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红旗下的自信
——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土木0904王先锋09231118
自我识字以来,便有了对毛主席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毛主席的形象既伟岸如斗士,又安详如慈父。一直以来,对毛主席的印象都是模糊的,直到今天读了毛主席的作品才发现,伟人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身躯的伟岸,更不是因为铁蹄的彪悍,而是因为思想的深邃。
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
本文成于1930年1月5日。当时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1927年大革命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将捕杀的网罗张遍了全中国,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之多,全党党员人数由中共五大时的57900多人锐减到10000多人,革命的主观力量大为消弱,工农运动走向低落,中国革命转入低潮。
面对严峻的形势,毛泽东写下了这篇文章,科学全面的剖析了当时中国的形势,以及敌我态势,笔触平实有力,鞭辟入里,将国内革命形势层层拨开,得出了“中国革命不仅必然会迎来高潮,而且很快会走向高潮”的结论,纠正了部分同志对中国革命形势的错误估量,指引了全国革命前进的正确方向,坚定了全党全国群众争取伟大胜利的立场和信心。
文章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入手,指出混战一天激烈
一天,一天扩大一天,却始终不能有一个统一的政权。进而引出农民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证明了工农民主口号的正确性。然后层层深入,由红军和游击队的存在和发展到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并最终将其归结为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指出这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在严峻的形势下,毛泽东冷静的看清了革命的形势,并将其总结为:
(一)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但是立足于中国落后的脆弱的社会经济组织之上的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政权、武装、党派等)也是弱的。
(二)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
(三)对反革命力量的估量也是这样,决不可只看它的现象,要去看它的实质。
(四)现时的客观情况,还是容易给只观察当前表面现象不观察实质的同志们以迷惑。
正是这种对形势的冷静分析以及敏锐的眼光,给革命带来了新生的力量,并逐渐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给全国人民带来了黎明的曙光。在一次次类似这样的革命实践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逐渐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正是凭着这柄有力的理论武器,克服重重困难,最终真的如毛泽东在文中写道的那样“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第二篇: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
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97—108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6月第二版。
最近读了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使我感触颇深。下面我针对这篇文章谈谈我对该文章主要思想的理解以及自我的心得体会。
一. 文章主要思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同志杰出的哲学著作,写于一九三零年一月五日。毛泽东的经典伟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在告诉我们只要发动了农民阶级的力量,集中优势兵力,实现革命割据,革命力量就一定会壮大,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针对党内出现的盲动主义和悲观主义思潮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用深入精辟的分析澄清思想混乱的一篇重要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写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1927年大革命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将捕杀的网罗张遍了全中国,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之多,全党党员人数由中共五大时的57900多人锐减到10000多人,革命的主观力量大为消弱,工农运动走向低落,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敢不敢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是中
2011级统计学
周秘
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
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必须回答的两个根本性问题。虽然如此,共产党人却并没有被严峻的考验吓倒,他们领导了武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开启了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篇章。中国革命由此进入一个新阶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即十年内战时期。1930年一月,面对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党内部分人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会迅速到来。他们有这种观念,主要是没有把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这件事认清楚。如果认识清楚了的话就会明白怎样才能真正地创造红军,成为将来大革命的主要工具。还有些人看大了革命的主观力量,而看小了反革命力量。结果,走上盲动主义的道路。在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党内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也是很自然的。但若从实质上看,那便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这在五卅运动及其以后的大革命运动已经得了充分的证明。信中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判断中国政治形势需要认识四个要点: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政权、武装、党派等)也是弱的;大革命剩下的革命力量的发展将是很快的将具有“星火燎原”之势;对反革命力量也要从本质上去估量切不可产生政治上的盲动主义或悲观主义;不可只观察当前表面现象不观察实质将特殊的小的环境一般
2011级统计学
周秘
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
化扩大化起来。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让全国人民认识到“中国革命高潮决不是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 毛主席在本文中引用了中国一句古语,说明中国革命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这一本质认识在五卅运动及其以后的大革命运动已经得了充分的证明。这句“老话”便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不仅反驳纠正了党内对革命前途的错误认识,更优先于很多人开始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对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况,是在党内盛行的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苏维埃精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领导中国革命的毛泽东思想逐步形成并成熟的突出表现。
二. 心得体会
毛泽东的经典伟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在告诉当时的革命家们只要发动了农民阶级的力量,集中优势兵力,实现革命割据,革命力量就一定会壮大,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而在今天看来,作为一个革命的先驱,毛泽东指出需要对革命保持信心,也需要用信心来感染周围的人,只要这样才能让革命的火种生生不息。星星之火好比一个人的激情,能感染他们。像是一个乐观
2011级统计学
周秘
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 的人也能带动他周围的人,微笑着生活。这星星之火是毛泽东同志对革命的激情与信心。农民是纯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当这美好而简单的生活被打破,被禁锢的心灵,看到了黎明的曙光,那星星之火,怎能不让人振奋?革命理论是星星之火,而革命理论被接受者是引燃物。只有先进的思想,能引起人们共鸣的思想,才能真正的燎原。
由当时的革命形势,我个人的愚见认为,着火点即特殊的历史环境,空气即当时迫在眉睫的革命形势,易燃物即在沉默中爆发的人们。在1930年的一月,大革命的失败,给骆驼的背上放上了最后一根稻草,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中国。要不要坚持革命?该怎样坚持?这是当时人们心头的大疑惑。对于未知的事物,人总是有恐惧心理的。而革命无疑是需要鲜血与白骨的,这在被压迫这么久的人心中,是多么能人恐慌的存在。人是不甘被压迫的,鸿鹄的大志终将显示。有时候国人需要一个陈胜揭竿为旗,来指引前进的方向。星星之火,在这特殊的环境下,才能愈演愈烈。《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拥有满腔激情,觉得自己的心脏都随之加速。革命是需要激情的,是需要热血的。星星之火,烧向了自己的内心,让人愿意为那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以一种遗世而独立的姿态,在中国革命的前进道路上孤身超出其他很多人很远,他引领着身后人民群众的行动和思想,迎着革命胜利的东方曙光前进,这曙光将他并不孤独的背影拖的很长、很长,那伟岸的身影撑起了一个民族的独立与自强。正如文章所说“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从中我看到了中国的美好前景。
2011级统计学
周秘
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珍惜革命先驱用鲜血为我们创造的和平,我们应该珍惜眼前幸福的生活。当今我们正处在指导思想多元化、意识形态多极化的复杂多变世界,正处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型产业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不仅要学好课本知识,我们还要学会把从书本上获得的真理理论和科学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实践当中,不断总结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为建设国家美好未来和构建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力量和智力保障,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1级统计学
周秘
第三篇: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学前专一宋子月***2
伟人的著作,需要有思想高度的人去读,这是我对读毛泽东的著作的理解。以前,读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都是走马观花,不去过多思考其深层次的内涵,即使有所感悟,也不去深刻领会。然而,在这次,我又一次地读到了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静下心来,翻阅资料,学习了这篇文章写作前后诸多关联文章。这才真正理解了毛泽东这一中国历史的丰碑人物,他所创造出的极具中国特色革命理论的伟大之处,以及从中体现出的他自身的睿智的思想和长远的目光。
经过翻阅查找资料,我才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语出自明朝张居正的《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文说:“究观近年之事,皆起于不才武职、贪黩有司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激而构煽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尚书·盘庚上》也记载说,“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是毛泽东写给林彪等人的信。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毛泽东同志说:现在虽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他在中国的环境里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这在五卅运动及其以后的大革命运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
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他还在文章中说:但我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栀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这上面的都是截取毛泽东同志在这篇文章中的一些原话。由此可见,毛泽东同志当时对中国革命了解那么深刻,分析如此透彻,而且可以站在圈外客观来判断中国当时的形势,当然,更令人佩服的是毛泽东同志应用了哲学的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可见其的博学多识,不愧为一代领袖,文韬武略,起之大家!这不禁让我想到毛泽东的另一篇佳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词抒发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慨。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可见毛泽东同志心伟大的胸襟,心系处于水深火热的人民百姓。
当然,我从这篇文章中也有所感悟。首先,让我认识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会遇到一些挫折,不如人意的事情。而我们不能随随便便在困难低头,不能出现一些困难就动摇和失去信心。我们应该认
识到在人生中这样一些小小的困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更应该积极的面对困难,树立信心,勇于和困难作斗争。其次,我们应该科学的分析事物,不可盲目猜测,以至于感到失望,失去信心。如果毛泽东没有正确科学的分析当时形势的话,那么当时的红军对前途的悲观失望的话,正可谓是动摇军心啊!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客观看待事情,科学的分析事情的发生和发展。再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正如文中所说的现在虽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从一点点的星星之火到可以燎原。足于说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且事物量变到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因此,我们在生活遇到困难也要一点点开始去做,慢慢克服,然后慢慢积累,由量变到质变,最后克服这些困难。
第四篇: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敬爱的党组织:
最近读了毛泽东写给林彪的一封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
那时在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行动问题上,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他们似乎认为在距离革命高潮尚远的时期做这种建立政权的艰苦工作为徒劳,而希望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影响,等到全国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然后再来一个全国武装起义,那时把红军的力量加上去,就成为全国范围的大革命。他们这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他们的这种理论的来源,主要是没有把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这件事认清楚。
有些党员从主观主义出发不恰当地看大了革命的主观力量,而看小了反革命力量。结果,走上盲动主义的道路,读后感《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那时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但是立足于中国落后的脆弱的社会经济组织之上的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也是弱的。这样中国革命的走向高潮,一定会比西欧快。在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党内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也是很自然的。但若从实质上看,那便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这在五卅运动及其以后的大革命运动已经得了充分的证明。
马克思主义者对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所谓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的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那时安定了不知多少党内的同志,使他们看到了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这星星之火,使胜利的红色旌旗飘遍中国,点亮了中国革命的灯塔,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党凭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和“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的艰苦奋斗作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第五篇: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读《毛泽东选集》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喜欢关注政治的人,也从来不去讨论政治,感觉那些东西都离的我好遥远,我很务实,有时候关注的都是我喜欢的或是学习中要用到的东西,比如说我对舞蹈的关注要大于其他任何东西,但是我现在发现我错了,因为有些事情的道理是相通的。从初中开始我就听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当时只是知道它大体的意思,不知道是谁说的,更不知道出自哪里。现在我知道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一九四八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姓名。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名批评林彪的地方作了删改。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被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对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古语,其实我们早就耳熟能详了,但是我们对他的深一步了解还是来自毛泽东的那封信,然年我们对这八个字又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毛泽东同志在这一文中阐述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中国从清末开始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中华民族更是受到了严重的创伤,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充分的认识到了中国的现状,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当时的时候,党内的同志对当时的时局没有正确的认识,他们相信革命高潮会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会有迅速到来的可能。他们认为当时的一些努力是徒劳的,毛泽东同志得知这种情况后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科学的分析了国内政治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批判了夸大革命主观力量的盲动主义和看不到革命力量发展的悲观思想,并充分估计了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毛泽东同志的这封信简直是及时雨,他以自己远大的革命目光,不拘于当前的思想,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道路。然后他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知安定了多少党内的同志及群众,并以最终的新中国建立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中国走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处境,开始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
透过这封信,我们看到了毛泽东同志以其独立的姿态,在中国革命的前进道路上超出其他很多人很远,他以自己远大的目光,谨慎的态度,引领着身后人民群众的行动和思想,为后人创造了这和平安逸的社会环境。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我觉得我们应该努力地向毛泽东同志学习,学着像他一样用思想辩别是非,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小看各种星星点点的小势力或小力量,因为假以时日,在一定的条件下,都会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不可忽视或具有决定意义的力量。所以我们要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从点滴做起,怀着信念,坚信星星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