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2 11:4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对策研究》。

第一篇: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身处在社会转型及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社会环境,以及受到西方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大学生面对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不仅从感性上,而且在理性上都变得功利、务实。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道德观;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还需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对策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进入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现实的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的、市场的需求,动态地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这样,原来一直被压抑的个性、自我价值如雨后春笋,迅速地被人们所接受。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正式并积极追求其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需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成就欲望和自我责任明显增长。

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样化,集中表现在对个人事业的追求上,除以满足社会客观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价值取向外,多数大学生还将自身需求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的程度作为其价值取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里,他们都选择更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奋斗目标。他们已不崇尚“螺丝钉”精神,而更加注重从自身需要出发,寻求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他们注重个人与社会并重、事业与利益兼得,愿意为他人服务,但又注重社会的尊重和他人的回报。这些现象在近些年来的许多调查中都明显地表现出来。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偏差

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受这些因素影响,“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目标等方面出现空前的困惑与迷惘,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淡化、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偏差及影响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偏差的主要表现团中央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2004年,联合开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着偏差。海明威认为:“我们是迷惘的一代”。大学生价值观念是多元的,这种多元观念中所体现出来的主体性是不完善的,部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出现了畸形发展的现象。若任其发展,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很容易滑向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甚至走向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多元价值观并存现象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也表现得十分突出。有信奉“理想的追求高于金钱”、“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生活观念,如赞同“奉献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的学生占51.8%。也有信奉“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价值观,如有49.3%的大学生同意“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观点。有坚持“报效祖国”的人生信念,占34%,也有“追求自己美好的生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思想占47.2%,还有坚持“钱越多,人生价值越大”。

(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

1.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折射和影响

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特别是当代大学生造成了思想混乱、价值迷茫,产生了大量道德失范现象。

2.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冲击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这些西方腐朽思想通过大众传媒和文化产品,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产生了很大影响。

3.学校价值观教育机制的不健全

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作用的发挥。

4.网络信息时代各种传媒的作用和影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所处的已是一个信息激荡、传媒发达的网络信息时代许多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价值观困惑。

5.家庭教育的缺乏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长期、深刻的影响。

6.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

当前大学生缺乏生活实际的磨练和对社会制度、社会规范、社会思想意识的思考,这样很容易在价值观的选择上产生偏差。

(四)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良好价值观

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是使当代大学生真正树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重点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

1.正确认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划清正当的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的界限。在一些大学生看来,提倡集体主义就是泯灭个性、否定自我,强调集体利益就是否认个人利益。要帮助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集体主义、转变思想,首先就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过去几十年对集体主义的宣传和解释上的偏颇之处,让大学生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

2.摆正金钱在人生追求中的位置。

这是当今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此,应该引导当代大学生从两个方面去把握:第一,金钱获得的再多,也不能等同于一个人的完全实现。第二,一个人如果把金钱的获取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就会失去理智,从而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

3.有志者追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当代大学生中的热门话题。大学生是希望将来能凭着自己的才干赢得社会的承认,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干一番事业。那么,一个不甘碌碌无为的有志者,要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要做到,当现实由不得自己“自由选择”时,则无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岗位上,都应该认真地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情,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实现自我价值最基本的途径。参考文献:《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第12期作者:李里;

《中国德育》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

第二篇: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受到了许多冲击和挑战,并直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如何根据当地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进一步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科学运用邓小平理论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价值八荣八耻

我们的价值观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给自己的价值观一个正确的前提和指导。任何建筑都需要一个坚定的基石。我们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石就是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指导地位。这些价值理论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适用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空间范围,并且都是与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的产物,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科学性,具有中国自身的鲜明特点,其指导意义重要而深远。现实中,我们大学生应该继续加强对这些理论思想的学习,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选择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科学的指导,同时也保障我们价值观的正确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用这些理论知识辨别社会上各种各样思潮的性质并抵御其冲击,即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构建一道“防火墙”,尽可能排除贪污受贿、追名逐利等不良风气对我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其次,我们的价值观需要一个正确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没有正确的目地的,就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没有正确的路标,就找不到正确的道路,没有正确的追求,就找不到前进的动力。当前我们大学生的价值观正是缺少了正确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当前我们要把我们的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结合。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本要求的同时,紧密联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实际、国家国情。我们的价值追求不在于收入的多少、地位的高低,而是在如何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我们的价值取向不在于自身是否荣耀、是否重要,而是在社会和国家最需要自己的位置;我们的价值目标不在于办惊天动地、一鸣惊人的大事,而是在自己的位置力求最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现实中,特别要提到的是我们大学生的就业实际。现今,表面上就业难的境况比比皆是,特别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但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农村、西部地区等各个边缘岗位仍急需大学生的支持。很多大学生的目光只是放在一线二线的大城市以及高收入的职业,而不去考虑这些“又苦又难”的职业。可以说是我们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就业难不断加剧的局面。我们应当主动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将就业的重点放在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之上,而较少的去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

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时代,而保证我们不断进步的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我们大学生应该做到:首先,我们要积极了解时事,掌握国际知识、政治、经济等的最新动态。其次,我们在学习以往知识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学习当下的新的知识和技能,走在科技的前列。最后,我们还要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富有创新观念。现实中,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国家的鼓励以及政府的良好政策下,应该勇于、敢于主动自主创业,利用我们自身的优势,把握我们自身的特点,依据当今时代的潮流,打造属于我们80、90后一代自己的天地。

最后,我们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还要与当今社会主义荣辱观相适应。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又具有多方面的实践性;既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又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工作上和生活上可操作性。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当前可以做也是最需要做的。我们不只是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口号,也不能理解为只有党员、官员等才能为人民服务,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就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心态,从身边的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同时,我们在融入集体的同时,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长远利益和目前利益的关系以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把握好集体主义原则。最后,以“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自己一切行动的根本评价标准。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人的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的发展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我们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只是我们个人的未来的走向的概括,也是我们国家的发展和未来走向的概括。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核心价值观,树立普遍性、民族性和崇高性相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树立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核心价值观。

让我们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为我们的人生价值与人生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为社会美好的明天打下坚定地基础,为祖国未来的腾飞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三篇: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突出的问题,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是提高大学生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是一种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是一种通过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使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的教育,是一种培养具有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毕业后了解社会劳动力市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创业心理准备及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力和潜质,充分的就业,进而能够创业,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和目标。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育认识和观念的落后。国家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创业教育,上世纪90年代,在清华大学成立了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开始了我国的创业教育研究及推广工作,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各个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仍然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明确的目标。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形式、办学理念和创业教育培养上仍然采取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缺乏统一的教育管理和教学规划。很多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层面上,无法 1

正确深刻地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其本质,甚至有的教师认为高职学生基础底、素质差,能找个基本工作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也不可能自主创业,更不可能成为企业家。因此,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摈弃和纠正传统、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良好的创业教育思想,为实施创业教育提供理想环境条件。

2、缺乏优秀的师资队伍。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教育,是一种观念和能力并重的教育。它不仅需要教育者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更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正确的职业观念。但是,大多数教师专业面狭窄、知识陈旧、信息闭塞,完全不能适应创业教育的需要,甚至许多教师本身就缺乏创新意识、观念落后、社会经验不足,对创业教育研究没有兴趣,使得创业教育仍然停留在书本和空洞的口头说教上,教育效果不明显。

3、教学形式和内容的程式化。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的形式趋于形式化或程式化。一般高职院校的做法就是开设一门课程,诸如《创业教育》《就业指导》或《创业指导概论》等,教授课本上空洞的理论和不切合实际的案例,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创业的冲动。另一面,许多高职院校重视对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由于条件和场地的限制,没有适合学生创业训练的实践基地,忽视创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得创业教育大打折扣。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创业教育基地,使得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形式缺乏生动性、针对性和创新性,让学生觉得创业脱离现实生活,有了一定的想法也不敢付诸行动。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体验到创业教

育的成功,才能激发出创业的激情和活力,才能培养创业的意志、品质和能力。

三、提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想搞好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必须深刻认清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质和精髓,即“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三者结合的“三创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牢固树立“三创教育”理念,使创造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统一,改变原有的以就业指导为创业教育的观念,打破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局限性,把创业教育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的教学环节,形成正确的创业教育的氛围和共识。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首先教师应该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点燃学生的创业欲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良好的创业意识是学生能动地掌握创业知识,具有创业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增强教师的创业意识、调整教师的创业心理、提高教师的创业能力、丰富和完善教师的创业知识,成为学生创业教育的领路人。

2、改革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新模式。首先,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和设置要体现出创业教育的特色和本质,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来完善课程设置。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由“被动”转化为“主

动”,由“想学”转化为“会学”。同时,还应形成一套与之相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一些以创业知识为主的选修课,要把一些有关创业的社会常识、创业指导、创业心理和技能、市场经济、经营管理、公关和交往、法律和税收等课程增加进去,从而促成学生对创业理论的了解。其次,在教学模式上,创业教育内容和形式要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师生共同参与探索知识。创业教育可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边学边用的原则。案例教学法是哈佛大学MBA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在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亦可采用典型的、有特色的创业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组讨论,主动参与到案例分析和案例讨论中去,学习创业的经验和方法。另外,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实际,让学生当一回“小老板”,让每个学生做创业方案设计,指导学生从选择何种企业、企业的选址、企业的名称、企业的形象设计、企业的融资和理财、员工的聘任等方面,全方位考虑如何运作自己的企业。教学中可通过讨论、答辩等形式进行师生交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独立能力和社会能力。

3、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创业激情。创业文化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功能。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出浓厚的创业氛围,要大力宣传和提倡创业精神、提高学生对创业价值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克服学生 “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和无所作为的消极观念。高职院校要通过黑板报、宣传栏、橱窗、广播等阵地营造创业教育的舆论氛围,通过制度建设强化创业教育的政策导向和价值观念;结合学风、校风、教风建设进行创业教

育,通过师生人际互动,拓展和优化创业教育的心理环境;通过积极引导各类社团组织围绕创业教育主题开展活动,如市场营销活动、科技作品竞赛、自我形象设计活动、创业设计大赛等,积极支持和指导学生共同营造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校园创业氛围。通过举办创业生涯规划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创新力、竞争力和实践能力。总之,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活动,既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闻、丰富体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培养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形成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性的能力。

4、探索实践模式,实现机制创新。实践教育是指通过真实和模拟公司的创办与营运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主要目标是为学生搭建创业的舞台,使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探索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的创业实践方式,例如举办以“大学生创业教育”为主题的经济文化艺术节、商业文化周、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营销模拟大赛、创业模拟大赛、大学生创业与创新论坛、开放式创新创业实验室等。在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效地把创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形成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机制,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创业教育,将成为21世纪现代人的第三本护照。”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指出,21世纪的大学生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护照——创业教育。江泽民同志曾在1999年8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越来越多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就会发挥重大的作用”。高职院校要成为创业教育的摇篮,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活动,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学会生存,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实现自我生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季枫.《试论高职院校“一体两翼“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02下

[2]金昌,童卫军.《温州特色高职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9,02

[3]卢小珠.《创业教育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4,14

第四篇:新时期高职院校师德现状及对策研究(改)

新时期高职院校师德现状及对策研究

柯伟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重庆 404155)

摘 要:新时期高职院校师德建设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师德现状共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现实意义,并通过分析成因,给出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并希望通过策略提高教师师德,实现国家科教兴国的目标。关键词:高职;师德建设;现状;对策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调节教师活动及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人们对师者的道德期待。发展教育事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事关教育发展的全局和科教兴国大业。当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培养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精神,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而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可以说,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吉林大学调研时发表重要讲话,他全面阐述了胡锦涛总书记给北京大学孟二冬教授女儿孟菲回信的主要内容、基本精神,突出强调了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和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对孟二冬教授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的高度评价和赞誉,是对新时期师德精神的新阐述、新概括,是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新目标、新要求,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更应该积极推进和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内在要求。

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党中央、国务院卓有远见的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离开了教育就无从谈起,尤其是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1]。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在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师德建设是核心。因此,在新时期大力推进师德建设是全面实施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2.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以德治国、以德治校思想的迫切需要。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是对

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以德治国”实际上就是把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对于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人才的重要场所。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作为公民道德实践的主体,其自身道德修养是衡量是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尺度;另一方面,教师是高职院校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由于教师的地位和职责的特征,决定了教师在学校道德体系中处于首要的核心地位,决定了“以德治校”必须构筑起以师德为核心的学校道德体系,充分发挥师德的示范、辐射与教化作用[2]。所以说,落实以德治国、以德治校,加强师德建设,是高职院校责无旁贷的使命,是高职院校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

3.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是提振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党中央对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最新的指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无须论证,可见教师队伍建设在振兴教育,振兴民族大计中的意义何其重大,何其深远。那么如何加强作为根本大计的教师队伍建设呢?途径千千万,方法万万千,但是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抓住师德建设[3]。以师德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的增强,以良好的教风促进学生良好的学风的形成,用良好的学风和教风促进学校建设,从而不断提振高职教育的发展的步伐[4]。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师德现状分析

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主体,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指责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光荣使命。其中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和最核心的素质,对学生能产生十分强烈的亲和力和感召力。然而当前教师职业的“神圣”地位受到了严重的质疑。究其原因,在于有悖师德建设的现象屡禁不止,导致教师职业道德出现了下滑趋势。

1.职业理想和信念动摇,功利思想严重。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各行各业都采取实行以市场为导向,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的,高职院校显得尤为突出,每一位老师都希望通过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去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但是,教师的工资在社会生活中却要与职务职称以及学历的高低挂钩,在现实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发生了动摇。一味看重名利和个人利益,敬业奉献意识不强,献身教育、终身从教的事业心淡化了,不能正确处理精力投入与利益回报的关系,出现了“人生理想趋向实际,价值标准注重实用,个人幸福追求实在,行为选择偏重实惠”的倾向,而且这种倾向正在淡化着教师的神圣职业[5]。

2.教师的思想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危机感和进取心,敬业意识淡薄。

在提倡终身学习的现当代,仍然有部分教师缺乏与时代同步、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这一点在高职院校的教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部分教师自从进了学校的大门,拿到了所谓的正式编制以后就认为可以安枕无忧了,殊不知,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的今天,如果不终身学习的人,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6]。不重视继续教育学习的重要性,缺乏危机感和进取心,只管把从事教育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部分教师甚至有厌倦鄙视本职工作的趋向,上课照本宣科,一份试卷和教案沿用几年,考前给学生“点题”,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使学生学不到真正有用的东西[7]。对待教育工作敷衍塞责,有的教师为了考学和进修而随便调课、停课,这些都严重损害了高职教师的形象。同时,高职院校师资来源复杂,许多是从中专、专科以及其他方面组合而成,学历、职称偏低,一些教师视野狭窄,思想僵化,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8]。从而就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

3.对学生缺乏“真爱”。

韩愈曾在《师说》中明确的说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如今,部分教师只传道授业,却不能给学生很好的解惑.师生之间交往的方式单一,互相之间参与交往的主动性不强;师生之间交往内容和深度有限,大多为课程学习方面的交流,缺少生活、情感、思想等方面的交流与沟通[9]。师生之间交往时间与机会不多,教师只疲于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只要不出教学事故,就阿弥陀佛,忽视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以及人格的培养。片面的认为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班主任的事[10]。这些问题都无一例外的导致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日渐疏远、趋于淡漠,与创建和谐奋进的师生关系是相违背的。据调查,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育的现状中存在着生师比较大,专任教师和辅导员配备严重不足等突出性的矛盾,有可能一个辅导员要负责300至400名学生(即6至8个班)的教育管理工作,辅导员也是人,他没有三头六臂,表现在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就会因为精力有限的原因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但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对学生就只有管理而没有教育引导,更谈不上用满腔热情来感化和帮助学生,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了。

三、新时期高职院校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和方法

1.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新时期,师德教育的重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两个方面。要加强以上两个方面的教育,就必须通过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风和学术规范教育等各种相关的专题教

育。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一文中,确立了“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指导方针。“正人必先正己”。因此,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信念成为了目前师德教育的重中之重。从具体要学习的教育法规上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师德教育中教师必须重点学习的教育法规。只有加强这些方面的学习,才能使教师进一步明确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准则和依法从教的根本要求;才能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才能使教师做到真正为人师表。对教师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使教师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11]。

2.树立榜样、宣传典型、建立师德激励机制,使教师主动提高职业能力和师德水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教育作用;通过榜样以点带面,来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师德水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先生为榜样,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虽然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却涌现出许多“德艺双馨”的教师,她们不仅专业水准高,科研教学能力强,而且十分热爱教育事业,把教师当做一门事业来对待。因此,高职院校可以以“校园先进事迹报告团”的形式在学校内树立师德的典型形象,通过宣传他们的风范和事迹,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从而推动师德教育的建设。

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评先评优和奖惩措施,对教师进行激励和约束。首先,把个人修养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将他们选入后备干部队伍中;在岗位、课时等津贴上、进修学习等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和政策倾斜度,以帮助他们提高发展的速度,同时激励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其次,学校要扎扎实实地为教师办实事,通过教师安居工程等解决教师们的后顾之忧,并为教师的工作和成长提供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环境与广阔的发展空间,提高教师的主动性。最后,对教师进行教育和管理时必须注意方式方法,力求取得最好的效果。比如通过关心教师的生活、工作、切实为教师排忧解难,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和政治地位等,促使高职院校的教师主动地加强个人的职业能力,自觉地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

3.建立科学规范的师德评价、考核机制。

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引入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评价、考核机制,尤其要把师德放在考评的首位。第一,要把在教师岗位职务考核和考核体系中加入师德评价考核的内容及其比重,调整和完善对教师的考核体系,把业务水平、学术能力与师德评价有机统一起来。第二,根据《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对教师职业能力、道德水准的要求,制订出科学规范、合理有效、切实可行地师德建设的工作条例与具体实施的细则、教师教学与学术的道德规范等相关规定,明确教师的具体岗位职责和要求,建立科学的师德考核指标标准,并将标准细化、量化。可以采取每学期评教的方式对教师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内容进行打分,在打分过程中根据学校、教学系、同事、学生不同权重打分,并给予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考核、评优评先和教师聘任等方面的具体依据。第三,在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定中,严格的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教师的师德出现问题,等同于发生教学事故或违反教学纪律,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或纪律处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奖勤罚懒、奖优抑劣的效果[12]。

4.引导教师自我教育,加强教师自律能力的培养。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关键,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反映在师德的养成即是外在约束或监督与教师自我的严格要求、自觉遵守规范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但教师的自我约束起主要作用,外部约束只有通过个人自律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教师自觉履行教师职责、提高精神境界,才可能实现师德建设的真正飞跃。教师自律是师德建设的根本,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是师德建设的根本途径[13]。所以,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一系列引导教师自我教育、加强教师自律能力的培养的活动,如通过每周二业务学习和每周四政治学习的时间引导教师对《教师法》《教育法》等内容的学习,来促使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以提高自身师德水平的目的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四、结语

总之,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高职院校一定要把师德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臵,并建章立制予以保障,加强师德教育,提高认识,只有这样,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作者简介]柯伟(1984-),男,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教学干事,助教,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叶蓉.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8-10.[2]刘志强.高职师德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6):59-60.[3]朱月.师德建设随想录[J].学校管理,1998(4):23.[4]梁其军.关于高职院校师德建设问题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23-24.[5]王仕勋.关于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28):180.[6]朱权.新时期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困境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79-181.[7]张力.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17):51-53.[8]吕旭涛.论高职师德建设的意义及对策[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64-66.[9]何祥林,黄吴静,徐丽.教师为本,师德为魂—关于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0(8):85-87.[10]李裘.加强师德建设创建学习型高职教师队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27.[11]刘冰芝.论高职院校教师的师德建设[J].高教论坛,2009(5):114-116.[12]张祥春.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思考和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0):1-2.[13]檀辉.高职院校师德建设问题与途径[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0(4):50-51.

第五篇: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谈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管理模式守旧、思想教育政治工作不到位、学生后勤缺乏保障等问题,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几点意见,以期能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性化管理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十分迅猛,但随着高职院校持续扩招,学生人数激增,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有了新的变化。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成效果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办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妥善化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业已成为各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影响因素

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各类高职院校办学的首要目标。如何培养和造就具有高素质、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也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1.缺乏高职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性。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基本上沿用传统模式, 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对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这种管理还没有摆脱传统管理把学生只当作管理对象的缺陷, 尤其是没有真正把握高职学生工作的特殊性。长期以来, 学生管理实施方法缺乏主动性和科学性, 学生管理仍然是处于金字塔管理系统的行政命令式管理。工作方式基本上是向下传达精神、向上汇报工作。可以说, 基本上是进行外部控制, 而不是主动地用比较科学的方法或经验指导和帮助学生成才, 更不能唤醒学生内在的创新之魂。这种管理只是告诉学生“不准做什么”, 而不是指导学生“如何做, 如何才能更快更好更有效地成为人才”, 从而使学生产生茫然、抵触甚至逆反心理。现有的管理模式忽视了高职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除了少数学生干部有机会锻炼组织管理能力外, 绝大多数学生几乎被剥夺了培养和锻炼这种能力的机会。在这样 的管理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缺乏创新精神, 依赖性强, 这样的管理理念已经与时代的发展特征不相符, 也是学生对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不认可的重要原因。

2.缺乏专业课教师担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职院校中的班主任(辅导员)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是把班级管好、管活的关键, 也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现实中, 许多高校虽然按学生比例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辅导员(班主任)来管理学生, 但效果不佳, 作用不明显。实践证明, 与学生接触时间较长, 又融于课堂教学的专业课教师担任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效果比较理想。但目前, 由于学生数量猛增, 专业课教师数量有限, 即便所有的专业课教师都担任班主任工作, 仍不能满足辅导员(班主任)由专业课教师担任的需要。

3.缺乏院校与社会之间的协调高职院校与社会之间最突出的矛盾是后勤问题。高校后勤社会化, 是为了减轻院校建设成本负担, 相对解脱后勤对教学的冲击。然而, 目前多数学校尚未解决一系列权、责、利等有关问题, 有时问题还表现得相当严重。由于后勤供应商的过分逐利, 造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后勤服务质量低下, 由此发生学生对学校的“住宿条件太差”、“食堂饭菜差, 服务质量低”等诸多投诉现象。这说明高职院校在抢抓机遇, 迅速发展的同时, 没能很好地做到在校生人数与学院基础设施、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平衡发展。学院的基础设施不足、服务质量不高, 也是学生管理工作中问题不断的外因。

(二)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因素

1.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当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 引起了中国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社会经济成分、分配方式以及利益关系多样化, 导致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同时也冲击着高校, 特别是影响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由于高职院校与市场关系十分紧密, 受社会的影响程度很大, 尤其是高职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他们有较为广阔的空间去选择和接受各种思想文化, 其社交、娱乐, 甚至学习、社会工作都呈现出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的趋势。他们会主动或被动地踏足社会, 以打工、实习等方式去体验社会, 不断增强与社会的联系, 从而使许多学生问题开始 2

与社会问题连在一起, 并导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性。另外, 网络给广大青年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许多黄色的、反动的网站冲击着青年学生。据调查, 相当多的大学生上网是在闲聊、玩游戏或浏览黄色、反动的网页。有关青年学生不遵守网络规则在 BBS 上留下色情或反动言论、会见网友上当受骗甚至受害、上网成瘾不可自拔导致学业荒废等事件, 频频见诸于媒体报端。这些无疑都给高校学生工作特别是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严峻的考验, 影响甚至改变着大学生成长的氛围。

2.高等教育转型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受转型期社会经济、文化、意识等的作用和影响, 当今大学生的角色意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学生与校方的关系已步入由身份到契约的转轨时期, 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入学成绩、家庭背景、民族状况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十分明显, 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特困生、心理障碍生、学习困难生等特殊群体, 各类学生的学习目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等思想认识问题自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学费由以前国家统包到现在按教育成本收费, 增加了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 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由原来的发放助学金、困难补助向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转化。学生就业, 也由以前国家统一分配转向面向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因此,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高等教育的转型中正发生着急剧变化。另外, 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国家取消了高考年龄的限制, 不仅已婚的成年人可以走进校园, 那些大龄的青年人更是将成批地涌入校园,有 20 岁左右的青年人, 有 30 岁左右的成年人, 也会有 50 甚至 60 岁左右的准老年人。大学校园里的学生将变得多样化, 无疑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创新

目前国内不少高职院校都是从中等专科学校升级而来,因此各校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工作过程中既不能因循守旧,承袭以往中专的管理模式;也不能生搬硬套,简单照搬普通高校的做法,而应当不断摸索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作为高职管理者,要培养出“以学生为本”的这种意识。一切为学生利益着想,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迫切需要解决得问题是什么。要改变过去把学生管理工作看成“管理学生”的错误认 3

识,变管理为“服务”。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信服,一切为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着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的,全面的去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高职的学生管理者,不可能时刻与每一位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这时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中坚力量,为学生管理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

调动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学生干部主要是通过学生民主选举产生的,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在学生和学生之间,比较容易把广大学生团结在自己周围,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由于现在高职的扩招,大多是来自不同的地方,思想素质高低不一,学习成绩参差不齐,仅仅只靠辅导员、任课老师及学生工作者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只有通过学生干部掌握信息,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暴露出来的矛盾及时进行分解和沟通。发挥好这种带头的作用与老师做好协调管理,提高学生管理效果。

2.建立健全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逐步改变管理模式

首先,建立健全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是建立良好教学秩序、规范学生行为的依据,也是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绝对不能成为束缚学生全面发展的桎梏。换句话说,建立学生管理制度的立足点不应是控制、约束,而是对学生的引导和尊重。其次,真正落实院系二级管理模式,逐步由原来的集中、封闭、单一的管理模式过渡到和普通高校接轨的系、部自主管理模式。各系部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并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学生管理方法和措施。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活动的开展以及各种考评工作都以系、部为单位进行,充分调动系、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理顺工作关系,形成合力,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体制

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在管理上几乎都推行校院级的“二级管理”体制, 学生工作职责分布于系、部、院、学生处、团委等几个部门, 部分职责还分布于党委的组织部、宣传部等相关部门, 虽然要求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但实际上, 由于职能重叠, 职责不清, 责任不明, 权力交叉, 在一些具体工作中相互扯皮、推诿, 办事效率低下, 不能很好地发挥齐抓共管的优势和形成合力, 这些都影响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学生工作干部的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工作水平的提高。高校应该建立一个统一专门的学生工作机构,统一行使学生管理工作职能, 形成点面结合的学生工作网络系统, 负责对高校各年级学生的专业工作进 4

行统一领导, 组织协调, 指导检查, 考核评估。建立这样的机构, 可以使高校学生工作精简统一, 职责明确, 运转协调, 达到有效管理, 也可以为高校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教育管理队伍

随着高校的扩招, 学生人数大量增加, 现有的班主任、辅导员严重短缺, 学生教育和管理队伍普遍存在着不齐、不力、不稳的现象。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 就必须从源头抓起,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教育和管理队伍, 把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是做好学生工作的中坚力量,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所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学生工作队伍结构要合理。本着/专兼结合、新老搭配、层次交错的 原则建设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专兼结合就是要求各院校根据本校学生工作 实际情况设置一定比例的专职和兼职人员,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协调开展学生工作。新老搭配就是要注意学生工作队伍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比例构成,有利于在实践中保证学生工作的传承,保证学生工作队伍的延续;也有利于满足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需要。层次交错,则要求现代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队伍要以多样知识结构、多样学历层次的人员组成。其次,学生工作队伍的素质要提高。高素质学生工作队伍是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选拔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较高个人素质的人才加入学生工作队伍,建立健全系统、科学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聘请经验丰富的导师指导工作,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

5.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 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在校园 文化建设中注重用世界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来熏陶青年学生, 把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与加强校园文明建设相结合, 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例如举办专门的“科技节”、“艺术节”、“专家论坛”、“学者讲座”, 组建大学生艺术团等社团, 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 使青年学生尊重文化、欣赏文化和创造文化;要通过抓好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治安和整顿校园周边环境, 建设良好的校风、教 5

风和学风, 切实形成一个有正确的舆论, 良好的教育机制, 奋发向上的育人环境, 真正做到用先进的文化陶冶人, 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人。

三、结束语

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而温和的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这话道出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实行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管理覆盖到每一个过程,控制到每一个环节,规范到每一个步骤,具体到每一个动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员。具体来说要做到:培养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重视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过程、管理工作责任化与人性化结合。面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运用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做到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切实抓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当前乃至今后学生工作者们应当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下载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探讨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是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和高职人才培养的根......

    市属公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市属公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高职院校作为高......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现状及对策论文(五篇材料)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学质量对策论文摘要: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努力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既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也是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对策

    摘 要:本文以浙江省52所高职类院校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spss17.0)、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高职类体育师的师资队伍结构(组成的要素......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摘要:构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旨在探究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寻求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教育评价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

    湖南省高职院校日语人才培养现状及研究

    湖南省高职院校日语人才培养现状及研究 学生调查问卷1、姓名、班级、联系方式2、请将毕业后工作过三个月以上的单位和岗位列出,并注明性质:国企、外企、私营3、目前工作地点、......

    试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对策(大全五篇)

    试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能否做好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