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基层团干部设岗定责管理推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研究(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01:1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实施基层团干部设岗定责管理推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实施基层团干部设岗定责管理推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研究》。

第一篇:关于实施基层团干部设岗定责管理推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研究

关于实施基层团干部设岗定责管理推动

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研究

2009年10月15日

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是党和社会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是当前共青团一项重要的工作。在镇党委和上级团委的指导下,镇团委高度重视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并出台多项举措积极推进我镇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进程。自今年2月份开始,实施团干部设岗定责管理推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一、新桥镇农村青年就业创业现状

新桥镇辖有28个行政村,2.6万余人, 其中18-35岁青年有5330人,约占全镇总人口的20.5%。劳动就业人数21253人,本乡镇劳动力转出9347人,其中在外自主创业的有4351人;乡镇内流动从业人员2816人,其中自主创业有1056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的就业形势尤其严峻。大中专毕业生、返乡青年增多,我镇待业青年约150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15人,他们这些人有知识、有理想、有冲劲、干劲,他们迫切需要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变落后面貌,提高生活水平,但是缺乏必要的就业创业平台。因此,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我镇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镇在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村青年就业创业意识缺乏、创业环境不够完善。一是农村青年就业创业意识有待提高。部分青年对于工作,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有工作瞧不上,盼望自己能找到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好的工作,可是

1自己又能力有限,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少又都是理论没有实用性;很多青年虽然希望通过掌握科技知识技能脱贫致富,但由于对新项目、新技术持怀疑态度,错过了尝试创业的最佳时机;有的青年市场意识淡薄,小富即安,缺乏竞争风险意识及产业意识。二是服务农村青年就业创业的载体平台还需进一步完善。

2、农村青年素质相对较低。农村青年的学历相对较低,缺少一定的知识和技能。随着科技进步,产业现代化,用工单位对就业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要求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年主动创业能力和适应市场能力的发挥,造成青年就业创业难度增大。

3、创业经验不足。一是缺乏创新。农村青年创业项目单一,对于一些高新科技了解的不多,由于缺乏创业经验,对于创业投入也比较少,这些限制了创业项目的发展。二是创业存在盲目性。虽然部分青年返乡想自己创业,但是由于没有农村创业经验,对于怎么样的项目适合当地、适合自己,他们很迷茫,更多的还是在想象当中。

4、创业资金缺少和技术匮乏。部分创业青年缺乏资金和必要的专业技术,我们在今年2月份做了一次调查发现青年中认为创业最大困难在于无启动资金的占45%,表示无技术支持的占25%。所以说,资金和技术匮乏是农村青年自主创业的一大难题。

三、新桥镇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具体做法

1、建立服务组织。新桥镇团委为农村待业青年、大中专毕业生、返乡青年、大学生村官为服务对象,以培养青年就业能力为基础、以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为目标,2009年2月,新桥镇团委组织力量,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对全镇青年进行调查摸底,以事实为依据,结合实际,建立青年就业创业服务部。服务部下设青年就业创业指导

组、信息培训服务组、农村金融服务组及法律咨询服务组等。服务部设部长一名,由镇团委主要领导兼任,每组组长由镇团委委员担任。

2、实施设岗定责管理。根据团干部特长,分别编入就业创业指导组、信息培训服务组、农村金融服务组及法律咨询服务组,进行设岗定责管理。一是就业创业指导组。结合我镇实际,我镇就业创业指导组优选了一名行政管理和一名企业管理和一名经济管理的团干部组成,主要职责是邀请创业成功青年为创业者进行典型发言、举办就业专题讲座等进行创业理念引导,培养学生们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为青年创业提供培训和指导,对青年创业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风险评估等,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扶持等。服务部还联合镇农办、科协等,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信息、培训、项目、销售等服务,为他们自主创业保驾护航。二是信息培训服务。信息培训服务组由10名团干部组成,他们的专业涉及农业、工业、计算机、管理等各个领域,同时邀请农林专家、劳动保障部门、宣传、组织等同志参与。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为青年搭建实践平台、提供就业信息和技能培训,帮助创业者发布信息、项目争取、销售服务等。目前团委联合劳动保障部门广泛收集用工需求信息,并推荐合适的岗位,还深入到当地各家企业,为青年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团委联合镇组织办、农办、科协等部门依托下七里千亩无公害红茄基地,建立青年创业孵化园。目前孵化园共有大棚土地10亩,主要为实践者提供农业果蔬新品种引种实践,实践成功后,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为了让广大青年拥有真技术、真本领,镇团委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针对不同青年群体的需求,依托各级各类培训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青年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定

向式、订单式培训。三是农村金融服务组。为解决农村青年创业资金难问题,镇团委推荐和挖掘一批有贷款需求的农村青年,联合信用社推出“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活动。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服务部组建了农村金融服务组,聘请了两名金融毕业的团干部加入到农村金融服务组负责日常事务。他们主要职责是联合信用社为青年创业者贷款开设绿色通道,提供金融“一条龙”便捷服务。目前,经信用社按规定考察授信,已向14名农村青年发放小额贷款资金79万元,项目涉及工业、农业、旅游业等8个项目。四是法律咨询服务组。主要由两名法学专业毕业的团干部组成,主要职责为青年创业者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青年在创业中提供法律援助。

3、健全工作机制。一是明确工作职责。建立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服务组工作职责,切实为青年提供就业创业信息、组织培训、项目扶持、帮助解决创业贷款等工作,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二是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建立就业创业服务部教育管理机制、检查考核机制等工作机制,规范管理,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四、新桥镇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取得实效

1、创业氛围较浓重。通过实施就业创业指导、信息培训、农村金融服务、法律咨询服务等设岗定则管理,取得了良好的实效。今年以来,举办了3期就业辅导课,多次邀请创业成功青年为创业者进行典型发言,举办2场创业专题讲座等,企业家通过用自身创业经历讲述了自强创业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创业精神,进一步激发了青年拼搏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同时服务部充分利用宣传工作,大力宣传青年创业典型的先进事迹,使广大青年从身边人的创业故事和成长经历中受到启迪和激励,目前我镇创业青年出现了你追我赶的良好社会

氛围。

2、就业创业成效较明显。目前,新桥镇建立青年创业孵化园一家,参与实践人数50人;培训农村青年300余人,推荐25名农村青年获得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进行自主创业;辐射带动50名农村青年就业创业;收集并发放用工信息1000余条;提供意向性就业岗位50余个。如大学生村官鲍明军投资近20万元,在象山影视城的襄阳城内开了一家名为“象山新桥穿越火线野外拓展活动服务部”的店面;大学生村官王玲影在视城里投入5万元,租了一个店面,建立新桥镇特色农产品展示中心,将新桥的特色农产品通过影视城等窗口推向市场;青年韩富国联合14名大学生在青年创业孵化园内进行创业,他们种植的“青春活力果”,由于品质好、价格高、携带方便,吸引了众多村民以及一批客商前来参观、品尝、订购;大学生村官励冠峰投资60多万元,在兴海村龙王头塘承包了150亩鱼塘,搞起了生态养殖。

3、基层团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截止到目前,服务部为广大青年开展各类培训5期,培训500余人次,直接为100名青年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服务部成员主动深入街头巷尾、进村入户大力主动寻找农业青年创业者,并帮助落实项目分析、提供种子和技术辅导等;推出青年小额创业贷款后,主动寻找、联系想从事贷款的青年,并提供贷款“一条龙”服务,真正做到了吸引青年、服务青年就业创业,让青年感受到了团组织的温馨,受到广大青年的一致好评,基层团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第二篇:青年创业就业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提升农村青年职业技能、提高农村青年致富能力为着力点,以服务农村青年创业就业为载体,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组织领导

农业局联合成立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张述华任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局相关部门参与,负责组织协调各项工作开展。

三、主要内容

(一)农村青年创业培训工作

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依托农业部门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等,大力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全县5年推选15名优秀农村青年到认定的培训机构接受创业培训。

(二)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1、建设认定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在“十二五期间”建1个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2、开展农业和农村科普活动。每年至少开展2次农业科普活动和乡村青年文化活动。

(三)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工作

立足实际,着眼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科技支农力度,以青年科研人员为主,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研究领域处于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能够领导学科发展的农业科研领军人才。

(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1、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工作。围绕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建设,以农村环境整治活动为抓手,重点建设1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

2、培育农村青年沼气和环境建设带头人,扶持建立共青团沼气服务网点,引导沼气物业化管理与服务。五年培育15名农村青年沼气和环境建设带头人,扶持建立2个共青团沼气服务网点。

(五)支持农村青年领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

1、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青年专业人才。5年培训15名农民专业合作社青年专业人才。

2、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青年示范社。创建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青年示范社。

3、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符合建团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团率达到100%。

四、相关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2、加强配合,合力推进。

3、加强宣传,树立典型。

4、积极探索,建立机制。

第三篇:关于积极推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建议

关于积极推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建议

案由: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近年来,青年成为需要就业的劳动力主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据有关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区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新增劳动力数量远大于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而新增劳动力主要是由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富余青年劳动力构成,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区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将继续存在。同时,在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下,1个人的创业可带动5个人实现就业,可见,促进青年创业,把就业的实现由主要依靠开发岗位来安排人员,转到鼓励和支持青年创业,不断提升创业人才和创业团队的素质和能力上来,是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增收的有效途径。

通过几年来的扎实工作,我区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已经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局面,初步形成了青年争先自主创业的氛围。当青年创业仍面临很多困难:

1、缺乏创业知识、能力及系统的创业培训指导;

2、缺乏创业项目、创业信息及专业化的创业配套服务;

3、缺乏创业资金,创业融资“瓶颈”问题突出。

建议对策:

一、加强青年创业培训,提升青年的创业能力

1、规范培训内容。建议有关政府部门组织优秀创业者、创业专家等设计一套操作性强、系统全面的创业教育课程。同时,注重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确保创业教育培训的质量。

2、加大培训扶持。建议政府要加大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业培训,并给予相应的创业培训补贴。同时,创业培训要与项目推荐、技术支持、人才服务、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开业指导等相结合,拓展创业培训的服务内容和实际效果。

3、拓展培训平台。建议财政、人社、经贸、农业等职能部门出台政策,在企业中建立一批“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按照“财政贴一点,企业出一点,青年承担一点”的思路,为青年在见习期间提供保障和必要的生活补助,为青年创业就业积累实训经验。

4、提供创业指导。建议政府完善机制,鼓励创业导师团的指导积极性,真正发挥导师带徒模式的实际作用,以“一对一”或“一带多”的方式切实帮助解决企业初创阶段的突出困难。

二、加强青年创业服务,优化青年创业环境

1、理顺工作协调机制。建议建立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负责对这项工作的总体规划、协调和指导,定期研究解决扶持青年就业创业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和配合,提供系统的、一条龙的政策服务,形成政策合力。

2、建立“一站式”创业服务中心。建议有关部门牵头成立“一站式”创业服务中心,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工商、税收、信贷、项目评估审批等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3、提供创业孵化服务。采取政府引导扶持、鼓励多方投资,充分利用城乡各类园区、规模较大的闲置厂房和场地、专业化市场等适合中小企业聚集创业的场所,建设具有滚动孵化功能的中小企业创业园地。同时,对在孵化基地内创办的各类企业,实行税费减免、资金扶持、个人就业创业补贴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为创业者提供一个低租金、零费率和一站式服务的创业环境。

三、打破青年创业融资瓶颈,解决创业资金筹措难问题

1、加大财政投入。建议政府加大对青年创业方面的财政经费投入,建立“青年创业就业基金”,并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成立更多的青年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为青年创业投入部分初始资金,支持有志青年创业起步,促进和推动青年创业就业。

2、推进小额贷款。建议争取金融部门进一步开发倾向于创业青年的金融优惠政策,推出更贴近创业青年的融资业务,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程序等方面,对创业初期的青年给予更优惠、便捷的服务。

3、减少税费负担。建议争取工商、财税等部门强化针对扶持青年创业就业方面的相关政策支持,在注册登记程序、条件、费用税款收取及其他方面给予更大的优惠和便利,放宽青年创办中小企业的审批准入、降低注册资本的门槛。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推动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推动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的建议

清远有农村青年64.2万人,农青比例达69.3%,大力扶持和鼓励农村青年就地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促进清远市农村发展、构建幸福清远的必然要求。做好农村青年的创业、就业工作,关系农村青年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一、清远市农村青年创业就业现状

去年11月至今,结合团省委“两进三同”活动,团清远市委专门就农村青年就业创业情况作了专题调研。调研显示,清远市农村青年就业情况主要表现为三个特点:一是农村青年流动性较强,外出务工青年占较大比重。二是青年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实用型技术培训需求大;三是农村青年创业积极性较高,面对的是项目和资金难题。创业项目方面也多集中在农副产品加工、科学种养殖等低端方面。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和对他们发展现状的基本研判,可以将他们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归结为如下四个方面:

1、资金瓶颈的制约。资金不足,或者说缺乏资金保障是调研过程中听到、看到和农村青年反映最多、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返乡青年、留守农村的青年自身资金积累较少,自有资金难以满足创业需要。金融贷款是农村青年解决创业资金困难的首选办法,但由于农村地区融资渠道狭窄,且农村创业青年普遍缺少可抵押物和担保,导致青年从金融机构获得创业资金贷款的机会较少,政府虽然运用小额贷款政策扶持创业,但小额贷款额度不高,手续复杂、还贷周期短、利率过高等自身问题又制约其有效发挥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就业的作用。资金瓶颈影响了农村青年创业的热情,限制了他们发展的水平和深度。

2、创业者素质偏低。在调查和走访中,发现有相当部分青年现有技能和受教育程度与参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差距巨大,表现在高素质人才短缺,部分青年观念保守、诚信程度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创业能力不强,捕捉机遇的能力差等,阻碍了农村青年创业的进程。

3、创业项目储备不够。农村青年创业者往往在创业项目选择上面临较大困难。一些青年有创业的热情,也有了一定的资金来源和资金积累,却苦于没有项目,不知从何下手,“创业无门”。而另外有些创业者独立依靠市场寻找的项目,往往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加大。无法正确的选择创业项目使一些青年在首次创业中遭受机较大挫折,对他们再次创业造成障碍。

4、政策导向不足。主要表现在创业扶持政策发布渠道不畅、落实效力不够。目前,各职能部门在工商业登记、税务、贷款支持、创业培训等方面出台了不少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但不同程度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或各项创业政策之间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有效对接的机制还不完善,尚未形成完整配套的政策体系,难以为创业青年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基层党政对农村创业青年的具体服务还不够贴心、不够细致,对农村青年创业就业的政策倾斜梯度还不够明显。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1、建立农村青年创业就业激励机制。要在创业意识教育、创业典型选树两方面下工夫。帮助农村青年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开始,采取优秀创业农村青年报告会、就业创业见习等多种形式,以更新创业观念为先导,引导广大农村青年摒弃等靠要思想。积极组织各类技能比武、岗位练兵、专场技能鉴定等活动,为农村青年学习技能提供平台,营造氛围。要大力选树农村青年创业典型,开展“清远市农村青年创业奖”评选等活动,选树一大批农村青年身边的创业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创业事迹,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时代创业精神激发广大农村青年的创业热情,引导农村青年在创业的过程中改变生存状态,体现自我价值。要借助政府的力量,提升评选活动的档次,激励更多的农村青年加入到创业队伍中,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广泛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2、创新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培训机制。联合人社局、农业局、人民团体等相关部门和组织,把农村青年的创业就业培训纳入政府以创业带动就业总体规划,实施统一管理。继续加强对返乡农民工、农村留守青年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大培训的宣传力度和资金扶持力度,力争使绝大多数农村青年都学得一项谋生技能、创业技能。增强培训的实用性,扩大订单式培训比例,以技术和岗位来提高农村青年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尝试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模式,对符合标准的群团组织单独或联合创办的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给予支持,为农村青年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问题,普及各类农业科技知识。

3、建立创业融资一体化机制。不断完善创业投资政策法规,协调金融机构联手,打造农村青年创业统一的融资平台和担保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互通,对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特别是在小额贷款方面,实行优先办理、优惠利率、优化服务。一是建议市政府建立农村青年小额贷款贴息的保障和递增机制,适时考虑将农村青年小额贷款贴息资金纳入市、县级政府财政预算,形成市县联动、层层支持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二是建议各放贷金融机构给予利率下浮政策,降低融资门槛,拓宽融资渠道,降低创业成本,从简化申办手续,利率优惠、扩大授信额度、加强服务引导等方面加强对小额贷款工作和贷款青年的支持和服务力度。三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设立“清远农村青年创业基金”,先期可由政府垫付一部分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和企业资金参与。待基金底盘达到一定规模且运转正常后,归还政府资金,由出资的社会各方共同管理,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为农村青年创业和二次创业提供启动资金和发展资金;

4、创建全程服务农村青年创业就业的新机制。一是建议政府牵头相关涉农部门以及各大金融机构,成立清远市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为更好地服务农村青年创业工作提供系统的、一条龙的政策服务。二是通过建立农村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农村青年创业项目库、建立农村青年创业专家服务团、开展农村青年创业跟踪服务、进行创业评价等途径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项目论证、业务咨询、政策知晓、信贷支持、决策参考等服务,以降低农村青年创业成本,减少创业损失,提高创业成功率,铺设农村青年创业的绿色通道。三是利用政府、企业、社会的合力,推动“1+1群”农村青年创业。以“帮一个人创业,带一群人就业”为核心,以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再就业为目标,鼓励失业、待业农村青年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按照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开发既符合区域经济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又适合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青年自主创业的经营服务项目,对有创业愿望并具有一定创业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青年,开展创业培训和全过程指导服务,鼓励自主创业,孵化一批创业型“小老板”,吸纳安置其他失业人员农村青年就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第五篇:共青团组织对青年就业实施有效服务的研究

共青团组织对青年就业实施有效服务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大量的实例调查及数据分析,对青浦区社区青年从就业观念、创业意向、择业渠道、就业信心、就业服务期望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结合团区委开展的青年就业服务工作,对共青团组织如何有效服务青年就业创业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五个坚持”的相关建议:观念教育必须坚持人本化、技能培训必须坚持市场化、就业服务必须坚持机制化、创业扶持必须坚持社会化、信息服务必须坚持网络化。

关键词

青年就业 有效服务 共青团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一)研究背景

社区青年的就业问题正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因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战略重组衍生的4050人员就业由于政府主导、社会各方面参与的再就业工程的稳步推进,正逐步得以缓解,与此同时,失业青年人数却在增长。应当看到,青年失业不仅关联着青年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还关系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

为党的事业赢得青年,是共青团的根本任务。团组织不仅要团结引领先进青年,同时也要做好弱势青少年群体的凝聚和服务工作,进一步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工作领域,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从而提高团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地位。因此,解决好失业青年的就业问题,特别是引导低学历、低劳动技能、低职业素质失业青年的就业与个人发展,改变他们的生存状态,提高生存技能,乃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责。一方面,可以为青年的就业和今后的生活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又为青浦城市化进程提供丰富的青年人力资源,不断为青浦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生机。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为整体把握社区青年的就业环境、就业要求、存在问题、群体行为等要素,团区委设计了《青年就业基本状况普查问卷》,并在全区各镇、街道下发,调查样本1000人,问卷回收率达96%。调查对象主要是25周岁以下的社区无业青年,性别构成为男性61%,女性39%;文化构成为小学及以下3%,初中15%,高中或中专61%,大专及以上21%。为了提高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了解当前社会需求和广大青年就业的切身需要,团区委还分层次进行了走访座谈。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社区青年就业的基本现状分析

1、就业观念:“务实求发展”正成为社区青年的主流就业观

调查显示,面对就业压力,大部分青年以积极态度应对,34.7%的青年认为“继续进行学历和技能学习,增长知识”是最好的求职途径;31.7%的青年认为要“增加工作实践”;还有21.3%的青年选择“不找到满意工作情愿待业”。在对于就业后的月收入调查中,选择800-1600元/月之间的比重最大(43.5%);其次是1200-1600元/月之间(14.5%);再次是2500元/月以上(9.3%)。根据当前我区职工工资收入平均在900元/月左右状况来看,对比青年期望的工资标准,可以看出大部分青年期望的工资标准是适当的。“工作稳定、发展前景好”的择业条件成为青年“务实”的重要表现。在找工作时考虑最多的因素调查中,36.5%和24.6%的青年选择“工作稳定”和“发展前景好”,也有14.6%的青年选择“适合自己的兴趣专长,能体现个人价值”。从社区青年就业观念的总体情况来看,由于目前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等带来的就业压力,使他们在重视工作待遇的同时,更期望得到一份稳定的、有发展前景的工作。

2、创业意向:社区青年的“创业观念”有待加强,创业信心不足

对希望从事的最理想行业,61.1%的社区青年希望到“企业单位”;选择“行政事业单位”的有21.0%;12.1%选择“服务性行业”;选择自主创业的只有5.8%。同时,他们认为创业存在的最主要困难是:担心风险赔本,占54%;无启动资金,占36%;无技术支持及缺少有关政策信息渠道,占10%。

3、择业渠道:人才市场、招聘会成为社区青年最重视的择业途径;网络求职成为择业的新兴渠道

根据调查,62.8%的青年选择人才市场、招聘会作为自己找工作的主要渠道,说明有过半的青年已基本认同并树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择业观念;“网络求职”将成为未来择业的发展趋势之一,31.5%的青年选择互联网求职,意味着网上应聘方式已被广大青年所认可,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也选择利用网络人才市场招聘职员,但青年进行网络求职需要硬件设施及操作技能,同时如何尽快完善网络招聘、网络人才市场的建设,是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另外,“亲友介绍”依旧是社区青年择业借助的重要方式,尽管超过一半以上的青年表示通过“人才市场、招聘会”寻求就业机会,但仍有44.7%的青年表示重视“亲友介绍”择业途径,表明社区青年从“务实”的角度出发,希望通过“良好的社区关系”、“亲友的帮助”实现理想就业。

4、就业信心:心理压力较大,缺乏足够自信

大部分社区青年就业信心不足,存在较大的就业心理压力。调查表明,社区青年普遍存在缺乏就业信心的现象。对今后就业前景,仅有23.6%的青年表示“已经有工作意向”;23.7%表示“有八成把握”;27.6%表示“把握不大”;22.1%的表示“没有把握”。为进一步了解影响社区青年就业信心的相关因素,我们针对“影响求职失败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查,显示“学历”和“工作经验”被社区青年视为影响求职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他们看来,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是没有文凭,占55%;其次是缺少工作经验,占30%;其三是缺少技能,占15%。这反映了他们对自身素质的认识不足,对当前上海劳动力市场和用工单位的素质要求的了解不够,从而导致了他们在职业选择时定位的偏差。此外,报酬太低、有的用人单位不愿意缴纳三险一金,也是造成他们不想就业或求职失败的主要原因。

5、就业服务期望:提供就业及培训机会是社区青年的主要期望

社区青年希望政府提供的主要支持有: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占81%;提供充分的学习培训机会,占23%;提供生活救助或法律方面的咨询援助占4%。这表明一方面他们迫切希望工作,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们作为弱势群体,无力改变自身现状,在就业观念上他们对政府、社会和家庭有很强的依赖性。社区青年对提供劳动就业法律援助也有较高期望,因为目前招聘他们这一层次就业者的用人单位,在具体劳动保障、工资待遇上存在一些欠公平的现象。

调查表明,参加过技能培训且有资格认证的社区青年占45%,参加技能培训无资格认证的占5%,未参加过培训也无资格认证的占50%。在接受过的职业培训中,一般服务技能类(厨艺、美发美容等)排在第一位,占12%;计算机应用类(软件编程等)为第二位,占10%;维修类(电器、汽车等)为第三位,占6%。在希望接受的培训中,计算机应用类排第一位,占18%;外语类排第二位,占12%。由此表明,参加就业学习与培训,提高学历水平,掌握一技之长,是社区失业青年求得自我发展的主要选择。

(二)青年就业援助的实践与探索

我们坚持服务青年、服务大局的工作目标,从2002年8月起启动了社区青年就业培训工程,依托团内阵地,拓展团校职能,借助社会资源,采用多种形式,提升青年的职业技能、增强青年的创业本领、拓宽青年的就业创业渠道,努力实现共青团组织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从而提升了共青团组织在实施科教兴区主战略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贡献率。

1、强化机制,建设“一个网络两个体系”

青年职业发展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化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从根本上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构建三级服务网络。在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我们筹划成立青浦区青年职业发展中心建设推进小组,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教育局、区科委、区农委、区信息委及团区委等有关职能部门或单位参加,推进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区委。根据协调,各成员单位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各自职责。同时,我们以区青年职业发展中心的建设为抓手,以区团校、镇、街道青年中心、村、社区青年就业服务站为依托,积极建立三级动态服务网络,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有效的组织依托和服务阵地。目前已在金泽镇、夏阳街道、赵巷镇金葫芦社区建立了青年职业发展服务站。区团校主要负责青年创业技能培训、青年择业指导,并通过整合团内外资源,为青年提供信息、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服务。镇青年中心主要负责为本镇青年提供就业技能培训、青年职业介绍、网上应聘等服务。村青年就业创业服务站主要负责青年就业创业信息咨询服务。

其次,服务就业实践,构建见习培训体系。团区委联合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吸纳整合社会资源,以“青年文明号”单位等为主体,加强青年职业见习培训基地的建立,为青年职业见习和创业培训创造阵地依托。目前已有上海青浦大众特约维修服务站等三家工业企业、青浦水产养殖基地等三家农业企业成为青年职业见习基地。

第三,打造信息平台,构建信息服务体系。团区委借助组织网络优势,向全区广大青年提供就业创业信息;借助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科委、农委、信息委、团区委等部门组成的信息咨询系统,为青年提供信息服务。团区委建立了青浦区青年职业发展中心网站,为青年提供培训、就业、创业等信息服务。如我们的青年就业信息服务过程可以概括为“一上一下,和谐共进”。“一上”是指就业创业信息自上而下传递;“一下”是指就业创业青年自下而上推荐。具体运作采用团组织把劳动保障部门的创业、岗位需求等信息、政策发到各镇、街道的青年职业发展服务站,由服务站通过信息栏、电话联系等形式提供给社区青年;然后由服务站把青年的基本情况、个人特长、创业就业意向汇总起来,推荐给劳动保障部门,两者协同为青年提供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推荐就业等服务。

2、注重实效,实施“一种教育两项服务”

近年来,我们突出抓了青年就业观念的教育引导,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扶持了一批青年兴业领头人,积极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有效服务。

首先,加强择业教育,培训创业精神。“观念不变,万事难办”。要做好促进青年就业工作,解决青年就业观念问题是前提。团区委通过举办座谈会、择业讲座、事迹报告会、宣传树立典型等方式,帮助青年正确分析就业形势,找准职业发展定位。同时,通过就业心理辅导等个性化咨询服务,积极调节从社区青年的角度出发,以身边就业创业的成功青年为个案,进行案例教育,努力使就业观念教育能够真正深入人心,取得实效。对青年创业者而言,最先做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树立他们的创业信心,团区委联合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通过举办创业青年座谈会、创业青年在线咨询、创业青年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积极组建创业青年联谊组织,让创业青年感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激发了“青春不下岗,创业铸辉煌”的热情,进一步营造了青年创业的氛围,构建了青年创业文化。至今,全区各级团组织共开展择业观教育4300多人次。

其次,进行项目运作,开展培训服务。在我区新一轮发展中,工业发展中重点为电子信息、现代纺织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四大主导产业。而这些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等,对这方面的劳动力需求也显得日益迫切。因此,我们以增强就业能力为重点,加强青年技能素质培训,积极为“绿色青浦”的建设培养急需的人才。在培训规划上,积极争取劳动保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将社区青年培训工作纳入区劳动力职业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之中,区团校也成为定点培训机构;在培训依托上,积极争取劳动保障部门的支持,将培训与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结合起来;在培训项目上,尽量选择实用性强,市场需求量大,耗资较少且有前景的项目和技术,如计算机应用、物业管理、水产养殖等项目的技术;在培训方式上,采取集中办班、联合培训等形式,因地制宜开展培训工作,同时各镇、街道团组织也依托青年中心组织本区域社区青年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由区团校联系师资力量上门授课。2002年8月至今,团区委共举办了15期社区青年免费技术培训班,培训失业青年2035人,培训合格率达80%,经培训后的青年就业率达49%。

第三,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创业服务。我们建立了青年创业指导志愿者队伍,开展创业咨询活动,邀请一些自主创业并已取得一定成功的企业老总、企业经营者,以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特长,结合咨询者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供咨询者参考。我们充分发挥青年职业发展中心指导、传递信息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发动有志创业青年报名参加创业行动,提交创业计划书,并联合区科委等政府职能部门评审项目,符合条件的则确定为创业项目,提供有关政策、资金扶持。同时,团区委积极帮助青年申请创业贷款,通过区就业促进中心为青年提供创业贴息贷款服务。2004年区就业促进中心共发放青年创业小额度贷款资金136万元,共有11名青年受益,同时联合组织了近100名青年参加创业培训,帮助43名青年成功创业,使他们创立了自己的非正规劳动组织,并通过创业带动了一批人的就业。

此外,我们注重培养青年创业领头人。如积极对科技农业、绿色农业的青年创业项目提供有关政策、信息、技术等服务。我们组织区农委团工委开展“农业青年科技人员与创业农户结对子”活动,每月为创业青年寄去技术资料,下乡进行技术服务,并帮助创业农户在网上相关站点登录、查找、发布信息,拓宽市场渠道。近年来,先后培养三名创业青年成为农业养殖大户,并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带头人。这些青年创业致富后不忘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如倪巧林作为水产养殖大户,扶持周围群众进行水产养殖,带动了200多人的就业。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观念教育必须坚持人本化

开展思想教育是共青团组织的优势所在。近年来,各级团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帮助青年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认识到这项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就业心理辅导等个性化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正确分析就业形势,积极调试自我,特别是避免说教式的思想教育,站在社区青年的角度,身边就业创业的成功青年为个案,进行案例教育,从而使就业观念教育能够真正深入人心,取得实效。

(二)技能培训必须坚持市场化

开展有效的职业技能培训,是青年实现就业的必由之路。从短期看,开展这项工作是为了帮助青年学习掌握职业技能,提高职业适应力和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实现就业;从长远来看,是为了开发青年人力资源,提高青年劳动队伍整体素质。共青团要根据青年不同的就业和创业需求,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训活动,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动创业(就业)”的良性机制。一是针对青年技能的提高,开展岗前培训。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团组织就培养提供什么样的青年,促进培训与就业的更有效衔接;二是针对青年潜能的开发,开展素质培训。注重理论知识教育与实际操作训练的结合,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素质拓展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

(三)就业服务必须坚持机制化

机制创新是青年就业服务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健全一整套保障机制,团组织才能更加有效地整合工作资源,更好地促进青年就业。开展就业指导、就业培训、为就业青年与市场、企业搭建桥梁、宣传国家政策法规,需要一个健全的全方位服务网络;督促各级团组织在青年就业服务工作中开拓创新,发挥作用,需要建立一整套以措施落实、项目签订为主要内容的考评机制;为创业青年提供创业条件、降低创业门槛,为青年创业保驾护航,需要建立以创业基金、法律援助为依托的跟踪服务体系。

(四)创业扶持必须坚持社会化

创业涉及项目论证、资金落实、企业动作、开拓市场等诸多环节,是个复杂的系统工作。团组织要积极向党政领导汇报,把这项工作纳入本地区就业工作的总体部署之中;主动与劳动保障、工商、税务等部门配合,抓好青年创业政策的落实,争取金融部门支持,为青年创业提供贷款;动员青年企业家中的优秀代表对青年创业者“一对一”扶持;广泛宣传青年创业的先进事迹,引起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与支持。

(五)信息服务必须坚持网络化

根据调查,大多数社区青年认为影响就业的最大困难在于信息服务网络不够健全,从而不能很好的了解政府的就业扶持政策、产业发展政策以及企业招聘信息、法律保障政策等。根据社区资源理论,社会网络的建立,是实现社会资源有效性的前提与关键。由此共青团组织可以利用广泛联系青年的优势,联合政府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建立互动性的青年就业信息服务网络,既为青年及时充分的提供就业招聘信息,为有需要的青年提供就业政策指导,同时又依托信息服务网络,配合政府开展民意调查,了解青年就业需求等信息,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青年就业政策提供现实依据。

下载关于实施基层团干部设岗定责管理推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研究(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实施基层团干部设岗定责管理推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研究(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