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电影放映现状调研
农村电影放映现状调研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农村电影“2131”工程的延伸和发展,既是一件惠及百姓的好事、实事和新事,也是提高农民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以“政府买单、群众看电影”的形式,让农民在劳作之余通过丰富的影视内容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此举对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确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电影改革发展及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中的新经验、新思路、新措施和主要问题。
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民几乎占了全县人口的80%。为了确保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取得实效,该县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并将之作为“文化下乡”的“民心工程”,作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工程”来抓。在具体操作中,该县将电影放映与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围绕“三农”,积极在推广科技、宣传政策法规、传播文明新风、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上下功夫,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帮助农村脱贫致富上下功夫,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上下功夫,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农民求知、求富、求美、求乐的要求。
2008年,电影放映了8892场公益电影,覆盖了全县100%(即741个)的行政村,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目标。鉴于该县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2008年,衡阳市的农村电影放
映工程现场会还特别选择在该县召开。2009年,计划全面实现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现将 农村电影放映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农村电影工作常抓常议。确定了每月召开一次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例会,每季度听取一次情况汇报制度。周密部署并积极出谋划策,真正解决农村电影放映工作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加强管理是重点。该县将农村电影放映计划完成情况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围,成立了由县委宣传部、督查室、县文化局三家组成的联合督查组。采取年中和年底集中督查,每月深入乡镇实地督查的办法,狠抓农村电影放映落实。
(三)财政投入是保障。该县能够较认真及时落实农村电影放映经费,在2007年经费一次性拨付到位的基础上,对2008年的放映经费早安排、早预算,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四)协调共管是抓手。在具体工作上,该县加强协调,规范管理,认真落实放映场次计划。在县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乡镇党委、政府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并确定一名乡镇宣传委员专抓专管农村电影放映,配合放映队提前做好场地准备、观众组织、转场等衔接工作。电影队也能积极在预约放映,影讯公示等工作上下功夫。采取每月在人口集中的集市张贴公布当月电影放映计划,与村、组预约放映时间和地点的办法。保证了农村电影放好、放实、放到位。
在总结该县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经验和思路的同时,一些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
1、认识欠到位。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党和国家关注民生,尤其是关注文化民生的重大举措,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桥梁。省委、省政府把农村放映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之一,并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目标管理考核内容,足见其不单是一项电影放映业务工作,而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政治任务。但实际操作中,个别主管领导和部门的认识仍然欠到位,存在领导不力、工作不实的现象。
2、责任欠到位。即在衔接过程中,有些工作关系没有完全理顺,随意性比较大。
3、经费欠到位。在场次补助标准上,四级财政补贴拨款100元一场显然不够(如运输距离远近不一,放映员工资、下乡补助、机器拆旧、供电、总结、协调等开支)。
4、宣传欠到位。如果各村都能够充分运用公示、广播等形式进行放映预约,从而使公益放映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那么其放映效果将会更好。
二、市、县级电影行政管理体制和电影公司的情况
目前,衡阳市电影公司和 电影公司都属于“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性质。
电影公司的情况简介如下:该公司现有干部职工127人,在职在岗(含内养)51人,离退休48人,停薪留职28人,是全民所
有制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目前全部经费来源于农村公益电影收入,县治乔迁后,因为经营场地全部拆除,新县城经营场地尚未启用,如果连公益电影都中断,那么,该公司将全部解散竭业,农村公益电影收入已经成为该公司干部职工的唯一生存保障。
三、县级电影行政管理体制和电影公司的体制改革情况 2009年6月30日以前,电影公司还归属 文化局管理,按上级文件精神要求,6月30日以后将归属 广电局管理。
正是因为县电影公司存在这种生存危机,因此,在2007年,县委、县政府曾计划对该公司进行体制改革,即买断所有在职在岗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的工龄,一次性补偿其损失,但因数额实在巨大,县财政无法负担而致计划流产。
为帮助电影公司解决困难,度过难关,县长办公会议曾以《会议纪要》形式决定,2006年、2007年电影公司所欠交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由县财政予以弥补,2008年到2010年三年间,县财政帮助电影公司每年解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10万元。电影公司离退休干部职工工资按月由社保发放,并在会议中心安排电影公司9名职工就业。
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管理体系的建设情况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的领导,2008年5月4日,中共 委办公室、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发文(南办通[2008]23号),成立了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担任;副组长由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县人民政府副研究员、县委办副主任、县政府办副主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化局局长和副局长、县财政局总会计师、县发改局副局长,以及县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电视台台长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文化局,由文化局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同时,该县文化局还成立了工作督查领导小组,采取不定时、不定点的抽查,询问、调查、核实放映情况,确保放映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五、关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及保障机制情况和补贴发放标准、资金管理情况。
为确保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落实到位,政府对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每场补助100元,其中,中央财政负担50元,其余部分由省各级财政配套解决:省级30元/场,市级5元/场,县级15元/场。从实施情况来看,各级财政基本能够到位(县政府全年补贴18万元),但拨付时间比较长,且是分次拨付到县电影公司,因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放映工作的正常开展。
六、县、乡镇影院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03年,县治乔迁后,县委县政府对新县城电影院的建设也纳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县会议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但是以经营为主的小影厅因资金问题尚未建好。80年代中-00年代初,该县的三塘、车江、泉溪等镇不但有专门的影剧院,而且生意还非常红火,随着电影放映事业逐渐走下坡路,现在该县20多个乡镇已无一家影院。
七、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技术保障、设备管理及维护情况。
在农村放映的影片生产年代大都是60年代之后,2007年,该县电影公司新购了15台数码投影机(三洋XU-75型),2008年由市院线公司统一组织,购买了24套数字放映设备。2009年,该公司计划再购买24套,以确保放映工作不延误,但因资金存在困难而未实施。在技术保障上,对所有放映人员进行映前培训,确保每一位放映员能够正确、熟练操作机器。所有设备的保管及维护都由电影公司自行负责。
八、农村电影放映队伍建设情况,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放映队组建情况。
为确保将“文化惠民”的政策落实到位,电影公司公司组建了15支放映队,租用3台车,全年奔波在农村,按照要求对全县27个乡镇的741个行政村放映了上级下达的8892场公益电影任务,受益群众达90万人次(含学生)。
九、农村观众喜爱的影片内容、题材、类型,农村中小学生喜爱的影片内容、题材、类型。
据调查,农村的观众基本都喜欢看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影片,现代军事题材片,反映农村生活及新人新事的故事片,以及能够帮助农民进行科学种植业、养殖、引导农民致富的科教片和科幻片等等。
现在的中小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多而广泛,思想也成熟得比较早,多数学生除了喜欢看喜欢看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影片,更喜欢看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同龄人的校园生活的故事片。
十、农村电影工作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对策。
一是高素质的放映人员少。目前,电影公司放映人员的年龄都偏大(以45岁-55岁居多),而且体弱多病者多,能熟练掌握技术且愿意为农村服务的年轻人很少。这主要是放映人员的待遇问题、社会地位问题较之从前电影放映事业红火期相比,实在不可同日而语。要想解决人才的青黄不接的问题,必须要转变目前电影公司的“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经营模式(所谓的“事业单位”,也就意味着干不干活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反正政府不会炒“鱿鱼”,因而也就不存在“企业管理”),大胆改革,将自主经营权完全下放到企业,彻底市场化。而企业的经理人也应一改过去上级任命的做法,实行民主选举制,能者上,平者让,庸者坚决淘汰出局!彻底扭转目前人浮于事、不思进取的工作局面。否则,电影公司永远都是政府的一个包袱!相信该县电影公司的这种情况在全市、全省其他县市都是普遍存在的,改革因此势在必行。
二是交通运输不方便。去农村放映,对交通工具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现在的数字放映设备多而笨重,如果没有车,基本是寸步难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现在放映人员下乡基本是要自己去租车放映,这在时间的把握上、安全的考虑上等各方面都是难以保证的。建议由政府给每个县的电影公司免费配送3-5俩专门适合下乡用的交通车。
三是经费补贴比较少。现在中央、省级、市级、县级四级的财政补贴拨款100元一场显然不够(运输距离远近不一,放映员工资、下
乡补助、机器拆旧、供电、总结、协调等开支)。建议每场补助应提高到300-500元左右,这样县级电影公司才可保本经营,正常运转。
四是好题材的片源少。在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片源安排上,各级院线公司处于商业利益的考虑,都是放映一些过时的或题材比较旧的影片,而市场上新出的好影片几乎看不到,或者要购买才能观看。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观看电影的积极性。建议农村电影的放映可实行“半公益半市场”化操作,即一些帮助农民致富和科学种(养)殖的影片就免费放映(每一个村每月放映一场),其余的当季上市影片也可以较市场价格便宜的价格采取购票方式观看,但前提是必须每一个村都有固定的、可容纳100人以上观众的放映场地(正在筹建的乡村乐园基本可满足这个条件)。
五是个别领导不重视。由于农村工作千差万别,确实比较难抓,而且公益电影放映又是对地方没有经济收益的事情,因而难免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建议将这些工作也纳入干部全年工作考核范围之列,对于一些组织得当,措施得力的干部,上级部门应该给予奖励,而对那些马虎行事,甚至不作为的干部应该给予严肃的批评甚至处分!
十一、解决农民工看电影的思路和对策。
在城市为生活打拼的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枯燥单调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解决他们的精神之需,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全体来努力。建议政府每年可给予一定标准的补贴给企业,让一些有条件的大企业建设自己固定的看电影的场地,自购或租用放映设备,政府免费或适
当有偿提供片源,自行组织农民工看电影。对一些条件稍差的企业,则要求其每月至少组织农民工去就近的工人文化宫或电影院看一场电影,购电影票的凭据可作为年底获得地方补贴的一种依据。
十二、对深化农村电影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农村电影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或建议。
人、机、片、交通和场地是搞好农村电影放映的必须的“五大硬件”。放映员既要技术过硬,又要热爱农村工作;放映机器要先进,且“不带病”工作;片源要保证数量和质量;交通要畅通;场地要固定和宽敞…只要经费充足,宣传到位,这些“硬件”基本还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农村电影机制改革如何进一步深化却是更加关键的“软件”,因为要达到这些要求,需要从中央到地方的全面努力,从财力保障到制度约束,任何一个环节不顺畅都将会对结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具体思路是:
(一)要进一步加大各级领导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要进一步明确主体职责任务,确保农村电影放映到位。
(三)要进一步提高放映队伍素质,确保放映队伍管理到位。此外,我们建议:(1)放映主体应由农村到学校、机关、农林场所不断扩大放映面,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享受文化成果;(2)建议农村公益电影应纳入法制管理范畴,依法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十三、有关影响农村电影发展的其他问题和对策建议。
我国电影的拍摄、发行市场早已实行市场化,因而每一个电影制片公司都办得风生水起,但电影放映市场却没有统一市场化,尤其是
县一级的电影院,还在诸多“婆婆”的管制之下,因而发展慢,包袱重。建议全国对县一级的电影公司要加快市场转型的步伐。同时,也要加快对乡镇影剧院(或有放映功能的乡村乐园)的建设,让农民朋友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电影,看好电影。此外,农村公益电影的放映补助不能永远和全部依赖政府,而要思考加快电影有偿广告逐级放权的改革力度,最终让电影广告能和电视广告一样为社会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二篇: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总结
县属全国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县之一,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本辖区内有13个(乡)镇,145个行政村,为了完成我县农村“2131工程”电影放映任务,电影中心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化局直接关心、支持和指导下,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和民族的分布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放映措施,不断地加强民族语电影译制和放映,使边疆少数民族群众更
容易看懂、看好电影、了解科技知识,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种植技术,为边疆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强化使命意识、把握电影工作方向、搞好国产优秀影片的放映工作
一年来,特别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来,为营造一个团结向上,开拓创新的氛围,遵照上级“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要求,电影中心在全县兴起了宣传、放映国产优秀电影的新高潮,如《赤壁》、《南京》等。凡是由中央推出的优秀影片和要求组织观映的影片,电影中心都进一步的加大了宣传和发行力度,做到影前有策化,影后有落实。为扩大国产影片在农村的占有率,电影中心还专门组织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较强的国产优秀影片投放农村市场,保证了农民观众也能及时地观看国产优秀影片。
二、强化创新意识、探索电影工作新路子、做好农村电影“2131”工作
农村电影“2131”工程是国家文化部、广电总局提出的新世纪的电影普及工(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程和建设项目,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半年来,电影中心结合我县农村的实际情况,按“引进、结合、求效”的原则,一方面积极多方联系,争取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参予;一方面以爱教电影为主,科教电影为辅的放映形式补充农村电影,使农民也能及时观映科教影片。
从2008年以来,县文化局根据我中心人员少的实际情况,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农村“2131工程”放映任务,把责任明确化,与文化直属各单位及各乡镇文化站签定了目标管理责任书。由电影事业管理中心负责电影放映技术管理,影片、器材供应、维修等及民族语电影节目拷贝的供应,由各(乡)镇文化站负责本(乡)镇每月10场的电影放映任务。另外组织两个电影流动放映队,经常巡回各(乡)镇放映,并帮助和指导文化站电影放映队的放映技术,目前我县有电影放映设备15套,其中:13个(乡)镇各一套,电影管理中心两套,一部流动电影放映车。
2008年州文化局拨放映补助款7万元,县财政拨各种放映补助款5万元(用于流动放映车、油费、购器材和译制影片的业务费用等),有了设备和资金的保障,从而保证了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强化求实意识、进一步做好学生爱国主义电影的放映工作
搞好全县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电影的放映工作,仍是电影中心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认真总结往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抓好该工作的巩固和提高。半年来,围绕学生电影工作的“三化”(目标化、规范化、制度化、)着力在“三满意、三主动、三保证”上做文章。(既、三满意——影片、场次、时间让学校满意;三主动——主动上门联系、主动免费进校园、主动协助学校解决观映中的困难;三保证——保证观映安全、保证场内卫生、保证场内秩序),2009年上半年共放映学生电影35余场。全县的学生观看爱教片工作得以巩固提高,在活跃校园文化、拓宽学校第二课堂、活跃师生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四、加强民族语电影译制、提高民语电影效益
今年上半年,电影中心在人力物力相对缺乏的情况下译制了《防震减灾》、《消防安全》、《新交通法》、《发展种植》等4部电影科教片(壮、方言两个版本),完成了故事片《集结号》壮语译制的后期制作,《太行山上》的译制工作正在进行中。
五、开拓电影宣传新思路、科教电影下农村
上半年,电影中心积极寻求发展思路,与外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科技电影下农村活动。5月12日,为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电影中心联合县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电影下农村”宣传活动。6月初,为加强我县消防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电影中心联合公安消防大队开展“消防安全电影下基层”宣传活动。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寻求的科教电影教育,得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六、做好广场“三老”电影放映
广场电影已经是我县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个重要的文化宣传阵地。电影中心认真安排“三老”电影的放映,保证在不下雨、没有重大活动的情况下,确保群众能够看到电影放映。上半年,广场“三老”电影共放映了151场,观众达7万多人次。
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和办法,自2008年8月至今,全县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日达920天,放映场次1784场,观众达468300人次。
2009年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总结
第三篇: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总结
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总结
县属全国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县之一,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本辖区内有13个(乡)镇,145个行政村,为了完成我县农村“2131工程”电影放映任务,电影中心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化局直接关心、支持和指导下,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和民族的分布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放映措施,不断地加强民族语电影译制和放映,使边疆少数民族群众更
容易看懂、看好电影、了解科技知识,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种植技术,为边疆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强化使命意识、把握电影工作
方向、搞好国产优秀影片的放映工作
一年来,特别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来,为营造一个团结向上,开拓创新的氛围,遵照上级“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要求,电影中心在全县兴起了宣传、放映国产优秀电影的新高潮,如《赤壁》、《南京》等。凡是由中央推出的优秀影片和要求组织观映的影片,电影中心都进一步的加大了宣传和发行力度,做到影前有策化,影后有落实。为扩大国产影片在农村的占有率,电影中心还专门组织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较强的国产优秀影片投放农村市场,保证了农民观众也能及时地观看国产优秀影片。
二、强化创新意识、探索电影工作新路子、做好农村电影“2131”工作
农村电影“2131”工程是国家文化部、广电总局提出的新世纪的电影普及工程和建设项目,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半年来,电影中心结合我县农村的实际情况,按“引
进、结合、求效”的原则,一方面积极多方联系,争取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参予;一方面以爱教电影为主,科教电影为辅的放映形式补充农村电影,使农民也能及时观映科教影片。
从2008年以来,县文化局根据我中心人员少的实际情况,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农村“2131工程”放映任务,把责任明确化,与文化直属各单位及各乡镇文化站签定了目标管理责任书。由电影事业管理中心负责电影放映技术管理,影片、器材供应、维修等及民族语电影节目拷贝的供应,由各(乡)镇文化站负责本(乡)镇每月10场的电影放映任务。另外组织两个电影流动放映队,经常巡回各(乡)镇放映,并帮助和指导文化站电影放映队的放映技术,目前我县有电影放映设备15套,其中:13个(乡)镇各一套,电影管理中心两套,一部流动电影放映车。
2008年州文化局拨放映补助款7万元,县财政拨各种放映补助款5万元
(用于流动放映车、油费、购器材和译制影片的业务费用等),有了设备和资金的保障,从而保证了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强化求实意识、进一步做好学生爱国主义电影的放映工作
搞好全县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电影的放映工作,仍是电影中心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认真总结往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抓好该工作的巩固和提高。半年来,围绕学生电影工作的“三化”(目标化、规范化、制度化、)着力在“三满意、三主动、三保证”上做文章。(既、三满意——影片、场次、时间让学校满意;三主动——主动上门联系、主动免费进校园、主动协助学校解决观映中的困难;三保证——保证观映安全、保证场内卫生、保证场内秩序),2009年上半年共放映学生电影35余场。全县的学生观看爱教片工作得以巩固提高,在活跃校园文化、拓宽学校第二课堂、活跃师生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
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四、加强民族语电影译制、提高民语电影效益
今年上半年,电影中心在人力物力相对缺乏的情况下译制了《防震减灾》、《消防安全》、《新交通法》、《发展种植》等4部电影科教片(壮、方言两个版本),完成了故事片《集结号》壮语译制的后期制作,《太行山上》的译制工作正在进行中。
五、开拓电影宣传新思路、科教电影下农村
上半年,电影中心积极寻求发展思路,与外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科技电影下农村活动。5月12日,为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电影中心联合县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电影下农村”宣传活动。6月初,为加强我县消防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电影中心联合公安消防大队开展“消防安全电影下基层”宣传活动。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寻求的科教电影教育,得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六、做好广场“三老”电影放映
广场电影已经是我县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个重要的文化宣传阵地。电影中心认真安排“三老”电影的放映,保证在不下雨、没有重大活动的情况下,确保群众能够看到电影放映。上半年,广场“三老”电影共放映了151场,观众达7万多人次。
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和办法,自2008年8月至今,全县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日达920天,放映场次1784场,观众达468300人次。
2009年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总结
第四篇: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作指南
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作指南
来源:国家广电总局
一、如何成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农村电影工作的领导,中央成立了由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文化部领导同志组成的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和推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施,协调解决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中的有关问题。相应的,各省区也要成立本地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领导小组,由省政府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部门人员组成。一般情况下,由省广电局按照省政府领导意见拟定本省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上报省政府批准后,以正式文件下发,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省广电局领导担任,办公机构设在省广电局主管处室。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本地农村电影改革发展和数字化放映工作,推动本地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施;
(二)制定本地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数字化放映工作方案,落实本地财政配套资金,制定放映计划、制定设备资助和场次补贴发放办法;
(三)指导成立本省区内各地市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合理安排布局放映点,指导院线公司组建放映队;
(四)组织招标本省(区、市)配套资金购置的数字放映设备,所购设备须符合国家广电总局有关数字电影技术标准,并通过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检测;
(五)落实放映场次,监督放映质量,组织放映人员的培训,监管政府资助放映设备的使用和放映场次补贴的发放。
二、如何制定本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规划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关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基本目标,要在“十一五”规划末期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也就是基本达到每个行政村每年放映12场电影。各省区应当在这个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按照由省(区、市)电影主管部门牵头,会同省(区、市)委宣传部、发改委、财政厅,根据本地行政区划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步骤、有计划的落实本地放映场次的目标任务,合理制定放映规划,主要内容包括:
(一)制定本省区放映场次目标,放映场次和覆盖地区可逐年增加,至“十一五”末基本实现本省区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
(二)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地理特点,按一个放映队覆盖15---23个行政村的标准,合理布局,建立流动、固定放映点;
(三)落实相应的放映设备及放映场次补贴计划,与放映场次目标任务相配套,保证“政府买服务”落到实处;
(四)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建立责任制度,保证放映设备和放映场次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和有效使用,保证农村电影放映规划的顺利实现。
三、如何落实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经费和场次补贴
“十一五”期间,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所需经费按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原则核定。原则上东部地区由本省(区、市)各级财政自筹解决,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和地方按不同比例分担,地方分担部分由本省各级财政解决。各地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领导小组要积极协调当地发改、财政等部门,确保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及时到位,确保资助设备有效使用,确保政府场次补贴按时到位,确保一村一月看一场电影的公益放映到位。
四、如何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
农村电影改革发展和数字化放映工作中核心任务就是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实现体制、机制的变革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带来的生命力、数字技术高质量放映带来的吸引力,使农村电影放映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看到和看好电影。体制创新归纳起来就是积极组建以“院线制”、“公司制”和“股份制”为特征的新型放映主体--股份制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的程序是:
(一)按照本地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施方案,院线公司发起人召开院线筹备会议,商议董事会股东单位、股东资金投入比例、院线公司名称等事项;
(二)到工商局办理院线公司名称预核准手续,名称中必须含有农村、数字、院线字样,以利于享受国家扶持农村数字电影的优惠政策;
(三)院线公司各股东按照董事会确定的出资比例,将资金转入银行指定账户,获取银行出具的资金证明;
(四)院线公司持本地电影主管部门同意成立院线公司的批件、银行出具的资金证明和董事会草拟的章程及申请名称预核准手续,到工商部门办理院线公司登记手续;
(五)领取工商执照后,召开董事会股东会议,确定经理人选,并在董事会和当地电影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放映活动。
五、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如何报批和备案
申请成立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经营范围在市(地)辖区的,由本市(地)级电影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并报省级电影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备案;经营范围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的,由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影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并报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备案;经营范围跨省区的,由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审批。
备案所需材料包括:
(一)电影主管部门同意组建院线的批复;
(二)院线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联系人及电话;
(三)《农村电影数字院线公司登记表》,见附表一。
组建跨省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的,需直接向广电总局电影局报批,报批所需材料包括:
(一)放映点所在的各省区省级电影主管部门的意见;
(二)院线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联系人及电话(未办理营业执照的,须先申请立项,提交所在地工商局办理的院线公司名称预核准手续);
(三)与各放映点签订的加入院线公司的合同书;
(四)《农村电影数字院线公司登记表》,见附表一;
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相关条件,可参见《数字电影发行放映管理办法》(广发影字„2005‟537号)。
完成审批和备案手续后,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方可享受农村公益版权影片节目、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的政府场次补贴,申报建立数字电影地面卫星接收站。
六、如何组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
各地电影行政主管部门应指导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以公开招标或委托招标方式选定农村电影放映队。对符合条件的国有、集体、民营、个体放映队,应一视同仁,均可以参加竞标,获得政府资助的放映设备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在放映队和放映员的招标过程中,应兼顾新老放映员、国有及个体放映员的比例,既保证放映队伍的稳定,又要保持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到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中来。中标的放映队须同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签订放映合同,确保完成政府规定的公益放映任务。院线公司对放映队及放映活动实施管理。
七、如何制定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的管理章程
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成立后,要制定严格的管理章程,明确规定设备使用、补贴发放、场次考核、院线公司和放映队的关系、权责等项内容,主要包括:
(一)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作实施细则。包括制订放映目标、规划放映网络、确定组织机构和运作方式等内容;
(二)院线公司管理办法。包括公司机构及职责,部门人员聘用与考核处罚规定;
(三)市场管理办法。明确公司经营的内容,院线公司应承担的行政、经济、法律责任,放映公益场次的有关规定,节目供应渠道,完成公益放映后从事商业放映的条件,放映队配合院线公司开展宣传等活动的规定;
(四)广告管理办法。内容包括依照国家广告管理有关法规和《关于加强影片贴片广告管理的通知》(广发影字„2004‟700号)等文件精神,开展广告经营的有关规定。院线公司和放映点广告放映时间及收入的分配比例;
(五)放映人员招聘管理办法。明确招聘条件、程序、人员待遇、工作职责、聘用周期等内容;
(六)放映人员培训制度。确定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明确上岗人员的培训标准,核发放映人员上岗证,确定年终考核的具体内容,建立培训考核档案等;
(七)放映设备管理办法。明确放映设备管理权限,建立设备管理档案,严格设备出入库手续,规范折旧费的提取标准,明确设备保养维修、月查年检,及违反规定的处理办法等相关内容;
(八)放映场次考核办法。规定放映场次的下达部门,明确放映场次的计算方法、考核标准与监管部门,建立放映场次映前公示制度和映后举报制度。明确放映场次登记表、回执单的内容,注明回执单要有村民委员会负责人的签字,并加盖公章,由院线公司汇总后上报当地电影行政主管部门;
(九)院线公司奖励办法。明确奖励内容,评比方法,考核程序,责任单位等;
(十)制订设备使用、租赁合同。明确规定放映设备的租赁条件、时间、程序、押金数额、押金管理部门等,合同中还应明确严禁使用数字放映设备放映盗版、侵权的音像制品。此外,还有一些常规性的管理制度,如:财务制度、员工手册、放映收费制度、考勤制度等等。
八、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如何申请优惠财税政策
农村电影改革发展及数字化试点工作,是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一部分,可享受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相关优惠财税政策。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文件精神,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在2009年-2013年期间可享受免征营业税的优惠政策。各地2004年1月1日以后登记注册成立的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由本省(区、市)委宣传部上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经确认并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院线公司即享受免征1至3年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各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应积极与当地电影和税务主管部门联系,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
九、如何注册数字放映服务器
各数字院线和服务器生产厂商向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提交服务器注册申请单,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根据申请单进行相关的业务准备,并派工作人员到指定地点进行注册。注册完成后,由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出具服务器注册登记表,一式两份,交院线公司并报电影局备案。
十、如何申请农村公益版权影片
在农村县级以下地区开展农村电影放映的院线公司,可向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申请使用农村公益版权影片。具体申报程序是:
(一)提交书面申请。由各院线公司向广电总局电影局提交书面申请,文中应注明组建成放映队数量,已购放映设备所覆盖的县、乡、村数总和及所用服务器的型号,并附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出具的服务器注册登记表;
(二)填报农村电影放映队名单表。表中注明:
1、申请使用公益影片节目的放映队数量,2、放映队名称,3、放映队覆盖的县、乡、村数(格式见附表二);
(三)广电总局电影局批准后,将批件发至院线公司,抄送当地电影行政主管部门及总局数字电影节目管理中心、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发行公司,院线公司即可享受农村公益版权影片 ;
(四)院线公司为新购置的数字放映设备申请增加使用农村公益版权影片时,办理手续同上。
十一、如何申请建立数字电影节目卫星接收站
数字电影地面卫星接收站(简称卫星站),用于接收数字电影节目。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市可建一个卫星站,向以地市为龙头组建的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供片。具体申请程序是:
(一)由所在地农村电影数字院线公司向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中应注明拟建卫星站的详细地址和所使用服务器设备的名称;
(二)经电影局核准后通知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同时将批件抄至院线公司和当地电影行政主管部门;
(三)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将电影局核准通知报送总局国际合作司,待国际合作司批复后将发至各省(区、市)广电局社管处;
(四)院线公司向各省(区、市)广电局社管处申请安装卫星站,申领许可证;
(五)院线公司将本省(区、市)广电局社管处的批复及许可证传真至总局数字电影节目管理中心,并将相关款项汇至中心帐户;
(六)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负责卫星的安装和管理。
十二、如何订购农村公益影片
已获得广电总局电影局批准使用公益版权的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可按下列程序订购公益影片节目。具体订购程序是:
(一)各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可与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发行有限公司签订纸质订片合同,结算时间按合同规定执行;
(二)各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执
(一)中签订的合同,到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办理有关手续,由中心负责开通订购平台上该院线公司的电子帐户,完成该院线的订购注册手续;
(三)公益影片片源信息将发布在数字节目管理中心的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中影新农村发行公司审核后,将确认的订单返回订户。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发行公司按月进行订购结算;
(五)订户将已确认的订单,在数字节目管理中心网站(https://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细则
眉山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管理细则
为保证眉山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场次、质量和进度,保证农村群众的观影权利,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2013年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的通知》,为明确各相关单位和放映员的任务、权利、义务,制订本管理细则。
一、眉山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
(一)负责制定全市公益电影放映政策的制订、修订。
(二)负责全市公益电影放映的监督、检查、指导。
(三)负责落实市级财政配套资金。
(四)负责按政策要求向眉山市电影公司按时、按场次任务完成情况足额拨付全市公益电影放映资金。
二、眉山市电影公司
(一)负责全市公益电影放映的日常管理和数据上报。
(二)负责全市电影放映机、PDA终端的维修和送修。
(三)负责全市公益电影监管平台的建设和管理。
(四)负责按时交纳节目订购费、放映机折旧费、PDA使用费。
(五)负责组织全市电影放映新技术培训。
(六)负责对各区县公益电影放映情况进行考核,对达标的区县按时、足额拨付场次补助资金和工作经费;对不达标的区县,报市文广新局同意后扣发区县工作经费、扣发场次补助资金。
(七)负责对全市电影放映场次进行抽查,抽查率不低于20%。
三、区县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
(一)负责辖区内公益电影放映的监督、检查、指导和数据上报。
(二)负责按要求选定公益电影放映员,并与放映员签订《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承揽合同书》。
(三)负责将电影放映机、PDA终端送市电影公司维修。
(四)负责对辖区内电影放映场次进行抽查,抽查率不低于50%,并对省、市抽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核实、处理。
(五)负责落实公益电影放映的本级财政配套资金。
(六)负责考核电影放映的场次、质量,对完成场次任务的放映员,按时、足额发放公益电影补助金(不低于90元/场);对未完成场次任务或弄虚作假、虚报谎报场次任务的放映员进行处理处罚。
四、公益电影放映员
(一)符合放映员基本条件(年龄在60岁以下、身体健康),热爱电影放映,有电影放映经验,有电影放映员证或电影放映技术资格证,与各区县签订《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承揽合同书》的,方可承担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
(二)负责将拟放映的行政村村名、放映覆盖地点、放映进度时间、联系电话等报各区县局审核,然后按进度、按区域完成公益电影放映场次任务,并确保放映质量。
(三)负责向区县局上报公益电影放映回执单,不得多报谎报;如发生多报、谎报,一经查实,将严肃查处,并永久取消其放映资格。
(四)缴纳3000元设备保证金,负责电影放映机、PDA终端的日常使用和保养,使其保持正常状态,并按规定正确使用;如有人为损坏,须照价赔偿。
(五)负责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不得酒后驾车、酒后放映,自行购买1份以上意外伤害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