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评课稿

时间:2019-05-14 11:4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评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评课稿》。

第一篇:小学语文评课稿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

《难忘的八个字》评课稿

王凤莲

《难忘的八个字》是教科版语文三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如何进行好这课的教学?为了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四名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走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团队。一次次的探究,一次次的研讨,我们四人从陌生到成为好朋友,我们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深刻体会,每个人都从中受益匪浅。

本节课,我们团队的设计主要力图体现以下几个亮点:

1、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阅读文本等于在听作者讲话,朗读文本则等于代替作者说话。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想象主人公的感受,使学生走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不仅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思维。

2、沟通教材内外,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我们团队认为,阅读教学应该是开放的,结合教材内卫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德育度兴趣,帮助学生实现阅读积累。因此,在学习了《难忘的八个字》一文后,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了一篇与其类似的文章,既有利于深化本节课关于爱的主题,又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实现了学习的延伸。

3、教给学生理解概括文章的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三年级的学生理解文章、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学生阅读理解文章无疑是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论文)本节课,我们团队希望教给学生用“抓住文中主要词句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应该说,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4、让学生充分阅读,尊重学生的感受。“快乐读书屋”就是要让学生快乐地、自主地阅读课文;在自主阅读中,产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本节课,我们设计了多种阅读方式,给学生充分的阅读空间。而且,每次阅读的目的和要求都是不同的,从扶到放,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有层次的推进,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得以体现。

5、实现听、说、读、写的整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听、说、读、写作为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不应该是孤立存在的,应该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们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听一听,并让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的爱心卡片。这样的目的就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由于我们团队成员经验不多,能力所限,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与预期效果有差距的地方。例如,教师的评价语言比较单一;因为年轻,比较紧张,学生把“畸形”读成了“qixing”,没有及时纠正;可能是担心教学环节不能都完成,对课文的挖掘不是很深刻,有些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段落,但是和别的同学重复了,就没有得到朗读展示的机会;对于教学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导致“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想”这部分环节时间过长,而且可能是为了拖延时间,教师语言重复过多;还有,“写爱心卡片”和“联系实际谈感想”两个环节的顺序安排不太合理,应该让学生先说后写。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团队的成员需要总结并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提高的。我想说,虽然这节课结束了,但是我们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才刚刚开始,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携手前进。

第二篇:小学语文评课稿

小学语文评课稿

小学语文评课稿

《威尼斯的小艇》评课稿

龙华中心小学蔡志梅

听了两位老师的课,真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整节课紧扣单元目标和学段目标。《威尼斯的小艇》是语文第十册第八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还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并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这篇课文从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的作用三

个方面来介绍,陈老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示了小艇的样子,同时注重学文,教学中把握住了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在突出小艇样子上的特点。在了解了船夫的技术时,陈老师引导学生揣摩作者为什么能生动地描述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进而加以练笔训练。

再次,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虽然这节课教学的内容较多,但是施老师并没有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如生字的书写,注重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这节课中,郑老师采用默读、齐读、范读、赛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受异国的风情。学生通过读,理解了小艇的样子和船夫的驾驶技术高超,掌握了运用打比方、写事物特点的方法,以及动静结合的表达方法,使重难点得到了突破。

还有,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这一节课就体现了信息技术营造情景的特色。在教学中,教师就利用图片和音乐,把学生带入威尼斯,诱发了学生美好的想象,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感悟到了语言文字的优美,因而在感情朗读时也读得投入,读得优美。优美的课件设计带领学生了解外国风俗、地域风情,这节课的学习不正是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好奇心的有利时机吗?

这是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设计的一节课。是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主,自由,老师充分重视学生体验。这节课是值得我们推敲,研究的。

《小白兔和小灰兔》评课稿

龙华中心小学周文英2012.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描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礼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后不同的表现——小白兔辛勤耕种,小灰兔贪图享受,结果也不同——小白兔种的菜丰收了,小灰兔却把菜吃完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文章通过对比的写法,把小白兔的勤劳和小灰兔的懒惰表现得淋漓尽致。两位老师带给我们的是一堂轻松、快乐、有意义的语文课。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一.识字认字激趣。(http://)丁老师重视让学生从自我出发,鼓励学生选自己认识的字介绍识字方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认字。这样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欲望,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

二、图文结合激趣。在分析课文时,吴老师主要通过图文结合来上。课件出示文中第一幅图(画的是老山羊送给小灰兔一车白菜,而小白兔不要白菜,要了菜子)说说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课文中哪几段写的就是这幅图中的内容,然后再来指导朗读。再出示文中第四幅图(画的是小灰兔又来向老山羊要白菜,而小白兔却给老山羊送来了白菜),请小朋友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哪几段写的是这幅图的内容。最后一起出示两幅图,说说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因为小灰兔只吃不干活,小白兔却自己种来吃。通过图文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

三、结尾悬念激趣。童话故事生动有趣,结尾处常常留下余味,教师如能处理好课文的结尾,适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很大的作用。在课文上完时,吴老师又问学生,如果你们是小白兔或小灰兔,你们想想接下

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这时候学生兴趣大增,“我会向小白兔要一包菜子自己种”各种各样的答案从学生的口中讲出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当然,依据课文体裁、题材的不同,还可灵活多样的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此为契机,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引领他们步入自主学习的天地。

总之,两位老师在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这课时,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了课文,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5玲玲的画评课稿

2012-5-11龙华中心林慧媚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很感谢赖店中心的这次活动,让我们有机会参与学习并与大家一同探讨。也很感谢我们赖店中心的宋丽钦、傅美容老师给我们大家提供了两节研讨的课例。首先来谈谈我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玲玲的画》是第七组中的课文,本组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来编排的。课文写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了,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添了几分家的温馨。课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

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今天这两节课的教学效果,大家都看到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学得兴趣盎然。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这两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有不妥之处还望在座的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重视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宋老师在整节课的教学,能根据低年级的认知特

《小学语文评课稿》出自: 链接地址:http://

第三篇:小学语文评课

让生命的激情在课堂上飞扬

——评x老师执教的《x》

今天观看了一堂充满生命灵动的课,课堂上老师那亲切的语言、自然的教态,扎实的教学功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纵观整节课,亮点纷呈,精彩不断,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

1、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理念新。

教学过程中,老师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文章内涵,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自由表达阅读感受。

2、以语言训练为本,品词、析句、明理、悟情,语文味浓。

围绕教学目标,老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抠词抠句,潜心会文,认真思考,把语言文字活化为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的读,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

3、体现阅读教学特色和学生认知规律,训练过程实。

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突出语文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特点,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巧妙的切入,动情的渲染,灵活的方法,机智的点拨,恰当的评价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体现了阅读训练的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过程。整节课情、景、理顺序清晰,调动学生进行深入的感悟和思考,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滋润。

当然,金无足赤,课无完美。提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

1、课堂显得过满,指导学生“静心会文”略显不足。

2、动态学情的处理

总之,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有品词析句、潜心会文的过程、有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就是语文课。同时,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课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独具匠心。

虽然存在一些缺憾,但犹如维纳斯并不因为断臂而影响了她的美丽。

第四篇:小学语文评课稿

小学语文评课稿

对语文教学而言,情是蕴涵在文本和生活中的情,认知是基于主体生活与心灵的认知。本单元的教学充满了人间真情,《唯一的听众》这一课,确实让我们体会到:真情给一个初学小提琴者带来的自信,以及给师生阅读后带来的感动。因为课文表现了德高望众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而真情像一轮暖阳能温暖你潮湿的心;也像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三位年轻教师也带着这样的真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同研了《唯一的听众》这一课。他们的教态、教法,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了讨论、交流。这些精彩的发言也深深地启发着我,想对执教这一堂课的三位年轻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谈一些自己的看法、认识和体会。

罗正莉:能抓住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在课堂上,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并且抓住课堂生存的资源,及时顺学而导,去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教者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时,特别抓住了老教授平静的神态的有关句子,这是本课的一大亮点。小黑板上出示了三个句子:

1、一位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2、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3、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教者独具匠心,抓神态──“平静”一词。“平静地望着我”──这在问题中有三次出现。学生通过反复地读句子,体会到了在“平静”中,包含着老教授对青年人的真诚帮助、鼓励、让他重拾信心,最后成为出色的小提琴手。

因为从相识的第一天起,老人就一直平静地望着“我”拉琴。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而高兴,读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这几个句子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反复朗读,对引领全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这节课的板书过于简单,提的问题却比较琐碎。教者如果能指导学生抓住青年心理和行动上发生的变化(从灰心到恢复自信)提出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师生再进行一些互动,这样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能产生更积极的学习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同年级的教师应该共同来认识,探讨如何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学习,真正做到“轻轻松松”、“简简单单”学语文等教学问题。

程丹丹:在开课以后,教者出示的“青年由„自卑‟到„自信‟”这条线非常清晰。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变化的句子,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体会“ 我”心理与行动发生的变化。组织学生多次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思考“我”的心理与行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通过交流,理解到老教授的鼓励对“我”的激励作用,感受老教授爱护年轻人,培养年轻人的美好品质,懂得老教授称自己是聋子的良苦用心,从而带领学生领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感悟到作者的写作特色。

抓住“有一次……像深深的潭水……”是本课堂的一大特色。语文课程应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因此,这种阅读教学的延伸不仅能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把师生们从语言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放出来,升华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学习语文的能力。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渐渐明白在老人热情的鼓励下,“我”的琴技在不断地提高,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发自内心地为“我”的进步而高兴。在“我”的眼里,老人也不再是一个聋子,她是在用心感受琴声,“我”和她是用音乐在相互交流。“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为什么要抓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老师抓住了“老教授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这个比喻句。在课堂上,教者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深情的眼神包含着期望、关爱、鼓励、称赞、喜悦、提醒、更高的要求。学生将已学之词来理解眼神像潭水,说明他们的情感态度已经得到了升华。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值得注意的问题有以下两点:

1、这是一篇讲读课文。除了指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但还应注意写作方法的指导,做到三维目标的真正统一。

2、“为什么忘记是聋子?”可以通过找有关的句子来读,随后让学生分析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学习作者的这种表达方法。可是,教者除了自己讲解这句话的意思以后,又让学生进行同桌交流,这个教学环节就显得有些重复了,这部分教学时间,可以训练学生在这个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悟,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练笔机会。

徐洪凯:板书及漂亮的钢笔字是课堂的闪光之处。放手让学生去学,留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时间,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是值得赞赏的地方。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老妇人的语言,应该带着角色去读。说明老师已经发现了学生的不足之处,但缺乏必要的指导。尽管老师示范读了一遍,但收效还是不明显。

值得探讨的问题是:

1、徐老师虽然抓住了老妇人是教授、首席、聋子这三个词语并板书在黑板上,但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引导他们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领悟通过记事来写人的写作技巧。这篇文章的两条主线非常鲜明:一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二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2、指导学生时,应该紧紧围绕这两条主线进行知识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文章中,老妇人的一句话,是统领全篇,深化主题的一个句子:“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这句话应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去体会,谈感受。

其一、“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这是老教授对小伙子的鼓励。

其二、“可惜我耳朵聋了。”这善意的谎言,让人感受到真情的美好,也减少了小伙子的心理压力。

其三、假设她不是聋子,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在林中独享的幽静。两条主线合二为一了。假设她不是聋子,小伙子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的琴声,早就没有勇气在老妇人面前献丑,也许离开了树林。

正因为她是所谓的聋子,小伙子才没有离开树林,不介意老妇人的在场,继续练琴,直至由自卑到自信。

也因为有这位老妇人的“请继续吧”,小伙子才有自信心,越拉越好,最后才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因而才有最后的点题,“在众多的听众中,他始终会想起„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小伙子唯一的听众。”这样,可以在教学中真正实现认知与情感目标的统一。

我认为,文章的重点句子虽然很多,但在繁琐的分析与提问中,学生的思维是禁锢的,收效也不明显。但有时抓住一、二个关键的句子,就能触动整篇课文,对其他句子的理解也会触类旁通。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老师也能充分利用一类课文的写作方法去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让学生一课一得,学有所获。

总之,“同研一堂课”,分别上出了三位年轻人的风采,特色。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来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所蕴涵的老教授和青年的真情,以及青年在拉小提琴中由自卑到自信的全过程。共同的教学目标均以“人本教育”为理念,做到“目中有人”的教学,让爱与真情贯穿始终,语言文字的训练也真正落实到了实处。虽然在教学中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却给新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认识与思考。最终达到了同学校、同年级的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教研目的。

今天上午听了吴老师的《唯一的听众》,吴老师把我和同学们带进了老教授美好的心灵世界。课堂中吴老师抓住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特点,进行了扎实的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在课堂上,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并且抓住课堂生存的资源,及时顺学而导,去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在课堂中学生的自主表达完全是在与文本对话之后的有感而发。教师鼓励、赞赏且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如涓涓细水潺潺而流;学生的心门似春的柴扉轻轻洞开。在这心与心的碰撞、爱与爱的交流中,学生对人物有了深切的体会:老教授的爱护年青人成才,“我”的缺乏自信心。读、悟、议、写的同构共建:整节课,学生读书、感悟、议论、表达写话,浑然一体,处理得张弛有度、舒卷自如,既符合了学生的认知基础,知识结构,又感悟到了道理,提高了认识。

《唯一的听众》是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第三单元的主题就是感悟真情,唱响心灵之歌。而这篇文章正是通过一位音乐老教授装聋对青年小提琴手进行鼓励、帮助从而使青年人获得成功来歌颂人间真情的。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一是我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二是老妇人的语言,通过这两条线表现出老妇人对我的爱护和鼓励,表达出我对老人这与众不同的帮助方式的感激和敬佩之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如何读懂课文。

2、从老妇人的言行、神态和我的心理、行为变化两个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我”对老妇人的感激与敬佩之情。重难点:揣摩老人的语言和眼神,感悟老人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听课之后感受颇多,纵观整节课有以下几方面可谈:

一、音乐导入揭示课题、质疑,这一形式比较亲切自然。

一节课的导入是非常关键的,它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很好的进入学习状态开始新的学习。根据课题的特点,吴老师采用音乐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很自然的进入课堂,由学生是听众而引出课题。由学生对课题质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设计重点突出,目标落实比较到位

在这一环节中吴老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默读课文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自主学习作批注,而后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再全班交流,主要抓住老妇人的语言进行深入品读,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老妇人在什么情况下讲的这些话,引导学生抓住老妇人讲话的内容再联系课文内容揣摩老妇人为什么讲这些话,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我”听了老人的话以后又有何心理变化及行为变化,从而感悟老妇人使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帮助我、鼓励我、使我重树自信心。进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补白训练恰到好处

吴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补白训练,在学生感悟到老人特殊方式的鼓励与帮助之后,让学生写一些想对老人说的话,一方面让学生走进了文本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做一个反馈,检验学生是否学懂的文章。

四、质疑贯穿整节课,形式多样,如课题质疑、随读质疑、根据学生的回答质疑等等,整堂课学生的思维充分被调动起来。

第五篇:评课材料_小学语文评课稿

评课材料_小学语文评课稿

篇一:小学语文评课稿模板(共10篇)篇一:小学语文评课稿模板

凌亦祥

(1)在识字组词中,潜移默化。

(2)在课文教学中,加以深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思想教育内容是丰富的。每篇课文的思想教育因素也是多侧面、多角度的分散在各册语文教材之中,没有完整的序列。我们只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恰当的教育目标,找出德育点,就

篇二:小学语文评课模板

让生命的激情在课堂上飞扬

——评x老师执教的《x》

今天观看了一堂充满生命灵动的课,课堂上老师那亲切的语言、自然的教态,扎实的教学功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纵观整节课,亮点纷呈,精彩不断,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

1、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理念新。

教学过程中,老师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文章内涵,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自由表达阅读感受。

2、以语言训练为本,品词、析句、明理、悟情,语文味浓。

围绕教学目标,老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抠词抠句,潜心会文,认真思考,把语言文字活化为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的读,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

3、体现阅读教学特色和学生认知规律,训练过程实。

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突出语文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特点,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巧妙的切入,动情的渲染,灵活的方法,机智的点拨,恰当的评价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体现了阅读训练的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过程。整节课情、景、理顺序清晰,调动学生进行深入的感悟和思考,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滋润。

当然,金无足赤,课无完美。提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

1、课堂显得过满,指导学生“静心会文”略显不足。

2、动态学情的处理

总之,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有品词析句、潜心会文的过程、有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就是语文课。同时,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课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独具匠心。

虽然存在一些缺憾,但犹如维纳斯并不因为断臂而影响了她的美丽。

篇三:小学语文评课稿模板

小学语文评课稿模板

老师那亲切的语言、自然平等的教态,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个人认为吴老师这堂课的成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中,吴老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教材选编的意图,完全符合新大纲的要求,准确合理。

三、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指导学生读书,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处理好读讲关系,去引导学生多读和加大学生自学自悟的分量。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中,吴老师注重突出语文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熟读成诵,在读中感悟”的特点,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范读、快速浏览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如在学习??这段时,老师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初步感受到??,再引导理解重点词:??等词之后齐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接着,让学生??,把学生感知的画面生动、直观、形象地再现出来,让学生的内心受到??,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表达出此时的心声,真切感人,易达到高潮,引起共鸣。最后通过朗读,感悟语言规律,体会作者怎样表情达意,使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再次唤起爱国热情,惋惜、痛恨之情,从而更进一步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课堂教学达到高潮,感情得到升华。本文由找教案网提供,仅供参考。

四、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珍视独特的阅读体验。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由表达,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如初读课文后的质疑问难,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用喜欢的方式朗读,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权,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来,教师在允许学生自由表达后,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的思路,抓住需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在观看了??课件之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景观来想象,自由表达出来。当看完了??一段录相后,让学生谈感受、谈感想,这样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注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

五、运用cal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利用cal组织教学,以特定的音响、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能有效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吴老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了cal,如:在教学??这段时,虽然文中具体描写了??,但究竟是怎样一个场面,由于学生没有亲眼所见,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象,教学时播放一个??大致经过后的课件,图、文、声并茂的活动影像,渲染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感情。利用cal展现教学内容,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具体生动、真观,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趣味性和生动性。

当然,金无足赤,课无完美。由于我们都还处于传统教育向新课程探索的转轨阶段,所以,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过程中,还不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这在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值得改进。

总之,吴老师这堂课重难点突出、思路清晰、教态自然、语言规范、板书工整、读说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注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个人认为是一堂较成功的课例。

篇四: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模板 仅供参考

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xxx》,以下我将按照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和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步骤来说一说这篇课文。

首先我来说一说教材。《xxx》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x册第x组的一篇讲读/略读课文。文章讲述了??.,表现了/赞扬了/告诉我们??.。【如果是寓意性的文章只要说出故事蕴涵的道理就行,不必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本组课文围绕着“xxx”的话题展开,主要的训练目标是??.【见单元导语,一般是体会句子含义、表达方式等】,本篇课文是本组的首篇/中间/结尾课文,起到引出/深化/总结主题的作用。

根据新课标的三位目标设计体系,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正确认读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目标(1)、(2)是任何课文都固定的,直接拿来用就行。】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怎样的思想品质)/理解(什么道理)??.。

【目标(3)主要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分析课文内容及中心,其中??部分可以讲课文的重点,比如《詹天佑》一文就可以说是体会修筑铁路时遇到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办法,当然如果你说具体了,可以把第一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省去,第三句就看是是么类型文章,寓意性的说理解?的道理,其他的就说反映人物?品质,说明文就不用这一句了】

(4)理解文章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等描写反映人物内心活动(或性格品质)的写作方法。

【目标(4)主要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我列举了三句常用的话,这个根据单元提示中的训练目标具体确定。】

(5)激发学生??./培养学生??.。

【目标(5)主要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很容易确定。】

其中我把教学重点定为??.【教学重点一般是目标(4)或者(3),或者两者结合一下,这样比较保险】,教学难点定为??【根据我看过的n篇教案,教学难点一般是理解理解题目含义、理解末尾句含义等,不过这个最好和教案上的保持一致,要背!】。

接着,我来说一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十分关键.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以读代讲法”、“品析词句法”、“点拨启示法”等教学方法,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 学生会学。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因此,我主要采取“质疑问难法”、“交流讨论法”、“圈点勾画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方法可以根据具体课文调换,但是必须得在你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这些方法。】

我再来说一说教学过程,这也是我今天说课的重点。

这个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说大标题)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在多媒体上播放/呈现??.,然后请学生谈一谈??(设计问题)从而引出课题xxx,并在黑板上书写。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依据直观性的教学原则,通过情境设置的方法导入,这样做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又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情感基础。

【设计意图一定要说,内容可以结合你的教学设计调整,一般要说清楚你设计的依据、设计的目的或者起到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我请学生自由地朗读一遍课文,并在多媒体中展示自读的要求:

边读边划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读准字音、理解词义。②

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完成自读之后,教师再留出一些时间供学生思考问题,接下来在多媒体上呈现字词练习,以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然后,师生交流初读感受,教师指名一些学生来回答问题,同时带领学生划分段落,并 进行概括总结。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在朗读的基础上,学生自己解决字词、感知全文,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读环节的流程基本可以按照这一思路,当然这主要是符合记叙文的设计,其他文体可以将第三个问题稍加斟酌即可。】

(三)细读课文,品读感悟(部分探究)

【如果是讲一课时的内容,把标题换成部分探究】

这一环节中我又分成几步展开。

第一步,请学生默读课文(或者是其中的某某自然段),找出??的句子。

【核心问题的设计要符合文中重点语句的表现内容,可以是有深刻含义的或者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

第二步,教师指明学生来读一读找到的句子。接着教师在多媒体上呈示其中几个重点的语句供全班同学谈论,这些句子包括:??.等(列举一二)。然后可以让学生展开同桌间或者四人小组间的句子品析,交流品读后的感受。

第三步,教师请同学谈谈对句子的理解,并询问学生是如何进行感悟的,从而引导学生 通过分析关键词、修辞手法等角度分析句子。比如??(找出一句范例,提出引导问题)

第四步,教师总结,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学生个性化阅读与交流阅读相结合,引导学会说呢个自读自悟,学会表达与分享观点,从而感受文章丰富的内涵。

(四)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首先教师对文章的内容与中心进行总结概括,随后展开全班讨论,询问学生从文中感受或者启悟到什么,并结合实际谈。

【如果是第一课时的说课设计,此步可以省略】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我们知道,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汇合点,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与内化,因此,我设计如下课后作业:

必做题:

1、摘抄本文的好词美句并背诵积累

选做题:

2、课外阅读同类型的其他美文,做好读书笔记

3、根据课文仿写作文______ 以上几个作业紧紧围绕语言文字,从积累到运用,不同层次学生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最后,我来说一说板书设计。

这个板书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而且使全文的脉络清晰整齐。

【如果不要求写板书,此步只要说一下大致的结构布局就行,但不能省略这一步。】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篇五:小学语文说课稿通用模板

小学语文说课稿通用模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组____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_____》的第__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______》是____(文章体裁),主要写了______(主要内容),表达了_____________(中心思想),“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这篇课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______,课文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感情,给人很深的启迪。/这篇课文按_____顺序,围绕____,向我们展现了_____、_____、_____等几个场面(情景),赞扬了_____的精神。表达了_____的感情。(歌颂了_____)。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

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2、技能目标:通过研读课文第______段,培养学生敢于质疑,解决问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初步学会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3、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培养??,喜爱??。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紧扣课文语言文字,抓住关

键词,着重体会

由于(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因为(学生的一些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2、想象感悟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

3、情境教学法:有情有趣是教学。我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 图画、语言、音乐来再

现、描绘、渲染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语言,享受审美情趣。

4、评价激励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开放的阅读思维空间,只

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都给予认可与鼓励。

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还穿插了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等。我力求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

掌握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

以下五个教学环节:/(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本身的特点,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让学生边学、边悟、边总结、边创造,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一下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情导入,课件导入,图片导入,分析题眼,质疑课题,实物观察等方式,课前搜集资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 篇二:小学语文课评课稿(共6篇)篇一:小学语文观摩课评课稿

小学语文观摩课评课稿

今天上午,观摩了三位老师的展示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们的课品如人品,他们的课不是做秀,也没卖弄,让人所能感受到的是他们对教育深深的挚爱和对学生真诚的关爱!

首先,范莉莉老师的课给人第一感觉是真实。比如说,导入时的游戏,“1月1日是什么节日?10月1日是什么节日???”许多学生回答不上来,这可以看出范老师课前没有跟孩子们说过“悄悄话”,这样有缺憾的课才是真实的,才是美丽的!我们的公开课不是表演,不是做秀,在这里范教师的如果能沉着一点,耐心地告知学生,很自然很巧妙地过渡到自己的预设中来,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范老师有深厚的语文基本功。大方、流畅的粉笔字,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尤其是声音甜美。但我们遗憾的是没有听到范老师的那带有童音的动情的范读,如果范老师不用课件录音读,而是自己深情地吟诵,这样效果会更好。课件上画面加上动作,干扰了学生对诗歌美丽语言的感受,致使读完以后,有个小孩说“老师,声音小了听不见”。我想,可能是视觉干扰了学生的听觉吧,再说,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非常重要。

当我们还沉浸在节日的快乐气氛中,童娟老师为我们送上了《妈妈的账单》这一课。这节课,对于上课的学生而言,是一种幸福,对于听课的教师而言,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在这里,要感谢童老师,让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听课老师沉浸于她的情感课堂,同时,心灵为之一震!5月10日,是母亲节了,我们为人儿女的,不能以工作繁忙为借口,应该常回家看看!应该为我们那可亲可敬的母亲做些什么?我相信,在师生情感推向高潮的时候,没有谁不想念自己的妈妈,这正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体现,这就是所渭的诗意课堂,诗意语文。

不过,如果童老师的音调再低沉些,语速再缓慢些,能做到语言的抑扬顿挫,这一定会催人泪下的。

当我们的心头还回荡着《烛光里的妈妈》的旋律的时候,季益波校长又为我们送上了精美绝伦的《普罗米修斯》,我认为季老师这节课上得大气,浑然天成、人课合一。

在这里,我想借用几句诗来评价一下季老师的课。

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

过渡——嫁于春风不用媒

小结——似曾相识燕归来

氛围——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是一节高品味的语文课,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有品词析句、潜心会文的过程、有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就是语文课。同时,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颇有大家风范,课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独具匠心,当学生情感达到高潮的时候,季老师戛然而止,恰到好处,学生意犹未尽,“英雄”的韵律余音绕梁,三是不绝。

总之,今天的三节观摩课各有特色,各有千秋,虽然存在一些缺憾,但犹如维纳斯并不因为断臂而影响了她的美丽。今天的三节课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今天,我和我校的20位教师在南街小学听了王淑军老师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和赵艳红老师执教的《开天辟地》两节阅读课,收获颇多。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两位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能时时刻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始终是课堂上的引导者,组织者,始终以学生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交给了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王淑军老师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注重了朗读和写字的指导。王老师检查词语 读音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读,在容易错的字音上,王老师进行了强调与强化,力争全体学生都能读正确,真正做到人人有提高,人人都学会。在检查朗读课文时,注重了学生朗读姿势与朗读能力的培养。王老师从细节处着手,让孩子们掌握读书的正确姿势,并教育学生要大声地、口齿清晰地把文章读出来,这就是朗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阳光、自信,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而且,老师亲切的语气,微笑的面容也给了学生读好文章的信心。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语文能力训练。王老师在了无痕迹中达到了这一要求。王老师在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时,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小组内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听赵老师在执教《开天辟地》,可以用“行云流水”一词来评价。整个教学过程赵老师始终以文本为依托,让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去感悟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如,教学“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这个巍峨的巨人??”两个自然段时,引导学生观察他的动作、神态,再读句子,读懂了什么,从哪读懂的?让学生再做做盘古把天和地分开时的动作,师此时配乐朗诵,学生在举臂一分多钟时的累与盘古的“一万八千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盘古的伟大精神跃于眼帘;紧接着,赵老师趁热打铁,让学生抓住下一段的“精疲力竭”“微笑”感受它的献身精神。

很感谢两位老师的辛勤劳动,能带给我们一些收获,一些思考。还有几点建议与大家一起商榷:

1、王淑军老师在教孩子们写字时还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老师要在孩子们中间巡视指导,在孩子们的本子上写几个范字,让写的不好的学生零距离地学习临摹老师的字体,更能拉近师生情感;还可以让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去写,调动孩子积极性,让孩子真正喜欢上写字。

2、赵老师整体上看学生读书的时间还太少,感觉像蜻蜓点水。开课伊始,就直接问: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标画有关语句。在学生对整体还没有意识时,这样未免太仓促。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对话,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道亮丽景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赵老师像是在牵着学生走,一步一步的,没有放开,学生在感悟时谈的太浅显,没有真正触及心灵。

总之,听了这两节课,让我也反思了自己的语文教学,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弊端,如:学生读书时间少,问题意识不浓,想象力不够,表达能力不强??这都与自己平时课堂上放的不够有直接的关系。想起叶老曾经的号召,“所有学生要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贡献力量。”所以,对于一节普普通通的语文课,如果落实了该落实的工具性,影响了该影响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算是“语文课”了,也就有了语文“味”了。期待更多、更有语文味的好课不断呈现,也希望这样的活动更多一些。

阳谷第二实验小学 武亚博

《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听了赵老师的课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指导个性朗读

在朗读指导“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时,老师先让学生找到描写盘古动作的词,自己做动作,感受抡的力度,再指名读,学生读得不理想时,耐心指导,问:“他抡起斧头时会怎么想呢?”生答“我一定要劈开。”就这样引导学生带着这份决心再读,体会抡的力量。并通过范读指导学生重音轻读。比如:引导学生“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轻声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重音读。通过这样一步步的引导读,加深

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能力。

二、在表演中体会

让学生在阅读中表演,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为了让学生体会盘古因为每天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而累得倒了下去。赵老师边范读边让学生表演,学生两脚蹬地,两手顶着天,当老师读完,问你们有什么感觉时,学生都纷纷说累死了。老师马上过渡说:“你们坚持了几分钟就感觉累了,可盘古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着??”,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盘古开天地的艰辛。

三、充分发挥想象

教学时,赵老师扣住重点,在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如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描写很具体,她让学生学习后问:“作者在第四自然段偷偷地把一个想象空间留给了大家,你们发现了吗?”让学生从书中省略号引导到让学生自己想象盘古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让学生想象,同学们说得很生动。

四.重视方法指导

赵老师教学过程中很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时刻提醒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让他们一边读书一边做批注,无论学生的程度是高还是低,无论学生体会得是深还是浅,他们都在品尝学习的快乐,他们都在收获着。

语文课堂是缺憾的艺术。我听了这节课后,有两点想法,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1、借助媒体教学,固然有它的独到的优势,但学生阅读文本还是要回归课本中来,近距离接触,或许效果更好。

2、可适当添加小练笔。

看了罗老师第十二册第四单元《匆匆》一课的课堂教学实施情况,我深深地地感到,新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了我校的语文课堂。

下面就这一课的教学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把握学科特点,体现新课程理念

《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灸人口的散文,阅读这样一篇文章,应该是一次很好的心理享受与情感体验。

罗教师先设计了“谈话激情,导入读书”的环节,这就给这节阅读课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学生阅读情感上的基础。而后,在学生读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几个学科特点很突出的教与学的“点”。

1、是深入地读,富个性地悟,开放地谈。深入地读,是把心放在文章内容里去读,体会这篇散文的优美和深刻;是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去读,读得有情,有趣。有思考。富个性地悟,是结合每个学生个人经历,调动这些读书个体的内心情感体验去进行读书感悟;开放性地谈,是学生读书,感悟之后的阅读互动和交流。可以说,学生在读书,感悟之后,各抒己见,是很好的互学过程,很多学生的个人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升华。

2、是注重读书中的积累与运用,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匆匆》这篇散文采取了多种修辞手段,用得精当。学生应认识这些方法在表达上的好处,主动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并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中有这方面的考虑。如学生边读边圈、点、勾、画,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当堂背诵部分句、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的设计。

尤为突出的是学习、积累与运用的紧密结合。学生调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法,学习作者的表达风格,结合自身对时光流逝,时光宝贵的真实体验,进行大段的读后语言训练,效果很好。

3、是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观的变化

学习语文,是学生接受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同时提高他们语文实践能力的过程。这样,我们就必须树立让语文教学由“小课堂”走向“大课堂”的新认识。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 言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那么,课堂是学习的重要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课上,罗教师积极适当地扩展学生的读书深、广程度。一方面,教师抓住教学重点训练项目施教,引导学生读文,从文中内容想开去,适当延伸;另一方面,教师大胆扩展读书新领域。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广泛查阅,了解朱自清这位现代著名作家的一些情况,课后,引导学生走近作者,读读他的《荷塘月色》、《春》、《背影》等文。教学设计中“延读”一部分想法是很好的。

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延伸,课内外阅读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体现了小语文教学观向大语文教学观发展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清新、自然,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有情有趣。

“品读、赏析,读中悟情”是这节课重要教学过程。

品读,教师设计了几个引导点:一要品读叠词和短句的妙用;二要品读各种修辞法的表达;三要品读重点句、段。赏析,教师把它融于品读之中,强调于品读之后。读中悟情,是这一教学设计精当之处。一悟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无奈与婉惜;二悟旧时代年轻人已有觉醒又为前途不明而彷徨的复杂心情;三悟时间的宝贵,珍惜时间的重要。这样,学生就读懂了一篇文章,悟出了一个情,懂得了一个理。

以上教学品读,赏析的过程,设计清晰、适当。实施教学时从内容到教法到学情,都显得清新、自然,尤其是学生读书很动情,饶有兴致地读,主动地探究问题,很好。

三、教学设计问题分析

这篇《匆匆》教学设计可以说是比较规范且有新意。尤其是有教师个性的教学思考。但整体看,教学过程设计部分对学生自读、自悟的学习过程设计还不够充分。设计注意教师的引导,重视了学生读后谈理解和感受过程,而学生自读会产生什么问题,自悟会有什么困 难,怎样适时机地指导、帮助他们考虑不多,前面说“学习过程设计不够”就是这个意思。也许,教者对学生读书过程和读后发言,表达之间的轻重关系还需进一步认识。依点评者看,自读、自悟是根本,是基础,读得好才有好的生生交流与互动。那么,设计时要考虑学生读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设计适当的指导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这样的教学设计更重视学生的学,就会更实用。

总之,罗老师的《匆匆》一课的教学充分地体现了新理念,是一堂值得我学习的难得的好课。

篇二:小学语文优质课评课稿

桂城街道平洲中心小学

郭兆波

美在心中,溢于言表。语文的阅读教学担负着不少的重任——它既是基础教育,也是爱的教育(人文),有人认为它还是美的教育。《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语言是美的,意境是美的,朗读也是美的。很多的文本本身就是对美好事物的优美呈现,体现了作家对美的向往与追求。这是作者要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也是语文不可或缺的魅力之一。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并非每个人都有特定的审美的能力,每个人对美的欣赏也可能因人而异。这位老师不仅对美有较高的鉴赏能力,而且她能在课堂上很好地作出诠释,能再现情景——用真实可感的美图,用优美婉转的描述。电子图像或许已经不是现代课堂上的新鲜之物了,关键在于使用者这次并没有生硬地进行展示,而是以图片为引,把学生引进文本,导入生活。三者的结合还颇为巧妙,如她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放在了一起并适时出示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如在理解“应接不暇”的时候,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就像姚淑华老师说的“答案就在文章里”,我觉得答案也在生活中。此外,老师还特意把这篇美文中的诗情画意展现出来,为此她别出心裁地把其中的段落编排成诗的格式,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这些尝试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请原谅我的少见多怪)静心一想:散文与诗歌确实有许多共同之处。老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积累,如开头词语的“个性化积累”,如后段播放“城市之美”图片时的背诵。后来,她还

不忘鼓励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去自由发现。学生因此有了自主的空间,他们也用各自个性化的发现回报了老师的“慷慨”,民主的气氛也因此得以营造。但老师这样做并非放任自流,而是以其中一个学生的回答作为切入点,顺水推舟地把话题引向文本的写作方法——抓细节,体现美。最后对季老的《清塘荷韵》的同步阅读和创意仿写虽然时间不足,但也体现了老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苦用心。

总的来说,这位老师的语文功底出众,专业知识全面,教学智慧丰富,学科视野宽。她在不脱离文本的基础上,站在了较高的角度去设计自己的教学,体现了“大语文”的观念,身体力行,值得我们借鉴。

然而,对于这篇文章,我还是有一些不同的一己之见。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这位老师很明显是重视美的展示,而轻其它。我却觉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并非只是一篇纯粹描写景物的文章。作者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炼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即: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作者是按照由景到人再到理的顺序层层展开的,相比于美景,后者才是作者写作的主旨。也正是这样,才使本文与众不同,令人一读难忘。可惜,在课堂上,我没有看到老师对这一主题的深入解读和这一重点的突破过程。它被淡化了,很模糊地过去了。或许听完课的学生都感受到了文本中德国风景的美,但却错过了这篇文章独特的魅力,结构性阅读方面有所欠缺,牺牲不小哇!

提几点不太成熟的改进意见:1、2、3、重新确定重点,更合理地设计教学,避免舍本逐末。注意容量,毕竟一节课的时间有限,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丰富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

桂城街道平洲中心小学

郭兆波

篇三:小学语文评课稿

小学语文评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听了三位老师的课。下面我代表第二学习小组对三位老师的课谈一谈我们的看法。

第一节:黄小伟《将相和》

亮点一: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黄老师很善于质疑,在上课前让学生说说由题目想知道什么,然后读课题,再质疑,让学生带着质疑展开教学。

亮点二:黄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体现了新课标第三学段对阅读的要求。另外,黄老师上课很认真,相信他这种认真教学的态度,一定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很快得到提高。

下面谈谈我们队黄老师需要改进的地方的看法。

1、课堂评价语言不少,但很单一,说得最多的一句是“掌声在哪里”,我们认为,评价语应该多样且符合实际的,如:真棒,你真聪明,非常不错等。

2、重视字词教学但不符合高年段学情要求。对于生字,学生已经读得很好了,老师还一直追问学生有没有哪个字不会写的,并且这时下面的学生都表示没有了。你这个时候可以马上说:“真没有了呀?那老师就要检查一下你们是不是真掌握好了。”可以检查他们写一两个难写的。就不用按照之前的教学设计吧自己认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硬跟学生分析一通。

3、在教学流程中,你先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简单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小故事。后年又有一个环节让学生给每个小故事起个小标题,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其实,我们认为,如果把这两个环节整合在一起讲,是不是会更好呢? 篇三:小学语文优秀评课稿

小学语文优秀评课稿

《小露珠》评课稿

四堂《小露珠》风格各异。真是,“文如其人,课如其人”。吴慧媛老师优雅动听,周小丽老师快人快语。叶春红老师质朴实在,吴玮娜老师温文婉转。在对四堂课进行比较欣赏之后,我决定从几个教学细节入手,来谈谈我的看法。什么是教学细节?我认为所谓教学细节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很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或是一个细小的片段。教学细节形成于教学中,从某一种程度上说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教育魅力的一种展现。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我们的课堂才绽放出绚丽的光彩。现在,针对这四堂课中我关注到的几个细节,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细节一:初读有必要

吴玮娜老师在教学中直接就进行生字新词教学,没有让学生初读课文。我想她这么做可能有三个目的。一是想打破常规,尝试新教法;二是认为学生课前做过预习,不必再在课上读;三是教学内容安排的很满,所以省略了初读这个环节。我们知道初读是朗读教学的第一步,初读课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的同时,借助已有的识字方法有效地时进行识字,从而把课文读通读顺。其最终目地是要让学生把课文读文读通读顺。初读课文不仅能让学生巩固复习生字,还能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发展语言,训练学生整体思维,为学生更好的品析词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说在整体感知和熟悉课文上,初读是有重大意义的,但是我也认为在一般的家常课上,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那就是当学生已经充分预习了,已经相当熟悉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省略在课内初读这个环节,因为意义已经不是很大了。吴玮娜老师在教学中直接就进行生

字教学,没有让学生初读。但这里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象这类比赛课,学生不可能过早的接触课文,所以还是应该先进行初读。而且从学生课堂上表现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如果读的充分了,后面出现学生句子读不通顺、不流利的情况会更少一些。

我最近也在反思,我们的学生在学过课文后,竟然连课文还读不通,归根结底就是读的不够。特别是公开课,往往是在自读整体感知及针对一部分字词学习之后,就进行品词析句,而有的为了课文的完整呈现,几乎就学完了整篇课文。那留给学生的初读时间就很少了,甚至只是走了这个过场。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自有其意义所在。我们的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学生服务,既然此处是需要的,我们就必须这么做。

我非常认同江苏省一位语文教研员孙景华老师的说法,他在一次新课程讲座中说道初读课文的流程,分为:自读感知、扫除障碍、反复练读、试读反馈。当然这个流程是他总结众老师教学特色后得出的,是灵活可变的。

1、自读感知,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课文时,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并且解决课文简单的生字词。

2、扫除障碍,是学生对自读感知过程中遇见不会读或者读不准的字、词、句、段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学习。

3、反复练读,使学生在扫除障碍后,一步步读通、读准、读熟课文。有能力同学能理解课文。

4、试读反馈,能反映出学生读的怎么样,好让老师对症下药,使学生有新的提高。细节二:适时才见效

阅读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品读、品味。从品字、词、句中入文,入味,出感受。在品读小动物们说的话时,四位老师都抓住了“闪亮,透明,圆润”这三个词,层层深入,读出了味道。其中两位老师还抓住了“蹦,爬,落”三个动词进一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比如吴慧媛老师在这里安排了老师当小露珠,找到小动物对话的情境,吴玮娜老师在这里采用了让学生加入声音和动作来朗读的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学生却没有读的很到位,有读的热情,却没读的感情。我认为在这之前先让学生把句子读好,读懂,再加上动物的声音和动作,会更精彩一些,学生会读的更到位。所以说情境的安排要在适当的时候才能见成效。

细节三:背出了实在

叶春红老师在课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在教学生词新词时,她就教的很详细,并且用了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学习,比如:说说雨字头的字;给“秆”字换偏旁等。在课中还安排了“我会背”这个环节,这个填空式的背诵安排的很巧妙,占用很少的时间,巩固了刚学的内容,积累了重点词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真是一举数得。这一背背出了我们必须简简单单教语文,实实在在做学问的真谛。

细节四:评出了精彩

在第二堂课中的写话训练中:你有什么话想对小露珠说吗?学生写道:你是为人着想可爱美丽的小露珠。你美丽高贵,真是一颗无比珍贵的小露珠。这两个学生都说的很不错,但是老师没有及时的评价,只是小结了一下说:“我们都爱小露珠。”如果在此时作出评价,也许后面的学生会写的更好,而且教师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性就更强了,而另外一堂课的老师在说话练习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来打招呼?用课文或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学生说:“早哇,像钻石那么晶莹剔透的小露珠。”飞到花朵上的小蜻蜓说。老师在此时评价:晶莹剔透说得多好,“飞”字有用的很恰当。老师的评价恰如其分,有真针对性,特别提到了“晶莹剔透”和“飞”字,后面站起来说的学生也就特别的注意起来,说得很精彩。这份精彩就来源于教师对细节的捕捉及评价。

细节五:ABB惹的祸

在四位老师的教学中,“笑盈盈”这个词就出现了三种读法(阴平、本音、轻声)老师不论是自己在上课时还是听课中遇到这种ABB形式的词语,都比较茫然,不清楚这种形式的词语应该怎么读,老是怀疑。“笑盈盈” 一般情况下都读阴平调,但单独使用的时候可以读本音。

这种形容词a+bb的形式为什么会出现变成一声的现象呢?根据吕淑湘先生讲,这和北京人口语习惯中常把“bb”读成阴平调有关。既是习惯,就不是规律。这里声调的变化,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因为,有大量的这类形容词不能变调,还应照读本音。

ABB式的变调与不变调,分辨起来有些难度,我提供以下一些分辨办法供大家参考。

一是《现代汉语词典》里注为变调形式阴平调的,最好还是读成阴平调,如:红彤彤、软绵绵、沉甸甸、绿油油、毛茸茸、慢腾腾、明晃晃、二是有些ABB式后面的BB意义比较实,书面性较强,词典也注为原调,则不要读为变调形式。如:金灿灿、赤裸裸、亮闪闪、恶狠狠、阴沉沉、睛朗朗、直挺挺、喜洋洋、气昂昂、红艳艳、松垮垮等。

三是BB本是阴平,不存在变调,则照原调读就行了,如:亮晶晶、干巴巴、冷冰冰、水汪汪、香喷喷等。

课堂中的教学细节很多,我们不必也不可能什么都去解决,只须抓住“关键性细节”去突破、生成。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我们要记录、交流教学细节,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建立“细节优势”,突破“细节难点”,共享教学智慧,让课堂绽放绚丽的光彩。

小学语文优秀评课稿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大家上午好!

实值冬寒赴横店深感暖意,节临圣诞品好课倍受启迪。今天,我们有幸相聚在一起,参与本工作室的送课下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收获了感动与幸福。在此,我代表工作室全体成员衷心感谢横店教育总支和横店小学的领导对这次活动给予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其次,要感谢向晓鸣、胡建华两位老师为我们奉献了两节精彩的示范课,让我们如品名茶,清香沁人心脾;如沐春风,倍觉神清气爽;如临大海,心胸豁然开朗。在精彩纷呈的课堂上,我们师生的心灵变得更加清灵和敞亮,目光变得更为清澈和深邃,思想变得更为明敏和成熟,人生变得更加充实而多彩。下面分别评一评两位老师的课。

让生命的激情在课堂上飞扬

——评胡建华老师执教的《小草的生命》

《小草的生命》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课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地叙述了小草顽强的生长过程,歌颂了小草不畏艰难困苦,蓬勃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胡建华老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出发点,以引领者、合作者的身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之中,真正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师生在课文的重点,难点之处进行探索,交流互动,利用课文这个“例”,让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努力实现“例”的增值。纵观整节课,亮点纷呈,精彩不断,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

1、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理念新。

下载小学语文评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评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评课稿(模版)

    小学语文说课稿通用模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组____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_____》的第__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

    小学语文评课稿

    小学语文评课稿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一): 情境交融,活教课文 -----评钱丽英执教的《台湾的蝴蝶谷》 《台湾的蝴蝶谷》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优美散文,课文以形象生动的语......

    小学语文如何评课

    小学语文评课的标准 可尝试从下几方面去评。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目标要符合新课程标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本领域教学特点,体现良好学习素质的培养和基础性目......

    小学语文评课稿)

    篇一:语文评课稿范例 《秋天的雨》评课稿 今天有幸聆听了姚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这节课,我有一种如沐秋风,神清气爽的感觉。《秋天的雨》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语言美......

    小学语文评课稿

    小学语文评课稿模板 老师那亲切的语言、自然平等的教态,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我个人认为......

    小学语文评课稿

    凌亦祥 语文学科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更有着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特点。周海伟老师在教学《亡羊补牢》一课时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达......

    小学高段语文评课稿

    小学高段语文评课稿 自十月三十一日起,我校 “课堂教学督导课大赛”拉开了帷幕。听了小学语文的三节课,从教师对教学流程的设计及部分环节的处理上受到启发的同时,也引出了自己......

    小学语文评课发言稿

    我应邀参加了这次林芝广东实验学校举办的小学语文听课评课活动,前天和昨天共听了8位老师的8节小语课,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小学语文评课发言稿。当时与老师们在课后作......