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藏线》影评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
——评《青藏线》铁路人形象
《天路》中唱道:“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深情的道出了青藏铁路的巨大作用。修建青藏铁路是历史的使命、时代的需求、人民的梦想,众所周知,铁路是拉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青藏铁路的完工标志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国策的落实。
广阔无垠的雪域高原上,一个人匍匐前进着,向着太阳的方向爬着,爬向他的梦——《青藏线》铁路人共同的梦,无情的大雪埋葬了他的身躯,但无法埋葬他的梦,因为他用尽生命的力气高高举起“火车头”,举起他的梦;
他们对梦的坚持具有愚公移山般的毅力,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终于儿子继承了他的梦,青藏线接力因为梦想而传递。他们住着简易工棚,克服着生活和施工中的各种困难。一次地震,无情的将在建隧道中的建设者和慰问演出的演员永远地埋在了青藏高原上,他们伟岸的身躯和铁路永远地躺在了一起,就这样青藏线建到格尔木嘎然而止了;
2001年6月,十余万筑路大军再一次会师“生命禁区”,带上高科技决战青藏铁路二期工程,车流滚滚,精良机械设备上阵,全线铺开大干的阵容。铁路大军再次向青藏铁路发起冲击,面对地震、沼泽、高寒缺氧、隧道塌方等恶劣自然条件,面对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建设者们无所畏惧,前仆后继,向着太阳的地方挺进,只因为太阳的那边就是拉萨。
熟不知在海拔接近5000米的高寒冻土区,一次小感冒、一次拉肚子的小病,就有生命的威胁,铁路人以高科技设备和科学的施工方法,成功攻破了多项施工难题,经过五年的拼搏建设,建成了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强大。一条“天路”呈现在人们的眼前,雄鹰飞不过的地方汽笛声声,那是列车在飞翔;青藏人民为之喜悦振奋、载歌载舞„„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最高的铁路,全世界都在关注,我们输不起!”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这句话,令我感动,感动于生命的顽强,感动于生命的奉献。生命是宝贵的,而青藏线是在付出许多生命代价中诞生的,是生命创造的奇迹。铁路人身上折射出的宏大气魄、英雄气概以及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等高贵品质,可歌可泣可敬……在实际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和艰险远远超过电影中呈现出来的,因小小的感冒而献身,因缺氧失控而发生车辆事故,都是真切的事实。剧中的主人公、指挥长于明远,不正是铁建队伍中涌现的李金城、况成明、余绍水、邵尧霞等青藏铁路建设英模的化身吗? 为了输不起;为了对高原草甸等环境的保护;为了保护藏羚羊;为确保桥墩质量,在风雪中青藏线的建设者,冒着患高原病的危险,用棉大衣和自己的胸膛为桥墩保温……他们的种种英雄形象时常在我脑中浮现。
从来不知道修筑一条铁路需要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从来
不知道现今的中国人依然具有伟大的长征精神,从来不知道人类就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去拉萨的路有多远?很远也很近„„
假如没有《青藏线》,有谁知道这项工程的艰难,有谁知道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一幕幕感人的故事,又怎样传承伟大的“青藏精神”啊!
从1958到2006,英雄的三代筑路人在生命禁区挑战极限筑起全长1958公里的青藏铁路,筑起了中国铁路建设新的丰碑,多少烈士与铁路躺在了一起,多少泪水和思念与铁路纠缠在一起,它就像一条“长城”,不同的是:它是一条用精神和梦想铸就的“长城”,寄托了几代人的梦想和期待。
一条洁白的哈达飞翔在雪山上,在这片干净的土地上尽情地讴歌,讴歌青藏线可爱的铁路人,情系青藏线……
第二篇:青藏线媒体材料
青藏线媒体材料
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建设意义重大,通过这个工程,体现和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青海、西藏人民群众的关心、爱护,对青海、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
青藏联网工程建设有着很特殊、很极端的施工环境,面临着高寒缺氧、环境脆弱、冻土施工等难题,青藏联网工程的建设者们在这个过程中吃大苦、耐大劳、战严寒,克服极端恶劣气候,坚守在施工一线,用身体健康甚至生命意义上的付出,解决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工程建设得以顺利推进,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为全面成功投运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每一名参建者本身也承受着折磨和伤害,他们是用身体健康的极大代价,来换取这个工程、这项工作的成功,这是他们用鲜血和汗水,真心实意地为青海和西藏人民献上了一份浓浓的深情。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的重大决策,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相关部署,各参建单位的建设者走上前线,承受艰苦和磨难。在这种特殊自然条件和严酷施工的环境下,来自50多个单位、3万多人的建设大军汇聚于此,大家克服生理、心理和技术上的很多挑战,这就是我们十分认真地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所以工程取得今天的成绩,就是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
甘肃光明电力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有幸参与到了这项意义重大工程建设中来,在得知我公司监理标段为A标段之后,公司多位领导立即赶赴格尔木一线,对我监理标段沿线进行了调研,对现场环境、气候等自然因素进行了充分的摸底,最后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经过讨论和研究,确定了以年龄50岁为界限的人员上线原则,安排部署公司精兵强将赶赴格尔木开展青藏线监理工作。
青藏线工程要在高寒、高海拔、缺氧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对每一名监理人员的身体健康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为了保障监理人员现场身体健康及工程质量,青藏线任命了3名总监理工程师实行ABC角制进行轮换,对现场监理人员实行每两个月一次的轮换。
在基础施工高峰阶段,由于现场施工环境极为恶劣,经常伴有大雪和大风天气,加之氧气含量较低,对人员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保障参建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为了保障工程建设进度目标的顺利实现,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建设总指挥部每5km配备1名监理人员的要求,我公司再次组织安排监理人员赶赴格尔木施工一线,在基础施工高峰阶段共计配备了49名监理人员参与到了工程建设中来,这样庞大的工程建设队伍,在我公司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初到格尔木,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习服管理办法,我公司全体监理人员在现场进行了体检、习服工作,由于突然从低海拔地区来到高海拔地区,个别监理人员还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在国家电网公司格尔木习服基地,所有监理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习服适应过程,通过服用高原红景天等药物,使得高原反应没有再出现。
在工程开工以来,由于青藏线工程要面临冻土基础施工、预制基础、热棒安装、玻璃钢模板等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国家电网公司建设总指挥部组织全体参建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培训工作,使各参建单位对这些新技术、新工艺进行了充分的认识和掌握。我现场监理项目部在参加了这些培训之后,针对高海拔、冻土地区基础施工,结合本工程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特点,为了在过程中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积极参加由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冻土基础知识与施工关键技术及装配式基础施工工艺、热棒安装施工工艺培训,并积极参加由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热棒安装标准化施工工艺、装配式基础标准化施工工艺、冻土基础施工工艺及冻土基础回填标准化施工工艺的试点观摩,通过观摩学习掌握了冻土施工的及回填的重要性,掌握了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编制了各类培训资料,制定培训计划,对全体监理人员进行了基础分部工程安全、质量技术交底和培训(包括土石方及基础质量,冻土施工及热棒、玻璃钢安装质量,强制性条文,土石方及基础安全,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监理项目部所有人员均通过质量考试和安全考试合格后方批准上岗。
为了方便监理员熟悉掌握各道工序(各分部工程)施工状况,我们给每人配发一份复印图册,以便用于现场核对工程技术参数。在开展监理活动中,我们采取了旁站监理和巡视监理相结合,这样既加强了现场监理人员的责任心又能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真实情况,有利于不断改进工作,总结经验。做到了旁站监理到位,旁站记录、隐蔽检查签证齐全。
在每个分部工程开工及监理初检前,监理项目部分次对其进行了基础工程、铁塔组立、架线工程的技术交底、监理工作培训和考试,针对冻土基础施工及热榜安装进行了专项交底,并对每位监理员提出了严格要求。我们的口号是“强素质,树形象,严监理,促和谐”。特别强调了在开展监理工作过程中,必须做到公平、公正、独立、自主,依法监理,照章办事,不准私自脱离工作岗位,建立严格的请、销假制度。
在各分部工程开工前期,根据工程进展、总指挥部和业主项目部的相关要求,按照2010版监理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编制修订完善了监理项目部内部的相关资料并上报业主项目部进行了审批实施。并积极主动配合施工单位开展施工前的开工准备工作,进行了线路复测和地形、地貌基本情况调查工作;为了加强和提高监理人员的工作技能,组织对全体监理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和监理工作交底,认真学习了监理规范、冻土基础施工监理手册、各分部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各项监理制度及监理职责,使每个监理人员充分明确树立监理就是为业主服务的思想,积极投入到各自的监理岗位忠于职守。
我监理项目部要求现场监理人员每天电话汇报身体健康状况和现场工作情况,由监理项目部监理人员负责登记,建立人员健康台账,和现场浇筑台账。在每天的汇报中,有很多监理人员感冒了,但是还是坚持在一线,履行着自己的监理职责,有些基础浇筑一直从白天持续到凌晨,我们的监理人员也同施工班组一起,战斗到凌晨,直到基础浇筑完成,才返回驻地休息。
青藏联网工程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绝无仅有的一项工程,能够参加到这样的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每一名参建人员都应该感到自豪,每一名参建人员也都在为工程目标的顺利实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也涌现出大量的先进工作者。
在青藏线施工现场,海拔每增高1000m气温就降低6~5℃,在海拔4000-5000m的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而一个个电网人依然坚守在施工前线。因为按照多年冻土地区基础开挖要求:冻土基础的开挖关键是保持土壤冻结状态,减少人为扰动,同时要做好遮阳防雨雪措施以保持坑壁的稳定,并采取抽水排水工作。在这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的青藏高原,有掏挖基础、锥柱基础、灌注桩基础、预制装配式基础等多种基础的施工,再加上高海拔、高寒、缺氧,这进一步加大了施工难度!为了保证冻土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进行,加强施工过程加强管理,监理项目部根据施工单位投入力量,从2010年10月开始监理项目部督促施工2标段已按冬季施工方案进行了混凝土浇筑,并配备现场监理26名,从基坑开挖、原材料检查、钢筋绑扎、水温加热、防冻剂添加、混凝土搅拌、混凝土下料、振捣、混凝土保温、基坑回填进行了全过程旁站,并由质量专责每天对每个作业点进行巡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处理。保证每基有人监管,确保了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就在这寒冬的青藏高原,就连喘气都很困难,可是却有一位值得大家尊敬的质量专责,他没有一天离开过现场,他每天都要到现场给监理人员就现场存在的问题及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指导,从施工质量、安全到现场布臵的每一个细节他都会很有耐心的去检查、指导,他就是我们甘肃光明监理公司青藏线监理项目部质量专责王国良。
“既然选择来到这里,就要坚持好好干。”这是他给大家常说的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每一名监理人员,让他们坚持到了最后!从检查基础钢筋开始到测坑深、打垫层、砂石料、水泥的检查和混凝土的浇制,从安全工作票的检查到安全帽的佩戴、基坑护栏搭设、搅拌机械的接地等等,都是他亲自在现场进行检查和指导。
今年3月,工程已进入铁塔组立和架线阶段,而青藏高原仍是寒风肆虐、雨雪交加。他一人承担着本监理标段的全部质量管理,不但要完成所有的资料,还要去现场指导管理工作!从一次次塔材的到货验收、铁塔的组立、初检、中间验收等再到一个个张力场、牵力场的布臵和一个个附件的安装、一根根导、地线的展放、一个个跨越架的搭设等都能看到他得身影。
看着那一座座铁塔拔地而起、一条条银线织成电网和那一盒盒的资料归档,还有一次次的资料检查一直到国家电网公司项目管理流动红旗的评选,几乎每个晚上因为工作加班,他休息都到12点以后了,但第二天依然起的很早就开始工作了!他对工作的这种敬业精神让我们知道工作不仅要有“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精神,还要有“客观、公正、科学、求是”的工作态度!更重要的是从他身上我们才真正领悟到了什么是“缺氧不缺斗志、缺氧不缺智慧、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追求更高”高原精神!
在技术管理上:高标准、高起点,按国家电网公司和业主项目部要求制定了详细、规范的监理规划,监理细则和旁站方案,打破了以往常规,按各分部工程进展情况及时编写了具有针对性的分部工程监理细则,并在分部工程动工前,按细则中的要求对现场监理人员集中培训,指导各分部工程的监理工作。在工程开工后的准备阶段,监理部及时按照2010版监理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对各种报审资料及相关记录进行了统一,规范工程建设程序、统一标准,使本工程从一开始就走在了科学、严谨、规范的轨道上,为创建优质工程奠定了基础。
根据本工程实体进展情况每月出具技术质量总结,并按分部工程出具质量评估报告及质量通病防治评价报告。
对施工单位的各种报审资料及相关记录进行了统一,规范工程建设程序、统一标准,使本工程从一开始就走在了科学、严谨、规范的轨道上,为创建优质工程奠定了基础。
协助业主项目部制定了土石方及基础工程、铁塔组立分部工程、保护帽制作、架线及附件安装施工工艺要求,各单位都严格执行,最后经运行单位严格的验收和检查,全线完全做到了统一一致,工艺美观。
在质量控制上:根据施工区段划分,制定了监理人员工作任务书,明确相关监理人员的职责,细化工作内容,量化工作成绩,指导各岗位监理人员的工作,并根据过程控制进行考核。保证实施效果。
冻土基础稳定是线路的关键,在冻土基础观测期间协助业主项目部编制了冻土基础变形观测计划和观测方案,督促施工项目部在过程中严格执行;在每月一次冻土基础变形观测工作中,监理人员根据分工各自履行监理职责,对检测的数据进行监督确认及分析,保证了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做到事前督促、事中监控,事后分析。在原材料控制上:为了做好对所供材料的到货验收工作,监理项目部预先编制了各种材料的到货验收方案,并积极协助国家电网公司物流中心,督促工程材料到货,组织物流、施工、各供货厂家对到货材料清点,检查质量、规格,组织验收和登记,尤其对塔材及架线材料的质量检查中,为杜绝不合格品流入现场,在材料到达施工单位材料站时,采取未卸车之前对主要部件检查核对,较大程度上减少了返工处理的工作量和安全隐患。
在进度控制上,坚持以“工程进度服从质量”为原则,保证按照工期安排开工、竣工。(注合同工期要求为2012年6月30日竣工,国家电网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总指挥部将工期调整为2011年11月底具备双极投运条件,根据总指挥部要求对工程进度计划进行了滚动式调整)确保2010年7月开工,2011年8月底全线贯通,2011年9月底完成自检、验收、消缺工作,10月底具备投运条件。施工过程中根据需要适时调整施工进度,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超前完成工程阶段性里程碑进度计划和验收工作。
取得的成效:2011年6月25日获得了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第一次项目管理流动红旗;
2011年7月12获得青海省电力公司组织的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 “六赛一创”安全质量流动红旗;
在国家电网公司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总指挥部、国家电网公司质量监督总站、中国电力协会分别组织全国各地权威专家对格尔木~拉萨±400kV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进行的竣工验收及创国家电力工程金奖检验时,对甘肃光明监理项目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率先领先完成了合同范围内的所有工程目标给予口头表扬,对我监理部安全、质量的有效管控及2010版监理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的贯彻落实等方面给予了肯定。为确保本工程“零”缺陷投运及创“国家电力工程金奖”奠定了基础。
第三篇:青藏线通信施工调查报告
青藏线通信施工调查报告
作者:66文 来源: 更新时间:2008年11月23日 编 辑:DB
内容摘要:全线只有4处隧道,从北向南分别为昆仑山隧道、风火山隧道、羊八井2号、羊八井1号隧道,都不在我单位施工区段。据十六局介绍,明年九月份才能铺轨到我单位施工区段北起点雁石坪,南线铺轨工程明年开工,从安多向南北两个方向铺轨。
七、生活保障和卫生防疫 由于青藏铁路位于高海拔地区,特别是我单位区段,是在青藏高原的无人区,当地的生活保障和卫生防疫资源非常稀少。
关键词: 施工区段 羊八井 隧道 铺轨 卫生防疫 石坪 青藏 安多
2003年10月9日至24日,我们三公司一行3人参加了由电气化局组织的青藏线施工调查小组,于10月9日到达北京集合开会之后,10日乘车出发,11日到达兰州,停留一天,乘车于13日到达青海省格尔木市。在格尔木停留4天时间适应高原环境,并进行身体检查,做上线准备工作。在此期间,先后拜访了铁道部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中铁基建总公司指挥部的有关部门和领导,走访了中铁十二局指挥部和生活物品供应站以及隧道局习服休养基地,咨询了站前局的施工情况和后勤医疗卫生、生活物品保障情况。17日开始上线调查,当天到达沱沱河铁三局指挥部并住宿其招待所。18日由沱沱河出发,在我单位施工的北线起点雁石坪,到十六局进行了拜访,之后经望唐、唐古拉山兵站,到温泉铁路和青藏公路分开,因时间紧迫,气候环境条件影响,未能走到铁路施工沿线;经唐古拉山口,过我单位施工南线起点安多到达那曲十九局指挥部,住宿那曲市。19日由那曲出发行程300多公里到达拉萨。拜访了指挥部分部有关部门领导,停留
三天,于22日到达成都,乘车于24日回到郑州单位。
由于本次青藏线施工调查是在局统一组织下,有局施工生产质量部和生活卫生部以及四个施工单位组成,要求统一行动,又赶上秋末冬初,高原气候多变,时间紧迫,未能进行详细调查,只能是走马观花地看了
一遍,该走到的地方没有走到,该深入了解的事项尚未完成,只能简要地报告如下。
一、地形、地貌状况、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管线分布情况
新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出格尔木原已建成30公里,新线建筑长度1112公里,格尔木海拔高度2800米,出格尔木150公里左右即上升到4000米以上,此地段约800多公里,经羊八井隧道后海拔降低,至拉萨海拔高度为3600米。我单位施工区段以唐古拉山口为中点北到雁石坪,南至安多,是全线海拔最高地域。全线只有4处隧道,从北向南分别为昆仑山隧道、风火山隧道、羊八井2号、羊八井1号隧道,都不在我单位施工区段。全线桥梁较多,在我单位施工区段有大桥六座,中小型桥梁比较多,主要是穿越公路、河流、沟壑。新建青藏铁路沿雪水河而上,经山川到高原。山川较为险峻,无植被;高原山峦蜿蜒起伏,有植被可放牧。我单位施工区段虽在唐古拉山两侧,也属高原地貌,大部分是风化石夹土,上有植被,环境保护要求较严,水源丰富,有河流、小溪、雪水潭,但不能饮用。大部分地段可以进行机械化施工,其它地形复杂地段由于机械无法进入地段只能进行人工开挖。据从站前局了解,近年未发生过地震、热融滑坍、融冰泥流、冰锥、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由于我们这次调查不太详细,对于这些灾害的爆发的周期与时间,无法确切掌握。地下水也很丰富,地下5-10米,属化雪渗水,虽然没有化学污染,但细菌污染严重超标,必须经卫生防疫部门化验,净化处理达标后才能使用。
在我区段雁石坪到望唐段,中国电信的光缆与铁路基本平行,开挖时应注意光缆标识。其它地下管线基本
上没有。
二、站前工程进展情况
新建青藏线格尔木向南400公里已铺轨完成,进入尾工处理阶段,大桥上有铁皮槽预留,站前工程局大部分人员已撤回。我单位施工区段路基已形成,桥墩已做好,桥梁未架设,基本满足通信线路施工条件。据十六局介绍,明年九月份才能铺轨到我单位施工区段北起点雁石坪,南线铺轨工程明年开工,从安多向南北两个方向铺轨。安多以南400多公里路基尚未完全形成,桥墩正在施工,羊八井隧道刚刚打通,预计明年我们会先上线施工。北线铁五局试验段通信工程已挖沟,由于没有设计图,设计院、监理、施工单位共同进行了线路定测,光缆至今未确定,确定之后才能敷设。光缆具体芯数未定,可能在60芯以上。
三、交通通信状况
青藏公路于去年刚刚修复完毕,为双向两车道沥青路面,路面平坦,但不宽敞。铁路基本上与公路同行,但我单位施工区段只有雁石坪到望唐四十公里与公路同行,望唐到安多160公里铁路与公路分开,最长直线距离为30公里。站前局在铁路旁修有便道,属无人区地带,便道上行车有严格的要求,便道两旁有明显限界,不能逾越,不能破坏植被,否则将受到重罚。青藏公路,交通事故频繁,已成为职业杀手。据站前局人员讲,由于高原缺氧,事故原因多为司机驾车疲劳,交通事故伤亡远远高于工程事故伤亡,成为施工
工程局的遗憾,我单位施工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格尔木可以租到各种车辆,但一般在青藏公路上跑的车辆为越野吉普、依维柯、东风康明斯。租车的费用非常大,一天租赁费都在500元以上。比如我们这次调查租车,租的是猎豹越野车,每天在1500元/台以
上。
青藏线通信系统,中国电信光缆已经沿公路通向拉萨,但由于青藏线人员稀少,城镇不具规模,开口不多,沿线电话利用率较低。为此,青藏铁路开工之后,中国铁通格尔木分公司在沿线建设了一套临时吊挂光缆通道,基站采用太阳能基站,为青藏铁路建设施工单位服务。具体到我单位施工区段,雁石坪为一小镇,安多为一小县城,中国电信和铁通都可利用,但在沿线,必须采用铁通的临时通信线路。在雁石坪今年刚开通了有联通的信号,但是还没有移动的信号,在安多联通和移动都有信号,在区间则没有任何信号,只能使用对讲机通话,而且由于我区段处于高原多山地区,对讲机通话距离受限。为保持项目部和各个方面
良好的通信联系,装电话时应与局指挥部咨询联系,来决定利用铁通还是电信的电话。
四、气象条件、人文环境和劳力资源状况)%W#*OIX M jW•OAa-+'“B4=dr0Vy-外语论文U l9ku(1b,`?z8.5y}8C%
青藏线沿线的气候变化比较异常,昼夜温差比较大,号称日有四季,春冬季多风沙,夏秋季多雨水,并伴有雷暴冰雹天气。在我单位施工的区段,气候条件更加恶劣。高原的紫外线比较强烈,日照强度大,常年伴有大风,根据站前局介绍,强烈的大风可将他们所设立的广告牌(4*Ф50的钢管)吹成90度的直角弯。为此,我单位在施工时应加强防范,采取防冰雹大风以及雷暴的防护措施。建议配备统一的抗紫外线防寒服、遮光镜、防寒帽,防寒皮手套、防冻鞋、防晒霜。青藏铁路的最佳的施工月份为六、七、八、九月。本区段人烟稀少,只有少数的游牧藏胞。藏族有其特殊的宗教信仰,一般称其为”藏胞“,不能称呼”藏民"。要尊重藏胞的风俗习惯,对于藏胞的朝拜不要围观;要尽量与当地的藏族同胞少来往。青藏线上无小事,事事都要讲政治。
当地可利用的劳力资源几乎没有,据站前局讲,要用就用青海本地的民工,尽量不要用藏族民工和内地来的民工。根据青藏线总指挥部的规定,民工一天的生活费为15元/人,工资一般在1500元/月左右,职工生活费一天为20元/人。要求民工和职工在劳动保护程度和生活医疗卫生上享受同等待遇。据了解,站前
局的职工月收入高的有一万出头,低则为五千元,平均月收入为八千元左右。
五、环境、动植物保护情况和水、电、燃料、资源状况
青藏线铁路指挥部对铁路沿线的环境保护要求非常严格。青藏高原的植物生命非常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野生动物比较稀少,大部分都是国家保护动物。在开挖电缆沟时,若经过地方有植被覆盖,需先将植被移开种植,待施工完毕后再将植被恢复。在施工过程中严禁捕杀和食用任何野生动物,遇到藏羚羊迁
移时,需停工避开,待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据了解,本区段没有猛兽(如狼、熊、蛇、豹等)出现,但
还是要做预防措施,特别是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小组施工情况比较多,应多加防范。
当地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大多不能饮用,可做工业用水。我们区段在雁石坪和安多都有经卫生防疫部门检
验过的水可以购买作为生活饮用水,需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
我们区段没有电力资源可以使用,需要自己发电;在格尔木可以租到功率大的发电机。公路沿线只有雁石
坪和安多附近才有加油站。
生活燃料一般为液化气,但需在那曲或格尔木购买,建议从那曲购买。生活用煤十分昂贵,在格尔木是四百多一吨,到我区段内的城镇达到八百多一吨。站前局的基地宿舍一般都用电热毯或柴油炉取暖,发电机
只提供照明和办公用电。
我区段其他资源也比较稀少。水泥在不冻泉、那曲或格尔木可以购买,水泥制品可以在低海拔地区预制成品。在离雁石坪十多公里的地方有个沙场;站前局一般都有石料采集场,可到他们那购买石料;全线都没有砖可购买,必须到格尔木购买,成本较大,据了解,到现场的成本大约在1.05元/块;钢材必须在格尔
木购买。
六、当地房屋和医疗设施可利用状况
由于青藏高原人烟稀少,青藏铁路沿线各站前局几乎都是自建房,只有在那曲市等比较大的城镇才有可租用的房屋。在我单位区段,没有可以租用的房屋,建议我单位在雁石坪和安多建立工程施工项目部;物资堆放地由于地域宽阔,不成问题,只是必须注意环境保护问题。十七局在温泉兵站设有指挥部,建议与之联系,是否将指挥部与之设在一起。尽量以租房为主,实在没有就必须建房。据从站前局了解,建房的费用比较大,砖房费用为1400元/平方米左右,简易保温房费用为900元/平方米左右,民工一般住可移动保
温帐篷。
在我区段除安多有个三级医院以外,当地没有其他任何医疗机构。各站前局指挥部都设有二级医疗机构,有高压氧仓。据了解,铁道部的专设医疗设施费用已给各站前局使用完,站后施工已没有这部分费用,要求利用站前局的设施,费用可向青藏铁路指挥部申请。建一个4~6人的高压氧仓的费用需要30万以上。建议项目部设立卫生所,有两名以上的医生,工班要有保健卫生员,同时负责职工和民工的医疗保健工作。
局指挥部可能要成立工地医院,配备救护车,一旦发生疾病,应联系局指挥部,及时将病人送到站前局医
院进行治疗,不能拖延。
七、生活保障和卫生防疫
由于青藏铁路位于高海拔地区,特别是我单位区段,是在青藏高原的无人区,当地的生活保障和卫生防疫资源非常稀少。站前局施工都很集中,他们都在格尔木或拉萨建立了后方生活物资供应基地和食品、蔬菜加工站,配备了冷藏车辆。基地根据工程施工项目部提供的清单,定期定量的运送生活物资。据了解,一
台冷藏车(10吨)的费用为50万左右,依维柯改装的冷藏车,小型的也要30来万。
结合我们区段的实际情况,据我们在安多县城了解,在当地有菜市场可以购买到蔬菜;那曲市也可以购买到各种食品和蔬菜,为防止口蹄疫,肉制品必须到那曲市购买经卫生防疫部门检验合格的产品。安多县距离那曲市只有100多公里,因此,没有必要特意购买冷藏车。据调查,那曲市馒头0.2元/个,青菜2元/斤,其他蔬菜价格更贵,肉制品以牛羊肉为主,价格和内地相差不大。建议食堂配备一定容量的高压锅、液
化气灶、消毒柜、大容量冰柜、蓄水池,保证给职工提供安全、卫生的熟食品。
第四篇:读《当兵在青藏线》有感1500字
读《当兵在青藏线》有感1500字
文/红叶
我与作者应该说是老朋友了,与作者的认识纯属偶然,也得好好的感谢下“强军论坛”这个温馨的交流平台让我们相识。虽然是老朋友,但交往也只限于论坛、论坛短信,我们一次面没见,一个电话没打。我只是一名平凡的士官,而他现在应该是驻青藏线某部的副政委吧(这个情况也是从论坛了解到的)。记得读他的第一篇作品是《女兵小熊》,而后他又推出了女兵……一系列女兵。那时我还在论坛里面笑话他说:“你带的女兵还真多,下步准备再写下哪个女兵啦?”也是从那时起,让我从论坛的众多网友中关注到他,以后只要是他的帖子我必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好像也感受到我这个朋友的关注,不知不觉中我们也成为朋友了。我有事经常会发论坛短信给他,他也是只要能帮助的肯定帮助,这也给我的写作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我现在写作,可以说是受了他很大的感染吧。前段时间他又推出了《当兵在青藏线》共计十二个章节,由于自己也要上班,刚推出时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关注。近几天稍闲点,终于全部看完了,这一次的拜读,让我再次的领略了作者的文笔功底,真是深深的佩服。
在读完以后,我个人认为如果要是我写作这样的作品,肯定会选择以连载小说的方式,而他却是选择生活纪实,后来细想,觉得还是这样更贴近于生活吧。在文中有很多地方其实语言用得也很平凡,但是恰到好处。特别是对当地的民风民俗了解之深、对有关资料的收集之多令人敬佩,可以说他为了写这个《当兵在青藏线》系列还是花了不少精力的。通过这篇作品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到青藏线官兵的生活环境之艰苦,而他却没有半点说自己感觉艰苦,却以“习惯”二字概括了。“习惯”这二个字也是我们脱口而出的,但是要我们在那么艰苦的地方,谁能说习惯那里的生活,而他一呆就是12年半(也算13年),他的这种扎根青藏线的精神真的是值得我们全军官兵学习。在文中还时不时的看到他说几句藏语(但会用汉语加以解释),这更加说明了他已通过十多年在军旅的生活,已完全把自己融入到青藏高原中去了。在我们内地办公室是根本不允许养花的,因为我们养花真的是太容易,而在青藏线上却大力推广养花。我以前曾也在海岛上生活过,其艰苦条件也是刻骨铭心的,但能养花。相比之下,真是小乌见大乌,真的不难想象条件是多么的艰苦。战士们为了养花,自己把21金维他舍不得吃,而拿去养花,可见要是能在青藏线上见到一点点青绿是多么的不易。想起在海岛的日子,军营里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这也是形容海岛生活的艰苦程度吧。海岛都如此艰苦,青藏线呢?我真的不敢想象。在海岛上我们虽然也缺少淡水,但还是马虎够用,而青藏线上的水里面有(仅在五道梁地区)小红虫子,他们也知道喝了对人的身体不好,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埋怨,而且还乐观的把这种水称之为“肉汤”。我没去过高原,也不知道高原反应是怎么样的感觉,会出现什么状况。但从他介绍的气候条件以及地理状况,我知道他说的绝对丝毫不夸张。由于气压的因素,睡觉都流鼻血了,这还算轻的。里面还提到过一个排长,因为高原反应,得了“高原肺栓塞”而牺牲了。让人最心疼的是,有一个家属在山下等待着丈夫下山,好让一家团聚。可一等再等,由于工作丈夫而走不开身,最后他只好带着年仅2岁的孩子“小龙”上山。“小龙”由于高原反应而献出了年仅2岁的小生命,我读到这里的时候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了,让我再次的陷入其中。在12篇文章里面,我看到的最低海拨是3670米(拉萨),最高的是唐古拉(5231),“唐古拉哨所”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吧。我在没当兵之前就听说过的,来部队以后也是经常听到其环境的艰苦程度,包括到现在还时不时与战友开玩笑说“想锻炼自己,去‘唐古拉哨所’准没错”。在西藏的条件是艰苦的,但也有着一个世界上最具特色、最富魅力的城市拉萨。布达拉宫是整个西藏的象征,那个地方也是我一直很向往的,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作者生动的语言描述着布达拉宫,让人感觉好似曾经去过那个地方,只可惜没看到他传几张布达拉宫的相片上来让我们饱饱眼福。想想那海拨3670米,如果以后有机会去那里,不知道会不会有高原反应,再想想作者笔下的官兵们,长期生活在那里,此时,我只想立正站好,向他们致以军礼,向他们致敬。
第五篇:影评
《国王的演讲》的感想
江西财经大学
2010 ~ 2011 学年第 2 学期期末考试
论文题目 《国王的演讲》的感想
课程编码 08A92 选课班 A01 课程名称 影视鉴赏 任课教师 王妤彬老师 学 号 0080175 姓 名 甘意芳
学 院 工商管理学院 专 业: 人力资源管理 考试时间 2011年 6月8日
《国王的演讲》的感想
《国王的演讲》的感想
说起写一篇影评,一开始就习惯了到网上搜索一下,改一下就成了自己的一篇影评,但老师说要原创,因此我不想自欺欺人,即使自己写的东西很肤浅,也就谈一下自己对这门课和这部影片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以前,我不喜欢看电影,也很少看,因为觉得电影不像电视一样,电视会显得更真实和像生活一样,而电影更像是一种压缩和快进,中间过渡的很快,也少了很多生活化的元素,但自从上了影视鉴赏之后,对电影的态度和想法有所改观,感觉虽然短短的一两的小时,但有很多东西和精华溶缩在里面,拍摄一部电影有很多的方法和技巧,电影中的一个画面往往传达了深刻的寓意和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虽然现在对电影中的一些方法还不能掌握和理解,但现在最起码有着这样的思维,也在慢慢学着领悟电影中的美。
我对所要讲的这部电影也没有很深的感悟,只是觉得其中一些场景很感人,当一个有着口吃的王子当他要面向那么多人发表他的演讲,而他又讲不出来的那种痛苦,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舞台上,口吃者经常是以大众笑料的形象出现的,人们经常拿他们的语言障碍来开玩笑,甚至是讥讽,没有什么人能理解口吃患者的痛苦,明明有表达的能力却常常招来讥笑,他们的痛苦只有天知道。《国王的演讲》开头科林.费斯那不停颤抖的嘴唇和紧绷的面部肌肉都传神地表达了那种想要表白却无法痛快说出的痛苦,也许不仅仅是痛苦,还有愤怒,这种愤怒源于对自身缺陷的痛恨和无奈。这种情真意切的表演瞬间打动了我,情感的天平立刻倒向了这部平实而又生动的传记片。他的这种永不放弃,克服自身的缺陷的这种执着,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生活着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上帝永远是公平的,生活中也是有得必有失,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直面生活,不要逃避问题,问题不解决不会消失,只会越积越多,因此,但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竭尽全力去解决问题,不管结果会如何,我们不会留下遗憾,因为我们努力了。
《国王的演讲》中的乔治六世是个羞涩内向,脾气欠佳的口吃者,在大多数时候他只是一个稍带不安的丈夫、一个诚惶诚恐的儿子、一个被哥哥所凌驾的弟弟、一个深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和普通人一样,但是他却是个不普通的普通人,他有着皇室的威严,但是内心却脆弱、焦虑,缺乏自信心。这部电影就是通过描述其继承皇位和与口吃斗争的心理挣扎与奋斗的经历来塑造这个人物。电影没有
《国王的演讲》的感想
一般历史传记片的压抑感和沉重感,整片以较为轻松、较为平淡的节奏来叙述故事,电影中很多时候乔治六世被摘除了国王的皇冠,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却承受着比一般人更多的压力,而这些压力让他怯懦、恐惧、愤怒,但是面对大众、他必须表现的自信而坚强。在与自我的斗争中国王逐渐的成长,正如罗格所言,他会是一个好国王。
而这样的一个人在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面前,他的口吃症状似乎又没有那么严重,因为在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面前,我们很放松,我们无所顾忌,没有外界的压力和评论,是真心相对的值得自己信赖和依靠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呢,人往往带着各式各样的面具伪装着自己,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人与人之间少了信任,似乎人与人的感情都由利益联结,只有亲人和真正的朋友之间才让人感觉还有真情在,还能感受到难得的温情。他和他的妻子之间的相互扶持,他的妻子为了他的病寻遍良方,现实中也有这么真实的故事,我觉得夫妻之间首先是要相互信任和理解,在困难面前一起面对,患难见真情也是这个道理。生活不需要物质上很富有,只需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相扶相持到老。
除此,国王和那个治疗师就像朋友一样,那个治疗师不畏惧国王的权威,只把他当做自己的一个病人,他和国王的关系既是一个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又是朋友之间的情谊,国王也没有把自己看做高高在上的权威,在治疗师面前,他只是一个需要帮助的病人和朋友,他们之间没有太多的利益纠葛,治疗师一心想帮助病人,而不奢望能得到什么,或许把病人治好的快乐就足以让他满足,国王与治疗师之间踏破阶级界限的友谊,感动人的瞬间,却揭露了尘世的冷酷复杂,或许都不是故意的,但“人心隔肚皮”想来已经在普通的人际交往上有了用武之地。治疗师面试舞台剧演员,插入的这段无关国王的情节,是最好的说明,有时不是不能欣赏肯定,是不愿欣赏肯定,是无心欣赏肯定。再说国王乔治六世,唯独在面对妻儿时可以不设防线的他,终于又找到了一个让自己百分百信任的人——语言治疗师。因为他赢得了乔治的心,靠真诚宽容的情,靠毫不吝惜的赞美与鼓励。做一个“懂得赞美的人”让身边的人因你的存在而倍感幸福,也让身边的人因你的真心赞美,学会赞美别人。赞美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鼓励,生活中,我们不要吝啬我们的赞美之词,虽然或许会然人觉得有些虚伪,但久而久之,你的真心诚意的赞美就会使人理解的。
这里我就不想谈及电影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因为现在还不太懂,在以后看
《国王的演讲》的感想
电影的时候会多多注意,慢慢学着欣赏电影,学着体会电影表现的思想和所运用的一些技巧,而不满足于看完一部电影,而什么都没得到。有时生活就像一部电影一样,虽然短暂,但是很丰富,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