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5 14:3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职院校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职院校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第一篇:高职院校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姓名:严娟学号:53012109

摘要: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的各种因素影响,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健康问题,如自卑、逆反、焦虑、困惑、消沉等,并波及到了其健康成长。学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服务和引导工作,努力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帮助其全面健康发展。

作为一个迅速壮大的特殊群体——高职大学生,有着不同于其它普通高校学生的特点。总体而言,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是比较健康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并波及到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如何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其全面健康发展,亟待关注和解决。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生;心理问题;原因;对策

正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关心身体的健康,还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呈增多趋势,众多诱因导致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社会必须从认识上、行动上帮助这些学生走出“郁闷”,重新拥有阳光般明媚的健康心态。

相对其他普通高校学生而言,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着共性的一面,更有特殊的一面,主要表现为:

1.自卑,易产生挫折感

自卑是指一种自己觉得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的复杂情感,主要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缺乏安全感,胆小怕事,缺乏勇气和毅力等。高职学生大多属于高考中的„落水者”,往往有无能感与失败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他们又正处于青年时期,也有积极向上渴望成功的愿望,但有时急于求成、脱离实际,当遇到困难导致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时,较容易产生挫折心理。如对人生的思考、学业的担忧、爱情的烦恼、社交的障碍、就业的无着落等均可能导致自卑和挫折感的产生。

5.消沉,迷恋虚拟世界

很多高职学生由于学校档次低,学习成绩不理想,心理上面临着许多困惑和冲突,而网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一些心理需要。特别是一些遭受挫折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追求成功、获得尊重、找回自我”,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幻想。不少学生就是这样逃避现实,把自己局限在电脑这个虚幻的世界里,饭不思,夜不寝,成了一只可怕的网虫。

(四)、择业就业压力产生的恐慌心理

从学历上讲,本科就业难,专科更难,高职生的“弱势文凭”导致就业更难。在全国范围就业压力居高不下,高校毕业生增长率远高于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增长率的情况下,高职毕业生就业面临更大压力。因此高职院校的高年级学生在理想与现实,专业与爱好,职业与地域,经济实惠与发挥专业特长等方面无所适从现象,必然漫延到一年级新生。了解到即将毕业的学兄、学姐们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的就业形势,绝大部分新生最恐慌的是就业。有的新生为将来的就业精神负

担过重,觉得前途渺茫,心理不安,生活上食不甘味,长吁短叹,产生择业恐惧感,甚至出现神经紧张、失眠、胸闷、心跳加剧等焦虑并发症。

引发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界的客观因素,也有自身的主观因素。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认同度仍不高

尽管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是,当前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在一些人的眼中仍然属于“另类”教育,有人认为„„监通高等教育是高层次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低层次教育”,甚至有人认为“上高职学不到本领、高职学生就业没有出路”,等等。种种对高职教育的错误认识,使得很多学生不愿意进高职院校学习,已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是因为考分不高而做出的无奈选择。他们在很多场合下都不愿意提及自己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容易产生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

2.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仍有限

长期以来,高校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学生日常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上,普遍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薄弱,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不强。近年来,尽管各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重视,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但学校所能提供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场所、场地仍不足,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仍很缺乏。并且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在校学生大量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更加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二)、家庭环境因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会在以后的心理发展中打下深深的烙印。父母过于保护、控制过严往往会导致子女依赖、被动、胆怯、任性等不良心理倾向;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意见分歧,会使学生的情感受到伤害,形成抑郁、焦虑、孤僻的消极心理甚至出现不良行为。高职院校新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部分家长思想观念不开明,教养方式缺乏民主。相当一部分农村籍学生家庭条件不优越,有的很清苦,而高校开始施行收费制度,必然增加了部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家庭经济的紧张使得部分贫困学生心理负担剧增,心理上容易出现疲惫迷茫和困惑。

4.个人的心理认知和调适能力仍较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生理已基本成熟,他们的心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因缺乏各方面的阅历,部分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模糊,自我评价不恰当;也有部分学生存在对社会持怀疑、矛盾的认知倾向。学生在碰到问题、困难和挫折时,往往无法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应对,很容易产生不良心理状态。特别是在学习方面,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一

旦学习压力增大,容易导致学生认知偏差,无法适应新的要求,丧失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放松自我要求,在学业上出现令人失望的事情。

三、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根据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要求和身心发展特点,要自觉地、有意识地预防心理疾病,矫正不良心理,增进心理健康,笔者以为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一)、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高职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过报告、走访、座谈等活动,对新生讲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和它的发展前景以及高职院校与中学的不同,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出现问题,让学生有个思想准备。带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多组织有益、健康的集体活动,让新生在活动中增加了解、增进友谊,尽快适应新环境,成功地进行角色转换。同时,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生心理咨询工作

对于高职院校新生来说,重点是要让他们充分了解心理咨询的作用,并有效地利用这一手段,使其更健康地成长。学校利用校园网,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电子信箱,开通专门热线,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值班,面向全体新生进行心理保健的普及教育,开展非面对面的心理问题的探讨;对有相同心理问题如人际交往障碍、抑郁、焦虑等学生,组成心理小组,进行团体心理咨询;对个别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长期的个人现场心理咨询。学校应采取措施,拓展这方面工作。

(五)、做好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为新生建立心理档案

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可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通过了解新生入学后,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原因,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进行矫治,帮助他们排除障碍,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认识,使新生在智力上、情感上得到全面发展,为新生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提供最大的帮助。

总之,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按学生特定发育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育规律,通过各种有益的教育和训练,来培养和维持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1] 苟园:《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及其对策》,《昆大青年》,2005年第13期

[2] 李玲 李爱梅 黄代杰:《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中国教育先锋网,2004-07-31

[3] 赵新龙 李健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理论界》,2004年05期

第二篇:高职院校学风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班级:540122学号:54012231高职院校学风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作者:王绪卫

单位: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校联系方式:***邮箱:64424874@qq.com

摘要: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学风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是,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入学门槛一降再降,涌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不断下滑,难免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学风状况不尽如人意,旷课、迟到、早退、考试舞弊、过度娱乐交友等现象严重。不良学风状况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最紧迫课题之一。结合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学风建设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风;现状分析;对策 导言:

学风是凝聚在治学与求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综合表现,依学校风格和特点的不同而表现出独有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学风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它渗透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过程之中,其实质是教育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和动机,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高职高专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习风气总体不太理想,一是没有好的学习氛围,高职高专学很多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控力,再加上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校园学生不认真上课,不认真上自习成了一种常态。二是很多学生没有没明确的学习目标,上学就是为了考试拿毕业证书,至于以后工作的事情,很多学生想的并不多。三是有些学生不能处理好学习与休闲、学习与恋爱的关系。沉缅于谈情说爱、上网、玩游戏、聊天、看小说等等,严重破坏了学校的学习风气。

二、高职高专院校学风建设现状的成因分析

导致高职高专院校的学风出现问题,探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校扩招,高职院校录取学生的整体素质下滑。由于高职院校的录取在本科院校之后,随着高校扩招,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在持续性的下滑,所招收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差。

2、社会影响,就业薪资的下滑,使得很多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使得很多高职学生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很迷茫,学习缺乏动力。

3、高职院校的影响,学校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但对学生教育投入不足。我国高职高专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各学校的占地面积、教学楼数量、实验室数量等都有了飞速发展,硬件设施的增加基本上适用了学生数量增加的需要,但教师数量的增加却相对滞后。

4、教师的影响,教师在自身发展与教育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很难兼顾,使得有些教师为了自身发展而减少在教育教学上的投入。且部分任课教师缺乏工作热情,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部分教师自身教学水平有限,课堂气氛枯燥,导致学生无心听课。

5、学生自身的问题。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实践锻炼和社会经验,缺乏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行为能力。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对学习不感兴趣,且越来越放松,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主动性、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班级不良风气的影响、等等。生活随便,浑浑噩噩地渡过大学生活。

6、教学管理没有完全到位。主要表现在:第一,不少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而成的。在由中专教师管理过度到大学教师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明确的制度;第二,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特色不明显,教学设施落后,教学改革不力;第三,少数教师教书不育人,教学不认真,甚至敷衍潦草,给学生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第四,少数管理者不能以身作则,甚至对学生态度恶劣,难以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三、高职高专院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由于受国情影响,本科院校先录取学生,想本质上提高高职院校入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基本不可能,所以我们只有面对这一教育难题,加强学风建设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核心竞争力。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学校在学生教育上的投入。第一,在学校,学生受到的教育最主要的是来自教师,所以要有好的学风首先要具备足够多的具有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第二,学校要积极鼓励教师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有的学生抱怨已经很久没有见到班主任了,有的学生抱怨没有和任课老师交流学习的机会。

2、通过日常管理,以点带面,抓群体学风建设发挥寝室风气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学校要努力加强宿舍管理制度建设,为学生建立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积极开展优良学风宿舍创建活动,让宿舍同学自我约束、自我评定,通过建立和完善优良宿舍评选制度,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帮助、引导、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目标,形成良好的学风。

3、发挥班级风气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班主任应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和开展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将班级学风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比如可以召开学风建设的主题班会和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开展“学风、诚信”主题讨论,举行“正学风,从我做起”的班会活动等。学院可以通过开展“优良学风班集体”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化学风建设。

4、严抓教学环节,以发展优质教风促学风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教师,要使高职院校学风有根本性的好转,教师是关键。教风与学风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思想的培养,大力提倡严谨治学,从严治教的作风,形成有利于良好教风、学风建设的氛围。

5、严格规范考勤、考试制度。考勤制度包括课堂点名、晚自习出勤等,若发现学生迟到早退等应予以批评教育,对经常违反者则应张白榜公布并做出相应惩罚处分等;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考风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严格考试要求,严格考试纪律,严格评分标准”,才能使学生放弃侥幸心理,把主要精力用到刻苦学习上来。

6、开展学习竞赛开展学习竞赛是促使学风建设的又一有效措施。在大学生中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竞争方面,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成才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包括外语和计算机)、科研能力、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等进行单项和综合考核评估,实行“奖优罚劣”,使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学风和校风建设。参考文献

【1】 闫晓玲:《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现状分析》,《职业时空》,2010,(3)

【2】张丽,韩新宝.新时期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和对策[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12 第6期

【3】唐爱真.试论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若干问题

【4】当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05期

第三篇: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现状分析及对策

56012130 梁晓宇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身上背负着重大责任,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意识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立足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实际情况,分析大学生丢失诚信信的内、外影响因素,有利于提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缺失;调查研究;对策探析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诚实守信被看作“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人应该有诚信,这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诚信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在现阶段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对构建社会的诚信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意识比较淡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比较普遍的,也是最重要的——考试作弊现象。

无论是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作弊现象都非常严重。即使学校有严格的监控系统,监考老师也严格监考,但还是有部分甚至大部分学生作案,无视纪律,虽然有部分考生被逮到,记过。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生的作弊手法层还是岑出不穷,使得考试不能公平公正(事实上在我看来中国的考试制度本来就不公平,此处不谈)。

2、缺课逃课,蒙混过关

虽然学校的校规明确规定对逃课者做出处罚,但由于各种限制,并不能落实到每位同学身上,学生应付的手段也很多。如:让别人代理答到,假装生病请假等,使得学校很难管理。

3、借取他人财物,不按时归还

25℅的学生曾有过借用他人财物而未按约定的时间归还的情况。

4、钱财“取之无道”

在各校的调查中,寝室被盗,丢失手机、甚至笔记本电脑的案件屡见不鲜,破案后发现作案者绝大部分竟是学生。

5、不易与他人相处,难以融入团体

很多初次远离家乡,来到陌生的地方,种种的不适应,大学是个小社会,步入这个小社会,很多学生不易相信他人或者是不敢完全的相信他人,使得在相处的过程中产生隔膜,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变得冷漠。这样就不利于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不利于诚信校园的建设。(关于这条我不确定有没有,实在想不到其他的现象了,因此借鉴了一下)

二、虽然这种现象只有少部分学生所为,但对其他同学也有影响。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观因素有以下几点:

1、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强

大学生对社会认识不足,很多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都是在家庭的关怀中成长的,社会见识少,经验少,基本上直接触到家庭和学校的生活,道德心理不成熟,缺乏对社会的分析选择能力,缺乏在残酷社会中生活的能力,缺乏对诚信危害性的认识,甚至将社会的消极现象当成普遍现象,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2、法律意识淡薄,甚至不懂法

大学生不知道不守信带来的严厉法律制裁。所以大学生做事时首先想到自己的利益,很多时候把法律和诚信抛在脑后。

3、学校教育重智轻德

“高校德育教育对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非观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应试教育下,升学率成为判断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决定因素。千方百计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成为学校的首要任务,轻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4、急功近利,求利心切。

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也同样向往安富尊荣的生活。但没有对自己明确的定位,缺乏务实的的精神,心情浮躁,耐不住寂寞,不想辛苦付出却幻想得到回报。在这种心态之下,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行为的诱惑,形成侥幸的心里。

5、信息的侵蚀。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传递和获取更加快捷,但其负面影响也极为严重。尤其是对网络缺乏监管,不负责的言论、网络诈骗、制造病毒、散步谣言等等丑陋行为在网上流行,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最多的群体之一,受其影响也最深。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建设的对策

1、大学生要树立诚信品质就必须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才能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

2、大学生要树立诚信品质就必须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高度的自觉性事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大学生应该要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这样才能满腔热情地、自觉自愿地区学习、去思考、去体验,从而提升道德修养的境界;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勉励,并坚忍不拔地进行道德修养。

3、大学生要树立诚信品质还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并在实践中提升自己。我们都知道“一日三省”的典故,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够做到一日三省的少之又少。

4、完善教育制度,建立诚信档案。

近15℅的受调查者认为学校在加强诚信建设方面必须加强监督管制。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3]。这是左传中人生处世的“三立”。也就是说为人处世,首先要树立自己的道德风范。所以学校应该把德育放在与智育同等的地位,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树立诚信观。

另外,大学生在交友时也要慎重,这是因为“群体成员在交往过程中,通过心理与行为的相互影响或学习,会产生一些共同的观念、信仰、价值观和态度”[4]。即使身边的人有不诚信的行为,自己也不能随波逐流,铭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肩负着建设现代社会主义社会的使命,我们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要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作为立人之本、成事之基。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生活中自觉做到以诚相待、重信守约、有约必践,共同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抵制和反对唯利是图、弄虚作假、背信弃义、不讲信誉、尔虞我诈等思想和行为。才能使社会秩序得到更好的维护,才能使社会更加进步,而不是退步。

制作时间:2013年10月6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1] 吴海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N].钱江晚报,2006年8月6日,第A0002版。

[2] 邢连清,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与对策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二期。

[3]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Z]

[4]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精编版),第15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魏延民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31)

摘 要:当前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客观地存在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不到位的问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基础薄弱,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诸多困境。要改革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加强教学研究、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落实实践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手段、改革评价方式等。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虽然基本上可以得到保障,但从教育的实效性角度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着“低效”现象,与普通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压力更大,问题更多,挑战更强。所以,开展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分析,找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实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必然要求。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

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全国高校都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育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成高等教育任务的一项根本措施和基本途径,从根本上标识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高等学校担负着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这就是说,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程同等重要,共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直接关乎大学生成长的政治方向,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

(一)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基础薄弱

由于高职学生的高考分数偏低,相对于其他层次的大学生而言其知识面较为狭窄、单一,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受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自身道德修养较差,缺乏公德意识,拜金主义思想比较严重。又因为是专科文凭,面对“就业难”的问题,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目光短浅、心灰意冷、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极为严重,从入校伊始,有的学生就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心理极度空虚、胸无大志。还有一部分学生面对变化发展的社会无所适从,缺乏积极向上、勇于拼搏、开 1

拓进取的精神,缺乏责任感、使命感等。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困境

1.社会转型致使青年学生产生了信仰危机。信仰危机本身是指个体或某个群体信仰体系相对于其生存的社会情境由于不适应而表现为缺失的状态。目前我国青年学生所面临的信仰危机从本质上来讲是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价值体系断层的现象,即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说的“现代化所带来的传统社会和文化特质的一种断裂”的表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知识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对青年一代的影响远比对前辈人的影响要小得多。虽然它还是知识体系的基础,但它的绝对性主导地位和权威性日益被削弱。这种削弱一方面来自整个世界的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谷阶段,以及特定历史时期造成的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片面理解所导致的不切实际的“理想”构想在现实中的落空所带来的信仰危机。

2.文化的多元化导致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网络在中国的普及和各个领域改革的深入发展,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的、现代的和后现代的文化并存于同一社会时空,在一定程度上消蚀了马克思主义在信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涌起,社会上的一些消极现象,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的心理,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状况。而在多元化的取向中,又以经济物质利益的选择为主要趋势,使部分大学生在知识与金钱、道德与利益、奉献与索取、集体与个人等价值取向的焦点上出现混乱的选择。这一切说明,怎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新情况。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现行的“思政课”教材体系过于宽泛,各门课程在教材体系的设置上大都只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略现实性和针对性。其一,教材体系的设置往往只注重逻辑体系的展开或历史进程的沿革,没有从社会矛盾及社会问题入手,政治性与知识性的兼容明显不够。其二,教材内容与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及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太少,现成答案、现成结论太多,留给学生思考并进行探索求知的东西太少,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学缺乏互动性。现行的“思政课”课堂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形成了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即以教学为中心,学围绕着教转。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课堂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以教为基础,学生只能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思政课”现行教学方法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方法,它主要关注知识的传授,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现行“思政课”教学没有给予直接经验应有的重视,缺乏对人的感性因素的刺激和满足,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教师等同于书本,学生学习等同于读书,学生只记住一大堆干巴巴的文字符号,没有理解其中的实际内容,结果使教学陷入语言文字的魔圈,变成文字游戏,教学枯燥乏味,使“思政课”自身丧失了应有的感染力和召唤力,还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最终成为学生厌学的直接原因。最后摧毁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措施

(一)加强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工作量大,教学任务重是事实,所以依靠单兵作战效

果不好,应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将教学内容分若干教案,同头课教师每人一部分备课,拿出教案,教学案例,教学课件和说课稿,利用教研时间进行交流,做到每个教案都是精品。此外,组织有效的说课,也是加强教研的好方法。

(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应该废止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模式,而代之以课堂讲演、课堂自学、录像播映、课堂讨论、辩论等形式,从而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让学生“人在课堂心在别处”的低效的上课方式,可以预先把每章的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以及运用本章知识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发给学生,以便学生做好预习,思考问题。在课堂上,教师简要强调知识点,然后转向问题的解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提出一些问题、观点或案例,在全班展开讨论。讨论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各种思想得以交流,不同观点彼此碰撞,在相互比较中,学生的思想见解得到丰富,探究意识得到强化,思考能力得到提高,参与性得到增强,教学目标自然也得到顺利实现。

(三)落实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由教师给学生开出一系列选题,由学生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社会调查,完成调查报告;或者成立各种学习小组,通过研讨会、演讲、论坛等方式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从而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协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搜集查阅资料的能力;也可以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建立校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与基地所在单位签订社会实践教育合同或协议,所在单位保证按计划接纳学生参观、访问、实践,学校也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参加劳动,以便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锻炼服务社会的能力。重视实践环节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四)改进教学手段

由传统模式向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模式转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在网络社会中,信息资源超时空的传递交流,消除了跨地域沟通的障碍,使地球村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同一时刻实现信息共享。在这种状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果依然固守“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既无法用理论吸引学生的思想,也无法用信息调动学生的眼球,结果自然是教师教得没劲,学生学得乏味。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就必须与时俱进,将传统的书本教材转变为由声音、图象、文本等构成的动态教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大脑,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也更加贴近高职生此阶段思维跳跃性大、感性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从而因势利导,在“抬头率”提升的同时,真正使教学内容达到“入耳、入脑、入心”,最终“入行动”的效果。

(五)改革评价方式

过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时,往往简单的以期中和期末成绩以及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为依据,这种评价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改革评价方式,就应当改变过去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实施多元的评价方式,即把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更加注重学生课内、课外学习和活动的参与情况以及综合学习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通过一系列主动的、合作性的、探究的、愉快的学习方式以及全新的评价方式的实施,必将使

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热情有很大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在各个学习环节和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实践,其学习能力、学习技巧和探究精神得到发展,主体意识、组织能力、责任感和创造性得到加强,合作意识、交往技巧、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得到提高,实践能力、适应能力、承受能力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得以形成,尊重理解、与人为善、宽容大度等优良品格得以培养,从而具备社会发展所需的综合职业素质。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只有紧密联系当前高职学生的实际,不断加强教学研究,积极探索并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方法,才能确保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The Situati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ought Politics Theory Class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Wei Yanmin

(Weifang Vocational College,Weifang 261031,China)

Abstract: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thought political lesson teaching objectively exists to the thought politics theory class recognition, not enough problems,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foundation is weak,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has many difficulties.To reform the higher vocational ideology and politics teaching, we must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research, change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mplement practical teaching,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reform evaluation mode.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teaching reform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4]16号

[2]郑金州.陶保平.孙企平.学校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

[3]严唤梅.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及对策.山西.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

[4]侯桂莲.关于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前沿.2006.03

[5]罗成琰.加强和改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学习时报.2004.5.23

[6]陈占安.对进一步推动“两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2).

第五篇: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效益与效率。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尝试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人数随之大幅增加。2007年5月国务院专门下发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明确提出了“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认定作为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其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益与效率。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其中学习费用指修读本专业学分所需要的学费和书本费、住宿费等;生活基本费用是指学生衣、食、住、行、通信等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费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贫困生的认定普遍分为三档:一般困难学生、困难学生和特

殊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现状大致如下:

1、认定标准:

①来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地区、经济困难的单亲家庭、父母一方下岗、家庭中有2名以上子女正在接受全日制非义务教育或家庭遭遇突发性灾害造成人身或财产较大损失等原因造成的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当所能筹集的资金占到学生在校期间当基本支出的一半以上,但不足全部的,可认定为一般困难学生;

②父母一方残疾或长期患病导致家庭没有固定收入、农村家庭且无60岁以下劳动力、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需要支付巨额医药费用、家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或突发性事件造成人身或财产巨大损失等原因造成的或被当地政府列为特困户和重点优抚对象的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当所能筹集的资金占到学生在校期间当基本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可认定为困难学生;

③父母双方残疾导致家庭没有固定收入、父母没有固定收入的残疾学生、没有直接资助者的孤儿、烈士子女等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当所能筹集的资金占到学生在校期间当基本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下的,可认定为特殊困难学生。

2、认定程序:

首先由个人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申请书后附上尽可能提供的贫困证明;二是辅导员组织班级民主评议小组依据学生提交的《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各种贫困证明及学生的日常表现预审、评议、排队、认定;三是系部认定评议小组

审核、公示;最后由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审核并建立贫困生档案。

3、认定依据:

学生家庭所在地政府部门加盖公章的贫困证明,加盖政府部门公章的家庭经济调查表,监护人丧失劳动能力证明、无经济收入证明、孤儿证明或受灾证明等证明材料,以及学生的表现和日常消费行为等。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各类证明不能反映学生贫困的真实情况

各类证明特别是贫困证明的主要来源需经过村、乡、县三级部门的认可、审批盖章方才有效,其要求高,防范严。但在贫困生认定的实际操作中,贫困证明处于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如有的家庭背景好,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因一纸证明,使资助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而边远山区的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想开家庭贫困证明则绝非易事,甚至比登天还难。而学校又没有有效的方法来辨别这些贫困证明的真伪,所以,学校在众多的贫困证明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另外,贫困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生源地和高校所在地之间存在地区经济差异,地方基层组织开具的证明只能证明该生在当地是贫困的,但该生在学校属不属于贫困生还不能完全确定。

2、不良的申请风气导致认定难度增加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贫困生的帮扶力度,加之政策宣传到位,影响力度大,让一些即使能筹集到资金支付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也开始不再主动克服困难,纷纷争取贫困生的认定名

额。另外,由于地区生活水平差异、计算方法不同等原因,学生能否承担得起学费及基本生活费用,学校也很难准确认定,“僧多粥少”的现象让人一筹莫展。

3、班级民主评议并不代表学生的真实意愿

每到确定贫困助学金时,都有学生向辅导员讲得“声泪俱下”,还有学生当着辅导员的面争得面红耳赤。辅导员也颇感无奈,认为同学们互相接触多,班级测评应该是最好的办法。让申请助学金的学生上台“演讲”,通过演讲告知同学其贫困程度,然后由同学投票来决定“国家助学金资助给谁”。在这种环境下,有的贫困生为不愿泄露隐私而自动退出参评;有的贫困生因为自卑心理,平时和同学接触少,人缘差,即使同学知道他困难,但投票时票数仍然不高,相反,平时人缘好的人都上了“贫困榜”。

三、解决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各级各类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诚信是个人成功的基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学校应把诚信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来抓,作为培养学生做人的道德基础和根本来抓,教育学生求真务实。特别在国家助学金申请、贫困生认定时要求人人讲诚信,实事求是的按规定办事。

2、规范生源地有关部门的认证工作

一是要规范生源地基层民政部门认证工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核查认证工作应纳入其职责范围,制订相应的工作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二是要明确生源地中学的职责。学校要组织学生学习有关资助政

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并向当地民政部门提交申请材料,建立家庭经济困难考生的档案。再次,生源地县(市)资助中心要建立已被高校录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档案,负责申请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的审核确认工作,出具家庭经济状况的证明。最后,要保证高校与生源地有关部门之间信息的对称性,做好信息传递和工作对接。

3、改变国家助学金的发放方式

变“无偿”资助为“有偿”资助。高额助学金的无偿性,获得者不一定全都感恩,未获得者可能心理失衡。如果将其转化为有偿的,即让受助学生参加一定的公益劳动或勤工助学方式给予资助效果可能更好。由于勤工助学毕竟要付出一部分劳动,家境不困难的学生大多不愿参与。

4、加强民主评议工作,调动评议人员的积极性,确保评议结果的真实性

一是要加强民主评议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制定贫困生认定工作制度和认定办法,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是要调动评议人员的积极性,深入学生、深入同学,关注申请学生的表现及日常消费行为,实事求是地参与评议工作,确保评议结果的真实性。三是要从下到上、从上到下反复比较和分析,爱护学生的隐私,意见统一后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敲定。

5、加大对贫困生认定后的监督力度

贫困生认定工作应是一个包括调查、认定和监督处理的系统过

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判断。学校应制定相应的贫困生监督管理办法,健全、畅通学生意见反馈渠道,对不符合条件的假贫困生要及时停止资助并按学校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确保对贫困生资助帮扶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Z].国发13号文件,2007.[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Z].教财[2007]8号,2007.[3]华丽,胡良玉.高校贫困生现状调查及解困对策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4] 余冠仕,柴葳,赵秀红.大幅提高奖助学金凸显民生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7.

下载高职院校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院校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舞蹈表演专业的发展也取得了进步,但现在很多高职的舞蹈专业还只是单纯地模仿和依赖于本科......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队伍现状分析及应对研究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队伍现状分析及应对研究张景雷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沧州 061001)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高职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就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建......

    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第 1页,共17页 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才资源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果不能有效应对,不仅可......

    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1、分析课题 摘要: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才资源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果不能有效应对,不仅可......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5则范文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格日乐图 (吉林 松原 138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对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对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材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材现状分析 【摘要】 会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已多年,但其成效甚微。究其原因,教材改革跟不上教学改革是重要原因之一。现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材现状进行研究......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其对策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其对策 【摘 要】随着社会进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最终将走向信息技术化之路。但许多高等职业学校的信息化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党总支书记阚永彪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学院规模急速扩大,不少学校已达万人规模。为培养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