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驿小学2014-2015学年度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
干驿小学2014-2015学年度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扎实开展“精细管理办校,内涵发展育人”活动,实现教师资源均衡合理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市、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有序流动的指导意见,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现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教育内涵提升工程,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淡化教师的校籍管理,强化区域内统筹管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快建立科学、均衡、人文、灵活的用人机制, 促进城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和内涵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积极稳妥、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统筹兼顾的原则。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实行个人申请与组织安排相结合,个人成长与教育均衡相统一,促进教师交流与保持队伍稳定相协调。
三、工作目标
自2014年秋季开始,每年参加交流的教师比例占学校符合交流条件人员总数的15%-20%,三年内达到60%左右。通过交流,促使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逐步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四、交流对象与条件
1、参加交流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身体健康,有较强业务工作能力。
2、凡在横港小学任教满6年(男48周岁以下、女43周岁以下)的教师,应有计划地进行交流。
3、夫妻双方都在本校工作的应交流一方。
4、评选特级教师及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必须具备在边远学校或薄弱学校工作一年以上的经历。
5、申报小学高级、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资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交流任教半年及一年以上的经历。
6、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参加专项支教任务的教师,视为具备异校交流工作经历。
五、交流形式及办法
1、符合条件教师推荐交流。根据交流方案和计划,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由本人申请,学校推荐,区教育局协调,开展区内交流。
2、按照区教育局文件规定的外围学校教师有序交流要求,凡是工作满5年(新招聘的教师自转正定级后算起)的在编在职教师,每年安排1名教师有序交流。
⑴学校每年接受交流申请报告的截止日期为5月31日。⑵每年6月份由学校行政会议或校务委员会研究确定并公布当年交流人员名单,并报区教育局备案。
⑶交流人员名单根据申请人的情况按下列办法依次确定:按在横港小学服务年限长短排序;服务年限相同的,按各人出身年月日先后排序;出身年月日相同的,由校务委员会全体成员根据各人的工作能力和实绩打分,按得分高低依次排序。
⑷交流人员的接收单位由本人负责落实。学校应当为其顺利流动提供一切可行的方便,但不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
⑸确定当年交流的人员,因某种原因没有交流完成,五年后方有资格再次提出交流申请。
⑹组织调动或调出铜官山区教育局系统的,不参照本规定。
3、提拔与晋升交流。教师选拔为校级班子成员原则上在区内交流任职。教师因专业技术职务晋升需要在区内交流任教。
4、定期双向交流。由学校推荐优秀中青年教师参加区内双向交流,时间为一学期,并逐步延长至一学年。
5、挂职与外派交流。安排边远学校或薄弱学校教师到规模较大的学校挂职锻炼,时间为一学期。有计划地选送学校管理人员、学科
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培训学习,时间一个月左右。
六、实施步骤
1、宣传动员。2014年7月中旬,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区教育局实施方案,宣传教师交流政策,进行动员部署。通过宣传,让广大教师充分了解教师交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参与交流的自觉性。
2、制定交流方案。2014年7月中下旬,学校制定教师交流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教师交流的基本原则、对象、形式、渠道、要求等。学校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和《2014年秋季学校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情况统计表》及时报区教育局。
3、制定学年度交流计划,上报交流教师名单。学校在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教师交流的比例,科学制定学年度交流计划,研究确定本学年度参加交流教师名单。
七、相关要求
1、下列情况的教师应优先交流。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名师;业务能力较强的中青年教师;要求晋升中、高级职称的教师;确定为学校后备干部的教师;夫妻同校任教且一方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教师;小学中高年级学段的专任教师。
2、对自愿申请参加交流的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评先评优、培养使用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对不符合交流条件但本人自愿申请交流的教师,经学校认定也可列为交流对象。
3、确因工作需要或特殊原因暂不能参加交流人员,须报经区教育局批准后方可暂缓交流。
4、凡经学校上报、区教育局审核确认应予交流的教师,必须参加交流。对不愿参加交流的教师,年度考核不得定为“合格”及以上等次,情节严重者将解除聘用关系。
第二篇:干驿小学2017-2018学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
干驿小学2017-2018学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微山县教育体育局《关于继续开展全县城乡教师交流活动的意见》,切实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我校教育事业全面、优质、均衡、公平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建立科学、灵活的用人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师梯队,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教师队伍。
二、原则和目标
坚持相对稳定、合理流动、师资均衡、资源共享、立足长远、统筹兼顾、在均衡中发展的原则,做好我校的教师交流工作。
教师交流的目标是:参加交流的支教教师、结对指导教师、送课教师,上示范课、指导课或讲座教师的总数占在职教师的30%。
三、交流对象
1、我校50岁以下的男教师、45周岁以下的女教师。
2、需晋升中级及以上职称无交流工作经历的教师。
3、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
四、交流方式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安排,我校教师交流主要方式是在马坡镇辖区小学区域内交流,我校交流学校是本镇农村小学。主要包括:送课交流、优秀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指导课或讲座,开展集体备课、学科论坛、座谈交流等方式。
五、交流时间:2017—2018一学年。
六、具体措施
(一)、送课交流教师
经学校研究,我校安排各科骨干教师按照教师交流月计划到我镇 3所农村小学交流送课。在不打乱对口交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的原则上每人每学年送课2节,参加评课2次,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每次送课后及时上交活动总结至学校教导处存档。
(二)、优秀骨干上示范课、指导课或讲座
每学年上示范课、指导课不少于8次,活动结束后及时上交活动总结至学校教导处存档。
(三)、听课座谈
经学校研究决定,由镇教研室联系受援学校定期到我校进行跟班听课学习、座谈交流,学校教导处做好协调工作并做好材料整理以备存档。
七、管理与考核
(一)管理办法
1、交流教师实行双重管理,以所在学校管理为主,交流期间必须在交流学校工作和生活。交流学校要加强对交流教师的管理,严禁交流教师走过场,流于形式。校长作为教师交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
2、交流教师在交流期间要服从所在学校的工作安排,自觉遵守所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为所在学校的发展主动献计献策。
(二)考核与奖惩办法
1、按照县教体局《关于继续开展全县城乡教师交流活动的意见》,原则上每学年每个人至少参加一次交流活动,不参加交流活动的不得参加下的评先树优。
2、参与城乡交流活动的人员视其活动中的表现情况作为教师师德考核、考核和职称评聘的内容之一。
3、城镇学校教师晋升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须有在农村小学任教一年的经历。
八、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一)成立教师交流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蒋金华
副组长:刘群华
邓小华
陈言明
鲁国忠
成员:杨
菊
刘
红
袁金仿
周淦
(二)工作要求
1、做好宣传发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县教体局《关于继续开展全县城乡教师交流活动的意见》,做到每一位教师都能明确教师交流的指导思想、交流原则和目标任务。
2、结合我校教师交流工作方案制定教师交流活动计划和活动安排,并及时上报镇教办备案。
3、学校将对教师交流工作进行督导管理,纳入对交流教师的考核。
第三篇:2020年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
2020年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优化教师结构,均衡配置教师资源,促进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深化教育改革精神,按照省、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部署,立足新起点,进一步健全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交流机制,稳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完善学校聘用管理,盘活全域教师资源,发掘师资队伍潜力,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交流原则
1、坚持促进均衡。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师交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衡配置教师资源,优化教师结构,促进城乡校际之间均衡发展,保障教学需求。
2、坚持统筹规划。把教师交流工作与教师全员聘任制、绩效考核改革、学校学科建设统筹起来,统一部署、统一安排、同步推进,提高交流效益。
3、坚持公正规范。公开教师交流工作程序,公开教师交流方案和交流结果,规范操作,稳步推进,严肃纪律,加强监督。
4、坚持以人为本。激发教职工参与交流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考虑参加交流教师的实际困难,制订完善配套政策,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就近方便与保障教育教学需要。
三、交流对象
交流对象为全市范围内中小学在编公办教师。凡能正常胜任教学工作,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的教师均需参加交流工作。
四、交流时限
教师交流服务期为1至3学年,鼓励和提倡各级各类学校按教学循环周期开展交流工作(各学段均以三年为一周期),以保证交流任教的实效和质量。
五、交流类型
教师交流在市域内城镇和农村中小学之间进行,交流形式主要为交流任教、跨校竞聘。
(一)城区学校教师交流
1.城区市直学校,可确定1-2所城区邻近的缺编或薄弱学校作为对口支援学校,结对帮扶,捆绑式发展。减轻交流教师的生活负担,保证支教交流实效。城区各学校之间教师交流以及保障城区学校教学需求后富余学科教师到周边学区支教,均由市教育局根据受援学校申报的岗位需要统一安排。
2.集团化学校的教师交流提倡优先保障集团内部教学需要,本部与分校之间的教师交流要统筹安排,优先补齐学科短板,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富余学科可参与集团外学校交流工作。
(二)农村学校教师交流
1.农村中心学校以学区为单位,统筹安排学区内初中、中心小学等超编学校的教师交流工作,满足本学区教学需求后的富余学科教师可采取跨校竞聘形式到缺编学校(含城区学校)交流任教。
2.农村市直超编学校富余学科教师需经市教育局统一安排以跨校竞聘形式到其他缺编学校(含城区学校)交流任教。
(三)跨校竞聘
为盘活市域内教师资源,发掘师资队伍潜力,优化师资配置,根据省、市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意见,积极鼓励超编学校(指市直学校、中心学校)参加工作满3年的教师到缺编学校参加教学岗位竞聘。跨校竞聘基本程序为:缺编学校公布需求岗位,超编学校教师向所在学校提出跨校竞聘申请和竞聘意愿,缺编学校组织竞聘考核,确定岗位最终聘任人选,并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为保证教学秩序稳定,跨校竞聘一聘三年,三年期满后根据竞聘人员工作表现、缺编学校师资状况决定是否续聘。超编学校教师竞聘到城区学校任教期间不享受乡镇工作补贴,竞聘到其他农村缺编学校任教期间按实际工作地乡镇工作补贴标准享受。参加跨校竞聘教师可享受超编学校到缺编学校交流任教相关优惠政策。
六、相关规定
1、教师交流自本方案发布之日起执行新规定,原则上按学进行。各校交流教师应采取个人申报和学校指派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按照管理权限分别由市直学校、中心学校根据本校教学需求并结合受援学校的需求统筹安排,保证选派交流教师的数量与质量。每批交流教师中各级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应占有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流的教师,交流服务期间只转临时党团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含工资关系)保留在原学校,在原学校的职务职级不变,其教育教学工作(包括班主任、教研组长、课外兴趣小组指导等工作)年限连续计算;教师交流、跨校竞聘、跟岗学习期间,其工作由受援学校安排,支教人员按照不低于受援学校教师的平均工作量承担教育教学任务,派出学校原则上不再安排其他工作。对个别特别紧缺学科,经交流学校双方协商报中心学校和教育局核准,交流教师可兼课(走教)。
2、教师在交流期间,由派出学校与受援学校共同管理,以受援学校管理为主。受援学校要做好交流教师的考勤(考课)工作;教师交流期间的考核按人社部门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相关规定执行。对交流教师的工作考核、绩效考核,由受援学校(乡镇中小学由中心学校)组织实施,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工作坚持自评与他评、平时考查与学考核相结合。交流教师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其中优秀等次比例不超过15%。考核结果报市教育局审核备案,交流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由市教育局统一颁发《XX市中小学教师交流服务合格证书》。交流服务期满考核等次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延长其交流服务期。派出学校要主动与受援学校联系沟通,加强对派出教师的督促指导,确保顺利达到既定的交流工作目标。
3、鼓励教师参加交流轮岗工作,对在交流轮岗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在各级评优表彰中予以倾斜。教师在交流期间参加职务评聘、岗位竞聘,同等条件下优先;有交流经历的教师,参加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等荣誉评选,同等条件下优先。属超编学校到缺编学校交流的人员在受援学校脱产任教满三年经考核合格,可不占指标表彰为县级优秀教师,可参加受援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量化考核推荐。
4、城区学校教师评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现职以来应具有在乡村学校或城镇薄弱学校支教经历按XX省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文件规定执行;超出编制需求数的农村集镇所在地学校教师(男50周岁以上、女45周岁以上除外)在评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时的支教要求比照城区学校要求执行,农村其他学校教师支教规定由中心学校根据学区内师资配置状况研究确定。
5、对符合交流条件而不服从学校交流安排的教师,职务聘任合同期满后,予以高职低聘,3年内不得参与评优评先。
6、各中心学校要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妥善安排学区内交流教师的工作、生活等,对城区学校和农村直属学校派出的支教教师,农村受援学校要为其生活提供方便。派出学校视情况给予支教教师一定的生活、交通补助。
7、市教育局对全市中小学教师交流工作加强督查指导,定期开展总结表彰活动,并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支教人员的补贴与表彰奖励。学校实施教师交流工作状况纳入市教育局对直属学校、中心学校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
第四篇:学校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
阳逻三中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
为不断推动教师合理流动,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实现教师资源科学配置,推进城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根据市教育局《关于2013-2014学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依据,以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通过科学、有序流动,优化教师队伍资源配置,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基本原则
开展教师交流工作要遵循“统筹兼顾,政策引导,公开平等,稳定高效”的原则。
三、交流的对象和条件
学校身体健康、能承担正常教学工作任务的教师,在本校任教满6年的,原则上进行定期轮岗交流。交流的比例:学校交流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编制数额的10%。
四、交流时间
2013—2014学每周一次或每月两次。
五、交流形式与办法
本校主要是区内交流,包括街镇内指令性交流和到其它街镇薄弱学校对口交流。
1、街镇内指令性交流:由本校根据区教育局和街教育总支下达的交流计划,派遣10名教师到新洲区思源实验学校交流。
2、垮街镇交流:主要由我校派遣10名教师到李集街张店中学进行校际间教 师对口兼职交流。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阳逻三中教师交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教师交流工作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落实。
组长:余友其柯庚奇
成员:程守军林涛周翔李祥华周汉国朱丽华
2、强化评估、约束和激励机制。把学校教师交流工作的检查评估纳入教育督导之中,定期检查、评估。积极落实交流教师的有关待遇,切实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将教师交流的情况列为学校评优评先和教师职务晋升、聘用及评优评先的条件之一,并在绩效工资分配、培训进修等方面给予倾斜。对于没有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交流或任教经历的教师,原则上不准评聘高一级教师职务(职称),市区骨干教师参加交流情况作为骨干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教师交流期间人事关系和工资福利保留不变,其业务管理和考核由我校和接收学校共同进行,绩效工资由我校根据其考核情况发放。交流期间,考核合格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不低于我校同类教师的平均水平。
第五篇:2013年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
2013年-2014红岩寺镇中心校教师交流
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扎实开展“精细管理办校,内涵发展育人”活动,实现教师资源均衡合理配置,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有序交流的指导意见精神,并结合我镇教师队伍现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教育内涵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淡化教师的校籍管理,强化区域内统筹管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快建立科学、均衡、人文、灵活的用人机制, 促进我镇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和内涵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积极稳妥、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统筹兼顾的原则。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实行个人申请与组织安排相结合,个人成长与教育均衡相统一,促进教师交流与保持队伍稳定相协调。
三、工作目标
自2013年秋季开始,每年参加交流的教师比例占教师总数的6%。通过交流,促使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逐步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四、交流对象与条件
1、参加交流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身体健康,有较强业务工作能力。
2、凡在一所学校任教满五年的教师,应有计划地进行交流。
3、夫妻双方都在本校工作的应交流一方。
4、评选高级教师及市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必须具备在边远学校或薄弱学校工作一年以上的经历。
5、申报小学高级职务资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交流任教一年
以上的经历。
6、凡是在统考中连续两次名列后三名的教师或统考成绩与平均线相差12分以上的教师必须进行交流。
7、敬业精神不强,不服从学校安排,并和领导无理取闹的教师必须进行交流。
8、在上级检查工作中被提出批评的而未及时整改的教师必须进行交流。
五、交流形式及办法
1、划校交流,正沟完小、万青完小、黄土砭完小、张坪完小、掌上初小、石船沟初小、立王沟初小、青岗初小。
2、符合条件教师推荐交流。根据交流方案和计划,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由本人申请,学校推荐,中心安排,进行片内交流或跨片交流。
3、提拔与晋升交流。教师选拔为校级班子成员原则上在片内交流任职。教师因专业技术职务晋升需要在片内交流任教。
4、挂职与外派交流。安排边远学校或薄弱学校教师到规模较大的学校挂职锻炼,时间为一学年。有计划地选送学校管理人员、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培训学习,时间一个月左右。
六、实施步骤
1、宣传动员。2013年3月中旬,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心实施方案,宣传教师交流政策,进行动员部署。通过宣传,让广大教师充分了解教师交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参与交流的自觉性。
2、制定交流方案。2013年3月下旬,学校制定教师交流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教师交流的基本原则、对象、形式、渠道、要求等。
3、制定学交流计划,上报交流教师名单。学校在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教师交流的比例,科学制定学交流计划,研究确定本学参加交流教师名单。
七、相关要求
1、下列情况的教师应优先交流。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名师;业务能力较强的中青年教师;要求晋升中、高级职称的教师;确定为学校后备干部的教师;凡统考在后三名的教师;不服从学校安排的教师。
2、对自愿申请参加交流的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评先评优、培养使用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对不符合交流条件但本人自愿申请交流的教师,经学校认定也可列为交流对象。
3、确因工作需要或特殊原因暂不能参加交流人员,须报中心批准后方可暂缓交流。
4、凡经学校上报教管中心审核确认应予交流的教师,必须参加交流。对不愿参加交流的教师,扣发本绩效工资,情节严重者考核不得定为“合格”及以上等次。
红岩寺镇中心校
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