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回报桑梓

时间:2019-05-13 12:59: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返乡创业,回报桑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返乡创业,回报桑梓》。

第一篇:返乡创业,回报桑梓

返乡创业,回报桑梓

——返乡创业典型XXX同志事迹材料

在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XXX村,矗立着一栋装修豪华气派的办公大楼和几栋依山而建排列整齐的厂房,厂区内繁花似锦,绿树成荫,正中影壁墙上镶嵌着十二个催人奋进和预示着企业发展方向的金色大字——“坚持科学发展,增进社会和谐”,厂区门口花岗岩镶嵌的墙面上镌刻着耀眼的金字招牌——“XXXX县XXXX有限公司”。路过此地的人们都会好奇地问:“青龙镇在什么时候引进这么个大企业,老板肯定不是港商就是台商”。其实这就是该镇外出打工人员XXX回乡创办的一家私营企业。

就是这栋大楼,这些厂房,这块招牌,记载着他艰辛创业的苦辣酸甜。

XXX是土生土长的XXX人,与许多农家子弟一样,不甘于一辈子操持农活,向往着外面精彩的世界,加入了外出打工行列。出外打拼的几年间,他开阔了眼界,充实了头脑,也尝到了艰辛。渐渐地他悟出一个道理:光凭体力干活,干不出名堂来,现代农民要学习技术,只有凭技术创业,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经人介绍,他开始学起了矿山工程技术,好学的他一头“钻”了进去,不久便在业内小有名气。

1989年,对XXX而言,是人生中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年份。当年,他背起行囊,独身一人远赴唐山创业,默默地在 当地的矿山、工厂做起技术员。在人生地不熟的大城市,凭着他能吃苦、守信用、重质量,赢得了越来越多业主的信任。在唐打拼几年,他硬是一步一步地在业内拼出了声誉和名气,由原先的技术员干到了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收入也变得丰厚起来。

1995年,XXX又转战迁安、抚宁、秦皇岛等地,并在秦皇岛很快站稳脚跟,创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发展空间。在秦期间,他的矿山工程设计管理业务做得顺风顺水、有声有色。在人眼里,他已然成了一名西装革履的老板,成了一名真正的城里人,生活可谓体面而殷实。

就在创业有成的上升期,他于2006年做出一个令家人和亲友们大惑不解的决定:返乡创业,反哺家乡!

在常人看来,在大城市站稳脚跟,举家进城,过上城里人生活,这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但他总是觉得:自己的根在农村,在生养他的家乡创业,用多年积累的技术、资金、人脉创出一番新业,既可实现人生价值,又可回报家乡父老,这样更有意义。

主意下定后,XXX开始精心实施起“创业计划”来。他经多方了解后敏锐地感觉到:家乡储量丰富的XX矿产资源尚未开发,而自己在这方面又有些技术和门路,投资此项必将大有可为。经慎重抉择,他最终将目光投向了XX开采加工业。行得春风有夏雨。经过努力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昔日好友的大力支持,XXX的XXX有限公司迅速建立起来。漂亮的厂房、车间拔地而起,技术人员、专业职工相继到位,产、供、销等环节正常运作,企业快速步入正规运行轨道。

精明能干的XXX,这次在家乡投资,做的是大手笔,一上马就投入近两千万元,他按照建设“文明和谐型、节能环保型、循环经济型、清洁高效型”生产企业的要求,打造出了一个一流的XX精品生产基地,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受到了省、市、县各级单位及领导的一致好评。

目前,他的企业呈现出非常良好的发展势头,并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近解决富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近二百人,所生产的XX产品受到了包钢、唐钢及有关科研部门的充分认可。同时他的企业是我省唯一一家XX生产企业,填补了我省XX生产的空白,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厂区内外实施美化绿化,投资近五百万元修建了县内一流的生产生活区,绿化面积达到了60%,厂区和办公区间种植了牡丹、月季、芍药等多种花卉、树木,使厂区置身于绿色环抱之中。优美的厂区环境,被各界人士誉为“小而精、小而洁、小而美”的“花园式生产基地”。

“感恩,回报社会”。这是XXX一直秉承的誓言。创业带动了就业,在他的公司里,不仅吸纳了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下岗职工、农村富余劳动力,在为社会减轻了就业负担 的同时,还保证了他们的生活来源,而且企业不断对员工进行培训,使他们进一步掌握了实用的职业技能。

他还十分热衷于健康向上的文体和慈善捐赠活动。在县文体局和XX镇举办的消夏文艺活动中积极出资出力;在团县委和XX镇团委组织的“关爱贫困学生”活动中主动为贫困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在企业所在地XXX村生态文明村建设中,为该村购买了全部的办公和文体设备,并为该村最偏僻的10组修缮了村级公路,使50余户村民在雨季免受了泥泞之苦;在抗震救灾中主动为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这些活动和投入不仅展示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职工形象,在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职工向心力的同时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XXX从一个外出打工人员,变成了当地知名的企业家,多次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对于这一点,XXX说:“无论我的企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的办厂宗旨都不会改变,那就是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些就业出路,让更多下岗职工能实现再就业,带动更多的人通过创业走上致富路”。

第二篇:青春成就梦想倾情回报桑梓

青春成就梦想拼搏铸就成功

——高田乡周建斌事迹材料

“青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它常与朝露晨曦一起高悬于人类语汇宝典的最前页,为地球上最灵异种族中的最年轻的生灵烙上了太阳里最明丽的色彩。然而选择怎样的青春,才能让美丽如宇宙流星在划破长空的那一刹那仍留下一世炫美的永恒,用行动为同龄人做出了自己独有的诠释。

2008年,就读于沈阳师范大学的周建斌,放弃了进公司优厚待遇的机会,依然选择了参加江西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行动。2008年9月,带着一囊梦想,扛着一肩责任,踏上前往基层的列车,来到了他奉献青春的目的地、他的家乡——资溪县高田乡。

一个梦想,让他选择服务家乡

人所追求的梦想,往往能改变他的一生。周建斌当初报名来高田乡志愿服务,源于一个“当代青年应该把国家的需要当作自己的第一志愿”的使命,源于一个“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召唤,源于一个“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基层建设做有意义的事”的梦想。能用“学子”的方式,真正为家乡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是他最执着的愿望。

在校期间他表现优秀,多次获得学校的奖学金,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同学们看来,一定会找一个大城市中的大公司去施展才华。在他上大学的最后一年,家里也确实为他介绍好了一个轻松而且收入颇丰的工作,就等着他回来“走入正轨”了……但他为了自己的梦想选择了去基层,回到家乡,毅然递上了去基层做一名志愿者的报名表。

对于儿子的这个决定,父母开始并不理解,几乎无法接受。但周建斌是个“倔强”的人,他耐心地向父母解释:回家乡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也是为完成自己一个梦想,周建斌的执着最终打动了他的父母。经过层层选拔,他终于踏上了前往高田乡志愿服务的征途。

一份执着,让他在忙碌中体味人生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初来乍到,面对眼前陌生的一切周建斌彷徨犹豫过,大学里的期望与现实的反差,好多问题不止一次在他脑海里出现:这就是我的理想?我在这里能做些什么?每当这些问题浮现时,另一个信念便会出现:你是“三支一扶”大学生,是高田人,我要为基层、为家乡做点事!正当他作着复杂的心理斗争时,高田乡领导找到他一夜的促膝长谈,笼罩在他心理的乌云,彻底散去了。带着那坚毅的信念他投入到基层工作中。

高田乡把这个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年轻人放在办公室工作,具体负责办公室文件印制、督查、绩效考核、资料日常管理以及办公室的一些常规性、临时性工作,工作内容相对繁琐,不仅要管理好资料室,还要分发报纸和信件、撰写文稿、装订文件、整理资料、传送文件〃〃〃〃〃从一个充满憧憬的大学生到一个办公室的“勤杂工”,他的心理落差是有的,但在办公室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这个落差很快便在他心中消失了。在这里,他亲身感受到什么叫办公室工作没有淡季、什么叫办公室人员工作起来没日没夜。同事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扎实作风深深地感染着他。他逐渐意识到,其实,这个“勤杂工”的职责是非常重要的,把这些琐碎的工作做好了,本身就是对办公室以及可敬的同事们最大的服务,也是做好志愿工作最现实的体现。想到这些,他深深地感到自己的工作又是那么的有意义!

由于工作出色,于2010年领导让他兼管村建、党建工作,并包挂里木村任村主任助理,上任后他积极开展工作,虚心向同事请教,向老同事学习,认真地掌握工作的各个环节,在最短时间内适应了新的工作,并用男孩的睿智和踏实的态度,刻苦钻研村建、党建工作,深得领导和同事好评。特别是在去年“6〃19”特大洪灾中,他所包挂的里木村是全乡受灾最严重的村,他与挂点领导一道,七天七夜坚守在抗洪一线,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认可。同年,他通过竞争上岗被县委组织部任命为乡农技站副站长,并于9月26日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因其在服务期间的优异表现,获江西省优秀“三支一扶”大学生称号。

一颗爱心,让他尽其所能帮助他人

生活中周建斌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他多次伸出援助之手,对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去年“619”特大洪在过后,尽管工资微薄,他把平时自己省吃俭用节省的钱捐给家乡用于灾后重建。没过多久,在得知县机关一位同志身患白血病时,他又慷慨解囊。真诚待人、甘于奉献,是他的优秀品质;谦虚好学、勇于创新,是他的工作态度。在服务实践中,他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展示了当代青年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了广泛的赞扬。他用自己的行动履行着服务社会的诺言,诠释了“志愿者”这一平凡而光荣的称号。同事们由衷地说他“是出类拔萃的,不仅工作能力出色,而且为人的品质更是令人佩服”。面对称赞,他总是说自己“做得实在是太普通了”。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周建斌选择了在家乡“燃烧”自己无悔的青春,放飞永恒的理想!

第三篇:返乡创业带头人

自强不息,开创再就业之路

——记前进社区返乡创业带头人孙铁利同志

孙铁利,今年四十九岁,家住双塔区前进街道前进社区。原是朝阳市五金公司的一名下岗工人,2001年10月,由于企业转制并轨,成了一名下岗职工,自从下岗后,自己的心情比较失落,铁饭碗没了,今后的生活怎么办,难道就这样碌碌无为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吗?曾经苦闷徘徊。但他没有就此气馁,而是马上振作精神,不行,一定要想办法自谋职业,开创自己的一片新天地。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还是应先从小事做起,孙铁利曾经摆过地摊,给个体老板打过工等多种工作,但都没有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感觉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在万般无奈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孙铁利同志决心走出去,到大城市看一看,学习学习,先后在小吃部,大饭店工作,由于本人谦虚好学,肯吃苦,钻研烹饪技术,学到了不少技术,积累了不少经验,在沈阳开了一家快餐厅,生意比较好,2009年5月15日又返乡开办了朝阳市双塔区八方来手擀面店。孙铁利同志本着以诚实为本、信誉第一、顾客至上的原则,生意越做越好、顾客越来越多,尽管才开业两个多月,效益特别好,吸纳社区三名下岗失业人员在他的店里工作,孙铁利致富不忘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不忘回报社会,为了减轻政府负担,积极主动地替政府分忧解愁。根据现在的生意发展趋势,他准备扩大店面,把生意做得更大,安排更多的下岗职工就业,还要扶持那些有创业愿望的人走上创业之路,多做一些回报家乡,回报社会的事。积极支持社区工作,为朝阳的经济腾飞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前进街道前进社区

2009年7月

第四篇:返乡创业典型材料

返乡创业典型材料

***,男,44岁,汉族,高中文化,系永定区三岔乡伍家界村人,父亲是一名建筑工人,母亲是一名人民教师,从小生活在伍家界这样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加上家庭的熏陶,使他对农村拥有着深厚的感情,总希望长大后能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贡献力量。

***的求学之路是艰难的。在伍家界村通往外界的那条蜿蜒小道上,经常能看见一个弱小的背影,背着与身高不相配的大书包,匆匆奔走于间。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常会想:“要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就必须学习文化。”可是,事与愿违,因为种种原因,197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的县一中后,***就撤学在家。但是,他并没有忘记儿时的志向----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于是,他一边务农,一边自学,1982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他参加了高考。也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次高考,他落榜了。曾经有过彷徨,也有过颓废,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他给人做过建筑工,卖过小菜,甚至摆过地摊„„经过多年的辛劳,***有了一定的成绩,手里有了一些积蓄。

***,这位大山的儿子,没有忘记那个改变贫困家乡面貌的诺言。2007年6月,他与朋友合伙,筹资50多万元,建起了“三岔乡特种禽类养殖基地”,并于2008年4月引进了第一批1万羽优质蛋鸡。据估算,今年8月进入产蛋期,年产值可达20余万元。他还计划在2009年底,使养殖场的蛋鸡规模达到2.5万羽,到时,年产值可达50万元。

2008年,***参加了伍家界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并以高票当选村委委员。今年,他带头出资,准备整修通村公路。正如他在村委换届竞选演讲上所说:要想富,先修路。他还打算扩大养殖场的品种规模,搞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养优质肉牛羊,使广大老乡亲都富裕起来,实现他儿时的理想。

第五篇:大学生返乡创业

十九大时光:衢州市大学生乐当新农民

2017年10月17日09:42

来源:浙江日报 原标题:衢州:大学生乐当新农民

“这棵枇杷树要连着土一起挖,这样移植后就比较容易成活了。”在衢州市淘果园家庭农场里,回乡创业“种田”五年、已然成为“老农民”的青年海归饶胜男跟几位比自己小几岁的“新农民”分享着经验。

如今,越来越多像饶胜男这样的高素质人才和大学生选择回乡创业。目前,衢州市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人数已达636人,比五年前翻了两番。

25岁的郑艺超今年刚刚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毕业,毕业后便回到了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开始经营200亩农田。“现在对经营家庭农场的政策比较好,也为回乡创业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环境。”郑艺超说。

近年来,衢州市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衢州市切实落实好省、市对从事现代农业大学生的扶持政策,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连补3年。同时制定出台土地流转、项目建设、电子商务、品牌创建、技术培训等方面政策措施,支持鼓励大学生等农村青年创办家庭农场发展现代农业。此外,创业的大学生还可获得参加浙江农林大学研修班学习和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衢江区还专门安排资金对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进行额外补助。

“我是2013年开始经营家庭农场的,今年是第5个年头。”饶胜男在莫斯科国立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13年,因为父母年事已高,自家“老五家庭农场”的经营一直没什么起色,他便回到家乡帮忙打理农场,慢慢将农场带入正轨。饶胜男的淘果园种植基地,正在规划一个放心农业的智能化管理模式,将运用室外智能监测基站、智能监测系统大数据分析平台、农场管理平台、农田远程监控等技术方式来使农业智能化。

“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做农民,自己也很开心。其实我们这辈人做农业,不仅要像老一辈一样扛起锄头,更要用现代化模式去经营种植。”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像饶胜男这一代“新农民”也对农业的发展信心满满:将来,一定会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成为现代农业的一员,守住这片山、守住这片水。(记者徐蕾)

创业青年十九大报告里找到“共鸣”

发布时间:2017-10-20 13:26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任明超

中青在线海口10月20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任明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总书记的报告为我们学农做农的新农人明确了行动指南,指明了前进道路。”十九大报告一句关于农业的描述让两名创业青年找到了“共鸣”,他们是来自海南省澄迈县金江镇的创业青年、被当地人称为“柚子夫妇”的安烁宇和黄晓玲。

2008年毕业于海南大学热带果树专业的安烁宇、黄晓玲,放弃城市舒适便捷的生活,来到“第二故乡”海南澄迈,做起了返“乡”创业者。两人不光将所有精力和专业知识用在了热带蜜柚的栽培和研究上,还召集了一帮热带果树栽培专业的同学、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专家教授,共同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团队,对澄迈无籽蜜柚产业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建设。2011年,无籽蜜柚得到政府扶持在澄迈全县进行推广种植,2013年,无籽蜜柚被列为澄迈县支柱产业,同时成立了由“柚子夫妇”牵头的“澄迈县蜜柚农业合作社”。这对“80后”新农人夫妇打造的“洪安蜜柚”品牌,获得了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农产品金奖等荣誉,日前还通过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成为海南省首个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评定的产品。

安烁宇和黄晓玲细声探讨着总书记在报告中多次提到的农民、农业、农村三农问题,“建设‘三农’的工作队伍正好符合了‘新农人’的主体定位,这是对未来中国农业发展做出的主体回应,也坚定了我们为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民共同富裕奉献青春的决心。”安烁宇说。

五年间,蔡笃童的身份,从省城海口一所小学的教师,转换成回乡创业的幼儿园园长。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大会上作的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素质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办好学前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让蔡笃童备受鼓舞。“我想把好的教育理念在家乡实践,惠及家乡更多的孩子。听了总书记的报告,我希望能有更多政策措施出台,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协同发展,让乡村学前教育发展得到更多关注和支持。”

2004年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一直是蔡笃童的梦想。2013年,他了解到家乡澄迈支持返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和激励制度,经过慎重考虑,2014年终于辞职返乡创办幼儿园。“我的目标是创立一个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幼儿教育品牌,就像我的名字一样,笃定一生献身幼教事业。”短短2年,蔡笃童的金诚幼儿园从借款100万元,在县城偏远的大拉村开园办学起步;如今,发展成拥有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占地1800平方米的现代化园区。2014年,蔡笃童获得澄迈县普惠幼儿园扶持资金14万元;2016年9月,蔡笃童作为返乡创业青年代表,再次获得了澄迈县提供的14万元创业奖补资金。

更让蔡笃童高兴的,是身边人思想观念的变化,更加注重生活质量,重视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在我接触最多的家庭教育方面,我看到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给予更多关注和学习热情。可见,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三个‘注重’的思想在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已经逐渐落实,也反映出人民生活有了重大改善,不再为生计奔波,可以腾出时间精力关注家庭教育问题。”

“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新一代创业者,我认为就是要在不平衡不充分之中寻找创业创新的发力点,来更好地满足用户美好生活的新需求。”“80后”澄迈姑娘潘少丹今年8月刚完成900万元投资,在一片曾经是垃圾堆场的村集体用地上,修建起占地12亩的融咖啡厅、羽毛球馆、乒乓球馆、足球场、室内健身馆等于一体的澄迈万泰城健康产业园。

潘少丹是在工作中完成的夜大学习。曲折的求学经历,更让她深知知识、学习和创新,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澄迈只是个县城,但这里的群众一样需要现代化的运动场所。”看准市场,利用手头上的资金和银行贷款,从2014年开始,潘少丹一点一点,不断完善这个澄迈运动场馆。“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能紧跟报告要求,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健身服务,是我作为年轻创业者最大的光荣与责任。”下一步,潘少丹计划借助体育场馆的周边效应,通过改造街巷立面、融入体育漫画等元素,带动周边居民一起打造体育文化村,共同增收致富。

致富不忘本,回乡创业忙(十九大代表风采)本报记者刘裕国

2017年10月11日05: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蒋乙嘉(左)为村民讲解千叶佛莲的习性。

蒋东宏摄(新华社发)

金秋9月,四川省蓬溪县拱市村数千亩千叶佛莲金灿灿地绽放,为期一个月的“中国拱市村首届佛莲艺术节”拉开序幕。远道而来的游客,在此可以领略千叶佛莲美景,体验农家民俗文化,品味千叶佛莲蜜等生态特色产品。

拱市村产业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一改过去的贫困面貌。改变,缘自拱市村人的领头雁——拱市联村党委书记蒋乙嘉。

2007年,蒋乙嘉带着退伍后经商积累的2000余万元,回到老家拱市村,立志“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都羡慕的好日子”。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蒋乙嘉出资492.7万元,新建通镇公路、环山公路、生产便道,让拱市村户户通水泥路,地里能开进农耕机械。此外,他出资启动拱市村农田水利工程改造项目,还整治了全村600多亩撂荒地。

“发展优势农业产业,实现村域经济自我‘造血’是根本。”在蒋乙嘉的带领下,拱市村创办四川力世康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作社,建立“公司+农户+合作社”的三方利益联结机制„„

蒋乙嘉不但规划如作战,做起事来也有一股子冲锋陷阵的劲头。村民们常见他穿着一双解放鞋四处奔忙,进高校,请教授,农技专家纷至沓来;种花木,挖鱼塘,一身汗水一身泥„„

几度春秋,拱市村旧貌换新颜:山下,莲花迎风摇曳,稻田鱼虾穿梭;山上,核桃、柚子、青花椒等经济苗木花果飘香;林下,套种的黄豆、花生果实饱满„„拱市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2000多元,增长到2013年的7152元。

2013年11月,党支部换届,全村党员一致推选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15年,拱市村与周边5个村合并成立拱市联村党委,蒋乙嘉担任联村党委书记。

在拱市联村党委带领下,6个村共谋发展:成立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发展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着眼抓特色、创品牌,大力发展千叶佛莲、核桃、莲藕以及特色花卉产业。“预计3年后,我们联村的农业总产值将超过1200万元。”蒋乙嘉说。

十九大时光: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2017年10月24日09:46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10月18日早上8时,记者走进洮南市洮之宝大学生创业园。十几个青春洋溢的女孩子正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谈论着。

“今天我们聚到一块儿,是为了一起看十九大开幕会直播。”说话的姑娘叫王荷,是洮南市洮之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这个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核心创始人。“离开会还有一阵儿,我们一起呛咕一下原粮磨粉深加工的事儿。”

2014年,王荷和8名女大学生共同创办了这个创业团队。由于姑娘们的家乡都是洮南,所以取名为“洮宝”,意为“洮南的宝贝”。经过3年多的发展,公司在当地已经赫赫有名。

为了观看十九大的直播,王荷和创业的合作伙伴们相约创业园,一起听报告、一起学报告。

“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我发展的机会”,在王荷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上,这句话被她着重用红五星标注。“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对我们青年一代寄予很高的期待。我们一定要燃烧青春,敢为人先,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贡献。”王荷说,目前洮宝创业团队,专兼职的女大学生共有37人,未来在国家相关政策大力支持下,将吸纳更多的优秀大学生返乡创业,加入到回报家乡、振兴家乡的事业中;团队也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唱出吉林大学生返乡创业好声音。

“每一代青年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也是在这一天,永吉县胜阳林下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阳,用手机看完十九大直播后非常兴奋。

2012年,放弃了待遇优厚的留校任教的赵阳看中了家乡“浆果之王”蓝靛果,开启了他的创业路。

五年耕耘,硕果累累。现如今,赵阳创办的胜阳林下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粗具规模,赤松茸菌种、蓝靛果苗木、红松苗木等合作社出品的“山货”畅销省内外。

这几年,合作社的种植田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腰包鼓了,日子越来越好。赵阳感慨地说:“今天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关心,十九大引领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作为新时代的创业者,要与时代的主题同频共振,我已经创业五年,十九大让我给自己又制定了一个新五年计划,目标就是让我们吉林的品牌成为全国的知名品牌。”(记者刘姗姗)

十九大代表杨大可在田间地头宣讲:守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 发稿时间:2017-11-06 10:49:02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杨大可(右一)结合身边实际,向村民宣讲十九大精神。(云阳报社供图)

党的十九大代表杨大可,是重庆市云阳县大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一名来自山村的基层党代表,这几天,杨大可走村入户,在田间地头、在果园山坡,向农民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大学生回乡创业成致富带头人

前几天,刚刚回到云阳的杨大可第一时间就赶到无量村的无花果种植基地。这些村民的希望苗、致富果,让杨大可最为牵挂。

双土镇无量村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是一个偏远落后的贫困村,杨大可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可是谁也没想到,1999年,这个戴着眼镜、一脸书卷气的年轻人,竟然辞去城里的工作,回到无量山上种果树创业,白天上山开荒除草,晚上抱着书本学习种植技术。18年过去了,杨大可的果园已发展到了400余亩,种植有大可水晶梨、翠香李、无花果等几十种果树,昔日的荒山荒坡披上了“绿衣”。

杨大可还牵头成立了水果专业合作社,包成活、教技术、管回收,领着乡亲们一起种植果树、发展产业。现在,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有476户,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其中有70多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看到杨大可回来了,十多个正在基地干活的果农呼啦啦一下子围住了他。

“大可,你从北京开会回来,快给我们说说,国家有什么好政策啊?”果农杨自生迫不及待地问。

“十九大报告提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里面的内容非常全面,非常科学,我们农民的日子要越过越红火呢!”杨大可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总书记提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可,你瞧,我们无量山环境这么好,怎么才能变成金山银山?”果农杨文富拉住他问道。

“杨大哥,听说前段时间,你把屋后面的野生猕猴桃摘了,挑到市场上卖了几千块钱,这还不是金山银山给你送的财啊?”杨大可笑道,“我们借助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好的植被,就能把山上现有的水果,比如猕猴桃、八月瓜、梨子这些统一包装、销售,还可以捡松菌、种中药材,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这就是让无量山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呀!”

一席话说得大家连连点头:“就是这个理儿。”

在参会期间,杨大可有个习惯,把报告中的要点在笔记本上抄录下来。在果园里,他又一次掏出了这本笔记本,领着乡亲们重温十九大报告中的关键词。“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杨大可说,在听报告时,这一表述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自己的工作关联度很高,也非常切合村里的实际。

“我们家三辈人都在这无量山上种树,种名特优落叶水果,推行‘树下种草、以草养畜、畜粪回地、养蜂授粉’种养一体化循环农业。这些年,我们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也收获了金山银山。”杨大可说,“水清了,山绿了,以后我们还能借助好环境、好生态发展乡村旅游,把果园变成市民游玩的景区,让农房变成有特色的民宿,农特产品变得更值钱,大家的腰包一天比一天鼓!”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年轻人

因为人年轻、有文化、有拼劲,2016年起,42岁的杨大可兼任了共青团市委副书记的职务,负责协助开展农村共青团工作。“今后谁来种地”一直是他关心的话题。

看到果农刘文强的身影,杨大可转头对他说道:“刘叔,你大儿子说想回村来种李树,方便照顾你们呢!我在北京开会期间,他还打了电话,询问我农村土地有什么优惠政策。”

杨大可指着记满了报告摘要的笔记本说:“你看,十九大报告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就是给农村广大创业者的一颗定心丸。”他继续解释道,返乡创业者只要找准农村发展的商机,放心大胆地去发展农业产业,扩大规模、运用科技,就能收到好的效益,在农村站稳脚跟。

“说得对!我们这里有土地、有自然资源,只差更多的人来挖掘这块宝了。”果农刘大贵说,“真希望村里能有更多像你一样的年轻人回来带头,我们跟着搞起才有劲啊!”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年轻人。大家都要给身边的亲戚朋友多‘吹吹风’,鼓动更多的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来带动大伙一起发展产业,共同致富。”杨大可说。

十九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杨大可说,他要做的就是团结更多的农村青年,把他们吸引和凝聚到党组织和团组织周围,不忘初心跟党走,脱贫致富带好头,“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听过十九大报告后,大学生村官这样说„„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5-08-07 大学生返乡创业将面临哪些挑战?从2013年起,仅在山东曹县,就约有160多名大学生返乡创业。1988年出生的张洪征因为在更早的2011年就返乡创业,触电农村电子商务,而成为村里的“创业榜样”。

当同龄人还在为车贷房贷辛苦打拼、为是否逃离北上广犹豫不决时,张洪征身上的标签早已是“年销售额过千万”、“商会副会长”、“青年致富带头人”,家里的奖状摆了一床。前段时间他刚回母校发表了一次演讲,向学弟学妹们讲述淘宝村怎么做和他的创业故事。2011年6月,从菏泽医学专科学院毕业以后,张洪征跟其他同学一样,随便找了一家当地医院实习,这似乎是一条铺好的路。张家世代行医,父亲张德波在鲁西南的张庄做了30多年的乡村医生,大哥张洪涛在县医院工作。

父亲认为,“在农村做医生,工作稳定,也有社会地位。”父亲对张洪征给予了很高的期待,他希望三个儿子都能接班,所以把兄弟三人都送进了医学院。

但当下糟糕的医患环境,以及与劳动投入不匹配的收入,让张洪征有了别的心思。他厌倦了医院嘈杂的环境,想回家干点什么。其实早在2008年高考填志愿时,他就想学电子商务专业,跟计算机沾沾边,又不像计算机系要学编程那么难。但被父亲阻止了。

毕业后,没人能再反对他做自己想干的事儿。他决定开网店,也并不惋惜自己所学专业丧失用武之地,“学医让我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了更深的认识,不浪费。”

2011年时电子商务还没有那么火。张洪征的家乡位于山东菏泽曹县大集镇张庄村,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乡镇,当时整个村子接入宽带的都没有几家。该地区也没有工业基础,农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全镇32个行政村中有2个省级贫困村、14个市级贫困村。1990年代后期,村子里有人开始做起影楼服饰的生意。那时正是年轻人出外打工的高峰期,留守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和妇女,她们选择做做缝纫的边脚功夫。整体以家庭作坊居多,并未规模化。销售方式也都是在村里做好后,肩挑人扛地拿到城里去卖。

这种上门推销的手工作坊模式发展非常缓慢。据近50岁的大集镇丁楼村村民丁培玲介绍,他们原来就是这样肩上扛着、手里提着,到各个城市设点推销布景,再到后来的摄影服装、道具等,几十年都没有变过。村子里有传统,张洪征最初想把这种“影楼服饰”搬到网上去卖。2011年6月,他借了2万块钱开始创业。简单购买了几台缝纫机和一台电脑,租赁了门面进行服装加工,并在淘宝上注册了网店,他的生意就开始了。

大学生返乡创业

张洪征的作坊

刚开始,由于缺乏经验,生意并没有做起来。影楼服饰市场小,针对的用户都是一些摄影馆,普通用户根本用不上。3个月下来,张洪征并没有赚到钱,他曾一度到了交不起房租的窘境。这个不甘心的年轻人开始想别的办法。2011年10月份,他决定返乡之后再出走,去南方市场看看,走访了绍兴、金华、郑州、临沂等地,了解不同地区的服装制造市场。也是在近半年的考察中,他发现,相比于原先狭窄的“摄影服装”市场,“演出服装”要好做得多,儿童的六一表演服、秧歌服,主持人用的晚礼服、长裙等,市场和客户面都能拓展开。

有了方向上的转变,张洪征开始去找货源,和原料供应商谈。但张洪征性格羞涩腼腆,还一副学生气质,他因此吃了不少亏。之前曾有商家直接质疑说,“这小子不像做生意的!” 从张洪征返乡创业的第一天起,他就知道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还是没想到竟然还有人瞧不起他。

有一天,为打听布料原材料价格,张洪征走进绍兴街边的一个布料门面店,他问老板某款布料多少钱一米。老板斗地主正酣,头也没抬。“能给张名片不?”张洪征不甘心,继续问道。“给你也没用!”也许是扰了老板斗地主的兴致,张洪征被当面泼了一瓢冷水。他赌气逃离了这家门店,连要张名片都吃了闭门羹,张洪征暗暗发誓一定要把生意做起来。就这样,卯着一股劲,张洪征调整思路,开始转做演出服装的生意。回到家乡,他招了7名有缝纫加工经验的同村手艺人。此后生意慢慢步入正轨,并逐渐获得家里人的支持。在乡镇医院有稳定工作的哥哥、爸爸都来帮忙,全家老小都当起了淘宝客服。

4年过去了,如今张洪征的生意规模更大了。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光各类服装设备就有106台。他刚刚在村头建起了2000余平方米的车间,准备近期就搬过去。年轻人的创业想法变成了一家七口人的经济支柱。

张洪征带起的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了燎原之势。在眼看着张洪征生意越做越好的刺激下,同村人也陆续仿照着开起了淘宝店。青年回乡创业,除了带来新想法,还有年轻人的生机和活力,让整个村子兴起了“与其东奔西跑,不如回家淘宝”的新模式。类似这样的标语在村里随处可见。挂在墙上的标语

大学生返乡创业

村头标语

张洪征只是大集镇返乡创业潮中的一个。2013年以来,大集镇约有2500多名外出务工农民、160多名毕业大学生返乡创业。在全镇注册的170多家服饰企业经营者中,35岁青年人口比例占据了80%。这个镇因为农村电商展现出不一样的活力,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亦不复存在。

任庆生也是因为电商做得好,2014年才被评选为大集镇丁楼村村支部书记。“20年前,我们做影楼照相用的衣服,只能卖向城市,农村根本就不需要。我们每年都在外地奔波,漠河、鸭绿江这些地方都去过,可一年下来,也就卖出百十来件。”

任庆生回忆,“1998年,我在淄博打工,一天只能挣11块钱,还特别担心家里的女儿。哎,当时生活确实很不如意。”

最开始的时候,村里人根本不知道互联网,一听说上网就认为是在玩,根本得不到认可。正是有了任庆生和张洪征成功的案例,农村电商才在大集镇慢慢火了起来。网店、下单、送货,2011年的“五一”、“六一”销量最高的两个月,任庆生赚了6万多元。

如今,村支部书记任庆生特别欢迎大学生返乡创业。他认为,与其让大家在外面累着,还不如回乡来。既能挣钱,又能跟父母呆在一起。

在这种大学生返乡创业成功案例的鼓动下,丁楼村全村300户家庭有280家开有淘宝店,全村年销售收入超100万元的服饰加工户达30多家,其中7家服饰加工企业销售额超过500万元。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周边产业、配套设施也被带动起来,政府也大力支持当地发展电子商务。如今,大集镇已经有3800多家村民接入了光纤,几乎人手一台电脑。全镇网店数从2013年的200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8500多家。最夸张的是,现在很多村每一家都不只一个网店,连注册用的身份证都不够用了。

最大的改变还有快递物流的增多。已经先后有申通、圆通、顺丰、韵达等18家物流公司在大集镇各村设点,每天定时收发快件。这也给村里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仅以大集镇的顺丰快递为例,2014年,在演出服装生意最忙的“六一”期间单日峰值达3万单,申通快递2013年在大集镇营业额超过450万元。

按照产品销售额的5%是快递费用推算,仅申通快递一家,2013年就从大集镇拉走了9000万元的货物。

大集镇这种暴风骤雨式的“电商化”模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切切实实的改变,反过来也吸引了更多大学生们返乡创业。

如果说毕业于菏泽医学专科学院的张洪征不喜欢医生这个职业,想做电商还可以理解。那这个研究生辍学回家做生意的任安莹就让记者大吃一惊了。

任安莹是华南师范大学2011级研究生,专业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二的时候,任安莹放弃了学业,回家帮助父亲迅速打开了表演服装的销路。2013年,她帮父亲成立了佳丽服饰有限公司;一年后,挂在自己名下的霓裳服饰有限公司也成立了。

对于退学这件事,任安莹丝毫没有表现出后悔的情绪。由于是师范院校,很多同学毕业后都当起了老师,可她不喜欢。而且她认为,从事生物化学经常会与各种实验试剂、生物材料打交道,“对身体不好”。父母觉得她退学有些可惜,任安莹自己当时也挣扎过一段时间,最后还是下了决心。

同学们对她的决定有不同反应,大部分都是支持的,有的甚至还有些羡慕,任安莹家里有这种创业的氛围,同时也省去在大城市奔波的苦恼。但她的研究生导师觉得可惜。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任安莹说,“我的专业,还不如开网店好就业,所以我就放弃了学业。至少现在看来,这个决定还没有什么问题。”

但现在任安莹对未来多少也有些担心了,主要是生意没那么好做了。“前两年一件演出服装能赚20-30块钱,现在10块钱吧。”她隐隐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与其他“淘宝村”依山靠山卖“土特产”不同,大集镇的“演出服装”似乎没有那么“接地气”,而服装这个东西,很容易造成同质化竞争。演出服装市场特别符合“长尾理论”:这种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商品几乎无人关注,人们只有在演出之前才会想到它。但将其放在电商平台中,用户再也不局限在大集镇这一实体地点周围,面对上亿网民,即使极小的需求比例也会有巨大的市场。

但由于这些年的宣传推广,越来越多的邻村人进入这一行,竞争日渐加剧。和丁楼村相邻的孙庄村原本家家种菜,后来也开始学习丁楼村从事裁剪、缝纫的工作。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做演出服装生意的利润率从原先的40%-50%,下降到10%-20%。

张洪征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目前保持竞争力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停地开发新品,让别人赶不上。大学教育也让他有一种强烈的创新意识。“演出服装想创新很难,你得自己设计、打板,抄袭成本却很低。”

凑巧的是,张洪征的妻子是他在服装学院认识的,妻子和会缝纫的母亲便成为家里创新的主力。家里定期会设计新的演出服装,张洪征说,以后也有可能请专业的设计师过来做创新。山东曹县也在丁楼村和张庄村的带动下,发展出了“淘宝镇”。这种飞快的发展速度也引起了阿里本身的关注。

2014年10月,阿里巴巴推出了以“千县万村”计划为主体的农村战略,宣布将在未来3-5年之内,投资100亿元,建立一个覆盖1000个县、10万个行政村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山东显然已经成为淘宝村的样本,“农村电商”也已然成为近些年的热门搜索词。

7月30日晚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到达山东,与山东省政府签署了《山东省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合作协议》。马云表示,山东省将成为阿里巴巴战略发展的重点地区,双方在跨境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云计算和大数据、互联网各领域的应用开展深入合作。

同时,“山东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也正式成立,主要服务于山东对外贸易。按照预估,在大面积推广使用一达通后,其或可为山东外贸出口带来20-30%的增量。同时,按一达通“出口一美元补贴三分钱”的政策,意味着山东将获得25亿人民币的补贴,用于将商品销往国外市场。

照这个趋势发展,山东淘宝村的数量还会大幅上升。大集镇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们享受着家乡电子商务“野蛮发展”带来的红利时,也有了新的烦恼:没有本地化特色,大集镇的“淘宝村”模式很容易被复制;且淘宝的开店成本低,一台电脑,再找到一家可靠的代加工厂商就可以“创业”了,同质化竞争让生意越来越难做。再加上淘宝近期不断被逼问的“假货问题”。张洪征和任安莹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学生返乡创业成功案例及面临挑战

www.xiexiebang.com 2015-08-07 大学生返乡创业将面临哪些挑战?从2013年起,仅在山东曹县,就约有160多名大学生返乡创业。1988年出生的张洪征因为在更早的2011年就返乡创业,触电农村电子商务,而成为村里的“创业榜样”。

当同龄人还在为车贷房贷辛苦打拼、为是否逃离北上广犹豫不决时,张洪征身上的标签早已是“年销售额过千万”、“商会副会长”、“青年致富带头人”,家里的奖状摆了一床。前段时间他刚回母校发表了一次演讲,向学弟学妹们讲述淘宝村怎么做和他的创业故事。2011年6月,从菏泽医学专科学院毕业以后,张洪征跟其他同学一样,随便找了一家当地医院实习,这似乎是一条铺好的路。张家世代行医,父亲张德波在鲁西南的张庄做了30多年的乡村医生,大哥张洪涛在县医院工作。

父亲认为,“在农村做医生,工作稳定,也有社会地位。”父亲对张洪征给予了很高的期待,他希望三个儿子都能接班,所以把兄弟三人都送进了医学院。

但当下糟糕的医患环境,以及与劳动投入不匹配的收入,让张洪征有了别的心思。他厌倦了医院嘈杂的环境,想回家干点什么。其实早在2008年高考填志愿时,他就想学电子商务专业,跟计算机沾沾边,又不像计算机系要学编程那么难。但被父亲阻止了。

毕业后,没人能再反对他做自己想干的事儿。他决定开网店,也并不惋惜自己所学专业丧失用武之地,“学医让我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了更深的认识,不浪费。”

2011年时电子商务还没有那么火。张洪征的家乡位于山东菏泽曹县大集镇张庄村,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乡镇,当时整个村子接入宽带的都没有几家。该地区也没有工业基础,农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全镇32个行政村中有2个省级贫困村、14个市级贫困村。1990年代后期,村子里有人开始做起影楼服饰的生意。那时正是年轻人出外打工的高峰期,留守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和妇女,她们选择做做缝纫的边脚功夫。整体以家庭作坊居多,并未规模化。销售方式也都是在村里做好后,肩挑人扛地拿到城里去卖。

这种上门推销的手工作坊模式发展非常缓慢。据近50岁的大集镇丁楼村村民丁培玲介绍,他们原来就是这样肩上扛着、手里提着,到各个城市设点推销布景,再到后来的摄影服装、道具等,几十年都没有变过。村子里有传统,张洪征最初想把这种“影楼服饰”搬到网上去卖。2011年6月,他借了2万块钱开始创业。简单购买了几台缝纫机和一台电脑,租赁了门面进行服装加工,并在淘宝上注册了网店,他的生意就开始了。

大学生返乡创业

张洪征的作坊

刚开始,由于缺乏经验,生意并没有做起来。影楼服饰市场小,针对的用户都是一些摄影馆,普通用户根本用不上。3个月下来,张洪征并没有赚到钱,他曾一度到了交不起房租的窘境。这个不甘心的年轻人开始想别的办法。2011年10月份,他决定返乡之后再出走,去南方市场看看,走访了绍兴、金华、郑州、临沂等地,了解不同地区的服装制造市场。也是在近半年的考察中,他发现,相比于原先狭窄的“摄影服装”市场,“演出服装”要好做得多,儿童的六一表演服、秧歌服,主持人用的晚礼服、长裙等,市场和客户面都能拓展开。

有了方向上的转变,张洪征开始去找货源,和原料供应商谈。但张洪征性格羞涩腼腆,还一副学生气质,他因此吃了不少亏。之前曾有商家直接质疑说,“这小子不像做生意的!” 从张洪征返乡创业的第一天起,他就知道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还是没想到竟然还有人瞧不起他。

有一天,为打听布料原材料价格,张洪征走进绍兴街边的一个布料门面店,他问老板某款布料多少钱一米。老板斗地主正酣,头也没抬。“能给张名片不?”张洪征不甘心,继续问道。“给你也没用!”也许是扰了老板斗地主的兴致,张洪征被当面泼了一瓢冷水。他赌气逃离了这家门店,连要张名片都吃了闭门羹,张洪征暗暗发誓一定要把生意做起来。就这样,卯着一股劲,张洪征调整思路,开始转做演出服装的生意。回到家乡,他招了7名有缝纫加工经验的同村手艺人。此后生意慢慢步入正轨,并逐渐获得家里人的支持。在乡镇医院有稳定工作的哥哥、爸爸都来帮忙,全家老小都当起了淘宝客服。

4年过去了,如今张洪征的生意规模更大了。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光各类服装设备就有106台。他刚刚在村头建起了2000余平方米的车间,准备近期就搬过去。年轻人的创业想法变成了一家七口人的经济支柱。

张洪征带起的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了燎原之势。在眼看着张洪征生意越做越好的刺激下,同村人也陆续仿照着开起了淘宝店。青年回乡创业,除了带来新想法,还有年轻人的生机和活力,让整个村子兴起了“与其东奔西跑,不如回家淘宝”的新模式。类似这样的标语在村里随处可见。挂在墙上的标语

大学生返乡创业

村头标语

张洪征只是大集镇返乡创业潮中的一个。2013年以来,大集镇约有2500多名外出务工农民、160多名毕业大学生返乡创业。在全镇注册的170多家服饰企业经营者中,35岁青年人口比例占据了80%。这个镇因为农村电商展现出不一样的活力,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亦不复存在。

任庆生也是因为电商做得好,2014年才被评选为大集镇丁楼村村支部书记。“20年前,我们做影楼照相用的衣服,只能卖向城市,农村根本就不需要。我们每年都在外地奔波,漠河、鸭绿江这些地方都去过,可一年下来,也就卖出百十来件。”

任庆生回忆,“1998年,我在淄博打工,一天只能挣11块钱,还特别担心家里的女儿。哎,当时生活确实很不如意。”

最开始的时候,村里人根本不知道互联网,一听说上网就认为是在玩,根本得不到认可。正是有了任庆生和张洪征成功的案例,农村电商才在大集镇慢慢火了起来。网店、下单、送货,2011年的“五一”、“六一”销量最高的两个月,任庆生赚了6万多元。

如今,村支部书记任庆生特别欢迎大学生返乡创业。他认为,与其让大家在外面累着,还不如回乡来。既能挣钱,又能跟父母呆在一起。

在这种大学生返乡创业成功案例的鼓动下,丁楼村全村300户家庭有280家开有淘宝店,全村年销售收入超100万元的服饰加工户达30多家,其中7家服饰加工企业销售额超过500万元。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周边产业、配套设施也被带动起来,政府也大力支持当地发展电子商务。如今,大集镇已经有3800多家村民接入了光纤,几乎人手一台电脑。全镇网店数从2013年的200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8500多家。最夸张的是,现在很多村每一家都不只一个网店,连注册用的身份证都不够用了。

最大的改变还有快递物流的增多。已经先后有申通、圆通、顺丰、韵达等18家物流公司在大集镇各村设点,每天定时收发快件。这也给村里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仅以大集镇的顺丰快递为例,2014年,在演出服装生意最忙的“六一”期间单日峰值达3万单,申通快递2013年在大集镇营业额超过450万元。

按照产品销售额的5%是快递费用推算,仅申通快递一家,2013年就从大集镇拉走了9000万元的货物。

大集镇这种暴风骤雨式的“电商化”模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切切实实的改变,反过来也吸引了更多大学生们返乡创业。

如果说毕业于菏泽医学专科学院的张洪征不喜欢医生这个职业,想做电商还可以理解。那这个研究生辍学回家做生意的任安莹就让记者大吃一惊了。

任安莹是华南师范大学2011级研究生,专业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二的时候,任安莹放弃了学业,回家帮助父亲迅速打开了表演服装的销路。2013年,她帮父亲成立了佳丽服饰有限公司;一年后,挂在自己名下的霓裳服饰有限公司也成立了。

对于退学这件事,任安莹丝毫没有表现出后悔的情绪。由于是师范院校,很多同学毕业后都当起了老师,可她不喜欢。而且她认为,从事生物化学经常会与各种实验试剂、生物材料打交道,“对身体不好”。父母觉得她退学有些可惜,任安莹自己当时也挣扎过一段时间,最后还是下了决心。

同学们对她的决定有不同反应,大部分都是支持的,有的甚至还有些羡慕,任安莹家里有这种创业的氛围,同时也省去在大城市奔波的苦恼。但她的研究生导师觉得可惜。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任安莹说,“我的专业,还不如开网店好就业,所以我就放弃了学业。至少现在看来,这个决定还没有什么问题。”

但现在任安莹对未来多少也有些担心了,主要是生意没那么好做了。“前两年一件演出服装能赚20-30块钱,现在10块钱吧。”她隐隐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与其他“淘宝村”依山靠山卖“土特产”不同,大集镇的“演出服装”似乎没有那么“接地气”,而服装这个东西,很容易造成同质化竞争。演出服装市场特别符合“长尾理论”:这种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商品几乎无人关注,人们只有在演出之前才会想到它。但将其放在电商平台中,用户再也不局限在大集镇这一实体地点周围,面对上亿网民,即使极小的需求比例也会有巨大的市场。

但由于这些年的宣传推广,越来越多的邻村人进入这一行,竞争日渐加剧。和丁楼村相邻的孙庄村原本家家种菜,后来也开始学习丁楼村从事裁剪、缝纫的工作。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做演出服装生意的利润率从原先的40%-50%,下降到10%-20%。

张洪征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目前保持竞争力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停地开发新品,让别人赶不上。大学教育也让他有一种强烈的创新意识。“演出服装想创新很难,你得自己设计、打板,抄袭成本却很低。”

凑巧的是,张洪征的妻子是他在服装学院认识的,妻子和会缝纫的母亲便成为家里创新的主力。家里定期会设计新的演出服装,张洪征说,以后也有可能请专业的设计师过来做创新。山东曹县也在丁楼村和张庄村的带动下,发展出了“淘宝镇”。这种飞快的发展速度也引起了阿里本身的关注。

2014年10月,阿里巴巴推出了以“千县万村”计划为主体的农村战略,宣布将在未来3-5年之内,投资100亿元,建立一个覆盖1000个县、10万个行政村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山东显然已经成为淘宝村的样本,“农村电商”也已然成为近些年的热门搜索词。

7月30日晚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到达山东,与山东省政府签署了《山东省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合作协议》。马云表示,山东省将成为阿里巴巴战略发展的重点地区,双方在跨境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云计算和大数据、互联网各领域的应用开展深入合作。

同时,“山东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也正式成立,主要服务于山东对外贸易。按照预估,在大面积推广使用一达通后,其或可为山东外贸出口带来20-30%的增量。同时,按一达通“出口一美元补贴三分钱”的政策,意味着山东将获得25亿人民币的补贴,用于将商品销往国外市场。

照这个趋势发展,山东淘宝村的数量还会大幅上升。大集镇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们享受着家乡电子商务“野蛮发展”带来的红利时,也有了新的烦恼:没有本地化特色,大集镇的“淘宝村”模式很容易被复制;且淘宝的开店成本低,一台电脑,再找到一家可靠的代加工厂商就可以“创业”了,同质化竞争让生意越来越难做。再加上淘宝近期不断被逼问的“假货问题”。张洪征和任安莹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下载返乡创业,回报桑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返乡创业,回报桑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返乡创业证明

    返乡创业证明兹有_____,性别____身份证号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系________乡(镇)________村_____组村民,____年____月_____日到__________省_____市_____县_________________......

    返乡创业问卷

    青年返乡创业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个关于返乡创业青年情况的问卷调查。如果您已经返乡创业或者有返乡创业的打算,请您认真回答我们的问卷,每一次回答......

    返乡创业计划书

    河北工程大学精准扶贫 暨大学生返乡创业大赛通知 河北工程大学学生(处)工作部 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2017年11月6日 一、大赛的目的和意义 基于问卷调查表的反馈信息,我们对此次大......

    返乡创业证明

    返乡创业证明 兹有我村村民 ,性别 ,年龄 , 为返乡创业农民工(于 年到 等地务工, 年回乡创业),现主要从事 经营活动,具体情况为: 特此证明 证明人(签字加盖手印):证明人单位及职务: (村......

    返乡创业典型材料

    返乡创业典型材料苏公坨乡苏公坨村民付国臣靠打工赚钱供读儿子上学,当儿子上大学后于2008年底返回村里投资10万元搞起了奶牛养殖,一时间村里人都传开了说老付是捡到钱了或是中......

    返乡创业证明

    返乡创业证明 兹有我村村民,性别,年龄, 为返乡创业农民工(于年到等地务工,年回乡创业),现主要从事经营活动,具体情况为: 特此证明 证明人(签字加盖手印): 证明人单位及职务:(村委会公章) 年......

    返乡创业类

    一、返乡创业类(以姓氏笔画排序) 1、邓科:江西嘟嘟车管家有限公司法人 嘟嘟车管家创始人邓科,于复旦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上海及南京等大城市打拼,小有所成后于2015年决定返乡创业,经......

    关于返乡创业典型材料

    关于返乡创业典型材料 走进横江镇罗云村“红达食品加工厂”,见到这里小有名气的赖大林,很难相信眼前这位土生土长、朴实无华的年轻人就是拥有投资超过200万元,提供80人就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