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官方评析

时间:2019-05-14 10:2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官方评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官方评析》。

第一篇:2018年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官方评析

2018年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官方评析

2015年高考(山东卷)物理试题切合高中物理教学,贴近考生的学习实际,对考生的思维起点要求适当,合理设置问题的难度和梯度。试题语言表达科学严谨,情境叙述简明扼要,问题设置独具匠心,处处充盈着浓郁的物理气息。

1.重视基础,科学设计,保障试题公平性

试题必做部分主要考查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考生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所需的基本能力。引导考生全面掌握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促进考生的全面发展。试题内容涉及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规律、思想和方法,注重基础知识和物理核心思维方法的考查,无偏题、怪题。全卷在试题材料选择、情境设置、题目设问等方面,充分考虑到了全省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层次和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考生,保证了试题的公平、公正。

所有题目考查的知识和能力,均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如第14题以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为背景,第16题属于基础的力学平衡问题,第17题的情境取材于电磁感应现象应用中的电磁制动,第20题涉及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等,均是考查考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和方法。第21题、第22题两个实验题都注重考查最基本的实验器材、实验操作、实验原理、实验分析。第23题、第24题第(1)(2)题分别是力学、电磁学的基本问题和常见模型,考生比较容易入手。

试题选做部分重视对三个模块中基础知识的考查,在阅读量、思维量、作答量等方面相当,基本等值,体现了对选做不同模块考生之间的公平性。

第37题涉及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气体实验定律;第38题涉及简谐运动,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第39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等,这些都是选考部分的核心知识点。

2.贴近生活,构思新颖,展示试题创新性

试题既注重加强与考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也注意在考生所熟悉的经典情境上不断创新,设问方式的构思设计更新颖。

在现实生活中,刚盖好的暖水瓶塞有时会突然被弹起,扣在桌面上的热杯盖有时也会被热气顶起。第37题第(2)题恰以生活中的这种物理现象为背景,通过简化和抽象提炼出一个理想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巧妙构思,合理设置问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模型的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素材新颖独到,模型传统经典,凸显物理试题从现代科技、生产生活中提炼情境的特点。

第15题以地月拉格朗日点为背景素材展开设问。拉格朗日点这一信息对考生来说虽然新颖,但处理这一问题的原理和方法是考生所熟悉的。考生可以利用万有引力定律等已学知识对新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即可比较空间站、同步卫星、月球三者向心加速度的大小。该题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建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第18题以点电荷的电场这一熟悉的情境展开设问,新颖之处在于题目与对称思想和等效替代方法的巧妙结合。本题考查了考生利用静电场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试题设问指向性明确,体现了对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第39题第(1)题以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为背景,结合考古断代的科技应用,考查考生对原子核衰变规律和半衰期的理解,试题联系科学技术,渗透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试题关注科学前沿发展和生产、生活中常见实际问题,引领考生在生活中体验物之理,培养考生自觉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很好地诠释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3.能力立意,联系实际,体现试题高效性

试题考查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五种能力,层级恰当,切合实际,覆盖全面,比例合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6题以力学临界平衡问题为载体,考查考生利用平衡条件通过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整体法”、“隔离法”等物理方法的运用,考查考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第19题巧妙借助二极管整流电路的实际情境设计问题。在给出考生不熟悉的整流电路产生的电流图像的基础上,考查处在变化磁场中的金属圆环内产生的交变电压的变化规律。从整流电路到电流的图像再到问题的设置,自然连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通过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知识的运用,重在考查考生利用图像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第23题以物块和小球连接的常规模型为背景材料,以传感装置示数的变化为条件展开设问。涵盖了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共点力的平衡等力学主干知识点。全面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第24题基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构建物理模型,设计新颖巧妙,问题环环相扣,考查考生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规律的推理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考查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第23、24题按物体运动发生的先后顺序展开设问,问题层级分明、难度梯度合理。前面问题的设置较为基础,面向全体考生,使考生既能很快入题,又能缓解紧张的心理;后面的问题注重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考查,可以实现对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进行有效区分,为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这样既控制了题目难度,分散难点,又使题目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较高的测量效度。

4.重视操作,体现原理,突出物理实验性

实验部分分为一力一电、体量基本相当的两个独立题目,从题型设计和分数分配两方面均体现出对实验能力考查的重视。试题从基本实验器材的使用和实验操作入手,以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为考查重点,加强对实验原理、实验分析的考查,体现了应用科学探究方法研究物理问题、设计实验方案的理念。既考查了考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又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实验能力。

第21题以探究橡皮筋的弹力和长度的关系,结合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为背景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试题既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前面的实验为后续实验提供数据支持,衔接自然流畅,情境新颖别致。试题将课堂实验中弹簧秤拉橡皮筋改为橡皮筋拉弹簧秤,激发了考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考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试题既凸显了对科学探究能力、开放性思维能力的考查,也体现了对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迁移和拓展能力的考查。

第22题将日常所学基本电路与恒流源结合,在此基础上展开设问,既考查了中学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对考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要求,这也正是题目立意新颖之处。考生需结合题干内容才能理解图像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这对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新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该题解答方法的多样性,体现了试题考查的灵活性。试题既考查了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注重了对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5.覆盖合理,过渡平稳,彰显选拔科学性

试题考查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五种能力,覆盖全面,各部分比例合理,有较高的测量信度和效度,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全卷考查的知识覆盖了《考试说明》中必考部分的全部12个主题及选考部分12个主题中的7个主题。

整卷来看,试题贴近中学教学实际,从考生答题的思维规律出发,合理设置问题难度和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使考生在解题时能够比较容易切入试题,拾级而上,又使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有所斩获,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较好地体现了高考的选拔性功能。

总之,2015年物理试题,整体平稳,稳中有变,变中求新。试题的整体结构、考查内容及能力要求,完全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规定。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科学素养,既保持了相对稳定又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第二篇:2014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稳中有新易入手,难度适中利发挥

2014年的安徽理综物理部分从整体上看,仍旧延续了近几年安徽高考卷的稳定性。命题特色仍旧是:稳中有新,难度适中。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入口设计容易,设问逐渐加深,有利于学生解题。今年的高考卷,呈现以下特点:

1.注重考察主干知识

紧扣考试说明,着力考察物体运动(如圆周运动、平抛运动、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等)、能量与动量(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两物体碰撞等)、电磁感应(感生电动势、动生电动势等)。

2.模型常规、注重考察学生综合能力

试题涉及到的模型都很常规,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大部分都是学生经常练习的类型。14题是单摆与万有引力的综合,考察了地面附近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是简单题。16题是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中图像问题,也是常规类型,学生也很熟悉。

18、19题圆周运动,18题考察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但是只考察了动力学问题。19题考察了受力分析和临界条件,属于改编题。22题是单物体多过程问题,平时的练习中也经常碰到,学生很容易入手。23题是电磁感应问题,涉及到关系式,知识点很多,学生容易手忙脚乱,有一定难度。24题为两物体碰撞中的能量与动量问题,很容易入手,由于过程很多,学生不易发现题目的特点,学生感觉(2)、(3)两问很难分析。

3.情境设计新颖14、18、20题都放在较为新颖的情境中,同时也考察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其中20题是感生电动势的知识点的考察,学生在复习中估计练习较少,对知识点的理解相对模糊,解题时会遇到一定困难。

4.实验考察“旧中有新”

21题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很基础,但在设问上有突破,考察了用图像分析物理规律的能力,同时在初速度的计算上也做了改进。在考察学生能力的同时,也体现了数与形的结合。电学实验中,既考察了多用电表,也考察了“半偏法”测电阻,既有器材的选择,又有原理、误差的分析。

纵观近几年高考,物理命题总体平稳,都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特别是对一些核心模型的理解与分析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在复习中,学生要多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研究,基本概念的透彻理解,课本例题、背景材料的研究挖掘,从而清晰物理模型,灵活运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第三篇:2009年广东省高考物理试题(A卷)

新型城市化研究

经济区域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市场化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特定地域范围内资源要素和产品、产业相对密集分布和联系的空间性经济活动的总体。----陈鸿宇

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中,通常认为,至少需要同时存在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三个要素,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区域。

所有城市都是为节约交易成本而存在。人口等要素和产业的聚集与扩散是城市发育的基本依据。生产要素地域集中和交换行为的空间重叠,使城市具有聚集经济效应,这是经济中心形成的动因。

J〃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 ①要素聚集和产业聚集的相互关系

核心-边缘理论中区域圈层变动的主要形态是核心区聚集或扩散资源要素,引导和支配边缘区,谋求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其实质仍是为了最大化边际收益,对有限资源要素重新进行空间配臵。

在核心-边缘理论中,区域的工业化进程被划分成两个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即一区域工业化的“起步”和“起飞”阶段,区域内外的资源要素是由经济梯度较低的边缘区流向经济发展梯度较高的核心区,此时在核心区会崛起以工业为支柱产业的产业群,核心区进入一个要素聚集和产业聚集的双重聚集过程。工业化的成熟阶段,即核心区的资源要素流向边缘区,原来的产业群中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影响较大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工业产业)开始有选择地扩散到经济发展梯度较低的边缘区,这一过程对边缘区来说,是要素回流、工业产业群开始聚集和形成的过程。

核心区要素和产业扩散的原因:一是过度的自我强化,不论经济上还是社会发展上,都会使核心区付出更大的代价,因而必须把这种“自我强化”控制在一定限度。否则,核心区要素和产业就会向外扩散。二是边缘区不断接受核心区的创新信息,参与创新活动,自身也会生成新的核心区或强化原有的较低能级的小核心区,最终形成与原有高层级核心区连结的“城市群体”(或称为“城市带”、“都市区”、“大都市带”)。

②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区域圈层和城市化形态--多圈和多核、叠加和整合 经济中心

膨胀速度显著加快,次核心区(亚核心)数量显著增加,多核多圈的大都市区成为区域圈层结构的主导形态。经济中心的分布突破地点局限,形成相对分散地区布局,与经济腹地合作层次深化,产业转移速度加快,经济区域界线模糊化。新兴产业对于环境的要求更高,软环境在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中的作用越发明显,只要该地区对人才具有吸引力,基础设施完善,软环境良好,都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中心。

经济腹地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交通手段的重大变革,经济腹地开始摆脱单纯的依附性,在区域发展的贡献中,技术性、制度性要素的比例不断提高,加上核心区资源要素扩散方式(产业整合和转移的深度、力度、速度)发生重大变化,经济腹地较为容易发生质变而成为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在完善的市场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基础上,不一定完全依附于某一特定的经济中心,可以按照“比较优势”指向,自主地将其拥有的资源,以多种方式分别与不同的经济中心发展紧密联系和合作,从而形成一个多元叠合的区域圈层结构。

经济网络

经济网络的基本形态和功能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信息化手段的广泛运用,以极为低廉的

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矛盾,从而减少交易中的博弈动机,降低交易成本,增进经济主体的信任感,形成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对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的发展更加具有决定性意义。

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的互动关系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成长期 工业化成熟期 后工业化时期 经济中心 城市化 城市集群 大都市区 大都市连绵带 经济腹地 依附式的被动发展 稳定的要素和市场贡献 开放性的产业承接 主动性多维发展 经济网络 市场主体间 市场主体间 有形和无形 自觉的有序

稳定的交易网络 简单的有形网络 网络并存 的组织

国外其他新型城市化的理论

1、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针对当时大批农民流入城市,造成城市膨胀和生活条件恶化,在《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提出建设新型城市的方案,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 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的生态城市模式。

具体规划:城市居中,农业用地在四周;大部分人居住城市,当人口超过规定数量,则应建设另一个新城市;平面为圆形,中央是公园,有6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成6个区,城市最外围建设各类工厂仓库,一面对着最外层的环形道路,另一面是环状的铁路支线,交通运输十分方便;为减少城市的烟尘污染,必须以电为动力源;城市垃圾应用于农业。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称为“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规模可略大些,城市之间用铁路联网。

主要特征:以区段作为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土地使用为同心圆带状分布;辐射状的林荫主干;具有145英亩的被水晶宫所包围的中央花园;将农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相结合,将城市和乡村相结合,形成城乡一体化的都市。

三磁力说:霍华德认为城市环境的恶化是由城市膨胀引起的,城市无限扩展和土地投机(以土地为买卖对象,在短期内通过地价的涨跌差额而获取高额利润货暴利的行为,就是土地投机),是引起城市灾难的根源。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并使城市土地属于城市统一机构,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是由于城市具有人口聚集的“磁性”,如果能控制和有意识地移植城市的“磁性”,城市便不会盲目膨胀。他提出三种“磁性”的图解,列出城市和农村生活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论证一种“城市—乡村”结合的形式,即田园城市,兼有城乡的有利条件而没有两者的不利条件。

左边的磁铁:城市—远离自然,具有空气污染、高物价等城市问题; 右边的磁铁:乡村—缺乏社会性,具有土地闲臵、缺乏娱乐等乡村问题;

下面的磁铁:城市—乡村—自然美,具有地租低、工资高、物价低、无繁重劳动、水和空气清新、无贫民窟、自由、合作等特点。

2、刘易斯〃芒福德的“区域统一体”理论

主张建立许多新的城市中心,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通过以现有城市(但要大大的分散)为主体,把“区域统一体”的发展引向到许多平衡的社区里,就可以使区域整体发展,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还有可能使全部居民在任何地方都享受到真正的城市生活的益处。

3、亨利〃赖特及克拉仑斯〃斯坦因的“区域城市”理论

通过建立整体化的、清晰的区域交通网络。在交通轴交叉点形成城镇聚集,构成多中心城镇功能以及相对集中的空地系统。

也有一些人认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将促进中心城市达到更高程度的经济与生态协调,从而使中心城市成为三、二、一产业空间上 梯度布局,形成大、中、小城市群体在空间形态上呈区域化的特征,即区域城市。

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世界银行将全世界的城市化分为三个类型: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转型国家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工业化水平严重滞后的城市化,最大的特点是生活在贫民窟新市民的生活质量与高尚街区的老居民相差甚远。

发达国家城市化

具有与工业化水平相适应要素和产业的聚集与扩散,开始从“城乡分离和对立”走向“城乡融合、一体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主城区的“极化”阶段(人口和产业的双重聚集)、郊区的“城市化”阶段(人口和产业的双重扩散)和主城区的“郊区化”阶段(人口和产业的再双重聚集)

新型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城市的发展规律表明,城乡分离和对立是传统的城市化的基本特征,而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型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特征一:新型城市化的基本内涵--城乡一体享有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即不论住在城区还是住在乡村,不论从事何种职业,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享有过上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基本权利。

特征二:新型城市化的基本形态--都市区和大都市连绵带。当城市集群发展成为“都市区”和“大都市连绵带”后,产业空间结构以“夹工夹农夹三产”为基本形态;城市空间结构以“夹城夹镇夹乡”为基本形态;生态空间结构以“夹山夹水夹绿带”为基本形态。

特征三:新型城市化的根本目标—城乡融合、一体发展;新型城市化的双重任务—乡的升级和城的转型。

乡的升级:护短、补短、扶短,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动现代农业农村的发展。

城的转型:通过旧城改造(郊区化、退二进

三、退二还一),从数量型城市转化为质量型城市。

发展新型城市化的条件:

①区域的工业化进入成熟期;

②核心区的人口等资源要素和产业集群向边缘区(包括乡村地带)扩散; ③包含多核心区和多层级城市集群的大都市区形成;

广州城乡发展存在收入水平、公共医疗与社会保障、公共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差距,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差距是污水处理设施、供水与排水处理设施、道路等基础设施。

北部山区的花都楼面镇、增城正果镇、小楼镇、派潭镇、从化吕田镇、温泉镇等六个镇农村户籍人口占全市总数的三分之

一、农民人均收入只占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五分之一,贫困状况依然严峻。全市农村路网、水网、电网、通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等基础设施仍有部分行政村未达标。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和师资力量差距明显,城乡之间骨干教师配臵失衡较大。城乡医疗卫生差距明显。农村平均低保标准明显低于城市,低保人数多于城市,由于消费性减免政策在农村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农村地区养老机构和养老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广州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1、体现“以人为本、造福民生”的发展理念;

2、顺应城市化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3、寻找“后亚运”广州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

广州发展新型城市化的优势与机遇

1、国内外发展形势和国家宏观政策;

2、珠三角规划纲要将广州发展定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广州的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区域内有比较密集的城市;有相当多的大城市和都市区;有方便的交通走廊把核心城市联系起来,都市区之间有紧密的经济社会联系;必须达到相当大的总规模,人口在2500万以上;属国家的核心地区,具有国际交往的枢纽作用。

3、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粤港澳台合作纵深推进;

4、南沙新区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5、中新广州知识城加快发展,为广州在更高层次上谋划新发展、增创新优势带来新的机遇;

6、广州城市软硬实力大幅提升,市民满意度、归属感、凝聚力大幅提升。

广州发展新型城市化的劣势与挑战

1、国家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继续存在;

2、国内各地区科学发展势头迅猛,前有“标兵”、后有“追兵”;

3、后亚运广州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标准更高、难度更大、民众的期望值更加多元和强烈;

4、面临城市扩张、人口增长与资源承载有限、环境容量不足的新挑战;

5、面临由传统拼汗水、拼体力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向拼知识、拼科技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型的新挑战;

6、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与建设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要求不相适应的新挑战;

7、面临民生需求日益增长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新挑战;

8、面临现有的体制机制与率先转型升级不相匹配的新挑战。

广州发展新型城市化的建议

1、一体化的目标:实现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一体化发展。

2、一体化的任务:乡的升级和城的转型(1)乡的升级(农村发展)

基本思路:协调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构建“工、城、农”三位一体、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区域协调发展长效联动机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城乡融合、一体发展。

难点:①普遍提高城乡、区域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最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②落实城乡之间的3个“等值化”。一是投入农业和投入其他产业的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等)的回报应基本等值;二是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均等;三是城市常住人口和农村常住人口的社会地位完全平等。

措施:围绕3个“等值化”的实现来设计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政策体系,协调推进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

①建立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配套的市、县(区)、镇财政体制,保障乡镇政府所承担的公共服务和运行经费;

②全面开展集体资产清算,积极推进个人股权为基础的股份固化到户,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土地入股的新型合作组织,培育农村发展的内生机制;

③限期解决北部山区镇、村突出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差距; ④集中统筹帮扶资金,一村一策,典型带动培育村级经济的“造血”机制; ⑤合理规划城中村、城郊村、远郊村、纯农村的发展。(2)城的转型(旧城发展)基本思路:从提高人口和产业的同步聚集水平入手来创造旧城的生命力(宜居和宜业),解决工业化成熟期和后工业化时期的“城市病”。

相对于整个经济区域,就单个城市的发展过程而言,不论是近代的商业大城市还是工业大城市,都必须经过一个人口和产业聚集的“极化效应”过程。当工业化进入成熟期时,在边际收益规律的影响下,人口和产业出现双重扩散,“扩散效应”渐渐取代“极化效应”。广州实施“南拓”、“东进”战略就反映了这一客观的发展规律。随着人口和产业的扩散,产业结构调整,原来的核心区可能出现三种结局:①出现更高技术含量的新的工业产业群,原来的核心区仍保持主导地位;②新兴的工业产业群在本区域经济梯度较高的部分边缘区形成,原来的核心区工业产业群外迁,第三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原来的核心区继续充当本区域流通中心、金融中心的角色;③区域的第三产业群随着新兴工业产业群在边缘区聚集,原来的核心区走向衰落。推论一:长期繁荣的老城区应继续保持一定的经济优势和活力,防止这些地区因产业过度聚集或过度扩散而出现第三种结局。推论二:在城市中心区(内城)形成新的产业聚集,使其继续保持区域经济的或政治的、文化的中心地位,防止内城因资源(自然资源、交通资源等)枯竭、人口和产业向周边地带过快转移而出现的城市中心区空洞化。

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旧城改造”的首要任务。①不断调整优化中心城区的产业结构,避免原来的传统产业因发展过于成熟而导致边际收益递减、产业衰落,才能使老城区具有与新城区相当的或更强的产业竞争力,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质量、更强的支撑能力和社会调控能力。②发展潜力充分和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吸引先进的科技要素和人才、劳动力资源,聚拢人气,使老城区具有创造力和活力。

“退二进三”和“退二还一”是实现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双重再聚集的关键。通过“退二进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优势传统产业是广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但中心城区的居住环境和产业环境的不断劣化已成为阻碍人口和产业的双重再聚集的“瓶颈”,需要同步推进中心城区的“退二还一”,以生态基础设施与环境的改造,实现“宜居” 和“宜业”。这里强调的“一”是指以适度恢复和发展都市区型的、现代的农业为承载的生态基础设施与环境的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讲,“退二还一”是“退二还绿”、“退二还宜”。

他山之石:英国的“旧城郊区化”

100多年前,英国的工业化进入成熟期,大工业在城市的聚集,使城区空气污染、居住环境日益恶化,导致“郊区城市化”浪潮席卷英国。

由于煤矿等资源的枯竭,产业结构的调整,位于英国西部、西北部的格拉斯哥、利物浦、伯明翰等老工业城市的劳动力与资本,大规模向英国东南部转移。人口和产业的“双重外迁”,使英国许多工业城市的旧城区走向萧条和衰落。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人才弄明白,人留不住,产业也就留不住,只有实施“旧城改造”的区域政策,才能使萧条的“问题城市”恢复昔日的繁荣。居住环境的改造,如郊区般的连片绿地的建设与维护,成为“旧城改造”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产业(特别是高端或新兴的服务业)和居民的双重聚集的关键。“绿地--环境--人气--产业”的链条已被伯明翰、格拉斯哥、卡迪夫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第四篇: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上海卷)

A题:兰州高原夏菜的“尾菜”之困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来临,兰州高原夏菜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现已种植近80万亩,总产量180万吨,外销量80万吨。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蔬菜产业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二分之一以上,蔬菜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近三分之一。然而随着净菜上市、蔬菜商品化处理的不断增加,蔬菜收获后的剩余物和净菜加工、商品化处理产生的叶、根等数量也在急剧攀升。有调查显示,每卖出一斤精菜,就会产生一斤“尾菜”,以榆中县为例,每年销售6.7亿公斤蔬菜计算,每年产生的尾菜达60万吨,相当于一个中型城市一年的生活垃圾。90%的尾菜和包装垃圾将被运往附近的一个垃圾处理场。2010年兰州市蔬菜剩余物为70—80万吨。这些剩余物因缺乏经济适用的处理技术,利用转化率低、无公害处理不到位,以致大量堆积于田间地头、乡村道路旁、沟渠内,腐烂变质,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成为“一大公害”,给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的安全造成了威胁。如此庞大数量的“尾菜”出路在哪里?究竟该如何摆脱纠结缠绕的“尾菜”之困?

请有选择的使用近年来兰州市“尾菜”处理有关的统计数据,就当前如何解决兰州高原夏菜的“尾菜”之困回答如下问题:

(1)建立数学模型寻找造成的兰州高原夏菜的“尾菜”之困主要因素或指标。

(2)在问题(1)的主要因素下,建立生产、销售、存贮等环节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此模型说明怎么处理以上各环节才能使经济效益最大?

(3)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建立如何发展基于循环经济的高原夏菜产业的数学模型。

(4)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和结果,对如何解决兰州高原夏菜的“尾菜”之困提出你们的合理化建议。

B题:赛车轮胎的设计

赛车运动,始于汽车工业早期,主要是一种观赏性运动。一项大型汽车赛事可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其迷人之处不仅仅限于比赛本身,更在于比赛的丰富多彩——发动机的轰鸣、狂欢节的气氛以及千奇百怪的赛车等等。赛车有职业和业余之分。这项运动对汽车的发展做

出了重要的贡献。后视镜、四轮刹车、扭转悬置、燃油喷射、安全带以及其它设备的重要价值,最初都是在赛车运动中展示的。

最初的赛车轮胎使用光头胎,当赛道表面是干燥的时候,光头胎能创造最好的抓地力,因为光头胎的接地面积大,因此抓地力极强,赛车在弯道的速度极高。轮胎的尺寸、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大小以及材质决定了轮胎的性能。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的长宽之比称为轮胎的截面比。通常截面比越小的轮胎抓地力越大,这意味着赛车轮胎尺寸要尽可能的大,同时宽度尽可能宽。然而,尺寸越大的轮胎,阻力也越大,这就需要计算合理的平衡点。

请以F1赛车为例,考虑到赛车运动的安全性,给出轮胎尺寸的最佳平衡点。

第五篇:2014年四川高考物理试题评价

宽严适度稳中有进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四川卷)简评

绵阳市教科所中学特级教师龚林泉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物理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对物理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试卷“宽严适度、保持稳定、稳中有新、坚持原创”,试题“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在试卷结构、难度控制及试题设计等方面保持了相对稳定,有适度的创新。

1.突出对中学物理主干知识和重要内容考查,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很高的知识考点覆盖率,考查的知识结构分布合理。

试卷突出对Ⅱ级要求考点的考查,共涉及29个,覆盖率为96.7%,全卷Ⅰ级和Ⅱ级要求的考点的总覆盖率为80.2%,“考试说明”中知识内容“主题”覆盖率为100%,为近年最高。

绝大多数试题综合考查了多个考点,既有学科板块内综合,又有学科板块间综合,全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中,第6、9、10和11题都分别涉及到10个以上的考点。

试题内容覆盖了力学、电学、光学、相对论等板块,各板块知识的分值和比例基本稳定。试卷结构、试题题型稳定,试卷长度、试题题量基本稳定,试题符合今年四川考生的实际情况。

2.试卷整体难度分布合理、层次分明,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试卷采取“降低起点,细分高段,拓宽区分层次”策略,有效提高了物理学科的区分度。选择题、实验题和计算题三种题型的难度起点都较低,都是由易到难的连续性难度设计,易、中、难比例合理,以中等难度为主,拓宽难度分布范围,对所有层次考生进行有效区分,拓宽了区分层次,给了不同层次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

3.坚持能力立意,全面考查物理学科要求的五种能力。

坚持能力立意体现在每个试题都有明确的能力考查目标。试题选择恰当的情景,设置合适的问题,要求考生对情景和情景中的物理过程、物理状态进行分析,选择适当的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不同能力的考查。

试题充分发挥了不同题型的特点,全面考查了物理学科要求的五种能力。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减少数学运算的繁度和难度,侧重考查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实验题主要考查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控制实验条件、理解实验过程并进行操作、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等实验能力;计算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复杂物理过程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全面考查物理学科要求的五种能力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对运用图形分析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文字、图形(图线、图像)、函数关系式是表达物理规律的常用方式,今年试题加大了用图形进行表达、分析物理规律、状态和过程的考查。试题情境用图形、函数关系式方式呈现,考查考生提取、加工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如第1、5、7、8(2)题用图形表达物理规律,第6题用函数关系式呈现情景,第3、7、8、9、10、11题用图形表达物理状态和过程。

4.试题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引导中学物理教学落实物理课程目标。

试题贴近时代,引导中学物理教学关注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如第9题,取材源于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内容,以被誉为开创了21世纪新材料纪元的神奇材料“石墨烯”和有望在本世纪实现人类搭建天梯梦想的“太空电梯”为情景,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兴趣和热情,通过中学物理中力学传统教学内容与现代科技成就的结合,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试题贴近社会,注重物理理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如:远距离输电、发电机发电、电视遥控器、水中发光小球、小船渡河、传送带等,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的要求,对中学物理教学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试题贴近学生实际,以学生最熟悉的教材内容和习题为情景,引导中学物理教学重视教材。今年有40%左右的试题素材情景直接来自教材内容和习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是教材内容的融合和拓展。

物理试题传承和丰富了已有高考物理试题(四川卷)的特点,既保持相对稳定,又有所发展,难度适中,区分度良好,是一套符合四川实际、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好题。

下载2018年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官方评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官方评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09年广东省高考物理试题(A卷)(范文)

    一是破除自我满足观念,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始终做到把自己的命运同全局的兴旺发达紧紧的结合在一起,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常怀为民之心,常怀大局之心,常怀奉献之心,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

    2018年高考海南物理试题解析

    2018年高考海南物理试题解析 江苏省资深特级教师 戴儒京解析 1.【解析】设石块自由落体的时间为t,他离地面的高度为h,则h13(g9.8m/s2),t12gt2h3,解得t2.87s,h43.4m。选C【答案】C 3......

    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上海卷)

    品牌收费站建设方案收费站作为高速公路行业的重要服务终端,是与社会公众直接接触的窗口和桥梁,体现着企业的核心文化、管理理念和服务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凸显收费站......

    山东官方企业信息化——山东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

    山东官方企业信息化——山东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 中小企业信息化一直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难题。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多,信息化应用水平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也......

    物理试题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 状元桥期末抽样检测试卷(二) 姓名 状元桥级别 一、填空题。 1、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的杰出贡献,常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物理量的单位。如:以安培命名电流的单位,以___......

    物理试题

    一、上学常规 1.衣着整洁、大方。不化妆,不戴手饰,不留怪发。少先队员要佩戴红领巾。 2、按时到校,(不迟到,也不过早到校)。如因故不能上学,应由家长及时向班主任请假。 3、上学不带......

    山东高考志愿

    山东高考志愿分7次填报 新二本实行征集志愿 2011年04月27日 10:32 山 4月26日,2011年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记者了解到,继2010年我省首次对本科三批和专科一......

    2013年山东高考情况

    原标题:山东高考录取分数线出炉,8.6万考生过一本线(图) 高考放榜,8.6万考生过一本线 本报济南6月24日讯:今天,山东省2014年普通高考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举行,通报了高考评卷工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