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标培训 专题八: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第二讲

时间:2019-05-14 10:2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物理课标培训 专题八: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第二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物理课标培训 专题八: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第二讲》。

第一篇:高中物理课标培训 专题八: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第二讲

专 题 八 高中物理新课程中的课程资源开发 第二讲:课程资源开发的案例讨论

这一讲我们探讨的主题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案例。上一讲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分类,我们说了很多种,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课程标准,这一讲我们以课程标准的分类为依据,就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进行案例讨论,我们分四个部分来讨论: 第一部分:文字教学资源的开发。

说到文字资源,很多老师都会觉得教材和教辅就是文字教学资源,只要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就足够了,还有必要再进一步开发其他的文字资源吗?

1.教科书是最重要的文字教学资源。在我国,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都不平衡,各个地区可以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适应不同地区需要、不同特色的多样化的教科书。同时在课程的实施中,可以参考其他的不同特色的教科书或教学辅导书,有外语阅读能力的还可以借鉴和利用国外的教科书。

2.现在许多学校都开设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行组织教师及社会力量编写教学材料,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3.对于物理学科而言,各种科技图书、科技期刊和报纸都是重要的文字课程资源。学校图书馆应该优化书刊结构,丰富藏书数量,保证开放时间,以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

当今科技的高速发展,电脑也得到了普及应用,多媒体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验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说起多媒体资源,有很多形式,如自己制作的电脑动画,购买的光盘,网上下载的资料等等。但我们老师也会经常觉得很多东西并不太好用,甚至有时候用了也没有到达预想的效果,多媒体手段现在用起来是很方便,我们许多老师都喜欢用现成的视频资源或电脑动画代替实际的动手实验,这样是很不好的。多媒体手段一定不能滥用,它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是对现实资源的有效补充,千万不能用多媒体手段代替实际的动手实验。比如,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时,一定要通过 动手实验,分析数据,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用电脑动画代替实验,那么电脑制作出来的实验,模拟出来的数据的公信力就很差,你说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我通过一定的程序,还可以使加速度与质量成正比呢。所以一定要动手实验才能达到应用的教学效果。

1.那么怎么样才能使多媒体的应用恰到好处呢,比如,有些物理实验是微观的现象,用肉眼不方便观察,或者用实验仪器无法展示或展示不清楚,这时候,配合一定的多媒体手段,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插入布朗运动的视频展示)

刚才的教学录象中,应用了投影设备。关于布朗运动的教学,许多学校是不做实验的,直接讲,做实验的,也是利用显微镜,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已经很好了。而这节课我们看到,是将那些小颗粒的运动放大投影到了大屏幕上,我们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那些颗粒的蠕动,还可以追踪一个颗粒的运动,难怪学生会发出一阵阵惊叹。这就是多媒体教学的成功之处。

2.另外,多媒体应用于实验当中还能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可以进行静态的和动态的演示,增强演示实验有效性,(插入视频:两个保龄球)

由于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太快,只用肉眼观察是无法比较两个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利用现代技术的慢动作播放,学生就能很清楚地看到了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下落是一样快的,实验的结论非常清晰明确。在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当中,由于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帮助我们向学生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素材。原来在比平时慢了200倍的速度下,跳球在地上的反弹是如此的神奇,子弹打穿苹果的瞬间是如此的震撼。将这些画面应用到缓冲,速度等物理知识的教学中,相信一定能极大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缓冲的过程是比较快的,不易于观察,利用慢动作播放分析可以非常清楚地观察到重物下落缓冲的过程。可以更好的说明,重物下落受到的反冲力的大小不是一样的,而且是越来越大的,而且通过这段视频,可以清楚的看到跳球与地面接触过程中发生形变,又恢复形变的过程。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建立,如果没有这些画面,学生对形变的产生,恢复就比较难理解,无法建立直观感觉。

3.应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将抽象的,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形象化,比如波的叠加的教学:(视频:波的叠加多媒体辅助分析实验)

波的叠加过程快,不易观察,利用慢动作播放分析可以非常清楚地观察到波的叠加过程,并可以观察任意时刻的叠加波形,做到动态观察与静态观察的有机结合。利用电脑辅助,画出原来波的图形以及叠加后波的图形,再用矢量和来检验得出波的叠加原理。在这个实验当中,应用了多媒体技术使波的叠加原理的教学过程变得轻松自然,水到渠成。

第三部分,实验室教学资源的开发。

说到实验室资源,各个学校的情况可以说良莠不齐,条件好的学校,可以有电学实验室、光学实验室、热力学实验室等。条件不好的学校甚至连一间象样的实验室都没有。但问题是有了实验室,我们有没有做到充分利用?请看这张照片,是实验室,锈迹斑斑的门锁,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有开出过实验,学生又多长时间没有进过实验室,这是对课程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现在还有这样的现象:在新课程的教材中介绍了许多小实验,这些小实验都很有意思,如果都在课堂上由老师代做,就失去了学生动手实验的乐趣,也违背了设计这些实验的初衷。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许多器材他们手头上又没有,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一方面是实验室的长期空置不用,一方面是学生想实验又没有器材,那么,能不能在二者之间有所平衡呢?

1.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想做实验的同学自行完成实验;或者他们自己制定了研究的课题,需要我们帮忙解决器材问题,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场所和帮助。有的学校已经在开放实验室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时间或者中午时间,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老师给与学生指导,为其提供实验的器材,并在适当时给予必要的辅导。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

而且开放实验室对于一些学生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也很有帮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过一组跟纸张有关的探究实验,通过小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把两本书交叉夹在一起,有摩擦阻力,交叉的纸张更多一些,摩擦力更大,拔不出来了。

通过小实验可以清楚的演示离心现象,让学生理解物理做离心运动时,速度方向是沿切线方向。这些实验材料简单实验有趣,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开展活动我们不必追求购买现成的仪器,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去制作一些实验。比如制作会爬坡的圆锥:就是在厚纸板上画一个圆,把它剪下来,剪成两个等大的半圆,再用透明胶带将它们粘成两个等大的圆锥,对接粘好就可以了。那么实验做完以后,我们可以提出问题:爬坡效果跟什么有关系呢? 学生猜想 :可能跟斜坡倾角有关、可能跟两轨道夹角有关、可能跟圆锥体顶角有关等等

这些实验是学生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自己制作完成的,而且是怀着极大的兴趣去完成的,可见,我们只要给学生充分进行探究的场所和器材,学生是会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的。这样,我们的实验室资源才算没有浪费。

2.提高实验室利用率的另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实验器材,充分挖掘其实验功能,做到一物多用。充分利用多年闲置的器材开发新的实验,做到废物利用。可以对现有仪器和实验以及过时的仪器和实验进行改造,优化组合,设计出新的实验。可以对现有仪器进行改造、拆解、重新组合,设计出一些新的实验。所以我们老师们只要做个有心人,将实验室中的器材多揣摩揣摩,会想出出人意料的用处的。3.开辟家庭实验室。过去的实验室阵地,主要局限于校内,但是现有实验室的课程资源,也已满足不了新课程背景下数量繁多、形式多变、探究性的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有的探究性实验和调查必须到校外尤其是家庭才能完成。因此开辟家庭实验室也是很有必要的。要求学生各自进行家庭实验也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书房或卧室作为实验室,把书桌作为实验桌,把自己收集的细小物品简单制作成实验仪器或从学校实验室零时借用仪器,这样就可以进行一些家庭实验。例如:利用扁的葡萄酒瓶可以自制成微小形变实验器;利用可乐瓶、打气筒、气门芯等做水火箭实验;利用溜溜球做向心力实验;利用玩具激光发射器、大头针做泊松亮斑实验等。

家庭实验室是物理实验室阵地的延伸,学生制作的各式各样的实验器材不但可以丰富了实验室的课程资源,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4.身边的物品和器具也是重要的实验室资源,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自制教具,通过教具自制,用于演示某种物理现象,用于辅助教学,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这些已经在低成本实验的开发中讲过了,在这里我们就不在讨论了。5.智能物理实验室。除了上述的提到的实验室应该如何开发它的功能外,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另一种实验室。《智能物理实验室》是一个实验器材完备的综合虚拟实验室,在这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创建物理模型,进行模拟实验。在物理课的学习中适当地使用这类软件,不但可以丰富学生对于物理情境的感性认识,深化对科学规律的理解,而且对于中学实验室中不能完成的那些实验,这类软件的意义更为重要,是真实实验室的有益补充。

6.DIS系统。现在数字化实验室与传感器的综合应用在许多学校的教学都有所应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DIS系统,数字化实验室是一个开放性的实验平台,将传感器和计算机组成多功能的测量系统,能够独立地或与传统的仪器结合起来进行实验,快速、高精度,实时地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

传统的实验设备通常需要人工读数、记录,难以观测快速变化的过程,也不便研究复杂的问题。数字化实验室通过高精度高速度的数据采集,能够实时记录实验的每一个过程,把转瞬即逝的实验数据记录下来,高效、直观,便于学生仔细观察、加以深入理解,从而较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另外,数字化实验室在图像处理上还具有快速直观的特点,节省了大量的运算和作图的时间,使学生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规律的探究上, 这一点是数字化实验室比传统实验室明显的一个优势。

在实际教学当中,有些老师担心计算机用鼠标点击几下计算结果就出来了,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物理原理和作图的技能。实际上,学生掌握传统的方法是完全有必要的,这是基本功。但是我们从上面的演示当中也可以感觉到,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也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我们并没有游离于物理原理之外。物理思想、方法仍然是这一系列计算机运算背后的精髓,我们仅仅只是利用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图形处理功能强大,软件操作简单等等这些显著特点,来改进我们的实验数据处理手段。应用这种更为快捷、更为先进的实验数据处理手段,将使我们在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当中减少繁杂的重复的运算,使探究的思路主线更为明确。

第四部分社会教学资源的开发

不管是哪种教学手段,只要是合理的利用,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其实,开发课程资源,不仅仅是局限在学校内,要充分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开发和利用社会实验资源,对课程目标的实现,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符合课标要求: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了明确的课程改革目标和新的教学理念。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开发和利用社会实验资源。

1.教师可以利用电视、报刊、杂志等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一方面,向学生介绍电视中的科学教育栏目,建议学生收看并写出记录或进行讨论、交流。要使学生养成习惯,关心电视中的科学节目。另一方面,要通过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养成关心科技发展的习惯。在这些科技节目中,往往有一些我们老师想不到的科学实验,科学家能站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思考一些问题,更能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因此,适当的让学生关注一些这样的节目,或者在教学中适当的用一些这样的画面作为教学的引入,是会起到良好的效果的。

再比如说报纸、杂志,更是我们每日都见到的文字资源,有许多资料是可以拿来给学生作为教学资料的。比如去年,我们国家“嫦娥一号”探月工程的实施,各种媒体都有报道,电视上有,但对于我们一般老师来讲,看完很难留下资料,证据,而报刊,杂志则可以长久保存,有意识的收集这些资料,等到关键时刻就可以拿来用了。又如,5.12汶川大地震,许多幸存者描述当时的感觉是:“房间先上下震动,然后左右震动”。这是人真实的感受,保存这些资料,在机械波的教学中,就可以用来比较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是绝对真实、可信的证据。

2.关于社会资源,还可以是我们的身边的实物、景象的照片等。比如我们生活中存在的景物--八角楼。八角楼是古代的一中建筑,从外观上看特别精致,实际还蕴含着物理道理。在力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画出八角楼的结构图,同时分析它受力,让学生理解古老的建筑是如何经历时间和历史的考验的。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因势利导,加以组织、利用。让学生欣赏古建筑的同时学到一些物理知识。

又如海边奇景-风动石,好象风一吹就能吹倒一样,但实际上它很牢固。为何石头能始终站立于此呢?在重力重心的教学中可以用来分析石头为什么没有掉下来,同时可以和学生说说风动石的一些现象,这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教学。

自然界的许多奇趣现象是天然的课程资源,我们都可以通过照片展示给学生。这是一张雨后彩虹的风景,为什么自然界有这样的景致呢?这可以用来光的折射的教学中,学生不仅有理解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是不一样的,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如日食,海市蜃楼的照片等,都是光学学习的极好资源。

通过日程常生活中和物理知识相关场景、现象的展示,让学生感觉在五彩缤纷、神奇的大自然中处处存在着和物理息息相关的大量的信息。生活中有物理,许多资源是有待老师们去开发,应用的。

3.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宫、游乐园等场馆集中了许多有用的大、中型科学教育的器材,这是一般学校难以具备的有利条件,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科技教育资源,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主动参与其中的实践活动,在娱乐中学习物理知识,体验物理的奥秘,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这种感受、体验和收获是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

比如,我们静电屏蔽实验,通常是将纸条粘在金属笼的内外,观察金属笼外的纸条张开了,而金属笼内的纸条却纹丝不动,说明了笼内不带电,现象明显但是趣味性不够。有的教师用小鸟来做实验,把小鸟放在金属笼内,外面加上高压电,高压放电可怕的声音,还有耀眼的弧光立即吸引了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同学们都替小鸟担心,但是笼子内的小鸟却安然无恙,这时如果再提出问题,试想如果是同学自己在笼子里呢?这个实验一定会更加刺激有趣。在科技馆当中我们就可以完成这样的大型实验。将法拉第笼加上高压,人在里面却是安然无恙,这就是屏蔽作用。相信学生们看到火花飞溅的刺激场面,对静电屏蔽的印象一定会非常深刻的。这样的实验才有更强的说服力。

再比如说飞车走壁实验也是如此。游乐场所、科技馆就是我们的大型实验室。将这些视频用到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教学中,相信一定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4.我们身边的工厂,农村,大中专院校等等都是我们 可以开发课程资源的场所。尤其是附近有这样条件的学校,一定要很好的利用,那是天然的课程资源。比如,农村地区的学生比较熟悉的水车,石磨等,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比如摩擦力的教学,历来是难点,尤其是对于静摩擦力的方向很难想象。正好我们学校旁边是一个仓库,每天都有大量的货物被传送带运送,可以让学生观察货物的运动,提出问题,如果没有摩擦力,货物会朝哪个方向运动,从而得出静摩擦力的方向。

对于周围有大中专院校的中学,也要充分利用这个资源,因为大中专院校中的许多专业仪器是中学没有的,让学生参观、有条件的甚至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自己的科学探究,提前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对于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非常有意义的。

5.互联网可以用于支持师生之间和学生同伴之间的沟通。除了传递教育信息外,可作为认知工具来用。在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围绕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它具有个别化和交互性两个方面的特点,有独特的优势。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大致有以下的情况:一是教师、学生利用网络查资料,获取信息,这是目前大家都普遍应用的。另一种就是利用局域网进行网络教学学习,这个方面目前还不普遍,只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有开展。

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我们在网页设计的过程当中,还应当注意不要把网络教学变成是“穿新鞋走老路”的高成本的教学,避免单纯的例题和练习检测,要选择合适的课型并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要贯穿“把物理作为一种完整的科学文化教育”的思想。

在互联网上的科学教学网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具有个别化、交互性、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时空不限性,鼓励教师和学生能熟练运用这种新的资源。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与科学教育相关的网站。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课程资源开发是大有作为的,我们讨论了怎样开发文字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实验室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并列举了大量的教学案例,通过讨论大家了解到,开发课程资源可以通过开发和有效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继续开展这个方面的探索研究。

第二篇:高中物理课标培训 专题三第二讲(定稿)(xiexiebang推荐)

专题三第二讲: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下)

专家介绍:廖伯琴教授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物理教学探讨》主编

杜明荣博士 河南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

高忠明博士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

邓磊 博士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

《物理教学探讨》编辑

邓老师: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大家再次走进远程研修课堂!在上一讲当中,我们讨论了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在这一讲当中,我们将讨论的是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以及如何进行评价的预测。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方式。

杜老师:关于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我们有很多的讨论,但是讨论的结果没有调查显示的结果来的直接,这里有一个对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的调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有50.8%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的教学方式;30.5%的学生喜欢引发讨论交流的课堂教学方式;只有12%的学生表示喜欢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邓老师:我这里有一份资料,资料显示的调查结果和刚才杜老师呈现的调查结果内容比较相似,其中有一个这样的题目:你是怎样学习物理的?说出你的真实的做法而非你的想法。其中,调查结果显示:71%的学生认为听课、复习笔记,学习公式,做练习以及看课本是他们真实的做法;只有10%的学生认为,与实际经验相联系,围绕课程内容广泛阅读是他们真实的做法。该研究中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有人向你请教如何学习物理,你会给他什么建议?听课、复习笔记、学习公式和做练习是25%的人所给出的建议;另外,有25%的人给出了寻求对问题的理解——明了原理是怎样起作用的,与其他同学讨论;36%的同学建议与现实世界相联系,阅读与内容相关的书籍。从这些数据我们看到了,大多数学生希望通过问题解决,通过阅读更多的书籍,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学习物理,而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以复习、做练习这样的方式来学习物理的。

廖老师:但是你刚刚的调查结果,即前面一个结果说明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物理的时候,大部分是用做笔记,听课这样的方式来学习的,所以这两者是矛盾的。

邓老师:对学生来说,他们认为最有效的和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从调查上显示是完全不相同的。高老师:刚才你们所展示的调查实际上是来自学生自身的,另外还有一项调查是通过学校校长和教师来调查学生经常使用的学习方式。这一项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方式随年级的提升有所变化。比如这一项调查显示:在小学,有79%的学生主要是以被动的方式进行学习;而在初中阶段,这个比例达到90%;实际上,从教师和校长角度上看,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还是被动学习。

廖老师:对。从刚才杜老师显示的结果说明,学生学习更喜欢用实验的方式、讨论交流的方式来学习。但是,从刚刚高老师呈现的结果来看,真正学生采用的方式,即真实的学习物理的方式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这个也与我们上一讲所说的教学目标的设置有一定的关联。一般的中学老师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更侧重知识技能,这是由诸多因素导致其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由于他们的教学目的更侧重知识技能,这就势必影响他们选择教学方式,因此才有现在我们大家所说的学生们真正学习的方式大部分都是传授式。实际上,我们要提升学生们的科学素养,除传授式以外,还有另外的一些教学方式,比如说探究式。传授式和探究式各具功能,而且对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有不同的作用。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相应的条件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可以用传授式,也可以用探究式,或者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或者合作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等等。那么,这也和我们课标里强调的“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理念是一致的。

高老师:对。但是我们从实验区所了解情况看,事实上,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廖老师:这个转变是逐步的,因为老师教学积累了很多经验,继承好的教学方式的同时要做些调整。比如说,以前不太注重的探究式,在这次课程改革中,老师也意识到了探究教学的重要性,也要逐渐地应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这方面也需要一定的积累,一定的总结才能逐步到位。所以,实验区在用探究式教学上正在逐步地向前发展,不是一步到位的。

杜老师:我想这种转变应该是一种渐变过程,它是由传授式向探究式转变的过程中,可能是以传授式为主,加入了很多探究的思想,就是在传授式教学里也有一些启发,实验以及提升学生参与意识的操作,对传授式应该是一个促进或者说是改进的方式。

廖老师:对。在这次课程改革中,强调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不仅在课程内容上体现这样的理念,而且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也应该有这样的理念。老师无论是在进行传授式的课,还是进行探究式的课,都应该注重让学生从身边的现象逐步走进物理学的内容。其实在课改之前,有很多优秀的老师在用这样的方法,他们认为,这不是课程改革带来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他们以前就在采用这样方法了,我认为他们说的很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课程改革是在以前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把这些优秀老师的做法作为一条理念放在我们的课标里,就是提倡所有的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都要注重这个理念的体现。

高老师:实际上,对传授式教学或讲授方式教学来说,只要能够真正地把学生调动起来,许多内容还是适合这种方式的。

廖老师:对。传授式教学也有其独特的功能。比如:一些知识、概念、定律这样的内容,其信息量比较大,而且在展开知识点的层次、逻辑的时候,效率比较高。

高老师:所以说,也不能完全抛弃了传授式,而一味地追求探究式,它们各自有各自的功能。廖老师:在这次课程改革当中,绝对不能抛弃传授式,一味强调探究式。但是,在实验区,有的老师或者非实验区少数老师有这样的误解,觉得课程改革来了,以前的教学方式都不能用了,需要每节课都去探究,甚至每个内容都要探究,这也是不对的,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显然对我们完成教学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内容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如果只用一种教学方法的话,是不可能的。

杜老师:我想廖老师所说的就是课标中所提到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廖老师:是这样的理念。

邓老师:刚才大家讨论了传授式和探究式教学法的优劣所在。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传统的以讲授和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比较好的信息背景,也就是说,可以让学生更快的聚焦到我们的教学内容上去,从时间的组织上、空间的组织上说,也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教学行为。虽然它存在一定的劣势,这个劣势即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压抑,也许学生认为所学习到的内容是枯燥的,而老师没有给予这些内容关注,导致了老师苦教,而学生没有取得相应的学习效果。

廖老师:传授式除了你说了被动式,还有主动的,主动建构意义。传授式本身也有被动传授式也有主动传授式。探究式也是一样的,有主动探究,也有被动探究。

邓老师:那可不可以给我们举一些具体的案例,就传统的以讲授和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及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让我们进行比较深入的剖析。

高老师:是这样的。对传授式教学来说,如果应用得当,完全可以转换成主动的学习方式,而不一定就是被动的。比如,在传授式教学导入的时候,以提问学生的方式,从问题入手,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这就由被动变为主动了。

廖老师:对。除了以问题导入之外,常见的传授式导入方式也有复习旧课,“温故而知新”,从已有的旧课激发学生已有的认知模块,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学习新的内容,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式,而且是中学老师常用的导入方式。

杜老师:不管是传授式还是探究式,只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这课就应该是成功的。那么在新课引入的时候,除了刚才两位老师说的“温故而知新”以及提问等引入方式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导入方式,比如说以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设疑提问,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那样追问的方式,使学生产生疑惑,产生探究的欲望;再有,可以采取课堂辩论的方式来引入新课,比如说,在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这堂课的时候,有些老师是这样做的:一上课就让同学辩论,例如三峡工程的利与弊。这个问题提出后,课堂马上非常活跃,通过一番唇枪舌战,学生对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就会非常感兴趣,接下来的新课也就水到渠成。除了这个方式之外,老师在教学实践当中还有其它的一些引入方式,比如说通过诗歌分析引入。如有的老师在讲述参考系,或运动描述这节课,在讲参考系的时候,老师先来一段诗歌,他分析电影《闪闪红星》里的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然后问“青山怎么会走呢?”对这个诗歌的分析就引来了参考系的教学,这样问题即引入了;比如说在讲光的衍射以及声音的衍射的区分,就是光的衍射不明显,而声音的衍射到处可见,或者说在讲声音的传播、声音的衍射这里,先展示一首唐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学生对物理老师上台写唐诗有疑问,老师即分析前两句的意境“空山不见人,人哪儿去了?没有人啊,有人,人被山挡住了,不见了。但闻人语响,为什么能听到人的声音呢?山能挡住人,为什么没有挡住人的声音呢?”这就引出了声音的衍射现象。这就是说,在老师的教学实践当中,有很多的引入方式。廖老师:你刚刚说到以诗歌导入。我们的物理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老师也力图把物理学和其它学科结合起来,力图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其中的做法也有牵强之处,感觉“揉合”的不太好。我曾经在海南听过一次课,个人觉得这堂物理课真的把诗歌融入物理课堂融入的非常美,这堂课讲的是万有引力定律。刚开始上课用的是视频,展示了神秘太空,星球运转,同时音乐起,老师富有激情地朗诵一首诗,当时的课堂非常安静,画面很美,音乐很美,诗歌也很美,我当时很震撼,物理学和诗歌以及音乐融合的那么好。接下来,老师的讲述其实是传授课,但是由于有了这样很美妙的导入,学生们完全融入了美的气氛中,后面的课也非常成功。这是我见过把物理学和其它学科交融的很好的一堂课。这也是一个导入。

杜老师:这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即“物理与社会,物理与人文,物理与科技,自然等融合”的理念。

高老师:正如上面两位老师所说的一样,不管用什么方式导入。要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就会积极投入、参与。只要能参与,后面的教学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廖老师:对。像我们刚刚谈到的这些事例,在课改之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样的理念有所体现一样,其实有很多优秀的老师在采用我们刚刚说的方法进行教学。在我们这次课程改革中,除了我上面所说的理念之外,比如学科渗透,学科融合等等也在我们的课程标准中有所强调,而且我们之前谈的是传授课教学中相应的一些导入,而这样的导入在探究教学中也是相似的,只是重点有所不同:可能前面的导入更多的是为了引出知识,而探究课的导入更多在于怎么引出探究活动。

高老师:对探究课来讲,导入新课最多的是引起学生的疑惑。对于这种现象,需要知道其本质及出现的惊异现象,与平时不一样,引起他们探究的欲望,这其实还是我们刚才谈到的让学生参与。

邓老师:我这里有一份数据,事实上和几位的描述,应该来说没有问题,它体现的是学生认为最能符合自己学习兴趣的、最能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成绩的三种新课导入的方式,分别是联系实际。这里的联系实际就是生活常识或者说是生活中的错误经验引入,有17%的学生认为这是很好的方式;第二个是以故事的方式。这里的故事包括科学史,物理学史或者说物理名人轶事、趣闻引入,大概占到18%;第三个就是实验方式引入,大概也是18%。这三种方式加起来大概有60%的学生认为这三种方式是很好的新课导入方式,这个也和你们刚才所说的传统的讲授和新课改的探究方式联系的比较紧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以探究为主的新课导入需要和生活联系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产生疑问,这里的疑问就是和他以前的经验产生的矛盾,这里的矛盾和学生所认为的联系生活实际比较紧密。同时,刚才我们说探究需要做实验,虽然说探究不仅仅是做实验本身,它包括动手,包括动脑,但是实验也是探究的某一部分,同时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而另外一种,即故事或轶事就和刚才杜老师引用的那些诗歌联系在一起,让人感觉物理很美,物理很有意思。同时想到刚才您说的那个,我们可以引用那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来反映,这些都会让我们感觉到其实物理的引入“引人入胜”的地方非常多。

廖老师:正像你刚刚说的,一类导入是烘托气氛,营造一种氛围、情境;另一类就是制造认知冲突,让他觉得已有的经验和现在的现象发生矛盾,发生认知冲突,这时学生就有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杜老师:提到认知冲突,有这样一个例子,在新课程中加入了伯努利方程这节课,一老师在讲方程的时候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用一个倒扣的漏斗,在漏斗的下方放一乒乓球,他问学生“松手以后,乒乓球会掉下来吗?”学生说“会”。一松手,“啪”的一声,果然掉下来了。为什么?因为重力嘛,老师说“同学们的判断是正确的”,然后他又说“我对着漏斗吹气”。

廖老师:它应该掉的更快,设想应该掉的更快。

杜老师:对。这时候老师松手后,球会掉下来吗?学生说“掉的更快,因为不仅仅有重力的作用,还有吹气的作用”,结果老师吹气之后再松手,乒乓球反而不掉下来了。这给学生一个认知冲突,学生急想探究。老师就会引入:“学了今天的伯努利方程,大家就知道了”。邓老师:在这种情况下确实能感觉到学生的思维活跃,提高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般,接下来的正题开始了,那么请高老师谈谈传授教学中,您是怎么做的;请杜老师谈谈探究性教学中您是怎么做的。

高老师:好的,在传授课里老师在导入完新课之后,仍然想办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去。但是究竟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里面还是以问题作为线索串起来,让学生始终不脱离这条主线,从问题开始,采取什么方式,得出结论,虽然从表面看是由教师主导,但是学生也把积极思维,这也是一种主动的方式。

杜老师:在探究课中,问题的提出相当于新课的导入这个环节。提出了问题就开始提出问题的假设,制定计划,收集数据,进行分析论证,最后是合作交流,最后对探究的成果进行分享。

廖老师:通常,在传授课上,老师比较清楚怎样进行,他的概念和规律是怎样一环扣一环展开的,而且老师是主动的。他希望通过他的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形成合力,就达到效果了。但在探究课中,常常教师的行为是隐含的,而且在设计的探究活动过程中也没有像传授课那么明显。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特别是探究性教学,要注意每一步的设计目的是什么,一个一个的活动往下,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这些都应该有一系列的预设。比如我看见过的一个实例,他刚开始通过多媒体引入,通过视频,导出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运动速度。他这节课最主要的目的是探究速度的变化。在这节课里,他特别强调收集数据的能力。他的设计是这样的,在导入之后就开始了探究活动,把同学分成若干组,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器材收集数据。这些数据用来证明物体的运动速度发生了变化。这个活动是不同组用不同的器材,而且他们的结果也可以共享,其中探究之一是,一个大球从斜面滚下来,探究其运动过程中球的运动速度的变化。这期间需要收集数据,其中有两个学生合作,一个记录数据,另一个使球从顶端运动到底端。记录球运动的时间和斜面的长度。算出平均速度就可以证明物体的速度是否发生了变化。但是不论是球掉下来还是滚下来,记录时间的孩子一直按着表不停,这样测得的时间显然是无效的、不准确的,但这两个小孩不知道仍然这样测时间。这样的数据无效,结果也就无效。这样的过程反应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出错,这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估计出学生可能的错误,而且要很好的把这些错误的资源作为及时的课程资源。给学生一个反馈,这样的探究课就很有效了,这就是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课设计时应该注意的,比如学生在什么地方可能出问题,是否可以作为我们及时的课程资源。

高老师:在科学探究中并不是把学生完全放开,让学生自己做,老师要关注和监控他们,对易于出错的地方,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地指导,才能引导他进行探究。

廖老师:05年我参加了中美基础教育论坛,一位全美理科教学协会执行主席谈到:他长期以来一直探究科学探究在中学的实施。他的结果是这样的:小学阶段老师的指导应该多一些,到了初中和高中,随着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老师的指导就灵活一些了,这当然也跟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关,你希望学生培养什么样的能力,你的学生本身的探究水平有多少。你对学生的开放程度有一个预设,什么地方给予指导,何时让他们自己思考,都应该注意的。

高老师:其实科学探究里边的这几项分别设计在不同的实验探究中,并不是在一个实验里边,或一个实验探究里边就要把这几项都解决掉。

邓老师:刚才我们讨论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进行过程设计,现在我们讨论如何进行结尾的设计了。高老师: 对传授课的教学设计,我们往往对本节课所教的内容采取总结或小结。而这种总结或小结的方式很多,比方说,可以以老师总结的方式一,二 三„,写在黑板上。现在老师们为了要同学们有更多的总结,采取要同学们总结,布置下去,然后要一位同学展示他的总结;另外一种就是把本节课的结论进行扩展,例如这个物理结论或定律会有怎样的运用呢?那么同学们可以把这些结论的运用做一些调查或考察。这样把学生思维带到了他的家里去,从而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邓老师:我看到有些学生拿着老师给学习单的这种学习方式。要学生填今天我学习了什么,还想学习什么,这个学习单就要学生自己去填写我学到了什么和还想学什么,这个可能在心理学上属于元认知监控的训练。这种方式应该算是让学生总结学习内容的一种学习方式。

高老师:自我总结,就如廖老师所说的自我评价,评价之后还需要什么,可能这节课的结尾就是下节课的开始。

杜老师:我想一个事情要想完美的话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有一个精彩的过程,当然还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刚才高老师对传授课讲了很多精彩的结尾。对于探究课不仅要设计好探究的各个环节,对结尾的环节也应该有设计。对于结尾的探究活动,应该也类似于传授课一样有一个总结和提高。这个总结可能是学生探究成果的一种交流,在探究成果的基础上也可以扩展一步,或者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或者是下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高老师:对,比方说,在探究过程中某一个物理量取决于三个变量因素。而这节课由于时间或者实验器材的影响。这节课只探究了两个因素的影响,那么另一个因素可以在总结课时要学生课下找资料,自己设计一个实验,同学之间的交流。进行一种思想上的一种探究。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总结方式。

廖老师:通常老师擅长于传授课的总结,然后对知识点有一个梳理,但对于探究课而言,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老师们在进行探究课时容易出现这样一个倾向:我们在探究,然后有不少的活动。但这些活动进行完了之后,这节课也就完了。没有结论,那么这样的课,学生们也就不知所措,学生们也不知道活动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只知道很好玩,那么这样的课效率可能就不是很高。因此,对于科学探究课而言,对于结尾的时候,应该有一个关于结尾的预设。比如刚才我谈到的探究斜面上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否发生变化,那两个学生明显的操作有误。当时老师的处理没有及时的反馈就完了。当时我跟老师交流,问他们下节课你们干什么呢。下节课可能就是新课。这可能就是没有对探究课进行结尾。而这种探究课的结尾是很重要的。这个老师应该把这节探究课出现的问题,或者观察到的问题梳理出来,然后告诉同学们,哪些操作是对的,哪些是有误的。为什么是对的,为什么是错的。这也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反馈。否则,学生操作完了,也不知道对与错。那么下次可能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和我们传授课是相似的,传授课,比如让学生上来做一道题,老师会及时的给“√”或者“×”。让学生们知道错在哪里,对在哪里。这和探究课是一样的,探究课有很多活动,有很多操作,这样我们在探究课的设计目标中,我们就应该明白在操作过程中哪些能力得到培养。但是呢,可能冒出新的问题。在结尾的时候,探究课与传授课一样有一个总结。让学生们知道下次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这次课我们哪些表现很好。这样他才知道朝哪些方面发展。所以探究课的总结也是很重要的。当然它也可像传授课那样从课堂内走到课堂外。

高老师: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比如说,某一个物理问题,有些老师是采取老师讲过了,然后要学生探究,或者先探究了,下节课再按传授课的思路讲授。这样时间必然是不够用的。所以要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还要清晰这些结论。因为结果也是探究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不能只顾探究过程,忽视其结论。廖老师:探究活动它实现的课程目标是多维的,比如说,我们进行一个探究活动希望在知识技能上达到什么目的。就如刚才谈到的探究斜面上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否发生变化,它牵涉到平均速度的计算,这个在知识技能上是巩固与加强。然后才有过程与方法方面,你将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在他的那次课里,更加强调数据的处理。这样可以检测一下,学生在数据处理方面真真学到了什么。还有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这课里有什么发展。比方说,我刚才举例的那节课有老师说这样的操作不合理,我说为什么不合理呢,跟他们有个交流,他们说有一组,让一个物体从三楼自由下落。而他们说,三楼的旁边有同学在上课。而且从三楼下来也不安全。可能这节课的一个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们如何安全操作,还有怎样照顾他人。这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很好的渗透。所以,探究性教学,这三个目标都能很好的融合进来。邓老师:刚才的讨论告诉我们,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无定法。你的教学效果是怎样,学生理解你的用意,还是没有理解你的用意。在教学设计时,你一定要考虑教学的评价问题。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教学预设评价的问题。

高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基本的环节,前期分析,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目标的制定。那么学生所达到我们设计的程度怎么样,是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好好考虑。而在传授课里,有些老师通过给出一些错例来判断对错。还有就是给出一个实际例子让学生分析。通过这些预设,通过学生来给教师反馈。这就知道教学效果怎样,从而达到检测,评估的作用。假如这个目标已经落实了,那么我们就可以过度过渡到下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预想目的没有达到,就应该想办法调整教学目标。这就可能你所预设的与实际存在有冲突。这就涉及到如何调节或调整我们制定的教学计划。

杜老师:我想教学预设评价的问题不应只在教学过程的结束阶段,而应该在教学设计的初始阶段就应该有。其实,教学的初始、过程、结束都应该有预设评价。只是在各阶段的目的可能不同而已。教学初始阶段的评价可能是涉及到学生是否具备下一步学习的基础及情感态度方面是否具有准备好下一步的学习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就是监控教学,以便获得反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调控教学计划、进度、教学方法。在教学的结束阶段,可能课堂评测就是一个教学阶段的评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以及达到的程度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就已经预设了。

高老师:其实老师们在教学评价方面已经积累许多很多经验,评价方式也很多,我们并不一定都要采取一问一答,通过给学生一张纸来做题。实际上,老师能从学生的各种表情上观察出学生对本节内容掌握的情况。从所观察得到的信息,就能调控教学过程。这些已经渗透到了它的教学经验里面。成为了一种教学习惯或者说是一种教学智慧。

廖老师:有经验的教师可以不把这些写在教案里,但可以传授给新教师。像杜老师谈到的探究性课,高老师谈到传授性的课要求在不同的阶段,都要有不同的评价预设。无论在哪个阶段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观察的,有提问的,有练习的。像我们的探究同样也可以有这样的预设,有了这样的预设老师们就知道怎样往下走,怎样调整。这些可能在教学实际中需要不断调整,但在我们进行教学预想时要考虑到在哪些方面有一定的评价或调整,等等。

邓老师:刚才我们讨论了评价预设。我们发现这对老师实际上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我们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把我们的新课引入、教学过程、教学预设整合起来,来探讨一下应该怎么做。

杜老师:下面是福州泉州实验区的案例,首先感谢泉州实验区的老师们和学生提供这个很好的案例。内容是新课程平抛运动中的内容。请看录像。

高老师:通过这个案例,我们看到这位老师在新课引入中想了不少办法,生动的视频,美妙的语句很快使学生进入状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引入都需要视频,其实有些实例如果学生熟悉的话,完全可以通过转述的办法呈现出来。因为视频的引入可能在一些学校是不易实现的,特别是条件不太好的地区和农村学校。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办法来导入。

杜老师:高老师的意思是可以通过转述的方式来来描述引入新课的情景。这种方式确实比较省事,不需要器材,不需要做实验。尽管这种方式很节约,但从效果上来看还是没有做实验那样好。高老师:我的意思是说并不是所有的课都不可以通过转述的方法,能用的话还是可以的。

邓老师:高老师的意思是能用语言描述的就用语言描述,不必用图像、视频的方式来引入。但用语言描述的东西特别多,什么都可以。通过语言让学生去构想,勾勒情景。但是如果直接给学生在他们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能使他们很容易进入问题情景,从而对物理产生兴趣,因为这让他感觉物理就在他的身边,从生活走向物理。

廖老师:刚才你们说的就是根据我们的条件和对象来选择导入的方式。刚才我们看到的实例就是一个视频,而且这个视频是他们学校所拍摄的。但是高老师刚才所说的,我们也可以用描述的方法,还可以用其它的方式,比方说农村的孩子没有铅球,没有这些器材,也可以用扔石头的活动等等。学生体验抛出去的角度,力度与高度,轨迹的大致定性的关系。导入是多种多样的,就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选择哪种。杜老师:刚才这段教学视频首先通过引入新课程,定义相关概念,如射程、射高。然后又把课堂导入时所放的喷水的那段实验再次播放。这两次的目的是不同的,第一次是新课导入,引起兴趣;第二次是使学生带着问题来再看视频。

邓老师:其实这个老师的教学方式我觉得是一种探究性教学方式,我曾经看到国外的一种教学方式,和它有共同的特点。其特点是,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观察他们生活中很熟悉的抛铅球的情景,再介绍相关概念如射程,射高,然后要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这个过程。老师提出一个射程、射高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可能就要猜想与假设。于是一个探究活动开始了。

廖老师:刚才老师通过视频引入,再给出相关概念如射高、射程。让学生讨论射程、射高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再让学生观察视频现象进一步的发展。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对一些因素影响射程已经形成假设。它可能与初速度,抛射角有关、还与空气阻力有关,这些回答是很到位的。看到这里我有一个疑惑。一是单从视频来看,学生是很难判断与初速度有关的,二、在这个视频里几乎没有语言,没有文字,只有视频的形象,单从些现象得出这些结论,这个设计还是很不容易的。

高老师:学生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体验,通过看这个视频就调动了学生们平常的体验,比方说扔出去的篮球,踢出去的足球。结合这些实例,能想出与这些因素有关系。特别是能想到与空气的阻力有关。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杜老师:刚才这个实例是首先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引入新课,然后界定了相关概念,如射程、射高,再提出射程、射高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然后又把喷水的那段视频再次播放,接下的设计是引导学生探究,就是探究射程与哪些因素有关。下面再看教学实例。

(教学视频)

高老师:通过视频可以看出,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假设,提出不同的验证方法。射程可能与初速度、抛射角、空气阻力有关的假设。这位老师是通过分两组分别验证他们之间的关系。分别检验之后,就能得出结论。

杜老师: 我认为他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还是比较到位。设计很巧妙。射程可能与初速度、抛射角有关,那么抛射的初速度是通过瓶子的高度来控制或改变喷水的初速度。

邓老师:但是我想给老师一点建议,我感觉这节课是一个老师操作比较少,学生参与程度比较高的探究课,但是老师对学生的任务分工的关注还是不够。老师要求学生用实验探究检验假设和结论,但是对学生的具体分工不清,使得有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流于形式。

高老师:这节课提出的假设有三个,但实际上只检验了两个,抛射角和初速度。空气阻力是在当时条件下是很难办到的。廖老师:在他的实验里是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主要探究的是射程、射高与初速度,出射角有关。从课程标准来看,这位老师的教学活动来源于物理2的第二个主题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在这个主题下,有这样的相关条目: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接下来有一个样例:分别以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描绘做抛体运动的物体的轨迹。在教学大纲中,对平抛、上抛、下抛、斜抛都有明确要求,但是特别强调不对斜抛做要求。在课程标准里,我们对这一点比较灵活,更强调对运动与分解的掌握。只要掌握了这样的方法,不管是平抛、斜抛都可以分解在这两个方面。而且在课程标准里,关于这条条目,我们没有硬性要求用探究性实验来完成,可以用传授式的教法,因此这位老师用探究式的方法来完成这个条目是值得鼓励的。另外,这位老师对他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器材做了准备和制作。这位老师告诉我,讲这节课,他制作了15套实验器材。在这一点上,用简易器材来完成这个实验的做法是值得推广的。还有,从这节课里我们还是看出了探究的意味。探究抛射的初速度是通过瓶子的高度来改变的,用量角器来改变抛射角,可以反映抛射角与射程的关系。在这种实验中,学生的操作量和思考量是足够的,只有真正进入探究过程中才能完成。通过我们的观察,在这节课里,学生的探究激情还是有的,而且探究活动进行得很顺利。以上这些都是我认为这位老师在科学探究课里涉及到比较好的地方。最后,这位老师还有对评价的预设,有一些习题和问题。也通过观察学生们的表情流露,由此判断下一步的探究活动该怎样进行。通过这个实例告诉我们,在实验探究的时候要有探究目标,在这个探究目标下有相应探究过程,后边还应有一定的教学结果。由于时间的关系,关于教学结果就不再播放了。

邓老师:各位老师,在这一讲中,我们讨论了如何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有关以及教学的情景有关,需要我们综合考虑,不断的实践和创新。到今天为止,三个专题已经结束,接下来还有七个系列专题,欢迎各位继续学习。即使我们对十个专题的学习结束了,我们对新课程的认识还没有结束,我们的学习还在路上。如果老师们有什么问题和心得体会,可以通过新思考物理网的在线交流或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谢谢大家!

第三篇:高中物理课标培训 专题七:高中物理新课程中的疑难问题案例抛析第一

高中物理新课程远程研修

专题七 高中物理新课程中的疑难问题案例剖析

第一讲:高中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案例剖析 电子文本:

引言

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案例剖析专题节目第一讲--高中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案例剖析。我们主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来探讨在现象、概念和规律教学中疑难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关于物理现象教学的疑难问题

在新课程中很强调情境的建立。教学情景并不单是为了引入教学,它本身就是我们研究的物理现象,是我们学习物理中的研究对象,是建立物理概念和总结物理规律的事实基础,大量的概念和规律都是从日常生活现象或实验中发现并归纳出来的。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是我们熟悉的物理现象,物理现象作为自然现象的一种,它本身是非常真实的、非常鲜活的、也非常生动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在教学中要做的常常跟物理学家在研究这些现象时所做的是一个相反的过程:物理学家在研究自然现象的时候,要经过抽象、概括,把它上升为物理的理论;而我们要教学生在新学这些物理知识的时候,把这些物理理论再还原成生活中的背景、生活中的现象。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学物理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运用现象引出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时要注意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

一、根据“学情”,合理地进行现象教学,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策略,有效地导入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教学案例视频片段1(自由落体):

在教师提问“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谁下落更快?”时,学生并没有回答重的快,而是“得意洋洋”地“异口同声”:“一样快!”。这时老师做重的物体下落更快的实验演示,从而提醒学生要注意认真研究课题。在学生提出要排除空气阻力时,教师又提出“为什么要排除空气阻力?”、“空气阻力是否总是让轻的物理下落更慢?”等挑战性问题,不断引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动手、动脑,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并尝到成功的喜悦。

在自由落体的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会这个问题来引入教学:“轻的物体下落的一定比重的物体慢吗?”。教材也往往把学生设定在这一错误认识的基础上。但事实是学生早以通过小学的自然常识课等课内外的其他学习途径了解了这个现象,记住了该问题的结论,甚至老师要做的实验也都已经看过了。这样就达不到激起学生探究热情的目的。所以我采用了另一种策略,反问学生:“轻重物体下落真的一样快吗?”、“为什么要忽略空气阻力?”以及“在空气阻力作用下,有可能让轻的物体下落比重的物体更快吗?”。这些问题让学生发现这个似乎已经了解的现象中原来还有不了解的内涵,于是重新激发出兴趣,进而动脑动手解决问题。

现象本身有的时侯很普通,不一定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我们该怎么利用这种现象呢?这就要从中设置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发现普通的现象里原来还有不明白的内在的规律。现在有些老师爱用很刺激的现象来导入新课,但导入之后就把它仍一边去了。课堂上运用物理现象的目的不仅是培养观察能力,还要能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探索过程,这才是最重要的。

学生对教师准备的现象是否感兴趣,这是教师事先就应考虑的。但在刚步入新课改时,我们对学生学情的判断往往还是根据以前学生的了解。可是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加上现在的学生经过了初中的课改,知识和能力基础都不一样了。加上各学科都在做课改,比如英语和语文都引入了大量的科技阅读文章。这使得学生在学习新概念和规律时的生活经验基础、初中学习的侧重点、其他学科的知识储备都和以往不一样了。这就使得我们原来的“备学生”失了准头。不是用的现象让学生不感兴趣,就是讲的现象让学生完全不了解,一头雾水。

“备学生”还要考虑到自己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比如城里的学生和农村的学生,他们接触的环境不同。那么我们用来引发问题的现象也要有所不同。高一必修课阶段,学生遇到的现象有一些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如受力,运动,还有像自由落体、超重失重和离心现象等等。不过现在的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挺多、知识面也很广,学生也有很多在课外书籍里读过像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故事,在广播电视中看到、听到过太空探索中的超重失重现象,生活、游戏中也体验过离心的感觉,这些对他们其实都已经不是全新的了。但从刚才这个自由落体的案例来看,即使学生已经通过生活经验或是物理实验知道了这个现象,也都只是一些直观的感觉,还有复杂性、模糊性;现象的本质还不一定都凸现出来。教师要帮助学生排除各种干扰性的次要因素,才能认清物理现象真正的本质。

二、尊重学生的感受、正视学生的疑惑,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觉”

在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中,还经常存在错误经验和认识的负面影响。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教学案例视频片段2(离心力):

学生们都觉得用离心力来解释离心运动很顺,平时似乎都感觉到有离心力存在。教师首先让学生们通过实验去感觉离心力,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这种感觉,明确这种感觉的实质。然后再重新寻找离心力,从而发现其实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并没有收到离心力的作用。

我平时在教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时候,很多学生会提出“离心力”这个概念,把它放在对圆周运动物体的受力分析中。特别是解释离心运动的时候,他们觉得用离心力来解释很顺。因此我刻意设计了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搞清楚原来我们的感觉错在哪里,究竟要如何研究这个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感受、正视学生的疑惑,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觉”。只要教师能够正视这一点,不是用自己的说教来让学生死记硬背规律就可以了。刚才葛老师的分析中体现了教师对于错误的生活经验的处理方法就是要着力从根源上挖掘得到错误经验的原因,彻底解决心中的疙瘩,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建立起科学的直觉和经验。

从这层意义上说,学习自然科学的过程也是不断纠正错误,从而累积越来越多科学的直觉经验的过程。同时也能让学生对科学的思维方法建立信心,相信科学能解决问题。如果能这样引导学生的话,就连学生的错误感受也可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宝贵的资源。

三、培养“摆事实、讲道理”的科学思维习惯和态度

是的,这其实也是新课标的学习目标之一,在生活中有很多经验会造成错觉,但个别老师如果怕麻烦,只让学生死记硬背,要求学生一味地“排除生活经验干扰”,甚至“答题时都要与直觉相反”!而不是真正去剖析错觉形成的原因,那就会造成学生一种错误的思想认识,认为“学物理就就是死记概念,绝不能联系实际”,可见这种讲法是不妥的!说得重一点,会让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发生扭曲!教学案例视频片段3(惯性):

学生们都记住了惯性与速度无关,但并不理解其中的道理,而且关键是并没有养成“摆事实、讲道理”的科学习惯。在明确要求同学们“摆事实、讲道理”而学生遇到困难后,以类比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领悟原先直觉中的失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出相对科学的比较惯性大小的判断标准。

在惯性的教学中,我经常听到视频中这样的回答:“老师说......”,“书上说......”。看到学生学了两年物理竟然没有养成“摆事实、讲道理”的习惯,我非常遗憾!

学生错误习惯的根子还是在老师!老师们都知道学生错误的原因是:比较惯性大小的科学判据没有建立起来。但是,一般情况老师都认为这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事情,我在教牛顿第一定律,干吗要多讲,于是只要学生记住物理结论。这样物理结论虽然记住了,但是不科学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所以我觉得物理教学有时候不应该过于计较进度,即使不能一下子很完整地得出正确的结论,至少先让学生能从根源上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原因,这本身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

解决这个具体问题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有个类比!当然我们设计的类比最好能够激发学生心理感情的共鸣!

要不要进一步去总结比较惯性大小的完整评判标准,各位老师可以见仁见智。但是至少,“摆事实、讲道理”的习惯,是我们要注意培养的,让学生养成这种习惯,比物理结论重要多了。

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错误感受,教师不仅要自己重视,挖掘其形成的原因,找到解决办法,还要教导学生重视自己的感受,如果遇到感受与课堂教结论的不同,要注意分析原因。教师的处理方法将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学习习惯。

开动脑筋,举一反三,坚持“摆事实、讲道理”的原则,这样能够帮助我们纠正很多生活中的错误经验。

以前我们习惯于注意知识、技能的教育教学,而新课标的总目标里特别提到要让学生“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这就是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新课程标准在具体目标里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3.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4.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可以看出这是新课程三维目标所特别关注的一个方面,也是我们在实施新课程当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方面。

四、让学生真切地体验真实的实验探究过程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但有许多物理现象我们不容易观察到,这时我们就要用科学方法、用实验的方法把这些过程重新呈现出来,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的去体验、去感悟,从中发现物理现象背后的规律,以及它的整个发展过程,直到最后得出结论。我觉得这样才真正符合新课程对物理教学的要求。

多媒体教学刚进入课堂时学生是很感兴趣的,因为动画和音效可以激发他们的热情,不过这毕竟是间接的兴趣,不是对现象本身的兴趣。因此在学生对多媒体课件已经见怪不怪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质疑了。说老师你可以在电脑里做假,我不相信这个规律是真实存在的。

能用简单器材直接显示或者让学生亲手去操作的过程,尽量不要用电脑做很复杂的、背后的处理,学生不知道老师在电脑里后面做什么,雾里看花、莫名其妙。

比如说平抛的教学,以前我们经常用闪光照片来讲解,但闪光照相实验在普通教室里不易实现。现在很多老师会用家用的照相机或摄象机来拍摄平抛实验的视频短片,但是需要老师在电脑里加工处理成类似闪光照片的图片。有的老师在课前处理好了,但学生就觉得不真实;有的是在课上抓紧3、5分钟时间处理,但在这段时间里,学生还是不知道老师在做什么“手脚”。

教学案例视频片段4(平抛运动):

在课前用普通数码相机拍摄平抛运动的视频短片,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联系以前学过的实验原理、方法,来分析研究这一新型的实验记录。学生提出要设法转换记录成每间隔相同时间小球的位置,于是在固定在屏幕背后的一张大白纸上逐帧播放视频片段,请学生合作在大白纸上重新描下“每间隔相同时间小球的位置”;然后进一步观察、测量、计算,研究平抛运动水平、竖直两个方向的分运动。

物理课还是要重视实验,多媒体手段只是一个辅助。对实验我关注的第一个就是真实性,第二就是参与性。我让学生上来描点,这样既有真实感,又有实际体验,这样一个亲手实践的过程、以及做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也是我们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所追求的。

现在很多课堂里不仅有电脑,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还引进了传感器、Dis数字实验室等。这些很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确实给我们的中学物理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新鲜的气息。但是使用这些高科技手段的时候都要注意简单、直观的原则,如果有可能要尽量让学生来操作。这样才能让学生透过手段的迷雾,看到背后的物理内容,才不会产生隔靴搔痒的感觉,真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不过,计算机模拟动画也不是都不能用,我在上万有引力定律、原子与原子核这些内容时都常使用多媒体课件,效果也不错。因为这些现象是比较难在教学课堂里用实验再现的。另外还有一些受地域或季节限制,导致学生平时不易观察到的现象,比如说海市蜃楼等等,也可以使用现成的视频录像。

是的,多媒体不是不能用,只是不能滥用。使用时要注意这样的一些原则:

引导学生多注意观察、积累生活经验,教学时优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能让学生动手实验的不用演示实验替代,能演示真实实验的不用实况录像替代,能用实况录像展示的不用动画模拟。

注意简单、直观的原则,尽量让学生亲手操作或用简单器材直接显示,避免用电脑做过于复杂让学生不明就里的处理。

针对物理现象教学中的疑难和误区,刚才老师们的讨论形成了以下四个要点:

对突破现象教学疑难问题的小结

一是要了解“学情”,根据学情设计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是要尊重学生的感受,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觉”,挖掘其形成的原因,从根源上纠正错误的直觉,使学生形成对物理现象的正确认识。

三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摆事实、讲道理的科学习惯、态度。

四是尽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物理实验、录像、多媒体等手段,尽可能真实地展示物理现象;尽量让学生深入参与物理探究过程,获得真切的体验。

二、关于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疑难问题

1、按课程标准把握好物理现象教学的要求尺度

刚才我们讨论了现象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虽然是建立在现象基础上的,却高于现象,是从现象出归纳抽象出来的。学生即便观察到了物理实验现象,有了正确的生活体验,也不见得就能从中了解物理的规律和概念。

其实对于物理现象的认识有一个标准,一般来说真正认识物理现象要达到这样三项要求:第一是要认清物理现象的关键特征;第二是要明确出现该现象的条件;第三是根据我们教学的不同要求,有些还需要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其实许多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教学过程的阶段性、把握好教学的节奏感。我们要了解课标对高中该阶段学生的要求,对深度、难度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比如多普勒效应,课标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感受多普勒效应。解释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原因。”可是如果真要解释它的原因,还是挺困难的,因为它表现出来的是波的频率的变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什么困难呢? 教学案例视频片段4(平抛运动):

在认识了多普勒现象后,请学生读书学习其成因,结果学生遇到困难。于是鼓励学生联系已有知识,提示学生“频率”相对抽象,周期会更好思考。学生分头讨论研究各种情况,最后由学生汇报研究情况。

这个处理是借助学生比较熟悉的概念、规律来解决问题,把频率的问题转化成了周期和波长来解决。因为时间和波长都比较容易通过示意图表现出来,这个图其实类似于学生熟知的追击和相遇的图。在解释物理现象产生的原理比较困难的时候,还有些办法,比如可以做一些顺序的调整、或者补充过渡。老师可以先降低尺度,再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探讨。还可以转换思维焦点,帮助学生间接地认识这种物理现象。

2、重视概念的物理意义,注重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提出新概念的过程和目的,使学生在建立概念的过程中受到物理思想与方法的熏陶。

学生经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死记硬背,不理解物理概念的实质。比如加速度、电场强度或是磁感应强度的概念。

其实理解掌握物理量,应该把这个物理量的意义、用途放在第一位,而定义式的记忆放在第二位,定义必须能正确地实现它的用途,否则定义就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

要让学生理解物理量的意义,在提出一个新概念时就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物理量。

比如说动量,已经有了速度、有了动能,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动量这样一个物理量呢?它与速度、动能相比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呢?在这样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我举一个关于磁通量概念建立的案例: 教学案例视频片段5(磁通量):

在初中“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的知识基础上,又发现不切割磁感线而“改变穿过闭合线圈的磁感强度”也能产生感应电流。于是引导学生将两种过程形象化(画出磁感线),从而能比较(用多媒体动画辅助)发现两种过程的共同特点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感线条数发生了变化。这才是闭合电路产生感应电流的充要条件,为此方才有必要定义一个新物理量:磁通量。

不少教材都把磁通量安排在磁场一章进行教学,为电磁感应的教学做准备。但是学生不理解已经有磁感强度了,为什么还要这样生硬地引入这个新概念,学习被动,效果不好。

其实很多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同时得出的,磁通量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我们还可以再回头看看牛顿这个单位的得出过程,还有动量与动量定理的分析,也都类似。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必须引出新的物理量,才能更准确、更简洁得表述所发现的规律。这就是为什么在新课程的标准中强调过程与体验的目的。

3、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公式背后的物理道理,体会公式中每一个量的物理意义。

初中学生都学过“功”,我觉得高中我们一开始就应该给学生强调功是能量转移转化的量度,利用这一点,我们才能帮助学生突破很多疑难问题。

2006年的高考有这么一道题:人下蹲以后再跳起的过程中,地面对人有没有做功?

很多老师都很疑惑:人在力的方向上是有位移的,为什么结果地面对人向上的支持力却没有做功呢?

如果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求学生优先掌握“功是能量转移转化的量度”,而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死记“W=Fscosα”,那就不会轻易被考倒了!因为人跳起来的过程增加的能量显然不是地面给的!

不过我们还得要考虑一下:它不做功,从“Fscosα”怎么理解?应该如何来修订我们定义中s的含义,才能够满足量度能量转移转化的要求呢?这时候我们可以仔细考察一下,人从蹲着到跳起来的过程中,人的重心确实是有位移的。但是我们更要关注的是什么?地面给人的作用力作用在哪里?作用在脚底!在我们站(或)跳起来的过程中脚底有没有位移?显然没有!

跳起来脚离地以后,脚底是有位移,但这时地面对人的力却没了!

可见我们应该让学生理解“Fscosα”中这个s应该是受力质点的位移!

在高中课程标准的第四部分有一个实施建议,其中第二点特别强调要:“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关注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对于高中的教学,不仅仅是动手做实验才叫科学探究;深入地思考一个物理现象、物理过程,从中发现物理规律,只要这个规律的发现是学生自己通过亲身的体验和通过自己的思考最后得到结论,我认为它都是属于探究的过程。

高中物理教学相对于初中,更强调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这是高中物理跟初中物理的一个明显的区别;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物理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教育价值!

4、把握规律所反映的真实的物理过程、物理背景,体会其适用条件;在生活中观察、在探究中感悟复杂的物理规律。

许多学生学物理,没有注意到物理规律跟数学的差别,仅仅认识物理规律的数量关系,把物理的公式当成数学公式来理解,没有把握住规律所反映的真实的物理过程、物理背景,当然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物理规律。

有一个特别容易混乱的因果关系,就是变压器的规律。变压器涉及到的物理量比较多:原线圈、副线圈的电压、电流、功率等等。原线圈电压决定副线圈的电压,这个关系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问题不大。但是电流和功率恰恰相反,是副线圈的功率、电流决定了原线圈的功率、电流,这和学生的思维习惯完全相反。这是一种量出为入的关系。这种情况就要耐心地帮助学生理出其中的“因果关系链”,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还有一些更复杂的情况,物理量之间不是因果关系,更加复杂,学生就感觉更难了。

比如功率、力和速度的关系:P=Fv,就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互相牵制的关系。我们经常讨论说功率一定的时候速度越小力越大等等,其实功率一定本身就是个不容易实现的条件。我们用力推墙,墙不倒,可见并没有因为速度等于零,推力就会无限大,恰恰是因为速度为零导致输出功率等于零了。

掌握这个复杂的规律,应该要帮助学生尽量认识生活中实际的例子。比如用变速自行车,可以让学生骑变速自行车试两种特殊过程:

一种是挂高速档低速上坡,他肯定感觉到脚踏几乎踩不动,跟刚才讲的推墙类似,心有余而力不足,有能量但是输不出来;

另一种是挂低速档高速下坡。这时候人飞快地拼命踩脚踏,但基本上是空踩的感觉,大量的能量都消耗在身体内部了,根本没有输出给自行车。

刚才葛老师讲的骑变速自行车的两个特殊情境,就像是电池的输出功率:外电路断开的时候电池有能量但是没有输出;外电路短路的时候,大量能量都损耗在了内电阻上,也没有输出。

物理世界的规律真是出奇的一致、和谐,学好物理可以举一反三,但前提是要自己真正去思考,领悟科学的思想方法。

针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老师们的讨论形成了以下四个要点:

对突破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疑难问题的小结

1、遵循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原则,把握好概念教学的节奏。

2、注重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过程,了解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建立概念,归纳规律的过程中受到物理思想与方法的熏陶。

3、帮助学生了解物理规律与数学规律的差别,正确理解物理量的含义和公式背后的物理关系。

4、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体验和感受物理规律,帮助学生认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了解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作业:

(1)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分子热运动的现象?

(2)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3)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电动机的电压、电流、电热、电功等相关物理量间的关系?

高中物理新课程远程研修 专题七第一讲--高中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案例剖析

第四篇:高中新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

高中新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开发

摘要:21世纪初期,教育者似乎不能把握所发生的事件对于他们世界的意义。他们必须马上清醒过来。没有什么比缺乏教育目的更加危险。因而需要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旨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当前,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因而实行高中的新课程改革就能事半功倍。新课程改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运动;校本课程开发是新课改的一部分,是对新课改运动的反思,是一种基础创新,贴近实际。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过去,中国所实施的是“一纲一本”高度集中的国家本位课程开发模式和课程管理体制。自教育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之后,地方获得了部分的教育管理权限。80年代后期开始在部分地区,如上海、广州、浙江等地实施地方课程开发;1999年元月,教育部颁布“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0年春开始正式启动素质教育工程的核心工程: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动了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学校在课程方面有了部分的决策自主权校本课程开发于是引起了部分学者政策制定者及校长和教师的关注。

教育改革是为了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新课程内容遵循了“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三大基本原则。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是“设置多样化的化学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一、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也是为了突出课程对学生主动发展的促进功能。课程是制约学生

主动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课程观念中,课程似乎只是传递知识的载体和工具,是师生授受知识的媒体,是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手段 ,似乎学生是否能学得主动、学得生动、学得活泼主要依赖于教学过程。新课改主要还是希望凸显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改过去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现行的新课改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路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三、新课改应该注意的问题:

1、新课改不应过分地强调学科的知识结构,而应该从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来关注知识。中央集权的课程开发机制固然能够开发出高品质的课程,但是国家课程开发中心从事课程开发的专家脱离课程用户,不能激起教师将其教学习惯改变到确保新课程计划成功所必须的程度,失败也就在所难免。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开发出的课程适用于少数尖端使用者,并不适用与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

2、新课程标准是新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真正研究过新课程标准的老师很少,对新课标的了解主要来自听讲座、参加培训或阅读报刊等。许多教师只重输入,而忽视输出,忽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以及学习者的输出对教学的积极反馈作用,从而产生教学中输入与输出的严重失衡,造成教学

费时、低效现象。另外,教师、学校、家长与学生注重短期目的,即应试效益,关注考试成绩,这是应试教育留下的弊端。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异军突起: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 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其中,又以学生潜能的多样化发展为终极追求。【1】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遵循开放性、多样性、时代性、探究性和师生选择性的原则,支持教师根据学校教学的特点和总体规划,在国内外现有理论上进行创新,在对国家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进行延伸的基础上实现课程开发。

如果要更好地满足广大课程使用者的需要, 只有“基层创新”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即只有教师积极参与他们自己课程的开发, 才能使所开发课程在学校真正扎下根来。校本课程开发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教研水平,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个性化、多样化人才,有利于创办特色学校。因此,在许多国家的课程改革中都把其作为重要的改革内容,并取得了不少的成功之处。新世纪以来,校本课程开发在国家政策推动下逐渐走进了我国中小学,成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潮流。

只有教师和学生才知道什么样的课程适合什么地方的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给教师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师不仅要知道如何教书,现在还要知道如何编书。当然,如果教师被授权参与编写教学材料,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还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

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要注重与实际结合。如在进行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时,根据国家课程理念的要求,以地方史为主要内容,在教学上与历史国家课程紧密结合。

五、如何处理好新课改与校本课程开发?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在处理好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课程开发。国家课程是目前我国众多的高中使用的主要教材,并且也是我国进行高考选拔人才的依据,因此在高中教学中,其主导地位是不能改变的。即使在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中,国家课程的教学主导地位也是要得到保证的。在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提出“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赋予学校合理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的权力”。这就明确说明了实行课程多样化是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但这种多样化是为学校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而进行的,因此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时候,必须在保证国家课程实施的前提下来开展。正因如此,有人就认为国家提倡新课程改革,实行课程多样化,但目前的高考制度不改革,什么课程改革都难以展开。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就必须改革现在的高考制度。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高考并不矛盾,关键在于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为此,必须做到两点:一是校本课程开发以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对其要求进行认真的学习、消化和理解,将其所提出的课程理念转化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这样就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提供了

课程理论保证,避免了校本课程开发偏离国家课程的方向;二是校本课程的内容必须根据国家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来进行,这样既有利于保证国家课程的实施,又有利于校本课程的运用。【2】

总结:

高中新课改和校本课程开发都不是一时的突发奇想,而是一个不断循序渐进的研究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高中新课改应该在国家制定一个大的方针政策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基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我们应注意加强新课改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 在与世界先进课程理论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对话的基础上, 消化和汲取国外课程开发的经验教训, 并结合我国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本土化改造,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课程改革作出贡献。【3】当然,新课改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形成一些文本文件,而在于使得每个学习者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允漷, 夏雪梅.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 2004,(03)

【2】赵登明.新课程改革与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J].历史教学,2006,(02).【3】吴刚平.“ 新课程运动”与“ 校本课程开发”的此消彼长及其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4)

第五篇:谈高中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模版]

谈高中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田强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美术模块化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实施新课程,落实新课标要求,必然牵涉到一个课程问题,那就是怎样才能开发好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

何谓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互连网、教师的知识等;社会事件是很好的课程资源。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如教材、学科知识等。

课程资源不是课程本身,但对于课程则意义重大。必须对课程资源进行识别、开发、加工和利用,才能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形成课程要素,进入课程。课程资源是新的以学生为本的课程得以实施的支持环境,没有与新课程相匹配的课程资源,多样化的课程将无法变成现实;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课程改革的目标,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求知欲、学习兴趣、情感与态度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打破传统单一的课程观念,确立与学习化社会相适应的课程观念,从而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条件保障;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资源保证,为课程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多层面标准的实现提供可能性;为学生探究性、开放式、合作式学习提供支持系统;为在家庭、社区、社会范围内开发新的教育与学习资源提供途径、方法和范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有助于唤起人们的课程资源意识,提高人们对教育、学习的认识,发挥校外社会教育场所和设施的教育作用,有利于拓宽学校教育的范围,加强学校教育在教育内容层面上的与社会各个系统的联系;有利于学校教育树立大教育的观念,从而确立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探寻校内外教育相结合的途径,为真正建立学习化社会,提供必要的观念性准备。可以预见:在教育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不但会在教育领域内引发一场教育观念的变革,而且会使全社会的教育意识、教育观念有一个提升,为学习化社会的来临奠定基础。模块教学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提出更加迫切的需求

课程资源本身就蕴含并体现了某种教学方法。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将极大地拓展现有的教育内容,还将直接导致教育方法的变革。新的课程资源的引入会带动教育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革;课程资源的丰富,特别是新兴课程资源会有利于推动现行教育模式的改革,学生的主体性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等将有全新的发展;对于改进传统教育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具有促进作用,从而丰富课程的类型、种类;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成了我们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课程意识。

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课程意识是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意识。其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价值张扬的意识,是师生创造力彰显的意识。(《课程意识与教学觉醒》王一军)。

多年来,我们很多美术教师认为课程即是所教的教材,教学即是教教材、再现编者意图的过程。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课程不仅仅是由专家编制、教师执行的静态的文本状态,它还应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创制的鲜活的、发展的活动形态。由此我们认识到,课程资源也不应该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应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改进、变化、更新。例如,现在的美术教材的模块化、内容的多样化,无不体现着这种思想。新的课程理念也要求我们,高中美术课要改变过去注重教科本,注重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单纯依赖书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的课程提供环境。因此,只要是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易于接受且能达到甚至超过原有课程内容作用的资源,我们都要去使用。所以,课程资源应不断地贴近学生生活,拉近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我们应跳出书本,走出课堂,在校园、社会、大自然中,去发现、去寻找。从而提炼出更适合于美术学科教学的新资源、新内容。

第二、发挥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的作用

一、正确认识和利用教材。

教科书是在学科课程的范畴之中系统编制的教学用书,它集中反映了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教育理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种将教科书视为惟一绝对的教材的传统观念和行为是不恰当的,而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轻视或放弃教科书的任何观念和行为同样是不恰当的。(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然而,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本身结构单一和落后时代。就教材内容而言,具有“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的特点。其中汇集的信息,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均可视作塑造学生、使之得到能动发展的很好的资源,而且这种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的,它的价值是在“创造性”使用的过程中显现的。因此,不论是教材的编者,还是教材的使用者,都要在“如何使用”好教材方面多下功夫,才可能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为“我”服务,为“育人”服务。

教材是一种文本。文本教材自然不可缺少,但我们决不能把学生局限在书本之中。况且文本教材都有其局限性。以高中《美术鉴赏》(人教版)为例,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两大块面:中国美术和外国美术部分,设计的教学时间、篇幅各占50%。就中国部分而言,重点突出了新《课标》关于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符合新课标的理念。但就外国部分而言,除了用极少的篇幅(只有一课)外,其余讲的几乎全是欧洲美术,如果学生要问非洲的美洲的等其它地区的美术呢?或者即便学生不问,但很显然,如果单凭教材,学生就会得到一种信息或暗示:世界文化除了中国,就是欧洲了。文化的多元性如何体现?这是一个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对课程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开发和利用就显得特别重要。解决不好,学生很容易成诸如我们常说的“欧洲中心论”、“绘画中心论”等印象或概念。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课程的知识,挖掘潜藏在课程的内在信息,比如讲毕加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注意非洲的、东方的艺术;讲后印象主义如高更的绘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土著艺术等,在此基础上还可进一步讲各种艺术、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让学生认识到艺术、文化的多元性。

这说明,一方面,我们要确认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教材在教

学中的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又必须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做教科书的主人,而不是教科书的奴隶。白璧微瑕,再好的教科书也会有局限性,也会有不适应性。这都需要教师去补充、去创造、去升华。

二、充分利用显性的课程资源,发挥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主体作用。显性的课程资源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如:校内的美术教学设备、器材、图书等;附近的图书馆、当地的文物资源、网络资源等等。既具趣味性,又有知识性、生活性的材料资源更为开发美术课程所必需。《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开发适合于本地区学生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1、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我校充分发挥依托中山大学、共享大学资源的优势。我校经常邀请学者、教授来我校讲学,形成了讲座课程,成为我校教育的特色之一。就艺术教育而言,中山大学艺术系、广州美术学院的老师是我校的常客,同学们受益匪浅。

2、利用网络资源。网络不仅是课程资源共享的手段,而且它本身就是一座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课程资源库,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和交流、共享的重要平台。

3、因地制宜开发新课程资源,学校开设的美术兴趣小组、美术活动课、选修课,和各种活动如艺术节、漫画节、科技节、开放日等,都是课堂的延伸,只要组织得当,都是可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4、创建新型的课堂和教学模式,寻求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三、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条件,发挥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的需要、思考、兴趣、疑惑、情感及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也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根据研究表明:最接近学习者的基本的社会系统包括家庭、伙伴群体、朋友及其他与学习者联系多而且关系密切的人。而不是教师、学校。所以充分地、正确地利用这个系统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起到更好的作用。

高一(4)班一学生,其父是珠影厂的摄影师,从小耳睹目染,他本人的摄影水平也很高,这就是很好的课程资源。请他做小老师上摄影课,效果比我好;现在的中学生爱画、爱看漫画,但分不清优劣,甚至影响学习和思想。高二(3)班有一学生,漫画水平相当高,请她组织学校的漫画活动,举办漫画节,用健康的内容、漂亮的画面感染学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问题,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上《现代建筑》(人教板《美术鉴赏》)一课,同学们就《流水别墅》这个建筑发生了争论,先后有四五个同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同学们的观点、思考在这里交流和碰撞,然后又会产生新的思考和新的观点。

后记:美术新课程不只是传统的“文本课程”,而是能够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的“体验课程”。想起我最初接触到高中美术新课程,光是看到模块的内容就傻了眼,好多内容我们自己也是门外汉,怎么教好学生?再想起从前的美术课,我一个人卖力地唱独角戏,学生爱上不上,弄得学生没兴趣学,老师也没兴趣教了。好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课程理论给我们指明了方向,镜头1:油画为何物?请来广州美术学院青年油画家罗奇现身说法。镜头2:老师,什么是行为艺术?能给我们讲讲吗?

镜头3:艺术节,中大、暨大艺术系教授给我校师生做《中国书画艺术》专题报告,并当场与同学们同台献艺、挥毫表演。

镜头4:欣赏课上,同学们就一件作品产生了长时间的争论,尽管打乱了计划,但我和学生们都觉得这节课上得很投入也很开心。

镜头5:春游,同学们在游玩的同时,不忘学习任务,完成了摄影艺术的体验。回来之后,几个同学自发地办了小小摄影展。

镜头6:下课铃声响了,正准备走出教室,一个学生叫住我说,老师,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陈逸飞和他的画?我说行啊!旁边一个学生也跟着说,对了最近我在网上看到还有一个姓陈的画家,是清华的,辞职了,是怎么回事?我说,这两个人都是当代著名的艺术家,你们想了解他们和他们的画,很好,我们下一节课就上这个内容,当然你们也可以先准备这方面的资料。

„„

我校高中的美术教学逐步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参与的格局。

2005.5

下载高中物理课标培训 专题八: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第二讲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物理课标培训 专题八: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第二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