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硅说课稿

时间:2019-05-14 10:3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硅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硅说课稿》。

第一篇: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硅说课稿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一课时)

高一年级 杨 慧

本课时二氧化硅的学习既能体现元素存在的普遍性,又能体现应用的广泛性和时代性,既有亲近感又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的认识。

本课时位于教材的第四章第一节,重点介绍二氧化硅和硅酸。新教材在内容安排上突破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有关的物质,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常见物质,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充分体现元素化合物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具备有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同时又都乐于展示自我。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着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与乏味感。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说出硅的重要化合物二氧化硅及硅酸的主要性质。知道硅酸钠的重要性质和用途。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二氧化硅的性质,通过对硅胶用途的分析,得出相关性质,最后探究在实验室制得硅胶。学生知道二氧化硅和硅酸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化学的实用性,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二氧化硅的性质;:硅酸的性质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1)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水晶、玛瑙、建筑用砂、光导纤维等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总结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

(2)采用对比法,启发学生结合已有的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学习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让学生懂得温故而知新,同时为今后学好元素周期律基础。

(3)通过资料搜集、自学讨论等方法,启发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探究的能力。

第二篇: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硅教案

硅及其化合物

一、硅(silicon)单质

1、存在形态: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种同素异形体

2、晶体结构:正四面体形

3、物理性质:灰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熔点高、硬度大、质脆、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好的半导体材料。

4、化学性质(1)常温下的反应:

非金属单质:Si+2F2==SiF4

酸:

Si+4HF==SiF4↑+2H2 ↑

碱:

Si+2NaOH +H2O == Na2SiO3+2H2↑(2)高温下的反应:

Si+O2 高温 SiOSi+2Cl2 高温 SiCl4

5、硅的制备(1)工业上制粗硅

SiO2 + 2C(2)由粗硅制纯硅

Si+2Cl2 高温 高温

Si+2CO ↑

石英砂

焦炭

电炉中

粗硅

SiCl4

SiCl4+2H2 高温 Si+4HCl 二、二氧化硅和硅酸

1、二氧化硅(SiO2)(1)存在SiO2 是硅的重要化合物。地球上存在的天然二氧化硅约占地壳质量的12%,其存在形态有结晶形和无定形两大类,通称硅石。

(2)用途 结晶型:石英 玛瑙 水晶。

无定形:硅藻土

①、制光导纤维

②、石英玻璃制化学仪器

③、石英表、石英钟 ④、水晶制光学仪器和工艺品

⑤、玛瑙制精密轴承和装饰品

(3)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的固体、不溶于水,纯净的SiO2 晶体无色透明(4)结构:空间网状结构(5)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不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与强碱反应 :SiO2+2NaOH==Na2SiO3+H2O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CaO

高温 CaSiO3 与HF的反应:SiO2+4HF==SiF4 ↑+2H2O ○3 弱氧化性:SiO2+2C○

高温 Si +2CO↑

(工业上制粗硅)高温 4 与某些盐反应:Na2CO3+SiO2○

Na2SiO3+CO2↑

CaCO3+SiO2高温 CaSiO3+CO2 ↑(工业上制玻璃的主要反应)[思考与交流]

1、实验室为什么不用玻璃瓶盛装氢氟酸?

HF能腐蚀玻璃,因此,盛装氢氟酸不能用玻璃试剂瓶而要用塑料瓶。

2、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用橡胶塞而不用玻璃塞?

NaOH溶液能与玻璃中的SiO2 反应生成Na2SiO3,使瓶塞部分粘结而无法打开。因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要用橡胶塞。

2、硅酸(H2SiO3)硅酸是一种比碳酸还要弱的弱酸,它不溶于水,不能使指示剂变色,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固体。

A)H2SiO3也是一种很弱的酸,我们也可以用硅酸盐来制备硅酸。Na2SiO3+2HCl==2NaCl+H2SiO3 ↓

Na2SiO3+H2SO4==Na2SO4+H2SiO3 ↓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

(酸性

H2SiO3 < H2CO3)

B)如果对硅酸加热,其可以分解生成SiO

2H2SiO3

△ H2O +SiO2

三、硅酸盐(silicate)

1、定义: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所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

硅酸盐结构复杂,一般不溶于水,性质很稳定。最简单的硅酸盐是硅酸钠。

2、硅酸钠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或泡花碱。(2)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不能燃烧,不易被腐蚀,热稳定性强

3、表示方法:

原则:金属氧化物(较活泼------较不活泼)找组成元素

○2 写成氧化物的形式 方法:○3 原子个数比不变

○4 检查有无遗漏

○硅酸钠: Na2O·SiO2 石棉:3MgO·CaO·4SiO2 长石:K2O·Al2O3·6SiO2 普通玻璃:CaO·Na2O·6SiO2 黏土:Al2O3·2SiO2·2H2O 4 传统硅酸盐材料,具有特殊功能的含硅物质。

水泥 黏土 玻璃

石英 陶瓷

第三篇: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钠说课稿

金属钠一节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钠》是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第一节,包括钠的性质和用途;通过对“钠”这种代表性元素的学习,旨在向学生介绍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能为后面金属元素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能为“物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率”的学习提供丰富的金属的感知性质。在高中化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本节是金属这一章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主要学习其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保存方式及其用途。这一节即从这几个方面来学习钠单质的性质。

2、教材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以及本节的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金属钠的重要性质和保存方法,了解钠的主要用途。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己做实验和相互讨论,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钠的化学性质

二、教法学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教学特点,结合学生敏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又具备了一定实验操作能力的具体情况,将教材中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来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的教学法施教。要求学生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获取一些化学事实,通过思考、讨论、归纳出性质,这样的教学法能够把验证性的实验变为探索性的实验,把注入式教学变为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求知的快乐,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而采用实验的方法对难点突破,能加深学生印象,记忆更加深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力是大纲要求的四大能力之一。让学生做实验,目的是强化实验基本操作,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能见度。学生亲自用小刀切开一块金属钠,观察表面情况,然后将一块用于燃烧;另一块投入水中,并且滴入酚酞试液。钠燃烧的火焰是黄色的,非常美丽;钠与水反应非常剧烈,滴入酚酞试液后呈玫瑰色也非常美丽,这是可以提醒学生“美”无处不在,在我们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也可以感受到美的存在,这时学生非常高兴和激动,此时提醒学生记录下所观察到的现象,使学生学会正确观察事物的方法,深刻意识到实事求是、严禁治学才是科学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把思考题和实验中的观察要点制成幻灯片。

2、准备好学生实验用品:烧杯、Na、小刀、酚酞、镊子、石棉网、酒精灯、铁架台、滤纸。这节课在实验中进行。

(二)、教学过程

1、从复习引入新课,让学生回忆初中学的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从原子结构特点引入教学。导出钠容易失去一个电子,是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具有很强的还原性,使学生对钠的化学性质有一个大体、初步的印象。明确这节课用实验验证上述推断。

2、检查学生实验操作的预习情况,钠的取用,镊子夹取,用小刀切一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剩下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明确这节课要做的实验钠在氧气中燃烧,钠和水反应。

3、实验前再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特别强调由钠引起的火灾不能用水熄灭,要用细沙。

4、实验阶段

具体做法是:将幻灯片上的思考题和实验观察要点给学生展示出来。

A、钠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观察要点:颜色、光泽、沉在水底还是浮在上面?是否熔化?硬还是软?

B、钠具有那些化学性质

观察要点:(1)在空气中,Na有何变化,受热后,又有怎样的变化,从火焰的颜色、生成物的颜色进行观察。

(2)与水反应时,钠静止不动吗?有声音吗?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呈现什么颜色,点燃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

在学生明确了观察角度和要点后,让学生开始做实验,然后请同学回答观察到的现象,但通过自己的眼睛、耳朵等器官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些化学事实,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某些方面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对实验中自己没有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无法解释的问题,他们期待老师的讲解。

3、分析总结:最后按钠物理性质、钠的化学性质、钠的保存和用途进行总结。

①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熔点、密度、硬度

②钠的化学性质

4Na+O2=2Na2O2Na+O2=Na2O22Na+2H2O=2NaOH+H

2③钠的保存、用途

总结钠的保存方法,应紧密结合其性质,并提醒学生钠的保存方法及理由,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结合钠的性质来理解记忆,逐步克服死记硬背的机械式学习方法。在总结Na的用途时,指出强调Na、K合金在原子反应堆里作导热剂,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作用于社会的情感。

4、作业:教材49页1、2题,巩固教学知识,达到教学目标。

四、板书设计:采用提纲式,简洁明了。

整个版面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左、中两部分用于书写教学提纲,右边部分用于举例子。

五、教学反思与讨论

认知心理学家帕伯特比喻说,传统的指导式教学也可能会以游戏的方法教九九乘法表,但是构建式的教学需要将创造和发明“游戏规则”的挑战交给学生的勇气。这节课我努力将学生推到“舞台”前,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思维为中心,在实验中通过观察——讨论——总结——归纳完成学习任务。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

必修《化学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初中化学主要根据物质的组成介绍了物质的分类,如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将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在初中化学学习基础上,高中化学介绍了物质的简单分类法——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分类的标准侧重于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化学物质及其性质,帮助学生树立分类思想,进一步形成分类观。

一、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的知识断点

初中化学中,有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的概念及其跟酸或碱反应的性质,在本节有关氧化物的分类和以后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需要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概念,对此,初高中教材均未涉及,需要补充。

关于几种常见的酸及其分类,初中只要求几种常见的酸,知道是强酸还是弱酸,不要求从电离的角度去认识酸,也不要求从离子的角度去认识酸的通性。而高中则要求从电离的角度去认识酸,从电离程度去理解强酸和弱酸,从H去感受非氧化性酸,从硝酸、浓硫酸去感受氧化性酸。为此,教学中应补充酸的其它分类,如含氧酸和无氧酸、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强酸和弱酸、氧化性酸和氧化性酸等、应该让学生知道盐酸>醋酸>碳酸。

关于碱,初中只要求几种常见的强碱,如NaOH、KOH、Ca(OH)2等,不涉及弱碱,但简单介绍NH4的检验。

关于盐,初中也只简单介绍了几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可根据酸跟碱是否完全被中和分类但不作要求,没有正盐、酸式盐的概念,学生虽然初步认识了盐的组成,但是对盐的性质知之甚少。而高中则要求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盐进行分类,从物质的组成认识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和复盐,从物质的溶解性认识盐可分为可溶性盐和不溶性盐,在盐类的水解中,还可以从盐所对应的酸、碱的电离能力来分类等。学生很清楚盐分为可溶性盐和不溶性盐的依据,但对于哪些盐可溶、哪些盐不溶可就迷糊了。

在初中已学溶液、浊液的基础上,高中介绍了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及其性质。在分散系的认识基础上,高中要求重新认识溶液,了解溶液的组成。微粒大小是分散系分类的依据,也是影响性质的一个因素,微粒大小是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

二、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知识断点的突破 1.关于氧化物分类的教学

建议在课本P25实践活动1中,设计下列问题,实行渗透性衔接教学。(1)带领学生回忆CO2和CaO的化学性质,并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从CO2和CaO分别与酸或碱的反应不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酸性氧化物 和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并整合归纳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通性,(3)SO2是酸性氧化物,请写出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

(4)什么叫两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写出Al2O3分别与H2SO4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关于分散系及其分类的教学

建议充分利用初中原有的学习情景素材,找准知识的衔接点进行教学。(1)多媒体展示白云、晨雾、灰霾等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结合食盐、酒精、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讲解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等概念。(3)展示FeCl3溶液、Fe(OH)3胶体、Fe(OH)3浊液三瓶样品,提出问题: ①你能判断出哪瓶是浊液,哪瓶是胶体,哪瓶是溶液吗? ②你知道溶液和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③演示实验:用光束照射上述三瓶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④你能知道溶液和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吗?

播放有关胶体渗析的实验录象,得出结论。讲述化学史,胶体的概念水到渠成。介绍生活中常见的胶体。

(4)重新定义溶液和浊液,分析溶液、胶体和浊液的组成。(5)演示实验:Fe(OH)3胶体的制备。讲解实验的操作及注意事项。(6)归纳胶体的性质、检验和提纯,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丁达尔效应。

第二节 离子反应

高中化学要求从本质上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解决离子大量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离子检验等问题。

一、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的知识断点

初中化学介绍了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高中化学中元素化合物的基石。高中要求站在类型通性的高度去理解复分解反应,从离子反应的角度去理解复分解反应,由于初中不需要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和盐等概念,不要求酸、碱和盐的通性,对复分解反应的认识学生仅限于死记硬背几个具体反应,因此,面对高中要求的徒然拔高,需要帮助学生整合归纳酸、碱和盐的通性,需要加强化学方程式的训练。

初中教材上设计了几种常见物质的导电性实验及结论,分析解释酸溶液、碱溶液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但是对这些初中都不作要求,需要在思想方法上、知识上及时衔接。

碱和盐的溶解性、强酸和弱酸是学习离子反应的基础。

二、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知识断点的突破

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导电

(1)实验:盐酸、硫酸、硝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KOH溶液、乙醇溶液的导电性

(2)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回答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归纳出电离的概念。(3)动画模拟HCl、H2SO4、HNO3、NaCl在水溶液中的电离(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及注意事项、电荷守衡(5)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归纳出酸、碱和盐等概念。(6)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通过实验或具体反应,引导学生归纳酸碱盐的分类及其性质,并解释酸溶液、碱溶液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

(1)酸的分类及其性质 ①分类:

a.从组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含氧酸和无氧酸 b.从电离出氢离子的数目: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c.从电离能力:强酸和弱酸,7种强酸、盐酸>醋酸>碳酸 ②通性:

a.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b.与金属发生反应:置换反应

c.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d.与碱反应:酸+碱→盐+水

e.与盐反应:酸+盐→新酸+新盐(强酸制弱酸)(2)碱的分类及其性质 ①分类

a.从溶解性: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 b.从电离能力:强碱和弱碱,4种强碱 ②通性

a.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b.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c.与酸反应:酸+碱→盐+水 d.与盐反应:碱+盐→新碱+新盐(3)盐的分类及其性质

①分类:从酸跟碱是否完全被中和:正盐、酸式盐、碱式盐 ②通性

a.与某些金属反应:置换反应

b.与碱反应:

c.与某些酸的反应:

d.与某些盐反应: 3.盐的溶解性

a.钾盐钠盐铵盐的溶解性

b.硝酸盐的溶解性 c.氯化物的溶解性的溶解性

d.硫酸盐的溶解性 其它盐的溶解性(如亚硫酸盐、硅酸盐等)可在相关章节中介绍。4.酸式盐的性质可在钠的化合物中专门性衔接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化学从得氧失氧的角度介绍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高中化学要求多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其要求是①有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等概念;②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③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即从得氧失氧的观点过度到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再上升到电子转移的观点。

一、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的知识断点

化合价是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只有从本质上理解化合价,才能将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转移建立联系。学生熟记元素的化合价,并能很快标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是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而初中化学的要求是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并书写常见物质的的化学式,不讲化合价的概念。对此,应加强化合价与化学式的训练,补充原子和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化合价等。

二、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知识断点的突破

1.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前,进行化合价与化学式的训练,补充(1)1~18号元素符号及元素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4)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5)化合价的定义(6)化合价的确定方法。

(7)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关系。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初高中衔接教学可按如下进行处理:(1)复习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搞清概念之间的关系;(2)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3)复习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的关系,带领引导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第五篇: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练习

化学必修一专题二

1、不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是()

A、氯水B、碘水C、氢氯酸D、氯化钾溶液

2、欲使每1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钠离子,则90mL水中应加入金属钠的质量是()

A、10.5gB、11.5gC、21gD、23g3、下列物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是()

A、Na2CO3B、NaOHC、BaCl2D、NaHCO34、把金属钠投入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HClB、Na2SO4C、FeCl3D、CuSO45、现有100 g 5.3%的碳酸钠溶液和100 g 2.74%的稀盐酸:(1)将碳酸钠溶液缓慢滴入盐酸中,(2)将稀盐酸缓慢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则两种操作所产生的气体质量关系为()

A、均是1.65 gB、均是1.49 gC、(1)>(2)D、(2)>(1)

6、.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溶于水后与盐酸完全反应放出CO2,用“增多”或“减少”填空。

(1)若纯碱中含NaHCO3,所需盐酸用量,产生的气体;

(2)若纯碱中含K2CO3,所需盐酸用量,产生的气体;

(3)若纯碱中含NaCl,所需盐酸用量,产生的气体。

7、钙和氢气在一定温度下可反应生成一种灰白色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取少量A投放水中剧烈反应放出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并形成一种碱溶液。

(1)钙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H2作剂。

(2)化合物A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其中A作剂。

8、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以表述为:KClO3+HCl(浓)→KCl+ClO2↑+Cl2↑+H2O⑴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化学和系数填入框内)

⑵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填写编号,多选倒扣)。

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⑶产生0.1 mol 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为_________mol.⑷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l2的_______倍。

专题三

1、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A.Cu2+B.Fe3+C.Fe2+D.H+

2、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20 g,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共放出氢气1 g,则原混合物中的组成不可能的是()A Zn和MgB Fe和MgC Zn和FeD Fe和Cu3、Al2O3·2SiO2·2H2O是一种()

A.混合物B.硅酸盐C.两种氧化物的水化物D.铝酸盐

4、昆仑玉的成分可简单看成是Ca2Mg5Si8O22(OH)2,则其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

A.CaO·MgO·SiO2·H2OB.2CaO·5MgO·8SiO2·H2O

C.2CaO·MgO·SiO2·2H2OD.5CaO·2MgO·8SiO2·H2O5、下列试剂可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保存的是()

A.氢氟酸B.硫酸C.碳酸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6、(1)10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与60 mL 6 mol·L-1的KOH溶液混合后,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g。

(2)若在200 mL 0.5 mol·L-1的Al2(SO4)3溶液中加入2 mol·L-1的NaOH溶液,可得到7.8 g Al(OH)3沉淀,则NaOH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mL。

7、将54.4 g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稀H2SO4中,充分反应后收到

4.48 L H2(标况),并测得溶液中既没有铁离子也没有固体残留。求原混合物中铁和氧化铁质量各为多少克?

8、铁氧体法是处理含铬有毒废水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用FeSO4把废水中Cr2O72-离子还原为Cr3+ 离子,并通过调节PH值,使生成物组成符合类似于Fe3O4(铁氧体)的复合氧化物Cr3+xFe3+2-xFe2+O4.问:处理废水时,需加至少为废水中铬(用CrO3表示)的质量多少倍的固体FeSO4·7H2O?实际处理时可能怎样?

专题四

1、下列关于氢硫酸、亚硫酸、硫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都有酸性,电离出的H+ 有弱氧化性B它们都是酸,彼此之间不发生反应

C亚硫酸易分解放出SO2,所以它是挥发性酸D在空气中放置,它们都会因氧化而变质

2、下列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能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使之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A NaBrB Ca(HCO3)2C H2SO3D H2S3、下列有关浓硫酸和亚硫酸钠混和放出的气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与氧气接触即转变为SO3B亚硫酸钙能溶解于它的水溶液中

C它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易液化D它的水溶液是酸性,且能被强氧化剂氧化

4、将H2S、SO2、SO3各0.01mol,依次溶解于1L水中,最后得到的溶液具有()

A中性,漂白性B酸性,漂白性C只有酸性D只有漂白性

5、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发生如下的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和还原剂是()

A 2e-,H2SO4B 4e-,SO2C 2e-,Br2D 2e-,SO26、燃煤锅炉将排放大量SO2,污染大气造成公害,常采用两种方法消除燃煤SO

2的污染。

(1)使排放的烟气通过氨水洗涤,化学方程式是

(2)在煤中加适量石灰,使SO2与石灰反应,化学方程式为,该生成物仍可被氧化而成稳定的石膏,化学方程式为

7、将VmL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混合气体通过水吸收后,得到a mL无色气体A,将此无色气体A与等体积氧气混合,再通过水充分吸收后,收集到5 mL无色气体B。试回答:

(1)A气体是_______,B气体是_______。

(2)A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

(3)V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8、.常温下,有一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l2、HCl、NO、O2、CO2、N2、H2、NH3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取此混合气体200mL进行实验如下:(1)将此气体通过浓硫酸体积减少40mL;(2)剩余气体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固体,体积又减少40mL;

(3)剩余气体仍为无色,引燃后冷却至常温,体积又减少105mL;(4)最后剩余气体为15mL,经分析知道其中氧气占1/3。则原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一定含,其体积分别是

下载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硅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硅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5篇]

    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额外的报酬,也许就是罪过。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第一课时练习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从利用金属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一百多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叙述有关的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离子键说课稿

    化学键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离子键,位于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确立,教法......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作者: 熊小波 (高中化学江西南昌化学三班 )评论数/浏览数: 0 / 617发表日期: 2008-07-12 10:18:33 一、教材、学情与教学目......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课时1 教学目的:1、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的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2、知道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实验 1.实验安全 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是避免或减少实验事故的前提,然后在实验中要注意五防,即防止火灾、防止爆炸、防止倒吸引起......

    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精选多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 作者:杨梅 单位:鼎山中学 1 前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本质是研究物质变化的规律。现象的记录与研究。对于刚刚接触到化学的中学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