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靖安县中医院“创中医先进县”资料目录
靖安县中医院“创中医先进县”资料目录
一、病床规划
二、中医药人员花名册
三、专业设备
四、科室设置
五、急诊能力
六、医疗质量
七、病历处方质量管理
八、运行绩效
(含平均住院日、人均医疗费用、门(急)诊量)
九、继续教育管理
十、新技术引进
十一、中医护理管理
十二、医院改革
十三、医德医风建设
十四、中医基层指导
第二篇:创卫资料目录
宝鸡宝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铭湖景园项目部
创 卫 资 料 汇 总
目
录
一、情况简介
1、企业简介
2、现场总平面图(附灭鼠点位置)
二、组织管理
3、创卫领导小组名单及职责
4、创卫领导小组会议纪录
5、创卫会议纪要
6、爱国卫生运动领导小组名单及职责分工
7、爱国卫生运动领导小组会议纪录
8、病霉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及职责分工
9、病霉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纪录
10、西安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及扬尘治理目标责任书
11、建筑工地创卫工作责任书(以下以木工班组为例)
三、创卫计划总结
12、建筑工地创卫计划及措施
13、建筑工地创卫工作评价、总结
14、健康教育计划
15、健康教育工作评价、总结
16、病霉防治工作计划
17、病霉孳生地综合治理防治措施
18、病霉防治工作评价、总结
四、创卫制度措施
19、劳动保护制度 20、创卫管理制度
21、卫生检查评比制度
22、施工区域卫生管理制度
23、办公区域卫生管理制度
24、生活区卫生管理制度
25、场容场貌管理制度
26、建筑垃圾管理制度
27、噪声控制管理措施
28、防止环境污染措施
29、防止扰民措施 30、传染病预防措施
31、病霉防治暨除四害措施
32、食堂卫生管理制度
33、炊事员岗位职责
34、预防食物中毒措施
35、茶水厅管理制度
36、宿舍管理制度
37、宿舍卫生值班制度
38、医务制度
39、控烟、禁烟制度 40、浴室管理制度
41、厕所卫生管理制度
42、职工文明公约
43、卫生保洁人员名单
五、健康教育工作
44、创卫知识
45、创卫教育签到表
46、健康教育知识
47、健康教育签到表
48、控烟及环境教育资料
49、控烟及环境签到表 50、创卫知识试卷
六、病霉防治工作
51、病霉防治暨除四害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52、病霉防治暨除四害专兼职人员花名册
53、病霉防治暨除四害工作制度
54、病霉防治暨除四害工作计划
55、病霉防治暨除四害教育记录
56、病霉防治暨除四害食堂、宿舍、厕所除“四害”措施
57、病霉防治暨除四害检查记录表
58、病霉孳生地调查表
59、病霉防治暨除四害评价及总结 60、灭鼠毒饵投放点平面图 61、鼠饵投放记录
62、杀虫气雾剂喷洒记录 63、鼠饵购买发票粘贴单
七、各项检查表
64、垃圾(建筑、生活)清理记录 65、废弃物处理统计表 66、环保控制检查记录 67、排水系统检查记录 68、宿舍卫生检查记录 69、食堂卫生检查记录 70、食品留样纪录 71、厕所检查记录 72、门卫工作检查记录 73、创卫活动经费支出情况
附:两证复印件(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八:有关创卫文件
74、《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创卫工作的通知》市建发
﹝2007﹞120号
75、《关于迎接创卫国考做好迎检工作的通知》市建发
﹝2007﹞248号
第三篇:创卫资料样本目录
诸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建档资料样本(公用部分)
诸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O八年一月二十一日
目 录
1、诸城市xx局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1
2、诸城市xx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领导小组·············2
3、诸城市xx局病媒生物防制(除四害)领导小组·········3
4、诸城市xx局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4
5、诸城市xx局控烟工作领导小组·····················5
6、诸城市xx局病媒生物防制(除四害)技术指导小组·····6
7、饮食业卫生制度··································7
8、冷拼凉菜制作卫生制度····························8
9、宿舍卫生管理制度································10
10、公厕卫生管理制度·······························11
11、食堂卫生管理制度·······························12
12、爱国卫生工作制度·······························14 13、200X年爱国卫生工作计划·························15 14、200X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17 15、200X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19 16、200X年健康教育工作总结·························22 17、200X控烟工作计划···························25 18、200X年控烟工作总结·····························27
19、诸城市人民法院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实施方案·····29 20、200X年除四害工作计划···························33 21、200X年除四害工作总结···························34
22、会议记录········································36
第四篇:界首市中医院科室建设资料目录[范文]
界首市中医院科室建设资料目录
1、上级文件
2、医院任命文件
3、科室简介
4、科室发展规划(科室概况,发展规划。经费投入)
5、科室常见病及特色治疗
6、科室设备收益统计及设备清单
7、科室常见病疗效分析及整改
8、科室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分析
9、人才梯队建设及培训计划
10、提高和落实中医药治疗率措施
11、主要病种治疗规范评估,优化及修订情况
12、继续教育及科室人员论文发表(近3年)
13、科室特色门诊介绍
14、科室带头人简介及医师简介
15、科室自制制剂及特色疗法
16、科室讲座安排及学习计划
界首市中医院院办室
第五篇:中医院创省中医名院建设规划
根据省政府《省卫生强省建设和“十一五”卫生发展纲要》、省卫生厅《省中医药攀登工程实施方案》《省中医“名院”项目建设实施办法》提出的名院建设战略,为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我院中医药事业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促进全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在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中的需求,特制
定我院创省中医“名院”五年工作规划。
一、医院发展现状
几十年来,我院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卫生局领导下,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在“十五”期间中医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充实和提高,保持着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势头。全院职工在院领导班子带领下,发扬“团结、务实、创新”精神,围绕医院“现代化、人性化、科技化”发展目标,实施“人才立院、科技强院、专科兴院”的发展战略,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将医院发展成一所集中医、中西医结合预防、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现占地面积6550m2,建筑面积13188m2,现有在编职工**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人,开设有20个中西医临床科室、15个专科、专病门诊以及放射、心电、B超、检验、病理等7个医技科室,住院床位**张,收治有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五官科等病人,06年业务收入达**万,居全省同行业前列,并相继荣获“市文明单位”、“省文明单位”和“省文明中医院”等荣誉,但发展中也遇到很多问题,如中医经费投入不足、医院基础设施薄弱、医疗用房紧缺、卫生人才短缺、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还未充分体现等需要我们在下一个阶段花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五年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发展目标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浙江省发展中医条例》,坚持“中西医并重,共同发展,互相补充”方针,以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在五年规划期间,完善等级医院建设,巩固创建成果,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以上标准,创立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竞争有序、服务便捷高效、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省中医“名院”,为人民群众提供完善有效、质量优良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
(二)具体工作指标
1、中医特色指标
①逐年引进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建设期末占临床医师比例﹥70%;
②中医临床科室数﹥60%;
③广泛应用中药饮片和传统中医非药物疗法,门诊病人中医药处方量占门诊总处方量比例﹥65%,住院病人中接受中医(中西医结合)服务病人占住院病人总数比例﹥60%;
④每周出门诊的中级以上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40人次;
⑤具有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专科、专病≥15个,5年内建成省级重点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1—2个,县级重点专科3个;
⑥每年开展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规范及研究的病种6—8个,5年内达到30个以上;
⑦鼓励、支持中药制剂的研究、开发,规范开展临床疗效显著的中药制剂研究工作,5年内研制中药制剂2—3个。
2、人员建设指标
①具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业齐全的人才技术队伍,每年引进、招聘各类医务人员,逐步使中高级卫技人员占卫技人员的比例﹥40%,其中硕士以上人员占卫技人员的比例达15%;
②培养省级中医药后备学科带头人、中医药中青年临床名中医3名以上;
③担任市级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以上职务的专家人数≥10名,担任市级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的专家人数≥2名;
④开展各类中医药临床技术培训等学习班、培训班每年2—3期;
⑤接受乡镇卫生院等单位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进修每年10—15名。
⑥积极申报成为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3、科技建设指标
①5年内争取省级科研立项1个,市级科研立项2个,县级科研立项10个,并争取出科研成果5项以上;
②引进和向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每年5—6项。
4、硬件建设指标
5年内规划开设床位总数400张(一期),合理设置外科、内科、骨伤科、妇科、针推科等病区,购买各类医疗仪器设备以满足需求。
5、两个效益指标
①年门诊量≥45万人次,床位使用率﹥80%,平均住院床日﹤13天
②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使病人综合满意率在95%以上,无职工因职务行为受刑事处分。
三、主要任务
1、卫技队伍建设
实施“名院”战略,人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我们要充分把握目前机遇,大力培养中医、中西医结合人才。造就一批高素质队伍,是中医药工作的基石,也是中医药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我们要把基础条件建设与特色专科专病建设、专科专病技术骨干培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中医人才培养
建设工作:①开展院科两级的院内学术交流业务讲座活动;②举办西医学习中医、中医学习现代医学科技知识班,中西医团结互学,普及中医药“三基”知识,提高中医药人员运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能力;③选派专科专病人员到省、市三级以上中医院相应的专科专病深造学习;④积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立足本职工作,积极撰写学术论文,临床经验总结,开展科研项目,引进推广中医药新技术、新项目,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科技创新精神;⑤实施“名医工程”建设,每3年培养1—2名名医,至2011年县级以上名医达到6名以上,形成“名医——名科——名院”的良性循环效应;⑥做好院内名、老中医的临床、学术师承工作,为他们配备学术继承人,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和条件,充分发挥其传、帮、带作用。造就一支能适应现代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需要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形成学历结构合理、专业门类齐全的人才布局。
2、医疗学科建设
①加强专科专病建设。把精力聚集到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上来,集人力、物力、财力于一体,搞好重点专科的科室设置、病房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制度建设、临床诊疗规范建设。重点专科专病人员重点配备,设备重点投入、条件重点改善、分配重点倾斜,真正做到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治、治有专方。我院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科已成为省重点专科,骨伤科亦申报市中医重点专科,目前正接受各项考核。五年内计划在发展原有20多个临床科室的同时,增设具有中医药治疗特色优势的风湿病专科、气管炎专科、脾胃病专科、月经病专科、乳腺病专科、中医美容专科、针灸减肥专科、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等,切实解决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同时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肝胆疾病、糖尿病、颈腰椎病、妇女病、老年性疾病等领域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在科研和实践中有较大突破,使各临床一线科室设置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此外,加强急诊科建设,配置适用于危重病抢救、监护的现代化设施,运用中西医结合抢救技术,具备急危重症的抢救,使中医急诊达到同级同类医院先进水平。力争通过5年努力,营造出一批优势特色明显、具有社会影响力、科室建设规范、专业技术精湛的重点专科专病科室,带动全院整体又好又快发展。
②加强科普科技建设。建立健康教育科,继续开展中医医疗保健科普宣传,除加强对住院病人、门诊病人的健康咨询、保健指导外,利用报刊、电台、网站等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健康知识,促进健康行为形成;定期对农村基层中医药工作进行指导,每年开展各类中医药新技术新项目推广、中医药临床技术培训等学习班、培训班。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医”发展战略,不断探索中医药防病治病的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新药物,提高专科专病防病治病能力;选择几种能体现医院诊治水平的病种,开展科研活动,努力达到省市先进水平,5年内计划争取出县科技成果3—5项,市科技成果2—3项,并争创省级科技成果1-2项。
③加强医疗协作体建设。与省中医院在医疗、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诸方面建立全面的对口协作关系。借助省中先进的医疗技术,加快医院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同时继续与上海东方肝胆医院、省肿瘤医院、市一院、六院保持良好的医疗协作,提高对危重病和疑难病的诊治率。
3、基础设施建设
①我院目前占地面积小,布局不合理,无扩增空间,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迁建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迁建已被政府列入十一五区域卫生规划中,县政府计划划拨土地100-120亩,争取到2012年前建成楼宇智能、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环境优美的新医院。新医院计划投资2亿元,拟建住院楼16层,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设计一期床位400张,其中骨伤科100张、内科(包括心血管、消化、肾病专科)100张、外科100张、眼耳鼻喉科15张、儿科15张、针推科20张、妇科(产科)50张,远期总目标为600张的住院大楼。病房设计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内设医用电梯、净化手术室、重症ICU监护室等现代化设施,以及以二人房为主,一人房、三人房、家庭式套房为辅的病房,门诊楼建成楼高9层(其中一层为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18000平方米,按楼宇智能化、流程人性化、功能合理化的要求为病人提供舒适、快捷、高效的门诊医疗服务。同时建成急诊楼2000平方米、康复楼2000平方米、传染病房(肝病)2000平方米、行政楼(包括学术教学楼)3000平方米、后勤楼及附属楼3000平方米等,此外建成病人康复休闲中心及职工活动中心等,满足不同层次病人需求。
②在新区新院建成并投入运行后,现医院将作为分院,以门诊诊疗为主,辅以急诊观察治疗,向群众提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专科医疗服务,承担老城区的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任务。形成城区南北相呼应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疗网络,辐射全县,以方便群众就医,满足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③建立120急救分站,承担区域内医疗救护任务,推动我县医疗急救工作的开展。
④根据医院发展需要,每年从业务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加上卫生局设备拨款,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购置仪器设备上,其中在原大型设备螺旋CT1台、电子胃镜1台、彩色B超3台、800mAX光机1台、血液透析机1台、腹腔镜1台、数字化计算机成像系统(CR)的基础上新增核磁共振1台、直接X线数字成像系统(DR)1台、彩超2台、血液透析机2台、电子胃镜1台等。
4、内涵建设
①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成本核算,规范医院服务和收费行为,努力降低医疗费用,通过控制人均处方额、限制大处方、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等办法减轻低收入人群的医疗费用负担,努力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创建节约型和谐医院。②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医院各项医疗服务规章制度、管理制度、各级各类工作人员职责,形成科学、规范的服务、管理体系,尤其是认真执行落实好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各项核心制度,重点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③创新管理机制和体制。在贯彻执行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基础上,继续推行院务公开制度,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岗位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度,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岗位职责、风险系数、医德医风等要素对职工进行全面考核,拉开分配差距,同时逐步缩小编内、外职工待遇差别,以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④加大宣传力度。对当前国家中医药政策、法律、法规要加强对内对外宣传,形成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对我院先进人物、事迹进行宣传,塑造白衣天使形象;对我院名科、名医、名方、名药及其名医、名科建设情况进行宣传,以提高群众声誉;对中医药在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中的作用进行宣传,鼓励群众使用中医药、医生运用中医药技术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