性
搜索青川县电子商务和沙集模式相关性,分析青川县电子商务与沙集模式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与义乌电子商务村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团队成员某家乡所在县级区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用表格的方式列出相似点和差异。在比较的基础上,尝试用SWOT列出家乡发展电子商务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
青川资料
据了解,“5·12”特大地震后,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了四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小组,集团CEO马云任组长,出资出力积极支援青川灾后重建。2009年4月,青川县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了《关于推进青川县电子商务应用合作备忘录》战略合作协议,计划用7年时间努力将青川建成西部电子商务强县。两年来,阿里巴巴集团将培训延伸到骑马、三锅、茶坝等农产品资源较丰富的乡镇,帮助青川共计举办了电子商务网络销售人员集中培训班12期,培训457人,全县现有55人完成网络销售注册开店工作,并涌现出了以赵海伶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网络销售人员,赵海伶当选2010年度全球十佳网商和四川省年度经济人物。目前已有28家网店渐成规模,去年实现网络线上和线下销售收入总额达到263万多元。
据了解,该县已把大力推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纳入了“十二五”期间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将2011年确定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年,计划培养发展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网商20名,确保全年实现销售额1500万元以上,力争达到2000万元。
由阿里巴巴集团和四川省青川县人民政府合建的国内首个电子商务农村示范点——“阿里之家”11月14日在青川地震灾区正式启用,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和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共同为“阿里之家”的青川专区揭牌。
“要从板房里走出一片新天地,”吕祖善要求,既要培育产业,更要培养人才,希望更多的像阿里巴巴这样的浙江省企业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到灾区进行二次创业,为灾区人民贡献力量。
据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金建杭介绍,去年5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成立四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小组,投入2500万元灾后重建专项资金,集团CEO马云任组长。重建小组规划了7年的灾后重建计划,包括基础设施重建、帮助弱势群体、支援教育事业、促进社会就业、精神文化重建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6个方面。
截至目前,阿里灾后重建小组先后投入80万元完成唐家河保护区水电站恢复重建、投入500万元为灾区建设100座残疾人康复站、投入120多万元资助青川约600名教师;招聘青川6名员工(其中4名为残疾人),扶持11家淘宝店开业销售青川农副产品,解决社会就业;组织100多名员工志愿者为青川提供社区卫生服务、社区舞蹈、播放电影、学校小朋友游戏等志愿服务。
今年,为了发挥阿里巴巴集团国内最大电子商务平台自身优势、提升援建的可持续性,阿里巴巴于11月初新建了“阿里之家”,为开展长期的灾后重建提供了基础条件。“阿里之家”占地面积350平方米,大小板房9间,包括可容纳30名学员上课的电子商务培训教室、文化活动室、员工办公及宿舍区,基地承担开展包括电子商务培训、电脑知识培训、网络创业培训、图书阅读、社区电影、文化娱乐分享等服务。
青川女青年赵海伶经过培训,在淘宝网上开设了销售青川农产品的网店,开张一个月的收入就达3000多元。
“阿里巴巴集团和青川县政府将在旗下阿里巴巴网站开辟青川专区推广青川产品和企业,同时将在今后的网货交易会中设立青川专区,让更多的青川产品和企业得到展示,真正实现走出青川。”金建杭表示。
沙集模式”的核心要素是“农户+网络+公司”,这三大要素,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里的农户,是在家中就可直接对接市场、主动掌握信息,自主经营按需生产的平等的市场主体;这里的网络,是市场化的公共电子商务交易网,农户在这上面从事网销,不用花国家财政一分钱,自身应用成本也低,收效显著;这里的公司,更多是土生土长、农户变身而来的新公司,由此为基础结合其他市场元素,构成为农户网商服务的新生态。农户、网络、公司这三个环节相互作用,滚动发展,像滚雪球一样,形成了信息网络时代农民的创业致富新路。
沙集模式启发我们思考:自上而下的信息化和自下而上的信息化如何结合,如何转变长期以来领导部门形成的用外力推着走的思维,如何尊重农民自己的选择,如何走出一条更低成本、更高绩效的道路,这是对农村信息化整体战略的启发。
对城镇化的启发,则是如何解决农民“两张床”的问题。以往的城镇化是把“农村家里的床”给消灭,而沙集模式则把“城里的床”给消灭了让农民在家里创业,不用背井离乡也能致富。
它同时启发着我们,如何调动农民内生的积极性,如何将新生代农民的能力激发出来为农村发展服务。普通的农民不需要多高的学历、多长时间的培训,不需要过分依赖地理优势、资源禀赋,有新型的创业青年作为,或者“农二代”冒出几个带头羊,有合适的土壤,他们就能够创造所谓的“奇迹”,这其中,媒体作用很大,要告诉他们“你也行”!
第二篇:彩超市场分析
在此把每家的最高端的机器给列出来,可能不算详细,可以参考:
IU22 是philips 腹部机里的最高端机器,2004年上市推出 目前的价格看配置大概在150-200万左右
IE33 是philips 心脏机里的最高端机器,2004年上市推出 目前的价格看配置大概在200-250万左右
LOGIQ E9 是GE的腹部机里的最高端机器,2009年上市推推出 目前的价格看配置大概在300-350万左右
VIVID E9是GE的心脏机里的最高端机器,2009年上市推出,目前的价格看配置大概在300-350万左右
S2000 是siemens的腹部机里的最高端机器,2008年上市推出,目前的价格看配置大概在210-250万左右
SC2000 是siemens的心脏机里的最高端机器,2008年上市推出,目前的价格看配置大概在250-300左右
∝10是Alako的腹部机里的最高端机器,2007年上市推出,目前的价格不清楚,用户比较少, 心脏机没有
如果要买200万左右的腹部为主的全身应用机器还是推荐三大品牌的机器: philips的 IU22 /GE的 LOGIQ 7(带心脏功能)LOGIQ 9(无心脏功能,纯腹部机)/西门子S2000
第三篇:社区商业的商业模式与购物中心等商业模式的差异
社区商业的商业模式与购物中心等商业模式的差异
社区商业,其用以识别的标准在于:“商业体与住宅的关系”。社区商业通常是指区别于城市区域中心商业、SHOPPING MALL、大型购物中心、主题商业步行街等以地域内和周边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零售商业形态。
社区商业一般具有相当强的地域性。它是一种以地域内和周边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商业形态,以住宅项目或住宅街区为载体,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以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属地型商业。
这一商业形态是城市商业的基础,它的服务人口一般在5万人以下,服务半径一般在2公里以内。由于这一商业的属性决定了它的总规模一般应控制在3万平方米左右,商业业态的设置也有较强的针对性。
根据承载社区商业的物业主体的集散程度及整体布局不同,社区商业的表现形式一般有社区底商、社区商业街、社区商业中心三种。
值得注意的是社区商业的三种表现形式并不是完全分离开的,有相当一部分项目的社区商业配套是多种形式的组合。
下面就这三种形式简单做一下介绍。
首先说一下社区底商。
社区底商主要是指利用楼盘底层或低层作为商业用房以满足自身或近区域内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其组成的社区商业主要表现为“邻里商业”。邻里商业主要是方便居民就近购买生活必需品,为居民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功能。选址一般在社区主要出入口,服务人口一般在5000人左右,商业服务网点数5个以上。
区别于社区商业,社区底商是物业范畴,是相对于建筑类型而言的,以住宅、公寓等物业的底层建筑为商业、服务设施,以底层建筑为主,低层为辅,是社区配套的实体组成部分。
其次是社区商业街。
社区商业街是指位于住宅社区内的以平面形式按照街的形态布置的单层或多层商业物业,其沿街两侧的铺面及商业楼里面的铺位都属于商业街铺面,社区商业街内的商铺多为独立铺位。
社区商业街的产生主要是基于小区周边配套不能充分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而起到必要的补充作用,因而在住宅开发较活跃或大型商业配套设施比较缺乏的区域,社区商业街的开发体量都是比较大的。
结合全国各地的开发状况,组成社区商业街的建筑形式主要表现为1-3层商业楼或住宅建筑底层商铺。
社区商业街的主要职能是以先进的商业形态、完善的商业业态和优美的商业环境,在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更注意提供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多元化、个性化的综合性消费。
社区商业街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小区内的居民,服务人口一般为2-5万人左右。部分外向型社区商业街的服务范围可延伸至社区外部消费人群,其服务半径要比传统意义上的内向服务型社区商业街相对更大,服务类型相对更广,服务层次也相对更高。
最后是社区商业中心。
社区商业中心是各种业态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点相对集中的商业地域,是各类社区商业网点的集合体,在目前众多大型社区中,社区商业中心也被称为社区商业广场。
社区商业中心是房地产大盘时代的产物,其规划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节省社区居民购物的时间成本,以提高集中的商业运作模式,服务社区中各个组团区域及辐射区域。
社区商业中心是社区商业的最高组织形式,一般社区商业中心都由社区底商、社区商业街及其高级配套如酒店、医院、大型购物中心等共同组成。
社区商业中心常设在居住区内,人流集中的地区。已建成的住宅区一般选择在已经具备一定商业基础的地区,通过改造和业态调整,形成“沿街区”的社区商业中心,而新建住宅区一般以购物中心的业态形式为主,配套规划建设社区商业中心。单位服务人口为3万至4万人,商业服务网点数在20个以上,包括超市、菜市场、便利店、餐饮店、药店等,具备购物、餐饮、修理、理发、洗衣、家政、再生资源回收等功能。
社区商业中心大概分为三种基本模式。
第一,大型社区商业中心。大型社区商业中心配制了大型超市、餐饮、娱乐、健身、医院、学校、酒店等社区配套服务,各种设施应有尽有,类似于欧美国家社区商业中心的模式。第二,“沿街式”社区商业中心。“沿街式”社区商业中心模式通常是指在成规模的新建居民中,选择其中一些居民楼底层,建成商业用房,引进超市、餐饮、书店、银行商业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就近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和一定程度的精神享受的需要。“沿街式”社区商业中心类似于社区商业街。
第三,“改建式”社区商业中心。“改建式”社区商业中心模式则是指只用现代商业业态,对散布在社区的传统商业网点进行改造,并根据常住人口的消费需求和小区结构,对社区商业网点布局进行科学、统一规划,形成有一定吸引力的商圈。
社区商业的商业模式与购物中心等商业地产模式有一定的差异。社区商业作为住宅的一个重要的配套设施,它的启动来源于住宅的成熟。更确切的说,社区的人气决定了社区商业的成功启动。因此,在社区的商业模式中,先聚人,再形成消费,进而吸引更多的商家参与到社区商业的经营中来,从而使该社区商业的价值得到提高,最终形成一个上升状态的良好循环。(中国专业市场网)
第四篇:有店铺商业模式与无店铺商业模式流通经济差异比较
有店铺商业模式与无店铺商业模式
流通经济活动差异比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零售业所面临的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传统店铺经营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已逐渐向无店铺经营转变。本文通过对这两种商业模式的描述与介绍,以及优缺点的陈述,对两种模式所作差异化比较,为企业选择更好的商业模式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字:有店铺商业模式;无店铺商业模式;差异化
商业模式是指企业在现实的竞争中,为保持持久的盈利所选择的由特定要素相互联系所形成的结构及其功能引出的商业方式。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传统的多层营销渠道种种限制。传统的有店铺经营的企业需要考虑如何缩减运营规模、降低对人力资源和媒介宣传的广告投入,从而达到降低经营成本和日常开支,以获取竞争优势。使得无店铺销售迅速崛起,并逐步显示出其强劲的威力。
一、有店铺商业模式
有店铺商业模式是指生产商和经销商,在销售环节设立店铺、有固定的销售场所,由消费者在这些场所获得商品的零售业态。传统商业的发展经历了近百年的时间,业态也非常丰富,有专业商店,百货店,超级市场,方便店,储物店等。每一种业态的出现都有其必然性,同时对原有的业态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而无店铺商业模式的出现就给传统的店铺零售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与新兴的无店铺商业模式相比,传统的店铺零售模式有着许多的弊端与不足。
1、传统商业模式在生产制造方面的弊端
由于传统商业模式中制造商直接面对的并不是消费者而是中间商、零售商,所以生产商并不能第一手了解到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评价及建议、要求;从而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2、传统商业模式在运输环节上的弊端
从生产商到中间商到零售商最后到消费者的售货模式明显不能再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因为这种传统的模式与生产商直接到消费者的无店铺模式相比较,造成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浪费。就拿水果销售来说,传统的销售模式中水果从很远的地方运到中间商再到零售商,在这个运来运去的过程中,不仅增加了交易的成本而且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许多的水果在搬运过程中坏掉。)
3、传统商业模式在成本上的不足
由于其在生产运输环节的不足,使其交易成本增加,最终导致由产品价格高而使其竞争力下降,这都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
4、传统商业模式在销售方面的不足
随着人们的时间观念的增强及社会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采用传统的购物方式买东西。因为传统的购物方式既花费时间又花费精力而且并不一定能够买到中意的商品。而传统的销售不仅在消费者方面不讨好而且销售商还要雇佣一大批销售人员,这无疑又增加了销售成本。所以在销售方面传统商业有着其无法避免的弊病。
综上所述,与新兴的无店铺商业模式相比,传统的商业模式存在着许多的无可避免的弊端。
二、无店铺商业模式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传统的多层营销渠道种种限制,使得无店铺销售迅速崛起,并逐步显示出其强劲的威力,并逐渐形成了六种基本形式,即通信销售、展示销售、访问销售、电话营销、自动化销售、聚会示范销售、新媒体销售、复合式营销等。相对于传统的营销渠道来说,无店铺销售不需要设立店铺,打破了传统零售商业经营的空间限制和交易过程中的手工操作,使购物的自助化程度大为提高。但无店铺销售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与传统的销售相比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无店铺销售行业的发展。
无店铺销售(Non-store retailing)又称为“无固定地点的批发和零售行为”,是与店铺销售相对的概念,即不通过店铺销售,由厂家或商家直接将商品递送给消费者的零售业态。“无店铺销售”是现代市场营销的重要形式之一,其与各种类型的店铺销售有着运作流程和管理方式上的巨大差异。“无店铺销售”在拓展市场,方便购买、提高分销效率、节约流动成本方面有很大优势,已成为各国企业分销和市场流通的主要方式之一。
生产商和经销商不通过商铺,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营销方式叫做无店铺销售,又称不设铺面、无固定地点的销售。这种消费方式是打破传统的消费观念,不经过铺面设施对消费品进行营销的活动。这种销售方式有着很多时代特点,是技术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相比传统的店铺销售来说,无店铺销售的经营方式更多,成本更小,操作更简便,是在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零售方式,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一种极有潜力的销售业态。
1、无店铺销售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多种营销方式相互结合,网上销售成为无店铺销售发展的基本取向 目前,我过的无店铺经营企业虽然在七部阶段所选择的营销方式有所不同,但在发展过程中都十分重视电子交易网络的运用,并逐步向网上营销发展。
(2)依托传统商业起步,赋予无店铺销售以旺盛的生命力
从各地情况看,凡是经营比较成功的无店铺销售企业,多为依托传统商业起家。
(3)经营商品和服务对象相对集中,业务范围逐步拓展
与传统店铺商业模式相比,无店铺销售的商品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许多企业在满足消费者商品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纷纷利用网络开展“生活常识”、学生课外辅导、商贸与金融、百科知识和体育、旅游等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
(4)投资主体以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为主
海外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完善的研发设计、商品配送服务体系,纷纷抢滩国内大城市无店铺销售市场。无店铺销售作为一种现代商业的先进营销方式,具有经营理念新、投资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因此一般的中小企业难以单独涉足。
(5)经营商品定位准确,针对性强
传统的经营方式经营品种繁多,而无店铺销售主要针对某一特定领域营销。
(6)技术含量高,是科技进步的产物 无店铺销售是伴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高科技技术的产生而产生,是新时代的营销方式,发展潜力巨大。
2、无店铺销售发展迅速的原因
第一,业态结构已经开始调整。虽然有店铺销售仍然是主流业态,人们更容易看到诸如大卖场近几年的快速成长和影响,但往往忽略无店铺经营隐性的发展,统计上也很难准确区分,而实际的发展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第二,新一代消费者的成长已经到了影响购买方式的时刻。根据调查显示,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消费者已经成为消费的主流,而他们倾向于现代购买渠道。购物者越年轻,利用现代渠道的机会越多。
第三,新媒体的发展给无店铺销售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以因特网为核心的各类新媒体对分销领域变革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具有特殊的意义,无论是信息、管理、物流,还是时空特性都似乎是天然为无店铺销售而产生的。在商品日益丰富、品种日益繁多、科技含量日益增加、消费者收入日益提高的背景下,消费者购物的个性化趋势必然愈加明显。
三、无店铺销售与普通实体店铺的流通经济差异区分
1、与普通实体店铺相比,无店铺销售模式的优势
(1)发展无店铺销售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种现实选择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将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日益扩大的中、高收入群体,越来越希望缩
短购物时间,将较多的业余时间转移到休闲活动中去。作为方便、快捷的购物方式,无店铺销售必将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2)产品展示及交易地点的转变
销售人员在顾客的家中、顾客的单位或是顾客所在的其他场所,进行推销、产品展示及交易。网络购物、电视购物、电话购物等方式的发展使消费者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与销售方进行沟通并提出订货,达成购物意向,消费者不再受到时间及地域的限制,实现无条件的全方位购物。
(3)交易行为经由多种渠道进行促成利用各种营销手段以及宣传方式,将消费者吸引到实体的店铺内进而促成销售是实体店铺销售模式主要特征。而无店铺销售模式则是由销售人员主动接触顾客,进入到顾客所在的场所,向消费者介绍及推销商品。这一过程并不是在店铺中完成,所以要想把商品推荐给消费者,必须所在场所的各种资源,如网络,播放设备等渠道,为顾客进行商品演示。
(4)商品更具针对性
与传统的实体店铺销售模式不同,顾客在实体店中的感受是去适应产品,而无店铺销售模式则是扭转了这一理念,让产品去适应顾客。在交易行为发生之前,销售人员与顾客会进行充分的交流,为每一位顾客量身定制其所需要的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流的过程不再局限于店铺当中,多方渠道的拓展使得销售人员与顾客的这种交流不再受到局限。这种人性化的销售模式更多的考虑到顾客的感受,进而使无店铺销售模式更为主动、高效。
(5)节约成本,减少渠道冲突
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渠道成本,将挤压出的利润回馈给消费者。虽然国家明令禁止不合理渠道费用,但零售商向供应商收取各种必要及非必要费用的现象仍然存在,销售过程的中间环节使得生产商需承受高现金流占用率的风险。显而易见,传统店铺销售模式的这一大弊端在无店铺销售模式中是不存在的。无店铺销售模式,可以减轻铺租和广告开支等费用,从而使这一方式更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变迁,更加灵活。同时,因流通环节的减少,可有效降低假货次货对市场的影响,更能提高货物流通效率,使货物更具市场渗透力,将产销更好地结合。
2、与普通实体店铺相比,无店铺销售模式的缺陷
(1)传统观念制约
无店铺销售是完全通过中间媒体传递商品信息的购物行为,而传统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习惯在“货比三家”的基础上选择“质优价廉”的商品,而对于无店铺销售,觉得未直接见到商品总是不可靠。因此,目前大部分的无店铺销售主要集中思想较为前卫的消费者,比如城市的高收入阶层、知识分子、大学生等群体。
(2)经营者对无店铺的经营实质把握不清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一引起无店铺企业对其销售本质没有认识清楚,甚至将这种营销方式当作是一种谋取暴利的方式,因而在盈利心切的动机下,以不正当的取财之道来进行营销。其实无店铺销售作为一种营销方式,其获利方式虽与其他营销方式不同,但以实际业绩为基础的获利原则是共同的。无店铺企业也应该重视顾客的忠诚度和自己的品牌、信誉,否则带来的结果必定是自挖墙脚。
(3)一些无店铺企业缺乏诚信
市场诚信不足,是突出问题。在无店铺销售中,大部分无店铺企业都能够诚信经营,但也有一些无店铺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不重视信用建设,有意设置陷阱,欺骗购物的消费者。网上购物与店铺购物相比,一旦发生纠纷,往往消费者投诉的成本很高,且处理周期长,商品经历环节多,问题解决繁琐,导致消费者损失很大。
(4)物流和交易手段制约
邮购、电视直销、网上销售等,都是远距离销售方式,需要依托快捷、高效的物流配送手段和安全正确的金融结算支付系统。然而目前无店铺企业首先受到物流方面的制约。但目前我国的无店铺零售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根本支撑不了一个全国性的物流系统,同时也没有一家无店铺零售商能够建立一个遍布全国的物流体系。此外,合格的全国性的第三方物流同样十分缺乏。技术方面的限制也是一大问题。目前无店铺零售的交易过程中支付手段不完善,买卖双方仍然是以现金、邮汇等传统的支付方式为主,电子货币尚未普遍,特别是网络购物在线支付的技术与安全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5)管理上的漏洞
无店铺销售出现的时间不长,在整个流通领域覆盖的面也不广,中国在审批无店铺销售企业的时候存在相当多的管理漏洞,不知道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市场销售计划是对市场有利的,也不知道什么样的销售计划实际上是违法的。所以,中国的无店铺销售市场应该在管理办法比较完善的情况下,由政府的各级监管部门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管理。从行业来看,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无店铺销售行业协会,缺乏必要的行规制约,也很少对从业者进行专门培训。政府部门法规也不健全,在无店铺销售方面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有关网上身份认证、支付安全、电子商务交易、商品真伪辨认等难以规范,无法对其中某些行为的是非优劣作出准确判断。
3、从成本和收益视角看我国无店铺销售
(1)成本和收益的时间特性
无店铺销售这一经营模式的特殊性要求卖家在早期投入很多的成本,比如宣
传费用,现代通讯技术,购买和开发软件等等,并且无店铺销售在初期阶段往往收益极为有限,所以此时,成本相对而言就很高。
(2)成本和收益的计算
无店铺销售的特性致使其成本易估算,收益难计算。成本相对来说容易用具体的数字表达,比如购买软件、宣传费用、支付平台所收费用等等。但是卖家或者所属员工在研究网络程序等上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往往难以衡量,而且想要全面评价经济收益的数据和资料一般不容易统计。所以,在综合权衡成本和收益的时候,不能仅仅看到短期内的收支情况,而应该从长远的角度着想,考虑到无店铺行业的增长态势,从而作出成本的投入比重。
四、总结
无店铺销售是一种能体现时代发展潮流和趋势的重要销售模式,是商业经济发展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顺应现代消费方式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由于无店铺销售方式在我国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存在许多问题。但总的来看,随着“无店铺销售”方式的兴起和发展,其自身有拓展市场、方便购买、提高分销效率、节约流动成本等方面的巨大优势,以及营销方式的多样化和各项环境因素的具备,它必将成为 世纪的新兴营销利器。虽然它目前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但只要有目的地针对这些不利因素,有意识地对之进行管理,“无店铺销售”这种新兴营销方式最终必将为人们所接受。
参考文献:
[1]李桂生,我国无店铺销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 企业经[J].2007
(8):70~72.[2]伍静妍.《“无店铺”时代叫板传统商业模式》[J],《中国市场》,2008(17).[3]赵艳.《无店铺零售业态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8(13).
第五篇:性别角色差异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性别角色差异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一、性别角色概念
性别角色,是指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适当的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性别角色不是通常人们所指的男女性别,而是依据人的体质、性格、行为表现和能力区分男女的概念。也就是说,它抛开男女生理上的差异,把他们在体质、性格和行为上的特征抽象出来,分为男性行为和女性行为,又称性别角色行为。
二、性格上的性别差异的表现
1.攻击性
也许攻击性是性格上性别差异最为常见的证据,男性比女性富于攻击性(Maccoby&Jacklin,1974)一项元分析研究(Eagly&Edwards,1973)的结果表明:尽管这方面的研究结论不太一致,但从总体上来看。男性比女性更具攻击性,特别表现为男性的攻击行为多给对方带来伤痛或身体伤害,而女性的攻击多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伤害或人际关系的损失。
2.自信和自我评价
男女在自信心方面有一些差异,大多数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的自我估计分数往往低于男大学生。心理学上将此视为女性比男性自信心低的证据。在一项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研究(平均年龄为四岁半)中,也表现出了性别差异。在各种活动中,女孩子比男孩子对自己的成绩期望较低(Karerdow,1978)。对于适合女性的工作以及在无法把自己的成绩与他人相比的情况下,女性的自我评价一般都不低;但是在有社会参与和社会评价的情况下,女性的自我评价往往较低。
3.焦虑与情绪性
大多数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显得胆小、多虑,她们自己也承认焦虑要比男性强烈一些。一般来说,女孩比男孩爱哭,多愁善感,更具情绪性。也许这是性别刻板印象所造成的,人们习惯于把妇女描绘成胆小、多虑,而把男子描绘成英勇无畏的,从而使妇女勇于承认自己的真实感受,使男子羞于承认。
4.支配性和依赖性
大多数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有较强的支配性(范志强等译,1986)在人际关系中,支配权是一个人地位与身份的重要反映。显然,支配者比受支配者的地位更高。在支配性上的性别差异也许是恰好反映了男女地位的不同,甚至本身就是男女社会地位不同所致。
依赖性是个体向别人亲近,邀人支持,求人认可而获得安全感的心理倾向。在依赖性方面是否有差异,研究的结果不尽一致,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女性更具有依赖性。
三、性别角色差异对女大学生的心理方面的影响
1.自我形象焦虑
西方女性主义提出,女性历来只是被作为“被观看”的对象而存在的。外貌成为女性更关注的焦点,也是影响女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女大学生因害怕失去女性的魅力而不愿过多涉足竞争性的活动,她们把自己局限在“我是女人”的性别意识中,努力向男性心目中的“女性形象”靠拢,而一旦有所偏离或偏离过大时,更会产生种种顾虑。
据调查,63%的女大学生因为自己是女性而在事业上约束自己,34.8%的女大学生很在意“男性们对自己的评价和议论,尤其是来自男大学生的评价”。
2.自卑
从整体上讲,女大学生是好奋斗、自信、进取的。然而,她们往往缺乏稳定的自信。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约有57.64%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自信心时强时弱,造成自我期望值偏低,成就目标不高,从而失去了许多发展机会。许多文化研究表明,男女两性不同的社会化历程,是造
成女性普遍不如男性自信的主要原因。
3.顺从、依赖
传统的的女性气质具有“软弱、消极、依赖”的特征,这些特征作为人格因素必然影响女大学生能力的发展。据调查对于自主择业,41.7%的女大学生明确表示缺乏信心,甚至表现出“听其自然,无可奈何”的被动心态。[6]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以及现实的巨大压力,使女大学生以从众与依附心理来逃避自我与现实,影响甚至放弃自我选择与设计的权利,限制了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四、促进当代女大学生更好发展自我的途径
1.客观的看待男女不平等现象
作为有文化素养的女大学生应该明白男女生理上的差异是不能抹煞的,所以男女的气质总会有一定的差异。在追求两性平等的过程中,并非不顾性别差异而处处盲目追求形式主义,男女平等并不是故意模仿男性或者彻底放弃女性的特点,把自己的外形、举止和行为全部男性化。而真正的平等,不但是法律上的平等而且是女性作为一个人的劳动价值、受教育机会、参与社会、就业地位、自主选择、价值、尊严等方面与男性形象有同样的待遇。
2.客观认识自己
女大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与交往,获取多方面、多角度的社会信息,了解自我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形成积极而适合个人的有效的社会比较,避免无效比较带来的消极后果。女大学应摒弃沿袭男权社会的思维模式来评价自己,学会以性别视角分析问题,开发自己的潜能。
3.增强自信
自信是一项重要的人格特质,是积极的自我评价的主观体验,它具有引起和维持行动的作用,激励人们以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去取得成功。自信的同学将有更大的可能和机会得到学业的进步及个性的发展。作为女大学生,增强自信的前提是确立两性平等意识,纠正自身的性别偏见
与性别刻板观念,正确认识两性差异,改变传统的评价标准。当然,这也极大的有赖于教育环境与社会具体的支持。女大学生对成功和失败应建立积极的归因模式,相信自己的能力,逐步消除自卑心理。
4.有意识的培养自身双性化人格。
男女双性化(或双性性格)指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心理学领域内研究所用的术语———心理的双性化不是指男性或女性角色的自由化,这个术语与心理特点无关,与性无关,它主要指心理层面上的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双性化人格的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特征,既独立又合作、既敏感又豁达、既自信又谨慎、既果断又沉稳、既热情又成熟。
双性化人格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利于适应各种环境并能在各种情景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女大学生应该抛开传统的性别角色,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和不同环境的要求。
5.适度纳悦自我形成个人独特的魅力
对自己的成功与挫折心平气和,凡事量力而为,自我认定与喜爱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女性的温柔、善良、可爱和优雅不仅应该得到肯定,而且也是自我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个人魅力不等于漂亮的容貌和苗条的身材,作为知识女性更应该注重用知识文化来完善自我,以内在的持久的人格赢得他人与自身的尊重与认可。
尽管现在社会中两性角色差异现象依然存在。但是法律对女性的保护,社会媒体对女性的关注,积极倡导、宣传文明和进步的性别观念等,使得女性有更多的机会走向社会,参与社会,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价值。作为未来的职业女性,女大学生不仅要完成学业,还应培养自身广泛的兴趣爱好,关注社会,具备敏锐的视角与独立判断的能力,应客观对待那些以生理区别
为前提的性别角色差异,更应该注重知识文化来修养和完善自我,以内在的持久的人格赢得他人与自身的尊重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