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除青少年网瘾需防堵,更需疏导

时间:2019-05-14 01:1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戒除青少年网瘾需防堵,更需疏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戒除青少年网瘾需防堵,更需疏导》。

第一篇:戒除青少年网瘾需防堵,更需疏导

戒除青少年网瘾需防堵,更需疏导

近年来,虽然各地相继出台政策规定网吧不得接纳未成年人入内,但因种种原因,该禁令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因此,近日国家又试推出“网游防沉迷系统”,试图以科技手段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该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玩家游戏时间不能超过5小时,但就目前实践的情况看,该网瘾防治的手段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一方面,5小时的时限对于青少年来说显得过于“宽容”,另一方面,“网游防沉迷系统”在用亲戚朋友的身份证注册多个帐号的玩家面前似乎束手无策。

青少年沉迷网瘾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其成因是多方面的,青少年自制力弱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青少年缺乏健康的娱乐休闲方式,因此仅靠政策与科技手段防堵作用有限,戒除网瘾需要多方面疏导。

首先,学校应主动承担起培养青少年树立健康的娱乐休闲观念的重任。学校应多组织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孩子们沟通交流的能力、释放压力的能力,积极引导其转变注意力。

其次,家庭也是培养孩子具备健康娱乐休闲观念的重要场所,某心理咨询中心调查发现,家庭因素是导致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首要原因。建立一个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非常重要。要让孩子远离网络,家长得先上上课,学会如何与孩子交流沟通,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助其成材。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广泛关注并合力解决的问题。

第二篇:青少年如何戒除网瘾

青少年如何戒除网瘾

网瘾是一个心理学问题,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机制。青少年的自控力普遍较差,为什么有人上网会上瘾,而大多数人不会上瘾?上瘾者是否拥有共同的心理特征?

趋利避害是人类保护自己的一种心理机制

现实世界是以物流为中心的空间,虚拟世界是以信息流为中心的空间。这种区别,使得虚拟世界具有三大特征:实时性、仿真性和交互性。

人们具有生理、安全、交友、自尊、自我实现等需要,这些需要由低到高,低一层次的需要满足后,就会有较高层次的需要有待满足。绝大多数家长认为,为孩子们提供衣、食、住、行就足够了,忽视了孩子们还有着强烈的社会需要。患上网瘾的孩子,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其社会需要,但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虚拟世界里得到满足。

首先,由于仿真性,虚拟世界可以逼真地模拟现实生活,使人们在心理上获得同样的满足感。而且,这种满足还有着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种种优点。例如,在匿名的保护下,人们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承担任何后果,观点越是新、奇、特,得到的反响就越大、回应就越多,使得孩子们可以充分展现自我、实现自我。又如,网络自由平等的特性,为孩子们创造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新天地。再如,与现实世界相比较,这种满足是低成本的,仅仅需要付出一笔上网费。

其次,由于交互性,一个人可以同时与很多人,远隔重洋进行交流。尤其是平时比较内向、缺少关爱的孩子,深感孤独和无聊,在网上却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可以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烦恼,充分满足其交友需要和自尊需要。如果遇到困难,会有很多人献计献策,使他们感受到现实生活中体会不到的温暖。

最后,由于实时性,人们可以在瞬间满足其社会需要,而在现实世界里,必须经历漫长的过程和耐心的等待。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扮演各种角色,把握角色的命运,一夜之间就成为“盖世英雄”或“商界奇才”。很多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经常遭到家长的斥责、老师和同学的蔑视。上网打游戏,不断“练功升级”,成为他们找回自尊、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综上所述,网瘾问题的症结,在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网瘾问题表面上来自虚拟世界,其根源却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互联网没有过错,患上网瘾的孩子也没有过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趋利避害、寻求快乐是人类为了保护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而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在这种意义上,患上网瘾的孩子是聪敏的、充满智慧的,他们知道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去表达自己的个人意愿,实现自己的个人追求。很多个案告诉我们,患上网瘾的孩子有着一些共同特点:专注、执着、有主见、接受新事物快、自我意识强。

虚拟世界的基本原则值得仿效

要解决网瘾问题,需要全社会通力协作。家长和老师的当务之急,不是简单地谴责网瘾,对孩子采取高压措施,而是要虚心向虚拟世界求教,彻底改造我们的教育体制,使得孩子们的社会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就能得到满足,不必去虚拟世界寻找替代物。虚拟世界的强大吸引力,来自一些值得仿效的基本原则:

(1)奖励原则。网络游戏可以通过升级和物品,对孩子们极其微小的进步予以奖励。现实生活中,哪怕是表现再差的学生,都有可能出现点滴进步,我们为什么不能及时予以肯定,以满足其自尊需要和成就需要?这些小的、微不足道的进步,将会逐步积累起来,渐渐成为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

(2)娱乐原则。网络游戏以娱乐贯穿始终。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为什么不能充斥着快乐?我们为什么不能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求知过程洋溢着乐趣、充满着悬念?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学校开设各种兴趣小组,让所有孩子的好奇心都得到满足,潜能都得到发挥?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有一些主动性,有一些选择权,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得到更多的发展?我们为什么不能打破单一的分数标准,“不拘一格降人才”?如果做到了这些,我们就能让所有的孩子都充满自信,充满成就感,充分满足其社会需要。

(3)平等原则。网上的交流是平等的、自由的,这是上网聊天最吸引人的地方。家长和老师应该加强与孩子的交流,这种交流必须是平等的,不能进行简单说教,而且要用孩子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以过来人的身份,诉说青少年时期的艰难、烦恼和快乐之所在。

“网瘾”戒除的方法有许多种,在实施戒除的时候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施治。而且应该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征,“网瘾”本身是一种心理疾病,心病更要心药医,戒除“网瘾”主要是采取心理治疗和引导,接下中国网瘾教育研究中心网梁锋先生来就介绍一些具体的戒除“网瘾”的心理方法。

一、该方法主要是引导有“网瘾”的青少年将对网络的吸引力转移到其他正常的日常生活娱乐活动中去。

家长可以通过细心观察和以往的经验,来总结孩子过去在没有上网成瘾前最喜爱的活动和事物,并且介绍跟电脑同样有意思的其他事物,也就是寻找孩子感兴趣的能够替代上网的其他事情,然后多安排孩子喜欢的活动,比如生日晚会、重大节假日游园活动、登山,开展诸如家庭卡拉OK、家庭球类比赛、家庭周末晚餐、生日聚会、看电影、观看动漫展览、汽车展览,逛超市购物等活动。利用孩子对这些活动的情趣,逐渐替代上网活动。

这些方法对外向型的孩子比较容易产生效果。

二、该方法的要点在于通过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节点,打破孩子的上网规律。

家长在一开始可以不减少孩子上网的时间,只是将孩子上网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和管理,建立一个新的时间表,并且将上网时间安排在平时非上网时间,也没有明显规律。一开始固定其上网时间,确保不增加

时间。如果孩子希望在原来习惯的时间上网可以协商,以减少上网时间来换取调整,直至将上网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对于上网时间限制一定要严格执行。时间一到必须停止。对于违反时间计划的行为要给予适当的惩罚,如加倍削减下次上网时间等。这些可以在一开始就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实施,不应该进行粗暴干预。

这种方法对决断型的孩子比较容易产生效果。

三、该方法的要点在于首先要能够了解有“网瘾”的青少年具体的上网游戏情况,然后针对青少年的喜好和需求,引导其参加到现实生活的活动和娱乐中去。

如果是使用QQ、聊天室等网络通信上瘾,就可以鼓励他们主动跟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多交往,同时也鼓励他们跟虚拟网络中认识的人去交往。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往往跟现实有区别,因此可以触发青少年对上网聊天的厌倦。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其对正常社交的喜好,把学生从虚拟的网恋等状态中拉出来。同时,鼓励青少年参加到现实生活的社交群体组织中去,在现实中多结交新的朋友。

如果是使用组队对战型游戏(如《反恐精英》类游戏)成瘾,可以利用其对组队射击游戏的喜好,鼓励其参加彩弹射击游戏或到军体俱乐部参加实弹射击运动,鼓励其参加军事夏令营,并引导其对军事战略历史等进行研究。

如果是沉溺于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根据其在游戏中喜欢的角色来引导青少年参加比如COSPLAY活动,然后鼓励其参加相关的COSPlAY的活动和比赛,以此来完成虚拟角色和现实角色的转换。根据青少年希望通过不断游戏提升角色等级来获得尊敬的心理特征来引导青少年参与到空手道等有等级评判制度的体育运动中去,参与格斗运动的训练与修行,增长现实中的级别和段位,并不失时机地指出,在现实生活中用自己汗水换来的段数是更能赢得尊敬的,让他在现实中实现虚拟游戏中的愿望。

第三篇:青少年网瘾-青少年如何戒除网瘾

青少年如何戒除网瘾

网瘾是一个心理学问题,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机制。青少年的自控力普遍较差,为什么有人上网会上瘾,而大多数人不会上瘾?上瘾者是否拥有共同的心理特征?

趋利避害是人类保护自己的一种心理机制

现实世界是以物流为中心的空间,虚拟世界是以信息流为中心的空间。这种区别,使得虚拟世界具有三大特征:实时性、仿真性和交互性。

人们具有生理、安全、交友、自尊、自我实现等需要,这些需要由低到高,低一层次的需要满足后,就会有较高层次的需要有待满足。绝大多数家长认为,为孩子们提供衣、食、住、行就足够了,忽视了孩子们还有着强烈的社会需要。患上网瘾的孩子,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其社会需要,但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虚拟世界里得到满足。

首先,由于仿真性,虚拟世界可以逼真地模拟现实生活,使人们在心理上获得同样的满足感。而且,这种满足还有着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种种优点。例如,在匿名的保护下,人们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承担任何后果,观点越是新、奇、特,得到的反响就越大、回应就越多,使得孩子们可以充分展现自我、实现自我。

中国网瘾心理教育-您身边的免费教育顾问

又如,网络自由平等的特性,为孩子们创造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新天地。再如,与现实世界相比较,这种满足是低成本的,仅仅需要付出一笔上网费。

其次,由于交互性,一个人可以同时与很多人,远隔重洋进行交流。尤其是平时比较内向、缺少关爱的孩子,深感孤独和无聊,在网上却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可以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烦恼,充分满足其交友需要和自尊需要。如果遇到困难,会有很多人献计献策,使他们感受到现实生活中体会不到的温暖。

最后,由于实时性,人们可以在瞬间满足其社会需要,而在现实世界里,必须经历漫长的过程和耐心的等待。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扮演各种角色,把握角色的命运,一夜之间就成为“盖世英雄”或“商界奇才”。很多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经常遭到家长的斥责、老师和同学的蔑视。上网打游戏,不断“练功升级”,成为他们找回自尊、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综上所述,网瘾问题的症结,在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网瘾问题表面上来自虚拟世界,其根源却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互联网没有过错,患上网瘾的孩子也没有过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趋利避害、寻求快乐是人类为了保护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而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在这种意义上,患上网瘾的孩子是聪敏的、充满智慧的,他们知道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去表达自己的个人意愿,实现自己的个人追求。很多个案告诉我们,患上网瘾的孩子有着一些共同特点:专注、执着、有主见、接受新事物快、自我意识强。

虚拟世界的基本原则值得仿效

要解决网瘾问题,需要全社会通力协作。家长和老师的当务之急,不是简单地谴责网瘾,对孩子采取高压措施,而是要虚心向虚拟世界求教,彻底改造我们的教育体制,使得孩子们的社会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就能得到满足,不必去虚拟世界寻找替代物。虚拟世界的强大吸引力,来自一些值得仿效的基本原则:

(1)奖励原则。网络游戏可以通过升级和物品,对孩子们极其微小的进步予以奖励。现实生活中,哪怕是表现再差的学生,都有可能出现点滴进步,我们为什么不能及时予以肯定,以满足其自尊需要和成就需要?这些小的、微不足道的进步,将会逐步积累起来,渐渐成为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

(2)娱乐原则。网络游戏以娱乐贯穿始终。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为什么不能充斥着快乐?我们为什么不能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求知过程洋溢着乐趣、充满着悬

念?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学校开设各种兴趣小组,让所有孩子的好奇心都得到满足,潜能都得到发挥?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有一些主动性,有一些选择权,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得到更多的发展?我们为什么不能打破单一的分数标准,“不拘一格降人才”?如果做到了这些,我们就能让所有的孩子都充满自信,充满成就感,充分满足其社会需要。

(3)平等原则。网上的交流是平等的、自由的,这是上网聊天最吸引人的地方。家长和老师应该加强与孩子的交流,这种交流必须是平等的,不能进行简单说教,而且要用孩子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以过来人的身份,诉说青少年时期的艰难、烦恼和快乐之所在。

文章来源:中国网瘾心理研究中心(免费咨询青少年问题,就上心理100)

第四篇:青少年戒除网瘾文章

青少年网瘾怎样戒除

近年来,网络成瘾现象在青少年中间发生的特别普遍,网络成瘾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一些青少年由于上网成瘾,出现了荒废学业、走入歧途,更甚者导致了自杀现象。怎样才能让孩子戒除网瘾,走出网络的迷途呢?

首先,我们需要通过一个测试来检验您的孩子是否已经网络成瘾。

根据的思青少年心理辅导学校对长沙市各大中学的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分为以下三个周期:

第一期:“接近成瘾期”,有下列明显特征:每天必上网打游戏;一放学就进入网吧或回家上网打半小时至1个小时游戏;回家吃完饭,先要上网打一会儿游戏再去做作业;每天不上网会有点心神不宁。第二期:“轻度成瘾期”,有下列明显特征:非常喜欢上网打游戏或聊天;每天上网打游戏或聊天约2个小时左右;不上网会出现焦虑状态,即紧张、敏感、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对许多事物失去兴趣。

第三期:“重度成瘾期”,具有下列明显特征:将上网列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和最幸福的事;每天上网5小时以上;上网不知疲倦,可以不吃不睡;不上网会出现严重的焦虑状态,有的甚至会出现生理上病态反应,如颈背肌肉痛、口渴、咽干、喉部梗塞感、手足麻木、头脑发胀、肌肉抽动等等。

根据以上所描述的症状您可以判断您的孩子对于网络的沉迷是属于哪个阶段。根据测试结果判别孩子是否网络成瘾之后,我们接下来急需做的就是弄清楚孩子网络成瘾的原由。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家庭因素大致有三种情况。首先是寻求满足感和成就感,这些的孩子一般学习都属中等或中等偏差。他们在学习中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赞赏与肯定,而把这种心理需求变相转移到游戏的升级与奖赏;其次是学习特别好的孩子,他们上网一般追求一种压力的释放。这类孩子的父母一般对他们要求都很严格,孩子在努力达到父母要求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负担,网络便成了他们发泄的工具;再就是由于家长的忽略,这样的忽略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父母长期在外经商,工作很忙,或是由于夫妻不合、离异,致使孩子过着单亲生活等。这样的孩子上网纯粹就是追求一种归属感,一种情感的寄托。除此三种情况以外,还有些孩子上网,是由于性方面的迷惑,去一些黄色网站,但这是极个别现象,有的孩子社交圈很窄,很多烦心的事都没有朋友可以倾诉,这就给网络游戏提供了契机。

除了家庭因素之外,青少年上网成瘾与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有关。一般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特别是那些内向敏感、现实人际交往困难的人,易沉迷于网络。那些希望得到同学、老师重视但又十分孤独的学生,生活、学习遭遇挫折的学生,家庭不和睦的学生,没有特长、成绩不突出的学生,心情压抑的学生,因为现实生活让其很难获得成就感而上网,网络游戏不仅令他们忘掉现实生活的各种烦恼,还可以带来心理上的群体归属感,从而渐渐地对网络产生心理上的依赖感,同时也使他们丧失了现实感,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造成网络成瘾。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还是心理上的,并不像传统上的药物成瘾对人们的影响是生理上的,对此我们不应该采用传统的严格控制,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并非罪恶之源,并不是每一个上网的青少年都会上网成瘾。对待青少年上网成瘾,最重要的不是如何齐心协力对付网络,而是家庭、社会、学校如何切实重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帮助他

们摆脱心理困境,提高心理素质。与大禹治水一样,青少年上网问题需要的是疏通而不是堵封,应当疏通青少年间的人际关系,在心理上加以指导。徳思青少年辅导学校的心理老师认为对于症状最轻的网迷(一天上网4―5小时,一周上网次数达4―5天以上),用心理辅导便可达到治疗效果。对于因学习失败而迷上网络的青少年,尽量多给他们成功的体验,用丰富而充满希望的生活代替网络。在徳思,针对青少年的一些具体症状组织了一些训练营,主要是以心理辅导为主,军事化训练和管理为辅的手段让孩子摆脱网瘾。经过这种方式治疗的青少年,80%没有再次成瘾,剩下的大多都能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

徳思青少年辅导学校的心理老师进一步指出: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青少年,药物治疗是十分必要的,患了网络成瘾症,人就进入病态,常伴有抑郁、焦虑、社交恐惧和强迫症。这时就要进行以药物为主、心理引导为辅的治疗。对于患有网瘾的患者,医生们一般给患者做心理辅导,陪着孩子干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画画等。都是针对具体症状,有抑郁症就吃抗抑郁药,有强迫症就用治强迫症的药。然而,父母始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在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历程中我们的父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作为家长要有防范意识,有些家长由于不了解网络,对孩子上网听之任之,等孩子出了问题不能及时觉察,因此家长对子女上网可以提出必要的约束条件。父母可以对他们实行公开上网、限时上网,并有目的培养自我的监控能力和良好的上网习惯。父母要想更好地监控孩子的上网行为,应当对网络有所了解,最好是自己上网,与孩子讨论,说不定孩子会带你在网上遨游。作为家长把电脑放到家长卧室、放到有锁的房间里、把网线拔了之类的事情是一些担心孩子上网成瘾的家长的通行做法,而这些做法其实是愚蠢至极、绝对不可以做的,这样做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会越来越糟糕,因为你的控制会让孩子感觉更空虚,那他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去排解这种空虚,寻找机会继续上网,那时,网吧将是他的首选。而网吧的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害。我曾因为家里的电脑不能上网或者为了写此类文章到网吧上过网,进门扑鼻而来的就是烟味和霉味,入座就是充斥耳畔的一些恶少的吵骂声……在这样的环境里上网,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而言会有怎样的影响可想而知。对于父母来说,更多的是去引导孩子,教会孩子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使之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动力。孩子一旦有了网瘾,就像得了病,需要治疗和关怀,不能弃之不管。

其次,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用肯定的方法帮助孩子重建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孩子刚脱离网瘾时,父母不要认为从此大功告成、可以高枕无忧了。帮助孩子成长从来就是一项长期、需要巨大耐心的工作。当孩子在父母真情感化、平等沟通、正确的引导下,认识到了迷恋网络的危害,决心离开网络的时候,父母还需要持续不断地使用肯定、鼓励的方法帮助孩子重建和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青春期的孩子,自我约束力还很弱,有时不足以抵抗网络的诱惑,父母就要用自己理性的爱来帮助孩子抵御这种诱惑。例如:可以用记录孩子不上网的日期来肯定孩子的毅力,也可以用表扬孩子在生活中学到的任何一点技能来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当孩子无法抵抗住诱惑时,不要指责孩子,而是告诉他你相信他能坚持下去,而且坚决不允许他违背自己的承诺。在这个过程中,多用肯定的方法,少用批评指责,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孩子脱离网瘾,还能逐渐建立起自我控制能力及其它的生活能力,使孩子在父母理性的关爱和引导下健康成长。

从徳思青少年辅导学校来讲,我们一直在下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努力: 提高青少年的现实交流沟通能力,重塑其自信是摆脱“上网成瘾”的根本。

学校合理安排了时间,加强对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其他活动,多与人交往,注意与亲友、同学的关系;创造了许多人际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把压抑的情绪通过正常的人际交流宣泄出来,让其体验到现实人际交往的成功,从而帮助他们重建自信。

对于在网络中已经迷路的青少年,我们没有一概否定,以一种理解他们,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心态帮助其排解心理困扰,想方设法转移他们对网络的依恋,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如打球、团体心理咨询、体育锻炼、军歌比赛等。同时我们端正了孩子的上网态度,没有去刻意压制孩子的上网的欲望,在现实中他们都能对教官老师敞开心扉。

孩子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家长要耐心地疏导,在德思教官老师日常生活中都注意尊重他们的个性,这些学生大多聪明、个性强而又任性,他们渴望的是坦城、理解和尊重,有些家长采取严禁方式,不仅与事无补,反而加重逆反心理,甚至酿成离家出走的悲剧。最佳的方式戒除孩子的网瘾一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徳思青少年辅导学校在心理和军事化训练这一块还有很多需要借鉴和补充的地方,这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使命。

第五篇:疏导教育帮助学生戒除网瘾经验材料

疏导教育,帮助学生戒除“网瘾”

上网的引力很大,学生一旦上网成瘾,后果将不堪设想,轻则厌学逃学,重则引发犯罪。

相传大禹治水用“引”,疏渠浚道,终于天下大治。我们把学生上网成瘾的问题比做水,像大禹一样以“导”为主,教育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首先引导学生远离网吧。在升国旗仪式上,举行全校

学生远离网吧的签名活动,通过班刊宣传,画报栏宣传,校园广播电视宣传,开展“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赛,让学生在正确的舆论引导下不迷失方向,让学生在相互的辩论中,澄清是非,自觉认识上网成瘾的危害性,从而远离网吧。我们定期举行“入团宣誓仪式”和“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开展“上网成瘾危害大”的讨论会和“预防校园侵害,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明白事理,自觉摒弃假、丑、恶,趋归真、善、美。

我们在时间上控制学生上网源。对寄宿生就寝实行点名制度,晚上到了熄灯时间,各宿舍长就要按时向宿舍管理员报告宿舍就寝学生情况,值日行政人员和值班班主任在宿舍熄灯前也要到宿舍巡查和清点学生,从根本上杜绝了学生晚上走出校园进网吧的现象。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不能离开校园,如果有急事要出校园,就要持班主任批准的请假条,才能得到门卫的放行;每节课上课前,老师都要先点名。我们从时间上,限制了学生不能随意进网吧。

同时,我们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精力由迷恋网吧引向健康有益的活动中来。学校以4月的科技节,10月的体育节,12月的艺术节为主阵地,先后开设了20多门活动课,为学生搭建了发挥兴趣特长,挖掘个性潜能的广阔平台;学校图书阅览室,中午也对学生开放;学校管弦乐队,民族器乐队,舞蹈队,合唱团,美术书法兴趣小组,田径训练队,球类训练队,晨日文学社,校园通讯记者团等团队按时开展活动,按计划开展比赛。

我们根据学生上网的兴趣爱好,建立了校园网,通过老师的课堂教育,尤其是微机课的教育,引导学生在学校上网,要上网就到学校来上“绿色网”。

我们动员优秀学生和后进生组成学习互助小组,引导后进生在共青团员的带动下自觉改正缺点,增强自信心;我们在学生中建立自律委员会,开展校园安全文明监督活动,及时发现学生通宵上网吧的情况,帮助上网成瘾的学生克服毛病,自觉转化。

我们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各班都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议,帮助班级开展教育和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发现上网成瘾的学生,就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依托家长的力量,教育和转化好学生。有的学生家长不懂得教育孩子,往往对孩子的期望远远超出孩子的实际能力,使得孩子形成了逆反心理,从而对孩子的教育失效;有的学生家长都在外面打工,学生实际上处在无家长管束的状况中;有的学生家长离异,学生就放任自流。这些学生很少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性格孤僻,最容易上网成瘾,且很难教育好。碰上这样的情况,我们就依靠班级家长委员会,一起做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家长的心都是相通的,他们关爱别人的孩子就如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热心,学生看到同学的家长也来关心自己,冷落的心田就会泛起暖流,学生感受到了这种温暖,“网瘾”就容易戒掉。

也有上网成瘾,顽固不改的学生,为了逃脱家长地监视,等家长睡觉后,还偷偷从家里跑出去进网吧,等到天还没有完全亮的时候,又悄悄地回到家中;还有的学生,中午被家长从网吧找出来,在家长耐心教育下,写下保证书,答应不再进网吧,可是,下了晚自习后,又控制不住自己,又进了网吧。针对这些特殊的“网吧瘾君子”,学校“心理驿站”的老师,就主动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耐心疏导,帮助他们戒除网瘾,使他们恢复自信,重塑健全人格。遇到这样的特殊个案,学校“心理驿站”就为他们建立教育档案,全过程保密跟踪服务,坚持教育,直至他们戒除“网瘾”。

学校疏导教育成绩明显,现在,**中学没有因为进网吧而耽误和荒废学业的学生,全校师生在校长张**的带领下,开拓进取,积极向上,教育成绩稳步上升,在连续六届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的基础上,今年又申报了省级文明单位。

**中学

2008年3月

下载戒除青少年网瘾需防堵,更需疏导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戒除青少年网瘾需防堵,更需疏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