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时间简史感悟总结(5篇)

时间:2019-05-14 01:07: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时间简史感悟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时间简史感悟总结》。

第一篇:读时间简史感悟总结

《时间简史》读后感

时间有初始么?它又将在何处终结呢?宇宙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只是在没有深入探寻太空和时间的奥秘前,在一部受到国际赞誉的著作中回顾牛顿和爱因斯坦关于宇宙的思考的部分问题而已。霍金克服了残疾而成为了世界物理学界的超新星。他不能书写,甚至不能清楚地说话。但他在超越大爆炸,越想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

————蒂莫西•弗里德《名利场》相信我们在晚上仰望星空的时候,都会冒出一些关于时间、空间的思考吧。看着夜幕下那满天星光,思考着人与宇宙的关系,那也是十分浪漫的。不过,因为我们的能力有限,并不能深入的理解它们。霍金,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给我们带来了《时间简史》,用简单、清晰而又幽默的文字,告诉我们关于时间与空间的奥秘。

我认为,物理是科学进步的根本。如果没有物理的进步,社会只会停步不前,其他学科也会早早的接触到他的极限。正因为物理学的进步,电脑才会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高,网络才会越来越便利,人们才能进入太空。对空间与时间的探根究底,不仅是人类进步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求知欲。

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诸如黑洞,时间与空间和大爆炸等相关的知识十分着迷,这也许是人的本性使然(看看《时间简史》卖的有多火就知道了)。霍金通过他的书,带给我了一个全新的,一个更神奇,也更令人费解的宇宙,就好像是上帝手中的艺术品,那么精密,又那么美丽。

给我带来最深刻印象的是关于黑洞不黑那一章的内容。关于黑洞,一般的认知都是,那是一个质量奇大,密度极高的天体,由此产生的引力足以把光线扭曲,吸收进来,没有什么可以逃离。但是,霍金通过热力学第二定律与量子理论,证明了黑洞其实不黑。并且用简单直白而又幽默的方式告诉我们,黑洞用一种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向外面定时发送着粒子。

根据量子理论,真空其实不空。在真空中,会成对的出现光或引力的粒子对,“它们在某个时刻出现、分离,然后有相聚,并互相湮灭。”可以称它们为虚粒子。依据能量守恒,虚粒子对必须是一个带正能量,一个带负能量。而实粒子总是带有正能量,因此带有负能量的虚粒子是在劫难逃的短命。然而黑洞的引力是如此之强,带负能量的虚粒子就可能落入黑洞成为实粒子,而他的配对粒子即可能也落入黑洞,也可能变成实粒子逃逸到无穷远。而在远处的观察者看来,就好像是从黑洞里发射出来的一样,而流入的负能量也会减少黑洞的质量,使它的视界面积减小。

多么精妙,大自然就是如此简单就颠覆了我们的认知,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其他的还有关于万有理论,虫洞与时间旅行等一些章节,也是我十分感兴趣的。不过,我无法用自己更多的语言来阐述书中的内容,《时间简史》需要我以后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解读。

我就说一下关于我的读书感想。霍金认为,理论科学的进展应该是“普通人,而并非只是少数科学家,能大体上理解的。”所以,这本书写得很是通熟易懂,连我这样低水平读者都可以很轻松弄懂他所表达的意思。深入了解我是做不到了,但理解一下作者所传达的话语还是可以的。

本书从人类关于宇宙的构想的历史谈起,从亚里斯多德到托勒密到哥白尼再到伽利略,人们对宇宙的理解不断加深,同时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使我们逐渐远离了上帝。因为,大自然是完美的,是自给自足的,容不下上帝的存在。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好像又看见了神的手一样。美国遥距传送领域权威科学家达维斯博士,他过去是无神论,他成说过:“现在物理学定律的本身,就似乎是一件设计得非常完美高明的产品,对我来说,强力的证据说明了背后必有玄机,好像有人把大自然的数据精调来创造宇宙,这设计给人的印象,实在是震憾无比。”反对基督教的英国天文物理学家荷尔也成说过“一位超智慧者在玩弄著物理、化学及生物学。”

那是因为,这个世界太精密了,各种物理常数只要有一丁点的变化,世界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人类也就不会存在。所以,看起来就像是有一个造物主,专门创造了这个世界,就是为了等待我们的出现。

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现在的宇宙之所以是这个样子,那只是偶然。有人认为上帝不会掷骰子,智慧生命的出现也是上帝的旨意。我认为,那和以前的地心说就本质来说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认为,人是独一无二的,是世界的宠儿,一切都是围着我们转的。

为什么就不能把人类的地位放低一些,认为现在的世界完全是一个意外,人类的产生也不过是一个偶然而已?体育彩票的中奖率为1/10000000,这么低的几率还是有人中奖,而那就只是一个偶然而已。我们在这了,就只是在这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就像深林里的花朵,不管有没有人观赏,它都会自顾自得盛开。我们只是一个客观的观察者

时间有初始吗?它又将在何地终结呢?宇宙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地球,以及那些目前为止人类尚不足以弄明白的事物总是像磁铁般地吸引着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人们。无论是年少的还是年长的,人们总是去不断的学习,为的是能更好地了解我们周围的各种事物。霍金在某一场合曾说过,能够读懂全书的每一句话的人,就已经够格攻读引力物理博士学位了。我们不需要读懂每一句话,只要能正确地看待世界以及我们周围的许许多多的奇异的事情,让我们学会了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而不是遇到难懂的事物就盲目的相信迷信之类的,就可以了。

第二篇:读时间简史的感悟

读时间简史的感悟

自人类诞生以来,我们从未放弃过对于宇宙的思考。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康德也说,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让我敬畏,一个是我头顶的灿烂星空,一个是我心中永恒的道德法则。当我们仰望天空,白云之上是我们对于神秘宇宙的无限渴求。

时间简史,它从我们的宇宙图像出发,从基础的地球是圆的问题开始,带我们去寻找消解内心疑惑的一些可能答案。其间包含宇宙的奇点、空间与时间、不确定性原理、基本粒子和自然的力、黑洞、虫洞和时间旅行等诸多有趣的内容探讨。在短短的一书里,涉及了诸如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的相关知识,让我深切感到宇宙的深奥与人类的智慧。

首先给我巨大冲击的是时间与空间的定义。时间相对于空间是完全分开并且独立的,这是我们大部分人的常识观点。然而,这个常识在处理以光速或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时却根本无效。光以有限但非常高的速度传播。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相对论一个卓越的成果是,它变革了我们对空间和时间的观念。在牛顿理论中,如果有一光脉冲从一处发到另一处,(由于时间是绝对的)不同的观测者对这个过程所花的时间不会有异议,但是他们不会在光走的距离这一点上取得一致的意见(因为空间不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在相对论中,所有的观察者必须在光是以多快的速度运动上取得一致意见,然而,他们在光走过多远的距离上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相对论终结了绝对时间的观 念。我们通常的经验是可以用三个数或坐标去描述空间中的一点的位置。比如人们可以用纬度、经度和海拔来指定一个地点。事实上,我们可以用一族互相交迭的坐标碎片来描写整个宇宙。一个事件是发生在特定时刻和空间中特定的一点的某种东西。在相对论中,时间和空间坐标没有真正的差别。从一个事件散开的光在四维的时空里形成了一个三维的圆锥,称为事件的未来光锥。与此对应的还有过去光锥。而不处于P的未来和P的过去的事件称之为处于P的他处。这些对于我来说崭新的观点让我对绝对将来、现在、绝对过去产生了深刻的遐想,也开始学着像霍金一样思考时空这个问题。虽然最后没有得到好的结论,但这个过程还是让我受益匪浅。

我们始终对于宇宙的开端与终结怀有深深的兴趣。正如人类执着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往哪里去”这三个哲学问题。直到1924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证明了我们的星系不是唯一的星系,我们才真正开始打开眼睛。事实上,还存在许多其他的星系,在它们之间是巨大的空虚的太空。哈勃发现大部分星系是红移的,而且红移的大小与星系离开我们的距离成正比。这表明宇宙不可能像原先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处于静态,而是在膨胀,不同星系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增加着。宇宙膨胀的发现是20世纪最伟大的智慧革命之一。其实人们早在19、18甚至17世纪晚期就能够从牛顿的引力论预言出宇宙的这个行为。然而,静态宇宙的信念是如此之强,以至于一直维持到了20世纪的早期。甚至爱因斯坦于1915年发表其广义相对论时,还如此之肯定宇宙是静态的。他们想方设法避免广义相对论的非静态宇宙 的预言。这不得不让我们惋惜,人类的进步历史总是曲折的,一方面有着无知反派对于科学真理的扼杀,如教皇对于伽利略等人的迫害;另一方面,哪怕是伟大的学者,也会故步自封由于一些认知观的局限而固步自封,就像伟大的牛顿,发表了运动学三大定律,却在晚年沉溺于教皇的上帝论中。不过还好,依旧有无数的科学巨人,前赴后继,始终处于观察、思考、实验、探求的第一线上。从在大尺度上宇宙是各向同性的,到弗利德曼模型,再到霍金和彭罗斯通过论文指出过去必须有一大爆炸奇点,一切总是在向前发展。

对于不确定性原理,让我很有感触。尽管世界上有很多不确定性存在,但我们总是相信,如果我们知道的足够多,那么我们可以明确下一时刻发生的事情。科学理论,特别是牛顿引力论的成功,使得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侯爵在19世纪初论断,宇宙是完全被决定的。他认为存在一组科学定律,只要我们完全知道宇宙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我们便能依据此预言宇宙中将会发生的任一事件。例如,假定我们知道某一时刻的太阳和行星的位置和速度,则可用牛顿定律计算出在任何其他时刻的太阳系的状态。这看上去是很合理的。然而,当英国科学家瑞利勋爵和詹姆斯通过计算指出,一个热的物体——例如恒星——必须以无限大的速率辐射出能量,这种观念才开始面对挑战。直到1926年德国科学家海森堡提出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一切才显得豁然开朗。为了预言一个粒子未来的位置和速度,人们必须能准确地测量它现在的位置和速度。现在,由普朗克的量子假设,人们不能用任意少的光的数量,至少要用一个光量子。这量子会扰动这粒子,并一 种不能预见的方式改变粒子的速度。而且,位置测量得越准确,所需的波长就越短,单独量子的能量就越大,这样粒子的速度就被扰动得越厉害。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是世界的一个基本的不可回避的性质。他对我们的世界观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由于不可避免的偶然性,我们无法明确下一刻的事件,即我们无法准确的预见未来。其实,换一个思路,在这个时代,我们唯一可以确定不变的是变化将会不断发生。当然,人类、自然、宇宙、文化的基本框架不会产生大的迁移,所以我们也不会为之手无足措,但也唯有认清环境并抓住机遇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基本粒子,从最初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微粒,到原子核是由电子、中子、质子组成的。再到更小的粒子——夸克。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宇宙间所有已知的粒子可以分成两组:组成宇宙中的物质的自旋为1/2的粒子;在物质粒子之间引起力的自旋为0、1、2的粒子。物质粒子服从所谓的泡利不相容原理。两个类似的粒子不能存在于同一个态中,即是说,在不确定性原理给出的限制内,他们不能同时具有相同的位置和速度。它解释了为何物质粒子在自旋为0、1和2的粒子产生的力的影响下不会坍缩成密度非常之高的状态的原因。现在我们知道,任何粒子都会有和它相湮灭的反粒子,对于携带力的粒子,反粒子为其自身。在这里,一正一反,一黑一白,犹如太极一般,很有趣味。携带力的粒子按照其携带力的强度以及与其相互作用的粒子可以分成四种。第一种力是引力,每一粒子都因它的质量或能量而感受到引力。另一种力是电磁力,它作用于带电荷的粒子之间。第三种 力称为 弱核力,它制约着放射性现象。第四种力是强作用力,它将质子和中子中的夸克束缚在一起,并将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束缚在一起。而在非常高的叫做大统一能量的能量下,后面三种力都有同样的强度,可看成一个单独的力的不同方面。尽管我们无法在实验室里直接证实大统一理论,然而我们可以检测它在低能量下的推论。就像伽利略通过斜面模拟自由落体运动,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放开想象的翅膀,用手边能够得到的微小的支持去获得巨大的发现。科学上很多著名定理、理论都是先提出来而后得以证实的,所以我们要发散思维,勇于创新,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黑洞是霍金的一个重要研究项目。从一个恒星的生命周期,到宇宙的诞生,从中子星、白矮星再到黑洞,我不得不说,由于缺乏科学积累,读到这里,有些深奥和难懂。存在一个事件的集合或空间——时间区域,光或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从该区域逃逸而到达远处的观察者。这个区域就是黑洞。黑洞不是这么黑的,它可以“辐射”出热量,有些黑洞温度甚至极高。关于宇宙的起源和命运,在书中也有精彩的描述。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本身预言了:时空在大爆炸奇点处或在黑洞中的一个奇点结束。后面霍金的关于虫洞和时间旅行的话题也让人新奇不已。很多幻想中的东西也许在不久的未来就能够得以实现。

人类进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和探索的过程,迄今为止,人类的智慧也在诸多方面得以体现。然而,很多未知的事物仍旧摆在我们的面前,等待我们去探索。浩瀚的星空,深邃的宇宙,蓝色的海洋,浓厚的火山,世界是如此广大,如此奇妙,如此诱人。也许我终究不 能像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伟人一般,得出诸如运动三大定律、相对论这样科学的定律,收获伟大的丰碑。但我一样可以思考,想象,探索,收获知识,收获喜悦,收获精彩。

第三篇:《时间简史》读书感悟

《时间简史》读书感悟1

曾经听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位的科学家曾经作过一次关于天文学方面的讲演。他描述了太阳如何绕着我们称之为星系的巨大的恒星群的中心转动。演讲结束时,一位矮个老妇人站起来说道:“你说的这些都是废话。这个世界实际上是驮在一只大乌龟的背上的一块平板。”这位科学家微笑着答道:“那么这只乌龟是站在什么上面的呢?”“你很聪明,年轻人。”老妇人说,“不过,这是一只驮着一只一直驮下去的乌龟群啊!”。这个故事自然很荒谬,可是确实我们对宇宙了解的太少了。

宇宙是怎么来的?什么时候会消失?它为什么如此神秘?这些问题只能靠探索来解答,在众多的宇宙树的探求者中,有位名为史蒂芬·霍金的人,取得了很多的果实,《时间简史》就是这些果实榨出的汁。

从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到哥白尼的日心说足够说明这个由一切时间和空间的综合——宇宙的神秘性,但宇宙怎样产生的呢?宇宙因为一个奇点在150亿年前的大爆炸膨胀产生的,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提出星系的红移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并推导出星系都在互相远离的宇宙膨胀说,说明了宇宙的膨胀一直进行着。

我们谁也不知道宇宙这个时间和空间的综合体什么时候会消失,但可以确定的是宇宙是神秘的,是不可侵犯的(至少现在不能一个人前往宇宙),在宇宙中充满了未知,虫洞,黑洞,星系,平行宇宙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神秘,可这一切都由人类的探索精神挖掘出来的。说白了,宇宙就象一个大袋子,从古到今,有许多人伸进探求的双手,有人获得了袋中的奖励,有人却无获而归,虽然不知道这袋子什么时候来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但从一开始的地球,到太阳系,在到银河系,最后到现在的整个宇宙,这都是人类对未知的探求的结果,想到这儿,我又不禁想到《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先生,一位被锁在轮椅上的天空探索者。而他的思想的凝聚——《时间简史》中对光和时间空间的叙述,让我首次知道了现在的星空是很久以前的样子,即使你在晚上对着一颗星星微笑,那大约也要很久以后那颗星星在能看到你的笑容,这是因为光需要传播时间,从光源到地球要很长的时间,如果在此时太阳不发光了,那这一时刻的地球要等到8分钟后才能知道。这也足以说明宇宙的广大无边。这一切也都来源于人类对未知的探求!

人类的探索精神是最重要的,众所周知霍金只有3个指头能动,但是他的探索精神帮助他走向宇宙,并且促使他成功的出版了《时间简史》这部世界名著,正如达尔文所说“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探索会使你也获得成功;所以,请不要忘记人最重要的东西——探索!

《时间简史》读书感悟2

小时候,夜晚看着满天的星星总有一种向往,幻想着能有来自哪颗星星的神秘物种赐予我超能力;后来,当我知道大部分的星星都是太阳,更加坚定有存在地外生命的星球。我们看到的星星是几亿或几万年前的星星,也给宇宙涂上了神秘的色彩。正是由于童年对宇宙的好奇,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本久仰其大名的宇宙科普读物——《时间简史》。

《时间简史》是著名的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所著。然而在20xx年3月14日的早晨,史蒂芬·霍金教授却在剑桥的家中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不得不说霍金教授的离去是全人类的损失,几乎所有人都对这样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的离去致以自己最高的敬意与哀思,他就像是群星的斗士,先我们一步去往辽阔无垠的宇宙世界,成为我们仰望的星空。霍金教授曾经说过,能够读懂这本书中每一句的人就够资格攻读引力物理博士了,这给了我一些安慰和继续读下去的勇气。

这本书在开头部分讲述了我们宇宙的图像。早在公元前340年,人们就知道了我们的地球是圆球而不是平板。人们对真实世界逐渐地了解,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静止的宇宙到膨胀的宇宙。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为什么各个行星绕着其他星球转动。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所有物体都被另外的物体吸引,物体质量越大,距离越近,相互吸引力也越大。但是如果空间有限,由于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会使所有星球都被吸引而坍缩,而事实上宇宙并不如此,所以应该有无限多星体均匀地分布在无限空间中使这种情形不至于发生。如果从另一方面考虑,一定区域的星体会坍缩在一起,再在其外面均匀地加上无限多的星体对原先的星体是没有影响的,所以这些星体还是会坍缩在一起。牛顿引力理论必然会导致宇宙不可能静止。

关于宇宙的产生,现在比较为大家接受的说法是大爆炸,而在宇宙开端之前,时间是没有意义的。奥古斯丁曾经说过:时间是上帝所创造的宇宙的一个性质,在宇宙开端之前不存在。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说法听起来很荒谬,也很难理解。事实上,时间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必须改变对时间的理解。大部分人包括亚里士多德和牛顿都相信绝对时间。他们相信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是不可改变的,时间和空间之间是独立的。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解释了:对于所有观察者而言,光速都是一样的,而且当物体以接近光速运动时质量会变得很大,要加速将变得更困难,所以它永远达不到光速,因为那时它的质量就会无限大。然而这种理论和牛顿引力理论不是很协调。

于是爱因斯坦又提出了革命性的广义相对论。他认为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空间——时间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后果。大质量的物体会使空间——时间弯曲,地球围绕着太阳转的时候虽然沿着弯曲的轨道做圆周运动,但是它事实上是沿着空间中最接近于直线的轨迹运动。这就像一架飞机在多山的地面上飞行,它在三维空间是沿着直线走的,但是在地面上的影子却是弯曲的,因为地面不平坦。在太阳周围的空间——时间由于其质量而弯曲,所以光线在太阳周围就不能沿着直线走。在正常情况下很难观察到这个效应,但是在日食时就可能观察到,这正好验证了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大质量的物体可以让时间变得慢一些。因为光的能量和频率相关:能量越大,频率越高。当光经过大质量的物体会失去能量而频率下降,光速恒定,必然导致时间变慢。在1962年,验证到水塔顶上和底部的精确的钟时间不同步,接近地球的钟走得更慢。这种现象可能让人大跌眼镜了,以我们以前所知道的,时间是绝对的。如果时间可以不同步的话,那么我们想像的时空隧道就可能由于某种原因而真实存在了。

事实上,历史上的确多次存在穿越时空事件。1954年,在一次热气球比赛中,哈里·洛根和德里克·诺顿乘做的热气球在魔鬼三角地带神秘地失踪,经多方查找,仍无下落。在1990年春天古巴的春季热气球比赛中的那只失踪了36年的热气球,在原来失踪的地方又突然出现。洛根和诺顿仍然和当年一样年轻,在他们看来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对地球来说却已经有36年。这让我想到了马航MH370。马航已经失踪半年了,至今仍然没有找到,不排除进入时空隧道的可能。也许过个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飞机或许真的会再次出现,让我们为马航MH370默默祈祷。

1924年,我们现代的宇宙图象才被奠定。美国天文学家埃得温·哈勃证明了,我们的星系不是唯一的星系,并且他用绝对光度计算出了我们与其他星系的距离。那么那些星球离我们那么远,我们怎么区分它们的种类呢?不同恒星的光谱不同,而且某些颜色在光谱里找不到。因为每一种化学元素都会吸收独特的光谱线组,根据失去的谱线能确定恒星大气中存在的元素。代天文学家观察光谱时发现了一种奇异的现象,所有星系的线光谱和银河系一样具有吸收的特征线组,但是这些线组都会出现红移现象,即向光谱的红端移动。人的眼睛看不同频率的光颜色不同,人眼睛能看到的频率最低的光是红色,频率最高的光是蓝色。如果星系离我们远去,由多普勒效应我们可以知道眼睛看到的光的频率会减小,即出现红移现象;而如果星系靠近我们,眼睛看到的光的频率会增大,则出现蓝移现象。那么如果星系运动是紊乱的,红移光谱和蓝移光谱会一样多,但是事实却是大部分星系出现红移现象,这意味着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宇宙在膨胀!而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并不特殊,只有所有星系都相互离开才能出现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种情形:一个气球上画了很多斑点,当气球膨胀时任何两点的距离都在增大。类似的,这样就可以任何两个星系都在相互远离。

宇宙可能从大爆炸开始,并且到目前为止一直在膨胀,那么宇宙有没有边界呢?如果有,宇宙外又可能是什么呢?我曾经非常愚蠢地做了一个简单的推论。我先假设宇宙是有界的,如果有界,那边界外必定存在,每个边界都存在边界外,这样无限个边界便是无限。而无限的宇宙意味着无限的物质,这样很难让自己接受,于是我觉得可能是人对无限的理解有错误。可是后来,我发现我把问题引到死胡同,以人太低能无法理解结束了问题,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关于宇宙的边界的一系列问题,人们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结合在一起,就可能使空间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却没有任何边界。这就类似于地球的表面,虽然地球的面积是有限的,但它却没有任何边缘,只不过地球表面是二维的。而空间是三维的,第四维时间也是有限的。

将宇宙的内容分割成物质和力的这种做法一直沿袭至今。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是连续的,人们可以将物质一直分割下去。我本来也一直这样觉得,可当我知道光速是所有物质运动的`速度的极限时,我就不太相信物质可以一直分割了。在狭义相对论发表时,人们还认为原子不可分割,后来汤姆逊证明了电子的存在,人们逐渐了解了原子的结构,质子和中子被认为是物质的组成单位。事实上它们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的。当然,现在还不能说是否有比夸克还小的粒子。任何粒子都有和它相湮灭的反粒子,也可能存在由整个反粒子构成的反世界和反人。如果你遇到了反你和你握手,你们将会在一个巨大的闪光中消失。

黑洞是时空的一个区域,它由恒星衰老坍缩而形成,其引力非常强,以至于任何东西甚至光都逃不出来。黑洞中存在时空曲率无穷大的奇点,在那里任何定律都失去作用,时间也将终止。根据广义相对论,宇宙必须有个开端,并且有个终结,空间——时间在大爆炸奇点处开始,并会在大挤压奇点或黑洞奇点处结束。当然,这只是基于一定科学理论的猜想,包括大爆炸也是,宇宙的开始与结束是否真的如此,还是个未解的迷。

《时间简史》这本书让我站在霍金的肩膀上,对宇宙稍微多了那么一点点的了解。相对于宇宙,人类的力量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如果宇宙注定要有终点,生命的存在就会那么没有意义。无论是小到地上的蚂蚁,还是大到人类的文明都将会消失在茫茫世界中。而我自己的所遭受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都必然湮灭在时间里,想到这里,不免有一些伤感。

一切存在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每个生命都要继续走下去。前面的路依然看不到尽头,生命仍然因为本能,因为信念,因为心灵的满足而活着,而这也就是宇宙之所以存在的意义。

那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知识的渴望会指引每一个人去探索和发现属于自己的星空,而人类就是这样在仰望星空的过程中不断前行。

《时间简史》读书感悟3

宇宙从何而来,他又向何处去,宇宙有一个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此之前发生了什么,时间的本质是什么,他会达到一个终点吗,我们能在时间中返回过去吗?在第一章的结尾,霍金提出了这些问题,一如艾伯特向苏菲提出的问题,“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哲学中最本源的问题促使苏菲开始思考,并在艾伯特的引导下开始了一次奇妙的哲学旅程,是时间简史的开篇,霍金也向我们抛出了宇宙学的基础问题,而后带领我们进行一次《星际迷航》。

这让我想到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当物体的速度达到光速的时候就能穿越时空。如果这是真的,有一天有人证实时间是由某种物质发出的话,我们就可以有时光机穿梭将来和过去。

一切的一切都联系着时间,当没有了时间,物质是否就失去了它的本质意义呢?也许物质存在于时间之中只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一种方式,或别的什么为我们制定的。没有时间的世界是一个没有连续性的平衡世界,因为时间与空间是一个整体,是坐标轴上的弦,失去了其中一根,假设是X轴,那么Y轴也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我说说我对宇宙的理解:我一直想象把地球当作一个细胞,而我们人类就是细胞里面的。每一个细胞都有着自己的生命,最终有一天这个细胞会枯竭。而宇宙可能就是一个人的身体内部。而这个人又是一个细胞里的微小部分……一直循环下去。

人类需要了解自己,以前的自己,人类渴望了解,在不断了解中不断进步,不断地走向未来。

《时间简史》读书感悟4

由于暑假里韩老师让咱们再看一本数学故事书,因此上个星期天,我就硬拉着父亲到上海书城给我买书。我想:一向都十分钟爱数学,而且又很钟爱看书的父亲,必须能为我挑出一本适宜我看的书。果然,父亲立刻为我挑出了一本他中意的书——《时刻简史》。

这本《时刻简史》是由著名的史蒂芬·霍金所写的。当父亲告诉我,他被尊崇为继爱因斯坦以来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时,我着实被吓了一大跳。我掂了掂手里的书,虽然很轻(只有100多页),但我想,里面包含的知识肯定远远超过了这个分量。

既然书名叫做《时刻简史》,那么书中所写的一切自然是和时刻有关的了。为了讲明时刻,作者从宇宙开始写起,而后说到空间,而后又说到黑洞,而后再说到虫洞,最后才得到了结论。书中的语言都充满了知识性与专业性,让我感到懵懵懂懂的。虽然如此,但我似乎也了解到了时刻。如果让我结合书中的话来谈谈时刻,那我会说:时刻确实能够是一种物质,正因万物皆是物质,如果时刻不是物质,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好处,但很明显,它对于咱们无比重要,咱们也无法离开时刻。用书中的一句深奥经典的话来概括时刻:时刻也许是不朽的,至少在咱们这些性命短暂的物质看来,那确实是不朽的,它在特定的时刻和空间内产生一个点,就这样无数个点连接在一齐,变成线,变成面,就无限制地编织下去,直到宇宙的结束,如果那宇宙没有结束,也就继续不朽地编织下去,做那宇宙创造者的寿衣。

我觉得这本书不太适合我看,毕竟我还没有学过物理,对书中所说的一切都还不明白,但我知道,这是一本对咱们人类来讲相当重要的书。我想:等我长大一点了之后,再读一遍这本书,到时候必须能掌握书中所说的知识。

《时间简史》读书感悟5

终于,在这个暑假,翻开了期待已久,向往已久的宇宙学经典巨著——

时间简史。存着好奇和疑问,带着懵懂与渴望,我,一次次惊叹,一次次恍然大悟,一次次为之精辟的理论而折服。在震撼与兴奋中读完了它。

《时间简史》是一部具有传奇色彩。他的作者,是身患“卢伽雷氏症”,无法言语,只能通过全身仅可活动的三根手指与思维敏捷的大脑来探求奥秘,发现真理的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继爱因斯坦后成就的物理大师——史蒂芬·霍金。

《时间简史》讲述了有关宇宙的起源和结局,谈及了令人瞩目的宇宙大爆炸与黑洞现象。从宇宙大爆炸理论中得出:宇宙的起源是由一个体积无限小,质量无限大的“奇点”在某一特定环境下爆炸而导致体积无限扩大而形成的。而宇宙的结局分两种:一种是宇宙无限膨胀永不停止(事实上现在科学家已证实宇宙正在膨胀);另一种是宇宙膨胀到一定程度后继而收缩,最后又变为当初那样的“奇点”,即所谓的无限循环。

这样大胆的假设与猜想是前无古人的,这样深刻的观察与结论是震惊世人的,这样精辟的解说与形容,是令人不得不心服口服的。可以说,霍金的理论,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宇宙观念,也为人们探讨与发现宇宙,做出了极大贡献。这让我们不得不由衷得赞叹,霍金,真是一位大师!

其实,这本书令我震撼的,远远不止这些。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内容如何如何新奇,它的猜想如何如何大胆,它的语言如何如何精炼,它的解析如何如何独到,更因为,霍金。

是的,前面我已经讲过,霍金是一名卢伽雷氏症患者。卢伽雷氏症是什么?患病之后全身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系统退化,整个身体几乎不可以动而霍金,正是这样。除了思维活跃的大脑,他,就只有三根手指了。是的,就是在这样极其恶劣的身体条件下,他没有像其他患者一样自暴自弃,反而激起了他对自己爱好的更浓厚的兴趣,让他更能心无旁骛的去研究。我们可以想象,他是怎样去坚持艰难的探索,去坚持自己内心中不灭的希望与梦想的。不能行动,只有艰难地翻阅各种书籍资料,只有在自己的大脑中发挥想象力,发挥扩散性思维,去思考,接而再去逐渐证明自己的猜想。

是的,他做到了。可是,我们呢?我们的身体条件要大大优越于他,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到呢?走到那一步,不需要别的,只需要,坚持,汗水,与信念。

用霍金的一句名言作结尾吧:

“上帝既造就天才,也造就傻瓜。完全是个人努力程度的不同。”

《时间简史》读书感悟6

《时间简史》相信这个名字大家并不陌生,这就是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著作。但也许我们之中的大多数并没有真正的阅读过,因为它对我们来说未免有些遥远且不能理解。

这是一本解释宇宙学基本原理,探索宇宙未来的书。虽然我只读懂了一小部分,但我依然可以从霍金幽默的言语中看到他对自由意志、生命价值和死亡的独特见解。虽然这是一本科学理论读物,却呈现了霍金令人惊叹的个人特质。

霍金总是用最平易的语言阐述着时间空间的本性以及宇宙的历史发展。他以简单的例子解释什么是黑洞虫洞,反粒子虚粒子的概念是什么。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宇宙的信息,也让我接触了许多从未知道的物理名词,它让我对浩淼无穷的宇宙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书中提到科学的伟大目标是寻找一个万有理论——一个能预言宇宙之一切可能现象,包括开端和终结的理论。我想万有理论会极其高深,我是不会明白的,但霍金却说“如果发现了一个完备的统一理论,那么他迟早也会同样的被领悟和简化,并在学校里讲授”。霍金是在告诉我们,宇宙与我们的关系在也许很复杂,但一旦找到解决的办法,就会得到大众化,也许在不太久远的未来,我们真的可以乘坐上时间机器,回到过去或者探访未来。可以再太空任意遨游。

霍金认为“我们将在下个百年将面临灭绝,除非开始向太空移民”。世界人口的快速增加的确加重了地球的负担,使得环境日趋愈下,不管我们是否真的会灭绝,能够移民太空,减小地球的压力,这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只是这需要我们对宇宙有足够的了解,对时间时空有足够的认识。

《时间简史》使我相信,在不太遥远的将来我们将揭开这宇宙之谜。

《时间简史》读书感悟7

用了很长时间读完了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

这本书是霍金的非常著名的宇宙学著作,涉及了人类对宇宙研究的历史以及写作当时宇宙学最新的前沿性问题。它被翻译成了40多种语言,销了1000多万册,被称作是国际出版史的奇观。我想之所以这么火,那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么一部深奥难懂的科学著作,写得却极其通俗有趣,贴切生动,像我这种科盲都能读下去,且能读完。

当然,我不能说我完全读得懂,毕竟用于研究宇宙的理论和学说太过“专业性和数学化”。我只能说是读了,大概了解了人类对宇宙本质探索的历史和进程,粗略知道了人类历史上有哪些科学家对“宇宙为什么存在”这个问题作出了哪些巨大贡献,并由衷地升华出了一种对这些引领人类理性精神的伟大科学家的膜拜之情。我想,有了这些,这书我就没白读。

读后,我有点儿感想:

其一,一部原本形而上的科学著作都可以被写得如此浅显(貌似,但这样的方法可以拥有相当数量的读者群)易懂,接地气,为什么我们很多的文学文艺评论却搞得晦涩拗口,让人感到高深莫测,悬在空中?实际上,有些东西有那么玄吗?

其二,我的数理化基础太差,以至影响到我阅读这类书的效果。不错,我喜欢读书,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我能读懂每个句子,但却不能保证我通晓了全篇语义。这真是很遗憾!在阅读中,我甚至想是否有必要系统地学习一下数理化知识,把小时候学过的捡拾起来,把那个年代没机会学的补充完备起来。我知道这难以实现。

其三,小时候养成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向会影响到人一生的阅读兴趣。小时候没有什么娱乐项目,读书就是最大的乐趣;那个时候书又少,所以抓到带字的就看一看。家里的书,包括哥哥们的语文课本(我的课本已全然是另一副样子),借来的书,得着就翻翻。记得家里当时有一本《辞海》分册,好像是天文地理方面的,已没有了封面,是我最常翻看的一本书。那时候小,爱幻想,对地上的事儿觉得没什么意思,对天上的事儿却觉得很有兴趣。这兴趣就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涉及到这方面的书喜欢看,涉及到这方面的影像更喜欢看。

可惜,我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太差了!再说一遍:这真的很遗憾!

《时间简史》读书感悟8

宇宙是无限的,因为他是无限的,所以画任何一条线都可以认为是中线,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认为是中心。就像人一样,我们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要坚信,我们是独一无二的。这边是宇宙给我的启示。

时间简史作为一部物理著作,也让我看世界的眼光有所改变。时间又初始吗?它有将在何地终结呢?宇宙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我开始想许多我原来从不关心的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发现了,我认识的世界真的好小啊!!

越来越发现,霍金好像一个哲学家,他几乎总是在思考着令我们无法想像的东西。但这本书无疑使我产生了对外太空的兴趣!我不得不承认霍金真的很伟大,他让我发现物力除了头疼的公式和数字外,还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奇妙世界!

第四篇:读《时间简史》有感

读《时间简史》有感

佚名

好书不仅能教人以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能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感,而《时间简史》这本书正是其中之一。该书作者斯蒂芬·霍金,不仅人格魅力无限,而且生平极富传奇,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贡献对于宏观物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霍金教授在孩提时代就已智商过人,对于研究事物常表现出超乎常人的专注程度,其破解难题的能力,更是令许多在大学时代就结识他的教授自愧不如。然而才华出众的霍金教授又是何等地不幸,21岁时就被确诊为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医生说他至多只能活两年半。这种打击之大可想而知!身体的不幸让霍金体会到了地狱般的煎熬,然而他却以孜孜不倦的科学精神在自己的地域中缔造了人类的天堂。不幸中的大幸,正如霍金本人自述:“幸亏我选择了理论物理学,因为研究它用头脑足矣。”不知他又是如何把这本书完成的,仅能活动的两根手指,需要敲打多少次才能完成这样的巨著?显然霍金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象征着在人类认知道路上不服输的精神,这种精神会引领我们不断进步,探求真理。同时也暗示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早发掘自己的兴趣所在和潜能优势,从而正确定位人生方向以及尽快明确奋斗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并快乐地历练成功,最终无悔人生。

该书不仅能使人励志,还是一本专业的科普性读物,谁若能够读懂全书的每一句话,他就已经够格攻读引力物理博士学位了。阅读此书,时时令人脑洞大开,思想无边无际,读后使人心胸豁然开朗。组成我们身体内的每一个原子至少也有60亿年的历史。所有在我们周围不断循环着的粒子都源自大爆炸,并且此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只是置入别的结构中去了。所以说在共同的物质基础的轮转中,今天的我,也许就是明天的你,来日化作山川草木风雷云雨也未可知。某种程度上,一个人就是他身边所有事物的总和,他的成长生活、言行处事,都深刻地受到身边的人和所处环境的影响,所以一个人应当关爱身边的人,为这个普遍相联系的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世界予我、我予世界。

我们看到的太陽光,实际上是8分钟以前的光。而我们在夜空中看到的那些闪烁着光芒的星星,或许早在几十亿年前就已经陨落了。看不见的,不等于不存在;看见的,或许早就不存在了。所以我们的感官感知,有着些许真实感却又伴随着极大的欺骗性,所以真正认识世界最终靠的还是心智。宇宙大爆炸之前又是什么?有学者猜测大爆炸是由数个宇宙之间的碰撞而产生的。如果真的存在着其他平行宇宙的话,那么在这多维空间当中,也许我的身边就存在着未来的

第五篇:读《时间简史》有感(定稿)

读《时间简史》有感

在假期中曾经出于对霍金的尊敬,对宇宙的好奇,对科学的热爱而去拜读了史蒂芬·霍金的著作《时间简史》,《时间简史》让我受益匪浅。

《时间简史》是由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黑洞理论和“大爆炸”理论的创立人史蒂芬·霍金撰写的一本有关宇宙学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将高深的理论物理通俗化的科普范本。在这本书中,霍金带领读者遨游外层空间奇异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带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质、时间箭头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对宇宙是什么样的、空间和事件以及相对论等古老问题做了阐述,使读者初步了解狭义相对论、时间及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学的奥妙。

“任何物理理论总是临时性的:你永远不可能将它证明。不管多少回实验的结果和某一理论相一致,你永远不可能断定下一次结果不会和它矛盾。”是我看《时间简史》中最受启发的一句话了,我理解这句话意思是,所有的物理理论,永远不能说是真理,哪怕是准确推测了一千万次,只要下一次出现了不符合的推断,那么这个推断就错了。正如马克思用理论捆绑人的座右铭,思考一切,换而言之也就是怀疑精神。怀疑精神是人类前进的动力,只有这样文明才会进步,不然,面临的结果只会是停滞不前。

以前我没想过这个观念,总觉的书上说叙述的物理理论,比如牛顿理论,就是真理了,丝毫不用改变,行之四海皆准的。却没想到,所有的理论都不过是一时的。这个理论存在的目的是更方便人的生活和思考。所有理论都是为了更好解放人,而不是用理论捆绑人。

关于时间简史所描述的物理内容我不想描述太多,作为一个初中生看《时间简史》难免会有一些不理解。看完这本书后我想表达的是,宇宙中蕴含着太多的秘密,纵然人类从未停止过对他的探索,但我们仍然越思考越迷茫。科学和哲学,这两者有其各自的领地,也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然而把它们结合起来看,相信问题会更加简单明了的多。其实它们是想通的,只不过概念被人为的分离罢了。看了这本书后最后懂的仿佛不仅是宇宙,时空存在原理,而是明确了我们自己的宇宙观,以及生命与宇宙的关系。

与一般哲学书籍不同的是,它提供给我们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用科学的思维去判断世界。与其说这本书完全是一本科普读物,倒不如说是哲学性的或

者能启迪内心的科学读本或许更为恰当。霍金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他心中所存在的宇宙,而是将我们引入了自己的内心深处,宇宙同样也存在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着迷。

下载读时间简史感悟总结(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时间简史感悟总结(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时间简史》有感

    读《时间简史》有感 读《时间简史》有感1 《时间简史》,霍金用了最简单明了,深入浅出的解释深奥的知识,可是对于我这个“理科文盲”还是具有与相当大的挑战性的。花了很长时间......

    读《时间简史》有感

    读《时间简史》有感 充满奥秘的世界,浩瀚无垠的太空,给予人类无尽的幻想。世界之外,未来之变,如此神奇美妙!——题记 有一个人,他战胜了疾病,创造了奇迹,他证明了残疾并非是成功的障......

    读《时间简史》有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神奇的宇宙 神奇的宇宙 ——读《时间简史》有感 071110126—-王苗 在这本书中,霍金将试图勾勒出我们心目中的宇宙历史——从大爆炸到黑洞。他简要地回顾过去......

    读《时间简史》有感

    宇宙与人类--读《时间简史》有感2101100317林熙宇在大学空闲的时间里,我平时参阅了一些文章书籍,其中有粗略拜读了一下著名的物理科学家霍金的《时间简史》。霍金谈论了他对宇......

    读《时间简史》有感

    读《时间简史》有感 ——个人假想宇宙空间浩瀚无边,对于人类这种生物来说只屈居于叫做地球的这一维度。 但是,从人类文明的开端至今,作为人类的弱小生物对未知领域的追求,或者应......

    时间简史读书心得感悟范文大全(汇编)

    时间简史读书心得感悟范文大全 《时间简史》是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创作的科普著作,首次出版于1988年。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时间简史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霍金《时间简史》有感

    读霍金《时间简史》有感 初次听说时间简史这个词还是在初一下半学期的时候。那时候对于宇宙的认识不过是来自于儿时看的《十万个为什么》和课本上粗浅的关于宇宙的描述。 中......

    作文 读《时间简史》有感

    充满奥秘的世界,浩瀚无垠的太空,给予人类无尽的幻想,作文 读《时间简史》有感。世界之外,未来之变,如此神奇美妙!——题记有一个人,他战胜了疾病,创造了奇迹,他证明了残疾并非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