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致富回报家乡

时间:2019-05-14 01:43: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业致富回报家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业致富回报家乡》。

第一篇:创业致富回报家乡

创业致富回报家乡

**年43岁,97年前曾是**村小学的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已有十多年了。这个职业别说当时,就是现在在农村也是个很不错的职业,在一些人眼里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他却放弃了安逸工作去闯荡市场,迈出了对他来说是吉凶难卜、毫无所知的征程。

那么是什么使他迈出了这一步呢?他说是一种创新观念的驱使,是各类致富典型的吸引。现在普普通通的百姓出去后,经过一段艰辛的努力,都能过上好日子,我为什么不能呢?于是他产生了到外面闯一闯的想法。97年通过锦州制药厂亲属的介绍,他来到药厂当起了一名药品推销员。开始时工作很不适应,推销数量一直上不去,还经常碰壁,但是他没有被困难吓倒,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终于排除了重重阻力,跨过道道难关,熟练掌握了药品推销这项工作。1997年-2001年的几年间,经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钱是没少挣,可这时的他又不安分了,想要自己单干,加之广播、电视以及身边各类创业典型的吸引,他决心离开制药厂,不再为别人打工,开始到天津静海筹建属于自己的奶牛场。因为当时手中已经有了几十万元存款,想法确定后,他立刻组织实施,开始时他自筹资金买了50头奶牛,力图经过3-5年的时间一定要使自己的奶牛发展到千头以上。有人开始议论了,这是不是在吹牛,发展不是说白话,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能说发展多少就是多少吗?事实说明,这并不是在吹牛,一是这个人信念是十分坚定的,自己想办的事,是要通过各种努力一定要办成的。二是所处的发展环境十分优越,天津市静海县在招商引资方面的政策是十分优惠的,只要你想干事干实事,无论是当地的还是外来的创业人员,他们都能帮助你协调贷款。通过努力他的真心和诚意打动了天津市静海县政府,他的宏伟发展蓝图列入了天津市静海县政府经济发展目标之列。2001年末,在天津市静海县政府的协助下,他的奶牛当年发展到750头,现在已发展到1000头以上。**现在拥有固定资产近3000万元,生产上完全实现了自动化,年纯收入50万元以上。现在他的奶牛厂已经形成了规模,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他没有满足于现状,还在继续设计着更加美好的发展蓝图,正在为实现奶牛厂产、加、销一条龙,并且使自己的产品销售到国内大中城市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而努力奋斗着。

**在天津静海奶业确实占据了一片天地了,但他富了却没有忘记乡亲们。近年来,他能够主动和家乡人联系,他说,“我虽然富了,但家乡还有很多穷哥们,我决不能丢下他们不管,如果当初我没有市场经济意识,不主动的走出这一步,我现在照你们强不了多少,穷哥们聚到一起还将是相依为命的场景”。05年的七月份村支部书记、会计去他的养牛场考察时,他说,乡亲们没活干,你就让他们到我这来吧!我这安排不了,我就往别处安排,在这总比在家种那点地要强得多,没有车费的我给拿,我现在拿得起,我这么做并不是把他们硬往我的场里拉,让他们为我出苦力、创价值,我现在不缺少工人,但我是要用家乡人的,我决不能看着家乡人没事做,在那挺着受穷啊。我今后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富自己,而且要带动更多的家乡人致富。过几年我实力更大些时,我要打回老家去,从家乡的实际出发,办一个或几个厂子,让家乡人有事做、有钱赚,从而为兴村富民做出我应有的贡献。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05年秋季家乡农业受灾时,他又往家打电话和家人联系说,听到家中受灾的信息很是痛心,我没别的本事,但我也是想献出一片爱心的,请把受灾严重而又外出没门路的人组织到我这里打工吧,我会让他们挣到钱的。秋收结束后,他又主动和村里联系,和村干部讲,找不到活的百姓往我这组织,我会让他们带着希望而来,载着收获而归的。

现在,**村在他的奶牛场务工的有60多人,每年每人都能挣1万元左右,而且吃住条件都是一流的。务工群众都说:“来**这干能挣到钱不说,心里也舒坦,还是家乡人亲哪!”。

第二篇:创业能人回报家乡共谋发展讲话(推荐)

在“毛盖图村外出创业能人回报家乡共谋发展暨

‘双亮双创双比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雷锋

(2011年8月15日)

各位同志:

大家好,按照旗委的统一安排,镇党委决定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双亮双创双比‛活动,开展‚双亮双创双比‛活动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及创先争优活动有关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到第二轮承诺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的有力抓手,也是通过党的领导实现农村地区更好更快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旗委下达活动实施方案后,镇党委第一时间制定我镇‚双亮双创双比‛活动实施方案,我镇‚双亮双创双比‛活动以‚一包、二链、三带、四联‛为载体,目的是要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把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推向深入,在全镇形成比服务、比奉献的良好氛围。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毛盖图村‚创业能人回报家乡共谋发展暨‘双亮双创双比’活动启动仪式‛,就是以此为契机,积极响应旗委统一安排部署,紧密结合已开展的‚城乡互联、村企共建、百村结对、万户帮扶‛活动,下面,我就此次活动将三点意见:

第一、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促进新农村建设

开展此次活动,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大局意识,必须紧密结合毛盖图村的实际情况来谋划、组织和推动,用活动开展促进毛盖图的发展。毛盖图村作为一个以传统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均较低。针对现在的实际情况,要引导广大党员、创业致富能人在谋求毛盖图村新农村建设中当好先锋,在搞好村民服务、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中发挥模范作用。活动中,镇党委会根据‚双亮双创双比‛活动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不同任务,明确活动的实践重点。围绕中心任务,从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出发,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努力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过程变为推动工作落实的过程。

第二、要有服务毛盖图、回馈家乡的崇高精神

今天,毛乌盖图村的帮扶单位、走出去的创业致富能人齐聚一堂,共商合作大计,共谋发展之路。我希望各帮扶单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加大对毛盖图村的帮扶力度,推动毛盖图村的持续发展;希望从毛盖图走出去的乡亲深怀着反哺家乡的情结,积极返乡投资创业,带动毛盖图的乡亲们尽快脱贫致富,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借此机会,我谨代表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向今天回乡的各位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

同志们,苏布尔嘎镇几年来的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2010年我镇全镇人均纯收入达8300元,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但是,我们的发展是建立在低水平、低起点上的发展,与其他兄弟镇相比,我们与他们的差距还是很大。俗话说‚穷则思变‛,进入2011年,镇党委审时度势,从提升苏布尔嘎镇人民生活水平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积极引进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项目以及东联现代旅游项目,努力改变苏布尔嘎镇贫穷落后面貌。目前东联集团投资兴建的‚苏泊罕大草原风情旅游区‛已开始接待游客;连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阿镇的快速通道也已破土动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收储工作也已进去付款阶段,建设工作也是指日可待。

今年召开的镇党委二届一次会议、旗十四次党代会以及近期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我旗经济发展都指明了发展方向,这一系列利好因素都将为我镇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与政策保障,对于各位创业致富能人回馈家乡无疑是最好的消息,各位从毛盖图村走出去的创业致富能人如果积极投身家乡建设,旗、镇两级党委、政府会给予积极的扶持与照顾。

第三、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以讲话精神指导发展。

同志们,前不久胡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已经在全旗范围内掀起了广泛的学习热潮。总书记的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精确概括了我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系统总结了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全面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我镇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毛盖图两委班子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尤其是要仔细研读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创业争优活动开展为载体,结合毛盖图村的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谋划,主动与帮扶单位联系,积极参与创业致富能人的带动,形成创先争优的具体行动,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第四,全面贯彻落实王东伟书记讲话精神,搞好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

当前,我镇正处在跨越式发展时期,各项工作稳步展开,但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越是发展,各种矛盾越会显现。今年5月份,锡盟发生了两起因刑事案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对全区稳定形势构成了严峻挑战。从自治区到盟市,大家都在同样面对一个问题:要稳定还是要发展?一些干部对发展的信心产生了动摇,认为矛盾是不是要放一放,发展是不是

要缓一缓,面对工作顾虑重重,畏首畏尾,遇到矛盾不敢下手,能拖就拖。王书记在讲话中着重指出,这些不良倾向,与我们当前发展正当其时的大好形势格格不入,与广大群众加快发展的愿望背道而驰。面对这些不利影响,我们一方面要更加坚定发展的信心,决不停歇发展的脚步;另一方面,要充分吸取经验,做好群众工作。特别是近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下发,充分体现国家对自治区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因此,你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十五次全委会议以及王东伟书记的讲话精神,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对当前发展形势的决策与部署上来,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和机遇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振奋精神,集中精力,扎实做好毛盖图村的建设工作。

同志们,开展创先争优‚双亮双创双比‛活动,它重在坚持、重在深入、重在落实。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政治头脑,把创先争优的各项活动当做当前的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来抓,同时,我想对帮扶单位的同志们,各位能人,各位乡亲们说:毛盖图就是你们的故土,你们的根在这里,如今苏布尔嘎镇正处于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时期,百业待兴,机遇重重。我们热忱地欢迎各帮扶单位一如既往对毛盖图发展的支持,也同样支持各位乡亲投资家乡、回报家乡,我们

将竭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良的环境,使回乡创业发展的乡亲得到最大的回报,使农牧民群众得到最大实惠。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毛盖图定会有个美好的明天!

谢谢。

第三篇: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的人

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的人

今年43岁的王东文是第十一届**区政协委员会委员,第十六届**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他靠在市场大潮中奋勇搏击、率先致富后,不忘回报社会,连续十年捐资,赢得了乡亲们的尊敬。

早在1985年初,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的时候,王东文就毅然辞去了在别人看来很不错的工作,开始了艰难的下海创业历程。他先后办起了刺绣厂、宏伟建筑公司,凭着对企业的正确定位和对市场行情的准确把握,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凭着优良的工程,优质的服务,科学的管理和“以义取利利更大、以德兴企企更旺”的经营理念,他的企业很快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牢牢站稳了脚跟。王东文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

王东文富了,但是他没有忘记群众,没有忘记回报社会。王东文常说:“如果没有党的富民政策,没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也就没有我的今天。作为一名宏伟庄的居民,我要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一点实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更应该为社会多做贡献。”

1994年夏天,王东文看到村里的老年活动室地方狭小,房屋破旧,每到阴雨天气,屋里到处漏雨,院子里污水横流,老年人活动很不方便。当他把自己出资对房屋进行装修的打算告诉亲戚朋友时,有人劝他说:“你不当官不当将的,管它干啥?”王东文说:“谁都会有老的时候,为老年人生活得更好出点力是应该的。”这一年,王东文花费近2万元,为老年活动室粉饰了墙壁,砌了花池,平整了院子,添置了活动桌椅和饮水用具,还买了200多盆鲜花将里里外外装扮了一番。此后,每逢春节、老人节,他都给村里72位老人每人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到现在已经坚持了10年。

1995年,宏伟庄由村改居。名换了,但居里基础设施并没有大的改观。1998年秋天,王东文看到居里的东西主干道多年失修,行人走在上面,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甚至有些地方雨天还往家里倒灌水。他投资13万余元,历时两个多月,为宏伟庄修了第一条宽阔的马路。通路那天,高兴的村民们自发买来鞭炮从路东头一直放到了路西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王东文对教育的支持更是大方。每逢六一儿童节、教师节,他都要到西郊子弟学校、银雀山小学、银雀山中学等单位参加庆祝活动,送去自己的捐助。学校缺少体育设施,他就送去双杠、篮球架等体育器材;学校墙壁被雨水冲刷得斑斑驳驳,他一声不吭出资为学校粉刷墙壁;学校为学生出作文选编,他主动出资5000元;看到西郊子弟学校的学生们在食堂外露天就餐,既不卫生也不方便,他毅然垫资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大棚餐厅……10多年来,究竟为教育捐助了多少钱物,就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1999年4月,在居委换届选举中,王东文以绝对优势当选为居委会主任,年底又担任了居党支部书记,成为宏伟庄的“班长”。当时全居经济力量薄弱,仅有的两个居办小企业连年亏损,资不抵债,全居人均收入远低于街道人均水平。面对重重困难和压力,王东文冷静分析,集思广益,决定凸显区位优势,以改善交通条件为突破口,拉动经济增长。他垫付资金60多万元,硬化了居里的主要街道。

交通条件改善了,宏伟庄靠近批发城的区位优势得到了充分利用,客商入驻率大大提高,房产价值大幅度提升,就连以前那些无人问津的闲置房产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家庭“仓储区”服务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仅此一项居民人均年收入就增加600多元。

2002年6月,宏伟庄由居改为社区,作为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王东文发展的目光又投向了社区城市建设。他组织人员填平了社区内的垃圾池塘,在上面盖起了四排大平房用于出租,房屋还未盖好就被客商预订一空,当年就增加集体收入14.4万元。2002年底,他又带领支部一班人,积极筹集资金,对社区原有的旧厂区进行了改造,建起了4栋集办公、饮食服务、居民住宅为一体的商住楼,使用面积达18000平方米,居民居住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王东文的带领下,广大党员群众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加高涨了,宏伟庄社区出现了一大批个体工商户和商品加工制作户,餐饮、住宿、商品批发零售等各行业蓬勃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集体经济也迅速发展,2003年全社区实现总产值6800万元,完成税金480万元,居民人均收入达3800元。信访、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也走在了街道前列,呈现出了经济繁荣、社会祥和稳定的良好局面,2004年宏伟庄社区被确定为全市小康示范百强村。

王东文致富不忘回报社会,自己致富不忘带领群众共同富裕。面对各种赞誉,他平静地说:“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我做得还很不够,我的目标是要带领广大党员群众,把宏伟庄社区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强,让父老乡亲们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第四篇: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的人

今年43岁的王东文是第十一届**区政协委员会委员,第十六届**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xxxx。他靠在市场大潮中奋勇搏击、率先致富后,不忘回报社会,连续十年捐资,赢得了乡亲们的尊敬。sO100

早在1985年初,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的时候,王东文就毅然辞去了在别人看来很不错的工作,开始了艰难的下海创业历程。他先后办起了刺绣厂、宏伟建筑公司,凭着对企业的正确定位和对市场行情的准确把握,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凭着优良的工程,优质的服务,科学的管理和“以义取利利更大、以德兴企企更旺”的经营理念,他的企业很快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牢牢站稳了脚跟。王东文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

王东文富了,但是他没有忘记群众,没有忘记回报社会。王东文常说:“如果没有党的富民政策,没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也就没有我的今天。作为一名宏伟庄的居民,我要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一点实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更应该为社会多做贡献。”

1994年夏天,王东文看到村里的老年活动室地方狭小,房屋破旧,每到阴雨天气,屋里到处漏雨,院子里污水横流,老年人活动很不方便。当他把自己出资对房屋进行装修的打算告诉亲戚朋友时,有人劝他说:“你不当官不当将的,管它干啥?”王东文说:“谁都会有老的时候,为老年人生活得更好出点力是应该的。”这一年,王东文花费近2万元,为老年活动室粉饰了墙壁,砌了花池,平整了院子,添置了活动桌椅和饮水用具,还买了200多盆鲜花将里里外外装扮了一番。此后,每逢春节、老人节,他都给村里72位老人每人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到现在已经坚持了10年。

1995年,宏伟庄由村改居。名换了,但居里基础设施并没有大的改观。1998年秋天,王东文看到居里的东西主干道多年失修,行人走在上面,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甚至有些地方雨天还往家里倒灌水。他投资13万余元,历时两个多月,为宏伟庄修了第一条宽阔的马路。通路那天,高兴的村民们自发买来鞭炮从路东头一直放到了路西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王东文对教育的支持更是大方。每逢六一儿童节、教师节,他都要到西郊子弟学校、银雀山小学、银雀山中学等单位参加庆祝活动,送去自己的捐助。学校缺少体育设施,他就送去双杠、篮球架等体育器材;学校墙壁被雨水冲刷得斑斑驳驳,他一声不吭出资为学校粉刷墙壁;学校为学生出作文选编,他主动出资5000元;看到西郊子弟学校的学生们在食堂外露天就餐,既不卫生也不方便,他毅然垫资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大棚餐厅……10多年来,究竟为教育捐助了多少钱物,就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1999年4月,在居委换届选举中,王东文以绝对优势当选为居委会主任,年底又担任了居党支部书记,成为宏伟庄的“班长”。当时全居经济力量薄弱,仅有的两个居办小企业连年亏损,资不抵债,全居人均收入远低于街道人均水平。面对重重困难和压力,王东文冷静分析,集思广益,决定凸显区位优势,以改善交通条件为突破口,拉动经济增长。他垫付资金60多万元,硬化了居里的主要街道。

交通条件改善了,宏伟庄靠近批发城的区位优势得到了充分利用,客商入驻率大大提高,房产价值大幅度提升,就连以前那些无人问津的闲置房产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家庭“仓储区”服务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仅此一项居民人均年收入就增加600多元。

2002年6月,宏伟庄由居改为社区,作为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王东文发展的目光又投向了社区城市建设。他组织人员填平了社区内的垃圾池塘,在上面盖起了四排大平房用于出租,房屋还未盖好就被客商预订一空,当年就增加集体收入14.4万元。2002年底,他又带领支部一班人,积极筹集资金,对社区原有的旧厂区进行了改造,建起了4栋集办公、饮食服务、居民住宅为一体的商住楼,使用面积达18000平方米,居民居住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王东文的带领下,广大党员群众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加高涨了,宏伟庄社区出现了一大批个体工商户和商品加工制作户,餐饮、住宿、商品批发零售等各行业蓬勃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集体经济也迅速发展,~年全社区实现总产值6800万元,完成税金480万元,居民人均收入达3800元。信访、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也走在了街道前列,呈现出了经济繁荣、社会祥和稳定的良好局面,~年宏伟庄社区被确定为全市小康示范百强村。

王东文致富不忘回报社会,自己致富不忘带领群众共同富裕。面对各种赞誉,他平静地说:“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我做得还很不够,我的目标是要带领广大党员群众,把宏伟庄社区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强,让父老乡亲们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第五篇:创业致富带头人

曹县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刘文轩创业致富先进事迹

刘文轩,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9月24日出生,山东曹县梁堤头镇中刘村人。高中文凭,现担任山东东奥面粉有限公司董事长,企业法人。菏泽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曹县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曹县工商联副主席、曹县总商会副会长。

刘文轩同志出生在一普通农民家庭中,自幼勤学好问,踏实好学,富有经商头脑。1982年在曹县一中毕业后就尝试做起了烟酒批发生意。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周转资金短缺、经营经验匮乏的起步阶段,真可谓举步维艰。但他努力做到坚守信誉至上、诚实待人原则,不怕吃苦,敢于拼搏,通过向同行学习,在实践中细心摸索,逐步积累丰富了自己的经营经验。他靠着一股钻劲,凭着一股韧劲,带着一颗热心,硬是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把烟酒批发生意越做越顺,越做越红火,通过几年的辛苦经营,成为当时全镇唯一一家货物齐全,规模最大的综合批发部。在经营的同时,付出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辛酸和努力,同时也收获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超前的经营理念。同时自身经济状况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在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于1994年,投资50万元,兴建了我镇第一家桐木板材加工厂,做起了板材加工生意,通过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开业之始产品就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带动了周边群众。据统计先后有20多名农户加入到了采购原材料、毛料加工等附属行业当中,并且吸收了3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工厂工作,使他们即增加了收入又掌握了一门实用技术。

1997年4月在充分考察市场以后,又转向了经营粮食贸易业务,通过几年的经营,从一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转变成了一个业务精通的经营者,生意蒸蒸日上,粮食仓容从最初的两间房,扩大到仓容1000吨,业务范围扩展到山东、河南、安徽、内蒙、宁夏等地,提高了当地农产品价格,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在经营中,发现当地小麦资源丰富,很适合进行面粉深加工,于是就力排众议于2001年创建了当时规模较大的面粉加工厂,做起了面粉深加工。并于2002年正式投产,公司通过先进的制粉设备及领先的制粉工艺,坚持以质量占领市场以信誉、赢得客户的经营理念,形成了比较固定的销售网络。公司先后荣获了“国家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消费者满意单位”“粮食收储统计先进单位”“2009年3.15名优企业”等先进荣誉。刘文轩本人也多次被评为“遵纪守法经营户”“优秀共产党员”“曹县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曹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曹县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等称号,并在2007年底当选为菏泽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履行了人民群众赋予的神圣使命.2011年被县委县政府推选为曹县工商联副主席,曹县总工会副主席。

下载创业致富回报家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业致富回报家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业致富事迹材料

    个人创业致富事迹材料我叫xxx,今年30岁,xxx人。自2005年高中毕业到兰州一家玻璃厂打工,到2009年自己在白银开办春风玻璃店,2013年创办盛兴门窗厂和建立锴泽装饰公司,自己走过了一......

    创业致富计划

    汇福园社区党员创业致富计划为深入开展党员创业致富活动,全面推进我社区党员服务建设,充分发挥广大共产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我社区采取在项目上“引”、资金上“扶”、......

    最新创业致富事迹材料

    xxxx乡xxxxxxxx是一个敢想、敢干、致富路上敢为先的巾帼致富的带头人,提起xxxx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说人夸、赞不绝口。今年39岁的她在农村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开辟了新的......

    创业致富事迹材料

    小山村里的大红人 在xxxx县xxxx乡一个人数不到200人的小村民组里,有位远近闻名的带头致富“大红人”――xxxx。 xxxx从小生活在一个土地贫瘠、环境贫苦的小山村,初中毕业后......

    回报家乡先进事迹材料

    乘势而为,蓄势而发 — 记厉明瑞回报家乡先进事迹材料 浉 河区市民厉明瑞,出生于 1960 年 6 月, 1980 年毕业于游河高中 ,1983 年— 1989 年分别在**衣制厂和市农工商公司打工,......

    致富思源 回报家乡 回报社会

    致富思源回报家乡回报社会 李刚曹事迹简介 商洛市商州东梓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的李刚曹,中共正式党员,高中文化,现年49岁,商洛市四届乡镇企业家,商州区第15届人大代表、政协......

    致富不忘家乡事迹材料

    果园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简 报 第14期果园乡“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4月6日 致富不忘家乡共建和谐果园 ——记甘肃广源集团董事长于生成典型......

    返乡创业,回报桑梓

    返乡创业,回报桑梓 ——返乡创业典型XXX同志事迹材料 在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XXX村,矗立着一栋装修豪华气派的办公大楼和几栋依山而建排列整齐的厂房,厂区内繁花似锦,绿树成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