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五单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

时间:2019-05-14 10:34: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第五单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第五单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

第一篇:小学语文:第五单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字词、有关知识、理解用几件事表现一个人物的写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精读能力;情感目标:崇敬鲁迅先生的人格; 德育目标:

爱憎分明的思想。教学重点:

用几件事表现一个人物 教学难点:

重点句的理解 学习方式: 讨论式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字词、常识、结构内容与中心思想。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一)写字注音

殡仪(bìn)追悼(dào)吊唁(yàn)囫囵(húlún)恍惚(huǎng)镊子(niâ)敷药(fū)颧骨(quán)咳嗽(sou)硼酸(pãng)

(二)解词: 1.追悼:沉痛的怀念。2.惊异:惊奇诧异。

3.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4.爱抚:疼爱抚慰。

呻吟(yín)驼背(tuó)

5.碰壁:比喻遇到严重阻碍或受到拒绝,事情行不通。6.呻吟:人因病痛苦而发出的声音。

7.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8.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9.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10.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苦困难。

二、整体感知

(一)阅读思考

1.全文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练的语言一一概括出来。2.从文中所写的事件中,你觉得鲁迅具有怎样的人格?

(二)分组讨论

(三)师生讨论 板书: 笑谈《水浒》 笑谈“碰壁” 除夕放爆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三、质疑解难

(一)学生质疑

(二)互助解疑

(三)教师点拨: 正确理解下面的句子: 1.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设问,引人注意,引出下文叙事。

2.(伯父)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表面夸自己的记性好,实际是幽默而委婉地批评“我”读书马虎。

3.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用幽默的语言,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说明了斗争的艰险。4.他没有回答我的话,只把那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口气。这些人物动作细节,起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虽没“回答我的话”但是把人物的用情、悲愤、深深的思考,完全体现在“按”、“叹”的细微动作上。

四、布置作业 写好复习笔记 思考本文写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赏析写法、深入研究。教学过程:

一、赏析写法

(一)细读思考

1.本文写法方面有哪些可欣赏的? 2.那些写法有什么作用?

(二)分组讨论

(三)师生交流本文写法特点如下: 第一,围绕中心,精心选材。

1.帮助车夫关心女佣

2、笑谈碰壁 横眉冷对千夫指

3、吊唁场面 群众无比爱戴他 第二,议论结尾,画龙点睛。第三,精雕细琢,生动感人。

1.感人的场面描写“挂满”、“堆满”等场面,足见吊唁人多;“各色各样”足见涉及面广;“失声痛哭”足见悲痛之至。

2.生动的细节描写本文在描述事件中,运用人物的动作、神志及语言细节描写方法,把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谈具体直观地呈现读者面前。这些既可以供我们阅读欣赏,也可以指导写作。举例(略)

二、深入探究

(一)学生质疑

(二)互助解答

(三)教师点拨,要明确下列问题。1.概括开头一段的内容,并说明作用。(1)万国殡仪馆痛悼场面及“我”悲痛心情。(2)说明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爱戴,为下文叙事埋伏笔。2.用四个字分别概括主要事件。(1)笑谈《水浒》(2)笑谈“碰壁”(3)救助车夫(4)关心女佣

3.“我”为什么听了伯父的话后而感到“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简要谈谈。(1)伯父善意的批评,使自己认识到了错误,感到了内疚。(2)略

4.“我恍然大悟”到什么?而“我”悟到与伯父所说的那句话含义一样吗?(1)“我”悟到是:墙比鼻子硬,自然碰扁了鼻子。这很符合小孩子的心理。

(2)不一样。伯父说的“黑洞洞”暗指社会的黑暗,而碰壁是指伯父以笔为刀枪同反动势力的斗争精神。5.十六段着重描写了什么?这段话脱不脱离本文主题?为什么?(1)伯父的欢乐神态

(2)不脱离主题。从这欢乐的神态中,读者感受到伯父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正因如此,他才爱人民,他才去战斗。

6.二十二段中作者谈到对伯父的回答记不清了,请你想一想,鲁迅先生会说些什么?

7.结合“救助车夫”简述“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把车夫扶上车子,自己半跪着给陌生的车夫敷药,扎绷带;掏钱给他,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8.你最崇敬鲁迅先生哪一点? 请用50字左右谈一谈。

三、作业:

收集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积累起来。

第二篇:小学语文:第五单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范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材分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五单元“往事”的开篇之作。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的三弟周建人之女周晔所写,她称鲁迅为伯父。作者在文中通过回忆了伯父生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四件事——即与作者谈《水浒传》、谈碰壁、救治车夫和关心佣人,来赞扬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同时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学习课文通过几件事写人,有详有略,开头提出问题,结尾阐明问题等等写作手法的运用,并能在自己的习作中尝试着运用。五年级学习过隔行分段的知识,通过老师的提示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由于这篇文章是通过几件事写人,超出了新课标的要求,另外,所写内容离学生较远,有些句子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如:一语双关)。可以往后放一放。先讲《花脸》,再讲《荷塘旧事》,最后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生分析

我们学校从1997年就开始,就提出了“双主体育人”的教学理念,提出了的课堂教学三段式——即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学生从上第一节课开始老师就给他们灌输三段式教学,并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滴地训练,逐步落实。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仅在语文课上呈现,它落实在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中。经过几年的训练,加上学生不懈的努力到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自己课前就本课的作者周晔、鲁迅当时所处的年代、以及鲁迅的生平、专著、人们对他的评价等资料通过上网或书刊等方式进行查阅。还能对文章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批注。读懂的,不懂的用不同的符号进行表明。上课就是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在研讨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课下还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习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的其它作品,或与本课相似的文章等。教学设想与目标:

本课建议教学2课时。第一课时:

1.理解主题单元“往事”。

2.简单交流作者周晔和鲁迅的资料,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3.初读课文,交流生字、新词。

4.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本课隔行分段的方法。5.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6.检查学生读书情况。第二课时: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抓重点段落、重点词语、重点句子和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品味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的课前参与:

1.自己熟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子新词。(字或词的音、形、义)2.粗批本课。

3.查找相关的资料。(作者周晔、鲁迅当时所处的年代、以及鲁迅的生平、专著、人们对他的评价等资料。)

第二课时的课前参与: 1.自己积累本课的词语和佳句。

2.细批“鲁迅先生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抓重点段落、重点词语、重点句子和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品味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质。

难点:体会伯父说的含义深刻的话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单元主题:

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进入新的一个单元的学习——五单元的主题是“往事”。你怎么理解这两个字?(以往的、以前的、过去的事)

师: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自己以前的事,自己小时候的事,我曾经看到的一件感人的事„„)想到自己或别人,想到人或物等等都可以。

师:编者在“往事”这个单元向我们呈现了哪几篇文章呢?学生自由说。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这个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二)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师:谁来就题目讲一讲你知道的情况? 我指谁周晔。她是鲁迅先生的侄女,既鲁迅的三弟周建人的女儿。本文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

师:看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或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既是对亲属的怀念,又表达了对鲁迅崇敬的感情。

(三)学生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哪些字词需要提醒我们注意。音:殡(bìn)仪馆 追悼(dào)吊唁(yàn)水浒传(hǔ)挨打(ái)颧骨(quán)形:挽联、慈祥、隔着、咳嗽、呻吟、义: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

(四)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标题。

1.了解隔行分段的方法:

师:你们发现本课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吗?——隔行分段。

这种方法我们在五年级学过,谁还记得是哪一课?——《新月集》印度泰戈尔

2.指名读第一、二、三、四各段,想想讲的是什么?用概括的词语给各段加一个合适的小标题。第一段: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爱戴他,沉痛地悼念他。——深受爱戴 深刻怀念 第二段: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谈论水浒 读书认真 第三段:鲁迅先生以把鼻子碰扁,来比喻抨击旧社会。——笑谈碰壁 第四段: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救治车夫 第五段: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关心女佣

(五)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我们了解了每一段的主要意思,谁来说说全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的是作者周晔回忆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四件事,既与我一起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读书要认真;在笑谈中抨击旧社会;热情救护和帮助受伤的黄包车夫;关心女佣阿三。

(六)小组之间互查读书和画批情况。

师:要想对文章进行深入地学习,首先要对课文熟悉,下面以组为单位检查课前读书和画批情况。组长要做好记录。

(七)延伸作业:

1.自己积累本课的词语和佳句。2.细批“鲁迅先生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或“通过这四件事鲁迅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八)板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周晔

隔行分段 一段:深受爱戴 音:殡 挨打 吊唁 „„ 二段:谈论水浒 形:挽 隔 呻吟 „„ 三段:笑谈碰壁 义:囫囵吞枣 饱经风霜„„ 四段:救治车夫 五段:关心女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由于信仰不同,政治见解不同,对时局的看法不同,亲兄弟分道扬镳。即便这样,深受我们爱戴的鲁迅先生也没有放下他手中的笔。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还在用笔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地学习——齐读课题。作为鲁迅侄女的周晔笔下的鲁迅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出示幻灯:默读课文,补充画批:周晔笔下的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研讨要点:

1.谈论读《水浒传》。

印象:幽默、对晚辈的慈爱、关心,委婉的批评,为晚辈着想。

要点(1):“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含义深刻的句子。

作为晚辈读书时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本该得到博才多学的伯父一顿严厉的批评,可是伯父却没有直截了当地指出我读书不认真,而是委婉地指出,表面夸自己记性好,实则在批评我读书马马虎虎。这种教育既保护了我的自尊,更重要的是让我记忆深刻。

重点读:听了伯父的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要点(2):送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我至今还保存着。

《表》是鲁迅翻译的一部外国童话故事,他当时翻译的目的是这篇文章很好,有必要让中国的父母、师长来看看这样一本崭新的童话,特别是给我们十几岁的中国孩子看看。

我至今还保存着这两本书,是在保存伯父对我的教诲。伯父对我深沉的爱。2.笑谈碰壁。

印象:爱憎分明,为全中国的老百姓,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要点:“几回碰壁”,“四周黑洞洞的”

说明为了替下层的百姓伸张正义,奔走呼喊,受到了来自上层社会和统治者的种种阻挠。(让学生把在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交流。遇到了哪些作者迫害?)

他先后用100多个笔名发表文章,巧妙地同反动派进行斗争。他弃医从文,目的是用文学改变国民的精神,用笔筒反动政府进行不懈地战斗。他的笔就是一把锋利的匕首,一把锃亮的手枪,使敌人非常害怕,不许他发表文章,数次追捕他。„„

读:以分角色读的方法展示对这部分的理解。3.放爆竹,救助车夫。

印象:同情劳动人民,为穷人想得多,想得周到。

要点:动作: 扶上车 半跪着 洗干净 又掏出钱 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深深叹了一口气

神态: 露出痛苦的表情 表情冰冷、严肃 天气:北风怒号 阴暗 深深的寒意 冷得像冰 对比着谈:大学教授与车夫地位悬殊。

放花炮时慈祥、愉快、自然和谐的表情与后面冰冷、严肃的表情。重点读:请两个同学对比读前后截然不同的表情。4.关心女佣:

印象:为百姓操劳成疾,为别人着想,不考虑自己。

要点:自己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 并不在乎 反劝佣人多休息,不干重活。

女佣驼背,视力不好,干不了什么活,作为一个佣人来说,用处不大,可以辞去再找一个,但是鲁迅知道她的丈夫失业,全家都指望着她的工作养家糊口,如果辞去她的工作意味着把她推向死亡,全家也面临着挨饿的威胁„„

可以追问:鲁迅与慈善家有什么不同?慈善家对穷人更多的是同情、怜悯。而鲁迅了解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知道他们的处境,为他们着想。

师:鲁迅为了人民的事业,始终没有停止过战斗,连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直到逝世的前两天,仍然坐在书桌前写作。

(三)看着板书概括整体印象:

师:看着板书,我们来一起归纳从这四件事中,鲁迅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为亲人、老百姓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爱亲人,爱百姓,痛恨反动派——爱憎分明。

过渡小结:1936、10、19 鲁迅先生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上海。噩耗传出举世震惊,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涌向万国殡仪馆,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让我们齐读——“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四)概括中心思想:

师:伯父鲁迅先生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请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概括地回答。(因为他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所以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这个答案在文章的哪部分给予解答了。——结尾。全文开头提出问题,结尾回答问题。答案也正是文章的中心。

(五)结尾升华:

师:伯父的一生是为别人着想的一生。这是周晔眼中的鲁迅先生,而我觉得用鲁迅先生自己的一句话来评价他的一生更恰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你们知道什么意思吗?„„

总结:有位作家说过二十世纪中国出现了两位伟人。一位是毛泽东,一位就是鲁迅。这两位世纪伟人,无论是他们的朋友,还是他们的敌人,都不得不被他们折服和钦佩。毛泽东以他的英明,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鲁迅则以他毕生的精力,在文化战线上为革命者高声呐喊,推波助澜,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成为现代文学第一人。今天学了这课,我们知道了他的一些事,还想知道更多有关他的事情,介绍两本书给你们。

(六)延伸作业:

1.推荐阅读:《少年鲁迅先生》、《朝花夕拾》。

2.写出你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理解。3.与你的父母一起聊聊鲁迅先生和他的作品。

(七)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爱憎分明

笑谈“碰壁” 为别人想得多 横眉冷对千夫指

深受爱戴 救助车夫

为自己想得少 俯首甘为孺子牛 关心女佣

教学反思: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两课时的教学设计相当紧凑。如果学生每一课时的课前参与不充分的话,完成教学任务有一定的困难。由于自己的班是带上来的,学生自学的能力较强,课前参与到位,第一课时学生在交流作者和鲁迅先生的资料以及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这些费时间的教学环节时,懂得筛选,知道抓重点来谈,能够互相补充,所以节省了时间,保证了后面环节的进行。由于老师放手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概括小标题,学生兴趣高涨,有的组是两个字的。如:怀念——读书——碰壁——救人——提醒;有的组概括的是仨字:爱戴他——认真读——黑洞洞——救车夫——总嘱咐;也有的是四个字„„特别是第二课时教学时,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要点抓得准,分析得也很透彻。特别是有些含意深刻的句子,在老师的稍加点拨之下也都能理解到位。不足之处就是学生说得多,读得少。个别重点句子在老师有意识的提示下再读,有些孩子也没有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这可能与自己班的学生朗读水平普遍不高有关吧。教学点评:

老师的教学设计从单元主题入手,先理解往事的意思,进而很自然的导入第一课的学习。在解题的过程中,没有像往常一样,而是让学生讲讲从题目中知道的信息。这样让学生既解了题也同时交流了周晔和鲁迅的资料。把课堂让给了学生。老师这两课时的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了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开始投射一个大问题,老师带领着学生共同进行研讨。课堂上呈现出生生、师生互动的和谐场面。在学生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下,老师及时地进入,进行点拨、引领,使对文章的理解越来越深入。老师结尾的设计也很独特,由课文本身对鲁迅的评价到对鲁迅一生的最好评价,升华了主题。最后的延伸作业,有读有写,把学生在课堂上对于文字的理解落实到实处。读和写都是对文章内容学习的延续。

第三篇:小学语文:第五单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4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一、教材分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小学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往事”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围绕“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这个中心精心选材,将几个并列的生活片段有机结合。尤其是本文恰当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匠心独运地将乍看较为松散的内容凝为一个整体,生动地再现了鲁迅先生亲切感人的形象。

本文最大的亮点是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的崇高品质。尤其文中的“帮助车夫”“关心女佣”这两件事,充分地表现了鲁迅关心穷苦大众的崇高品质。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这部分课文的学习,成为了本堂课学习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我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发表个人观点,敢于创新、想像丰富。但这篇文章所写内容与现代孩子的生活体验相差甚远,孩子们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鲁迅其人了解甚少,文中还有许多含义较深的句子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情,采用了以读为主,读中悟情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依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精读“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两个小故事,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鲁迅“博爱”的胸怀。

2.整合文本,在反复的感悟和融情的想象中,发展语言。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鲁迅“博爱”的共鸣。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感悟本文表达的中心思想。

四、教学过程:

(一)回想画面,呈现主旨

师: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已经初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跟随着周晔的思绪再次走进鲁迅先生,走进先生的内心世界。初读课文,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孩子们可能会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鲁迅很幽默、鲁迅和蔼可亲、鲁迅先生很善良等等。

老师小结:是啊,先生的善良,先生的助人为乐,先生的“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都是来自他内心那颗博大的爱心。(板书:爱)师:就是这样一位鲁迅先生离我们而去了,作为鲁迅先生的亲侄女当她想到再也不能和伯父“笑谈《水浒》”“趣谈‘碰壁”’了,她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挚爱关怀了,这让她怎能不万分悲痛呢,谁来读读周哗的感受?(多媒体出示: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我用抽生朗读和全班齐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体味周晔失去伯父的那份悲伤之情。(板书:周晔)在学生进入情境以后,我把问题引向深入:鲁迅先生十分关心他的小侄女,但是得到鲁迅先生关爱的青少年只有周晔一人吗?

有的孩子查过鲁迅资料的可能知道鲁迅非常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但也会有很多孩子不了解。这是老师及时补充鲁迅先生在世时非常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文中作者提到的伯父送的两本书,《表》和《小约翰》是荷兰作家写的童话就都是鲁迅先生在百忙之中为少年儿童翻译的。他时刻想着“救救孩子,帮帮孩子”。他把他的爱给予了每一个需要关爱的孩子。(板书:孩子)

(二)救护车夫,重锤敲击

接着我乘胜追击,用一过渡语迅速将课堂引入今天要重点学习和研究的部分。“除了孩子,还有哪些人也曾经得到先生的这份爱。快速地读读课文“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的部分。读着读着,把最能够拨动你心弦的句子用波浪线把它画出,好吗? ”

孩子们是不同的个体,打动他们内心的语句可能各不相同。在自主学文后,我给足时间让他们畅谈各自学文的感想,在汇报交流中我紧紧抓住重点语段引导孩子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出示)“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脚里的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抓住这一重点语段。我让孩子们细细研读。一边读,一边看课文的插图。提出问题:如果请你把目光聚集在鲁迅先生身上,先生的哪一个动作最能打动你?

进而引导孩子从“半跪着”这个动词,体会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关爱。

深入挖掘课文我们发现文中有很多细节体现出来鲁迅先生就这么跪着,跪了好长一段时间。那么文中那些描写体现出了时间长呢?我让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细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体会鲁迅先生真挚的情感和良苦用心。

如:1.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们体会到从黄昏看见车夫到为车夫包扎好伤口已经天黑了,这一时间是的变化体现出了鲁迅跪的时间长。

2.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说明当时站的时间长,天气冷。作者站着都能,鲁迅跪了很长时间一定更冷。

3.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那么一圈一圈细细包扎时间当然不短。

在对这些重点句子进行了充分研读的基础上,我将孩子们的眼光引向了事务的本质含义:孩子们,你要知道面对着这位素不相识的黄包车夫,半跪着的可是当时的大文豪,当时的名流之辈,当时受全国人民景仰的鲁迅先生。这一跪,你觉得跪出了什么? 孩子们或许会说:

跪出了鲁迅先生对当时人民的关爱。

跪出了平易近人的品质

跪出了鲁迅先生热心肠。

老师总结:一个字,这一跪,跪出了对青年一代的——爱(板书:青年)

在“救护车夫”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做足做透“半跪”这一文章,让“半跪”这一视像化作一尊雕像永铸学生的心坎。这正是鲁迅“俯首甘为儒子牛”的写照,日后,学生若读到鲁迅的这句诗句时,脑海中肯定能呈现“半跪”这一视像。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感悟中的文字和视像的互现。

(三)关心女佣,简洁明快

在重点理解了关心车夫这段以后,关心女佣这一小节课文孩子们完全能独立自学了。通过读书,孩子们一定能抓到重点语句: 她说“周先生自己病的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激烈不断的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并根据这句话谈出自己的体会。

比如孩子们会谈到鲁迅先生写作很辛苦,鲁迅先生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鲁迅先生很关心女佣,等等。(板书:女佣)老师需引导孩子深入思考的是:鲁迅带病深夜写作是为谁而写文章?联系当时社会背景,进而让孩子们理解到鲁迅这样辛劳,是想用自己的文章唤起广大劳动人民的觉醒,唤起人们的斗志,是想拯救中国。

想着想着像女佣这样受过鲁迅先生关爱的老年人也不禁潸然泪下„„(板书:老人)

(四)拓展延伸,凝成博爱

(课件:小提琴名曲马思奈《沉思曲》缓缓而起,同时出示鲁迅画像,音乐直至课的结束。)斯人已逝,往事却历历在目,感谢周晔,为我们记下了一些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现在把所有的泪联系在一起,把所有的泪融合在一起,我不禁要问鲁迅的逝世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伤心、落泪呢,你想怎样评价鲁迅先生呢?

孩子们也许会说:鲁迅先生是个一个真正为广大劳苦人民着想的人。

鲁迅先生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鲁迅先生他时时刻刻关爱着劳苦人民。

„„

这些语言正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感悟,我抓住时机,建议孩子们用:本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语句,完整的概括中心思想。

孩子们,今天在这秋风习习,落叶纷飞的时节,我们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现在我们再来读读,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所写的一首《有的人》,那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呀!(多媒体出示: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给人民当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有的人》,有删节)孩子们,相信,节选的这部分诗句一定会让你有所感触,那么,让我们一起,带着对先生的无比的思念,来吟诵吟诵这首小诗吧。

这一部分总观全文,要求学生把所有的泪联系在一起,把所有的泪融合在一起,思考一个极其平常而又非常不平常的问题——鲁迅先生为什么受到这么多人的崇敬和爱戴?这一问题的思考,刹那间于学生心头凝结成一个词语“博爱”。(板书:博爱)

(五)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周晔 孩子

爱 车夫 青年 博爱 女佣 老人

第四篇: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课文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接着触景生情地转入对伯父生前的点滴回忆,分别叙述了四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最后总结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呼应开头,点明主题。

二、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点的课程,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课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学会读书,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读过程中,充分揣摩、感悟和表达,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对“博爱”之情的更深理解。

三、教学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2、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四、重点与难点:

通过关键词、关键句的揣摩,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五、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

六、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板书课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提示“迅”的笔顺。

2、师:关于鲁迅,你们知道多少呢?师简介鲁迅。课件出示相关材料(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鲁迅的文章、别人写的有关鲁迅的文章)

3、师:带着对课题的理解,再齐读课题。

(二)合作交流 1、了解葬礼,提出问题:

⑴师:1936年的10月19日,鲁迅先生的遗体躺在当时位于上海胶洲路的万国殡仪馆里,前来吊唁的人很多,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十分惊异,她惊异什么呢?

课件出示,指名读第一节,注意正音。

生质疑: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⑵师:这么多人是指哪些人?

生:……(让生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汇报。)

2、了解事件,概括标题:

⑴师:这些职业、年龄、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为何都这么爱戴我的伯父呢?当时我还小不明白,但是作者在回忆往事的点滴中,慢慢找到了答案。请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回忆了伯父生前的哪三件事情?能否试着给每个故事列个小标题。

⑵引导并概括板书:教我读书,救治车夫,关心女佣。

(三)品读体验

师:通过课前预习,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找出中心句)通过那几件事情体现出来的?(以下几个故事可以重点讲一至两个,其它可以变换方式让学分组学习,汇报即可)

1、讲读“教我读书”,感受伯父的“爱抚”:

师:小时侯的我看书时总是囫囵吞枣,所以常常张冠李戴,伯父因此而批评我。请小组间合作读一读,说一说,试着把它说得更具体些。

课件出示:

我看书时总是囫囵吞枣________,所以常常张冠李戴________,伯父因此而批评我________。最后还

送了我两本书________。以此教育我________。

2、学习“谈碰壁”这个故事

自己读这一段课文,看看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作者恍然大悟,是真的全明白了吗?你听说过或遇到过鼻子被墙壁碰扁的事情吗?

介绍关于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资料。

联系鲁迅那个时代的情况,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议—议:“四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又指什么?(生思考、讨论)

师:同学们想一想,谈“碰壁”与表现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也有联系吗?

生活在旧中国最黑暗时代的鲁迅先生正因为为劳苦大众想得多,所以他才会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怕“碰壁”,英勇抗争,让我们一道来背一背(手指屏幕)今天学到的这两句诗──(师生齐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讲读“救治车夫”,感受伯父的善良:

默读第二个故事:

⑴师:除了孩子,人力车夫也得到了先生的这份爱,默读课文的4~12小节。把你最感动的语句划出来。

(第八节: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注意正音“扎”:捆绑的意思。)

⑵师:说说你的体会。

(可围绕动词来谈,可从地位的悬殊上来谈,体现出伯父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心。)

⑶师:这段话直接描写了爸爸和伯父救助车夫的整个过程,值得我们好好品味。一起来读一读。

⑷师:瞧,这位面对着我们,身穿白大褂,半跪着的人就是鲁迅先生,请把目光聚焦在他的身上,再读读文字,看看他身上还有哪个动作最能打动你?

(体会“半跪着”。)

指名读。

(要求读出鲁迅先生对贫苦人民的爱的情感。)

⑸师接着引读:“拉车的感激地说……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天已经全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芒……我想从伯父口中得到答案,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

⑹就是这样一位时刻关心社会底层劳动人民,受人爱戴的人,早早得离开了我们,这怎么能不让人伤心落泪呢?因此在前来吊唁的人中出现了一位似曾相识,饱经风霜的面孔,或许他就是这位黄包车夫。巴金先生就这样写道:

课件出示:

“一位拉黄包车的青年人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饱经风

霜的脸,茫然地望了望,又底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几颗泪珠从他那干涸的眼角滚落下来。”

4、讲读“关心女佣”,感受伯父的爱心:

自己读最后一个故事

师:正是因为先生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爱,所以像人力车夫这样的群众才会出现在追悼会上,先生家的女佣阿三也不例外。自己读读最后一个故事,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四)巩固延伸

(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1、的确,不管是人力车夫也好,还是女佣也好,周晔相信这些人只不过是众多伯父帮助关爱过的人中的一员,只不过是个缩影。因此她十分确信的说“……”

(文中最后一节。)

板书: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对句子的理解。

①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这句话是小周晔失去伯父时的所想所感,也是文章的情感主线,文章以此为情感轴心,回顾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小事。教学时,可每学一个小故事,再返回到该句的诵读上,以形成一咏三叹的效果。

②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这简短的语言描写,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

③“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理解这句话时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适当介绍时代背景:因为当时社会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出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句中“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3、师:因此伯父才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这就是我的伯父……

生:鲁迅先生。

师:著名诗人臧克家对鲁迅先生这样评价,课件出示《有的人》 生齐读: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七、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我读书 救治车夫 笑谈“碰壁” 关心女佣

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人爱戴?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第五篇:小学语文: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遗体、追悼、逝世、晚餐、张冠李戴、恍然大悟、深奥、咳嗽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4、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教学重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

3、给各段加小标题。〖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对鲁迅这个名字大家并不陌生,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能做个简单的介绍吗?(交流资料)对,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回忆一下,你读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今天我们再学习关于鲁迅的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课题)

3、看看课题,想想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

二、预习课文

1、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

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自己体会,读不懂的,课上和老师、同学讨论。

3、学习生字新词。

三、全班交流

1、学习生字词:

⑴ 读准字音“悼”“冠”“咳”“嗽”。

⑵ 分辨字型:

“冠”(注意上边没有一点)

“嗽”(中间是“束”,不是“ ”,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

⑶ 理解词语。

⑷ 组词

仪()悼()逝()餐()搞()

议()掉()晰()参()稿()

冠()悟()摊()咳()嗽()

寇()梧()滩()核()漱()

2、本文作者是谁,你怎么知道的?读读有关语句。

3、读课文。

4、课文共有几段?你怎么知道的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段:伯父跟“我”谈《水讲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第三段: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

第四段: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

第五段: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5、给各段加小标题。

教师讲解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

受人爱戴;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

6、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

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

7、交流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不懂的下节课和老师、同学讨论。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忆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

二、学习二、三、四、五段

1、提出自学要求:

⑴ 自由读,想想每段讲的是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⑵ 自学后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自学讨论结果:

要求:每小组汇报一件事,其他小组可作补充。

⑴ 从第一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子女。)指名读有关语句。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带着感情读,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这句话,“我”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体会到伯父这句话里含义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我”听懂了伯父话里含着的意思,所以觉得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指名再读这件事,仔细体会鲁迅先生为心子女,善于启发教育孩子。

⑵ 从第二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敢于斗争)。指名读有关语句。(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抓住“黑洞洞”“碰壁”深入理解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黑洞洞”,指旧社会的黑暗;“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斗争时受到挫折与迫害。)再指名分角色朗读,体会鲁迅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⑶ 第三件事讲了什么?(出示投影片)(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救助车夫,关心车夫,更关心穷苦人民。)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伯父脸上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鲁迅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救助一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解救劳动人民)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⑷ 从第4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穷苦人)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鲁迅病的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从阿三的话中和前文的几件事中你觉得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板书: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爱憎分明)

⑸ 小结:体会这四件事说明伯父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学习第一段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但因积劳成疾于1936年去世,去世时有许多人来哀悼他。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思考:从那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学生边听边勾出。(齐读“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2、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当时“我”理解吗?(板书:爱戴)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想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全文

1、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2、第一部分与后面几部分有什么联系?(板书:因果)

3、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的第四题。

2、预习《高粱情》。【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写人的文章,大都是通过记叙几件关于这个人的事或表扬或批评这个人的性格品质。本文作者通过回忆伯父鲁迅给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四件事,赞扬了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敬爱的感情。对学生来说难点是如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从而很好地理解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教学设计体现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黄昏写作背景来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通过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在学生按提示分组自学课文内容并讨论汇报结果的前提下,教师又进行了适当的归纳总结。

下载小学语文:第五单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第五单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涉及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范文合集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关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3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追悼、深奥、饱经风霜等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立场,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嵩山思想品质;......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课 件www.xiexiebang.com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写“挽、囫、囵”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真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用抓重点段落、重点词语、重点句子和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品味鲁迅先生的伟大,了解人们对他的爱。 2.理......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抓重点段落,重点词语,重点句子和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品味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