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地球物理学简答题(100字版)

时间:2019-05-14 01:0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采矿地球物理学简答题(100字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采矿地球物理学简答题(100字版)》。

第一篇:采矿地球物理学简答题(100字版)

1. 采矿地球物理学中哪些方法属于主动性的,哪些属于被动性的,举例说明。

只被动地接收数据,属于被动方法;主动探测,然后接收数据,属于主动方法。采矿地球物理学中常用的主动方法有:声波法,雷达法,坑透法,激发声发射法等;被动方法有:采矿微震法,采矿声发射法,电磁辐射法,重力场法,电阻法,红外遥感法等。

2.简述地球的物理场。

地震场:地球内部能量在瞬间释放时引起的地球快速颤动为地震,地震分布的空间称作地震场。

地磁场:固体地球是一个磁性球体,有自身的磁场。地磁力线分布的空间称作地磁场。重力场:地球上某处的重力是该处所受的地心引力与地球自转离心力的合力。重力分布的空间称作重力场。

温度场:地球内部温度分布的空间称作地球温度场。

3.简述地球的内部构造。

在地下几十公里的深处,存在着一个地震波速度的间断面,称为莫霍面。莫霍面以上的介质称为地壳。从莫霍面到地下2900km深处这一层称之为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从地幔向下直至地球的中心称为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和地幔的分界面是另一个速度间断面——古登堡面。

4.简述采矿地球物理学的基本任务。

采矿地球物理学的基本任务是解决采矿作业的安全性和保证矿井生产的连续性。主要解决关于开采引起的地质动力现象和瓦斯动力现象(震动、冲击矿压、突出)以及对煤层及周围岩层物理力学参数认识的矿山压力问题,关于煤层连续性的地质问题,如冲刷、侵蚀、尖灭、断层等。

5.矿山震动现象的特征是什么。

矿山震动是由于采矿作业引起的岩体内聚集的能量突然动力释放的现象,具有如下特征:(1)地震波的震动频率随岩层断裂裂缝尺寸的增加而下降。(2)地震波的阻尼当震动频率增加时会增大。(3)随着震动能量的增加,震动数量按对数下降。矿山震动将引发岩体卸压或冲击矿压。衡量矿山震动程度的大小是采用单位时间内矿山震动的数量和震动的能量。是由井巷周围的变形体系确定的。

6.采矿微震有哪些特点。

采矿微震与大地地震相比,震中浅,强度小,震动频率高,影响范围小。从类型上讲,是一种高能量的震动。具有如下特点:

(1)震动能量从10 J到10J,对应地震里氏震级0~4.5级。

(2)振动频率大约0~50Hz。

(3)振动范围从弱的几百米到强的几百、甚至几千公里。

7.简述矿山震动对环境的影响。

在采矿巷道中发生震动和冲击矿压,将会引起:

(1)巷道、工作面的破坏,人员的伤亡,其主要原因是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动载荷脉冲的冲击,使煤层垮落,动力抛出煤岩体。

(2)在冲击矿压区域人员伤亡,但巷道损坏不大。

(3)在较大能量的震动和冲击矿压发生时,地表产生振动,使建筑物产生裂缝甚至倒塌。

8.在采矿巷道中发生震动和冲击矿压会造成哪些方面的危害。

矿山震动及其引起的冲击矿压对井下巷道的影响主要是动力将煤岩抛向巷道,破坏巷道周围煤岩的结构及支护系统,使其失去功能;而引起的一些小的冲击矿压或岩体卸压,则对巷道的破坏不大,只造成巷道壁局部破坏、剥落或巷道支架部分损坏。还可能引发其它与之相关的灾害,尤其是瓦斯、煤尘爆炸、火灾以及水灾,干扰通风系统等。210

9.论述冲击矿压对矿工的影响。

在发生冲击矿压的区域如果有工人在工作,则可能对其产生伤害,甚至造成死亡事故。发生冲击矿压时,大的振动加速度是人体受伤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伤害形式主要有共振和冲击引起的撞击。此外,还会对矿工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创伤,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面。

10.探测矿井动力灾害的地球物理方法有哪些。

采矿地球物理学中的采矿震动、声波法、声发射、电磁辐射、振动、微重力、地质电法、红外热辐射等方法,均可通过观测和记录各物理参数的变化,进而反演出煤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化,从而做出动力灾害预测。

11.岩石的声发射特点有哪些。

岩石声发射的主要特征是振动频率从几十到至少2000Hz或更高;能量低于102J,下限不定;振动范围从几到大约200m。岩石声发射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岩体中的应力状态以及预测采掘面及周围岩体突然、猛烈的破坏。例如冲击矿压、煤和瓦斯突出、垮落等。

12.声发射在矿山工程中有哪些应用。

采矿声发射法主要用来确定正在掘进的巷道或正在开采的回采工作面的冲击矿压危险,即确定采矿巷道或煤层部分的冲击矿压危险状态;连续监测冲击矿压危险状态的变化;冲击矿压防止措施的评价及其效果的控制。

13.什么是煤岩破坏的电磁辐射现象。

煤岩的电磁辐射是指煤岩体受载破裂过程中向外辐射电磁能量的过程或现象,与煤岩体的变形破裂过程密切相关。电磁辐射现象是煤体等非均质材料在受载情况下发生变形及破裂的结果,是由煤体各部分的非均匀变速变形引起的电荷迁移和裂纹扩展过程中形成的带电粒子产生变速运动而形成的。

14.声波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有什么优越性。

采矿声波法的特点是声波研究的非破坏性、从较大范围的岩体内直接获得信息。与其他方法相比,获取信息成本低、声波方法技术含量高、在岩体原有或开采引发的应力变化时,观测的声波参数信息量准确。

15.煤岩动力冲击的发生需要哪些条件。

冲击矿压与突出的发生需要满足能量条件、刚度条件和冲击倾向性条件。这些条件可用煤层和顶底板的刚度来说明。当煤层和顶底板的刚度之和小于零时,煤岩体将产生剧烈破坏,发生冲击矿压。

16.井下地电法主要用来解决哪些问题。

井下地电法主要用来解决如下问题:(1)认识顶底板岩层的地质条件;(2)自然灾害评价(震动、冲击矿压、火灾、水的危害等);(3)评价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特别是井筒。(4)监测开拓巷道和回采巷道的应力应变状态。

17.重力法能解决采矿中的哪些问题。

重力法是根据地层中岩石介质质量分布的不均匀性来测量重力的异常变化。重力的变化取决于地层的尺寸、形式、埋藏深度以及该地层与周围岩层之间的密度差异。采矿重力法主要应用于开采引起的岩体体积变化;地层震动的预测;小范围内煤层构造的变化;局部空洞的定位。

18.煤岩变形破裂的热红外辐射有哪些特征。

实验发现,红外辐射温度的变化提供了十分明显的煤岩屈服前兆信息,分为三种类型: 低温前兆型:试块临屈服前,辐射温度经过不同程度的波动,辐射温度曲线上明显出现了一个低温谷点。

高温前兆型:试块临屈服前,辐射温度经过不同程度的波动,辐射温度曲线上出现一段持续高温区或一个高温峰值。

持续高温前兆型:当应力达到极限强度的65%时,辐射温度曲线上出现高温,一直持续到试块发生爆裂型破坏。

19.简述动力学方程及其物理意义。

弹性动力学方程是由物体内的应力、体积力(外力)及运动加速度构成的约束条件,可以从

微分角度考虑,也可以用积分方式建立,ut22fiijxj岩体的弹性特征决定着开采应力的动态变化,这些特征参数与地球物理参数如纵横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等联系在一起。采用测定纵横波速度的方法,可以测定岩体的弹性常数。

第二篇:采矿地球物理学论述题(300字版)

1、论述采矿地球物理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采矿地球物理学是地球物理学的分支之一,是用地球物理方法来解决采矿现场的实际问题,即与矿物的开采有关的采矿与地质问题,特别是井下的开采与地质问题。其基本任务是解决采矿作业的安全性和保证矿井生产的连续性。

有如下特点:(1)与打钻孔、掘巷道探测来说,观测、测量成本低;(2)采矿中的许多现象和过程只能用采矿地球物理方法才能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3)获得的信息量大;(4)研究测量具有非破坏性。这对采面的安全性及巷道维护的稳定性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前景分析:采矿地球物理方法在解决采矿现场的实际问题时所体现出的多样性和有效性以及先进性和优越性,显示了采矿地球物理方法在该方面的巨大潜力。采矿地球物理方法观测记录的信息多,分析处理的信息量大,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高速、大容量计算机的应用,不仅可以大量存储数据,进行信号的转换和数据的传输,而且可以进行复杂的分析和处理,对处理后的信息能进行及时反馈,用来指导实践,并且以此为基础可建立一些新的地球物理模型,进一步解决一些采矿、地质、安全等方面的复杂问题。可以预计,二十一世纪采矿中应用的测量、观测方法主要将是地球物理方法。

2.、论述煤岩变形破坏的主要特征。

3论述矿山震动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矿山震动是由于采矿作业引起的岩体内聚集的能量突然动力释放的现象,具有如下特征:(1)地震波的震动频率随岩层断裂裂缝尺寸的增加而下降。(2)地震波的阻尼当震动频率增加时会增大。(3)随着震动能量的增加,震动数量按对数下降。矿山震动将引发岩体卸压或冲击矿压。

分析对环境的影响:(1)对巷道的影响。矿山震动引起的冲击矿压对井下巷道的影响主要是动力将煤岩抛向巷道,破坏巷道周围煤岩的结构及支护系统,使其失去功能;而引起的一些小的冲击矿压或岩体卸压,则对巷道的破坏不大,只造成巷道壁局部破坏、剥落或巷道支架部分损坏。(2)对矿工的影响。在发生冲击矿压的区域如果有工人在工作,则可能对其产生伤害,甚至造成死亡事故。(3)矿山震动和其引起的冲击矿压会对地表及地表建筑物造成损坏,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4、论述岩石的声发射以及其研究的目的和解决的问题。

岩石的声发射是岩石的变形与破断,颗粒之间的相对错动,岩石颗粒间摩擦滑动等产生的弹

2性波。其主要特征是振动频率从几十到至少2000Hz或更高;能量低于10J,下限不定;振

动范围从几到大约200m。

岩石声发射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岩体中的应力状态以及预测采掘面及周围岩体突然、猛烈的破坏。例如冲击矿压、煤和瓦斯突出、垮落等。

解决的问题:采矿声发射法主要用来确定正在掘进的巷道或正在开采的回采工作面的冲击矿压危险,即确定采矿巷道或煤层部分的冲击矿压危险状态;连续监测冲击矿压危险状态的变化;冲击矿压防止措施的评价及其效果的控制。

5、论述微震、声发射、声波三者间异同点。

采矿微震主要记录矿山震动,对其进行有目的的解释,矿山震动是由于采矿作业引起的岩体内聚集的能量突然动力释放的现象;采矿声发射法就是以脉冲的形式记录弱的、低能量的岩体声发射的弹性波,来监测岩体的动态破坏特征;声波法是根据声波在岩体中的传播特性来解决采矿技术问题和地质问题、测定煤岩物理力学参数。

相同点:三种方法都是通过观测记录弹性波的传播规律或参数变化来研究煤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

不同点:采矿微震和采矿声发射法都是被动法,而声波法属于主动法;采矿微震的振动频率

大约0~50Hz,而声发射法和声波法的震动频率从几十到至少2000Hz或更高;采矿微震的能量从102 J到1010J不等,而声发射法和声波法的能量低于102J。

6、论述研究声发射的意义及作用。

岩石的声发射是岩石的变形与破断,颗粒之间的相对错动,岩石颗粒间摩擦滑动等产生的弹

2性波。其主要特征是振动频率从几十到至少2000Hz或更高;能量低于10J,下限不定;振

动范围从几到大约200m。

岩石声发射研究的意义在于确定岩体中的应力状态以及预测采掘面及周围岩体突然、猛烈的破坏。例如冲击矿压、煤和瓦斯突出、垮落等。

采矿声发射法作用:可用来确定正在掘进的巷道或正在开采的回采工作面的冲击矿压危险,即确定采矿巷道或煤层部分的冲击矿压危险状态;连续监测冲击矿压危险状态的变化;冲击矿压防止措施的评价及其效果的控制。

7、论述煤岩变形破裂过程中的声发射和电磁辐射的异同。

岩石的声发射是岩石的变形与破断,颗粒之间的相对错动,岩石颗粒间摩擦滑动等产生的弹性波。煤岩的电磁辐射是指煤岩体受载破裂过程中向外辐射电磁能量的过程或现象。

相同点:声发射和电磁辐射都是煤岩体受载变形破裂过程中产生的;均可通过测得的声发射参数的变化和电磁辐射参数的变化来反演出煤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化,进而进行动力灾害的预测;脉冲数量均为二者的一个重要的观测参数,且表示的意义相近。

不同点:声发射和电磁辐射产生的微观机理不同;声发射属于弹性波,而电磁辐射属于电磁波,二者波型不同;二者积聚能量的形式不同;声发射探头需耦合而且干扰大,而电磁辐射探头是非接触的,可屏蔽定向。

8、论述煤岩应力变形破坏与电磁辐射的耦合规律。

煤岩的电磁辐射是指煤岩体受载破裂过程中向外辐射电磁能量的过程或现象,与煤岩体的变形破裂过程密切相关。电磁辐射信息综合反映了冲击矿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煤岩灾害动力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电磁辐射强度主要反映了煤岩体的受载程度及变形破裂强度,脉冲数主要反映了煤岩体变形及微破裂的频次。二者的耦合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煤岩体所受应力与电磁辐射之间存在耦合关系。煤岩体所受应力越高,电磁辐射的强度就越大。

(2)电磁辐射可反映煤岩体的破坏程度。在煤岩体破坏剧烈的区域,电磁辐射的脉冲数

非常高,而且变化非常大。

(3)煤岩体的冲击破坏与电磁辐射有关。在煤岩体发生冲击破坏前,电磁辐射的幅值突

然增大,脉冲数也非常高,变化非常大。

(4)电磁辐射可测煤炮的发生。发生煤炮时,电磁辐射的幅值突然有一高峰。

(5)电磁辐射可反映工作面的来压规律。若工作面顶板处于断裂发展状态,电磁辐射的幅值变化很大,由低到高,呈强烈的振荡状态;在巷道中顶板来压、断裂的区域,电磁辐射值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6)电磁辐射可预测预报冲击矿压。冲击矿压发生前的一段时间,电磁辐射连续增长或

先增长,然后下降,之后又呈增长趋势。

(7)电磁辐射可检验卸压爆破的效果。即观测卸压爆破前后的电磁辐射幅值的高低,来

确定卸压爆破效果的好坏。

第三篇:地球物理学院学生会规章制度(范文)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学生会

规章制度

第一章基本章程

一、组织性质: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学生会是在学院团委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学生组织。

二、宗旨和义务:

(一)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促进同学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团结和引导同学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人才。

(二)组织和带领同学开展社会服务,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学院团委联系学生的桥梁。

(三)通过各种正常渠道,反映同学的建议、意见和要求,代表学生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事务。

(四)倡导和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打造学院学生文化的良好氛围。

三、成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学生会成员享有以下权利:

1.在学生会各级组织中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对学生会一切工作和决议,有质询、讨论、建议和批评的权利。

3.有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的权利。

(二)学生会成员必须履行的义务: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

2.遵守学生会章程,执行学生会决议。

3.积极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努力完成学生会委托的工作,维护学生会的整体荣誉。

4.各级学生会干部除履行成员义务外,必须做到作风正派,努力学习,热心为同学服务。

四、学生干部应该做到:

(一)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二)热心同学工作,认真实干,勇于开拓、创新。

(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争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四)谦虚、谨慎、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习惯,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工作能力。

(五)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第二章管理制度

一.部门策划及总结汇总制度

1、在活动举行的前二周要把策划交给办公室和分管主席团成员各一份。同时将活动预算交给生活部及分管主席团成员一份。

2、活动确定举行时,部长需通知办公室,以便办公室通知其他部门,安排活动教室,进行人员调配,相互配合,以便活动能顺利及高效的开展。同时应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如科技部,宣传部,美工部,外联部等进行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3、部门活动需成立项目组的,应提前二周向主席团报告,由学院老师及主席团确定项目组人员。

4、在活动完成的第二天,应向办公室提交照片、活动总结和新闻稿件,以便整理成文档资料归档。同时归还物资,有损失要及时报告生活部。由生活部报主席团。

5、活动举行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有需要的可以将经验和其他部门进行交流分享。

二.项目组

1、性质:项目组为每次较大型活动从各部门抽调出来的人员组成的临时负责组。

2、成员:项目组组长为主席团成员,执行副组长为各部门所抽调出来的1-4位部长。项目组的执行副组长可以从各部门选出组员并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组。

3、项目组可以在事件所需时指派各部门部长及干事,请各部门人员积极配合项目组的工作。

4、项目组的每次活动均由办公室记录在册,以留考评所用。

三.活动等级制度

1.各部门在做活动时,需先做出活动策划和活动预算,并交与学院及主席团负责人审核。审核后需交老师批准方可举行活动。

2.活动前应通知各相关部门,以保障活动的顺利举办。包括

(1)外联部

(2)生活部

(3)美工部

(4)宣传部

(5)科技部

(6)办公室

3.活动分为校级和院级

4.校级活动可以分为1,2两个等级

1级为重要型,如运动会,预算为500以上;

2级为普遍型,如各项文化科技赛事,预算500以下。

5.院级活动可以分为4个级别

1级为较大型活动,如迎新晚会,预算500以上;

2级为中型活动,如篮球赛,预算100-500;

3级为小型活动,如主持人挑战大赛等,预算在100以下;

4级为微型活动,如一些活动及比赛的预赛等,不需资金或在50以下的。

四.会议制度

1.每周举行一次学生会全体部长工作会议。

2.参加会议人员应做好会议记录,以便日后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做好工作安排。

3.部长例会流程:

(1)办公室准时点到,做好记录。并向会议传达学院和主席团的指示精神和有关工作内容。

(2)各部门总结前一段的工作经验,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并对相关问题进行

讨论以便及时得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3)每周一次的主题演讲中,各部门须认真对待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4.会议的组织要求:会议应有明确的主题并讲究务实。

5.会议的纪律要求:

(1)所有成员务必参加,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有关人员提前请假并说明理由。实行考勤制。

(2)会议期间所有与会人员需将手机关闭或调成静音状态,并保持会场秩序。与会人员在非讨论时间不要随意讨论,并保持安静。

(3)会议期间严禁做与会议无关的事件,会议期间言行端正。需要讨论的时候再积极讨论。

(4)会议开始前一天,主席团需通知办公室,以便及时通知,并作好记录。

6.各部门例会

(1)开会时间及地点需通知办公室,以便知晓各部门近期活动及规划,协调其他部门进行配合。

(2)各部门具体例会章程由各部门自行决定。

五.财务管理制度

1、活动开始前两周将活动策划交予办公室,预算交予生活部,同时交一份给分管的主席团成员审批。经主席团通过后交由学院批准。未提前交策划和预算的资金自己处理。

2、活动结束后将物资归还生活部。生活部将根据物品返还情况确定下次活动的物资供给数量。

3、活动期间,各部门采购的物资均需正规发票并盖章后交予生活部统一报账。特殊情况需向主席团说明。

六.档案管理制度

1.为了加强学生会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学生会工作提供必

须的依据,学生会将以加强学生会工作档案的管理,作为实现干部个人资料和工作资料管理合理化、制度化的必要手段。

2.档案管理工作统一由学生会办公室负责,办公室对学生会所有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归档,并及时对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各部门如需查阅,归还时必须放还原位,并不得有缺损。

3.各部开展大型活动应作详细的活动预算、活动记载、宣传文稿、活动图片及音像、活

动总结等应认真记录活动开展情况,并于三日内交至办公室存档。

4.学生会各部门每学期初,应向学生会主席团呈交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学期末,各部

门应将本学期工作进行总结,整理制作各部门本学期活动记录。

第三章考核制度

一. 学生会干部考核

此学生会干部考核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基本考核(60分),各部长评分(30分),主席团评分(10分)。

基本考核内容:

1、平时会议或活动无故缺席(未请假)、请假、迟到、早退者分别扣 3分、2分、1分、1分;

2、上级交代的工作未准时完成或敷衍了事者,酌情扣1~5分;

3、工作过程中出现财物丢失或重大事故者,视情况扣分。同时进行相关的处罚措施。

4、学生会干部出现打架、酗酒、逃课上网、考试作弊者,一经查出,视情况扣分。同时进行相关的处罚措施。

各部长评分:

年终学生会干部统一开会,为各部门部长评分,取平均分为有效分数。

主席团评分:

年终主席团成员根据各部门各位部长工作表现评分。

此外,学生会干部中成绩优秀、活动获奖、并有突出表现等酌情加分3~5分。本考核制度并不十分完善,以后工作中根据实际的情况会有相应的修改和增减。

(注:每次评分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学生会例会通过才生效)

第四章奖惩制度

为了加强学生会干部的管理,提高学生会干部、干事的素质,真正做到奖惩分明,特制定本制度,用以规范学生会成员的各项行为。本规范适用于学生会全体成员。

(一)对于有以下各项表现者,学生会将进行适当奖励。

1.工作积极、认真负责者、有突出贡献及成绩者

2.一学期都有参加学生会组织的集体活动或一学期例会全勤者

3.为学生会制订计划或献计献策者

4.职能部门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或创新者

5.担任项目组的组长或成员中杰出表现者

(二)对于有以下各项表现者,学生会将进行适当惩罚。

1.违反法律法规、校规校纪者

2.故意欺骗主席团、各部负责人者

3.在学生会工作、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发生争执,有损学生会形象者。

4.由主观原因造成的累计两次工作失误者

5.无故缺席例会,不能按时参加活动者

6.循私舞弊,以权谋私,有“偏向性”追求特权破坏学生会声誉者

7.私自挪用学生会财物者

8.以学生会名义处理个人或其他组织事物者

9.不能按时提交工作计划、活动总结和经验总结者

第五章辞退、退出制度

1.在学生会自然换届之前各学生会部长必须对本部门接班人进行重点培养,在自然换届时,把本部门所有工作资料移交给新任部长,不得拖延隐瞒,敷衍塞责。

2.在自然换届前,即将离任的干部须站好最后一班岗,不得拖延责任,不闻不问。

3.对擅自离职的干部,学生会将在征求学生培养处老师意见基础上,参照有关规定给

予批评,教育,内部通报批评,取消资格,撤职处分等。

第六章附则

1.以上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有效,解释权归学院老师及主席团所有.2.全体学生会成员均有对以上制度进行批评指正,健全完善本制度的权利.3.全体学生会成员在以上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没有超越此制度的特权.地球物理学院分团委学生会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第四篇:地球物理学毕业论文题目(622个)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

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

二〇一五年 三月二十 日

毕业

地球物理学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文300起,具体信息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

“地球物理学”课程在地质学专业中的教学实践探讨 地球物理学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地球物理学报》国际被引调查与分析 我国环境问题与环境地球物理学

承载科学发展重任 铸就中华地学名刊——纪念《地球物理学报》创刊61周年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成立与发展

地质调查深化拓展应重视地球物理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光鼎研究员接受本刊专访

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地球物理学在创新进程中的必然发展轨迹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双语教学探讨 地球物理学类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地球物理学及地球动力学研究与计算数学 地球物理学及地球动力学研究与计算数学 环境地球物理学及其现状与进展

试论《地球物理学报》的发展——根据文献计量学分析 工业化进程中能源的演变与勘探地球物理学的发展

当代中国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势态与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进程中的使命 当代中国地球物理学向何处去 国家安全地球物理学的若干研究方向 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构造地球物理学 20世纪的地球物理学 地球物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地球物理学基础教育改革初探 地球物理学基础教育改革初探 国家安全地球物理学的若干研究方向

20世纪地球物理学的重要成就和21世纪的发展前沿 20世纪地球物理学的重要成就和21世纪的发展前沿 当今中国地球物理学发展的机遇、空间和挑战

中国地球物理学研究面临的机遇、发展空间和时代的挑战 构造地球物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发挥优势 拓展内涵 办出有特色的地球物理学专业 2001年地球物理学的一些进展

中国地球物理学研究面临的机遇、发展空间和时代的挑战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地球物理学报》创刊40周年学术报告会——纪念学会、学报40周年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数据融合与地球物理学反演 数据融合与地球物理学反演 环境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及展望 我国考古地球物理学的发展 军事地球物理学:回顾与前瞻 固体地球物理学分科术语之演变 试论军事地球物理学

对中国地球物理学发展的思考——兼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地球科学中心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球物理学专业英语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海洋地球物理学和海洋地质学的发展

发挥优势 拓展内涵 办出有特色的地球物理学专业 我国考古地球物理学的发展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发展设想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非线性科学在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学中的应用研究 地球物理学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应用

《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议纪要(1990年2月28日)地球物理学报加强地球物理勘探的内容 欧洲地球物理学会代表大会简介 试论军事地球物理学

我国环境问题与环境地球物理学 生物地球物理学的产生与研究进展

《地球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几点措施 21世纪地球物理学的机遇与挑战

试论《地球物理学报》的发展──根据文献计量学分析 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

固体地球物理学的发展方向与轮廓设想 生物地球物理学的产生与研究进展

整合教学在“应用地球物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城市地球物理学发展展望 环境地球物理学:新概念(英文)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发展中一段往事的回眸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发展中一段往事的回眸 基于战略思维的“应用地球物理学”教学实践 关于地球物理学文献分类的研究 探索地球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专业外语课程教改探索——以“地球物理学专业英语”为例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专业双模式人才培养方式的研究与探索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专业建设实践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野外生产实习研究与探索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充分认识地球物理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2009《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会议纪要 当代地球物理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发展导向 环境地球物理学的实践与发展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90)年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90)年会 关于发展我国固体地球物理学的探讨

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代表团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 数学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 环境地球物理学应用与发展

支持向量机方法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地球物理学中的分形与分维研究进展 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89年综合学术讨论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联合学术大会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与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长期隔绝后的首次交往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届地球重力场和固体潮及重力和形变仪器学术讨论会在西安召开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纪要 太阳——地球物理学和它的未来

目前应用地球物理学本科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地球物理学专业“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2010《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会议纪要 回顾与感悟——《工程地球物理学报》创刊六年小结

明确目标 科学定位 开创办刊新局面——关于《工程地球物理学报》办刊实践的思考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诺波夫来华讲学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地质教育家——潘作枢教授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年会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1991年春季大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年会 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孟尔盛获SEG“终生会员”称号 祝贺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傅承义教授八十寿辰 面向未来,接受挑战——桂林市地球物理学会成立 环境地球物理学的现状、应用及发展态势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纪要 论油藏地球物理学方法研究

“应用地球物理学”课程整合教学尝试 城市化进程与地球物理学研究 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简介

闪光的人生——缅怀《地球物理学报》创刊人、首任主编翁文波院士 我国第一代地球物理学家的开创性贡献

传承与发展——纪念《地球物理学报》创刊60年 缅怀地球物理学家、地震学家、教育家傅承义先生 地球物理学家,三维地震资料综合研究及其未来 钻井核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创建人之一——我国地震观测事业的一位先驱者谢毓寿先生

勘探地球物理学文献数据库 应用地球物理学文献数据库

“地球物理学”课程在地质学专业中的教学实践探讨 地球物理学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地球物理学报》国际被引调查与分析 我国环境问题与环境地球物理学

承载科学发展重任 铸就中华地学名刊——纪念《地球物理学报》创刊61周年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成立与发展

地质调查深化拓展应重视地球物理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光鼎研究员接受本刊专访 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地球物理学在创新进程中的必然发展轨迹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双语教学探讨 地球物理学类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地球物理学及地球动力学研究与计算数学 地球物理学及地球动力学研究与计算数学 环境地球物理学及其现状与进展

试论《地球物理学报》的发展——根据文献计量学分析 工业化进程中能源的演变与勘探地球物理学的发展 固体地球物理学与板块大地构造学的交汇

勤思敏行 独辟蹊径 敢为人先——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何继善教授

论环境地球物理学中的若干问题 关于环境地球物理学的思考

欧洲地球物理学会颁发多项地球物理学奖

致谢——为《地球物理学报》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为《地球物理学报》创刊45周年

中国地球物理学报情况汇报——纪念《地球物理学报》创刊40周年 汶川地震后《地球物理学报》的快速反应和深度报道——以2008年5月~2010年5月载文数据分析为依据

地球物理学品牌专业建设实践 地球物理学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

几种边缘磁学的发展及其与地球物理学的关系 地球物理学中的神经网络计算 环境地球物理学

科技期刊质量的全面控制——以《地球物理学报》为例 当代中国地球物理学向何处去?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年会在昆明台开 地面地球物理学的潜在发展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会议纪要 光辉的历程——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年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学术年会回顾

附录:中国地球物理学会60年编年大事记

宽口径重特色培养模式下的地球物理学实习教学模式探讨 “地球物理学专业”特色化教学改革 地球物理学中的分形几何特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91年年会征文启事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年会”及“深部和区域地球物理和地质国际讨论会”综述

“产学研”结合是理学专业建设的发展之路——以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为例

独立分量分析(ICA)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

地球物理学方法在地层划分对比中的重要作用——以渤东地区T_2统层为例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高阶统计量方法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地球物理学方法在矿井突水预测中的应用 2011年《地球物理学进展》

地球物理学和地震有关作业中的新技术——不断地技术改进使其更有效地工作

光辉的历程 灿烂的明天——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五十周年回顾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年会在长春召开

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之十一: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苏州举行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年会会议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年会会议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年会会议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0届年会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1届年会纪要 环境地球物理的新里程——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成立60周年

开创基业 献身科学——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缅怀中国地磁学奠基人陈宗器先生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纪要 附录1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3届年会纪要 地球物理学方法在防治矿井水害中的应用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兼述它与地球物理学的联系

任重而道远——回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的成长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翁文波授于格林先生荣誉会员称号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年会在昆明召开 2013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秋季会议概况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会议纪要 《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会议纪要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欢迎订阅《地球物理学报》

《地球物理学报》荣获“中国百强科技期刊”称号

地球物理学家称太平洋西北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可能会发生大地震 2012《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纪要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以行业需求引领地球物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2011年《地球物理学报》

欢迎订阅 2011年《地球物理学报》 地球物理学专业“院所台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地球物理学报》稿约 地球物理学报

地球物理学家 李庆忠

北京地球物理学会庆祝建会10周年

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面向国民经济做出优秀成绩 纪念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院士 江苏省地球物理学会在宁成立 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议纪要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逝世 地球物理学家 牟永光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年会(1991)《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议纪要

深切怀念老一辈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先生 油藏地球物理学的作用

书地球春秋 写华夏业绩——纪念《地球物理学报》创刊45周年 地球物理学家 何樵登 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成立 石油地球物理学家学会简介

中美地球物理学家联合学术会议将在北京召开 中美地球物理学家联合学术会议将在北京召开 石油地球物理学家学会简介

中美地球物理学家联合学术会议将在北京召开 石油地球物理学家学会简介 《地球物理学报》(双月刊)征稿简则 《地球物理学报》

美法墨等国地球物理学家联合考察太平洋海底

风雨春秋五十载 振兴测地展风采——记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许厚泽院士 欢迎订阅《地球物理学报》(中、英文版)21世纪地球物理学的机遇与挑战

当代地球物理学的主要成就和21世纪上、中叶的发展导向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推动重大天灾综合预测研究 小波分析及其在我国地球物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地球物理学在生态环境及其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

澳大利亚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第7次会议和展览会 地震预报问题明显说明了固体地球物理学的现状和发展 1981年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年会会议情况 《固体地球物理学进展》丛书评介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年会会议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固体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在石家庄举行 对21世纪地球物理学之管见——围绕人和跨学科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年会会议纪要

中国地磁台子午链观测的回顾——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回顾

并行计算技术及其在勘探地球物理学中的现状与展望 环境工程地球物理学——一个新的前沿领域 地球物理学杂志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稿件要求

物理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结合中的有关问题评述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在蓉召开

回顾与前瞻:——《地球物理学进展》22年来的办刊实践与体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物理模型试验学术讨论会在昆明举行 应用地球物理学专家—何继善

深入地心的脚印──访中科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曾融生

“动荡”的地球——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滕吉文 国际知名的地球物理学家R.O.林赛斯教授谈碳酸盐岩地区油气勘探问题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概况综述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苏州召开 中国石油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学会第一次理事会暨学术报告会在北戴河召开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局“重力与固体潮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89年综合学术讨论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综合学术讨论会在皖召开 地球物理学专业科研导论课程教学实践 《地球物理学进展》稿约 《地球物理学进展》稿约 工程地球物理学原理

定性与半定量地震学讲座——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中的定性与半定量方法(待续)太阳地球物理学:问题和前景 訪問蘇聯地球物理學研究機關的報告

核地球物理学的X射线荧光技术在我国固体矿产资源中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年会在昆明召开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经过情况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63年学术年会

代序——庆祝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成立20周年 图像处理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 国际地球物理学的动态及其展望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在天津召开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

缅怀为地球物理学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作出卓越贡献的顾功叙先生 油储地球物理学的开拓和发展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将召开第十八届学术年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征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纪要 青年地球物理学专家──李春华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年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10届年会综述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年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年会在京举行 西太平洋地球物理学会议概况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86年学术会议活动概况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联合学术大会纪要 《生态地球物理学》简介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90年学术会议活动概况 中国当代地球物理学的开拓者——傅承义 中国当代地球物理学的开拓者——曾融生

新技术帮助地球物理学家 地球物理学家正利用一种新的军事卫星系统在地球上非常容易地进行监听以精确定位

英国召开第五届地球物理学年会(零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次物理模型学术讨论会 怀念为地震学和中国地球物理学奉献终身的李善邦先生 培养青年地球物理学家的园地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技术委员会将评选科学技术奖

难忘的九天——记前往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接受荣誉学位及顺访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欢迎订阅《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聆听大地脉搏 探索地球奥秘—记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

澳大利亚地球物理学会第23届学术会议(ASEG-PESA)欢迎订阅《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1《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会议纪要

主编笔下生辉 大师精神放光——缅怀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傅承义先生 探寻历史痕迹,解析地球奥秘——记地球物理学家朱日祥院士及其获奖项目 把握地球脉搏的人——记地球物理学家何继善院士

采用地球物理学指示对加拿大哈得逊海湾进行长期预测(英文)2003地球物理学基金项目分析及工作思考 地球物理学家 撒利明

面向地质和地球物理学家的信号处理 石油地球物理学家 刘汝腾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Runcorn不幸逝世

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千里架“金桥” 一项高新技术在塔里木开花结果 石油地球物理学家陈佩章

俄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索洛维耶夫逝世 《地球物理学报》在京编委会议纪要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陆邦干 地球物理学家李庆忠 地球物理学家 钱绍新 地球物理学家黄绪德 地球物理学家 杜世通 地球物理学家 谢剑鸣 地球物理学家 欧庆贤

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 翁文波先生

纪念前苏联地球物理学家奥·尤·施密特诞辰100周年 河北省地球物理学会首届青年学术交流会在石家庄召开 地球物理学家 王振华 地球物理学家 陈乐寿

沉痛悼念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教授 纪念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教授 《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议纪要 北京地球物理学会第5届学术年会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朱光明教授 地球物理学家 俞寿朋 地球物理学家 徐中英 地球物理学家 吴律

地球物理学家协会第五十四届年会在亚特兰大举行 苏联地球物理学家萨多夫斯基学术活动简介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杰弗瑞斯及其名著《地球》 1986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协会年会和地质学会年会 苏联著名女地球物理学家柳比莫娃逝世及其生平简介 致谢——为《地球物理学报》创刊40周年

美国地球物理学家纳特利教授逝世及其学术生平简介 日本地球物理学家冈田广教授来华讲学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 孟尔盛 地球物理学家的新问题

外电报道美一地球物理学家称地光值得仔细研究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1980年春季年会

澳一地球物理学家说澳西部地震活动在过去15年大量增加 苏地球物理学家施米特的生平介绍

美电报道十一国地球物理学家提出五年地震预报计划 地球物理学会金属物探学术交流会在烟台召开 苏联地球物理学家斯特罗纳生平简介

石油地球物理学家学会第二届年会在杭州召开 造UFO的地球物理学家 一位地球物理学家的朴素情怀

《地球物理学报》被国内外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情况介绍 工科院校地球物理学专业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其实施策略 揭开地球内部神秘的面纱——地球物理学专业介绍 欢迎订阅《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欢迎订阅《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欢迎订阅《地球物理学进展》 欢迎订阅《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地球物理学科新进展——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7届年会侧记 欢迎订阅 2011年《地球物理学进展》

关于“我国地球物理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几点建议 当前地球物理学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核地球物理学原位测品位计算线储量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物探学术报告会简讯 火山监测与研究中的地球物理学课题

20世纪地球物理学的主要成就和21世纪上、中叶的发展前沿 构造地球物理学及其在华中板内中强震区孕震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应用地球物理学中的哲学思想

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第60届年会在旧金山召开 未来的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主席 著名勘探地球物理学家 朱大绶 勘探地球物理学中的模型化 基础勘探地球物理学

参加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第五十二届年会及参观访问简况 参加欧洲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第四十五届年会及参观访问简况 欧洲第44届勘探地球物理学家联合会年会论文摘要 975-1980年勘探地球物理学的发展

美国海洋地球物理学家鲍文博士在海洋所作学术报告 1975—1980年勘探地球物理学的进展

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代表团来华访问进行学术交流 中国代表团应邀参加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第52届年会 水声学和海洋地球物理学的相互作用

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第49届年会发表的有关铀矿物探的文献 固体地球物理学的发展趋势与“四化”建设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闭幕词 苏联地球物理学家阿·韦·齐鲁利斯基简介

中国大陆动力学研究进展——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 中国物探技术应用巡礼——中国地球物理学会60年奉献之回顾 科学研究乐在新的发现——专访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许厚泽院士 构造地球物理学在孕震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及其相关问题 《地球物理学报》文后参考文献表著录格式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87年学术会议活动概况

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第49届年会发表的有关铀矿物探的文献 苏联地球物理学家格佐夫斯基生平简介 苏联地球物理学家古尔维奇逝世及其生平简介

《地球物理学进展》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地球物理学进展》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地球物理学进展》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地球物理学”课程内容优化与教学方法探索 应用地球物理学中的数据采集系统

英国地球物理学家哈罗德·杰弗里斯爵士的生平及其学术观点简介 《地球物理学进展》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地球物理学野外教学实习的改革与创新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石油学会物探装备分会及本刊高级顾问陈祖传先生不幸逝世

地球物理学及大地构造学中关于地壳均衡的新模型(英文)穆伦陶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地球物理学监测方法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年会在长沙召开

固体地球物理学世界资料中心A 1982年出版的《从古代到1977年新编苏联强地震目录》介绍

《地球物理学报》的网站建设

《地球物理学进展》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环境地球物理学的现状与发展

地球物理学“九五”重大重点项目的布局及思考 中、外文核心期刊的研制——以地球物理学类为例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88年学术会议活动概况

第五篇:《地球物理学原理》课程简介

《地球物理学原理》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4120

课程名称: 地球物理学原理

英文名称: Principles of Applied Geophysics

学时:100学分:5

课程简介:

《地球物理学原理》是地球物理和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也是新调整后的地矿类工科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

《地球物理学原理》是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的新课程体系-“应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应用地球物理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方法”和“地球物理方法的综合应用与解释”4本专业系列课程的第1门课程,是整个专业系列课程的基础。

《地球物理学原理》课程是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之一。它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从应用地球物理学科的整体角度上,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应用地球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完整和系统地掌握应用地球物理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适应性较强,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以后的工作打好良好的专业基础。

本课程共九章,由四个部分组成:

1)应用地球物理方法的物质基础,重点为物性参数及影响因素;

2)地球物理场的基本特征,重点为地球物理正常场特征的叙述;

3)应用地球物理常用的正演方法,主要为数值模拟方法和物理模拟方法;

4)常用应用地球物理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重力、磁法、电法、地震、放射性、地热和测井等方法的基本原理。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为数学、物理、场论、计算方法和地质基础课,后续课为“应用地球物理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方法”和“地球物理方法的综合应用与解释”。

授课对象:地球物理专业、工科勘察技术专业的本科生

教材:张胜业、潘玉玲主编,应用地球物理学原理,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参考书:

1.罗孝宽、郭绍雍,应用地球物理教程——重力磁法,地质出版社,1991

2.傅良魁,应用地球物理教程——电法放射性 地热,地质出版社,1991

3.何樵登、熊维纲,应用地球物理教程——地震,地质出版社,1991

4.周远田,地球物理测井教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主讲教师:张胜业、徐义贤、张玉芬、顾汉明、潘和平等

开课教师所在的院系:地空学院地球物理系

下载采矿地球物理学简答题(100字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采矿地球物理学简答题(100字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采矿申请书

    采矿申请书县国土资源局: 兹有丰台乡通尔沟村老庄村村民刘军录,现年四十六周岁,本人在罗汉洞乡中村村泾河河道内有一处荒砂地办理一处砂石厂,面积约长920米,约宽180米,折合240亩;(毛......

    采矿系统工程(模版)

    1.说明系统、系统工程、采矿系统工程的概念和区别 答:系统是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些部分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工程是从整体出发合理开发、设计......

    采矿责任状

    采矿车间安全环保管理责任状 甲方:招金昆合矿业有限公司物质 立状人: 乙方:采矿车间 签状人: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充分调动采矿员工“关注安全、关......

    采矿总结

    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称为煤田。 矿区: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中一部分形成的社会组合。 井田:归一个矿井开采的一部分煤......

    采矿学总结

    简答题 1. 试举例在那些情况下,可能采用煤层群上行开采? 答:①当上煤层顶板坚硬、煤质坚硬不易采出,周期来压强烈,或有冲击地压危险时;②当上煤层含水量大,需要排除上煤层水......

    采矿思想动态[★]

    开学思想动态报告新学期,同学们已陆续返校,为准确把握学生暑假返校后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抓好新学期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了调研。......

    地球物理学专业的主干学科概况

    地球物理学专业的主干学科概况 尽管关于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具有数百年的悠久历史(关于地球磁场起源于地球内部的文献发表于1600年),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却只有100多年 的历史。1......

    《地球物理学导论》教学大纲(基地班)(DOC)(5篇范文)

    《地球物理学导论》教学大纲 (地质学专业,必修,72学时) 一、教学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人才基地各类专业总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地球物理学导论》(必修)课程教学的宗旨是使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