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村团建工作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01:2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镇农村团建工作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镇农村团建工作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乡镇农村团建工作的调查报告

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村税费改革为农村经济的腾飞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农民这一群体的深刻变化。在农村,农民迁移速度加快,青年外出务工增多,农民增收渠道日趋多元化,这对农村团建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农村青年新特点,努力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巩固团的群众基础,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摆

在各级团组织面前的重大课题。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就我镇农村团建工作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杨叶镇农村团建工作的现状

杨叶镇现设镇团委一个,下辖4个团总支,32个团支部。其中村级团支部6个,学校学生班级团支部19个。全镇现有在册团员486人,其中女团员178人。现有14——28岁青年7936人,14——35岁青年15600人。

近年来,杨叶镇团委在镇党委、团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主动服务青年,不断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巩固了青年工作主阵地,完善了自身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组织建设得到健全。一是加强团委自身组织建设。在去年底的团委换届中,团委组成人员的配备都充分征求上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意见,从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综合素质等方面高标准配齐配强团干部,把干部公认的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受团员青年拥护、热心青年事业的共青团员和年青党员选拔到团的工作岗位上来。二是不断加大团干部培养力度。适时组织团干部参加市团校、区委党校等各级机构培训学习,增长他们的才干。同时,镇团委结合杨叶镇的实际,组织成立了镇团校,对基层团干进行培训。三是切实解决团干部的待遇。镇团委书记,按同级党政职能部门正职的条件配备,并享受相应待遇。

2、组织活力得到激发。组织的活力在于活动。针对农村青年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我们组织开展了各类形式多样、深受广大团员青年欢迎的活动。开展了主题思想教育活动,通过文艺慰问、学习宣传、思想讨论等形式,充分调动各级团组织和每一个团员青年的热情。围绕青年精神文化需求,团委举办了杨叶镇庆五四“金龄特钢杯”青年卡拉OK赛,六一儿童文艺会演,篮球邀请赛等活动。激发了团组织的活力。

3、服务了经济建设。镇团委积极参与并创造条件支持广大青年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脚踏实地地干好事、办实事,在经济主战场上不断建功立业。三浃村退伍青年潘朝平在团委的支持鼓舞下兴办了刘坝承黄沙站,古塘村青年农民潘和通过技术培训后承包江心洲,扩大草畜养殖规模,建起了和草畜养殖公司。镇团委积极争取项目,在古塘村建成了50亩共青果园。

二、当前农村团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就我镇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村级团组织不健全。一是村团支部书记配备不全。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编制从紧,有些年轻干部因资历浅,在村级两委班子换届中被落选,导致村级团支部书记实际上存在空缺。如我镇平石村在换届后的干部中全部都在40岁以上,找不出一个能担任团支部书记的人,我们只好从学校教师团干中选派一个兼任村团支部副书记,今年才督促村党支部返聘了一位年轻同志接任团支部书记。二是村团支部书记后继无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一批优秀年轻青年都出外搏击市场,再加上村干部工资待遇低,没有人愿意当村干部。

2、团的工作经费不足。团的经费来源渠道不多,绝大多数村及机关单位没有将团的经费列入年度支出预算。镇团委的经费也主要是从团费中来,费用相当紧张。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团委工作很难开展,有些工作甚至于根本就不能开展。

3、青年活动阵地不多。全镇六个村没有一个村建有青年活动基地,镇团委也仅就是在这几年争取项目建成了马家滩共青林和古塘共青果园两个生产基地。由于青年活动阵地少,团委组织活动就缺乏了依附,影响就难以形成,效果不佳。

4、团的服务功能弱,载体不多。在服务青年上,农村团组织仅局限于服务团员青年部分闲暇时间的文化娱乐需求,而团员青年则希望团组织提供学习帮助,得到信息咨询,帮助解决就业,同时青年希望提升文娱活动品位和频率。因此出现了青年需要的,团组织做不了、做不好,团组织要求的,青年不愿做的矛盾。在服务中心上,大部分团组织仅局限于组织临时性的、突击性的志愿者活动,没有探索更多有效的载体和工作长效机制。

5、团员流动造成团员管理难度增大。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一大批青年团员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给团员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关于做好当前农村团建工作的思考

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农村青年新特点,努力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巩固团的群众基础,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摆在各级团组织面前的重大课题。

1、创新团建模式,夯实工作基础,努力扩大团组织覆盖面。

新形势下,农村团建的核心问题是“人在哪里,怎么组织,如何运转”的问题。随着打工

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也使农村团的组织面临尴尬的境地。青年大量外流,团组织工作对象缺失,团员教育及管理出现空白,团的基础开始动摇,这客观上要求团组织尽快适应这种变化,探索团组织新的设置方式,来达到巩固团的基础的目标。目前,按照调整、巩固、发展的思路,基层团组织在四个方面大有作为。一是丰富乡镇团建内容,增

强机关团的活力。进一步强化乡镇团委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各乡镇直机关的领导及联系,以争创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为主要形式,开展创新创效活动,引导团员青年开展创优质、当能手、争标兵活动,努力提高青年服务农民的意识和水平;二是以“村校合一”、“村场合一”的模式,破解村级团组织建设难题。在有条件的村,将当地青年致富带头人、村小学青年教师等优秀青年吸收到团支部中,充分发挥他们素质好、能力强、热情高的优势,解决农村青年大量外流后村级团组织“空壳”问题;三是依托乡镇产业化龙头企业建团,开拓农村团建新领域。充分发挥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将进入企业的农村青年组织起来,在提高业务水平、服务企业发展、开拓青年视野、培养致富能力等方面狠下功夫,使其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最有组织的群体。同时依法维护民营企业青年的劳动权益,使他们的诚实劳动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保护;四是在农村外出青年中建立流动团组织,探索服务青年的新途径。通过设立外出青年服务热线,对农村青年外出务工进行就业引导,依托团的系统加强流动团员的管理,根据青年需要针对性搞好服务,为外出团员青年维护切身利益和合法权利提供组织依靠和保障。

2、强化服务意识,探索新的载体,在服务中心工作中寻求突破。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的加快,农业经济由单纯的种植、养殖向加工、流通转化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大力培养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提高他们发展经济的能力,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是新时期团的基层组织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有效服务农村青年、推进党的中心工作的突破口。

首先,以科技培训为先导,引导农村青年学用科技是基础。按照“对带头人培养对象重点培训,把适宜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首先传授给青年能人,并通过他们引导进村入户”的培训思路,建立和健全培训体系,利用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团支部活动室、“青年之家”等阵地,以业余团校、示范基地为课堂,紧紧抓住青年科技兴农带头人、青年产业化带头人等优秀农村青年群体,从提高农村青年科技水平、致富技能和产业化发展知识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科学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科技致富的本领,并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达到提高农村青年的整体素质目标。

其次,领办科技项目,引导农村团员青年建立示范基地是途径。各级团委要带头示范,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建立示范基地,领办科技项目,采取“引进—示范—推广”的方式,实施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辐射。可以通过评选各级“杰出青年农民”、“杰出青年星火带头人”等活动,树立一批科技致富典型,引导农村青年走科技致富之路。同时为所有科技致富带头人领办的项目基地建档立卡,加强项目管理,建立团干联系制度,定期到基地了解情况,为其提供信息和技术帮助。

第三,建立服务体系,为团员青年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提供全方位服务是保障。资金、技术、信息是农村青年发家致富的三大要素。帮助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多渠道融资,积极协调信贷资金扶持,争取政策对科技示范基地项目实行贷款贴息是解决资金问题的重要手段;组建青年科技志愿者服务队,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送科技下乡是团组织帮助青年提高科技水平的有效形式;利用国际互联网络,发挥各种媒体优势,提高农村青年组织化程度,加强团的系统信息交流与合作是推动农村青年走向市场,搏击商海的可靠途径。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为推动各项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在经济拮据、人员流动、团员意识淡薄、组织职能弱化的困难情况下,农村团建工作成败关键在人。要保证各项工作有效展开,必须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配齐配强基层团干。将农村团干的选配纳入党的干部管理之中,按时抓好乡镇团委、村团支部书记换届选举工作,促使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经常化、规范化发展。在村级团的干部配备工作中,要坚持青年科技致富带头人、村科技副主任、村团支部书记“三位一体”的要求,按照干部“四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把知识层次高、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善于联系广大团员青年的科技致富能人选拔到工作岗位上。二是努力提高团干素质。加强团建调研,有针对性的确定一批团建课题,在全团展开团建理论调研活动,用以指导团的组织建设。同时对团干进行经常的集中培训,不定期的召开经验交流会,使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三是规范“双推”工作,推荐科技能人作为党员发展对象、推荐优秀团干部到农村党政组织中任职,是农村团组织服务党的建设的最重要内容。在“双推”中,要严格按照培养考察、民主评议、组织推荐、考核确定的步骤规范进行,力戒简化程序,走过场,确保“双推”质量。四是加强农村团员青年的后续管理。紧抓乡镇中学团委这一中间环节,充分利用团员青年离校前的半年时间,对其进行法纪法规、团员意识和先进性教育,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强化团员青年的组织观念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团员组织关系接转和实行团员年度注册制度,掌握团员青年离校的去向,搞好团员青年的跟踪管理和服务。

农村团建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在我国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各级团组织更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动员基层团干和广大农村青年积极投身到团建的创新中去,克难勇进,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第二篇:浅谈如何做好乡镇团建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乡镇团建工作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它是青年人的政治组织,是党领导和联系广大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帮手。因此,搞好共青团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乡团委就如何加强基层共青团的工作,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一、武坪乡共青团工作的现状

(一)团员流动日益增强,基层组织覆盖面萎缩,出现有组织无团员的现象。一是团组织的工作对象缺乏,许多村团支部变为“空壳团支部”。目前农村近半数团员集中在学校,大部分团员从学校毕业后即到外地打工,留在家中务农的只有寥寥几人。外出打工的团员缺少与团组织的联系、交流,犹如“断了线的风筝”。

(二)团组织的工作对象底子不清。毕业、退伍回村或外出务工的团员没有及时办理团组织关系转接手续,团员游离在组织之外,团支部书记对管辖范围的团员青年人数、结构、去向心中无数。

(三)由于大量农村团员青年外出务工,流向城市、企业,加上团员超龄离团和未及时发展新团员补充新鲜血液,使不少村的团支部“名存实亡”,变成了团建空白村。

(四)团干配备难,无法起到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批有一定文化和专长的农村青年离开家乡,外出务工,使得各村找不出合适的团支部书记人选,绝大部分村的团支部书记都是由村干部兼任,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团干部的整体素质不高。一些优秀的团员青年不能脱颖而出,工作无法落到实处,从而导致我乡农村党员队伍、村干部队伍严重老化、后继无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基层团组织重视程度较弱。随着形势的变化,基层党组织对团的建设重视程度不高,精力投入不足,关心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强,大多数村级基层党组织只是本着“能维持,能交待,不指望、无任务”的态度来对待基层团的工作,不给团干部交任务,不对团员青年进行教育。

(二)多数团员意识淡薄,队伍建设难以持续发展。多数团员意识淡薄,队伍建设难以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的价值观、人生观及理想信念目标追求日趋多样化,团员的意识逐渐淡化,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难以体现。在团组织生活不正常的情况下,农村发展团员工作也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除了参军、升学才会想起团组织外,平时主动要求入团的青年很少,一个村一年到头发展不了一两个团员,有的甚至连续几年没有发展过新团员,注入村团支部的新鲜血液严重不足,造成农村团员数量逐年减少,团的后备力量奇缺。

(三)团干部身兼数职,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就我乡的村级团支部书记而言,基本上每个团支部书记兼有好几种种身份,既是村干部,又是团支部书记,基本上是哪边追的紧就先忙哪边,而且团建工作又纯属一种服务性质的工作,无活动资金,工作开展难度大,很自然的就放到了一边。

(四)团干部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专职团干少。很多兼职团干的“那份”工作繁忙,致使兼职的团干们没有多余时间研究共青团工作。青年团组织人气甚弱。团组织大多是空架子,开展活动都是协助其它部门进行,且主题不是青少年活动,主体也并非共青团团员,团委书记既是代表也是成员,而乡直各部门、村团支部成员在没有接到党委政府通知是不会来参与的,参与了也不是以基层团干部的身份,而是村干部。

(五)团员教育管理工作徘徊不前。农村青年团员外出务工者较多,流失严重,发展团员较为困难,团员管理制度存在“上墙不上心”现象。由于缺乏资金,对团员青年的培训、教育活动开展较少,团员青年素质难于得到提高。

(六)相关部门重视不够,没有开展正常工作所需经费。目前团的经费来源有三条途径:一是靠收缴团费。团费的收缴完全出于自愿,不带任何强制措施,自觉性高的自然会按时交纳团费,支持团的工作,但缺乏自觉性的社会团员也会拒交团费,而我们对此也毫无办法,近几年来,团费的收缴工作难度有增无减;二是乡镇拨款,目前也很困难,现在我们乡政府本身经济状况就不是很好所以一直都没有拨出经费给共青团;三是自创资金,如搞科技示范基地,到相关单位拉赞助等,但这个来源对于我们而言,基本上是用不上的,因为我乡科技水平有限,没有什么自创的科技示范基地,拉赞助也相当困难,缺乏对象,周边经济环境都不景气,并有影响政府形象之嫌疑,所以操作性不强。

(七)团组织服务青年的功能比较欠缺。目前我乡团组织的工作方式单

一、工作内容滞后,没有有效的载体和机制,不能为农村青年致富成才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导致团组织团结青年、教育青年、服务青年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加强我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对于村级团组织已形成的现状,作为从事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团干部来说,是不能继续放弃和找一些客观、主观原因为借口而继续消沉无所作为的,如果连我们自己都没有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境界,又怎能要求村级团组织有所作为,又如何要求青年们积极向上呢?所以共青团组织要以科学的方式,转变服务观念,寻找契机,创造条件开展工作。

(一)以“党建带团建”为抓手,创新基层团的工作环境

“党建带团建”一直是我们抓好基层团组织的一个成功经验。新形势下,基层团组织应紧密结合党政中心工作,主动向同级党组织汇报工作,使党组织了解团组织,及时给团组织指路子、压担子,促使党组织将团建纳入议事日程,从人员、组织、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同时将村级团干部的选拔、培训、使用以及待遇等问题纳入党的基层建设的总体规划,使党建和团建紧密结合。基层团组织要号召和带领农村团员青年围绕本级党组织的工作中心,努力成为突击队,充分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以作为求地位,以此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

(二)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政府的支持

由于团组织是非效益单位,共青团的工作不会产生直接经济价值,相反在开展各项工作时,还要花费许多物质、资金,这就要求各级各部门对共青团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此,我们在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做好中心工作的同时,要及时做好与相关部门领导的沟通、协调工作,提出好的建议、意见,并积极与包村单位、团建联系单位联系,以取得各级、各部门的支持,有了物质资金的保证,共青团的工作才会开展的有声有色。

(三)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完善共青团组织体系

1、是强化镇团委班子职能。要狠抓班子的整体建设,使团委班子成员在知识能力等方面整体优化,要多渠道、多途径地强化对团干部的培训,增强他们带领农村青年奔小康、建设新农村的本领。

2、是优化基层农村团组织设置。在农村开展团队活动受到经费、场地等的限制,我们在团组织建设过程中,重点要抓好团建示范村的工作,但对于其它村的团建也不能置之不理,我们可以采取联谊的形式开展活动,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四)提高团干部素质,增强其工作能力

1、要完善团干部培养机制。(1)组织学习培训。要将团干部学习培训工作正常化、经常化,要及时传达县委、县团委以及乡党委、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引导团干部自觉地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其次,还要引导团干部学习团的业务知识、学习农村实用科技,提升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2)加强实践锻炼。要尽量的安排一些具体、实在的工作给团干部,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但同时也要鼓励他们结合本村实际大胆创新,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2、要转变团干部作风。要通过经常性的学习教育和开展各类帮扶、献爱心等活动,使团干部做到心系青年、服务青年、以充分调动和发挥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赢得青年的信赖和支持。

3、要完善奖惩机制,加强团干部管理。我镇团委要积极争取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在年终对村干部进行满意度测评时,对积极性、主动性高的团干部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无责任心、无奉献精神的团干部要给予一定的物质惩罚。

(五)加强团员先进性教育和正面引导,努力塑造青年良好榜样

1、要加强共青团员先进性教育。发挥好团员青年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以“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要用共产主义崇高的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激励团员青年,用正确的舆论引导青年,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引导他们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和崇高的责任。

2、积极为团员青年排忧解难。要关心青年的学习、工作、生活,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要求和遇到的实际困难,要为他们出谋划策,运用组织的力量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团的温暖,找到精神的家园。

3、要加强对农村青年的科技培训,引导他们致富奔小康,组织青年团员进行科技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成为致富带头人,让他们在技术的应用、推广、转化中发挥作用,早日走上创业致富之路。

总之,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团建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农村团的工作理念,加强团干和团员队伍建设,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不断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使我们农村团的工作蒸蒸日上,永葆青春。

第三篇:山区农村乡镇关工委工作调查报告

山区农村乡镇关工委工作调查报告

山区农村乡镇老干部少,力量薄弱,这些地区的关工工作抓什么,怎么抓?为此,最近我们进行了调查。仁化县**镇关工委以出色的工作回答了这个问题,提供了好经验。

**镇关工委成立于2000年底,全镇10位退休干部,有9位参加了关工委工作。镇关工委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本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本资料权属xiexiebang.com,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xiexiebang.com更多资料和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上级关工委关于开展“十个一”活动的部署,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好成绩。被群众称赞为有“爱心、热心、关心”的关工委。

**镇位于粤湘两省交界处,距仁化县城38公里,是一个山多地少的边远山区。全镇现辖9个村(居)委会,总面积322平方公里,总人口 9158人,其中青少年约占40%。常年在校初中毕业班学生170人左右,近年升学率逐步提高,但仍有60多人落榜回乡。由于农村还比较落后,青少年往往只看到城乡差别,不懂得当今农村比以往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更没有看清前进的方向,认为在农村无出息,做工无渠道,务农无本领,引伸为“读书无用”等等。为了改变这“四无”思想状态,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镇关工委实行以贯彻十六大精神为主线,以读好书和创新业为重点,贴近实际,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做到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引导措施有可操作性。着重抓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办好创业培训班,教育和引导青年致富奔康。

今年以来,全镇举办了18期创业培训班,606人次接受了培训。其中镇级办了5期、210人次,村级13期、396人次。恩村抓得比较好,办了5期,295人次,基本覆盖了全村青年。创业培训班,抓好“三个结合”,办得相当成功。

一是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伟大目标,运用典型引路,引导青年树立致富奔康的雄心壮志。他们认真总结和宣扬当地青年蒙新珍这个创业成功典型。蒙新珍是现年27岁的女青年、共青团员。1993年初中毕业回乡,曾摆摊经营成衣。1999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号召和政策扶持下,她转向从事扳鸭加工,通过到华农大学学技术、引设备,聘请华农大专家和江西南康县师傅作指导,办起了**美食加工厂。经过几年的奋斗,发展到扳鸭、鸭五件。腊肠、腊肉等10多个产品系列,打响了“古秦城”腊味品牌,产品供不应求。前年,生产扳鸭2万多只,腊肠、腊肉3万多斤,营业额80多万元,利润20万元以上。随着企业的发展,蒙新珍还与当地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先付定金给农户作成本,按合同收购鸭子,带动了全镇养鸭业的兴起,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镇党委、政府及群众的赞扬和好评。去年,蒙新珍光荣地当选为县人大代表。蒙新珍的事迹,使青年一扫消极、沉闷的情绪,激发了创业的热情和志气。

二是结合镇党委、政府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生产布局的决策,向青年传授先进农业技术,帮助青年找到创业的结合点。培训班围绕全镇提倡并为农户所接受的种植业或养殖业上技术课,先后传授了辣椒、红皮香芋、白菜夏季遮阳网、苦瓜反季节等栽培技术和快速养猪法。帮助青年提高技能并直接用到生产实践,使创业有了依托。恩村青年罗华聪前年种红皮香芋一亩,去年扩大到9亩;蒙聪梯前年养猪20多头,去年上半年就发展到40多头。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农业生产布局的调整,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前年的7:3,去年调整到5:5。仅红皮香芋,由前年3ho亩,扩大到去年3op亩,每亩比种水稻增收约lop元,仅此一项全镇增收3to万元。生猪得到大发展,饲养量由前年2万多头发展到去年3万多头。这样,既使青年创业具体化,又促进了镇党委、政府决策的实施。

三是结合农事活动特点,实行短期、多次、一期一事的方法进行培训。每期班突出讲一个专题,一般只用半天。事前做好调查,做到生产出题目,课堂作技术讲解,使各项技术容易懂、记得牢、用得着,而且办班内容常办常新,对青年有吸引力,有积极性和自觉性。镇级办班,请县农业局派技术员上课,村级办班上课,由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这种培训班,少花钱,多办事,投入少,成效大。

通过举办培训班,能够把青年集中起来进行再教育,引导青年致富奔康与自身创业结合起来,把青年引入到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二、办好劳务输出服务中心,帮助青年外出就业。镇关工委在抓好引导青年在当地创业的同时,还从农村劳力富余的实际出发,成立了“劳务输出服务中心”,为青年外出就业牵线搭桥。对上加强与县劳动服务公司联系,收集各种工作岗位信息,对下把收集到的工作岗位信息发向各村关工小组,通过村务公开栏发布招工信息,并负责对应招青年的报名和分工种登记,报镇关工委,再由镇关工委汇总报县劳动服务公司向招工单位推荐。近

几年,全镇已推荐外出就业的青年达400多人。而且镇关工委还做好踪服务,凡征兵工作,对外出的适龄青年,则及时告诉家长,通知回来应征。每逢春节,镇、村两级都分别组织外出回乡的青年开座谈会,通报镇、村的新发展和新目标,教育青年不仅要做工,更要讲做人。要关心家乡建设,有能力的要支持家乡的公益事业。让他们感受到镇党委、政府的温暖和支持,保持密切的联系。

三、抓好在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读好书,求上进,做“四有”新人。

镇关工委根据学生普遍存在对旧社会不了解,对新社会认识不足,对未来模糊不清的实际,以**中学为点,以当地的人和事为教材,开展“四项”教育:

一是历史教育。由**中学退休老校长蒙书荣作《坚定信念,树立远大理想》的报告,系统、生动地讲述了**新旧社会的对比,讲述改革开放后的新发展,讲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美好前景。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采访前辈,结合报告写心得体会,使学生懂得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加深对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防好的认识。

二是革命传统教育。借助革命前辈谭甫仁将军是**人的有利条件,每逢清明节,组织中、小学生为谭甫仁将军扫墓,每逢“五四”青年节,组织共青团新团员到谭甫仁将军墓前举行人团宣誓仪式。讲述谭甫仁将军的革命故事,增强学生的爱国观念。

三是人生观教育。特别是去年,请了由江元森院长、谢奇峰教授带领的中山三院各科室有关人士到**作抗“非典”事迹、特别是邓练贤烈士英雄事迹的报告。邓练贤烈士生前曾带领科室人员到**扶贫助学,他本人长期资助两位贫困学生读书,深受**镇群 众的赞誉。学生们听了报告后,纷纷表示“要象邓练贤伯伯一样”,无私本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本资料权属xiexiebang.com,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xiexiebang.com更多资料奉献,要读好书,长大后,做一个有理想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四是法制教育。派出司法人员到学校任兼职法制副校长,每星期上一节法制教育课。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从小培养遵纪守法好风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以“我为祖国作贡献”为主题,组织学生演讲比赛,组织元旦汇报文艺演出等。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还办起了家长学校,开展“160”工程活动,引导学生过好节假日。

通过上述形式,把理想信念寓于各项教育之中,收到“三大变化”的良好效果:(1)读书成绩上升。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由2000年的45%提高到去年的64%;而且还有学生考上了县的重点中学,揭开了**中学的新一页;(2)校园环境变好。改变了过去时有发生的小偷小摸和逃学现象,读书氛围浓厚;(3)学生操行提高,好人好事增多。**中学有一位学生,以往成绩在全班最差、动辄打老师的学生变得尊敬老师,尊重同学,成绩也跃居全级第一名。即使毕业回乡的学生仍保持好的品德。去年11月中旬的一天23时左右,一辆湖南车途经**时发生车祸,车辆掉到河里,刚好路过的三位青年,曾经是**中学的学生,不顾深夜和天寒水冷,迅速跳入河里救人,还主动向120报警拯救。以上事迹,充分体现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

四、建立扶贫助学机制,做到扶贫助学经常化、规范化。

镇关工委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爱心助学基金会”。基金会设在**中学专帐管理,由镇关工委提出“助学”计划,报镇党委、政府审批开支。基金的来源,通过镇党委、政府发动党员带头捐款,同时开展社会募捐。社会赞助资金,除指定直接到人外,都通过基金会运作。为了助得准,用得好,每学期开学时,镇关工委都派人到各学校了解学生的人学情况,对未入学的学生,迅速到各户家庭调查,动员家长支持小孩读书,确有经济困难的,由基金会给予扶持,确保学生100%人学。几年来,募集到基金13000元,包括指定到人的共54200元。其中通过基金会拔出的5300元。先后资助了17名贫困学生读书,其中大学1人,高中11人,小学5人。助学效果很好。例如现在哈尔滨理工大学读书的邹伟强同学,其母早丧,他的父亲亦在他高考期间去世,使其成为孤儿,当他接到学校录取通知书时,手足无措,一片迷茫。就在这个时候,镇关工委伸出了援助之手,资助了7000元,镇政府也发给奖学金2000元,香港同胞李芳先生还专程从香港回来给他资助了2000元。镇关工委还协助镇党委、政府主动同校方联系,介绍这个学生的困难情况,得到学校大力支持,作出了妥善安排,免除了邹伟强的后顾之忧,安心求学。爱赞助的学生,个个都十分争气,品学兼优。受邓练贤资助的邹志雄和邓瑞凤,两人都考人了县重点中学。通过“爱心助学基金会”,使贫困家庭学生求助有门。使扶贫助学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镇关工委之所以取得好成绩,主要有三条经验:一是镇党委、政府重视,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列人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镇党委书记黄付养和副书记刘世标讲得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党委、政府的一项基本任务,老同志是无私奉献。镇党委、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关工委工作。”为此,先后帮助镇。村、学校成立关工组织,切实加强领导,派出一位党委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兼任镇关工委的主要领导。行政村、学校关工小组的领导,由党支部书记兼任;安排镇关工委同镇党委、政府同楼办公,关工委的活动经费,工作用车,由镇统一安排。镇关工委工作急需用车,镇领导都主动让给关工委的老同志使用。镇党委、政府经常听取关工委的汇报,对关工委的合理化建议,通过党、政手段组织实施。镇党委、政府对关工委的老同志给予尽可能的关心,去年组织老同志外出参观学习,开拓

视野,老同志提出没坐过飞机,就专门安排航空旅程。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使老同志心情舒畅,工作积极性高。为关工委做好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二是镇关工委指导思想明确,方法对路。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拾遗补缺,量力而行开展工作,以“有为才有位” 的严格要求,着重抓好恩村、**中学和中心小学三个点,用点上经验,指导面上工作。工作不求多,只求精。每年突出办几件事,做到办一件成一件,件件出成果。三是善于利用社会资源,依靠社会力量,开展关工工作。例如上创业课,帮助外出就业以及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等,就依靠县农业局、镇农业服务中心、县劳动服务公司以及镇的司法部门等力量进行。从而,促成了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仁化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第四篇:乡镇农村集体经济情况调查报告

打破制约瓶颈 发展村级经济

——曾集镇农村集体经济情况调查

农村集体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农村税改以来,各级财政虽然逐年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十分尴尬的局面。笔者就该镇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一、曾集镇基本情况

曾集镇位于沙洋县城以西20公里,区域面积222平方公里。辖22个村2个居委会297个村民小组,11408户、42387人,农业耕地面积10.63万亩,属全县农业大镇。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3.7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601元。全镇以农业种植为主,由于地理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自然资源贫乏,产品结构单一,被列为省、县贫困乡镇。

二、全镇村级集体经济现状

调查表明:全镇24个村(居)级经济组织全年收入为360.67万元,其中变卖集体资产及处置资源收入22万元,接受馈赠及捐款收入177万元,上级转移支付及附加费补助等收入155.2万元,葛沪线占地流转费6.47万元。当年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有9个(曾集、龚庙、万里、张港、官集、雷都、肖堰、六冢、青桥),年收入3-5万元的村有4个(范店、孙店、张池、雷巷),年收入1-3万元的有7个(民主、太山、曾巷、陈闸、古椿、金鸡、柴集),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有2个(团结、烟庙),还有蔡庙金桥2个村无集体经营收入。全镇农村资源经过“三资”清理,拥有鱼池、“四荒”地、水面、机动地及山林资源共9067亩,其资源存量及运行状态见图表1。

图表1: 单位:亩

运行状态

资源名称

合计

渔池

四荒地

水面

机动地

山林

合 计

9067

1269.7

160.5

444

345.8

6847

发 包

已到期

403

26

52

18

307

未到期

8261

1217.7

56.5

408

345.8

6233

闲 置

60

26

34

侵 占

343

52

18

273

目前,村集体支出一般包括:村干部工资、村民误工费用、生产性开支、办公费用、基础设施维修及偿还历欠债务。从调查情况看,大部分村难以承受上述开支。因为只要村集体开展公益事业建设,特别是遇到天灾人祸急需偿还债务,就必需负债运行或挪用村干部工资才能维持。近几年来,在强大惠农政策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是一般都要求村集体配套投入或农户自筹部分资金(如道路修建、堰塘改造、水渠硬化),为调动基层群众的积极性,筹集配套资金,各村只好“化缘拜佛”,有的村“香”钱花了不少,就是未见真“佛”,无奈之下只有靠借贷,于是又形成了新的债务。截至底全镇24个村(居)集体均为负债村,负债总额高达2644.89万元,其中有15个村负债在100万元以上,村平负债达到91万元。

三、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症结

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日趋哀弱,既有政策方面的因素,也有村级发展活力不强等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集体意识薄弱,发展动力不强。部分人错误地认为中央大气候是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在现阶段集体经济发展无关大局。多数村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等、靠、要”的心理,自我发展意识不强。

(二)增收渠道不宽,增收后劲乏力。全镇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中直接经营收入过低,支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上级财政补助,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空间变小,缺乏后劲。

(三)村级债务过重,阻碍经济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全镇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超过1940万元,当时条件较好的孙店、烟庙、雷都、张池、陈闸、青桥等村现金存款均在100万元以上,到90年代初在“大力发展村办企业,消灭经济‘空壳村’”口号下,各村盲目上马办企业、开挖渔池、搞“普九”达标、架程控电话,由于缺乏市场引导,加之人才技术缺乏、管理混乱,其结果都是血本无归。到90年代后期各村花光所有积蓄后全部走上负债之道,事后还要承担高额的利息,从此村集体经济一蹶不振。

(四)经济人才匮乏,发展意识不强。受村级换届选举影响,发展集体经济无长远规划,加之不少村干部文化素质偏低,其主要精力都放在家庭经济及日常工作上,对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只能做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另外,大部分有经济头脑的能人一般自主创业或外出经商务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集体经济发发展壮大,致使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人才极度匮

乏。

四、发展集体经济的办法及思路

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对此,必须树立发展信心,打破瓶颈制约。

(一)加强班子建设,树立发展信心。目前,发展村集体经济绝大多数村干部谈虎色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走出过去发展集体经济失败的阴影,对此,必须要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树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信心。首先要加强农村

党支部建设,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秉公办事的人选进班子。要注意从能人、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其次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干部的培养教育,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市场经济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的水平,用好的典型、经验激发他们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强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恒心和本领。要让村干部意识到,作为一名村干部,不抓集体经济发展是失职,抓不好集体经济发展就是不称职。

(二)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一是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入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规划中,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制定好本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指标,组织职能部门抓好实施,并从信息、人才、技术、立项等方面给予帮助。二是财政应从支农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周转金,农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部门应安排一定的贷款扶持发展集体经济,在税收、工商管理上,对村级兴办的集体企业和各种经营项目适当给予减免。三是对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干部制定奖励政策,使村干部的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有机挂钩,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

(三)坚持因地制宜,找准发展支点。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环境、资源状况、干部思想解放程度等情况不同,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也应该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不搞“一刀切”,要“一村一策”。立足优势,选准路子,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引导各村立足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紧靠集镇的曾集、蔡庙、雷巷、曾巷、柴集等五个村要依托集镇优势,发展村办企业,特别是发展具有环保前途且有增收潜能的“小磨麻油”、“农家餐馆”等小型企业。雷都、金鸡等村要依靠水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水”文章,目前雷都村水上观光旅游项目已初显规模并已显现效益。孙店、张池、蔡庙三个村要利用“正邦集团”等大企业落户本地之优势,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途径,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该镇目前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9家,其中“五洋农机专业合作社”年初被评为“全省十佳”。

(四)加强资产管理,壮大集体经济。一是要盘活村集体资产。据统计,全镇目前各村还有渔池、荒地、水面、机动地、山林等资源8261亩已发包到期被无偿使用,60多亩资源被闲置,近340余亩资源被侵占;11个村还有闲置的房屋、校舍多平方米。对此,应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办法,该包则包,亦卖则卖,利用原有的集体资产优势谋发展,巩固“三资”清理成果,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二是要加强村级资金管理。完善村级集体资金管理制度,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对村级财务进行“双代管”,要做到既代管帐,又代管钱,防止出现只管帐、不管钱的现象。严格规定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原则,搞好民主理财,严格控制各种非生产性开支,管好用好集体资金。三是要加强村级债权债务清理。村级债权债务是当前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对各村债权债务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整顿,应回收的各种欠款一定要收回。

第五篇:关于乡镇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调查报告

一、当前造成农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的主要方面

1、土地问题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问题作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这就是“征地补偿”。随着道路建设的发展和工业开发、小城镇建设的推进,建设性项目征地范围逐渐扩大,但由于不同期项目的补偿政策不统一,就容易引起农民的不满情绪。征地补偿问题牵扯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在这个问题上是空前团结的,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如果处理不妥,将可能会激化为群体性事件。从我镇信访形势来看,反映土地方面问题的占相当一部分。村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基本上没有发言权,因为群众认为他们是政府代表,替政府讲话,因此对他们不信任,有发言权的往往是村中真正德高望重的人。我们在处理涉及征地事件时,一定要千万谨慎。

2、农村村务公开问题

农村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是农民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多数农民对于这项关系自身利益的事情相当关心。但是,在有些村组,村干部却对这项工作并不热心,所以造成村务尤其是财务的公开不规范、不彻底,甚至是流于形式,引发群众上访造成农村社会不稳定。

3、农民法制意识问题

虽然法制建设在农村逐步加强,但受观念影响,部分农民还不习惯用“法”来解决争端,而依靠单纯的“私力”解决,明明违了法,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4、农村干部的工作问题

一方面有些镇村干部工作作风飘浮,群众观念淡薄,工作方法简单,激化了矛盾,造成了干群关系紧张;另一方面由于某些考核制度的不合理,逼得下面要么弄虚作假,要么侵犯农民的利益,把干部直接推向农民的对立面。

5、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上农村文化的相对缺乏,赌博迷信、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农村地区发展蔓延,已成为诱发多种犯罪的社会毒瘤。

6、劳资矛盾问题

我镇属于工业经济发展镇,基本上每家农户都有人在企业工作,农民与企业主之间因工作、报酬引发的矛盾逐年增多。同时由于目前办企业的门槛较底,“开关”厂比较多,劳动法律制度执行不彻底,企业职工(农民)的权益不能有效保障,导致了群众性事件的加剧。

7、外来人员管理问题

近几年,我镇的外来人口逐渐增多,由于制度和力量的缺乏,我们明显感觉到社会稳定工作的压力,主要包括流氓恶势力、卫生防疫和计划生育等。

二、引发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1、经济上的因素

经济的发展,拉大了贫富差距,加上外来人员大多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来,巨大的差异特别是暴富的榜样激发了人们对财富的欲望,与此同时,人们的致富能力却显得不足。这种欲望与能力的不相称,促使一些人铤而走险,通过种种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这就导致不讲信用、坑蒙拐骗和偷盗抢劫丑恶现象的增加,引民不稳定因素。

2、政治上的因素

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如果没有小民主,那就一定要来大民主。群众有气就要出,我们的办法就是要使群众有出气的地方,有说话的地方,有申诉的地方。……总之,要让群众能经常表达自己的意见,使他们有意见就能提,有气就能出。有小民主就不会来大民主。群众把气出了,问题尽可能解决了,怎么还会有在民主呢?”而从目前来看,镇村干部下组入户少了,针对农民的会议也开得少了,与农民面对面的沟通少了,群众直接向干部和组织反映情况的机会也少了,农民参与政治的渠道相对变窄了。这就使得农民对政府的了解下降、信任下降,不寻求正规渠道、手段解决问题,造成群访、围堵公路等群体性事件的增长。

3、文化上的因素

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对农民的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农村社会分化带来多元化的社会形态,农民的社会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念亦面临分解与重建的过程。但是由于规范的制定远远落后于变革的速度,旧的价值观念丧失对大众的内在约束力,而随着外来文化和城市文明的传播,广大农民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结构将会不断趋于丰富和多元化,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同甚至相反的价值观念也会大量涌现,致使各种观念相互碰撞与冲突频发。社会所倡导的价值标准与实际生活中人们所奉行的行为准则在许多方面相背离,使得人们在处理集体与个人、公与私、义与利等重大问题上愈来愈向后者偏移,农村各类关系的调节由道德杠杆为主逐步演变为利益杠杆为主,利己主义思想逐渐抬头。于是在围绕宅基地、承包田、农民负担、计划生育、投工投劳等利益,产生了干部与群众、群众与群众等诸多矛盾体。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和化解,就可能激化,导致经济、民事纠纷上升,不稳定因素增多。

4、组织上的因素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的改革极大地震撼和冲击了我国的农村社会结构,各结构要素之间恒定的关系不复存在,分化与整合之间难免会出现失衡与失调现象,从而导致农村社会稳定难以持续维持,大量非稳定因素产生。进入社会转型期之后,组织结构也由一元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并形成了大量新型的经济组织和民间组织,其结构模式多样化及异质性特点十分明显。实际情形是农村政治体制改革仍处于滞后状态,作为国家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组织,及农村自治组织的村,在农村政治结构中仍未健全和完善,特别农村自治还在试验阶段,不能有效地整合农村新兴的各种社会力量,就无法相应提供足够的参与管道,致使冲突和摩擦不可避免,极易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农村的稳定。

5、制度上的因素

村级组织对社会稳定工作重要性缺乏认识,治保会、调解会力量不足、战斗力不强,护村队、护厂队作用没有发挥,各项工作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导致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得不到提高。

基层安全措施不能落到实处,重宣传轻管理。许多措施和制度在制定或者评比、挂牌后,就不注意加强经常性工作,出现号召多,过硬措施少,指导、推动、督促、检查的力度更加不够,造成责任不落实、工作没人抓,引发安全责任事件。

三、发挥基层党委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措施

1、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实践证明,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社会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继续发扬党内民主,扩大群众参与,深入实践和推进村党组织班子的“直选” 工作,夯实党组织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建立健全村治保会、村调委会等基层综治机构建设,选好配强治保会主任、调委会主任,充实人员力量,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综治工作水平,充分利用他们的地缘、人缘优势,发挥他们在维护基层农村稳定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要组建治安义务巡逻队,充分挖掘民力资源,利用广大群众参与治安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组织志愿者队伍,结合各地实际,开展重点部位、重点地段、重点时段的治安巡逻。要发挥派出所、社区保安队,作为治安巡防的主力军作用,做好本辖区范围内的治安防范工作。同时完善健全农村群防群治网络。

2、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深入开展文明示范户、卫生示范户评选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用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领农村,推动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学校教育,注意对青少年的教育保护,预防违法犯罪。

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在民主和法治的社会里,权利的行使与义务的履行一样,都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稳定。人民群众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稳定也就有了保障。而恰恰是当人民的民主权利没有保障时,社会会陷入混乱。我们一定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完善村级组织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提高决策水平,深入实施村务公开工作,提高村务的透明度,保障村民的自治权利和民主权利。

3、加强农村法制宣传

要以开展民主法制村建设为契机,针对农村和农民的特点,以普法为先导,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在普法的内容、形式、组织领导等方面都要有所创新。首先在普法的内容上,应着眼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围绕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教育活动。着重抓好五大类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一是民主政治类的法律知识,二是维护稳定类的法律知识,三是民事经济类的法律知识,四是基本国策类的法律知识,五是农业生产类的法律知识。通过这些与农村工作、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大大提高农村群众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农村群众的法制意识和观念。其次,在普法的形式上,对村干部和普通村民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对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可以采取组织集中学习培训的方法进行,对普通村民则可由村干部带动学法,向村民宣讲法律知识,并利用有线电视、广播、宣传栏、图片展览、印发法制宣传资料,举行文艺演出等多种方式,开展经常性、形象化的法制宣传教育,寓教于乐,使普法教育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去。最后,在农村普法的组织领导方面,农村基层组织应落实相关的普法教育保障措施,如建立村干部定期学法制度、普法考试制度,落实一个固定的普法教育场所,建立一个固定的法制宣传栏,每年要有一定的普法经费等,从而推动普法教育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加强村规民约的建立完善,从源头上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控制。

4、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

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深入实施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缓解和减轻群众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努力提高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推进镇慈善分会和爱心助学基金建设,扩大受益面。

5、深化平安创建工作

推进平安村(居)创建工作,巩固创建成效,在创造特色、探索经验上下功夫,努力使每一个地方和单位、每项活动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经验,营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治安环境。创建过程中要切实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配套建设,充分发挥村(居)委会、调委会、治保会等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党员群众的教育管理,真正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

加强司法所建设,强化为农服务的法律援助职能,做好重点人群管理,主要包括做好“归正”人员、涉毒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落实防范控制措施,防止、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加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中心建设,做到“底子清、台帐齐、责任明”。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农村恶势力,坚持从重从快的的“严打”方针,对农村各种黑恶势力团伙及其成员,进行全面及时的打击,彻底摧毁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分子及其残余分子。提高防范水平,特别是要加大科技投入,推广技防促防范,通过安装电子监控装置等高科技手段,对要害部位和要害部门实行全天候监控,提高专业防范水平。

6、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要完善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性、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处置预案,建立健全不稳定因素排摸机制,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坚持集中排查和经常性排查相结合,及时掌握新问题、新矛盾。加强司法信访联动中心建设,完善调处网络,发挥综合优势,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稳定评估预警体系。

创新解决矛盾的体制改革技术手段,探索建立纠纷双方自主谈判协商制度,由乡镇或村为纠纷双方提供一个平台,鼓励农民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解决问题,并使之形成制度(章程)。探索从法律服务市场寻求解决办法,即政府面向社会将纠纷作为标的进行招标,由中标的社会法律中介机构负责解决纠纷。

总之,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既是保一方平安、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对我们基层党委执政和工作能力的的检验,我们一定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好维护农村稳定各项工作,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下载乡镇农村团建工作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镇农村团建工作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区农村乡镇关工委工作调查报告(五篇材料)

    山区农村乡镇关工委工作调查报告 山区农村乡镇关工委工作调查报告 山区农村乡镇关工委工作调查报告 山区农村乡镇老干部少,力量薄弱,这些地区的关工工作抓什么,怎么抓?为此,最近......

    2010年乡镇团建工作目标责任书_

    2010年度乡镇团建工作目标责任书 一、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1、大力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团员青年深入学习贯彻县委、政府及区、市、县团委的重要会议精......

    对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对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镇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有关数据表明,近几年来,地区农民收入持续不断增加,年胜一年,对数据深入分析发现,村民们推陈出新,一改日出而耕,日落而......

    山区农村乡镇关工委工作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山区农村乡镇关工委工作调查报告山区农村乡镇老干部少,力量薄弱,这些地区的关工工作抓什么,怎么抓?为此,最近我们进行了调查。仁化县**镇关工委以出色的工作回答了这个问题,提供了......

    关于乡镇农村指导员专职化工作的调查报告

    两年来,**县农村指导员工作运行良好,成效显著。但对乡镇派出指导员的管理是农村指导员工作中的一根软肋,由于乡镇派出的指导员是农村指导员队伍中数量最为庞大的组成部分,普遍存......

    乡镇计划生育工作调查报告[范文大全]

    xx镇是汝城县人口大镇,与两省三县五镇四乡一区一场接壤,辖20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17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890人(含xx林场和九龙村),其中已婚育龄妇女6561人。近年来,xx镇计生工作紧......

    农村科普工作调查报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普工作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点,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实行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市的科......

    农村科普工作调查报告

    农村科普工作调查报告 农村科普工作调查报告1 半个月的工作既开心又有些不如意,不过总体的氛围是愉悦的,在xx公司学到不少东西,这些东西值得我在今后道路上受用了,当然在这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