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4 01:11: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青少年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有社会、家庭、学校及自身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也必须从多方面下手,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体规划,进行立体的多方位治理,治标和治本相结合,以教育为本,预防为主,才能有效减少青少年犯罪。

[关键词] 诈骗 犯罪 敲诈勒索 道德观念

青少年正处在十几二十几岁这个令人羡慕的黄金年龄段,本应是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展现自身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阶段。然而,有的青少年却由于种种原因,却陷入了犯罪的泥潭,在人生的履历表上写下了挥之不去的污点,有的身陷囹圄,有的甚至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笔者运用在电大所学法律知识,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写出了本调查报告。

2001年至2003年,陕西省西安市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青少年(14至25周岁)犯罪嫌疑人1838人(其中14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505人),占批准逮捕刑事犯罪嫌疑人总数4878人的43.5%。青少年犯罪在刑事案件中所占比重接近50%,且犯罪年龄呈低龄化发展趋势,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犯罪特征鲜明

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类型以侵财型犯罪为主,此类占批捕青少年犯罪嫌疑人总数的65%,以抢劫和盗窃最突出,其次是以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犯罪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较常见,三年共批捕杀人、伤害、Q###J、抢劫、绑架等五类暴力犯罪的青少年犯罪嫌疑人920人。赖某某等3人(年龄在14-17岁不等)为抢摩托车,以雇车为名将载客司机谢某某骗到偏僻路段,用西瓜刀将谢某某砍死后,骑着抢来的摩托车逃离现场,荒唐的是,作案前3人还模仿电影里的镜头,特地到城里买了一块手表,看杀一个人要花多长时间。黄某某仅仅因其父不肯给他200元“出门打工费”,便当场用水果刀将其父刺伤致死。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类型向多样化发展,出现一些新的类型,如绑架、投毒、妨害公务、非法拘禁、破坏生产经营等犯罪,特别是与网络有关的犯罪明显增加,如利用网络进行Q###J、诈骗等。姜某某通过玩网络游戏认识浙江的网友楼某某后,多次以做生意急需资金为由向楼某某“借”(实为诈骗)了70多万元用于挥霍。

青少年犯罪的手段向成人化、智能化发展。一些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意识明显增强,利用从报刊、影视上学到的反侦查手段实施犯罪。黄某某、刘某某、罗某某(均为17岁)等人疯狂盗窃作案14起,案值达5万余元,他们分工明确,事先踩点,选好作案目标,戴手套作案,作案不留痕迹,加大了侦查机关的破案难度。

在作案时,有的青少年往往不计后果,采取残忍手段。陈某某、黄某(两人均为18岁,已于2005年10月被执行死刑)伙同郭某某、林某某、林某某经多次密谋,事先便踩点好埋尸地点,绑架了小学六年级学生连某,采取先“撕票”后勒索30万元现金的手法,用尼龙绳残忍地将连某活活勒死。周某某等九人受色情影片、书刊的影响,经预谋,在一周末晚上,由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将其初中女同学江某某等3人骗出喝酒,九犯罪嫌疑人对三少女轮番敬酒,后不顾江某某的苦苦哀求和反抗,对江某某实施了L###J。

青少年犯罪的方式以结伙或共同犯罪为主,出现了帮派苗头。主要表现在抢劫、抢夺、绑架、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等犯罪中,基本上都是2个人以上共同作案,在批捕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共同犯罪占了62%。从结伙类型来看,社会青年易与有前科的人结伙,在校生易与辍学生结伙,他们之间相互影响、感染,互相提供信息、技术,作案的动因、能力、频度大大提高。17岁的胡某某和16岁的赖某某因不服其同伙被人欺负,邀集一伙人,携带马刀等凶器,对中学生谢某等十人恣意砍、打,致使谢某等7名学生不同程度被砍、打伤(其中一名重伤者达六级伤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青少年模仿港澳台的黑社会组织,组成具有黑社会萌芽性质的犯罪团伙实施犯罪活动。2002年查处的“蝎子帮”,就是由6名16至20岁的青少年(其中一名为女性)组成,他们设立“帮主”、“堂主”,在当地发展成员43名,疯狂实施抢劫、盗窃、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犯罪。

青少年犯罪的主体呈现男性化、低素质化,无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犯罪突出。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中90%以上为男性。因近年来开展青少年犯罪预防和维权活动主要是以学校为依托,在校生犯罪率较低,仅占青少年犯罪嫌疑人总数的1.2%。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中一大部分为无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三年共批捕无业青少年犯罪嫌疑人323人、外来务工青少年犯罪嫌疑人256人。他们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法制意识差,基本属于学校的流失生、辍学生或社会上的“问题青年”,为了满足私欲或追求剌激,走上了犯罪道路。

犯罪成因多样

青少年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有社会、家庭、学校及自身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社会不良文化影响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一些地方“黑网吧”有抬头之势,超时营业、接纳未成年人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网吧经营者以电脑学校、职业技术培训班等为名,“挂羊头卖狗肉”,极具隐蔽性。走私、盗版音像制品活动猖獗,其内容往往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以青少年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有害卡通画册和淫秽“口袋本”图书屡禁不止,违规经营歌舞厅、录像厅和淫秽色情表演在一些地方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青少年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模仿欲望,难以抵制不良诱惑,容易走向犯罪。

不良家庭环境也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师长,良好的家庭环境,会促进子女的健康成长,反之,则会造成子女的心理障碍,以致诱发违法犯罪。放任型家庭使青少年缺乏家庭必要的管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溺爱型家庭对孩子百般溺爱,易使孩子任性娇纵、我行我素。粗暴型家庭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自暴自弃,有的家长恨铁不成钢,不顾子女的内心感受,经常对子女大打出手。父母自身素质偏低型家庭忙于做生意或沉溺在酗酒、赌博、搓麻将上,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还有的家庭对子女的性教育采取回避的方法,缺乏用科学方法加以正确引导,使孩子不能顺利度过青春期。另外,家庭的变故,如父母离异、死亡及父母犯罪等,都有可能会使子女失去家庭的温暖和精神支柱,产生孤傲冷漠、报复等病态心理,有的甚至过早辍学流入社会,与社会不良青年结群而误入歧途。

学校对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疏忽,也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许多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重视德育教育,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疏于管理、教育。有的教育方法不当,使“后进生”无人过问或受老师及同学的冷眼看待,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前途丧失信心,出现厌学、辍学现象,最终脱离学校,走入社会。流入社会后,校外教育工作又没有跟上,无人管理,从而使这些青少年滑坡堕落的危险性大大增大。

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成长因素也不容忽视。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正处于发育期,尚未形成完整的人格和正确的理想、道德观念,缺乏是非曲直的判断力,容易感情冲动而失去理智和控制,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致产生犯罪动机。

犯罪预防任重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笔者认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也必须从多方面下手,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体规划,进行立体的多方位治理,治标和治本相结合,以教育为本,预防为主,才能有效减少青少年犯罪。

第一,要从家庭入手,家长对子女必须真正承担起法定义务和社会道德义务。应恩威有节,循循善诱,使子女懂世事,有礼节,且坚强务实,会处理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会理智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同时,家长要特别注意子女的不良倾向,及时加以诱导和释疑,使其明白发展下去的后果,教会子女正确思考和面对人生。

第二,要从社会入手,给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应该为青少年提供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于当前文化市场存在的“黄”、“赌”、“毒”泛滥之状况,应坚持不懈地进行整顿,加强监督检查。对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应加大打击力度,不断净化我们的社会环境。

第三,要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和控制教育。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使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时刻把握住他们的思想脉搏,经常性地进行法制教育,以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要有意识地磨炼他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进行健康有益的活动来充实自己。

第四,要加强对失足青少年的帮教工作。青少年犯罪后,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不能弃之不理,应结合他们具有的可塑性强、易改造的特点,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把着眼点放在对他们的感化、挽救上,使他们早日回归家庭,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一员。

第五,社会各部门应加强联系,建立起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体系。对青少年犯罪的控制与预防,单凭某一个部门的努力是难以奏效的。这个社会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形成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工作网络,使“花儿”不再过早凋零

第二篇:青少年违法犯罪调查报告

青少年违法犯罪调查报告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较为突出,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挽救和感化工作,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国家相继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利益多元和观念复杂时期,青少年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仍居高不下。为此笔者利用署假在我县进行社会调查,通过走访学校、政法机关等部门,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通过对青少年犯罪特点的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以采取切实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一、基本情况

近两年来,我县发生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29件78人。其中14-16岁38人,16-18岁40人,在校生5人。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性质:抢劫23人、盗窃15人、寻衅滋事10人、聚众斗殴7人、故意伤害7人、强奸4人、贩卖毒品4人、抢夺2人、非法拘禁2人、敲诈勒索2人、诈骗1人、破坏广电设施1人。法院已判决21件55人。其中免于刑事处罚1人,拘役1人,缓刑21人,判处有期徒刑32人。

二、特点

1、犯罪低龄化。犯罪年龄低龄化是当前青少年犯罪比较突出的特点,据调查资料显示,16岁以下青少年违法犯罪38人,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49%,14岁以下违法少年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2、作案手法成人化。调查中发现,青少年犯罪呈现成人化倾向,不仅预谋性强,作案手法成熟,而且手段十分残忍,危害之大令人触目惊心。如:15岁的段某为与邻居女生发生两性关系,携带菜刀、尼龙绳、护腕等作案工具深夜翻墙进入14岁的女学生周某家,因被周某的奶奶发现,段某当即用菜刀猛砍周某的奶奶十余刀,致其无法动弹,生命垂危,后抢救无效死亡。然后用尼龙绳将周某的双手反捆,用护腕堵住周的嘴,想强行将周某带到其家实施奸淫,由于周某反抗,段又用菜刀砍、割被害人的上身数刀,直到见周某没动静后才逃离现场。

13、侵财性、暴力性犯罪突出。抢劫、抢夺、盗窃侵犯财产的违法犯罪40人,占51%,排列首位。其次为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故意伤害、强奸等侵犯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30人,占38%,以此反映出青少年犯罪中侵财性和暴力性犯罪占很大的比例。

4、结伙作案明显。结伙作案35人,占45%;青少年作案的结伙性,应引起社会高度重视。如王某某14人盗抢团伙中,青少年占50%,一月内,结伙在县城及周边乡镇盗、抢作案40余起,涉案金额10余万元,严重危害社会。

三、原因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既有家庭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社会、地域特性等多个方面的原因。从调查资料分析,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自身原因。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心智尚不完全成熟。一是逆反心理强。抗拒社会道德和法律,往往与成人的要求、学校纪律对着干;二是盲目模仿心理强。模仿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过程,暴力网络游戏、武侠小说、言情影视片都有可能成为青少年模仿的对象;三是报复心理强。利己心理作祟,这也是青少年犯罪中较常见的一种心态。尤其是独生子女占有欲十分强烈,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就会采用犯罪的手段来获得所需之物。四是讲“义气”,“为朋友赴汤蹈火,为哥们两肋插刀”的心态促使其做事不计后果。;五是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理性认识薄弱,逞强好胜,偏激任性,加之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有的不学法,不懂法,在各种因素的“夹击”下,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导致青少年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2、家庭因素。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理所当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在青少年违法犯罪中,有很大部分原因是父母外出打工或父母离异,因而缺乏关爱及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等因素,使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身心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缺乏应有的辨别是非能力,在心理、生理方面发育尚不成熟,社会经验少,缺乏对事物正确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尤其在心理和情绪上极不稳定,缺乏理智,容易感情用事。如以上例举的15岁少年段某杀人案,就是因为父母均到外省打工,缺乏关爱及家庭教

育方法不当引起的。另案中的杨某因修房打茅坑与爷爷发生争执,而产生用毒鼠强毒死爷爷的念头,便将一包毒鼠强倒在爷爷的白菜盆里,后误将放学回家的妹妹毒死。这反映出青少年认识问题片面,不健康的心理和不计后果的心态。

3、学校教育。有的学校一味追求排名数和升学率,忽视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再加上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和外界因素影响,也成为犯罪的主要原因。如:上面提及的在校生段某杀人动机,就是因为3调考试,从排名60名下降到120名,心里难过,认为喜欢优秀生周某更没希望,要“发泄一下”,欲强行将周某带到自己家发生两性关系,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4、社会影响。社会上不良风气和不良文化,特别是黄、赌、毒和暴力文化的影响,以及网吧、录像、歌舞厅、滑冰场等管理疏漏的公共场所,使辨别是非能力弱、抵抗力差的青少年深受其害,客观上助长了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和蔓延。有些青少年对银幕上、荧光屏中、新闻、画刊内的优秀人物及健康、使人上进的东西不学,反而对其糟粕毫无选择、不加思索地加以吸收,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灵魂。为追求不劳而获,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为捞取财物甘愿冒各种风险。如:在校学生16岁的周某、14岁的罗某、15岁的宋某,因迷恋网吧,没钱上网就寻找“刺激”,深夜在城区内采用暴力抢夺妇女的提包或挎包2次,而触犯刑律。可见不健康的娱乐文化对青少年的侵蚀有多深。

四、建议

1、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强化管理,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对学校附近的游戏厅,录像室,网吧等不健康场所,要坚决关闭,其它青少年娱乐场所要从严管理,规范运作。家庭作为整个社会的细胞,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当尽到做父母的责任,教育管理好自己的子女,从小培养子女自尊、自爱、自强、自卫的能力,使青少年能够掌握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的方法和技能。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这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础。

2、重视对失足回归青少年的帮教和安置工作。对那些已经触犯刑法并受到处罚的青少年犯,应该在执行刑罚的同时注重教育感化和挽救,使他们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并改过自新。从青少年犯罪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初犯和

偶犯较多,加之青少年本身的可塑性大,说明青少年罪犯具有很大的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可能。将一个犯罪人校正为一个守法的正常的社会人,需要公安、司法机关及基层组织、社区、学校从不同的角度伸出援助之手,提供应有的帮助,而不能互相推诿,敷衍了事。特别是要防止他们对社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

上述数据表明,每个青少年犯罪案件都是个人、家庭、学校或者社会等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体现。减少和遏制青少年犯罪,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明显效果。预防青少年犯罪与预防其他犯罪具有相似性,最根本的措施还在于防范于未然,针对其犯罪原因,实行综合治理,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环境,才能收到治本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将会是各种矛盾、各种热点问题的集散地,青少年犯罪问题也将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预防青少年犯罪越来越重要。首先,应加强对青少年政治素质的教育培养,增强其公德意识,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社会,使其有正确的追求目标,其次,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增强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第三,司法机关对青少年犯罪应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法律效果为基础,以政治效果为原则,以社会效果为目的,采取人性化的帮教手段,挽救这些失足青年,使他们能够重新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对罪行并不严重的且有悔改之意的,应采取微罪不诉或建议法院单处罚金的方法,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此应该充分理解,积极支持,密切配合司法机关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第三篇: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题目: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但是社会上一些青少年人犯罪的事实让我们担忧。我们应该了解关爱他们的成长过程,和他们携手共同茁壮成长!调查方法:资料查询 上网查询 调查时间:2011.1.20

调查过程及内容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本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犯罪类型以侵财类为主。2010年上半年审结的20名被告中,有18人分别实施了盗窃、抢劫、敲诈勒索,实施侵财类犯罪的被告占总数的90%,侵财类犯罪仍为未成年人实施的主要犯罪类型。

2、被告在案发时大多已离校且无业。20名未成年罪犯中,除3人尚在就读外,其余18人均已离校,其中5人初中毕业后待业,13人有大中专学校就读经历,但案发时均已自动退学或被开除,17人均无业,无业人员比例达85%。

3、被告大多来自于单亲家庭。20名未成年罪犯中,13人来自单亲家庭,占总数的65%。其中或父母离异,或父母一方死亡,或自幼被收养,且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或较差,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

4、被告与成年人或外来人口合伙作案比例高。在20名未成年罪犯中,有16人与成年人或非本地户籍的人员合伙作案,占总数的80%,显示出本地未成年人交友范围较大且交往的人员庞杂。

二:青少年人犯罪原因剖析:

青少年人犯罪日趋增多,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因未成年人心理和生理不成熟,所以客观原因应该是主要原因。

下面从家庭、学校、自身来分析:

1.家庭原因。从青少年犯的家庭情况来看,有的因家庭离异,;有的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致使子女不良行为形成了恶习;有的家长文化程度低,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不能为子女接受;有的忙于工作,疏忽了对子女的教育;有的家长自身行为不端,对子女起了反面引导的作用。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太高,逼得太紧,压力过大,负担过重,当孩子力不从心,“达标”无望时,极易走向反面,做出丧失理智或意外的犯罪行为。2.学校原因。一方面,学校教育需要改进和加强,主要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还没有完成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真正过渡。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和高考这个指挥棒的作用,各个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少数教师对后进学生缺乏爱心,教育方法简单,鼓励表扬少,批评指责多。有时造成后进学生校门、家门两难进的局面。“破罐子破摔”,他们在校外寻找“知己”,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3.社会原因。社会中的消极因素是青少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催化剂。不健康的社会文化,对涉世不深、抗诱惑力不强的未成年人的危害是很深的。一些影视中播放的犯罪过程和人物语言的腐朽观点,不健康的书刊杂志、电子游戏中的大量宣扬暴力、色情的东西,强烈刺激着缺乏辨别判断能力,充满好奇、处于发育期未成年人的感官,吞噬着他们纯洁的心灵。

其次,主观原因也是造成犯罪的相当重要的因素,未成年人缺乏自我约束,大多数犯罪的未成年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正确的善恶观、是非观、荣辱观,贪图享乐、好逸恶劳思想严重,自身的认知产生偏差,导致精神空虚,行为失范,甚至犯罪。他们缺乏正确的责任观念。有些未成年人目睹自己父母的辛苦,却无动于衷,不思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身处逆境而不知奋发有为。他们拿着父母的辛苦钱还要喝酒,还要抽烟,还要上网,甚至还要赌博,最后走上犯罪道路.以下是一个事例:年纪多为14、15岁的李伟、钟志等七人来自四川省理县、邻水等地,他们因成绩不好或家庭贫困等原因很早辍学在家,听到同乡说重庆赚钱机会多,于是来到重庆,由于年龄太小无法找到工作,因此只有帮别人贴小广告维持生计,平时多居住在居民楼的楼道里,是名副其实的流浪儿。一天李伟、钟志等七人又聚在一起,便商量抢劫出租车找点钱用,于是几人先后三次在渝北等地抢劫出租车司机的财物。多么可悲的惨剧啊,这提醒着我们要时刻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及心理变化。

调查研究及结论:

(1)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强化家庭预防违法犯罪功能。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道重要防线,为了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强化预防犯罪功能,家长应力求做到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的道德素质,努力完善自我,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从根本上减少和遏止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不良社会因素,使有害的社会环境得到净化,使青少年能健康成长,应着重抓好:〔1〕加强廉政建设,端正党风政风,努力清除腐败之风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2〕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以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青少年正确的道德观的形成及道德素质的提高;〔3〕清除文化垃圾,净化文化市场,要为广大的青少年制作出版一大批内容健康、文化品味极度高的精品读物,以丰富青少年的精神生活;

(3)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管理控制,对一些不适宜青少年进入的娱乐场所,应设立“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标牌,禁止未成年人入内,对有些违者追究相应的责任,必要时可以取缔某些娱乐场所;

(4)重视并强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文化设施建设,公共图书馆、科技馆、革命历史纪念馆、档案馆、少年影剧院、少年宫、少年业余体校等,使广大青少年在课余、闲暇时有好的去处,以避免涉足于易受不良影响的娱乐场所。

(5)对于青少年自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有崇高的奋斗目标,要学会自我控制,要有良知和一颗感恩的心,为大众的利益识大体、顾大局、克己奉公,不会为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不会陷入“自我中心”而难以自拔;就能够为崇高的理想,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被矛盾所困扰,不向挫折屈服,不为冲突而忧虑,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积极努力作出成绩,奉献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大众共享幸福之乐。

【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的成长对社会越来越重要,发展的好,讲成为有用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发展不会,则会作出危害社会的事,因此,家庭,学校,社会都要加大关注度,预防犯罪,避免惨剧的发生,共建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

第四篇:青少年违法犯罪调查报告

华东交通大学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状、原因和特征的调查报告

摘要:

自古以来,社会各类群体违法犯罪行为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而现如今青少年违法犯罪,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成为各类群体违法犯罪问题的重中之重。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青少年违法犯罪牵动着社会稳定、家庭幸福和民族的兴衰。青少年犯罪正呈现形式及原因多样化的趋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实行有效的对策尤为重要。

关键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状,原因,对策

近期,我联合几个高中同学组织了一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由于时间及人员问题,调查范围较小,但在结合查询的一些信息后,我们基本掌握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情况,并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情况近三年来,我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共查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198,其中女性32。

1、从年龄结构看,14岁以下32,占查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总数的16.16%;15岁20,占20.2%;16岁57,占28.78%;17岁69,占34.84%。

2、从违法犯罪的类型看

寻衅滋事人30,占查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总数的27.27%;盗窃83人,占41.91%;抢劫19人,占2.02%;杀人3人,占0.5%;故意伤害15人,占7.58%;猥亵及强奸30人,占11.62%,其他18人,占9.09%。

3、从文化程度构成看

小学18,占查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总数的;初中34,占.xxxx;高中(或中专)58人,占

27.xxxx。

4、从违法犯罪主体看

在校学生63,占查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总数的9.90%;因失学、辍学、未就业的社会闲散未成年人98,占49.49%;打工或学徒37,占18.69%。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特点

1、违法犯罪有低龄化趋势。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 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而因不满16岁不予刑事处罚和不满14岁不负刑事 责任的人数也占相当大的比

1例。有些少年从10—13岁就开始走上犯罪道路。于此同时,根据调查了解及网上查阅资料,低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手段有成人化趋势,例如杀人的黎章,投毒的陈玉,抢劫的叶祥江,盗窃的高峰,他们均是刚满或不满14岁的未成年人。

2、违法犯罪有团伙化趋势。

近两年,未成年人团伙或共同犯罪人数不断上升,据调查,共有团伙43人,团伙作案达18起之多。一些青少年由于过早辍 学,无所事事,浪迹街头,便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经常聚集在一起吸烟、酗酒滋事、交流作案经验。有的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成立帮派或团伙。值 得重视的是,有的少年深受黄色、淫秽音像制品的毒害而不能自拔,为了寻求精神刺激,而持刀、持械拦截少女实施暴力。

团伙作案犯罪数额相对于个体作案涉案金额更为巨大,情节相对严重,给社会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

3、违法犯罪有暴力化趋势。

由于近年来受暴力色情录像或网络游戏的影响,未成年人实施抢劫、强奸、投毒和杀人等恶性案件日渐增多,占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总数的33.83.%,比前几年大大上升。他们的作案手段残忍,2003年,黎某、袁某、唐某的持刀杀人案,其手段之凶残,令人发指。根据资料显示,许多作案前周密策划,多次踩点,选择时机,准备作案工具;作案时分工明确,注意配合;有的已会运用反侦察手段;有的一人就犯有数罪,而且情节都比较为严重。“4.19”抢劫案和“3.31”入室抢劫案都是犯罪嫌疑人将刀架在被害人的脖子上,实施抢劫的。

4、违法犯罪盗窃最为突出

根据调查显示,近年来盗窃在青少年违法犯罪比例中占据了极大一部分,198个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犯盗窃罪的达到了83人,占41.91%。许多青少年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又想不劳而获,从小偷、小摸走向盗窃犯罪。虽然表面上盗窃罪不如抢劫、杀人、强奸等犯罪行为情节严重,但却是许多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的第一步,因此,对于青少年的盗窃行为我们不容忽视。

5、违法犯罪辍学少年居多

此次调查中,因失学、辍学、未就业的社会闲散未成年人98,占49.49%,打工或学徒37,占18.69%。这些数据显示了辍学对于助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巨大影响。

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环境的逐渐复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定的原因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一方面有未成年人自身的生理、心理、品德因素,另一方面又有家庭、社会的因素。归结起来,我们得出以下原因:

1、未成年人法制观念淡薄

由于学校、家庭中接触法律知识较少或本身原因不愿学习法导致其不懂法,不知道

法制的严肃性,记得在查询资料是碰到的一些案例,调查人员询问犯罪少年——你知道抢劫是犯罪吗?他回答说:知道是违法,但不知道是犯罪这么严重。你知道是违法,为什么还要去干呢?他答道:好玩呗!在询问一个少年强奸犯时,他说不知道自己犯了强奸罪,因为陈红(被害人)是自愿跟他“玩玩”的,他不知道与未满14周岁的人发生性关系就是强奸。除此之外,一些暴力传媒也间接影响导致青少年法律观念的淡薄。在遇到不平之事时,许多青少年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找警察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找哥们,干一架,因为据他们说“ 电影里就是那么演的”。

2、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健全

(1)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阶段,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自控力弱,行为不稳,模仿力强,好冲动,易被诱惑实施犯罪。

(2)有的青少年在家庭经济方面与高收入的盲目攀比,产生心理不平衡,甚至萌发

不良企图。

(3)有的青少年对社会上不良风气、各种诱惑,以及一些低级趣味的色情文化,有一种神秘感,想试试的心理。

(4)有的学生成绩差,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自尊心受挫,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

以上这些都是由于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所可能造成的犯罪原因。

3、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失当

据调查显示,父母离异、忙于工作疏忽对孩子的关心教导或父母本身素质低,没有能力教导孩子或教导方式不当是很多青少年犯罪的间接原因。由于教育因素引起的青少年犯罪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4、学校教育存在缺陷

一些学校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分数论英雄。往往出现“重智育,轻德育,放松法制教育”的现象,法制教育课形同虚设。对于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一些教师就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转而将精力放在好学生的成绩上,这些都间接促使了青少年的犯罪。

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及建议

调查表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社会当中,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因素正逐年增多,而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又很难收到实际效果。更重要的是我国目前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措施不力,防范不足,缺乏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法律体系。因此我们针对青少年犯罪提出以下一些对策和建议,(如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敬请谅解)

1、进一步完善立法以预防青少年犯罪

我国虽然在1992年就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又在1999年实施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填补了我国少年司法的空白,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但较之于国外的一些少年法律还不够完善,线条过于粗糙,规定内容还很笼统,在实际操作时存在难度。因此,在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这一重要工作时,完善立法使之利于执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2、加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

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缺乏家庭教育是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青少年父母应当主动地进行各种知识的学习,不断的增强监护人应俱备的育人素质。青少年家应加对法律常识和德育知识、育孩常识的学习。父母要有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要了解、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掌握正确的育孩常识和方法。

3、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

法制观念淡薄是青少年犯罪的诱发原因。在学校教育中法制课还并未普及,即使在设有法制课程的学校,法制也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针对这种现象,有关部门因加大在学校中的普法力度,在课程中增设法制课,并增设法制教育的有关职务,做好普法工作。

4、加大游戏厅、网吧的整治力度

青少年健康成长不仅需要良好的家庭学校环境,纯净的社会环境也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净化社会环境,不定期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市场要按相关法规下决心进行全面清理整顿。近期,我市网吧经过整治,有明显好转,但部分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在偏僻的地域,未成年人进网吧的现象还很严重。针对这些现象,有关部门还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例如

(1)要求每个进入网吧人员出示身份证,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2)采取有奖举报机制,对举报让未成年人进入的网吧的人获得一定的奖励,以有效

抑制网吧私自接收未成年人的行为。

(3)加大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图书馆、少年游乐园等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的投入,为未成年人营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场所。

5、加强文明社区、村镇建设

研究表明,人的发展,智慧的发展靠他自己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而慢慢建构,所以青少年的周围环境对他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一个清新、干净、文明、活力的环境,定期组织普法活动,这些举措都将有利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

6、提高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针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的一种机制,除了妇女老人之外,青少年也需要社会保障。据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犯罪者当中无业的社会闲散人员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所以,政府给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就业机会,避免待业青少年无序流动必将减少青少年犯罪率。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有人将其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称为“世界三大公害”。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所带来的影响逐年增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成为社会突出问题的重中之重,也愈显刻不容缓。

[1] 王亚东.中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31-34

[2] 马剑光.和谐视野中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中法检察官的努力与探索[M].法律出版社,2008-12:12-13

第五篇:青少年违法犯罪调查报告

青少年违法犯罪调查报告

姓名:刘黔川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较为突出,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挽救和感化工作,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国家相继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利益多元和观念复杂时期,青少年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仍居高不下。为此笔者利用署假在我县进行社会调查,通过走访学校、政法机关等部门,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通过对青少年犯罪特点的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以采取切实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一、基本情况

近两年来,我辖区发生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29件78人。其中14-16岁38人,16-18岁40人,在校生5人。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性质:抢劫23人、盗窃15人、寻衅滋事10人、聚众斗殴7人、故意伤害7人、强奸4人、贩卖毒品4人、抢夺2人、非法拘禁2人、敲诈勒索2人、诈骗1人、破坏广电设施1人。法院已判决21件55人。其中免于刑事处罚1人,拘役1人,缓刑21人,判处有期徒刑32人。

二、特点

1、犯罪低龄化。犯罪年龄低龄化是当前青少年犯罪比较突出的特点,据调查资料显示,16岁以下青少年违法犯罪38人,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49%,14

岁以下违法少年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2、作案手法成人化。调查中发现,青少年犯罪呈现成人化倾向,不仅预谋性强,作案手法成熟,而且手段十分残忍,危害之大令人触目惊心。如:15岁的段某为与邻居女生发生两性关系,携带菜刀、尼龙绳、护腕等作案工具深夜翻墙进入14岁的女学生周某家,因被周某的奶奶发现,段某当即用菜刀猛砍周某的奶奶十余刀,致其无法动弹,生命垂危,后抢救无效死亡。然后用尼龙绳将周某的双手反捆,用护腕堵住周的嘴,想强行将周某带到其家实施奸淫,由于周某反抗,段又用菜刀砍、割被害人的上身数刀,直到见周某没动静后才逃离现场。

3、侵财性、暴力性犯罪突出。抢劫、抢夺、盗窃侵犯财产的违法犯罪40人,占51%,排列首位。其次为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故意伤害、强奸等侵犯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30人,占38%,以此反映出青少年犯罪中侵财性和暴力性犯罪占很大的比例。

4、结伙作案明显。结伙作案35人,占45%;青少年作案的结伙性,应引起社会高度重视。如张某某14人盗抢团伙中,青少年占50%,一月内,结伙在县城及周边乡镇盗、抢作案40余起,涉案金额10余万元,严重危害社会。

5、连续作案多。由于初次作案得手后,侥幸心理得到强化,以致连续犯罪。如青少年虞某与人结伙盗得1辆摩托车未被发现,在随后的二三个月内疯狂作案近30起,盗窃数额达到7万余元。

三、原因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既有家庭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社会、地域特性等多个方面的原因。从调查资料分析,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自身原因。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心智尚不完全成熟。一是逆反心理强。抗拒社会道德和法律,往往与成人的要求、学校纪律对着干;二是盲目模仿心理强。模仿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过程,暴力网络游戏、武侠小说、言情影视片都有可能成为青少年模仿的对象;三是报复心理强。利己心理作祟,这也是青少年犯罪中较常见的一种心态。尤其是独生子女占有欲十分强烈,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就会采用犯罪的手段来获得所需之物。四是讲“义气”,“为朋友赴汤蹈火,为哥们两肋插刀”的心态促使其做事不计后果。;五是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理性认识薄弱,逞强好胜,偏激任性,加之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有的不学法,不懂法,在各种因素的“夹击”下,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导致青少年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2、家庭因素。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理所当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在青少年违法犯罪中,有很大部分原因是父母外出打工或父母离异,因而缺乏关爱及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等因素,使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身心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缺乏应有的辨别是非能力,在心理、生理方面发育尚不成熟,社会经验少,缺乏对事物正确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尤其在心理和情绪上极不稳定,缺乏理智,容易感情用事。如以上例举的15岁少年段某杀人案,就是因为父母均到外省

打工,缺乏关爱及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引起的。另案中的杨某因修房打茅坑与爷爷发生争执,而产生用毒鼠强毒死爷爷的念头,便将一包毒鼠强倒在爷爷的白菜盆里,后误将放学回家的妹妹毒死。这反映出青少年认识问题片面,不健康的心理和不计后果的心态。

3、学校教育。有的学校一味追求排名数和升学率,忽视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再加上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和外界因素影响,也成为犯罪的主要原因。如:上面提及的在校生段某杀人动机,就是因为3调考试,从排名60名下降到120名,心里难过,认为喜欢优秀生周某更没希望,要“发泄一下”,欲强行将周某带到自己家发生两性关系,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4、社会影响。社会上不良风气和不良文化,特别是黄、赌、毒和暴力文化的影响,以及网吧、录像、歌舞厅、滑冰场等管理疏漏的公共场所,使辨别是非能力弱、抵抗力差的青少年深受其害,客观上助长了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和蔓延。有些青少年对银幕上、荧光屏中、新闻、画刊内的优秀人物及健康、使人上进的东西不学,反而对其糟粕毫无选择、不加思索地加以吸收,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灵魂。为追求不劳而获,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为捞取财物甘愿冒各种风险。如:在校学生16岁的周某、14岁的罗某、15岁的宋某,因迷恋网吧,没钱上网就寻找“刺激”,深夜在城区内采用暴力抢夺妇女的提包或挎包2次,而触犯刑律。可见不健康的娱乐文化对青少年的侵蚀有多深。

四、建议

1、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强化管理,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对学校附近的游戏厅,录像室,网吧等

不健康场所,要坚决关闭,其它青少年娱乐场所要从严管理,规范运作。家庭作为整个社会的细胞,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当尽到做父母的责任,教育管理好自己的子女,从小培养子女自尊、自爱、自强、自卫的能力,使青少年能够掌握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的方法和技能。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这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础。

2、采取教育挽救与依法处置相结合的措施。司法机关对于青少年犯罪,应坚持教育挽救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于绝大多数青少年,应依法从轻处罚,对能适用缓刑的尽量适用缓刑,以体现人文关怀,对极个别犯罪情节恶劣、手段十分残忍、后果特别严重或屡教不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青少年罪犯,要依法惩处,以让更多接近犯罪边缘的青少年充分看到法律的威慑力,使他们望而却步,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

3、重视对失足回归青少年的帮教和安置工作。对那些已经触犯刑法并受到处罚的青少年犯,应该在执行刑罚的同时注重教育感化和挽救,使他们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并改过自新。从青少年犯罪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初犯和偶犯较多,加之青少年本身的可塑性大,说明青少年罪犯具有很大的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可能。将一个犯罪人校正为一个守法的正常的社会人,需要公安、司法机关及基层组织、社区、学校从不同的角度伸出援助之手,提供应有的帮助,而不能互相推诿,敷衍了事。特别是要防止他们对社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

下载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

    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小组调查报告 选题目的与意义:近年来,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利益多元和观念复杂时期,青少年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青少年的违......

    关于青田县青少年违法犯罪调查报告

    关于青田县青少年违法犯罪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调查目标:在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犯罪的严峻态势并不奇怪。我们对待青少年犯罪亦是如此。除了......

    青少年网络违法犯罪调查报告

    根据2005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显示:全国网民数已达到1.03亿,上网计算机达到4560万台,其中35岁以下网民占到81.3,男性和未婚的分别占到59.6和59。而2002年12月31日......

    关于齐齐哈尔市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

    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与预防对策——关于齐齐哈尔市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才英浩,陈 芳(齐齐哈尔市委党校,黑龙江齐齐哈尔 1治理发愣功06;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黑龙江齐齐哈......

    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查报告(五篇模版)

    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查报告青少年犯罪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青少年犯罪不仅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也给青少年自身及其家庭带来灾难和不幸。如何预防......

    xxx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调查报告

    xx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调查报告 一、xx基本情况:xx位于xxx。Xxz镇(村)县、xx个行政村xx个社区,常住人口xx万人。 二、xx青少年基本情况:2011年10月13日-20日,为全面掌握和分析x......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材料

    团县委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汇报材料2012年,共青团会宁县委以“维护和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为中心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

    青少年违法犯罪演讲稿

    青少年违法犯罪演讲稿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明显增多,而且出现了手段成人化、年龄低龄化、作案团伙化等新特点,已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为了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