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执法观念革命 打牢为民服务根基

时间:2019-05-14 01:5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进执法观念革命 打牢为民服务根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进执法观念革命 打牢为民服务根基》。

第一篇:推进执法观念革命 打牢为民服务根基

[推荐]推进执法观念革命 打牢为民服务根基

推进执法观念革命,打牢为民服务根基

各位领导,同志们: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作出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重要批示,公安部和省公安厅党委理论中心组先后召开学习会,深入研讨了关于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坚持执法为民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7月31日,公安部又召开了电

视电话会,全面启动了执法为民教育整顿活动。我们县局党委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通过对中央和公安部领导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及有关文件反复认真的学习,充分领悟了精神实质,本人深受鼓舞,感触颇多。借这次学习会的机会,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一、几点体会

1、执法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公安战线的具体运用。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基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对党的宗旨新的概括和发展。胡锦涛总书记“人民公安为人民”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延伸到公安战线,要求公安民警以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要求,维护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部长提出“执法为民”,是对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得的高度概括。执法为民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重要指示一脉相承,同为一体,都贯穿着“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执法为民是对“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进一步具体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公安战线上的具体运用。因此,我们要开展好执法为民教育整顿活动,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唱响“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主旋律,并以此为思想武器解决为民执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观念革命”体现了公安部教育整顿的莫大决心。

公安部提出“在执法思想观念上来一次革命”。省公安厅也提出“推进执法思想观念新的革命”。这次革命的基本要求是:思想上拨乱反正;观念上正本清源;行为上脱胎换骨;措施上推陈出新。这些措辞十分强硬,不留余地。尤其是“革命”一词,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在公安机关文件中首见。这次“革命”是公安机关自己革自己的命,进行一次自我解剖、自我调整和自我提升,目的是击碎一个脱离群众旧的形象,开辟一个执法为民的新天地。从这里我们看到公安部下了莫大决心,也给了我们基层公安机关以莫大的力量。乱世用重典,重病用猛药,要使公安机关的宗旨和性质不发生改变,开展一次出重拳、动刀子的自我革命显得十分必要。

3、强有力的措施坚定了我们必胜的信心。

公安机关存在的问题是多年来形成的,可谓积重难返,加之受社会阴暗面的影响,我们的执法环境不好,以致近年来多次整顿收效不大。鉴于此,本人对这次执法为民教育整治能否奏效有过疑虑和担心。但在认真学习了***部长给中央领导的报告及中央领导批示后,感到这次整顿有了坚强的后盾,公安机关有了“尚方宝剑”。尤其是学习公安部、省厅两个学习会基本精神后,感到公安部制定的五条措施及***部长强调的三个问题坚强有力,操作性强。感到省厅打一场“辽沈战役”的总体思想和五项措施,部署慎密,钢性突出。本人心中疑虑顿除,坚定了必胜的信心。坚信照此措施运作,一定能够取得这次教育整顿的全胜。

二、工作措施

1、转变执法观念,解决革命的认识问题。理论是革命的先导。历史上历次革命都有自己的理论。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正是有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才取得了建国、富国的成功。公安机关的这场革命,也要有正确理论来指导,这个理论就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及其他领导的重要批示,以及公安部领导讲话和有关文件。有了革命的理论,还要使革命者掌握理论,解决革命者对革命的认识问题,这是革命取得成功的又一个条件。公安机关的这场革命,需要公安队伍全警动员,组织全体民警认真学习这次革命理论,必须反复学习,认真学习,切实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个核心问题。使每名民警在理念层面上更新执法观念,坚持执法为民,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和权力观;在意识层面上突出服务,时刻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把服务贯穿于执法全过程,摆正自己的公仆位置,克服以特权思想;在心理层面上体现保护人权、形成自觉维护公民生存、安全与自由的心理定势,杜绝滥施处罚、滥用职权现象。在此基础上,教育民警提高对这次教育整顿重要意义的认识,使他们既端正思想,做好忍受阵痛的心理准备,又卸下包袱,轻装上阵,积极参加到这场革命中来。

2、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革命的对象问题。毛主席曾说过:“谁是我们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公安机关的这场革命虽然不是解决敌我矛盾,但却是解决为民服务这个重大政治问题的尖锐斗争。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解决革谁的命的问题。这场革命的矛头所指,应当是影响警民关系的突出问题。只有找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目前公安机关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不履行法定职责,漠视群众

第二篇:领会精神实质,打牢思想根基

王洪尧代表: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听了以后很受震撼、很受教育。习主席对党的军事指导理论高度重视,深刻阐明了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重大意义和指导作用。习主席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十分关心,多次亲临部队视察指导,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使命感、责任感。

刘晓江代表:习主席的重要讲话,从维护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从防范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面对安全挑战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角度,阐述了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性,深刻指出“中国梦”与“强军梦”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李长才代表:习主席提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我们要将此作为统领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坚定不移地抓好贯彻落实。要把强军目标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现实要求搞清楚,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要把贯彻强军目标的措施搞扎实,持续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要把党委机关聚焦强军目标的作用发挥好,一级带着一级干,把强军目标落实到每个官兵的具体行动上。

陈国令代表:习主席在科学总结近年来我军建设发展的成绩经验基础上,站在战略全局高度,对加强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了深层次思考,观点鲜明、思想深刻,是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我感到,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就是要进一步认清形势任务,明确目标方向,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扎扎实实地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李世明代表: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要在理解把握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切实把官兵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主席关于国际战略格局和我国安全形势的战略判断上来,统一到习主席提出的强军目标上来,统一到习主席关于我军建设现状的科学分析上来,统一到习主席对军队建设的各项要求上来,凝聚成实现“强军梦”的坚强意志和强大力量。

张展南代表:富国和强军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两大基石。作为军人,要自觉服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阔战略视野,科学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以大国军人的抱负眼界和责任担当,聚焦“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把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在党委工作指导、部队全面建设和官兵思想中立起来。

张余亭代表: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充分体现了对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战略思考,展示了统筹推进“中国梦”与“强军梦”的坚定决心。具体到我们第二炮兵部队,就是要按照全面建

设的思想,把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贯彻到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

钟志明代表:聆听了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深受教育鼓舞,备感责任重大。习主席提出的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听党指挥是灵魂,贯彻落实习主席的重要讲话,首要的是在坚定信念、铸牢军魂上下功夫,确保高举旗帜、听党指挥成为广大官兵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

侯继振代表:习主席的重要讲话,着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着眼适应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出强军目标,就是建立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习主席的讲话,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主题非常鲜明,意义非常重大,蕴含了重要的治军建军思想,是新形势下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创新发展,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遵循。

宋普选代表:习主席强调,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各级要强化强基固本思想,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研究解决基层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习主席的这一重要思想,抓住了部队建设的根本,为抓建基层提供了基本遵循。

秦卫江代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国人民的“中国梦”,“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是我们的强军目标。作为军队来讲,应该始终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

意识和使命意识,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扎实推进军队全面建设。汪建新代表:习主席在讲话中指出,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讲到军队要增加使命感、责任感的时候,对战略机遇期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我觉得维护国家重要战略机遇期,军队要积极主动作为,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李志坚代表:贯彻落实习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要做到政治立场特别坚定。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引领官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听党话、跟党走。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决策指示,不打折扣,不搞变通,确保政令军令畅通,确保上级的决策指示落到实处。

第三篇:打牢执政为民的坚实根基

打牢执政为民的坚实根基

——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为谁谋利、替谁掌权,这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必须回答的问题。作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90年来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也正因此,如何不断增强为人民谋利益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人民,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永恒课题。回答好这一课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紧密结合群众的要求、时代的呼声,认真学习增强宗旨信念,与时俱进提高执政能力。

回顾历史,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从三湾改编到延安整风,从三讲教育到先进性教育,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我们党始终注重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学习教育,注重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学习教育,注重提升为人民服务能力的学习教育。正是自觉的学习和自我修正能力,让我们时刻准确把握了世情国情民情,不断打牢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铸就了与人民群众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为我们赢得事业胜利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当今中国,新的时代条件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改革深水区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面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我们真切地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迫切需要我们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实现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巩固和扩大推动事业前进的群众基础。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特征。但把党的宗旨转化为每一名党员持之以恒的自觉追求,把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并非易事。只有不断在学习中深化、在教育中强化,这些特质才会融入广大党员干部的血液,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引领未来的力量源泉。我们必须更加注重价值观、历史观、执政观教育,在思想和组织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加强学习,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人民是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根本动力,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广大党员干部都应该通过学习增强宗旨意识、提高服务意识,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怀着对人民群众的谦卑与敬意执政用权,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实现党的宗旨信念添砖加瓦。

加强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最终目的。日益多元的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使群众工作的内涵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只有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以人民为师,才能在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提升政治智慧,增长执政本领。只有在加强学习中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打牢执政为民的坚实根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第四篇:坚持群众路线建牢执法根基

坚持群众路线 筑牢执法根基

“你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把你举过头顶” 沈浩这句话用最质朴的语言阐释了应该如何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令人倍感温暖和亲切。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体现在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公安机关作为执法机关,必须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践行“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以群众路线筑牢执法根基,用实际行动回答好为人民服务的时代“考卷”。

只有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公安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重要基础工作,群众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能否有效地做好群众工作,决定着党的兴衰,关系到我们党和党的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直接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进而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走群众线路不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人民群众是公安工作最大的动力支持。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公安机关要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四个能力”,涵盖了整个公安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人民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提出的总要求。这“四个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我们要如何做到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巩固最牢固的力量源泉呢? 第一,要深怀爱民之心,着力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爱是维系人民警察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感情纽 带,没有对人民群众质朴、真挚的爱,就不会产生对人民群众深厚、博大的情。公安民警要切实增强群 众观念,始终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以真诚、敬畏的心态对待我们的衣食父母,始终把服务人民作为永 恒的价值追求,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要带着深厚的感情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到群众最需 要的地方去了解民生诉求,到群众最困难的地方区化解矛盾,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比如,深入开 展入户走访,案件回访,以及民意调查与测评等等一系列活动都是为了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构建和 谐警民关系。作为派出所民警、尤其是社区民警,我们要把更多目光投向那些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城乡困难 群众,投向失足青年、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等特殊家庭,努力通过帮助一个人,温暖一个家庭,收获 一片民心。第二,要多办惠民之事,着力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俗话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多数公安民警工作 在基层一线,更多的是与老百姓打交道,经常做的是家长里短、服务群众等日常小事。比如说谁家丢了 摩托,邻居之间闹矛盾,这些小事看起来虽小,但是如果能深入持久的把这些小事做实、事实做好,就 一定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破小案更能暖民心。就拿群众办户口这一件小事来说,需要 推广更多的户籍便民措施、户籍预约制度等 第三,要恪尽安民之责,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深刻内涵,不仅体现在人 民警察心系百姓,服务群众的爱民情怀上,更体现在人民警察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职业精神上。像近人民 群众反响比较强烈的盗窃、吸毒、抢劫等案件,作为公安机关要加大侦破力度,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追 偿,对抢劫、吸毒等严重影响公众安全感的案件,要加大打击力度,确保一方平安,维护一方稳定。

人民警察的职责与权力是相辅相承的,有权力就有职责。现代社会,权责是统一的。职责是对使用权力最基本的要求,是使用权力者赖以存在的基础,如果对权力不加以约束,就会以人民群众造成损害。权力与职责是一个行为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放弃职权,不依法行使职权,就是不履行义务,就是失职,就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职责离开权力就会失去支点,权力离开职责就会变味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亲人,坚持“大走访”“开门评警”等活动

深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举措。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公安机关不仅是执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必须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积极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意见、掌握群众需求。不开门深入群众,就不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就不了解群众的真实情况、真实想法,就不能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工作。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深入群众访民意、听民声,向群众问政、问需、问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断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勤于”走访。勤走动。要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以朋友的身份,到群众家里坐一坐、聊一聊。往往一次登门、一段谈话,就能温暖一颗心,感化一个人。通过交心谈心、以心换心,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社会治安热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勤联络。深入到群众中去,多了解群众的需求,多听取群众的真实想法和意见。除了自己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外,联系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营造“一家有事大家帮,一人有难八方援”的互动、联动氛围。勤沟通。在工作中注意处理好警务与非警务的关系,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的事情,要及时与群众沟通,并帮助与相关部门联系,尽力帮助人民群众通过合适途径解决问题。二是要“实在”走访。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群众反映的急事、难事,现场组织调度,现场明确责任,现场答复解决,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实实在在建立一些联系点。通过“大走访”的深入,我们不断积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赢得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支持,让老百姓真正成为公安机关的情报员、信息员、宣传员、安全员,充分发挥群众在安全防范、自我管理、维护稳定方面的突出作用,切实增强公安机关预警和处置的能力,调处纠纷的能力和主动服务的能力。三是要“创新”走访。将走访活动与交通宣传相结合。在走访活动中,可以随身携带一些交通安全宣传材料和常用的道路交通法规,以走访一户群众(企业),赠送一份宣传材料的形式,借机开展宣传。走访活动与意见征求相结合。在大走访活动中,可以通过开展“警营开放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邀请辖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负责人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就交通管理工作有关难题虚心向各界人士请教,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到“群众提意见,警队出措施”,并以此作为谋划2012年工作的重要依据

坚持重心下移,引导广大民警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掌握正确的群众工作方法、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

我国社会正处于巨大的转型期,社会矛盾越来越多,处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因群众思想工作不到位而导致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上访不断。实践表明,要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了解群众是前提,取信于民是基础,科学方法是保证。对于民警来说,掌握有效的工作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思想工作方法的对与错,决定群众思想工作效果的好与坏。比如对同一桩事情的处理,如果方法得当,就轻而易举,甚至事半功倍;如果方法不正确,不仅会影响工作效果,甚至会好心办坏事,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可见,掌握正确的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最重要的环节。

(一)、“不争论”与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

该争论与不该争论,并不是主观思想范围内所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要“拿事实来说话”,民警处理治安纠纷,当事人时对于处理方法、意见可以有所争论,对于已经查清的事实就不要再争论,这样既可以及时处理问题又便于化解矛盾。

(三)、兼听群众意见法

案件纠纷之中,很多情况都是当事人的双方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让步才会发生纷争。我们民警在处理这类案件时要善于分析对错,找出双方纷争的焦点以及当事人的过错,缺点和不足。在处理过程中民警要立正自身,还要善于“聆听”,“明察”,明朝大将戚继光说“居官不难,听言为难;听言不难,明察为难”。人不可能是一个事事皆通,样样皆能的人,人的思想和其他人也不尽相同,思维方式当然也有差异,所以当事人提出自己不同意见或反驳的看法时,我们民警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不妨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合理的意见中进行解释说明,纷争也自然能在兼听之中得到解决。

(四)、以诚动人法

“诚”是一个人的人格表现,是感召他人的魅力。有诚心的人,说话诚实,做事诚实,没有什么隐瞒的、不可告人的东西,内心至诚总会使他人信服,因为真正的诚心可以消除隔阂,可以促进人际关系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说“至诚”的力量,可以贯穿金石,更何况是人心。

群众有危难找到民警时,我们民警就要运用“诚”去帮助他们,解除他们心中的疑团,让他们感到民警是贴心人、知心人。从而更加坚定信心,站在我们民警一致的立场上,为创建平安和谐环境而更加努力。

(五)、“刚柔相济”法。

就是坚持教育与惩戒相结合。所谓柔,就是说服教育群众,耐心细致地做思想政治工作,所谓刚,就是对一些蛮不讲理、违法乱纪的落后群众,采取相应的强硬措施。应当肯定,我们的群众绝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他们大多拥护党的领导,自觉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但是也有极少数群众对党的政策不是不知道,而是知而不行,对自己应尽的义务不是自觉地履行,而是想方设法地抵制和刁难。对这样的人和事,首先要做思想工作,尽量用说服教育的办法解决问题,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但是也不能全依靠说服教育一种办法,说服教育并非“万金油”,对那些屡教不改、拒不履行应尽义务、甚至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少数人要敢于以硬碰硬,进行必要的处理,给予应有的惩戒。

(六)、“善治”之法

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社会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即能够公开叙明理由,基于事实个案协商的低强制性处理原则。这也是我们常说的阳光调解。我们在处理交通肇事造成轻微伤害的案件。就要充分体现公平、公正、交流、团结的思想,给当事人更大的协商空间,只用少量的法律强制性而促进双方矛盾的化解。

“国家安危,公安系与一半”,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而群众工作则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就是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公安机关既是人民民主专政机关,又是群众工作机关。我们人民警察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坚定不移地依靠群众,持之以恒地加强群众工作,不断深化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着力构建“民拥警、警爱民、警民一家亲”的和谐警民关系,进一步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永远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第五篇: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打牢社会管理根基

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打牢社会管理根基

“事在人为”,有“人”才能有“为”。村党支部没有机关,关键就在一个支部书记,带头人的作用更突出。各级党委要把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下大气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要抓选拔。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是核心之举。一要有民主办法。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进一步落实群众“四权”,完善“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程序和办法,真正把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响好的优秀党员,善谋发展、善带民富、善待百姓的能人党员,有热情、有知识、有见识的年轻党员,选拔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提高选拔的社会公信度、群众满意度、组织认可度。二要有开阔视野。要突破“限定村内人选,固定本村任职”的思维定势,打破地域、行业、城乡、身份界限,把选人的视野放大到统筹城乡的背景下,既可在本村现有人才中选拔,也可从在外的能人中引进,既可从上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也可从高校毕业生中选聘,还可积极探索村际交流、跨村任职等做法,做到选准一人、带动一村、辐射一方。三要有长远观点。在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的基础上,着眼于基层组织建设的长远需要,及早发现苗子,下功夫培养后备力量,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从源头上解决农村普遍存在的村支书年龄偏大、后继乏人的问题。

要抓教育。教育培训要着眼于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能力素质。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去冬今春将村党支部书记全部集中轮训一遍、每年累计参加培训不少于7天的要求,形成长效机制。各地要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注重整合资源,重点解决好培训经费、师资力量和阵地建设等问题,发挥好远程教育站点、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和农技推广机构等的作用。要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不同年龄村党支部书记的特点,使教育培训更贴近基层干部素质状况、贴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贴近基层工作重点难点。要注意理论与实际、思想与方法、普遍性与针对性、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创新多样化、开放式、高效率的培训模式。要坚持务实管用,围绕提高村党支部书记执行政策能力、推动科学发展能力、服务群众能力、依法办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开展教育培训,把教育培训的成效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使村党支部书记真正成为发展一方经济的排头兵、富裕一方百姓的领头雁。要特别重视新时期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他们开展党性教育,把他们的思想引导到积极维护党中央的决策,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要教育和引导他们发扬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教育和引导他们乐于奉献、敢于牺牲,把村党支部书记真正培养成为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好队伍。

要抓保障。解决好村干部待遇保障问题,不仅是现实需要,也是战略需要;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2009年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要求保障村干部待遇,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以保障村党支部书记待遇为主要精神,要求实行“一定三有”(定职责目标,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提出要“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确定村党支部书记基本报酬”。省委对村干部待遇也非常关心,2007年出台省委10号文件,提出了切合我省实际的保障标准,在职村干部每月不低于200元的误工补贴,对符合“四项条件”的离任村干部予以生活困难补助。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后,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出台积极的政策,确保村党支部书记基本报酬落实到位。各级党委务必高度重视,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不讲条件、不讲困难、不得拖延、不打折扣,尽快搞好测算,安排配套资金,确保得到兑现。同时,对办理村党支部书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组织体检等要求,对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拔乡镇领导干部、招聘事业单位人员和进行表彰奖励等意见,要结合各地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之心、关爱之情,促使他们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

要抓监管。按照落实待遇与强化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方针,积极探索建立以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村党支部书记民主评议制度、不合格村党支部书记调整制度和县委组织部备案管理等为重点的管理监督制度,督促他们认真履职,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充分发挥作用。加强监督管理,既要靠自上而下的组织行为,又要靠自下而上的民主力量,通过乡镇定期考核和群众民主评议,对任务完成差、工作作风差、群众反映差的及时进行调整。要将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管与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教育本人、警示他人。

一个好汉三个帮。要认真处理好村党支部书记与其他村干部的关系,在突出抓好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同时,统筹抓好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整个村干部待遇保障、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激发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使村干部队伍真正成为组织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家园的骨干力量。与此同时,要切实关心乡镇干部,注重培养使用,改善工作生活条件,解决实际困难,使整个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充满活力。?

三、要书记亲自抓

抓发展必须抓党建,抓党建必须抓书记,也必须书记抓。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牵涉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基础工作,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最关键是各级党委书记特别是县委书记要切实履行职责。

要强化管党意识。党要管党,体现了党对自身地位、作用、职责、使命和任务的自觉认知。只有强化管党意识,抓党的建设才会有高度的自觉和强大的动力。从党委书记职责看,赋予了一岗双责,一方面党委书记是当地执政团队带头人,要抓发展抓稳定;一方面党委书记是当地各级组织的领导人,要抓好党的建设。“郡县治,天下安”。抓党的建设,县一级同样非常关键。县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部,是承上启下、沟通条块的枢纽。县委处在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第一线,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最基本的职责就是抓好党的建设。要牢固树立“抓党建也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出了问题就是渎职”、“不抓经济会误大事、不抓党建会出大事”的理念,防止和克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抓经济建设内行,抓党建工作外行”的倾向,更加自觉、主动地把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重要的政治职责,毫不动摇、毫不含糊地抓好责任落实。要带头抓工作部署、抓工作指导、抓投入保障、抓考核评价、抓成果运用,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有人抓、有经费、有阵地、有制度、有考核”。

要完善责任体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很高、任务很重,单纯靠党委部门尤其是党委组织部门抓,工作力量有限,要注重在完善责任体系上下功夫,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在横向上,各级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格局。省里建立了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市州、县市区党委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配备必要工作力量。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作出的加快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办理村支书基本养老保险、组织村支书体检等新的部署,更加需要各级财政、发改委、劳动保障等职能部门与党委组织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落实。二是在纵向上,要把“三级联创”活动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总抓手,把县、乡、村三级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统筹安排、科学分解工作任务,努力做到联责任、联目标、联奖惩,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项项有成效。同时,要跳出“就农村抓农村,就基层抓基层,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定势,按照构建城乡统筹的党建新格局的要求,以“万个部门帮村,万名干部驻村,万家企业联村,携手共建新农村”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机关部门、高校、企业党组织和城市社区党组织的优势,帮扶农村基层组织,建立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强化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社会责任,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健全工作制度。基层组织建设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抓基层组织建设要有热情,更要讲科学;要解决当前实际问题,更要抓好长期制度建设。基层党建工作时冷时热、时松时紧和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不愿抓、应付抓的问题,也有不会抓、抓不好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靠制度最有效,也最长效。要建立起一套明确具体、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使基层党组织明白“必须抓”,知道“怎么抓”,明确“抓什么”。当前,重点是健全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研究、定期报告、专项述职和联系点制度,促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健全制度是基础、确保落实是关键、保持长效是根本。每一项制度出台后,都要有督促、有检查、有反馈、有评估,真正做到执行制度不变通、不走样,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向更科学、更严密、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要解决突出问题。解决突出问题,是基层组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是取信于民、凝聚民心的现实要求。今年3月和9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将转入第二、三批。参加第二、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工作大都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关系越直接,问题和矛盾可能就越多,群众的反映可能就越强烈。只有下决心解决突出问题,并且真正使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才能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要坚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既注重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也注重解决党员和党组织中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既注重解决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又注重解决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制度机制问题,一件一件地解决,一步一步地推进。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坚持以基层组织强不强、干部作风好不好、发展环境优不优来衡量和检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效,努力形成干部健康成长、事业兴旺发达、经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同志们,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基础工作。我们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努力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下载推进执法观念革命 打牢为民服务根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进执法观念革命 打牢为民服务根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