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省劳动局关于印发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费和劳动合同鉴证费管理实施办法
广东省劳动局关于印发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费和劳动合同鉴证费管理实施办法、广东省劳动合同鉴证实施办法的通知1994 发布单位: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文 号:粤劳仲[1993]103号 发布日期:1993年12月29日 生效日期:1994年01月01日
各市、县(区)劳动局:
随着劳动合同制和劳动仲裁制度的深入发展,劳动合同鉴证和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在全省已全面推开。在各级劳动部门和劳动仲裁工作者的努力下,劳动仲裁、劳动合同鉴证及其收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劳动部《关于颁发<劳动合同鉴定实施办法>的通知》(劳力字[1992]54号)《关于印发(劳动仲裁费和劳动合同鉴证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劳力字[1992]53号)以及省劳动局、省物价局和省财政厅转发的《转发劳动部转发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中央管理的劳动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粤劳力[1993]89号)的通知,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费和劳动合同鉴证费管理实施办法》和《广东省劳动合同鉴证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费和劳动合同鉴证费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劳动争议仲裁费和劳动合同鉴证费(以下简称仲裁、鉴证费)的管理,提高仲裁、鉴证费的使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有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劳动仲裁委员会和劳动行政部门负责管理的仲裁、鉴证费。
第三条 收取劳动争议仲裁费的单位是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收取劳动合同鉴证费的单位是各级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仲裁机构(以下简称仲裁机构)。
第四条 仲裁、鉴证费的收费范围和收费标准,必须严格按省劳动局、省物价局和省财政厅《转发劳动部转发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中央管理的劳动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粤劳办[1993]89号)规定的内容执行。
第五条 仲裁、鉴证费的管理,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有关政策规定,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并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
第六条 管理和使用仲裁、鉴证费应有专人负责。要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和审批程序,上级劳动部门有权对下级劳动部门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当统筹和调剂劳动合同鉴证费。财会人员要坚持原则,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第七条 仲裁、鉴证费主要用于:
(一)仲裁办案费(包括旅差费、鉴定费、勘验费、证人误工误餐补助及其他费用等);
(一)证书工本费、文书表格印制费;
(三)办案设备购置费;
(四)资料费、宣传教育费;
(五)业务指导、经验交流和专业会议费用;
(六)按规定上缴的经费等。
第八条 仲裁、鉴证费的使用,要坚持专款专用、节约开支的原则。使用范围和用途要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不得用于本部门内部的奖金、福利等支出。
第九条 用仲裁、鉴证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应按国家有关财务规定,设固定资产明细帐和卡片,定期盘点,专人保管。
第十条 仲裁、鉴证费,应当按照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资金结存分别编制会计科目。
(一)资金来源科目
1.前期结存:核算历年累计结存资金;
2.仲裁费收入:核算当年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向当事人收到的仲裁费(包括案件受理费和处理费);
3.劳动合同鉴证费收入:核算当年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向用工单位和职工收取的鉴证费:
4.下级上交收入:核算当年下级劳动行政部门向本级交纳的劳动合同鉴证费;
5.其它收入:核算银行利息和上述收入之外的其它收入。
(二)资金运用科目
1.仲裁办案费支出:核算办案旅差费、鉴定费、勘验费、证人误工补助,误餐补助,以及与办案有关的其它费用等支出;
2.办公、业务费支出:核算仲裁文书、劳动合同鉴证表同印制费、资料费、宣传教育费、会议费等支出;
3.设备购置费支出:核算用于购买仲裁办案及劳动台同鉴证专用设备的支出;
4.上交上级支出:核算当年本级向上级劳动行政部门上交的劳动合同鉴证费;
5.其它支出:核算与劳动仲裁及劳动合同鉴证工作有关的其它支出。
(三)资金结存科目
1.银行存款:核算仲裁、鉴证费银行存款余额;
2.库存有价旺券:核算仲裁、鉴证费库存的各种有价证券;
3.库存现金:核算仲裁,鉴证费库存的现金。
第十一条 仲裁、鉴证收费要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制定的收费收据,并加盖劳动行政部门劳动合同鉴证收费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仲裁收费专用章。
第十二条 各级仲裁机构应按规定的基数、比例上交劳动合同鉴证费。各市、县(区)直接上交省劳动局,其上交比例为:劳动合同鉴证费总的6%。交款时间半年一次,上半年交款时间为七月十五日前,下半年交款时间为次年一月十五日前。
第十三条 各级仲裁机构要做好经费开支的年度计划,报本级劳动行政部门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要严格经费开支审批手续。一次用款在500元以上的,由仲裁机构负责人审核后,经本级劳动行政部门主管领导签字同意后才能予以付款。
第十四条 各级仲裁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设置仲裁费、鉴证费收支的专项帐簿,指定人员负责仲裁、鉴证费的收缴、支付、记帐、编制报表等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 各级仲裁机构财务人员的主要职责:
(一)按规定的程序、时间、表式编制预算、决算及其它报表;
(二)对仲裁、鉴证费收缴、支付、管理负责核算;
(三)向上级劳动行政部门报告仲裁、鉴证费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
(四)填报《劳动仲裁费和劳动合同鉴证费收支汇总表》(见附表一)。每半年填报一次,上半年报表时间为七月十五日前;下半年报表时间为次年一月十五日前。
第十六条 财务人员变更时,应指定监交人负责监督双方办理交接手续。移交人应列具交接清单一式三份,交接和监督三方应在清单上签章后,交双方各一份单位归档保存一份。移交帐簿时,交接人员检查核对后,在最末一笔余额处签章,并在封面上写上交接人员姓名和交接时间。
第十七条 各级仲裁机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的,应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造成损失的,参照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奉办法自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劳动部****年七月颁发的《劳动合同鉴证费和劳动争议仲裁费收支明细表(劳力字[1989]21号)和《广东省劳动合同鉴证和劳动争议仲裁管理试行办法》(粤劳仲[1990]100号)同时废止。
附表:劳动仲裁费和劳动合同鉴证费收支汇总表
广东省劳动合同鉴证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保证劳动合同的严格履行,依法保护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劳动合同鉴证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审查、证明劳动合同真实性和合法性的一项行政监督、服务措施。
第三条 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关系协调机构是劳动合同的鉴证机构。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应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劳动合同鉴证工作。
第四条 本办法所指劳动合同包括: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单位、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从城镇和农村招用劳动合同制工人、临时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二)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企业单位与企业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三)私营企业雇主招用雇工,个体工商户招用帮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四)外商投资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五)经双方当事人协调同意变更的劳动合同;
(六)其他劳动合同。
第五条 劳动合同鉴证应审查下列内容:
(一)双方当事人是否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资格;
(二)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双方当事人是否在平等自愿和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
(四)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是否明确;
(五)中外文合同文本是否一致。
第六条 劳动合同鉴证时,当事人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有双方签名的劳动合同文本一式三份;
(二)用人单位为法人的,应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授权委托书,用人单位不是法人的,应提供其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或授权委托书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
(三)劳动者身份证明;
(四)鉴证机关认为需要的其它材料。
第七条 对审查合格的劳动合同,鉴证人员应当在合同文本上签名并加盖劳动合同鉴证专用章,注明鉴证日期。
第八条 鉴证机关发现当事人提供的合同文本及证明材料不完 备,应通知当事人予以补正。
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劳动合同,不予鉴证,并应向当事人说明理由,在合同文本上注明。
对审查不合格的合同,应指导当事人按照要求修改或重新签订,然后办理鉴证手续。
第九条 为方便当事人,应尽量简化劳动合同鉴证手续。凡能到用人单位办理鉴证的,应派人到用人单位办理,并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服务。
第十条 劳动合同鉴证为有偿服务,申请鉴证的当事人应向鉴证机构缴纳鉴证费,收费标准,按省劳动局、省财政厅、省物价局《转发劳动部转发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中央管理的劳动部门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粤劳办[1993]89号文)执行。
第十一条 对已鉴证的劳动合同,其依据的政策法规重新调整后有矛盾时,可重新办理鉴证手续,不再收取鉴证费。
第十二条 劳动部门对劳动合同预以鉴证后,一旦发现有错误应立即撤销并退还鉴证费,重新鉴证。
第十三条 鉴证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由其所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一)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有意为不真实、不合法的劳动合同提供鉴证的;
(三)不按国家规定,超标准乱收费的。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实施。以前凡与本办法有抵触的规定,同时废止。
第二篇:广东省安全措施费管理规定
关于印发《广东省建设厅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管理办
法》的通知
粤建管字[2007]39号
(广东省建设厅2007年4月18日颁布,5月1日实施)
广州市建委、各地级以上市建设局,省直有关单位:
现将《广东省建设厅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东省建设厅
二00七年四月十八日
广东省建设厅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落实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建设部《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拆除工程的造价管理、招标投标、施工等建筑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以下简称安全措施费),是指在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拆除工程施工中,按照国家现行的建筑施工安全、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折价(含购置、折旧或摊销)费用和落实施工安全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等所需的费用。
第四条 安全措施费所包括的项目范围:
一、安全防护用具: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等;
二、洞口和临边防护设施:楼梯口、电梯口、通道口、预留洞口、阳台周边、楼层周边、屋面周边、基坑周边、卸料平台两侧以及上下通道等临边安全防护设施;
三、全钢质内外脚手架及配套防护设施、结构模板的全钢质主体支撑杆件;
四、塔式起重机、外用电梯、井字架提升机等建筑施工起重设备及配套防护设施;
五、施工用电:符合规范要求的临时用电系统、标准化电箱、电器保护装置、电源线路的敷设、外电防护措施等;
六、施工机具;
七、安全检测费:包括对建筑施工起重设备与外用电梯、安全网、钢管脚手架等的检测。
八、安全教育培训;
九、安全标志、标牌及安全宣传栏;
十、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施工现场围墙围护及场地硬地化、粉尘控制、噪音控制、排水措施、垃圾排放;
十一、临时设施:包括办公室、宿舍、食堂、卫生间、淋浴间等;
十二、消防器材设施;
十三、应急救援器材;
十四、基坑支护的变形监测;
十五、地下作业中的安全防护和监测。
第五条 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概(预)算或标底时,应根据工程情况,按照本办法及《广东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广东省建筑工程计价办法》,确定安全措施费;安全措施费不参与施工投标竞价,实行单列支付、专款专用。
第六条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安全措施费包括的项目、金额和支付方式等条款。
实行总承包的项目,总承包单位应当与分包单位合同约定安全措施费,并应及时向分包单位转移支付。
第七条 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前,必须将安全措施费全额存入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共管专用帐户,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安全措施费组成项目、金额及使用计划的有关资料。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核颁发施工许可证时,应当对建筑工程是否落实安全措施费进行审查,对不具备条件的,不予核发施工许可证。
第八条 施工单位应当在工程开工前制定专项的安全措施费使用计划,经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审查批准后实施。
第九条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施工合同中对安全措施费预付、支付计划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合同工期在一年以内的,建设单位预付安全措施费不得低于该费用总额的50%;合同工期在一年以上的(含一年),预付安全措施费不得低于该费用总额的30%,其余费用应当按照施工进度以及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共同核定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支付。
第十条 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安全措施费不投入或措施不符合要求,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应当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报告。
第十一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应对建筑工程安全措施费的支付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未按本办法规定及时审批支付安全措施费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该工程停止施工。
第十三条 监理单位不按本办法履行安全监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第十四条 施工单位挪用安全措施费的,责令限期改正,按《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进行处罚;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弄虚作假,骗取安全措施费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第十六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没有提交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支付计划的工程颁发施工许可证的;
(二)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三)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行为。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7年5月1日起实施。
第三篇: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规则
【发布单位】81903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89-03-18 【生效日期】1989-05-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规则
(****年二月十七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年
三月十八日广东省劳动局、广东省总工会颁发)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和省人民政府颁布的《广东省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及时、正确处理劳动争议,制定本规则。
第一章 案件受理
第一条第一条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申请人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
(二)有明确的被诉方和具体的申诉理由、申请要求及有关证据;
(三)属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管辖的范围;
(四)在规定申请时效内。
第二条第二条 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申请。
第三条第三条 仲裁委员会收到书面申请后,应在七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的,应即立案,自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诉人,将《应诉通知书》和书面申请副本送达被诉人,并告知被诉人在十日内提交答辩书及有关证据。对于不予受理的,自决定后五日内通知申诉人,并说明理由。
被诉人不提交或不按时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委员会审理案件。
第四条第四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不能参加仲裁活动的,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被委托的代理人应向仲裁委员会提交委托书,写明委托的事项和权限。
第五条第五条 申请人在接到受理通知后,应向仲裁委员会预交仲裁费。
第二章 仲裁准备
第六条第六条 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后,应指定两名以上仲裁工作人员,负责劳动争议案件的调查和调解。
被指定的仲裁工作人员,遇有《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的情况时,应自行提出回避。
第七条第七条 仲裁工作人员接案后,应认真审阅申请书、答辩书和有关证据,拟定调查提纲。
仲裁工作人员在调查取证时,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查阅与本案有关的档案和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材料和出具证明。
第八条第八条 仲裁工作人员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应认真进行研究,弄清争议事实,正确适用法律。
第三章 调解
第九条第九条 仲裁委员会在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要贯彻以调解为主、先调解后仲裁的原则。通过调解,对双方当事人宣传劳动法规和政策,促使双方当事人互相谅解,达成协议。
第十条第十条 仲裁委员会进行调解,要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情况下进行。应先分别做当事人的工作,待双方意见接近一致时,再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调解。必要时可邀请与本案有关的单位的代表参加调解,协助做好工作。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对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写明双方当事人(包括企业法人代表)及其代理人的姓名、单位、职务、地(住)址、争议的主要事实、协议内容。调解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仲裁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署名,并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
调解书送达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对调解未达成协议的,或调解后有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翻悔的,仲裁委员会应及时仲裁。
第四章 仲裁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根据《暂行规定》和《实施细则》的规定,依法维护企业行政与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需要仲裁的劳动争议案件,由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写出提请仲裁的报告,送仲裁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审定。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在仲裁前四日,将仲裁的时间、地点以书面方式通知当事人。
当事人经两次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或未经仲裁委员会允许中途退场的,对申诉人按撤诉处理,对被诉人按缺席仲裁。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一次裁决制度。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仲裁委员会可以邀请仲裁工作人员和有关部门的代表列席仲裁会议。列席代表没有仲裁权。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仲裁委员会裁决劳动争议案件,采取仲裁会议的形式。裁决案件,可以当场决定,也可以会后决定。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仲裁会议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核对当事人身份和代理权限;
(二)宣布仲裁纪律和案由;
(三)宣读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四)询问当事人和当事人陈述;
(五)出示有关证据;
(六)申诉人及其代理人发言;
(七)被诉人及其代理人发言;
(八)双方辩论;
(九)征询双方当事人最后意见;
(十)依法作出裁决。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决定后,应当制作仲裁决定书,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署名,并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仲裁决定应当写明:
(一)申诉人、被诉人、法定代表人及代理人的姓名、单位名称、职务、地(住)址;
(二)申请仲裁的理由,双方争议的主要事实和要求;
(三)裁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及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四)裁决的结论;
(五)仲裁费用的负担;
(六)不服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期限。
第五章 送达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仲裁文书应直接送达当事人。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有关单位的代表送达。当事人收到仲裁文书后,应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盖章。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当事人不在,可由同住的有行为能力的人代为签收。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拒收仲裁文书,送达人应邀请有关单位的代表或他人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注明拒收的理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盖章,把仲裁文书留在当事人的单位或住处,即视为送达。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用本章规定的其他方法无法送达的,可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二个月,即视为送达。
第六章 仲裁监督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对已送达的调解书和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决定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自动履行。
一方当事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认定确有错误,应予复议,重新裁决。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上级仲裁机关发现下级仲裁机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确有错误,可以建议原裁决机关重新审理。
第七章 归档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案件处理终结后,仲裁工作人员应按办案时间顺序,将所有档案材料装订成册归档。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卷宗分正卷和副卷装订,由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存档。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本规则自****年五月一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广东省中山市劳动争议仲裁立案指引(范文模版)
广东省中山市劳动争议仲裁立案指引
(作者:罗圣安)
特别说明:本文系作者根据广东省中山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及下属各仲裁庭的仲裁立案实践编写而成,是作者本人的工作总结,仅适用于广东省中山市。对于其他兄弟省市的劳动仲裁立案是否适用,需咨询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本文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同行、同事
及各界朋友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共同进步。
第一部分:申请劳动争议时需提交的资料
一、劳动者本人办理申请仲裁立案的,需提供下列资料:
1、劳动者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一份(验原件);
2、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查询资料一份(原件,可到悦来南路市工商局专门的办事窗口查询);
3、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一份(原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4、证据资料的复印件一份,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5、镇区或者村(居委会)关于劳动争议调解情况的证明(原件)。
6、仲裁文书送达地址确认书一份(原件)。
特别说明:中山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减少仲裁案件,强调调解。如为劳动者本人申请立案,则一定要镇区或者村(居委会)关于劳动争议调解情况的证明(原件),才可以立案。中山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出发点是良好的,但实际上,这是违反《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关于调解自
愿的原则的。
二、提交证据时应当注事的事项:
1、先填写《提交材料清单》或编制《证据清单(目录)》一份。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相
应副本。
2、将证据依次编号,注明页码,与《提交材料清单》或《证据清单(目录)》相对应。
3、劳动者应提交劳动关系成立的初步证据,如没有将面临仲裁请求被驳回的风险。劳动关系成立的初步证据包括:劳动合同书、暂住证、参加社会保险的证明(可持身份证到社保局打印)、厂牌(或者工作证)等
4、如请求工伤待遇,应当提交《工伤认定决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书》等;
5、如涉及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争议。还应当提交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明。如单位的辞退书、员工的辞职书等。
6、如涉及劳动报酬争议,还应当提交初步的考勤纪录和相关的工资拖欠(克扣)金额。可考场填写《加班工作时间表》、《克扣工资表》、《加班工资计算表》等,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
出副本。
7、如涉及用人单位非法收取押金,则应当提供押金收据等证据。
8、在申请立案时,一并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同时提交《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并附有证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三、集体劳动争议仲裁立案时的特别注意事项
1、由所有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者填写《推举代表人参加仲裁申请表》;
2、需委托代理人的,填写并提交《集体劳动争议授权委托书》。
3、提交《集体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4、所有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者共同填写《劳动权益登记表》,作为《集体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的附件。
四、用人单位办理仲裁立案的,需提供下列资料:
1、劳动者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2、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复印件一份(加盖公章);
3、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一份(原件,需加盖公章)
4、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或者护照、往来大陆通行证等)复印件一份(需加盖公章)
5、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一份(原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6、证据资料的复印件一份,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7、仲裁文书送达地址确认书一份(原件)。
8、如非法定代表人亲自办理立案,则需要另行提交以下资料:
⑴授权委托书一份(需加盖公章);
⑵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需加盖公章);
⑶代理人为用人单位职工的,需提供任职证明书(需加盖公章)。
9、镇区或者村(居委会)关于劳动争议调解情况的证明(原件)。
五、劳动者委托律师(含法律服务所工作者)办理仲裁立案的,则需提供以下资料:
1、劳动者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2、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查询资料一份(原件,可到悦来南路市工商局专门的办事窗口查询);
3、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一份(原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4、证据资料的复印件一份,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5、仲裁文书送达地址确认书一份(原件)。
6、授权委托书一份(原件,需劳动者签名)
7、律师事务所公函或者法律服务所公函原件一份
8、代理人的律师执业证或者法律工作者证件复印件一份
六、用人单位委托律师(含法律服务所工作者)办理仲裁立案的,则需提供以下资料:
1、劳动者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2、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复印件一份(加盖公章);
3、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一份(原件,需加盖公章)
4、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或者护照、往来大陆通行证等)复印件一份(需加盖公章)
5、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一份(原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6、证据资料的复印件一份,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7、仲裁文书送达地址确认书一份(原件)。
8、授权委托书一份(需加盖公章);
9、代理人的律师执业证或者法律工作者证件复印件一份;
10、律师事务所公函或者法律服务所公函原件一份。
七、劳动者委托非律师(含法律服务所工作者)代理仲裁立案的,除按本文“一”的规定提交资料
外,还必须提交下列资料:
(1)代理人为亲属的,必须提交A、双方的身份证、户口本(或者结婚证)等证明亲属关系的材料;B、授权委托书一份;C、必要时,仲裁部门可以责令提供户籍地公安机关的亲属关系证
明。
(2)代理人为非亲属的,必须提交:A、无偿代理协议书一份(双方签名),B、公民代理人申请表一份(此表最迟要在开庭五日前提交);C、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一份;D、授权委托书一份。E、代理人具有相关法律知识的证明,如律师资格证复印件(验原件)、法律职业资格证复印件(验原件)、工会工作证明复印件(验原件)。
第二部分: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的确定
八、用人单位为个体工商户的,以个体工商户的字号为当事人应诉或申请仲裁,注明经营者姓名
即可,不以经营者为当事人。
九、用人单位为个人独资企业的,以该企业为当事人应诉或申请仲裁,注明投资人即可,不以投
资人为当事人。
十、用人单位为合伙企业的,以该企业为当事人应诉或申请仲裁,注明执行合伙事务的合伙人即
可,不以合伙人为当事人。
十一、用人单位为公司(含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以公司、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当事人应诉或申请仲裁,注明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职务即可。不以法定代表人为当事人。
十二、用人单位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如私立学校、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以单位作为当事人应诉或申请仲裁,注明负责人的姓名或者职务即可,不以负责人为当事人。
十三、用人单位原为个体工商户,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申请仲裁时,用人单位注销工商登记的,以经营者为被诉人。申请仲裁时,劳动者需另行提交:
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关于该个体工商户已经注销的查询证明;
2、经营者的身份证复印件。
有前款所列情形的,劳动者也可以选择不经劳动仲裁程序,直接以该经营者为被告,向人民法院起诉。但必须另行向人民法院提交以下资料:
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关于该个体工商户已经注销的查询证明;
2、经营者的身份证复印件,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的证明。
十四、用人单位原为个人独资企业,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申请仲裁时,用人单位注销工商登记的,以投资人为被诉人。申请仲裁时,劳动者需另行提交:
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关于该个人独资企业已经注销的查询证明;
2、投资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有前款所列情形的,劳动者也可以选择不经劳动仲裁程序,直接以该投资人为被告,向人民法院起诉。但必须另行向人民法院提交以下资料:
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关于该个人独资企业已经注销的查询证明;
2、投资人的身份证复印件,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的证明。
十五、用人单位原为公司(含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申请仲裁时,用人单位注销工商登记的,以股东或者出资人为被诉人。申请仲裁时,劳动者需另行提交:
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关于该公司、企业已经注销的查询证明;
2、股东、出资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股东、出资人为法人或单位的,需提交工商登记的查询证明或者登记证明。
有前款所列情形的,劳动者也可以选择不经劳动仲裁程序,直接以股东、出资人被告,向人民法院起诉。但必须另行向人民法院提交以下资料:
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关于该个人独资企业已经注销的查询证明;
2、股东、出资人的身份证复印件,股东、出资人为法人或单位的,需提交工商登记的查询证明或者登记证明。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的证明。
十六、用人单位原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申请仲裁时,用人单位被撤销的,以设立该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者作出撤销决定的部门为被诉人。申请仲裁时,劳动者需另行提交:
1、关于该单位已经被撤销的查询证明;
2、上级主管部门或者作出撤销决定的部门的查询证明或者登记证明。
十七、用人单位原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如私立学校、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申请仲裁时,用人单位被撤销或者解散的,以该单位设立者为被诉人。
1、关于该单位已经被撤销的查询证明;
2、设立者的身份证复印件,设立者为法人或单位的,需提交
工商登记的查询证明或者登记证明
十八、“三来一补”企业,因其不具备对外独立承担民事权利义务的条件,在诉讼中应将“三来一补”企业和外方投资者一并列为当事人,共同承担责任。
十九、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被该用人单位派往其他单位工作,并在其他单位领取工资或办理社会保险,因用工发生争议的,指派单位应作为当事人,并可视案情需要将实际用工单位作为共同当事人或第三人并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
二十、用工单位挂靠在其他单位名下或借用其他单位的营业执照进行生产经营,在招用工过程中发生争议的,如用工单位自身具备用工主体资格,则以用工单位为当事人。如用工单位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则以被挂靠单位或营业执照出借人应作为当事人。
二十一、在建设工程领域的惯例是层层转包、分包。在层层转包、分包中,作为实际施工人的自然人与其招用的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最近的上一层转包、分包关系中具备合法用工主体资格的单位作为当事人,并可视案情需要将实际施工的自然人及违法转包人、分包人作为共同当事人。
二十二、劳动者申请仲裁时,企业已经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解散、撤销或者歇业,但尚未办理注销登记,仍然以该企业为被诉人,由其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或依法成立的清算组织
代表被诉人参加仲裁活动。
二十三、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作出裁决前,用人单位因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解散、歇业等原因的注销登记的,当事人应按前述“十四”至“十八”规定申请变更主体。当事人不申请变
更主体的,仲裁委员会可终结案件审理。
二十四、用人单位合并或分立后的民事诉讼主体,可按民事诉讼法中主体合并与分立的处理原则确定。用人单位合并前发生的争议,以合并后的用人单位作为一方当事人;用人单位分立前的争议,分立后分担分立前单位权利义务明确的,由承受权利义务的单位作为一方当事人;不明确的,将分立后的各单位共同列为当事人。
二十五、因招用尚未与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致原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现用人单位提起诉讼的,应根据用人单位的请求确定被告。原用人单位只请求解决与解除劳动合同有关的问题,可只以劳动者为被告;如原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和现用人单位提出经济损失索赔请求,应将劳动者
和现用人单位列为共同被告。
二十六、公司、企业的分支机构在招用工的过程中发生争议的,如该分支机构有办理营业执照的,可只列该分支机构为当事人,必要时可列公司、企业为共同当事人,要求承担补充责任。如该分支机构没有办理营业执照的,列公司、企业为当事人。
第三部分:一些特殊类型的案件是否属于劳动争议的范围
二十七、用人单位招用童工,童工发生工伤而产生争议的,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童工方无需提交《工伤认定决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书》,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可以在仲裁过程中委托劳动能力鉴定部门对受伤亡的童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和停工留薪期的认定。
二十八、正在筹办中的公司、企业,未经取得工商登记而以公司、企业字号名义招用工,或者为筹办事务而以发起人(出资人)个人名义招用工。因招用工而发生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时,公司、企业仍未取得工商登记的,按雇佣关系处理,劳动者直接以发起人(出资人)或者筹办人为被告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劳动者申请仲裁时,公司、企业已经取得工商登记的,按照劳动争议处
理。以新成立的公司、企业为当事人。
发起人(出资人)、筹办人因与公司、企业的设立无关的事务而招用工的,不属于劳动争议,劳动者直接以发起人(出资人)或者筹办人为被告向人民法院起诉。
有前二款所列情形,如发起人(出资人)或者筹办人具备用工主体资格,则属于劳动争议,发起
人(出资人)或者筹办人为当事人。
二十九、在劳动者申请仲裁时,用人单位正处于破产阶段的,仍以该单位为被诉人,由依法成立的清算组织代表被诉人参加劳动争议仲裁活动。
有前款所列情形,人民法院正式裁定进入破产程序的,终结仲裁程序,由当事人自行向清算组织
申报债权。按破产清算程序处理。
三
十、对于企业的现任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要求企业支付薪酬的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争
议处理机构不予受理。
三
十一、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要求企业支付薪酬的纠纷,符合以下情形的,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可以受理,但应慎重审查其仲裁请求;
1、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已经工商登记变更;
2、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虽未经工商变更登记,但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已通过变更决议;
3、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已不能行使法定职权。
三
十二、外国人在中国就业或者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就业引起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可以受理。已经办理就业许可的,其劳动合同有效,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未办理就业许可的,所签劳动合同无效,按劳务关系处理,但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应由用人单位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在相应新的就业许可法规生效前(2005年前),办理就业许可的义务在劳动者个人,故不存在合同无效的损失赔偿问题。新的就业许可法规生效后(2005年后),办理就业许可的义务在用工单位,故存在合同无效的损失赔偿问题,用工单位应赔偿损失,劳动者主张按劳动合同法赔偿经济补偿经损失或者赔偿金损失的,劳动仲裁部门应予支持一并处理。
三
十三、从事自由职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在为单位提供属于民事劳务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不予受理。
三
十四、登记为自由职业的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被单位录用,并符合标准劳动关系的条件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可以确认其与该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可以受理其劳动争议仲裁申请。
三
十五、劳务派遣引发的劳动争议,劳务派遣单位不具备劳务派遣资格,虽然已与其派出的劳动者签有劳动合同、与实际用工单位签有派遣协议等情形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仍可以实际用工单
位为被诉人,作为劳动争议受理。
三
十六、军队、武警部队的用人单位(含机关、事业组织、企业)与本单位无军籍职工发生劳
动争议,劳动仲裁部门可以受理。
三
十七、因确定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的争议,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背景复杂,劳动仲裁部门无法处理。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三
十八、船员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属于海商合同纠纷案件的一种,由海事法院专属管辖,不实行仲裁前置,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三
十九、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不属于劳动
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四
十、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规定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人员;其他通过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四
十一、劳动者要求补缴社会保险发生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各地做法不一。但法院均认为不属于劳动争议。因此,既使劳动争议仲裁机关做出了裁决也是一纸空文。
四
十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双方的劳动争议达成了明确赔偿或补偿协议,后因款项的支付发生纠纷申请仲裁的,或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或者补偿金、赔偿金等的欠条为证据直接申请仲裁的,如仲裁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不予受理,并建议劳动者直接到
法院起诉。
四
十三、劳动者违反保守商业秘密或竞业限制协议,用人单位以劳动合同中有保守商业秘密或竞业限制的约定,要求追究劳动者违约责任的,应作为劳动争议处理。如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中无保守商业秘密或竞业限制的约定,或者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泄露商业秘密或违反竞业限制为由要求其承担侵权或不正当竞争责任的,不作劳动争议处理。建议直接到法院起诉。
四
十四、劳动者履行职务向用人单位借款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与履行职务无关而向单位借款发生的争议属于民间借贷纠纷。不作劳动争议处理。建议直接到法院起诉。
四
十五、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导致其损失为由,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失业、生育、医疗待遇和赔偿金的,属于劳动争议。
四
十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
四
十七、劳动者以用人单位降低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标准导致其损失为由,要求用人单位承
担工伤待遇损失的,属于劳动争议。
四
十八、政府有关部门主导的国有企业改制,因企业职工下岗、整体拖欠职工工资引发的纠纷,应由政府有关部门按照企业改制的政策规定统筹解决,劳动争议仲裁部门不予受理。
四
十九、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公积金产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仲裁部门不予
受理。
五
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的用工关系,按雇佣关系处理。
五
十一、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而内退的劳动者,与其他用人单位形成的用工关系,一般应按劳动关系处理,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应予受理。但原用人单位继续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又要求现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不予支持。
五
十二、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或台港澳企业未依规定通过相关就业服务单位,而直接招用劳动
者形成的用工关系,按雇佣关系处理。
五
十三、在校学生在勤工俭学或实习期间,与所在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不属劳动争议。
五
十四、高校毕业生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在就业见习期间与见习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劳
动争议。
五
十五、劳动者请求工伤待遇,但未提供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的,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申请人无法提供工伤认定结论的,仲裁委员会可以证据不足驳回请求,但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
单位与劳动者对工伤事故均无异议的除外。
五
十六、劳动者与未经依法登记(或备案)、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非法用工主体因用工发生争
议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有前款所列情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就其非法用工行为作出过确认和处理,且该用工过程中劳动者(含童工)因工伤(亡)残的,参照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受理,并参照《非法用工单位伤残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处理。
五
十七、用人单位办理注销或者被有关部门撤销登记、备案后,仍然以原单位的名义招用工而发
生争议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有前款所列情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就其非法用工行为作出过确认和处理,且该用工过程中劳动者(含童工)因工伤(亡)残的,参照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受理,并参照《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处理。
五
十八、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以及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歇业的过程中(办理注销登记前),仍以单位名义招用工,发生争议的,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
第五篇: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合同鉴证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粤劳社〔2008〕32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合同鉴证工作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劳动保障局(劳动局):
为确保《劳动合同法》的顺利实施,预防和减少劳资纠纷,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根据《广东省劳动合同管理规定》(粤府〔1995〕22号,以下简称“粤府〔1995〕22号文”)的规定,现就加强劳动合同鉴证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劳动合同鉴证工作
劳动合同鉴证,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审查、证明劳动合同真实性和合法性的一项行政监督、服务措施。劳动合同鉴证制度实施以来,对促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确立劳动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劳动争议。实践表明,经劳动保障部门鉴证通过的劳动合同,极少引发劳动纠纷。《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劳动合同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过劳动合同鉴证,推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纠正违法条款和无效合同,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劳动纠纷,对于全面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充分认识劳动合同鉴证工作在新形势下的重要性,按照“依法鉴证、保证质量、体现服务”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做好劳动合同鉴证工作。
二、充实力量,切实加强劳动合同鉴证工作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紧紧抓住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的有利契机,整合资源,调配力量,按照粤府〔1995〕22号文的规定,指定专门机构和熟悉业务的人员负责此项工作。要明确职责,完善制度,切实加强劳动合同鉴证工作。一直坚持开展劳动合同鉴证的地区,要总结经验,改进和完善鉴证办法,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严格把关,确保劳动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已停止劳动合同鉴证工作的地区,要按照粤府〔1995〕22号文的规定,依法行政,抓紧配备工作人员,尽快恢复劳动合同鉴证工作。
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劳动合同鉴证的质量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结合《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组织劳动合同鉴证工作人员参加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强化依法行政能力,确保劳动合同鉴证的质量。要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主动联系、上门服务等方式更好地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服务,进一步扩大劳动合同鉴证的覆盖范围,从源头上确保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和履行劳
动合同。
二○○八年二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