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数学导数经典说课稿
一、关于教学目的的确定:
对导数这个概念的理解可为今后高等数学的学习奠定基础,但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过极限概念,对导数概念及其定义的数学语言表述的理解比较困难,这种理解上 的困难将影响学生对后继知识的学习,因此,我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大量的实例的分析,经历由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
2、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动手计算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能力 ② 通过问题的探究体会逼近、类比、以已知探求未知、从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思想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运动的观点体会导数的内涵,使学生掌握导数的概念不再困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的,在具体教学中,根据“循序渐进原则”,我把这次课分为三个阶段:“概念探索阶段” ;“概念建立阶段” ;“概念巩固阶段”。下面我将对每一阶段教学中计划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教学步骤作出说明。
(一)‚概念探索阶段‛ 1.这一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由于注意到学生在开始接触导数这个概念时,总是以静止的观点来理解这个描述变化过程的动态概念,总觉得与以前知识相比,接受起来有困难,似乎这个概念是突然产生的,甚至于不明概念所云,故我在这一阶段计划主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①使学生从熟悉的物理知识入手,以物体的平均速度变化趋势的观点无限逼近的思想理解瞬时速度,从而发现导数的过程;
②使学生形成对导数的初步认识; ③使学生了解学习概念的导数必要性。2.本阶段教学安排
我采取温故知新、推陈出新的教学过程,分三个步骤进行教学。① 温故知新
由于研究数列极限首先应对数列知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因此在具体教学中通过对教案中5个具体数列通项公式的思考让学生对数列通项 公式这个概念产生回忆,指出以前研究数列都是研究的有限项的问题,现在开始研究无限项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忆数列是自变量为自然数的函数,通项公式就是以n为自变量的、定义域为自然数集的函数an的解析式。再引导学生回忆研究函数,实际上研究的就是自变量变化过程
1中,函数值变化的情况和变化的趋势,并以第[2]的数列an为例说
2明:当n=2、3、4、5 时,对应的an1、1、1、1 就说明自变量由
242168增加到5时,对应的函数值就由1减小到1这种变化情况。若问自然数n
216n1一直增加下去,函数an应怎样变化下去,这就是研究变化的趋势。
这样利用通项公式就可把数列变化趋势问题与函数值变化趋势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函数值变化趋势的角度来看待例题中五个数列的变换趋势。通过这种讨论,在对变化趋势这个概念的理解上发挥心理学上所提‚无意注意‛的作用,使学生对进一步讨论的数列变换趋势问题不至于太陌生。
② 推陈出新
在对5个数列变化趋势的分析过程中,通过引导,由学生讨论得到数列(2)、(3)、(5)的共同特征,近而向学生说明:‚具有类似于数列(2)、(3)、(5)共性的数列称为有极限的数列,共性中的‚趋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称它为有极限数列的极限‛。并进一步和学生讨论如何给数列的极限下定义,此时我根据学生情况给予提示,给出数列极限概念的描述性说明:当项数无限增加时,数列的项无限趋近于某一个确定的常数的数列称为有极限的数列,这个确定的常数称为数列极限。
③ 刘徽及其《割圆术》的介绍
学生对数列极限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使学生认识到这个概念并不是突然产生的,是和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密切相关的,为此在第一阶段我设计了这一部分教学。
我一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列极限思想所做的贡献,如‚在世界数学史上,刘徽是最早运用这种数列极限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大数学家。用这种指导思想计算圆面积的方法,就称为刘徽割圆术.用类似刘徽割圆术的方法求出圆周率的近似值,虽然在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也算出过,但所用的方法却比刘徽所用的方法繁杂的多。‛ 在另一方面重点结合计算机模拟刘徽割圆术,介绍这种算法的指导思想:‚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通过课件动态演示,进一步在‚无意注意‛作用的发挥上下文章,加深学生对‚变化趋势‛、‚趋近于‛、‚极限‛等概念的认识,为下一阶段极限概念的教学提供对这个概念感性认识的基础。
(二)‚概念建立阶段‛ 1. 这一阶段要解决的任务
由于数列极限概念及其定义的数学语言表述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学生初次接触很困难。具体讲,在-N语言中,学生搞不清的两重性——绝对的任意性、相对的确定性;学生搞不清‚N‛,不太理解N的实质是表示项数n无限增大过程中的某一时刻,从这一时刻起,所有an(n>N),都聚集在以极限值A为中心,为半径的邻域中,N是否存在是证明数列极限存在的关键。
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我采取‚启发式谈话法‛与‚启发式讲解法‛,注意不‚一次到位‛,这样在本阶段我设计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是:
①建立、理解数列极限的定义;
②认识定义中反映出的静与动的辨证关系; ③初步学习论证数列极限的方法。2. 本阶段教学安排
本阶段教学安排分三个步骤进行。① 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安排上,我根据学生形成对数列极限的初步认识,以数列
‚1,2,3,4,,n,‛
2345n1为例,提出一个学生形成极限概念时不好回答的问题:根据数列极限定义直观描述,这个数列的极限是1,即当项数n无限增大时,这个数列的项无限地趋近于1,问题是为什么不说这个数列的项无限地趋近于1.1,从而使学生发现问题在于自己已获得的数列极限概念中‚无限趋近于‛这一描述,这种描述比较含混,感到有必要对极限定义做进一步精确描述。
② 问题的解决
具体讲,由于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及其解析表示对学生来说是很熟悉的,故我在教学中利用数轴引导学生先得出结论:‚趋近于‛是距离概念,距离的解析表示是绝对值,‚无限趋近于‛就可用距离要多小有多小来表 示。即数列项与确定常数差的绝对值要多小有多小。
然后让学生通过具体计算如:‚思考已知数列中是否有到1.1的距离为0.01的项?‛使学生知道已知数列的项不能与1.1的距离要多小有多小,即1.1不是已知数列的极限,从而使学生对‚要多小有多小‛这一概念有了进一步认识,并为量化|an-1|当项数无限增加时要多小有多小打下基础。
③数列极限定义的得出
在‚检验‘1’是否满足:已知数列的项与1的差的绝对值是否要多小有多小‛的教学过程中,我采取‚给距离找项数‛的方法。
具体讲让学生考虑已知数列中有哪些项与1的差的绝对值小于0.1、0.05、0.0011、0.0001,让学生把用计算器计算的结果在黑板上列表写出并解释所得的结果,如提示学生得出结论:‚已知数列中第908项以后各项与1的差的绝对值小于0.0011。‛这种讨论的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N‛是项数n 无限增大的过程中的一个标志,进而说明对于给定的每一个正数,可找到N,当n>N时,|an-1|小于这个正数。进而让学生注意无论表示距离的正数取的多么小,也不能说成‚要多小有多小‛,而把具体值改为后即可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通过讨论,在我的引导下,使学生得到结论:‚数列: 1,2,3,4,,n,
2345n1当项数无限增大时,它的项越来越趋近于1‛,也就是数列: 1,2,3,4,,n,
2345n1的极限为1,并进一步让学生总结出一般数列的极限的准确定义。
(三)‚概念巩固阶段‛
1. 本阶段的教学计划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我计划做两件事情:
①说明N、、|an-A |<在讨论数列极限时所起的作用;②是习题训练。
2. 本阶段的教学过程
根据上述说明,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① 定义说明
除了对极限概念予以说明外为了加深学生对数列极限概念中N、、|an-A |<的认识,我让学生讨论问题‚任意有极限的无穷数列能否使极限值为数列中的项‛及‚常数列是否有极限‛,当学生有困难时,可通过 举数列
‚1,110,,0,,4161nsin,‛ n122并提示其根据定义考虑问题。这样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
②习题训练
在学生对数列极限定义的初步掌握的基础上,为巩固学生所学,我让学生作课本例1,练习这道题目的在于总结上一阶段得到数列极限的过程,同时让学生熟悉数列极限定义的应用步骤;在此基础上结合北大附中学生的特点我安排了例2,让学生作这道题目的在于通过对这道题的证明与讨论可让学生对等比数列{1,q,q2,…qn,…}收敛、发散性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在例2的处理手法上我让学生先各抒己见,然后采用几何画板演示,验证同学猜想,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由于{1,q,q2,…qn,…}和{1,1,1,1,}是今后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数列,因此我觉得23n学生对例
1、例2的掌握的好坏将对后面的学习产生直接影响。
③ 补充说明
对于较好的班级,还可考虑用直角坐标系来代替数轴。由于数列是以自然数集子集为定义域的特殊函数,其图象是离散的点.这使得数列的项与点(n,f(n)),即点(n,an)对应起来.当数列{an}有极限A时,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的几何意义为:任给正数,存在一个以直线y=A+和y=A-为边界的条形区域,存在一个N,当n>N时,所有的点(n, an)都落在这个条形区域内。换句话说数列的项在坐标平面内对应的点,只有有限个点落在条形区域外。利用这种方式教授这节课,形象直观,并为今后函数极限的教学打下基础。
三、关于教学用具的说明:
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使学生通过对极限概念形成过程的了解,较为自然地接受极限的定义,以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本节课中主要使用的是计算器和计算机课件演示。计算器的作用在于使学生理解 ‚‛和‚N‛内在关系;
计算机课件演示目的有三:其一是通过史料的简单介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二是在概念形成阶段,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基础;其三可对学生所得的结论验证、完善,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巩固所学的概念。总之‚恰当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其快捷、生动、形象的辅助作用,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获得并掌握所学的知识,‛是我选择和使用教学 用具的根据。
四、结束语:
总之,作为极限概念这部分的教学,应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极限思想是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一种数学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在老师引导下自主地获得知识。体验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对本节课的设想,一定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在座的专家、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6
第二篇:高中数学导数专题讲义(答案版)
最新导数专题讲座内容
汇总
导数专题一、单调性问题
【知识结构】
【知识点】
一、导函数代数意义:利用导函数的正负来判断原函数单调性;
二、分类讨论求函数单调性:含参函数的单调性问题的求解,难点是如何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讨论的关键在于导函数的零点和定义域的位置关系.三、分类讨论的思路步骤:
第一步、求函数的定义域、求导,并求导函数零点;
第二步、以导函数的零点存在性进行讨论;当导函数存在多个零点的时,讨论他们的大小关系及与区间的位置关系(分类讨论);
第三步、画出导函数的同号函数的草图,从而判断其导函数的符号(画导图、标正负、截定义域);
第四步、(列表)根据第五步的草图列出,随变化的情况表,并写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第五步、综合上述讨论的情形,完整地写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写出极值点,极值与区间端点函数值比较得到函数的最值.四、分类讨论主要讨论参数的不同取值求出单调性,主要讨论点:
1.最高次项系数是否为0;
2.导函数是否有极值点;
3.两根的大小关系;
4.根与定义域端点讨论等。
五、求解函数单调性问题的思路:
(1)已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转化为或恒成立;
(2)已知区间上不单调,转化为导函数在区间上存在变号零点,通常利用分离变量法求解参变量的范围;
(3)已知函数在区间上存在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区间,转化为导函数在区间上大于零或小于零有解.六、原函数单调性转化为导函数给区间正负问题的处理方法
(1)参变分离;
(2)导函数的根与区间端点直接比较;
(3)导函数主要部分为一元二次时,转化为二次函数根的分布问题.这里讨论的以一元二次为主。
七、求解函数单调性问题方法提炼:
(1)将函数单调增(减)转化为导函数恒成立;
(2),由(或)可将恒成立转化为(或)恒成立;
(3)由“分离参数法”或“分类讨论”,解得参数取值范围。
【考点分类】
考点一、分类讨论求解函数单调性;
【例1-1】(2015-2016朝阳一模理18)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当时,都有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Ⅲ)试问过点可作多少条直线与曲线相切?并说明理由.
【答案】(Ⅰ)函数的定义域为..
(1)当时,恒成立,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2)当时,令,得.
当时,函数为减函数;
当时,函数为增函数.
综上所述,当时,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当时,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单调递增区间为.
(Ⅱ)由(Ⅰ)可知,(1)当时,即时,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所以在区间上,显然函数在区间上恒大于零;
(2)当时,即时,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在上为增函数,所以.
依题意有,解得,所以.
(3)当时,即时,在区间上为减函数,所以.
依题意有,解得,所以.
综上所述,当时,函数在区间上恒大于零.
(Ⅲ)设切点为,则切线斜率,切线方程为.
因为切线过点,则.
即.
………………①
令,则
.
(1)当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所以函数的最大值为.
故方程无解,即不存在满足①式.
因此当时,切线的条数为.
(2)当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
取,则.
故在上存在唯一零点.
取,则.
设,则.
当时,恒成立.
所以在单调递增,恒成立.所以.
故在上存在唯一零点.
因此当时,过点P存在两条切线.
(3)当时,显然不存在过点P的切线.
综上所述,当时,过点P存在两条切线;
当时,不存在过点P的切线.
【例1-2】(2015-2016海淀一模理18)已知函数,.(Ⅰ)求函数的最小值;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Ⅲ)
求证:直线不是曲线的切线.【答案】(Ⅰ)函数的定义域为,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递减
极小值
递增
函数在上的极小值为,所以的最小值为
(Ⅱ)解:函数的定义域为,由(Ⅰ)得,所以
所以的单调增区间是,无单调减区间.(Ⅲ)证明:假设直线是曲线的切线.设切点为,则,即
又,则.所以,得,与
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直线不是曲线的切线
【练1-1】(2015-2016西城一模理18)已知函数,且.(Ⅰ)
求的值及的单调区间;
(Ⅱ)
若关于的方程存在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证明:.【答案】(Ⅰ)对求导,得,所以,解得.故,.令,得.当变化时,与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0
0
↘
↗
所以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单调增区间为.(Ⅱ)解:方程,即为,设函数.求导,得.
由,解得,或.所以当变化时,与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0
↘
↗
所以函数在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由,得.又因为,所以.不妨设(其中为的两个正实数根),因为函数在单调递减,且,所以.同理根据函数在上单调递增,且,可得,所以,即
.【练1-2】(2011-2012石景山一模文18)已知函数.(Ⅰ)若函数的图象在处的切线斜率为,求实数的值;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Ⅲ)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Ⅰ)
…………1分
由已知,解得.…………3分
(II)函数的定义域为.(1)当时,,的单调递增区间为;……5分
(2)当时.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
+
极小值
由上表可知,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单调递增区间是.…………8分
(II)由得,…………9分
由已知函数为上的单调减函数,则在上恒成立,即在上恒成立.即在上恒成立.…………11分
令,在上,所以在为减函数.,所以.…………14分
【练1-3】(2015-2016朝阳期末文19)已知函数,.(Ⅰ)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当时,试判断函数是否存在零点,并说明理由;
(Ⅲ)求函数的单调区间.【答案】函数的定义域:..(Ⅰ)当时,..有,即切点(1,3),.所以曲线在点处切线方程是,即.(Ⅱ)若,..令,得(舍),.-
+
↘
极小值
↗
则.所以函数不存在零点.(Ⅲ)
.当,即时,-
+
↘
极小值
↗
当,即时,的单调增区间是,;
当,即时,+
-
+
↗
极大值
↘
极小值
↗
当,即时,+
+
↗
↗
+
-
+
↗
极大值
↘
极小值
↗
综上时,的单调增区间是;减区间是.当时,的单调增区间是,;减区间是.当时,的单调增区间是;
当时,的单调增区间是,;减区间是.【练1-4】(2015-2016丰台期末文20)设函数的图象与直线相切于点.
(Ⅰ)求函数的解析式;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Ⅲ)设函数,对于,,使得,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Ⅰ)∵函数的图象与直线相切于点,∴,.
∵,∴
解得.
∴.
(Ⅱ),令,得或;
令,得.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8分
(Ⅲ)记在上的值域为,在上的值域为,∵对于,使得,∴.
由(Ⅱ)得: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
①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的最小值为或,的最大值为或.
∵,且,∴或,∴或,即或.
又∵,∴.
②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上单调递减,∴的最小值为或,的最大值为
.
∵,且,∴,∴,即.
综上所述:或.
【练1-5】(2015-2016朝阳二模文20)已知函数.(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当时,若在区间上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答案】(Ⅰ)
函数的定义域为,.(1)
当时,,令,解得,则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令,解得,函数单调递减区间为.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2)
当时,,令,解得或,则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令,解得,函数单调递减区间为.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3)
当时,恒成立,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4)
当时,,令,解得或,则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令,解得,则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Ⅱ)依题意,在区间上.,.令得,或.若,则由得,函数在()上单调递增.由得,,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所以,满足条件;
若,则由得,或;
由得,.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依题意,即,所以;
若,则.所以在区间上单调递增,不满足条件;
综上,.【练1-6】(2015-2016房山二模文19)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若直线与曲线没有公共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定义域为,令
极小值
所以的增区间为,减区间为。
(II)因为直线与曲线没有公共点,所以方程无实根,即无实根,等价于无实根
设,即无零点。
当时,显然无零点,符合题意;
当时,令
极小值,显然不符合题意;
当时,令
极大值,所以时,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
【练1-7】(2015-2016朝阳一模文19)已知函数.(Ⅰ)若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Ⅲ)设,若函数在区间上存在极值点,求的取值范围.【答案】(Ⅰ)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曲线在点处切线的斜率为.而,则曲线在点处切线的方程为
(Ⅱ)函数的定义域为,.(1)当时,由,且此时,可得.令,解得或,函数为减函数;
令,解得,但,所以当,时,函数也为增函数.所以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单调增区间为,.(2)当时,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当时,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当时,由,所以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即当时,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3)当时,此时.令,解得或,但,所以当,时,函数为减函数;
令,解得,函数为增函数.所以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9分
(Ⅲ)(1)当时,由(Ⅱ)问可知,函数在上为减函数,所以不存在极值点;
(2)当时,由(Ⅱ)可知,在上为增函数,在上为减函数.若函数在区间上存在极值点,则,解得或,所以.综上所述,当时,函数在区间上存在极值点.【练1-8】(2015-2016东城期末理19)已知函数.
(Ⅰ)当时,试求在处的切线方程;
(Ⅱ)当时,试求的单调区间;
(Ⅲ)若在内有极值,试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当时,,.
方程为.
(Ⅱ),.
当时,对于,恒成立,所以
Þ;
Þ
0.所以
单调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为
.
(Ⅲ)若在内有极值,则在内有解.
令
Þ
Þ
.设,所以,当时,恒成立,所以单调递减.又因为,又当时,,即在上的值域为,所以
当时,有解.设,则,所以在单调递减.因为,,所以在有唯一解.所以有:
0
0
递减
极小值
递增
所以
当时,在内有极值且唯一.当时,当时,恒成立,单调递增,不成立.
综上,的取值范围为.
【练1-9】(2015-2016大兴期末理18)已知函数.(Ⅰ)当时,求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Ⅲ)若在上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当
时,所以,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Ⅱ)函数的定义域为:
当时,恒成立,所以,在和上单调递增
当时,令,即:,,所以,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为.(Ⅲ)因为在上恒成立,有
在上恒成立。
所以,令,则.令则
若,即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又
所以,在上恒成立;
若,即时,当时,单调递增;
当时,单调递减
所以,在上的最小值为,因为所以不合题意.即时,当时,单调递增,当时,单调递减,所以,在上的最小值为
又因为,所以恒成立
综上知,的取值范围是.考点二、已知函数单调求参数范围;
【例2-1】(2015-2016石景山期末文20)已知函数,.(Ⅰ)若在处取得极小值,求的值;
(Ⅱ)若在区间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Ⅲ)在(Ⅱ)的条件下,函数有三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
由在处取得极大值,得,所以(经检验适合题意)
(Ⅱ),因为在区间为增函数,所以在区间恒成立,所以恒成立,即恒成立,由于,得.所以的取值范围是.(Ⅲ),故,得或
当时,在上是增函数,显然不合题意.当时,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0
+
↗
极大值
↘
极小值
↗
要使有三个零点,故需,即,解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例2-2】(2015-2016朝阳期中文19)已知函数,.
(Ⅰ)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求的取值范围;
(Ⅱ)当时,证明.【答案】(I)函数的定义域为.因为.又因为函数在单调减,所以不等式在上成立.设,则,即即可,解得.所以的取值范围是.(Ⅱ)当时,.令,得或(舍).当变化时,变化情况如下表:
0
+
极小值
所以时,函数的最小值为.所以成立.【练2-1】(2015-2016海淀期中文18)已知函数.(Ⅰ)若曲线在点处切线的斜率为,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求的取值范围.【答案】(Ⅰ)因为,所以曲线经过点,又,所以,所以.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0
0
极大值
极小值
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Ⅱ)
因为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所以对成立,只要在上的最小值大于等于0即可.因为函数的对称轴为,当时,在上的最小值为,解,得或,所以此种情形不成立
当时,在上的最小值为,解得,所以,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练2-2】(2015-2016丰台一模文19)已知函数
(1)求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方程;
(2)若函数在定义域内是单调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3)当时,(1)中的直线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由已知得,切点坐标为,,所以切线方程为
(2)由已知得,函数的定义域为,又因为函数在定义域中是单调函数,所以有恒成立或者恒成立
1、当恒成立时,即恒成立,恒成立,即大于的最大值
令,有
所以在定义域中单调递减,无最大值,所以不存在满足条件。
2、当恒成立时,即恒成立,恒成立,即小于的最小值
由上种情况可知,单调递减,但恒有,因此的取值范围为
(3)当时,(1)中的直线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即只有一个根,令,有只有一个零点,1、当时,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在取得最小值2,大于0
因此恒大于0,所以舍去
2、当时,解得,1
0
+
0
减
极小值
增
极大值
减
易知,而当时,所以在只存在一个零点。
3、当时,解得,1
0
+
减
极小值
增
当时,所以若只有一个零点,必须有
即,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和
【练2-3】(2015-2016朝阳期末理18)已知函数,其中.
(Ⅰ)若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
围;
(Ⅱ)当时,(ⅰ)证明:;
(ⅱ)试判断方程是否有实数解,并说明理由.
【答案】函数定义域,.
(Ⅰ)因为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所以在上恒成立,即,在上恒成立,则
(Ⅱ)当时,,.
(ⅰ)令,得.
令,得,所以函数在单调递增.
令,得,所以函数在单调递减.
所以,.
所以成立.
(ⅱ)由(ⅰ)知,所以.
设所以.
令,得.
令,得,所以函数在单调递增,令,得,所以函数在单调递减;
所以,即.
所以,即.
所以,方程没有实数解.
【练2-4】(2015-2016海淀期中理18)已知函数,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为.
(Ⅰ)若直线的斜率为,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若函数是区间上的单调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
因为直线的斜率为
所以
所以
所以
令解得
所以当和时,当时,所以的单调增区间为和,单调减区间为
(Ⅱ)要使在上单调
只需或在恒成立
(1)在恒成立等价于,即
解得
(2)在恒成立,当时,即,解得(舍)或(舍)
当时,即,解得
综上所述
考点三、已知函数不单调求参数范围;
【例3-1】已知函数.当时,若在区间上不单调,求的取值范围.【答案】解法一:∵
令,解得,因为在区间上不单调,所以区间上存在极值点,所以,或
即,或
所以或
∴.解法二:∵
因为函数在区间不单调,所以函数在上存在零点.令,解得,区间长为,∴在区间上不可能有个零点.所以
即:
∵,∴,又∵,∴.【例3-2】已知函数,若在区间上不单调,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
考点四、已知函数存在单调区间求参数范围;
【例4-1】设函数,.若函数在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试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解法一:
设,依题意,在区间上存在子区间使得不等式成立.注意到抛物线开口向上,所以只要,或即可
由,即,得,由,即,得,所以,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解法二:,依题意得,在区间上存在子区间使不等式成立.又因为,所以.设,所以小于函数在区间的最大值.又因为,由解得;
由解得.所以函数在区间上递增,在区间上递减.所以函数在,或处取得最大值.又,所以,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例4-2】(2010-2011朝阳二模理18)设函数,.(Ⅰ)若,求函数在上的最小值;
(Ⅱ)若函数在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试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
【练4-1】已知函数,.函数在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
当时,令,解得
则在上单调递增区间,满足题意.当时
当,即时,在上单调递减(舍)
当,即,且时
令,解得:,当时,则在上单调递增区间,满足题意
当时,要使在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则,即,解得
所以
综上所述得:的取值范围为:
解法二:
在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等价于在存在区间使成立,即存在使成立
设
当时,则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考点五、两个函数在具有相同的单调性求参数范围;
【例5-1】(2012-2013西城一模文18)已知函数,其中.
(Ⅰ)求的极值;
(Ⅱ)若存在区间,使和在区间上具有相同的单调性,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的定义域为,且
.
………………2分
①
当时,故在上单调递增.
从而没有极大值,也没有极小值.
………4分
②
当时,令,得.
和的情况如下:
↘
↗
故的单调减区间为;单调增区间为.
从而的极小值为;没有极大值.
…………6分
(Ⅱ)解:的定义域为,且
.
…………8分
③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不合题意.
………………9分
④
当时,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此时在上单调递增,由于在上单调递减,不合题意.
……………11分
当时,此时在上单调递减,由于在上单调递减,符合题意.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
…………13分
【例5-2】已知函数,其中.若存在区间,使和在区间上具有相同的单调性,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的定义域为,当,在单调递减,当时,在单调递减,单调递增,的定义域为,且
.
当时,显然,从而在上单调递增.
此时在上单调递增,符合题意.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不合题意.
当时,令,得.
和的情况如下表:
↘
↗
当时,此时在上单调递增,由于在上单调递减,不合题意.
当时,此时在上单调递减,由于在上单调递减,符合题意.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
导数专题二、极值问题
【知识点】
一、函数的极值定义
函数在点附近有定义,如果对附近的所有点都有则称是函数的一个极大值,记作;如果对附近的所有点都有则称是函数的一个极小值,记作极大值与极小值统称为极值,称为极值点.
极大值与极小值统称为极值.极大值点与极小值点统称为极值点.
极值点出现在函数的驻点(导数为0的点)或不可导点处(导函数不存在,也可以取得极值,此时驻点不存在)。
可导函数的极值点必定是它的驻点。但是反过来,函数的驻点却不一定是极值点,例如,点是它的驻点,却不是它的极值点。
极值点上的导数为零或不存在,且函数的单调性必然变化。
极值问题主要建立在分类讨论的基础上,二、求函数的极值点和极值注意事项:
1.求极值或极值点,必须点明是极大还是极小。若没有另一个,要说明没有。
2.要知道如何判断是否存在极值或者极值点。
3.如果已知极值或者极值点,求参数的时候,最后结果需要检验。
4.极值点是导函数的根,如果有两个根,要在合适的时候想到伟达定理。
三、求函数极值的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求导数;
第二步、求方程的所有实数根;
第三步、考察在每个根附近,从左到右,导函数的符号如何变化.如果的符号由正变负,则是极大值;如果由负变正,则是极小值.如果在的根的左右侧,的符号不变,则不是极值.
【考点分类】
考点一、分类讨论求函数极值(点);
【例1-1】(2015-2016海淀一模文19)已知函数.(Ⅰ)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函数的零点和极值;
(Ⅲ)若对任意,都有成立,求实数的最小值.【答案】
(Ⅰ)设切线斜率为,所以,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Ⅱ)令,解得。当时,;时,所以函数零点有且只有一个,为1.令,即解得。当时,;当时,所以函数在处取得极小值,无极大值。
(Ⅲ)由(II)知,当时,;时,且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在处取得最小值。且。,所以只需。所以。所以的最小值为1。
【例1-2】(2010-2011朝阳二模理18)设函数,.(Ⅰ)若,求函数在上的最小值;
(Ⅱ)若函数在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试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Ⅲ)求函数的极值点.【答案】
考点二、已知函数极值(点)情况求参数范围;
【例2-1】(2015-2016朝阳一模文19)已知函数.(Ⅰ)若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Ⅲ)设,若函数在区间上存在极值点,求的取值范围.【答案】(Ⅰ)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曲线在点处切线的斜率为.而,则曲线在点处切线的方程为
(Ⅱ)函数的定义域为,.(1)当时,由,且此时,可得.令,解得或,函数为减函数;
令,解得,但,所以当,时,函数也为增函数.所以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单调增区间为,.(2)当时,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当时,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当时,由,所以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即当时,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3)当时,此时.令,解得或,但,所以当,时,函数为减函数;
令,解得,函数为增函数.所以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9分
(Ⅲ)(1)当时,由(Ⅱ)问可知,函数在上为减函数,所以不存在极值点;
(2)当时,由(Ⅱ)可知,在上为增函数,在上为减函数.若函数在区间上存在极值点,则,解得或,所以.综上所述,当时,函数在区间上存在极值点.【例2-2】(2015-2016东城期末理19)已知函数.
(Ⅰ)当时,试求在处的切线方程;
(Ⅱ)当时,试求的单调区间;
(Ⅲ)若在内有极值,试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当时,,.
方程为.
(Ⅱ),.
当时,对于,恒成立,所以
Þ;
Þ
0.所以
单调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为
.
(Ⅲ)若在内有极值,则在内有解.
令
Þ
Þ
.设,所以,当时,恒成立,所以单调递减.又因为,又当时,,即在上的值域为,所以
当时,有解.设,则,所以在单调递减.因为,,所以在有唯一解.所以有:
0
0
递减
极小值
递增
所以
当时,在内有极值且唯一.当时,当时,恒成立,单调递增,不成立.
综上,的取值范围为.
【练2-1】(2015-2016房山二模理18)已知函数
(Ⅰ)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设,若在区间上有两个极值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当时,定义域为
令,得
0
递增
递减
极小值
递增
(Ⅱ),因为
所以令,只需
设,若在区间上有两个极值点,则在区间上有两个零点
要使在区间上有两个零点,的唯一根必须在区间
所以令,得,且
解得:
【练2-2】已知函数,(为常数).若函数在区间上有两个极值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
由题意可知,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练2-3】已知函数,其中且.若函数在区间上有且仅有一个极值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在上有且仅有一个极值点,在上有且仅有一个异号零点,由二次函数图象性质可得,即,解得或,综上,的取值范围是.【练2-4】已知函数,其中且.(Ⅰ)求证:函数在点处的切线与总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
(Ⅱ)若函数在区间上有且仅有一个极值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Ⅰ)由已知可得.,又
在处的切线方程为.令,整理得.或,与切线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7分
(Ⅱ)在上有且仅有一个极值点,在上有且仅有一个异号零点,由二次函数图象性质可得,即,解得或,综上,的取值范围是.【练2-5】(2013-2014海淀二模文18)已知函数,其中且.(Ⅰ)求证:函数在点处的切线与总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
(Ⅱ)若函数在区间上有且仅有一个极值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Ⅰ)由已知可得.---------------------------------1分,---------------------------------2分
又
在处的切线方程为.---------------------------------4分
令,整理得.或,-----------------------------------5分,----------------------------------------6分
与切线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7分
(Ⅱ)在上有且仅有一个极值点,在上有且仅有一个异号零点,---------------------------9分
由二次函数图象性质可得,-------------------------------------10分
即,解得或,----------------------------12分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13分
【练2-6】(2009-2010年北京高考文18)设定函数,且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1,4。
(Ⅰ)当且曲线过原点时,求的解析式;
(Ⅱ)若在无极值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由
得
因为的两个根分别为1,4,所以
(*)
(Ⅰ)当时,又由(*)式得
解得
又因为曲线过原点,所以
故
(Ⅱ)由于a>0,所以“在(-∞,+∞)内无极值点”等价于“在(-∞,+∞)内恒成立”。
由(*)式得。
又
解
得
即的取值范围
考点三、已知函数极值求参数值;
【例3-1】已知函数.(Ⅰ)求的单调区间;
(Ⅱ)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函数的极大值等于?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Ⅰ)的定义域为.,即
.令,解得:或.当时,故的单调递增区间是.当时,随的变化情况如下:
极大值
极小值
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和,单调递减区间是.当时,随的变化情况如下:
极大值
极小值
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和,单调递减区间是.(Ⅱ)当时,的极大值等于.理由如下:当时,无极大值.当时,的极大值为,令,即
解得
或(舍).当时,的极大值为.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的极大值不可能等于.综上所述,当时,的极大值等于.【例3-2】已知函数在处有极值10,求的值.【答案】
依题意得方程组
解得.当a=-3,b=3时,令得x=1.(-∞,1)
(1,+∞)
+
0
+
↗
无极值
↗
显然不合题意,舍去.当时,令得或.x
(1,+∞)
+
0
0
+
↗
极大值
↘
极小值
↗
在处有极小值10,合题意,∴.导数专题三、最值问题
【知识结构】
【知识点】
一、求解函数最值问题的步骤:
对于函数的最值问题主要建立在前面的极值问题的基础上;一般地,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求函数在内的极值;
第二步、将函数的各极值与端点处的函数值,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
二、主要的问题类型:
1.分类讨论求函数最值;
2.已知函数最值情况求参数范围;
3.已知函数最值求参数值;
4.其他的情况转化为最值问题;
【考点分类】
考点一、分类讨论求函数最值;
【例1-1】(2015-2016东城一模文19)
已知函数,(1)若在处取得极值,求的值;
(2)求在区间上的最小值;
(3)在(1)的条件下,若,求证:当时,恒有成立.【答案】(1)定义域为,因为函数在处取得极值,所以有,解得
(2)
1)当时,在单调递增,所以该区间上的最小值为
2)当时,在单调递增,所以该区间上的最小值为
3)当时,-
0
+
减
极小值
增
所以在该区间的最小值为
综上所述,当时,在的最小值为1;
当时,在的最小值为.(3)由已知得,所以在时,恒有
若要证明当时,恒有成立,只需证明,即证明恒成立.令
令,有
当时,恒有,所以当时,所以,所以在时,单调递减,因此恒成立,所以,当时,恒有成立.【例1-2】(2014-2015丰台一模理18)设函数,.
(Ⅰ)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在(Ⅰ)的条件下,求证:;
(Ⅲ)当时,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
【答案】(Ⅰ)当时,,所以.
因为,即切线的斜率为,所以切线方程为,即
.
(Ⅱ)证明:由(Ⅰ)知.
令,则.
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当时,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当时,函数最小值是.命题得证.(Ⅲ)因为,所以.
令,则.
当时,设,因为,所以在上单调递增,且,所以在恒成立,即.
所以当,在上单调递减;
当,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在上的最大值等于,因为,不妨设(),所以.
由(Ⅱ)知在恒成立,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又因为,所以在恒成立,即.
所以当时,在上的最大值为.
【练1-1】(2015-2016西城期末文19)已知函数,其中是自然对数的底数,.(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当时,求函数的最小值.【答案】(Ⅰ)解:因为,所以.
令,得.
当变化时,和的变化情况如下:
↘
↗
故的单调减区间为;单调增区间为.
(Ⅱ)解:由(Ⅰ),得的单调减区间为;单调增区间为.
所以当,即时,在上单调递增,故在上的最小值为;
当,即时,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故在上的最小值为;
当,即时,在上单调递减,故在上的最小值为.所以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
【练1-2】(2015-2016海淀期末文18)已知函数与函数在点处有公共的切线,设.(I)
求的值
(Ⅱ)求在区间上的最小值.【答案】(I)因为所以在函数的图象上
又,所以
所以
(Ⅱ)因为,其定义域为
当时,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在上最小值为
当时,令,得到(舍)
当时,即时,对恒成立,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其最小值为
当时,即时,对成立,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其最小值为
当,即时,对成立,对成立
所以在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其最小值为
综上,当时,在上的最小值为
当时,在上的最小值为
当时,在上的最小值为.【练1-3】(2015-2015丰台一模理18)已知函数,.(Ⅰ)若曲线在点(1,0)处的切线斜率为0,求a,b的值;
(Ⅱ)当,且ab=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并求函数在区间[-2,-1]上的最小值.【答案】(Ⅰ)函数h(x)定义域为{x|x≠-a},1
则,3
h(x)在点(1,0)处的切线斜率为0,即,解得或6
(Ⅱ)记(x)=,则(x)=(x+a)(bx2+3x)(x≠-a),ab=,所以,(x≠-a),令,得,或,因为,所以,故当,或时,当时,函数(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①
当,即时,(x)在[-2,-1]单调递增,(x)在该区间的最小值为,②
当时,即,(x)在[-2,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x)在该区间的最小值为,③当时,即时,(x)在[-2,-1]单调递减,(x)在该区间的最小值为,综上所述,当时,最小值为;当时,最小值为;当时,最小值为.(不综述者不扣)
【练1-4】(2013-2014延庆一模理18)已知函数.(Ⅰ)
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Ⅱ)当时,求函数在区间的最小值.【答案】函数的定义域为,1
(Ⅰ),4
(1)当时,所以在定义域为上单调递增;
(2)当时,令,得(舍去),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
此时,在区间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3)当时,令,得,(舍去),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
此时,在区间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Ⅱ)由(Ⅰ)知当时,在区间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1)当,即时,在区间单调递减,所以,;
(2)当,即时,在区间单调递减,在区间单调递增,所以,(3)当,即时,在区间单调递增,所以.【练1-5】(2013-2014东城期末理18)已知,函数.
(Ⅰ)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在区间上的最小值.
【答案】(Ⅰ)当时,,所以,.2
因此.
即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斜率为.4
又,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6
(Ⅱ)因为,所以.
令,得.
①若,则,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此时函数无最小值.
②若,当时,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所以当时,函数取得最小值.
③若,则当时,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所以当时,函数取得最小值.
综上可知,当时,函数在区间上无最小值;
当时,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
当时,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
【练1-6】(2014-2015西城二模理18)已知函数,其中.
(Ⅰ)若,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案】的定义域为,且
.
当时,,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
(Ⅱ)解:方程的判别式为.
(ⅰ)当时,所以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所以在区间
上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6
(ⅱ)当时,令,得,或.
和的情况如下:
↗
↘
↗
故的单调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为.
①
当时,此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所以在区间
上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
②
当时,此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所以在区间上的最小值是
.
因为,所以
当时,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当时,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
③
当时,此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所以在区间上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
综上,当时,在区间上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
当时,在区间上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
当时,在区间上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
当时,在区间上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
【练1-7】(2014-2015丰台一模文19)已知函数,.(1)设函数,且求a,b的值;
(2)当a=2且b=4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并求该函数在区间(-2,m]
()上的最大值.【答案】(Ⅰ)函数h(x)定义域为{x|x≠-a},则,因为所以解得,或
(Ⅱ)记(x)=,则(x)=(x+a)(bx2+3x)(x≠-a),因为a=2,b=4,所以(x≠-2),令,得,或,当,或时,当时,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①当-2 【练1-8】((2013-2014大兴一模文18)已知函数.(I)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当时,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答案】定义域为R (Ⅰ)①当时,则的单调增区间为 ②当时,解得,解得,则的单调增区间为,的单调减区间为 ③当时,解得,解得,则的单调增区间为,的单调减区间为 (Ⅱ) ①当时,即 当时,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则函数在区间[-2,0]上的最小值为 ②当时,即 当时,在上是增函数,则函数在区间[-2,0]上的最小值为 综上: 当时,在区间[-2,0]上最小值为 当时,在区间[-2,0]上最小值为 考点二、已知函数最值情况求参数范围; 【例2-1】((2015-2016昌平期末文20)已知函数. (Ⅰ) 求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证明:当时,; (Ⅲ)设,若存在最大值,且当最大值大于时,确定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解:定义域为,.由题意,,所以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Ⅱ)证明:当时,可转化为 当时,恒成立.设,所以.当时,所以在上为减函数,所以,所以当时,成立.(Ⅲ)设,定义域为,所以.⑴当时,对于任意的,所以在上为增函数,所以无最大值,即不符合题意.⑵当时,令,即,则.所以,变化如下: 0 + 0 ↗ 极大值 ↘ 因为.所以成立,即,令,所以,即在上为增函数.又因为,所以当时,.所以,时,命题成立.综上,的取值范围为.【例2-2】(2015-2016东城一模文20)已知函数 .(Ⅰ)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讨论的单调性; (III)若存在最大值,且,求的取值范围.【答案】(Ⅰ)当时,..所以.又,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即.(Ⅱ)函数的定义域为,.当时,由知恒成立,此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当时,由知恒成立,此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当时,由,得,由,得,此时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在区间内单调递减.(III)由(Ⅱ)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当或时,在区间上单调,此时函数无最大值.当时,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在区间内单调递减,所以当时函数有最大值.最大值.因为,所以有,解之得.所以的取值范围是.【练2-1】(15-2016大兴区一模理18)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函数在区间上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I),.由,得,或.①当,即时,在上,单调递减; ②当,即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综上所述:时,的减区间为; 时,的增区间为,的减区间为.(II)(1)当时,由(I)在上单调递减,不存在最小值; (2)当时,若,即时,在上单调递减,不存在最小值; 若,即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因为,且当时,所以时,.又因为,所以当,即时,有最小值;,即时,没有最小值.综上所述:当时,有最小值;当时,没有最小值.考点三、已知函数最值求参数值; 【例3-1】(2015-2016朝阳期中文20)已知函数(其中,),函数的导函数为,且. (Ⅰ)若,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求的值. 【答案】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 (Ⅰ)当时,时,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Ⅱ)由已知得,所以. (1)当,即时,令得,或; 令得,. 所以函数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所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 解得.显然合题意. (2)当时,即时,恒成立,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所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 解得.显然不符合题意. (3)当时,即时,令得,或; 令得,. 所以函数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①若,即时,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所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 解得.显然合题意. ②若,即时,函数在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此时,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 解得.显然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或为所求. 【例3-2】(2015-2016朝阳期中18)已知函数(其中是常数,),函数的导函数为,且. (Ⅰ)若,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当时,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试求的值. 【答案】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即. (Ⅰ)当时,.又,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Ⅱ)由已知得. 所以. 因为,. 因为,所以. 令得,; 令得,或. 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和上单调递减. ①若,即时,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所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 解得.显然符合题意.此时,. ②若,即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 又因为,所以,. 所以. 所以. 不满足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 综上所述,为所求. 【练3-1】(2015-2016海淀一模理18)已知函数(其中为常数且)在处取得极值.(I) 当时,求的单调区间; (II) 若在上的最大值为,求的值.【答案】(I)因为所以2 因为函数在处取得极值 当时,,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0 0 极大值 极小值 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II)因为 令,因为在处取得极值,所以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令,解得 当,当时,在上单调递增,上单调递减,上单调递增 所以最大值1可能在或处取得 而 所以,解得 当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增,上单调递减,上单调递增 所以最大值1可能在或处取得 而 所以,解得,与矛盾 当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所以最大值1可能在处取得,而,矛盾 综上所述,或.【练3-2】(2013-2014朝阳一模理18)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若函数在区间的最小值为,求的值. 【答案】函数的定义域是,. (Ⅰ)(1)当时,故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2)当时,恒成立,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3)当时,令,又因为,解得. ①当时,所以函数在单调递减. ②当时,所以函数在单调递增. 综上所述,当时,函数的单调减区间是,当时,函数的单调减区间是,单调增区间为. (Ⅱ)(1)当时,由(Ⅰ)可知,在上单调递减,所以的最小值为,解得,舍去. (2)当时,由(Ⅰ)可知,①当,即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解得. ②当,即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解得,舍去. ③当,即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得,舍去. 综上所述,. 导数专题四、零点问题 【知识结构】 【知识点】 一、零点的定义:定义: 一般地,如果函数在处有实数根,即,则叫做这个函数的零点.1.函数值为零时的值; 2.函数为零时,方程的解; 3.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 4.两个函数的交点; 二、零点问题主要包括的题型包括: 1.是否有零点; 2.判断零点个数; 3.已知零点求参数 三、函数零点的判定: 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考点分类】 考点一、分类讨论求零点个数; 【例1-1】(2014-2015年朝阳一模理18)已知函数,. (Ⅱ) 当时,讨论函数的零点个数.【答案】(Ⅱ),.(1)当时,时,为减函数;时,为增函数.所以在时取得最小值.(ⅰ)当时,由于,令,则在上有一个零点; (ⅱ)当时,即时,有一个零点; (ⅲ)当时,即时,无零点.(ⅳ)当时,即时,由于(从右侧趋近0)时,;时,所以有两个零点.不等式放缩:,由于(从右侧趋近0)时,;时,所以有两个零点.(2)当时,时,为增函数;时,为减函数; 时,为增函数.所以在处取极大值,在处取极小值..当时,,即在时,.而在时为增函数,且时,所以此时有一个零点.且时,所以此时有一个零点.(3) 当时,在上恒成立,所以为增函数.,且(从右侧趋近0)时,; 时,.所以有一个零点.综上所述,或时有一个零点;时,无零点; 有两个零点.【例1-2】(2012-2013石景山期末理18)已知函数是常数. (Ⅲ)讨论函数零点的个数. 【答案】令,.令,则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当时,的最大值为.所以若,则无零点;若有零点,则. 若,由(Ⅰ)知有且仅有一个零点.若,单调递增,由幂函数与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知有且仅有一个零点(或:直线与曲线有一个交点).若,解得,由函数的单调性得知在处取最大值,由幂函数与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知,当充分大时,即在单调递减区间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又因为,所以在单调递增区间有且仅有一个零点.切线方法: 综上所述,当时,无零点; 当或时,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当时,有两个零点.【练1-1】(2015-2016朝阳期末文19)已知函数,.(Ⅰ)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当时,试判断函数是否存在零点,并说明理由; (Ⅲ)求函数的单调区间.【答案】函数的定义域:..(Ⅰ)当时,..有,即切点(1,3),.所以曲线在点处切线方程是,即.(Ⅱ)若,..令,得(舍),.- + ↘ 极小值 ↗ + - + ↗ 极大值 ↘ 极小值 ↗ 则.所以函数不存在零点.(Ⅲ) .当,即时,- + ↘ 极小值 ↗ 当,即时,+ - + ↗ 极大值 ↘ 极小值 ↗ 当,即时,+ + ↗ ↗ 当,即时,综上时,的单调增区间是;减区间是.当时,的单调增区间是,;减区间是.当时,的单调增区间是; 当时,的单调增区间是,;减区间是.【练1-2】(2015-2016西城期末文20)已知函数,直线 : .(1)求函数的极值; (2)求证:对于任意,直线都不是曲线的切线; (3)试确定曲线与直线的交点个数,并说明理由。 【答案】(1)(x≠0) ∴ 令,得x=1,列表,得: x (0,1) (1,+∞) 0 + 极值 ∴在x=1处,有极小值为。 (2)假设是一条切线,设切点为。 ∴ 有 将②代入①中,得 即 不成立 ∴ 对于任意,直线都不是曲线的切线。 (3)解法一、令 整理得 令 ∴,∴ g(x)是一个减函数。 令g(x)=0得x=-1,∴ 有当x<0时,g(x)<2,且x,g(x)-∞; 当x>0时,g(x)>2,且x,g(x)+∞; ∴ 当k=2时,没有交点;当k≠2时,有一个交点。 解法二、令,有,当时,恒正,即无零点。 当时,即在时恒正,无零点。 当时,为减函数,取,有; 当时,而,此时,所以有一个零点,即曲线与直线有一个交点。 当时,当时,恒正,无零点; 当时,为增函数,取,有; 当时,而,此时; 因此,在有一个零点,即曲线与直线有一个交点。 综上所述,当 时,曲线与直线没有交点;当 时,曲线与直线有一个交点。 【练1-3】(2015-2016大兴期末文19)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设实数使得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Ⅲ)设,求函数在区间上的零点个数. 【答案】(Ⅰ)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Ⅱ)设,则 令,解得: 当在上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0 ↗ ↘ 由上表可知,当时,取得最大值 由已知对任意的,恒成立 所以,得取值范围是。 (Ⅲ)令得: 由(Ⅱ)知,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且,所以当或时,函数在上无零点; 当或时,函数在上有1个零点; 当时,函数在上有2个零点 【练1-4】(2013-2014西城期末理18)已知函数,其中是自然对数的底数,.(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当时,试确定函数的零点个数,并说明理由.【答案】(Ⅰ)解:因为,所以. ……………… 2分 令,得. ……………… 3分 当变化时,和的变化情况如下: ↘ ↗ ……………… 5分 故的单调减区间为;单调增区间为.………… 6分 (Ⅱ)解:结论:函数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7分 理由如下: 由,得方程,显然为此方程的一个实数解.所以是函数的一个零点.……………… 9分 当时,方程可化简为.设函数,则,令,得. 当变化时,和的变化情况如下: ↘ ↗ 即的单调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为. 所以的最小值.………………11分 因为,所以,所以对于任意,因此方程无实数解. 所以当时,函数不存在零点.综上,函数有且仅有一个零点.………………13分 【练1-5】(2012-2013石景山期末理18)已知函数是常数. (Ⅰ)求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的方程; (Ⅱ)证明函数的图象在直线的下方; (Ⅲ)讨论函数零点的个数. 【答案】(Ⅰ) …………………1分,所以切线的方程为,即. …………………3分 (Ⅱ)令则 ↗ 最大值 ↘ …………………6分,所以且,,即函数的图像在直线的下方. …………………8分 (Ⅲ)令,.令,则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当时,的最大值为.所以若,则无零点;若有零点,则.………………10分 若,由(Ⅰ)知有且仅有一个零点.若,单调递增,由幂函数与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知有且仅有一个零点(或:直线与曲线有一个交点).若,解得,由函数的单调性得知在处取最大值,由幂函数与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知,当充分大时,即在单调递减区间有且仅有一个零点;又因为,所以在单调递增区间有且仅有一个零点.综上所述,当时,无零点; 当或时,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当时,有两个零点.…………………13分 【练1-6】(2014-2015东城高一模理18)已知函数,.(Ⅰ)若在处取得极值,求的值; (Ⅱ)若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求的取值范围; (Ⅲ)讨论函数的零点个数.【答案】(Ⅰ)因为,由已知在处取得极值,所以.解得,经检验时,在处取得极小值.所以.……3分 (Ⅱ)由(Ⅰ)知,.因为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所以在区间上恒成立.即在区间上恒成立.所以.……8分 (Ⅱ)因为,所以,.令得,令,..当时,在上单调递增,时,在上单调递减.所以.综上:当时,函数无零点,当或时,函数有一个零点,当时,函数有两个零点.考点二、已知函数存在零点情况求参数范围; 【例2-1】(2015-2016房山二模理18)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若直线与曲线没有公共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 令 得 变化情况 + 减 增 所以 函数在区间为减函数,在区间为增函数 (Ⅱ)解法一(分离参数法): 主要的步骤如下: 1写定义域: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2分离参数:将等式转化为参数放在等号一边,等号另外一边为一个函数g(x) 3画图象:准确画出g(x)的图象 4移直线:将直线y=b的直线由上往下移动观察交点个数 下面是每一步的注意事项: 1写定义域:一定要先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2分离参数:分离参数的时候也要注意对等式变化的时候定义域的改变 3:画图像:这里涉及到画出准确函数图像的注意事项 A:首先通过求导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在定义域范围内) B:画出各极值点 C:画断点(定义域内取不到的值的走势)-----找渐近线1 D:画正负无穷处的点----------找渐近线2 E:将各处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4:移直线:移动的时候看交点要注意所取点空心和实心。 解法一(分离参数法):直线与曲线没有公共点,等价于 方程无实数解,不是该方程的解,所以等价 方程无解 设 则 令 得 在区间上,在区间上,在区间上 所以 在上递增,在上递减,在上递减 所以,当时,取得极大值 当无限增大时,无限趋近于1 所以的值域为 方程无解,则的取值范围为 解法二:构造新函数法(略) 解法三(转化为过某一定点直线和曲线的交点): 因为直线与曲线没有公共点,所以方程,即无实数解 所以直线与曲线没有公共点,设过点的直线与曲线相切于点 因为,所以直线的斜率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因为直线过点,所以,所以 因为直线与曲线无交点 所以,即 【例2-2】(2015-2016海淀期末文19)已知函数,其中.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若关于的方程有解,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答案】由题可知函数定义域为: 当时,令得。 当变化时,和的变化如下表: X — 0 + 极小值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在时存在极小值: 由题意得,方程有解即为有解,令,令得 (1)当时,令得 令得 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 ①当时,,函数有一个解。 ②当时,且 (2)当时,恒成立,在上恒减 且当时,综上所述:。 【练2-1】(2015-2016丰台期末理18)已知函数.(Ⅰ)求函数的极值; (Ⅱ)若存在实数,且,使得,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Ⅰ),令得,.x 0 + 0 _ 0 + 递增 极大值 递减 极小值 递增 ∴函数的极大值为; 极小值为.(Ⅱ) 若存在,使得,则 由(Ⅰ)可知,需要(如图1)或(如图2).(图1) (图2) 于是可得.【练2-2】(2015-2016石景山期末文20)已知函数,.(Ⅰ)若在处取得极小值,求的值; (Ⅱ)若在区间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Ⅲ)在(Ⅱ)的条件下,函数有三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 由在处取得极大值,得,所以(经检验适合题意) (Ⅱ),因为在区间为增函数,所以在区间恒成立,所以恒成立,即恒成立,由于,得.所以的取值范围是.(Ⅲ),故,得或 当时,在上是增函数,显然不合题意.当时,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0 + ↗ 极大值 ↘ 极小值 ↗ 要使有三个零点,故需,即,解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练2-3】(2015-2016丰台二模文19)设函数. (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Ⅱ)若函数在区间上存在唯一零点,求的取值范围.【答案】(Ⅰ),(1)若,则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所以当时,的单调递增区间为,没有极值点.(2)若,令,即,解得,因为函数在区间是递增函数,所以在区间内,单调递减;在区间内,单调递增.所以当时,的单调递减区间为,的单调递增区间为所以当时,函数有极小值为.(Ⅱ)(1)当时,由(Ⅰ)可知,在上单调递增,因为,令,得.所以当时,在区间上上存在唯一零点.(2)当时,由(Ⅰ)可知,为函数的最小值点 因为,若函数在区间上上存在唯一零点,则只能是: ①,或②.由①得;由②得.综上所述,函数在区间上上存在唯一零点,则或.【练2-4】(2015-2016海淀二模文19)已知函数 (1)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关于的不等式在上有解,求的取值范围; (3)若存在,使得既是函数的零点,又是函数的极值点,请写出此时的值.(只需写出结论).【答案】(1)当时,令,从而和时,时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Ⅱ)要使在上有解,只要在上的最小值小于等于.因为,令,得到.当时,即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增,为上最小值 所以有,即,解得或,所以有; 当时,即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所以为上最小值,所以有,即,解得,所以.综上,得.法二:(Ⅱ)要使在上有解,只要在上的最小值小于等于.因为,所以当,即时 满足题意,当时,因为,令,得到,因为,所以在区间上的单调递增,所以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所以,根据上面得到,矛盾.综上,.(Ⅲ) 【练2-5】(2015-2016丰台二模理18)设函数.(Ⅰ)当时,求函数在区间内的最大值; (Ⅱ)若函数在区间内有两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Ⅰ)当时,与、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 0 增函数 极大值 减函数 函数在区间内只有一个极大值点,所以这个极值点也是最大值点,---4分 最大值.(Ⅱ) (1)当时,显然在区间内没有两个零点,不合题意.(2)当时,.①当且时,函数区间上是增函数,所以函 数 区间上不可能有两个零点,所以不合题意; ②当时,在区间上与、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 0 增函数 极大值 减函数 因为,若函数区间上有两个零点,则,所以,化简.因为,,所以.综上所述,当时,函数在区间内有两个零点.【练2-6】(2015-2016房山一模理18)已知函数,其中 (Ⅰ)当,求函数的极大值; (Ⅱ)若在区间上仅有一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Ⅰ)a=-2时,f(1)= a – = -(-2)-1为极大值1。 (Ⅱ) 当 时,f(x)在所以f(1)=0 即-a-1=0,a=-1。或者 但无解舍 当 由f(1)=-a-1<0知 只需f(e)>0 解得 所以,f(x)在(0,1)上递增,(1,e)上递减,且 f(1)此时(0,e)上不可能有零点 综上a=-1或者 【练2-7】(2015西城二模文)已知函数,其中.(Ⅰ)当时,求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当时,证明:存在实数,使得对任意的,都有成立; (Ⅲ)当时,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关于的方程仅有负实数解?当时的情形又如何?(只需写出结论) 【答案】(Ⅰ)解:当时,函数,求导,得,………………2分 因为,………………3分 所以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4分 (Ⅱ)证明:当时,的定义域为.求导,得,………………5分 令,解得,………………6分 当变化时,与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0 0 + ↗ ↘ ↗ ………………8分 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又因为,当时,;当时,所以当时,;当时,.记,其中为两数,中最大的数,综上,当时,存在实数,使得对任意的实数,不等式 恒成立.………………10分 (Ⅲ)解:当与时,不存在实数,使得关于实数的方程仅 有负实数解.………………13分 考点三、已知函数不存在零点求参数范围; 【例3-1】(2015-2016石景山一模文19)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极值;(Ⅱ)证明:当时,; (Ⅲ)当时,方程无解,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令解得,易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故当时,有极小值 (Ⅱ)令,则,由(Ⅰ)知,所以在上单调递增,所以,所以.(Ⅲ)方程,整理得,当时,.令,则,令,解得,易得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所以时,有最小值,而当越来越靠近时,的值越来越大,又当,方程无解,所以.【例3-2】(2013-2014海淀期末理18)已知关于的函数 (Ⅰ)当时,求函数的极值; (Ⅱ)若函数没有零点,求实数取值范围.【答案】(Ⅰ),.------------------------------------------2分 当时,,的情况如下表: 0 ↘ 极小值 ↗ 所以,当时,函数的极小值为.-----------------------------------------6分 (Ⅱ).①当时,的情况如下表: 0 ↘ 极小值 ↗ --------------------------------7分 因为,------------------------------8分 若使函数没有零点,需且仅需,解得,-------------------9分 所以此时; -----------------------------------------------10分 ②当时,的情况如下表: 0 ↗ 极大值 ↘ --------11分 因为,且,---------------------------12分 所以此时函数总存在零点.--------------------------------------------13分 综上所述,所求实数的取值范围是.【练3-1】(2013-2014朝阳一模文18)设函数,,记.(Ⅰ)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Ⅲ)当时,若函数没有零点,求的取值范围.【答案】(I),则函数在处的切线的斜率为.又,所以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4分 (Ⅱ),().①当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②当时,令,解得;令,解得.综上所述,当时,函数的增区间是; 当时,函数的增区间是,减区间是.………………9分 (Ⅲ)依题意,函数没有零点,即无解.由(Ⅱ)知,当时,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区间上为减函数,由于,只需,解得.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13分 综上所述,所求实数的取值范围是.【练3-2】(2014-2015通州期末理18)已知函数,(Ⅰ)求的单调区间; (Ⅱ)若方程没有实数根,求取值范围. 【答案】(Ⅰ)因为函数,所以………………… 1分 (1)当时,所以的递增区间是,无递减区间.…… 3分 (2)当时,令,得,令,得 所以的递增区间是,递减区间是 …………………… 5分 综上,当时,的递增区间是,无递减区间,当时,的递增区间是,递减区间是 (Ⅱ)(1)当时,在上显然无零点,所以方程没有实数根.…………………… 6分 (2)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因为,所以 所以在上有零点.所以方程有实数根.…………………… 8分 (3)当时,的递增区间是,递减区间是,所以是的极小值,也是的最小值.所以没有实数根等价于 …………………… 11分 所以所以 所以所以.…………………… 12分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 …………………… 13分 考点四、证明函数零点情况; 【例4-1】(2015-2016海淀期末理18)已知函数.(Ⅰ)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Ⅱ)求证:当时,关于的不等式在区间上无解.(其中) 【答案】(Ⅰ)因为,所以,当时,.令,得,所以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极大值 极小值 所以在处取得极大值,在处取得极小值.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Ⅱ)证明:不等式在区间上无解,等价于在区间上恒成立,即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小于等于1.因为,令,得.因为时,所以.当时,对成立,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所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所以不等式在区间上无解; 当时,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极小值 ↗ 所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或.此时,,所以 .综上,当时,关于的不等式在区间上无解.【例4-2】(2015-2016房山一模文19)已知函数,(I)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 (II)求的单调区间 (III)设,其中,证明:函数仅有一个零点 【答案】(I) 其中,所以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 (II)的定义域为,令,解得 令,解得 所以,的单增区间为,单减区间为 (III),定义域为 又 ① 当时,恒成立,即在上单调递增 又 即 可知函数仅有一个零点 ② 时,令,解得或 令,解得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又 又,可知在有一个零点,即函数仅有一个零点 综上所诉,函数仅有一个零点 【练4-1】(2015-2016房山一模文19)已知函数,(I)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 (II)求的单调区间 (III)设,其中,证明:函数仅有一个零点 【答案】(I) 其中,所以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 (II)的定义域为,令,解得 令,解得 所以,的单增区间为,单减区间为 (III),定义域为 又 ① 当时,恒成立,即在上单调递增 又 即 可知函数仅有一个零点 ② 时,令,解得或 令,解得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又 又,可知在有一个零点,即函数仅有一个零点 综上所诉,函数仅有一个零点 考点五、函数交点问题; 【例5-1】(2015-2016东城期末文19)已知函数,.(Ⅰ)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方程; (Ⅱ)若曲线与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求的取值范围; (Ⅲ)设函数,请写出曲线与最多有几个交点.(直接写出结论即可) 【答案】(Ⅰ)当时,.当时,又,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Ⅱ)由,得.当时,此时在上单调递增.当时,当时,所以当时,曲线与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当时,令,得.与在区间上的情况如下: 极大值 若曲线与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有,即.解得.综上所述,当或时,曲线与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Ⅲ)曲线与曲线最多有4个交点.【例5-2】(2015-2016丰台一模文19)已知函数 (1)求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方程; (2)若函数在定义域内是单调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3)当时,(1)中的直线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由已知得,切点坐标为,,所以切线方程为 (2)由已知得,函数的定义域为,又因为函数在定义域中是单调函数,所以有恒成立或者恒成立 1、当恒成立时,即恒成立,恒成立,即大于的最大值 令,有 所以在定义域中单调递减,无最大值,所以不存在满足条件。 2、当恒成立时,即恒成立,恒成立,即小于的最小值 由上种情况可知,单调递减,但恒有,因此的取值范围为 (3)当时,(1)中的直线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即只有一个根,令,有只有一个零点,1、当时,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在取得最小值2,大于0 因此恒大于0,所以舍去 2、当时,解得,1 0 + 0 减 极小值 增 极大值 减 易知,而当时,所以在只存在一个零点。 3、当时,解得,1 0 + 减 极小值 增 当时,所以若只有一个零点,必须有 即,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和 【练5-1】(2015-2016西城期末理18)已知函数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Ⅰ)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平行于轴,求的值; (Ⅱ)求函数的极值; (Ⅲ)当时,若直线与曲线没有公共点,求的最大值. 【答案】(Ⅰ)由,得.又曲线在点处的切线平行于轴,得,即,解得.(Ⅱ),①当时,为上的增函数,所以函数无极值.②当时,令,得,.,;,.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故在处取得极小值,且极小值为,无极大值.综上,当时,函数无极小值 当,在处取得极小值,无极大值.(Ⅲ)当时,令,则直线:与曲线没有公共点,等价于方程在上没有实数解.假设,此时,又函数的图象连续不断,由零点存在定理,可知在上至少有一解,与“方程在上没有实数解”矛盾,故.又时,知方程在上没有实数解.所以的最大值为.解法二: (Ⅰ)(Ⅱ)同解法一.(Ⅲ)当时,.直线:与曲线没有公共点,等价于关于的方程在上没有实数解,即关于的方程: (*) 在上没有实数解.①当时,方程(*)可化为,在上没有实数解.②当时,方程(*)化为.令,则有.令,得,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递减 递增 当时,同时当趋于时,趋于,从而的取值范围为.所以当时,方程(*)无实数解,解得的取值范围是.综上,得的最大值为.【练5-2】(2014-2015丰台期末理18)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极小值; (Ⅱ)如果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无交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函数的定义域为R. 因为,所以 . 令,则. 0 0 + ↘ 极小值 ↗ 所以 当时函数有极小值. ………………6分 (Ⅱ)函数. 当时,所以要使与无交点,等价于恒成立. 令,即,所以 . ①当时,满足与无交点; ②当时,而,所以,此时不满足与无交点. ③当时,令,则,当时,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 由 得,即与无交点. 综上所述 当时,与无交点. 导数专题五、恒成立问题和存在性问题 【知识结构】 【知识点】 求解函数的恒成立问题和存在性问题首先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主要的方法提炼: 一、已知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取值范围:分参法; (1)分离参数,使不等式转化为()恒成立; (2)求导函数; (3)找出的最大(小)值(); (4)解不等式(),得出参数取值范围. 二、已知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取值范围:讨论法; (1)构造新函数,使不等式转化为()恒成立; (2)求导函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3)找出的最小(大)值(); (4)解不等式(),得出参数取值范围. 【考点分类】 考点一、单变量单函数的不等式型;,即求,即求 【例1-1】(2015-2016朝阳期中文19)已知函数,. (Ⅰ)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求的取值范围; (Ⅱ)当时,证明.【答案】(I)函数的定义域为.因为.又因为函数在单调减,所以不等式在上成立.设,则,即即可,解得.所以的取值范围是.(Ⅱ)当时,.令,得或(舍).当变化时,变化情况如下表: 0 + 极小值 所以时,函数的最小值为.所以成立.【例1-2】(2015-2016海淀二模理18)已知函数.(Ⅰ)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若关于的不等式在上有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Ⅲ)若曲线存在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只需直接写出结果). 【答案】(Ⅰ)时且,令则或;令则,递增区间为和;递减区间为。 (Ⅱ)在有解,在有解,令,则在有解,即,且,① 当即时 在上递增,在上递减,在上递增,Ⅰ.若,则,则,则在上递减,在上递增,则恒成立,满足条件。 Ⅱ.若,则,则,则在上递增,则,,又,② 当即时,在上递增,在上递增,由Ⅱ知与矛盾,③ 当即时,在上递增,由Ⅱ知与矛盾,综上所述:. (Ⅲ)。 【练1-1】(2015-2016东城一模理18)设函数,. (Ⅰ)当时,求的单调区间; (Ⅱ)当时,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Ⅲ)求证:当时,. 【答案】(Ⅰ)当时,则,则.令得 - + ↘ ↗ 所以 当时,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 (Ⅱ)因为,所以恒成立,等价于恒成立. 设,得,当时,所以 在上单调递减,所以 时,. 因为恒成立,所以. (Ⅲ)当时,等价于. 设,. 求导,得. 由(Ⅰ)可知,时,恒成立. 所以时,有. 所以 .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当时,. 因此当时,. 【练1-2】(2015-2016东城二模文20)设函数 (1)若,求在区间上的最大值; (2)设,求证:当时,过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曲线相切; (3)若对任意的,均有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由已知得,+ 0 单调增 极大值 单调减 所以在取得最大值,(2)设切点坐标为,有,以及 联立化简得到,易知为单调递增函数 因此,与直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因此切点只有一个,因此,当时,过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曲线相切。 (3)易知当时,满足条件 当时,1)当时,满足条件 2)当时,有,整理得到 因此有,因为,所以,所以 3)当时,有 令,有 设,有,当时,因此当时,所以当时,单调递增,最小值为,因此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 【练1-3】(2013-2014朝阳二模理18)已知函数,.(Ⅰ)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垂直,求的值;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Ⅲ)设,当时,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由已知得. 因为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垂直,所以.所以. 所以. ……………3分 (Ⅱ)函数的定义域是,. (1)当时,成立,所以的单调增区间为. (2)当时,令,得,所以的单调增区间是; 令,得,所以的单调减区间是. 综上所述,当时,的单调增区间为; 当时,的单调增区间是,的单调减区间是. ……………8分 (Ⅲ)当时,成立,. “当时,恒成立” 等价于“当时,恒成立.” 设,只要“当时,成立.” . 令得,且,又因为,所以函数在上为减函数; 令得,又因为,所以函数在上为增函数. 所以函数在处取得最小值,且. 所以. 又因为,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 ……………13分 (Ⅲ)另解: (1)当时,由(Ⅱ)可知,在上单调递增,所以. 所以当时,有成立. (2)当时,可得. 由(Ⅱ)可知当时,的单调增区间是,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又,所以总有成立. (3)当时,可得. 由(Ⅱ)可知,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在为增函数,所以函数在处取最小值,且. 当时,要使成立,只需,解得.所以.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 【练1-4】(2010-2011海淀一模文18)已知函数.(Ⅰ)若,求函数的极值和单调区间; (Ⅱ)若在区间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I)因为,…………………2分 当,令,得,…………………3分 又的定义域为,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0 极小值 所以时,的极小值为1 .…………………5分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6分 (II)解法一: 因为,且,令,得到,若在区间上存在一点,使得成立,其充要条件是在区间上的最小值小于0即可.…………………7分 (1)当,即时,对成立,所以,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故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由,得,即 …………………9分 (2)当,即时,① 若,则对成立,所以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所以,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显然,在区间上的最小值小于0不成立 …………………11分 ② 若,即时,则有 极小值 所以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由,得,解得,即.…………………13分 综上,由(1)(2)可知:符合题意.…………………14分 解法二:若在区间上存在一点,使得成立,即,因为,所以,只需 …………………7分 令,只要在区间上的最小值小于0即可 因为,令,得 …………………9分 (1)当时: 极大值 因为时,而,只要,得,即 …………………11分 (2)当时: 极小值 所以,当 时,极小值即最小值为,由,得,即.…………………13分 综上,由(1)(2)可知,有 .…………………14分 【练1-5】(2013-2014房山一模文18) 已知函数. (Ⅰ)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若对于任意的,都有,求的取值范围.【答案】(Ⅰ)∵f(x)=ex(x+1),∴f′(x)=ex(x+1)+ex=ex(x+2),∴f′(0)=e0•(0+2)=2,又f(0)=1,∴曲线曲线y=f(x)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为: y-1=2(x-0),即2x-y+1=0; (Ⅱ)令f′(x)=0,得x=-2,当x变化时,f(x)和f′(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x (-∞,-2) (-2,0) f′(x) 0 + f(x) ↘ 极小值 ↗ ∴f(x)在(-∞,-2)上递减,在(-2,0)上递增,∴f(x)在(-∞,0)上的最小值是f(-2)=-e-2. ∴-e-2>k,即k<-e-2. ∴k的取值范围是(-∞,-e-2). 【练1-6】(2015-2016朝阳二模文20)已知函数.(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当时,若在区间上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答案】(Ⅰ) 函数的定义域为,.(5) 当时,,令,解得,则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令,解得,函数单调递减区间为.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6) 当时,,令,解得或,则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令,解得,函数单调递减区间为.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7) 当时,恒成立,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8) 当时,,令,解得或,则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令,解得,则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Ⅱ)依题意,在区间上.,.令得,或.若,则由得,函数在()上单调递增.由得,,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所以,满足条件; 若,则由得,或; 由得,.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依题意,即,所以; 若,则.所以在区间上单调递增,不满足条件; 综上,.考点二、单变量双函数的不等式型;,构造新函数,即求;,构造新函数,即求; 【例2-1】(2015-2016昌平期末文20)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证明:当时,; (Ⅲ)设,若存在最大值,且当最大值大于时,确定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解:定义域为,.由题意,,所以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Ⅱ)证明:当时,可转化为 当时,恒成立.设,所以.当时,所以在上为减函数,所以,所以当时,成立.(Ⅲ)设,定义域为,所以.⑴当时,对于任意的,所以在上为增函数,所以无最大值,即不符合题意.⑵当时,令,即,则.所以,变化如下: 0 + 0 ↗ 极大值 ↘ 因为.所以成立,即,令,所以,即在上为增函数.又因为,所以当时,.所以,时,命题成立.综上,的取值范围为.【例2-2】(2015-2016丰台一模理18)已知函数.(Ⅰ)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证:; (Ⅲ)若在区间上恒成立,求的最小值.【答案】(Ⅰ)设切线的斜率为 因为,切点为.切线方程为,化简得:.(Ⅱ)要证: 只需证明:在恒成立,当时,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 在恒成立 所以.(Ⅲ)要使:在区间在恒成立,等价于:在恒成立,等价于:在恒成立 因为== ①当时,不满足题意 ②当时,令,则或(舍).所以时,在上单调递减; 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 当时,满足题意 所以,得到的最小值为 【练2-1】(2015-2016石景山一模理18)已知函数. (Ⅰ)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证:当时,; (Ⅲ)若对恒成立,求实数的最大值. 【答案】 (Ⅰ),. 所以切线方程为. (Ⅱ)令,则,当时,设,则 所以在单调递减,即,所以………6分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所以,所以. (Ⅲ)原题等价于对恒成立,即对恒成立,………9分 令,则. 易知,即在单调递增,所以,所以,故在单调递减,所以. 综上所述,的最大值为 . 【练2-2】(2015-2016大兴期末文19)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设实数使得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Ⅲ)设,求函数在区间上的零点个数. 【答案】(Ⅰ)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Ⅱ)设,则 令,解得: 当在上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0 ↗ ↘ 由上表可知,当时,取得最大值 由已知对任意的,恒成立 所以,得取值范围是。 (Ⅲ)令得: 由(Ⅱ)知,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且,所以当或时,函数在上无零点; 当或时,函数在上有1个零点; 当时,函数在上有2个零点 【练2-3】(2015-2016东城二模理18)已知 (I)求的单调区间 (II)当时,求证:对于恒成立; (III)若存在,使得当时,恒有成立,试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I)的定义域是,令,得:,(舍) + 0 单调增 极大值 单调减 (II)设,由题意只需证明:即可。,可得,在上,且在单调递减,所以对于恒成立,得证。 (III)由(II)得: 当时,所以,又因为当时,所以,则此时没有满足条件的当时,令 则,令,因为,又因为,所以,存在满足题意。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 【练2-4】(2015-2016朝阳二模理18)已知函数,. (Ⅰ)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当时,若曲线上的点都在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试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当时,,. . 则,而. 所以曲线在点(1,)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Ⅱ)依题意当时,曲线上的点都在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等价于当时,恒成立. 设,. 所以. (1)当,即时,当时,为单调减函数,所以. 依题意应有 解得所以. (2)若,即时,当,为单调增函数,当,为单调减函数. 由于,所以不合题意. (3)当,即时,注意到,显然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 【练2-5】(2013-2014海淀一模理18)已知曲线.(Ⅰ)若曲线C在点处的切线为,求实数和的值; (Ⅱ)对任意实数,曲线总在直线:的上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2分 因为曲线C在点(0,1)处的切线为L:,所以且.----------------------------------4分 解得,-----------------------------------5分 (Ⅱ)法1: 对于任意实数a,曲线C总在直线的的上方,等价于 ∀x,,都有,即∀x,R,恒成立,--------------------------------------6分 令,----------------------------------------7分 ①若a=0,则,所以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 ----------------------------------------8分 ②若,,由得,----------------------------------------9分的情况如下: 0 0 + 极小值 -----------------------------------------11分 所以的最小值为,-------------------------------------------12分 所以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 综上,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 --------------------------------------13分 法2:对于任意实数a,曲线C总在直线的的上方,等价于 ∀x,,都有,即 ∀x,R,恒成立,-------------------------------------------6分 令,则等价于∀,恒成立,令,则,-----------------------------------------7分 由得,----------------------------------------9分的情况如下: 0 0 + 极小值 -----------------------------------------11分 所以的最小值为,------------------------------------------12分 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 --------------------------------------------13分 【练2-7】(2015-2016西城一模文19)已知函数,且 (Ⅰ)求的解析式 (Ⅱ)若对于任意,都有,求m的最小值 (Ⅲ)证明:函数的图像在直线的下方.【答案】对求导,得,所以,解得,所以.(Ⅱ)解:由,得,因为,所以对于任意,都有.设,则 .令,解得.当x变化时,与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极大值 所以当时,.因为对于任意,都有成立,所以 .所以的最小值为.(Ⅲ)证明:“函数的图象在直线的下方”等价于“”,即要证,所以只要证.由(Ⅱ),得,即(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只要证明当时,即可.设,所以,令,解得.由,得,所以在上为增函数.所以,即.所以.故函数的图象在直线的下方.【练2-8】(2015-2016东城一模文19) 已知函数,(1)若在处取得极值,求的值; (2)求在区间上的最小值; (3)在(1)的条件下,若,求证:当时,恒有成立。 【答案】(1)定义域为,因为函数在处取得极值,所以有,解得 (2) 1)当时,在单调递增,所以该区间上的最小值为 2)当时,在单调递增,所以该区间上的最小值为 3)当时,- 0 + 减 极小值 增 所以在该区间的最小值为 综上所述,当时,在的最小值为1; 当时,在的最小值为。 (3)由已知得,所以在时,恒有 若要证明当时,恒有成立,只需证明,即证明恒成立。 令 令,有 当时,恒有,所以当时,所以,所以在时,单调递减,因此恒成立,所以,当时,恒有成立。 【练2-9】(2015-2016大兴期末理18)已知函数.(Ⅰ)当时,求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Ⅲ)若在上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当 时,所以,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Ⅱ)函数的定义域为: 当时,恒成立,所以,在和上单调递增 当时,令,即:,,所以,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为.(Ⅲ)因为在上恒成立,有 在上恒成立。 所以,令,则.令则 若,即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又 所以,在上恒成立; 若,即时,当时,单调递增; 当时,单调递减 所以,在上的最小值为,因为所以不合题意.即时,当时,单调递增,当时,单调递减,所以,在上的最小值为 又因为,所以恒成立 综上知,的取值范围是.【练2-10】(2012-2013海淀二模文18)已知函数.(Ⅰ)当时,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曲线在点处的切线平行,求实数的值; (Ⅱ)若,都有,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I)当因为,…………………2分 若函数在点处的切线与函数在点 处的切线平行,所以,解得 此时在点处的切线为 在点 处的切线为 所以 …………………4分 (II)若,都有 记,只要在上的最小值大于等于0 …………………6分 则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0 极大值 …………………8分 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为最小值 所以,得 所以 …………………10分 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为最小值,所以,得 所以 ………………12分 综上,………………13分 【练2-11】(2015-2016昌平期末理18)已知函数.(Ⅰ)若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求切点的坐标; (Ⅱ)求证:当时,;(其中) (Ⅲ)确定非负实数的取值范围,使得成立.【答案】定义域为,.由题意,所以,即切点的坐标为.(Ⅱ)证明:当时,可转化为 当时,恒成立.设,所以原问题转化为当时,恒成立.所以.令,则(舍),.所以,变化如下: 0 + 0 ↗ 极大值 ↘ 因为,所以.当时,成立.(Ⅲ)解:,可转化为 当时,恒成立.设,所以.⑴当时,对于任意的,所以在上为增函数,所以,所以命题成立.当时,令,则,⑵当,即时,对于任意的,所以在上为增函数,所以,所以命题成立.⑶当,即时,则(舍),.所以,变化如下: 0 0 + ↘ 极小值 ↗ 因为,所以,当时,命题不成立.综上,非负实数的取值范围为.考点三、双变量双函数的不等式型;; ; 。 【例3-1】(2015-2016西城二模文15)已知函数 (I)若,求a的值 (II)设,若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总存在使得,求a的取值范围 【答案】 (Ⅰ)证明:函数的定义域,由题意,有意义,所以,求导,得 所以 解得 (Ⅱ)解:“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总存在使得”等价于“不存在最小值”.①当时,由得无最小值,符合题意.②当时,令,得或 随着的变化,与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0 不存在极小 不存在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单调递增区间为.因为当时,当时,.所以.所以当时,不存在使得.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例3-2】(2015-2016海淀一模文19)已知函数.(Ⅰ)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函数的零点和极值; (Ⅲ)若对任意,都有成立,求实数的最小值.【答案】 (Ⅰ)设切线斜率为,所以,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Ⅱ)令,解得。当时,;时,所以函数零点有且只有一个,为1.令,即解得。当时,;当时,所以函数在处取得极小值,无极大值。 (Ⅲ)由(II)知,当时,;时,且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在处取得最小值。且。,所以只需。所以。所以的最小值为1。 考点四、双变量双函数的绝对值不等式型; (一)(1)对于任意的,,等价于且; (2)对于任意的,,等价于或者; (3)对于任意的,,等价于; (二)(1)若存在,存在,使得,等价于且; (2)若存在,存在,使得,等价于或者; (3)若存在,存在,使得,等价于; (三)(1)对于任意的,存在,使得,等价于且; (2)对于任意的,存在,使得,等价于或者; (3)对于任意的,若存在,等价于; 【例4-1】(2011-2012海淀二模文18)已知函数.(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当时,若对任意,有成立,求实数的最小值.【答案】(Ⅰ)当时,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当时,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Ⅱ) 任意,使恒成立的实数的最小值为 【例4-1】(2016湖北理21)设是函数的一个极值点。 (Ⅰ)、求与的关系式(用表示),并求的单调区间; (Ⅱ)、设。若存在使得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f `(x)=-[x2+(a-2)x+b-a ]e3-x,由f `(3)=0,得 -[32+(a-2)3+b-a ]e3-3=0,即得b=-3-2a,则 f `(x)=[x2+(a-2)x-3-2a-a ]e3-x =-[x2+(a-2)x-3-3a ]e3-x=-(x-3)(x+a+1)e3-x.令f `(x)=0,得x1=3或x2=-a-1,由于x=3是极值点,所以x+a+1≠0,那么a≠-4.当a<-4时,x2>3=x1,则 在区间(-∞,3)上,f `(x)<0,f (x)为减函数; 在区间(3,―a―1)上,f `(x)>0,f (x)为增函数; 在区间(―a―1,+∞)上,f `(x)<0,f (x)为减函数。 当a>-4时,x2<3=x1,则 在区间(-∞,―a―1)上,f `(x)<0,f (x)为减函数; 在区间(―a―1,3)上,f `(x)>0,f (x)为增函数; 在区间(3,+∞)上,f `(x)<0,f (x)为减函数。 (Ⅱ)由(Ⅰ)知,当a>0时,f (x)在区间(0,3)上的单调递增,在区间(3,4)上单调递减,那么f (x)在区间[0,4]上的值域是[min(f (0),f (4)),f (3)],而f (0)=-(2a+3)e3<0,f (4)=(2a+13)e-1>0,f (3)=a+6,那么f (x)在区间[0,4]上的值域是[-(2a+3)e3,a+6].又在区间[0,4]上是增函数,且它在区间[0,4]上的值域是[a2+,(a2+)e4],由于(a2+)-(a+6)=a2-a+=()2≥0,所以只须仅须 (a2+)-(a+6)<1且a>0,解得0 【例4-2】【2013届山西省第四次四校联考】已知函数 (I)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求实数的最小值; (2)若,使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因f(x)在上为减函数,故在上恒成立.…1分 所以当时,.………………2分 又,………4分 故当,即时,. 所以于是,故a的最小值为. …………………………6分 (2)命题“若使成立”等价于 “当时,有”. 由(1),当时,. 问题等价于:“当时,有”. ………………………8分 当时,≤0,在上为减函数,则=,故. ………10分… 当0<时,>0,由于在上为增函数,故的值域为,即. 由的单调性和值域知,唯一,使,且满足: 当时,为减函数;当时,为增函数; 由=,. 所以,与矛盾,不合题意. 综上,得. …………………………12分 【例4-3】【2013~2014年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二调】已知函数; (1)求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求函数单调递增区间; (3)若存在,使得(是自然对数的底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例4-4】(2015-2016年昌平二模理18)已知函数,且曲线与曲线在它们的交点处具有公共切线.设.(I)求的值,及的关系式; (II)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III)设,若对于任意,都有,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I)因为函数,所以函数,.又因为曲线与曲线在它们的交点处具有公共切线,所以,即 (II)由已知,.所以.设,所以,R,所以在上为单调递增函数.由(I)得,所以,即0是的零点.所以,函数的导函数有且只有一个零点0. 所以及符号变化如下,- + ↘ 极小值 ↗ 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单调递增区间为.(III)由(II)知当 时,是增函数.对于任意,都有等价于,等价于当时,因为,所以在上是增函数,又,所以.【练4-1】(2013房山二模理)已知函数().(Ⅰ)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当时,取得极值.(1)若,求函数在上的最小值; (2)求证:对任意,都有.【答案】(Ⅰ) …………1分 当时,解得或,解得 ……………2分 所以单调增区间为和,单调减区间为………3分 (Ⅱ)①当时,取得极值,所以 解得(经检验符合题意) ……………4分 + 0 0 + ↗ ↘ ↗ 所以函数在,递增,在递减.……5分 当时,在单调递减,………………6分 当时 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7分 当时,在单调递增,……………………8分 综上,在上的最小值 ……………………9分 ②令 得(舍) 因为 所以 ……………11分 所以,对任意,都有 【练4-2】(2012-2013房山二模文18)已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Ⅰ)求的值; (Ⅱ)求函数在上的最小值; (Ⅲ)求证:对任意,都有.【答案】(Ⅰ) ……………1分 由已知得即 ……………2分 解得: …………………………3分 当时,在处函数取得极小值,所以 (Ⅱ),.- 0 + 减 增 所以函数在递减,在递增.……………………4分 当时,在单调递增,.………………………5分 当时,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6分 当时,在单调递减,…………………………7分 综上 在上的最小值 ………………………………………8分 (Ⅲ)由(Ⅰ)知,.令 得 因为 所以 ……………11分 所以,对任意,都有 【练4-3】(2013-2014年东城零模文18)设函数 (Ⅰ)设,证明:在区间内存在唯一的零点; (Ⅱ)设,若对任意,有,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当 . 又当,. ......6分 (Ⅱ)当时,. 对任意 上的最大值 与最小值之差,据此分类讨论如下: (ⅰ),. (ⅱ),. (ⅲ),. 综上可知,. ......14分 考点五、双变量双函数的等式型; (一)对任意的,存在,使得,则的值域是值域的子集,即; (二)存在,存在,使得,则的值域是值域有非空交集,即 【例5-1】(2015-2016丰台期末文20)设函数的图象与直线相切于点. (Ⅰ)求函数的解析式;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Ⅲ)设函数,对于,,使得,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Ⅰ)∵函数的图象与直线相切于点,∴,. ∵,∴ 解得. ∴. (Ⅱ),令,得或; 令,得.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8分 (Ⅲ)记在上的值域为,在上的值域为,∵对于,使得,∴. 由(Ⅱ)得: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 ①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的最小值为或,的最大值为或. ∵,且,∴或,∴或,即或. 又∵,∴. ②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上单调递减,∴的最小值为或,的最大值为 . ∵,且,∴,∴,即. 综上所述:或. 【例5-2】(2014-2015海淀二模文19)已知函数,其中.(Ⅰ)求的单调区间; (Ⅱ)若对任意的,总存在,使得,求实数值.【答案】(Ⅰ) ………………2分 当时,对,所以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4分 当时,令,得.因为 时,;时,.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6分 (Ⅱ)用分别表示函数在上的最大值,最小值.当且时,由(Ⅰ)知:在上,是减函数.所以 .因为 对任意的,,所以对任意的,不存在,使得.………………8分 当时,由(Ⅰ)知: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所以 .因为 对,,所以 对,不存在,使得.………………10分 当时,令.由(Ⅰ)知:在上,是增函数,进而知是减函数.所以,,.因为 对任意的,总存在,使得,即,所以 即 所以,解得.………………13分 综上所述,实数的值为.【练5-1】(2008天津文10)10.设,若对于任意的,都有满足方程,这时的取值的集合为(B) A. B. C. D. 【练5-2】(2008天津理16)设,若仅有一个常数c使得对于任意的,都有满足方程,这时,的取值的集合为 .a=2 考点六、其他的函数单调性问题、极值问题、最值问题、零点问题转化为恒成立问题和存在性问题; 【例6-1】((2015-2016房山二模文19)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若直线与曲线没有公共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定义域为,令 极小值 所以的增区间为,减区间为。 (II)因为直线与曲线没有公共点,所以方程无实根,即无实根,等价于无实根 设,即无零点。 当时,显然无零点,符合题意; 当时,令 极小值,显然不符合题意; 当时,令 极大值,所以时,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 导数专题六、渐近线和间断点问题 【知识结构】 【知识点】 对于函数的渐近线问题和间断点问题是函数问题中的特殊类型,渐近线问题主要是涉及到函数在无穷处的极限值会等于定值,这样的函数类型主要类型有如下的形式; 几种特殊函数的渐近线: 1.时; (1)(幂函数的增长快于对数函数增长); (2)(高阶增长快于低阶增长); (3)(指数函数增长快于幂函数和对数函数增长) 2.时; (1)(高阶增长快于低阶增长); (2)(可转化为形式) 【考点分类】 考点一、函数的渐近线问题; 【例1-1】(2015-2016海淀一模文20)已知函数.(Ⅰ)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函数的零点和极值; (Ⅲ)若对任意,都有成立,求实数的最小值.【答案】(Ⅰ)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为...(Ⅱ)令,解得,所以的零点为..由解得,则及的情况如下: 0 极小值 .所以函数在时,取得极小值 .(Ⅲ)法一: 当时,.当时,..若,由(Ⅱ)可知的最小值为,的最大值为,.所以“对任意,有恒成立”等价于 即,解得.所以的最小值为1.法二: 当时,.当时,..且由(Ⅱ)可知,的最小值为,.若,令,则 而,不符合要求,所以.当时,,所以,即满足要求,综上,的最小值为1..法三: 当时,.当时,..且由(Ⅱ)可知,的最小值为,.若,即时,令则任取,有 所以对成立,所以必有成立,所以,即.而当时,,所以,即满足要求,而当时,求出的的值,显然大于1,综上,的最小值为1.【例1-2】(2016-2017海淀期中理19)已知函数.(Ⅰ)求的单调区间.(Ⅱ)求证:当时,函数存在最小值.【答案】 【例1-3】(2009-2010西城一模理19) 已知函数,其中,其中 (I)求函数的零点; (II)讨论在区间上的单调性; (III)在区间上,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小值;若不存 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Ⅰ)解,得,所以函数的零点为.(Ⅱ)函数在区域上有意义,令,得,因为,所以,.当在定义域上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 ↗ ↘ 所以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Ⅲ)在区间上存在最小值.证明:由(Ⅰ)知是函数的零点,因为,所以,1 由知,当时,1 又函数在上是减函数,且,所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且,所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计算得.【练1-1】(2009-2010西城一模文20)已知函数其中。 (I)若函数存在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II)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并确定此时是否存在最小值,如果存在,求出最小值,如果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I)或; (II),得或,在,单调增加;在单调减少,此时,存在最小值.的极小值为,根据的单调性,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解=0,得的零点为和,结合,可得在区间和,因为,所以; 并且,即.所以,当时,存在最小值,最小值为.【练1-2】(2011-2012西城二模理19)已知函数,其中. (Ⅰ)当时,求曲线在原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的单调区间; (Ⅲ)若在上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解:当时,. 由,得曲线在原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Ⅱ)解:. ① 当时,. 所以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 当,. ② 当时,令,得,与的情况如下: ↘ ↗ ↘ 故的单调减区间是,;单调增区间是. ③ 当时,与的情况如下: ↗ ↘ ↗ 所以的单调增区间是;单调减区间是,. (Ⅲ)解:由(Ⅱ)得,时不合题意. 当时,由(Ⅱ)得,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所以在上存在最大值. 设为的零点,易知,且.从而时,;时,. 若在上存在最小值,必有,解得. 所以时,若在上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取值范围是. 当时,由(Ⅱ)得,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所以在上存在最小值. 若在上存在最大值,必有,解得,或. 所以时,若在上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取值范围是.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练1-3】(2008-2009海淀二模18)已知:函数(其中常数).(Ⅰ)求函数的定义域及单调区间; (Ⅱ)若存在实数,使得不等式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函数的定义域为..由,解得.由,解得且.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Ⅱ)由题意可知,且在上的最小值小于等于时,存在实数,使得不等式成立.若即时,x a+1 0 + ↘ 极小值 ↗ ∴在上的最小值为. 则,得. 若即时,在上单调递减,则在上的最小值为. 由得(舍). 综上所述,. 例7.(12西城二模理科19)已知函数,其中. (Ⅰ)当时,求曲线在原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的单调区间; (Ⅲ)若在上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当时,. 由,得曲线在原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Ⅱ)解:. ① 当时,. 所以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 当,. ② 当时,令,得,与的情况如下: ↘ ↗ ↘ 故的单调减区间是,;单调增区间是. ③ 当时,与的情况如下: ↗ ↘ ↗ 所以的单调增区间是;单调减区间是,. (Ⅲ)解:由(Ⅱ)得,时不合题意. 当时,由(Ⅱ)得,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所以在上存在最大值. 设为的零点,易知,且.从而时,;时,. 若在上存在最小值,必有,解得. 所以时,若在上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取值范围是. 当时,由(Ⅱ)得,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所以在上存在最小值. 若在上存在最大值,必有,解得,或. 所以时,若在上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取值范围是.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二、函数的间断点问题; 【例2-1】(2015-2016西城二模理18)设,函数; (1)若函数在(0,f(0))处的切线与直线y=3x-2平行,求a的值 (2)若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总存在使得,求a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证明:函数的定义域,由题意,有意义,所以.求导,得.由题意,得,解得.验证知符合题意.(Ⅱ)解:“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总存在使得”等价于“不存在最小值”. ① 当时,由,得无最小值,符合题意. ② 当时,令,得 或 .随着x的变化时,与的变化情况如下: 不存在0 ↘ 不存在↗ 极大 ↘ 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单调递增区间为. 9分 因为当时,当时,所以只要考虑,且即可. 当时,由在上单调递减,且,得,所以存在,使得,符合题意; 同理,当时,令,得,也符合题意; 故当时,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总存在使得成立. ③ 当时,随着x的变化时,与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0 不存在↘ 极小 ↗ 不存在↘ 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单调递增区间为. 因为当时,当时,所以. 所以当时,不存在使得.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例2-2】(2015-2016西城二模文19)已知函数 (1)若,求a的值 (2)设,若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总存在使得,求a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证明:函数的定义域,由题意,有意义,所以,求导,得 所以 解得 (Ⅱ)解:“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总存在使得”等价于“不存在最小值”.①当时,由得无最小值,符合题意.②当时,令,得或 随着的变化,与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0 不存在极小 不存在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单调递增区间为.因为当时,当时,.所以.所以当时,不存在使得.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练2-1】(2012-2013海淀期末理18)已知函数 (I) 当时,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答案】当时,又,所以在处的切线方程为 (II) 当时,又函数的定义域为 所以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当 时,令,即,解得 当时,所以,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无定义 0 极小值 所以的单调递减区间为,单调递增区间为 当时,所以,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0 无定义 极大值 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练2-2】(2012-2013门头沟一模文16)已知函数,其中. (Ⅰ)在处的切线与轴平行,求的值; (Ⅱ)求的单调区间. 【答案】(Ⅰ). 依题意,由,得. 经检验,符合题意. (Ⅱ)① 当时,. 故的单调减区间为,;无单调增区间. ② 当时,. 令,得,. 和的情况如下: ↘ ↗ ↘ 故的单调减区间为,;单调增区间为. ③ 当时,的定义域为. 因为在上恒成立,故的单调减区间为,;无单调增区间. 【练2-3】(2012-2013西城期末理18)已知函数,其中. (Ⅰ)求的单调区间; (Ⅱ)设.若,使,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① 当时,. 故的单调减区间为,;无单调增区间. ② 当时,. 令,得,. 和的情况如下: ↘ ↗ ↘ 故的单调减区间为,;单调增区间为. ③ 当时,的定义域为. 因为在上恒成立,故的单调减区间为,;无单调增区间. (Ⅱ)解:因为,所以 等价于,其中. 设,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 则“,使得 ”等价于.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导数专题七、特殊值法判定超越函数的零点问题 【知识结构】 【知识点】 一、超越函数的定义 超越函数:指的是变量之间的关系不能用有限次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表示的函数。如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等就属于超越函数。 二、判断超越函数零点存在性的方法 1.图像 根据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是否存在交点判断。 2.特殊点 带入特殊点判断:如 0,1,-1,e等 3.单调性与切线 利用单调性和切线判断 4.极限 通过函数的极限判断 特殊点的取法与目的【考点分类】 考点一、利用特殊点法求解(无参数的超越函数) 含有的函数:常取等 含有的函数:常取等 终极目的:消参,有理化,最终简单化 【例1-1】求的零点。 【例1-2】求的零点。 考点二、取特值法解不等式(含参,可以参变分离) 【例2-1】(2015-2016朝阳一模理18)已知函数. (Ⅲ)试问过点可作多少条直线与曲线相切?并说明理由. 解:设切点为,则切线斜率,切线方程为. 因为切线过点,则. 即. 令,则 . 当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 令>0,解得 取,则. 故在上存在唯一零点. 不等式放缩部分(解法探究) 标答 取,则 . 设,则. 当时,恒成立. 所以在单调递增,恒成立.所以. 故在上存在唯一零点. 因此当时,过点P存在两条切线. (3)当时,显然不存在过点P的切线. 综上所述,当时,过点P存在两条切线; 当时,不存在过点P的切线.…………………………………………………13分 考点三、利用切线求解; 【例3-1】(2012-2013石景山期末理18)已知函数是常数. (Ⅲ)讨论函数零点的个数. 【答案】令,.令,则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当时,的最大值为.所以若,则无零点;若有零点,则. 若,由(Ⅰ)知有且仅有一个零点.若,单调递增,由幂函数与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知有且仅有一个零点(或:直线与曲线有一个交点).若,解得,由函数的单调性得知在处取最大值,由幂函数与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知,当充分大时,即在单调递减区间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又因为,所以在单调递增区间有且仅有一个零点.切线方法: 综上所述,当时,无零点; 当或时,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当时,有两个零点.考点四、利用函数放缩求解; 【例4-1】(2014-2015年朝阳一模理18)已知函数,. (Ⅱ) 当时,讨论函数的零点个数.解:(Ⅱ),.(1)当时,时,为减函数;时,为增函数.所以在时取得最小值.(ⅰ)当时,由于,令,则在上有一个零点; (ⅱ)当时,即时,有一个零点; (ⅲ)当时,即时,无零点.(ⅳ)当时,即时,由于(从右侧趋近0)时,;时,所以有两个零点.不等式放缩:,由于(从右侧趋近0)时,;时,所以有两个零点.(2)当时,时,为增函数;时,为减函数; 时,为增函数.所以在处取极大值,在处取极小值..当时,,即在时,.而在时为增函数,且时,所以此时有一个零点.且时,所以此时有一个零点.(4) 当时,在上恒成立,所以为增函数.,且(从右侧趋近0)时,; 时,.所以有一个零点.综上所述,或时有一个零点;时,无零点; 有两个零点.【例4-2】(2014-2015年海淀一模理18)已知函数.(Ⅱ)若(其中),求的取值范围,并说明.解:(Ⅱ)由(Ⅰ)知: 当时,函数在区间内是减函数,所以,函数至多存在一个零点,不符合题意.当时,因为 在内是减函数,在内是增函数,所以 要使,必须,即.所以 .当时,.令,则.当时,所以,在上是增函数.所以 当时,.所以 .所以 在内存在一个零点,不妨记为,在内存在一个零点,不妨记为.因为 在内是减函数,在内是增函数,所以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是.因为,所以 .特值探究 令.则.不等式放缩: 因为,且由(Ⅰ)得,在内是减函数,所以 存在唯一的,使得.当时,.所以 曲线存在以为切点,斜率为6的切线.由得:.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例4-3】(2014-2015海淀二模理18) 已知函数.(Ⅱ)求证:曲线存在斜率为6的切线 解:因为,且由(Ⅰ)得,在内是减函数,所以 存在唯一的,使得.当时,.所以 曲线存在以为切点,斜率为6的切线.导数专题八、避免分类讨论的参变分离和变换主元 【知识结构】 【知识点】 用分类讨论与整合思想解题,在数学解题中占据重要地位,用分类思想解题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但是,有时在分类讨论时,会造成解题过程的繁琐,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分类讨论题目时,注意解法上的优化,对有一些题目,可以采用其它解法,使分类讨论得以避免和简化.【考点分类】 考点一、分离参数(参变分离),避免分类讨论; 【例1-1】(2015-2016石景山期末文20)已知函数,.(Ⅰ)若在处取得极小值,求的值; (Ⅱ)若在区间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Ⅲ)在(Ⅱ)的条件下,函数有三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 由在处取得极大值,得,所以(经检验适合题意) (Ⅱ),因为在区间为增函数,所以在区间恒成立,所以恒成立,即恒成立,由于,得.所以的取值范围是.(Ⅲ),故,得或 当时,在上是增函数,显然不合题意.当时,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0 + ↗ 极大值 ↘ 极小值 ↗ 要使有三个零点,故需,即,解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例1-2】(2015-2016丰台一模文19)已知函数 (1)求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方程; (2)若函数在定义域内是单调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3)当时,(1)中的直线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由已知得,切点坐标为,,所以切线方程为 (2)由已知得,函数的定义域为,又因为函数在定义域中是单调函数,所以有恒成立或者恒成立 1、当恒成立时,即恒成立,恒成立,即大于的最大值 令,有 所以在定义域中单调递减,无最大值,所以不存在满足条件。 2、当恒成立时,即恒成立,恒成立,即小于的最小值 由上种情况可知,单调递减,但恒有,因此的取值范围为 (3)当时,(1)中的直线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即只有一个根,令,有只有一个零点,1、当时,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在取得最小值2,大于0 因此恒大于0,所以舍去 2、当时,解得,1 0 + 0 减 极小值 增 极大值 减 易知,而当时,所以在只存在一个零点。 3、当时,解得,1 0 + 减 极小值 增 当时,所以若只有一个零点,必须有 即,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和 【例1-3】(2015-2016朝阳期末理18)已知函数,其中. (Ⅰ)若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 围; (Ⅱ)当时,(ⅰ)证明:; (ⅱ)试判断方程是否有实数解,并说明理由. 【答案】函数定义域,. (Ⅰ)因为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所以在上恒成立,即,在上恒成立,则 (Ⅱ)当时,,. (ⅰ)令,得. 令,得,所以函数在单调递增. 令,得,所以函数在单调递减. 所以,. 所以成立. (ⅱ)由(ⅰ)知,所以. 设所以. 令,得. 令,得,所以函数在单调递增,令,得,所以函数在单调递减; 所以,即. 所以,即. 所以,方程没有实数解. 【练1-1】(2015-2016东城一模理18)设函数,. (Ⅰ)当时,求的单调区间; (Ⅱ)当时,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Ⅲ)求证:当时,. 【答案】(Ⅰ)当时,则,则.令得 - + ↘ ↗ 所以 当时,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 (Ⅱ)因为,所以恒成立,等价于恒成立. 设,得,当时,所以 在上单调递减,所以 时,. 因为恒成立,所以. (Ⅲ)当时,等价于. 设,. 求导,得. 由(Ⅰ)可知,时,恒成立. 所以时,有. 所以 .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当时,. 因此当时,. 【练1-2】(2013-2014朝阳二模理18)已知函数,.(Ⅰ)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垂直,求的值;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Ⅲ)设,当时,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由已知得. 因为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垂直,所以.所以. 所以. ……………3分 (Ⅱ)函数的定义域是,. (1)当时,成立,所以的单调增区间为. (2)当时,令,得,所以的单调增区间是; 令,得,所以的单调减区间是. 综上所述,当时,的单调增区间为; 当时,的单调增区间是,的单调减区间是. ……………8分 (Ⅲ)当时,成立,. “当时,恒成立” 等价于“当时,恒成立.” 设,只要“当时,成立.” . 令得,且,又因为,所以函数在上为减函数; 令得,又因为,所以函数在上为增函数. 所以函数在处取得最小值,且. 所以. 又因为,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 ……………13分 (Ⅲ)另解: (1)当时,由(Ⅱ)可知,在上单调递增,所以. 所以当时,有成立. (2)当时,可得. 由(Ⅱ)可知当时,的单调增区间是,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又,所以总有成立. (3)当时,可得. 由(Ⅱ)可知,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在为增函数,所以函数在处取最小值,且. 当时,要使成立,只需,解得.所以.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 【练1-3】(2013-2014海淀一模理18)已知曲线.(Ⅰ)若曲线C在点处的切线为,求实数和的值; (Ⅱ)对任意实数,曲线总在直线:的上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2分 因为曲线C在点(0,1)处的切线为L:,所以且.----------------------------------4分 解得,-----------------------------------5分 (Ⅱ)法1: 对于任意实数a,曲线C总在直线的的上方,等价于 ∀x,,都有,即∀x,R,恒成立,--------------------------------------6分 令,----------------------------------------7分 ①若a=0,则,所以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 ----------------------------------------8分 ②若,,由得,----------------------------------------9分的情况如下: 0 0 + 极小值 -----------------------------------------11分 所以的最小值为,-------------------------------------------12分 所以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 综上,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 --------------------------------------13分 法2:对于任意实数a,曲线C总在直线的的上方,等价于 ∀x,,都有,即 ∀x,R,恒成立,-------------------------------------------6分 令,则等价于∀,恒成立,令,则,-----------------------------------------7分 由得,----------------------------------------9分的情况如下: 0 0 + 极小值 -----------------------------------------11分 所以的最小值为,------------------------------------------12分 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 --------------------------------------------13分 【练1-4】若不等式对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分析:若设,由知,对应分三种情况讨论.若分离参数,则轻易解决.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当时,显然成立; 当时,因为,所以,则有恒成立,只需. 因为,当,即时取“=”,即,所以. 评注:对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是最容易引起“讨论”的.本题求解过程中求的最小值要注意验证取等号的条件. 【练1-5】(2012-2013西城第一学期期末18)已知函数,其中. (Ⅰ)求的单调区间; (Ⅱ)设.若,使,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分析:第二问,存在性问题,可以转化成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但是类似这样的问题,咱们都有经验,分离变量会比较简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并不能很好的接受这种想法。为什么?分离变量是一种思想方法,还是一种解题技巧? 我们可以这样审视这类问题:给了一个变量的范围,求另一个变量的范围,事实上,就是两个变量的依赖关系,于是可以把所求变量表示成已知变量的函数,从函数出发看待这类问题,分离变量就自然了,于是该题就有了如下简洁的解法: (Ⅱ)解:因为,所以 等价于,其中. …………9分 设,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11分 则“,使得 ”等价于.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13分 小结:存在性问题、恒成立问题采用分离变量的方法常常比较容易,但是这种方法的教学不能当成一种技巧进行教学,应该揭示这种解法的本质,其本质就是变量的依赖关系即函数关系,分离变量,实际上是把两个变量之间的隐函数关系,变成显函数关系,进而转化成不含参变量的函数,从而使得问题的解决避免分类讨论,变得简单。 【练1-6】(2012-2013朝阳期末18)已知函数. (Ⅰ)若,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Ⅲ)设函数.若至少存在一个,使得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这里的第三问也是一个存在性问题,可做练习巩固) 【练1-7】(2006天津理11)已知函数的图象与函数(且)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记,若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B.C.D.【答案】 考点二、主参换位(主辅元转换),避免分类讨论; 【例2-1】设不等式对满足的一切实数都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分析:受思维定势影响,易看成关于的不等式.其实变换一个角度,以为变量可避免分类讨论,只要关于的函数在区间恒为负值即可. 解:由题意,可设,即在内恒成立,因为为关于的一次函数,故有. 评注:将关于的不等式转化为关于的一次不等式,虽然仍需要解关于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组,但已经成功地避开了复杂的分类讨论,将问题中的参数“消灭”了.这种转变问题视角的方法,对简化运算十分有益. 【例2-2】(2012-2013通州期末19)已知函数 (Ⅰ)若函数在处有极值为10,求b的值; (Ⅱ)若对于任意的,在上单调递增,求b的最小值. 【答案】分析:该题(Ⅱ)初步转化为 对任意,都成立 多个变量,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给了,可以把a看成自变量,于是不等式左边就是关于a的一次函数,又给出,于是进而看成关于x的二次函数,于是问题获解。 【例2-3】设,当时,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分析:该题初步转化为对任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多个变量,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给了,可以把a看成自变量,于是不等式左边就是关于a的一次函数,于是进而看成关于x的二次函数,于是问题获解。 例2-4.(2010崇文一模理)设奇函数上是增函数,且,若函数 对所有的都成立,当时,则t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C 导数专题九、公切线解决导数中零点问题 【知识点】将题目中的零点问题,通过转化成初等函数的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问题,然后利用公切线的变化求出。 考点一、无零点 【例 1-1】(16年房山二模文科)已知函数 (Ⅱ)若直线与曲线没有公共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析】因为直线与曲线没有公共点,所以方程无实根,即无实根,等价于无实根 设,即无零点。 当时,显然无零点,符合题意; 当时,令 极小值,显然不符合题意; 当时,令 极大值,所以时,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 【练 1-1】(13年福建文)已知函数().(3)当的值时,若直线与曲线没有公共点,求的最大值.【解析】当时,令,则直线:与曲线没有公共点,等价于方程在上没有实数解.假设,此时,又函数的图象连续不断,由零点存在定理,可知在上至少有一解,与“方程在上没有实数解”矛盾,故.又时,知方程在上没有实数解.所以的最大值为.考点二、一个零点 【例 2-1】(13年朝阳一模理)已知函数,其中.(Ⅱ)若函数在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解析】①当时,由(Ⅰ)可知,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在单调递增.所以在上的最小值为,由于,要使在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需满足或解得或.②当时,由(Ⅰ)可知,(ⅰ)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且,所以在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ⅱ)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又因为,所以当时,总有.因为,所以.所以在区间内必有零点.又因为在内单调递增,从而当时,在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综上所述,或或时,在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练 2-1】(2012年房山一模18)已知函数. (III)若函数在区间上恰有两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解析】当时,在区间上为增函数,在区间不可能恰有两个零点. ………10分 当时,由(II)问知,又,为的一个零点. ……11分 若在恰有两个零点,只需 即 ………13分 【练 2-2】(13年昌平二模理科)已知函数 (Ⅱ)求在区间上的最小值; (III)若在区间上恰有两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解析】可知当或时,在上是单调递增或递减函数,不可能存在两个零点.当时,要使在区间上恰有两个零点,则 ∴ 即,此时,.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考点三、两个零点 【例 3-1】已知函数.(III)讨论函数在区间上零点的个数.【解析】 【练 3-1】(15年海淀期末文科)已知函数.(Ⅲ)问集合(且为常数)的元素有多少个?(只需写出结论) 考点四、线上下线问题 【例 4-1】(13年北京高考理科)设L为曲线C:在点(1,0)处的切线.(I)求L的方程; 方程为 (II)证明:除切点(1,0)之外,曲线C在直线L的下方.【练 4-1】(14年海淀一模理科)已知曲线.(Ⅱ)对任意实数,曲线总在直线:的上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解析】对于任意实数a,曲线C总在直线的的上方,等价于 ∀x,,都有,即 ∀x,R,恒成立,令,则等价于∀,恒成立,令,则,由得,的情况如下: 0 0 + 极小值 所以的最小值为,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 导数专题十、极值点偏移问题 【例1】已知函数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B) A.当时,B.当时,C.当时,D.当时,【例2】设函数,若的图像与图像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 A.当时,B.当时,C.当时,D.当时,【例3】设函数,若的图像与图像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A.当时,B.当时,C.当时,D.当时,【例4】(2010东城二模)已知函数. (Ⅰ) 若函数在上为单调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Ⅱ) 设,且,求证:. 解:(Ⅰ) .………………………………………3分 因为在上为单调增函数,所以在上恒成立. 即在上恒成立. 当时,由,得. 设,. . 所以当且仅当,即时,有最小值. 所以. 所以.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7分 (Ⅱ)不妨设,则. 要证,只需证,即证. 只需证.……………………………………………………………11分 设. 由(Ⅰ)知在上是单调增函数,又,所以. 即成立. 所以.………………………………………………………………14分 【例5】(2010天津)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Ⅱ)已知函数的图像与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证明:当时,.(Ⅲ)如果,且,证明:.解:f’ 令f’(x)=0,解得x=1 当x变化时,f’(x),f(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X () () f’(x) + 0 f(x) 极大值 所以f(x)在()内是增函数,在()内是减函数。 函数f(x)在x=1处取得极大值f(1)且f(1)= (Ⅱ)证明:由题意可知g(x)=f(2-x),得g(x)=(2-x) 令F(x)=f(x)-g(x),即 于是 当x>1时,2x-2>0,从而’(x)>0,从而函数F(x)在[1,+∞)是增函数。 又F(1)=F(x)>F(1)=0,即f(x)>g(x).Ⅲ)证明:(1) 若 (2)若 根据(1)(2)得 由(Ⅱ)可知,>,则=,所以>,从而>.因为,所以,又由(Ⅰ)可知函数f(x)在区间(-∞,1)内增函数,所以>,即>2.【例6】(2011辽宁)已知函数 (Ⅰ)讨论的单调性; (Ⅱ)设,证明:当 时,; (Ⅲ)若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于A、B两点,线段AB中点的横坐标为,证明:.解:(I) (i)若单调增加.(ii)若 且当 所以单调增加,在单调减少.………………4分 (II)设函数则 当.故当,………………8分 (III)由(I)可得,当的图像与x轴至多有一个交点,故,从而的最大值为 不妨设 由(II)得 从而 由(I)知,………………12分 【例7】(2013湖南文)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证明:当 时,.解: (Ⅰ) .所以,.(Ⅱ)由(Ⅰ)知,只需要证明:当x>0时f(x) f(-x)即可...【例8】(2016新课标I)已知函数有两个零点.(I)求的取值范围; (II)设是的两个零点,证明: 解:(Ⅰ). (i)设,则,只有一个零点. (ii)设,则当时,;当时,.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又,取满足且,则,故存在两个零点. (iii)设,由得或. 若,则,故当时,因此在上单调递增.又当时,所以不存在两个零点. 若,则,故当时,;当时,.因此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又当时,所以不存在两个零点. 综上,的取值范围为. (Ⅱ)不妨设,由(Ⅰ)知,在上单调递减,所以等价于,即. 由于,而,所以 . 设,则. 所以当时,而,故当时,. 从而,故. 【例9】已知函数.(1)若,求函数在上的零点个数; (2)若有两个零点,证明: 【例10】设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若函数有两个零点,求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的值; (3)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证:. 【例11】设函数,其图象与轴交于,两点,且x1<x2. (1)求的取值范围; (2)证明:(为函数的导函数) 【例12】已知函数,(1)若,求证:函数有极值; (2)若,且函数与的图象有两个相异交点,求证: 【例13】已知函数,求证:有唯一零点的充要条件a=e 【例14】函数的图像与x 轴交于不同的两点、,求证: 【例15】已知函数 (Ⅰ)(Ⅱ)略 (Ⅲ)当 时,函数的图像与x 轴交于不同的两点、,且,又 是的导函数。若正常数α、β满足条件。证明: 导数专题十一、构造函数解决导数问题 【知识框架】 【考点分类】 考点一、直接作差构造函数证明; 两个函数,一个变量,直接构造函数求最值; 【例1-1】(14顺义一模理18)已知函数() (Ⅰ)当时,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 (Ⅱ)若在区间上函数的图象恒在直线下方,求的取值范围. 【例1-2】(13海淀二模文18)已知函数.(Ⅰ)当时,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曲线在点处的切线平行,求实数的值; (Ⅱ)若,都有,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练1-1】(14西城一模文18)已知函数,其中. (Ⅰ)当时,求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如果对于任意,都有,求的取值范围. 【练1-2】已知函数是常数. (Ⅰ)求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的方程; (Ⅱ)证明函数的图象在直线的下方; (Ⅲ)讨论函数零点的个数. 【练1-3】已知曲线.(Ⅰ)若曲线C在点处的切线为,求实数和的值; (Ⅱ)对任意实数,曲线总在直线:的上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练1-4】已知函数,求证:在区间上,函数的图像在函数的图像的下方; 【练1-5】.已知函数; (1)当时,求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若在区间上,函数的图像恒在直线下方,求的取值范围。 【练1-6】已知函数; (1)求的极小值; (2)如果直线与函数的图像无交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 考点二、从条件特征入手构造函数证明 【例2-1】若函数 在上可导且满足不等式,恒成立,且常数,满足,求证:。 【例2-2】设是上的可导函数,分别为的导函数,且满足,则当时,有() A.B.C.D.【练2-1】设是上的可导函数,,求不等式的解集。 【练2-2】已知定义在的函数满足,且,若,求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 【练2-3】已知定义域为的奇函数的导函数为,当时,若,则下列关于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D A.B.C.D.【练2-4】已知函数为定义在上的可导函数,且对于任意恒成立,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C A.B.C.D.【练2-5】 设是上的可导函数,且,求的值。 【练2-6】函数为定义在上的可导函数,导函数为,且,下面的不等式在内恒成立的是() A.B.C.D.【练2-7】已知函数为定义在上的可导函数,导函数为,当时,且,若存在,使,求的值。 (二)关系式为“减”型 (1),构造; (2),构造; (3),构造; (注意对的符号进行讨论) 考点三、变形构造函数 【例3-1】证明:对任意的正整数,不等式都成立。 【例3-2】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与极值; (2)若对于任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练3-1】设为曲线在点处的切线。 (1)求的方程; (2)证明:除切点之外,曲线在直线的下方; 【练3-2】已知函数; (1)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求的值; (2)当时,求证:; 【练3-3】已知函数,其中; (1)求的单调区间; (2)若对任意的,总存在,使得,求实数的值; 【练3-4】,(1)讨论的单调情况; (2)设,对.求证:. 【练3-5】已知函数; (1)求的单调区间; (2)当时,设斜率为的直线与函数相交于两点,求证: 考点四、消参构造函数 【例4-1】已知函数和的图像有公共点,且在点处的切线相同; (1)若点的坐标为,求的值; (2)已知,求切点的坐标。 【例4-2】(2009全国卷2理22)设函数有两个极值点,且 (Ⅰ)求的取值范围,并讨论的单调性; (Ⅱ)证明: 不等式放缩:,由于(从右侧趋近0)时,;时,所以有两个零点.(2)当时,时,为增函数;时,为减函数; 时,为增函数.所以在处取极大值,在处取极小值..当时,,即在时,.而在时为增函数,且时,所以此时有一个零点.且时,所以此时有一个零点.(5) 当时,在上恒成立,所以为增函数.,且(从右侧趋近0)时,; 时,.所以有一个零点.综上所述,或时有一个零点;时,无零点; 有两个零点.【例4-2】(2014-2015年海淀一模理18)已知函数.(Ⅱ)若(其中),求的取值范围,并说明.解:(Ⅱ)由(Ⅰ)知: 当时,函数在区间内是减函数,所以,函数至多存在一个零点,不符合题意.当时,因为 在内是减函数,在内是增函数,所以 要使,必须,即.所以 .当时,.令,则.当时,所以,在上是增函数.所以 当时,.所以 .所以 在内存在一个零点,不妨记为,在内存在一个零点,不妨记为.因为 在内是减函数,在内是增函数,所以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是.因为,所以 .特值探究 令.则.不等式放缩: 因为,且由(Ⅰ)得,在内是减函数,所以 存在唯一的,使得.当时,.所以 曲线存在以为切点,斜率为6的切线.由得:.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例4-3】(2014-2015海淀二模理18) 已知函数.(Ⅱ)求证:曲线存在斜率为6的切线 解:因为,且由(Ⅰ)得,在内是减函数,所以 存在唯一的,使得.当时,.所以 曲线存在以为切点,斜率为6的切线.导数专题八、避免分类讨论的参变分离和变换主元 【知识结构】 【知识点】 用分类讨论与整合思想解题,在数学解题中占据重要地位,用分类思想解题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但是,有时在分类讨论时,会造成解题过程的繁琐,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分类讨论题目时,注意解法上的优化,对有一些题目,可以采用其它解法,使分类讨论得以避免和简化.【考点分类】 考点一、分离参数(参变分离),避免分类讨论; 【例1-1】(2015-2016石景山期末文20)已知函数,.(Ⅰ)若在处取得极小值,求的值; (Ⅱ)若在区间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Ⅲ)在(Ⅱ)的条件下,函数有三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 由在处取得极大值,得,所以(经检验适合题意) (Ⅱ),因为在区间为增函数,所以在区间恒成立,所以恒成立,即恒成立,由于,得.所以的取值范围是.(Ⅲ),故,得或 当时,在上是增函数,显然不合题意.当时,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0 + ↗ 极大值 ↘ 极小值 ↗ 要使有三个零点,故需,即,解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例1-2】(2015-2016丰台一模文19)已知函数 (1)求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方程; (2)若函数在定义域内是单调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3)当时,(1)中的直线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由已知得,切点坐标为,,所以切线方程为 (2)由已知得,函数的定义域为,又因为函数在定义域中是单调函数,所以有恒成立或者恒成立 1、当恒成立时,即恒成立,恒成立,即大于的最大值 令,有 所以在定义域中单调递减,无最大值,所以不存在满足条件。 2、当恒成立时,即恒成立,恒成立,即小于的最小值 由上种情况可知,单调递减,但恒有,因此的取值范围为 (3)当时,(1)中的直线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即只有一个根,令,有只有一个零点,1、当时,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在取得最小值2,大于0 因此恒大于0,所以舍去 2、当时,解得,1 0 + 0 减 极小值 增 极大值 减 易知,而当时,所以在只存在一个零点。 3、当时,解得,1 0 + 减 极小值 增 当时,所以若只有一个零点,必须有 即,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和 【例1-3】(2015-2016朝阳期末理18)已知函数,其中. (Ⅰ)若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 围; (Ⅱ)当时,(ⅰ)证明:; (ⅱ)试判断方程是否有实数解,并说明理由. 【答案】函数定义域,. (Ⅰ)因为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所以在上恒成立,即,在上恒成立,则 (Ⅱ)当时,,. 不等式放缩:,由于(从右侧趋近0)时,;时,所以有两个零点.(2)当时,时,为增函数;时,为减函数; 时,为增函数.所以在处取极大值,在处取极小值..当时,,即在时,.而在时为增函数,且时,所以此时有一个零点.且时,所以此时有一个零点.(6) 当时,在上恒成立,所以为增函数.,且(从右侧趋近0)时,; 时,.所以有一个零点.综上所述,或时有一个零点;时,无零点; 有两个零点.【例4-2】(2014-2015年海淀一模理18)已知函数.(Ⅱ)若(其中),求的取值范围,并说明.解:(Ⅱ)由(Ⅰ)知: 当时,函数在区间内是减函数,所以,函数至多存在一个零点,不符合题意.当时,因为 在内是减函数,在内是增函数,所以 要使,必须,即.所以 .当时,.令,则.当时,所以,在上是增函数.所以 当时,.所以 .所以 在内存在一个零点,不妨记为,在内存在一个零点,不妨记为.因为 在内是减函数,在内是增函数,所以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是.因为,所以 .特值探究 令.则.不等式放缩: 因为,且由(Ⅰ)得,在内是减函数,所以 存在唯一的,使得.当时,.所以 曲线存在以为切点,斜率为6的切线.由得:.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例4-3】(2014-2015海淀二模理18) 已知函数.(Ⅱ)求证:曲线存在斜率为6的切线 解:因为,且由(Ⅰ)得,在内是减函数,所以 存在唯一的,使得.当时,.所以 曲线存在以为切点,斜率为6的切线.导数专题八、避免分类讨论的参变分离和变换主元 【知识结构】 【知识点】 用分类讨论与整合思想解题,在数学解题中占据重要地位,用分类思想解题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但是,有时在分类讨论时,会造成解题过程的繁琐,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分类讨论题目时,注意解法上的优化,对有一些题目,可以采用其它解法,使分类讨论得以避免和简化.【考点分类】 考点一、分离参数(参变分离),避免分类讨论; 【例1-1】(2015-2016石景山期末文20)已知函数,.(Ⅰ)若在处取得极小值,求的值; (Ⅱ)若在区间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Ⅲ)在(Ⅱ)的条件下,函数有三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 由在处取得极大值,得,所以(经检验适合题意) (Ⅱ),因为在区间为增函数,所以在区间恒成立,所以恒成立,即恒成立,由于,得.所以的取值范围是.(Ⅲ),故,得或 当时,在上是增函数,显然不合题意.当时,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0 + ↗ 极大值 ↘ 极小值 ↗ 要使有三个零点,故需,即,解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例1-2】(2015-2016丰台一模文19)已知函数 (1)求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方程; (2)若函数在定义域内是单调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3)当时,(1)中的直线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由已知得,切点坐标为,,所以切线方程为 (2)由已知得,函数的定义域为,又因为函数在定义域中是单调函数,所以有恒成立或者恒成立 1、当恒成立时,即恒成立,恒成立,即大于的最大值 令,有 所以在定义域中单调递减,无最大值,所以不存在满足条件。 2、当恒成立时,即恒成立,恒成立,即小于的最小值 由上种情况可知,单调递减,但恒有,因此的取值范围为 (3)当时,(1)中的直线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即只有一个根,令,有只有一个零点,1、当时,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在取得最小值2,大于0 因此恒大于0,所以舍去 2、当时,解得,1 0 + 0 减 极小值 增 极大值 减 易知,而当时,所以在只存在一个零点。 3、当时,解得,1 0 + 减 极小值 增 当时,所以若只有一个零点,必须有 即,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和 【例1-3】(2015-2016朝阳期末理18)已知函数,其中. (Ⅰ)若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 围; (Ⅱ)当时,(ⅰ)证明:; (ⅱ)试判断方程是否有实数解,并说明理由. 【答案】函数定义域,. (Ⅰ)因为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所以在上恒成立,即,在上恒成立,则 (Ⅱ)当时,,. 不等式放缩:,由于(从右侧趋近0)时,;时,所以有两个零点.(2)当时,时,为增函数;时,为减函数; 时,为增函数.所以在处取极大值,在处取极小值..当时,,即在时,.而在时为增函数,且时,所以此时有一个零点.且时,所以此时有一个零点.(7) 当时,在上恒成立,所以为增函数.,且(从右侧趋近0)时,; 时,.所以有一个零点.综上所述,或时有一个零点;时,无零点; 有两个零点.【例4-2】(2014-2015年海淀一模理18)已知函数.(Ⅱ)若(其中),求的取值范围,并说明.解:(Ⅱ)由(Ⅰ)知: 当时,函数在区间内是减函数,所以,函数至多存在一个零点,不符合题意.当时,因为 在内是减函数,在内是增函数,所以 要使,必须,即.所以 .当时,.令,则.当时,所以,在上是增函数.所以 当时,.所以 .所以 在内存在一个零点,不妨记为,在内存在一个零点,不妨记为.因为 在内是减函数,在内是增函数,所以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是.因为,所以 .特值探究 令.则.不等式放缩: 因为,且由(Ⅰ)得,在内是减函数,所以 存在唯一的,使得.当时,.所以 曲线存在以为切点,斜率为6的切线.由得:.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例4-3】(2014-2015海淀二模理18) 已知函数.(Ⅱ)求证:曲线存在斜率为6的切线 解:因为,且由(Ⅰ)得,在内是减函数,所以 存在唯一的,使得.当时,.所以 曲线存在以为切点,斜率为6的切线.导数专题八、避免分类讨论的参变分离和变换主元 【知识结构】 【知识点】 用分类讨论与整合思想解题,在数学解题中占据重要地位,用分类思想解题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但是,有时在分类讨论时,会造成解题过程的繁琐,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分类讨论题目时,注意解法上的优化,对有一些题目,可以采用其它解法,使分类讨论得以避免和简化.【考点分类】 考点一、分离参数(参变分离),避免分类讨论; 【例1-1】(2015-2016石景山期末文20)已知函数,.(Ⅰ)若在处取得极小值,求的值; (Ⅱ)若在区间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Ⅲ)在(Ⅱ)的条件下,函数有三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 由在处取得极大值,得,所以(经检验适合题意) (Ⅱ),因为在区间为增函数,所以在区间恒成立,所以恒成立,即恒成立,由于,得.所以的取值范围是.(Ⅲ),故,得或 当时,在上是增函数,显然不合题意.当时,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0 + ↗ 极大值 ↘ 极小值 ↗ 要使有三个零点,故需,即,解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例1-2】(2015-2016丰台一模文19)已知函数 (1)求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方程; (2)若函数在定义域内是单调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3)当时,(1)中的直线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由已知得,切点坐标为,,所以切线方程为 (2)由已知得,函数的定义域为,又因为函数在定义域中是单调函数,所以有恒成立或者恒成立 1、当恒成立时,即恒成立,恒成立,即大于的最大值 令,有 所以在定义域中单调递减,无最大值,所以不存在满足条件。 2、当恒成立时,即恒成立,恒成立,即小于的最小值 由上种情况可知,单调递减,但恒有,因此的取值范围为 (3)当时,(1)中的直线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即只有一个根,令,有只有一个零点,1、当时,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在取得最小值2,大于0 因此恒大于0,所以舍去 2、当时,解得,1 0 + 0 减 极小值 增 极大值 减 易知,而当时,所以在只存在一个零点。 3、当时,解得,1 0 + 减 极小值 增 当时,所以若只有一个零点,必须有 即,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和 【例1-3】(2015-2016朝阳期末理18)已知函数,其中. (Ⅰ)若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 围; (Ⅱ)当时,(ⅰ)证明:; (ⅱ)试判断方程是否有实数解,并说明理由. 【答案】函数定义域,. (Ⅰ)因为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所以在上恒成立,即,在上恒成立,则 (Ⅱ)当时,,. 不等式放缩:,由于(从右侧趋近0)时,;时,所以有两个零点.(2)当时,时,为增函数;时,为减函数; 时,为增函数.所以在处取极大值,在处取极小值..当时,,即在时,.而在时为增函数,且时,所以此时有一个零点.且时,所以此时有一个零点.(8) 当时,在上恒成立,所以为增函数.,且(从右侧趋近0)时,; 时,.所以有一个零点.综上所述,或时有一个零点;时,无零点; 有两个零点.【例4-2】(2014-2015年海淀一模理18)已知函数.(Ⅱ)若(其中),求的取值范围,并说明.解:(Ⅱ)由(Ⅰ)知: 当时,函数在区间内是减函数,所以,函数至多存在一个零点,不符合题意.当时,因为 在内是减函数,在内是增函数,所以 要使,必须,即.所以 .当时,.令,则.当时,所以,在上是增函数.所以 当时,.所以 .所以 在内存在一个零点,不妨记为,在内存在一个零点,不妨记为.因为 在内是减函数,在内是增函数,所以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是.因为,所以 .特值探究 令.则.不等式放缩: 因为,且由(Ⅰ)得,在内是减函数,所以 存在唯一的,使得.当时,.所以 曲线存在以为切点,斜率为6的切线.由得:.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例4-3】(2014-2015海淀二模理18) 已知函数.(Ⅱ)求证:曲线存在斜率为6的切线 解:因为,且由(Ⅰ)得,在内是减函数,所以 存在唯一的,使得.当时,.所以 曲线存在以为切点,斜率为6的切线.导数专题八、避免分类讨论的参变分离和变换主元 【知识结构】 【知识点】 用分类讨论与整合思想解题,在数学解题中占据重要地位,用分类思想解题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但是,有时在分类讨论时,会造成解题过程的繁琐,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分类讨论题目时,注意解法上的优化,对有一些题目,可以采用其它解法,使分类讨论得以避免和简化.【考点分类】 考点一、分离参数(参变分离),避免分类讨论; 【例1-1】(2015-2016石景山期末文20)已知函数,.(Ⅰ)若在处取得极小值,求的值; (Ⅱ)若在区间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Ⅲ)在(Ⅱ)的条件下,函数有三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 由在处取得极大值,得,所以(经检验适合题意) (Ⅱ),因为在区间为增函数,所以在区间恒成立,所以恒成立,即恒成立,由于,得.所以的取值范围是.(Ⅲ),故,得或 当时,在上是增函数,显然不合题意.当时,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0 + ↗ 极大值 ↘ 极小值 ↗ 要使有三个零点,故需,即,解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例1-2】(2015-2016丰台一模文19)已知函数 (1)求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方程; (2)若函数在定义域内是单调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3)当时,(1)中的直线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由已知得,切点坐标为,,所以切线方程为 (2)由已知得,函数的定义域为,又因为函数在定义域中是单调函数,所以有恒成立或者恒成立 1、当恒成立时,即恒成立,恒成立,即大于的最大值 令,有 所以在定义域中单调递减,无最大值,所以不存在满足条件。 2、当恒成立时,即恒成立,恒成立,即小于的最小值 由上种情况可知,单调递减,但恒有,因此的取值范围为 (3)当时,(1)中的直线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即只有一个根,令,有只有一个零点,1、当时,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在取得最小值2,大于0 因此恒大于0,所以舍去 2、当时,解得,1 0 + 0 减 极小值 增 极大值 减 易知,而当时,所以在只存在一个零点。 3、当时,解得,1 0 + 减 极小值 增 当时,所以若只有一个零点,必须有 即,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和 【例1-3】(2015-2016朝阳期末理18)已知函数,其中. (Ⅰ)若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 围; (Ⅱ)当时,(ⅰ)证明:; (ⅱ)试判断方程是否有实数解,并说明理由. 【答案】函数定义域,. (Ⅰ)因为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所以在上恒成立,即,在上恒成立,则 (Ⅱ)当时,,. 不等式放缩:,由于(从右侧趋近0)时,;时,所以有两个零点.(2)当时,时,为增函数;时,为减函数; 时,为增函数.所以在处取极大值,在处取极小值..当时,,即在时,.而在时为增函数,且时,所以此时有一个零点.且时,所以此时有一个零点.(9) 当时,在上恒成立,所以为增函数.,且(从右侧趋近0)时,; 时,.所以有一个零点.综上所述,或时有一个零点;时,无零点; 有两个零点.【例4-2】(2014-2015年海淀一模理18)已知函数.(Ⅱ)若(其中),求的取值范围,并说明.解:(Ⅱ)由(Ⅰ)知: 当时,函数在区间内是减函数,所以,函数至多存在一个零点,不符合题意.当时,因为 在内是减函数,在内是增函数,所以 要使,必须,即.所以 .当时,.令,则.当时,所以,在上是增函数.所以 当时,.所以 .所以 在内存在一个零点,不妨记为,在内存在一个零点,不妨记为.因为 在内是减函数,在内是增函数,所以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是.因为,所以 .特值探究 令.则.不等式放缩: 因为,且由(Ⅰ)得,在内是减函数,所以 存在唯一的,使得.当时,.所以 曲线存在以为切点,斜率为6的切线.由得:.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例4-3】(2014-2015海淀二模理18) 已知函数.(Ⅱ)求证:曲线存在斜率为6的切线 解:因为,且由(Ⅰ)得,在内是减函数,所以 存在唯一的,使得.当时,.所以 曲线存在以为切点,斜率为6的切线.导数专题八、避免分类讨论的参变分离和变换主元 【知识结构】 【知识点】 用分类讨论与整合思想解题,在数学解题中占据重要地位,用分类思想解题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但是,有时在分类讨论时,会造成解题过程的繁琐,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分类讨论题目时,注意解法上的优化,对有一些题目,可以采用其它解法,使分类讨论得以避免和简化.【考点分类】 考点一、分离参数(参变分离),避免分类讨论; 【例1-1】(2015-2016石景山期末文20)已知函数,.(Ⅰ)若在处取得极小值,求的值; (Ⅱ)若在区间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Ⅲ)在(Ⅱ)的条件下,函数有三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 由在处取得极大值,得,所以(经检验适合题意) (Ⅱ),因为在区间为增函数,所以在区间恒成立,所以恒成立,即恒成立,由于,得.所以的取值范围是.(Ⅲ),故,得或 当时,在上是增函数,显然不合题意.当时,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0 + ↗ 极大值 ↘ 极小值 ↗ 要使有三个零点,故需,即,解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例1-2】(2015-2016丰台一模文19)已知函数 (1)求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方程; (2)若函数在定义域内是单调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3)当时,(1)中的直线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由已知得,切点坐标为,,所以切线方程为 (2)由已知得,函数的定义域为,又因为函数在定义域中是单调函数,所以有恒成立或者恒成立 1、当恒成立时,即恒成立,恒成立,即大于的最大值 令,有 所以在定义域中单调递减,无最大值,所以不存在满足条件。 2、当恒成立时,即恒成立,恒成立,即小于的最小值 由上种情况可知,单调递减,但恒有,因此的取值范围为 (3)当时,(1)中的直线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即只有一个根,令,有只有一个零点,1、当时,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在取得最小值2,大于0 因此恒大于0,所以舍去 2、当时,解得,1 0 + 0 减 极小值 增 极大值 减 易知,而当时,所以在只存在一个零点。 3、当时,解得,1 0 + 减 极小值 增 当时,所以若只有一个零点,必须有 即,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和 【例1-3】(2015-2016朝阳期末理18)已知函数,其中. (Ⅰ)若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 围; (Ⅱ)当时,(ⅰ)证明:; (ⅱ)试判断方程是否有实数解,并说明理由. 【答案】函数定义域,. (Ⅰ)因为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所以在上恒成立,即,在上恒成立,则 (Ⅱ)当时,,. 不等式放缩:,由于(从右侧趋近0)时,;时,所以有两个零点.(2)当时,时,为增函数;时,为减函数; 时,为增函数.所以在处取极大值,在处取极小值..当时,,即在时,.而在时为增函数,且时,所以此时有一个零点.且时,所以此时有一个零点.(10) 当时,在上恒成立,所以为增函数.,且(从右侧趋近0)时,; 时,.所以有一个零点.综上所述,或时有一个零点;时,无零点; 有两个零点.【例4-2】(2014-2015年海淀一模理18)已知函数.(Ⅱ)若(其中),求的取值范围,并说明.解:(Ⅱ)由(Ⅰ)知: 当时,函数在区间内是减函数,所以,函数至多存在一个零点,不符合题意.当时,因为 在内是减函数,在内是增函数,所以 要使,必须,即.所以 .当时,.令,则.当时,所以,在上是增函数.所以 当时,.所以 .所以 在内存在一个零点,不妨记为,在内存在一个零点,不妨记为.因为 在内是减函数,在内是增函数,所以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是.因为,所以 .特值探究 令.则.不等式放缩: 因为,且由(Ⅰ)得,在内是减函数,所以 存在唯一的,使得.当时,.所以 曲线存在以为切点,斜率为6的切线.由得:.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例4-3】(2014-2015海淀二模理18) 已知函数.(Ⅱ)求证:曲线存在斜率为6的切线 解:因为,且由(Ⅰ)得,在内是减函数,所以 存在唯一的,使得.当时,.所以 曲线存在以为切点,斜率为6的切线.导数专题八、避免分类讨论的参变分离和变换主元 【知识结构】 【知识点】 用分类讨论与整合思想解题,在数学解题中占据重要地位,用分类思想解题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但是,有时在分类讨论时,会造成解题过程的繁琐,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分类讨论题目时,注意解法上的优化,对有一些题目,可以采用其它解法,使分类讨论得以避免和简化.【考点分类】 考点一、分离参数(参变分离),避免分类讨论; 【例1-1】(2015-2016石景山期末文20)已知函数,.(Ⅰ)若在处取得极小值,求的值; (Ⅱ)若在区间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Ⅲ)在(Ⅱ)的条件下,函数有三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 由在处取得极大值,得,所以(经检验适合题意) (Ⅱ),因为在区间为增函数,所以在区间恒成立,所以恒成立,即恒成立,由于,得.所以的取值范围是.(Ⅲ),故,得或 当时,在上是增函数,显然不合题意.当时,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0 + ↗ 极大值 ↘ 极小值 ↗ 要使有三个零点,故需,即,解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例1-2】(2015-2016丰台一模文19)已知函数 (1)求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方程; (2)若函数在定义域内是单调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3)当时,(1)中的直线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由已知得,切点坐标为,,所以切线方程为 (2)由已知得,函数的定义域为,又因为函数在定义域中是单调函数,所以有恒成立或者恒成立 1、当恒成立时,即恒成立,恒成立,即大于的最大值 令,有 所以在定义域中单调递减,无最大值,所以不存在满足条件。 2、当恒成立时,即恒成立,恒成立,即小于的最小值 由上种情况可知,单调递减,但恒有,因此的取值范围为 (3)当时,(1)中的直线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即只有一个根,令,有只有一个零点,1、当时,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在取得最小值2,大于0 因此恒大于0,所以舍去 2、当时,解得,1 0 + 0 减 极小值 增 极大值 减 易知,而当时,所以在只存在一个零点。 3、当时,解得,1 0 + 减 极小值 增 当时,所以若只有一个零点,必须有 即,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和 【例1-3】(2015-2016朝阳期末理18)已知函数,其中. (Ⅰ)若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 围; (Ⅱ)当时,(ⅰ)证明:; (ⅱ)试判断方程是否有实数解,并说明理由. 【答案】函数定义域,. 不等式放缩:,由于(从右侧趋近0)时,;时,所以有两个零点.(2)当时,时,为增函数;时,为减函数; 时,为增函数.所以在处取极大值,在处取极小值..当时,,即在时,.而在时为增函数,且时,所以此时有一个零点.且时,所以此时有一个零点.(11) 当时,在上恒成立,所以为增函数.,且(从右侧趋近0)时,; 时,.所以有一个零点.综上所述,或时有一个零点;时,无零点; 有两个零点.【例4-2】(2014-2015年海淀一模理18)已知函数.(Ⅱ)若(其中),求的取值范围,并说明.解:(Ⅱ)由(Ⅰ)知: 当时,函数在区间内是减函数,所以,函数至多存在一个零点,不符合题意.当时,因为 在内是减函数,在内是增函数,所以 要使,必须,即.所以 .当时,.令,则.当时,所以,在上是增函数.所以 当时,.所以 .所以 在内存在一个零点,不妨记为,在内存在一个零点,不妨记为.因为 在内是减函数,在内是增函数,所以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是.因为,所以 .特值探究 令.则.不等式放缩: 因为,且由(Ⅰ)得,在内是减函数,所以 存在唯一的,使得.当时,.所以 曲线存在以为切点,斜率为6的切线.由得:.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例4-3】(2014-2015海淀二模理18) 已知函数.(Ⅱ)求证:曲线存在斜率为6的切线 解:因为,且由(Ⅰ)得,在内是减函数,所以 存在唯一的,使得.当时,.所以 曲线存在以为切点,斜率为6的切线.导数专题八、避免分类讨论的参变分离和变换主元 【知识结构】 【知识点】 用分类讨论与整合思想解题,在数学解题中占据重要地位,用分类思想解题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但是,有时在分类讨论时,会造成解题过程的繁琐,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分类讨论题目时,注意解法上的优化,对有一些题目,可以采用其它解法,使分类讨论得以避免和简化.【考点分类】 考点一、分离参数(参变分离),避免分类讨论; 【例1-1】(2015-2016石景山期末文20)已知函数,.(Ⅰ)若在处取得极小值,求的值; (Ⅱ)若在区间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Ⅲ)在(Ⅱ)的条件下,函数有三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 由在处取得极大值,得,所以(经检验适合题意) (Ⅱ),因为在区间为增函数,所以在区间恒成立,所以恒成立,即恒成立,由于,得.所以的取值范围是.(Ⅲ),故,得或 当时,在上是增函数,显然不合题意.当时,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0 + ↗ 极大值 ↘ 极小值 ↗ 要使有三个零点,故需,即,解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例1-2】(2015-2016丰台一模文19)已知函数 (1)求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方程; (2)若函数在定义域内是单调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3)当时,(1)中的直线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由已知得,切点坐标为,,所以切线方程为 (2)由已知得,函数的定义域为,又因为函数在定义域中是单调函数,所以有恒成立或者恒成立 1、当恒成立时,即恒成立,恒成立,即大于的最大值 令,有 所以在定义域中单调递减,无最大值,所以不存在满足条件。 2、当恒成立时,即恒成立,恒成立,即小于的最小值 由上种情况可知,单调递减,但恒有,因此的取值范围为 (3)当时,(1)中的直线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即只有一个根,令,有只有一个零点,1、当时,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在取得最小值2,大于0 因此恒大于0,所以舍去 2、当时,解得,1 0 + 0 减 极小值 增 极大值 减 易知,而当时,所以在只存在一个零点。 3、当时,解得,1 0 + 减 极小值 增 当时,所以若只有一个零点,必须有 即,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和 【例1-3】(2015-2016朝阳期末理18)已知函数,其中. (Ⅰ)若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 围; (Ⅱ)当时,(ⅰ)证明:; (ⅱ)试判断方程是否有实数解,并说明理由. 【答案】函数定义域,. (Ⅰ)因为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所以在上恒成立,即,在上恒成立,则 (Ⅱ)当时,,. (Ⅰ)因为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所以在上恒成立,即,在上恒成立,则 (Ⅱ)当时,,. 高中数学说课稿:《三角函数》说课稿范文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说明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中学数学对函数的研究大致分成了三个阶段。 三角函数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基本初等函数。4.8节是第二章《函数》学习的延伸,也是第四章《三角函数》的核心内容,是在前面已经学习过正、余弦函数的图象、三角函数的有关概念和公式基础上进行的,其知识和方法将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是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良好素材。数形结合是数学研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和解题方法。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诗句:......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可以说精辟地道出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性。 本节通过对数形结合的进一步认识,可以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另外,三角函数的曲线性质也体现了数学的对称之美、和谐之美。 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的知识作用和思想地位是相当重要的。 (二)课时安排 4.8节教材安排为4课时,我计划用5课时 (三)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考虑了以下几点: (1)高一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而形象思维在学习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本节要紧紧抓住数形结合方法进行探索; (2)本班学生对数学科特别是函数内容的学习有畏难情绪,所以在内容上要降低深难度。 (3)学会方法比获得知识更重要,本节课着眼于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与方法,巩固应用主要放在后面的三节课进行。 由此,我确定了以下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结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师生共同探索发现正(余)弦函数的性质,让学生学会正确表述正、余函数的单调性和对称性,理解体会周期函数性质的研究过程和数形结合的研究方法; (2)能力层面:通过在教师引导下探索新知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自学能力,为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情感层面:通过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数学)问题从抽象到形象的转化过程,体会数学之美,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2.重、难点 由以上教学目标可知,本节重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正、余函数的性质,在探索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难点是:函数周期定义、正弦函数的单调区间和对称性的理解。 为什么这样确定呢? 因为周期概念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理解上易错;单调区间从图上容易看出,但用一个区间形式表示出来,学生感到困难。 如何克服难点呢? 其一,抓住周期函数定义中的关键字眼,举反例说明; 其二,利用函数的周期性规律,抓住“横向距离”和“k∈Z"的含义,充分结合图象来理解单调性和对称性 二、教法分析 (一)教法说明 教法的确定基于如下考虑: (1)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只有内化的东西才能充分外显,只有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他才能灵活应用,所以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 (2)本节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探索、理解正、余弦函数的性质。教师始终要注意的是引导学生探索,而不是自己探索、学生观看,所以教师要引导,而且只能引导不能代办,否则不但没有教给学习方法,而且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和倦怠。 (3)本节内容属于本源性知识,一般采用观察、实验、归纳、总结为主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所以,根据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原则,我采取以问题为解决为中心、启发为主的教学方法,形成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共同探讨的课堂结构形式,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教学手段说明: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我采取了以下三个教学手段: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整个课堂以问题为线索,带着问题探索新知,因为没有问题就没有发现。 (2)为便于课堂操作和知识条理化,事先制作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性质表,让学生当堂完成表格的填写; (3)为节省课堂时间,制作幻灯片演示正、余弦函数图象和性质,也可以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和连贯。 三、学法和能力培养 我发现,许多学生的学习方法是:直接记住函数性质,在解题中套用结论,对结论的来源不理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应用中不能变通和迁移。 本节的学习方法对后续内容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为了培养学法,充分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要转换角色,站在初学者的位置上,和学生共同探索新知,共同体验数形结合的研究方法,体验周期函数的研究思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发现和总结学习方法,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伙伴。 教师要做到: 授之以渔,与之合作而渔,使学生享受渔之乐趣。因此 1.本节要教给学生看图象、找规律、思考提问、交流协作、探索归纳的学习方法。 2.通过本课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交流、合作、类比、归纳的学习能力及数形结合(看图说话)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程序 指导思想是:两条线索、三大特点、四个环节 (一)导入 引出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强调其含义和重要性,告诉学生,本节课将利用数形结合方法来研究,会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 采用这样的引入方法,目的是打消学生对函数学习的畏难情绪,引起学生注意,也激起学生好奇和兴趣。 (二)新知探索 主要环节,分为两个部分 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部分————师生共同研究得出正弦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值域 2.周期性 3.单调性(重难点内容) 为了突出重点、克服难点,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 (1)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函数性质,充分体现数形结合的重要作用; (2)以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反馈课堂信息,使问题成为探索新知的线索和动力,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的积极性将被调动起来。 (3)单调区间的探索过程是: 先在靠近原点的一个单调周期内找出正弦函数的一个增区间,由此表示出所有的增区间,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知识认识过程。 ** 教师结合图象帮助学生理解并强调 “距离”(“长度”)是周期的多少倍 为什么要这样强调呢? 因为这是对知识的一种意义建构,有助于以后理解记忆正弦型函数的相关性质。 4.对称性 设计意图: (1)因为奇偶性是特殊的对称性,掌握了对称性,容易得出奇偶性,所以着重讲清对称性。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知识再现过程。 (2)从正弦函数的对称性看到了数学的对称之美、和谐之美,体现了数学的审美功能。 5.最值点和零值点 有了对称性的理解,容易得出此性质。 第二部分————学习任务转移给学生 设计意图: (1)通过把学习任务转移给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成就动机,利于学生作自我评价;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促进生生交流,利于教师作反馈评价; (3)通过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使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这也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 (三)巩固练习 补充和选作题体现了课堂要求的差异性。 (四)结课 五、板书说明 既要体现原则性又要考虑灵活性 1.板书要基本体现整堂课的内容与方法,体现课堂进程,能简明扼要反映知识结构及其相互联系;能指导教师的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同时不完全按课本上的呈现方式来编排板书。即体现系统性、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启发性、创造性的原则;(原则性) 2.使用幻灯片辅助板书,节省课堂时间,使课堂进程更加连贯。(灵活性) 六、效果及评价说明 (一)知识诊断(二)评价说明 1.针对本班学生情况对课本进行了适当改编、细化,有利于难点克服和学生主体性的调动。 2.根据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作出适时调整、补充(反馈评价);根据学生课后作业、提问等情况,反复修改并指导下节课的设计(反复评价)。 3.本节课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知识的建构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思想与情感的设计理念,积极地探索和实践我校的科研课题——努力推进课堂教学结构改革。 通过这样的探索过程,相信学生能从中有所体会,对后续内容的学习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会有一定的帮助。希望很久以后留在学生记忆中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方法与思想,是学习的习惯和热情,这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结果 高中数学说课稿15篇 高中数学说课稿1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08数学本科(2)班的xx,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下面我先对教材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是选自高中新课标A版教材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集合的一些相关概念,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集合是一个基础性概念,是数学以至所有科学的基础,应用广泛. 集合是高考的对象,在高考中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在高考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本节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集合的含义,集合的元素的特征,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了解常用的数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应用自然语言与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与学生一道归纳出集合的含义. 掌握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得学生感受数学的简洁美与和谐统一美. 培养学生正确的、高尚的、唯物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确定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集合的含义,集合的表示方法. 难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认知能力,我认为教学难点是集合的表示方法. 关键:学好本节课的关键是理解集合的含义,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四、教学方法 1.学情分析 (1)生理特点:高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走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 (2)心理特点:高中学生虽有好奇,好表现的因素,更有知道原理、明白方法的理性愿望,希望平等交流研讨,厌烦空洞的说教. (3)认知障碍:有的学生遗忘了学过的知识,有的学生想象能力与归纳能力较差. 2.教法学法 根据上面的分析,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认知障碍,按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采用学生广泛参与,师生共同探讨的启发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用描述性语言,不要具体化!) 根据以上分析,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作如下安排: 1.引入课题 先引导学生回顾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再提出问题: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 2.新课讲解 (1)分析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的解集,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2)根据上面的分析与讨论,以及归纳出的共同特征,讲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一些常见的数集. (3)为了化解教学难点,我将结合具体的例子,讲解列举法与描述法. (4)为了加强学生对集合的含义的理解,我将与学生一起归纳出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5)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将讲解三个不同题型、不同难度的例题. 3.课堂练习 为了使得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与通项公式,提高解题技能,我将在课堂上布置3道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练习题. 4.归纳小结 完成以上的教学内容后,我将组织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强调重点. 5.布置作业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将布置3道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作业题. 六、板书设计 结合中学黑板的特点,我将如下板书本节教学内容: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实例 1. 2. 3. 集合的含义 常见数集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集合的表示方法 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例1 例2 例3 练习作业 各位老师,以上只是我的一种预设方案,但课堂千变万化,我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随机发挥.本说课一定存在诸多不足,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数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第1小节《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说课稿. 一 、教学内容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理论是近代数学的基石,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通过学习、使用集合语言,有利于学生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高中课程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学生将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本章集合的初步知识是学生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出发点。本小节内容是在学习了集合的概念以及集合的表示方法、元素与集合的从属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下一节学习集合之间的运算的基础,因此本小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视过程的教学,因此我选择了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方式。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层层深入,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帮助学生的逐步提升数学思维。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第3节数学课,也是学生正式学习集合语言的第3节课。由于一切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新的,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来说比较浓厚,有利于学习活动的展开。而集合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在初中就已经使用数轴求简单不等式(组)的解,用图示法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陌生的是使用集合的语言来描述集合之间的关系。而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的本质,对于学生是一个挑战。 根据上面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和相等的含义; (2)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复习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对照实数的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联系元素与集合之间的从属关系,探究集合之间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2)初步经历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的过程,体会集合语言,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集合的包含、相等关系的含义,感受集合语言在描述客观现实和数学问题中的意义; (2)探索利用直观图示(Venn图)理解抽象概念,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1)帮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地认识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 (2)如何确定集合之间的关系; 难点:集合关系与其特征性质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新课的引入——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的教学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那我们来思考一下,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我想,当学生感兴趣时;当学生智力遭遇到挑战时;当学生能自主地参与探索和创新时;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当学生得到鼓励与信任时,他们学得最好。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保持积极的兴奋状态。而集合的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虽然比较容易理解,但是由于概念多,符号多,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如何让学生长时间兴趣盎然地投入到集合关系的学习中呢?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层层设问,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挑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入的环节,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情境1:元素与集合有“属于”、“不属于”的关系;数与数之间有“相等”、“不相等”的关系;那么集合与集合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问题的抛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儿,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迫切寻求答案的愿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这一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板书课题) 2.概念的形成——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 问题情境1的探究: 具体实例1: (1)A={1,2,3}; B={1,2,3,4,5}; (2)A={菱形}, B={平行四边形} (3)A={x| x>2}, B={x| x>1}; 此环节设置了三个具体实例,包含了有限集、无限集、数集(包括不等式)、图形的集合。第一个例子为有限集数集,最为简单直观,对学生初步认识子集,理解子集的概念很有帮助;第二个例子是图形集合且是无限集,需要通过探究图形的性质之间的关系找出集合间的关系;第三个例子是无限数集,基于学生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启发学生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来研究集合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Venn图。对第一个例子,借助多媒体演示动画,帮助学生体会“任意”性。使学生在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的基础上建构子集的概念,并且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注重让学生说,借此来学习运用集合语言进行交流,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结果我都给予积极的评价。 3、概念的剖析 (1)A中的元素x与集合B的关系决定了集合A与集合B之间的关系, (2)符号的表示,Venn图的引入及其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方法。 这里引入了许多新的符号,对初学者来说容易混淆,是一个易错点,因此我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填空小练习: 0 {0}, {正方形} {矩形},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梯形} {平行四边形},{x|-1 并引导学生类比数与数之间的“≤”“≥”符号来记忆“?”“?”符号。 4、概念的深化——集合的相等与真子集 问题情境2: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那么对于任意的x?A,有x?B;那么对于集合B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它与集合A之间又可能是什么关系呢? 高中数学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1、从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从学生认知角度看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3、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此片面、不严谨。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灵活运用。 公式推导所使用的“错位相减法”是高中数学数列求和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所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 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渗透事物之间等价转化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过程分析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设计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古印度,有个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64个方格上,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64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情境目的是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故事内容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与重点。 此时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动手算了起来,他们想到用计算器依次算出各项的值,然后再求和。这时我对他们的这种思路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做所谓的“无用功”,急急忙忙地抛出“错位相减法”,这样做有悖学生的认知规律:求和就想到相加,这是合乎逻辑顺理成章的事,教师为什么不相加而马上相减呢?在整个教学关键处学生难以转过弯来,因而在教学中应舍得花时间营造知识形成过程的氛围,突破学生学习的障碍。同时,形成繁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学生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2、师生互动,探究问题 在肯定他们的思路后,我接着问:1,2,22,.....,263是什么数列?有何特征?应归结为什么数学问题呢? 探讨1:,记为(1)式,注意观察每一项的特征,有何联系?(学生会发现,后一项都是前一项的2倍) 探讨2:如果我们把每一项都乘以2,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1)式两边同乘以2则有,记为(2)式。比较(1)(2)两式,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比较,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关键是变“加”为“减”,在教师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在学生看来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教学中应着力在这儿做文章,从而抓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 经过比较、研究,学生发现:(1)、(2)两式有许多相同的项,把两式相减,相同的项就消去了,得到:。老师指出:这就是错位相减法,并要求学生纵观全过程,反思:为什么(1)式两边要同乘以2呢? 设计意图:经过繁难的计算之苦后,突然发现上述解法,不禁惊呼:真是太简洁了!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3、类比联想,解决问题 这时我再顺势引导学生将结论一般化, 这里,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喊一名学生上黑板,然后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步步深入,让学生自己探究公式,从而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和成就感。 对不对?这里的q能不能等于1?等比数列中的公比能不能为1?q=1时是什么数列?此时sn=?(这里引导学生对q进行分类讨论,得出公式,同时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打下基础。) 再次追问: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qn—1,如何把sn用a1、an、q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的另一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反问精讲,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使学生由简单地模仿和接受,变为对知识的主动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类比和综合的能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尽管时间有时比较少,甚至仅仅几句话,然而却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4、讨论交流,延伸拓展 在此基础上,我提出:探究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还有其它方法吗?我们知道, 那么我们能否利用这个关系而求出sn呢?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又有,能否联想到等比定理从而求出sn呢? 设计意图:以疑导思,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营造一个让学生主动观察、思考、讨论的氛围、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化归到,这其实就是关于的一个递推式,递推数列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是研究性学习和课外拓展的极佳资源,它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促进作用、 5、变式训练,深化认识 首先,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题,再请学生上台来幻灯演示他们的解答,其它同学进行评价,然后师生共同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采用变式教学设计题组,深化学生对公式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直接套用公式、变式运用公式、研究公式特点这三个层次的问题解决,促进学生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通过以上形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6、例题讲解,形成技能 设计意图:解题时,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适时给予点拨,该题有意培养学生对含有参数的问题进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7、总结归纳,加深理解 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引导学生回顾公式、推导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回答,然后老师再从知识点及数学思想方法两方面总结。 设计意图:以此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8、故事结束,首尾呼应 最后我们回到故事中的问题,我们可以计算出国王奖赏的小麦约为1、84×1019粒,大约7000亿吨,用这么多小麦能从地球到太阳铺设一条宽10米、厚8米的大道,大约是全世界一年粮食产量的459倍,显然国王兑现不了他的承诺。 设计意图:把引入课题时的悬念给予释疑,有助于学生克服疲倦、继续积极思维。 9、课后作业,分层练习 必做:P129练习1、2、3、4 选作: (2)“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这首中国古诗的答案是多少? 设计意图:出选作题的目的是注意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四、教法分析 对公式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与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公式的推导方法,理解公式的成立条件,充分体现公式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我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把整个课堂分为呈现问题、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四个阶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反映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思维活动得以充分展开,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评价分析 本节课通过三种推导方法的研究,使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掌握了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错位相减:变加为减,等价转化;递推思想:纵横联系,揭示本质;等比定理:回归定义,自然朴实。学生从中深刻地领会到推导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锐性、广阔性、批判性。同时通过精讲一题,发散一串的变式教学,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形成了技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也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思维品质。 高中数学说课稿3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圆锥曲线的定义反映了圆锥曲线的本质属性,它是无数次实践后的高度抽象.恰当地利用定义解题,许多时候能以简驭繁.因此,在学习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后,再一次强调定义,学会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来熟练的解题”。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强,思维活跃,但计算能力较差,推理能力较弱,使用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略显不足。 三、设计思想 由于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如果离开感性认识,容易使学生陷入困境,降低学习热情.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现、获取新知,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能灵活应用定义解决问题;熟练掌握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焦距、离心率、准线方程、渐近线、焦半径等概念和求法;能结合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求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2.通过对练习,强化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引申,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学习解题的一般方法。 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 2.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最值” 3.“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教学难点: 巧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 六、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思路】 (一)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一上课,我就直截了当地给出—— 例题1:(1) 已知A(-2,0), B(2,0)动点M满足|MA|+|MB|=2,则点M的轨迹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线段 (D)不存在 (2)已知动点 M(x,y)满足(x1)2(y2)2|3x4y|,则点M的轨迹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抛物线 (D)两条相交直线 【设计意图】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熟悉不同概念的不同定义方式,是学习和研究数学的一个必备条件,而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们对圆锥曲线的定义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是否能真正掌握它们的本质,是我本节课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为了加深学生对圆锥曲线定义理解,我以圆锥曲线的定义的运用为主线,精心准备了两道练习题。 【学情预设】 估计多数学生能够很快回答出正确答案,但是部分学生对于圆锥曲线的定义可能并未真正理解,因此,在学生们回答后,我将要求学生接着说出:若想答案是其他选项的话,条件要怎么改?这对于已学完圆锥曲线这部分知识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问题(2)就可能让学生们费一番周折—— 如果有学生提出:可以利用变形来解决问题,那么我就可以循着他的思路,先对原等式做变形:(x1)2(y2)2 5这样,很快就能得出正确结果。如若不然,我将启发他们从等式两端的式子|3x4y|5 入手,考虑通过适当的变形,转化为学生们熟知的两个距离公式。 在对学生们的解答做出判断后,我将把问题引申为:该双曲线的中心坐标是 ,实轴长为 ,焦距为 。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二)理解定义、解决问题 例2 (1)已知动圆A过定圆B:x2y26x70的圆心,且与定圆C:xy6x910 相内切,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2)在(1)的条件下,给定点P(-2,2), 求|PA| 七、教学反思 1.本课将借助于“XXX”,将使全体学生参与活动成为可能,使原来令人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数学理论变得形象,生动且通俗易懂,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节省了板演的时间,从而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自悟、自练、自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充分显示出“多媒体课件”与探究合作式教学理念的有机结合的教学优势。 2.利用两个例题及其引申,通过一题多变,层层深入的探索,以及对猜测结果的检测研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学会一个问题的求解到掌握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把握这类问题的解法;将学生容易混淆的两类求“最值问题”并为一道题,方便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虽然从表面上看,我这一堂课的教学容量不大,但事实上,学生们的思维运动量并不会小。 总之,如何更好地选择符合学生具体情况,满足教学目标的例题与练习、灵活把握课堂教学节奏仍是我今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而要能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己首先必须更新观念——在教学中适度使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有参与教学实践的机会,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激发起求知的欲望,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于不知不觉中改善了他们的思维品质,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说课稿4 新课标指出,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要能提高学生的“四基、四能”,根据这一课程目标,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三章。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古典概型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等可能事件的概念从有限向无限的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实验结果的随机性与规律性,并体会到对事物的看法不应该持绝对化的观点。 二、说学情 高中生智力发育已趋于成熟,对于未知事物有着很强的探究欲望,且此前古典概型的学习为本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基本事件有无数多个的发现以及此种情况下概率该如何计算,学生并不容易想到。因此我会从具体的生活、实践问题入手,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在观察、思考中抽象、概括本节课的要点。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以上分析,我制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掌握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简单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在通过几何概型特点概括出几何概型概率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概率计算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贴近生活的素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用科学的态度、辩证的思想去观察、分析、研究客观世界。 四、说教学重难点 同时,本节课教学重点为:几何概型的意义及概率计算公式。教学难点为:几何概型概率计算公式的推导。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本节课我将采用讲授法、自主探究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首先我会带领学生复习确定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两种方法,一是通过频率估算概率,二是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来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但古典概型是基于试验的所有结果是有限个,当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有无穷多个时,无法利用之前的方法进行计算,进而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利用复习导入,一来可以巩固之前所学,二来将等可能事件从有限拓展到无限,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体现出学习本节课的必要性。 (二)讲解新知 接下来是新知讲解。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几何概型的基本特点,我会举例: (1)一个人到单位的时间可能是8:00~9:00之间任一时刻。 (2)往一方格中投一个石子。并请学生说说此人到达单位的时间点以及石子落在方格的哪个位置,会不会在某一时间点到达或落在某一位置的概率比较大。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能够发现,此时基本事件有无数多个,且基本事件发生是等可能的。 仅仅知道特点还是不够的,还要知道相应概率的求法。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知,我会出示具体问题:如图,甲、乙两人玩转盘游戏,规定当指针指向B区域时,甲获胜,否则乙获胜。请学生思考在两种情况下甲获胜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高中数学说课稿5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函数的单调性》,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五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二章第3节。函数是高中数学的课程,它是描述事物运动变化的模型,而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一大特征,它为我们之后的学习奠定重要基础。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生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通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已经对函数的增减性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在高中阶段,用符号语言刻画图形语言,用定量分析解释定性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为后续函数的学习作准备,也为利用倒数研究单调性的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标教学理念,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知识与技能(1)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单调函数的意义; (2)会判断和证明简单函数的单调性。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从概念出发,进一步研究性质的意识及能力; (2)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合适的例子引发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欲望,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通过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 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判断和证明简单函数的单调性。 难点: 1、函数单调性概念的认知 (1)自然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化; (2)常量到变量的转化。 2、应用定义证明单调性的代数推理论证。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和讨论法。学生可以在多媒体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启发式教学和讨论法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2、学法分析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学习,为终生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方法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及特征。 五、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课的三维目标,并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我的教学。 (一)知识导入 温故而知新,我将先从之前学习的知识引入,给出一些函数,比如y=x、y=-x、y=|x|,让学生作出这些函数的图像,然后让学生讨论这些函数图像是上升的还是下降的,由此引入到我的新课。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检查学生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图像的情况,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从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构建新概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讲授新课 1.问题:分别做出函数y=x2,y=x+2的图像,指出上面的函数图象在哪个区间是上升的,在哪个区间是下降的? 通过学生熟悉的图像,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图像上A点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能用自然语言描述出,随着x增大时图像变化规律。让学生大胆的去说,老师逐步修正、完善学生的说法,最后给出正确答案。 2、观察函数y=x2随自变量x变化的情况,设置启发式问题: (1)在y轴的右侧部分图象具有什么特点? (2)如果在y轴右侧部分取两个点(x1,y1),(x2,y2),当x1< p=“”> (3)如何用数学符号语言来描述这个规律? 教师补充:这时我们就说函数y=x2在(0,+∞)上是增函数。 (4)反过来,如果y=f(x)在(0,+∞)上是增函数,我们能不能得到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变化规律呢? 类似地分析图象在y轴的左侧部分。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领会函数单调性。师生共同总结出单调增函数的定义,并解读定义中的关键词,如:区间内,任意,当x1< p=“”> 仿照单调增函数定义,由学生说出单调减函数的定义。 教师总结归纳单调性和单调区间的定义。注意强调: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在定义域某个区间上的局部性质,也就是说,一个函数在不同的区间上可以有不同的单调性。 (我将给出函数y=x2,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函数图像的特点,让他们描述函数图像的增减性,慢慢得到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对图像的感性认识转化为了数学关系,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练习1:说出函数f(x)=的单调区间,并指明在该区间上的单调性。x 练习2:练习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1),则函数是R上的增函数。 ②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1),则函数是R上不是减函数。 1③已知函数y=,因为f(-1)< p=“”> 1我将给出一些具体的函数,如y=,f(x)=3x+2让学生说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并指明在该区间x 上的单调性。通过这种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对知识的掌握。 (四)归纳总结 我先让学生进行小结,函数单调性定义,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图像、定义),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既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为下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 必做题:习题2-3A组第2,4,5题。 选做题:习题2-3B组第2题。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可以获得不同的发展,因此要设计不同程度要求的习题。 高中数学说课稿6 一、本节内容的地位与重要性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是《高中数学》一节独特内容。这一节课与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接受、理解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还为日后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的教学做好准备,起到奠基的重要作用。 二、关于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两个基本原理的地位和作用,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正确理解两个基本原理的概念; (2)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两个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树立“由个别到一般,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事物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观点。 三、关于教学重点、难点的选择和处理 中学数学课程中引进的关于排列、组合的计算公式都是以两个计数原理为基础的,而一些较复杂的排列、组合应用题的求解,更是离不开两个基本原理,所以正确理解两个基本原理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本章的重点内容。 正确使用两个基本原理的前提是要学生清楚两个基本原理使用的条件。而原理中提到的分步和分类,学生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深刻的,面对复杂的事物和现象学生对分类和分步的选择容易产生错误的认识,所以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的准确应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必需使学生认清两个基本原理的实质就是完成一件事需要分类还是分步,才能使学生接受概念并对如何运用这两个基本原理有正确清楚的认识。教学中两个基本问题的引用及引伸,就是为突破难点做准备。 四、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并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 启发引导式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体现了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巩固性、可接受性、教学与发展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等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点拨的方法,启发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动手操作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进而完成知识的内化,使书本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 电脑多媒体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使教学目标更完美地体现。另外,电脑软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将教师的思路和策略以软件的形式来体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五、关于学法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课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思考、自我发现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教学中,教师创设疑问,学生想办法解决疑问,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类比推理,在积极的双边活动中,学生找到了解决疑难的方法。整个过程贯穿“设疑”——“思索”——“发现”——“解惑”四个环节,学生随时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意注意,思想上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又从否定到肯定的辨证思维过程,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培养了学习能力。 六、关于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课题导入 这是本章的第一节课,是起始课,讲起始课时,把这一学科的内容作一个大概的介绍,能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下面的学习打下思想基础。所以,首先阅读引言,明确任务,激发兴趣。由学生感兴趣的乒乓球比赛提出问题,引出学习本节的必要性,明确研究计数方法是本章内容的独特性,从应用的广泛看学习本章内容的重要性。同时板书课题(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这样做,能使学生明白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其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做好思维上的准备。 (二)新课讲授 通过幻灯片给出问题,配图分析,讲清坐火车与坐汽车两类方法均可,每类中任一种办法都可以独立地把从甲地到乙地这件事办好。 紧跟着给出: 引申1:若甲地到乙地一天中还有4班轮船可乘,那么一天中,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一点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引伸2:若完成一件事,有 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 种不同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 类办法中有 种不同方法,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均可完成这件事,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多少种不同方法? 这个问题的两个引申由渐入深、循序渐进为学生接受分类计数原理做好了准备。 板书分类计数原理内容: 完成一件事,有 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 种不同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 类办法中有 种不同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种不同的方法。(也称加法原理) 此时,趁学生对于原理有了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引导学生分析分类计数原理内容,启发总结得下面三点注意:(出示幻灯片) (1)各分类之间相互独立,都能完成这件事; (2)根据问题的特点在确定的分类标准下进行分类; (3)完成这件事的任何一种方法必属于某一类,并且分别属于不同两类的两种方法都是不同的方法。 这样做加深学生对分类计数原理的正确理解,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接下来给出问题2:(出示幻灯片) 由A村去B村的道路有3条,由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条(见图9-1),从A村经B村去C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提出问题:问题1与问题2同是研究从甲地到乙地的不同走法,请找出这两个问题的不之处?学生会发现问题1中采用乘火车或乘汽车都可以从甲地到乙地,而问题2中必須经过先乘火车后乘汽车两个步骤才能完成从甲地到乙地这件事。 问题2的讲授采用给出问题,配图分析,组织讨论,强调分步。用多媒体配不同的颜色闪现出六种不同的走法,让学生列式求出不同走法数,并列举所有走法。 归纳得出:分步计数原理(板书原理内容) 分步计数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m1×m2×…×mn 种不同的方法。 同样趁学生对定理有一定的认识,引导学生分析分步计数原理内容,启发总结得下面三点注意:(出示幻灯片) (1) 各步骤相互依存,只有各个步骤完成了,这件事才算完成; (2) 根据问题的特点在确定的分步标准下分步; (3) 分步时要注意满足完成一件事必须并且只需连续完成这N个步骤这件事才算完成。 (三)应用举例 教材例1:(书架取书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注意区分是分类还是分步。 例2:由数字0,1,2,3,4可以组成多少个三位整数(各位上的数字允许重复)?本题设置了4个问题: (1) 每一个三位数是由什么构成的?(三个整数字) (2) 023是一个三位数吗?(百位上不能是0) (3) 组成一个三位数需要怎么做?(分成三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确定百位上的数字;第二步确定十位上的数字;第三步确定个位上的数字) (4) 怎样表述? 教师巡视指导、并归纳 解:要组成一个三位数,需要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确定百位上的数字,从1~4这4个数字中任选一个数字,有4种选法;第二步确定十位上的数字,由于数字允许重复,共有5种选法;第三步确定个位上的数字,仍有5种选法。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到可以组成的三位整数的个数是N=4×5×5=100. 答:可以组成100个三位整数。 (教师的连续发问、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有所提高。 教师在第二个例题中给出板书示范,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两个基本原理实质的理解,周密的考虑,准确的表达、规范的书写,对于学生周密思考、准确表达、规范书写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以为学生后面应用两个基本原理解排列、组合综合题打下基础) (四)归纳小结 师:什么时候用分类计数原理、什么时候用分步计数原理呢? 生:分类时用分类计数原理,分步时用分步计数原理。 师:应用两个基本原理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分类时要求各类办法彼此之间相互排斥;分步时要求各步是相互独立的。 (五)课堂练习 P222:练习1~4.学生板演第4题 (对于题4,教师有必要对三个多项式乘积展开后各项的构成给以提示) (六)布置作业 P222:练习5,6,7. 补充题: 1.在所有的两位数中,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字的共有多少个? (提示:按十位上数字的大小可以分为9类,共有9+8+7+…+2+1=45个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字的两位数) 2.某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有m个不同的志愿可供选择,若只能按第一、二、三志愿依次填写3个不同的志愿,求该生填写志愿的方式的种数。 (提示:需要按三个志愿分成三步。共有m(m-1)(m-2)种填写方式) 3.在所有的三位数中,有且只有两个数字相同的三位数共有多少个? (提示:可以用下面方法来求解:(1)△△□,(2)△□△,(3)□△□,(1),(2),(3)类中每类都是9×9种,共有9×9+9×9+9×9=3×9×9=243个只有两个数字相同的三位数) 4.某小组有10人,每人至少会英语和日语中的一门,其中8人会英语,5人会日语,(1)从中任选一个会外语的人,有多少种选法?(2)从中选出会英语与会日语的各1人,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提示:由于8+5=13>10,所以10人中必有3人既会英语又会日语。(1)N=5+2+3;(2)N=5×2+5×3+2×3) 只要大家用心学习,认真复习,就有可能在高中的战场上考取自己理想的成绩。 高中数学说课稿7 说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公式的运用。 B、能力目标: (1)通过公式的探索、发现,在知识发生、发展以及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归纳、分析、综合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2)利用以退求进的思维策略,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观察、尝试、分析、类比的方法导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培养学生类比思维能力。 (3)通过对公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剖析,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情感目标:(数学文化价值) (1)公式的发现反映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从而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熏陶。 (2)通过公式的运用,树立学生“大众教学”的思想意识。 (3)通过生动具体的现实问题,令人着迷的数学史,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树立学生求真的勇气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说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 说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的灵活运用。 说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引导式。 教具: 现代教育多媒体技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上几节,我们已经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有关性质,今天要进一步研究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提起数列求和,我们自然会想到德国伟大的数学家高斯“神速求和”的故事,小高斯上小学四年级时,一次教师布置了一道数学习题:“把从1到100的自然数加起来,和是多少?”年仅10岁的小高斯略一思索就得到答案5050,这使教师非常吃惊,那么高斯是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巧妙地计算出来的呢?如果大家也懂得那样巧妙计算,那你们就是二十世纪末的新高斯。(教师观察学生的表情反映,然后将此问题缩小十倍)。我们来看这样一道一例题。 例1,计算:1+2+3+4+5+6+7+8+9+10。 这道题除了累加计算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有趣的解法呢?小组讨论后,让学生自行发言解答。 生1:因为1+10=2+9=3+8=4+7=5+6,所以可凑成5个11,得到55。 生2:可设S=1+2+3+4+5+6+7+8+9+10,根据加法交换律,又可写成 S=10+9+8+7+6+5+4+3+2+1。 上面两式相加得2S=11+10+。。。。。。+11=10×11=110 10个 所以我们得到S=55, 即1+2+3+4+5+6+7+8+9+10=55 师:高斯神速计算出1到100所有自然数的各的方法,和上述两位同学的方法相类似。 理由是:1+100=2+99=3+98=。。。。。。=50+51=101,有50个101,所以1+2+3+。。。。。。+100=50×101=5050。请同学们想一下,上面的方法用到等差数列的哪一个性质呢? 生3:数列{an}是等差数列,若m+n=p+q,则am+an=ap+aq。 二、教授新课(尝试推导) 师:如果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1,项数为n,第n项an,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如何来导出它的前n项和Sn计算公式呢?根据上面的例子同学们自己完成推导,并请一位学生板演。 生4:Sn=a1+a2+。。。。。。an—1+an也可写成 Sn=an+an—1+。。。。。。a2+a1 两式相加得2Sn=(a1+an)+(a2+an—1)+。。。。。。(an+a1) n个 =n(a1+an) 所以Sn=(I) 师:好!如果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项数为n,则an=a1+(n—1)d代入公式(1)得 Sn=na1+ d(II) 上面(I)、(II)两个式子称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公式(I)是基本的,我们可以发现,它可与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相类比,这里的上底是等差数列的首项a1,下底是第n项an,高是项数n。引导学生总结:这些公式中出现了几个量?(a1,d,n,an,Sn),它们由哪几个关系联系?[an=a1+(n—1)d,Sn==na1+ d];这些量中有几个可自由变化?(三个)从而了解到: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三个就可以求另外两个了。下面我们举例说明公式(I)和(II)的一些应用。 三、公式的应用(通过实例演练,形成技能)。 1、直接代公式(让学生迅速熟悉公式,即用基本量例2、计算: (1)1+2+3+。。。。。。+n (2)1+3+5+。。。。。。+(2n—1) (3)2+4+6+。。。。。。+2n (4)1—2+3—4+5—6+。。。。。。+(2n—1)—2n 请同学们先完成(1)—(3),并请一位同学回答。 生5:直接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I),得 (1)1+2+3+。。。。。。+n= (2)1+3+5+。。。。。。+(2n—1)= (3)2+4+6+。。。。。。+2n==n(n+1) 师:第(4)小题数列共有几项?是否为等差数列?能否直接运用Sn公式求解?若不能,那应如何解答?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发言解答。 生6:(4)中的数列共有2n项,不是等差数列,但把正项和负项分开,可看成两个等差数列,所以 原式=[1+3+5+。。。。。。+(2n—1)]—(2+4+6+。。。。。。+2n) =n2—n(n+1)=—n 生7:上题虽然不是等差数列,但有一个规律,两项结合都为—1,故可得另一解法: 原式=—1—1—。。。。。。—1=—n n个 师:很好!在解题时我们应仔细观察,寻找规律,往往会寻找到好的方法。注意在运用Sn公式时,要看清等差数列的项数,否则会引起错解。 例3、(1)数列{an}是公差d=—2的等差数列,如果a1+a2+a3=12,a8+a9+a10=75,求a1,d,S10。 生8:(1)由a1+a2+a3=12得3a1+3d=12,即a1+d=4 又∵d=—2,∴a1=6 ∴S12=12 a1+66×(—2)=—60 生9:(2)由a1+a2+a3=12,a1+d=4 a8+a9+a10=75,a1+8d=25 解得a1=1,d=3 ∴S10=10a1+=145 师:通过上面例题我们掌握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在Sn公式有5个变量。已知三个变量,可利用构造方程或方程组求另外两个变量(知三求二),请同学们根据例3自己编题,作为本节的课外练习题,以便下节课交流。 师:(继续引导学生,将第(2)小题改编) ①数列{an}等差数列,若a1+a2+a3=12,a8+a9+a10=75,且Sn=145,求a1,d,n ②若此题不求a1,d而只求S10时,是否一定非来求得a1,d不可呢?引导学生运用等差数列性质,用整体思想考虑求a1+a10的值。 2、用整体观点认识Sn公式。 例4,在等差数列{an}, (1)已知a2+a5+a12+a15=36,求S16;(2)已知a6=20,求S11。(教师启发学生解) 师:来看第(1)小题,写出的计算公式S16==8(a1+a6)与已知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生10: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有a1+a16=a2+a15=a5+a12=18,所以S16=8×18=144。 师:对!(简单小结)这个题目根据已知等式是不能直接求出a1,a16和d的,但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求a1与an的和,于是这个问题就得到解决。这是整体思想在解数学问题的体现。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的运用一一剖析,引导学生观察当d≠0时,Sn是n的二次函数,那么从二次(或一次)的函数的观点如何来认识Sn公式后,这留给同学们课外继续思考。 最后请大家课外思考Sn公式(1)的逆命题: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对于所有自然数n,都有Sn=。数列{an}是否为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 四、小结与作业。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来小结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生11:1、用倒序相加法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2、用所推导的两个公式解决有关例题,熟悉对Sn公式的运用。 生12:1、运用Sn公式要注意此等差数列的项数n的值。 2、具体用Sn公式时,要根据已知灵活选择公式(I)或(II),掌握知三求二的解题通法。 3、当已知条件不足以求此项a1和公差d时,要认真观察,灵活应用等差数列的有关性质,看能否用整体思想的方法求a1+an的值。 师:通过以上几例,说明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所学性质,要纠正那种不明理由盲目套用公式的学习方法。同时希望大家在学习中做一个有心人,去发现更多的性质,主动积极地去学习。 本节所渗透的数学方法;观察、尝试、分析、归纳、类比、特定系数等。 数学思想:类比思想、整体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等。 作业:P49:13、14、15、17 高中数学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幂函数》选自高一数学新教材必修1第2章第3节。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从教材的整体安排看,学习了解幂函数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获得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数的方法,为今后学习三角函数等其他函数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初中曾经研究过y=x,y=x2,y=x—1三种幂函数。这节内容,是对初中有关内容的进一步的概括、归纳与发展,是与幂有关知识的高度升华.本节内容之后, 将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科学的组织起来,体现充满在整个数学中的组织化,系统化的精神。让学生了解系统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这节课要特别让学生去体会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将该方法迁移到对其他函数的研究.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接触的函数,确立利用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研究一个函数的意识 ,已初步形成对数学问题的合作探究能力。 (2)虽然前面学生已经学会用描点画图的方法来绘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图像,但是对于幂函数的图像画法仍然缺乏感性认识。 (3)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比较明显。 二、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理解幂函数的概念,会画幂函数的图象。 ②让学生结合这几个幂函数的图象,理解幂函图象的变化情况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 ①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幂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概括抽象和识图能力。 ②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熟悉的例子让学生消除对幂函数的陌生感从而引出概念,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利用多媒体,了解幂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使学生认识到现代技术在数学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③培养学生从特殊归纳出一般的意识,培养学生利用图像研究函数奇偶性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对称美,让学生在画图与识图中获得学习的快乐。 (二)重点难点 根据我对本节课的内容的理解,我将重难点定为: 重点:从五个具体的幂函数中认识概念和性质 难点:从幂函数的图象中概括其性质。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努力去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引导发现比较法 因为有五个幂函数,所以可先通过学生动手画出函数的图象,观察它们的解析式和图象并从式的角度和形的角度发现异同,并进行比较,从而更深刻地领会幂函数概念以及五个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由于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具有形象生动易吸引学生注意的特点,故此,可用多媒体制作引入情境,将学生引到这节课的学习中来。再利用《几何画板》画出五个幂函数的图象,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数形结合环境,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幂函数概念以及在幂函数中指数的变化对函数图象形状和单调性的影响,并由此归纳幂函数的性质。 3、练习巩固讨论学习法 这样更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使学生既能够进行深入地独立思考又能与同学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五个幂函数领会得会更加深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氛氛围也变得更加浓厚。 (二)学法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对幂函数模型的特征进行归纳,动手探索幂函数的图像,观察发现其有关性质,再改变观察角度发现奇偶函数的特征。重在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和归纳的过程。 由于幂函数在第一象限的特征是学生不容易发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借助多媒体进行动态演化,以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新课标指出:“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从我们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问题的设计改变了传统目的明确的设计方式,给学生最大的思考空间,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问题1:下列问题中的函数各有什么共同特征?是否为指数函数? 由学生讨论,总结,即可得出:p=w,s=a2,v=a,a=s1/2,v=t—1 这时学生观察可能有些困难,老师提示可以用x表示自变量,用y表示函数值,上述函数式变成: 都是自变量的若干次幂的形式。都是形如 的函数。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幂函数 (一)课堂主要内容 (1)幂函数的概念 ①幂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 叫做幂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a是常数。 ②幂函数与指数函数之间的区别。 幂函数——底数是自变量,指数是常数; 指数函数——指数是自变量,底数是常数。 (2)几个常见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由同学们画出下列常见的幂函数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将发现的性质填入表格 根据上表的内容并结合图象,总结函数的共同性质。让学生交流,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组织学生总结出性质。 以上问题的设计意图:数形结合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包含以数助形,和以形助数的思想。通过问题设计让学生着手实际,借助行的生动来阐明幂函数的性质。 教师讲评:幂函数的性质. ①所有的幂函数在(0,+∞)上都有定义,并且图像都过点(1,1). ②如果a>0,则幂函数的图像通过原点,并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 ③如果a<0,则幂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x从右边趋向于原点时,图像在y轴右方无限地趋近y轴;当x趋向于+∞时,图像在x轴上方无限地趋近x轴. ④当a为奇数时,幂函数为奇函数;当a为偶数时,幂函数为偶函数。 以问题设计为主,通过问题,让学生由已经学过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描点作图得到五个幂函数的图像,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绘制幂函数的图像比绘制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像更为复杂,因为幂函数随着幂指数的轻微变化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因此,在描点作图之前,应引导学生对几个特殊的幂函数的性质先进行初步的探究,如分析函数的定义域,奇偶性等,在根据研究结果和描点作图画出图像,让学生观察所作图像特征,并由图象特征得到相应的函数性质,让学生充分体会系统的研究方法。同时学生对于归纳性质这一环节相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学生会有更大的困难。因此,教学中只须对他们的图像与基本性质进行认识,而不必在一般幂函数上作过多的引申和介绍。在教学中,采用从具体到一般,再从一般到具体的安排。 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从而实现对知识识的再次深化。 (3)当堂训练,巩固深化 例题和练习题的选取应结合学生认知探究,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能用知识加以运用。本节课选取主要选取了两道例题。 例1是课本上的例题:证明f(x)=x1/2在(0,+∞)上是增函数。这题先从“形”的角度判断函数的单调区间和单调性,再用到定义从“数”的角度对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推理论证,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专业素养。 例2是补充例题,主要培养学生根据体例构造出函数,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幂函数及其性质的理解。注意:由于学生对幂函数还不是很熟悉,所以在讲评中要刻意体现出幂函数y=x1。3是增函数与y=x—5/4的图像的画法,即再一次让学生体会根据解析式来画图像解题这一基本思路 (4)小结归纳,回顾反思。 小结归纳不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知识、方法、经验等方面进行总结。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技能? (二)作业设计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对本节课学生知识水平的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延伸与,注重知识的延伸与连贯,强调学以致用。通过作业设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的形成. 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必做题 (2)选做题 (三)板书设计 板书要基本体现整堂课的内容与方法,体现课堂进程,能简明扼要反映知识结构及其相互联系;能指导教师的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通过使用幻灯片辅助板书,节省课堂时间,使课堂进程更加连贯。 五、评价分析 学生学习的结果评价当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我采用及时点评、延时点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思想、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在质疑探究的过程中,评价学生是否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顽强的理性精神,在概念反思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归纳猜想能力是否得到发展,通过巩固练习考查学生对幂函数是否有一个完整的集训,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谢谢! 高中数学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奇偶性是人教A版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第3节函数的基本性质的第2小节。 奇偶性是函数的一条重要性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 及入手,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函数的奇偶性。从知识结构看,它既是函数概念的拓展和深化,又是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的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看,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并且有了一定数量的简单函数的储备。同时,刚刚学习了函数单调性,已经积累了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与初步经验。 从学生的思维发展看,高一学生思维能力正在由形象经验型向抽象理论型转变,能够用假设、推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3、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理念,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2、能运用函数奇偶性的代数特征和几何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观察抽象能力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索,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数学的对称美。 从课堂反应看,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几何意义。 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虽然函数奇偶性这一节知识点并不是很难理解,但知识点掌握不全面的学生容易出现下面的错误。他们往往流于表面形式,只根据奇偶性的定义检验成立即可,而忽视了考虑函数定义域的问题。因此,在介绍奇、偶函数的定义时,一定要揭示定义的隐含条件,从正反两方面讲清定义的内涵和外延。因此,我把函数的奇偶性概念设计为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个问题上我除了注意概念的讲解,还特意安排了一道例题,来加强本节课重点问题的讲解。 难点:奇偶性概念的数学化提炼过程。 由于,学生看待问题还是静止的、片面的,抽象概括能力比较薄弱,这对建构奇偶性的概念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把奇偶性概念的数学化提炼过程设计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引导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类比法为辅。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从课堂反应看,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 2、学法 让学生在观察一归纳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 三、教学过程 具体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共分六个环节:设疑导入、观图激趣;指导观察、形成概念;学生探索、领会定义;知识应用,巩固提高;总结反馈;分层作业,学以致用。下面我对这六个环节进行说明。 (一)设疑导入、观图激趣 由于本节内容相对独立,专题性较强,所以我采用了开门见山导入方式,直接点明要学的内容,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达到开始就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的效果。 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对称美。再让学生观察几个特殊函数图象。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指导观察、形成概念 在这一环节中共设计了2个探究活动。 探究1 、2 数学中对称的形式也很多,这节课我们就以函数和=︱x︱以及和为例展开探究。这个探究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实现的,由于有图片的铺垫,绝大多数学生很快就说出函数图象关于Y轴(原点)对称。接着学生填表,从数值角度研究图象的这种特征,体现在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有何规律? 引导学生先把它们具体化,再用数学符号表示。借助课件演示(令 比较 得出等式 , 再令 ,得到 ) 让学生发现两个函数的对称性反应到函数值上具有的特性, 然后通过解析式给出严格证明,进一步说明这个特性对定义域内任意一个 都成立。 最后给出偶函数(奇函数)定义(板书)。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对图形规律的感性认识,转化成数量的规律性,从而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切实经历了一次从特殊归纳出一般的过程体验。 (三) 学生探索、领会定义 探究3 下列函数图象具有奇偶性吗? 设计意图:深化对奇偶性概念的理解。强调: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前提条件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四)知识应用,巩固提高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4道题 例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选例1的第(1)及(3)小题板书来示范解题步骤,其他小题让学生在下面完成。 例1设计意图是归纳出判断奇偶性的步骤: (1) 先求定义域,看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 再判断f(-x)=-f(x) 还是 f(-x)=f(x)。 例2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例3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例2、3设计意图是探究一个函数奇偶性的可能情况有几种类型? 例4(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2)如图给出函数图象的一部分,你能根据函数的奇偶性画出它在y轴左边的图象吗? 例4设计意图加强函数奇偶性的几何意义的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重点关注了学生的推理过程的表述。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对函数的奇偶性认识、理解和应用都能提升很大一个高度,达到当堂消化吸收的效果。 (五)总结反馈 在以上课堂实录中充分展示了教法、学法中的互动模式,问题贯穿于探究过程的始终,切实体现了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法的特色。 在本节课的最后对知识点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节课应积累的解题经验。知识在于积累,而学习数学更在于知识的应用经验的积累。所以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增强错误的预见能力是提高数学综合能力的很重要的策略。 (六)分层作业,学以致用 必做题:课本第36页练习第1-2题。 选做题:课本第39页习题1、3A组第6题。 思考题:课本第39页习题1、3B组第3题。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人差异,加强作业的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分层作业,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进一步达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高中数学说课稿10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 《圆的方程》安排在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七章第六节。圆作为常见的简单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圆的方程属于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是研究二次曲线的开始,对后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等内容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解析几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圆的方程是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后,又掌握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但由于学生学习解析几何的时间还不长、学习程度较浅,且对坐标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另外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加强。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②会由圆的标准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坐标,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③利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①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 ②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和加强对待定系数法的运用; ③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 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 ②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以上对教材、教学目标及学情的分析,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 (2)难点: ①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②选择恰当的坐标系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为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进行分析: 好学教育: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使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上。另外我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直观的引导了学生建模的过程。 2。学法分析 通过推导圆的标准方程,加深对用坐标法求轨迹方程的理解。通过求圆的标准方程,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通过应用圆的标准方程,熟悉用待定系数法求的过程。 下面我就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和设计加以说明: 【三】教学过程与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是由七个问题组成的问题链驱动的,共分为五个环节: 创设情境 启迪思维 深入探究 获得新知 应用举例 巩固提高 反馈训练 形成方法 小结反思 拓展引申 下面我从纵横两方面叙述我的教学程序与设计意图。 首先:纵向叙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问题一 已知隧道的截面是半径为4m的半圆,车辆只能在道路中心线一侧行驶,一辆宽为2。7m,高为3m的货车能不能驶入这个隧道? 通过对这个实际问题的探究,把学生的思维由用勾股定理求线段CD的长度转移为用曲线的方程来解决。一方面帮助学生回顾了旧知——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另一方面,在得到汽车不能通过的结论的同时学生自己推导出了圆心在原点,半径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从而很自然的进入了本课的主题。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问题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 通过对问题一的探究,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用坐标法研究圆的方程上来,此时再把问题深入,进入第二环节。 (二)深入探究——获得新知 问题二 1。根据问题一的探究能不能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的圆的方程? 2。如果圆心在,半径为时又如何呢? 好学教育: 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对问题一进行归纳,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然后再让学生对圆心不在原点的情况进行探究。我预设了三种方法等待着学生的探究结果,分别是:坐标法、图形变换法、向量平移法。 得到圆的标准方程后,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三个应用平台,进入第三环节。 (三)应用举例——巩固提高 I。直接应用 内化新知 问题三 1。写出下列各圆的标准方程: (1)圆心在原点,半径为3; (2)经过点,圆心在点。 2。写出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我设计了两个小问题,第一题是直接或间接的给出圆心坐标和半径求圆的标准方程,第二题是给出圆的标准方程求圆心坐标和半径,这两题比较简单,可以安排学生口答完成,目的是先让学生熟练掌握圆心坐标、半径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为后面探究圆的切线问题作准备。 II。灵活应用 提升能力 问题四 1。求以点为圆心,并且和直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2。求过点,圆心在直线上且与轴相切的圆的方程。 3。已知圆的方程为,求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你能归纳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吗? 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什么? 我设计了三个小问题,第一个小题有了刚刚解决问题三的基础,学生会很快求出半径,根据圆心坐标写出圆的标准方程。第二个小题有些困难,需要引导学生应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圆心坐标和半径再求解,从而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第三个小题解决方法较多,我预设了四种方法再一次为学生的发散思维创设了空间。最后我让学生由第三小题的结论进行归纳、猜想,在论证经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的过程中,又一次模拟了真理发现的过程,使探究气氛达到高潮。 III。实际应用 回归自然 问题五 如图是某圆拱桥的一孔圆拱的示意图,该圆拱跨度AB=20m,拱高OP=4m,在建造时每隔4m需用一个支柱支撑,求支柱的长度(精确到0。01m)。 好学教育: 我选用了教材的例3,它是待定系数法求出圆的三个参数的又一次应用,同时也与引例相呼应,使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建模的习惯和用数学的意识。 (四)反馈训练——形成方法 问题六 1。求过原点和点,且圆心在直线上的圆的标准方程。 2。求圆过点的切线方程。 3。求圆过点的切线方程。 接下来是第四环节——反馈训练。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三个小题作为巩固性训练,给学生一块“用武”之地,让每一位同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找到自信,增强学习数学的愿望与信心。另外第3题是我特意安排的一道求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方程,由于学生刚刚归纳了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因此很容易产生思维的负迁移,另外这道题目有两解,学生容易漏掉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这时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结合初中已有的圆的知识进行判断,这样的设计对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五)小结反思——拓展引申 1。课堂小结 把圆的标准方程与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加以小结,提炼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待定系数的方法 ①圆心为,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圆心在原点时,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②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 2。分层作业 (A)巩固型作业:教材P81—82:(习题7。6)1,2,4。(B)思维拓展型作业:试推导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3。激发新疑 问题七 1。把圆的标准方程展开后是什么形式? 2。方程表示什么图形? 在本课的结尾设计这两个问题,作为对这节课内容的巩固与延伸,让学生体会知识的起点与终点都蕴涵着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在知识的拓展中再次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另外它为下节课研究圆的一般方程作了重要的准备。 以上是我纵向的教学过程及简单的设计意图,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横向的进一步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横向阐述教学设计 (一)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突破难点 好学教育: 求圆的标准方程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我布设了由浅入深的学习环境,先让学生熟悉圆心、半径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逐步理解三个参数的重要性,自然形成待定系数法的解题思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突破了难点。 第二个教学难点就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这是学生固有的难题,主要是因为应用问题的题目冗长,学生很难根据问题情境构建数学模型,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为此我首先用一道题目简洁、贴近生活的实例进行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真正走入问题的情境之中,并从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从而消除畏难情绪,增强了信心。最后再形成应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模式,并尝试应用该模式分析和解决第二个应用问题——问题五。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了方法,难点自然突破。 (二)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探究主线 本节课的设计用问题做链,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从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到应用都是在问题的指引、我的指导下,由学生探究完成的。另外,我重点设计了两次思维发散点,分别是问题二和问题四的第三问,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为学生设立充分的探究空间,学生在交流成果的过程中,既体验了科学研究和真理发现的复杂与艰辛,又在我的适度引导、侧面帮助、不断肯定下顺利完成了探究活动并走向成功,在一个个问题的驱动下,高效的完成本节的学习任务。 (三)培养思维 提升能力 激励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我分别在问题一和问题四中,设计了两次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问题的设计中,我利用一题多解的探究,纵向挖掘知识深度,横向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使学生的有效思维量加大,随时对所学知识和方法产生有意注意,使能力与知识的形成相伴而行。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预设,具体的教学过程还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向生成性课堂进行转变。最后我以赫尔巴特的一句名言结束我的说课,发挥我们的创造性,力争“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高中数学说课稿11 高中数学第三册(选修)Ⅱ第一章第2节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期望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反映随机变量取值分布的特征数,学习期望将为今后学习概率统计知识做铺垫。同时,它在市场预测,经济统计,风险与决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今后学习数学及相关学科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离散型随机变量期望的概念及其实际含义。 难点:离散型随机变量期望的实际应用。 [理论依据]本课是一节概念新授课,而概念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把对离散性随机变量期望的概念的教学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此外,学生初次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也较为困难,故把其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期望的概念,了解其实际含义。 会计算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概念的建构这一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等合情推理能力。 通过实际应用,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数学应用意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培养其严谨治学的态度。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积极探索的精神,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 三、教法选择 引导发现法 四、学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的基本流程设计 高中数学第三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说课教案.rar 高中数学说课稿12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来自湖南科技大学。我说课的题目是《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内容选自于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第三节,课时安排为一个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学法分析和教学过程分析等五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前面的两节里,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算法,对算法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节课的内容是继续加深对算法的认识,体会算法的思想。这节课所学习的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是第三节我们所要学习的四种算法案例里的第一种。学生们通过本节课对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学习,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难点:把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方法转换成程序框图与程序语言。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并能根据这些原理进行算法分析。 ⑵基本能根据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的知识设计完整的程序框图并写出算法程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对比用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两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比较它们在算法上的区别,并从程序的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严谨。 ⑵领会数学算法与计算机处理的结合方式,初步掌握把数学算法转化成计算机语言的一般步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⑴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⑵在学习古代数学家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利用算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理性的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这有利于学生掌握从现象到本质,从已知到未知逐步形成概念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教学手段:通过各种教学媒体(计算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学法分析 在理解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去发现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中的数学规律,并能模仿已经学过的程序框图与算法语句设计出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程序框图与算法程序。 五、教学过程分析 ㈠复习引入 1. 首先要回顾一下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的算法的三种表示方法:自然语言、程序框图(三种逻辑结构)、程序语言(五种基本语句),这个是为了带领学生们对之前学过的内容熟悉一下,也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 然后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求最大公约数的知识,你能求出18与30的公约数吗? 3. 接着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我们都是利用找公约数的方法来求最大公约数,如果公约数比较大而且根据我们的观察又不能得到一些公约数,我们又应该怎样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求8251与6105的最大公约数?由此就引出我们这一堂课所要探讨的内容。(板出课题) ㈡讲授新课 1.首先我们学习的是辗转相除法,为了更好地总结出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基本步骤,我先给出了一个例题。 例1求两个正数8251和6105的最大公约数。 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一同完成整个解题过程,然后分析这些步骤,得出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基本步骤. 2.然后依照同样的方法学习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基本步骤 (这样能够锻炼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3.给出两道练习,以及时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 练习1利用辗转相除法求两数4081与20723的最大公约数(答案:53) 2 用更相减损术求两个正数84与72的最大公约数。(答案:12) 4.思考:你能利用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试着设计程序求出上面两道练习的答案吗?然后 试着在计算机上运行程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将学习的内容得到及时的应用) ㈢课堂小结 1.比较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区别 2.对比分析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计算方法及完整算法程序。 通过小结使学生们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培养概括能力。 ㈣布置作业 习题1.3 A组 1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实际接受情况,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 高中数学说课稿13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这节课我将秉承这一教学理念,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二章第2节。此前学生对空间立体几何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学习了空间中点、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知道若直线与平面平行,则没有公共点,但直接利用定义无法进行判断。因而我会注意在教学时逐步引导学生,在辩证思考中探索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条件。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把握,我设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会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描述判定定理,并会进行简单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感知、观察、操作确认的认知过程,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体会“降维”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体会平行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探究线面平行判定定理的过程中,形成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我设置本节课教学重点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难点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探究。 五、说教法和学法 为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我将采用讲授法、自主探究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的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导入环节我会带领学生从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这三个角度复习直线与平面有哪些位置关系。接着我会请学生思考,该如何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根据定义,只需判定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即可。但直线无限伸长,平面无限延展,如何保证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由此引发认知冲突,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通过复习导入,不仅巩固了之前所学,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讲解新知 接下来是新知讲解环节。 我会请学生观察,教室门扇的两边是平行的,当门扇绕着一边转动时,观察门扇转动的一边和门框所在平面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将书本平放在桌面上,翻动书的封面,封面边缘所在直线与桌面所在平面具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学生不难看出其中的平行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会请学生同桌两人交流讨论,如果直线与平面平行,则这条直线与平面内多少条直线平行。如果这条直线平行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是否一定与这个平面平行。 (三)课堂练习 除了知道知识,学生还要能对知识进行应用。我会出示以下练习题:求证空间四边形相邻两边中点的连线平行于另外两边所在的平面。结合这一练习题,我会进一步强调,线面平行问题可转化为线线平行问题。这也为之后线面、面面关系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部分,我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请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收获不仅仅只是知识方面,也可以说一说这节课学到的思想方法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后作业我会请学生完成书上相应练习题,使学生在课后也能得到思考,夯实学生对于新知的掌握。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遵循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的原则,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 略。 高中数学说课稿14 抛物线焦点性质的探索(说课)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抛物线焦点的性质”是抛物线的重要性质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抛物线的一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和研究的抛物线有关问题的基本工具之一;本节教材对于培养学生观察、猜想、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教学目的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第22页“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中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的智能图形、快速计算、机器证明、自动求解及人机交互等功能在数学教学中的巨大潜力,努力探索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设计和组织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数学活动,支持和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开展课题研究,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本人在现行高中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上)抛物线这一节内容为背景材料,以多媒体网络教室为场地,以《几何画板》为教学工具与学习工具,设计了一堂《抛物线焦点性质的探索》,具体目标如下: (1) 知识目标:了解焦点的有关性质;并掌握这些性质的证明方法;体会数形结合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决解析几何题中的指导作用 (2)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过程,能够根据条件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思维能力(主要包括量变与质变,常量与变量,运动与静止)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来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创新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于钻研、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在挫折中成长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通过抛物线焦点性质的探索及证明,使学生得到数学美和创造美的享受。 3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关键 本节安排两节课, 第一节课:主要内容是利用《几何画板》探索抛物线的有关性质; 第二节课:证明第一节所得到的有关性质。 重点: (1)如何利用《几何画板》探索、发现抛物线焦点的性质; (2)如何证明这些性质。 难点; (1)如何利用《几何画板》探索、发现抛物线焦点的性质; (2)如何证明这些性质。 二、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学生在网络教室(每人一机),其中装有《几何画板》软件及上课系统,每个学生的窗口,其他学生及教师都可以通过教师机切换,从而和其他学生交流,也可以通过网上论坛交流研究结果。 三、网络教学环境设计 学生在网络教室(每人一机)中有几何画板软件,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网络,自已阅读,下载有关,利用《几何画板》的操作、试验、猜想,通过自已的研究获得结论,并互相讨论观察到的现象、交流研究结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 4.1 使学生学会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过程,能够根据条件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 问题1 回顾一下抛物线的定义,并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思考用《几何画板》如何作出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图象。 由于创设了一个创作的《几何画板》的窗口及网络窗口,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得到以上问题的多种作法,以下就其中的一种作法作为探索、研究抛物线焦点性质的基本图形。 高中数学说课稿15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叫李长杉,来自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第一课时)。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内容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课堂意外预案等几个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概括地讲,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体现在它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它的工具性。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延续和深化,对已学习过的集合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与后面的函数、数列、三角函数、线形规划、直线与圆锥曲线以及导数等内容密切相关。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会借助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因此,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体现出很大的工具作用。 2.教学目标定位。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高考考试大纲说明、新课程标准精神、高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状况和学生心理认知特征,我确定了四个层面的教学目标。第一层面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知识目标: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两种解法,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三者的关系。第二层面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与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和作图能力。第三层面是德育目标,通过对解不等式过程中等与不等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向学生逐步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第四层面是情感目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确定。 本节课是在复习了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之后,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研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只要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三者的关系,并利用其关系解不等式即可。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关键是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三者的关系。 二。教法学法分析: 数学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美好情感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解题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会学习、乐于学习,感受数学学科的人文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为了更好地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和“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教师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发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我设计了①创设情景——引入新课,②交流探究——发现规律,③启发引导——形成结论,④练习小结——深化巩固,⑤思维拓展——提高能力,五个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注意关注整个过程和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 三。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以来,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甚至失去信心,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老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学生对学习的情感体验,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和需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信心,感受学习的乐趣。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我以学生熟悉的画一次函数图象、求一次方程和一次不等式的解为背景知识切入,设置一个练习题组,一方面让学生总结复习已有知识,为后面学习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打下基础,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问题中首先获得解题成功的快乐体验,然后以20xx年江苏省的一道高考试题为引子,引入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对于本题,引导学生,利用上面解练习题组1的方法,画出二次函数图象来解答。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本题又给出了函数图象上许多点,相信学生画出图象应该不成问题,只要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不难得到正确答案。以高考试题为背景引入新课,可以提高学生兴趣,抓住学生眼球,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高考题就在我们的课本中,就在我们平常的练习中。 2.探究交流——发现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是我们发现问题、寻求规律、揭示问题本质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把课本例题1、2编为练习题组(一),交由学生用上面解高考题的方法——图象法去解,学生由于熟知二次函数图象,求解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注意对比两题的异同,组织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探讨第(2)题能不能先把二次项系数化正以后再构造函数画图求解。然后达成共识,如果二次项系数为负数时,先做等价转化,把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再解,课本19页例3、例4作为题组(二),继续让学生用上面的图象法,由学生自己求解,这时我及时提示学生注意这两题与题组(一)中两题的不同(例1、例2对应方程都有两个不等实根,例3对应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例4对应方程无实根)。两个题组的练习之后,可以寻求解二次不等式的一般规律。 3.启发引导——形成结论。前面两个题组的四个小题,基本涵盖了一般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各种情况,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将特殊、具体题目的结论做一般化总结,与学生一起就 △>0,△<0,△=0 c=“”>0或ax2+bx+c<0 a=“”>0)的解的情况应该水到渠成。至此,学生可以感受到,解二次不等式只须①将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②求解二次方程 ax2+bx+c=0 的根。③根据①后的二次不等式的符号写出解集即可,必要时也可以结合图象写解集。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二次不等式的另外一种解法(可称为“三步曲”法)。 4.训练小结——巩固深化。为了巩固和加深二次不等式的两种解法,接下来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完成课本21页练习1-4题。本环节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黑板上书写解题过程,之后师生共同纠正问题,规范解题过程的书写。 5.延伸拓宽——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分类推进,分层教学的原则。为此,我又设计了一个提高练习题组,共有三道备选题目,以供程度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更好的展示自己的解题能力,取得更进一步的提高。 四。课堂意外预案: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更多的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批评性。在课堂上学生往往会提出让老师感到“意外”的问题,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对“课堂意外预案”的探索和思考,备课时尽量设想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到有备无患,以免在课堂中学生提出让自己出乎意料的问题,使自己陷入被动尴尬境地。结合以往经验,在本节课,我提出两个“意外预案”. 1.学生在做课本练习1(x+2)(x-3)>0 时,可能会问到转化为不等式组{ 或{ 求解对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想法非常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这与下节简单分式不等式和高次不等式的解法有关,是解不等式的另一种解法——等价转化法,不在本节课之列。 2.根据以往的经验,在解(x-1)(x+2)>1一类的不等式的时候,由于受方程(x+1)(x+2)=0 可转化为x-1=0或x+2=0求解的影响,有可能会出现将不等式转化为不等式组{ 来求解的错误做法,教师要关注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指出上面的转化不是等价转化。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中数学说课稿15篇 高中数学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是立体几何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二面角的概念发展、完善了空间角的概念;而二面角的平面角不但定量描述了两相交平面的相对位置,同时它也是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关系的一个汇集点。搞好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系统地掌握直线和平面的知识乃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让学生掌握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和运用。 2、教学目标 根据上面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化归思想。 能力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重点。 (1)突出对类比、直觉、发散等探索性思维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操作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育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自实践,并服务于实践,从而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通过揭示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两个过程的教学: (1)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的形成过程。 (2)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的发现过程。 其理由如下: (1)现行教材省略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方法的发现过程,没有反映出科学认识产生的辩证过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悖,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2)现代认知学认为,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通过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最大的空间,可以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进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大胆求索的精神,这样才能全面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 在设计本教学时,主要贯彻了以下两个思想: 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通过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提供学生自主探索和动手操作的机会,鼓励他们创新思考,亲身参与概念和方法的形成过程。2、坚持协同创新原则。把教材创新、教法创新以及学法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因为只有教师创新地教,学生创新地学,才能营建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 首先是教材创新。 (1)在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引入上,我变课本上的“直接给出定义”为“类比——猜想——操作——定义”,也就是变封闭的、逻辑演绎体系为开放的、探索性的发现过程。 (2)在引入定义之后,例题讲解之前,引导学生发现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为例题做好铺垫。 (3)重新编排例题。 其次是教法创新。采用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包括问题解决法、类比发现法、研究发现法等教学方法。 这组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用数学,不仅强调动脑思考,而且强调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注重多感官参与、多种心理能力的投入,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益,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确定利用《几何画板》制作课件来辅助教学;此外,为加强直观教学,教师可预先做好一些模型。 最后是学法创新。意在指导学生会创新地学。 1、乐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会: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要注意领会化归、类比联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会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3、会学:通过自已亲身参与,学生要领会复习类比和深入研究这两种知识创新的方法,从而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创新。 三、程序安排 (一)、二面角 1、揭示概念产生背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明确数学概念的学习目的和意义时,就会对概念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了创新思维的氛围。 问题情境1、我们是如何定量研究两平行平面的相对位置的? 问题情境2、立几中常用距离和角来定量描述两个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为什么不引入两平行平面所成的角? 问题情境3、我们应如何定量研究两个相交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呢? 通过这三个问题,打开了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为知识的创新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学生领会到,二面角这一概念的产生是因为研究两相交平面的相对位置的需要,从而明确新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触发学生积极思维活动的展开。 2、展现概念形成过程。 高中数学说课稿2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来自**。我说课的题目是《古典概型》,内容选自于高中教材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课时安排为两个课时,本节课内容为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承接着前面学过的随机事件的概率及其性质,又是以后学习条件概率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难点:古典概型的判断及把一些实际问题转化成古典概型。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试验理解基本事件的概念和特点 (2)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抽离出古典概型的两个基本特征,推导出古典概型下的概率的计算公式。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具有现实意义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的创新思想。 (2)让学生掌握“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辨证思想。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引导发现和归纳概括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教学过程,观察对比、概括归纳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其概率公式,再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学法分析: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归纳和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㈠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在课前,教师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面两个模拟试验: 试验一: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分别记录“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要求每个数学小组至少完成20次(最好是整十数),最后由代表汇总; 试验二: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分别记录“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的次数,要求每个数学小组至少完成60次(最好是整十数),最后由代表汇总。 在课上,学生展示模拟试验的操作方法和试验结果,并与同学交流活动感受,教师最后汇总方法、结果和感受,并提出两个问题。 1.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来求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要求出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并且求出来的结果是频率,而不是概率。 2.根据以前的学习,上述两个模拟试验的每个结果之间都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的模拟实验,让学生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随着新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观察对比,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㈡思考交流、形成概念 学生观察对比得出两个模拟试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给出基本事件的概念,并对相关特点加以说明,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 [基本事件有如下的两个特点: (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 (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中找出研究对象的对立统一面,这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教会学生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教师的注解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把握问题的关键。 例1从字母a、b、c、d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事件? 先让学生尝试着列出所有的基本事件,教师再讲解用树状图列举问题的优点。 「设计意图」将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渗透到具体问题中来。由于没有学习排列组合,因此用列举法列举基本事件的个数,不仅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对象的总数,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列举的时候作到不重不漏。解决了求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总数这一难点 观察对比,发现两个模拟试验和例1的共同特点: 让学生先观察对比,找出两个模拟试验和例1的共同特点,再概括总结得到的结论,教师最后补充说明。 [经概括总结后得到: (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有限性)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 我们将具有这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概型,简称古典概型。 「设计意图」培养运用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化归思想。启发诱导的同时,训练了学生观察和概括归纳的能力。通过列出相同和不同点,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古典概型。 ㈢观察分析、推导方程 问题思考:在古典概型下,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多少?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如何计算?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类比分析两个模拟试验和例1的概率,先通过用概率加法公式求出随机事件的概率,再对比概率结果,发现其中的联系,最后概括总结得出古典概型计算任何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运用观察类比和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来分析问题,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化归思想的优越性和这一做法的合理性,突出了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这一重点。 提问: (1)在例1的实验中,出现字母“d”的概率是多少? (2)在使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时,应该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深化对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的理解,也抓住了解决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的关键。 ㈣例题分析、推广应用 例2单选题是标准化考试中常用的题型,一般是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如果考生掌握了考差的内容,他可以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假设考生不会做,他随机的选择一个答案,问他答对的概率是多少? 学生先思考再回答,教师对学生没有注意到的关键点加以说明。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决概率的计算问题的关键是:先要判断该概率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再要找出随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 例3同时掷两个骰子,计算: (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结果有多少种? (3)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概率是多少? 先给出问题,再让学生完成,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发现解答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列表来列举试验中的基本事件的总数。 「设计意图」利用列表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既能形象直观地列出基本事件的总数,又能做到列举的不重不漏。深化巩固对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数学思维情趣,形成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 ㈤探究思想、巩固深化 问题思考:为什么要把两个骰子标上记号?如果不标记号会出现什么情况?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要求学生观察对比两种结果,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发现两种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研究的问题是否满足古典概型,从而再次突出了古典概型这一教学重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养成自主探究能力。 ㈥总结概括、加深理解 1.基本事件的特点 2.古典概型的特点 3.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 学生小结归纳,不足的地方老师补充说明。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并把学过的相关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便于记忆和应用,也进一步升华了这节课所要表达的本质思想,让学生的认知更上一层。 ㈦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1、2、3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古典概型及其概率公式,并能够学以致用,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 高中数学说课稿3 一、说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设计新颖的导入与例题教学,给数学课富予新的生命力。课堂中力求构建一种自主探究、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考虑到扇形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把它作为必学内容安排在本单元。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情境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 3、让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和交流中体会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1、能读懂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2、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1、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得有用信息,并做出合理推断。 2、能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统计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的。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知道他们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对比,自然生成新知识点。 三、设计理念和教法分析 1、本堂课力争做到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传授知识”转向“引导探索”,“教师是组织者、领导者。”将课堂设置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参与知识的构建。 2、运用探究法。探究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思考,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获取信息并合作交流。 四、说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时,我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使学生体会到观察、概括、想象、迁移等数学学习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分成创设情境,感知特点——分析数据,理解特征——尝试制图,看图分析——实践应用,全课总结四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复习旧知 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统计方法?其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引入新课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新知识教学分二步教学:第一步整体感知,看懂统计图,理解特征,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在教学中,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合作,进一步了解统计图的特征。 第二步实践应用环节。在教学中,精心地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是让学生运用到刚才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巩固刚才所学的知识,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同时,让学生感悟由于数据变化带来的启示,并能合理地进行推理与判断 三、课堂总结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高中数学说课稿4 数学:人教A版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说课稿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来自**。我说课的题目是《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内容选自于高中教材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课时安排为三个课时,本节课内容为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我们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统计,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对统计的相关知识作了大致的了解。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探讨的是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它为接下来要学习的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打下基础。这是一个与现实实际生活联系很紧密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使学生认识到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不能用函数模型描述的变量关系,从而体会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重要性.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直观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②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难点: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理解;②作散点图和理解两个变量的正相关和负相关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明确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认识现实生活中变量间除了存在确定的关系外,仍存在大量的非确定性的相关关系,并利用散点图直观体会这种相关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事物之间相关关系的了解,让学生们认识到现实中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辩证法思想。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法上,我采用“问答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层层深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2。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分析 ㈠问题引出: 请同学们如实填写下表(在空格中打“√”) 然后回答如下问题:①“你的数学成绩对你的物理成绩有无影响?”②“如果你的数学成绩好,那么你的物理成绩也不会太差,如果你的数学成绩差,那么你的物理成绩也不会太好。”对你来说,是这样吗?同意这种说法的同学请举手。 根据同学们回答的结果,让学生讨论: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数学成绩和物理成绩存在某种关系。(似乎就是数学好的,物理也好;数学差的,物理也差,但又不全对。)教师总结如下: 物理成绩和数学成绩是两个变量,从经验看,由于物理学习要用到比较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数学成绩的高低对物理成绩的高低是有一定影响的。但决非唯一因素,还 有其它因素,如图所示(幻灯片给出): 因此,不能通过一个人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就准确地断定他的物理成绩能达到多少。但这两个变量是有一定关系的,它们之间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关系。如何通过数学成绩的结果对物理成绩进行合理估计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身边事例的分析,引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由此可以激起学 生们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㈡探究新知 ⒈概念形成 教师提问:“像刚才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还有?”学生们思考之后,请几位同学就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老师就举出的例子,引导学生作出分析,然后由老师总结得出相关关系的概念。[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能是确定的关系(如:函数关系),或非确定性关系。当自变量取值一定时,因变量也确定,则为确定关系;当自变量取值一定时,因变量带有随机性,这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入手,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概念,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 ⒉探究线性相关关系和其他相关关系 「课件展示」 例1在一次对人体脂肪和年龄关系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获得了一组样本数据: 问题:针对于上述数据所提供的信息,你认为人体的脂肪含量与年龄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特别向学生强调在研究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时,必须从散点图入手(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散点图)。并且引导学生从散点图上可以得出如下规律:(幻灯片给出) ①如果所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一函数曲线上,那么变量之间具有函数关系(确定性关系);②如果所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一函数曲线的附近,那么变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不确定性关系);③如果所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一直线附近,那么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不确定性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个典型事例的分析,向学生们介绍什么是散点图,并总结出如何从散点图上判断变量之间关系的规律。 下面我们用TI图形计算器作出这两个变量的散点图。 学生实验:先把数据中成对出现的两个数分别作为横坐标、纵坐标,把数据输入到表格当中(第一列横坐标、第二列纵坐标);然后,用TI图形计算器作散点图: [引导学生观察作出的散点图,体会现实生活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确定性。散点图中的散点并不在一条直线上,只是分布在一条直线的周围,即为线性相关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们感受散点图的主要形成过程,并由此引出线性相关关系。为后面回归直线和回归直线方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件展示」四组数据,请学生作出散点图,并观察每组数据的特点。 根据四组数据,学生作出四个散点图。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用TI图形计算器展示、对比自己作出的散点图,我们引出线性相关关系,正负相关关系的概念。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知识,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作散点图,并交流讨论,进一步加深对散点图的理解,并由此引出正负相关关系的概念,突破难点。 ㈢例题讲解,深化认识 「课件展示」 例2一般说来,一个人的身高越高,他的人就越大,相应地,他的右手一拃长就越长,因此,人的身高与右手一拃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为了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我们收集了北京市某中学20xx年高三年级96名学生的身高与右手一拃长的数据如下表。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散点图。你能从散点图中发现身高与右手一拃长之间的近似关系吗? (2)如果近似成线性关系,请画出一条直线来近似地表示这种线性关系。 (3)如果一个学生的身高是188cm,你能估计他的一拃大概有多长吗? 「设计意图」这个例子很容易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这道题的解答,使对前面知识的认识更加牢固。 ㈣反思小结、培养能力 ⑴变量间相关关系、线性关系和正负相关关系 ⑵如何做散点图 「设计意图」小节是一堂课的概括和总结,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较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也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㈤课后作业,自主学习 习题2.31、2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 高中数学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资料,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并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所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十分重要。 根据上述教材资料分析,研究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资料,推证正弦定理及简单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问题。 本事目标:引导学生经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察与逻辑思维本事,能体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情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创造平等的教学氛围,经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进取性,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资料,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确定解的个数。 二、教法 根据教材的资料和编排的特点,为是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空破难点,以学业生的发展为本,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讲遵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资料,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突破重点的手段:抓住学生情感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进取探索,以及及时地鼓励,使他们知难而进。另外,抓知识选择的切入点,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所需的知识特点入手,教师在学生主体下给以适当的提示和指导。突破难点的方法:抓住学生的本事线联系方法与技能使学生较易证明正弦定理,另外经过例题和练习来突破难点 三、学法: 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团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我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本事,构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四、教学过程 第一:创设情景,大概用2分钟 第二:实践探究,构成概念,大约用25分钟 第三:应用概念,拓展反思,大约用13分钟 (一)创设情境,布疑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节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的模型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明白AC和BC的长度是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学生帮忙别人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今日的学习课题。 (二)探寻特例,提出猜想 1.激发学生思维,从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正弦定理。 2.那结论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指导学生分小组用刻度尺、量角器、计算器等工具对一般三角形进行验证。 3.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这为下一步证明树立信心,不断的使学生对结论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 (三)逻辑推理,证明猜想 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 2.鼓励学生经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 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向量分析层面,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4.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正弦定理,布置课后练习,提示,做三角形的外接圆构造直角三角形,或用坐标法来证明 (四)归纳总结,简单应用 1.让学生用文字叙述正弦定理,引导学生发现定理具有对称和谐美,提升对数学美的享受。 2.正弦定理的资料,讨论能够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3.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本节课引入的三角形零件边长的问题。自我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知识后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五)讲解例题,巩固定理 1.例1。在△ABC中,已知A=32°,B=81.8°,a=42.9cm.解三角形. 例1简单,结果为唯一解,如果已知三角形两角两角所夹的边,以及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都可利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2.例2.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 例2较难,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理求角有两种可能。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时解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完了把时间交给学生。 (六)课堂练习,提高巩固 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45°,C=30°,c=10cm (2)A=60°,B=45°,c=20cm 2.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20cm,b=11cm,B=30° (2)c=54cm,b=39cm,C=115° 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答。 (七)小结反思,提高认识 经过以上的研究过程,同学们主要学到了那些知识和方法?你对此有何体会? 1.用向量证明了正弦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它表述了三角形的边与对角的正弦值的关系。 3.定理证明分别从直角、锐角、钝角出发,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从实际问题出发,经过猜想、实验、归纳等思维方法,最终得到了推导出正弦定理。我们研究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不仅仅收获着结论,并且整个探索过程我们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强调研究性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进取性,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八)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要求第三边,怎样办?发现正弦定理不适用了,那么自然过渡到下一节资料,余弦定理。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资料。 高中数学说课稿6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 版 A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第一课时。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必修2第三章(解析几何的第一章)第一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第一课时,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解析几何的重要概念;是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几何要素与代数表示;学生在原有的对直线的有关性质及平面向量的相关知识理解的基础上,重新以解析法的方式来研究直线相关性质,而本节课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是直线的重要的几何性质,是研究直线的方程形式,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的思维的起点;另外,本节课也初步向学生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因此,本课有着开启全章、渗透方法,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 教学 对象是高二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天性活泼,求知欲强,并且学习主动,在知识储备上 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知道点与坐标的关系,实现了最简单的形与数的转化;了解刻画倾斜程度可用角和正切值;具备了一定的数形结合的能力和分类讨论的思想。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还没有形成自觉地把数学问题抽象化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设计时需 从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探究学习,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经历概念的形成、巩固 和应用过程。 (三)教学目标 1.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唯一性和斜率的存在性; 2. 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 3. 通过经 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4 . 通过斜率概念的建立以及斜率公式的构建,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 生严谨求简的数学精神。 重点:斜率的概念,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难点: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概念的形成 ,斜率公式的构建。 (四)教法和学法 课堂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个性思维品质,这是本节课的教学原则。 根据这样的教学原则,考虑到学生首次接触解析几何的内容及研究方法,所以我采用 设置问题串 的形式 , 启发引导 学生 类比、联想,产生知识迁移 ;通过 几何画板演示实验、探索交流 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 观察、实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由此循序渐进 , 使学生很自然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 五) 教学过程 环节 1.指明研究方向 (3min) 平面上的点可以用坐标表示,也就是几何问题代数化。那么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很多优美的曲线能否用数来刻画呢? 简介17 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和费马的数学史 。 【设计意图】 使学生对解析几何的历史以及它的研究方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由此引入课题(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环节2.活动探究(13min) 【设计意图】 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后掌握倾斜角和斜率两个概念,体会概念的产生是自然的,并不是硬性规定的。 (探究活动一:倾斜角概念的得出) 问题1. 如图,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过一点P的位置能确定吗?如图,这些不同直线的区别在哪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过定点的不同直线,其倾斜程度不同。从而发现过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倾斜程度也能确定一条直线。 问题2. 在直角坐标系中,任何一条直线与x轴都有一个相对倾斜程度,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几何量来反映一条直线与x轴的相对倾斜程度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索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的几何要素, 由此引出倾斜角的概念:直线L与x轴相交,我们取x轴为基准,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的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 问题3. 依据倾斜角的定义,小组合作探究倾斜角的范围是多少? (探究活动二:斜率概念的得出) 问题4. 日常生活中,还有没有表示倾斜程度的量? 问题5 . 如果使用“倾斜角”的概念,坡度实际就是 倾斜角的正切值,由此你认为还可以用怎样的量来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 由学生已知坡度中“前进量”不能为0 ,补充 倾斜角 是90゜的直线 没有斜率 【设计意图】 迁移、类比得出 我们把 一条直线的 倾斜角 的正切值叫做 这条 直线的 斜率 , 让学生感受数学概念来源于生活,并体验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联想的能力。 环节 3.过程体验(斜率公式的发现)(10min) 问题6. 两点能确定一条直线,那么两点能确定一条直线的斜率么? 先由每名学生各自举出两个特殊的点。例如A(1,2)、B(3,4),独立研究如何由这两点求斜率,再通过学生相互讨论,师生共同交流提炼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进而把这种方法迁移到一般化的问题上来。得出斜率公式k=y2y1。 为了深化对公式的理解,完善对公式的认识,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思考问题: 思考1:如果直线AB//x轴,上述结论还适用吗? 思考2:如果直线AB//y轴,上述结论还适用吗? 思考3:交换A、B位置,对比值有影响吗? 在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借助信息技术工具,一方面计算 的 值,另一方面计算倾斜角的正切值。让学生亲自操作几何画板,改变直线的倾斜程度,动态演示可以把教科书第84页图3.1-4所示的各种情况都展示出来,形象直观,可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斜率公式。 环节4. 操作建构(10min) 第一部分( 教材例一 ) : 如图,已知A(3,2),B(-4,1),C(0,-1), 求 直线AB,BC,CA的斜率,并判断倾斜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学生独立完成后,请三位学生作答,师生共同评析,明确斜率公式的运用,强调可以从形的角度直接判断直线的倾斜角是锐角还是钝角,也可由直线的斜率的正负判断。 第二部分 ( 教材例二 )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经过原 点且斜率分别为1,-1,2及-3的直线 本题要求学生画图,目的是加强数形结合,我将请两位同学上台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因为直线经过原点,所以只要在找出另外一点就可确定,再推导斜率公式时,学生已经知道,斜率k的值与直线上P1,P2的位置无关,因此,由已知直线的斜率画直线时,可以再找出一个特殊点即可。 环节 5.小结作业(4min)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的概念?他们之间有什么样 的关系? 2、怎样求出已知两点的直线的斜率? 3 、本节课你还有哪些问题? 两点 直线 倾斜角 斜率 一点一方向 作业: 必做题: P.86 第1,2,题 选做题: P.90 探究与发现:魔法师的地毯 以上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以明线和暗线双线渗透。并注意调动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注意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得以 体现。能够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也使课标理念能够很好的得到落实。 (六) 板书设计 3.1.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定义: 倾斜角 学生板演 斜率 2.斜率k与倾斜角之间的关系 3.斜率公式 高中数学说课稿7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直线的点斜式方程》,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A版),是第三章直线与方程中的第2节的第一课时3.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特点等四个方面具体说明。 一、教学背景的分析 1.教材分析 直线的方程是学生在初中学习了一次函数的概念和图象及高中学习了直线的斜率后进行研究的。直线的方程属于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是研究解析几何学的开始,对后续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等内容,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是地位显要,作用非同寻常,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可以说是直线的方程的形式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形式,在此花多大的时间和精力都不为过。直线作为常见的最简单的曲线,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在这一节中利用坐标法来研究曲线的数形结合、几何直观等数学思想将贯穿于我们整个高中数学教学。 2.学情分析 我校的生源较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习惯都有待加强。又由于刚开始学习解析几何,第一次用坐标法来求曲线的方程,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数”与“形”相互转化的困难。另外我校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更有待加强。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的方程的概念和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推导过程及方法; (2)明确点斜式、斜截式方程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初步学会准确地使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 ; (3)从实例入手,通过类比、推广、特殊化等,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 (4)提倡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初步了解数形结合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直线点斜式、斜截式方程的特点及其初步应用。 (2)难点:直线的方程的概念,点斜式方程的推导及点斜式、斜截式方程的应用。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根据学情,为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实例引导的启发式”问题教学法。帮助学生将几何问题代数化,用代数的语言描述直线的几何要素及其关系,进而将直线的问题转化为直线方程的问题,通过对直线的方程的研究,最终解决有关直线的一些简单的问题。另外可以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法分析:学生从问题中尝试、总结、质疑、运用,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推导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学习,要了解用坐标法求方程的思想;通过一个点和方向可以确定一条直线,进而可求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要能体会“形”与“数”的转化思想。 下面我就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和设计加以说明: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实施 整个教学过程是由六个问题组成,共分为四个环节,学习或涉及四个概念: 温故知新,澄清概念----直线的方程 深入探究,获得新知--------点斜式 拓展知识,再获新知--------斜截式 小结引申,思维延续--------两点式 平面上的点可以用坐标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可以用斜率表示,那么平面上的直线如何表示呢?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内容。 (一)温故知新,澄清概念----直线的方程 问题一:画出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y=2x+1是一个方程吗?若是,那么方程的解与图象上的点的坐标有何关系? [学生活动] 通过动手画图,思考并尝试用语言进行初步的表述。 [教师活动] 对于不同学生的表述进行分析、归纳,用规范的语言对方程和直线的方程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旧知识出发澄清直线的方程的概念,试图做到“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去学数学”,从而突破难点。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一方面认识到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上,另一方面认识到直线上的点的坐标满足方程;从而使同学意识到直线可以由直线上任意一点P(x,y)的坐标x和y之间的等量关系来表示。 问题二:若直线经过点A(-1, 3),斜率为-2,点P在直线l上。 (1) 若点P在直线l上从A点开始运动,横坐标增加1时,点P的坐标是 ; (2)画出直线l,你能求出直线l的方程吗? (3)若点P在直线l上运动,设P点的坐标为(x,y),你会有什么方法找到x,y满足的关系式?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5分钟,必要的话可进行分组讨论、合作交流。 [教师活动]巡视。肯定学生的各种方法及大胆尝试的行为;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得到当点P在直线l上运动时(除点 A外),点P与定点A(-1, 3)所确定的直线的斜率恒等于-2,体会“动中有静”的思维策略。 [设计意图]复习斜率公式;待定系数法;初步体会坐标法。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为什么要把分式化简?(若不化简,就少一点),感受数学简洁的美感和严谨性。还要指出这样的事实:当点P在直线l上运动时,P的坐标(x,y)满足方程2x+y-1=0.反过来,以方程2x+y-1=0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l上。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用坐标法研究直线的方程上来,此时再把问题深入,进入第二环节。 (二)深入探究,获得新知----点斜式 问题三: ① 若直线l经过点P0(x0,y0),且斜率为k,求直线l的方程。 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能否表示经过P0(x0,y0)的所有直线? [学生活动] ①学生叙述,老师板书,强调斜率公式与点斜式的区别。 ②指导学生用笔转一转不难发现,当直线l的倾斜角α=90°时,斜率k不存在,当然不存在点斜式方程;讨论k=0的情况;观察并总结点斜式方程的特征。 [设计意图] 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思路,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使学生获得直线点斜式方程;由②知:当直线斜率k不存在时,不能用点斜式方程表示直线,培养思维的严谨性,这时直线l与y轴平行,它上面的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0,直线l的方程是:x=x0;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总结,明确点斜式方程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通过下面的例题和基础练习,突破重难点。 问题四:分别求经过点且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的方程 (1) 斜率;(2)倾斜角; (3)与轴平行 ;(4)与轴垂直。 [练习]P95.1、2。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并展示或叙述,老师点评。 [设计意图]充分用好教材的例题和习题,因为这些题都是专家精心编排的,充分体现必要性及合理性;做到及时反馈,便于反思本环节的教学,指导下个环节的安排;突破重点内容后,进入第三环节。 (三)拓展知识,再获新知----斜截式 问题五:(1)一条直线与y轴交于点(0,3),直线的斜率为2,求这条直线的方程。 (2)若直线l斜率为k,且与y轴的交点是 P(0,b),求直线l的方程。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后口述,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 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引出截距的概念及斜截式方程,强调截距不是距离。类比点斜式明确斜截式方程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及几何意义,并讨论其与一次函数的关系。通过下面的基础练习,突破重点。 [练习]P95.3。 [设计意图]充分用好教材习题,及时反馈本环节的教学情况,指导下个环节的安排。 (四)小结引申,思维延续----两点式 课堂小结 1、有哪些收获?(点斜式方程:;斜截式方程:;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公式法、等斜率法、待定系数法。) 2、哪些地方还没有学好? 问题六:(1)直线l过(1,0)点,且与直线平行,求直线l的方程。 (2)直线l过点(2,-1)和点(3,-3),求直线l的方程。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自主完成,可以相互讨论,探讨解题思路。 [教师活动]教师深入学生中,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进展过程,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学生口述解题思路,也可以投影学生的证明过程,纠正出现的错误,规范书写的格式;没时间就布置分层作业。 [设计意图](1)小题与上一节的平行综合,学生应该有思路求出方程;(2)小题解决方法较多,预设有利用公式法、等斜率法、待定系数法,让好一点的学生有一些发散思维的机会,以及课后学习的空间,使探究气氛有一点高潮。另外也为下节课研究直线的两点式方程作了重要的准备。 分层作业 必做题:P100.A组:1.(1)(2)(3)、5. 选做题:P100.A组:1.(4)(5)(6).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作业,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符合自身实践的感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四、教学特点分析 (一)实例引导。在字母运算、公式推导之前,总是用实例作为铺垫,使学生有学习知识的可能和兴趣,关注学困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启发式教学。教学中总是以提问的方式叙述所学内容,如:1.直角坐标系内的所有直线都有点斜式方程吗?2.截距是距离吗?它可以是负数吗?3.你会求直线在轴上的截距吗?4.观察方程 ,它的形式具有什么特点?它与我们学过的一次函数有什么关系?等等。启发学生的思维,作好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活动。 (三)注重自主探究。设计问题链,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上,布设了由浅入深的学习环境突破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逐步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了两次思维发散点,分别是问题二和问题六的第(2)问,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探究空间,学生在交流成果的过程中,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高中数学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向量的加法》是《必修》4第二章第二单元中“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的第一节课。本节资料有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及应用,向量加法的运算律及应用,大约需要1课时。向量的加法是向量的线性运算中最基本的一种运算,向量的加法及其几何意义为后继学习向量的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向量的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奠定了基础;其中三角形法则适用于求任意多个向量的和,在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有很普遍的应用。所以本课在“平面向量”及“空间向量”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节课中学习了向量的定义及表示,相等向量,平行向量等概念,明白向量能够自由移动,这是学习本节资料的基础。学生对数的运算了如指掌,并且在物理中学过力的合成、位移的合成等矢量的加法,所以向量的加法可经过类比数的加法、以所学的物理模型为背景引入,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向量加法的意义,准确把握两个加法法则的特点。 三、教学目的: 1、经过对向量加法的探究,使学生掌握向量加法的概念,结合物理学实际理解向量加法的意义。能正确领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的几何意义,并能运用法则作出两个已知向量的和向量。 2、在应用活动中,理解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表述两个运算律的几何意义。掌握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向量之和,比如共线向量,共起点向量、共终点向量等。 3、经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分类、归纳等数学方面的本事。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向量的加法法则。探究向量的加法法则并正确应用是本课的重点。两个加法法则各有特点,联系紧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质相同,可是三角形法则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且简便易行,所以是详讲资料,平行四边形法则在本课中所占份量略少于三角形法则。 难点:对三角形法则的理解;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的加法。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三角形法则的实质是:将已知向量首尾相接,而不是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之间必须构成三角形。 五、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类比:由数的加法运算类比向量的加法运算。 2、探究:由力的合成引入平行四边形法则,在法则的运用中观察图形得出三角形法则,探求共线向量的加法,发现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向量相加;经过图形,观察得出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等,这些都体现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 3、讲解与练习:对两个法则特点的分析,例题都采取了引导与讲解的方法,学生课堂完成教材中的练习。 4、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直观地表现向量的平移,相等向量的意义,更能说清两个法则的几何意义及运算律。 六、数学思想的体现: 1、分类的思想:总的来说本课中向量的加法分为不共线向量及共线向量两种形式,共线向量又分为方向相同与方向相反两种情形,然后专门对零向量与任意向量相加作了规定,这样对任意向量的加法都做了讨论,线索清楚。 2、类比思想:使之与数的加法进行类比,使学生对向量的加法不致于太陌生,既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又能从比较中看出两者的不一样,效果较好。 3、归纳思想:主要体此刻以下三个环节: ①学完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后,归纳总结,对不共线向量相加,两个法则都能够选用。 ②由共线向量的加法总结出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两个向量的相加,而三角形法则仅适用于不共线向量相加。 ③对向量加法的结合律和探讨中,又使学生发现了三角形法则还适用于任意多个向量的加法。归纳思想在这三个环节中的运用,使得学生对两个加法法则,尤其是三角形法则的理解,步步深入。 七、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本节要进行向量的平移,且对向量加法分共线与不共线两种情景,所以要复习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这些都是新课学习中必要的知识铺垫。 2、引入新课: (1)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引入。 学生在物理学中虽然接触过位移的合成,可是并没有构成三角形法则的概念;而对平行四边形法则学生已学过,很熟悉。所以我决定由力的合成引入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是起点相同,可是物理中力的合成是在有相同的作用点的条件下合成的,引入到数学中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所给出的图形也是现成的平行四边形,而学生刚学完相等向量,对相等向量的概念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易产生误解:表示两个已知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必须在一齐才能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不在一齐不能用。这时要经过讲解例1,使学生认识到能够经过平移向量,使表示两个向量的有向线段有共同的起点。这一点对理解及运用法则求两向量的和很重要。 设计意图:本着从学生最熟悉、离学生最近的知识经验为接入点,用学生熟知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向量的加法,这样新中有旧,学生容易理解,也使学科间的渗透发挥了作用,加深了学生对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起点相同”这一特点的认识,例1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当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不在一齐时,须把起点移到一齐,至此才能使学生完成对平行四边形法则理解真正到位。 (2)三角形法则的引入。三角形法则没有按照教材中利用位移的合成引入,而是从前面所讲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图形中直接引入。 所以这种把两个向量相加的方法称为三角形法则。接下来用幻灯片完整展示三角形法则,同时法则的作法叙述、作图过程对学生也起到了示例的作用。于是前面的例1还能够利用三角形法则来做。 这时,总结出两个不共线向量求和时,平行四边形法则与三角形法则都能够用。 设计意图:由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图形引入三角形法则,能够很清楚地使学生从向何意义上认识到两个法则之间的密切联系,理解它们的实质,并且衔接自然,能够使学生比较地得出两个法则的特点与实质,并对两个法则的特点有较深刻的印象。 (3)共线向量的加法 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相加,对学生来说较易完成,“将它们接在一齐,取它们的方向及长度之和,作为和向量的方向与长度。”引导学生分析作法,结果发现还是运用了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方向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第二个向量的终点。 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相加,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首先从作图上不明白怎样做。可是学生学过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类比异号两数相加,他们会用较长的模减去较短的模,方向取模较长的向量的方向。具体做法由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三角形法则去做,发现结论正确。 反思过程,学生自然会想到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相加,类似于同号两数相加。这说明两个共线向量相加依然可用三角形法则经过以上几个环节的讨论,能够作个简单的小结:两个不共线向量相加,可采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而两个共线向量相加在本课所学方法中只能用三角形法则,说明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两个向量相加。 设计意图:经过对共线向量加法的探讨,拓宽了学生对三角形法则的认识,使得不一样位置的向量相加都有了依据,并且采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对共线向量的加法,尤其是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的加法更易于理解,能够化解难点。 (4)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①交换律:交换律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图形,又结合三角 形法则得出,理解起来没什么困难,再一次强化了学生对两个法则特点及实质的认识。 ②结合律:结合律是经过三个向量首尾相接,先加前两个再与第三个向量相加,和先加后两个向量再与第一个向量相加所得结果相同。 接下来是对应的两个练习,运用交换律与结合律计算向量的和。 设计意图:运算律的引入给加法运算带来方便,从后面的练习中学生能够体会到这点。由结合律还使学生发现,多个向量相加,同样能够运用三角形法则:将所加向量首尾相接,和向量的方向是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最终一个向量的终点。这样使学生明白,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多个向量相加。 3、小结 先由学生小结,检查学生对本课重要知识的认识,也给学生一个概括本节知识的机会,然后用课件展示小结资料,使学生印象更深。 (1)平行四边形法则:起点相同,适用于不共线向量的求和。 (2)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适用于任意多个向量的求和。 (3)运算律 高中数学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苏教版第二章《函数概念和基本初等函数Ⅰ》§2。1。3函数简单性质的第一课时,该课时主要学习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以及应用定义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教材所处地位、作用 函数的性质是研究函数的基石,函数的单调性是首先研究的一个性质。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领会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掌握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并能运用单调性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上述活动,加深对函数本质的认识。函数的单调性既是学生学过的函数概念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单调性的基础。此外在比较数的大小、函数的定性分析以及相关的数学综合问题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它是整个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核心知识之一。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本节教学过程中还渗透了探索发现、数形结合、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判别函数单调性 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从实际生活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应用图象和单调性的定义解决函数单调性问题,让学生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科学功能、符号功能和工具功能,培养学生直觉观察、探索发现、科学论证的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4、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函数单调性的概念; (2)运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判断一些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难点(1)函数单调性的知识形成; (2)利用函数图象、单调性的定义判断和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二、教法分析与学法指导 本节课是一节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课,因此,教法上要注意: 1、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为概念学习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激发了学生求知欲,调动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2、在运用定义解题的过程中,紧扣定义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逐个完成对各个难点的突破,以获得各类问题的解决。 3、在鼓励学生主体参与的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设问、讲评和规范书写等方面,要教会学生清晰的思维、严谨的推理,并成功地完成书面表达。 4、采用投影仪、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和直观性。 在学法上: 1、让学生从问题中质疑、尝试、归纳、总结、运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利用图形直观启迪思维,并通过正、反例的构造,来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一个飞跃。 三、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问题 情境 (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音乐) 满足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的讨论。 2、重视学生发现的过程。如:充分暴露学生将函数图象(形)的特征转化为函数值(数)的特征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在正、反两个方面探讨活动中,学生认知结构升华、发现的过程。 3、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过程。通过对定义的解读、巩固,让学生动手去实践运用定义。 4、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通过对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高中数学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编写意图 《对数函数》出此刻职业高中数学第一册第四章第四节。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对数函数是函数的重要分支,对数函数的知识在数学和其他许多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经学习了对数、反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等资料,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对数函数”这节教材,指出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反映了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蕴含了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以后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高考的必考资料。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获得知识、培养本事及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本事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归纳、数形结合的本事。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4)情感目标: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重点: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难点: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关键:抓住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这一要领。 二、说教法 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理解本事,运算本事,思维本事等方面参差不齐;同时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强,学习进取性不高。针对这种情景,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启发指数函数的定义,在概念理解上,用步步设问、课堂讨论来加深理解。在对数函数图像的画法上,我借助多媒体,演示作图过程及图像变化的动画过程,从而使学生直接地理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性,很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进取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对照比较学习法:学习对数函数,处处与指数函数相对照。 (2)探究式学习法:学生经过分析、探索、得出对数函数的定义。 (3)自主性学习法:经过实验画出函数图象、观察图象自得其性质。 (4)反馈练习法:检验知识的应用情景,找出未掌握的资料及其差距。 这样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本事。 四、说教学程序 1、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什么是对数?如何求反函数?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如何?学生回答,并利用课件展示一下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设计意图:设计的提问既与本节资料有密切关系,又有利于引入新课,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清除了障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本事。 (2)导言:指数函数有没有反函数?如果有,如何求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它的反函数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言可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渴望明白问题的答案。 2、认定目标(出示教学目标) 3、导学达标 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安排师生互动活动。 (1)对数函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从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及反函数的概念进行分析并推导出,指数函数有反函数,并且y=ax(a》0且a≠1)的反函数是y=logax,见课件。把函数y=logax叫做对数函数,其中a》0且a≠1.从而引出对数函数的概念,展示课件。 设计意图:对数函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逐步分析,这样引出对数函数的概念过渡自然,学生易于理解。因为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及图象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经过比较充分体现指数函数及对数函数的内在联系。 (2)对数函数的图象 提问:同指数函数一样,在学习了函数的定义之后,我们要画函数的图象,应如何画对数函数的图象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用描点法画图。教师肯定,我们每学习一种新的函数都能够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列表、描点画图。再研究一下,我们还能够用什么方法画出对数函数的图象呢? 让学生回答,画出指数函数关于直线y=x对称的图象,就是对数函数的图象。 教师总结:我们画对数函数的图象,既可用描点法,也可用图象变换法,下边我们利用两种方法画对数函数的图象。 方法一(描点法)首先列出x,y(y=log2x,y=logx)值的对应表,因为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x》0,所以可取x=···,,,1,2,4,8···,请计算对应的y值,然后在坐标系内描点、画出它们的图象。 方法二(图象变换法)因为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所以只要画出y=a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的曲线,就能够得到y=logax.的图象。学生动手做实验,先描出y=2x的图象,画出它关于直线y=x对称的曲线,它就是y=log2x的图象;类似的从y=x的图象画出y=logx的图象,再出示课件,教师加以解释。 设计意图:用这种对称变换的方法画函数的图象,能够加深和巩固学生对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之间的认识,便于将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与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对照,但使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更为方便,两种方法可同时进行,分析画法之后,可让学生自由选择画法。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取性。 (3)对数函数的性质 在理解对数函数定义的基础上,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关键在于抓住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这一要领,讲对数函数的性质,可先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上述两个对数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让学生列表分析它们的图象特征和性质,然后出示课件,教师补充。作了以上分析之后,再分a》1与0《a《1两种情景列出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表,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出示课件并进行详细讲解,把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列成一个表以便让学生比较着记忆。 设计意图:这种讲法既严谨又直观易懂,还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本事有帮忙,学生易于理解易于掌握,并且利用表格,能够突破难点。 由于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定义域与值域正好互换,为了揭示这两种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列出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对照表(见课件) 设计意图:经过比较对照的方法,学生更好地掌握两个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认识两个函数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函数思想方法的认识和应用意识。 4、巩固达标(见课件) 这一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经过这个环节学生能够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从讲解过程中找出所涉及的知识点,予以总结。充分体现“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 5、反馈练习(见课件) 习题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反馈过程,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景。 6、归纳总结(见课件) 引导学生对主要知识进行回顾,使学生对本节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所以,从三方面进行总结:对数函数的概念、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比较对数值大小的方法。 7、课外作业: (1)完成P782、3题 (2)当底数a》1与0《a《1时,底数不一样,对数函数图象有什么持点?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为表格式(见课件),这样的板书简明清楚,重点突出,加深学生对图象和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便于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集合》(第一课时)。集合这一课里,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集合元素的特征以及常用集合的表示。把集合的初步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以及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从知识结构上来说是为了引入函数的定义。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模块中,集合就显得格外的举足轻重了。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和内容以及教材地位和作用,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依据新课标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掌握集合元素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设置提出问题,揭示课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习惯。并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实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的人文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由集合的学习感受数学的简洁美与和谐统一美。同时通过自主探究领略获取新知识的喜悦。 (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元素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二、说教法和学法 接下来则是说教法、学法 教法与学法是互相联系和统一的,不能孤立去研究。什么样的教法必带来相应的学法,以遵循启发性原则为出发点,就本节课而言,我采用“生活实例与数学实例”相结合,“师生互动与课堂布白”相辅助的方法。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体验,凭借有趣、实用的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然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探究能力,更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技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等。 总之,不管采取什么教法和学法,每节课都应不断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机制,不断优化教师本身的教学行为,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说教学过程 接着我来说一下最重要的部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流程主要分为六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目标)、自主探究(感知目标)、讨论辨析(理解目标)、变式训练(巩固目标)、课堂小结(自我评价)、作业布置(反馈矫正)。上述六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多层次、多角度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引入目标 课堂开始我将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1:班级有20名男生,16名女生,问班级一共多少人? 问题2:某次运动会上,班级有20人参加田赛,16人参加径赛,问一共多少人参加比赛? 这里我会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讨论问题,事实上小组合作的形式是本节课主要形式。 待学生讨论完毕以后我将作归纳总结:问题2已无法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解释,这是与集合有关的问题,因此需用集合的语言加以描述(同时我将板书标题:集合)。 安排这一过程的意图是为了从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欲望。 很自然地进入到第二环节:自主探究 让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有那些概念? (2)有那些符号?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安排这一过程的意图是给学生提供活动空间,让主体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让学生自主探究之后将进入第三环节:讨论辨析 小组合作探究(1) 让学生观察下列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所有的正方形; (3)到直线 的距离等于定长 的所有的点; (4)方程 的所有实数根; 通过以上实例,辨析概念: (1)集合含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而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小组合作探究(2)——集合元素的特征 问题3:任意一组对象是否都能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有什么特征? 问题4:某单位所有的“帅哥”能否构成一个集合?由此说明什么? 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问题5:在一个给定的集合中能否有相同的元素?由此说明什么? 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问题6:咱班的全体同学组成一个集合,调整座位后这个集合有没有变化?由此说明什么? 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 我如此设计的意图是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感受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根本动力。 小组合作探究(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问题7:设集合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那么3,4,5,6这四个元素哪些在集合A中?哪些不在集合A中? 问题8:如果元素a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 a属于集合A,记作a∈A 问题9:如果元素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 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小组合作探究(4)——常用数集及其表示方法 问题10: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等一些常用数集,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记作 N 正整数集: 整数集:记作 Z 有理数集:记作 Q 实数集:记作 R 设计意图:由于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体验和理解。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相互得到启发,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四环节:理论迁移 变式训练 1.下列指定的对象,能构成一个集合的是 ① 很小的数 ② 不超过30的非负实数 ③ 直角坐标平面内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 ④ π的近似值 ⑤ 所有无理数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自我评价 1.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节课主要解释了什么数学思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思想方法进行小结,形成知识系统。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加一点评,让学生的思想敞亮的发挥出来。 第六环节:作业布置,反馈矫正 1.必做题 课本习题1.1—1、2、3. 2.选做题 已知集合A={a+2,(a+1)2,a2+3a+3},且1∈A,求实数a 的值。 设计意图: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让所有学生都有成功的情感体验。 四、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为了让学生直观易懂的看笔记,板书应设计得有条理性、概括性、指导性,所以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集 合 1.集合的概念 2.集合元素的特征 (学生板演) 3.常见集合的表示 4.范例研究 高中数学说课稿12 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正弦定理》。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这堂课的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而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因此,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非常重要。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内容,推证正弦定理及简单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问题。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察与逻辑思维能力,能体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情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创造平等的教学氛围,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二 教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的特点,为是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空破难点,以学业生的发展为本,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讲遵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突破重点的手段:抓住学生情感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以及及时地鼓励,使他们知难而进。另外,抓知识选择的切入点,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所需的知识特点入手,教师在学生主体下给以适当的提示和指导。突破难点的方法:抓住学生的能力线联系方法与技能使学生较易证明正弦定理,另外通过例题和练习来突破难点 三 学法: 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四 教学过程 第一:创设情景,大概用2分钟 第二:实践探究,形成概念,大约用25分钟 第三:应用概念,拓展反思,大约用13分钟 (一)创设情境,布疑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节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的模型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知道AC和BC的长度是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学生帮助别人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今天的学习课题。 (二)探寻特例,提出猜想 1.激发学生思维,从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正弦定理。 2.那结论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指导学生分小组用刻度尺、量角器、计算器等工具对一般三角形进行验证。 3.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这为下一步证明树立信心,不断的使学生对结论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 (三)逻辑推理,证明猜想 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 2.鼓励学生通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 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向量分析层面,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4.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正弦定理,布置课后练习,提示,做三角形的外接圆构造直角三角形,或用坐标法来证明 (四)归纳总结,简单应用 1.让学生用文字叙述正弦定理,引导学生发现定理具有对称和谐美,提升对数学美的享受。 2.正弦定理的内容,讨论可以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3.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本节课引引入的三角形零件边长的问题。自己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知识后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五)讲解例题,巩固定理 1.例1。在△ABC中,已知A=32°,B=81.8°,a=42.9cm.解三角形. 例1简单,结果为唯一解,如果已知三角形两角两角所夹的边,以及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都可利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2. 例2. 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 高中数学说课稿13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幂函数》选自高一数学新教材必修1第2章第3节。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从教材的整体安排看,学习了解幂函数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获得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数的方法,为今后学习三角函数等其他函数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初中曾经研究过y=x,y=x2,y=x—1三种幂函数。这节内容,是对初中有关内容的进一步的概括、归纳与发展,是与幂有关知识的高度升华.本节内容之后, 将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科学的组织起来,体现充满在整个数学中的组织化,系统化的精神。让学生了解系统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这节课要特别让学生去体会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将该方法迁移到对其他函数的研究.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接触的函数,确立利用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研究一个函数的意识 ,已初步形成对数学问题的合作探究能力。 (2)虽然前面学生已经学会用描点画图的方法来绘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图像,但是对于幂函数的图像画法仍然缺乏感性认识。 (3)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比较明显。 二、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理解幂函数的概念,会画幂函数的图象。 ②让学生结合这几个幂函数的图象,理解幂函图象的变化情况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 ①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幂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概括抽象和识图能力。 ②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熟悉的例子让学生消除对幂函数的陌生感从而引出概念,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利用多媒体,了解幂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使学生认识到现代技术在数学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③培养学生从特殊归纳出一般的意识,培养学生利用图像研究函数奇偶性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对称美,让学生在画图与识图中获得学习的快乐。 (二)重点难点 根据我对本节课的内容的理解,我将重难点定为: 重点:从五个具体的幂函数中认识概念和性质 难点:从幂函数的图象中概括其性质。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努力去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引导发现比较法 因为有五个幂函数,所以可先通过学生动手画出函数的图象,观察它们的解析式和图象并从式的角度和形的角度发现异同,并进行比较,从而更深刻地领会幂函数概念以及五个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由于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具有形象生动易吸引学生注意的特点,故此,可用多媒体制作引入情境,将学生引到这节课的学习中来。再利用《几何画板》画出五个幂函数的图象,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数形结合环境,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幂函数概念以及在幂函数中指数的变化对函数图象形状和单调性的影响,并由此归纳幂函数的性质。 3、练习巩固讨论学习法 这样更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使学生既能够进行深入地独立思考又能与同学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五个幂函数领会得会更加深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氛氛围也变得更加浓厚。 (二)学法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对幂函数模型的特征进行归纳,动手探索幂函数的图像,观察发现其有关性质,再改变观察角度发现奇偶函数的特征。重在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和归纳的过程。 由于幂函数在第一象限的特征是学生不容易发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借助多媒体进行动态演化,以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新课标指出:“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从我们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问题的设计改变了传统目的明确的设计方式,给学生最大的思考空间,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问题1:下列问题中的函数各有什么共同特征?是否为指数函数? 由学生讨论,总结,即可得出:p=w,s=a2,v=a,a=s1/2,v=t—1 这时学生观察可能有些困难,老师提示可以用x表示自变量,用y表示函数值,上述函数式变成: 都是自变量的若干次幂的形式。都是形如 的函数。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幂函数 (一)课堂主要内容 (1)幂函数的概念 ①幂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 叫做幂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a是常数。 ②幂函数与指数函数之间的区别。 幂函数——底数是自变量,指数是常数; 指数函数——指数是自变量,底数是常数。 (2)几个常见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由同学们画出下列常见的幂函数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将发现的性质填入表格 根据上表的内容并结合图象,总结函数的共同性质。让学生交流,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组织学生总结出性质。 以上问题的设计意图:数形结合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包含以数助形,和以形助数的思想。通过问题设计让学生着手实际,借助行的生动来阐明幂函数的性质。 教师讲评:幂函数的性质. ①所有的幂函数在(0,+∞)上都有定义,并且图像都过点(1,1). ②如果a>0,则幂函数的图像通过原点,并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 ③如果a<0,则幂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x从右边趋向于原点时,图像在y轴右方无限地趋近y轴;当x趋向于+∞时,图像在x轴上方无限地趋近x轴. ④当a为奇数时,幂函数为奇函数;当a为偶数时,幂函数为偶函数。 以问题设计为主,通过问题,让学生由已经学过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描点作图得到五个幂函数的图像,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绘制幂函数的图像比绘制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像更为复杂,因为幂函数随着幂指数的轻微变化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因此,在描点作图之前,应引导学生对几个特殊的幂函数的性质先进行初步的探究,如分析函数的定义域,奇偶性等,在根据研究结果和描点作图画出图像,让学生观察所作图像特征,并由图象特征得到相应的函数性质,让学生充分体会系统的研究方法。同时学生对于归纳性质这一环节相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学生会有更大的困难。因此,教学中只须对他们的图像与基本性质进行认识,而不必在一般幂函数上作过多的引申和介绍。在教学中,采用从具体到一般,再从一般到具体的安排。 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从而实现对知识识的再次深化。 (3)当堂训练,巩固深化 例题和练习题的选取应结合学生认知探究,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能用知识加以运用。本节课选取主要选取了两道例题。 例1是课本上的例题:证明f(x)=x1/2在(0,+∞)上是增函数。这题先从“形”的角度判断函数的单调区间和单调性,再用到定义从“数”的角度对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推理论证,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专业素养。 例2是补充例题,主要培养学生根据体例构造出函数,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幂函数及其性质的理解。注意:由于学生对幂函数还不是很熟悉,所以在讲评中要刻意体现出幂函数y=x1。3是增函数与y=x—5/4的图像的画法,即再一次让学生体会根据解析式来画图像解题这一基本思路 (4)小结归纳,回顾反思。 小结归纳不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知识、方法、经验等方面进行总结。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技能? (二)作业设计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对本节课学生知识水平的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延伸与,注重知识的延伸与连贯,强调学以致用。通过作业设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的形成. 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必做题 (2)选做题 (三)板书设计 板书要基本体现整堂课的内容与方法,体现课堂进程,能简明扼要反映知识结构及其相互联系;能指导教师的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通过使用幻灯片辅助板书,节省课堂时间,使课堂进程更加连贯。 五、评价分析 学生学习的结果评价当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我采用及时点评、延时点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思想、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在质疑探究的过程中,评价学生是否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顽强的理性精神,在概念反思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归纳猜想能力是否得到发展,通过巩固练习考查学生对幂函数是否有一个完整的集训,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谢谢! 高中数学说课稿14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 《圆的方程》安排在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七章第六节。圆作为常见的简单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圆的方程属于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是研究二次曲线的开始,对后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等内容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解析几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圆的方程是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后,又掌握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但由于学生学习解析几何的时间还不长、学习程度较浅,且对坐标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另外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加强。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②会由圆的标准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坐标,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③利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①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 ②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和加强对待定系数法的运用; ③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 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 ②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以上对教材、教学目标及学情的分析,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 (2)难点: ①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②选择恰当的坐标系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为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进行分析: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使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上。另外我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直观的引导了学生建模的过程。 2、学法分析 通过推导圆的标准方程,加深对用坐标法求轨迹方程的理解。通过求圆的标准方程,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通过应用圆的标准方程,熟悉用待定系数法求的过程。 下面我就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和设计加以说明: 三、教学过程与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是由七个问题组成的问题链驱动的,共分为五个环节: 创设情境 启迪思维 深入探究 获得新知 应用举例 巩固提高 反馈训练 形成方法 小结反思 拓展引申 下面我从纵横两方面叙述我的教学程序与设计意图。 首先:纵向叙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问题一 已知隧道的截面是半径为4m的半圆,车辆只能在道路中心线一侧行驶,一辆宽为2。7m,高为3m的货车能不能驶入这个隧道? 通过对这个实际问题的探究,把学生的思维由用勾股定理求线段CD的长度转移为用曲线的方程来解决。一方面帮助学生回顾了旧知——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另一方面,在得到汽车不能通过的结论的同时学生自己推导出了圆心在原点,半径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从而很自然的进入了本课的主题。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问题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 通过对问题一的探究,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用坐标法研究圆的方程上来,此时再把问题深入,进入第二环节。 (二)深入探究——获得新知 问题二 1、根据问题一的探究能不能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的圆的方程? 2、如果圆心在,半径为时又如何呢? 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对问题一进行归纳,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然后再让学生对圆心不在原点的情况进行探究。我预设了三种方法等待着学生的探究结果,分别是:坐标法、图形变换法、向量平移法。 得到圆的标准方程后,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三个应用平台,进入第三环节。 (三)应用举例——巩固提高 I、直接应用 内化新知 问题三 1、写出下列各圆的标准方程: (1)圆心在原点,半径为3; (2)经过点,圆心在点。 2、写出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我设计了两个小问题,第一题是直接或间接的给出圆心坐标和半径求圆的标准方程,第二题是给出圆的标准方程求圆心坐标和半径,这两题比较简单,可以安排学生口答完成,目的是先让学生熟练掌握圆心坐标、半径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为后面探究圆的切线问题作准备。 II、灵活应用 提升能力 问题四 1、求以点为圆心,并且和直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2、求过点,圆心在直线上且与轴相切的圆的方程。 3、已知圆的方程为,求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你能归纳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吗? 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什么? 我设计了三个小问题,第一个小题有了刚刚解决问题三的基础,学生会很快求出半径,根据圆心坐标写出圆的标准方程。第二个小题有些困难,需要引导学生应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圆心坐标和半径再求解,从而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第三个小题解决方法较多,我预设了四种方法再一次为学生的发散思维创设了空间。最后我让学生由第三小题的结论进行归纳、猜想,在论证经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的过程中,又一次模拟了真理发现的过程,使探究气氛达到高潮。 III、实际应用 回归自然 问题五 如图是某圆拱桥的一孔圆拱的示意图,该圆拱跨度AB=20m,拱高OP=4m,在建造时每隔4m需用一个支柱支撑,求支柱的长度(精确到0。01m)。 我选用了教材的例3,它是待定系数法求出圆的三个参数的又一次应用,同时也与引例相呼应,使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建模的习惯和用数学的意识。 (四)反馈训练——形成方法 问题六 1、求过原点和点,且圆心在直线上的圆的标准方程。 2、求圆过点的切线方程。 3、求圆过点的切线方程。 接下来是第四环节——反馈训练。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三个小题作为巩固性训练,给学生一块“用武”之地,让每一位同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找到自信,增强学习数学的愿望与信心。另外第3题是我特意安排的一道求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方程,由于学生刚刚归纳了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因此很容易产生思维的负迁移,另外这道题目有两解,学生容易漏掉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这时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结合初中已有的圆的知识进行判断,这样的设计对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五)小结反思——拓展引申 1、课堂小结 把圆的标准方程与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加以小结,提炼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待定系数的方法 ①圆心为,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圆心在原点时,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②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 2、分层作业 (A)巩固型作业:教材P81-82:(习题7。6)1,2,4。(B)思维拓展型作业:试推导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3、激发新疑 问题七 1、把圆的标准方程展开后是什么形式? 2、方程表示什么图形? 在本课的结尾设计这两个问题,作为对这节课内容的巩固与延伸,让学生体会知识的起点与终点都蕴涵着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在知识的拓展中再次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另外它为下节课研究圆的一般方程作了重要的准备。 以上是我纵向的教学过程及简单的设计意图,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横向的进一步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横向阐述教学设计 (一)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突破难点 求圆的标准方程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我布设了由浅入深的学习环境,先让学生熟悉圆心、半径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逐步理解三个参数的重要性,自然形成待定系数法的解题思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突破了难点。 第二个教学难点就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这是学生固有的难题,主要是因为应用问题的题目冗长,学生很难根据问题情境构建数学模型,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为此我首先用一道题目简洁、贴近生活的实例进行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真正走入问题的情境之中,并从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从而消除畏难情绪,增强了信心。最后再形成应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模式,并尝试应用该模式分析和解决第二个应用问题——问题五。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了方法,难点自然突破。 (二)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探究主线 本节课的设计用问题做链,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从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到应用都是在问题的指引、我的指导下,由学生探究完成的。另外,我重点设计了两次思维发散点,分别是问题二和问题四的第三问,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为学生设立充分的探究空间,学生在交流成果的过程中,既体验了科学研究和真理发现的复杂与艰辛,又在我的适度引导、侧面帮助、不断肯定下顺利完成了探究活动并走向成功,在一个个问题的驱动下,高效的完成本节的学习任务。 (三)培养思维 提升能力 激励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我分别在问题一和问题四中,设计了两次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问题的设计中,我利用一题多解的探究,纵向挖掘知识深度,横向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使学生的有效思维量加大,随时对所学知识和方法产生有意注意,使能力与知识的形成相伴而行。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预设,具体的教学过程还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向生成性课堂进行转变。最后我以赫尔巴特的一句名言结束我的说课,发挥我们的创造性,力争“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高中数学说课稿1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推 导过程;能根据条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椭圆概念的引入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 索能力;通过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并渗透数形结合和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让学生大胆探索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及椭圆标准方程,用待定系数法和定义法求曲线方程。 (2)教学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和推导。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1、动画演示,描绘出椭圆轨迹图形。 2、实验演示。 思考: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呢? (二)实验探究,形成概念 1、动手实验:学生分组动手画出椭圆。 实验探究: 保持绳长不变,改变两个图钉之间的距离,画出的椭圆有什么变化? 思考:根据上面探究实践回答,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 2、概括椭圆定义 引导学生概括椭圆定义椭圆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叫椭圆。 教师指出:这两个定点叫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椭圆的焦距。 思考:焦点为的椭圆上任一点M,有什么性质? 令椭圆上任一点M,则有 (三)研讨探究,推导方程 1、知识回顾:利用坐标法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2、研讨探究 问题:如图已知焦点为的椭圆,且=2c,对椭圆上任一点M,有 ,尝试推导椭圆的方程。 思考:如何建立坐标系,使求出的方程更为简单? 将各组学生的讨论方案归纳起来评议,选定以下两种方案,由各组学生自己完成设点、列式、化简。 方案一方案二 按方案一建立坐标系,师生研讨探究得到椭圆标准方程 =1(),其中b2=a2-c2(b>0); 选定方案二建立坐标系,由学生完成方程化简过程,可得出=1,同样也有a2-c2=b2(b>0)。 教师指出:我们所得的两个方程=1和=1()都是椭圆的标准方程。 (四)归纳概括,方程特征 1、观察椭圆图形及其标准方程,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1)椭圆标准方程对应的椭圆中心在原点,以焦点所在轴为坐标轴; (2)椭圆标准方程形式:左边是两个分式的平方和,右边是1; (3)椭圆标准方程中三个参数a,b,c关系:; (4)椭圆焦点的位置由标准方程中分母的大小确定; (5)求椭圆标准方程时,可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b的值。 2、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填下表 标准方程 图形a,b,c关系焦点坐标焦点位置 在x轴上 在y轴上 (五)例题研讨,变式精析 例1、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椭圆上一点P到两焦点距离和等于10。 (2)两焦点坐标分别是,并且椭圆经过点。 例2、(1)若椭圆标准方程为及焦点坐标。 (2)若椭圆经过两点求椭圆标准方程。 (3)若椭圆的一个焦点是,则k的值为。 (A)(B)8(C)(D)32 例3、如图,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从这个圆上任意一点P向x轴作垂线段,求线段中点M的轨迹。 (六)变式训练,探索创新 1、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标准方程 (1),焦点在x轴上; (2)焦点在x轴上,焦距等于4,并且经过点P; 2、若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k的范围。 3、已知B,C是两个定点,周长为16,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 4、已知椭圆的焦距相等,求实数m的值。 5、在椭圆上上求一点,使它与两个焦点连线互相垂直。 6、已知P是椭圆上一点,其中为其焦点且,求三解形面积。 (七)小结归纳,提高认识 师生共同归纳本节所学内容、知识规律以及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八)作业训练,巩固提高 课本第96页习题§8。1第3题、第5题、第6题。 课后思考题: 1、知是椭圆的两个焦点,AB是过的弦,则周长是。 (A)2a(B)4a(C)8a(D)2a2b 2、的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是边AC,BC所在直线的斜 率之积等于,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2、与圆外切,同时与圆内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样的曲线? 教学设计说明 椭圆是圆锥曲线中重要的一种,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后继学习其它圆锥曲线的基础,坐标法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数学方法,椭圆方程的推导是利用坐标法求曲线方程的很好应用实例。本节课内容的学习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展现新课程的理念,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使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始终。 椭圆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通过实验演示,创设生动而直观的情境,使学生亲身体会椭圆与生活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椭圆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椭圆概念引入的过程中,改变了直接给出椭圆概念和动画画出椭圆的方式,而采用学生动手画椭圆并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椭圆概念形成的数学化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椭圆方程的化简是学生从未经历的问题,方程的推导过程采用学生分组探究,师生共同研讨方程的化简和方程的特征,可以让学生主体参与椭圆方程建立的具体过程,使学生真正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来源,并在这种师生尝试探究、合作讨论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独立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设计例题、习题的研讨探究变式训练,是为了让学生能灵活地运用椭圆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调动、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开阔学生知识应用视野。第三篇:高中数学说课稿
第四篇:高中数学说课稿
第五篇:高中数学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