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移动式电风扇安全检查标准
广州市 公司
有效日期:
移动式电风扇安全检查标准
1.0 目的:为了提供安全检查的依据及避免漏检不安全因素,特制订此标准。2.0 适用范围:公司内在用移动式电风扇的安全检查。3.0 检查内容
3.1 电风扇必须符合作业环境要求,易燃易爆气体和易燃易爆粉尘的场所,禁止使用移动式电风扇,固定式电风扇应符合防爆要求。
3.2 PE可靠。接地故障保护应符合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和电风扇容量要求,接线正确,连接可靠。3.3 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兆欧。电风扇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必须测量其绝缘电阻,常年使用的电风扇应每季测量一次,绝缘电阻值不少于1兆欧,并有测量记录。
3.4 电源线采用三芯或四忒多股橡胶电缆,无接头,不跨越通道,绝缘层无破损,其长度一般不超过15米。
3.5 防护栅网应能防止人体、部件触及旋转部位,网罩、扇叶等固定应完整可靠,保持旋转平稳,无晃动、无异常噪声。
3.6 开关、插销完好,与电风扇规格匹配,接线正确。
4.0 检查人应根据本标准进行检查,并填写<移动式电风扇安全检查表>。
第二篇: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管理制度
1.人员安全培训教育考核制度 1.1 目的和范围
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岗位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理论知识和提升安全操作技能,逐步提高员工认知和技术素养水平,培养出一支懂专业知识、技能操作水平一流的队伍。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1.2 职责
1.2.1 员工安全岗位教育培训由公司安全生产部主要负责,部门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新进员工与在职员工进行安全岗位教育培训工作。
1.2.2 综合办公室负责该制度的实施、监督、落实与考核; 1.2.3 财务部根据安全培训计划申请培训费用,确保培训资金足额到位;
1.2.4 企管部全面负责员工技术技能提高专业培训,申购专业培训教材、资料;组织行业、行政部门要求的专业专项安全培训; 1.3 培训内容
1.3.1 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员工安全岗位教育例会。要求部门领导、技术人员和全体员工参加。
1.3.2 制定员工安全岗位教育工作计划和全年授课计划包括课时、授课内容、授课教师。
1.3.3 采取内部讲座、以会代训、学习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既要重视派人参加行业组织的各类培训,又要积极组织好本单位的培训,内外结合,培训与自学结合。
1.3.4 举办理论和操作技术业务知识专题讲座,请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讲课,也可以采取业务部门轮流讲课的办法。1.3.5 为了保证培训效果,每次培训结束,都要认真地进行一次考核。
1.3.6 对于员工外出参加专业安全岗位培训,返回公司后必须写培训总结,培训资料统一交于公司管理使用; 1.3.7 要编制具体员工安全岗位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按计划逐步实施到位
1.3.8 切实加强监督和指导,对员工安全岗位教育培训工作要列入全年工作考核内容,作为评先的内容之一。1.3.9 新进员工的安全岗位培训
1.3.9.1 公司新员工入职后,综合办公室应对其进行公司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学习、让其了解公司经营状况;
1.3.9.2 新员工办理入职手续后,公司应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三级安全教育),并经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1.3.9.3 安全生产部对新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让其掌握工艺流程、设备工作原理、设备参数、设备操作规程等; 1.3.9.4 公司应对新员工进行设备性能、操作流程、工作规范、应急措施、生产报表记录填写等培训;
1.3.9.5 新员工应经过系统全面安全岗位培训。经公司安全、技术等部门考核合格后方能进入工作岗位实习操作; 1.3.10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岗位培训
1.3.10.1 满足特种作业岗位人员要求,加强相应岗位专业知识培训;
1.3.10.2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参加行政部门、行业机构所要求的专项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2.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2.1目的和范围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2.2 职责
企管部是安全生产例会管理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级的安全生产例会的组织、学习和培训工作。2.3管理内容
2.3.1 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例会,会议时间应相对固定。
2.3.2 安全生产例会的参会对象为单位领导、部门负责人、站长等。2.3.3 会议主要内容
2.3.3.1 传达贯彻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各种文件精神;通报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2.3.3.2 各部门上报安全生产工作月总结(上月例会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包含采取措施、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等)。2.3.3.3 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提出工作重点,安排下一步工作任务。
结合各部门实际情况,按事故预案方案,制定事故演练计划。
2.3.3.4 参会人员须做到
2.3.3.4.1 按时参加会议并汇报工作,同时上报主要工作任务情况的文字材料;
2.3.3.4.2 汇报工作时间不超过10分钟; 2.3.3.4.3 文字材料500字内;
2.3.3.4.4 认真听会并做好会议记录,备有安全生产工作专用记录本;
2.3.3.4.5 参会人员原则上不得请假,如有特殊情况,须向单位负责人请假。2.3.3.5 遵守会议纪律
2.3.3.5.1 参会人员必须提前10分钟到场,不得迟到或早退; 2.3.3.5.2 开会时必须将手机设置为关机或震动状态: 2.3.4 考核
安全生产例会工作内容、完成任务情况、会议记录将列入考核内容,与相关人员奖金挂钩。2.3.5 相关文件
2.3.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3.5.2《山东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安全奖惩实施细则 3.1 目的和范围
为落实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贯彻公司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体现“奖罚分明”的原则,使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共同搞好安全工作,实现公司的安全责任目标,特制定本规定。
本细则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班组及全体员工。3.2 职责
3.2.1 安全管理小组会负责提出奖惩意见,报总经理审批。3.2.2 财务部负责在工资中发放/扣除安全奖惩的扣款。3.3 管理内容
3.3.1 班组HSE记录、交接班记录不全违反一次扣10-50点、巡回检查记录不齐全、不规范,违反一次扣10-50点。影响安全生产的扣100-200点。
3.3.2 岗位职工熟悉本岗位的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不合格者扣10-50点。班组每周进行1次有针对性的HSE活动并如实记录。无记录的一次扣20点。
3.3.3 开好班前、班后会,并做过好记录。无记录一次扣10点。
3.3.4 按规定时间、线路进行巡回检查,并准确记录各点参数。假报表,影响正常生产者一次扣50-100点。3.3.5 班组每月的上旬和下旬进行一次全站的HSE隐患查找,对形成的问题当月必须整改完毕。未及时整改的,一次扣责任人50-100点。
3.3.6 杜绝串岗、脱岗和酒后上岗、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等 “三违”现象及其他违反《安全生产禁令和规定》的行为。发现一次扣100-200点。
3.3.7 作业时工作流程切换正确,重要流程切换有人监护,重要工艺管阀挂警示牌,违反一次扣责任人50-100点。3.3.8正确使用防护用具、监测仪器;在有毒气体场所作业时必须穿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服。发现一次扣50-100点 3.3.9 职工上岗前正确穿戴劳保护品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更换衣服、脱帽子,进入生产区域巡检时长发女工必须佩戴防护帽。违反者,每发现一次扣责任人10-50点。3.3.10 严格执行“八不充装”规定和气瓶充装制度,不得超量充装。违反一次扣责任人50-100点。
3.3.11充装车辆进站必须佩戴防火帽。检查充装车辆的“五证”,即:驾驶证、车辆营运证、槽车使用证、危险化学品准运证,押运员证。无证人员及车辆禁止入内违反一次扣50-100点。
3.3.12罐车进入充装点时,要停车熄火,接好静电接地,正常装车作业时,装车人不准离开岗位,司机不得远离车辆,汽车不得任意发动,违反一次扣10-50点。装车工要记录好车号、单位、时间、气瓶余压、装车人等,无记录一次扣10-50点。
3.3.13 在检查、维修变压器、电动机、配电柜等配用电设备及线路时要断开电源总开关或挑下变压器零克。雨雪天气禁止挑零克和检查维修室外用电设备及线路。违反一次扣50-100点。
3.3.14 在操作、检查、维修变压器、电动机、配电柜等具有金属外壳的配用电设备及线路时,断开电源总开关或挑下变压器零克后,还要用验电器(试电笔)进行验电,严禁不断电拖动配电柜、电焊机等电气设备。违反一次扣50-100点。
3.3.15 生产中电气设备、配电柜设置“当心触电”标志;配电闸刀挂“运行”“检修”“禁止合闸”等标牌。控制柜、设备启动开关前应配有铺绝缘胶垫,无配备一次扣10-50点。3.3.16 用火作业、临时用电、高处作业、起重作业、高温作业、施工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特种作业工作票证审批、安全监督(监护)及完工验收程序符合有关规定,票证完好、齐全。无证作业发现一次扣100-200点。
3.3.17 生产设备的润滑油的油位在上下限之间,油号对,油质无异常,温度在使用范围内,且无震动、无杂音、无“跑、冒、滴、漏现象。发现一次扣10-50点。
3.3.18 清洁设备使用专用清洗工具,不得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清洗设备和零部件。违反一次扣10-50点。4.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4.1 目的和范围
为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危害,保护员工人身及财产安全, 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消防安全管理。4.2 职责
4.2.1 组织贯彻消防法规、标准,执行公司有关消防安全制度,在操作规程中要编制相应的消防操作内容。
4.2.2 确定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并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中明确防火安全责任。
4.2.3 针对本部门的特点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4.2.4 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4.2.5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4.2.6 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专用消防通道的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4.2.7 定期分析本部门消防安全情况,研究解决实际问题。4.3 管理内容 4.3.1 管理要求
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全面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消防管理原则,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的消防监督检查与管理。4.3.2 公司实行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
4.3.2.1 技术负责人是本部门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
4.3.3 应当按照统一要求建立防火档案,消防档案应当包括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消防档案应当详实,全面反映部门消防工作的基本情况,并附有必要的图表,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更新。
4.3.4 应当将消防布局、消防泵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部门总体规划,保证消防经费。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应当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
4.3.5 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装置、压缩机房、充装点等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安放明显的安全标志,严禁携带火种和无关人员、车辆入内。
4.3.6应当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保持防火门、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
4.3.7 应当每日进行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巡查的内容应当包括 4.3.7.1 有无违章情况。
4.3.7.2 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4.3.7.3 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好。
4.3.7.4 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发现初起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
4.3.8对于消防监督部门查出的火险隐患,要逐项登记,凡是部门能够整改的,要定责任人、定措施,限期整改。凡部门难以解决的重大隐患,必须采取临时措施,保证安全,并上报公司主管部门解决。重大火险隐患,要建立台帐,对消防监督部门发出的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并报公司主管部门备案。
4.3.9 加强对现有消防设施、器材的管理,确保各种消防设备、设施、装置、器材完整好用。
4.3.10 认真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活动,将员工消防培训教育纳入到本单位安全教育培训中,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宣传手段,宣传消防法规,普及消防知识,剖析火灾案例。结合119宣传日、重点节日及季节特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灭火技能。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4.3.10.1 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4.3.10.2 本部门、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4.3.10.3 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4.3.10.4 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4.3.10.5 对新入厂及转岗员工和进入生产区的各类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时,应有相应的消防安全知识内容。
4.3.11 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进行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消防演练时,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
4.3.12发现火警时,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迅速准确地报警,讲清起火单位、地点、燃烧物等有关情况,迅速组织扑救,并派人接应消防车,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给报警人提供方便,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谎报、瞒报和撬延报告火警。4.3.13发生火灾的部门必须立即组织义务消防队控制和扑救火灾,组织其他人员疏散,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4.3.14在组织和指挥火灾现场扑救时,应及时设立临时灭火指挥部,由安全生产小组负责人或上级负责人任总指挥。灭火总指挥有权根据扑灭火灾的需要,决定下列事项 4.3.14.1 使用灭火器扑灭或控制火情。4.3.14.2 截断电、可燃气体的输送。4.3.14.3 划定警戒区,实行局部交通管制。4.3.14.4 利用临近建筑物和有关设施。
4.3.14.5 为防止火灾蔓延,拆除或破损毗邻火场的建筑物、构筑物。
4.3.14.6 向供水、供电、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等有关单位请求灭火救援。向邻近公安消防部门请求增援。
4.3.14.7 灾事故的报告统计执行公司事故管理有关规定。4.3.14.8 安全生产部按照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4.4相关文件
4.4.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5.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5.1 目的
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明确安全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统一检查内容和要求,提高检查效果,逐步实现检查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制度。5.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班组。5.3 术语
安全生产检查是生产单位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实地察看、检测、分析、评估等活动。其目的是为了督促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揭露和排除事故隐患,防止从业人员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避免公司生产设施、设备的损坏和财产损失,保证公司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5.4职责
5.4.1公司综合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由安全生产总经理负责,由企管部组织实施,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检查组,每月对公司进行一次检查。
5.4.2各部门主管负责组织实施专业范围内的安全专项检查,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检查组,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5.4.3班组长每日进行岗位安全巡视检查,检查整改情况及时向当日值班相关负责人汇报,各班组认真进行巡检和交接班。
5.4.4公司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应就职责范围内进行日常巡检,并有巡检记录。
5.4.5企管部是隐患整改工作的监督部门,负责对公司存在的隐患进行登记,发现重大隐患及时上报给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5 控制程序
5.5.1安全生产检查主要内容:
5.5.1.1 检查各级职能部门是否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规制度,检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等修订完善情况以及各项管理制度、安全基础工作落实情况。
5.5.1.2 检查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和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格教育是否达到要求,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教育以及特种作业的安全技术知识教育是否达标。5.5.1.3 按照工艺、设备、储运、电气、仪表、消防、检维修、职业健康等专业的标准、规范、制度等,检查生产,施工现场是否落实,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5.5.1.4 检查公司各级机构和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检查员是否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纪律和操作规程; 5.5.1.5 检查生产、检修、施工等直接作业环节各项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是否落实。
5.5.2 安全检查分外部检查和内部检查,外部检查是指按照国家职业安全健康法规要求进行的法定监督、检测、检查和政府部门组织的安全督查;内部检查是集团公司、公司内部根据生产情况开展的计划性和临时性自查活动,主要分为综合性检查、日常检查、季节性检查和专项检查等形式。5.5.2.1 综合性检查:即对公司各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行为、安全生产状态进行全面检查、考核或评价。5.5.2.2 日常检查:日常检查包括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认真执行设备定时翻牌制度。负责人和工艺、设备、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并做好记录。
5.5.2.3 季节性检查是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检查。根据我公司所处的地理情况和气候特点,重点进行以防暑降温、防洪防汛、防雷电为重点的夏季安全大检查。5.5.2.4 专业性检查主要对压力容器、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安全装备、检测仪器、危险物品、运输车辆等系统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及在装置开、停车前、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转等时期进行的专项安全检查。5.5.3 安全生产检查的依据
5.5.3.1 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 5.5.3.2 公司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制度; 5.5.3.3 各专业和工种的安全技术规程和要求; 5.5.3.4 安全技术标准、规程、守则;
5.5.4 认真对待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正确处理内、外部安全检查的关系,坚持综合检查、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组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安全检查制度化、标准化、经常化。5.5.5安全生产检查要编制安全检查表,按照安全检查表科学、规范地开展检查活动,检查情况,检测数据要如实记录,检查评价结论要通知被查部门,检查结束后应向上级写出书面报告,落实安全奖惩,做好安全检查总结,并按要求报安全环保处。
5.5.6隐患整改应本着“四定“的原则进行。即: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期限、定负责人、定整改资金。
5.5.7对发现的隐患,检查人员要尽快通知隐患所在单位,指出隐患部位,内容及影响,提出整改意见及整改期限并进行登记,对于重大隐患,检查人员要以书面的形式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及时送达隐患所在部门。
5.5.8公司各职能部门、班组是隐患整改工作实施的责任单位,在实施整改中要坚持分级管理,分级管理的“四定原则”。5.5.9排除隐患所需费用,可根据项目的内容,分别列入大修、基建、技改和隐患整改费用中解决。
5.5.9.1 隐患所在单位接到隐患整改通知后,必须对隐患进行整改,不得拖延;
5.5.9.2 对当时不能整改的,必须定出计划,在大修期限内限期整改,同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和特殊管理办法,报总经理批准,实行现场监护。
5.5.9.3 整改措施实施后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检查、验收、认可。
5.5.9.4 单位和个人在安全生产巡检中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对隐患报告人应给予相应奖励。
第三篇: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前检查
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前检查操作规程
1、当罐车进入生产储配中心后应当有专人指挥罐车停靠,停靠后车辆熄火(停放时不得进入生产区),由专人进行检查。
2、首先应当查看需要充装的介质。
3、检查随车人员相关的证件如:从业资格证、道路运输证且所运输化学品必须与运输证所列范围一致,押运人员要有随车押运证等相关证件、压力容器使用证及有效期。
4、检查随车工具、防护用品是否齐全完好。
5、检查罐车外观、警示标记、危险品标志是否完好且清晰可见。
6、检查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外观是否完好,仪器检测有无泄漏,移动式压力容器和各个安全附件是否完好且在有效期内、移动式压力容器铭牌是否与充装介质一致,如果是首次充装则应出示置换报告。
7、检查移动式压力容器各个参数如压力、温度、液位、最大充装量等。
8、若以上条件都满足则记录充装车辆车牌号并登记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证号,由专人指引进行充装前称重。
第四篇: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移动式压力容器操作规程
目 录
第一节 贮槽安全操作规程…………………………………第2页 第二节 槽车卸载操作规程…………………………………第5页 第三节 槽车充装前检查规程………………………………第6页 第四节 槽车充装过程操作规程……………………………第7页 第五节 槽车充装后复检操作规程…………………………第8页 第六节 槽车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验操作规程…………第9页 第七节 洗眼器操作规程……………………………………第10页 第八节 槽车装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第11页 第九节 化验岗位操作规程…………………………………第13页 第十节 维修岗位操作规程…………………………………第14页 第十一节 装卸用管耐压试验操作规程………………………第16页
第一节 贮槽安全操作规程
1.液氧、液氮贮槽安全操作
1.1 使用前准备
1.1.1清除各管口、接头可能存在的水份等污物,所有与低温液体接触的零部件均需清洁干燥。
1.1.2逐一检查各专用阀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及各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开关位置。1.1.3检查控制仪表的规格、性能、准确性及灵活性。
1.1.4检查各紧固件、管道及其它零件的质量,确保管道畅通。1.1.5吹除置换 ①用干燥洁净的氮气对贮槽内筒及其管道系统进行吹除置换,以置换内部空气及水份。
②若吹除气体比重比空气大,则应从内筒底部充入、顶部排出;若吹除气体比重比空气轻则相反。
③测定吹除出气口水份露点,使露点不高于-50℃为合格。1.1.6预冷
①打开顶部放空阀V1736,关闭其它低温截止阀。
②以极小的流量缓缓向内筒充入液氧或液氮,使低温液体自然挥发来预冷内筒。③测定顶部放空口出气温度,观察内筒各测点温度及外筒底部测温点温度变化情况。④当内筒上部温度在-80℃左右、下部温度在-150℃左右外壳底部温度不低于5℃,顶部蒸发出气温度接近-20℃左右且气流量突然下跌或减小,表明贮槽开始结液。保持结液两小时,截断液氧或液氮来源,关闭所有阀门。1.2低温液体灌充
1.2.1与空分塔配套使用时的充液操作 ①贮槽顶部进液阀和回塔气阀、底部排液阀V1722分别与塔和低温泵管路系统接通,并保持密封。
②开液面计平衡阀V1727,液面计下阀V1726,待液面计内外腔达到压力平衡时,开 液面计上阀V1728,而后关闭液面计平衡阀。
③打开放空阀V1736(O2气体由用户回收),关闭其它阀门,然后缓缓打开液体管路上的阀门(由系统带),液体从顶部进入槽内,同时观察压力表液位计,液面不得超过最高液位(7860mm),否则应及时关闭液阀。
④注意槽内压力的变化,调节流量,以保证不超过设计压力的90%。⑤检查内筒温度,当达到充入液体的温度后便可逐步加大充灌速度。
⑥时刻注意绝热层空间的压力。由于内筒温度下降使绝热层空间气封气温度下降,导致压力下降,故应保证有足够的气封气进行弥补。
⑦液体注满后,关闭系统的进液阀和贮槽的放空阀V1736。1.2.2单独使用时的充液操作
①将于V1725阀相连的快装接座与充液管路接好。
②开液面计平衡阀V1727,液面计下阀V1726,待液面计内外腔达到压力平衡时,开
液面计上阀V1728,而后关闭液面计平衡阀。
③打开放空阀V1736(O2气体由用户回收),然后缓缓打开底部排液阀V1725,同时观察压力表、液位计,液面不得超过最高液位(7860mm),否则应及时关闭进排液阀。充液完毕后,关闭除仪表外的所有阀门。1.3 液氧的贮存
液面计、压力表及其相应阀门、安全阀均处于工作状态,关闭其余所有阀门,使贮槽处于封存状态。贮槽内筒贮液体应自然蒸发而使压力不断升高,达到约10Kpa,调节V1731开启卸压;当压力接近12Kpa,人为开启放空阀V1736一卸压;当压力达到13Kpa时,安全阀V1734、V1735自动开启卸压;当压力达到15Kpa时,爆破片V1737爆破,以有效地保护内筒。1.4对外供液
1.4.1升压
本贮槽设置有一个增压器PBU1(系统带),以防贮槽对外供液或其它场合时内筒产生负压。增压阀V1720处于常开状态,增压调节阀V1719处于常闭状态,当贮槽对外供液或其它场合产生负压(小于0Pa)时,增压调节阀V1710自动开启,增压器开始工作,保持贮槽内筒为正压。
1.4.2与空分塔及系统配套使用时的供液操作
①将贮槽顶部进液阀和回塔气阀,底部排液阀V1722分别与塔和低温泵的管路系统接通,并保证密封。
②关闭除仪表外的其它阀门,使压力表、液面计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③开底部排液阀V1722,液体从贮槽内排出。内贮液不准排空,至少保持550mm以上的液位。
1.4.3单独使用时的供液操作
①将输液软管接到贮槽与阀V1725相连的快装接座上,并保证密封。②使压力表、液面计时钟处于工作状态。
③关闭放空阀V1736,开进排液阀V1725,在贮槽内液位高差及内槽压力作用上,液体被压入排液管,经软管排出。
④排液完毕后,关闭阀门,拆卸软管。内贮液不准完全排空,至少保留550mm以上液位。
2.液氩贮槽操作
2.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2.1.1操作者应充分了解本设备的工艺流程,使用维护方法及有关低温液体知识。2.1.2检查仪表是否灵敏,各种阀门是否处在正确的开启位置,管道是否畅通。2.1.3贮槽首次充液(包括检修后首次充液)之前,应对内筒及连接管道系统充干燥氮气,以工作压力气密性试验不漏。
2.1.4用温度为80℃-120℃的干燥无油氮气或空气对内筒进行加热、吹除,待出口温度达70℃时,加热吹除结束,关闭所有阀门。2.2充液
本贮槽的液体主要由分馏塔直接灌充
①贮槽接管分别与分馏塔、液体蒸发器或低温液体泵及泵气回路的管路系统连接。②打开压力表阀(Ⅳ4),空载时压力表指针应指零位 ③启动液面计
a)首先打开液面计平衡阀(Ⅳ2)然后打开液面计上阀(Ⅳ3),再打开液面计阀(Ⅳ1)
b)关闭液面计平衡阀(Ⅳ2),液面计开始工作,在开启(Ⅳ1)(Ⅳ2)(Ⅳ3)阀时应缓慢进行,以防止气流太急打坏液面计元件
④充液:打开放空阀(V5),测满阀(Ⅳ9),关闭其它阀门,然后缓缓打开系统司机阿盟和的进液阀门,液体从顶部喷淋而下,同时观察压力表、液位计,若有液体从测满阀(Ⅳ9)流出(即超出最高液位15900mm),应立即关闭进液阀门。2.3低温液体的贮存
液体的贮存分为常压贮存和带压贮存两种方式。
2.3.1常压贮存
常压贮存过程中,放空阀V5微开,让自然蒸发的气体由此排至大气,槽内压力不致于升高。
2.3.2带压贮存
带压贮存的过程中,V5阀关闭,由于自然蒸发的气体留在槽内,贮槽内压力将逐渐升高,因此操作者应注意监视贮槽的压力,严禁超过最高工作压力(0.2MPa)
长期贮存液氧时,在贮存期间(不论何种贮存方式)应定期对液氧中的碳氢化合物进行分析检查,以免引起意外事故,主要检查其乙炔浓度不得超过0.1ppm,否则应将槽内液体排放尽或补充液氧,使贮槽中乙炔含量小于0.1ppm。
2.4对外供液
打开排液阀(V6)供液给液体蒸发器,或打开底部进排液阀(V2),通过软管供给槽车。
2.5若槽车对外供液和充液同时进行,则要注意压力变化,及时调整各阀门开度。
第二节 槽车卸载操作规程
1.首先对进入的槽罐车辆进行检查、登记,对证照不全的车辆和无上岗证的人员拒绝入内,对车况不好,应配备的安全装置不全的不准入内。2.正确指挥液氧车辆倒入指定位置,并督促做好车辆定位措施,确保液氧连接管的正确安装。
3.检查液氧槽车排放、汽化增压等阀门开关正确,槽车内筒压力0.3~0.5Mpa,微开槽车排液阀检查。
4.连接软管及接口无泄漏后,根据贮槽内筒压力(<10Kpa)与中控室联系
确认后,缓慢开启贮槽进液阀。
5.严格控制增压进度,严禁在倒灌时排放槽车内气体。
6.当液氧槽车内无液位指示后,(槽车余压不得低于0.05 Mpa)及时关闭贮槽进液阀,严禁将槽车内气体倒入贮槽。监护好液氧连接软管的拆卸,以及液氧槽车离开。
7.整个倒灌过程必须由专人负责操作、监护。严格标准穿戴好无油脂污染的手套、衣服等防护用品,当有液氧泄漏时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8.如附近发生火灾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汇报,并关闭液氧贮槽进液阀,疏散现场车辆和人员。
第三节 槽车充装前检查规程
1.装卸前检查
装卸前,槽车停放在充装前检查区,对槽车逐辆进行检查,未经检查合格的槽车不得进入装卸区域进行装卸作业。装卸前检查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随车规定携带的文件和资料是否齐全有效,并且装卸的介质是否与核准的充装介质一致;
(2)首次或者检修后投入使用并且对有置换要求的,是否有置换合格报告或者证明文件;;
(4)随车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资格证书是否有效;
(5)槽车压力容器铭牌与各种标志、标识(包括颜色标志、环形色带、警示性标志、充装介质标识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充装的介质与罐体涂装标志是否一致;
(6)槽车压力容器是否在定期检验有效期内,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且在校验有效期内;
(7)核查槽车压力、温度、充装量(或者剩余量)是否符合要求;(8)罐体各密封面的密封状态是否完好无泄漏;
(9)随车防护用具、专用检修工具和备品、备件是否配备齐全、完好;(10)核查槽车作业现场是否已经采取防止明火和防静电措施;
(11)装卸液氧槽车的连接接头是否洁净没有被油脂污染;(12)罐体与走行装置或框架的连接是否完好、可靠。2.禁止作业要求
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槽车不得进行装卸作业:(1)遇到雷雨、风沙等恶劣天气情况的;
(2)附近有明火、充装单位内设备和管道出现异常工况等危险情况的;(3)槽车或者其安全附件、承压附件等有异常的;
(4)槽车充装证明资料不齐全、检验检查不合格、内部残留介质不详以及存在其他危险情况的;(5)其他可疑情况的。
第四节 槽车充装过程操作规程
槽车检查合格后,进入充装区进行充装,装卸作业过程的工作质量和安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充装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装卸过程按规定的装卸工艺规程进行操作,装卸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巡回检查;
(2)按照指定位置停车,罐车的发动机必须熄火、切断车辆总电源,车辆有发生滑动的可能加装防滑块;
(3)装卸冷冻液化氧前,槽车的导静电装置与装卸台接地线进行连接;(4)装卸接口的盲法兰或者等效装置必须在其内部压力卸尽后方可卸除;(5)使用充装单位专用的装卸用管进行充装,不得使用随车携带的装卸用管进行充装;
(6)装卸用管与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连接符合充装工艺规程的要求,连接必须安全可靠;
(7)对于装卸不允许与空气混合的介质进行管道吹扫或者置换;
(8)装卸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均必须处在规定的工作岗位上, 配置紧急切断装置的,操作人员必须位于紧急切断装置的远控系统位置;配置装卸安全连锁报警保护装置的,该装置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
(9)装卸时的压力、温度和流速符合与所装运介质相关的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超过规定指标时必须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10)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量(或者充装压力)不得超过核准的最大允许充装量(或者最高允许工作压力),严禁超装、错装。
第五节 槽车充装后复检规程
装卸后的槽车应当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检查,并且进行记录;
1.槽车与装卸作业相关的操作阀门是否置于闭止状态,装卸连接口安装的盲法兰等装置是否符合要求;
2.槽车压力、温度、充装量(或者剩余量)是否符合要求; 3.槽车罐体所有密封面、阀门、接管等是否泄漏; 4.槽车罐体所有安全附件是否完好;
5.槽车其罐体外壁是否存在结露、结霜现象;
6.槽车与装卸台的所有连接件是否分离,静电接线装置拆除;
7.充装完成后,至公司地磅处复核充装量(或者充装压力),如有超装、错装必须立即处理,否则严禁驶离充装单位。
8.槽车装卸作业结束后,有复检人员认真填写充装记录;并且将充装有关的信息及时写入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证;
第六节 槽车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验操作规程
1.充装槽车前应确认槽车中原有介质与将充装介质是否相符,禁止错装; 2.槽罐车空车原则上罐内压力不得低于0.05Mpa;3.槽车罐内无余压时要对其罐内残留介质进行分析检验,以确保充装介质质量符合要求;
4.贮槽车与装卸台之间用装卸软管连接好,软管接口密封良好无泄漏; 5.微开贮槽输液阀,打开贮槽紧急切断阀,打开槽车下部进液阀,充入少量
液体后关闭贮槽输液阀;
6.打开槽车增压阀,增至0.2-0.3Mpa时,打开槽车排放阀进行液体排放; 7.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站在液体排放口的上风侧监控好排放过程; 8.待罐内液体排尽,关闭排放阀采取保压,罐内压力不超0.5 Mpa; 9.打开贮槽紧急切断阀前分析阀,让罐内余气送至自动分析仪采样分析,如不合格,则关闭分析阀,再打开贮槽输液阀,打开贮槽放空阀,进行置换,如此反复,直至气体分析合格为止。
第七节 洗眼器操作规程
1.本洗眼器型号X-IIP型,为防冻型带接水漏斗型洗眼器。2.检查接水漏斗处在离开喷淋头位置。3.眼部清洗操作:
使用者站立在复位控制踏板上,开启或关闭洗眼盆盖即可控制洗眼阀门的启闭。
洗眼阀门打开后,眼部靠近水流进行冲洗。4.喷淋:
使用者站立在复位控制踏板上,拉下或推上喷淋拉手即可控制喷淋阀门的启闭。
5.复位控制踏板控制洗眼器进水总阀。使用者站立在复位控制踏板上,自动打开进水口,关闭排水口;当使用者离开复位控制踏板,则自动打开排水口,关闭进水口,积水排空,防止冻管。
第八节 槽车装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装卸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规范穿戴好劳护用品,装卸液氧时不得穿戴被油脂污染的劳护用品。
2.液体槽车按规定办好相关手续,停在指定的充装前检查区,熄火且采取防
滑措施。
3.按液体槽车装卸的检查验证要求,对液体槽车及相关证件验证合格,做好记录并签字。
4.检查合格后,槽车进入充装区,用本单位专用快速接头和不锈钢金属软管将贮槽与液体槽车正确连接好。装卸液氧的槽车连接接头洁净无油脂,槽车的导静电装置与装卸台接地线进行连接。
5.缓慢打开槽车进液阀,使进液阀处在全开状态,(充装时同时打开液满阀)。开启液体贮槽出液阀,进行低温液体的装卸。
6.装卸低温液体时,加强现场监护,巡回检查,跟踪好槽车液位、压力的变化,检查输液接头、连接管等有无泄漏现象,并及时处理正常。7.当槽车内液体装卸完成时,关闭贮槽出液阀、槽车液满阀、进液阀。8.用专用工具缓慢卸下连接金属软管。
9.充装人员进行装卸后复检,填写检查记录并签字。
9.槽车至地磅处复核充装量(剩余量),称重人员签字。槽车充满率不得大于95%,槽车如有超装、错装必须立即处理,否则严禁驶离本单位。10.复核合格后由充装人员认真填写装卸记录,并且将充装有关的信息及时写入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证。
11.槽车应及时离开充装场地,如果充装工作中断时间过长如过夜等,应解脱输液连接管。12异常现象及处置措施:
12.1当设备上阀门、仪表、管道连接处被冻结时,严禁用铁锤敲打或明火加热,宜用温水融化解冻。
12.2当槽车、管路系统有微小泄漏时,应及时处理;严重泄漏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冻伤,并将槽车开至安全排放区逐渐排放,严格监护,人、车应处在上风,排氧时必须关闭发动机,液氧波及区域内严禁明火。12.3槽车罐体外壁出现结露、结霜的或罐体压力异常升高,必须停止充装,并将槽车开至安全排放区逐渐排放。
12.4贮槽压力异常升高时必须减缓倒灌压力、倒灌流速或停止液体的倒灌
作业。
12.5贮槽附近发生火灾时,槽车停止充装并驶现场。环境温度对贮槽有影响的用冷却水对贮槽罐体进行降温处理。
第九节 化验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上班检查分析仪器中的分析剂.硅胶.电流.仪表指示线路,以及仪器是否符合投运条件。
2.分析仪投入运行,必须按先开气,后通电;先停电,后关气的方法进行操作。
3.做好日常维护,定期用标准气校验,确认分析仪的精确度及完好程度,保持器具整洁,巡回检查,每小时将分析数据报中控室操作人员填入记录。4.及时更换变色硅胶,加足分析剂,并准时配好备用分析剂。
5.每周六分析液氧贮槽,主冷、液空中的乙炔含量,并将数据填入空分记录。6.平常做好槽车纯度得抽检工作,数据准确并填好槽车充装介质成分检测报告单;
7.加强工具保管,当班收回,严格交接班手续及工具借用制度。
第十节 维修钳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所有工具必须齐全、完好、可靠才能开始工作。禁止使用有裂纹、带毛刺、手柄松动等不符安全要求的工具。
2.必须熟悉了解所辖区域设备机械工作原理、内部结构、润滑保养等要求,每天对设备进行巡检、点检,掌握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3.经常检查吊夹具、链条或钢丝绳等起吊工具完好状况,并监督好装卸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起吊工具,严禁野蛮操作和设备带病运行。
4.设备点检、维修、抢修时,应主动与操作工呼应,以防误操作伤人,设备检修必须切断电源,并与电工联系,严格执行警告牌制度。
5.设备上的电气线路和器件,及电动工具发生故障,应交电工修理,不得自行拆卸,不准自行敷设线路和安装临时电源。
6.工作中必须注意周围人员及自身的安全防护,正确使用工具,防止因挥动工具、工具脱落、工件或铁屑飞溅造成伤害,使用电动工具必须戴好绝缘手套,两人以上一起工作要注意协调配合。
7.登高作业必须先办理审批手续,应检查梯子、脚手架是否坚固牢靠,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里,不得随意散放,安全带必须系扎紧固,并在牢固的结构件上系牢;不能使用安全带时,必须铺好2m2以上安全板。8.采用梯子登高要有防滑措施,人字梯中部要有结实的牵绳拉住,必要时设人监扩,高空作业平台不得置在带电母线下。
9.工作中不得用手抚摸工件转轴,不得用手直接在齿轮的轮齿上盘动,不得将手指伸向吻合错动面或有危险的地方;拆装带有弹簧或压力的机件时,一定要有防止零件蹦出的措施。修理传动设备时,应将皮带卸下。10.严禁用沾有油污的手去动用割刀及触摸氧气瓶、乙炔气瓶,使用割具焊具时,必须遵守焊割工安全操作规程。
11.清洗零件时,严禁明火作业,不准用汽油清洗零件、擦洗设备或地面,废油必须倒入指定容器内,定期回收,不准倒入下水道。
12.拆装或吊运大型设备部件、多人操作时,必须有一人指挥,同行车工、挂钩工要密切配合协调,不许有大型零部件吊、悬空中或放置在可能滚滑的位置上,中间休息应将未安装就位的大型零件用垫块支稳。13.在油库、煤气区等危险区域动用明火作业,必须办理好审批手续,且必须有两人以上方可操作,并携带好煤气报警器等防护工具。
14.检修后试车前,必须将各防护、保险装置安装牢固,并检查设备内外是否有遗留物;安全防护装置未安全好的设备,不准试车,不准移交生产。15.工作场所保持清洁,油液、污水不得流在地上;工作完毕或因故离开工作现场,必须将设备和工具的电、气、水、油源断开。工作完毕,必须清理工作场所,工具和零件必须整齐摆放在指定位置。
16.维修钳工在进行机械设备的维修时,必须熟悉各机械设备的结构、工作
原理方能进行修理。
17.各类在运设备的维护和修理时,必须同主控室及操作人员取得联系,在操作人员的监护下进行。
18.不得在所有有氧的设备、容器、管道上搭线,在进行与氧气接触的设备、容器、管道等维修时,所有工量具都必须进行严格脱脂。
第十一节 装卸用管耐压试验操作规程
1.槽车装卸用管每半年进行一次耐压(水压)试验,试验由检验资格的检验站负责操作。
2.试验水温不得低于5度;
3.被检验的装卸用管标好记号,一头用盲板封住,一头用法兰连接好水压试验机上。
4.确认连接紧固,密封良好,无泄漏可能。
5.启动水压机缓慢升压,待压力升到管子的公称压力1.5倍时,停止水压机;
6.保持此状态30分钟以上,查看管子有无泄漏、变形、不均匀膨胀; 7.打开水压机卸压阀,卸去管中压力,拆卸盲板,卸下管子,试压试验结束;
8.试验合格的装卸管做好标记,并做好记录。
第五篇:掘进工作面安全检查标准
掘进工作面安全检查标准
一、掘进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要求
1、掘进作业规程必须按照采区设计或回采工作面、巷道设计要求,根据矿总工程师批准的采掘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编制,在掘进队长、技术员和工人共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技术科负责编制。采掘作业规程必须进行初审及集体会审,最后经总工程师签发,方能生效。施工作业前还必须由技术科向参与作业地点施工作业的人员工贯彻考试后,工作面才能开工或生产。
2、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炭部颁“煤炭生产技术管理基础工作若干规定”、“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上级所发安全指令和有关技术文件规定。
3、必须坚持“一工程、一规程;一变化、一措施”原则,绝不允许重复使用或借用规程、措施。掘进规程以同一煤层进风巷、回风巷和采区上、下山,或者是有独立用途、性质的巷道分别编制。
4、掘进作业规程内容语言准确,文字简明,通俗易懂,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图表正确,数据要准确,字迹规整、清晰,格式、字体规范,打印纸张统一。
一、管理制度
1、施工动态管理制度。
2、工程质量预验收制度。
3、旬检查制度。
4、月度验收制度。
5、狠反质量“三违”制度。
6、复喷、砌碹前的验收制度。
7、月度考核制度。
5、工程质量包保制。
6单位工程开停工、复工申请、竣工移交档案制度。
7、计划外零星工程管理制度。
8、地面支护材料不定期验收制度。
9、规程、措施管理制度。
10、现场施工记录管理制度。
11、原材料供应制度。
12、喷浆配比制度。
13、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14、巷道起底、扩帮、铺轨、各类小型硐室施工、机电设备安装等,均须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5.建立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建立矿压观测、顶板隐患排查治理、探放水、工程质量验收、设备检修等制度及各级掘进技术工作岗位责任制,技术资料档案化管理;每月必须有施工巷道技术工作总结
16.作业规程和措施针对性、操作性强,支护参数合理,现场应按要求施工。审批手续完备,贯彻、考核和签字记录齐全(规程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支护工艺改变,应重新修改及审批,作业规程每月至少由矿总工程师或矿分管副总工程师组织一次复查并有复审意见;巷道开口及贯通、过构造应组织会审,确定施工工艺、支护参数,并有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7.建立变化管理工作制度,完善响应机制,根据变化的情况进行分类分级处理。小的人员、工具、工序等变化由班组响应处理;系统、环境等影响较大的变化由分管部门响应处理;对于一些特殊的或突发的变化由相关的矿领导处理
二、人员管理
1.掘进管理人员取得安全资格证,新工人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特殊工种必须取得操作资格证并持证上岗,各掘进工种配备齐全
2.现场作业人员操作规范,按操作规程及相关的作业规程、措施施工;无“三违”行为;零星工作施工有会审措施、有跟班技术员
3.管理和技术人员掌握掘进专业技术;作业人员掌握本岗位操作规程,熟知作业规程和技术措施内容
三、图版管理
掘进作业场应悬挂规范的巷道布置图,施工断面图、炮眼布置图、爆破说明书(断面截割轨迹图)、设备布置图、临时支护图、监测监控系统图、供电系统图、通风系统图、避灾路线图等说明牌板;悬挂位置合理;必须有探放水钻孔设计图和允许掘进施工进度记录牌板
物料摆放标准
1、所有物料必须上架摆放,材料必须一致。同一料场材料架高度必须一致。
2、锚杆、纵梁管、棚梁等1.5米以上物料,必须沿巷道纵向摆放,托辊、、网子等可以沿巷道横向摆放,但同一料场同种材料存放方式必须一致。
3、物料摆放要做到两头齐,误差不超过50㎜,不同长度的物料要求一头齐。
4、同类、同规格的物料必须集中存放并不得超过2垛,每垛物料高度不得超过1.6米,物料摆放要保证不少于700㎜的安全间隙,误差为±200㎜。
5、工具设备也要上架摆放,当班使用的风钻、锚杆机等较长工具设备要平放在架子上,严禁立于巷邦,以防滑倒伤人,备用风钻、锚杆机、水泵,必须分类、整齐摆放在物料架上,备用开关要放于专用开关架上,备用五小电器要入箱,工器具也要挂牌管理。
6、备用油脂要放在距迎头200m范围外,摆放在平整地带,不得影响行人和运输,并挂牌标明,油脂种类,取油器必须入袋吊挂于油桶一侧,严禁出现滴油、漏油现象。
7、油脂专用消防器材,存放于油脂存放点进风侧10m处,消防器材采用组合沙箱及吊挂板进行存放,组合沙箱全部刷暗红色防锈漆。并在沙箱上用黄色漆写有“消防箱”的字样。组合沙箱上应吊挂2个灭火器,2个沙桶,2把铁铣,刷红白漆,挂有“严禁挪用”的字样标牌。材料标识牌标准
1、材料牌板统一采用宽×高为300×210㎜牌板,材质为不锈钢加工,白底红字,蓝色边框,边框宽为3㎜,边框到外沿5㎜,四角各钻一个5㎜圆孔。
2、材料牌内容必须准确,能标明规格的如网子、锚杆、管子等必须标明规格,要做到有料必有牌,材料牌要与材料名称规格相对应。
3、材料牌悬挂时高度要一致,材料牌位置要位于材料垛的正上方,并固定牢固,材料牌要确保完好,无积尘,字迹明潦,出现变形、破裂要及时更换。顺槽施工一次成巷要求(一)巷道施工
1、巷道施工做到顶平、墙直,尤其是两邦底脚必须做到不穿裙,不失脚,底脚网子、钢筋梯不上卷。
2、巷道必须严格沿煤层底板施工(过断层除外)杜绝丢底煤。
3、管辖范围的巷道底板必须保证卫生良好无任何杂物,巷道底板平整,无浮煤、无淤泥、无积水、无台阶现象,沿途杜绝浮矸、浮煤现象。每天应安排专人清扫巷道底板,浮煤不能大于3㎝以上煤矸。
4、巷道内保证无杂物、无散放物料,电器设备放置于巷道较宽处。
5、胶带机下方及内侧不得有积煤(矸),撒落的大块矸石要当班运出。
(二)成型及支护质量
1、巷道成型:综掘严格按尺寸施工,任何地点巷道净宽、净高均不得小于设计值,超宽、超高值不大于±5cm。
2、锚网巷道支护质量,必须执行以下标准:
(1)锚杆间排距符合规程要求,纵横方向均成一条线,偏差不超过±100㎜。锚杆螺母外露锚杆丝扣10—40mm之间。(2)网子必须铺平有一定的涨紧力。两网子下边缘要保证平齐,上下错茬不超过200㎜,不得有撒网现象。(3)网子绑扎联扣不少于2.5扣。
(4)喷浆巷道喷厚必须达到要求,所有验收点必须打好标准的与巷道轮廓线垂直的验收眼。
(5)喷浆巷道要确保墙直拱圆,平整度符合要求,严禁出现明显超挖和欠挖现象。
(6)临时支护、永久支护到迎头距离不得超过作业规程规定,前探梁接顶必须严实有效。前探梁吊环必须上满丝并外露2-3丝,用于吊挂前探梁吊环的锚杆严禁超长。
(7)锚索外露长度不得超过150—250mm,对失效的锚索必须及时退货,超长的必须及时剪掉。(8)支护材料型式的规格严格按作业规程和措施要求使用,严禁出现不同材料混用现象。(三)管线安装与吊挂
1、管路吊挂
(1)施工用供水、供风、排水管路全部采用圆开金属管卡连接(采用葫芦卡吊挂和托架吊挂)。
(2)管路吊挂高度以管路下沿到底板1500㎜为标准,地质条件变化时,保持30米到50米为一条直线。
(3)风水管路必须采用挂钩吊挂,挂钩距离2.0米。
(4)管路到迎头的距离不得超过20米,且必须用软管连接送到工作面。
(5)钢管必须做防腐处理,管路接头用黑漆处理。(6)管路与软管接头必须用专用销子,严禁用铁丝等代替。(7)管路上所有阀门竖直向上或向下安装,不得朝向巷内。风水管路到巷中线间距不得小于1800㎜。
2、电缆吊挂
(1)电缆全部采用软钢丝配合电缆钩的方式吊挂。(3)电缆钩间距1500㎜,允许偏差正负50㎜。
(4)电缆吊挂尽可能拉直,过道、拐弯处必须成直角,开关、接线盒特殊地方成对称角。两个电缆间电缆垂度不大于50㎜。(5)电缆在电缆钩上吊挂位置要一致,不得有打铰现象。(6)巷道施工长度小于100㎜时,电缆钩临时吊挂到巷帮网子或钢筋梯上,当巷道长度大于100㎜时必须及时改为拉软钢丝吊挂电缆。
(8)接地线长度合适,顺帮顺底板走直,拐弯成角。(四)掘进皮带机
1、掘进皮带采取贴帮布置的方式。皮带中心线与巷道中心线1100㎜,误差不超过50㎜(不行人帮)。
2、皮带架子必须保证垂直巷道底板不歪斜。
4、上下托辊齐全完好,固定销齐全,严禁采用铁丝绑扎等其它方式固定托辊。
5、皮带下浮煤必须及时清理,杜绝皮带下积淤、积煤以及有浮煤(矸)等现象。
6、皮带机尖段(包括贮带仓)底板一律采用混凝土硬化处理,机头段采用护栏保护,皮带机尾也要采用专用护罩保护。
7、皮带机头储带仓必须安装照明,每10米一个。
临时水仓和水沟
1、在顺槽的人行通道侧低洼处施工临时水仓,规格为长×宽×深=2m×1.2m×0.8m(顺掘进走向靠邦挖),素砼砌筑,壁厚100㎜。水泵必须使用风动泵。
2、临时水仓上沿要高出巷道底板100㎜,在水仓口设栅栏,挂牌管理。
3、排水管吊挂在风水管钩上,需过道必须贴在顶板或底板檐走。
4、凡掘进期间巷道有流水的地点必须在行人侧巷道底板施工水沟,水沟宽×深为300×200㎜,采用砼砌筑,铺底及壁厚100㎜。
5、水沟必须拉线施工,确保平直。水沟要与临时水仓相连通,并随时清淤。轨道质量标准
(1)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大于2㎜。
(2)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于内轨顶面的高低偏差,都得不大于5㎜。
(3)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上偏差为+5㎜,下偏差为-2㎜。
(4)在曲线段内应设置轨距拉杆。
(5)轨枕的规格及数量应符合标准要求,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0㎜。道渣的粒度及铺设厚度应符合标准要求,轨枕下应捣实,对道床应经常清理,应无杂物、无浮煤、无积水。
(6)同一线路必须使用同一型号钢轨。道岔的钢轨型号,不得低于线路的钢轨型号。
(7)轨道中间按规定安装托轮,无磨道板现象。(8)使用期间应加强维护,定期检修。(9)严禁使用非标道岔,道岔与轨型相匹配。机电设备管理
1、所有机电设备必须达到设备完好标准。
2、设备卫生良好,无积尘、无泥水、无杂物。
3、综掘机机身清洁,各类盖板、零部件齐全,截齿齐全,各类仪表指示灯正常,各种保护齐全完好,灵敏可靠,一、二部运输机部件齐全,前后照明正常使用,机身不漏油,油脂使用符合规定。
4、综掘机外喷雾完好并正常使用,雾化效果好。
5、所有开关一律上架靠邦摆放,外沿整齐一致。
6、设备周围保持清洁无杂物,设备标志牌完好清晰,填写规范。
7、刮板运输机、胶带机必须有独立的声光信号并保证灵敏可靠。刮板运输机挡板齐全完好,机道外侧无积矸。
火工品管理
1、爆破作业必须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装配引药与放炮、联线与警戒、爆破与瓦斯管理符合规程有关要求。
2、爆破工必须把炸药、电雷管存放在专用的爆炸材料箱内,并加锁,严禁乱扔、乱放。爆炸材料箱必须放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机械、电气设备的地点。爆破时必须把爆炸材料箱放到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点。
3、发爆器统一管理,并定期校验。
4、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域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炸药,瓦斯矿井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二级煤矿许用炸药。
5、高瓦斯矿井使用瞬发电雷管,瓦斯矿井使用瞬发电雷管或毫秒延期电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
6、井下严禁设置炸药库或火工品发放硐室。
7、井下爆破工作必须有专职爆破工担任。
8、掘进工作面应全断面一次起爆,不能全断面一次起爆的,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9、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域的掘进工作面采用毫秒爆破时,若采用反向起爆,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10、从成束的电雷管中抽取单个电雷管时,不得手拉脚线硬拽管体,也不得手拉管体硬拽脚线,应将成束的电雷管顺好,拉住前端脚线将电雷管抽出。抽出单个电雷管后,必须将其脚线扭结成短路。
11、装配起爆药卷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必须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电气设备和导电体的爆破工作地点附近进行。严禁坐在爆炸材料箱上装配起爆药卷。装配起爆药卷数量,以当时当地需要的数量为限。(2)装配起爆药卷必须防止电雷管受震动、冲击,折断脚线和损害脚线绝缘层。
(3)电雷管必须由药卷的顶部装入,严禁用电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电雷管必须全部插入药卷内。严禁将电雷管斜插在药卷的中部或捆在药卷上。
(4)电雷管插入药卷后,必须用脚线将药卷缠住,并将电雷管脚线扭结成短路。
12、装药钱,首先必须清除炮眼内的煤粉或岩粉,再用木质或竹质炮棍将药卷轻轻推入,不得冲撞或捣实。炮眼内的各药卷必须彼此密接。
有水的炮眼,应使用抗水型炸药。
装药后,必须把电雷管脚线悬空,严禁电雷管脚线、爆破母线与运输设备、电气设备以及掘进机械等导体相接触。13炮眼封泥必须使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应用粘土炮泥或用不燃性的、可塑性松散材料制成的炮泥封实。
14、炮眼深度不得小于0.6m,在特殊条件下,如挖底、刷帮、挑顶确需浅眼爆破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炮眼深度可以小于0.6m,但必须封满炮泥。
炮眼深度为0.6-1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2.炮眼深度超过1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m。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1m。
15、处理卡在溜煤(矸)眼中的煤、矸时,如果确无爆破以外的办法,可爆破处理,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必须采用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用于溜煤(矸)眼的煤矿许用刚性被筒炸药或不低于该安全等级的煤矿许用炸药。
(2)每次爆破只准使用1个煤矿许用电雷管,最大装药量不得超过450g。(3)爆破前必须检查煤溜(矸)眼内堵塞部位的上部和下部空间的瓦斯。(4)爆破前必须洒水。
16、装药前和爆破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严禁装药、爆破:(1)采掘工作面的控顶距离不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或者支架有损坏,或者伞檐超过规定。
(2)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3)在爆破地点20m以内,矿车,未清除的煤、矸或其他物体堵塞巷道断面1/3以上。
(4)炮眼内发现异状、温度骤低、有显著瓦斯涌出、煤岩松散、透老空等情况。(5)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
17、在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层中,掘进工作面爆破前后,附近20m的巷道内,必须洒水降尘。
18、爆破前,必须加强对机器、液压支架和电缆等的保护或将其移出工作面。
爆破前,班组长必须亲自布置专人在警戒线和可能进入爆破地点的所有通路上担任警戒工作。警戒人员必须在安全地点警戒。警戒线处应设置警戒牌、栏杆或拉绳。
19、爆破母线和连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煤矿井下爆破母线必须符合标准。
(2)爆破母线和连接线、电雷管脚线和连接线、脚线和脚线之间的接头必须相互扭紧并悬挂,不得与轨道、金属管、钢丝绳、刮板输送机等导电体相接触。
(3)巷道掘进时,爆破母线应随用随挂。不得使用固定爆破母线,特殊情况下,在采取安全措施后,可不受此限。(4)爆破母线与电缆、电线、信号线应分别挂在巷道的两侧。如果必须挂在同一侧,爆破母线必须挂在电缆的下方,并应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5)只准采用绝缘母线单回路爆破,严禁用轨道、金属管、金属网、水或大地等当作回路。
(6)爆破前,爆破母线必须扭结成短路。
20、井下爆破必须使用发爆器。开凿或延深通达地面的井筒时,无瓦斯的井底工作面中可使用其他电源起爆,但电压不得超过380V,并必须有电力起爆接线盒。
发爆器或电力起爆接线盒必须采用矿用防爆型(矿用增安全型除外)。
21、每次爆破作业前,爆破工必须做电爆网路全电阻检查。严禁用发爆器打火放电检测电爆网路是否导通。
发爆器必须统一管理、发放。必须定期校验发爆器的各项性能参数,并进行防爆性能检查,不符合规定的严禁使用。
22、爆破工必须最后离开爆破地点,并必须在安全地点起爆。起爆地点到爆破地点的距离必须在作业规程中具体规定。
23、发爆器的把手、钥匙或电力起爆接线盒的钥匙,必须由爆破工随身携带,严禁转交他人。不到爆破通电时,不得将把手或钥匙插入发爆器或电力起爆接线盒内。爆破后,必须立即将把手或钥匙拔出,摘掉母线并扭结成短路。
24、爆破前,脚线的连接工作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班组长协助爆破工进行。爆破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爆破工一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