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促进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研究(5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11:1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促进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促进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研究》。

第一篇: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促进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研究

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促进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研究

摘要:

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特别是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创业就业更难,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热点问题。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正确引导青年大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就业创业观,不断提升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更好地促进传媒类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

关键词: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

就业乃民生之本,青年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创业关系着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介绍,2016年就业形势比较复杂、非常艰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主要面临来自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力和城镇年度新增?诹θ?重巨大压力。在社会就业市场的吸纳能力没有相应增长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本专科生相继毕业,一年多于一年。据统计2016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创纪录的765万,比去年增加16万人,而且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也是这个数量。青年的就业群体加在一起大约有1500万左右。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的失衡,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一个热点问题,它长期困扰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本人,已经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总书记在跟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要求共青团把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放在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深抓实”。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共青团履行自身职能、服务青年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为此,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导青年、服务青年,把职业指导灵活融进到团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更好地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就业创业观,来促进传媒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

一、传媒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分析

笔者所在的传媒类高职院校现有35个专业,基本形成了以“媒介内容生产”为核心,以“传媒艺术”和“传媒技术”为支撑,兼及“传媒管理”和“文化教育”的专业发展格局,重点建设新闻出版与广播影视、动漫与艺术设计、新媒体技术三大特色专业群,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学生近万名,2016年毕业生总人数为2876人,初次就业率90.92%。

2016届毕业生按学科大类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为旅游类,就业率为 96.35%,其次为文化教育类,就业率 95.92%,轻纺食品类就业率92.42%。其他财经类、艺术设计传媒类、土建类等也达到 90.00%以上。2016届毕业生按就业地域主要分布来看已就业2615人中,在本省的就业人数为1892人,占总就业人数的72.3%,其中在本地区(长沙市)就业人数为1487人,占总就业人数的56.9%;在广东省就业人数为220人,占总就业人数的8.4%;在江浙沪地区就业人数为276人,占总就业人数的10.6%。2016届毕业生按就业单位性质主要分布情况来看已就业2615人中,机关就业1人,占0.03%;国有企业就业11人,占0.4%;其他事业单位就业人数3人,占0.1%;到其他企业就业2482人,占95%;部队2人,占0.07%;城镇社区1人,占0.03%;其他教学单位1人,占0.03%;自主创业3人,占0.1%;继续深造105人,占4.04%;出国6人,占0.2%。从2016届毕业生就业创业统计数据来看,2016届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还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学校专业设置过多、划分过细,没有整合优势资源,导致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的失衡,部分专业学生就业创业难。2.毕业生就业岗位质量不理想,流通性比较大,且就业渠道单一,亟需开拓省外就业市场,根据我们对学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可以发现绝大部分毕业生在民营或私企就职,机关事业单位的就职人数较少,且大多都在省内就业。3.学生创业意识薄弱,自主创业能力较差。4.学校对学生创业支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传媒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

1.日趋严峻的就业创业形势。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国内就业形势显得更加复杂、严峻。大学生就业难正成为时代趋势,这源自于人口结构的变化。据中国社科院2015年《社会蓝皮书》称,按照目前高校招生规模不变预测,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比重将升至21.6%,到2030年将超过30%,高校毕业生占青年劳动力的比例将进一步加大。大学生从曾经的天之骄子,逐渐演变成具有大众化学历的普通就业者,客观形势的发展倒逼着大学生必须调整心态,从零开始。

2.高职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一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的失衡,学科专业供求错位,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二是,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传媒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多数要走向生产第一线,而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偏重于理论性,忽视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

3.毕业生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观念存在一定的误区。尽管目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竞争日趋白日化,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仍普遍偏高,主要表现在对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和职业岗位的选择以及对就业工资水平的定位上期望值过高。大量的毕业生扎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来竞争数量有限的就业岗位,甚至出现了“万里挑一”、“零薪求职”等现象,而对于二、三线城市以及西部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的就业岗位却无人问津,对于前途未卜、没有保障的自主创业更是不敢涉足。

三、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促进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作用

扶持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以创业促就业,既是共青团的优势所在,也是团组织服务大局的根本要求。为此,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理应主动承担起服务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担,积极发挥团组织服务青年大学生的引领作用:一方面要在思想上引领青年大学生,在职业指导中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创业观。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可以依托团课、团会、主题教育等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去思考自己的人生理想追求,激发追求梦想的动力,从而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更好地规划自己职业生涯。另一方面要在行动上引领青年大学生,在职业指导中帮助青年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可以依托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吸引青年大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挖掘其自身潜能,促进各种特长的发展,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从而使其发现自身的职业兴趣,明确自己的就业创业方向。

四、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指导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主动服务意识不强。虽然全团上下正高举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旗帜,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服务青年的重中之重来抓。但是受传统工作观念和习惯思维影响,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尚未把就业创业指导纳为团工作的要务,就业创业服务意识不强。此外,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团组织受人员编制因素影响,没有配备专门的就业创业指导人员,且团组织的专职工作人员主要精力在疲于应对日常事务而无暇来创新团的工作方法和内容,导致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

二是指导方式方法单一。目前,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对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往往大都停留在举办就业创业形势报告会、就业创业专题讲座、就业创业主题活动和发布就业创业信息等浅层次上,没有对青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较好地指导,也没有建立专业的“双师型”职业指导师队伍。

三是形势发展提出新要求。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新形势下,给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用人单位需求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等,赋予了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新的内容,也给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五、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促进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路径

(一)更新观念,正确引导,以强化团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为抓手,来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来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

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要主动更新观念,积极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来增强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我们可以通过开设有针对性的提升传媒类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课程,举办就业创业专题讲座、报告会、座谈会,开展创业就业大比拼竞赛活动,还可以邀请成功企业家和创业就业典型现身说法等,来正确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就业创业形势,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同时要加强对各级团干部的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就业创业为切入点,引导他们自觉学习和运用就业创业相关政策法规,切实提高服务能力。

(二)大胆创新,广泛动员,以打造团组织品牌活动为契机,不断拓展大学生教育平台,来帮助青年大学生提升创业就业能力

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团组织贴近青年学生,了解青年学生的优势,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发挥自身优势,以学校品牌文化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为载体,切实为大学生搭建素质教育拓展平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的各项品牌活动如:“十佳校园歌手大赛”、“ 小品相声比赛”、“ 朗诵艺术节”、“书法作品大赛”、“公益广告大赛”、“动漫艺术作品设计大赛”、“ 英语口语大赛”、“ 记者、主持人风采大赛”等,让所有的大学生依托这个平台来锻炼,通过演练结合,来切实提高专业技能、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善于探索,真抓实干,以创新团组织基层架构,不断探索校企地共建育人模式,来帮助青年大学生增强创业就业竞争力

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要充分认识当前的新形势、新情况,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积极大胆创新,努力构建学校、企业和地方“三位一体”的共建育人模式,通过在企业建立定岗实习团支部,帮助企业开展主题团活动,在地方建立社会服务基地等措施,来实现学校、企业与地方三方的互补共赢,同时积极扩大和强化团组织对顶岗实习大学生和对企业青年员工群体的影响,来切实增进青年大学生对企业、社会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以搭建学生社会实践平台为切入点,不断探索专业化、项目化、社团化的社会实践模式,来帮助青年大学生增强创业就业实力

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要以搭建紧扣专业特点的学生社会实践平台为切入点,紧紧依托大学生就业协会、大学生创业协会等社团组织开展创业就业实践活动:一方面在校内为大学生提供进行创业实践的场所,助推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保证大学生创业实践训练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在校外积极利用学校、企业和地方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来为锻炼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创业就业导师团队建设,努力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导师队伍,采取“一对一”结队帮扶模式,根据创业就业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他们提供针对性强、有实效的创业就业指导服务。

[参考文献]

[1]孙艳华.张肖伟.高职高专学生干部队伍培养问题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34).[2]胡 斌.论高校学生干部的作用、选拔与培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06).[3]覃伟军.对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探讨〔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4]周晓东.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的选拔、培养机制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S1).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大众传媒技术学院2016年院级课题“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就业促进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影视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第二篇: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

惠环街道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程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帮助广大青年实现就业和自主创业,促进惠环经济社会发展,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惠环”做出贡献,决定开展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程,现制订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促进辖区青年创业就业为目标,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引导、自主创业的原则,贯彻青年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就业带动创业。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创业就业服务,优化创业就业环境,激活创业热情,保护创业成果,着力发展各类创业实体,推进各种形式创业,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努力实现全街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内容

1、成立促进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

成立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依托惠环企业孵化器,提供就业帮助和指导服务,及时了解、统计、掌握辖区劳动用工情况。

2、创建两个青年创业就业示范基地

创建裕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鸿运鱼庄2个“青年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的基地。

3、建立三大促进机制:

(1)青年创业就业动态管理机制

成立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依托惠环企业孵化器,提供就业帮助和指导服务,及时了解、统计、掌握辖区劳动用工情况,并实施分类造册(复退军人、中专以上应届毕业生、其他社会青年),建好就业档案,重点做好青年群体就业与失业情况登记,于每年7月份与12月份更新一次信息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2)分类培训机制

联系劳动所及各级各类社会培训、劳务中介机构,扩大对各类青年群体的培训规模,要特别针对复退军人、应届大学生及农村青年,开展各种岗位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他们创业就业的技能。每年至少开展6次创业就业培训班,每次培训人次不少于50人,每年培训人次不少于300人,并制定《2012年-2013年惠环街道青年创业就业培训计划表》(附件一)。

(3)青年创业就业互助机制

成立惠环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会,由从事劳动就业的实际工作者、就业服务机构、职业中介机构、就业培训机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辖区各类企事业单位、社区基层组织、相关社会团体所组成。促进会通过配合政府部门,团结社会各方面力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服务活动。安排会员进行结对帮扶,在技术及工作经验上得到一对一的帮扶;通过表彰以黄运斌等

五名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活动为载体,发掘一批青年创业典范,并于11月底召开惠环街道青年创业就业工程启动仪式,邀请党政领导班子参会,进一步营造浓厚的青年创业就业氛围,使青年创业成为广大青年的普遍共识; 从服务青年的角度出发,主动联合相关单位和媒体,针对各类青年群体创办一系列的长效性就业创业论坛、QQ群、微博等。多方收集政策信息、项目信息、市场信息、岗位信息,培训信息和文化技术信息,计划在2013年投放20台求职通,在惠环辖区内全面覆盖。

4、四个目标:

(1)每年成功帮扶每个村(居)委会1-2名青年自主创业;

(2)每年至少开展6次创业就业培训班,每次培训人次不少于50人,每年培训人次不少于300人;

(3)每年通过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青年就业率达95%以上;每年要提高我辖区青年的整体就业率10%以上。

(4)每年的青年就业信息档案入库率达到100%。

三、组织领导

惠环街道成立惠环街道青年创业就业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关丽红(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副组长:苏振锋(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长)

廖凤婷(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

成员:黄国辉(党政办主任)

陈连和(经济办主任)

曾还明(农林水办主任)

杨水泽(街政办主任)

陶海峰(市场办主任)

许安康(关工委)

王子宏(劳动所所长)

陈信友(工商所所长)

吴海彬(惠环农村合作信用社)

黄惠婷(团委书记)

陈清华(妇联副主席)

叶锦明(文化站副站长)

黄添福(平南村党支部书记)

黄锦亭(红旗村党支部书记)

范伟军(西坑村党支部书记)

钟玉麟(中星社区党支部书记)

黄观友(古塘坳社区党支部书记)

林色中(斜下社区党支部书记)

张娜(惠新社区工作站副站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团委,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办公室主任由黄惠婷同志兼任。办公室成员从各个部门抽调1人,负责组织协调各项工作开展。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惠环街道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程

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惠环街道的一项重点工作,各村(居)委会书记要切实肩负起责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确保青年创业就业工程顺利开展。

2、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根据惠环街道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制定自身具体实施方案及推进表,同时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沟通,加强协调合作,真正把工作落实到实处。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加大对惠环街道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程的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青年创业就业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发挥典型引导作用,迅速在本地掀起青年创业就业工程的热潮。

4、严抓考核,确保达标。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检验工作成效,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和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确保完成各项工作指标,将此工作纳入年终考核。

第三篇:加强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加强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摘要] 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对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或高中教育,其有“职业”性,高中教育是以升学率为目标的教育,而职业教育是以技能教育为目标的教育,其本质就是就业教育,所以加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尤为重要。笔者从全国就业形势及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就业指导的情况调查、目标要求、基本原则来阐述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就业创业指导 形势分析 目标原则

高职院校全面、深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不仅影响着某个学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并且影响着和谐稳定稳定的社会的构建。职业院校必须为学生的出路着想,才有可能办出高职院校的特色,才能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如果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不能充分就业,形成出不去招不进的恶性循环,学校的发展也必将陷入困境。高职院校学生是中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毕业学生只有顺利就业,投入沸腾的职业生活,才能造福于人类和社会,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当前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增强竞争意识,引导学生以职业定位为最终目标,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成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加强就业创业形势教育,增强就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2008年,在国内自然灾害频发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就业形势面临极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扩大内需,保持了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的较快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平稳回落,通货膨胀趋势逐步减弱,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上保持平稳。2009年,随着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均进入减速通道,我国就业形势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从2009

年开始,劳动力的供给侧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压力减小。但是,劳动力需求的形势却越来越严峻。第一产业土地容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越来越弱;党政事业单位已经很膨胀,需要改革精简压缩;国有和集体企业还有往外减出劳动力的压力,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几乎为零;外资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用劳动力相对减少;国内第二产业因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也在下降。劳动力就业的改善在于供给与需求两侧都发生变化。当然,从2009年开始,劳动力的供给侧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压力减小。但是,劳动力需求侧的形势却越来越严峻。第一产业土地容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越来越弱;党政事业单位已经很膨胀,需要改革精简压缩;国有和集体企业还有往外减出劳动力的压力,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几乎为零;外资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用劳动力相对减少;国内第二产业因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也在下降。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

所以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我们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及毕业学生应该增加紧迫感和危机感。正确地认识当前的就业与创业形势。

二:面对机遇和挑战,增强自信,树立信心。

面对机遇和挑战,增强自信,树立信心这是学生就业与创业成功的前提;因为,只有坚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人才会成功;讲就业与创业形势要注意五点,一是要从正面讲,二是要坚持二分法,三是要讲清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受欢迎的,关键是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四是创业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既要有信心,更要经过艰苦的奋斗,五是可以请专家、学者或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做就业创业的形势报告。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优势还是十分明显:根据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近几年就业率都在90%以上;优势在于:定位比较低,用人成本低,期望值低,肯吃苦,安心在生产、管理第一线,满足了现代化大生产要求即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的技术工人的要求。所以,职业院校毕业生普遍的受到欢迎。毕业生就业率比较好的高职院校有几个共同特点:一是学校和专业定位准确、实在,不盲目攀高;二是把以就业为导向切实落实到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在不同程度上都体现出“定单培养”的特点;三是与社

会用人单位有着十分密切、有效的合作关系,对社会需求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四是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做得比较好。

三:就业创业指导情况的调查

学生对职业及就业指导认知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

1、职业知识获得途径比较单一

2.、学生对职业选择比较盲目、被动,对社会分工及各类职业的功能不明确。学生对职业去向知之甚少。从调查看,学生当初选择本专业是出于下列原因 : 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感到不太乐观,学生对所学专业喜欢程度不高,学生认为影响就业的三个主要因素为学历、专业和自身的择业观,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期望,还是追求工作稳定和好的工作环境,怕吃苦和怕风险的思想体现比较明显。

3、调查显示,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缺乏对职业的了解,缺乏对社会的了解,缺乏满足岗位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缺乏就业信息,缺乏自信和勇气,不敢面对现实,自身定位不正确、期望值太高,创业意识不强,缺乏风险意识等。因此,职业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

4、高职院校进行就业创业指导的情况:必须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在职业学校已经形成了共识 ;大多数学校将就业创业指导课排入了课表 ;发展不平衡,有些学校不是所有年级、所有班级都开设,只是部分年级、部分班级开设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教师一般为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管理工作者和负责学生就业的教师和管理者。高职院校把开设职业指导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的主渠道;学生希望学校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并且认为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有用;大多数学生是从学校了解和掌握就业信息的;“教会创业”成为学生希望就业创业指导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对就业创业指导的内容要求具体明确,时代性、政策性、可操作性强;学生希望学校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形式多样,并且要求比较实用,看得见,能够解决问题;学生希望通过就业创业指导能够达到找工作时比较顺利、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最终找到一份工作;学生对就业的认识发生了转变,有相当多的学生把谋生、自谋职业,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作为毕业后的一种选择,在思想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准备。学生对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期望。

5、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希望学校为学生就业多开展一些他们比较易

于接受的、直观的、操作性强的模拟指导活动; 学生认为:首先,学校应该通过就业创业指导增强学生就业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耐挫折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多教授一些实用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教一些创业知识,让学生弄清就业与创业的辩证关系,提供一些创业社会实践机会,增强竞争力;其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第三,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就业条件,让学生明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第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实力与机遇;第五,教会学生就业技巧,特别是教会学生如何应聘,教授一些关于参加面谈面试方面的知识,以及面谈面试应当注意的事项,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处理各种繁琐的就业手续的能力;第六,多宣传、提供一些就业信息;第七,请用人单位进校,让学生直接与用人单位见面洽谈;举办就业讲座、模拟人才市场,让学生多实践;最好能帮助毕业生联系单位,毕业时为学生介绍单位。

6、调查发现,目前学生对就业创业指导的不满之处在于“缺乏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的交流与沟通”,“缺乏实际操作”训练。

四、就业创业指导的目标要求

总体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职业、就业、创业的有关知识;正确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职业认知、职业能力、职业兴趣和个性特长;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必要的就业、创业技巧;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择业与创业观念; 培养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克服在选择升学和就业方向时存在的盲目性,自觉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顺利地升学、就业或自主地创业;逐步实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适应社会,走向成功,不断发展。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铁基认为: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四种东西,即怎样读书,怎样做事,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做人;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我认为,就业指导就是对学生进行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的一个很好的训练和考核。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了解职业,热爱专业;了解社会,学会做人 ;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的涵义、特点、产生、演变以及职业的分类、职业群和发展趋势,培养职业意识;了解产业、行业、专业的历史沿革、现状、发展前景以及本专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专业、熟悉专业,树立热爱专业的思想,培养敬业意识,懂

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了解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社会、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明确合格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增强竞争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做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

第二阶段:认识自己,学会学习;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心特点、学识能力与升学、与未来职业需要之间的差距,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发展个性,完善自己,有意识地根据未来工作的需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实力。

第三阶段:规划未来,正确选择;勇于创新,艰苦创业; 了解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能够搜集和整理职业信息,做好就业创业的思想、学识、技能、心理、材料等方面的准备;掌握自我推荐、面谈面试、求职成功等技巧以及择业决策和就业创业必备的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适应、社会适应、环境适应和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培养创业品质、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掌握创业的法律和有关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适应社会,服务人民,大胆开拓,勇于进取,走向成功,不断发展;通过就业创业指导使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做到:升学有门,就业有路,创业有道,谋个性发展,为社会服务。

五.就业创业指导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

就业创业指导的内容必须反映客观规律,符合学生实际;要按照就业创业指导的总体目标和年段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就业创业指导涉及到人才学、市场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具有综合性特征;就业创业指导要与文化课、专业课、实践课有机结合,形成科学完整的体系 ;就业创业指导的方法、途径、手段必须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力形成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就业创业指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指导性原则 :

就业创业指导应体现重在指导,突出应用的原则,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职业,培养职业兴趣;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增

强职业能力和就业信心;指导学生掌握求职技巧和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职业素质。

主体性原则:

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能力性、选择性、创新性,体现在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的主动性;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激发他们的思维、兴趣、动机和求知欲望,调动他们参与就业创业指导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掘他们的潜能,谋求他们的个性发展。

开放性原则:

就业创业指导的目标、任务、内容决定了它的开放性 ;就业创业指导的方式、途径必须打破单一的从书本到书本,从课堂到课堂,从理论到理论的封闭式状态;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参加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实践;可以请优秀毕业生、专家、联办单位、劳模及有杰出贡献的人才来校作报告,与学生座谈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职业,了解职业,获取信息,认清形势,把握时代要求,进一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

实效性原则 :

就业创业指导的目标要适当,要符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适应形势对人才的要求,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需要,尊重学生的意愿,避免“高”“难”“空” 现象; 就业创业指导的内容要既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又贴近学生的实际;就业创业指导的方法、途径要切实可行,要克服形式主义的弊端,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做到有的放矢;就业创业指导要做到目的与行为统一,内容与形式统一,思想与实际统一,采用各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搞好每一项教育和活动,完成每一个阶段的任务。

人本性原则:

就业创业指导的目标、任务、内容、活动、方法、手段、途径等均须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来拟定和安排,按照学生在就业创业指导方面的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确有成效的指导,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职业适应性得到加强。

六、就业创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的指导;认识自我与正确定位的指导;创业意识与创业品质培养的指导;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培养的指导;就业创业信息收集与利用的指导;就业准备与职业道德的指导;择业技巧与职业选择的指导;职业适应与职业发展的指导。

要加强学生职业心理的指导,因为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主要取决于他的情商而不是智商。情商主要指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健康的心理品质,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能够正视社会,敢于竞争,不怕挫折,勇于进取,自信乐观。这样的学生就一定会成功。

从现代职业教育的观念出发,要改变就业就是从业,就是找一份稳定工作的传统思想,要使学生有勇于创业的理想。因为前者是被动就业,后者是主动就业。这里的“创业”不能狭义地理解为创办各类企业或实体,是指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主动开创一番事业。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构建,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需要全体教师、家长、有关部门和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完成。

参考文献:

1、熊剑锋,2009年中国经济如何保持稳定增长,2009.第一财经日报

2、王兆明,武正林.大学生职业指导[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3、余惠琼 任运康 伍安春,加强职业规划指导 重视职业心理辅导,2007

第四篇:关于高职院校校友工作研究

高职院校校友工作研究

李焦明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自动控制系,江苏 南京 210048)

摘要: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深入探讨校友工作的必要性和具体做法,对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和加强校友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校友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对校友与校友工作的认识的深化,校友工作已经不再是学校的边缘工作,越来越多的高校把校友工作提到了学校建设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抓,形成了以校友工作促进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的科学发展观。但高职院校的校友工作则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以江苏省为例,全省现有高职院校76所,把校友工作提到议事日程,成立校友会、建立校友会网站的仅有4所,占5.26%。高职院校为什么要做校友工作

“校友”,是指在某所学校学习和工作过的人,其主体是学校的“产品”——已毕业的学生,为了便于论述,本文所提到的“校友”,仅指从该校接受过教育的已毕业的学生。

1.1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高校的校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把广大校友凝聚在母校周围,营造和构建和谐的校友社会群体,实现学校与校友的互动、互补、共同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是全体校友工作者的共同任务。

1.2它是教育理念创新的必然要求

校友首先是学校的“产品”,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延伸其教育功能,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跟踪关心、关注校友在社会上的发展,为学生终生服务。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母校要象父母关心子女一样,不断关心校友的进步,积极利用母校资源为校友提供各种服务,帮助校友更新知识、跟踪科技文化前沿、实现终身学习和快速成长,为校友在社会上建功立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免费或优惠为“校友”提供进修和培训,免费或优惠为“校友”提供各类信息和咨询,免费或优惠为“校友”提供图书馆等校内的公共设施,使校友在与母校的“师生情”中获得进步,取得发展。同时创造条件促进校友之间的在“同学谊”中合作与交流。校友工作为终身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

此外,研究校友成才规律与在校学习期间的表现、成绩等特征的相关性,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高优秀人才的成才率,有积极的意义。

1.3它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校友是学校在社会上的“脸面”。校友的表现,具体体现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校友的成就,具体体现了学校对社会的贡献。因此,人们通过校友来了解和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社会通过校友来检验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成功的校友”是学校的“品牌”和“形象大使”,是学校社会声望的“活广告”。

校友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资源”。“金矿、银矿,不如人矿”。广大校友编织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形成学校联系社会的公关资源,是学校招生、学生实习、毕业生就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是校企

合作、学校为社会服务的桥梁和纽带,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校友推荐就业人数2006年达到116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1.3%,校友推荐就业成为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在各行各业工作的校友,可为学校提供便捷可靠的就业信息资源,为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校友中有的是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专家、学者、教授,有的是政府部门的领导或工作人员,有的是企业的管理者或技术人才,可真诚地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是学校宝贵的智力资源。成功校友是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榜样,是对学生进行活生生思想教育的宝贵的精神资源。聘请学有专攻的知名校友出任兼职教授,构成学校宝贵的师资资源。校友向母校捐款、捐物、向贫困生资助、设立奖学金等,扩大了学校经费和物质资源。与校友进行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形成学校宝贵的产业资源。校友对学校教育的评价和意见,是学校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珍贵的教学资源。校友,不仅是母校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促进校友自身事业发展的宝贵资源。校友对一个学校来说,是一种“资源”,但“资源”只有去开发,才能把转变为“财富”。可见,做好校友工作,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今天的学生,明天的校友。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都包含着培育校友工作的基础。校友工作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不仅是学校的份内工作而且是关系全局的学校的中心工作。如何做校友工作

校友工作要以校友和学校感情为纽带,以校友和学校沟通为基础,以组织各种活动为载体,以为学校和校友共同服务为手段,以促进学校和校友事业共同发展为目标。

2.1建立健全校友工作组织机构,加强校友工作力度

学校要成立校友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一把手任组长,形成了全校上下齐动员,共同参与校友工作的局面。校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校友联络处或者校友工作办公室,对外称“校友会”,配以专职人员。校友联络处或校友工作办公室列入学校的行政机构,可与学校办公室或对外发展联络办公室等行政机构合署办公。院(系)设立校友联谊会,建立校、院(系)两级校友工作体制。

校友联络处或者校友工作办公室的专职人员不可能很多,但校友工作量很大。为了做好校友工作,同时培养在校大学生的校友意识,可借鉴中国政法大学的做法。面向全校在校生公开招募志愿者,成立校友联络会,全面服务学校校友工作。校友联络会是一支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隶属于中国政法大学校友会,在中国政法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的直接指导下开展活动。

中国政法大学校友联络会设秘书长一人,接受校友工作办公室负责老师直接指导,并负责全面组织和协调联络会工作;设副秘书长两人,协助秘书长工作,协调管理部分小组事务;另设五个职能小组:办公室、刊物与网络编辑组、联谊与接待组、宣传与策划组、财务与礼品组。各组具体分工如下:

办公室主要负责:(1)校友工作办公室日常行政事务处理及校友联络会办公用品的管理、维护、更新;(2)筹备印制各种会议材料,整理校友资料,编制并更新《校友通讯录》;(3)负责校友联络会内部文件、刊物的起草与编订;(4)组织各项活动,协调各部门间关系,保证各种指令传达的高效性;(5)档案存放与管理。

刊物与网络组主要负责:(1)采访杰出校友,收集校友活动信息,编辑出版《法大校友》;(2)校友会网站的建立与维护,将母校发展与改革的信息及时反映给校友,同时为校友架设一个超越时空沟通的桥梁。

联谊接待组主要负责:(1)与校友的直接联络与交流,对校友之间施以感情维系,促成地方校友分会的成立;(2)校友会将项活动时的礼仪与接待工作,对校友会的校友服务工作做最直接的形象展示;(3)协同其他部门的对外联络事宜。

宣传与策划组主要负责:(1)校友会各种活动的宣传工作,提高校友会的知名度,打造校友会品牌;(2)针对准校友既在校生举办的各种活动的策划。

财务与礼品组主要负责:(1)校友联络会内部财务帐目的管理;(2)校友会礼品的管理以及日常相关事宜的组织管理;(3)对校友捐赠物品的登记与管理。

2.2建立校友网站和校友数据库,增强校友的归属感

校友分布在海内外的各个角落,而校友工作是以感情为纽带,以沟通为基础。做好校友工作,就必须为学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之间的了解与情感联络提供一个超时空交流的便捷通道,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了可能。建立校友网站,为校友搭建一个网上信息交流和多方互动的平台,在校友与母校之间搭建一个“手拉手、心联心、情融情”的爱心桥梁,成为校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友网站首要功能应是情感联络。为此,在校友网站上不仅要发布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后勤等重要新闻和校友会工作的信息,使校友了解和关注母校的发展;网站还应设置校友聊天室、校友论坛、生日祝愿以及班级网页、同学录、网络校园等功能,为校友之间的沟通联系和感情联络提供方便。此外,宣传成功校友的发明、专利、产品、技术、事迹,体现学校以校友为荣的自豪感,无疑也可以增进校友和母校的感情。

信息服务是校友网站的重要功能。一方面,校友网站要为校友提供信息服务,校友资料信息库、每个班的毕业合影照、学校每年的招生信息、进修和培训信息、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期刊网和学校图书馆的网站链接等校友们需要的信息及时发布在校友会网站上,为校友在社会上建功立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校友可通过网站上的在线调查、校友论坛等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信息服务。校友不仅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而且熟悉母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对母校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教学改革方面提出切合实际的意见。因此可将每年教学计划和大纲发布在校友网站上,供校友们品头论足,提出真知灼见,以此取代每年一度的专家顾问委员会会议。

校友资料信息库是重要的校友资源。在每年新生入学时就要引导学生在校友网站上创建学生自己的班级网页,作为他们相互联系的一个永久据点。在学生毕业时,由院系统一在官方数据库上录入各院系毕业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信息。校友毕业后,信息发生变更时,可以登陆网站,提交更新自己的信息,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了校友资料信息库的准确性。

2.3 做好成功校友的宣传策划和快速传播,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薛成义同学获得2005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后,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江苏教育电视台、南京电视台、南京日报等十多家新闻单位,赴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对薛成义同学进行了采访。薛成义同学事迹被各类媒体相继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而积极的反响。

2007年4月30日,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车间班长薛魁获得中国青年的最高荣誉奖项――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消息后,作为薛魁的母校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紧紧抓住这条新闻的有利时机,吸引新闻媒体主动上门,开展充满母校自豪感与独特内容的宣传,使我们的优秀校友产生更大、更广泛的社会影响,使我们的母校更加令人向往,更加令人折服。

2.4精心策划有特色的校友返校活动

学校可将每年10月1日~4日设为校友返校活动日,活动期间可举行成功校友报告会、成功校友表彰活动、校友奖学金设立和颁发活动、师生联谊等系列活动,以进一步密切学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2.5 注意培养在校大学生校友意识

在图书馆里专门开辟“校友书架”,汇集校友的专著,或者校友捐赠的图书资料;在校史陈列室中展示校友的最新研究成果、创造发明,甚至是自愿捐赠的荣誉奖状、证书和奖牌。结束语

母校是校友们永远的精神家园和快速成长坚实后盾,校友是母校建设发展中最弥足珍贵的办学资源和最可信赖与依靠的力量,做好校友工作,实现校友和母校的互动、互补、共同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周建松,郭福春.以校友资源为纽带促高职教育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6-57.[2]聂永江.高校校友就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江苏高教,2007(1):80-83.[3]郭樑.论校友资源的育人功能:以清华大学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2005(3):327-328.[4]杨杰.增强校友工作创新意识谱写校友服务新篇章——浅析校友联络会在校友服务工作中的作用及运作

[EB/OL].http:///yantaohui/zhengfadax.htm.(2007-12-15).[5]陈褀.刍议在“迎评促建”中的校友工作实践[EB/OL].http:///saru2004/11262004230414.asp.(2007-12-15).A Work Research on Subject of Alumni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 Jiao-ming

(Nanjing colleg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 Nanjing 210048, China)

Abstract :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necessity and concrete practice in keeping in touch with alumni, which is significant in bringing the alumni into full play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in strengthen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m.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work of alumni;research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立项课题《高职校本文化构建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 B-a/2006/01/012)

作者简介:李焦明(1970—),男,河南沁阳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自动控制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电气工程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第五篇:促进高职院校法律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促进高职院校法律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促进高职院校法律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摘 要 为促进高职院校法律毕业生的就业,高职院校应在分析法律毕业生就业现状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引导,推行分类培养模式,构建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体系,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引导学生跨专业或边缘行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

关键词 高职 法律 毕业生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1-175-02

一、高职院校法律毕业生就业困境的现实反观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和高校毕业生的增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作为高校毕业生群体之一的高职院校法律类毕业生的就业更是面临着巨大压力。

(一)就业率低

麦克思研究院(MyCOSInstitute)撰写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表明,2009年至2013年连续五年,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都被列入就业前景最不被看好的十大专业即高职高专的红牌警告就业专业之列。以2011年为例,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材料与能源大类(92.9%),最低的是法律大类(79.1%)。①2012年法律文秘专业名列就业红牌警告专业第二,居临床医学之后,法律事务专业名列第六。②2013年,就业前景最不被看好的专业中,法律大类专业排名又有所上升,其中法律文秘专业高居榜首,法律事务名列第五。③

(二)失业率高

麦克思研究院对2010届大学毕业生的研究报告表明,法律类失业率排名第二。该院根据对2011届大学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后撰写的《大学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报告》显示,高职高专毕业生失业率最高的为临床医学(30.7%),其次为法律事务(19.2%)。④“法律”这个曾经被称为最热门的专业目前在高职大学毕业生中失业和离职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率位居前列。

二、高职院校法律毕业生就业困境之原因探析

(一)就业心理存在偏差

随着近年高考生源的减少及高校的扩招,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日益降低,法律类专业的录取分数更是不容乐观,这种局面导致高职院校法律类学生的素质不高,尤其是就业心理存在偏差。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高职院校法律类学生中存在不同心理:一种是自卑和消极心理,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本身学识水平偏低,文凭的含金量不高,上学就是混文凭,将就业的希望更多地寄托在父母、亲人身上,自己无所事事,消极而不思进取,导致就业陷入困境;另一种心理状态是迷茫,部分学生积极思考以后可能进入的就业行业,但并不知如何正确进行职业规划或者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往往是接二连三地参加专接本考试、公务员考试、自学考试等各种考试,这种表面上的“积极”可能会由于精力所限导致最后一事无成。

(二)工作能力欠缺

良好的工作能力是任何人立足社会,寻求发展的基础。人力资源的相关理论认为,工作能力包括基本工作能力(所有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和职业工作能力(从事某项职业特殊需要的能力)两种。但据调查发现,高职高专毕业生对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基本工作能力掌握水平为50%,低于工作岗位的要求。此外,用人单位也反映高职院校法律类毕业生在经过三年的学习后,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学生综合素质不尽如人意,学习迁移能力不强,职业素养缺失;有的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这种工作能力的欠缺,往往导致其在就业或择业中失去机遇。

我们课题组通过调研和访谈,认为以下因素和学生的竞争力欠缺成正相关。首先,近些年来非诉讼类的法律服务也逐渐成为学生就业市场的一部分,但是很多院校并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其次,从考试模式分析,部分高职院校法律类的考查方式依然停留在名词解释、论述等传统考试题型中,这种重在考查理论的考试模式很显然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法律人才的要求相违背。此外,从综合素质方面分析,为促进就业,高职法律类专业的授课往往注重对学生法律知识和技能的传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授和培养,但在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迁移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缺少拓展和延伸,影响了学生就业。

(三)传统法律行业准入制度的影响

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来看,无论是法官、检察官还是律师,这些传统法律行业的准入都必须要求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但具有法律知识并通过国家司法考试。⑤这一规定对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巨大,极大地压缩了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学生的就业和发展空间。他们要进入这些传统法律行业,只能先通过自学考试等其他途径获得本科毕业证,再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后,才具有初任法官、检察官以及律师的可能(对于初任检察官、法官而言,还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而且一些非法律专业的本科生通过司法考试这条途径后也涌入了法律行业,进一步缩小了高职院校法律类毕业生的就业空间。

(四)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

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情况来看,几乎全部的高职类院校都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的存在对促进高职院校法律毕业生就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收效很低。首先从就业指导时间上来看,基本局限于大三学生毕业前夕开始进行,这种短时间的指导较难起到好的效果。其次,从就业指导队伍来看,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且人数较少,就业指导经验明显不足。他们虽会不定期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但主要局限于以讲座和会议形式进行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咨询以及就业技巧指导或者召开就业招聘会等。这种形式的就业指导仅仅体现了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而忽略了对高职法律类专业的特性和法律类学生职业发展前景的个体性分析。

三、促进高职院校法律毕业生就业之路径分析

(一)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指导

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对就业形势的正确分析和认识,是促使高职院校法律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条件。因此,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干预必不可少。高职院校除组织心理咨询师将纠正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心态融入到专题报告、讲座及日常心理咨询中来之外,还可以将正确就业心理的确立延伸到对学生日常管理中来。方式之一是通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辅导员、任课教师的日常管理和授课,及时传递正确的就业心理,使学生对就业有正确的认识。除此之外,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就业心理上的自卑情绪和消极态度,可以组织近年已毕业的优秀毕业生通过专题报告、座谈会以及QQ、微信等比较便捷且深得学生喜欢的现代联系方式与在校生进行沟通交流。

(二)全面推行分类培养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说过:“同样的火候,使黄油融化,使鸡蛋变硬。”他认为某些人格特质与工作存在着匹配关系,个体的特点与职业环境是否匹配决定了其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流动的倾向性。因此,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应对不同特质的学生进行分类培养。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迷茫无所适从心理,应从入学伊始就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专长、情商等进行综合测试,帮助学生找出适合其自身特点的职业。根据测试结果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估和价值判断,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确立适合其特点的职业规划,形成其对自身职业潜力的信心。⑥同时,学校在完成教育部规定的法律核心课程之外,开设司法考试辅导、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辅导、律师实务等选修课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1.对实训课程进行改革,扩大实训科目。增加非诉讼法律实务实训,切实锻炼学生多种法律实务操作的能力;在实训中教师应当只给出参考意见,不给标准答案,从而实现由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向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转变。

2.对考试环节进行改革,重点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实训类课程的考试,应以学生实训环节的操作能力作为其成绩评定的主要标准。

此外,在课余时间组织各种以法律为主题的辩论赛,由具有实务经验的教师带领学生到社区、广场进行法律咨询、法制宣传等活动,在真实情境中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及语言沟通等综合能力。同时,学校应开设社交礼仪、人际沟通等课程,通过课堂模拟、实际训练,教师指导等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学生多元化就业需求。

(四)引导学生跨专业或边缘行业就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从社会实践看,许多交叉行业的出现,对法律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因此,高职院校法律专业的学生可以跨专业就业,即使在工作中不能用尽其所学全部的法律知识,但这些学生懂得法律规则,比起不懂法律的学生,他们能够更好地守法、用法,减少企业的风险。引导学生拓展到其他专业或在边缘行业,实现就业这一目标。

(五)发挥政策导向,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各级行政部门也应发挥其行政职能,从宏观政策等方面鼓励并引导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以河北省为例,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针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出台并实施了《河北省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河北省就业(创业)服务进校园、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等一系列保障就业措施。通过简化贷款手续、为大学生创业开展培训、落实大学生创业政策、对参加创业培训的大学生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孵化服务等方法为创业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此外还通过免费就业服务、建立河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信息网、河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等方式探索并开创了就业工作新局面。其他各行政部门在探索大学生就业上可以以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经验为借鉴,采用多种方式切实促进高职院校法律毕业生的就业,从而形成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法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长效保障机制。

此外,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灌输创业理念,为学生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加强舆论引导,在校园创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可开设《公司法》等相关课程,积极渗透并宣传创业观念,指导学生敢于创业。对有浓厚创业兴趣的学生,可聘用校外创业专家和毕业生的创业成功典型到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切合学生自身水平的指导和教育。对在校期间自主创业的学生通过承认学分、给予一定物质奖励等措施,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学校团委及学生处等可以尝试设立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和创业中心、组织学生成立创业者协会、对创业成功的典型进行宣传、举办创业大赛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创业。

(六)全面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建立全面的就业指导体系

各高职法律院校应根据就业需要,应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毕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业时对学生进行就业、择业技巧、就业政策咨询等方面的指导,而应当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从新生入学之初即对学生开展就业咨询和指导,提出职业导向和职业建议,并根据其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树立未来职业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邀请校外就业指导专家,法律行业一线工作人员来学校进行指导并加强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沟通,充分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从而确立更加合理有效的就业指导方法,促进高职院校法律毕业生的就业。

注释:

①②③④麦克思学院.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013.⑤梁斌,夏玉芬.对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13(1).88.⑥杨永志,李兴刚.对我国法律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思考.职教论坛.2012(13).32.------------最新【精品】范文

下载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促进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研究(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媒类高职院校团组织促进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研究(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促进就业创业工作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团总支 促进就业创业工作 一、就业见习的目的 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是当前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重要载体,而我校校团委就业见习......

    团组织活动策划书(创业就业类协会)

    德才网 http://decai.me创业就业协会团组织活动策划书一:活动目的:社团的凝聚力是一个社团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 活动目的: 关键,良好的社会氛围,温暖的社团感觉强烈的社团归......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突出的问题,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是提高大学生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

    关于促进青年创业就业的提

    关于促进青年创业就业的提案 (李爽杰) 根据团省委、团市委关于促进青年创业就业的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东安县实际情况,现就我县青年创业就业有关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06-16 16:02:00 ]作者:许爱丽编辑:studa090420综合素质不高。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而是大学生多种素质与能力......

    浅谈新时期高职院校团组织工作的新内容

    浅谈新时期高职院校团组织工作的新内容 O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new era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wcontent group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张蕾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身处在社会转型及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社会环境,以及受到西方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大学生面对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纷繁复杂的经......

    全市促进就业创业工作情况汇报

    全市促进就业创业工作情况汇报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全市促进就业创业工作作以下汇报。一、2021年就业创业工作情况就业是“六稳”“六保”的关键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也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