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邓萌洁2018高小学习体会
新机制教师高小交流心得体会
邓萌洁
2018年3月29日,我们洛阳镇所有的新机制教师在教育站领导的精心安排与组织下,齐聚洛阳高小进行交流观摩活动,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们听了颜爽老师的一堂语文课和刘琦老师的一堂数学课。这两位老师各有特色,对教学都抱有极大的热情。
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对颜爽老师的语文课有一些小小的体会。颜爽老师的每一次表现都让人印象深刻,这次也不例外。尽管这次听课过程由于音响的问题不是那么的流畅,但是透过她的肢体语言和学生们的表现,我依然能够感受到这是很用心的一堂课。这堂课上的课文是《想别人没想到的》,这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文章,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颜爽老师很好的用一个简单的小故事《谁最聪明》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很顺利的引出了课题;接着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再然后就是分析文本,有运用到小组合作的方式。课堂环节完整流畅,可见颜爽老师对文本很熟悉
这堂课让我看到老师对课堂的时刻关注,老师注意调动课堂气氛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外,在分析文本的时候注重展示重点片段,重点突出,并且加强了对这重点部分的朗读,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课堂上书声琅琅,但是形式稍显单一,这一点要加强。
这堂课让我看到了新机制老师身上的蓬勃向上的力量,也让我看到了洛阳教育美好的未来!
第二篇:孙洁伟学习体会
启蒙写话培训心得体会
鹿城区小学语文低年级“启蒙写话”24学时培训班在本周六落下了帷幕。这几天的培训可谓收益颇丰。我领略了很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也汲取了许多老师关于启蒙写话”的新观点。通过三天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
当然,在培训活动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何捷老师的一节绘本学习课和他的观点报告。他提出教学中应该多针对于班级中未能表达自己,沉默的孩子,教师的语言应当能为他们所理解,能够启发他们的学习。
提倡真实的语言,快速,迸发,强烈的情感,避免多的修饰。等待孩子慢慢的成长,不要过于拔高教学目标。轻声慢语:安静,耐心,缓慢,倾听。太快的请优等生发言,会使得其他孩子思考受到打扰。不应把带有修辞手法的发言作为主要欣赏,更为重要的是孩子经过思考的发言。孩子的语言应该是自己要说出来,不应该是老师逼出来的。在低段写话上尽量提供图,提供语段,创设现场感。千万不要打断孩子的思维过程,保护孩子连贯性的思路。不要因为形式而忘本。不要为了讨巧而忽视规范。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而忽视孩子的亲身经历。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困惑,何捷老师一一耐心指点,和解答让在坐的老师们茅塞顿开。
“读绘本故事,发现爱的奇迹”。何捷老师精心选择了几个有意思的写话点,在绘本故事中进行展开,再转移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去,告诉我们,所有的写话,都是源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他们息息相关,有经历、感受才会有想要或者有能够去说的、写的。
首先,就“啊”展开了三项有意思的递进的说话过程,激发孩子们的说话兴趣。孩子们在何捷老师的引导下愉快地展开了激烈地讨论和想象。紧接着,进行了有关于爱的畅想。孩子们的想象之花开的如此绚烂,赢得了在场的学生和老师的阵阵掌声。爱的发现:早餐包含着什么? 爱的表达:表达你的感谢吧。爱的畅想:希望为爸妈准备什么爱心早餐呢?
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对存在于身边的有关于爸妈的无私的爱有了初步的体验,明白了爱的奇迹。整堂课虽然是以情感为线索,但是,何捷老师无时无刻不在培养着孩子们的发现与表达能力。最让我钦佩的还是他自如的理答,幽默的语言,让孩子们和坐在台下的老师们轻松并且快乐着。
最后,我要感谢学校给我这次机会参加学习,感谢每位老师的交流。为能获得此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深表谢意。
第七组
鹿城实小 孙洁伟
第三篇:高小听课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左冰洁
高小听课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2018年3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洛阳镇高级小学的听课学习活动。听了颜爽、刘琦两位老师的课,我感触很深,收获颇多。
第一节是颜爽老师的三年级语文课《想别人没想到的》。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这节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第二节是刘琦老师的四年级数学课《鸡兔同笼》,刘琦老师从语文转到数学,我看到了他的转变,这节课刘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用心性,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潜力。
在听课活动中,我看到了两位老师朝气蓬勃、充满激情的教学,还有他们善于挖掘新事物,以及他们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清晰的教学思路。在听课的同时,我回想到了自我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他们的教学活动中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次听课我有几点体会:
1、体现课标精神,重视营造愉快课堂。
透过观摩一系列的展示课,感受到每位老师都是在努力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此刻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我们看到每位教师都体现重视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先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理解者,施与者和容纳者;此刻课堂中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创设教学情景。
新课程标准要求孩子的学习资料是现实的,有好处的,富有挑战性的。在这些课中,教师都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从情景中引入要学习的资料,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体现主动性学习,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
在教学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重视孩子的动手操作,重视孩子的手脑结合。要想真正的学好知识就是要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那么动手操作就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知识。
4、体现常规教学潜力,重视双基训练的落实。
纵贯这些展示课,我们感觉老师们的常规教学潜力都十分强,十分重视学生双基训练的落实,不是原先那种华而不实的评优课,是扎扎实实的常规教学研究活动。这些课资料很扎实,课堂容量很大。
5、体现教学资源优势,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资料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听过的这些课中,每位教师都根据自我的教学需要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这些现代技术的应用,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此,我要感谢领导们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对课堂教学不断探索,走出适合自我的教学路子。
第四篇:邓洁鸡兔同笼评课稿
《鸡兔同笼》评课稿
评课人:袁先美
这节课,邓老师教态大方,肢体语言丰富,学生配合密切,学习兴趣浓。邓老师所作的《鸡兔同笼》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这节课重点是想“通过简单的事例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和能力。邓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准确到位。能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学探究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节课体现了《课程标准》指出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一基本理念。
本节课的亮点是邓老师首先着力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猜测“今有鸡兔同笼,上有8头,下有26只脚,求兔有几只,鸡有几只?提出自学要求让学生在共同交流中解决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基本的课程理念。另外本教材中的“鸡兔同笼”在五年级上册也出现过一道类似的问题,解决本课的问题学生有一定的基础。邓老师能够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进行教学实施。
另一亮点突破难点上邓老师很有创意。邓老师能够在黑板上利用画图法化繁为易,形象直观地帮助了学生对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理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解题方法的优化,培养学生择优意识。在检测课前出示的鸡兔同笼问题自学效果时,学生能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假设法、代数方法、列表法等来解决问题。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基础上出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有几何?”此题数据比较大,学生就很容易采取用方程和假设法去既解决此题,而不采用列表法,优化了解题方法。
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在了解古人的解题方法——抬足法上,邓教师抓住这一内容弘扬我国悠久的古代文化,加强了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另一亮点习题设计多样性,丰富了课堂的文化氛围。配合“鸡兔同笼”问题,拓展了古今中外习题。如“龟鹤”问题、猎人与狗、租船问题,三轮车与自行车问题铺设管道问题等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这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巩固用“假设法”或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
建议一对本课的建议是培优补差方面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差异做好辅导工作,提问题要面对全体。在小组交流时教师巡视同时应对本班差生进行辅导。
对于每种思路还可以附以形象的解释,如让所有的兔子都抬起两只前脚,实际上就是把笼子里的动物都看成是鸡。当然,还可以假设鸡两只翅膀着地也有4只脚,把笼子里的动物都看成兔子。一只鸡多了几只脚,多少只鸡会多出这么多脚,学生很容易用包含除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假设法中的两个差的解释要生动具体。
在课堂上,可能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选择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该类问题,设鸡或兔任何一个量为邓,然后根据鸡、兔的只数与脚的总只数的关系列出方程并进行解答。这种方法思路清晰,易于理解,教学中老师注意让学生体会方程解法的一般性。照顾好学困生。鸡兔同笼问题毕竟思维含量高。班级里不能都是尖子生。
本节课学生缺少互动,说明老师在课堂调控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提高能力。
第五篇:“学文摘,用文摘”学习体会 闫洁
教师是允许孩子出错的地方
----“学文摘,用文摘”学习体会 青岛市黄岛区薛家岛小学 闫洁
说到教育文摘,这便携的书籍给老师们带来了新视点,新理念。毫无疑问,假期我还是把教育文摘作为学习的对象,因为那里可以看到教育教学的缩影。其中,在教育随笔专栏中有这样一篇文章——“教室:出错的地方”,让我记忆深刻。文章描述了我国教师和美国教育代表团对上海一所重点中学的特级教师一堂物理课的不同评价。文章中说道“我们的教师认为这节课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有理论,有实验;教学过程活跃,教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师生互动,气氛热烈;教师语言准确简练,教学时间安排得当。下课时,听课教师掌声雷动,可美国客人却没有表情。他们说,课上既然教师问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有上的必要吗?
教室是出错的地方,这是日本人的说法。你随便问一个日本学生:你回答不好,上课发言还那么积极,就不怕出错?孩子说,不怕,老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言。如果人人都怕出错,不敢说出自己怕想法,正确的答案从哪里来呢?让老师一个人讲才是最糟糕的。英国人曾自豪地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似乎把学生当成了生物,让生物生长;别的大学,似乎把学生当成了矿物,让矿物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