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出境动物产品检验检疫.
出境动物产品检验检疫
一、定义及范围
出境动物产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向国外或港澳特区输出未经加工或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有害生物,危害农牧渔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体健康的来自动物的皮张类、毛类、骨蹄角、明胶、蚕茧、饲料用乳清粉、鱼粉、骨粉、肉粉、肉骨粉、血粉、油脂以及未列出的动物源性饲料及添加剂、动物源性中药材以及动物源性复合肥等非食用性动物产品。(出境食用性动物产品在食品卷中叙述)
(一)皮张类
指牛皮、马皮、驴皮、山羊皮、绵羊皮、猪皮、兔皮、麂皮、黄鼬皮、香鼠皮、灰鼠皮、艾虎皮、旱獭皮、水貂皮、蓝狐皮、蟒皮、蛇皮、鸵鸟皮等生皮、盐干皮及盐湿皮。
(二)毛类
指绵羊毛、山羊毛、兔毛、牦牛毛、驼毛、猪鬃毛、马鬃毛、黄狼尾毛、鬃刷制品、鸡毛、鸭毛、鹅毛、火鸡毛、孔雀尾毛、羽毛、山羊绒、牦牛绒、驼绒、羽绒、鸭绒等;根据加工程度分为原毛、洗净毛、碳化毛、毛条。
(三)骨蹄角及其产品类
指鹿角、鹿茸、羚羊角等动物角类,虎骨、豹骨、牛骨、羊骨、猪骨等动物骨类,动物蹄壳、贝壳及其制品、龟板、玳瑁、明胶等。
(四)其它非食用动物源性产品
是指动物油脂、动物粉类、动物源性中药材、动物源性复合肥和其他动物源性制品等。动物油脂是指未炼制或已炼制的动物性的工业用油脂肪,如牛、羊、猪、禽油脂等;动物粉类主要用于饲料、肥料和工业原料,如肉骨粉、骨粒粉、骨蹄粒、有机肥、骨碳粉、鱼粉、血粉、乳清粉、羽毛粉、贝壳粉等;动物源性中药材如羚羊角、麝香、鹿茸等;其它动物源性制品:如硫酸软骨素(牛软骨、鸡软骨)、甲壳胺(素)、蚕蛹、蚕茧、废蚕丝。
二、报检
(一)报检范围
凡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的,或进口国家或地区规定必须凭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证书方准入境的,或有关国际条约规定须经检验检疫的出境动物产品,均应向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报检。
(二)报检时限
出境非食用性动物产品最迟应于报关或装运前7天报检,对出口有特殊检验检疫要求而使检验检疫周期较长的货物,应留有相应的检验检疫时间。
(三)报检应附证单
1、按规定填写的《出境货物报检单》
2、对外贸易合同(售货确认书或函电)、信用证、发票、装箱单等必要的单证。
3、必要时,生产者或经营者须提供出口动物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或检测报告。
4、凭样成交的出境非食用性动物产品,应提供经买卖双方确认的样品。
(四)审核单证
接受报检后,检务人员会仔细检查报检单内容是否填写完整、准确,所附单证是否齐全、一致和有效,检验检疫依据是否明确、有无特殊要求。
三、检验检疫依据
(一)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或检验检疫标准的,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检验检疫。
(二)没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或检验检疫标准的,按照对外贸易合同签订的标准进行检验检疫;凭样成交的,应当按照贸易双方确认的样品进行检验检疫。
(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或检验检疫标准低于进口国的标准要求或对外贸易合同签订的标准的,按照进口国的标准要求或对外贸易合同签订的标准进行检验检疫。
(四)法律、行政法规未规定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或检验检疫标准,对外贸易合同也未
约定检验检疫要求或检验检疫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对此类产品的规定进行检验检疫。
四、施检部门检验检疫
(一)施检员审核单证
1、审核所附合同、信用证、厂检合格单是否齐全,其商品品名、规格、数量、重量与报检单是否相符。
2、审核出口国别,了解进口国相关检验检疫要求。
(二)现场检验检疫
1、检查发货单位是否按合同要求将货配齐;唛头标识是否清晰;商品品名、规格、数量、重量、包装要求是否与单证相符。
2、检查出口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3、检查产品储藏情况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存储仓库应做到清洁干燥、保持通风、温度适宜,并有防腐、防虫措施。
4、采样
采样由检验检疫机构负责,货主或代理人应协助采样工作。
A、根据相应标准或合同指定的要求进行采样,并出具《抽采样凭证》。
B、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随机性,样品应代表或反应货物的真实情况,并满足检验检疫的需要。
C、抽样数重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不得低于最低采样量,也不得高于最高采样量。
D、样品的保存温度和条件以及送样时间,应符合的规定的要求。
5、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对必须进行熏蒸或消毒处理的出境动物产品,要监督进行熏蒸或消毒处理。
五、实验室检验检疫
(一)感官检验检疫
对抽取的样品进行感官检验检疫,检查内容包括:规格、长度、外观、色泽、弹性、组织状态、粘度、气味、异物、异色以及其他相关的项目的检验检疫。
(二)品质分析
依照检验检疫依据规定的品质要求进行。对羽绒羽毛进行含绒量、毛片、陆禽毛、飞丝、杂质、损伤毛、异色毛绒、鸭毛绒等项目的检验。具体项目要根据合同要求进行。
(三)理化检验
依照检验检疫依据规定的理化要求进行。对出口羽绒羽毛进行透明度、耗氧量、蓬松度、残脂率、水份、气味等级等项目检验。具体项目要根据合同要求进行。出口动物源性复合肥检验水分、含氯量、五氟化二磷、杂质、粒度及含沙量。
(四)微生物检验检疫根据检验检疫依据规定的项目对出口产品进行微生物检验检疫。一般对出口的皮毛类进行炭疽杆菌检验,对出口的动物性饲料进行致病性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检验,对出口的动物性药材进行炭疽杆菌和致病性沙门氏菌检验。具体项目要根据合同要求进行
(五)检验检疫监管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对出境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过程实施检验检疫监督管理。
1、监管内容
包括出境动物产品生产、加工过程及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实施情况,兽医卫生防疫措施执行情况,产品的存储、运输等情况以及对检验检疫机构要求的检疫处理措施的执行情况。
2、检验检疫监管方式
包括驻厂监管、定期监管和不定期抽查监管。需要检验检疫机关兽医驻厂的,其生产、加工须在官方兽医的监督下进行。否则生产、加工产品不得出口。
六、签证与放行
(一)根据现场检验检疫、感官检验检疫和实验室检验检疫结果,进行综合判定。填写《出境货物检验检疫原始记录》,内容包括:检验检疫时间、地点、检验检疫依据、品名、数重量、抽样数量、出口国别、注册号、现场检验检疫情况、核销箱单情况、检验检疫人员、评定意见等。
(二)对判定为合格的,缮制有关单证予以放行,允许其产品出境。
(三)对判定为不合格,不准其产品出境。部分动物产品可经过消毒、除害以及再加工、处理后合格的,准允出境;无法进行消毒、除害处理或者再加工仍不合格的,不准出境。
(四)拟证
检验检疫人员在完成检验检疫工作后,依据检验检疫结果和证稿的管理使用的特定要求拟制相关的证稿。一般包括出境货物通关单、兽医卫生证书等,货物离境口岸不在出证检验检疫机关所在地的,还须出具《出境货物换证凭单》。证书内容包括:证书名称、品名、数量、重量、收发货人名称、地址、港口、运输方式、卫生注册编号、生产加工企业地址、生产及检验检疫时间、包装标识、证明内容、签证日期、签证地点、官方兽医签字等。
(五)计收检验检疫费用
按国家物价财务管理部门的规定计算收取相应的检验检疫费用。
(六)缮印签发相关证单按照检验检疫业务人员拟制的证稿,缮印证书,并由授权签发人签发。
七、出境口岸检验检疫
对检验检疫出证机关和货物离境口岸检验检疫机关分属不同地方管辖的,当出境动物产品运至出境口岸时,出境口岸检验检疫机关一般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启运地原集装箱原铅封(含陆运、空运、海运)直运出境的,由出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验证放行。
(二)出境动物产品到达出境口岸时,已超过检验检疫规定有效期限的,需要向出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重新报检。
(三)出境动物产品到达出境口岸后,需改换包装或者拼装、更改输入国家或地区,而更改后的输入国家或地区又有不同检疫要求的,均须向出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重新报检。
第二篇:出境食用性动物产品检验检疫指南(佛山).
出境食用性动物产品检验检疫指南(佛山)
一、范围:
出境食用性动物产品包括肉类及水产品(不包括鲜活水产品,该类商品由机场局实施检验检疫)。
二、主要办理程序:
1.出口食品厂库卫生注册
2.出口食品厂库HACCP体系验证
3.饲养场备案并参加定期监测电话:83980105
4.报检
5.实施检验检疫及实验室理化指标的检测
6.领取单证
三、说明:
(一)出口食品厂库卫生注册请与认证处联系。
(二)出口食品厂库HACCP体系验证与认证处联系。
(三)饲养场备案及参加定期监测请与动检处联系。对饲养场的备案是为了保证供屠宰用动物质量。它包括对饲养场的用药制度、免疫制度、动物隔离、耳牌号管理以及相应饲养和治疗记录等方面的考核,也包括对饲料厂的备案。定期监测是指按指定的时间周期对口蹄疫、新城疫、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的监测,以及对动物体内和饲料中违禁药物的残留。
(四)报检业务在检务处报检大厅。填写申报单并附合同、信用证、包装检验合格单、厂检合格单、检测报告等。其商品品名、规格、数量、重量与报检单相符。电脑会自动识别该产品生产企业是否在我局申请出口食品卫生注册或通过国外注册。
(五)与动检处联系并确定实施检验检疫的时间。到加工生产企业或存放货物现场检验检疫包括:
1.发货单位按合约要求的数量、规格要求将货物配齐,唛头标识清晰。
2.产地检疫证明及车辆消毒证明。
3.产品感官检验及内外包装和标识检验。
4.商品品名、规格、数量、重量、包装与单证相符。
5.抽取样品送技术中心检测。理化检测包括氯霉素、磺胺类药物等违禁药物的检测。微生物检测包括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葡萄球菌、李斯特氏菌、弯曲杆菌等。
(六)领取单证在检务处报检大厅。
合格的出具检验检疫证书。不合格的出具不合格通知单。
四、办理时限:
(一)不需进行实验室检测的货物,从报检到领取单证,一般需5-10个工作日。
(二)需进行实验室检测的货物,视检测项目的多少及是否有药残项目而定,一般需另加5-10个工作日。
第三篇:进出境动物产品检验检疫
进出境动物产品检验检疫
检查机构:
上海浦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浦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吴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外高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上海国际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上海闵行开发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南汇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奉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崇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金山办事处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航交所办事处
检查内容:
来源于动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如毛类、生皮张、动物水产品、肉类、奶制品、血液、骨、蹄、角等必须实施检验检疫。
检查程序:
一、进境动物产品检验检疫程序:
⒈输入动物产品,货主或其代理人须事先申请办理审批手续。
⒉动物产品从输出国或地区运抵到达口岸后,货主或其代理人须向入境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在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未同意的情况下,任何个人、单位不得将货物卸离运输工具。
⒊输入的动物产品到达口岸时,检验检疫人员可以到运输工具上或货物现场实施检验检疫,核对货、证是否相符。检查有无腐败变质现象,容器、包装是否完好。符合要求的,允许卸离运输工具。发现散包、容器破裂的,由货主或者其代理人负责整理完好,方可卸离运输工具。根据情况,对运输工具的有关部位及装载动物产品的容器、外表包装、铺垫材料、被污染场地等进行消毒处理。需要实验室检验检疫的,按规定采取样品。对易滋生植物害虫或者混藏杂草种子的动物产品,同时实施植物检疫。
⒋经现场检疫后的动物产品由口岸检疫机关按如下规定处理:
(1)对蓝湿皮、洗净毛、碳化毛、毛条等签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2)对需要调离入境口岸海关管辖区而运往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指定地点进行检疫及监督加工、使用、贮存的动物产品签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情况通知单》。
(3)对上述(1)、(2)规定以外的动物产品根据规定进行采样带回实验室检验检疫。经检验检疫合格的签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不合格的签发《检验检疫证书 》及《检验检疫处理通知单》。
⒌当进境动物产品从入境口岸调往该地以外指定地点进一步检疫、处理及存放、加工的,启运前入境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通知被指定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入境动物 产品运抵指定地点后货 主或其代理人,持有关单证向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境动物产品的存放、加工单位实施检疫监督制度。存放、加工
入境动物产品的单位必须做到:
(1)建立以本单位领导和下属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动物卫生防疫小组,负责入境动物产品存放加工过程中的动物卫生工 作;制定防疫制度和 落实防疫措施,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报检和填报表等。
(2)入境动物产品专仓堆放,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与经检疫合格的产品混合堆放,并有专人负责保管。
(3)根据不同的加工工艺流程,对入境动物产品分别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消毒或杀虫处理。
(4)对存放、加工入境动物产品的进出通道、门前设置适于人和车辆消毒的消毒设施。
(5)对存放、加工入境动物产品的场所、工作台、搬运工具等及时做消毒处理。
(6)接触入境动物产品的工作人员,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7)对入境动物产品内外包装物,存放、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废弃物等进行无害化处理或予以销毁,并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
(8)未经检验检疫机关批准的入境动物产品不得接收。未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检疫不合格和未经加工或消毒、除虫处理的不得转移。
二、出境动物产品的检验检疫程序:
⒈出境用的动物产品必须是来源于非疫区健康群的动物。对于出口肉食类动物产品用的屠宰动物,根据输入国对活动物产地检疫要求,必须是检疫合格的动物。凡用于加工、生产、存放出 口动物产品的肉联厂、屠宰场、动物产品加工厂、专用仓库要符合兽医卫生要求,这些单位 必须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注册登记,获取注册登记证。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对出境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和运 输过程实行检疫监督管理制度。
⒉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派出检验检疫人员对出境动物产品的加工厂、仓库实施监督管理。检验检疫人员在 执行任务时依法查阅或索取加工厂、仓库与出境动物产品检疫有关的记录、报告或资料等。
⒊出境动物产品的加工厂、仓库必须订立兽医卫生管理制度,并做好兽医卫生工作,定期对水质和污水进行抽样检验。
⒋运载出境动物产品的运输工具必须是清洁的,货物装卸前后要洗刷干净,并用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批准的有效消毒药品消毒。
⒌出境动物产品从产地至离境口岸的运 输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有关检验检疫证书放行。
⒍出境动物产品到达离境口岸,所在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立即实施监督管理。对检疫证书 或货物单证不符的视情况实施检疫、消毒或退回原产地,并将发现的问题通知产地出入境检 验检疫机构。
⒎出境肉类产品、蛋、水产品,需到指定机构(上海浦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办理手续,空运水产品需到上海国际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办理手续。
双方权利义务:
检验检疫人员依法对进出境的动物产品实施检验检疫,并遵守工作纪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流程。货主或代理人应配合做好检验检疫工作。
检查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第二章(进口商品的检验)第三章(出口商品的检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二章(进境检疫)第三章(出境检疫)
第四篇:动物产品检验检疫报告
动物产品检验检疫报告
:
你于2014年3月31日在清真屠宰车间屠宰的34只羊胴体,经检疫人员实施同步检疫,现场检疫情况为:羊胴体肺脏色泽异常、伴有淤血和水肿现象,肩前淋巴结肿胀出血。检疫人员现场判定为染疫或疑似染疫,后经单位选派官方兽医进一步检验检疫,集体鉴定结论为染疫肉品,按照动物防疫法有关条款决定对该批肉品采取无害化处理。
检疫人员签字:
复检官方兽医签字:
单位负责人签字:
执法机关意见:
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出境动物检验检疫
出境动物检验检疫
出境动物系指我国向境外国家或地区输出供屠宰食用、种用、养殖、观赏、演艺、科研实验等用途的家畜、禽鸟类、伴侣动物、观赏动物、水生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野生动物和实验动物等。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境动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检验检疫。检验检疫的内容依据输入国家或者地区与我国签定的双边检疫协定我国的有关检验检疫规定以及贸易合同中订明的检验检疫要求确定。检验检疫的程序一般包括注册登记、检疫监督管理、受理报检、隔离检疫和抽样检验、运输监管、离境检疫和签发证单等方面。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畜禽、水产等养殖业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外贸出口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品卫生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我国养殖业和外贸的发展。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境外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的动物提出越来越高的检疫要求,包括口蹄疫、水泡病、禽流感、新城疫等多项传染病、病原菌、盐酸克伦特罗、霉素等多项药物残留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检疫。为此,各有关出口企业,必须切实抓好生产、加工、包装者、运输各个环节的管理,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免疫防疫,有效地控制疫情发生,科学合理地使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和药物,确保产品质量,力争把出口产品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从外贸出口的情况来看,我国活动物的出口主要是供应港澳市场,数量约占有90%.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种用畜禽、食用动物、观赏动物相继突破了美国、日本、蒙古、欧盟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禁令,出口数量连年增加。迄今为止,我国已与英国、美国、日本、蒙古等国签订了多个动物检疫议定书。为规范供港澳畜禽的检验检疫工作,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成立后,先后颁布了供港澳活牛、活羊、活猪、活禽水产品、食用动物饲料检验检疫等多项管理规定,各地检验检疫机构依照这些管理规定对供港澳活动物实施了全程监管措施。
一、注册登记
对出口动物的生产企业、饲养场、养殖场实施卫生注册登记备案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理》第三十二条有明确规定,是国际通用作法,供港澳活动物,港澳特区政府亦有此要求。通过检验检疫机构的卫生注册,一方面对这些生产企业卫生条件进行评估和考核认可,另一方面通过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管和指导,规范和提高其生产饲养场和防疫管理水平,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注册申请 申办出口动物饲养场注册登记的,应由出口动物饲养场本身或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上级主管单位(出口动物饲养场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向所在地直属检验检疫机构提出注册登记申请,提交《申请表》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饲养场平面图和彩色照片(包括场区全貌、进出场区及生产区消毒通道、栏舍内外景、兽医室、发病动物隔离区、死亡动物处理设施、粪便处理设施、隔离检疫舍等)以及饲养管理制度和动物卫生防疫制度等资料一式三份,同一单位所属的位于不同地点的饲养场应分别申请。
(二)注册条件
申请注册的饲养场必须符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相应出口动物注册饲养场基本卫生要求。
(三)考核批准
直属检验检疫机构经审核申请注册的单位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按出口动物饲养场动物卫生基本要求进行实地考核、必要时采样送实验室检验,符合要求的,予以注册,发给出口动物饲养场卫生注册登记证,并报国家质检总局备案。实行一场一证制度,注册登记证有效期五年。有效期满后继续饲养出口动物的饲养场,须在期满前6个月重新申办注册登记手续。
(四)审核
直属检验检疫机构对已注册的饲养场应在每年规定时间内按出口动物注册饲养场条件和动物卫生基本要求进行考核同时结合注册饲养场遵守检验检疫法律法规情况和日常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对逾期不申请年审,或年审不合格且在限期内整改不合格的,检验检疫机构应注销其注册登记,吊销其《注册证》。
出口动物育肥场、中转场(仓)、中转包装场参照上述规定办理注册登记和审核。
二、检疫监督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授权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境动物的饲养过程实施检疫监督制度。监督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检验检疫机构对注册饲养场应实行分类管理,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其动物卫生防疫制度的落实情况、动物卫生状况、饲料及药物的使用等,并将检查结果填入注册饲养场管理手册。
(二)检验检疫机构对注册饲养场实施疫情监测。发现重大疫情时,须立即采取紧急预防措施,并于12小时向国家质检总局报告。
(三)检验检疫机构对注册饲养场按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动物残留监控计划进行农药、兽药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工作。
(四)注册饲养场须将本场的免疫程序报检验检疫机构备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免疫。严禁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疫苗。
(五)注册饲养场应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发现疫情或疑似疫情时,必须及时采取紧急预防措施,并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报告。
(六)注册饲养场不得饲喂和存放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和动物促生长剂。对国家允许使用的药物和动物促生长剂,要遵守国家有关药物使用规定,特别是停药期的规定,并须将所使用药物和动物促生长剂的名称、种类、使用时间、剂量、给药方式等填入管理手册。
(七)注册饲养场须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切实做好日常防疫消毒工作,定期消毒饲养场地和饲养用具,定期杀虫、灭鼠、灭蚊蝇。进出注册场的人员、车辆和笼具必须严格消毒。
三、报检
输出动物的货主或其代理人应在动物出境前向启运地检验检疫机构预报检(一般种用大、中动物45天,种用禽鸟类和水生动物30天,食用动物10天),提交输入国法定和贸易合同规定的动物检验检疫要求以及与所输出动物有关的资料。在隔离检疫前一星期填写《出境货物报检单》,并持贸易合同、信用证、货运单、发票等资料向启运地检验检疫机构正式报检。
对输入国要求中国对向其输出的动物饲养单位注册登记的,货主或其代理人在报检时须提交出口动物饲养场注册登记证;输出属于国家规定的保护动物的,货主或其代理人须提交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核发的允许出口证明书;输出种用畜禽的,货主或其代理人应提交农牧部门出具的种用动物允许出口证明书;输出实验动物的,货主或其代理人须提交国家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允许出口证明书;输出观赏鱼类的,货主或其代理人尚须有养殖场供货证明、养殖场或中转包装场注册登记证和委托书。
出境伴侣动物,货主在离境前持所在地县级以上农牧部门出具的动物健康证书及狂犬病疫苗接种证书向离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报检,每位旅客限带1只伴侣动物出境。
出境展览动物、竞技动物,货主或其代理人应在动物出境前30天持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官方出具的允许展出演出证明书、展出演出合约、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或县级以上农牧部门出具的动物健康证书、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核发的允许出口证明书向出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报检。
检验检疫机构受理报检后,应核对出口动物饲养场注册登记号、出口公司备案资料、合同或信用证、发票及其他必要的单证,经审核符合出境检验检疫报检规定的,接受报检。否则,不予受理。
四、隔离检疫和抽样检验
出口动物实施启运地实施隔离检疫和抽样检验、离境口岸作临床检查和必要复检的制度。输出动物,出境前需经隔离检疫的,须在检验检疫机构指定的隔离场所实施检疫。需隔离检疫的情况主要有:进口国要求隔离检疫的,检验检疫机构按照进口国的要求对出境动物进行隔离检疫;根据贸易合同的规定需对出境动物进行隔离检疫的,按合同约定进行检疫;在对出境动物进行检疫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的,应对其同群假定健康动物实施隔离检疫;我国政府对出境动物有隔离检疫规定的,按规定要求进行隔离检疫。
(一)隔离场所:出境动物的隔离检疫场所一般由货主自行提供,但使用前须经检验检疫机构考核认可,并接受其监督检查。
(二)动物挑选:在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督下,货主或其代理人应挑选健康无临床症状、符合贸易合同要求的动物进入隔离场集中饲养。
(三)临床检查:一般进行群体临床检查,必要时逐头(只)、逐项进行个体临床检查。对批量较大、群体检查无明显异常的,可抽检部分动物进行个体临床检查。
(四)采样:检验检疫机构根据出口动物检测的具体项目需要采取动物血液、咽喉、气管、泄殖腔拭子、阴道分泌物、包皮囊冲洗液等样品送实验室检验。采样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输入国有明确要求的,执行输入国的要求。
(五)实验室检验:实验室检验是出境动物检验检疫的重要步骤,是检验检疫出证和实施检疫处理的主要依据。实验室检验项目应依据输入国家或地区和中国有关动物检验检疫规定、双边检疫协定以及贸易合同的要求确定。检验方法、操作程序及判定标准应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无国标、行标的,可参照国际通行作法进行。进口方有明确要求并已订入有关协议或合同的,可按进口方要求进行。
(六)加施标志:根据需要,货主或其代理人应在检验检疫机构监督下,对检验检疫合格的动物加施检验检疫标志。
(七)出证:检验检疫机构对检验检疫合格的出境动物签发《动物卫生证书》和《出境货物通关单》或《出境货物换证凭单》。《出境货物通关单》适用于从本局辖区口岸直接出口的出口动物,《出境货物换证凭单》适用于从其他直属局辖区口岸出口的出口动物。对经检验检疫合格的出口动物,检验检疫机构签发《动物卫生证书》。输入国家或地区没有检验检疫要求,不需要出具证书的,直接签发《出境货物通关单》,予以放行。
出境动物检疫证书由授权检验检疫官员签发,加盖检验检疫机构印章方为有效。出境动物检疫证书一般使用中英文签发,如货主或其代理人有特殊要求需要使用其他语种签证的,检验检疫机构也应尽力予以配合,但必须使用中外文对照编制,以免产生误解。
出境动物检疫证书发出后,如需更改,应由报检人填写《更改申请单》,交回原签发的证书后,经施检部门同意可以重新签证;如证书正本或副本遗失,报检人必须书面说明理由,经法人签字、加盖公章,并在指定报社登报申明,经施检部门审核后方可重新签发证书。五、运输监管
出境动物,经启运地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合格的,从启运地运往出境口岸时,交通、铁路、民航等运输部门和邮电部门凭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单证办理承运和邮递手续;从启运地运往出境口岸的过程中,国内其他部门不再检验检疫。检验检疫机构对检验检疫合格的出境动物可以实行监装制度。监装时,应监督对装运动物的运输工具和装运场地进行消毒处理;出口动物运输途中所用饲料、饲草及铺垫材料必须来自非疫区;确认待运动物是检验检疫合格的动物;核对出口动物品种和数量,确保货证相符。检验检疫机构认为必要时可派员随同押运人员一起,监督从启运地运往出境口岸的全过程,了解运输途中动物的健康状况,监督运输途中的防疫工作。
出口大、中动物,货主或其代理人必须派出经检验检疫机构培训考核合格的押运员负责国内运输过程的押运。押运员在押运过程中须做好运输途中的饲养管理和防疫消毒工作,不得串车,不得沿途抛弃或出售病、残、死动物及饲料、粪便、垫料等,并做好押运记录。运输途中发现重大疫情时应立即向启运地检验检疫机构报告,同时采取必要的防疫措施。出口动物抵达出境口岸时,押运员须向出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递交押运记录,途中所带物品和用具须在检验检疫机构监督下作有效消毒处理。
六、离境检验检疫
经启运地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合格的出口动物运抵口岸后,由离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临床检查或者复检。
(一)离境申报:出口动物运抵出境口岸后,货主或其代理人应向离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属于离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辖区内的出口动物货主或其代理人在离境申报时应递交持启运地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动物卫生证书》和《出境货物通关单》;不属于离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辖区内的出口动物货主或其代理人在离境申报时应递交持启运地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动物卫生证书》和《出境货物换证凭单》,属于首次申报的,对须来自注册登记饲养场的动物,还须递交出口动物饲养场检疫注册登记证正本和副本影印件向离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备案。
(二)离境查验:离境检验检疫机构受理申报后,核定出口动物数量,核对货证相符,查验检验检疫标识,并按照隔离检疫的要求实施群体临床检查和个体临床检查。
(三)签证放行:离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对经离境查验合格的出境动物,在启运地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动物卫生证书》上加签出境日期、数量、检疫员姓名,加盖检验检疫专用章,并根据启运地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出境货物换证凭单》,签发《出境货物通关单》。启运地与离境口岸属于同一直属检验检疫机构的,应核对启运地签发的《出境货物通关单》。
(四)收费:离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按国家有关规定收取检验检疫费。
(五)对进行配额管理的动物,应在《核销手册》上核销出口动物数量。
(六)出口动物运抵出境口岸后,不能立即出境,需要在出境口岸中转仓暂养的,货主或其代理人应报请离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中转仓检验检疫。
1、进仓申报:货主或其代理人应持启运地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动物检疫证书》一正本两副本,填写“进仓检验检疫申报单”向离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属于首次申报的,对须来自注册登记饲养场的动物,还须递交出口动物饲养场检疫注册登记证正本和副本影印件向离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备案。
2、查验单证:离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受理申报后,查验启运地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动物检疫证书》和《出境货物换证凭单》,并核对货证相符。
3、进仓检疫:动物进仓时,离境检验检疫机构核定出口动物数量,核对货证相符,查验检验检疫标志,并按照隔离检疫的要求实施群体临床检查和个体临床检查。对查验合格的,允许进仓。
4、留仓检疫:离境检验检疫机构巡仓检疫员每天两次对仓库内库存动物进行巡仓检疫,检查出口动物健康状况、饲养管理及库存数量等情况,巡检情况及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出仓检疫:动物离仓出境前,货主或其代理人应报请检验检疫机构对出仓动物实施出仓检疫。出仓检疫时,检验检疫机构应进行群体临床检查和个体临床检查;对需要加施检验检疫标志的,应对标志进行检查;对检疫合格的出口动物,在启运地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动物卫生证书》上加签出境日期、数量、检疫员姓名,并加盖检疫放行章,签发《出境货物通关单》允许装车启运。
6、监装:检验检疫机构认为必要时,可对出仓动物实施监装制度。监装时,应确认出口动物来自检验检疫机构注册的饲养场和中转仓,临床检查无任何传染病、寄生虫病症状和伤残情况,并核对出口动物品种、数量无误,检验检疫标志完善的,予以放行,否则,不予出口。
(七)、出口动物由中转仓运抵出境口岸后,应再次接受出境口岸现场检验检疫机构实施的临床检查或者复检。临床检查不合格或有其他情况,需进一步做隔离检疫和实验室检验的,必须在检验检疫机构指定的隔离场进行隔离检疫,并抽样做实验室检验。检查合格的,予以放行;否则,不予出口。发现重大疫情的,货主或其代理人应积极协助检验检疫机构及时扑灭疫情,检验检疫机构应同时通知当地防疫部门做好防疫工作,并报告国家质检总局和通知启运地检验检疫机构。七 回空车辆消毒
装载动物出境的回空车辆进境时,应在进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设置的情况消毒场所在该机构的监督下对车辆整体、笼具、饲用工具等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将动物疫情传入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